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报告戒烟后遗症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报告戒烟后遗症论文

吸烟与戒烟心理探析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些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超过40万,全球达250万。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要达到1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有将近达200万。根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现代科学证明,香烟里含有将近30种毒物,包括尼古丁、氰化氢、二甲基、亚硝基胺、一氧化碳等等,有的能导致肺病、口腔粘膜白斑,有的能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及肺心病;有的能致溃疡病、弱视等等。香烟中某些毒性物质,能使体细胞、生殖细胞的遗传物发生变化,殃及后代,引起胎儿畸形等。可见,香烟集毒物之大成,是疾病之渊源。这样一种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大敌,应该是足以让人望而生畏的。世界卫生组织、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都在大声疾呼开展一场广泛的戒烟运动,甚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吸烟虽然被认为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我伤害行为,但为什么吸烟者比比皆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不少人还是要不借健康代价亲身体验呢?分析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原因,很多专家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青少年吸烟主要原于好奇模仿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以烟引路,出于交往心理;一些青少年祟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出于虚荣心理;在遇到苦闷、烦恼时烟可以暂时麻醉人的神经,使人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出于消愁心理等等。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导致了大量青少年吸烟,并且大中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对成年人吸烟容易和戒烟难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也作了大量的探讨,有许多关于让一个人保持对香烟的依赖性的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吸烟可以使一个人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或者两方面都成瘾,随之自然是欲罢不能。是什么原因促使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而后成瘾?本文将从生理,特别是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与同行们商讨。一、香烟里的成瘾物质—尼古丁的作用强化了吸烟行为香烟里的尼古丁随吸烟者吸人口腔被肺粘膜吸收后,直接进人血液,而后尼古丁随血液一起流动,最后通过血脑屏障进人大脑,对脑神经生理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尼古丁能够抑制脑中一种名叫“单胺氧化酶一B',的物质,然后促进脑内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能够提高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使人的思维活动更加敏感,这便是抽烟能够提神的生理依据。而事实上,古今中外的确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大作家是烟瘾很大的人,这自然与吸烟可以提高思维活动效率有关,有些人在思考问题时,自然想借助吸烟来促进大脑思考。具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其大脑早已习惯于尼古丁的刺激作用,如果戒烟,大脑中的单胺氧化酶一B因缺乏尼古丁的抑制作用而频繁活动,从而影响多巴胺的分泌,此时,戒烟者就会出现全身难受、头晕、恶心和精神萎靡不振等多种身心症状。此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戒烟综合症”。停止吸服尼古丁以后,戒断症状将在最后一只烟的几小时后开始,包括出现易激惹、渴望香烟、注意力以及感知减退、睡眠障碍、食欲增加等,若此时有人递上一只烟,戒烟者只需深深吸几口,待尼古丁进人大脑后,上述症状即可消失。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吸烟者都感到深受到香烟之害,开始雄心勃勃地发誓戒烟,但绝大多数人戒烟不久就欲罢不能,又将香烟叼到嘴里,戒烟的努力也随之烟消云散。弗莱特揭露一项十分惊人的数字,就是99%的吸烟者,经过多次劝助都无法放弃香烟。显然吸烟的原因不能够完全归咎于尼古丁的影响,但是因为尼古丁具有镇定和兴奋作用,却能够使吸烟者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香烟,最后从生理上瘾,继而在心理上也上瘾。二、对吸烟的某些错误认知,支持了个体的吸烟行为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个体产生怎样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某个事件的认识、解释或看法。对同一事件、事情的认识、解释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那些嗜烟者由于对吸烟这一行为持错误的非理性的看法,并不自觉的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进而支持自己的吸烟行为。一方面,吸烟者对吸烟的危害是将信将疑,即使业已证实香烟能够致肺癌,但吸烟者却认为患肺癌者不一定都是因为吸烟,吸烟者不一定都要得肺癌,并以此类推,这两个“不一定”表面上看起来理由十分充分,但实际上是吸烟者用来掩饰的一块挡箭牌,须知香烟之害,对人体诱发疾病是需要一个过程,是由隐到显、由微到著、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它的危害处于量变阶段时,不易被个体觉察,只有进人质变阶段,才能被个体知觉,在此之前虽然不能被个体知觉,但却不能够否定其危害的存在。另一方面,许多吸烟者即使非常清楚吸烟对个体健康的危害,却苦于戒不掉,或对香烟已形成的生理上、心理上的依赖,为减轻吸烟危害健康的不安、恐惧以及焦虑情绪,为了不使这种焦虑和恐怖折磨自己,自我就会不自觉地调动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缓解或消除这些不安。如吸烟者通常更多地看到吸烟给个体带来的“好处”比如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紧张与苦闷,可以帮助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满足公关的需要,还可以帮助思考,并将这些“好处”无限制地扩大化,这样一来,给自己吸烟行为加以合理化作用,合理化作用是以解释某一事件发生原因的防御机制,常常表现为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解释行为的原因,即个体遇到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个体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视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三、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的表现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看来,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的表现之一,吸烟行为实质是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在行为发展上的倒退与停滞的表现。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个体人格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口唇期(0一1岁)、肛门期(1 -3岁)、性器期(3 -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器期(12一成人),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部位命名的。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本我中基本需求(指性、或Libido)的满足是靠身体上的这些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为性感区。在六岁以前,如果某一时期个体在行为上受到过分限制,或过分放纵,即满足受阻,致使个体未能在需求上获得适度的满足,就可能会发生停滞现象。从低级阶段进人较高级阶段顺利解决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就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反之,则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个体就不能完全过度到任何较高级阶段,以致低级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体面临危机或面对压力、挫折时,个体的心理行为很可能退回到较早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停滞现象越严重,就越容易产生倒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幼时期创伤经验导致口唇期心理能量的停滞,从而导致成年人的口唇期人格,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特征之一。每个个体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口唇期,这个阶段跨越了大约生命的头12个月。口、唇、舌是主要的性敏感区。力比多的满足主要靠口唇部位的吸吮以及口腔内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此时期个体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这一时期的创伤经验,例如吸吮或喂养的创伤、口腔活动的要求受到剥夺、极端的挫折、过分满足,会导致力比多(性能量或心理能量)的停滞、固着以及口唇人格的形成。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嗜烟、酒的成年人,或许被诊断为具有口唇期人格。具有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对他人的看法则完全是从“他能给(喂)我什么”着眼,总离不开口唇期“吸吮”的本质,在行为上表现为嗜烟、酗酒贪吃、咬指甲、喜欢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等,所有这些行为实际上均是口腔活动。所以,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看,吸烟行为实质是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在行为发展上的倒退与停滞的表现之一。另外,许多吸烟成人认为很多时候并不想吸烟,只是嘴里衔着香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就像婴儿嘴里衔着母亲奶头一样,是婴儿期性满足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吸烟行为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是婴儿期未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吸吮、吞咽等活动在成人身体上的变向满足。四、个体已形成的习得无助感,加剧了吸烟者的戒烟困难和行为主义传统的许多研究一样,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也开始于实验室中对动物的研究。研究者观察了狗在一种实验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即狗被套上锁链,不断受到电击,但又无法逃走。经历了几次无法逃脱的电击之后,研究者把动物放在学习逃离的情境中,但令研究者感到吃惊的是,那些有过无法逃脱电击经验的狗,在电击开始后的几秒钟里还四处跑上一会,然后,它们就停下不动了。研究者认为,狗己经“明白”它们是无助的。在无法脱逃的电击中,它们已经无数次尝试逃跑,但都未奏效,最后这些狗认识到它们不可能逃脱电击,然后屈服于无助感。用行为主义的术语解释就是,狗把它们在第一情境中习得的经验不恰当地迁移到了第二个情境中。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人和动物一样都容易受习得无助感的影响(Garber & Seligman,1980; Maier& Seligman,1976 )。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后来的研究证明,并不一定要有最初的在不受控制的情境中无助的经验才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只要被告知他们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Maier&Seligman ,1976 )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Brown&Inouye,1978;De Vellis, De Vellis,&McCauley,1978 ),人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以后的研究发现人类戒烟也容易受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习得性无助也许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解释戒烟难的原因。正如当吸烟者想戒烟,经过多次努力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戒掉,他就认识到他在戒烟行为上是无助的。以后自然放弃戒烟的努力。五、嗜烟者在人格特质的内一外控制点上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外控心理学家通常把人格定义为:是那些稳定的、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的品质。特质理论家处于特质分布曲线上的人的行为如何,注重描述那些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点的人一般会表现出什么行为,所以在个体吸烟或嗜烟与人格特质的探讨上更注重了解具有怎样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吸烟、嗜烟或戒烟的成功。发现嗜烟者在人格特质的内一外控制点上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外控;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容易成功戒烟控制点的研究是从朱利安·洛特的泛化的预期概念中发展起来的。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或是一种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根据人认为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以控制,来对人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内控者和外控制者。控制点纬度的一端是内控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另一端是外控的人,他们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由外力控制的,把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自己无能为力。个体的内外控制纬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它将使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时采取不同的行为。内一外控人格特征能够准确预测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洛特在他的几项研究报告中得出:个体的内一外控人格特征与个体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中所作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这种事件其中就包括吸烟事件。朱利安·洛特的两项研究(1966)均发现:(1)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倾向于外控;(2)那些接受香烟盒上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并戒了烟的个体更倾向于内控,尽管不论是内控个体还是外控个体,他们都相信这种警示是正确的。另外,在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上,内控者比外控者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健康发挥作用,而外控者不承认自己所作所为会对健康有多大影响;内控者比外控者更愿意采取措施预防疾病(Seeman, &Seman, Say-les,198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在戒烟行为上,内控者一旦在认知上接受吸烟有害于健康时,他们通常比外控者更能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诸如通过自行的放松练习、意志努力控制吸烟行为、或逐渐减少每天的吸烟量等自我控制的方法,成功地戒烟;而外控者虽然在认知上同样接受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他们不愿意承认吸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健康有多大的影响,常常提出外因为吸烟行为辩护;比如,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碍等。所以,我们有理由得出:在戒烟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人格的内外控纬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成功与失败的戒烟者的在人格特质的差异重要是控制点的差异:即: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容易成功戒烟。

吸烟对吸烟者本人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而被动吸烟的危害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直至近10年才开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1 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首要地位,而每年因吸烟对我国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于是有了所谓的“戒烟”行动。然而这所谓的戒烟人群成功戒烟的却寥寥无几,明知吸烟的危害却仍然继续吸烟。为了杜绝此现象,本文主要论述吸烟的危害和介绍成功戒烟人群的一些 方法 ,让吸烟远离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吸烟危害戒烟方法 一、烟草行业的现状 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市场规模超过万亿。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的产销规模均较2011年有所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家数较2011年有所减少。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43家,较2011年减少了8家,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2013年,烟草制品行业的企业数量减少,规模以上企业家数 ①135,但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然而,我国每年因为吸烟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根据卫生部曾经发布的一份《中国吸烟危害健康 报告 》显示,我国每年因为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经济损失高 ① 达亿元,已经足以抵消烟草所带来的收益 二、香烟的组成 尼古丁,香烟烟雾中极活跃的物质,毒性极大,而且作用迅速。40-60毫克的尼古丁具有与氰化物同样的杀伤力,能置人于死地。尼古丁是令人产生依赖成瘾的主要物质之一。 焦油,在点燃香烟时产生,其性质与沥青并无多大差别。有分析表明,焦油中约含有5000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是导致癌症的元凶。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烟草在发酵过程中以及在点燃时会产生一种烟草特异的亚硝胺(TSNA)。一氧化碳,吸烟时,烟丝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会有较多的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管的血氧供应,促进胆固醇增高,也可以间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放射性物质,烟草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钋210最为危险。它可以放出α射线。其他有害及致癌物质,除了上述有害物质之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有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另外烟中的金属镉、联苯胺、氯乙烯等,对癌细胞的形成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吸烟的危害 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 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四、戒烟失败原因何在 人们知道了吸烟的众多危害,开始了戒烟,但是戒烟成功的例子却不容乐观,为什么呢? 最常见的莫过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遇到挫折就放弃。戒烟是一件难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此外,烟民还必须避免以下几种经常出现的错误做法和想法。 1. 对戒烟不作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心血来潮般地想到戒烟就开始。这是一种轻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戒烟,十之八九要失败。对大多数烟民来说,戒烟是一场克服烟瘾的斗争,不是自己能完全左右的。因此,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一切有用的戒烟知识和方法,制订详细的戒烟策略和计划。戒烟的办法有多种,应该向戒烟成功者取取经,并采纳适合于自己的戒烟方法。 2.没搞清自己吸烟的真正原因。每个烟民都有促使自己吸烟的原因,有的出于社交的需要,有的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压力食品),有的则为了追求时髦。一旦你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点燃香烟时,你就会去寻找其他无危害的方法,来代替香烟。 3.有些烟民怕戒烟失败而被人取笑,不敢公开宣告自己要戒烟,只是暗暗下决心戒烟。这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很难戒烟成功。所以,戒烟时应大胆地争取家人、同事、朋友的帮助,并提醒周围的人,你戒烟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健康食品),希望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事先向大家打个招呼,把你戒烟的消息传出去,这样,同事、客户就会体谅你,而不再向你递烟,也就少了许多尴尬。开个家庭戒烟“发布会”如何?让妻子、孩子配合你,演练拒绝香烟时的言谈举止。例如,可坚决而有礼貌地说:“谢谢您,我不吸烟!” 五、如何戒烟 如何戒烟,我们来听听成功戒烟的声音。第一,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你的“条件反射”。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划前功尽弃。 第二,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第三,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帮助戒除尼古丁的成瘾。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六、 总结 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多,如果你是吸烟人群中的一个,请停下来吧,否则将来后悔的终将是你,如果你没有吸烟,你应该感到庆幸,同时也希望你告诫周围的朋友,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吸烟,戒烟戒烟不容迟疑。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2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 措施 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1.吸烟与身体健康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2.肺癌的流行与防治 肺癌的流行与防治: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是罕见的肿瘤。但到20世纪中叶以后,由发达国家开始,渐至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5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51%(男性44%,女性76%)。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主要死因,2002年,肺癌死亡118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之前,6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 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上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我国1973-1975年全人口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万增至90年代的万,升幅达,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其中男性死亡率由万升至万,上升了;女性由万升至万,上升了。这一时期,尽管肺癌高发地区多处于城市,但城乡肺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肺癌死亡率的性别比为(男性万,女性万),90年代为(男性万,女性万)。城市的性别比高于农村。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9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藏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3.吸烟不会上瘾 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4.吸烟可以缓解压力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吸烟与身体健康: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吸烟不会上瘾。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吸烟可以缓解压力。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略谈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一般可分为大环境,如大气整就吸烟能污染环境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做体结构,流域水质状况等,和小环境,如室深入研究,为保护环境和防治有关疾病作内或与人群活动范围很接近的局部空间。出贡献。吸烟,对于整个大气环境的污染是微不足那么烟雾污染环境后对人体有哪些危道的。但吸烟的危害直接作用于吸烟老本害?根据国内外报道和我们的调查研究和身,并污染于小环境,而小环境恰恰是人分析,概况如下:活动集中的处所,吸烟对小环境的污染在1、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者高某些方面大大地超过了整个大环境.的污染70%;2、吸烟能显著缩短寿命,30岁起给人带来的危害。因而,吸烟对人体健康每日吸烟40支比不吸烟者少活8一9危害极大:特别是对青少年。但人们对这年;3、开始吸烟的年龄愈轻对死亡率的个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很多,影响愈大;4、死亡率随吸烟史延长而上最主要的是吸烟对人体听造成的危害是慢升;5、烟雾吸入量愈多死亡率愈高;6、性的,在短时间内表现不太明显。为此戒烟者戒烟后死亡率随戒烟时间的延长而环保和医务部门有责任作好宣传工作,并下降。一、卷姻烟,的有容成分烟雾中可分离多种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氢氰酸和丙烯醛等。气体占烟雾的90%,余者为微粒伏物体,包含焦油和尼古丁。一氧化碳是有毒成分,烟雾中含量在1一5%,被人体吸入后在血液内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能导至动脉壁水肿形成水泡,妨碍血液运行,并为血小板和胆固醇沉着创造条件而导至动脉硬化。氢氰酸能伤害支气管上皮及其纤毛,减弱其清除机能,使有害物附在上皮细胞上引起细胞的增生和变异向着癌变方向发展。焦油中致癌物为多环芳香烃、亚硝基胺和酚。尼古丁是使吸烟者成瘾的物质,作用于交截神经、肾上腺,使心率加速,血压上升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二、吸姻污染环魔与某些疾病的关系1、肺癌:过去30年间,某些国家统计数字表明肺癌患老数量的增加是相当惊人的,美国男性肺癌患者从万增加到51/10万。英国从万增加到71。8/10万。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调查材料表明,肺癌患者有95%以上有长期吸烟历史,要预防肺癌不控制吸烟是不行的。2、冠心病: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的回顾调查,动物试验和监床观察证明,吸烟污染环境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它既是独立因素又同其他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协调作用,从尸体解剖材料来看,吸烟者冠状动脉的损伤比不吸烟者严重,其病变较重与吸烟量有关。烟雾污染环境,不吸烟者也同样受害称被动吸烟。故保护环境控制吸烟,特别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有极重要的意义。2、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根据调查材料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咳痰多。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调查材料来看患上二种疾病的人有95%以上有长期吸烟历史。青少年正在成长发育时期,呼吸道细胞抵抗力较弱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在大气环境严重污染情况下,中变吸烟者发展为严重气管炎的机会增多,因而环境污染与吸烟有协调作用。三、研究吸姐污染环旅与健康问厄的国内外动态从50年代起“吸烟与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环境和医务工作者钓重视,发表了一些文章,1962年英国皇家内科学会提出了吸烟与健康的报告,后来,又提出了第2次和第3次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技术委员会早已肯定了吸烟与肺癌、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着极密切关系。瑞典、挪威等国戒烟是比较成功的,肺癌发病率下降。有人对广东某地吸烟情况做了调查分析,阐述了吸烟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应引起注意。为了增进人体健康,保护环境应大力开展戒烟和禁烟的宣传,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调节睡眠,从细小做起睡眠卫生与整体的生活习惯有关。只要遵照下列的一些方法,坚持不懈,即使不用其他治疗,部分失眠症也可以得到改善。环境因素须知:布置好卧房;睡眠应当在安全、舒适、安静和令人放松的地方;床上用品要保持舒适:仔细选择睡床和床上用品,因为你生命中的1/3时间将与它们共度;床太软或太硬都会引起腰背酸痛; 避免外界打扰(光线和噪音);保持卧房的空气和湿度,必要时可以在散热器上放块湿毛巾或者安装一台湿化器;卧房的温度应保持在16℃—18℃;把所有的时钟都藏起来,老是觉得休息时间在丧失特别容易引起紧张。日常活动须知:白天做些运动,但不要在傍晚的时候;注意你用的药物,如果不清楚请向药师或医生咨询。下午以后少服用刺激性物品;午休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紧张气氛,学会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晚上避免强烈的体力活动和过度的脑力活动;吃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喝水不能过多。否则半夜要起床如厕;按照身体时钟的节律按时上床按时起床;上床就是睡觉,不是为了读书,看电视或吃东西;如果不能入睡,就先起床,做些事情(如读书),安静放松一下,等有睡意的时候再上床睡觉;睡醒马上起床,如果再入睡,很有可能在一个睡眠周期的中间被迫惊醒;起床有个过程,回到现实中要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地适应光线,最好是日光,这样有助于设定你的身体时钟;慢慢伸展身体使肌肉放松温暖起来;要打哈欠就尽量打,这样有助于氧气交换;冲个澡有助于恢复精神;吃点固体的平衡早餐,早餐量应能够补充一天能量需求的25%。希望帮到你 谢谢采纳

男性结扎后遗症研究论文

结扎是一项很简单的避孕手术,避孕成功率高达99%,但是很多人担心,结扎手术会不会影响到性生活,结扎之后过性生活会不会有不适感?结扎有没有后遗症呢? 结扎会影响性功能吗 结扎手术主要是针对男性输精管进行的,这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方式。其原理就是将由睾丸运送精子往阴茎的输精管切断,使精子无法进入精液内而排出体外。结扎手术不会对性感受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男性来说,输精管道和性功能就像是两个系统,互不干扰。输精管的结扎只阻断了精子从睾丸到达与其他精液混合处的管道,因此男性仍会射出精液,且不会有明显的射精量减少,因为精子只占精液中极小一部分,并且精子的生成有一定的周期,如果在体内不排出的话,就会凋亡。男子的输精管结扎是一种可靠的避孕方式,手术简单,风险小,几分钟就能完成,并且日后想怀孕再恢复疏通,也十分方便。目前,欧美等国家很多男性通过结扎手术避孕,但国内由于一些错误认识,接受输精管结扎的男性还不是很多。 结扎禁忌症 生完二胎或者第一胎后,一些爸爸妈妈的身体情况并不允许进行结扎。出现以下结扎禁忌症可以推迟结扎或不进行结扎而采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1、感染者。一些妈妈在剖腹产或顺产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腹部皮肤感染、生殖器感染等疾病,不可以做结扎手术。 2、身体虚弱。身体格外的衰弱难以承受此项手术,比如,产后出血、休克、心力衰竭等情况不能进行结扎手术。 3、发烧。在结扎时,医生会先给产妇做体温测量,如果体温丈量内有两次在度以上则不能进行结扎手术。4、在妊娠期不宜作。若出现产后再次怀孕,此时也不能进行结扎手术。 5、精神疾病暂缓手术。如果出现产后抑郁症或精神病患者,需要暂缓手术。 此外,如果产妇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也不宜进行手术。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结扎之前,也可以先进行身体检查,在身体情况许可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扎手术。 结扎后遗症 一、女性结扎后遗症: 1、月经不调 许多妇女在没有输卵管结扎手术前,月经都是正常的。然而进行输卵管结扎之后,就出现了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以及痛经、闭经、月经稀少等,这称为输卵管结扎后月经失调”。2、经间期不规则出血 这是由于卵泡的破裂,雌激素的起伏变化,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脱落,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这就是排卵期出血现象。排卵后,卵泡迅速成黄体,黄体能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使破溃的子宫内膜很快得到修复,因而出血又会自动停止。所以排卵期出血一般出血量很少,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会自动停止。不需要进行治疗的。 3、情绪不稳 女性在输卵管结扎手术后情绪上会有如下几种变化:情绪紧张焦虑,容易暴躁经常地发脾气,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现象。有悲观忧郁情绪,表现为思想苦闷,缄默不语,情绪低落,伴有胃纳不佳,体重下降,性欲减退,心率增快等症状。 4、性生活受影响 主要的表现是性欲降低,不愿意进行性生活。5、身体出现不适 结扎后的女性容易出现慢性腰痛、腹痛、月经不调、体力减退、倦怠、消瘦、发胖、神经性厌食、恶心等。 二、男性结扎后遗症: 输精管结扎术可能出血出血、血肿;感染以及疼痛等等;但是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也不必过分担心。 我温馨提示:结扎手术不管对男人还是女人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看了上文的介绍之后,你可以再自行决定到底要不要做结扎手术,毕竟这是一项影响很大的事情~

新冠病毒后遗症研究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后是否有后遗症,从目前病历来看,多数患者预后是良好地。但是也不排除有后遗症的可能,因为目前已经有痊愈后的患者仍然出现了疾病的反复。所以治愈后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仍然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同时要通过适当运动增加营养等方法来提高个人免疫功能,可以有效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另外,在新版的治方案中,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疗程,也能够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

2020年3月18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梁主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问题表示:经过临床治疗后,轻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根据既往SARS以及流感重症患者的治疗经验来看,部分重症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可能在短期内会有轻微地肺纤维化,但是肺有很强地修复能力,一般在短期内肺纤维就会吸收好转,所以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对于极少数极重型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有一些基础病,因为疾病时间比较长,有一些脏器功能的损害,形成地肺纤维化比较严重,短期内会留下肺纤维化。从目前观察的情况来看,佑安医院治疗地两个病情比较重的老年患者,也就是双肺都是“白肺”的患者,两个月复查发现肺纤维化基本吸收了,两人自我感觉也没有什么症状,而对于更远期地影响,但还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观察。尽管肺炎治好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漫长的肺康复过程,所以还是要特别给予关注和鼓励。

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力防疫措施的实施,国内疫情也得到了控制,越来越多治愈者出院,人们对于疫情的关注点,也开始转移到“治愈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方面的问题。

经历过非典的朋友,相信对非典后遗症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那时候在非典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很多患者在治愈后,常会留下了股骨头坏死和肺纤维化等严重后遗症,有调查显示,治愈的患者当中,因为后遗症而丧失工作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就超过了1/3。

可见,对于疫情可能带来的后遗症,我们是不可轻视的,但目前谈后遗症,我觉得还为时尚早。

医学临床上,对后遗症的评估,一般需要在患者痊愈后几个月才能展开,这是因为我们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病毒侵害人体后,它所造成非不可逆性的脏器损害,在经过治疗之后,身体通过一定时间的自我调节,常可以实现自我修复。

所以,临床上评估新冠病毒可能带来的后遗症,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我们国家在非典的治疗当中,积累了经验,在治疗中更多的运用了副作用更小的中医药,相信新冠病毒可能带来后遗症的几率也会小很多。

从目前所发表的文献报道当中,新型冠状病毒带来后遗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它主要还是累及肺脏,但对于轻症患者来说,基本上不会出现后遗症。

对于危重症患者,则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有肺纤维化的情况,再一个需要重视的就是心脏问题,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对于心肌也有损害,治愈后的患者还是需要注意做好定期的心脏检查。

新冠肺炎感染本身,给患者造成的心理伤害便是极大的,他们内心充满了恐惧,即使是在治愈出院后,依然害怕再次被感染,甚至有些还会面对他人异样的目光,无疑,心理上的后遗症更需要我们重视。

所以,治愈出院后的患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过度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实在严重的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排解心理问题。

新冠肺炎的患者痊愈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没有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同样还可能会再次受到病毒的感染。

因此,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多天的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日常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同时要避免外出活动。

出院后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低谷状态,这时候,应注意从饮食和锻炼两方面,帮助提升机体抵抗力,饮食上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鱼类、肉类、牛奶、豆制品等,同时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果,如猕猴桃、苹果、西蓝花、胡萝卜等等;

此外,治愈患者在家中,还可以做一些运动来帮助提升免疫力,比如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都已被证明有益于提高免疫力,日常不妨可以勤加练习。

新冠后遗症问题一直是压在民众心里的“大石头”。12月1日,此话题再次登上热搜。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报道,针对后遗症问题,1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表示:“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团队是目前广州地区承担新冠救治工作的主要医疗力量之一。10月底,该院派出超270名队员整建制托管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管理床位1500张;同时,该院岭南医院在11月中上旬接到指令作为新冠定点医院。

崇雨田介绍,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在此前的11月1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向《南方都市报》表示,目前疫情以无症状感染为主,无症状感染没有后遗症。

那么,在新冠病毒出现即将三年之际,从病毒本身到曾甚嚣尘上的所谓后遗症,都到了一个重新认知的时间点。

此新冠已非彼新冠

事实上,后遗症(sequela)是一个专业的医学用语。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传染病学》中对其定义为:部分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仅就此定义来看,若是自觉头疼、心痛、呼吸急促而非确有器官功能病变的,可能并不构成“后遗症”,而“后遗症”这个词本身也不应该被滥用。

民众对于“新冠后遗症”的印象几乎和新冠疫情的发生进展相生相伴。当前,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将所谓的“新冠后遗症”表述为“长新冠症状”。

今年10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JAMA发表“长新冠症状”相关研究,文章标题为《2020年和2021年内罹患新冠肺炎后出现持续性疲劳、认知和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比例研究》(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一文。

在此项研究中,世界卫生组织统一了“新冠后遗症”的定义为: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且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这其中的症状包括:一,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二,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三,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路和爬楼梯,但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长新冠”概念也由此而来,

该研究结果显示,据来自22个国家约120万新冠感染者的健康调研数据,约的新冠感染者在三个月后至少经历了一种长新冠症状,症状随时间推移而缓解。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的对象是2020年和2021年的新冠患者,也就是感染了德尔塔变异株或是更早新冠病毒毒株的患者。而在当下,国内与全球主要流行毒株早已变成奥密克戎系毒株。与此前的几代新冠病毒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已经大大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关于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也有相关研究,6月18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首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长新冠症状(Long Covid)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以前的新冠病毒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患长期新冠症状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与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相比,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长期新冠症状的几率要下降20%至50%。

该研究名为《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的长期新冠症状风险研究》(Risk of long COVID 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来自伦敦国王学院,是全球发表的首个同类别的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该研究结果适用于接种了疫苗的人群,回顾了2021年12月20日至今年3月9日期间首次新冠检测呈阳性的万名英国成年人奥密克戎感染者,并且,该研究同时包含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感染者。

国内方面,今年6月,中疾控披露了上海疫情期间33816名“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所有轻症奥密克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和咳痰,其次是疲劳,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7天,所有感染者核酸转阴天数平均为6天。也就是,平均来说,在感染一周之后,轻症患者便不再有症状。

11月29日,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士在向界面新闻分享其患病经历时表示,其个人在检测阳性一周内出现过发热、咳嗽的症状,但随后身体也就恢复了;虽然他与身边的感染者在感染之初存在过烦恼和担忧,但感染结束后不觉得身体有不适症状,肺部CT也是正常的;并且,大家在出舱之后就如常地“打工和防疫”。关于后遗症,其认为,“后遗症是来自周围的声音,而不是疾病本身。”

而这背后,则是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在不断减弱。

11月2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和致病力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具体而言,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系列,包括、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常昭瑞指出,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国内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国内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

个体感觉还需客观的医学标准

尽管已有不少研究与相关专家对奥密克戎的后遗症问题进行表态,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新冠后遗症”这一概念依然会对其产生强烈困扰。尤其是一些身边人、或是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个体案例,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叶障目的效果。

而这也是所谓“新冠后遗症”问题会产生困扰民众的一大原因所在,一方面普通人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分析能力,往往习惯用个体案例代表整体;另一方面,所谓“新冠后遗症”本身严重偏向于样本对象的自我报告,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与手段,且研究对象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无法客观呈现症状的轻重。也就是,所谓“新冠后遗症”研究存在科学性问题。

病毒学家金冬雁就曾表示,有关“长新冠”的定义、成因及发生率,学界并无任何定论。目前没有任何实体的测试方法可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长新冠,完全凭患者自述症状。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上常见的“爬楼喘粗气”等往往被归类为新冠后遗症的呼吸问题,或是身体酸痛、情绪波动、容易疲劳、忘事这一类的症状,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如各类因疾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中也有出现过,而绝非新冠所特有,也未曾被证实为确因新冠感染而引发。

如今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Ziyad Al-Aly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冠对精神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具体来看,新冠组发生焦虑症的风险增加35%、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9%、压力和适应障碍风险增加38%,使用抗抑郁药的风险增加55%。此外,新冠组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

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年疫情期间,早有专家提出需关注普通人的精神状况,长期的疫情状态会使得普通人增加焦虑、抑郁的风险,而并非新冠感染者所特有。

中科院院士陆林曾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SARS-CoV-2(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所呈现症状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肺炎等。同时,也会出现胃肠道方面症状和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此外,感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和精神症状的报道也不断涌现。味觉和嗅觉丧失是常报道的早期症状,也有一些临床报告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如头痛、恶心、呕吐、意识受损、脑炎和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静脉窦血栓形成和脑出血)[1]。二、新冠病毒是怎样感染神经系统的?新冠病毒通过刺突(S)糖蛋白与宿主ACE2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跨膜受体)的相互作用附着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上,ACE2受体存在于神经元和内皮细胞中。现有研究资料显示,新冠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有以下三种潜在可能途径:通过嗅觉神经和/或舌下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跨突触神经元扩散到其他脑区。以嗅觉减退和味觉减退为早期症状。通过内皮细胞感染的血源途径,利用内皮细胞中的ACE2受体,然后通过与神经元中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通过病毒出芽进入血脑屏障。借助免疫细胞活动的途径,实现新冠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毒首先感染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随后感染组织驻留免疫细胞,这些细胞携带病毒到其他器官,包括大脑。

青少年戒烟公益广告研究论文

我国公益 广告 事业的发展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公益广告与思想政治 教育 具有天然的同质性与同构性,运用公益广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覆盖面的不足,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益广告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篇一:

公益也疯狂

——浅谈公益广告的发展蓝图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相对于物

质生活而言,人们的精神文明却相当匮乏。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社会公共意识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公益广告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研究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新兴媒体给公益广告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公益广告运用新技术实例和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此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优化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益广告 发展 趣味 互联网

[论点]公益广告发展前途一片大好

[论据]1.经济迅速发展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 文化 的追求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基础。

2.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公益广告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影响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后现代化社会关注形势忽视内容的特点为创造能抓住公众眼球的公益广告提供依据。

一.公益广告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公益广告不是以收费为目的商业宣传来创造利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传达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自20世纪40年代公益广告在美国产生以来,公益广告的在各国都有发展,但其发展史缓慢的也是被动的。公益广告目前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点:

1.公益广告的稳定投入不够。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发展的底气不足。在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中很少有人会拿出钱来做公益广告,只有公司做大做强之后,有了一定的实力,才会有企业会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公益事业上大把的扔银子;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对于政府而言,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后,呼吁人们精神文明才会得到回应。

2.公益广告创意整体水平不高,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其制作方也多数是国家政府部门或一些组织机构。 其内容多是表现社会当时的一些宣传号召和公益活动,旨在唤起受众的社会意识,使受众对某一社会性问题引起关注,或规诫受众的行为,从而达到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公益广告都采用不断重复乏味的劝说人们不要这样做,鼓励人们要那样做,可是一味的说服往往无法在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达到价值观的传送。

3.媒介的利用较局限。商业广告为了盈利无孔不入,而公益广告却主要集中于比较成熟的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很少去探索新的媒介。这些媒体发展比较缓慢,在覆盖域、到达率、注意率等参考指标上显现出一定的限制性。

二.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

1.颠覆一贯的说服 方法 ,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以幽默风趣的形式抓住人们的注意。 公益广告虽然经常被作为一种现象加以关注,但他们毕竟是一种干扰,受关注的程度远不及电视节目,它们就像莎士比亚笔下6月的杜鹃,“人们听到了它的声音,但不理睬它”,尽管声音很大,喧闹非常,使用的技术也很复杂,但是能立刻抓住观众的情况极为罕见。每年春晚最能抓住人们眼球的节目就是赵本山的小品,有人说不看赵的小品就没有了年味儿。为何赵本山的小品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它有趣味。所谓有趣味就是它能引人发笑并能让人在娱乐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公益广告的最终目的与小品所达到的效果是十分接近的,但是目前的公益广告除了苦口婆心的劝说和类似恐吓的方法之外似乎没有更高明的招数了。公益广告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必须得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妙招,商业广告强调的是独特的卖点,公益广告虽不同于商业广告,但从内容上看,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需要推销和贩卖,这就需要公益广告也要树立起自己的卖点了。广告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传达信息固然重要,真正唤起受众注意的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及不落俗套的艺术表达。异常是唤起注意的利器,意料之外的画面与文字往往会在瞬间抓住受众游离的目光,诱导受众去识别其中所蕴含的广告信息,富有创意的画面或文案会让人过目不忘。比如说有个关于车险救助的公益广告利用电梯门的开阖来形象的展示撞车的情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想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难。还有一个关于安全套的平面广告,画面上有两个大脑,广告语是:Think before you do it ,通过一句文案“想一下再做”,幽默而清晰的传递出“性行为前要使用安全套的基本信息”。在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生活中富有诙谐、戏谑、幽默的形象或 成语 来传播信息,令受众看后会心一笑,能赢得观众的好感和认同感,并在愉快中接受信息。

2.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学习商业广告运用媒体的策略,并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兴媒体。

商业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媒体利用的灵活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植入式广告,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比如今年极受年轻人喜爱的韩国热播剧《花样男子》中有这样的情节,西门被小优拉去看日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巨幅广告牌上“西门子电器/我的最爱”的“子电器”因为太阳的照射而模糊,从男女主角的视角看去就变成了“西门/我的最爱”,不知道西门子有没有提供赞助,有的话,这钱给得一点儿不亏,不过这样绝妙的插入式广告若能巧妙的运用在公益广告上就更值得称道了。不止是电视剧,电影如《天下无贼》者,其广告的戏份已经超过了主演刘德华、李若英,宝马汽车、惠普电脑 、佳能数码、诺基亚手机、长城润滑油、北京晨报等都在,大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气势,说这些并不是说要让公益广告也这么疯狂的插入到电影电视剧中去,而是说公益广告也可以灵活的利用现有的媒体形式,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

此外,在利用新媒体上,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改变着社会,影响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从阿帕网到信息高速公路,从军事通讯到网络报纸、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以及商业性ICP、ISP网站的出现,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1988年又被提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是网络商业广告在企业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中的某些领域商业广告还未能完全占领,这为公益广告利用新兴媒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是近年来在互联网行业红得发紫的概念,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营销人员,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无不为之疯狂,但近几年的发展表明,网站的注册和流量上去了,而广告却并没有成比例的增长,商业广告发挥其无孔不入的特长,也只是偶尔会拿它当做试验田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平台要扩大广告收入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规模化的用户经营大规模的迁移在作怪了。七年前,网民可能偏爱5460同学录;五年前,网民可能偏爱ChinaRen同学录;而三年前,网民则执着于校内网,但校内网不是终极战;2008年,开心网取而代之,风靡一时,毫无疑问,开心网也只是驿站,新的技术形态还在不断的涌现,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与商业广告对消费者的针对性和忠诚度的要求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才使得商业广告只能望着Web发展的背影而叹气。与商业广告正好相反的是,公益广告完全无需顾虑到这些,它针对的是社会大众,无论网民如何变迁,只要有人看都不会影响其效果。比如时下流行的开心农场,我们可以在网民种地时不用化肥种的作物价格高于用化肥的,并在使用化肥时提醒用户可能对土壤造成的危害等等,借此来传播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还可以利用帮别人锄草、施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

三.公益广告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大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的传播技术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由此社会进入了后现代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时期,图像与现实之间不再有隔膜,现代文化已经达到青睐形式,忽视内容的地步,不考虑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不管历史时期存在的区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已没有区别,人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社会当中,消费符号同时也享受人符号,所有的意义已不存在,形式的表现就是一切公益广告可以根据这一社会现象,利用“虚拟真实”接口设计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不但意味着使用者全新的感官体验,也代表着影响秩序通过受众的主动操作而重新组合。举例而言,在媒体整合之下,观众打开电视不会看到像《一千零一夜》最后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生活,直至白鬓千古一样千篇一律的说服性公益广告了,而是借助于虚拟实体的辅助,借助按键,进入画面,阻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或是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等

现在已有很多人公益广告已经利用了这一社会特点,关注社会 热点 ,揭示生活的种种伪饰面纱,展示“世界的真实和真相”,如疾病、暴力、贫穷、战争、种族、灾害等,并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一则《患白化症的黑人姑娘》的画面上,一群黑人少女在列队前进,举行庆祝活动,一个患白化症的黑人少女自惭形秽,窘态油然而生,她似乎在躲避旁观者好奇的目光,运用反讽的手法,使种族歧视的偏见昭然如揭。还有1996年获戛纳广告节金狮奖作品《心脏》的画面上,只有三颗一模一样的心脏,心脏上分别标注“WHITE”(白)、“BLACK”(黑)、“YELOLOW”(黄),图像似乎十分简单,诉求却十分清楚,内涵让人回味再三,人类的肤色大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本质,正如我们的心脏相同。在种族歧视、民族矛盾、宗教仇杀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的现实背景下,解读《心脏》,能够使人感悟到对人类多样性的宽容、容忍和尊重的强烈呼唤。

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极大丰富,为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韦伯在论文《清教伦理标准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物质产品对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终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精神的世界逐渐输给了物质的世界,人的追求似乎被沉闷的物质禁锢了起来,这是现状。俗话说物极必反,在物质发展到最高境界时,人们就会积极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依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不久的将来便会是一个物质富足的社会,人们会更多的考虑如何能够满足商业目的的同时让广告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艺术格调,人类的智慧与幽默感已成为广告人的新思考和努力方向,公益广告不但能实现了商业目的与公益责任的同时,也能为品牌形象的提升与发展赢得道义资本,因此公益广告的前面是一片蓝海。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篇二: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追溯起公益广告的来源,就不得不谈一下环境资源问题。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本着一种宣传、启示和规劝的意图,公益广告应运而生,并且在日后逐渐传入欧洲、亚洲、美洲,慢慢地传遍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今天我就以环保为主题做一篇公益广告赏析小论文。众所周知,伴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环境也在日益恶化中,资源的急剧萎缩让人们开始不得不正视“环保”这个严峻的话题。

而在“环保”的实践中,公益广告无疑是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它通过运用丰富独特、内涵深刻的创意手段,色彩、构图、音效,生动的情节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兴媒体展现方式,吸引公众的视线,充分发挥广告的独特魅力,诱导社会公众致力于环保事业。

品味广告,热心环保。下面我先举些身边的公益

广告的例子。

1﹑把绿色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让绿色流入人们心中。

2、废气,stop! 废水,stop! 污染,go away!

3、河水的眼泪不再清澈,高山的头发日见稀疏。

4、带着欢乐舞步,让风沙停止,让小鸟起舞,让绿色腾飞。

5、希望有一天,垃圾筒也会下岗。

6、小草正睡觉,勿入草坪来打扰。

诸如此类的广告宣传语还有很多,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花草树木等生物鲜活

的呈现在人们的脑海里,诱使人们自觉地“珍爱它们的生命”,保护环境和资源。这些宣传语简练、睿智,运用语言的魅力很好的达到了广告以理说事,以情动人的目的,启迪公众热心环保。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NRDC环保组织的一

则广告——《北极熊开关篇》。广告画面简单、明朗,一个白色的电灯开关,上面印着一只蓝色的北极熊,在开关右边是一个印有白色英文解说的灰色灯泡图案,巧妙的是只要按一下开关,北极熊的红色颈部正好印在凸出的部分,这样看上去北极熊就好像在脖颈处被砍了一刀。电源依靠开关启动,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将“开关”与“能耗”联想在一起:大量消耗能源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加剧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冰山消融,海平面不断上升,那么等待着依靠极地冰川生存的北极熊就是——死亡,最终灭绝。广告利用开关横切面位置的变化进行创作,以跳跃性的 思维方式 将北极熊的形象贴在开关上,别出新裁。这样,广告的意图就一览无余了。浅显易懂、寓意深刻,不得不说是平面广告的经典之作。

从NRDC环保组织的《北极熊开关篇》,我们可以看出公益广告创意第一的表现特点。由于公益广告

较少受商业因素的影响,既没有销售任务,也不肩负任何产品的购买促进,在没有利益的压力下,广告创意没有任何的枷锁禁锢,得到了自由的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宽广,更能俘获观众的视线。

其实好的公益广告可以对保护环境起着导向作用,但更重要的我想还是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双手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共建美好家园,这,才是公益广告的最终目的。

公益广告论文范文篇三:

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肩负着明确社会公益文化信息宣传的责任,它的表达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生态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公益广告的公益职能,让环保公益广告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立言,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因为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为它的保护者—公益广告提出新的要求,公益广告只有在和具体环境问题相结合的时候才能真正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才能起到积极益公的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公益广告的创意特点、公益广告的特征并对其工具(如:Photoshop,After Effect,premiere等)进行分析了解。

关键词:公益广告;环境保护; After Effect;创意;

第一章 绪论

公益广告的概述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与 其它 广告相比它具有相当特别的社会性。这决定了企业愿意做公益广告的一个因素。公益广告 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例如在提倡戒烟、戒毒的公益广告中直观看仅仅是针对吸烟、吸毒者,但是烟、毒的危害已经伤及到环境中的其他人和其后代了,无论是直接受众还是间接受众,它是社会性的,是整个人类的。所以说,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从内容上来看大都是我们的社会性题材,从而导致它解决的基本是我们的社会问题,这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因此,公益广告容易深入人心。企业通过做这样的广告就更容易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公益广告的起源发展

公益广告在国外起源较早。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益广告现已相当普及,尤其是电视公益广告。电视公益广告最早出现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 大型电视网络,之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和机构也纷纷加入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现在欧美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机构发布的,如 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全国健康协会、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等。而一些大公司更是在发布商业广告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制作公益广告,如IBM的《四海一家篇》,通用电气的《照亮人生篇》等。这些大公司敏锐地看到公益广告虽然不直接宣传自身产品,但可以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职责、意识和爱心,树立企业高尚的社会形象,所以实际上在倡导社会时尚的同时,也起到了极好的自身宣传的作用。这些公司将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完美结合,双管齐下,牢牢占据着世界广告的领先位置,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目前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的公益广告已经占到商业广告的40%。

在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只有十几年的历史,最早的一例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播出的“请君注意,节约用水”公益广告。1987年中央电视台毅然决定利用黄金时段开辟的《广而告之》栏目开播后即引起各界广泛注目,推动了社会公益广告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有公益广告时段;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显示屏、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尤以电视为最。

公益广告的基本特征

1、社会责任性

公益广告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保护与群体素养提升为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注重社会效益。与商业广告完全以盈利为出发点相比,公益广告则是非盈利性的。凡是从事公益广告的单位或个人,他的终极目标是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等于说从事公益广告是亏本的,而应是持平或有盈余的。只是从事公益广告的单位或个人对于盈余不得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中分配,必须用于提高公益广告的质量和数量上。

2、教育引导性。

公益广告诉求的是观念,以某一观念的传播,促使公众启迪、自省、关注某一社会性问题,以符合公德的社会行为为准则,规范行为并身体力行以形成社会良好风尚,或支持某种社会事业。它传播的是精神形态的观念,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商品。

3、受众的广泛性。

公益广告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这表明,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它不是为某个企业的产品树形象、打知名度,而是为社会大众谋利,为公众切身利益服务的广告。创作者是站在社会公众角度去创造启迪,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公益广告就是要针对社会公众的特点和心态,反映公众的意愿和呼声,反映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期待尽可能多的公众目光,受众的范围越大越好。

第二章 公益广告低碳生活

公益广告低碳生活设计的具体要素

1、充分的视觉冲击力,可以通过图像和色彩来实现。

2、环保公益广告表达的内容精练,抓住主要诉求点。

3、内容不能过多,越简单越好。

4、一般以图片为主,文案为辅。

5、低碳生活主题字体醒目。

公益广告低碳生活设计

1、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

2.设计的目的

面对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唤起群众的环保意识,倡导人们更健康的生活,教育孩子们从小要做低碳的一代。

3.应用软件简介

作品主要是用premiere对素材进行剪辑处理,After Effect进行后期处理,素材所需图片用Photo shop美化。

After Effect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

premiere作为高效的视频生产全程解决方案,是一款编辑画面质量比较好的软件,有较好的兼容性,从开始捕捉直到输出,可扩大您的创意选择空间。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 爱好 者的喜爱。

4.设计过程简介

首先是确定作品的主题,广告作为一种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大众传播方式,目的性和连续性是它的特点。而环保是当今的人们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生活更是时下最时髦的一种生活态度,所以作品应用公益广告的形式传播环保理念,倡导健康生活。

然后是寻找素材,在网上找了很多图片,但是觉得不够有新意,不够生动。坐在门前思考的时候,调皮活泼的小外甥给了我灵感,用一种生动的,让小孩子也能接受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广告素材。我决定自己动手画。因为美术功底差,所以很多图片还是学美术的同学帮忙设计。背景音乐也是选择了一首欢快的旋律。

最后是作品的成形,首先使用premiere对素材进行剪辑处理,加入简单的转场特效,形成作品的轮廓。发现好多画出来的图片加入转场以后效果不尽如人意,把图片挑选出来进行美化,这样就和心中预想没那么大的差距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终于可以进行最后的后期处理了,After Effect因为都是英文的缘故,用着很不顺手,只能边查注释边制作,磕磕绊绊。等作品成形,加入预先导入的背景音乐,欢快的节奏,生动的图片,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大功告成。

第三章 公益广告设计的未来发展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其影响力和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公益广告对于塑造人类心灵,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公益广告应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创造不同的公益广告的设计理念,形成不同的公益广告设计风格,使公益广告在众多的广告媒体竞争中,亮出自己的风采,展示自己的魅力,让公益广告这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更加绿意盎然。综上所述,推进公益广告事业就要积极参与公益广告活动,进行更多更好的有创造性的工作。公益广告活动是长期性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很远。

第四章 致谢

本论文可以说是我三年大学学习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感谢。里面还有很多不足,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研究!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__伟老师!感谢她三年来在学业上对我的关怀和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最后的完成,都倾注了她的一片心血。在此感谢李老师,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和提携。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三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有幸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热情关心、帮助和指正,在此特向所有的任课老师等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北京市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家人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吸烟的种种危害 吸烟的危害很多,这已是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已在2003年5月31日一致签署了一个为全球减少烟草使用、降低烟草危害和死亡的世界性公约,中国将从这个公约中获益匪浅。在中国,有63%的男性吸烟,占全球10亿烟民的1/3,中国因此成为世界最大卷烟市场。吸烟的害处很多,它不但吞噬吸烟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别人。这要从六个方面讲: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刺激性烟雾。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正常人肺中排列在气道上的绒毛通常会把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将微粒扫入痰和粘液中排出。烟草的烟雾中焦油沉积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47%,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血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使肾上 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三)、吸烟致癌。吸烟可引起癌症,据统计,吸烟与口腔癌、鼻烟癌、肺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等有关。为什么致癌大家可能知道甚少,了解吸烟致癌的机理对于帮助人们尽早戒烟大有好处。烟毒溶于水和食物中直接破坏DNA,引起基因突变。烟草中含有较多的放射元素,这些放射元素随着烟雾流入体内,损伤组织细胞,假如每天吸30支烟,X射线产生的毒素可相当于拍100次X光片所积累的剂量,这种射线会引起基因突变致癌。吸烟还损伤人的免疫功能,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象卫兵一样保卫人体不受侵害,而吸烟会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所以鉴于吸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己,被动吸烟的人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己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五)、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的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心理学家还以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指标,结果发现吸烟的学生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平均差7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香烟中尼古丁进入体内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使人的智力减退。 (六)、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并且对儿童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对吸烟者的家庭以及对个人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抽烟在当前社会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从年老的爷爷奶奶,到十多岁的青少年,他们都在不停地吸食着这慢性自杀的毒药,人们都明白一个理儿抽烟有害健康,但真正了解抽烟危害的人却寥寥无几。不知您是否注意观察过,在每一条卷烟的外包装上都有这样几个字:吸烟有害健康。据报道: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因患各种疾病而死亡,其中抽烟者约占25%。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仅仅长八、九厘米的慢性杀手,却这般无情。为了使这样的惨剧在下世纪不再发生,联合国制订了戒烟日,各个国家也相继制订了自己的香烟法,以控制死亡人口的增长。(内容来自龙龙作文网转载请注明)抽烟不仅对抽烟者本身有危害,对身旁的人也有危害,因为抽烟喷出的烟害,被不抽烟的人吸入,照旧受害,并且比抽烟者所受的危害程度更深,叫被动吸烟。我们在保护我们自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加以保护,因为卷烟所释放的烟雾都是有毒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这是公开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为保护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应当从我做起,从青少年做起,广泛深入地开展限烟、无烟宣传: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毕业论文戒烟海报

以下是一份校园戒烟简讯的写作建议,供您参考:首先,在简讯的开头应该明确表达主题,例如:关于校园戒烟宣传的通知。接着,可以介绍校园戒烟宣传的背景和目的,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学校计划在近期开展校园戒烟宣传活动。在主题和背景介绍之后,可以具体介绍校园戒烟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我们将组织校园戒烟讲座、制作校园戒烟海报、发放戒烟宣传手册等。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实用的戒烟方法和技巧,例如:避免触发吸烟欲望的场景、逐步减少烟草摄入量等。最后,在简讯的结尾应该强调校园戒烟宣传的重要性和意义,例如:校园戒烟宣传不仅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必要措施,更是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戒烟宣传活动,并号召大家共同维护一个无烟、健康的校园环境。综上所述,一份校园戒烟简讯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主题、背景和目的、宣传内容和方式、戒烟方法和技巧、宣传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参与等。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简讯语言简练、表达清晰、内容准确

吸烟与戒烟心理探析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这些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仅美国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超过40万,全球达250万。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要达到1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有将近达200万。根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现代科学证明,香烟里含有将近30种毒物,包括尼古丁、氰化氢、二甲基、亚硝基胺、一氧化碳等等,有的能导致肺病、口腔粘膜白斑,有的能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及肺心病;有的能致溃疡病、弱视等等。香烟中某些毒性物质,能使体细胞、生殖细胞的遗传物发生变化,殃及后代,引起胎儿畸形等。可见,香烟集毒物之大成,是疾病之渊源。这样一种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大敌,应该是足以让人望而生畏的。世界卫生组织、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都在大声疾呼开展一场广泛的戒烟运动,甚至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吸烟虽然被认为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我伤害行为,但为什么吸烟者比比皆是?为什么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不少人还是要不借健康代价亲身体验呢?分析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原因,很多专家已达成共识,一致认为,青少年吸烟主要原于好奇模仿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以烟引路,出于交往心理;一些青少年祟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出于虚荣心理;在遇到苦闷、烦恼时烟可以暂时麻醉人的神经,使人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出于消愁心理等等。在这些心理的支配下导致了大量青少年吸烟,并且大中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对成年人吸烟容易和戒烟难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也作了大量的探讨,有许多关于让一个人保持对香烟的依赖性的理论,一种理论认为,吸烟可以使一个人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或者两方面都成瘾,随之自然是欲罢不能。是什么原因促使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而后成瘾?本文将从生理,特别是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与同行们商讨。一、香烟里的成瘾物质—尼古丁的作用强化了吸烟行为香烟里的尼古丁随吸烟者吸人口腔被肺粘膜吸收后,直接进人血液,而后尼古丁随血液一起流动,最后通过血脑屏障进人大脑,对脑神经生理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尼古丁能够抑制脑中一种名叫“单胺氧化酶一B',的物质,然后促进脑内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能够提高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使人的思维活动更加敏感,这便是抽烟能够提神的生理依据。而事实上,古今中外的确有许多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大作家是烟瘾很大的人,这自然与吸烟可以提高思维活动效率有关,有些人在思考问题时,自然想借助吸烟来促进大脑思考。具有长期吸烟史的人,其大脑早已习惯于尼古丁的刺激作用,如果戒烟,大脑中的单胺氧化酶一B因缺乏尼古丁的抑制作用而频繁活动,从而影响多巴胺的分泌,此时,戒烟者就会出现全身难受、头晕、恶心和精神萎靡不振等多种身心症状。此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戒烟综合症”。停止吸服尼古丁以后,戒断症状将在最后一只烟的几小时后开始,包括出现易激惹、渴望香烟、注意力以及感知减退、睡眠障碍、食欲增加等,若此时有人递上一只烟,戒烟者只需深深吸几口,待尼古丁进人大脑后,上述症状即可消失。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吸烟者都感到深受到香烟之害,开始雄心勃勃地发誓戒烟,但绝大多数人戒烟不久就欲罢不能,又将香烟叼到嘴里,戒烟的努力也随之烟消云散。弗莱特揭露一项十分惊人的数字,就是99%的吸烟者,经过多次劝助都无法放弃香烟。显然吸烟的原因不能够完全归咎于尼古丁的影响,但是因为尼古丁具有镇定和兴奋作用,却能够使吸烟者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香烟,最后从生理上瘾,继而在心理上也上瘾。二、对吸烟的某些错误认知,支持了个体的吸烟行为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个体产生怎样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对某个事件的认识、解释或看法。对同一事件、事情的认识、解释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那些嗜烟者由于对吸烟这一行为持错误的非理性的看法,并不自觉的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进而支持自己的吸烟行为。一方面,吸烟者对吸烟的危害是将信将疑,即使业已证实香烟能够致肺癌,但吸烟者却认为患肺癌者不一定都是因为吸烟,吸烟者不一定都要得肺癌,并以此类推,这两个“不一定”表面上看起来理由十分充分,但实际上是吸烟者用来掩饰的一块挡箭牌,须知香烟之害,对人体诱发疾病是需要一个过程,是由隐到显、由微到著、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它的危害处于量变阶段时,不易被个体觉察,只有进人质变阶段,才能被个体知觉,在此之前虽然不能被个体知觉,但却不能够否定其危害的存在。另一方面,许多吸烟者即使非常清楚吸烟对个体健康的危害,却苦于戒不掉,或对香烟已形成的生理上、心理上的依赖,为减轻吸烟危害健康的不安、恐惧以及焦虑情绪,为了不使这种焦虑和恐怖折磨自己,自我就会不自觉地调动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缓解或消除这些不安。如吸烟者通常更多地看到吸烟给个体带来的“好处”比如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紧张与苦闷,可以帮助人际交往与沟通,可以满足公关的需要,还可以帮助思考,并将这些“好处”无限制地扩大化,这样一来,给自己吸烟行为加以合理化作用,合理化作用是以解释某一事件发生原因的防御机制,常常表现为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解释行为的原因,即个体遇到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个体从一系列理由中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去特别强调,而忽视其他理由,以避免心理上的痛苦。三、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的表现之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看来,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的表现之一,吸烟行为实质是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在行为发展上的倒退与停滞的表现。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个体人格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口唇期(0一1岁)、肛门期(1 -3岁)、性器期(3 -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器期(12一成人),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部位命名的。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本我中基本需求(指性、或Libido)的满足是靠身体上的这些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为性感区。在六岁以前,如果某一时期个体在行为上受到过分限制,或过分放纵,即满足受阻,致使个体未能在需求上获得适度的满足,就可能会发生停滞现象。从低级阶段进人较高级阶段顺利解决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就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反之,则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个体就不能完全过度到任何较高级阶段,以致低级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体面临危机或面对压力、挫折时,个体的心理行为很可能退回到较早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停滞现象越严重,就越容易产生倒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幼时期创伤经验导致口唇期心理能量的停滞,从而导致成年人的口唇期人格,吸烟是口唇期人格特征之一。每个个体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口唇期,这个阶段跨越了大约生命的头12个月。口、唇、舌是主要的性敏感区。力比多的满足主要靠口唇部位的吸吮以及口腔内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此时期个体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这一时期的创伤经验,例如吸吮或喂养的创伤、口腔活动的要求受到剥夺、极端的挫折、过分满足,会导致力比多(性能量或心理能量)的停滞、固着以及口唇人格的形成。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嗜烟、酒的成年人,或许被诊断为具有口唇期人格。具有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对他人的看法则完全是从“他能给(喂)我什么”着眼,总离不开口唇期“吸吮”的本质,在行为上表现为嗜烟、酗酒贪吃、咬指甲、喜欢打听和传播小道消息等,所有这些行为实际上均是口腔活动。所以,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看,吸烟行为实质是口唇人格的成年人在行为发展上的倒退与停滞的表现之一。另外,许多吸烟成人认为很多时候并不想吸烟,只是嘴里衔着香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就像婴儿嘴里衔着母亲奶头一样,是婴儿期性满足的表现。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吸烟行为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是婴儿期未能得到充分满足的吸吮、吞咽等活动在成人身体上的变向满足。四、个体已形成的习得无助感,加剧了吸烟者的戒烟困难和行为主义传统的许多研究一样,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也开始于实验室中对动物的研究。研究者观察了狗在一种实验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即狗被套上锁链,不断受到电击,但又无法逃走。经历了几次无法逃脱的电击之后,研究者把动物放在学习逃离的情境中,但令研究者感到吃惊的是,那些有过无法逃脱电击经验的狗,在电击开始后的几秒钟里还四处跑上一会,然后,它们就停下不动了。研究者认为,狗己经“明白”它们是无助的。在无法脱逃的电击中,它们已经无数次尝试逃跑,但都未奏效,最后这些狗认识到它们不可能逃脱电击,然后屈服于无助感。用行为主义的术语解释就是,狗把它们在第一情境中习得的经验不恰当地迁移到了第二个情境中。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人和动物一样都容易受习得无助感的影响(Garber & Seligman,1980; Maier& Seligman,1976 )。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后来的研究证明,并不一定要有最初的在不受控制的情境中无助的经验才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只要被告知他们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Maier&Seligman ,1976 )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Brown&Inouye,1978;De Vellis, De Vellis,&McCauley,1978 ),人们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以后的研究发现人类戒烟也容易受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习得性无助也许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解释戒烟难的原因。正如当吸烟者想戒烟,经过多次努力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戒掉,他就认识到他在戒烟行为上是无助的。以后自然放弃戒烟的努力。五、嗜烟者在人格特质的内一外控制点上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外控心理学家通常把人格定义为:是那些稳定的、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的品质。特质理论家处于特质分布曲线上的人的行为如何,注重描述那些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点的人一般会表现出什么行为,所以在个体吸烟或嗜烟与人格特质的探讨上更注重了解具有怎样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吸烟、嗜烟或戒烟的成功。发现嗜烟者在人格特质的内一外控制点上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外控;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容易成功戒烟控制点的研究是从朱利安·洛特的泛化的预期概念中发展起来的。控制点是一种在各种情境中一贯发挥作用的可界定的个体特征或是一种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根据人认为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以控制,来对人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内控者和外控制者。控制点纬度的一端是内控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另一端是外控的人,他们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由外力控制的,把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自己无能为力。个体的内外控制纬度对行为的影响是:它将使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时采取不同的行为。内一外控人格特征能够准确预测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洛特在他的几项研究报告中得出:个体的内一外控人格特征与个体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中所作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这种事件其中就包括吸烟事件。朱利安·洛特的两项研究(1966)均发现:(1)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倾向于外控;(2)那些接受香烟盒上有关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并戒了烟的个体更倾向于内控,尽管不论是内控个体还是外控个体,他们都相信这种警示是正确的。另外,在吸烟与健康的问题上,内控者比外控者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健康发挥作用,而外控者不承认自己所作所为会对健康有多大影响;内控者比外控者更愿意采取措施预防疾病(Seeman, &Seman, Say-les,198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显示:在戒烟行为上,内控者一旦在认知上接受吸烟有害于健康时,他们通常比外控者更能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诸如通过自行的放松练习、意志努力控制吸烟行为、或逐渐减少每天的吸烟量等自我控制的方法,成功地戒烟;而外控者虽然在认知上同样接受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他们不愿意承认吸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健康有多大的影响,常常提出外因为吸烟行为辩护;比如,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碍等。所以,我们有理由得出:在戒烟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上,人格的内外控纬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成功与失败的戒烟者的在人格特质的差异重要是控制点的差异:即:内控者比外控者更容易成功戒烟。

标题:从现在开始,戒烟改变自己!

正文: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要戒烟呢?烟草危害健康,戒烟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如果你还没有开始戒烟,那么从现在开始吧!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建议:

吸烟对吸烟者本人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而被动吸烟的危害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直至近10年才开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1 摘要: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首要地位,而每年因吸烟对我国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于是有了所谓的“戒烟”行动。然而这所谓的戒烟人群成功戒烟的却寥寥无几,明知吸烟的危害却仍然继续吸烟。为了杜绝此现象,本文主要论述吸烟的危害和介绍成功戒烟人群的一些 方法 ,让吸烟远离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吸烟危害戒烟方法 一、烟草行业的现状 烟草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行业市场规模超过万亿。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的产销规模均较2011年有所扩大,但规模以上企业家数较2011年有所减少。2012年中国烟草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143家,较2011年减少了8家,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2013年,烟草制品行业的企业数量减少,规模以上企业家数 ①135,但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然而,我国每年因为吸烟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根据卫生部曾经发布的一份《中国吸烟危害健康 报告 》显示,我国每年因为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经济损失高 ① 达亿元,已经足以抵消烟草所带来的收益 二、香烟的组成 尼古丁,香烟烟雾中极活跃的物质,毒性极大,而且作用迅速。40-60毫克的尼古丁具有与氰化物同样的杀伤力,能置人于死地。尼古丁是令人产生依赖成瘾的主要物质之一。 焦油,在点燃香烟时产生,其性质与沥青并无多大差别。有分析表明,焦油中约含有5000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是导致癌症的元凶。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烟草在发酵过程中以及在点燃时会产生一种烟草特异的亚硝胺(TSNA)。一氧化碳,吸烟时,烟丝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会有较多的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管的血氧供应,促进胆固醇增高,也可以间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放射性物质,烟草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其中以钋210最为危险。它可以放出α射线。其他有害及致癌物质,除了上述有害物质之外,香烟中的有害物质还有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另外烟中的金属镉、联苯胺、氯乙烯等,对癌细胞的形成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吸烟的危害 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 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四、戒烟失败原因何在 人们知道了吸烟的众多危害,开始了戒烟,但是戒烟成功的例子却不容乐观,为什么呢? 最常见的莫过于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遇到挫折就放弃。戒烟是一件难事,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此外,烟民还必须避免以下几种经常出现的错误做法和想法。 1. 对戒烟不作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心血来潮般地想到戒烟就开始。这是一种轻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戒烟,十之八九要失败。对大多数烟民来说,戒烟是一场克服烟瘾的斗争,不是自己能完全左右的。因此,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了解一切有用的戒烟知识和方法,制订详细的戒烟策略和计划。戒烟的办法有多种,应该向戒烟成功者取取经,并采纳适合于自己的戒烟方法。 2.没搞清自己吸烟的真正原因。每个烟民都有促使自己吸烟的原因,有的出于社交的需要,有的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压力食品),有的则为了追求时髦。一旦你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点燃香烟时,你就会去寻找其他无危害的方法,来代替香烟。 3.有些烟民怕戒烟失败而被人取笑,不敢公开宣告自己要戒烟,只是暗暗下决心戒烟。这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很难戒烟成功。所以,戒烟时应大胆地争取家人、同事、朋友的帮助,并提醒周围的人,你戒烟也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健康食品),希望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事先向大家打个招呼,把你戒烟的消息传出去,这样,同事、客户就会体谅你,而不再向你递烟,也就少了许多尴尬。开个家庭戒烟“发布会”如何?让妻子、孩子配合你,演练拒绝香烟时的言谈举止。例如,可坚决而有礼貌地说:“谢谢您,我不吸烟!” 五、如何戒烟 如何戒烟,我们来听听成功戒烟的声音。第一,扔掉吸烟用具,诸如打火机、烟灰缸,香烟,减少你的“条件反射”。坚决拒绝香烟的引诱,经常提醒自己,再吸一支烟足以令戒烟的计划前功尽弃。 第二,避免参与往常习惯吸烟的场所或活动。第三,餐后喝水、吃水果或散步,摆脱饭后一支烟的想法。 研究表明:在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帮助戒除尼古丁的成瘾。烟瘾来时,要立即做深呼吸活动,或咀嚼无糖分的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身体过胖。告诉别人你已经戒烟,不要给你烟卷,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六、 总结 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多,如果你是吸烟人群中的一个,请停下来吧,否则将来后悔的终将是你,如果你没有吸烟,你应该感到庆幸,同时也希望你告诫周围的朋友,吸烟有害健康,请远离吸烟,戒烟戒烟不容迟疑。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2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 措施 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1.吸烟与身体健康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2.肺癌的流行与防治 肺癌的流行与防治: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是罕见的肿瘤。但到20世纪中叶以后,由发达国家开始,渐至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200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135万,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51%(男性44%,女性76%)。肺癌是肿瘤死亡的主要死因,2002年,肺癌死亡118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之前,69%的肺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后, 的肺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显著上升: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位居癌症死因第4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我国1973-1975年全人口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全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70年代的万增至90年代的万,升幅达,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最高。其中男性死亡率由万升至万,上升了;女性由万升至万,上升了。这一时期,尽管肺癌高发地区多处于城市,但城乡肺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 利用两次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原始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有关肺癌死亡率的数据,经年龄标化后制图。结果显示,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20世纪70年代,我国肺癌死亡率的性别比为(男性万,女性万),90年代为(男性万,女性万)。城市的性别比高于农村。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20世纪7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90年代,城市和农村肺癌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1993-1997年,全国12市县肺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哈尔滨等大城市的死亡率最高。 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自40岁以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略有下降。女性和男性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在肺癌死亡率迅速上升的城市,不同时期的肺癌死亡率年龄曲线显示,肺癌死亡率高峰出现前移。如北京,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较,70年代肺癌死亡率由40岁年龄组开始迅速上升,而80年代则由30岁年龄组就出现上升,前移了5~10年。天津、沈阳等地也有类似现象。调查表明,我国肺癌的发病及死亡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 肺癌的临床诊治效果不佳:肺癌早期少有症状,因症状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疗效不佳。因而早期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全世界尚没有成熟的肺癌筛查方案。痰细胞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癌的筛查方法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痰细胞学检查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假阴性偏高;胸部X线对于直径<1厘米,隐藏在心脏和大血管后方的病灶,漏诊率较高。以上两种方法对于降低肺癌的死亡率收效甚微。我国云南个旧锡矿矿工中,肺癌早期发现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结果。目前,发达国家提倡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在我国开展筛查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肺癌早诊早治的实施难度颇大。 近20年来,肺癌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技术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医院收治的可根治切除的肺癌患者,其5年生存率约为25%~30%。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在发达国家约为15%,我国低于10%。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我国目前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肺癌的临床诊治也急待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肺癌的防治仍有较大差距。 3.吸烟不会上瘾 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4.吸烟可以缓解压力 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论文篇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虑及国际社会关于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全世界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严重关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卷烟和其他烟草制品消费和生产的增加,以及它对家庭、穷人和国家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认识到科学证据明确确定了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会造成死亡、疾病和残疾,以及接触烟草烟雾和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制品与发生烟草相关疾病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还认识到卷烟和某些其他烟草制品经过精心加工,籍以引起和维持对烟草的依赖,它们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和它们所产生的烟雾具有药理活性、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并且在主要国际疾病分类中将烟草依赖单独分类为一种疾病。 【关键词】吸烟 健康 烟草 吸烟有害健康,尽人皆知。然而,不少人你说你的,我吸我的。有的甚至觉得吸一支烟只少活几秒钟,抽一辈子烟也少活不了两年,毫不在乎。更可怕的是,当前我国的烟民队伍在扩大,烟民的人均年龄在降低,女烟民在增加,每天平均吸烟的支数在增多,因吸烟导致各种疾病进而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 „„大量事实说明,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 吸烟是众所周知的健康杀手,和吸烟相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吧:1支烟里面约含有4000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烟草每年引起的全球死亡人数达300万,到2025年将增至1000万;目前我国每年死于烟草危害者已达60~70万,到2025年将达200万;我国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中国人10大死亡原因里,占前4位的4种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而这些疾病都与吸烟有关;目前全球共有13亿吸烟者,我国吸烟者则有3亿多人,而且15~19岁的年轻人吸烟率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势头,30年后我国的吸烟者将增加至亿人,到那时,治疗因吸烟而引起的有关疾病所耗费的医疗费用会远远超出烟草行业所创造的利润,这还不包括疾病导致的其他间接费用的增加。同时,吸烟还不断引发出许多诸如环境污染、青少年犯罪、走私之类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 吸烟与身体健康: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每天吸烟超过20支者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6倍。这是因为烟气中的化学物质会使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心绞痛和慢性动脉损害。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中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有人认为,少量吸烟问题不大。但丹麦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表明,女性每天吸3支烟、男性每天吸6支烟,就可使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加1倍。吸烟的误区:吸烟可以控制体重。在与不吸烟者身高相同的情况下,吸烟者的体重虽然比不吸烟者轻,但是由于吸烟影响身体脂肪的分布,吸烟者的腰围要比不吸烟者粗。也就是说,虽然吸烟者在整体上是“消瘦”了些,而其腹部却不然,这是因为机体把更多的脂肪“转移”到了腹部。这里的脂肪细胞不仅代谢活跃,而且还凭借它们靠近心脏的“地理”位置和血流方向的优势,把大量脂肪倾入人体血液中,增加了吸烟者患心脏病、糖尿病的机会。 吸烟不会上瘾。烟草中的尼古丁已被公认为是会令人上瘾的化学物质。吸烟时,烟内的尼古丁会使人产生短暂的兴奋感觉,从而令吸烟者总想继续吸烟。久而久之,吸烟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当吸烟者停止吸烟一段时间时,他们就会因体内的尼古丁减少而感到不适,从而产生戒断症状,即感到烦躁、头痛、失眠和精力难于集中等。 吸烟可以缓解压力。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阻碍人脑神经反应,从而使吸烟者暂时感觉轻松。但当吸烟者体内缺乏尼古丁时,会再次出现疲倦感,需要通过吸烟来补充体内尼古丁作为提神之用,这便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除有“镇静”作用外,同时也有兴奋作用。如果你很紧张,它能做的就是提高你的血糖水平和肾上腺素水平,使你更加焦虑和紧张。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放下香烟后,在20分钟内你的血压会同降,8小时内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会降到正常水平,2天内患心脏病的几率会下降、嗅觉也会有所好转,3天内你的呼吸道开始畅通,2周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1个月内鼻窦阻塞减轻、疲劳减少,2个月内你的肺功能有所提高,6个月内整体体能提高,1年内永久性的皱纹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下降到吸烟者的一半,3~5年内患肺癌的几率下降到正常。要成功戒烟,主要依靠你的意志和信念。若这是你第一次尝试戒烟,你应该坚定信念,告诉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你曾戒烟失败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戒烟未必能够一次成功。开始戒烟也就意味着你重新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任民主.吸烟与健康论文集 〔M〕.经济日报出版社, 〔2〕 颜真.给吸烟者的礼物〔M〕.蜀蓉棋艺出版社, 〔3〕 万德森.吸烟与癌症--社区肿瘤防治丛书〔M〕.广东科技出版社, 〔4〕 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 〔5〕 李科文,魏书彪.吸烟的历史〔M〕.重庆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