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初中古诗词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

初中古诗词教学论文

一、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简况及时代背景。二 、 指导学生理解古今异义的字。 理解字词意思是理解诗意的基础。教师不必逐字逐句讲析,而是抓住个别难词讲解三、 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四、让学生多读古诗,在读中体会感情。

古诗词是镶嵌在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七彩虹桥,她具有凝练、含蓄、传情、达意的特点,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有许多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现代化时代学不学古诗词无足轻重;再加上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也促使学生产生厌学古诗词的情绪。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带领学生走出厌学古诗词的困境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1.训练学生语感,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如果哪位同学能把古诗词读得琅琅上口,说明他语感好、节奏强,领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了诗人创设的意境,这种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但目前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开口读古诗词,老师站在他面前硬要他开口的话,他则懒洋洋的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加上音量小、口齿不清、毫无语感可言。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吐字清晰,对含混不清者指导正音、读准重音,直到老师觉得满意为止。其次是老师做示范或放录音示范等,有时还叫读得好的同学当堂诵读,使其他同学产生一种他能读好我也能读好的冲动。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断句,体会古诗词每个字读音的轻重快慢。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开头两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我先教会学生断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接着教会学生找出词句的重音: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样,学生有了语感,扫清了诵读的障碍,读起古诗词来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了,对于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也有一定的帮助。2. 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诗歌历来是诗与歌的连体儿,诗词大都被谱成曲子来吟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相见时难别时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其中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教学中,我先放音乐,接着自己吟唱,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小声唱。这样,学生在吟唱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词的含义,还从美妙的音乐中理解古诗词的感情。中秋节前夜,我带领全班同学到楼顶平台赏月、吃月饼,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优美的曲子,师生们顿时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共赏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我还启发学生想象天宫的仙境,重新领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千古名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及所寄寓的美好愿望。通过创设这样的艺术氛围,同学们背诵古诗词的热情与日俱增。3.通过老师的现场背诵,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激情。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凡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我都想办法当堂背给学生听,尤其是一些篇幅较长的,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观刈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一次,当串讲完《木兰诗》要求学生背诵全诗时竟全场哗然,这时,我顺势说:“假如我能背诵全诗,你们能不能背?”学生齐声说“能”。于是,我把书扔在讲台上,满有把握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背了一遍,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听到有不少学生小声说:“老师真行。”按理说,老师没有必要每首古诗词都背给学生听,但我为了给学生起个表率作用,还是花了不少的时间来背诵,我觉得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背诵古诗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背诵古诗词就由被动转向了主动,背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4.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单一的诵读会使学生感到味如嚼蜡,形式多样的诵读才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有时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利用早读课、语文课、自习课进行赛前轮读、赛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或老师先进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放名家录音,以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老师和学生共同做评委,对朗诵好的当场表扬,对朗诵不太好的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是断句不准,还是快慢没把握好,或者是感情没领悟透彻,然后再进行相同内容的朗诵,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领悟朗诵的诀窍。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可谓“一举多得”,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诗贵在运用。我有时利用节假日,分批组织学生去登山或旅游,当学生通过艰难的攀爬终于上到山顶时,启发学生此时有什么感受,会想到哪些诗句,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诗句,回来后布置学生写《登XX山》之类的文章。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意志,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古诗词和提高写作能力。又如写《我的好朋友》一文,当好朋友来信说转学了内心有点忧伤时,自然会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他,显得贴切自然。春雨蒙蒙,可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见到新同学,可以说“笑问客从何处来”;困难重重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稍有转机可以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作为老师,对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古诗词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加分,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如赏析法、归类背诵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诗词即使一下不完全领会它的深刻含义,但随着阅历的增长,自然会无师自通,惊叹诗人的神来之笔。纵上所述,从训练学生的语感入手,通过创设艺术氛围、通过老师的现场背诵、通过游戏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掌握语感、烂熟于心,进而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词教育论文:如何让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走入古诗 “古诗注童心”,从儿童的视角去观照古诗词,引领儿童用自己的审美、情怀、哲学去触碰,找寻能够惬意走入古诗词的幸福路径。一、诗中之“景”注儿童审美诗很美,可儿童就是感受不到,这是教师常有的困惑。不知你想过没有,其实这样的景是诗人眼中的“景”,是教师(成人)眼中的“景”,唯独不是儿童眼中的“景”。1.找寻“我”眼中的美让儿童在诗中触摸自然,去和水流一同细语,去倾听树叶的倾诉,去感受山泉的叹息,去触摸大地的脉搏和海洋的呼吸„„“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柳枝间追逐嬉闹的黄鹂,多自由;天空中自由地翔的白鹭,多快乐,这是儿童眼中的“春游图”。儿童的眼中,“白银盘的青螺”是美的,“一道浮萍开”是美的;儿童的眼中,“接天莲叶”可以不美(他觉得太单调),“寒山石径远上”可以不美(他觉得太孤独),有什么不可以?美本身就是不好言说、没有固定标准的东西。2.创造“我”心中的美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在尝试着创造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清平乐·村居》一课,我设计了“古词今唱”环节,学生在唱会了我教唱的曲调之后,竟尝试着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来歌唱,还有的干脆随心所欲地哼唱起来,唱会了词,唱出了词味,也唱出了对词的兴趣。在“旧词新作”环节,儿童模仿着,创造着,一首首清新的小词从他们的手中流泻而出:清平乐·小学学校漂亮,园中好舒畅,一池碧水亭前荡,小桥躺在水上。早晨读书长廊,中午散步操场,最喜傍晚足球,奔跑绿茵场上。语言的发展,推动了儿童的审美发展。课堂上,儿童经常从看似平凡的诗句中,琢磨诗人绝妙的字眼。渐渐地,儿童在发现美、欣赏美的同时,能用准确的文字表现美。“窗帘鼓起了肚子”“石榴撅起了小嘴儿”,儿童用智慧在创造着美。二、诗中之“情”注儿童情怀古诗词中尘封着古老的故事。探究千年以前的儿童故事,这话题本身对学生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会怀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望洞庭》里有美丽的田螺姑娘传说,《悯农》中有李坤官场的沉浮„„拥有了故事,爱上了古诗。《池上》教学,颇有意思。师: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大概1200多年前的一个炎热的中午,一个小娃子不爱睡午觉,他干什么去了呢?出示古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生:小娃偷采了人家的莲籽!师:原来小娃做了小偷呀!难怪还要“藏踪迹”! 生:我觉得小娃不是小偷!小娃采莲子时,诗人白居易可能正在岸边仔细地瞧着,如果小娃是小偷,诗人怎么会将他写在诗中呢?„„师:这“偷”在诗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生:我查字典了,“偷”有五个意思,我认为在诗中是“瞒着人”的意思!师:原来这里的“偷”不是“偷东西”,而是瞒着大人“偷偷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呀!师:生活中,你们有这样“偷”的经历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快乐地讲述着自己“偷”的经历。 课堂上,儿童从“蓬头稚子”享受到了快乐,创编着自己返璞归真的故事;从“白雨跳珠”感受到了顽皮,讲述着自己调皮蛋的故事;从“忽然闭口立”领略到了聪明,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智慧故事。儿童在诗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儿童和诗人走得更近了。三、诗中之“思”注儿童哲学1.“智”在“诗思”中诞生情思,情重感性,思重理性。诗思千头万绪,概而言之,可一分为三:形而上之思,形而下之思,人生之思。形而上之思,是诗人作为思想者对于生命和宇宙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的思考。“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是诗人站在宇宙的高度,对历史、人生的思索。形而下之思,是诗人作为思想者对于社会的一种思考,一种忧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诗人对社会的控诉。人生之思,介于形而上之思和形而下之思之间,既是关于人的自然本质的,也是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是诗关于人的形而上的自然存在的思考和形而下的社会存在的思考相叠印的部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人生姿态的打量。2.“慧”在触碰中汇聚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让儿童去生硬地理解甚至强记成人的哲理,而是让儿童用自己的哲学去发现诗中的新鲜、好奇和困惑。少年沈括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开始了哲学起步,成为大科学家,对我们不无启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只有一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什么源头活水能使渠清如许?“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儿童的哲学的浪漫和幻想使他觉得蜻蜓飞累了,到他的好朋友那里歇一歇。儿童的哲学不在于明白什么道理,解决什么问题,而在于对事物的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让慧从心生。儿童的思想是充满稚气的,但在稚气里却包含着智慧的种种萌芽和源泉,总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成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忽略掉的问题,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所有成人不应讥笑儿童似乎浅薄的提问,而应严肃地看待并作深入思考。

初中古诗词教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摘 要:经过诗人的锤炼,古诗的遣词造句特别精炼,包蕴量特别丰富,景、情、事浑然一体,创造出独特感人的意境。那么,什么是诗的意境?它是指诗中描绘的具体生活情景、生活画面,以及蕴含在情景、画面中的思想情感和深刻意义。学习古诗,只有抓住品味意境,细细体味,才能化难为易深入理解古诗。要想从古诗的意境中感悟诗人的情感,汲取高雅的审美情趣,必须准确抓住古诗的意象才能使诗的客观映像自然地转化为主观感受,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古诗;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280-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古诗更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中的朵朵奇葩,读来沁人心脾,开启心智,回味悠长,给人以美的熏陶。 古诗中的意象就是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学习鉴赏古诗时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内容,感知诗人情感,进入诗歌意境,领悟诗歌的主旨。而一些意象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如何抓住诗歌中意象的正确含义,以下是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点滴体会。 一、自然意象类 1、月亮(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婵娟):它在诗人笔下都是思亲、思乡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2、夕阳(斜阳、日暮、残阳、落日):大多流露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3、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伤感和哀愁。 4、烟、霜:多表示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5、风:春风――旷达、欢快、希望。 东风――代表春天、美好之意。 西风――惆怅、游子思归。 北风――萧条肃杀、离别惆怅。 二、植物意象类 1、杨柳:多传达离别、怀远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表示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3、松、竹、梅、菊:多体现高洁、坚贞、不屈之意。 4、梧桐、芭蕉:传达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怨。 三、动物意象类 1、鸦、蝉、猿、杜鹃:多传达凄楚哀怨之情。 2、鸳鸯、鹧鸪:表示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3、燕子:象征着时事变迁,人事代谢。 4、鱼:象征自由。 5、孤雁:象征孤独、思乡。 6、鹰:象征刚劲自由。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作了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我国是诗歌的王国。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只有让学生抓住意象,才能感悟古诗的意境美;注重读出古诗中的意象是学好古诗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 刘庆森.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意象和意境.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浅析古诗词鉴赏论文

从古至今,诗词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浅析古诗词鉴赏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应多读、多自问、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意逆志,才能透彻领悟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 阅读鉴赏

我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学会阅读鉴赏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一、多读

所谓鉴赏,除音乐外,是与“看”的动作紧密相连。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意思。虽同是一个看的动作,却又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相近的字,从来就有“见”、“视”、“观”三字,但它们的程度却同中有异。“见”是“见到,看见”之义,不包含复杂的心理作用。“视”是指“见到,看见,观察”的意思。同一个“看”,包含“见”、“视”、“观”三个阶段。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是“见”,表明这是某人曾画过这么一幅画或做过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曾画着或写着什么而已。“视”则是辨别这一幅画或这一篇文章的结构,主旨等。而“观”则是深入其境,用整个心思去和阅读理解。“见”只是一种感官,“视”是一种知识思辨,“观”则是包含整个的心理活动。只有到达“观”的境界,才称得上“鉴赏”。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距离产生美。“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而我们读古诗词大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果是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这实在是一件可惜可憾之事,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读着玩,并且在反复玩中随时觉有新的意味发现,这才是真正把玩古诗词中的妙处,才真正称得上阅读鉴赏。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培养我们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就要力求做到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我们只有通过多读古典诗词,走进古典诗词,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以期提高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多自问

诚然,要培养和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单纯地“多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歌德谈话录》)。鉴赏是要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在我们阅读古典诗词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不断地反复自问,这样就会获得一种“鉴赏”的愉悦。如语法方面,我们就应多自问这首古诗词是否有倒装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自问就明白了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写出了一幅生动幽美而又祥和的山村村居图。如抒情方面,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自问就明了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及人,想到雄姿英发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惆怅。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多自问: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三、知人论世

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也应知人论世,因为一首好诗词,往往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思想风格和相关的历史社会背景有关,即“诗如其人”。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这首词写作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这样就了解词人当时作词的背景,即有情人却不能长相厮守,咫尺天涯,凄凉而无奈地分居两地,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离愁别绪,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阅读鉴赏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四、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作者在古典诗词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而我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与作者的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去领会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对于作者的想象的记录固然要用想象去领略,对于作者的生活经验的记录也只好用想象去领略。古诗词是无形的东西,我们读了所以会感到欢欣愉悦,觉得人物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全是依赖想象的结果。因此,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应充分发挥想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通过想象,置身诗境,我们就知道首句以“碧玉”喻树,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以丝带喻柳条,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用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喻成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虚实相生,想象独到奇特。再缘景明情,就知晓了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天美景,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以意逆志,透彻领悟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易卜生曾说过:“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积累,走近作者,即以己意去探求作者的意思。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但如能以意逆志,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不以意逆志,没有透彻领悟作品,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这句话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当然,要学会鉴赏古诗词还少不了多批注。唐彪曾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阅读古诗词时,我们应坚持写点眉批、夹批和读书笔记之类,对于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是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涂光社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唐彪辑著.家塾教学法[M].赵柏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初中古诗词朗读教学顺序研究论文

古诗词是镶嵌在祖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七彩虹桥,她具有凝练、含蓄、传情、达意的特点,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下去。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却有许多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认为现代化时代学不学古诗词无足轻重;再加上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也促使学生产生厌学古诗词的情绪。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带领学生走出厌学古诗词的困境呢?就此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1.训练学生语感,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如果哪位同学能把古诗词读得琅琅上口,说明他语感好、节奏强,领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了诗人创设的意境,这种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但目前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开口读古诗词,老师站在他面前硬要他开口的话,他则懒洋洋的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加上音量小、口齿不清、毫无语感可言。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学生做到吐字清晰,对含混不清者指导正音、读准重音,直到老师觉得满意为止。其次是老师做示范或放录音示范等,有时还叫读得好的同学当堂诵读,使其他同学产生一种他能读好我也能读好的冲动。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断句,体会古诗词每个字读音的轻重快慢。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开头两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我先教会学生断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接着教会学生找出词句的重音: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样,学生有了语感,扫清了诵读的障碍,读起古诗词来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了,对于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也有一定的帮助。2. 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诗歌历来是诗与歌的连体儿,诗词大都被谱成曲子来吟唱,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相见时难别时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其中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佳作。教学中,我先放音乐,接着自己吟唱,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小声唱。这样,学生在吟唱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词的含义,还从美妙的音乐中理解古诗词的感情。中秋节前夜,我带领全班同学到楼顶平台赏月、吃月饼,共同吟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优美的曲子,师生们顿时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共赏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我还启发学生想象天宫的仙境,重新领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千古名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及所寄寓的美好愿望。通过创设这样的艺术氛围,同学们背诵古诗词的热情与日俱增。3.通过老师的现场背诵,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激情。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可以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凡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我都想办法当堂背给学生听,尤其是一些篇幅较长的,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观刈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有一次,当串讲完《木兰诗》要求学生背诵全诗时竟全场哗然,这时,我顺势说:“假如我能背诵全诗,你们能不能背?”学生齐声说“能”。于是,我把书扔在讲台上,满有把握地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背了一遍,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听到有不少学生小声说:“老师真行。”按理说,老师没有必要每首古诗词都背给学生听,但我为了给学生起个表率作用,还是花了不少的时间来背诵,我觉得这种做法对于学生背诵古诗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背诵古诗词就由被动转向了主动,背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4.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单一的诵读会使学生感到味如嚼蜡,形式多样的诵读才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有时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热情。利用早读课、语文课、自习课进行赛前轮读、赛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或老师先进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放名家录音,以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老师和学生共同做评委,对朗诵好的当场表扬,对朗诵不太好的当场指出存在的问题,是断句不准,还是快慢没把握好,或者是感情没领悟透彻,然后再进行相同内容的朗诵,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领悟朗诵的诀窍。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才和胆量,可谓“一举多得”,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诗贵在运用。我有时利用节假日,分批组织学生去登山或旅游,当学生通过艰难的攀爬终于上到山顶时,启发学生此时有什么感受,会想到哪些诗句,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诗句,回来后布置学生写《登XX山》之类的文章。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和意志,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古诗词和提高写作能力。又如写《我的好朋友》一文,当好朋友来信说转学了内心有点忧伤时,自然会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安慰他,显得贴切自然。春雨蒙蒙,可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见到新同学,可以说“笑问客从何处来”;困难重重可以说“山重水复疑无路”;稍有转机可以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作为老师,对在作文中恰当运用古诗词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加分,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除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如赏析法、归类背诵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诗词即使一下不完全领会它的深刻含义,但随着阅历的增长,自然会无师自通,惊叹诗人的神来之笔。纵上所述,从训练学生的语感入手,通过创设艺术氛围、通过老师的现场背诵、通过游戏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而掌握语感、烂熟于心,进而厚积薄发,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坊中心小学:陈显容古诗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教学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 . 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新课标规定: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古典诗词,得到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由此可见,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所以,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教学应遵循多读的原则。例如诵读《牧童》一诗时,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我描绘诗意,学生一边想象一边概括描绘的是哪一个句子?生:看见了。...!生:草铺横野六七里。师: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生:笛弄晚风三四声。(学生抢着应声回答)。师: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生:归来饱饭黄昏后。生:不脱蓑衣卧月明。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二.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需考虑不同级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教学。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和品味到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真..感受,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有些学生没有见过瀑布,也不知道川的概念和香炉的意思,因此,在学习这首诗的前两句时,老师就需要解释字词,并把全句大意口述出来。难点之处解决了,句意大致明白了,然后再让学生去自读三、四句,并用汇报的方式去检查自读自悟的效果,必要时再加以点拨。这是一种半扶半放、先扶后放的方式。。我们在前边讲到要淡化诗歌教学中的讲解与分析,这并等于说就一点不讲,适度的讲还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老师的帮扶,也就不可能有学生有效的诵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字。由扶到放,先扶后放,就是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使我们的教学,能够取得更好成效。。三. 创设情景的原则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诗境。又如我教《牧童》这首诗,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通过学生的诵读、领悟,师生交流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诗歌描绘的景象描画出来,还设计了问题:如果你是牧童,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四.自主学习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用在于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另外要给与学生必要的提示与指导。比如要告诉学生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等。比如,我在讲授《泊船瓜洲》一课时,就组织了一场讨论,题目是:联系课前收集的质料说说王安石写下这首诗时的心情,这与他当时的境遇有什么关系。学生非常踊跃,自主学习,学生进行讨论五、 科学评价、激励为主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背诵诗文的数量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记忆力好的同学,背得要快些,记诵得数量要多一些;记忆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背得速度要慢些,数量要少些。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要承认差异,个别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也要予以表扬,予以鼓励。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诵读诗文时音调、节奏、情感方面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其标准。一部分语感好的同学,读得就好些,语感差一点的同学,读得就不会那么好。对待读得不理想同学,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并且还要表扬他读得很认真或很有感情等等,以此激发其诵读诗文的兴趣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咀嚼其意,陶冶性格,放飞心灵。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关于 七年级语文 古诗词的教学是如何的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浅谈: 一、好诗不厌百回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美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词中的修辞对仗、声调平仄,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韵律美。诵读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1、课堂上读,把握诗的旋律 课堂学习中,重在诵读古诗词。“诗是有声的画”。 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朗读要花样翻新,通过范读、跟读、听同学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新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朗读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学生朗读时可以轻声自读,口中念念有词,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还可以高声诵读,底气十足,慷慨高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无论怎样读,都应当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停顿、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诵读,就得让学生的感情飞扬。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激昂处送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灵感,读出音韵美。还可以根据 儿童 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怀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如读“满身雪白走将来”等这样动感性强的诗句,就可以配以能够表现诗意情感的身体动作,使其活灵活现,别有一番情趣。 2、课余读,让诗意轻舞飞扬 虽然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但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诵读实践活动。如开展“每天一诗”、或“每周两诗”活动,一学期至少背30首诗词,而且,我们拓增古诗词背诵的篇目,学生可自由背诵《课标》要求之外的自己喜欢的古诗,不设上限。定期举行“古诗词朗诵大赛”、“古诗词接力赛”、“古诗擂台赛”…… 让古诗的吟诵声充满校园,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对语言的积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古 文化 的热爱。 二、入情入境悟美景──在想象中领悟美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那么怎样使学生进入意境呢? (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那么怎么扣?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赏析诗的语言。 1、咀嚼字词,理解意境。 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先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去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教“遥看瀑布挂前川”时,也用这个 方法 赏析“挂”字。 2、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了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3、根据诗句想象意境。 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急剧而下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再想象瀑布从山上直泻而下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学生理解体会“飞流”、“直下”的浩大声势。 4、联系上文,探讨意境。 在教学“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时,抓住一个“疑”字发问:诗人为什么会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呢?让学生联系上文进行讨论,学生就会产生瀑布从极高处倾泻直下的表象。可现实中“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怀疑而已。像这样的写法在李白的诗中不止一首,再让学生联系旧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进行强化理解,让学生体会,诗人这种以假还真的写法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古诗“美”之所在。 (二)我们可以借助媒体的使用进入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可用多媒体设计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又如: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并没有正面渲染离情别意,只写了在烟花迷人的季节,故人的孤舟已在碧天绿水间消失,自己还在黄鹤楼头凭栏目送,只看见滚滚江水流向天际。如何体会到诗人洋溢在字里行间“黯然”的心境?学生理解诗意后,我们可以用《阳关三叠》配曲,大家闭目倾听古筝曲,边想象诗人分别情景,一波三折的旋律,舒缓而又委婉的节奏,适度的起伏,犹如流水在低回、在哀叹。渐渐的,在音乐的包围中,学生被打动了,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一起流淌。这时,学生再读这首诗,文字中蕴涵的离别情在音乐声里感染着学生的心灵,他们深深的沉浸于自己的朗读之中。 又比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是:庐山从正面看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从侧面看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庐山的模样都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对文中意思是明白了,但凭有限的 经验 难以想象这种景象,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怀、理解诗中的哲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逐一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远景、近景、高空俯视图、山脚仰视图,学生不仅领略了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更是领悟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义。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你身在庐山中,能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姿态吗?这是为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诗人渐渐走近庐山;诗人边登庐山,边环顾左右,却只看到山石丛林,不由慨叹“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开展讨论:怎么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从而揭示更深刻的道理: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地观察。 三、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表达美 毛泽东同志提倡:“学以致用”。叶老也指出:“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加强运用。”掌握古诗后的实践运用,虽似乎超过古诗教学的范畴,但应是古诗教学的延续。让诗歌走进学生的 作文 ,让学生的作文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让学生在古诗作文的练习中真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创收。

小学古诗词教育的论文题目

我可以给你一份选题表。论文提纲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写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

小学 教育 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的基础,师范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小学教育论文的过程中,要注重论文题目的选择,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一) 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 文化 课的构想 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 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 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 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 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 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 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 16 不同家庭结构对 儿童 个性的影响 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二) 1.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2.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3.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4. 当前 家庭教育 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6.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 7.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 8.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 9.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 10.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毕业 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 11.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 12.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 13.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 14.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15.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 1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 17.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18.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 19.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 20.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22.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3.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 24.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 25.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 26. 中 国画 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 27.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8.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29.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 小学教育的论文题目(三) 1.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 2.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3.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 4.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 5.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 6.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 7.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 8.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 9.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 10.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 12.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13.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14.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15.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 16.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7.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 18.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19.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20.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21.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2.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 23.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24.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5.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 26.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猜你喜欢: 1. 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 2. 关于小学教育论文题目 3. 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4. 有关小学教育方向毕业论文 5.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题目大全

古诗词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全文如下:

【摘 要】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知识教学的难点,也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根基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善于结合作品背景,引领学生深入了解诗意;透过合理想象,帮助学生领会作品情感;深入拓展学习,促进学生深化语言积累。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途径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知识教学的难点,这也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根基的教学素材。针对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合理选择,并且要让知识教学循序渐进的展开。要深化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并且帮助学生逐渐领会诗文中的情感。这样才能够让大家对于古诗词有更透彻的理解与领会,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一、结合作品背景,深入了解诗意

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保障大家对其文字层面的含义有较好的领会。古诗词作品通常语言都十分凝练,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教师在古诗词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保障大家对于作品的文字意思有深刻领会,这是学生能够逐渐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的基础。教师要注重结合作品的背景来进行知识讲授,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所经历的人生境遇。这些都会在作品中得以反应,对于这些内容有良好的获知,学生们在理解诗作意思时才会更为顺畅。这也是古诗词的教学中首先需要落实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一诗的教学为例。这首五言绝句主要表现了诗人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诗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季节有如此独特的心理感受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距李白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学生们只有对于这些背景知识有很好的领会,对于诗作的意思才能够更进一步的获知。这也是帮助学生们很好的把握诗意,并且领会教学文字的情感的基础。教师要多给学生们介绍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这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范畴,这也会极大的提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二、透过合理想象,领会作品情感

很多古诗词作品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们设身处地的来领会作者当时内心的情感。如何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透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将学生置身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让学生们能够看作者所看,感作者所感,能够借助合理的想象来再现作者当时所处的那种画面。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让学生们更好的领会诗作中的情感内涵。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古诗词作品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并且能够让学生们在作品学习中有更多收获。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张继描绘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对江边景物的描写,表现他孤寂忧愁的情怀。

教授这首古诗时,不仅要让学生答得出“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把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想象出来。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给学生配上一段蕴含淡淡忧思的轻音乐,让学生从“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中想象出事物的形象和色彩。通过想象,学生的头脑中便会展现出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这会很好的帮助学生走进作者当时所置身的那幅画面中,并且能够很好的走进作者内心,体会到其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才是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当凸显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们对于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体会,这也是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的一种方式。

三、深入拓展学习,深化语言积累

古诗词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素材,不仅是对于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的一种构建,这也能够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课堂教学的范畴,要不断实现知识教学的发散与延伸。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教学文字有更透彻的领会,这也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内容的学习中丰富自身的语言能力。古诗词作品无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情感的表达上还是情怀的抒发中都有着很多闪光点,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对于这些内容有更好的获知,并且从中吸收有价值的素材,丰富自身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古诗词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并且促进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送别诗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充分体现了王维送别诗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征。突出体现在:诗人高超地运用了逆挽的写作手法,借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艺术意境。这些内容现阶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以学生们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家对于作品中的这些亮点有所认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教学文字的理解与吸收。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合理选择。首先,教师要保障学生们对于诗意有良好的理解,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透过合理的想象不断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拓宽来深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这样才能够让古诗词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并且促进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古体诗词投稿

我也想呢,不知往哪。

《儿童文学》:电子信箱:

我劝你还是别投吧,你一说古体诗词,我就知道你不清楚诗词的发展史,词没有古今体,但诗有,你恐怕连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都分不清,还是多学学专业的吧,总比投稿换来失望的好。如果你坚持,好吧全国各个诗歌杂志的投稿地址 诗刊:100026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探索:100037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中国诗人:200021上海市淮海中路606弄14号 九州诗文:030000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62号 诗选刊: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 诗潮: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经街66号 诗林:1500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2号 淮风诗刊:233400安徽省怀远县东大街 黄河诗报: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六路117号 华夏诗报:510110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1号 散文诗:413001湖南省益阳市体育场东侧 南国诗报:530028广西南宁市市政路28号 星星诗刊:610012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绿风诗刊:832000新疆石河子市北二路艾青诗歌馆 葡萄园:台湾台北县莺歌镇莺桃路182巷96弄37号四楼台客先生

您可以到万维书刊 自助投稿网看看,上面有很多杂志,应该有适合刊登古体诗歌的刊物。百度或者谷歌 万维书刊 就可以找到该网站。他们是一个直接向编辑部投稿的平台,免费使用,感觉还可以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