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杂志合订机

发布时间:

杂志合订机

可以到文具店买大的夹子,扣式的那种,或者钻孔用毛线穿起来,小时候经常见妈妈这么弄的~

可以选用铆管装订机,现在好多图书馆一直用来装报纸、杂志等,挺好用的

合订本和分册一般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有区别一般有这几种情况:1、合订本就是把分册所有内容合订,包括分册的封面、广告.2、合订本只有一个封面,去掉分册的封面.3、合订本去掉分册的封面、广告,重新植入广告.合订本和分册在内容上没变化,主要看价格了,有的合订本价格比分册合计价格底,也有的价格偏高,价格一般和印刷数量有关.同等价格建议买分册,阅读起来也方便.

买点鱼线,将一整套的书摆放整齐其后用针穿上鱼线(双股或多股),把他们缝在一起,鱼线透明且细,又结实,这样又美观又耐用。我小时候经常这样做,你试试!

杂志合订版

有的,杂志的合订本一般是好比如7/8月合刊就是把原来应该是两本书的合订成一本。价格是原来单本的两倍。珍藏本就不一样了,里面的内容是经过编辑精挑细选出来的,价格不定的。但是相对来说也比较贵。

合订本,把分卷分册的书籍或报刊杂志等装订成册的,称合订本。比如读者2006年1月到6月本来应该是12本(分上半月和下半月)合订在一起成了一厚本就是读者2006年上半年合订本!珍藏本就是包装要精美一些,一般采用硬封面包装,纸张也要好一些,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保存的时间长一些,内容上不会比原版少的,因为它又不是精简版

杂志的合订本的好处是便于收藏保管、查找资料方便,但合订本要等到期刊出齐了才能合订,订阅合订本一般要等到下年的一月份才能收到。分期的杂志如期刊《电脑爱好者》,你当月都可以看到最新的电脑资讯,合订本则不然,但分期的杂志容易散落,而有些文章特别长,需要分期连载的,全年期刊少了一本,资料就不完整了;你朋友跟你借了《电脑爱好者》其中一本,又忘了还你,正好你要找的资料,就在那一本上,区区一本杂志,你又不好意思要,岂不遗憾!

普洱杂志合订本

弘扬是普洱茶叶,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有机的消费观念,喝出健康、喝出时尚、喝出“新”味道,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推荐您看詹英佩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这本书很客观。我有pdf电子版,在新浪上传了共享.,您可以到那上面去下载。如果找不到,发邮箱给我也行。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茶》也可以看看参考。这些书网上都可以买到。

亮顺师编,《中国名茶漫谈》,台北:武陵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俞寿康编,《中国名茶志》,北京:农业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施海根主编,《中国名茶图谱》,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美国威廉.乌克斯、中译本由吴觉农主编,《茶叶全书》,北京:中国茶叶研究社,一九四九年五月印行。 胡山源编,《古今茶事》,台北:世界书局,一九四一年,上海书店,一九八五年十月据原版复印再版。 郁愚,《茶事春秋》,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初版。 郁愚,《茶事茶话》,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五月初版,一九八四年八月三版。 香港市政局编,《中国古代茶具展》,香港:香港市政局,一九九四年。 香港艺术馆编,《中国陶瓷茶具》,香港:香港市政局,一九九一年。 香港艺术馆编制,《紫砂春华》,和港:香港市政府,一九八八年。 凌大珽编,《中国茶税简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一九八七年。 徐德明,《中国茶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初版。 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茶叶》编写组编,《浙江茶叶》,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一月。 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编,《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初版。 茶人之家编、孔宪乐主编,《茶与文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九九0年六月初版。 袁和平,《中国饮茶文化》,厦门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编辑,《明成化瓷器特展》,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一九八七年。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辑,《茶的文化》,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一九九七年七月。 张宏庸,《茶的历史》,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初版。 张宏庸,《茶的礼俗》,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初版。 张宏庸编,《茶与文学》,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初版。 张宏庸编,《茶与花》,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三月初版。 张宏庸,《茶艺》,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一九八七年五月初版。 张宏庸编,《宜兴陶艺丛刊》,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张宏庸,《宜兴砂壶经典》,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张秀政编,《中国雅趣品录》,台北: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一九九0年。 张迅齐编译,《茶话与茶经》,台北:常春树书坊,一九七八年六月出版。 张哲永、陈金林、顾炳权主编,《中国茶酒辞典》,长沙:湖南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张堂恒、刘祖生、刘岳耘,《茶.茶科学.茶文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三月初版。 张临生等,《三希堂茶话》,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初版。 张铁君,《茶学漫话》,台北:阿尔泰出版社,一九八0年十月初版,一九八二年五再版。 梁白泉,《宜兴紫砂》,香港:文物出版社,一九九0年。 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北京: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九月初版。 庄晚芳等着,《中国名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 许明华、许明显,《中国茶艺》,台北:中国广播公司,一九八三年二月初版。 许淑真译注,《茶之书》,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许福全、许淑真译着,《茶与禅》,桃园:茶学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许贤瑶编译,《中国茶书提要》,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0年七月 许贤瑶编译,《古国古代吃茶史》,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二月初版 郭孟良、苏全有,《茶的祖国(中国茶叶史话)》,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陈文怀,《茶的品饮艺术》,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初版,一九九二年三月二版。 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五月。 陈昌蔚,《明代瓷器》,台北:光复图书公司,一九八六年。 陈香,《茶典》,台北:国家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初版,一九八三年九月再版。 陈彬藩,《古今茶话》,香港: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一九八八年五月初版。 陈彬藩,《茶经新篇》,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一九八0年十二月初版,一九八四年一月再版,一九八六年八月三版。 陈惠中编着,《饮茶的乐趣》,远志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六月。 陈舜臣着、许贤瑶、林惠莺译,《茶事遍路》,台北:茶学研究小组,一九九一年八月出版。 陈传席,《中国紫砂艺术》,台北:书泉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初版。 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 陈爱新编着,《广西茶业史》,贵阳: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月。 陈瑜,《文人与茶》,北京:华文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二月初版。 陈椽,《安徽茶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六0年。 陈椽,《茶业通史》,北京:农业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五月初版。 陈椽,《论茶与文化》,北京:农业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五月初版。 陈椽主编,《中国名茶》,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三月。 陈学良编着,《茶话》,贵阳: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陆天羽,《饮茶漫谈》,台北:国家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初版。 陆经宇编着,《饮茶经》,台北:健华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傅英书总编辑,《紫砂传承精艺》,台北:集玉有限公司,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初版。 程光裕,《中国茶艺论丛》,台北:大立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童启庆编着,《习茶》,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舒玉杰,《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四月初版。 华积庆选编,《中国名茶传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二月。 黄秀英、万妙玲、赖杰诚、赖政雄、蔡江川等编辑,《朱泥壶的世界》,台北:《壶中天地》杂志社,一九九0年七月初版。 黄桂枢主编,《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 黄墩岩,《中国茶道》,台北:畅文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初版,一九九三年三月再版。 杨 力,《茶博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五月初版。 叶世唯编着,《茶话》,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六年。 贾大泉、陈一石,《四川茶业史》,成都:巴蜀书社,一九八九年。 福建省茶叶学会编,《福建名茶》,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八0年十二月 福建茶叶公司编,《中国福建茶叶》,香港:中国新闻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出版。 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编,《景德镇明清瓷器纹饰》,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刘昭瑞,《中国古代饮茶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七月一版,台湾博远出版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二月初版;台湾文 津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版。 刘修明,《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初版。 刘 淼,《明代茶业经济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七月初版。 刘汉介编辑,《中国茶艺》,台北:礼来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二月初版。 刘学君,《文人与茶》,北京:东方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六月初版。 刘兴炉,《茶艺精萃》,台南:学理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八月初版。 蔡佩伦编辑,《中国茶道之旅》,台北:福利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初版。 郑良永编着,《华茶大观》,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九月。 郑重编着、唐云主编,《紫砂壶鉴赏》,香港:万里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郑雅芸,《古人品茗》,台北:希代出版公司,一九八四年三月初版。 钱时霖选注,《中国古代茶诗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八月。 钱远昭、薛跃编着,《饮茶与种茶》,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 禅云居士,《品茶话禅》,台北:世茂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锺长朗编,《古茶壶精华录》,台北:常春树书坊,一九八五年。 罗罗、休休选注,《茶歌拾萃》,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一九九0年六月。 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明代陶瓷大全》,台北:艺术家图书公司,一九八七年。 关世德,《茶识》,香港,一九九二年四月初版。

《茶文化学概论》 价格便宜 内容丰富 提高茶文化修养《茶叶鉴赏》(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版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同和编著 详细介绍各类茶叶 很符合你的要求书名: 茶书网:《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茶(中国人鉴赏百科) 版别: 武汉出版社 作者: 殷博洋编著 这本比较适合想买茶人推荐 参考资料:茶书网上查阅

读书杂志合订本

一般合订本的只在书店有售 邮局只能邮寄

不会删减内容,还是原来那些

《读者》封面设计精美,排版简约大方,内容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深受国人喜爱,月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经过30年的发展,《读者》系列杂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读者》 从创刊以来就有的版本,最常见,每月分上下两本,全年24期,国内定价6元(2015第1期开始定价6元,2009年第1期至2014年第24期定价4元,2009年以前定价3元)《读者》(大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另外增加“读书”栏目,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读者》(校园版)(原校园专供版):从2012年起面向中学生发行,全彩印,独特新颖,挑选同期部分普通版内容,结合青少年关注热点。1993年6月 最后一期《读者文摘》《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定价5元《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于高端读者的杂志。《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读者》(海外版)《读者》(半月刊)《读者》(盲文版)(与盲文出版社合作)《读者(精华本)》《读者(合订本)》《读者丛书》《读者》(藏文版)(与甘肃民族出版社合作)《读者》原创版(全世爱)注:《读者》(校园专供)(已于2012年改为《读者 校园版》):内容为《读者》正刊+“《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优秀作品专版,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全国校园发行。

区别1:读者的合订本是把剩下的单行本重新装订成册,一般以年为单位,分为四册(春、夏、秋、冬);普通的单行本是每期出一本。区别2:读者的合订本在书店里有售 ,读者单行本除了在书店、报刊亭购买,也可以在邮局订购邮寄。《读者》杂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收获杂志合订本

《收获》文学价值不言而喻,独领风骚,实不为过。

《收获》是1957年7月创办于的一份大型文学双月刊,创办人为巴金和靳以。该杂志以刊登中长篇小说为主,2007年的发行量是万。还有每年两期的长篇小说增刊,每期刊登若干部长篇小说,发行量也在七八万份。

《收获》是中国著名文学杂志,以坚持纯文学立场,摒弃广告手段而为文人和世人瞩目。风格质朴清雅,以刊载中、长、短篇小说为主,同时选登部分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笔记、特辑采访等。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现代作家。

1936年,巴金与上海爱国女学校学生陈蕴珍(萧珊)结识。1938年7月,萧珊高中毕业后追随巴金来到广州。1944年,与巴金在花溪结婚。1945年,女儿李小林出生。1972年,萧珊因患癌症去世。

无事在家闲翻,在一个装满旧杂志的纸箱里竟然找到了一本《资料卡片》合订本。它混在一堆《当代》、《收获》、《啄木鸟》、《十月》等老旧的刊物里面,因为是黑色的精装本,显得惹眼一些,加上一种似曾见过的印象,我就把它抽了出来。 已经好多年没有买过也没有读过大型杂志刊物了,这些老杂志曾经是一个时期的至爱,所以我把它们单独收到了一些纸箱里。我拿出这本书随意翻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包含的综合性知识还真是挺多,可谓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书籍。 知道或是熟悉这个书名的人,应该还会记得,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杂志虽然过期了,但里面包含的知识永远不会过期。想想那个年代的综合性文摘杂志,在没有网络可以搜索查阅的大环境下,完全靠的是书本阅读才提炼出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 话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在我的周围,同时代、同兴趣的人仍在追梦的早已很难寻觅,当然,已经失去联络者除外。我这个只会絮絮叨叨在文字上没有取得任何成绩的人,却还在执着寻找那个海市蜃楼般的梦想。或许,这个坚持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许到老了的时候,梦想仍还在远方飘荡。 这个《资料卡片》跟《读者文摘》和《青年文摘》的文字侧重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偏重于资料性、知识性,后两者更偏向于文学性、故事性及哲理性。相比起来,我更喜欢的是《资料卡片》里面内容的涉猎面之广。 订阅杂志的那些年,近乎是一种痴迷,一年要花上不菲的银钱去做这件事,却也罔顾别人的侧目。只不过到了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悄然停止了此种迷恋,想来应该是为生活所逼吧。 所谓的文学青年,那些总是受到嘲讽的一代另类者,除了极少数已经功成名就者别人自然会附和推崇。那些大多数的附庸风雅者,很多已经忘记了读书这回事,毕竟吃饱饭才是王道。 我属于一种饭没吃饱,书也没读好的一种。写出的东西不过是一种流水账式的文字堆砌,就像有人评论过的那样,流水账,你就是写到几百万字,也是一堆没人看的垃圾。 埋怨只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要学会反思,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只要梦想的光芒不灭,总会有伸手摘取的那一天。 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已经拐上了这条狭窄的不归路,还是继续往前走吧,自我觉得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万一(or   forever  no)等在前方不远处的是一片坦途呢! 那就继续前行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