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偶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偶像似乎被等同于艺人,把艺人当作偶像,有什么不对吗?当然不对!因为偶像从来不是为艺人专设的职位!它是代表了你的人生目标,它可以是任何人,但我偏偏想不明白,为何中国青少年有如此多之人将艺人当作偶像?不错,将艺人当作偶像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世界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艺人当作偶像去崇拜,但我总觉得若是一个国家的青少年统统将艺人当作偶像,恕我目光短浅,下此妄言:这个国家在思想和精神的传承上是贫乏的。这绝非是我轻视艺人这一行业。艺人作为现今最风光的职业之一,受人追捧,追逐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其中不乏刚进入社会的新鲜血液和青春的少年们。谈论流行明星、当红花旦是他们的日常,更有甚者为之尖叫为之狂热,甚至不惜一洒热泪,好似获得珍宝一般的捧着、护着,不容他人损伤一点一滴。可是难道除了艺人,中国青少年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人当作偶像了吗?如若不是,那为何有如此多之人这般坚定执着地将艺人当作自己的偶像,将艺人当作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将艺人看作追求梦想的动力?是因为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早已不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因为这是一个浮躁不堪的社会,人们容易随波逐流,还是因为这是一个和平年代,中国青少年们自出生起就未曾亲历战争,所以眼泪无处飘洒,只能白白送给艺人?有人说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心怀国家前景,愿为国家奉献牺牲一切。但我想说的是,青少年们,他们应不应该?“应不应该”本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条件,在这个理想化的条件下,中国青少年最朝阳最热血的姿态,应该是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般“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一定会有人这样反驳:艺人身上也有正能量,我就是受其影响才决定发奋学习的。试问,哪一个温暖纯良之人,身上没有正能量?既然选择了艺人这种职业,他就必须做好这个职业所代表的社会形象。毋庸置疑,艺人所能传达的社会影响同其他许多不同的职业一样是有限的,是很难突破职业所带来的限制的,而中国的青少年应该先看到事情的本质,再看到更好的选择并意识到我们所担任的社会责任,深切感受我们的文化、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希望中国青少年不要仅仅关注当今社会上世俗的风气,有时也应该去看看过去,看看那些被历史所铭记的人,感受他们的人格与精神,去感受那一声“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那一句“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那“虽身无完骨,尸供蚁蛆,愿所甘心”的无畏,这些都是中国的脊梁,这些才是值得我们屈膝以表敬仰的人。这些人才应该是中国青少年的偶像!
偶像,总是人们叙述的焦点和议论的中心,或是才华横溢的,或是一枝独秀的,或是驰骋疆场,攻无不克的,战无不胜的;甚至于他们的一些细微之处让我们感动的,从这种感到中,从这种感动中,让我们找到了坚定的理由。 大凡为青少年所喜爱的,都是些活力四射,潮气蓬勃的歌星影星。诚然,他们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然而他们又像魔鬼一样令大多数青少年人为之魂牵梦绕。湖北省有一年轻青年,过分崇拜刘德华,因而放弃家中的老父老没母,发誓今生今世一定亲眼见上刘德华一面。于是奔驰到刘德华的演唱会,天赐良机,她见到了刘德华。可追星的欲望仍不能得到满足,痴心使她不能自拔。其父气急败坏,在接她回家的时候跳楼自杀。而她仍然吃迷不悟,依旧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学会有选择的崇拜偶像,要适时适度,适可而止。不要总是迷恋于别人的音容笑貌或宏伟事业而不能自拔,要学会鉴别,要将对别人的倾慕化作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动力。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认为要崇拜英雄,崇拜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据记栽,大名人柏拉图有一位学生当时就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老师的思想、精神好的生活习惯,都被学生引为己有。在想老师学习的生涯中,学生在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最终,这位学生也成了一位像老师一样有名的人物。什么样人才应该作为我们的偶像?唱与不唱——一个国家的尊严。以其精湛的唱功,扎实的打功,漂亮的演技闻名于世的梅兰芳先生,一生都奉献在了人民艺术的崇高事业上,为祖国戏剧的发展而宵衣旰食,但当祖国母亲遭到外敌的入侵时,他毅然决然的畜起胡须,宁愿终止自己所溺爱的事业,也坚决不为日本强盗唱一字一句,其赤子之心,昭然天下。他要唱,但更唱给普天下的百姓听;他不唱,也正是出于满腔爱国的热血。从偶像梅兰芳身上,我们对爱国,对人格尊严的感悟更加深了,信念更加坚定。做与不做——一个公仆的奉献为打击恶势,除暴安良,她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歪斜的田埂上,破旧的门槛前。人民永远势她心头的牵挂。曾有人对她说:“做个局长,只要舒舒服服做做表面,何必奔波忙碌呢?”她用行动作出了回答。她走了,长歌当哭,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她势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她做,与人民有益的事,她不做,也是出于对人民的爱。在她的心中,有对人民最虔诚的尊重!白花皑皑,铁骨铮铮。有任长霞作为偶像,万民之富!她的奉献,她的执着永远是人心中的一团火!为与不为风华正茂,被无情地判上双耳失聪,许多人认为,他,完了。因为他是一个音乐家。可他没有屈服,用牙咬着筷子,手拨动橡皮筋:“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我屈服,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他谱写9首交响曲,32首钢琴奏响曲,1首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回重奏证明了他的顽强不屈,努力奋斗。他所为,因为他对音乐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望,他不为,也是出于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谁听了这句震聋发的话部位之动容?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让我们的偶像贝多芬熠熠,生辉!没有个拉丹东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没有长江的波澜雄壮,浩荡千里;没有数倍体积于树冠的发达根系的滋养,就没有大树的高可参天,遮天蔽日;没有一腔热忱,无私奉献,持之以恒的偶像们的活跃,就没有世界的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让我们选择合适的偶像,向着他们的足迹,汲取他们的长处,不断的完善自己,想更深更远的海洋迈进!
谁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观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偶像的认识停留在感情层面,即“我喜欢他”;二是对偶像的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即“我要成为他那样的人”。这两个层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像是一柄“双刃剑”,既可成为青少年“见贤思齐”、励志上进的强大动力,又可成为青少年因对其盲目选择而迷失自我的“心灵鸦片”。所以,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取其利而去其弊”,“取其长而补己短”,是青少年塑造自我圆满人格的必由之路,也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只要您自己掌握好这个度那绝对是受益于自己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你喜欢杰克逊,这比较正常,他与你同时代,正面报道多,而且他是音乐奇才,舞蹈大师,根据他风靡程度来说,令你着迷情理之中。但说到崇拜希特勒。关于他的生平,他的思想主张,你能了解多少?估计问你几个常识问题都不一定答的出来。一个没多少历史知识的人说喜欢希特勒,纯属扯淡,就跟无知少年喜欢穿骷髅头服饰一样!从另一面讲,法西斯一直被批判。你认为崇拜他就有人会觉得你特牛,特叛逆吗?太幼稚了。告诉你特立独行不是这么玩的。如果让你详细叙述下为什么崇拜希特勒,他的哪些个人魅力或行为主张是让你着迷的?也许你当时都答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说,你不病态,你属于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不算MJ就不用说了我的偶像“一个图腾的标志”阿道夫我也比较欣赏!要不是阿道夫德国估计已经成为法国的附属国了!阿道夫的存在是促进世界大发展的必要!没有战争就不会有和平就不会有高尖端的技术发展!是那次战争触发了人类加快脚步研究的必要!虽然他很残暴但是也可以算是一个历史人物!
中学生,作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他们不再仅从同一个视角、同一个层次去理解世界,不再像过去的人那样被动地去敬仰成人所强加给他们的偶像,他们拥有自己评价、选择崇拜对象的能力和标准,也拥有自己看待偶像的独特视野…… 偶像,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在青少年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影响。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群体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青春期)和生理特征,对偶像的崇拜更突显出独特的方式和特点,他们对偶像的自由感知和多元理解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个性发展,这对于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状况十分必要。 “偶像崇拜”极为普遍 偶像崇拜,作为一种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在中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 中学生崇拜偶像如此“踊跃”,主要原因在于偶像崇拜对于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自我确认的需要。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确定自我意识、形成自我角色,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即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职责和自己承担的角色,也就是埃里克森理论中所提出的“同一性危机”,处于“偶像崇拜期”的青少年急需在荒芜的内心世界中树立值得仰慕的新偶像并加以自居,从而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在访谈中,许多中学生表示“想成为像偶像一样的人”,“通过接触偶像,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偶像可以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第二,补偿心理的作用。众所周知,儿童对自己的父母都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尤其是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逐渐摆脱了这种“心理断乳期”,一直生活在父母影子中的他们希望逐渐走向自主自立,要求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由此出现了对父母自然而然的疏离。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情感脱结”,从而产生无可依靠的感觉,使得他们渴望在其他人群中寻找父母的“替代品”,寻求一种遥亲感,以补偿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正如一位访谈对象所说:“偶像可以给我情感上的依托,我可以对他(她)笑,对他(她)哭,把自己心中的小秘密透露给他(她)……(偶像)和我一同分享喜怒哀乐……” 第三,精神寄托的载体。中学生向往多姿多彩的生活,但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却使得他们不堪重负:整日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单调奏鸣曲使本该丰富的生活变得格外乏味;父母老师的训导、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又给他们本该靓丽的生活蒙上重重的灰色……在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下,青少年寻求宣泄、解脱和释放,偶像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拥有偶像使他们感到精神有所寄托,搜集偶像的资料、参加偶像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紧张生活外的一丝轻松、一丝乐趣,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愿可以在感受偶像特质的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支持,“偶像是我生活的寄托,收集他的有关资料是我每天唯一的乐趣……”,“每天放学后听听他的歌,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顿时轻松下来……” 但其实偶像崇拜也有利与弊两方面: 偶像崇拜的利:崇拜偶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正向积极的功能。处于人生蜕变期的青少年,身心急速发展的结果造成适应上的困难和情绪上的失衡,此时若能有良好的楷模作为认同或效法的对象有助于成熟与发展。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已的偶像,20世纪70年代,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20世纪80年代初,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技巨匠,当他们把某人当成偶像之后把崇拜转化成无穷的精神动力,给自己制定一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人人心目中都可以有崇拜的人,重要的是,对自己修养性有很大帮助的人是可以崇拜的。有人欣赏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有人崇拜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样的崇拜才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从中学到知识,才能达到人生的境界。 偶像崇拜的弊: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如果过度或盲目崇拜偶像的结果,除了使青少年过于理想化,逃避现实或一味追逐潮流而失去自我的成长,使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认识失调,使得理想与实际无法相互结合一起,造成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过度幻想的现象。曾经也成为过“明星”的牧羊姐妹,雷锋……等等对于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都太“遥远”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几乎都有专栏对娱乐新闻进行报导,大街小巷的功放传来的全是当红星的歌曲,荧屏里明星们多资多彩的生活无不在引诱着年轻的心灵——只要能走红,就不用念书受苦!可以到处旅游玩乐,可以被歌迷崇拜,可以毫不费劲地赚大把的钱……我们能说什么?娱乐公司的宣传,媒体的炒作……让无数十几岁的中学生不知道或无视成功背后一样要付出汗水,只看到舞台上炫耀的光环。不是人人都适合作明星的,但娱乐公司的明星们多数是如何包装出来的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都知道有“星探”、各类电视台经常 举办某某选拔赛,让中学生们沸腾,觉得成为明星的路并不太难走。相比之下枯燥的学习每天重复,不知道是否能挤上“独木桥”步入大学,应还有应试教育上家长和老师双重压力,足以得知哪一项的吸引力更大了。崇拜偶像可以是学习他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榜样。事实上, 又有多少中学生是把明星的品格魅力,奋斗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呢?恰恰相反,中学生“追”星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感性的成份多,理性的成份少,模仿外在的多,注重内在的少,赶时髦,扮酷,追流行,崇时尚,这才是他们“追”的主要表现。但别忘了,吸引你的不应该是外表,而应该是你的心灵。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文体明星也不乏优秀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也不乏腐朽者。有些青少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仅仅为了看一场明星的演唱会,很多青少年为了明星荒废了学业,甚至还有人为了明星而自杀。可以肯定地说好多人能清楚地说出某某明星的生日、喜欢的颜色、爱吃的东西,却连自己父亲、母亲的生日和喜好都不知道。不能不让人心痛。盲目地崇拜明省星不光会影响学生对文化知识、创新技能的学习,更会造成学生好高骛远、好吃懒做的习惯。很多“追星族”往往只看到明星们光彩照人的一面,忽视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及辛劳。 其实喜欢明星,崇拜偶像并不是一件坏事,最重要是要知道如何崇拜才是最正确。中学生崇拜的偶像应是个有健全人格,乐观积极向上,有责任的人,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帮助的人,能起正确导向作用的人。人生是一个不断模仿、学习与创新的历程。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改变。面对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需要自我的激励才能健康成长。中学生面对各种现象的诱惑,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把握正确的方法,就不会陷入“崇拜偶像”而无法自拔。偶像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中学生应该正确地评价偶像,不盲目追随,实际上也会受益匪浅。 我们知道喜欢一个明星要适度、适量,不应该乱花父母的幸型苦苦赚来的钱,明星再怎么好也比不上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在不同方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了解了更多方面的知识,增长了见识。更加明白了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只有勇敢不懈的过去,才能获得成功的结果。
乱象就是听着是偶像,实际就是出道的起跳板块,很多爱豆无唱跳实力,可能会导致数量过多,而不注重质量,使得偶像产业含水分比较大,没有真正可以拿出手的典型代表。
娱乐圈的门槛比较低,没有素质的偶像也会越来越多,之后也会影响娱乐圈的正常运行。
当前偶像产业已经步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在众多综艺选秀节目以及网红MCN孵化器勃兴的语境之下,实际上它背后也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乱象。而笔者认为,在当前偶像产业逐渐工业化的态势之下,它隐藏着以下种种弊处。
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曾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到过文化工业的现象,所谓文化工业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进入到了文化行业之中,而实际上现在偶像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也便是文化工业的一种显现,而当文化工业现象出现之后,那么则会对社会上公众的理性能力产生抑制,当人们失去了批判能力之后整个社会文化可能就会逐渐程序化、单一化。
在目前偶像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它会加剧消费主义的盛行,当前我们的社会已经逐步步入由鲍德利亚所声称的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之中,对于物品或者说是偶像的消费,我们消费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背后所隐藏的意义,而这也就导致了众多的粉丝们出现一些极端性行为,如逼视明星的私生活、侵犯明星的隐私权等等乱象。
就像是戈夫曼将人的行为分为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现在偶像产业逐渐规模化之后,众多明星们将自己的隐私“在后台的行为”前台化,他们通过牺牲自己的隐私来引起粉丝们的关注,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明星偶像已经逐渐不再是一个具有本质合理性的人,而实际上他成为了一个在文化工业之下所生产的产品,正如我们现在观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众多团体以及新生代偶像,他们的身上有着众多的一致性,而这些一致性便就像是流水线上所生产出来的物品一样,使他们缺少了自身的特质。
偶像产业逐渐规模化之后,它就会产生一种麻醉作用,它将众多没有批判能力的青少年至于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之中,而这会使得这些青少年丧失了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且在当前的网红产业之中有着一些错误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传播也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的。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分析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原因
1、自成一体的产业链
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自成一体的产业链,一本漫画从刊载、到出单行本,到动画化,到电影、再到游戏,甚至现在计划要打造的手机动漫时代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考验和筛选,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市场反馈,一环套一环,每一环节考验的突破将确保着下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日本拥有大批的专业动漫作家和制作机构,配备专业的制作团队,同时又将庞杂的绘画工作外包出去,形成了分工体制下的生产制作规模化。
而出版播出机构也通过推行编辑核准制度,从各个环节的产品开发展开竞争,保证动漫的质量。与此同时,动画和漫画也带动着如汽车 彩绘 、手办、玩偶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它还推动了音乐,尤其是声优行业的发展,目前,声优行业正在趋于偶像化,是众多年轻人追逐的职业。近年来,动漫新兴产业如主题餐饮、漫画咖啡馆、服装道具、动漫形象模型等也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日本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
2、政府支持
日本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日本动漫产业发达的重要动力之一。1996年,日本政府1996年公布实施了《21世纪 文化 立国方略》,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2003年,制订观光立国计划;2007年又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将动漫等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推行工业化大生产、建立文化产品产业链、扩大文化产品出口等,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非常重视文化专业人才的 教育 和培训工作,一些高校就专门开设了动漫制作专业。
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虽然日本动漫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作者的收入低、有些内容比较低俗等,但其动漫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忽视的,尤其是完整精细的产业链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不可否认,中国也拥有诸多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尤其是以前的很多动画作品均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但当今的中国动画产业缺乏创新,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仍只作为一种 儿童 教育和娱乐的形式而存在,且很多仅局限于青少年。而日本的动漫则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开发不同受众群的动漫,在产业链延长的同时又拓宽了受众群。
文化产业是我国发展的新能量,文化产业既可以弘扬本民族文化,又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文化创新产业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而且我们也具备着优越的基础条件。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文化挖掘出来,让我们国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文化、弘扬本民族文化,如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日本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是可以借鉴的。
流行音乐自十九世纪后半页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显示着蓬勃生机,虽产生较晚,但它已经和艺术音乐、民间音乐等音乐类型并行发展,并且成为当今社会主流音乐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流行音乐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一:《试谈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 教育 的影响》 流行音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在大众之间广泛流传的、内容通俗易懂、形式自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内容多反映男女恋情,结构短小,曲调简单,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单一。代表歌手如周杰伦、王力宏等等。这些流行音乐主要在青少年群体中广为流传,青少年长期处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之下,积蓄的各种情绪得不到释放,而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一条发泄情绪、展现个性的途径,所以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有的学生甚至要求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教流行歌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武断地阻止流行音乐走进课堂,而不进行宽容地介绍和科学地引导的话,那无疑会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可以说,80后和90后两代人都是在流行音乐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流行音乐强烈的时代气息、简单直白的歌词、单纯的情感等引起了青少年感情的共鸣。尤其是某些爱情歌曲,特别能够迎合青少年对于爱情的朦胧憧憬的心理,再加上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音域狭窄,节奏富于变化,青少年很容易就能够演唱。从内容上说,部分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给人们以心灵上的慰藉。再如台湾的校园民谣《童年》《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情感真挚自然,形式自由活泼,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写出了青少年特有的纯真感情。但是,也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内容粗俗不堪,含有大量的暴力和色情信息,歪曲了青少年对世界的理解,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对音乐审美心理教学的影响和 音乐欣赏 教学的影响。首先,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根植于大众音乐审美心理的世俗化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歌曲由原来的宣传功能、感染功能、歌颂功能转化为娱乐功能,高雅的审美品味逐渐被世俗的审美心理所取代,各种世俗化的东西披着时尚的外衣公然走到舞台上,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商业利益。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流行音乐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心理的世俗化;其次,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音乐的重要部分,所以,其中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曲目被选入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队伍并不纯净,其中还包含了许多不太高雅的东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 二、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 (一)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只是它在品级上有高下之分。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流行音乐,注意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它积极地一面是以其鲜明的娱乐功能来消解青少年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压力与不良情绪,调节青少年疲惫的神经和精神,达到心情舒畅的目的。由于其与艺术的距离较远,所以演唱流行歌曲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自我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流行音乐也是他们得以展示自我、突出个性的一个有力方式,所以他们喜欢用流行音乐来诉说自己复杂的心情,朦胧的梦想等,这未尝不可。但是它消极的一面并不能因此而忽视。由于商业利益的浸润,所以某些流行歌曲的内容媚俗、低下,没有艺术性和审美性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对于积极的要给予保留,消极的要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地认识和回避。 (二)引导流行音乐走进音乐教育的课堂 在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好关,在课堂上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篇目。利用多媒体如网络、MP3、CD等教学工具,来播放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歌曲,在满足学生音乐需求度额同事,也达到了音乐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就某一时期的流行音乐做一个专题鉴赏,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特点和风格等,以加深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掌握。除了学习音乐知识外,音乐教育还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此时,流行音乐就是实践的最佳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开展音乐大舞台等活动,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等等。 (三)提升音乐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首先,教师要有对于音乐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让他自觉自动地保护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热情,无论学生喜爱的是流行音乐还是其他类型的音乐,都能够恰当地给予引导,而不是生硬粗暴地对待。其次,完善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无论那种知识类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音乐知识来源的多样化,所以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开发者和引导者,鼓励引导学生探寻、发展新的音乐知识,并积极地去实践它。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二:《浅谈流行音乐咬字分析》 流行声乐演唱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在流行音乐演唱中,感情是表达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咬字则是表达感情的关键,用话语来表达流行歌曲的中心思想,与其他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同,声乐艺术的表达方式对字的要求更严谨。流行歌曲既能用歌唱表达感情,又能唱出文字,文字与声音相互结合,从而更形象地表达出人的情感,流行音乐演唱中字的表达直接影响情地表达。 1中国流行音乐与咬字 华语流行歌曲 华语流行音乐因它细腻的歌词,优美的旋律更加贴近人们的心声而广为传唱,更因为它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不讲求特定的方式从而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华语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主张及品质,是一种个性的美,它在艺术领域具有一定的魅力和价值的审美观。流行音乐传入中国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上的一种颠覆性改变和非常深刻的影响,它更是间接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道德观念,它使中国的音乐方向及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流行歌曲的影响是更贴合人们的情感及心理上产生的,从音乐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的演唱技术三方面出发,相互融合才能做到广为传唱的作品。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音乐更是多了张扬与个性,中国 传统 文化 讲究的是一板一眼,所有东西都要循规蹈矩的进行,而流行音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陈规,大众娱乐是流行音乐的标志,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歌曲咬字 自古以来人们对歌词语言的联系从来都是极为重视的,中国语言更是对口齿发音有着严苛的要求,在中国有很多的声乐家、教育家及专业的科研人员对演唱中歌词的咬字吐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声乐演唱中重要的基础部分,语言的准确运用掌握跟旋律的完美配合才能给观众创造出丰富深刻的印象,声乐中的技巧有很多,而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则是音乐演唱的主线。在我国,马先生曾出版过《四十年合唱训练》中,清楚的论述了“清楚的发音及口齿,可以改进音质”“,通过良好的咬字吐字,坏的声音习惯可以克服,好的声音习惯可以建立”,在一段音乐的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基础就是读字, 唱歌 的必备基础就是字音准确、清晰,演唱者在面对一份包含情感的作品时,如果不掌握好语言技巧那么就无法准确地表达,更谈不上打动人心。歌唱者如果连歌词都让大家听不清楚,那就不能表达情感,打动观众。 2流行歌曲《也许明天》分析 歌词咬字分析 《也许明天》这部作品是张惠妹的一张音乐专辑,也许明天的歌词大气磅礴,也许明天这首歌可以代表了整张专辑的所有,作家的所有想法在这首歌里通通表现出来,在一个人最孤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向往那些有人陪伴的日子,而现在的孤单感受反而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Martin所写的曲子,将蓝调与灵魂的元素放在里头,让这首歌听起来悲伤感倍增,一针见血地写出了那份追寻明天的感觉。在阿妹的所有歌曲中,这首也许明天一定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海一望无际/看不见终点在哪里/深邃又吸引/我的心第一段开始就“海,一望无际”,演唱过程中“海”是作为一首歌的第一个字出现的,要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唱出,而hai由三个字母组成,声母(开头字母)h,字腹(中间字母)a一带而过,字尾i回归,整个字字头清晰,字尾收紧轻轻推出“,一望无际”这几个词的咬字重点在i上,从i开始从i结束,而后几句“深邃又吸引,我的心”则是一n作为结束,i字咬起来会比集中,而n字却使用前鼻音较多,这两个音在中文字母中是比较好咬的。我就在浪里/飘飘荡荡爱有时忽高有时低/推着我向前/每一天同样的“我就在浪里”“,我”字可以一带而过,最后归韵到“里”i上,第二句也是i,第三句第四句归为n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歌词中,词头词尾相互呼应,段落与段落之间尾字咬字也呼应着,所以词作往往都很押韵,每首歌都会有音的重点,而《也许明天》这部作品的重点音就是i、n,那么我们训练的重点也要逐步地放在这两个音上面。曾经我放纵享受/到最后无处解脱/越心痛就越快乐/越想快乐越寂寞过渡到高潮的过渡段,它的侧重点与开头和结尾是不太一样的,收字主要集中在o上,中国文字讲究归韵,所以歌词大都非常整齐对称。也许明天/没有谁/陪我走过/潮起潮落/也许明天/还有你/陪我开始/直到最后/海一望无际/我在浪里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演唱时必须注意咬字的清晰,以n、i、o作为整首曲子的收官咬字,中和了前面的音,咬字相对比较轻松,但咬字不要太死,要推送出来,气于词同时推出来,慢慢地加重力量,把整首歌扬起来。 咬字与气息分析 咬字与气息相互达到非常默契的配合才能够让歌曲富有张力及感染力,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完全放松打开的方式,我个人比较喜欢人在遇到刺激的状态下而发出的尖叫声,你会发现在尖叫的同时你的身体都在协调用力,腹肌会紧绷,声音富有穿透力。而音乐的演唱也要找到这样的一种感觉,不过就是学会控制气息与咬字相互配合,流行音乐的咬字是在嘴里的,有时候流行音乐的歌词是说出来的,气息送出字,上下贯通,相互协调,气息里融合着字,字里又包含着气息,把字都向前去说,他们之间就像水和鱼,鱼离开了水就活不了,而水没有了鱼就没有生机,气息是基础,而字就是上层的建筑,气沉丹田,字出喷口,就像二胡的弓与弦,拉开工按准弦才会出想要的音,这两样是演唱的基础,之后再对音色,情感,技巧加以画龙点睛的作用,演唱出的歌曲直达人心,声情并茂,从而表达它的情感,这就是咬字与气息的关系。 3结论 在流行演唱中,正确的演唱歌曲就会正确的咬字,声乐咬字中没有之分纯粹的封字音,因为最后一定通过共鸣腔体传出字母,发音和咬字在流行演唱中十分重要,美好动听的音乐是绝对不能缺少清晰的咬字的,它会对歌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声音的练习更是离不开正确的发音,它完善和帮助了声音共鸣,在这一方面我们必须勤加练习,注重音乐的细节,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符都需要我们都琢磨,去研究,尼•雨果曾认为“声音训练过程中,歌唱者的读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包括一种通过语言形式来发声的技巧,这也是歌唱任何一种语言的歌曲的先决条件。”在没有掌握熟练的语言技巧的时候,想要融入思想感情将会十分的费力,没有变现能力,无法打动人心,这样一首歌曲就失败了,打动不了观众的音乐是十分无用的,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突出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特点。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三:《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一、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高中生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我们知道音乐不只是流行歌曲、通俗音乐,在信息和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如潮水般的涌入校园,如何正视流行音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学生只欣赏流行音乐势必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而对流行音乐不闻不问,教师又会跟学生产生距离感,这两者都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 兴趣 爱好 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等教学理念。因此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加注重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传统音乐教学的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流行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保持下去,让学生吸收音乐的营养能够均衡增长。 二、将流行音乐合理引入到高中音乐教学中 (一)利用流行音乐开启高中音乐教学的大门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流行音乐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明星时髦的装扮更是他们的一种美好的追求,相比之下,高中的音乐教材上的严肃音乐选段显得枯燥无味,加之他们对教师的 教学 方法 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反之,教师也难以真正的投入到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去。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有些同学甚至会对其产生非常狂热追求。例如,在进行电声有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声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爵士乐,由此开始电声的教学。可以安排一到两次课来向学生普及音乐的种类与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立体的音乐知识框架和和声感,在接触到不同种类的音乐时才不那么陌生。在开展爵士乐的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回家之前就向其安排一个作业,利用互联网去查询爵士乐的有关信息,并自行制作成PPT,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同学看,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将严肃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融入课堂教学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严肃音乐为主,流行音乐占很小的部分甚至没有流行音乐教学。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体系是分不开的,教师们习惯性的认为流行音乐里含有很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这种偏见一直妨碍了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从上个世纪末,我国的音乐教师才开始对流行音乐提起足够的重视,开始承认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通俗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建立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快速的吸收知识,健康成长。将流行音乐有机地融合到高中音乐课堂里,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是当前音乐教学发展的主流。 通俗音乐引入课堂要讲究度,教师不能一味的依照学生的喜好将严肃音乐的课程时间降低,导致学生对音乐内容的认识狭隘。严肃音乐和传统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习惯,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我们高中音乐教师不仅承担这教书育人的任务,更承载者历史文化传承者的使命,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利用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外,挖掘经典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重要。 三、对高中生“偶像崇拜”现象以理性的启迪和情感教育 高中生需要通过对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在流行乐坛中不乏有这些才华横溢的天才偶像明星,会作曲、会写词、会舞蹈,甚至会导演。另外,媒体的炒作、商业的包装往往更加美化这些人物形象,加深高中生对他们的向往崇拜之心。注重加强人文意识和文化内涵,用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高中生以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挪威的“80 后”音乐才子亚历山大? 瑞拜克,是北欧音乐的一颗新星。其父母都是古典音乐家,受家庭的音乐熏陶影响,小提琴拉得很不错,钢琴也与之相媲美。通过实践,本人认为不该有意让高中生回避发生的“偶像”丑闻,有些偶像失败的 故事 对高中生往往具有特别有益的启示,能够起到“替代体验”的教育结果。把握住了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上就能游刃有余地与之互动,从而产生共鸣。 四、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工作要落到实处,就要挖掘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学到想学的东西。教学工作者要看到高中教学的现状,理解到流行音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多在课堂上将流行音乐当做素材来开展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高中音乐课的充实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初衷。 猜你喜欢: 1. 大学流行音乐鉴赏论文 2.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3.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范例 4.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5. 音乐文化毕业论文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日本声优偶像化的发展历程及盈利方式是怎样的?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声优文化,在全世界的娱乐产业中都是一道风景线,那么他是如何完成偶像的商业化的呢?
早年生活 布朗特出生在英格兰威尔特郡Tidworth,是珍(Jane)和查尔斯·布朗特(Charles Blunt)的长子,幼年曾随着身为军人的父亲居住在英格兰、塞浦路斯和德国,有两位弟妹。其父爱好驾驶飞机,受到父亲的指导,布朗特在16岁的那年就考到了机师的执照。他的家族从10世纪开始就服务于国家军队。 他得到军队的补助,在布里斯托大学攻读航空工程,之后转念社会学,在1996年取得学士学位。 军队生涯 由于布朗特的大学学费是英国陆军补助的,依规定他得服最少四年的兵役。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接受训练,被任命为subaltern(少尉)。1998年,他前往位在加拿大亚伯达的Suffield英国陆军训练单位,加入训练连,长达六个月。 1999年,他前往科索沃担任侦查官,一开始在马其顿和南斯拉夫的边界执行侦查的工作,他和他的单位在前线指导军队,带领军队进入普里什蒂纳,是第一个进入科索沃首都的的英国军官。其单位被指派保护普里什蒂纳机场,在那之前,机场一直是由俄罗斯军队控制。布朗特在驻扎的期间,曾拿着吉他表演,当时他写了《No Bravery》一曲 。 布朗特是瑞士Household Cavalry阿尔卑斯山滑雪队的队长,得过皇家军队的冠军。他在2000年11月延长服役年限,在秘密的六个月马术课程后,被派到伦敦的Household Cavalry 骑兵团,曾受邀参加电视节目《Girls on Top》的访谈,此节目专门介绍非寻常的职业。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去世时,布朗特担任守护棺木的卫兵,在2002年4月9日参与丧礼。布朗特在2002年10月1日离开军队,共服役六年。 个人生活 布朗特表示他在音乐生涯的成功使得他和家人的关系更亲密,父亲负责管理他的财务,母亲则打理购买他们在Ibiza的度假屋的事宜。 他的社交生活是讨论的焦点,特别是狗仔媒体。他喜好夜店的生活,与名人社交。他过去的感情有:《哈利波特》的角色指导迪希·崔西(Dixie Chassay)、音乐家卡蜜拉·柏勒(Camilla Boler)和名模佩特拉·内姆科娃。 编辑本段音乐生涯早年生涯 布朗特在幼年时上过钢琴和小提琴课,到了中学才大量接触流行音乐,受到同学的影响学习吉他,在14岁时开始写歌。就读布里斯托大学时,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形象的商品化:流行偶像的诞生〉(The Commodification of Image - Production of a Pop Idol)。 布朗特在2002年离开英国军队,为了能展开他的音乐生涯,将姓氏Blount改成Blunt当作艺名,方便拼写。离开军队不久后,他与EMI唱片公司签唱片约,和Twenty-First Artists公司签经纪约。之后,琳达·佩瑞(Linda Perry)在2003年创立Custard唱片公司,她拜访伦敦,听到布朗特的宣传带,且听了他现场表演,几天后便和他签约,一个月后,布朗特就前往洛杉矶进行录音工作Tom Rothrock. 不安于室(Back to Bedlam) 布朗特在英国发行的第一首单曲叫做“心情超好”(High),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直到他的单曲“美丽的你”(You're Beautiful)发行,他才渐渐为公众所注意。这支单曲发行不久便获得英国流行歌曲排行榜12位的好成绩,后迅速攀升至冠军并停留6周,一时间英国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它,成为布朗特最受欢迎的单曲。 单曲“美丽的你”不仅在英国广受欢迎,还横跨英吉利海峡流行到欧洲大陆,在爱尔兰、荷兰、葡萄牙及瑞典获得冠军,成为2005年夏天最热门的单曲之一。不仅在欧洲,在加拿大,单曲“美丽的你”也广受好评;在美国,它一举夺得公告牌100单曲(Billboard TOP100)的冠军宝座。 布朗特的个人专辑“不安于室”,借助单曲“美丽的你”的人气,在全世界流行开来,相继在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瑞士、瑞典、丹麦、希腊、比利时及奥地利等国获得冠军专辑,全球销量达850万张。 Back To Bedlam在2006年1月,“美丽的你”作为日本电视剧“小早川伸木之恋”的插曲被使用,变成了话题
狗儿狗儿真可怜!
转接遇到爱,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王子变青蛙,剪刀石头布,恋爱女王,花样少年少女,公主小妹,翻滚吧蛋炒饭,不良校花等等等等都差不多的片子,适合年轻小姑娘小伙子看看如果不是偶像剧的话,像八号当铺之类的也还可以
帅哥多,美女多
杨春霞杨春霞,1943年生于上海,京剧旦角演员。祖籍浙江宁波。他父亲是当地一家机器厂的职员,母亲是个会计。编辑本段艺术经历1955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初习昆剧旦角,得朱传茗、方传芸传授。1959年改学京剧,师承言慧珠、杨畹农。1961年毕业,入上海青年京昆剧团。同年随团赴香港演出神话京剧《白蛇传》、传统京剧《杨门女将》,由于她扮相俊美,演唱动人,反响强烈,受到当地媒体的高度评价。 1964年,她随中国艺术团访问西欧意大利、法国等6国,担任《拾玉镯》主演。这次演出也使她在上海的名声大振。
台湾偶像剧不是从流星花园开始的么,偶像剧不怎么需要演技只需要脸,很容易吸引到年亲人,还有就是台湾的那种贫富差距的心里。
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是十八岁天空里古越涛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是老师,他学生是先把他当老师再当朋友;麻辣教师里面的就是一到学生那里他就不太像个老师了。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的观点而已...
与《古琴》有关的人和事——读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古琴》有感 路海波 【期刊】电影艺术 2011-01-05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奇葩 路海波 【报纸】中国艺术报 2010-07-06激情洋溢颂伟人 路海波 【报纸】人民日报 2009-02-05《恰同学少年》: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与青春偶像剧之间的巧妙平衡 路海波 【期刊】艺术评论 2007-08-15长江的巨变与中国的巨变——看33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 路海波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09-20本体变化·目标确认·思维创新:透视中国影视艺术教育——访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教授 路海波; 杨乘虎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8-01热带风暴练就铁血军魂——看20集电视连续剧《热带风暴》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6-06-30面对世界大势的中国电影发展认识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影 2006-03-1521世纪:中国电影的起飞世纪 路海波 【期刊】艺术评论 2006-02-28极致真善美——评20集电视连续剧《女子监狱》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4-10-15惊险片的成功之道:人物情节与道义的平衡——评电视连续剧《公安局长Ⅱ》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3-12-15一次全新尝试——评音乐剧电视剧《水果姑娘》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2003-10-01《我们的连队》三人谈 王杨; 彭加瑾;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3-09-15一个省委书记的真实形象——看18集电视连续剧《省委书记》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3-01-15《至爱亲朋》的美丽世界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2002-10-15真实、鲜活的《空镜子》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2002-09-15《长征》:并非神话的史诗 路海波 【期刊】电视研究 2001-10-25寄情山水——访加随影 路海波 【期刊】中国摄影家 2001-08-15《红岩》改编得失谈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2000-12-30万星蓝天写忠魂——简评20集电视连续剧《壮志凌云》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2000-12-30当代社会的情感写照——评电视连续剧《今生是亲人》 路海波 【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0-11-25思想者的魅力──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0-04-15关于《犯罪升级》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2000-03-15莹洁的报春花──电视剧《华仔的故事》赏析 路海波 【期刊】前线 1999-12-05关于独立制作人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99-01-1521世纪中国话剧市场化趋势探微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98-08-15纪录和重现生活故事——解析纪录片《绢子和她的孩子们》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8-05-15用纪实故事的魅力征服观众记《第三只眼睛》播出两周年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8-02-15世纪之交的中国戏剧及其进路 路海波 【期刊】世纪论评 1998-01-15电视春节晚会刍议 兼谈北京电视台’97春节晚会《走向春天》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影 1998-01-15前景光明的土地──评电视连续剧《校园先锋》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7-12-15李文岐的电视剧导演艺术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1997-11-15重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23集电视连续剧《咱爸咱妈》印象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6-07-15纪录片栏目《第三只眼睛》创意阐述 张治;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6-07-15令人耳目一新的戏曲音乐电视剧──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家》 路海波 【期刊】电视研究 1996-05-15壮哉,沙漠女杰评电视剧《牛玉琴和她的树》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1996-02-15善于写平常人眼中的英雄——山西电视台导演张绍林印象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6-01-15理解乔治·里加及其创作 路海波 【期刊】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4-01-30室内剧你要走向哪里? 路海波 【期刊】中国电视 1993-01-31改革题材电视剧刍议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1989-01-31《末代皇帝》的几个突破 路海波 【期刊】中外电视 1988-06-29情境——一个重要的剧作美学问题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1988-05-30戏剧创作中的哲理与“诗意的裁判”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7-12-27电视剧美学两题 路海波 【期刊】当代电视 1987-03-02电视剧编剧概论(续五)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6-30电视剧编剧概论(续四)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5-31电视剧编剧概论(续三) 第三章 电视剧本的特点及其编剧技巧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5-01电视剧编剧概论(续二)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4-01电视剧编剧概论(续一)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3-02电视剧编剧概论 路海波 【期刊】戏剧文学 1986-01-31话剧“民族化”之我见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5-06-15电影“民族化”质疑(摘录) 路海波 【期刊】电影艺术 1985-05-31荒诞派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3-01-31存在主义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2-06-30超现实主义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2-05-01未来主义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2-04-01象征主义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2-03-02表现主义戏剧 路海波 【期刊】戏剧创作 1982-01-31挣扎与超越 路海波 【报纸】北京日报 2003-07-13小人物的大命运 路海波 【报纸】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07-07漫话《太平天国》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0-08-03鲜活的人与鲜活的历史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1-06-07关于青春偶像剧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1-09-29《记忆的证明》告诉了我们……告诉了人类……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5-03-03形神兼备现历史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5-09-29震撼灵魂的力量 路海波 【报纸】人民日报 2006-06-15与时俱进 探索创新 迎接更大繁荣 路海波 【报纸】人民日报 2007-10-08历史精神与民族复兴 路海波 【报纸】文艺报 2007-1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youth idol drama, wonderful story and beautiful young actres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continued to set off a frenzy h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aspects of domestic universities hit idol drama phenomenon. The first chapter, to "struggle" as an example of domestic idol drama "youth" element - reality, characters, language analysis. The second chapter, on the domestic universities hit idol drama Exploration reasons, mainly to discuss in terms of network technology, content and audience to express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made idol drama aim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road inspire youth idol. Keywords: Domestic; youth idol; college hit; development====== 使用谷歌翻译,然后调整一下不准确的词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