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出口贸易中的单证问题论《2000年通则》中FCA术语的运用及注意问题进出口业务中佣金和折扣的作用和运用正确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处理贸易纠纷三种常用的出口收汇风险防范措施的运用及利弊分析福费廷在外贸结算中的应用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救济方法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中国农业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农业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对我国出口商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我国服装出口的优势与问题中国纺织品出口中的品牌战略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当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频遭退货问题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行业的影响**国家的反倾销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纺织品贸易摩擦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信用证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国外反倾销的新特点及对策我国出口商品包装现状的分析与思考论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的多元化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策略研究国际贸易中争议的处理电子商务对信用证业务的影响中国如何运用WTO规则应对外国的反补贴指控CIF合同的特点和内容及应用日韩贸易自由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浅析中日韩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印度经济和中印贸易中俄边境贸易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我国内地与香港(台湾)贸易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汉堡规则和海牙规则的比较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为我国(省、市)外贸企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绿色壁垒对我国(省、市)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省(**市)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省(**市)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探析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国际物流运输合理化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网络贸易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对策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及其对外投资战略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1. 国际物流单证制作与风险控制2.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运作与管理3. 货运站业务流程与改造4.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中的客户服务5. 单证风险防范与当事人责任6. 特种货物物流技术7. 货损事故处理与风险防范8. 进出口货物通关实务与管理9. 保税区保税企业报关程序的特点和实例10. 增强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11.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管理12. 现代物流的发展给传统货运代理业带来的影响13. 集装箱多式联运各种运输方式如何衔接14. 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划分问题探讨15. 集装箱多式联运承运人的利益风险分析16. 集装箱多式联运下隐藏损害问题的各方责任分析17. 试分析集装箱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的异同18. 国际货运代理人如何向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转变19. 国际贸易新术语(FCA,CPT,CIP)带给集装箱运输的挑战20. 试分析联运提单与多式联运提单的异同21. 试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2. 浅谈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制的统一23.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与赔偿责任之关联24. 试谈第三方物流与多式联运的异同25. 试论国际货运代理人与有关各方的关系26. 有关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责任及其责任的问题探讨27. 论NVOCC的法律地位及其提单性质28. 浅论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定位29.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认定与性质30. 集装箱条件货代提单的应用31. 铁路如何参与集装箱多式联运32. 公路如何参加集装箱多式联运33. **************************************联运34.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术语的影响35. 试从国际航运角度谈谈第三方物流的发展36. 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37. 试分析大小洋山深水港集疏运系统的建设38. 试分析贸易术语变形条件与航次租船合同装卸费用分担条款的对应39. 请谈谈“凭保函无单放货”与“电放”的异同40. 现代物流理念在国际货运中的应用41. 试谈谈无单放货对承运人的风险及防范42. 试谈集装箱运输下装箱责任的认定43. 浅论国际航运企业如何开展现代物流业务44. 试分析M/R与D/R的异同45. 试举例分析航次租船合同中关于装卸时间不同计算方法对租家的影响46. 请分析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与国际快递的异同47. 你是如何看待DHL等国际快递公司获得国内快递经营权的?48. 浅谈《海商法》有关托运人的规定带给船公司签发提单的影响49. 传统海运业如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50. 谈谈海运货物收货人的提货义务51. 浅析提单的首要条款52. 浅谈提单的法律适用53. 试分析HBL, SBL ,OBL的异同54. 如何理解有关提单的初步证据,最终证据的作用55. 谈谈承运人责任期间的发展56. 试分析承运人责任形式的发展57. 浅论海运提单的运输合同的属性58. 请分析托运人对托运危险货物的义务和责任59. 试根据《海商法》谈谈FOB卖方作为托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60. 试谈目前我国国际快递合同的法律适用61. 试论HBL,SBL,TPLO-B/L的异同1、中小货代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2、浅析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及其管理3、浅析货代行业的专业化发展问题4、货代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可行性分析5、某某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6、浅析货代行业的规范管理问题7、浅析国内货代企业如何应对外资货代企业的挑战8、港口货代企业的经营模式探析9、货代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10、货代行业风险分析及保险现状11、货代业务中如何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工作12、货代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调查研究PS:专业论文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根据你的兴趣、导师的研究方向综合考虑。选题不易太大,这样写出的东西没新意太泛,别太小容易写不下去。。好运吧,就写这么多了。
国际货运货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国际货运代理是服务性行业中的一种类型,1926年5月31日在维也那成立的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作为联合国的常设顾问机构和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非政府和非赢利机构,其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是“根据客户的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并不是承运人,货运代理也可以依这些条件,从事与运输合同有关的活动,如集货、报关、报验、收款。”我国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对其定义为“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可见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为当事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国际货运代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精通业务,熟悉国际货运市场的供求变化,航线运价的季节变化,熟悉各种运输手段及相关法律规定,与承运企业、贸易方、以及保险、银行、海关、商检、港口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从而在较大范围内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业务提供较好的服务,并在国际贸易运输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虽然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当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和逐步形成,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作为国际化的服务行业,中国年轻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一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种挑战和冲击。其实中国的国际货代行业在2000年已经走向分化,2001年我们将看到已经开始的分化所带来的更明显的效果,传统的货运代理业将感受到更加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此背景下,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中国货代业的形成、结构、走势与前途。货代企业也必须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与归宿。一、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形成及演变综观我国货代业短短几年的发展,以下几个阶段可以反映货代行业的阶段性兴衰与变化:*国家垄断阶段,1993年以前,由中国外贸运输总公司暨业内常说的中外运(SINOTRANS)在国家政策保护下高度垄断外贸运输业。*1993-2000承运人控制的货运市场阶段。前期:货代市场由垄断走向开放经营(但对外资企业依然严格限制),目前国内的大部分货代企业都是这一时期设立和发展的,目前总数已经在2000家以上,市场空前繁荣。由于在这一时期航运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带动进出口贸易猛增,中国航运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供给方占据了更有利的谈判地位,货运市场的控制权转移到承运人一方,有些基本的现象可以证明以上的分析,例如目前中国至欧洲航线的运价水平还没有90年代中期的水平;那时因船舶舱位不足而甩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等。在这一阶段,航运市场供给不足、运价信息不透明、由于政策的保护而很少有外资企业的竞争、承运人货运网络不完善而对货运代理的依赖等原因,使国内贷代企业用简单的经营手段却赚取了超额利润,享受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也形成了行业的初期规模。后期:这一阶段是货运市场分化的前导,国内中国远洋运输公司(COSCO)中国海运公司(CSCO)等大型承运人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货代机构,航运市场的开放使外资船公司-这些大型全球承运人开始直接向国内的货主企业揽取货载(目前交通部批准的已有15家以上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独资公司,另有270处以上的代表机构,全球20大班轮公司无一例外进入了中国市场,OOCL东方海外班轮公司不但介入了12条内支线,还同铁路部门合作,开出了郑州-香港等6条铁路集装箱干线专列)在舱位与订舱回佣决定着传统货代业经营与利润空间的市场里,货代中间人的身份受到挑战,经营环境日趋恶化,老牌的SINOTRANS也无力阻挡市场的规律。例如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设立及运价指数的公布使运价市场信息公开化,可以标志着货代暴利时代的结束:2000年6月以来,上海9家班轮公司以市场变化为由,先是取消上海至东南亚各地区的到付运费佣金,接着到欧洲、澳、新航线的到付佣金由降到,虽然经各方交涉而有所抵制,但佣金制度已经动摇。船公司在其自身已经具备货代功能的前提下,对公共货运代理的依赖性显著降低。承运人一体化销售的成熟,并不仅仅威胁到眼前的代理佣金,而是作为中间环节的传统货代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威胁,货代企业在这一时期比前期明显衰落,如果继续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寻找新的利润空间,构筑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我国货代市场走向分化的动因。*2000年开始的分化时期。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市场的规范和完善使货代企业面对严峻的生存市场环境,开始反思与探索,靠出售提单、倒卖差价、套取佣金牟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货代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经历了畸形的不正常时期而开始自我调整,在服务创新、企业转型等方面开始战略思考,正在向提供增值服务,创造市场价值的新经营群体转化寻找突破。货代行业的最初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行业内的竞争者,供给者和需求者的运行方式决定的,这种结构极不稳定,在大规模的经济、技术变革和竞争变化的条件下,行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上面的过程就很好的说明了这点。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当前的宏观环境分析在政治法律、经济、科技、文化等众多宏观因素中,两个因素将对国内的货运代理业产生影响,一个是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个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1.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看问题,对于中国加入WTO,我们既要看到带来的威胁,也要看到带来的机会。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对竞争的担心。由于WTO的加入,中国将逐步彻底开放货运代理市场,逐步取消目前对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独资企业的限制,国外的货运代理公司将在中国市场同中国企业直接竞争,他们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雄厚的资本、国际化的网络经营不可避免的要冲击国内企业。但这也给了国内企业更多的学习借鉴的机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不足取的,只有市场的规范、规模、繁荣,才能带来企业的成长,“窝里斗”的市场不会造就强者。《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求于人。”既只能借助于自己强大不可战胜之势,而不要指望别人不来攻击。机会:机会主要来自于货运代理市场的规模、其容量将随着WTO的加入而得以扩大。商品运输和商品交换是互为条件的,货物运输市场是经济贸易对货运劳务需求基础上产生的。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国际贸易将出现相应的增长,货运市场也伴随着出现活跃繁荣的景象。中国加入WTO,其对外贸易规模将大幅度提高,根据海关统计,国际贸易额中8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无疑,国际贸易规模的提高将扩大对货运市场的需求,将给行业内的每一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2.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对每一个行业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我们虽然称未来是信息的时代,还是不可能窥其全貌。但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至少信息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包括服务,管理等多方面),同时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向物流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可能。三、行业动态分析货运市场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统一体,需求方为广大的货运服务消费者,即客户,供给方就是众多的货运公司,业内的众多企业都是竞争者。企业要想在经营中取胜,除了分析大的宏观环境和自己企业控制的资源外,还必须对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制定出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战略,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国际货运代理市场客户需求的特点及影响需求的因素A客户需求的特点*客户需求的无限扩展性:如过去未曾有的对货物流向跟踪并提供信息的需求现在已成为货主选择货运服务的主要条件之一。客户的一种需求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循环往复,作为货运企业要不断开发新服务项目,以适应客户不断提高的需要。*客户需求的多层次性:客户的需求是在一定支付能力等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其多种需求不可能同时得到满足,需要根据支付能力、客观条件的可能、有轻重缓急的逐步实现,这便是客户需求的多层次性。例如出口商强调运价的低廉及舱位的保证,而进口商可能更重视到货的服务,如通关能力,安排内陆运输的费用等。客户需求的多层次性为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提供了可能。*客户需求的可诱导性:客户需求的产生有些是基本的,有些是外界诱导有关的,货运企业营销的影响、社会交际的启示等会使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或转移,在这一点上,说明客户的需求是有弹性的,企业通过适当的营销途径,正确的影响和引导客户需求,可能将潜在客户变为现实客户。*货运市场客户的分散性:随着国营外贸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被逐步打破,大量中小型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商在国内的投资或独资企业都可以独立的经营外贸进出口业务,客户群数量激增,在地域上分布的更加分散,同时在每一单的托运量也比较少,但频率高。这要求货运企业应采取灵活的揽货方式和服务方式,适应货运市场结构的变化。B:影响客户需求的基本因素*经济因素-价格,货运服务价格影响了商品市场中的商品的成本,进而影响商品的需求,商品需求的变动直接影响了货运市场的需求。因此客户都比较注重对货运价格的选择。然而随着货运市场价格信息的透明及深加工高货值产品对货运价格变动承受力的增强,经济因素已并非决定性因素。美国总统轮船APL公司向托运人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托运人最关心的需要中,及时交货占第一位,货运企业全面负责占第二位。说明货运市场上客户更关心稳定、可靠、全面的服务。*货运服务质量因素:货运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企业的最重要因素,具体的货运服务质量可表现为1)全程服务时间,这需要货运企业合理选择航运公司,安排接货或提货,安排联运或转运等,还包括可提供班期的频率、密度。2)设施,包括可能提供的货箱的多样化,具体操作的场站设施的作业情况,交通便利情况,甚至包括公司业务是否电脑化,是否能EDI报关等具体细节。3)文件制作。包括能否代理制作通关单据、提单取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对后期的报关单,退税单等返回的时间长短等。这些工作直接影响客户的时间,利润甚至经营风险。文件制作反映了公司员工的业务素质及敬业精神,影响着客户对提供货运服务企业的选择。4)客户服务。这项工作贯穿货运的全过程,好的客户服务可以影响其对货运企业的选择。包括了舱位能否得到保证?货物是否得到妥善的照顾?业务员是否有较强的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提供的服务环节是否够广泛?付款条件是否优惠?是否能及时准确的提供货物动态?电话询问是否得到热情亲切接待?企业间的竞争实际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竞争。5)后期服务。后期服务包括定期回访,及时提供新的价格行情或航线动态等,也是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并且非常重要,是培养企业忠实客户的重要手段。*社会文化因素:有些客户只信任本国的货运企业,而有些客户坚信国外货运企业能提供优质服务。但在非货运质量因素中,企业本身的商誉和形象会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公司的内在企业文化常常决定了企业的商誉和形象。企业文化体现了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他能帮助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影响客户选择提供货运服务的企业。2、业内竞争者分析及市场定位策略分析和了解业内的竞争情况,是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和市场定位策略的基础。企业必须明确:谁是自己的竞争者?竞争者的经营目标是什么?他们的优势和弱点何在?*竞争者分析1)识别企业的竞争者:广义的竞争者包含了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但具体分析时应结合产品细分和市场细分,分析的范围过大,草木皆兵,既无必要,也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2)确定竞争者目标:在明确了本企业的竞争者之后,应尽可能的收集其资料,包括货运成本、运输质量、技术水平、揽货渠道、促销手段、投资规模、财务状况等等,借此了解竞争者的重点目标,例如是市场占有率,获利能力还是技术领先、服务领先,从而正确估计其竞争反应,一个以“市场占有率”为主要目标的竞争者,对其他企业在降低运价方面的反应,比在降低成本的技术突破的反应要强烈的多。3)评估竞争者的优势及弱点:这项工作有时必须通过二手资料,借助行业协会,调查公司,客户联谊会等形式获得,发现竞争者的弱点也为本企业找到了争夺某一市场份额的突破口。4)建立竞争情报系统:明确本企业所需要的主要情报是什么,最佳来源是什么。将整理分析的情报通报给企业管理者,作为制定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及具体策略的重要依据。*选择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位策略1)“直接竞争”式定位:既同竞争者争夺同一个细分市场。企业实行该种战略,必须能比竞争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产品;必须在容量足够大的细分市场;必须比竞争者更有资金和实力。2)“市场利基”式定位:即填补市场上的空位,这些空位为大企业所忽略的但为许多客户重视的细上部分,在这些小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例如专业从事冷冻集装箱运输货运服务的企业。3)“特色”式定位:当企业致力于同行业内强大的竞争者全面对抗时,为获得绝对优势地位,可根据自己本色条件先取得相对优势,突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例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拥有雄厚的资金或提供一流的服务等。四、国内货代企业发展趋势预测1.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对于货代企业来讲,发展物流是一种必然,过去的一年,中外运(SINOTRANS),中远(COSCO),外代(PENAVICO),中海(CSCO),招商局、华润集团等国有货运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的物流发展战略,国外的FREIGHTFORWARDER也有这一趋势,事实上国外的很多物流公司都是从货代企业演变而来,在继承货代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包括SCM(SUPPLYCHAINMANAGEMENT)管理,信息管理在内的纵深物流能力。同时货代企业固有的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的服务宗旨及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更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在简单的中间人难以继续为生的时候,通过第三方物流提高增值服务能力,由此增强核心能力发挥市场价值,将成为我国货代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货运代理人经营理念上的回归。2.独立的运输经营人。传统的货运市场(非物流市场)货运代理人的被动局面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造成的,过分依赖政策性保护,依赖订舱佣金使很多货运代理人失去了构筑自身行业优势与核心能力的机会。但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货运代理人在传统货运市场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外PANAPINA、SCHENKER等公司独特的经营方式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而KUANNAGUL(德迅)公司作为传统货代业的代表,目前已在60个国家设立了400个以上的营业部,雇员超过10000人,年营业额一直在30亿美元以上,利润近5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很多班轮公司的营业规模。这证明传统的货运代理企业通过客户细分与市场细分,建立与承运人和谐的分工与协作,是可以以独立的运输经营人身份在该市场进行成功经营的。通过门到门的多式联运,灵活的吸引散户的拼箱业务,个性化的专业大型货物的货运服务,积极开发中小客户,集中货源、规模订舱是货运代理人作为独立经营人的重要服务内容,也是其优势所在,中国的货代企业小而散,上述业务仍处在待开发状态,有意识的向独立经营人转化,提出明确的规范化产品概念,提供全过程的独立的货运服务是我国货代企业在传统货运市场继续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途径。3.寻求稳固的战略联盟。不管是发展物流业务还是独立运输经营人,中国的货代企业必须解决小而散的问题,因为WTO的加入,中国将不晚于2004年取消货运业的全部限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国内企业必须利用在此之前的这段时间发展壮大,而国内货代企业的联盟与重组未尝不可尝试,在国际货运代理业联盟与重组还未闻有先例,但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可以提供借鉴,无论是联合方式、交互方式还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手段,只要打破货运代理市场中,国内企业恶性对抗性竞争的习惯思维,寻求同国内企业的联盟与重组,以此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效果,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并将有可能为以后进一步同外资企业建立全球性战略联盟积累经验。4.外资企业并购。规范化、规模化的货运代理市场对目前众多中、小货代企业是一个严酷的现实。市场竞争与发展的结果是“皮包”式的货代公司将被逐渐淘汰,自由但混乱的竞争将逐步变成寡头竞争,无法做大的中小货代被外资企业并购也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毕竟,外资企业通过并购已有的国内中小企业比重新设立独资企业能更快的了解所进入的国内货运市场情况,更快的获得更多的资源,有更大的成功经营的可能性。
呵呵,不好意思,这我没有写过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1.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2.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3.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基于“外包+自营”组合模式的企业物流管理优势分析[内容摘要]先阐述了现代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提出现代企业物流核心部分的自营能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然后结合企业案例,分析了“外包+自营”企业物流管理组合模式特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对这一策略的看法。[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组合模式;外包物流、自营物流;优势从整体上看,物流是贯穿现代企业经营首尾的一条基线,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全面发展。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推进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外包不断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显现优势,包括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等。这否意味着未来外包物流将一直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是否物流自营的比重势必越来越小?一、企业外包物流利弊分析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成本也越来越高。据资料显示,有近60%的公司认为物流不是他们的主业,这就意味着物流不是这些企业的核心能力,且企业的物流资源与能力难以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与顾客需求,那么企业就应该实施物流外包,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而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经营和管理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物流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为众多的物流需求企业提供服务,能够实现规模效益和系统协调效益,从而大大降低物流需求企业的经营成本。虽然物流外包能给企业带来许多利益,但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风险:信息共享意味着企业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这无疑使得信息更易外泄,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败德行为。这是指签订物流服务合同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用户企业利益的行为;“世界是复杂的,协议是不完全的”,物流外包合同不可能包含所有后果并且将它们进行明确地规定,这在双方不对称信息的前提下履约就极易产生冲突和纠纷;业务外包会使原来的职能型组织结构转变为流程型的网络结构,这个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阻挠和反对,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二、现代企业物流核心部分的自营能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依据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在经济组织中,如果通过物流自营能够比竞争对手利用大众化的第三方物流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能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物流资源是企业所稀缺的、有价值的、一般竞争企业难以模仿的就可延展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物流的自营部分通过战略构造,能保持企业内部资源的一致性,就能与品牌、技术、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物流的自营部分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部分,或有潜力转变成企业的核心能力,物流资源在公司范围应该保持,不应该外包或一部分外包,而核心部分应该自己运作。所以,自营物流并非企业必须放弃的物流模式,外包也非企业物流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自营物流已不是传统企业的物流作业功能的自我服务,它是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新概念。企业物流的内涵不仅仅停留在实体移动作业层面,不只是运输仓储等基本功能的整合,而且已上升到管理学与供应链层次,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是对企业物流的系统化管理,现代企业物流活动环节与管理职能往往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企业是难以外部化的,它是现代企业所独有的、难以模仿的、有价值的,往往可延展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目前企业物流外包的只是部分物流作业功能环节而已,大部分的物流系统管理职能仍由企业自身经营。在现代企业经常外包给3PL的物流活动中,报关代理、仓库管理、运费支付、货代、配载、直接运输等名列前茅;而外包存货管理、订单处理和执行、分销控制、供应链管理、采购、车队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和IT系统设计比重却相对比较小。显然,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物流服务看作核心竞争力或作为非常重要的经营环节来看待的话,现代企业物流外包的速度和深度就必然会放慢,物流自营的价值会增加。三、现代企业物流“外包+自营”组合管理模式的优势结合物流作业外包的规模优势与物流系统自营的管理价值,将部分非核心的物流作业功能外包而整个物流系统企业自我营运的“作业功能外包+系统管理自营”的组合物流模式,应该是现代企业今后企业物流发展的主营模式。安利(中国)公司“外包+自营”的物流管理组合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安利(中国)的储运成本仅占全部经营成本的,具体策略有:非核心环节通过外包完成、仓库半租半建、核心环节自身大手笔投入。1、非核心环节通过外包完成安利的“店铺+推销员”的销售方式,对物流储运有非常高的要求。安利的物流储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安利工厂生产的产品及向其它供应商采购的印刷品、辅销产品等先转运到位于广州的储运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运抵各地的区域仓库(主要包括沈阳、北京及上海外仓)暂时储存,再根据需求转运至设在各省市的店铺,并通过家居送货或店铺等销售渠道推向市场。与其它公司所不同的是,安利储运部同时还兼管着全国近百家店铺的营运、家居送货及电话订货等服务。所以,物流系统的完善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市场的有效运作。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物流资讯极为短缺,他们很难获得物流企业的详细信息,如从业公司的数量、资质和信用等,而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专业化方面也有所欠缺,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安利采用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安利团队+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全方位运作模式。核心业务如库存控制等由安利统筹管理,实施信息资源最大范围的共享,使企业价值链发挥最大的效益。而非核心环节,则通过外包形式完成。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主要由安利的车队运输,其它绝大部分货物运输都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承担。另外,全国几乎所有的仓库均为外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仓库,而核心业务,如库存设计、调配指令及储运中心的主体设施与运作则主要由安利本身的团队统筹管理。目前已有多家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安利公司大部分的配送业务。公司会派员定期监督和进行市场调查,以评估服务供货商是否提供具竞争力的价格,并符合公司要求的服务标准。这样,既能整合第三方物流的资源优势,与其建立坚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又通过对企业供应链的核心环节——管理系统、设施和团队的掌控,保持安利的自身优势。2、仓库半租半建从安利的物流运作模式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首先,是投资决策的实用主义。在美国,安利仓库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而在中国,很多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并没有被采用,因为美国土地和人工成本非常高,而中国这方面的成本比较低。两相权衡,安利弃高就低。安利物流管理层的考虑是:如果安利中国的销售上去了,有了需要,他们才考虑引进自动化仓库。安利新物流中心也很好地反映出安利的“实用”哲学。新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达40000平方米,是原来仓库的4倍,而建筑面积达16000平方米。这样大的物流中心如果全部自建的话,仅土地和库房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就需要数千万元。安利采取和另一物业发展商合作的模式,合作方提供土地和库房,安利租用仓库并负责内部的设施投入。只用了1年时间,投入1500万元,安利就拥有了一个面积充足、设备先进的新物流中心。而国内不少企业,在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基建上,不仅占用了企业大量的周转资金,而且费时费力,效果并不见得很好。3、核心环节自身大手笔投入其次,是在核心环节的大手笔投入。安利单在信息管理系统上就投资了9000多万,其中主要的部分之一,就是用于物流、库存管理的AS400系统,它使公司的物流配送运作效率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各种成本。安利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将全球各个分公司的存货数据联系在一起,各分公司与美国总部直接联机,详细储存每项产品的生产日期、销售数量、库存状态、有效日期、存放位置、销售价值、成本等数据。有关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与各批发中心直接联机,使总部及仓库能及时了解各地区、各地店铺的销售和存货状况,并按各店铺的实际情况及时安排补货。在仓库库存不足时,公司的库存及生产系统亦会实时安排生产,并预定补给计划,以避免个别产品出现断货情况安利(中国)公司成功运用物流“外包+自营”的组合管理模式,即采用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安利团队+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全方位运作方式,使物流成本节约卓有成效,突显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非凡价值,也为众多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参考文献]1、《企业物流管理》,赵启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2、《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美)Ronald H 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中小企业在物流业中的竞争战略 一、关于中小企业行业选择的文献回顾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每一个产业都有其最佳规模,在此规模上,企业的生产成本最 低。据此我们可推出,中小企业选择产业进入时要首选最佳规模较小的产业;而对于最 佳规模较大的产业,中小企业宜选择市场范围较小的行业或市场进入,如市场需求较分 散(需求模式和需求地等) ,此时规模经济优势不明显,中小企业有机会与同行业的大 企业抗衡。 施蒂格勒()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规模经济理论,将企业灵活性理 论与市场经常波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提出需求变差较大的产业更加适合中小企业的存 在和发展。 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从不完全市场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小企业。 张伯伦特别强调“产 品的差异性”对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 认为由于产品差别也会使小企业形成一定的 垄断因素,得以与大企业共存。罗宾逊夫人则强调了“市场不完全性”对中小企业生存 的意义。 市场的不完全性指不同企业参与竞争的具体条件各不相同, 如拥有要素的种类、 数量和质量、销售时间与技巧、地理条件等,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中 小企业只要能发挥自身优势, 经营策略得当, 同样可以影响价格的形成, 赢得竞争优势, 从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与大企业共存。 用不完全市场说明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 另一种观点就是充分重视市场中企业竞争方式的转化。 施太莱、莫斯的分析(Staley and Morse,1965)研究了美国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细 分类产业,并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来分析生产成本、规模经济、市场特性以及地缘区位 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归纳出八组中小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也就是理论上所谓 的:“中小产业”。包括:原材料来源分散、地区性的产品市场、服务性产业、可分割 的制造过程、手工制品、简单装配、混合以及装饰工艺过程、特异性产品、产品市场小 的产业。 中国台湾地区学者以上述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条件为基础,并参考所作的关于日 本、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研究成果,对各种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活跃的产业作了 分析与归纳,总结出了若干适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产业。 日本学者太田一郎将经济分为两类:集中性部门和分散型部门。集中型产业适合于 大企业经营,即使中小企业能独立存在,其市场占有率也很低,主要有:1.使用大型设 备、需要巨额投资的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2.生产大型产品以及成套设备 的产业,如飞机等;3.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生产的产业,其中包括玻璃板、水泥、纸浆、 录像机、啤酒等。 1 分散型部门适合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主要有:1.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消费产业, 如纺织品、副食品、家具、陶瓷、漆器、杂货等 2.与大企业有关的生产资料加工产业和 零部件生产部门,如金属模具和砖瓦等。3.高运输费用、高库存费用或不稳定的销售波 动产品生产部门,如水泥工业、鲜活易腐烂产品等。 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中提到了零散型产业这一概念。零散型产业存在于 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中,如服务业、零售业、分销业、木材和金属制作业、农产品、“创 造性”行业。并提出零散的经济原因,包括:总的进入壁垒低、不存在规模经济或经验 曲线、高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时无规模优 势、某些重要方面的规模不经济型(快速产品变化) 、多种市场需求、高度的产品差异 化、退出壁垒、地方法规、政府禁止集中、新产业等。 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利用共生理论探讨了中小企业存在的方式,提出小企业可 通过与大企业共生,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转化。 我国学者王辑慈(1997)认为,当存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时,在整体性不明确的 产品生产中,以及由于受到内在技术限制而不能达到内部范围经济的某些生产中,生产 系统往往被肢解为许多较小的生产企业,通过外部交易结成网络,共同完成生产,因而 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仇保兴在其《小企业集群研究》一书中提出小企业集 群是小企业生存的一种理想方式, 中间产品交易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是小企业 集群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适于小企业集群的产业特征,包括生产环节具有纵向 可分离性和中间产品市场的充分竞争性。 二、由文献回顾可得出几个结论:(一)适合中小企业生存的行业应具有以下特点:1、行业中具有可竞争因素。如果将不同的产业和市场结构分为三类,即竞争性产业(最佳规模小,适于中小企 业的产业) 、可竞争性产业(最佳规模范围较大,大中小企业可共存竞争)和非竞争性 产业(最佳经营规模大,仅适于大企业生存) ,中小企业必须选择那些存在可竞争因素 的行业:一是选择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型产业;二是在非竞争性产业链中选择竞争 性行业,接受大企业的外包业务,作为中间商品/服务提供商而存在;三是在可竞争性 行业中选择选择差异化产品,与大企业的经营项目错开。而这三种行业选择方式的核心 是融入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其中可竞争因素包括地缘优势、产品差异、需求变动 等等。2、产品的生产流程是可分离的。即实体产品可以分为若干独立的部分进行生产, 或服务产品可分离为多个独立的部分提供。这样,中小企业即可在可竞争性市场中,针 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选择差异化产品,与大企业的经营项目错开。3、中间产品市场的 交易成本低于生产资料市场的交易成本时,适宜中小企业的生存。 (二) 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战略有:1、参与到大企业的产业链中,与大企业共生。2、选择产业中大企业经营的产品和服务项目的空隙,实施差别化经营。 可见已有文献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但多以制造业为研 究对象,而对于服务业和一些复杂的产业中的中小企业,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但我 们依然可以尝试借鉴已有的结论对本文的物流产业这一综合性服务产业的中小企业进 行分析。 三、中小企业在物流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 2 我国现有的关于物流产业的研究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多数学者 认为根据对网络、功能、管理、服务和综合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从传统运输、仓储、 货代企业转变来的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 “小”(经营规模小) 、“少”(市场份 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 ,“弱” (竞争力和财务能力弱) ,“散”(计划 经济体制下成立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整个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偏低;主张中小型 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合资、虚拟联合等方式走规模经营之路,提高产业集中度。 而本文认为,物流业是一个大中小型企业共存竞争的产业,其集中度不需要很 高。中小物流企业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物流产业本身的特性依照前文得出的结论,本文认为物流产业具有容纳中小企业共存的特性。 物流产业具有可竞争性。从技术和投入特性来看,物流产业适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 业的共存。 从物流服务产品的生产来看,由于某些物流技术和投入的不可分性,如全球卫星定 位系统、条形码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等现有高科技手段,只能在经营 规模和流通量足够大时才有可能使用; 这种技术和投入上的不可分性使得物流业在一定 程度上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就决定了大规模物流企业必然在成本和技术上占有优势。 而同时,物流服务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往往需要在路线设计、运输工具安排和分拣包装等 服务方面有定制化要求,这种产品的定制化对于应对较为灵活的中小企业较为有利。 从需求特性来看,物流产业同样具有适合多种规模企业共存的特点。物流服务的需 求同时具有网络性和区域性特点,这也是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共存的一个条件。物流服务 分为长距离运输和短距离配送。长距离运输要求物流提供商拥有广泛运输和仓储网络, 这种需求对于大型物流企业较有优势;而同时物流服务是一种地点性很强的服务,配送 活动中的运输是短距离的,客户企业对于仓库的位置非常看重,不同位置的仓库难以相 互替代,加工增值服务也以靠近客户为好,且这种地域的差异有较强的持久性,竞争对 手难以模仿。这给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条件。 此外, 物流需求市场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 根据提供的物流服务产品的综合化程度, 从低端到高端可细分为多个市场,如图 1。低端市场中小企业即可满足需求,而高端市 场适宜大型企业开拓。高低端市场的可分性也决定了物流业的有效规模范围较大。 物流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产业是一种可竞争的市场结构, 最佳经营规模 范围较大,市场集中度不高,大中小规模企业可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共存竞争。 (二)物流服务的提供是可分离的。物流产品可分为多种子产品分别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报关、系统设计等等,可由 不同的企业分别完成。因此,第三方物流产业是可竞争产业,具有对大中小型企业具有 兼容性。国外同业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理论上的推测。以美国的物流市场为例。 从企业规模上考察, 据统计, 1995 年美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 200 亿美 元,从事 3PL 服务的公司有数百家,对营业收入名列前 25 位的公司的调查显示,其中 前 10 位的总收入是 亿美元, 占整个市场规模的 28%, 25 位公司的总收入是 前 亿美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近 40%。如果有 300 家 3PL 公司,则 26 位以后的公司的经营 规模平均在 5000 万美元。可见其经营规模差距之大,中小 3PL 企业所占比例之高。 对美国不同规模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统计表明 (王世伟, 2002) 年销售额在小于 200 : 3 亿美元、200 亿美元-500 亿美元、500 亿美元-1250 亿美元、1250 亿美元以上的物流企 业,其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可见,大规模的 物流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其中较大的物流公司所所占市场份额为,CH Robinson 占 ,Ryder、EGL 和 Expeditors 占到了 3~。 这前四位最大企业的份额总计为 之间, 集中度显 然不高。 可见,美国物流业的公司规模上下差别很大,小规模公司的数量占绝大多数,形成 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型的 3PL 业体系;市场集中度不高,属于可竞争性行业。 不仅美国,世界各国的实践都表明,中小物流企业在多数国家物流领域无论在数量 和比重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分布在采购、仓储、运输、货代、配送、销售、 电子商务等物流环节,正与大型物流企业一道构成了地区、国家或全球性的物流体系, 推动着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阶段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除了物流业本身 的特性之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也较为有利。 从需求方来说,我国产业大多集中度偏低,除一些石化、钢铁、自来水等自然垄断行业 之外, 其他的产业市场集中度都低于 10%, 规模程度低, 具有物流需求规模小、 批次多、 区域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物流服务的规模要求也不高。 根据《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对抽样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43%的生产 企业销售范围在全国范围,57%的生产企业的销售范围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企业的销售 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的支持,这要求物流执行机构的跨地域作业能力不断提高。生 产企业最终产品的物流网络化广泛性, 适于具有强大网络和硬件配置优势的大型企业提 供服务。而现有大型物流企业的规模却不能满足这种大型化、网络化的要求。据《中国 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受访企业中最大的提供商的市场份额 仅占 ,没有一家 3PL 企业拥有超过 2%,即年物流服务收入超过 8 亿元人民币的市 场份额。这就给中小企业参与到大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接受大物流企业的二次业务外包 创造了条件。 而 87%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集中在 1-10 万种之间, 另有 7%的零售企业的商品品种 超过 10 万种,经营产品多样化,意味着物流需求成小型化、多样化特点,这些分散化 的物流需求适合于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从供给方来说,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提供商很多源于传统小型运输和货代企业的中小 物流企业,要将其重组为大型物流企业,需要考虑重组企业的资源状况是否协调、经营 理念是否相容,还要克服很多非经济因素,其交易成本必定高于在现有市场上进行资源 的市场化组合的交易成本。 因此,现阶段的状况适宜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我国涉足第三方物流的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竞争状态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参与方既有大型物流企业又有中小型物流企业。本文所指的中 小物流企业指从传统的专业性的运输公司(车队、船公司等) 、地方性的仓储企业、货 物代理企业等转变而来的企业,同时也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的物流中心城 市之外和武汉、重庆、西安、成都和济南等主要的二级城市数量上迅速增加、质量上迅 速成长的民营物流企业。 国内注册从事物流行业的本土公司已有一万家,这些企业大多数为提供区域内服务 4 的中小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各具产业和地方特色,形成了以轻资产为优势的第三方物流 公司阵营,也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阵营。尽管无论从物流服务提供的角度,还是资产规 模,服务地域角度都明显不如大型物流企业,但这些企业也具有进入第三方物流领域的 优势。 首先,这些企业具有提供库存管理、运输、加工装配或通关代理等服务的经验,其 成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可以直接引入新的物流服务中。 其次,这些企业现有的设备、设施可以用来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省去了改变设备设 施的麻烦。第三,它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关系客户资源和原材料供应商资源,这些资源 在企业进入现代物流业时能起到极大的作用。第四,它们有的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服务网 络,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这些战略性资源可以帮助它们迅速地具备提供全方位现代物 流服务的能力。这些都使得本文中特指的中小企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但同时,它们在粗放式竞争及全程物流独立承担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竞争劣势共同点。一 方面,他们只能承担单一性地物流服务,面临着大型物流企业综合服务的竞争。如果根 据物流机能的整合程度、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的服务范围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分为综合 型、专业物流型、非资产代理型三类,则少数大型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的 优势降低运作成本,同时提供高附加值的综合型服务产品;中小型物流企业一般从事后 两类业务。高收益和低成本共同造成了大企业的高盈利率。这给中小物流企业造成了经 营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物流市场刚刚起步,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多数中小型物 流企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规模较小,相应的物流成本较 高,一般只提供单一或低端的物流服务,增值项目很少,企业内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 业之间彼此的经营能力差别不是十分明显。因此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规模的大小,服 务覆盖地域的广阔与否,服务种类的多少上面,是一种以粗放式为主增长方式的竞争格 局, 这使得中小企业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 竞争手段往往集中于加大设备投资、 价格竞争,造成过度竞争。 五、中小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小企业在物流产业中同时面临着机会和挑战。因此,中小 企业要在第三方物流业中长期生存并发展,必须选择恰当的行业,寻找适宜的服务对象 和服务产品内容,并采取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应对来自大型 3PL 企业和众多中小 3PL 同行间可能存在的过度竞争。 (一)行业选择本文所说的行业选择,是指中小 3PL 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产业中选择子行业,作为发 展的基点。 行业选择就是寻找服务产品的市场空隙。前文提到,第三方物流业的服务产品包括 多个层次,多种子产品,运输、仓储、包装、加工、系统设计等等。中小企业要选择那 些所需最佳设备资金规模不大、网络要求较低、地域优势较重要的物流服务作为主营产 品。具体说来,本文根据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类型,讨论中小第三方物 流企业选择服务产品的策略。 从中可看出,工业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其中干线运输、物流总代 5 理等服务地域跨距较广, 管理幅度较大, 要求大范围的运输网络和大量的运输工具支持, 提供集成化的全程物流服务;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定做条形码扫描系统等服务产品需要 高额的 R&D 投资作为基础。对这些以规模、网络和资本为基础的需求,由大型物流企 业提供效率较高,中小企业难以单靠自己的力量低成本提供。 而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所需要的市内配送、仓储保管等区域性较强的业务,代为报 关等纯服务性业务需求, 对于拥有地缘优势和良好的客户关系和个性化服务经验的中小 仓储、货代企业来说是良好的市场机会。尤其对于一些不希望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全程 物流服务,仅外包部分物流服务的企业来说,大型物流企业往往不愿提供一些低值零散 的物流服务(如代为报关等) ,这些小的物流业务正是中小物流企业用武之地。 此外除了一些传统的物流服务外,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 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以系统设计、信息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咨询管理公司,将发 展成为物流供给企业的主流业态之一。很多中小 IT 企业试图涉足这一资金门槛低、规 模性小的领域。但这些服务产品,无论是软件设计与实施,还是系统设计服务,大多属 于经验性产品, 往往需要较高的商誉以取得客户信任, 中小型企业在此领域并不占优势。 因此中小企业在第三方物流业中选择的产品应是规模性、网络性和资本要求较低, 区域性优势较为明显、 个性化要求较高的地区性配送、 加工、 代为报关等增值服务项目。 (二)组织形式选择面临着产业内大型 3PL 企业和众多中小型 3PL 企业的无差异化竞争, 中小企业要在第三 方物流市场生存并发展,就要采取适当的产业组织形式。 产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完全市场化,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这种配置方式 对于缺乏规模经济、目前进行低水平、无差异竞争的中小 3PL 企业来说,容易造成过度 竞争;第二种是一体化,即通过兼并等方式形成长期契约性组织,包括与大企业形成一 体化形式,或小企业相互入股形成一体化,但由于形成组织的交易成本过高,同时也会 造成竞争的不足,这种方式也不可取;第三种为介于中间的形式,即形成小企业的松散 型集聚。 本文中提出的两种具体的集聚形式主要为与大企业形成的中卫式结构和中介代 理为中心的联盟, 这种形式避免了中小企业完全市场化竞争可能产生的过度竞争和各种 重组方式的高额交易成本,同时也给中小企业适当的竞争激励,促使其提高自身的业务 水平。 发展集聚型结构,不仅是地域上的集中,而且是地域内的资源共享与分配。这种集 聚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集聚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周围,形成中卫式结构,在大型物流企 业之下进行二次分包业务的竞争;二是中小 3PL 企业集中在物流中介代理组织周围,由 中介代理组织实施开发业务、 调配业务的职能, 而中小企业在中介那里进行业务的竞争。 1.加入到大型物流企业的产业价值链中,形成中卫式结构。在日本和台湾, 制造业小企业的竞争主要围绕着争取大企业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零配件 生产的订货进行,竞争焦点集中在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和价格三个方面。由于大型企业 按最终产品的竞争价格要求成本与卫星企业指定承包单价, 这就避免越界竞争的同时又 把高层竞争的压力适度的传递到了众多的小企业, 促使其按照高标准劳力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技术水平。 可见这种组织方式的核心是积极参与到大物流企业的产业价值链中,在价值链中寻 找合适的子行业。而物流业的中小企业要想通过类似的中卫式结构发展,也需要进行类 似的考虑。 物流业中的大型企业其竞争优势是以较强的实体设施设备和技术做支持。其核心竞 6 争力为组织和实施能力,核心资源为关系、品牌、较高的技术和物流设计实施能力。中 小企业要要抓住自己的竞争优势,即在区域内的地缘优势、关系优势,选择其可能外包 的活动运输、仓储、简单包装加工、报关服务等作为主营业务,争取大企业的相应的二 次外包业务,依托大企业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稳定的业务来源,实现稳定发展。 2.形成以中介代理为的核心的小企业集群,由中介形成市场信息汇总的中 心,寻找大型物流企业忽视的市场空隙,争取物流服务业务,调节市场需 求,调节中小企业的业务分配。考察西方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历史,培育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中 介服务体系,鼓励建立发达的中介组织是一个共同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中介组织主要从三个层次为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 持(魏际刚,缪立新,2002) :一是区域性物流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二是各国物流行 业组织提供的服务;三是地区性或专业性物流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各种物流中介组织 根据企业的需要,努力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内容。如通过举办各种会议,发行刊物、简 报,及时向成员企业通报贸易、市场、投资及行业发展趋势;对成员企业上至高级管理 人员,下至一般雇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成员企业努力开拓市场。 六、结束语物流中介组织在行业内有广泛联系, 它所处的位置, 观察问题的角度就不同于单个企业, 可以汇总需求和供给信息,帮助众多的中小企业根据供需的区域和要求实现合理的配 置。同时也可把成员企业的一些共同问题与政府部门沟通,提出建议并帮助政府实现政 策意图的贯彻实施。由于这些中介组织注意扩大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因而得到了广大中小物流企业的拥护和欢迎,其影响力越来越强,会员也就越来越多。 我国 3PL 中小企业的集聚,也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即各种 3PL 中小企业寻 找高质量的中介组织,并集聚到中介组织处,以其为媒介,由其进行业务开发,组织信 息服务,进行物流需求的区域调节和要求调节。 但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较,中国中介组织的发展总体上严重不足,远远不能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中介组织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由于它们通常不是在自 由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而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发展起来的,因而在专业技能和职 业操守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如目前国内的一些地区性物流行业协会的覆盖面过窄, 难以发挥行会的综合协调功能。此外,由于学习在中介代理的高质量服务中起着重要作 用,包括专业知识、客户资源的学习,这也制约了中介组织的迅速成长。因此,要形成 以中介代理为中心的中小 3PL 企业的集聚模式,必须首先发展中介代理组织,提高其专 业化水平。 7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1.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2.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3.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报关与国际货运 [摘 要〕 本文针对传统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诸多弊端,通过对大量外向型经济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广泛调研,对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岗位技能进行了分解,提出了按具体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设计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课程体系 技能模块 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多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三段式模式,课程之间就像若干个简单的拼盘,彼此割裂。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开出顺序本末倒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各科课程的定位缺少把握,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疏漏;部分课程的设置缺少科学性,极不利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教材选用陈旧,甚至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授课内容上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训练。结果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差,离岗位技能的要求相差甚远,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真正了解外向型经济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的标准,本课题组成员到多家企业和相关单位做了广泛的调研,并与相关单位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对原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找出了与一线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操作所需技能的差距,并对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岗位技能进行了分解,提出了按具体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设计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新思路。 1.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1)突出专业特色。首先,细化专业方向,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定位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方向;第二,专业课程的设置均为突出专业方向服务。比如将专业英语《报关英语》调整为《货代英语》,更加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 (2)以能力为核心。即以培养学生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核心,构筑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全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对原有课程的重组、归纳、整合和删除,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能力化、模块化。比如:《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合并成《英语听说》课程后,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听说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岗位的针对性,突出行业的适应性,突出职业的地方性。在课程体系确立的过程中,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将要从事的具体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和铺垫,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岗位意识。始终坚持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4)双证书教育。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的统一。在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模块技能的培养与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吻合。一是课程的设置要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一致;二是课程开出的时间要早于或同步于考证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为将来的就业备好敲门砖。 (5)工学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同行业专家和企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共同研究制订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吸收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以此扩大工学合作、产学合作的渠道。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 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具体构成如下: (1)公共基础课(略) (2)职业基础能力课。开设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商品学、对外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外贸易英语、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电子商务、海关法、国际金融、涉外礼仪、商务心理学 (3)专业核心能力课。 ①国际货运代理能力(租船订舱、缮制单证、函电及口语沟通)。开设课程: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货代英语、外贸函电与单证。考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主考部门: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 ②货物运输与保险能力。开设课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③报检报验能力。开设课程:进出口商品检验与检疫考证:报检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④报关能力。开设课程:报关实务、商品归类、国际贸易时事政治。考证:报关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海关总署) (4)职业素质能力课。开设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实训(国际货运代理仿真实训)、职业教育(团队精神、企业文化、人际沟通)、就业指导 (5)职业创新能力课。开设课程:揽货管理、客户管理(客户满意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 (6)集中实践课程。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7)选修课。开设课程:国际贸易概论、经济法、国际商法、物流概论、国际贸易业务员综合业务知识、物流会计与统计、毕业设计指导 考证: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业务员岗位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 三、结论 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大大地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能帮上忙!!!给分吧!!!!
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摘自《湖北函授大学学报》)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一、序论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三、结论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呼应开头的序言。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三、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 会 稳定。(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台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第三,毕业论文写作一般要求提纲拟到以下层次--------------------------------------------------------------------------------总论点 { { { 1.(称段旨)(一)(称下位论点) 2.一、(称上位论点) ......(二)......二、......--------------------------------------------------------------------------------(四)毕业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报关与国际货运 [摘 要〕 本文针对传统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诸多弊端,通过对大量外向型经济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广泛调研,对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岗位技能进行了分解,提出了按具体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设计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课程体系 技能模块 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多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的三段式模式,课程之间就像若干个简单的拼盘,彼此割裂。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开出顺序本末倒置;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各科课程的定位缺少把握,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疏漏;部分课程的设置缺少科学性,极不利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部分教材选用陈旧,甚至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授课内容上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训练。结果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差,离岗位技能的要求相差甚远,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真正了解外向型经济企业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的标准,本课题组成员到多家企业和相关单位做了广泛的调研,并与相关单位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对原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找出了与一线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操作所需技能的差距,并对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岗位技能进行了分解,提出了按具体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设计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新思路。 1.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1)突出专业特色。首先,细化专业方向,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定位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方向;第二,专业课程的设置均为突出专业方向服务。比如将专业英语《报关英语》调整为《货代英语》,更加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 (2)以能力为核心。即以培养学生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核心,构筑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全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对原有课程的重组、归纳、整合和删除,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能力化、模块化。比如:《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合并成《英语听说》课程后,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听说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岗位的针对性,突出行业的适应性,突出职业的地方性。在课程体系确立的过程中,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要紧紧围绕学生将要从事的具体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和铺垫,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岗位意识。始终坚持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4)双证书教育。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的统一。在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模块技能的培养与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吻合。一是课程的设置要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一致;二是课程开出的时间要早于或同步于考证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为将来的就业备好敲门砖。 (5)工学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同行业专家和企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共同研究制订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吸收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以此扩大工学合作、产学合作的渠道。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 2.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具体构成如下: (1)公共基础课(略) (2)职业基础能力课。开设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商品学、对外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对外贸易英语、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电子商务、海关法、国际金融、涉外礼仪、商务心理学 (3)专业核心能力课。 ①国际货运代理能力(租船订舱、缮制单证、函电及口语沟通)。开设课程:国际海上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货代英语、外贸函电与单证。考证: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主考部门: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 ②货物运输与保险能力。开设课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③报检报验能力。开设课程:进出口商品检验与检疫考证:报检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④报关能力。开设课程:报关实务、商品归类、国际贸易时事政治。考证:报关员资格证书(主考部门:海关总署) (4)职业素质能力课。开设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实训(国际货运代理仿真实训)、职业教育(团队精神、企业文化、人际沟通)、就业指导 (5)职业创新能力课。开设课程:揽货管理、客户管理(客户满意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货物运输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 (6)集中实践课程。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7)选修课。开设课程:国际贸易概论、经济法、国际商法、物流概论、国际贸易业务员综合业务知识、物流会计与统计、毕业设计指导 考证: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业务员岗位资格证书(主考部门:商务部) 三、结论 技能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大大地提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能帮上忙!!!给分吧!!!!
报关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 为题 应该还行 补充一句: 自己写吧 上了几年的学 都是快要离开学校的人了 写个论文还要别人帮忙 不是我打击你 你太失败了吧 自己写 以后还有点东西回忆 还可以多学点东西
要: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兴起了一股“绿色浪潮”,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绿色化运动正向各领域渗透。绿色物流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向物流领域的渗透。绿色物流仍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显示出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必将促进我国绿色物流迅速发展。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1.绿色物流的定义 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外一些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 H﹒J﹒Wu 和 S﹒Dunn 认为绿色物流就是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既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仓储、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还包括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的逆向物流。Jean-Paul Rodrigue, Brian Slack Claude Comtois 认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丹麦出版的 Bjorn N﹒Petersen Palle Petersen 合著的《Green Logistics》中定义:绿色物流就是对前向物流(Forward Logistics)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的生态管理(eco-management)。 从国外不同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绿色物流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凡是以降低物流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为目的的一切手段、方法和过程都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在我国 2001 年出版的《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这里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绿色物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2.绿色物流概念的内涵 上述对绿色物流的各种定义,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本质和内涵是基本相似的,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就是,认为绿色物流即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物流,亦称生态型的物流。其根本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这一目的实质上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绿色物流可称作是可持续的物流(Sustainable Logistics)。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③。产品在从原料获取到使用消费、直至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会对环境有影响。而绿色物流既包括对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直至送达最终用户手中的前向物流过程的绿色化,也包括对退货品和废物回收逆向物流过程的生态管理与规划;因此,其活动范围包括了产品从产生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政府及供应链上的全体成员④。由于物流的跨地区和跨行业特征,绿色物流的实施不是仅靠某个企业或在某个地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仅靠企业的道德和责任就能主动实现的。它需要政府的法规约束和政策支持。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公众的环保意识能促进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并对绿色物流的实施起到监督的作用。因而,也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行为主体。二、中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首先,政府对绿色物流理念的推进。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困难。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经济建设以及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我国政府提出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国家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实施绿色工程的具体方案,促进了企业对有关绿色管理策略的实施。其次,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现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下,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已开始形成。不少企业已具有环境意识,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经营的宗旨和竞争的法宝;一些企业已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例如,海尔集团已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 标准认证。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意识已得到企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2.我国实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在中国,虽然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同国际上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物流的观念、政策以及技术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缩小并消除这些差距,是全面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差距具体表现在以3方面:首先是观念上的差距。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更是几乎没有。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政策上的差距。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对清洁燃料的使用予以税收优惠,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物流包装废弃物和产品废弃物的回收重用也进行了规定。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一直不断地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法规还不是很多。目前有些大城市已开始对污染严重的货车限制行车时间和路线。但是总的讲,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现有的物流体制进行强制性环境管理的能力。第三是技术上的差距。绿色物流的贯彻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理念的建立和政策的制订,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在物流系统规划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在物流设备方面,设备的省力化、清洁化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的处理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功能的限制,也会导致物流路径的迂回与不合理。三、中国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等战略对绿色物流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有重大指导作用。1.资源战略——循环物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实行资源节约,强调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用相对丰裕的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产品维护、维修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缓资源消耗速度;通过新的物流模式,降低物流过程的能源消耗。在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观的引导下,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将成为企业的一项法定义务,下面列举的是针对循环物流的一些具体策略:①前向物流过程的资源减量化;②逆向物流;③废弃物物流。2.环境战略——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在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使用的整个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物排放最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最小。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仅追求产品及其包装的绿色化,也要求产品获取过程、使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因此,企业必须将环境问题作为企业重要的决策变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改造,是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策略主要包括:①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评估及管理;②引入环境方面的帐务审核;③利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包装与运输的绿色化管理;④面向环境的企业物流系统再设计。3.科技战略——绿色物流技术实施绿色物流同样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有重要作用: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进步,决定着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途径和方式,因而,是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②节能新技术、清洁能源、环保型车辆等技术有利于改善物流过程的能耗和废气污染现象,是绿色物流系统设备与工具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一;③ 以现代信息技术 CPS、CIS、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有利于物流系统的合理规划和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能帮助制订最佳运输路线、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减少无效物流量,进而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物排放。4.员工教育战略——绿色物流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战略观和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既包括提高人口的科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还包括加强对可持续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与此战略相适应,绿色物流战略也应该包括对公众、消费者、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的宣传,建立员工的环境绩效激励机制,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我就是学航运专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点点帮助。 咱们是同道中人,你应该很清楚航运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即便很小的问题,比如无单放货,博士论文都可以写上几万字,我们班的同学也有不少选择写这个。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在临交稿了还一片茫然,不知道学了这几年的航运到底该写些什么。所以写论文首先要注意,找出有矛盾的东西。有了矛盾,才有的可“论”。例如保函,实务当中应用率相当高,可是却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一旦出现问题,解决起来相当麻烦,你就可以抓住法律规定的空白和现实航运业务的需要这个矛盾,论述保函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这是第一条建议。 我当初是因为基于对法律和海商法的偏好(我这门课成绩很好,对此也有一定的研究)选择了海商法方向,主要就写了对中国海商法的看法,提了些修改意见。其间和指导老师沟通后修改过一次,顺利通过。所以,我的第二条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量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向或者最熟悉的方向或者学的最好的方向。 另外,我不清楚你是哪所学校的。我的学校,会拿出最后一个学期作为毕业实习期,到航运企业去实习。我们的老师也建议我们,实习单位是什么方面的,就写什么方面(在船东或者货代或者船代或者船舶经纪公司实习等等就会有相应的论文写作方向),因为身在其中就会有很深的切身体会,也比较容易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我不知道你们是否会有这方面的实习,但希望你在毕业之前能找这样一个机会到单位去实习一下,然后写与你实习相关的论文。例如我一个舍友是在一家船舶经纪公司实习的,他的论文写的就是船舶经纪人以及船舶经纪行业发展的前景,也是顺利通过。这就是我的第三点建议。 以上三点建议,但愿会帮到你。
在企业的发展中,项目和运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两类活动。把项目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建立适应市场发展客观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信息需求的紧张局面为各施工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中标价位的普遍降低对造纸公司发展又提出了新的严峻课题。在此局面下,造纸公司在施工项目中推行项目管理,注重成本管理和工程管理,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多详细资料找我
报关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 为题 应该还行 补充一句: 自己写吧 上了几年的学 都是快要离开学校的人了 写个论文还要别人帮忙 不是我打击你 你太失败了吧 自己写 以后还有点东西回忆 还可以多学点东西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1.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2.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3.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国有或部分国有的外贸企业,二是放开外贸经营权之后,逐渐成立的民营外贸企业。以下我为你带来外贸业务员的实践心得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外贸业务员的实践心得总结篇1 为了使我们能将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一步学习和巩固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校为我们20xx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外贸业务实习这门课程。我觉得这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让我更熟悉进出口的业务流程和填单制单等的具体工作,为我将来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也反省自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这次的外贸业务实习主要是利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发的世格软件simtrade外贸和外贸单证教学系统进行的。sintrade外贸主要是利用 SimTrade 提供的各项资源,做好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及产品,像发 广告 和信息等,然后通过邮件系统进行业务磋商,掌握往来函电的书写技巧,同时,还要掌握不同贸易术语在海运、 保险 方面的差异。在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环节的磋商过程中,灵活使用贸易术语CIF、CFR、FOB与结算方式L/C、T/T、D/P、D/A,正确核算成本、费用与利润,以争取较好的成交价格,并根据磋商内容,正确使用贸易术语与结算方式签订外销合同。所以,我们需要熟悉四种主要贸易术语L/C、T/T、D/P、D/A的进出口业务流程,根据磋商内容做好备货工作,正确签订国内 买卖合同 。接着就是我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正确填写各种单据 ,包括出口业务中的报检、报关、议付单据,进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开证申请。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真的填单,刚开始对于开证、审证、审单要点都不是很熟悉,需要对着操作指南一步步来。 心里想,如果现在真的是去工作,我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是不合格的,所以要趁现在这个实习的机会,多熟悉各个环节,尽可能尽善尽美。simtrade评分标准包括基本资料、单据制作、财务状况、库存状况、供求信息、邮件管理、业务能力等七项,所以我们在模拟进行业务时,需要多找不同的交易对象和不同的产品,另外 4 种成交方式和 3 种价格术语要搭配使用,当然,你的利润越高,你的分数也会有相应的增长,所以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我必须合理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虽然这只是一个模拟的操作平台,却仍然让我感觉很真实,让我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互动关系。而另一个实习的平台外贸单证教学系统则是让我们更熟悉各种邮件和单证的填写,老师也会按照完成的情况打出相应分数并会给出正确的参考样本,将这些正确的参考样本收集下来就成了我积累的知识财富。 通过实习,我对国际贸易实务各个环节又有了更深的印象,确实,实际操作和平时理论知识的学习感觉是有差异的。你不去实践还不知道原来自己对于进出口的业务流程是如此不熟悉,自己原本还觉得还行啊!教我们国际结算的詹老师常说:“纵向的流程,横向的技能。”这次实习还真是感受到它存在的真理性。如果流程你都不熟悉,你怎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难道实际工作中还要拿着操作流程指导吗?我还有一个薄弱项就是进出口预算表的填写,因为实习中的数据告诉我,我计算的准确率是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正确过,某些部分的计算和实际结果是有差别的。外贸业务讲究单证相符,如果一个地方算错,接下来的各种单据的制作就会跟着出错,所以作为将来可能从事外贸的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经过这次外贸业务的实习,我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同时,也重新评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更熟悉外贸实务的具 体操 作,并进一步巩固、 深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自己从事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外贸业务员的实践心得总结篇2 外贸工作是一项简单但又不容易的工作。之所以说它简单,是因为有一台电脑,一条网线,你就可以开始你的外贸业务了。但是同时外贸还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 学的是 旅游英语 专业, 毕业 后却从事了外贸行业。半路出家的我经过两年的坚持与努力初步摆脱了菜鸟的级别。一些想法与感受不能说让大家都受教,而且外贸的知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全部囊括出来的,但还是希望我的总结对那些外贸新手有所帮助,给大家一个方向的指引。 在校园里的时候,老师就 教育 过我们“外事无小事”,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时处处我们都要特别注意。而外贸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正是和外国人打交道,没有和他们的接触,我们的工作就做不下去,所以我们做的是一份“大事”,因此请珍惜你现在的外贸工作,尽量尝试着去喜欢上它。也许作为新手的你正在为一些不知道的外贸问题而抓狂,也许你正在为某个难缠的客户而头疼,又或者你正在为面对巨大的压力在进与退之间挣扎,但不管怎样,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这个行业,就一定要摆好心态,做好承受压力的准备。有了一份积极的心态,怀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你所要吃的苦就没有那么苦了,你才能充满激情的全身心的去付出,去奋斗。同时做“大事”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把握住每个细节。一个小小的马虎导致巨大损失的比比皆是。 外贸工作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的外贸业务员都是从零开始的,工作 经验 ,报价技巧,对客户把握的敏锐度,还有客户资源,客户群不是一开始工作就会有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慢慢积攒起来的,就像钓鱼一样。很多业务员坚持了一段时间不见效果,坚持不住了,跳槽,结果前面的努力功亏一篑。钓鱼的时候我们永远不知道到底哪一刻会有一条什么样的鱼咬上你的勾。做外贸也是这样,也许在你放弃的下一刻,一个客户准备和你合作。这不是很可惜吗?可能我们坚持了,但是某些外界的因素让我们不能坚持到钓上鱼的时刻,至少我们尽力了,至少不是我们主观的退缩那也就没什么可感到遗憾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坚持,一定会等到一个惊喜回报给你,当然前提是你坚持的方向是对的。 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不一定所有的外贸案例都要亲身经历一遍才能增长经验。别人的经验一样可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经常去一些外贸论坛浏览一下,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学习别人的长处一样可以让我们提升自己。加入一些外贸群,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一些前辈们讨教一下,也许就迎刃而解了。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知识,提升个人魅力。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对外贸人员来讲更加是一句真理。 最后祝愿所有外贸从业人员都能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外贸业务员的实践心得总结篇3 三个月的实习很快过去了,我从一个学生开始,真正接触社会,领略了一些社会上的生存规则,也很幸运地把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用到了实践之中。我做的工作主要是外贸业务员的接单工作,平时主要负责阿里巴巴的操作,用阿里巴巴发布产品,接受询盘,报价,后期联系客户。这期间学会了如何分析询盘,报价,如何维护客户。我参加了阿里巴巴的培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另外在一些免费网站上注册产品。在熟悉了产品之后,我通过自己在网上寻找客户邮件,发了很多开发信。另外做接听外国客户电话,帮助公司翻译文件之类的工作。 在实习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外贸业务员的经验: 首先,对于自己的产品要有非常专业的了解。有时候,老外指着一个产品问我,材料,压力,通径大小等性能的时候,我通常不能回答,他们会觉得你不够professional,而会转向其他的客户。 其次,要有非常强烈的时间观念。如果老外要形式发票,需要一些单证,在可以的情况下要尽快赶出来,千万不可以拖延。有的老外会很好心提醒你,please be quick,otherwise you will loose us,有些时候你的生意莫名其妙就被竞争对手抢去了,却只是因为在时间上晚了一步。 第三,虽然我从计算机一级考到了三级,但是一些基本的office 软件我并不能做得很好。在工作中,要用word做漂亮的报价单,以及用excel做形式发票等,刚开始我完全不知道如何着手,在指导师傅的耐心教导下,才能够自己做一些。觉得很汗颜。另外我发现掌握一些基础的photoshop 操作技巧,对于b2b操作非常有利。 第四, 英语口语 能力仍然有待加强。在实习期间也有接到一些老外漂洋过海的电话,有些可以听懂但是会由于激动或紧张一时语塞,有些根本不知所云,所以平时仍应加强锻炼,做一个出色的外贸人,讲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其次,用电脑输入英语的能力也需要锻炼,用msn和客户交流的时候,老外一激动,讲话会非常快,信息一条条飞蹦出来我根本招架不住。 最后,要始终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从学校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转化为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中要有适应能力。另外,这个职业的性质决定必须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所以要有忍受住单调和枯燥的能力。要把看似单一的工作转化为兴趣,心中有信念,想到单子做成以后的喜悦,变不会觉得很辛苦了。大家都知道,做外贸是一件很考验人意志力的事情,在几个月没有单子的时候压力会非常大。我看到一些业务员,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在“钓到大鱼”前一直默默地守在电脑前,觉得非常佩服,尤其在看到他们的坚定的信念都开花结果的时候。 虽然我的工作是以接业务为主,但平时我也注意了一些外贸流程和单证的制作。了解到业务员接单之后,首先会安排工厂进行生产,备货,之后去商检局报检,联系货代。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操作和理论有所不同,单证的制作也相对简单,因为现实中一般很少用到信用证,而会选择电汇的结算方式。 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我对书中的外贸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更直接的了解,也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做外贸”。作为一个 职场 新人,我们就像一张白纸,需要社会上的不断的磨砺和着色才会变得更加多姿。这段实习给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帮助我在外贸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外贸业务员的实践心得总结相关 文章 : 1. 外贸业务员实习心得3篇 2. 外贸公司实习心得体会3篇 3. 外贸业务员实习工作总结范文3篇 4. 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心得总结 5. 外贸业务员实习心得 6. 外贸业务员个人实习总结 7. 外贸工作心得总结
外贸业务员的工作总结报告
引导语:工作总结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有利。以下是的我为大家找到的外贸业务员工作总结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了2013年,满怀热情的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年。在这年终之际,现对来公司九个月的时间里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成了100P圆筒、100P彩虹、60P共91个集装箱的出口到美国,14个托盘的100P彩虹出口到日本,10个托盘的60P和100彩虹到台湾,及2400套圆筒和600套60P(REPLACEMENT)到美国。
主要负责
1.签订合同后,催客户开信用证,并与收到后审核,有问题并通知及时修改。
2.按制定的出货及相关要求与货贷联系租船订舱。
3.与客户确认相关得出货资料后,整理单据,办理木托熏蒸。并准备熏蒸证书。
4.协调好生产部门,按客户不同的包装要求,安排拖车发货。
5.核算出相关的出口数据,制作单据,委托办理出口报关。
6.根据信用证要求,制作并准备相应的出口单据,去银行办理交单议付,有时办押汇。
7.登记相关的出口资料,并按客户要求,每周提供装箱图片、箱封号、船名航次等资料。
8.将资料整理归档,并随时与银行核对每笔货款得到帐情况。并将每月的出口资料提供给财务。
此项工作繁琐且重复率高(自七月份起,几乎每周重复一次),占去了近80%的精力。
期间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也犯过不少错误:
1.拖车订晚了,害同事及工人加班装集装箱。
2.与车间及其他部门配合、协调不够好。打件时缠绕膜的包装方式出现错误,检查工作没做好。
3.车间加班不及时,常被叔叔点名。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个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及对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在繁忙之中找条理,危难之中找希望。
二.与客户进行日常的邮件联系。
主要负责与韩国BESTSELECTION公司联系关于此出口美国货物的细节内容,一般通过邮件来回确认。包括三种货物的包装、结算、出货期、产品质量、木托干湿度、法兰克福展位、新样品及相关产品的变动等等内容,其中大部分是协助王总来完成。
期间曾因业务经验少有过失误:在事情紧急、误解了韩国意思的情况下,与美国客户直接联系。结果给客户造成误解,给王总带来麻烦。
通过这项工作,使我原本欠缺的英语写作及口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学到了好多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及业务上的知识。但离一个成功国际贸易业务员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在今后工作中,定会多多注意,加以改善。
三.新产品的开发,为客户备样。
将王总与客户的谈判结果(有时旁听并记录)及产品要求、变化等内容传达给采购及生产部门,并负责监督并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按双方协商及客户要求,准备样品并负责发到美国或韩国。按不同要求,为客户提供图片、报价等,通过邮件反复确认。协助销售为.
整理库存样品并报价;给.准备从日本带回的新样品;给MORRIS准备美国展会样品并报价等。
通过对此业务的接触,使我对公司的产品有了更好地了解,但距离还差得很远。这对于业务员来讲是一大缺陷,希望公司以后有时间能定期为新员工组织学习和培训,以便于工作起来更顺手。
四.与韩国HANKOOKSHARP订遥控铅芯;催GOODFELA生产并尽快发货;订EMICRO的细太空,并与收到货后,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邮件联系。由于出口美国货物的任务加重,后来都转给小毕负责。
五.处理日常工作,服从公司领导安排。
联系法兰克福展位的装修及邀请函的办理;为领导办理迁证准备资料;与车队、熏蒸、货贷、报关行、快递等搞好关系并与之定期结算费用;服从领导日常安排的各项工作;协助行政部制定部门职责;联系复印机维修,电脑维护等等日常工作。
总体说来,对于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都已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
展望2015年,我会更加努力、认真负责的去对待每一个业务,也力争赢的机会去寻求更多的客户,争取更多的订单,完善进出口部门的工作。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新的挑战。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来到公司已经半年了,就快到过年的时候了。记得刚来的时候,由于经验的缺乏,是即兴奋又担心。最初是抱着学习和锻炼的态度来到这里的。半年下来,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在此,当然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慢慢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在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
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工作后,发现一切都比在学校的时候正规化,每天要准时上下班,每天要对着电脑坐一整天,现在的业务员离不开电脑,起先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状态也就调整过来了。首先,先总结一下我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这半年来我主要是做以下这些事,最主要的当然还是负责网络发布这一块。记得刚来时不懂得如何发布,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布,慢慢地有了新的体会,知道如何提升自己公司产品的曝光率。当然也会每天及时地更新我们公司的产品信息,并不定期地将一些新的产品发布到网站上去,充实我们的产品信息。半年下来,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客户,但也会在一些免费网站上收到一些询盘,可见功夫并没有白费。因此以后还是会继续努力维护这些B2B网站。其次是对产品的了解。记得刚来时经常会下到生产车间了解设备,为此主管也为了让我们尽快对产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我们每周了解一台设备,彼此之间互相交流。现在我对公司的主营产品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当然我们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去了解更多的产品,特别是其他厂家的。除此之外,平常我也会处理一些询盘。主管会将一些在阿里巴巴网站收到的询盘分配给我处理。当然我也会及时处理,对信件及时作出回复,但大部份都杳无音信,可能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相同的事情。很多发出去的信件都得不到回复,即使部分报了价,但最终成交的可能性也微乎及微。即使是这样,也要对每份询盘做出及时回复以给客户留一个好印象。都说做业务员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大概就是体现在这里吧。半年下来,虽然还未接到单子,但总体而言对外(内)贸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客户询盘——报价——得到订单,签订合同——公司内部下单投料——生产部生产设备——发货——调试——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当然半年下来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就是公司整体制度比较混乱。我基本了解了公司的工作流程,也明白了公司的发展方向,这让我了解到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团结的力量是很大的。公司最主要的部门是销售部和生产部。这两个部门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倘若这两个部门脱节了,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我们知道只有销售部接到单子了,生产部才会有活做。而与此同时也只有生产部按时交出设备,才有可能带来下一次的合作。其实作为一家公司,首先经营的是人才,其次是诚信,然后就是产品。来到豪特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这半年里,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楼下的钳工换了一批又一批,包括仓管、技术人员都换过,人员流动频繁,可能是员工们都缺乏一种归属感。还有就拿新产品鞋套机来说,自从上了这个产品后波折不断,如不能按时交货,客户来了多次却看不到能正常运行的设备。都说成交并非是销售工作的结束,而是下次销售活动的开始。但我们的现状却是接一个单子就失去一个客户。说到底原因在于诚信,我们知道诚信是公司经营的理念,与其说经营产品,倒不如说是经营诚信,每个公司都是靠着诚信保持着自己已有的客户群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还有就是产品质量也至关重要。出去的设备只有具备高质量,客户才会信赖我们,所以今后在产品质量方面一定要把好关。
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也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及帮助,当然要特别感谢的是主管。记得刚来时真的是很多东西都不懂。都说新人是需要人带的,我可能算是幸运的一个,因为有经验丰富的主管带着。记得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不懂得如何收发传真,不懂得如何在B2B上发布信息,不懂得如何对一些询盘函做出正确的回复。这段时间在主管的`悉心指导下真的学会了很多,除此之外平常大家也会教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是在学校里是学不到。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要学的还很多,我会继续向大家好好地学习。
最后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能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希望公司所有的员工都能齐心协力,努力让我们公司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目前,处在我的销售阶段,我认为:工作总结,就是将自己的工作学习过程用文字来梳理一遍,使自己能够体会得更深的一种方式。
一、过程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我就借助这种方式,将我短短几个月的工作学习过程再温习一次,希望自己来年能够将自己的内存不断扩大,不断接收到新的知识。
八、九月份感觉在养精蓄锐,工作的基本主要内容仍然是:制作基本单据(F/A、 C/O、Commercial Invoice、Packing List、Booking)的第一份草稿.偶尔一个星期也会有一个询盘,销售经理为了锻炼我,也让我一直持续跟进一个“四款化妆包”的询价。
十月份,开始有点紧张了,似乎到了我们的旺季,整个办公室有点“沸腾”的感觉。加之,10月20号的香港礼品展即将来临,邀约、准备,我们不仅忙着手上的订单,更是偷出空闲来筛选样板。同时,我更是担心我自身的素质,我能不能去呢?最终,我还是有幸参加了,并且见到了如约而至的客人,心情很是高兴。
十一月份,对于一家工厂来说,我们的订单会有点“火爆”的感觉。边忙碌着基本工作,剩余的时间用来做展会后的跟进。在一遍“嘟嘟”“咚咚”“嗒嗒”的声音中,在本月末我也迎来了第一张订单。
十二月份,一门心思扑在了第一张订单上,担心、忧虑、担心,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当中,顺利出货了。在本月末,我又迎来了第二张订单。
一月份,临近新年,心情似乎有些躁动、不安静,只想完成手头的工作,并不想为自己安排更多的活儿,想回家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明白:有些事情做了并不一定会马上体现出价值,但或许它可以映射到其他方面,可能在某一方面它又会带来很可观的回报。
有些事情,你做的时候,首先就得考虑它的价值,因为一旦牵涉到一连串的负面问题时,你做的不但毫无任何价值,并且有可能殃及他人,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而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慢慢的、有条不絮的做事情,会帮助你看清楚一切。
二、待解决的问题
1. 价格问题
(1)面对不了解的客人,报价时采取常规算法.
(2)面对熟悉的客人时,报价会适当做一些调整。充分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形成规模效益。这样,我们为顾客提供价值和追求回报(利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客观上达到一种双赢效果。
(3)面对同一个询盘,第二次报价时,
①与第一次相差不大,皆大欢喜
②与第一次相比,价格低了很多,在原材料价格未大幅度下降的的情况下,一般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如果出现了,我们就会怀疑质量以及生产能力问题了。
③与第一次相比,价格高了很多,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实物与电子档描述的差距(生产商观点)。
作为销售面对客户,客户却不见得会这么理解,所以我们需要有其他的理由来说服客户。因此,我希望在以后的询盘当中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希望能知晓价格涨幅过高的必要、充分并且具体的理由。
因为,顾客总是希望质量好,价格低,特别是在价格上要求是无界限的。我们不能过于尾随他,但要让他称心如意,做好我们的CS销售基本原则。(不过从我们的销售模式来看,似乎采用的是4PS,因此价格关显得尤为重要,不知道以后我们会不会改变4PS的这种观念呢?我个人不大喜欢将产品价格定位,然后向顾客收取多少钱。我认为:应该先从顾客那了解,他愿意付多少钱,然后按着这个价位为顾客把关。不过这样做,目前对于我来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处)。
2. 产品知识问题
当客人对我们的某一同类产品感兴趣时,就会有许多想知道的问题。作为阅历浅薄的我,很多实在是回答不上来,导致客人问一句,我再问、再回答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希望在询价时能顺带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关此项产品的信息。(不用加大工作任务量,按照自己平常对此产品的接触、经验与了解让我获得更多信息)。随着产品知识的互相传递,随着时间的积累,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也会知道得越来越多,面对有关产品的知识问题便不会感到恐惧了。
3. 样品品质把关问题
这实在是一个恼人的问题,以我的鉴赏能力,只能看外表。兴许以后会不断成长,把好品质关,让双方减少头疼的问题。
三、认识
从总体来看,我们公司的销售涉及到以下一个销售链:
国内生产商——国内贸易公司——国外贸易公司——国外批发商——国外消费者(最终买家)
从买家的角色来看我们处于一级销售链,与国内诸多生产商关联,我们有丰富的供应商资源。
从卖家角色来看我们处于二级销售链,面对全世界国外各式各样的买家,我们的客户群庞大,无论从买家还是从卖家来看,我们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让两者形成互相需求、利益共享,共同发展从而成为当今强大的企业集团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所在。
销售犹如一场战争,销售人员处在前线冲锋位置,而采购则是后盾、是基础、是盘旋蜿蜒深埋地下的树根,根深了,后援与储备力量充足了,销售人员发起的冲锋,才能取得进攻与全面突破。当然,这也是一个互动过程,销售人员的突破自然也会带动采购的发展,也会让采购的供应商变得越来越强大,根基也会越来越稳,越来越深,然而如何继续保持这种持续上升的状态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这里,我看到了我们的优势,所以我相信我的选择,并且相信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四、目标与计划
两张订单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大家共同出力,共同解决困难让我又一次切身实地的领略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相信明年我会有机会渗透AIDA的循环销售过程。
Attention——Interesting——Desire——Action——Good feedback(good feedback pushes and promotes customer's attention, then achieves sales.)
产品如果能够收到非常好的市场反应,顾客不错的口碑,那么这种循环效应是很容易产生的。因此我的每一单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争取做到最好。
为了能够朝这个效应前进,既需要奠定基础,又需要一个良好的规划。
自我方面:
1. 树立积极的态度并且保持它。厄尔.南丁格尔说:“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态度的关键并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自我启发的状态。而保持这种启发的状态,则必须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2. 定下小计划,把任务交给自己,让自己满意
3. 集中精力,寻找机会
4. 帮助别人。对销售另一种理解是:帮助别人做生意。
5.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正因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带着狂热、带着激情去做。
工作重点:
1. 新客户开发
新客户的开发,对于刚刚入门的我来说,是销售的一个必要切入点。
① 从所有的客户资料中,筛选出少许潜在有力的客户。
② 了解潜在客户,也了解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与客户交流、沟通之前,先了解顾客以及销售市场,借助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收集客户有关信息。
③ 倾听。在第二个步骤有了一定的效果之后,就需要慢慢的建立友谊关系了,耐心聆听客人的各种需求,也借此机会能了解客人更多信息。
④ 沟通、交流,进一步的发展友谊关系。
⑤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要求客人发来询盘。
⑥ 询盘持续跟进后,如果条件允许,可要求见面洽谈,这样可以大大加速互相之间的诚信度。
⑦ 双方之间有了不错的诚信度,生意自然而然会不请自来。
以上都需要针对潜在客户做一个持续的进攻。
2. 销售终端能力的提升
销售任务的最终实现决定于终端的销量,而终端销量的提升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终端销售技能的提升,比如说以前有10个潜在客户,只能成交1个,现在销售技能提升以后能成交5个,这明显就比以前增长了40%。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前做好计划以及学习,将一些比较好的销售方法融入脑中并力求熟练运用到实际销售当中。
3. 和每个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
不管是潜在客户还是已经合作过的客户,都需要建立长期的友谊关系。有一条古老的商业格言说:“条件一样,人们想和朋友做生意。条件不一样,人们还是想和朋友做生意。
可见,友谊的力量之大,另外,由已合作过的客户介绍过来的客户更是非常难得,我们要好好把握这样的机会以及持续不断的创造我们COMBEST的口碑来发展这种有利的趋势。
虽然,发展这样的关系需要时间来认证,但我相信我会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以及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发展和维护这样的关系,相信我会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