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研究论文

《水浒传》给我留下的印象不仅只是热烈的战争场面,而是每个人鲜明的性格。宋江的仗义、李逵的勇猛、吴用的机智……不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及时雨,也不是智多星,而是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这一句话是鲁智深说的,意思是: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虽然他相貌不扬,但性格热忱率直,嫉恶如仇。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并交给金家父女作盘缠。回到住处后,仍不释怀,气得连“晚饭也不吃”。第二天还亲自到客店中,将店小二痛打一顿,以使金家父女能够脱身。他粗中带细,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确于在野猪林中置林冲于死命。而鲁智深事先打听到,野猪林是一个杀人的好地方,就先到一步。阻止了他们杀害林冲。有人说,鲁智深是假僧真佛,我认为,所谓假僧,就是指他出家了还“酒肉穿肠过,”而真佛就是指他真正做到了空、善、净。他把整个世界都看透了,所有事情都看开了,就是空。他乐意助人,做到了善。而净就是鲁智深这一生光明磊落、清清白白。人们经常说惩恶扬善,惩恶是义,扬善就不是了吗?鲁智深这一生一直在扬善。他这是真正的“梁山好汉。”我更喜欢鲁智深,虽然他相貌不扬,但他身体里有万千力气,他形象高大威猛,他仗义豪爽,让读者、甚至书中的无赖们也深深地敬佩他。

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人物生性豪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 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第三回),到大闹桃花村(第五回),火烧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闹野猪林(第八回),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而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一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这件事情上反映出鲁达的性格,这事如果换上李逵,肯定不知道跑。换上武松,也要好汉做事好汉当,等着官府来拿。如果碰上杨志,也说不定拉上几个旁观者作证,到衙门里去说理:“大家可都看见了,是他先欺侮人的。你们各位到衙门里可得给我作个见证啊。”可是,鲁达不是李逵,不是武松,也不是杨志。他先跑了再说。鲁达的聪明就可见一斑了。鲁智深是个细心的粗人鲁智深尽管是个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极其细致的人。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鲁智深如此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头,一个是小脚女人,他们可没有“俺”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噪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急公好义然心细如发之难得。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揍这小子,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拍拍屁股走了,一旦周通这小子反悔,刘家可真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性骚扰,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将他的军:“大丈夫作事,却休要反悔。”(第五回)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做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恐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不忘了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不如此不足以震慑那董超薛霸,不如此也不足以使自己放心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鲁智深不小心打死了镇关西后,出家做了和尚。

佛家常见四大皆空,又最讲戒贪、戒嗔、戒痴,更要求戒酒戒色。初到五台山出家的花和尚鲁智深,却样样都犯了佛门寺院清规戒律。

鲁智深的性格急躁,脾气不好,又不讲个人卫生,生活习惯又有暇疵,因此与寺院的同事们处理不好关系,且闹得很僵。

幸好,鲁智深遇到了一个好师父——智真长老。

寺院内从监寺到普通的和尚们,都对鲁智深意见极大,纷纷要求将鲁智深赶出寺门。

惟智真长老,在观过鲁智深的生平造化后,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得道高僧,只不过时机未到。

《水浒传》中,一次大醉后,鲁智深惹下大祸,打塌了寺院亭子,又坏了庙内金刚神像,打搅得众僧人要卷铺盖走人……

智真长老知道,鲁智深再不走,僧人们众怒难消。于是,在送鲁智深出山前,送给他四句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鲁智深聆听,三拜九叩师父后,离开了五台山,前往大宋东京开封府相国寺。

“源易缘”注意到,师父送给鲁智深的四句话,代表了他一生中重要的四次转折点。

其中,“遇林而起”:既指《水浒传 》中的梁山好汉,鲁智深的好友——林冲。又指他在野猪林,仗义出手相助,救下遇难的林冲;

“遇山而富”,应该指的就是他在二龙山遇到了,丢失生辰纲的青面兽杨志和景阳岗打虎英雄——武松,从此变得富有。

网络中,也有人认为,这个“山”指的就是梁山。鲁智深上了梁山后,在108名梁山兄弟中,排名第13位,上应天孤星。

“遇水而兴”又指的什么呢?通读《水浒传》,“源易缘”认为,这个“水”,多指的是水泊梁山;

又指,他后来征方腊中,幸运撞上逃难的方腊,连朝廷降诏都要奖赏他。只不过,鲁智深已看透名利,心灰意冷,不愿为官,遂婉言相拒。

“遇江而止”在网络中,有人认为,自遇到了天魁星宋江后,鲁智深开始停止了继续漂泊不定,从而一心一意认定宋江为哥哥。

但从鲁智深一生的际遇来看,是他来到杭州钱塘江后,决定留了下来,并在此地,修行坐化,终成一代高僧。

四大名著《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外号是“花和尚”,这个外号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鲁智深是36天罡星之一,对应着天上的“天孤星”,在梁山108单将好汉中,排名第13位。

《水浒传》原著第17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一章节中,鲁智深曾告诉杨志:自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在五台山削发为僧。人们见到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喊他为花和尚鲁智深。

据说,鲁智深身上所纹的花绣是花中四君子——梅花。

可见,鲁智深的外号——“花和尚”之名中的“花”,指的是梅花,并非花心的“花”!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水浒传》、《中国神话》、《中国民间传说》、《中国佛教》等;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是:

鲁智深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向统治阶级主动挑战、主动进攻,即所谓“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他是一位反迫害的英雄,但不是反对对自己的迫害,而是反对对别人的压迫和不平。

他不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且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他对金氏父女的救助和对林冲的保护都体现了这一点。他反压迫最坚决,毫不畏惧,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危险。

性格:

鲁智深并不是只具有热血与理想主义的勇夫,他还不乏智慧与践行的能力。在去找郑屠麻烦的时候,鲁智深最初只是买肉,左挑剔右挑剔,让郑屠按捺不住,主动找他麻烦。

这样鲁智深便理所当然地还手。打死郑屠后,又指着郑屠的尸体说“你诈死”。在这里,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也展露了出来。

毕业论文鲁智深人物形象

观点不敢苟同

以下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你参考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98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99 “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101 论纳兰性德词102 苏轼词的主导风格103 《桃花扇》人物论104 秦观词的婉约风格105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106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107 论易安体108 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109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10 论晴雯形象的人性内涵111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112 关汉卿性格浅析113 王维诗中的禅趣114 浅析王熙凤的理家才能115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116 试析《红楼梦》人物——惜春117 浅谈《莺莺传》的写情艺术118 论《窦娥冤》的艺术特色119 论苏轼元佑时期的创作特点120 浅论范进中举121 浅论林黛玉的性格122 苏轼词浅析123 浅析古人交友之道及现实意义124 浅析陶渊明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125 论陶渊明的矛盾思想126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127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128 浅谈王维诗中的禅趣129 杜甫诗浅论130 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131 论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132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133 论晴雯134 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变化135 薛宝钗形象塑造浅析136 论李白的山水诗137 《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138 陶渊明与鸟(酒、自然等)139 王熙凤形象浅论140 浅析辛弃疾词中的豪壮之气141 论稼轩词的爱国主义精神142 浅析唐代诗人笔下的闺怨诗143 浅谈《金瓶梅》的讽刺艺术144 浅论李贺的诗风及成因145 浅谈陶渊明的人生价值观念146 浅析薛宝钗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147 浅论王维诗中的禅趣148 浅析鲁智深形象149 论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150 浅论苏轼诗中的自然美151 浅论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152 平儿形象分析153 浅析大历诗风154 浅论魏延的性格悲剧155 浅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思想156 论范成大的田园诗157 论陆游作品中爱国思想的一贯性158 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159 《诗经》燕飨诗的场面描写160 《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161 《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162 《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163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164 《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165 《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166 《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167 宋玉赋试论168 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169 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170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171 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172 论蔡邕的碑体文173 曹植诗风的衍变174 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175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176 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177 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178 《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179 《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180 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181 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182 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183 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184 宫体诗的女性描写185 论《文选》对诗的分类186 论南宋雅词187 《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188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189 王维诗中的禅趣190 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191 论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192 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193 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194 岑参边塞诗初探195 论李白的梦诗196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197 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198 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199 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200 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201 论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202 论苏轼诗203 论陆游的爱国诗204 论辛弃疾词对清词的影响205 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206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207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208 贺铸词的艺术个性209 论诚斋体210 宋末逸民诗初探211 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212 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213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214 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215 《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216 《水浒传》的忠义观217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218 猪八戒形象分析219 论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冲突220 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221 《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222 《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223 《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224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225 论词在元明时期的衰落226 宋江形象分析227 《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228 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229 “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230 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231 论《西游记》的成书232 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233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234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235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36 大观园的文化意义237 《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238 《长生殿》的爱情观239 《桃花扇》的结构艺术240 《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241 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242 论清诗的宗唐宗宋之争243 论桐城义法244 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245 花间词的艺术成就246 《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247 论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248 论归有光的散文创作249 论清词中兴250 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251 论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252 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253 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254 论明清小说题材的嬗变255 《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256 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257 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古代文学分为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不知你要写哪个阶段的,哪儿内容的?你得具体的啊

水浒传人物的论文范文

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 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鲁提辖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并交给金家父女作盘缠。回到住处后,仍不释怀,气得连“晚饭也不吃”。第二天还亲到客店中,将店小二痛打一顿,以使金家父女能够脱身。“拳打”镇关西时,采取不依不饶的态度,“应口”要打,“讨饶”更要打,三拳便将这个地方恶霸置于死地。本来,鲁提辖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无怨无仇,能如此这般,就充分显示了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而这些性格特点的中心皆在一个“义”字。(2)勇而有谋,胆大心细。鲁提辖在救助金家父女,惩治恶霸郑屠时,处处表现了这个性格特点:当详细了解金家父女的姓名住处及郑屠肉铺的地址后,虽气愤难当,却能权衡利弊,首先解救金家父女,使其脱身,并能考虑到他们缺少盘缠,将银子送给他们;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他们,一反平时的火暴脾气,竟然能“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拳打”郑屠,更显出他的智勇双全:先采用“激将法”,郑屠果然经不住“三激”,被他引到当街上,手执利器,造成持器行凶的口实,然后再当众质问“你如何强金翠莲?”使围观的人知道惩治郑屠是伸张正义,待到“拳打”时,本欲狠狠惩治,并非想把郑屠打死,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却能随机应变,故意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大骂着慢慢离去。这些情节皆表现了鲁提辖的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3)热忱率直,粗犷刚烈,兼有粗野。邀史进、李忠吃酒叙话,当酒保问他:“官人吃甚下饭”时,便不耐烦地说:“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当听见隔壁阁子里有啼哭时,就摔碟子摔碗,并要酒保“你与我唤得他来”问个明白。听了金家父女的哭诉后,二话不说就要去“打死了那厮”,又送银相助等。这些都反映出鲁提辖对朋友热忱,办事直爽,性情刚烈粗犷,兼有粗野的性格特点。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观点不敢苟同

水浒传论文参考文献鲁提辖

摘要: 水浒传中的女性描写非常有特色,有些可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人却往往没有几个好人,往往都是心狠手辣,就算是性格不明的人,也往往是男人间的祸水,而外表的美丽总是与心灵的不美丽沾上了边缘。还有些人长得五大三粗,可是心肠却好,试试还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       关键词: 貌美如花。沉鱼落雁。心狠手辣。   一:美丽的女性主要分类。 1:心狠手辣类。   说起水浒传中的心狠手辣之人,潘金莲的性格最为突出。他勾结外面的男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就连在自己的丈夫武大郎生前,还勾引过武松。武松对她不太管,不太问,因为那是他的嫂子。这潘金莲可说也是个大家闺秀,之前在水浒传中有描写。   他为大户家的丫鬟大户,对他也有着非分之想。财主想让他当自己的小老婆她却誓死不从,他将此事告诉了财主的大娘子,大娘子十分的愤怒,并且财主为了报复他,将他给转嫁到了又黑又矮又丑的武大郎家中。她在武大郎家中,也是整日受气,觉得自己太漂亮,武大郎配不上。为什么偏偏落在了这个身高只有五尺的人的家里。而武松来了之后,她的态度也大为转变。来的时候,她一个劲的叔叔的叫唤着。只会想着让武松可以注意起自己。然而自己也勾引上了武松,哪怕今年每天做的事,只有武大郎才蒙在鼓里。武二郎来了之后,潘金莲每天不哭也不让武大郎也轻松了不少。他仅仅觉得潘金莲是嫂嫂,对叔叔的疼爱,于是就将武松留在了自己家里。然而武二郎去出差之时,西门庆偶然间也看到了潘金莲。他想把潘金莲娶回家。可是丈夫在世,只有丈夫同意,潘金莲才可以被休掉其改嫁。在潘金莲与西门庆四周,我们却忽略了这样的一个女人。那就是王婆。平日里大家只知道说潘金莲的坏,潘金莲的什么,却不知道致使他成为最大错误的王婆。     2.爱惹闲事类         这个王婆什么也不是,就是他隔壁家的媒婆。可就是这个媒婆,指使他最后的死亡。就如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三姑六婆,以淫道之霉”,在宋朝的时候,这种人也最为可耻。西门庆这个人实际上非常胆小。就连起初喜欢上潘金莲也不敢告诉她,一切的一切都是王婆在从化。导致他们二人走向错误的至极。宋朝的刑法建立在这种人犯罪之时是要千刀万剐的,所以武松当时也没有杀掉她。可怕的也就是这种人。整天外面拉着东家常西家短,导致小偷听见了之后都可以去财主家偷东西。这种喜欢惹是生非的人更可耻。         这种人在水浒传中还不仅仅是王婆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宋江的外室,也就是宋江的小妾阎婆惜的母亲,阎婆。         这个人往好里说了就是机灵,往坏里说了,就是两面三刀。在阎婆惜向宋江讨要那100两黄金之时,宋江把她杀了之后,她的母亲阎婆只是淡定的说了一句,帮我养老就好。         但这个人确实是厉害跟宋江走出去之后,来到人多的地方就大喊大叫,使得宋江更为难堪。起码她也知道,如果在家中说要告官的话,宋江可能也会把他杀掉。         如果说到阎婆惜的话,那么爱惹闲事类也可以把她包括。           这个阎婆惜的父亲死了,她随着母亲来到宋江所生活的地方。宋江这个人就是同情心太强,再加上中间有人牵线,使得阎婆惜当上了自己的外室。           可是这个阎婆惜也是不知好歹。在松江出差之时与手底下的张三郎两人勾结了起来。正如阎婆回到家时所说的,你三郎来看你了,阎婆惜高兴的下去之后却发现是孝义黑三郎的宋江。           她惹的闲事就是宋江当时为七星聚义开路时送来的那封信上显示的有100两黄金,但是宋江只要了十两,阎婆惜非要他的100两,还偏要告官要嫁给张三郎,宋江实在没办法于是将她杀了。           爱人闲事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几个人的下场也是挺不好的呀。 3.不可相信型。       这也就是鲁智深当时遇到的金翠莲了。长得颇有姿色,却落到了西门庆家中。鲁智深仗义是仗义,但是这场事情判的也是太鲁莽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看出。     鲁智深不是读书之人,他不懂什么刑法之类,而我们现代人明白宋朝刑法之后,就可以知道金翠莲是在人。例如她开头说的,自己是从京城投奔而来。这点十分不可信。津城人有一个最大的刑法就是开除户籍,无论她受到了什么灾难,也不可能从京城投奔。       还有一点,金翠莲说的,西门庆家的大娘子好生厉害,将自己赶了出去。宋朝女人的地位是十分低的。他家大娘子无论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将自己老公的小老婆赶出去。         格外有一点要注意的,这个金翠莲在自己的刚被修了之后,丈夫正和鲁智深在那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前夫刚死,自己就嫁给了一个员外。他为什么不当时直接嫁给员外,然后再请员外帮自己还债的呢?   社会上的这种人,确实也是不可信。 4.祸水型。     这种类型的人,第一个开场的就是林冲之妻了。       林冲妻也十分美丽,从高衙内挡住她时,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年少的后生,可以看上一个比自己年长。一个年少的后生,可以看上一个比自己年长的妻子,也十分的罕见。         这种人心肠再好,她在《水浒传》中也是一个祸水。       因为自己的妻子,自己被逼上了梁山。因为自己的妻子被上司看重,使自己丢了官位。这种女人长得再好也不可能是幸运之人,因为这是在《水浒传》中。         二:女汉子型。(不太美丽型)     1: 描写的最形象的就是顾大嫂。她拿着双刀,见人就砍。在水浒后传中还有描写,她长得五大三粗的,还经常打自己的老公。这我就纳闷了,这样的女人在古代是怎么嫁出去的?       不但就是这样的女人救了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这种人是英勇无畏的。女人也可以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就如她一样。阳山好像没有规定,只要男人,但是女人也可以撑起半边天。         水浒传这本书中描写她的部分也极为少。但她的举止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哪怕她仅仅是一个女人,但她依然可以这样。     这就是水浒传中英勇之人中的女人,也是比较符合我们现代女汉子中的形象。       2:第二个应该也知道,那就是我们的母夜叉孙二娘。她的出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早的。他与自己的丈夫菜园子张青在十字坡开黑店,劫财,杀人,卖人肉包子。在这期间也遇到了武松,也差点让武松杀了去。         她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冲锋陷阵时,她也可以在前。她不是很美丽,但也不至于像顾大嫂一样五大三粗。         在上梁山之后,几乎没有描写她的地方了。她虽然说是非常的凶,就像我们生活中女汉子的那一种。但在108旦的梁山好汉中,她也是必不可少的。         3.第三个有点例外了,那就是一丈青扈三娘。为什么说她有点例外,原因就在于她并不像前两个女性一样,讲得非常不美丽。           她不是非常的不美丽,但她也有着几分的姿色。她不是那种只知道报仇的女人,却也是会着武艺的能人。             说她不计前嫌,可以从三打祝家庄中看出。李逵一斧一个的,无缘无故杀死了她的所有的亲人。她没有上次去找李逵拼命,也没有说在自己那里记上李逵一笔账,好等之后再报。宋江认她做了干妹妹,并带她在梁山泊里落了草。她没有表示不同意,也没有表示反抗,只是默默的答应。           她认宋太公做了干爹,并且宋江将她许配给了王矮虎王英。两人不再推迟,只是成了婚事。就这样一丈青扈三娘也成了梁山泊中的一员。         水浒传翻译成外文后,有的是啊《小河边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那《一百零五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最突出的就是这三个女人,他们虽然长得不是非常的美丽,但是却可以如一百零五个男人一样,冲锋陷阵,处事天道。       参考文献:《水浒传》《水浒后传》。

我读了《水浒传》之后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的鲁智深,更有不同与其他英雄的看法。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人物生性豪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是个聪明的好汉,是个细心的粗人。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第三回),到大闹桃花村(第五回),火烧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闹野猪林(第八回),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

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而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一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这件事情上反映出鲁达的性格,这事如果换上李逵,肯定不知道跑。换上武松,也要好汉做事好汉当,等着官府来拿。如果碰上杨志,也说不定拉上几个旁观者作证,到衙门里去说理:“大家可都看见了,是他先欺侮人的。你们各位到衙门里可得给我作个见证啊。”可是,鲁达不是李逵,不是武松,也不是杨志。他先跑了再说。鲁达的聪明就可见一斑了。

鲁智深是个细心的粗人鲁智深尽管是个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极其细致的人。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鲁智深如此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头,一个是小脚女人,他们可没有“俺”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噪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急公好义

然心细如发之难得。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揍这小子,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拍拍屁股走了,一旦周通这小子反悔,刘家可真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将他的军:“大丈夫作事,却休要反悔。”(第五回)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做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恐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不忘了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不如此不足以震慑那董超薛霸,不如此也不足以使自己放心。

以上是看了《水浒传》后对鲁智深这个英雄人物的点滴体会,因本人孤陋寡闻,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该部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细读无数遍仍然让人感觉如初读。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是鲁智深。作为施耐庵在小说起始阶段就重点刻画并且在结尾也浓墨重彩的人物形象,鲁智深在《水浒传》的地位和分量不言而喻。我在小说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尝试对鲁智深人物形象进行了细化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鲁智深的生平

鲁智深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名著《水浒传》里的重要英雄形象,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十三。他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胖大和尚,脱的赤条条的,背上刺着花绣”,故又被人称为“花和尚”。著名诗人聂绀弩曾作诗《水浒人物五首》,其中便有《鲁智深三首》,精炼地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

《水浒人物五首之鲁智深三首》

其一

肉雨屠门奋老拳,五台落发不参禅。姻缘说破销金帐,游戏闹翻碧柳天。

有我深林无冤鬼,送君明月满山川。惺惺只顾惜惺惺,天地古今孰此贤。

其二

何处何人有祸灾,洒家未肯挺身来?独撑一杖巡天下,只为三拳上五台。

匹妇匹夫仇不复,行云行雨泪谁揩。桃花村自师经后,岁岁桃花烂漫开。

其三

横身截挡人祸灾,截得人灾已上头。打罢三拳游代北,飞来一杖到沧州。

佛灯狗肉几馋死,村夜桃花为嫁羞。欲访吾师何处所,海潮声里衲衣秋。

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并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鲁智深上梁山后英勇善战,反对招安。梁山归顺朝庭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鲁智深果然擒得方腊大将夏侯成,并亲手抓获方腊。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圆寂而逝。

二、鲁智深性格特点

(一)豪爽侠义,嫉恶如仇

《水浒传》第三回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地痞恶棍郑屠横行一方,号为“镇关西”,公然强娶民女金翠莲做妾,先奸后弃,并讹诈虚钱实契的三千贯钱两。金氏父女无力和他争辩,只得含泪卖唱还债。当鲁智深吃酒时得知这个情况,勃然大怒,当即就要去打死郑屠,被一同饮酒的史进、李忠劝住。他立即凑钱,送与金老父女做盘缠,让他们收拾行李,自己来打发他们起身。当天气得连晚饭也没吃就睡,第二天起个大早,打发金老父女走后。怕店小二拦截报信,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老父女走远了,方才起身去寻郑屠,故意用要精肉臊子、肥肉臊子、软骨臊子的办法来激怒郑屠,使他先动手,好有个打他的借口。果然郑屠发怒,抢刀扑打,鲁智深趁机三拳两脚就要了他的.狗命,为地方除了一害。

《水浒传》第五回记,“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被智真长老转荐到东京相国寺安身。途经桃花村,投宿刘太公庄园。恰逢桃花山二大王小霸王周通强娶刘太公独生女儿。鲁智深主动提出,要给强盗说因缘劝他回心转意。周通夜里来做新郎官的时侯,被鲁智深揪住痛打一顿。后鲁又领着刘太公到桃花山退亲,当着大王李忠和周通的面,劝说周通把这宗人家不情愿的婚姻放弃,逼得周通折箭为誓方才罢休。

《水浒传》第八回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拯救林冲。当鲁智深听说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时候,他也不管他是本朝太尉的公子,也不管他干爹多么有权势,立即领了几个人欲帮林冲出气。高衙内在东京仗势欺人,京师人惧怕他,连当事人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慑于高俅的权势,抬起的手又只好放下,隐忍不发,而局外人的鲁智深却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高俅,嫉恶仗义的性格千古共见。后来他不怕得罪高太尉,明知他要害死林冲,偏要在野猪林搭救了林冲,并亲自护送,使林冲得以安全到达沧州牢城。

(二)率性而为,不拘小节

当听了镇关西恶行之后,鲁智深不问后果,出手教训他,,三拳将他打死。在华州救史进时, 他不听武松、朱武等人的劝说,不管事情办成办不成,一个人前往搭救,结果身陷华州。在桃花山,他嫌李忠、周通为人悭吝,索性偷了他们的金银酒器,滚下后山,不辞而别。尽管有人认为此事不是丈夫所为,但金圣叹评道:“要盘缠便偷酒器,要私走便滚下山去?公曰:堂堂丈夫,做甚么便偷不得酒器,滚不得下山耶?益见鲁达浩浩落落。”

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很不遵守禅规戒律。他在禅床上倒头便睡,在佛殿后随地大小便;吃酒骂人,打架毁物,把五台山闹得鸡犬不宁。这说明,鲁智深一方面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内心充满苦闷与烦躁,一方面他也是英雄不受羁绊,反映英雄的叛逆性格。所谓大丈夫做事,无可无不可。

(三)粗中有细,勇而有谋

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他几次“寻思”,就表现了他的精细。他寻思怕店小二拦截金老父女,自己就在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老父女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鲁智深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镇关西时,没想到三拳把郑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这引起他的疑心。他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解救林冲时,鲁智深看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他便生了疑心,感到其中有阴谋,放心不下,一路尾随跟踪,料定他们要在野猪林动手,先奔往那里隐藏,最后成功营救了林冲。这些地方均说明了鲁达粗中有细,胸有韬略,并非一味鲁莽。

三、佛陀在心

通观全文,作者对鲁智深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赞扬鲁智深仗义助人、豪侠勇武的美德,褒奖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称赞他的"无欲",另一方面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他对佛门清规戒律的践踏。虽然鲁智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和尚,他杀人放火,不守"三归"、"五戒",但最后他在小说中坐化成佛,结局极其圆满,可以说,是所有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中最为圆满的。他生擒方腊,立了大功,这是事业的圆满;在杭州圆寂,安然善终,这是命运的圆满,要知道,被朝廷招安后,众多梁山好汉南征方腊,出生入死,七十人不得其所。鲁智深圆寂后,大惠禅师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出几句法语:“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谁的一生,能像他那样,完全活出自我,又完全奉献自我?谁的一生,能像他那样,用自己的生命,使满空飞白玉,令大地作黄金?这是佛啊!所以,鲁智深的死,是圆寂,是圆满,是成佛了。

虽然鲁智深自诩“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但事实上他才是一百零八将中修善果最多的人,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对于鲁智深来说没有真正的行恶,行的恶实质上都是善,鲁智深的行为是性格所致,因为他的真、直、纯、粗、仁,才在各种具体情况下不得已破了

戒。鲁智深这样一个巨大的矛盾综合体,在内在与外在不统一、思想与言行不统一中最终走向真正的统一,万念俱灰、无欲无求、不为外界一切所诱惑,只依据自己的内心行事,为“善”独尊,从而浙江坐化,得道成佛。

鲁智深的形象,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性精神和阔大的胸怀,是中华民族骨子中的正义、良知与高贵,这是我们民族经历几千年封建统治,仍然保持着反抗精神与人格尊严,仍然能够生机勃勃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珍贵遗传基因。因此,鲁智深在《水浒传》中成为了一个熠熠闪光的人物,成为了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一个艺术形象。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水浒传》被改编成多种曲艺形式。另一篇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曲目。评书、苏州评弹和山东快书都有很多经典节目是取材自《水浒传》。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的长处不在于政治和战争场面的描写,而在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市民生活的描写。其中梁山主要人物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物个性鲜明,角色语言各有特色。 在缺乏知识以及大众娱乐活动的年代,《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等通俗小说往往就通过民间艺人,以戏曲曲艺的形式,成为了普通民众仅有的文化活动。其中虚构的人物或者虚构的故事变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史实。其中很多故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历来为男女老少所津津乐道。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各种道德观如:轻生死重义气,敢作敢为,劫富济贫乃至“忠君反贪”等理念,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大众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是否真正值得宣扬,又引起各界众说纷纭。 近代民间亦有流传一句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年轻人不该读《水浒传》,否则容易向往打打杀杀的生活,盲目崇尚武力与江湖义气,过分反叛,脱离现实;而老年人不应该读《三国演义》,因为其中人物善于用计使诈,处心积虑、钩心斗角,作为应该“知天命”的老人应该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计别人,对自己身心无益。 从历史角度看,对于《水浒》的争论焦点则集中在主要人物宋江所表现出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上。反面观点一般认为宋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梁山好汉受到招安后又为朝廷去征讨各地山贼,下场悲惨,是出历史悲剧。正面观点一般认为宋江相对于其他草莽英雄思想进步,对当时社会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参考资料:wiki

水浒传研究论文总结

关于《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征分析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水浒传》中武松的形象特征分析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内容摘要 :《水浒传》中武松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景阳岗打虎,为兄报仇,表现出他勇猛胆大争强好胜的性格。为兄报仇又显露出他兄弟情深、精细果断的一面。发生在他身上的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事件表明他是一位知恩图报、讲究义气、抱打不平、重情重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铁骨铮铮的梁山好汉。在招安一事上他头脑清晰、主见独特。随着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使他的形象特征在不断变化。也使他正直豪迈、光明磊落的梁山好汉形象栩栩如生。武松的形象也有着深刻的意义,他畅行江湖、我行我素在生活中可以尽显豪爽气概,可以报朋友之恩,可以血仇人之恨,武松这个人物深受人们喜爱。

关键词 :武松:《水浒传》形象特征武松义气主见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造反的小说,为此类小说开创先河。《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早在《水浒传》成书以前的南宋时代,有关武松的故事就在人民群众中流传。随着《水浒传》的流行,武松故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武松成了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武松虽然出身微贱,但他却受到几乎所有读者和听众的同倩、喜爱和赞美,成为人们向困难作英勇斗争时的学习榜样。武松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水浒传》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所有评述《水浒传》思想内容的文章,几乎无不举武松作为立论的依据。《水浒传》流传几百年来,武松的形象深入人心。武松是封建社会普通平民中的一个强者。他英勇无畏,敢做敢为,他做过很多事,每件事都表现为在任何邪恶势力面前也不低头,只凭自己的力量去报仇雪恨,不惜一切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申张了正义。这是一种英雄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封建社会中平民百姓特别景仰并且宝贵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论述武松这一形象。

一、勇猛胆大争强好胜

“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浓彩重笔书写的章节,武松喝十八碗酒,吃三五斤牛肉,醉卧山石,避开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用铁锤般的拳头斗杀吊睛白额大虫,富于传奇与浪漫。这段惊人的赤手空拳打死斑斓猛虎的情节本身就让人惊叹,体现出作者在刻画人物神勇形象的取材与表现方式上的匠心独运和奇思妙想,景阳冈打虎,集中渲染的就是武松的力和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伤害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的老虎,这显然是作者作了艺术的夸张,是理想化的。但细读整个关于打虎的描写,却又发现并未脱离生活,而且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首先作者运用大量的篇幅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而喝酒本身就包含了现实和理想两种成分。那种一般人喝两三碗就要醉倒的“透瓶香”,武松却连喝了十八碗都没有醉,还吃了四斤熟牛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就是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武松的英雄本色。使读者不禁自然的就会想到:有如此酒量和食量的好汉是有可能打死老虎的。这是在为后面写打虎做铺垫。这种描写显然是理想化的。但是另一方面却又有它现实的依据。因为酒确实可以壮胆。一个人在喝了足量的酒以后,可以变得更加的勇猛和大胆。

当店家告诉他山上有虎,劝他在店里住下时,他反倒说人家要谋财害命。这里面既有武松长期江湖生活的经验,也包含着暴躁,不讲理,强烈的个人主义性格。说是不怕老虎,其实含有吹牛的成分。但是武松谈虎而不色变,敢于上景阳冈,毕竟还是胆气不凡。但当他看到官府榜文时,却胆怯犹豫了。此时,作者对武松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写非常的出色。武松争强好胜,很爱面子,虚荣心极强,他把丢面子看得比丢性命还重要,明知上山有危险,但还是硬着头皮上去,这就是他一面心中胆怯,为自己壮胆,一面硬挺着走向景阳岗,这种矛盾心理充分体现出了武松的性格特征。这是武松的缺点,也是他的英雄本色。如果写武松知道山上有老虎却丝毫没有害怕和胆怯,人物就会因为缺乏生活依据而变得让人难以相信。再看老虎出场之后,作者是如何写武松的:“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化作冷汗出了。”看见了老虎真的来了,还是害怕。这样写效果如何呢?不但不损害英雄形象,反而更好的,更真实的表现了英雄。不怕,不惊,就不是人了,那是神。先写老虎攻击,武松防守。老虎是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是一躲,一闪,再闪。虽然也是害怕和吃惊,但并未被吓得瘫软无力,而是表现得那么机敏和雄健,那干净利落的一躲两闪,就已经显现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来。老虎“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没了一半。”这种描写也是符合生活常情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武松才有机会转入反攻。施耐庵有意写武松打折了哨棒,好让他赤手空拳打虎,以便更加突出武松的威武有力。接下来写武松干脆丢了半截哨棒,用两只手按住老虎,如果是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打虎,那就不合情理了。等到“老虎将身底下扒起两堆黄土,做了一个土坑”,武松将老虎的嘴按进坑里,这才“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只顾打。”“打五七十拳”,将老虎打得动弹不得,但尚未断气,这时武松又回到树林,找回打折了的半截哨棒,这才将老虎打死。这写得很真实,因为此时的武松已经没有了力气,只有用哨棒才能把老虎打死,又因为此时老虎已经无法动弹了,所以武松才能抽身去找哨棒。到此,作者已经将武松那超人的神威和武艺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二、兄弟情深精细果断

武松发现武大死得不明不白之后,对潘金莲仔细的盘间;向何九叔和郸哥作了周密的调查,迅速取得了武大被人谋害的人证、物证,表现了他胆大心细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社会斗争经验。杀嫂祭兄,在武松故事中最为曲折和复杂,对武松性格的展示也最为充分,历来为人们所乐道。武松之兄武大郎是一个平庸而懦弱的卖炊饼的小商贩,只能算作宋代坊郭中的下户。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不仅对封建官府的统治逆来顺受,即使对一般奸诈的浮浪子弟的欺负,也不敢抗争,受老婆的辱骂,也只是忍气吞声。他处处躲让,但灾祸却随时紧逼,最后终于被害身死。武大是封建社会中被压在底层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读者对武大的深切同情斌予了武松后来报仇行为的正义性质。

武松报仇行为的复杂性来自于对手们的庞大和他们计谋的周密。西门庆是一个破落户财主,“近来暴发迹,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诌官吏。”他先用钱物买通王婆,勾引上潘金莲。毒死武大以后,又买嘱团头何九叔。武松告状以后,西门庆又送银两给县官贿赂赂。这样,西门庆就在武松面前布置了一个内外串连、上下勾结的严密的网,使武松搜寻人证物证,企图用合法手段报仇的努力归于失败。潘金莲是这一事件的中心人物。她因为勾引武松遭到严辞拒绝而对武松怀恨在心。害死武大以后,她对西门庆说: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着你做主。”死心踏地和西门庆结成一伙对付武松。她对付武松的主要策略是可以否认武松的“直系亲属权利”。她说:“我当初嫁武大时,曾不听得说有什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武松想要通过到官府告状的形式达到报仇的目的.潘金莲的作伪和狡辩将是一个不可克服的阻碍。在武松的对手中,王婆也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王婆开着茶坊,和社会上各种各类的人都有接触,养成她善于揣摩别人心理,不择手段地投机取巧的性格。她富有社会经验,老奸巨猾,很会出谋划策。不用说潘金莲中了她的计策,就是西门庆也完全落入她的圈套之中。她设计的对付武松的策略,可以说周密得无懈可击。她搞的是“斩草除根、萌芽不发”之计,相当狠毒。她要把武大毒死,焚尸扬灰,毁灭罪证?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为了应付武松可能的追究,她引证封建礼法来保护罪犯:“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使非法的行为合法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应该说,王婆的这套办法是有可能行得通的。在王婆的设想下,离家两个多月以后回来的武松将处在一个家破人亡、灰飞烟灭,即使明知有冤屈,却既无证据,又无口供,无诉无告,眼睁睁看着潘金莲一伙“谐老同欢”的可怜境地。实际上,武松回家之初遇见的正是这种情形。

作者是把武松作为一个非凡的好汉来塑造的,所以也斌予他以非凡的性格.他的勇力、刚强又精细的特点,在这一事件中得到全面的展现。潘金莲对他的勾引,不仅引起他强烈的反感,立即给予潘金莲以义正词严的驳斥和斩钉截铁的警告;而且由此使他看出懦弱的哥哥“里”不壮,“篱”不牢,处境是危险的。他临别时的嘱咐,说的就是这个担心。这时,他已经是武大的保护人。他不仅能够预见危险,而且有充分信心承担起保护的责任,有能力去解决任何麻烦。所以,当他从东京回来,听说哥哥已经死去时,他没有悲痛,而是发出一连串疑问:“我哥哥几时死了?得甚么症候?吃谁的药?”听了潘金莲和王婆的回答以后,他也不争辩,回到住处去拿了“一把尖长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就开始了他的报仇行动。如果武松的报仇行动象普通人一样要通过“合法”的打官司途径去进行的话,那么,他的勇猛将打不破西门庆的关系网,他的威武将胜不了王婆的好计,他的刚强将抵不住播金莲的狡辩。得到的只能是失败的结局。小说表现武松特出的地方是,当第一次告状失败后,他立即丢掉对封建官府的`幻想,不哀告任何人,只是说:“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马上开始他独立自主的报仇行动一一他要自己调查案情,审判罪犯,并且执行判决。这是一个多么果敢大胆的行动,他不惧伯任何敌人,他准备排除一切障碍。正是他这种不顾一切为兄报仇的正义行为,才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衷心赞佩。

口舌争辩不是武松的特长。当堂对质要看官府是否公正一—武松已经发现官府不公正。武松所有的只是他那神奇的勇力。于是,他就充分施展他那有震摄威力的本领,快刀斩乱麻,出其不意地使王婆的好计,潘金莲的狡辫都一败涂地,西门庆的关系网也无能为为,三名罪犯全部偿命,胜利地为兄报了仇。

三、知恩图报讲究义气

武松杀了奸夫之后,虽犯了杀人罪,但受知县庇护,被从轻发落到孟州牢城,而在此间受到施恩点水之恩,便以涌泉相报。武松起初蔑视那一百杀威棒,但对于替自己说情的人却感记于心,加之施恩又以酒肉相待,武松最初虽不明就里,但知道其意后,却执意要替施恩出气。这里边不免使人产生了知恩图报的想法。(这在当时牢中其余犯人对杀威棒所描述的种种情景的对比下,武松将这一百杀威棒的免除看作是恩惠也是情有所缘的了。)既然武松全然没有将那一百杀威棒放在眼里,那么施恩的说情也只能算作点水之恩了。但武松将这滴水之恩看得很重。听到施恩有许多冤屈,施恩原有一座快活林,但被蒋门神霸占去了,还吃了蒋门神一顿拳脚,使得施恩两个月起不得床。武松本爱打抱不平,又是侠义心肠,得知消息之后,顾不得身体状况,当即要去找蒋门神,到了快活林,先是找茬,而后将蒋门神老婆扔进酒缸,再将一个酒保也往酒缸里一丢,另一个酒保,也受到了同样的“恩赐”,蒋门神来了之后,武松说时迟,那时快,武松两只大拳在蒋门神面前虚影一下,惹怒他,然后飞脚踢去,直至小腹,然后双手将其按将下去,又飞起右脚,直奔蒋门神额角,随后那厮即倒,武松逼入一步,踩住胸脯,抡起大拳,往蒋门神头上一落,可谓痛快淋漓。

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夺回了酒店,这表现了他的知恩图报,看重交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施恩对武松以礼相待,每日款待,武松把这份交情记在心中,有事相托,自会全力以赴;而所要打的正是一恶人,这如武松所说“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当施恩求武松去打蒋门神时,武松的话语、举动,如“拣紧要的话直说来,要去便去,等甚么今日明日!要去便走,怕他准备”等话,表现了他的直爽、性急。勇猛自不必分析,武松在快活林酒店的所做所为也说明他是有谋略。有谋略主要是指武松的粗中有细。如出发前“讨了一个小膏药,贴了脸上金印”,以免暴露囚犯的身份;如他的“假醉佯颠”;再如料定“这个大汉一定是蒋门神”时,先不去理睬他,而是先奔酒店等。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武松的谋略。

其后是血溅鸳鸯楼,在飞云浦时,武松知道是张都监设下圈套,害得他入狱,差点丢了性命,此时武松“怒火冲天,提着朴刀径自回到孟州城,为了洗尽心中的不平,他逢人便杀,杀马夫,杀张都监,杀张团练,杀蒋门神,杀张都监夫人,杀张都监儿女,杀张都监养媳……月光烛影中,刀光霍霍,杀、杀、杀。走出中堂,拴了前门,返将回来,再寻着了两三个,全部毙命,虽然他杀得有点过火,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武松嫉恶如仇、正直豪迈、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因此诸多读者就忽略武松杀人过火,而更多地去赞赏他的梁山英雄形象。

四、头脑清晰主见独特

宋江对武松既是义气上的大哥,又是精神上的导师。武松跟随宋江,并且跟随宋江招安。《水浒传》中的确是武松最先提出招安主张,但武松和宋江的招安想法虽同,目的却炯然有异。武松心中只有和“义兄”宋江的情义,所以首先想到的是招安遇赦后来找宋江,其义之重,其情之真,昭然可见;宋江想的却是仕途,是在尽忠报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留名青史。

武松有招安的思想是正常的,招安的思想来自于武松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实。但是,上梁山后,在同官军的一次次抗争中,武松逐渐认清了现实,变得坚定和成熟起来,他已经放弃了招安的初衷。武松跟随宋江南征北战,在此过程当中,武松对宋江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并且对他的那种信任也逐渐地消失二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宋江想招安,但以前想招安的武松现在却不想招安了,最终,武松以在六和寺出家的方式与宋江分道扬镳,彻底决裂。武松与宋江两人关系的完全决裂的重要原因是武松对招安一事有了自己个人的独特见解,那他想干什么呢?“武松不解公明意,直要纵横振羽翰。”这句诗给了解答,武松不愿招安不愿受束缚,他要纵横四海,展翅高飞。在菊花会上,宋江作了《满江红》词,乐和还没唱完,“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面对一片“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论调,武松鹤立鸡群,他并未让

义气蒙住双眼,不顾及“义兄”宋江的态度,第一个跳出来,明确地反对招安。这份孤傲与不屈,即便是自己敬慕的宋公明哥哥也难动摇,至为可贵。诚然,招安的是是非非不是三言二语能说清的,但从招安后很多梁山好汉失去了昔日的丰采,特别是平方腊后,死的死,伤的伤,以至多人选择放弃随宋江回朝封官进爵,可以证明武松的见识是深刻的。武松这样的选择,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明智的。他与宋江两人最后不同的结局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水浒传》中的武松,侠肝义胆、气盖云天,他和广大的市井细民一样,有爱也有恨,他的性格既为人们所熟悉,也为人们所羡慕,为人们所喜爱。武松“集中了人民的英雄的美的理想”。他是一个高大完美的“天人”形象。他是那样的快意恩仇,畅行江湖,我行我素,就可以尽显豪爽气概,可以报朋友之恩,可以雪仇人之恨,可以做“痞性”的无赖,可以大碗喝酒,也可以杀人、放火。虽然,武松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光彩的地方,但人们都能给予谅解,人们欣赏的仍旧是他闪光的一面,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深深地爱着们我们心目中的梁山英雄。

参考文献:

①拙文《再论吴读本(水浒传>》,《文学遗产》1988年第三期

②李希凡:《文章名》《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1980年

③陈辽:《关于<水浒)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

关于《水浒传》的论家肯定比较多的确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望采纳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