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文献综述是论文研究方法吗

发布时间:

文献综述是论文研究方法吗

文献综述一般写在开题报告里,主要对该论文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

一、性质不同

1、论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2、文献综述: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课题的进展、学术意见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二、写作要求不同

1、论文写作要求:

(1)题名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关键词的选择,并符合题名编纂、标引和检索的原则。

(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放在标题下面。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不作评论,要求对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最终结论进行简要说明,重点是结论,是一篇独立完整的论文,可以引用和推广。

(4)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或短语。它通常列在摘要下面,字体编号与文本不同。一般来说,每篇文章有3到8个关键字,用分号分隔,并根据条目的扩展(概念范围)从大到小排列。

(5)正文

为了达到清晰的层次结构和清晰的上下文,文本通常被分成几个大段落。这些段落都是所谓的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以包含几个小的逻辑段,一个小的逻辑段可以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从而形成多个层次的文本。

2、文献综述写作要求:

(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2)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不必在教科书中叙述太多同事熟悉的东西和常识。当需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则时,只需以引用语的形式加以标注即可。在导言中,意义要明确,语言要简洁。

(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介绍标题周围的背景,并用几句话概括;在提示使用的方法时,不应问写作方法、结果和讨论;虽然可以适当引用过去文献的内容,但不应该把它们列得太长,也不能把前言作为研究的前言。

不要写序言作为文献综述,更不要重复教科书中已有的或该领域研究人员已知的常识性内容。

(四)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应该是恰当的、现实的和科学的。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五)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相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扩展资料: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赜索隐又如醍醐灌顶。文献综述,顾名思义,包括“综”和“述”。前半部分的“综”并不太难,根据大量文献查阅,综合分类、提取、概括即可实现。

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需要结合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对问题的合理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综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

所谓综述是指的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的数据、资料、观点进行整理之后,分析然后提炼并写成的文章,它在某些方面与论文是比较相似的,但与研究性论文在格式上是有一些不同。综述的格式更加的多样,而论文的格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

1、性质不同

论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文献综述: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最新研究成果,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课题的进展、学术意见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2、要求不同

论文要求有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等等,而综述写作要求是(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2)简明扼要,突出重点;(3)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介绍标题周围的背景,并用几句话概括。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四、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是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毕业论文对大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毕业论文不通过就可能毕不了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有目的、计划的搜集与论文主题有关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状况的资料,并对搜集过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调查法会用到问卷调查法,分发给有关人员,然后加以回收整理出对论文有用的信息。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其他的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可以让人们的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新的发现,还可以更好的启发人们的思维。

3、文献研究法

以一定的目标,来调查文献,从而获得关于论文的更加全面、正确地了解。文献研究法有助于形成对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获得事物的全貌。

论文研究方法最为典型的有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都是值得大家采用的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

二、研究的路径

三、研究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步骤

五、对传统研究思维模式的再思考

在我们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中,甚至于我们自己从事课题研究时,不禁让我们思考一系列有关研究的基本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在我们探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为了完成论文本身的写作,还是完成一个研究过程?写论文与做研究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果论文写作应该反映一个研究过程,那么研究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以我个人在从事教学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中总结的一些有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共享。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世界上无论哪个领域都存在许多未知的事物,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规律。我们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Research Cycle)。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就是[1]:

Facts —Theory—Speculation

事实——理论——猜想

上述从“事实”到“理论”,再进行“猜想”就构成了一般研究的思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既要侧重从事实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也同时在研究中要有质疑和猜想的勇气。而这一思路并不是一个终极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当猜想和质疑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后,理论就会得到进一步的修正。

上述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Thought Process)。通常被认为符合科学规律,而且是合理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为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这两种逻辑思维方式应该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

另外,从知识管理角度看研究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研究的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将实践中的带有经验性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的系统规律性的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的共享才能对具体的实践产生普遍的影响。研究者除了承担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研究的结论之外,还要将这一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用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大家去分享。不能进行传播和与人分享的任何研究成果,对社会进步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撰写论文就是要反映上述研究过程,不断探索和总结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对实践产生影响。我们强调,论文的写作不是想法(idea)的说明,也不仅是过程的表述。论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的假设和前提下,去推理和/或验证某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是写好论文的前提条件。

研究的路径(Approaches)是我们对某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或者角度。研究通常有两个路径(Approaches):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一般使用标准的度量方法,或者通过观察对现象进行描述,主要用来总结是什么情况(what is the case)。通常研究者用这种研究路径去提出理论假设,并验证理论。规范研究(Normative Study):是解决应该是什么(what should be)的问题。研究者通常是建立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和/或定量模型(Quantitative Model)来推论事物的发展规律。研究者也会用这种路径去建立理论规范。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研究的路径不是彼此可以替代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而言,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前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支持和依据;后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路径,研究过程中都存在着分析(Analytical)过程,也就是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Explaining why the case is as it is),而分析过程就需要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来支持。

[2]。然而,更多的学者倾向认为,定量与定性的方法问题更多的是从分析技术上来区别的[3]。因为,任何的研究过程都要涉及数据的收集,而数据有可能是定性的,也有可能是定量的。我们不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立起来。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过程中既需要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也需要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优势。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对于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在探索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4]。

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是对用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或者其他非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则是对用数量所描述的内容,或者其他可以转化为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一项研究中,往往要同时涉及到这两种分析方法[5]。定性分析是用来定义表述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点(the what),而定量分析是用来衡量程度或多少(the how much)。定性分析往往从定义、类推、模型或者比喻等角度来概括事物的特点;定量分析则假定概念的成立,并对其进行数值上衡量[6]。

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是统计方法,用以揭示所研究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基本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百分比、方差分析、离散情况等。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交叉分析、相关度分析、多变量之间的多因素分析,以及统计检验等。定量研究之所以被研究者所强调,是因为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定量结果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Systematic)和可控性(Controlled),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所影响。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优势是对理论进行验证(Theory Testing),而不是创建理论(Theory Generation)。当然,相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由于人的因素存在,其各种变量的可控性被遭到质疑,因此,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准试验法(Quasi-experimental approach)

定性研究有其吸引人的一面。因为文字作为最常见的定性研究数据是人类特有的,文字的.描述被认为具有“丰富”、“全面”和“真实”的特点。定性数据的收集也最直接的。因此,定性分析与人有最大的亲和力。恰恰也就是这一点,定性分析也具有了很大的主观性。如果用系统性和可控性来衡量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定性分析方法比定量分析方法更被遭到质疑[7]。然而,定性数据被认为在辅助和说明定量数据方面具有重要价值[8]。实际上,定性分析方法往往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包括在数据的收集之前,有关研究问题的形成、理论的假设形成,以及描述性分析框架的建立等都需要定性的分析过程,即对数据进行解释和描述等。如果遵循系统性和可控性的原则,那么定性分析方法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也有一些可利用的辅助工具,例如,摘要法、卡片法、聚类编码法等。在研究结论的做出和结论的描述方面,像矩阵图、概念模型图表、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网络关系图等都是非常流行的定性分析工具。另外,从定性的数据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规类等统计手段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这里要指出的是,科学研究不能用想法(idea)本身来代替。科学研究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证明有价值的想法,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或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证明、创建或改进理论,从而对实践和决策产生影响。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成果是否会对实践和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9]。

第五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处理主要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原始的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转化成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三个步骤。数据编辑(Data Editing)就是要识别出数据的错误和遗漏,尽可能改正过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便于进一步的编码和录入。数据编码(Data Coding)就是对所收集的第一手数据(例如对问卷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有限的分类,并赋予一个数字或其他符号。数据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将许多的不同回答减少到对以后分析有意义的有限的分类。数据录入(Data Entry)是将所收集的第一手或者第二手数据录入到可以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处理的计算机中,录入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键盘、光电扫描仪、条形码识别器等。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分析软件,例如SPSS等对所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少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工作表(Spreadsheet)来录入和处理。

数据的分析就是运用上述所提到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要根据回答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和验证方法。对于有些研究,仅需要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对于另一些研究可能就需要对假设进行验证。在统计学中,假设的验证需要推论的统计方法(Inferential Statistics)。对于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一些研究是针对所获取的样本进行统计差异(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的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是拒绝(Reject)还是不拒绝(Fail to Reject)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另一些研究则是进行关联度分析(Measures of Association),通常涉及相关分析(Correlation)和回归分析(Regression)。相关分析是通过计算来测度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为预测某一因变量的数值而创建一个数学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们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发展使得多变量统计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多变量之间是从属关系,我们就需要从属关系的分析技巧(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多元回归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方差的多元分析(MANOVA,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Analysis)、线性结构关系分析(LISREL,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结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等。如果多变量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我们就需要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技巧(Inter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等。如果收集的数据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我们不考虑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重点考察变量在时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就需要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目前流行的统计软件,如SPSS对上述各种分析方法都提供非常好的支持。

第六步、得出结论,并完成论文

论文的撰写要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清楚确定,容易让人理解。形式上要尽量采取可视化的效果,例如多用图表来表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具体论文的撰写要考虑包含如下内容:摘要、研究介绍(包括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样本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的发现、结论(简要结论、建议、启示意义)、附录、参考文献。

针对社会科学和商务领域的问题研究,我们传统上所遵循的研究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承认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遵循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用这一思维模式来指导研究的过程,容易使我们混淆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地位,找不准研究者的定位。首先,这一研究思路和模式将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研究混在一起了。其次,没有突出,或者说掩盖了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遵循。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它忽略了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是一项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问题的识别过程可以保证所研究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防止出现只做表面文章的情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有说服力。当然,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传统模式是错误的,也不否认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然而,我们觉得,这一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太笼统,太注重结果导向,不足以说明科学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步骤。

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运用这一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容易出现两个不良的倾向。一是使我们过于重视论文本身的写作过程,而忽略了论文写作背后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在此情况下,论文的写作多半是进行资料的拼凑和整合。当然我们并不能低估资料的拼凑和整合的价值。可是,如果一味将论文的写作定位在这样的过程,显然有就事论事的嫌疑,无助于问题的澄清和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知识创造的初衷。特别是,既没有识别问题的过程,也没有形成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甚至没有用任何可以遵循的研究分析方法,就泛泛对一个问题进行一般描述,进而提出感觉上的解决方案。这种研究结果是很难被接受的。第二个不良的倾向是上述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使我们辨别不清我们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做决策。研究通常是在限定的一个范围内,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证明或推理,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我们希望这个结论对决策者能产生影响。然而,决策者毕竟与研究者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考虑的问题与研究者或许一致,或许会很不一致。有价值的研究是要给处在不同地位的决策者(或者实践者)给予启示,并促其做出多赢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缺乏研究的质量判定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可控性,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容易让研究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片面的终极的解决方案。

在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的实践中,我们曾试图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尝试让我们的研究生将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注重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并且要求在论文的写作中反映这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例如,2002届研究生万莲莲所写的《电子采购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因素-摩托罗拉公司电子采购系统实施案例研究》硕士论文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最初探索。此论文的结构就分为综述、指导理论、方法论、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和启示等五个主要部分,运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的各种具体方法。其研究结论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因为研究者并不限于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而是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框架,运用问卷定量调查等手段,遵循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相同的研究方法,我们又应用在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例如2002届龚托所写的《对影响保险企业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的研究》、2003届王惟所写的《对中国铜套期保值现状的研究》,以及2003届马鸣锦所写的《中国银行业知识管理程度与网络银行发展程度的关系研究》等。通过论文写作,这些研究生的确掌握了一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步骤。以上的研究结论对教学和实践直接有借鉴的意义。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其方法和结论都得到了肯定。据多方反馈,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注释】:

[1]这是笔者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展览时了解的美国科学家的基本研究思路而得到的启示。

[2]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3。

[3] Bryman, A. (1988),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nwin Hyman.我们发现许多文献资料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称为定量与定性技术(techniques)

[4] Cook, . and Reichardt, . (1979)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Research. Newbury Park and London: Sage. Ragin, C. C. (1987)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Berkeley, Ca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7。

[6] John Van Maanen, James M. Dabbs, Jr., and Robert R. Faulkner,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82), P32

[7] 这是因为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包括了人的因素,而人本身作为分析者具有自身的缺陷。例如:数据的有限性、先入为主的印象、信息的可获得性、推论的倾向性、思维的连续性、数据来源可靠性、信息的不完善性、对信息价值判断误差、对比的倾向性、过度自信、并发事件与相关度的判断,以及统计数据的不一致性等。上述缺陷的总结与分析来源于Sadler, D. R. (1981) Intuitive Data Processing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Bia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3, P25-31。

[8]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71。

[9] Ronald R. Cooper, C. William Emory (1995, 5th ed)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IRWIN, P352

1. 调查法

这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调查问卷,相信每个同学就见过。调查法是是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揭示本质。

2、实验法

一些自然科学类专业,例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等,必须要用确切的实验论证观点,这时候就要用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和因果性。实验法是在认为改变研究对象存在方式、变化等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使研究对象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术来消除一些可能影响科学结果的一些因素,从而重新认识研究对象;通过上述方法来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一些因果乱系。

3、文献研究法

此种研究方法多应用于理论研究类论文的写作。虽然硕士研究生很少选择这方面的论文写作,但多数硕士论文中都会有文献综述部分,肯定会应用到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中,主要作用是可以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更好的完成研究课题;这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全貌。

4、个案研究法

这种研究方法在MBA专业被广泛应用。个案研究法具有基本3个基本的类型:个人调查、团体调查和问题调查。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根据自己认定的研究对象中的一个特定对象来进行调查和分析,弄清楚其 特点和主要的形成过程。是很实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的分享,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毕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将会做及时的整理并发布的。

论文研究方法有综述吗

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一种目的、计划、系统三合一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者是历史状况的材料的研究方法。同时,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指的是研究人员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等等之类,然后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指的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从而找出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有两点:主动变革性;控制性。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根据调查文献从而获得资料,进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表明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能更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揭示本质。

调查法以书面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分发和邮寄资料给相关人员,然后进行答案的回收和整理,并对答案进行统计和研究。

调查法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调查问卷。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

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主要写法

基本说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

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题报告

1. 调查法

这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调查问卷,相信每个同学就见过。调查法是是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揭示本质。调查法是以书面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分发和邮寄资料给相关人员,然后进行答案的回收和整理,并对答案进行统计和研究。

2、实验法

一些自然科学类专业,例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等,必须要用确切的实验论证观点,这时候就要用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和因果性。实验法是在认为改变研究对象存在方式、变化等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使研究对象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和技术来消除一些可能影响科学结果的一些因素,从而重新认识研究对象;通过上述方法来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一些因果乱系。

3、文献研究法

此种研究方法多应用于理论研究类论文的写作。虽然硕士研究生很少选择这方面的论文写作,但多数硕士论文中都会有文献综述部分,肯定会应用到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中,主要作用是可以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更好的完成研究课题;这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全貌。

4、个案研究法

这种研究方法在MBA专业被广泛应用。个案研究法具有基本3个基本的类型:个人调查、团体调查和问题调查。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根据自己认定的研究对象中的一个特定对象来进行调查和分析,弄清楚其 特点和主要的形成过程。是很实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毕业论文的几大研究方法,希望对正在写论文的你有所帮助哦!想要了解更多论文写作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平台查看。

论文综述研究方法要写吗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 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 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 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写作提出一些指导,供教员和学 生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就国内外 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 析而写成的, 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 前人工作、 争论焦点、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是要 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 “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 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 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 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 一个论题为对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 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 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 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 轮廓.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 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 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 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 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 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向做出预测. \x0c参考文献, 而且也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 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同.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 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2.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3.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4.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 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 较分析, 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评述(特 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 5.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 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 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毕业设计(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为自己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 文献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只要把自己所作题目的相关文献找准、找全,然 后对这些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文字就可以 了.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 地反映主题内容. 附件: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x0c装甲兵学院机电系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 专 学 指 生 导 姓 教 业: 名: 员: 学号: 20XX 年 XX 月 XX 日 \x0c一、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 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 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部分要写清: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 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 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 二、主体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 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 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 ) 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三、总结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 \x0c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 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 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 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 \x0c工 学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书 论文题目 专业名称 指导教员 入学年月 毕业年月 开题时间 报 告 人 物流信息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鲁娜 2008 年 9 月 2012 年 卢松 装 甲 兵 学 院 二○○ 年 月 \x0c装甲兵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撰写的目的意义: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信息资源被看作是获得未来物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物流信息网的广泛兴起,一方面降低物质消耗,另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本文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主要以 Jsp,SQL2000,WEB 服务器 Apache Tomcat 开 发了一个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注册、登陆、注销、信息修改,信息管理等功能, 给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近五年国(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在物流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进入信息物流的 时代.作为一个物流系统,它的高效率的运作,或者是成功运作,必须要开始依托整个 信息系统,因为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物流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通过有效客 户信息反馈系统(ECR)和准时制生产系统(JIT) ,大型物流公司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 需要生产产品,并从零售商店很快得到销售的反馈信息,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 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 争力.而网络技术也正在改造着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传统的商业模式.网络优化了物流, 它支撑、优化、改造、提升企业的物流实体和物流流程,整合企业的物流资源、物流线 \x0c路,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使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供应链管理使物流服务趋向集成化.物流的最新发展正在于它的集成化、高级化,这 种集成的高级物流的重点体现在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物流技术和新的管 理手段上,它并不是对传统物流的完全否定,而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之上的物流业务集 成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种物流新体系的建立和实现,能够准确、有效、灵活、科学地 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例如,第三方物流支持客户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 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 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 套方法.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 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使物流达到最优化.而在物流 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也已出现.它的应运而生是为了对第三方物流 提供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和业务流程管理者的能力进行平衡,通过一个集中的接触点, 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在我国,经营观念落后制约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现代的物流服务理念是调配 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 链解决方案.虽然我国不少企业开始建立物流业务网络,但他们大多数只提供运输、仓 储服务,或是物流服务中某一局部的服务,而不能提供有关咨询、计划及全过程的物流 服务.在国内物流同行的竞争中,还经常出现无视服务的重要性而进行恶性价格竞争局 面,导致服务的不到位.这些使我国物流服务水平离世界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还有很大 差距. 条块分割的物流体制阻碍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国际贸易与物流业呈现 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美欧物流企业正在掀起并购热潮——德国邮政公司收购美国物流 运输企业 AEI;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将欧洲 38 个城市的陆空物流联为一体等等.而我国 的物流行业管理仍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体制.与物流相关的各部分分别由铁 道、交通、民航、内贸等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 局,严重制约着在全社会范围内经济合理地对物流进行统筹和规划,妨碍着物流的社会 化进程,制约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 物流是涉及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多项服务的集成.对于物流 企业来说,它需要进行物流方案策划、咨询、设计,将现有的资源加以重组.目前,我 国物流业所需的资源正处于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由于我国物流业缺乏大型物 \x0c流企业对全国性的信息流、商流与资金流进行有效支持,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物流业 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对现有资源的争夺与竞争.另外,我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比较滞后, 造成了物流人才资源的缺乏;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从业认证制度,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也无法得到普遍提高. 研究设计的初步结果和预期方案(至少列至三级提纲) : (1)系统的需求分析 ①系统需求分析 1. 通过该题目的实施,使学生掌握设计与实现“物流信息网管理系统”的 全过程,达到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开发一个功能齐全、具有实用价值的“物流信息网管理系统” ②功能需求分析 1、实现在线在途物流单跟踪功能以及配送成功物流单历史记录查询功能 2、对指定城市可实现按路段查询配送情况 3、后台信息管理功能 ③性能需求分析 1.具有实用性,界面美观,操作简便,条理清晰 2.具有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3.安全性:应用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要做到安全可靠,防止非法用户 的入侵. (2)总体设计 ①系统的处理流程:用户登陆---主界面---选择各项功能. 系统的处理流程:用户登陆---主界面---选择各项功能. ---主界面-前台页面任何人可以进入查看,但是部分管理系统根据权限不同可以拒 绝未登录或权限不够的人查看.任何人可以进行相关. 后台管理页面必须先登录才能进入,超级管理员享有管理(添加、修改、 \x0c删除)订单、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存货、管理(回复、修改回复、删 除)采购、管理(添加、修改、删除)管理员的权限.对于删除的订单、存 货、管理员等不会立即从数据库中删除,将留在垃圾箱中等待第二次确认删 除或恢复.对订单可进行权限认定,每个订单都有权限要求,默认为 public, 即任何人可见,也可设置其他权限,并可对订单进行分类管理. ②系统层次模块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 业 务 管 理 子 系 统 订 单 管 理 理 管 理 理 货 管 管 理 存 购 货 管 询 采 配 输 查 询 运 储 查 仓 订 单 查 询 分 析 子 系 统 客 户 查 询 询 查 辆 车 ③数据库设计(初步) 数据库设计(初步) 本系统采用微软的 SQL Server 2000 sp4 数据库,包括用户表、试题表、 统计表、等表.按照要实现的功能将实现若干视图和存储过程. (3)详细设计 框架的建立,即数据库的建立. 模块的建立,即表单的建立. 菜单的制造. 代码编写. 模块测试. 总体测试. (4)系统的编码 本系统将采用 JSP 语言作为后台管理语言, DIV+CSS 作为前台布局方式. 争取实现现代软件的模块化方向,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松耦合. (5)软件测试 本系统将通过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相关测试工作,尽量减少 BUG,对测试中 出现的问题将积极解决,尽可能完美地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工作积累经验. \x0c目前已做的工作: 收集好资料并完成需求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对物流信息网的发展有了 相当的了解.开发工具都已准备好,基本架构也已完成. 需突破的难点及措施: 对物流的概念不够了解,数据库的构建有点困难. 措施:多收集有关物流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相关数据,方便构建数据 库 所需条件: 相关的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物流方面的相关资料. \x0c论文撰写各阶段任务及完成时间: 导师意见: 指导教员(签字)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领导(签字) :开题导师组意见: \x0c开题导师组组长(签字) : \x0c附: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 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 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 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 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 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 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 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2、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 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 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 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 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 进行科学决策.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 1)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 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 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 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 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 (一)选题原则 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 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 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 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x0c(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 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 献资料. (5)通过 Interent 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搜集方法 将文献资料储存在大脑中或其他载体上形成不时取用的“资料库”的过程称 作文献资料搜集法.它包括阅读法、剪报法、笔记法和现代化技术存贮法(如复 印、电脑存贮、光盘存贮等) . 三、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 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 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 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体格式:前言、主题部分、总结部分及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一)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 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 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 轮廓.前言部分要写清: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 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 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二)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 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 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 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 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三) 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 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 \x0c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 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 内容准确无误. 四、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 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 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 本不成为综述. 2.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 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 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 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4.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 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5.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 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6.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 理论价值. 7. 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 不要含糊不清. 8. 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9. 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10. 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11.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 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 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 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 地反映主题内容.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

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毕业论文对大学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毕业论文不通过就可能毕不了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论文文献研究方法部分怎么写,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指有目的、计划的搜集与论文主题有关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状况的资料,并对搜集过来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调查法会用到问卷调查法,分发给有关人员,然后加以回收整理出对论文有用的信息。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其他的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可以让人们的观察的过程中,可以拥有新的发现,还可以更好的启发人们的思维。

3、文献研究法

以一定的目标,来调查文献,从而获得关于论文的更加全面、正确地了解。文献研究法有助于形成对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获得事物的全貌。

论文研究方法最为典型的有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都是值得大家采用的方法。

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

二、研究的路径

三、研究的分析方法

四、研究过程的设计与步骤

五、对传统研究思维模式的再思考

在我们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过程中,甚至于我们自己从事课题研究时,不禁让我们思考一系列有关研究的基本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在我们探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是为了完成论文本身的写作,还是完成一个研究过程?写论文与做研究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如果论文写作应该反映一个研究过程,那么研究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以我个人在从事教学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完成论文中总结的一些有关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共享。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世界上无论哪个领域都存在许多未知的事物,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规律。我们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地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规律,将之上升到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然而理论也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被修正,因此,就会有人对理论的前提和内容进行质疑,并提出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新的猜想和新的思维又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我们探求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就需要有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Research Cycle)。用概念模型来表述就是[1]:

Facts —Theory—Speculation

事实——理论——猜想

上述从“事实”到“理论”,再进行“猜想”就构成了一般研究的思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既要侧重从事实到理论的研究过程,也同时在研究中要有质疑和猜想的勇气。而这一思路并不是一个终极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当猜想和质疑得到了事实的证明后,理论就会得到进一步的修正。

上述研究的循环思维方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中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Thought Process)。通常被认为符合科学规律,而且是合理有效的逻辑思维方法为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这两种逻辑思维方式应该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

另外,从知识管理角度看研究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研究的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将实践中的带有经验性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让更多的人共享的系统规律性的显性知识。而显性知识的共享才能对具体的实践产生普遍的影响。研究者除了承担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研究的结论之外,还要将这一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用恰当的方式表述出来,让大家去分享。不能进行传播和与人分享的任何研究成果,对社会进步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认为,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撰写论文就是要反映上述研究过程,不断探索和总结未知事物及其规律,对实践产生影响。我们强调,论文的写作不是想法(idea)的说明,也不仅是过程的表述。论文的写作要遵循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的假设和前提下,去推理和/或验证某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是写好论文的前提条件。

研究的路径(Approaches)是我们对某事物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出发点或者角度。研究通常有两个路径(Approaches):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y)一般使用标准的度量方法,或者通过观察对现象进行描述,主要用来总结是什么情况(what is the case)。通常研究者用这种研究路径去提出理论假设,并验证理论。规范研究(Normative Study):是解决应该是什么(what should be)的问题。研究者通常是建立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和/或定量模型(Quantitative Model)来推论事物的发展规律。研究者也会用这种路径去建立理论规范。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研究的路径不是彼此可以替代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而言,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二者缺一不可,前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支持和依据;后者为理论的创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路径,研究过程中都存在着分析(Analytical)过程,也就是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Explaining why the case is as it is),而分析过程就需要具体的研究分析方法来支持。

[2]。然而,更多的学者倾向认为,定量与定性的方法问题更多的是从分析技术上来区别的[3]。因为,任何的研究过程都要涉及数据的收集,而数据有可能是定性的,也有可能是定量的。我们不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立起来。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过程中既需要定量的研究分析方法,也需要定性的研究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优势。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对于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国外的一些学者也在探索将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4]。

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是对用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或者其他非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而定量分析方法则是对用数量所描述的内容,或者其他可以转化为数量形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一项研究中,往往要同时涉及到这两种分析方法[5]。定性分析是用来定义表述事物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点(the what),而定量分析是用来衡量程度或多少(the how much)。定性分析往往从定义、类推、模型或者比喻等角度来概括事物的特点;定量分析则假定概念的成立,并对其进行数值上衡量[6]。

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是统计方法,用以揭示所研究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基本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包括:频数分布、百分比、方差分析、离散情况等。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包括交叉分析、相关度分析、多变量之间的多因素分析,以及统计检验等。定量研究之所以被研究者所强调,是因为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定量结果具有某种程度的系统性(Systematic)和可控性(Controlled),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所影响。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其优势是对理论进行验证(Theory Testing),而不是创建理论(Theory Generation)。当然,相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由于人的因素存在,其各种变量的可控性被遭到质疑,因此,定量分析被认为是准试验法(Quasi-experimental approach)

定性研究有其吸引人的一面。因为文字作为最常见的定性研究数据是人类特有的,文字的.描述被认为具有“丰富”、“全面”和“真实”的特点。定性数据的收集也最直接的。因此,定性分析与人有最大的亲和力。恰恰也就是这一点,定性分析也具有了很大的主观性。如果用系统性和可控性来衡量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定性分析方法比定量分析方法更被遭到质疑[7]。然而,定性数据被认为在辅助和说明定量数据方面具有重要价值[8]。实际上,定性分析方法往往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包括在数据的收集之前,有关研究问题的形成、理论的假设形成,以及描述性分析框架的建立等都需要定性的分析过程,即对数据进行解释和描述等。如果遵循系统性和可控性的原则,那么定性分析方法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也有一些可利用的辅助工具,例如,摘要法、卡片法、聚类编码法等。在研究结论的做出和结论的描述方面,像矩阵图、概念模型图表、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网络关系图等都是非常流行的定性分析工具。另外,从定性的数据中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规类等统计手段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这里要指出的是,科学研究不能用想法(idea)本身来代替。科学研究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证明有价值的想法,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或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证明、创建或改进理论,从而对实践和决策产生影响。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成果是否会对实践和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9]。

第五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的处理主要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原始的数据进行分类,以便转化成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编码和数据录入三个步骤。数据编辑(Data Editing)就是要识别出数据的错误和遗漏,尽可能改正过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便于进一步的编码和录入。数据编码(Data Coding)就是对所收集的第一手数据(例如对问卷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进行有限的分类,并赋予一个数字或其他符号。数据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将许多的不同回答减少到对以后分析有意义的有限的分类。数据录入(Data Entry)是将所收集的第一手或者第二手数据录入到可以对数据进行观察和处理的计算机中,录入的设备包括计算机键盘、光电扫描仪、条形码识别器等。研究者可以用统计分析软件,例如SPSS等对所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对于少量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工作表(Spreadsheet)来录入和处理。

数据的分析就是运用上述所提到的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要根据回答不同性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和验证方法。对于有些研究,仅需要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对于另一些研究可能就需要对假设进行验证。在统计学中,假设的验证需要推论的统计方法(Inferential Statistics)。对于社会科学和商务的研究,一些研究是针对所获取的样本进行统计差异(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的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是拒绝(Reject)还是不拒绝(Fail to Reject)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另一些研究则是进行关联度分析(Measures of Association),通常涉及相关分析(Correlation)和回归分析(Regression)。相关分析是通过计算来测度变量之间的关系程度;而回归分析则是为预测某一因变量的数值而创建一个数学公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们研究和分析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的发展使得多变量统计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多变量之间是从属关系,我们就需要从属关系的分析技巧(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多元回归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方差的多元分析(MANOVA,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Analysis)、线性结构关系分析(LISREL,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结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等。如果多变量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我们就需要相互依赖关系的分析技巧(Interdependency Techniques),如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多维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等。如果收集的数据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我们不考虑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重点考察变量在时间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就需要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目前流行的统计软件,如SPSS对上述各种分析方法都提供非常好的支持。

第六步、得出结论,并完成论文

论文的撰写要结构合理、文字表达清楚确定,容易让人理解。形式上要尽量采取可视化的效果,例如多用图表来表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具体论文的撰写要考虑包含如下内容:摘要、研究介绍(包括背景、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样本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的发现、结论(简要结论、建议、启示意义)、附录、参考文献。

针对社会科学和商务领域的问题研究,我们传统上所遵循的研究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承认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遵循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用这一思维模式来指导研究的过程,容易使我们混淆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地位,找不准研究者的定位。首先,这一研究思路和模式将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研究混在一起了。其次,没有突出,或者说掩盖了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和遵循。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它忽略了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问题的识别过程和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是一项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前提。问题的识别过程可以保证所研究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防止出现只做表面文章的情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研究方法的遵循过程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使研究结果有说服力。当然,在此,我们并不是说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传统模式是错误的,也不否认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然而,我们觉得,这一传统研究思维模式太笼统,太注重结果导向,不足以说明科学的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研究步骤。

在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运用这一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来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容易出现两个不良的倾向。一是使我们过于重视论文本身的写作过程,而忽略了论文写作背后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也就是只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在此情况下,论文的写作多半是进行资料的拼凑和整合。当然我们并不能低估资料的拼凑和整合的价值。可是,如果一味将论文的写作定位在这样的过程,显然有就事论事的嫌疑,无助于问题的澄清和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知识创造的初衷。特别是,既没有识别问题的过程,也没有形成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甚至没有用任何可以遵循的研究分析方法,就泛泛对一个问题进行一般描述,进而提出感觉上的解决方案。这种研究结果是很难被接受的。第二个不良的倾向是上述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模式使我们辨别不清我们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做决策。研究通常是在限定的一个范围内,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证明或推理,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我们希望这个结论对决策者能产生影响。然而,决策者毕竟与研究者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考虑的问题与研究者或许一致,或许会很不一致。有价值的研究是要给处在不同地位的决策者(或者实践者)给予启示,并促其做出多赢的选择。因此,传统的研究思维模式缺乏研究的质量判定标准,缺乏系统性和可控性,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容易让研究者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片面的终极的解决方案。

在指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的实践中,我们曾试图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尝试让我们的研究生将论文的写作与研究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注重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方法,并且要求在论文的写作中反映这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例如,2002届研究生万莲莲所写的《电子采购系统实施中的管理因素-摩托罗拉公司电子采购系统实施案例研究》硕士论文就是在这方面所做的最初探索。此论文的结构就分为综述、指导理论、方法论、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论和启示等五个主要部分,运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定性和定量的各种具体方法。其研究结论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因为研究者并不限于第二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而是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框架,运用问卷定量调查等手段,遵循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相同的研究方法,我们又应用在其他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例如2002届龚托所写的《对影响保险企业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因素的研究》、2003届王惟所写的《对中国铜套期保值现状的研究》,以及2003届马鸣锦所写的《中国银行业知识管理程度与网络银行发展程度的关系研究》等。通过论文写作,这些研究生的确掌握了一般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步骤。以上的研究结论对教学和实践直接有借鉴的意义。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其方法和结论都得到了肯定。据多方反馈,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注释】:

[1]这是笔者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展览时了解的美国科学家的基本研究思路而得到的启示。

[2]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3。

[3] Bryman, A. (1988),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nwin Hyman.我们发现许多文献资料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称为定量与定性技术(techniques)

[4] Cook, . and Reichardt, . (1979)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valuation Research. Newbury Park and London: Sage. Ragin, C. C. (1987) 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 Berkeley, Ca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07。

[6] John Van Maanen, James M. Dabbs, Jr., and Robert R. Faulkner,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82), P32

[7] 这是因为社会科学和商务研究中包括了人的因素,而人本身作为分析者具有自身的缺陷。例如:数据的有限性、先入为主的印象、信息的可获得性、推论的倾向性、思维的连续性、数据来源可靠性、信息的不完善性、对信息价值判断误差、对比的倾向性、过度自信、并发事件与相关度的判断,以及统计数据的不一致性等。上述缺陷的总结与分析来源于Sadler, D. R. (1981) Intuitive Data Processing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Bia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3, P25-31。

[8] Robson, Colin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 Blackwell Publishers, P371。

[9] Ronald R. Cooper, C. William Emory (1995, 5th ed)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IRWIN, P352

论文研究综述研究方法

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一种目的、计划、系统三合一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者是历史状况的材料的研究方法。同时,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指的是研究人员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等等之类,然后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指的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从而找出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有两点:主动变革性;控制性。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指通过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根据调查文献从而获得资料,进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表明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能更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来揭示本质。

调查法以书面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分发和邮寄资料给相关人员,然后进行答案的回收和整理,并对答案进行统计和研究。

调查法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调查问卷。

写法如下:

可以把研究综述放在第一章内,和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共用一掌节。并在下面分别论述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

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太旧。综述一定要反映最新的他人研究情况,如果所引述文献都是若干所前的陈旧参考文献,则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2)引用间接文献。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尤其对于英文文献,情况更是普遍。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3)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晚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

什么是论文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通常一篇论文的研究综述包括2点: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因此,一般该章节的标题为“XXX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主要内容是简述或综述别人在本研究领域或相关课题研究中做了什么,做得如何,有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尚未解决,以便为自己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一个背景和起点。也有利于自己课题找到突破口和创新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