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现改名为《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是2011版核心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江南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江苏省无锡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3-1689CN: 32-1751/TS邮发代号: 28-7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曾用刊名: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创刊时间:198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江南大学简介江南大学座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无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组建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到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18个院(系),共60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含工程硕士生),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8900余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留学生340余名,继续教育(含特色自考)、网络教育学生15000余人。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学校是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博士专业点,59个硕士专业点,8个工程硕士点。全校18个院系中有15个院系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4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2名为双聘院士),太湖学者7人,教授184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90名。由35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校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苏省“十五”攻关项目等,已有200多项研究成果经过鉴定或验收,其中有80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7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在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2004年,学校共申请专利1056项,授权专利301项。2005年学校专利申请量位于全国高校第五位,江苏高校第一位。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学校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绍兴黄酒集团、江苏小天鹅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注重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各院(系)也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中国电信、丹尼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深圳)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希捷电子、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啤酒集团、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特品(ISP)(香港)有限公司、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奖教金,每年发放的奖学金总额达800多万元。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六十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学校现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校际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开展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学校聘请了50多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举办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校训“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江南大学师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她充分表明了学校既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注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又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既强调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学风,又强调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彰显轻工特色;关注国计民生;拓展学科领域;促进文理交融。”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已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经济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70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3100余种,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编辑出版了《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食品与生物技术》、《无锡教育学院学报》、《冷饮和速冻食品工业》、《电池工业》等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学校新校区已屹立在太湖之滨、山水之间。新校区占地3125亩,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融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小溪、树林、草坪的多层次园林空间为一体,展现绿色、水乡、文化韵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为莘莘学子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迈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和发展了工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工业设计创新系统、纤维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轻工过程信息化科学与工程等6个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群,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十一五”期间,学校将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的发展方略,把江南大学建成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进行知识创新的基地,推动成果转化的中心,开展社会服务的窗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将屹立在中国的江南!
江南大学简介江南大学座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无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组建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到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18个院(系),共60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含工程硕士生),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8900余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留学生340余名,继续教育(含特色自考)、网络教育学生15000余人。学校还设有国际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学校是省文明学校、省文明单位。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博士专业点,59个硕士专业点,8个工程硕士点。全校18个院系中有15个院系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4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2名为双聘院士),太湖学者7人,教授184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90名。由35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校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其中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江苏省“十五”攻关项目等,已有200多项研究成果经过鉴定或验收,其中有80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7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在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2004年,学校共申请专利1056项,授权专利301项。2005年学校专利申请量位于全国高校第五位,江苏高校第一位。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江苏省沿江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轻工、食品、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学校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绍兴黄酒集团、江苏小天鹅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注重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各院(系)也建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中国电信、丹尼克斯(中国)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深圳)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希捷电子、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啤酒集团、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特品(ISP)(香港)有限公司、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奖教金,每年发放的奖学金总额达800多万元。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六十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学校现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校际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开展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学校聘请了50多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举办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校训“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是江南大学师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她充分表明了学校既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注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又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既强调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学风,又强调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彰显轻工特色;关注国计民生;拓展学科领域;促进文理交融。”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已形成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经济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70万册、电子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3100余种,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编辑出版了《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食品与生物技术》、《无锡教育学院学报》、《冷饮和速冻食品工业》、《电池工业》等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学校新校区已屹立在太湖之滨、山水之间。新校区占地3125亩,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融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小溪、树林、草坪的多层次园林空间为一体,展现绿色、水乡、文化韵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为莘莘学子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迈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和发展了工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工业设计创新系统、纤维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轻工过程信息化科学与工程等6个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群,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管理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十一五”期间,学校将通过全面实施“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的发展方略,把江南大学建成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进行知识创新的基地,推动成果转化的中心,开展社会服务的窗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将屹立在中国的江南!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校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网址: 电话: 85910799(传真)
Zhao,C.,Popovic,V.,Ferreria,L. (2006). “Chinese Aging Population’s Travel Needs and Vehicle Design”. Infrastructrure Theme Conference 2006: Sustainable & Innovation -- Conference Proceedings. Brisbane: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P. . (2006). “Aging i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Vehicle Design”. Design Theme Conference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s. Brisbane: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P. Lu (2006). “Aging Population’s Travel Needs and Vehicle Design”. 《第二届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 “走向临界状态的设计”。《2002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界面设计:从人机关系走向人际关系”。《装饰》2002年第4期. 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PP. 20。2002年. “人性化设计走向艺术与科学的临界点”。《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差异平衡”。《2001年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 “符号语言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教育中的运用”。《江南大学学报》。无锡: 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2000年. “设计绿色的城市公共交通”。2000年中国工业设计活动周。北京: 国家经委、国家轻工业局。
如果哥们连有哪些刊物都不清楚,估计投稿录用的可能性不大啊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江南社会学院是国安部部署学校,即国家安全部门下属学校,不和普通高校采用相同方法招生。校方不实行对外公开招人,只能由校方内部选择特优学生入读,因此不能报考。江南社会学院位于苏州,主要经营承担国家安全系统干部大专学历教育和培训科研任务。
2016最新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农业科学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2.华北农学报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7.湖南农业大学学报8.西南农业学报9.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1.西北农业学报12.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3.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5.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6.江苏农业学报17.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8.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2.上海农业学报2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新疆农业科学25.浙江农业学报26.江苏农业科学27.贵州农业科学28.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9.河南农业科学30.湖北农业科学31.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2.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改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3.吉林农业科学34.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广东农业科学36.广西农业科学(改名为:南方农业学报)37.中国农业科技导报38.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2.水土保持学报3.土壤4.土壤通报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中国农业气象7.中国土壤与肥料8.水土保持通报9.水土保持研究10.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2.灌溉排水学报3.农业机械学报4.节水灌溉5.农机化研究6.中国沼气7.中国农村水利水电8.排灌机械(改名为:排灌机械工程学报)9.中国农机化 S3,S5农学(农艺学),农作物 1.作物学报2.中国水稻科学3.玉米科学4.棉花学报5.麦类作物学报6.草业学报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8.杂交水稻9.大豆科学10.核农学报11.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2.分子植物育种13.种子14.作物杂志15.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S4 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2.中国生物防治(改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植物保护学报4.植物保护5.农药学学报6.农药7.环境昆虫学报8.植保检疫9.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 1.园艺学报2.果树学报3.中国蔬菜4.中国南方果树5.经济林研究6.北方园艺7.中国果树8.热带作物学报9.食用菌学报 S7 林业 1.林业科学2.林业科学研究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5.浙江林学院学报(改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学报)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福建林学院学报8.世界林业研究9.西北林学院学报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1.浙江林业科技12.林业科技开发13.竹子研究汇刊14.中国森林病虫15.福建林业科技16.林业资源管理17.西部林业科学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1.畜牧兽医学报2.中国兽医学报3.中国兽医科学4.中国预防兽医学报5.草地学报6.草业科学7.蚕业科学8.中国畜牧杂志9.中国兽医杂志10.动物医学进展11.中国草地学报12.动物营养学报13.黑龙江畜牧兽医14.畜牧与兽医15.中国家禽16.饲料工业17.中国饲料18.中国畜牧兽医19.家畜生态学报20.饲料研究 S9 水产,渔业 1.水产学报2.中国水产科学3.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报)4.海洋水产研究(改名为:渔业科学进展)5.淡水渔业6.海洋渔业7.水产科学8.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改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报)9.水生态学杂志10.南方水产(改名为:南方水产科学)11.渔业现代化12.科学养鱼13.水产科技情报
2009年至2013年10月,该校共承担包括国家级科技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3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近5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50篇,授权专利368件,出版专(编)著229部。学校先后与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等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完成开发项目13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亿元,带动20多万人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2009年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5月,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54万余册,电子图书90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1800多种,读秀学术搜索平台、标准文献电子阅览室、《中国基本古籍库》、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CALIS农学中心学位论文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资讯行(ChinaInfoBank)、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网上报告厅、万方外文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成果库、万方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 。 学术刊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原《浙江林学院学报》)是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发行。主要刊登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园林学、动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生物技术、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简报。学报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动物学记录(ZR,Biosis),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等,是全国林业类和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此前曾获首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二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项20余项 。
中文核心期刊吧,都不是很快!除非找低一点影响因子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天津农林科技》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可以推荐杂志之家,因为我通过这个网站发过期刊。感觉整体都要比其他网站快一点!而且发表老师态度很好,不懂的问题一一解答!值得合作!
2016农业类核心期刊有:
1、《中国农业科学》。
1960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中国农业科学》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2、《华北农学报》。
创刊于196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华北农学报》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华北农学报》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专题研究等。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经济与管理、哲学、政治与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其中“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西部大开发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
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化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农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
是中文核心(PKU),非EI核心
不是《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科技大学主办的理工类学术期刊,1986年创刊,国际刊号:ISSN1673-4807,国内刊号:CN32-1765/N。学报主要刊登反映当前学术、科研、技术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依托于学校的学科设置,在保持船舶行业特色的前提下,主要刊载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材料与焊接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管理工程、数学、物理、生物与化学工程,以及有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特色栏目是船舶工程。本刊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是2004、2008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 收录情况:国外检索系统收录的有: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英国海事技术文摘》(BMT Abxtracts),美国《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MATH)。国内检索系统收录的有:《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维普资讯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华艺思博网(CEPS)。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什么专业啊? 民族类1. 民族研究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贵州民族研究4. 广西民族研究5. 黑龙江民族丛刊6.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 回族研究8. 世界民族9. 中国民族10.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云南社会科学12. 青海民族研究13. 西北民族研究14. 满族研究15.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 内蒙古社会科学17.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表1.中国社会科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社会科学战线4学术月刊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天津社会科学7学术研究8江海学刊9江汉论坛10 江苏社会科学1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1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文史哲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5 浙江学刊16 浙江社会科学17 社会科学研究18 求是学刊19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 社会科学辑刊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3 中州学刊2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 人文杂志26 求索27 思想战线2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0 国外社会科学31 南京社会科学3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 齐鲁学刊36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7 学海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9 江西社会科学 4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 河北学刊43 学术界44 东岳论丛45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 东南学术47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50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2 北京社会科学5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 学术论坛5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6 广东社会科学5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0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 山东社会科学62 探索63 学术交流64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5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8 北方论丛69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0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7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4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5 宁夏社会科学76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7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8 云南社会科学79 长白学刊8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 江淮论坛8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4 河南社会科学85 内蒙古社会科学8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87 甘肃社会科学88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9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0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91 晋阳学刊9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6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7 贵州社会科学9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问题一: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功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国家没有任何一个 *** 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 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 “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问题二:什么叫中文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问题三:什么是真正的核心期刊 一般指的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问题四:国内七大核心期刊分别是指哪些期刊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五、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 问题五:核心期刊和C刊有什么区别 1、先说下C刊,经常见到的C 刊,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CSSCI(南大核心)的缩写。 另外一个是各单位自己,根据省里的文件,结合自己单位的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数据库进行筛选,和自己单位研究方向结合最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其次为B类,再次为C类(有些单位成为一、二、三类),其中也有个别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的报刊被划为本单位的核心,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进入你们单位自己目录的,所有报、刊统一都成为你们单位自己的核心,无论其原来是什么级别的刊物。 所以你先要弄清楚你们单位的这个c刊具体指的是什么 2、核心期刊,往大了说,包括所有的核心数据库,比如国外的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国内的中文核心(北大核心)、cssci(南大核心)、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等等 往小了说,就是指中文核心,这个核心在国内虽然不是最权威的,却是最大众化的,以至于核心期刊,成了其代名词,甚至还有人误认为核心期刊就只是北大核心 3、如果你们单位c刊就是指cssci,那么它就是核心期刊的一种 如果你们单位的c刊,指的是第二种情况,则c刊大部分(甚至全部,具体要看你们单位的目录)都来自于各核心期刊数据库,会有一小部分为非核心刊物 问题六:法律核心期刊是指哪些? 1.中国法学 2.法学研究 3.法学 4.法学评论 5.中外法学 6.现代法学 7.法商研究 8.法律科学 9. 法学家 10. 政法论坛 11.人民检察 12. 河北法学 13.法制与社会发展 14.政治与法律 15.环境法律评论 16.比较法研究 17.法学杂志 18.当代法学 19.人民司法 20.法律适用 21.法学论坛 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1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浙江学刊 16.浙江社会科学 17.社会科学研究 18.求是学刊 19.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社会科学辑刊 2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2.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中州学刊 2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人文杂志 26.求索 27.思想战线 2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0.国外社会科学 31.南京社会科学 32.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齐鲁学刊 36.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7.学海 38.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39.江西社会科学 4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河北学刊 43.学术界 44.东岳论丛 45.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6.东南学术 4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50.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北京社会科学 53.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学术论坛 5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广东社会科学 5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0.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山东社会科学 62.探索 63.学术交流 64.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5.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7.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北方论丛 69.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0.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4.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宁夏社会科学 7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7.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云南社会科学 79.长白学刊 8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江淮论坛 8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4.河南社会科学 85.内蒙古社会科学 86.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7.甘肃社会科学 88.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9.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问题七:重要的核心期刊是权威期刊吗? CSSCI 第一作者要求是副教授或者博士,硕士或者讲师的论文基本上发表不了。这个级别最高。 核心期刊 一般是指北大核心期刊。对第一作者虽然也有要求,但是不那么明显,地位其次。 重要期刊 一般是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本校承认的重要期刊,他是该校老师评定职称发表文章的依据。重要期刊每个高校不尽相同,有些学校承认部分南大核心(cssci)或者部分北大核心,没有被本校重要期刊收录的核心期刊,评职称的时候不算分或者少算分。 问题八:什么是真正的核心期刊 被读者利用次数较高。该评价中心系统算是个新生事物,所谓“权威期刊”是指刊载基金论文数量多,约占总数的21。该课题组经过对我国万种期刊的大致浏览,武大搞出来的,是该学科领域内主要成果的传播载体,搞火了之后就可以方便操作一些事情了,它们刊载的学术论文学术影响力较高。 邱均平,排在前6%~20%的为“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与科研人员心目中享有权威地位和最高学术水平,其中权威期刊311种.46% 。研究人员将把在各学科期刊排行榜中排在最前面的5 %的期刊定为“权威期刊”,311种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广受网络用户点击。专家们首先为“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界定概念,它们基本上代表了该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前沿、反复比较和研究,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1013种、二次文献转载篇数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多的期刊;而“核心期刊”则指那些发表基金论文数量相对较多。恐怕现在国内更多还是比较认可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大的CSSCI、二次文献转稿篇数较多或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较多的那些期刊、 燕今伟,被读者利用次数高,包括分学科的61个排行榜和分类型的4个高校学报排行榜。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简介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管理学院联合研发完成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构建了科学。这次共有6170种中国学术期刊参与评价、合理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从中挑选出了6170种纯学术性期刊和半学术性期刊参与评价,是最重要的核心期刊、周明华 等编著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网络用户点击较多,权威期刊是核心期刊中的“核心”,得出了65个学术期刊排行榜,计1324种学术期刊进入核心区、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图书2009年4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问题九: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能力。
是的,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科技核心期刊。
优助医学帮助查新了它是在最新的2016年10月发布的最新版目录里。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
ISSN:1003-4978
CN:41-1100/N
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