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关于研究林海音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研究林海音的论文

像扇子一样经历挫折像扇子一样长久像扇子一样紧密

城南旧事读后感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的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让我来介绍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吧:《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年少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书中配有照片,图文并茂,让人更深切的感受到“旧”这个字的深刻含义: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隆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的插闩,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墙上的冬雪……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代表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人物:冬阳下的骆驼队、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但是他们都是在岁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每秒每刻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的段落。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但是却是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当读到英子和惠安馆的疯女人玩时,我真担心秀贞会不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仅帮助他们母女重缝,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他们当作盘缠去寻找思康叔(秀贞的亲人)。此刻,我不竟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这大概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长吧!读着读着,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英子不害怕秀贞吗?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她有了这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那是真正的,无忧无虑的,不折不扣的快乐。而世俗上的快乐,不过是金钱和名誉。 可以说,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们,随着科技的发展,脑子也越来越复杂了,网络侵蚀了我们大脑的灵魂,使得我们不能像英子一样拥有快乐,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消失了。也许,童年是贫穷的,也是富有的,这样认为的人可以是贫穷的公爵,无知的智者,也可以是最富有的穷人,文化低的工人。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这本书,我只要你们与我分享一下珍惜童年的心情。因为我已经六年级了,现在,我已徘徊在童年的十字路口,很快,我即将告别童年,踏上人生的木舟,感受林海音女士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愚骏而神圣的吗? 这本《城南旧事》就像夏浪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别错过童年,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我的童年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希望《童年》这首歌将在我的心中轻轻地吟唱……永远…… 2.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影,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动着我。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么,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3. 我看完了林海音著作的《城南旧事》,《城南旧事》里人物有:英子(林海音的小名)、骆驼队的领队、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爸爸、妈妈、宋妈、英子的好朋友——妞儿、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 这些人都陪过书中的小主人公——英子在一起,在看第一章的时候,作者介绍了骆驼,它们的神态、细嚼慢咽的动作,个个都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似乎身临其境;第二章讲了好几个人,宋妈、妞儿和疯子——秀贞,在惠安馆里,开始作者还以为秀贞是和她玩“过家家”,后来英子把她那块很漂亮的表送给了秀贞;英子记得,秀贞跟她说过,小桂子(就是秀贞的孩子)脖子后头正中间有一块青色的胎记,而妞儿的脖子后边正中间也有一块胎记,于是,英子带着妞儿去找秀贞,秀贞立马带着妞儿赶火车去了;因为那天下着倾盆大雨,英子发高烧,昏迷了十天。 第三章的题目很有趣,是:“我们看海去。”这是一个小偷儿跟英子说的,虽然我不喜欢偷东西的小偷,但是不知为什么,似乎是林海音的语言打动了我,我觉得这个小偷很好玩,很可怜,看到他被人家抓到的时候,好像一只老鹰在欺负一只小鸡,而且还要听着周围人的骂声。第四章题目就很明显了,题目是:“兰姨娘。”这章里讲的是德先叔和兰姨娘,德先叔是一个大学生,因为那时候要枪毙大学生,于是躲到了英子家里来;后来兰姨娘也来了,雇她的人家不要她了;后来,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第五章的题目也很新颖,是:“驴打滚儿。”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还以为林海音要写驴怎样打滚儿的。结果不是;内容主要是,宋妈的小栓子死了,小丫头子不见了,宋妈很伤心,宋妈和英子在找小丫头子歇息的时候,看见有人买一种叫:“驴打滚儿”的吃的,那是把黄米面煮熟了,里面包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很香;找不到小丫头子了,宋妈就骑着驴走了。 最后一章,题目让觉得有些伤感:“爸爸的花儿落了。”没错,英子的爸爸去世了,爸爸的石榴掉了,花儿也落了。 《城南旧事》一本很好的书,悲悲喜喜,快快乐乐,都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从喜到悲,这本书让我们体验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是一本你看完了放不下、还要看一遍的书。 4. 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兴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将其冷落在旁。《城南旧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5.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可是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虽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过正面的描写和反面的烘托,把每个人物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盈盈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藏在草堆里的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散发着芬芳的书,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己。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6. 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冒,语言枯燥,大篇幅的,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将其抛之,一概不理。而《城南旧事》却不同,淡淡的文字,清新的语言,吸引人的童年旧事,把我带入了幽静,热闹而不平凡的老北京,轻轻敲起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那点点滴滴的画面在我的心头涌现······ 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缓缓的骆驼队、宁静的惠安馆、幽深的井、热闹的僻巷、草垛子上的驴打滚、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但是他们都是在岁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梦,悄然击碎。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吃喝不愁。但是英子的童年却过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像是个水晶,很真实、纯朴,那样得纯净淡雅,温馨······ 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生下的女儿被家人抛弃,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当她得知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不久,警察局抓走了这个年轻人,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的丈夫来到林家。得知宋妈的儿子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卖给别人,最后,宋妈被丈夫接走,爸爸因肺病去世。12岁的英子告别了童年。 这本神奇而美妙的书,像一幅山水画,让我感悟出真实的世界,为我呈出绝美的风景。翻过此书的最后一页,房间里飘着一股淡淡的、幽幽的古城墙的味儿,老北京的画面,久久无法在我的脑海中散去······

本人自己写的,不敢说高分,但老师也不会说太差,网上不会有重复的。开卷有益波罗果夫曾说过,“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 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多读书以明志,次日鲁肃拜见吕蒙,对其雄韬伟略为之赞叹,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的确,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睿智通达,陶冶性情,修养身心 从而受人尊敬。林海音幼年时,放学后经常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林海音对于读书的渴求好似一块极大的海绵,似乎永远不能满足,正是因为这种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才成就了她的梦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上的知识,丰富了林海洋慢慢脑海中的营养,滋润了她茫茫人生中的心灵,给予她精神的慰藉,由此看来,开卷有益。著名的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少年时代,因患猩红热并发症,不幸耳聋被赶出学校。后来他每天去莫斯科图书馆自学。一次他参加中学教师的考核,人们被他的数学才能所惊叹。校长问他:“你的老师是谁?”他回答:“书籍是我的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升华品格。毛主席熟读兵书,才可得以执掌天下,成立崭新的中国。世界名人培根也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千言万语汇流于一词:开卷有益。少年时期的鲁迅先生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十分热爱学习,由于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但他立刻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的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刻苦钻研,从而智慧明达,视书为珍宝,是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自己就好比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株小草,对他来说,太阳就是自己每天贪婪阅读的书籍,在阳光的沐浴下,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呢?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开卷获益匪浅,他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历史和哲学,因而在以后的革命活动中能有两个空前的伟大发现。他写《资本论》就读了自藏书1000余册,还到大英博物馆看了三间房的书。书就像一朵沁人的花朵,当你沉醉其中时,满身也环绕着怡人的芳香,陶冶你的情操,升华你的精神。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关于音韵学的研究论文

这个可以从你所掌握的方言语音入手,比如分析一下某个字的读音与古音的对应关系,或者某一韵母、某一声母与古音的对应或演变,也可以和普通话进行对比。比如,如果你的方言是闽南话,那可以写挺多东西的,比如文白异读系统、古重唇音的演变、没有撮口呼之类的特点入手。

本文为中国音韵学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研讨会论文(2000·8·徐州]纯四等韵与三等韵的合一——《篆隶万象名义》音论之一周 祖 庠摘 ;要:《名义》中,《切韵》齐、先等十八部独立四等韵与相应的霁、仙等二十部三等韵的合一,打破了音韵学关于韵类分等及声类配等的传统等韵理论;为建立符合实际的音韵理 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关键词:纯四等;三等;合一;推翻;等韵理论独立四等韵是指《切韵》齐、先、萧、青、添五个韵系(举平声以赅上、去、入声称为系)的十八部韵部,它们在韵图中完全放在第四等格子里;而三等韵是指与之同摄的祭、仙、宵、清、庚三、盐六个韵系的二十部韵部,它们在韵图的二、三、四等格子里都有。在《篆隶万象名义》里,这两类韵有不少相互混切的例子:一、霁韵⒈开口(括号内为《切韵》切语;《切韵》没有的字,采用《广韵》,后加*号注明;《广韵》亦无的字,则取自《集韵》,后加**号)?卑计(必袂**) ;作计(子例)穧子计(子例) ⒉ ;合口岁思惠(相芮) ;槥于桂(囚岁又相芮)?于桂(于岁) ?如桂(儒税**) 二、祭韵⒈开口?匹制匹卖(匹计) ;櫗亡世(莫计)?千世(七计) ?呼世(呼计) 三、先韵系⒈先韵开口?博坚(武连) ?甫贤(卑连)偏匹研(芳便) ;娩亡颠无远(亡辩无远)獮韵阮韵 ?无坚(武连) ;连力前(力延)⒉先韵合口繏思悬(息绢*)线韵 葲徐玄(聚缘) 泉似蠲聚沿(聚缘) ?雏玄(似泉)??玄(於权) ;娟於玄(於缘) 擩而渊(而宣**)⒊铣韵开口?口弥(去演) ;鄻缕显(力演)⒋ ;霰韵合口?力县(山眷山患)又谏韵 ⒌屑韵开口?柯截(居列*) ;榝素结(山列所八)又黠韵挒吕结(良薛*) ?力结(吕薛) 迾旅结(吕薛) ;鴷闾结(吕薛)鮤闾结(吕薛) ;蛚力结(吕薛) 苶汝结(如列奴协)又怗韵⒍屑韵合口?缕决(力辍) ?力决(力辍)四、仙韵系⒈仙韵开口牑补?(布玄) ;矈莫缘(莫贤) ?亡仙(莫贤) ;縺力煎(路贤)⒉仙韵合口蜎於缘(乌玄) ?於沿(火玄又辞沿) ⒊狝韵开口藆居辇(古典) ?牛善(研岘*)蝘於甗(於殄) ?呼善(胡茧) 缳禹善(胡畎*) ⒋线韵开口?先战(苏见) ?呼战(苍甸*)蚿胡面(胡千)先四⒌线韵合口懁古面(古县*) ?俱面(古县) ⒍薛韵开口丿普折(普折)(普蔑*) ;裨折(方结) 瀎莫列(莫结) ;懱亡别(莫结) ?达列(徒结*) ;臬鱼列(五结) 偰相裂(先结*)⒎ ;薛韵合口???(苦空又顷雪)?才雪音纥(奚结**)(下没*)五.萧韵系⒈萧韵熛卑尧(甫遥) ;瞟匹雕(抚遥) 飘妨尧(方小)小韵 ;摽孚尧(甫遥)?匹聊(抚遥) ?口幺(去遥) ?口条(去遥)(火条*) ;子尧(即遥)劁才雕(昨焦) ;揱思聊(相焦所角)又觉韵踃先聊(相焦) ;蛸先条(相焦) ?乍聊(作焦) ;髎力条(力昭)⒉篠韵:?卑蓼(方小) ;膘扶了(子小又扶了) ?子鸟(亲小*) ;缭力鸟(力小)⒊啸韵?先钓(才笑**) ;力吊(力照**) 尞、燎力吊(力照)六.宵韵系⒈宵韵绡思燋(苏雕) ?於烧(於尧*)⒉小韵譑居小(吉了**) 湫子小且周在由(子了子攸) 苭於绍(乌皎) ?馀矫(徒了*)嫽理绍(朗鸟**)啸韵 ;镽力小(卢鸟)七. ;青韵系 ⒈青韵开口?托经(直贞*) ;虰丑经(?贞)(又宅耕*)菁子丁(子盈) ;晶子丁(子盈) ⒉青韵合口嫈迂丁(於营) ?乙荧(於营)⒊迥韵开口娉匹刭(匹政)劲韵 ?明并(武永)梗三 睛且顶(子盈*)清韵 臩妫迥(举永)梗韵⒋径韵合口:偋蒲定(防正) ?且定(楚敬) ⒌锡韵开口:鐴补狄(必益) ?丁狄(施只)碛且磿(七迹)⒍锡韵合口殈况壁(许役) ;坄唯壁(营只*) 八.清韵系⒈清韵开口京居贞(举卿)庚三 ;荆景贞(举卿)惊居贞(举卿) ?馀征(他丁)(户经*) 莛馀成(特丁)⒉清韵合口?公营(古萤) ;絅苦营(古萤)⒊静韵开口侱他井(他鼎) ?居骋(渠京)庚三 ⒋劲韵开口?丁令(丁挺)迥韵 鑋去政(苦定)⒌昔韵开口?补役(扶歴) ;劈叵赤(普激) ?力石(郎击)⒍昔韵合口?呼赤(古阒)九.庚三韵系⒈庚三开口祯忠平(陟盈)清韵 桢知京(陟盈)贞征京(陟盈) ?征京(陟盈) ?丑生(?贞) ?丑生(丑贞*)??鸣(?贞*) 泟痴京(?贞**) ?耻荆(丑贞*) 珵除荆(直贞)呈驰京(直贞) ;程除荆(直贞) 酲陈惊(直贞) ;伶来生(郎丁)青韵跉力生(吕贞)⒉庚三合口?火荣(火营*)⒊梗三开口?居景(古迥*)迥韵 ;领离景(李郢)静韵 ⒋敬三开口侦耻敬(?贞)清韵 ;耻敬呼政(虚政)(火迥*)郑驰敬(直政)劲韵 ;除竟(直政)⒌陌三开口 碧彼戟(方彳)(彼隔)昔韵麦韵 ;嫡知剧(都历)锡韵踯驰戟(直炙)昔韵 ;丘戟(苦席**)昔韵十、添韵系⒈添韵?丑兼伤兼(丑廉失廉) ;沾?兼(张廉) 箝渠?(巨淹) ;彡先?(息廉所衔)?伤兼丑兼(失廉丑廉) ?始?(失廉)?乌兼鱼捡(於盐鱼检) ?陵兼(力盐) 薕陵兼(力盐) ;镰力兼(力盐*)?力兼(力盐) ?力兼(力盐*) ?如?(汝盐*) 髯如兼(汝盐)⒉忝韵檿於?(於琰) ;黡乌蕈(於琰) ⒊?韵?他坫(息廉*)盐韵⒋怗韵?丁颊(陟叶*) 謵丑协伤协(叱涉)?乃颊(尼辄) ?居牒(直辄) ?才协(疾叶) ;謺之颊(之涉)謵伤协丑协(叱涉) 靥於协(於叶)?力?(良涉) 十一.盐韵系⒈盐韵?丑廉(丁兼) ?公廉(佳兼)馦呼帘(许兼) ;燫力廉(勒兼) ⒉艳韵?达艳达绀(徒念)⒊叶韵?丘涉(呼协) ;悏丘涉(苦协)?於猎(丁箧) ?火涉(呼协) 可见,在《名义》中,霁、先、萧、青、添五个独立四等韵系,分别跟祭、仙、宵、清、庚三、盐六个三等韵是同一的。这种现象,不仅仅《名义》为然。我们只须看看(唐)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韵部目录下的小注,就知道三四等韵合一的现象,在六朝乃是大势:霁韵、祭韵:李、杜合一,仅从吕别先韵、仙韵:(李)、阳、夏侯、杜同,仅从吕别萧韵、宵韵:(阳)、李、夏侯、同,从吕、杜别 青韵、清韵:上声依夏侯别、入声依吕别,(吕)、(李)则同清韵、庚韵:上声从吕别,去声依陆法言别,(夏侯)、(吕)则同添韵、盐韵:从陆别,吕、夏侯同。这“吕”、“夏侯”、“阳”、“李”、“杜”是指“吕静《韵集》、夏侯咏《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的五家韵书,它们均是六朝的产物,是颜之推等人制作《切韵》音韵大纲时讨论的主要对象。其它资料如南北朝音义书等三四等合一的现象,因篇幅所限,就不再此赘述了。另外,与四等相混的三等韵,除了庚三清韵外,都是《切韵》的“重纽”韵部。而庚三清在韵图上的编排,也是别具意味的:《韵镜》、《七音略》一类韵图,均将祭、仙、宵、盐这四个“重纽”韵的三等分别与霁、先、萧、添四等韵同图,而将四等另置一图,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清韵是普通三等韵,韵图却也将它的一部分排在四等(含唇音)与庚三同图,另一部分排在三等,与青韵同 图,实际上是把庚三与清当成“异部重纽”韵来对待的,也反映了二者与青韵的关系。(瑞典)高本汉(B. Karlgren)也注意到了清韵与庚三的关系:“清韵与仙韵对应,它出现在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声母后面,而庚韵三等则像元韵,只出现在开口舌根音以及合口舌根音和唇音声母后面,但不在舌面音和舌尖音后面,这种平行现象绝不会是偶然的,它必然是暗示着这些韵母都有类似的结构。”[1] 与四等韵相混的三等韵,既有《切韵》的A类,也有B类,但A类占绝大多数。同时,齐、先、萧、青、添五个纯四等韵,从它们的韵尾来看,阴声韵(开尾、元音韵尾)、阳声韵(舌尖中、舌面后、双唇鼻音)、入声韵(舌尖中、舌面后、双唇清塞声)各有代表,门类齐全,这也是值得研究的现象。从上古音来看:霁韵、祭韵属上古月部、质部先韵、仙韵属元部;屑韵、薛韵属月部 萧韵、宵韵属宵部、幽部青韵、清韵、庚韵三等属耕部、阳部;锡韵、昔韵、陌韵三等属锡部、铎部添韵、盐韵属侵部、谈部;怗韵、叶韵属缉部、叶部。各组都有共同的来源。传统等韵理论,把一二等称为洪音,三四等为细音。自沙昂克(Schaank)在《Ancient Chinese Phonetics》中提出“一二等没有i,三四等有i。一二同三四等是对待的(P475)” 后[2],高本汉也认为:“在四等他(庠案:指沙昂克)是完全对的。四等跟三等用同一套的反切下字作切,所以真韵母相同,都是有i介音的。”[3]其后,赵元任也说:“所有的三等韵的开头都有一个高或闭的i,所有的四等韵的开头都有一个低或开的i”[4]。而马伯乐(H· Maspero)《唐代长安方音》则认为中古声母有腭化非腭化之分,腭化声母是上古 介音韵母影响变化而来,非腭化声母则上古韵母无i 介音,四等字非腭化声母,直到现代,才 产生了i介音,并且仅限于舌根音,因而认为中古四等韵无 i介音。陆志韦在《古音说略》中也说“我的见解是这样的,齐先等十八个‘四等韵’在古音是没有介音的,在《切韵》系统也不代表介音。”[5]其根据是四等切上字与一二等同类。其后李荣、邵荣芬、李新魁等先生均持此说。似乎“纯四等韵无介音的说法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从现代方言来看,纯四等韵在一些方言中有介音,在另一些方言中又没有。域外音译汉 音中,日本、朝鲜、越南均存在一部分纯四等字有介音,一部分没有的现象。均不能作为认定纯四等韵介音有无的依据。纯四等韵无介音的理论,是建立在等韵的声韵配合规律上的,是以反切上字的分类趋势作为根据的,仅仅是一种推论,此外并无可靠的证据。而以反切上字的分类来推断介音有无的理论,这在《切韵》音系中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如舌音、齿音是一四等一类、二三等一类。按上字分类,就会推出二等也有介音的 结论,与唇、牙、喉音是相牴牾的。何况,在三等韵中,既有精组字,又有庄组字,这也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的。周法高在《古音中的三等韵兼论古音的写法》一文中,根据《诗经》韵脚和谐声系统三、四等相近的现象,认为:“假使在《切韵》音里否定了(四等韵)i介音的存在,而在《切韵》前后都是有i介音的,在音变的解释上未免说不过去的。”虽然1954年在《论古代汉语的音位》一文中他曾否定过原先的观点,但1969年以后,他又回到了最先的看法上来,还是 认为中古的独立四等韵是有i介音的。另外,《守温韵学残卷·四等重轻例》?(幽韵)、?(幽韵)、魇(琰韵)、缅(狝韵)、遍(线韵)等三等韵字都是作为四等的代表字,说明守温比较轻重是以韵图为标准的,并非是韵等。韵图把精组三等韵以及重纽A类韵放在四等,并不意味着三四等韵不同。如果不同,陆法言就会把重纽三等另立为独立四等韵或独立三等韵了。可见等韵中三四等的轻重区别是不可靠的。《名义》中独立四等韵与三等韵相互混切这一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既然我们一致认为三等韵有介音,那么四等韵也必然有介音,否则它们是不可能合一的。《名义》独立四等韵与三等韵的合流,打破了音韵学的传统等韵理论,首先是三四等的分别不存在了,认为三四等是开口度大小不同的说法自然成了子虚乌有。其次是在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声韵配合理论当然也应该是“皮之不存,毛之安傅”了。《名义》三四等韵的合流,不仅仅说明它们的介音相同,而且也说明它们的韵腹、韵尾及声纽都应该是相同的,否则也是无法合一的。《名义》的语音是否经得起这一检验?它是否真正地打破了《切韵》的声韵配合规律?新的声韵配合规律又是什么?读者可参见本系列论文《篆隶万象名义音论》的有关篇章。一九九九年三月注:[1](瑞典)高本汉《中上古汉语语音纲要》P.62齐鲁书社1987[2]转引自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P.45商务印书馆1940[3]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P.45[4]《中古汉语的语音区别》1941[5]陆志韦《古音略说》(《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P.5 ;中华书局1985本文原载《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音乐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1] 王夏.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气”与“韵”[D]. 杭州师范大学 2009

[2] 陆忠波. 咏叹之中见“声”“情”[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3] 姜忠玉. 探析声乐的艺术表现[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 邹微.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虚与实[D]. 杭州师范大学 2011

[5] 姚丹.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6] 靳相林. 声乐表演艺术中观众审美心理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7] 柏艳. 声乐表演艺术心理路程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07

[8] 闫如玉. 歌唱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训练与运用[D]. 天津音乐学院 2013

[9] 刘青青. 俄罗斯音乐文化对中国合唱艺术的影响[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0] 林楠. 浅析汉乐府民歌《长相知》的音乐特征和演唱技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1] 吴约珥.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的选段《一切山谷都要填满》演唱分析[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2] 杨沁文. 贝利尼艺术歌曲在声乐训练中的'价值[D]. 云南艺术学院 2012

[13] 周倩. 《孔空声乐练习曲》在声乐学习中的价值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4] 王钧. 舒曼《诗人之恋》声乐套曲艺术特色演唱浅析[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5] 董钟月. 莫扎特的经文歌《你们欢呼雀跃吧》()的演唱艺术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4

[16] 陈婧. 对宋祖英演唱《相约在月圆时节》的分析与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参考文献二

[1]董同 龢 .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无名氏.六书声应集[M].收于《罕见韵书丛编》香港:长城文化出版公司,1995.

[4]陈新雄.古音学发微[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5]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陈其光.论谐声[J].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论文[C],1992.

[8]陈燕.试论段玉裁的合韵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2,(3):57-64.

[9]陈新雄.古音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10]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1]黄德宽等.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王力.清代古音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3]江永.四声切韵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4]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5]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6]何九盈.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1、元明以来韵书中的入声问题,中国语文,、汉藏语系“风”字的读音,山东大学学报,1989、13、重纽的历史研究,古汉语研究,、本悟本《韵略易通》与明代云南方音,语言研究,、近代汉语官话入声消亡的条件,古汉语研究,、明代官话标准音问题,[日]中国语研究,41号,19987、从《韵略易通》到《韵略汇通》的发展看明代官话语音的几项变化,[日]中国语研究,39号,19978、《韵略易通》三个善本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近代汉语共同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发展,古汉语研究,、普通话不规则音变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评《普通文字学概论》,古汉语研究,、《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读后,古汉语研究,、内外转补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4、方言音韵学构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5. 方言音韵学研究小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 载16、点检二十世纪音韵学通论性著作,音韵论丛,齐鲁书社,200417、周秦时代汉语声调的语音性质及分布,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18、明清欧人传习的汉语语音的性质,汉语音韵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高雄师范大学出版社19、朝鲜时期传习的汉语官话的语音性质,语言研究,、近代汉语官话语音研究焦点透视,《近代汉语官话语音研究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721、《颜氏家训音辞篇》释要,语言学集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2、《切韵序》释要,纪念廖序东教授逝世周年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再释内外转并论及早期韵图的性质 语言研究 2009/0324、《中原音韵》点校失误五则 (与耿军合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25、《中原音韵》时代汉语声调的调类与调值 古汉语研究 2010/0226、《合并字学篇韵便览》韵母系统的几个问题(与耿军合写)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27、《中原音韵》版本源流辨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0/0128、明清时代汉语官话的社会使用状况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0129、《中原音韵》的著作权问题,浙江大学学报,在线优先出版30、《琼林雅韵》的声母和声调,载《汉语的历史探讨——庆祝杨耐思先生八十寿诞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31、近代学术转型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5-19+、明人袁子让的音韵学[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中原音韵》所依据的音系基础问题[J]. 语言研究,2012,03:、 论葛中选《太律》的音韵学价值[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54-160. (第一作者)35、《中原音韵》的著作权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明人叶秉敬的音韵学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06-110.

关于颤音的研究生论文

《母亲教我的歌》旋律深情动听,含蓄优美,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大诗人王维在渭城送别友人时写下的著名的七绝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改编的。因取诗中含意至深的“阳关”一词,加上其主题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一唱三叹,一叹三叠,让人叫绝。这首作品风格古朴、典雅,情感真挚、深沉,格调细腻、高雅,旋律抒情、如歌,特有的古琴韵味赋予了乐曲极大的魅力。既体现了分别在即的惆怅之感,又可以看出诗人的几分旷达。《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作者一面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面忘我地讴歌祖国光荣的历史,抒写祖国美丽的河山。这是一阙充满对祖国和人民深刻的爱,对未来和光明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乐观精神的颂歌。《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诉说了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欢乐颂》出自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首经典表达了当时人们渴望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的理想。它告诉人们:只有当所有的人们都成为兄弟姐妹时,全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音乐鉴赏p33“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极大量的音乐流派已经发生变化。人种音乐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这些流派起源及发展的学科。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而非视觉或其它什么感觉的艺术。把乐音(有时也适当使用噪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这种艺术就叫音乐。-------------------------------------------------------------------------------音乐鉴赏p51欣赏和理解这一类的音乐作品,主要就是多听。在听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话可以了解一些背景,细心体会音乐传达出的情感。下面就以《江河水》为例,介绍一下。《江河水》是一首令人心碎,也让人心醉的乐曲。它从另一个侧面演绎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新婚刚过,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一去几年不归。可怜的女子决定去千里寻夫,可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她悲痛欲绝,来到数里相送,与丈夫分别的河边失声痛哭……知道故事的人相对少些,但并不影响对音乐所表达情感的领会和感受。乐曲开始,双管从最低音区起奏,旋律连续四次四度上扬,悲愤之情迸发,随后旋律即层层下落以引出主题。主题为起承转合四句。第一乐句旋律色彩暗淡,管子近似人声哭泣的情调,音乐凄凉悲切。第二乐句旋律突发性的十度上起,并两次向上冲击,表现出无比悲愤的情绪。接着第三乐句节奏顿挫。断后即连,似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最后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尾部变宫音被强调(以变宫为角),为中段从已羽调式转入同主音徵调式作了准备。中段“对仗”式的结构句法,上下呼应。平稳进行的旋律,音乐深沉。在经过中段的对比以后,紧接着双管和乐队用强力全奏,犹如强压心头的怒火爆发。这个动力性再现段落,以与前段不同速度、力度和奏法,表现的情绪更为激越。乐曲的结尾,不是女主人公哭过之后精神得到片刻的解脱,是哭累了,是泪水哭干了。乐曲结束了,故事无法完结,给人们留下的是对她以后生活的担忧。乐曲的三段中,前后两段是悲哀的哭声,中间短短的乐句是回忆。回忆什么?值得她回忆的东西太少了。那个时代几乎不可能有婚前的恋爱,只有极其短暂的婚姻,而这,不仅是主人公全部的感情归宿,也是她生活和生命的寄托。带着这种期待、梦想,她在孤苦中艰难的生活,就是等着夫君回来的这一天。可是等来的却是这样的噩耗,这对她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回忆非常短暂,很快就被哭声中断。这前后两段的悲哭,前一段是有“准备”的,因为她来到与丈夫分别的河边,其哭声悲愤、痛苦。后一段,由于从片刻幸福回忆中回到现实,这巨大反差下,其哭声则更是凄凉、绝望。像这样,这首音乐作品就分析得比较透彻。-------------------------------------------------------------------------------音乐鉴赏p61曲艺音乐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调查统计,我国仍活跃在民间的曲艺品种有400个左右,流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众多的曲种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发展历程,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群众性,具有共同的艺术特征。其表现为:以“说、唱”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说的如相声、评书;唱的如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等鼓曲;似说似唱的如山东快书、快板书等;又说又唱的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等;又说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转、十不闲莲花落等。正因为曲艺主要是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语言必须适于说或唱,一定要生动活泼,洗炼精美并易于上口。曲艺不像戏剧那样由演员装扮成固定的角色进行表演,而是由不装扮成角色的演员,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各样的故事表演出来,告诉给听众。因而曲艺表演比之戏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有一两个人,一两件伴奏的乐器,或一个人带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副竹板儿,甚至什么也不带,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与听众的交流,比之戏剧更为直接。曲艺表演的简便易行,使它对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书目的内容多以短小精悍为主,因而曲艺演员通常能自编,自导,自演。与戏剧演员相比,曲艺演员所肩负的导演职能,尤为明显。比如一个曲目、书目,或一个相声段子,在表演过程中故事情节的结构、场面的安排、场景的转换、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没、人物心理的刻画、语言的铺排、声调的把握、节奏的快慢等等,无一不是由曲艺演员根据叙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据对听众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断,来对说或唱进行统筹安排,进行调度,导演出一个个令听众心醉的精彩节目。曲艺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也就是说曲艺是通过说、唱刺激听众的听觉来驱动听众的形象思维,在听众形象思维构成的意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造。曲艺表演可以在舞台上进行,也可划地为台随处表演,因而曲艺听众的思维与戏剧观众相比,不受舞台框架的限制,曲艺所说、唱的内容比戏剧具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为了把听众天马行空的形象思维规范到由说、唱营造的艺术天地之中,曲艺演员对听众反应的聆察更其迫切,也更为细致,因而他与听众的关系,比之戏剧演员更为密切。为使听众享受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美感,曲艺演员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做功,并需具有高超的摹仿力。只有当曲艺演员具有了活泼泼的动人技巧,对人物的喜怒哀乐刻划得维妙维肖,对事件的叙述引人入胜,才能博得听众的欣赏。而上述坚实功底之底蕴是来自曲艺演员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与积累,以及对历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认识。这一点对一个曲艺演员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是400来个曲艺品种艺术特点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处,是它们的共性。而400多个曲种各自独立存在,自有其个性。不仅如此,同一曲种由于表演者之各有所长,又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为表演者的差异各有特色,这就形成曲坛上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音乐鉴赏p98民族乐派是在东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日益觉醒,进步的文学艺术家产生了摆脱外国文化的统治,建立本国民族近代文化的强烈要求,加之受到西欧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潮的影响,他们发起了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其中的音乐家即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他们创建民族的歌剧院、音乐学院和音乐协会,收集、研究民族民间音乐,力求创作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作品,以建立本民族近代专业音乐,改变西欧音乐在本国的统治地位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压制的落后状况。此外,18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不断增长的民族性因素,也为民族乐派的产生积累了经验,特别是作曲家肖邦和李斯特,更以其具有炽热爱国感情和浓郁民族风格的创作,成为民族乐派的直接先驱。三十、四十年代,在俄国首先出现了民族乐派的奠基者——作曲家格林卡,他的作品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并在艺术上达到与西欧专业音乐并列的水平。50年代后,各国接连涌现一批杰出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促使各民族音乐空前繁荣。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俄国作曲家,“强力五人集团”成员。童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十三岁进彼得堡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充御前禁卫军。两年后脱离军界。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后从师于巴拉基列夫。他的作品不仅是庄严的悲剧,而且具有热情奔放的特点,以及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他的代表作有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霍宛斯基党人的叛乱》、《索罗庆采市集》(此作由居伊续成)以及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叶辽木什卡的摇篮曲》等。鲍罗丁,俄国作曲家,化学家。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1887年2月27日卒于同地。少时受良好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1850年入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1887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50年代,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乐等。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代表作有体现古代俄罗斯宏伟历史画卷、抒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士》,富于俄罗斯风格和东方色彩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两部弦乐四重奏,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在化学研究上,最早制成苯甲酰氯,曾探索醛类缩合反应。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24年3月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波西米亚的Litomysl(现属捷克共和国)。8岁创作第一首作品,后从普罗克什学习。后来到Leipzig与舒曼、门德尔松相识。1848年与钢琴家Katharina Kolárová结婚,并在布拉格创建音乐学校。成为李斯特挚友。1856年以前一直在布拉格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早期作品深受古典大师们的影响,后来结识了李斯特和柏辽兹,对自己作品的传统风格产生疑问,使他逐步摆脱西欧传统古典音乐的束缚,走上民族音乐的道路。1856年赴瑞典,先担任哥德堡交响乐团指挥。并在此居留5年。1859年其妻去世。奥地利被匈牙利击败后,怀着捷克民族主义热情,到布拉格剧院任指挥。他发现捷克战争年代带来的沉闷气氛已消失,一个新的捷克已经诞生,他充满热情地写作,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风格写歌剧,他先后写了10部歌剧都以爱主义主题为主导。1866年完成的《被出卖的新娘》成为斯美塔那的代表作。1874年又写了三部民族题材的歌剧后,因患梅毒导致突然耳聋。但他仍然写出他的不朽名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其中包括6首乐曲,从各方面歌颂了他的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祖国的苦难、传奇的过去并展望光辉灿烂的未来,其中《波尔塔瓦河》一段,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之一。1884年5月12日因梅毒逝世于布拉格。爱德华·格里格,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回国后,为建立挪威民族乐派积极展开音乐活动。1871年创立克里斯蒂安尼亚(今挪威首都奥斯陆)音乐协会,曾任该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律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 《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如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里,格里格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为“消逝的日子”写过叹惜的哀调,为“孤独的流浪汉”唱出了同情的短歌。如在《我爱你》(1864)、《茅舍》(1869)、《游吟艺人之歌》(1876)《母亲的忧伤》(1868)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1874~1875年间,格里格为H.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彼尔·金特》写过2段音乐,后来选出8首重新配器,分别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戏剧原著采用挪威民间传说,通过青年农民彼尔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格里格还为戏剧写了一系列充满诗情画意、色调丰富的配乐。如《晨景》中音乐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谥的田园气氛中,衬托着太阳破云而出的晨曦美景,颤动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脉动;《山魔的大厅》中那种狂暴粗野、咄咄逼人的音乐给人难忘的怪诞印象;《奥塞之死》是彼尔在弥留的母亲床前的挽歌,忧伤的旋律如长眠前最后的呼吸和生命的慢慢衰亡;而《索尔维格之歌》则是全部配乐中的杰作,它以晶莹透彻婀娜多姿的民歌风格,刻划了索尔维格温顺、纯洁的性格和心灵。此外,在一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片断里,如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阿拉伯舞曲》,既文雅轻盈又热情奔放的《阿尼特拉舞曲》,都由于绚丽多彩的配器色调而独具魅力。他的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还有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_)、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867)、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为纪念丹麦民族戏剧奠基者、戏剧家.霍尔堡写的《霍尔堡康塔塔》和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以民歌主题写成的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叙事曲》(1876)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格里格在钢琴抒情小品里的思想情趣和清新的格调。格里格的音乐很快流行起来。一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而且不仅在正规的大音乐厅里演奏,在咖啡厅和餐厅里也同样听得到。如此轰动的公众应与人们对一名在贫困中苦苦拼搏的艺术家的传统想象大相径庭,而后来的轻音乐演奏者们又滥用了格里格和声方面的创意,这种作法对格里格的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957年,就在纪念格里格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评论家们宣称,格里格的名字已经确定无疑地在古典音乐圈中失去了其重要作用。然而历史又再一次出现了转折,这一转折对格里格来说是个良机。许多浪漫派音乐作品开始追求复古,格里格的音乐正属于这一范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里上演,他的唱片发行量还在直线上升。新一代音乐家们已经重新认识到对其作品的无休止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在法国印象派新世界之声研讨会上,许多音乐研究者们指出了格里格晚期作品的重要意义。1926年2月,墨里斯.拉维尔访问奥斯陆时说:“我所在的法国作曲家阶层已经强烈地被他的音乐所吸引。除了德彪西还没有一个作曲家象格里格这样能引起我的共鸣。”贝拉.巴托克,这位曾试图在民乐基础上革新二十世纪音乐形式的作曲家,也同样感受到了格里格钢琴改编曲的巨大冲击力。格里格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民族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挪威人民的个性,就这一点而言,他对其他的作曲家是个极大的激励。然而,他的作品的重大意义不仅仅限于此,事实上他成功地运用音乐这一形式表达了一种众所认同的思想和激情。格里格的音乐早已超越了国界,这充分表明他决不仅仅是一位民族作曲家。-------------------------------------------------------------------------------音乐鉴赏p107学会欣赏——20世纪音乐欣赏的苛刻条件20世纪音乐的“新”特点,也对音乐欣赏者提出了“新”要求。那种知道了“贝多芬,男,德国人,1770年生……法国大革命风起云涌,几个爱情故事哀怨曲折,等等等等”,就能徜徉于乐圣的海洋里流连忘返,并有可能悟出让音乐爱好者叹为观止、让音乐工作者不明就里的长篇、深刻的见解的时代,也已经过去。那种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心情故事”不利于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据报载,“在德国,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音乐理论,中学音乐课已经包括现代音乐的内容,有的分析巴赫的一部完整作品,有的甚至还写关于20世纪某一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分析文章。”我们的距离是明显的,我们的音乐教育界、音乐理论和评论界有很多事情要做。20世纪音乐欣赏中的第一个基础条件可能是既“听”又“看”。听在任何时代的音乐(尤其是初次听),能有乐谱对着,当然好。而欣赏20世纪音乐的时候,看乐谱,几乎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因为20世纪音乐的复杂性,有时候需要“耳朵”与“眼睛”的共同配合才能把握。已经有一些唱片公司敏感意识到这一点,在出现代音乐唱片的同时附上精美的乐谱。第二个要求是“敏锐的耳朵”,共性时期的音乐作品,在纵向层次上往往总能归类为分主次的旋律、和声、对位、低音等几个部分,而20世纪音乐不仅纵向层次繁密,而且地位平等。如果我们仍然抱着“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生命”等老“教条”,我们有时候可能会一无所获。听不到旋律不要紧,听不到律动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听音乐中的一切声响,我们可以用心感受“声响与声响之间的寂静”。平等地对待音乐中出现的一切,摆脱既往标准或习惯认识,将有助于在20世纪音乐欣赏过程中扩大视野、增进发现,并尽可能实际地贴近音乐作品的实际或本质。第三个要求是艺术加科学的态度。20世纪音乐对形式的倚重及其所导致的音乐构成上的复杂性,使20世纪音乐的欣赏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解读”其”预制材料“和”创作程序“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艰难,但又具有无限吸引力的问题。20世纪音乐作品总谱的前面以及唱片封套里面经常附有详细的乐曲说明(有的就是一篇精彩的学术论文),在欣赏之前阅读这些资料是非常有用的。面对20世纪音乐,作为欣赏者或者解读者,仿佛已经没有专业工作者与业余爱好者之分,这可能才是20世纪音乐欣赏最苛刻的条件。但愿这些危言耸听,不会吓走一批音乐爱好者,事实上20世纪音乐中的一些复杂化处理,也常常会把玄乎的音乐搞得很简单,欣赏它们,有时比欣赏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巴赫的宗教音乐要容易得多,你真的就不想试一试?

戈特沙尔克钢琴作品艺术特色探析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戈特沙尔克钢琴作品艺术特色探析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戈特沙尔克是美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也是第一位采用了美国黑人、克里奥尔人民间音乐和拉丁美洲音乐节奏和旋律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本文从戈特沙尔克的主要钢琴作品入手,探究他音乐创作的道路,探讨他的音乐特征和他独特的音乐风格,让更多的人了解戈特沙尔克,走进戈特沙尔克。

关键词:

戈特沙尔克;钢琴作品;民间音乐;舞蹈性

一、戈特沙尔克的生平

1829年5月8日路易斯莫劳戈特沙尔克(LouisMoreauGottschalk)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他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克里奥尔人,他有六个兄弟姊妹,住在新奥尔良法国区里的一间小屋里,后来和亲戚搬到新奥尔良孔蒂街,他的外祖母和保姆都出生在圣多明格岛(后称海地)。因此,他在那里接触到了各种传统音乐,如克里奥尔的旋律和加勒比海的节奏,以及悠扬的民歌。他很小就开始演奏钢琴。音乐天赋很快就显露出来,1840年小戈特沙尔克在新圣查尔斯酒店首次非正式的公开露面,人们把他称作为神童。1842年,年仅13岁的戈特沙尔克离开美国前往欧洲进行学习,并意识到要想达到他的音乐目标就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在他13岁就能做出这样职业化的规划通常情况都是和父母的雄心壮志分不开的。从他的信中能清楚地看出,他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很期待我自己在两年或更短的时间能够自食其力”。

然而在欧洲,戈特沙尔克有一个颇为坎坷的开始,巴黎音乐学院拒绝了他的申请,他只能私下跟随查尔斯哈莱(KarlHalle)、卡米尔斯塔梅第(Camile-MarieStamaty)和皮埃尔梅里顿(PierreMalenden)进行学习,之后又师从柏辽兹。1844年举行的钢琴首演确立了他职业生涯的开始,并得到了肖邦的高度赞扬,肖邦预测他很快将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钢琴家之一。当他享誉欧洲后,于1853年回到美国,举行了一系列的音乐会,他可能试图逃避一个他认为被自私和虚荣支配的环境,重新适应美国文化这个问题似乎一直伴随着他。在今后的岁月里,他不得不为谋生而开始他走南闯北的日子。

1854年,戈特沙尔克在古巴停留了很长的时间,他的音乐兴趣正逐渐转向中美洲和南美洲。19世纪60年代,戈特沙尔克确立了他在美国音乐界的地位,很大部分原因都和他的勤奋息息相关,仅用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就在纽约一个地方演出了85场音乐会。1865年5月旧金山报纸上这样提到他:“通过铁路走遍了95000英里,举行了1000场音乐会”。波士顿出版社的音乐杂志这样评论道:“说实在的,我们还没有听到过比这更辉煌的演奏……他的演奏极其潇洒、峻峭,表现得雅致而万无一失;触键干净利落,优美清脆;运指洗练、流畅;音型总是那么匀称、确切;快速的八度经过句,操运得其妙惊人。从此,我们也许就品尝到名家演奏技巧的特有醇味了”。戈特沙尔克在1865年9月遭遇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急转弯,他与他的学生在奥克兰女修女院的丑闻被曝光后,他不得不离开美国前往南美洲,开始着手他的巡回演出。在那里他开始了他频繁的音乐会,他前往智利圣地亚哥、布宜若斯艾利斯、里约热内卢等地方举行音乐会,向南美洲的观众展示了他的技艺,赢得了热烈的赞赏。1869年戈特沙尔克不幸在里约热内卢得了黄热病,苦熬了三个星期后年仅40岁的艺术家在巴西迪如卡地区病逝,由于他的英年早逝使他鲜为人知。

二、戈特沙尔克的主要钢琴作品简析

《冥想曲“垂死的诗人”》(TheDyingPoet,)。作品创作于1863年,出版于1865年,是戈特沙尔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音乐会中演奏次数最多的曲子。这是一首悲伤的作品,6/8拍,降E大调,行板。此曲采用三部曲式写成,8小节的引子后,如歌的主旋律从低声部奏出,随后忧伤的旋律移到高声部,高声部采用重复音的出现,把该曲推上了高潮,最后以极弱的力度来终结诗人的情绪。此作品是戈特沙尔克的转型性的作品,在此之前他的作品大都是以舞曲为主,此曲是他在他的父亲去世后创作的,悲伤的情绪在曲子中也有深刻体现。《波多黎各的回忆》(SouvenirdePortoRico,)。作品是一首拉美风格的作品,副标题为《吉巴罗斯进行曲》或《农民进行曲》(MarchedesGibaros),Gibaros就是当地的农民。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竟有种在听李斯特一首未曾面世的作品的错觉:明快的感觉与铿锵节奏的交织,充分发挥着钢琴的演奏技巧。1853年到1854年间以及1857年到1862年间,戈特沙尔克抵达古巴,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波多黎各、海地等国,这首作品就创作于1857年,取材于波多黎各的一首圣诞歌曲,2/4拍,降e小调,变奏曲式。在这首作品的创作中,作曲家将四种典型的加勒比海地区的节奏和类似波洛涅兹的节奏融入其中,写成了一首变奏曲变奏而成。此曲一开始从pp开始,经过四次变奏将全曲以ff推向高潮,最后又渐渐地消失在人群中,仿佛让我们感受到行进乐队从远处正朝着我们走来,从身边经过,又逐渐远去。《冥想曲“最后的愿望”》(TheLastHope,)。这是一首为迎合当时观众喜好的作品。1853年10月,戈特沙尔克的父亲去世,他深深地陷入了沉痛之中。为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他不得不到处去演出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此曲也是戈特沙尔克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于1854年出版,伤感中又带有甜美的感觉。

作品先以b小调开始,再转向B大调,是一首单二部曲式的作品,3/4拍。戈特沙尔克用简单具有浪漫主义悲歌性的旋律描述出悲伤的情绪,运用了很多快速音群、颤音等华彩手法来表达虔诚的情怀。《西班牙随想曲“阿拉贡风格霍塔”》(LaJotaAragonesa,CapriceEspagnol,)。这是戈特沙尔克的代表作之一,系作曲家为10架钢琴而作的《华丽的钢琴交响曲“在萨拉戈萨”》(ElsitiodeZaragoza)的片段。10架钢琴交响曲堪称钢琴史上的首创,曾先后演出过两次,一次在马德里,一次在哈瓦那。作品取材于西班牙的'霍达舞曲(Jota),霍达舞曲(Jota)是流行于西班牙阿拉贡(Aragon)地区的一种民谣和民俗舞蹈,快速地三拍子节奏,一对或多对男女在一起以跳跃和旋转的方式跳起激烈的舞蹈,常采用吉他、铃鼓、响板、班杜里亚琴(Bandurria)等乐器来伴奏。戈特沙尔克的这首曲子就是建立在阿拉贡舞曲的基础上,降E大调,6/8拍,采用三种固定的伴奏音型,欢快、热情,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音乐的风格。《安达卢希亚的回忆》(Souvenird’Andalousie,)。这是戈特沙尔克1851年在马德里的一场音乐会上即兴创作表演的一首音乐会随想曲。作品为d小调,3/4拍。该曲是根据西班牙民间歌舞的旋律进行变奏而创作的,高音区的音色十分鲜明,速度较快,几乎都由二度和三度音程写成,三连音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了西班牙音乐的自由奔放、开朗和热情。

三、戈特沙尔克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作品的民间音乐特性

戈特沙尔克生于美国奥尔良市,他的父亲是英国商人,母亲是具有法国贵族血统的克里奥尔人,少年时代曾住在新奥尔良法国区里,他的外祖母和保姆都出生在圣多明格岛,他的祖父在圣罗斯地区做总督时拥有农场和黑奴。因此,在他童年时代就接触到了各种传统的民间音乐,少年时代他又到欧洲学习了11年,在接下来用11年的时间旅行、演出,横跨两大洲,深入到了民间,接触到了劳动人民的音乐,扑捉到加勒比海的节奏和种植园的旋律。这些音乐里包含了很多的舞蹈音乐,使得他的作品也极具舞蹈性。

(二)跨国界的音乐风格

戈特沙尔克所处的时期正是民族主义音乐刚刚盛行的时期,他的音乐作品风格既继承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同时也具有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他从小在克里奥尔音乐的熏陶下成长,又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并在南美各国有一系列的巡演。他的创作也取材于美国当地印第安人及黑人音乐,从中捕捉到了民间舞蹈的节奏,特别是黑人舞蹈的独特节奏。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吸收、利用、扬弃、尝试和创新。这些经历使得他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作品不仅具有美国本土的克里奥音乐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西班牙音乐和南美洲音乐的特点。

(三)作品的技术特色

1.模仿性手法的应用19世纪初钢琴的发音装置和击弦系统都得到了改良,踏板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作曲家力图用更多的方法将钢琴的表想力发挥到最大化。戈特沙尔克就常采用一些创作手法去模仿民间弹拨乐器、打击乐以及动物的叫声。如《安达卢希亚的回忆》中就有对吉他的三连音轮指的模仿;《班卓琴》(TheBanjo,)是利用钢琴模仿流行于非洲的一种民间乐器班卓琴的作品;《拉加丽娜》(LaGallina,)从附点节奏的主题中能听到模仿母鸡的叫声出现,等等。

2.舞曲特性节奏在戈特沙尔克的钢琴音乐装作中,常采用舞曲特性节奏为主导,具有极强的舞蹈性。《西班牙随想曲“阿拉贡风格霍塔”》取材于西班牙的霍达舞曲,节奏欢快而活泼。《波多黎各的回忆》取自于波多黎各的一首圣诞歌曲,采用了南美洲的探戈节奏,节奏丰富而富有热情。《舞蹈》(Danza,)一开始就以法国波尔卡音乐出现,随后转入到一种西班牙舞蹈的哈巴涅拉的节奏上,再加入独特的切分节奏,更加显现出舞曲的特征。

3.炫技手法的运用戈特沙尔克的钢琴技巧有许多是借鉴李斯特的技巧,但他的作品中很少使用辉煌的技巧,他偏爱使用高音区的明亮音色并在高音区做出华丽的炫技,更多的是使用重复音、颤音、装饰音和经过句,以及使用大量的切分节奏,从而表现出轻快和活泼的舞蹈性。如在《巴西国歌变奏曲》()和《波多黎各的回忆》中,他都采用了和弦震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创作手法,这些炫技手法使作品更加绚丽,具有迷人的魅力。

结语

19世纪的美国音乐正如海绵般不断地吸收着欧洲音乐带来的精华,在20世纪之前美国的音乐都是用欧洲音乐的标准来建立的,是戈特沙尔克把美国音乐推向了世界。戈特沙尔克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各地的巡演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多民族的音乐创作要素,他到民间捕捉到了劳动人民的音乐,吸引着他创造出新奇而独具特色的音乐,使这些民间的舞蹈和歌曲能够以钢琴音乐的形式得到充分的展示,他对美国音乐寻找自身民族特色的探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对于流行音乐的欣赏来说这永远是一个争议的话题,因为不管是流行音乐的跟随者也好还是对流行音乐有歧视的人群也好。

现在中国的流行音乐,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可以说是在慢慢的退化和僵化,尤其是歌词最为突出。现在的流行音乐,歌词都是空洞无聊到了极点,加上又是谱得一手烂曲,简直就是强奸人的耳朵嘛!跟以往的一些经典流行曲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差了无数个档次。以前的比如《英雄泪》

关于有趣的谐音的研究论文

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找找谐音字,我仔细地找了找,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谐音字其实挺有趣的。     我经常在热闹的街市上看到“金日开业”四个大字,我知道金日开业是表示吉利的日子开业,但这完全是个谐音字,正确的应该是“今日开业”。看!那卖衣服的门店上挂着“衣衣不舍”的广告牌。咦!好像不对,成语应该是“依依不舍”。哦!我知道了,原来是商家想让人们知道他这里的衣服很好,看上了这里的衣服就不舍得走开了。我们再仔细地找一找这些有趣的谐音广告: 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衣名惊人(某服装广告语) 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 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 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 。最有趣的就是下面的广告了:                     哎!大家看看,明明是胡思乱想,怎么变成胡丝乱享    了?哦!我知道了,胡子和发丝太乱了,可以到这来享受。呵呵o(∩_∩)o...真有意思!               嗯?发西丝?为什麽听着这麽耳熟?不对!应该是法西斯!哦!这理发店的工作人员可真会吸引人的眼球。            前进,前进,前进进?这不是国歌里的歌词吗?怎么成“钱近,钱进,钱进进!”了?这是商家招租的一则广告。很有创意吧!      我们再找找看吧!谐音歇后语也非常有趣: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看了这些有趣的谐音,大家是不是都哈哈大笑了?谐音真有趣,同学们有时间可以留意一下身边的谐音字,它会给我们的生活添姿彩,但在学习上我们也不要被谐音字搞糊涂哟!

关于谐音的研究报告怎么写内容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的谐音非常有趣,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于是我决定对于谐音进行一些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观察生活

2.查阅书籍,了解汉字中歇后语、对联、诗词中的谐音现象。

3.上网浏览,查资料,了解现代社会中一些广为人知的汉字谐音现象。

三、调查结果

1、在生活中观察到,汉字谐音更多的是出现在广告和店面招牌名上。主要原因是能快速的吸引眼球,达到商家想要的宣传效果。比如卖烤生蚝的店叫“江湖蚝杰”,一看到这个招牌就会让人觉得豪气,叫人怎能忍住不踏入这样的江湖呢!

2、而我在阅读书本的时候,发现谐音经常被用在一些比较轻松搞笑的章节里。譬如“1.以后我的吉祥物决定就是你了螃蟹,因为你有钳(钱)。2.小动物们聚餐,有只小象很生气,原来这是一个气象局。3.泡芙被压扁了,妈妈说不能吃,我问为什么,因为是扁芙(蝙蝠)。”

四、研究结论

汉字谐音对我们的影响已经不是亿(一)点点了。这个“亿点点”最近我就经常听同学们说。

1、汉字谐音还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所以我们购物的时候要知道“不看广告,要看疗效。”

2、汉字谐音还经常出现在我们小学生的试卷里,让我们很是苦恼。真是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3、汉字谐音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相信很多爱看书的人都深有体会。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个人,看书的时候突然地发笑,那很有可能是他看到了什么好笑的谐音梗了。

4、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汉字谐音真是有趣,让我们对它是又爱又恨。

关于海德格尔的研究论文

谈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谈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趋势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并存,下文是研究和探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是自19世纪中叶之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各种哲学流派统称。 在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最终确立。 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开始由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进行转变。 20世纪前页,随着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也就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暂时出现了比较繁荣的现象,然而接踵而至的是经济停滞和社会动乱,同时相应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也开始逐渐加深。一般而言,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危机都直接或间接地在 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中反映出来。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页的这段时间里,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形式演绎逻辑使得数理逻辑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由于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导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的这一基本的科学概念的结构发生了彻底地变化,表明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人类的认识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兴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类的知识范围,出现了现代科学发展和技术融合的整体化趋势。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功能的出现,同时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1 在这个问题上,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若干本文由意见

(一)由于科技的发展,西方哲学家开始摒弃西方古典哲学逐渐向信息化社会,科学化社会迈进,确实有少数的人将科学和人的关系分开来,然后去进行观察,认为这几者之间存在区别,不能够混淆,同时也分化成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思想,两种倾向。后来,西方思想家似乎发现,仅仅是从一个纯粹的科学立场,或者是从单纯的人文立场,来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难免就会出现偏颇。所以,特别是在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西方科学与人文哲学的哲学理念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出现了融合的现象, “后现代形而上学”,“后哲学”的思想开始崛起,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起可能不再是一个转折点。因此,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生活以及人本主义主义的观点并不总是泾渭分明,但也有一个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客观进程。

( 2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趋势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并存。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都是从十九世纪的古典哲学中分化而产生出来的,不同的哲学流派,虽然其内部派系很多,更换频繁,但由于各种现代西方社会的时代特点,因为古希腊思想肆万影响和西方古典哲学的影响,现代西方哲学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主要趋势。同时这种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通过这两个大趋势之间的对抗和辩论,两大体系也在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并且还会出现融合的现象。所以,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在14个国家中对七十年代的46种外国哲学期刊,以及超过十四万篇的论文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普查,普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证实。

2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经验的衰落和理性理论逐渐上升

通过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长期辩论,经验理论开始淡化衰落和理性的理论开始崭露头角。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孔德以及由罗素发展的经验主义分析??在英美哲学中一直据主要地位。实用主义在欧洲大陆在很大程度上也倾向于经验主义。在此期间,只有合理的新士林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后期各方面的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发展,试图还原在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者的主导地位。对于经验注意造成了重创,但是都是来自心理的。心理学派的蓬勃发展,使的理性经验主义有了最佳的反驳证据。按照认知科学的意见,哲学家的头脑绝对不是一个白板,通常最简单的看法也会对人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各界对于图像的存储和检索信息变得更加繁杂,经验论者设想的那种纯粹的经验或观察并不能够使用,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意识,认知模式或范式对于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的物理批评反对经验主义的实验结果,同时对于理性理论的复兴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经验主义或理性的灵魂被严重的忽视,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的存在,为现实的观察提供了便利。最科学的现实主义者反对经验主义,但是很多的现实主义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这个理论的对象可以有效果,即使他们是无法观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地位的变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对主义取代一元论

由于逻辑学,伦理学,科学以及其他的领域的不断发展,哲学也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相对主义取代了原来的一元论。哲学家不再相信永恒的,普遍有效的,独特的范式,承认伦理的合理性,当然相对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范式甚至逻辑规则也各不相同。哲学家出现多元化倾向,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论验证:有些人认为这是可以容忍的,这些理论都揭示了人类和历史的事实。 FEiyeere弯曲理论,使的科学家是理论的发明者,同时也确定了标准形式。在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哲学等文化历史放麦纳,相对主义的特征被逐渐的去除,多元文化的倡导者也会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同的标准,并在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成为了一个相对主义者。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流行的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不占主导地位。多元论反对固定的标准,但也反对相对主义。

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语言学习

分析哲学家倾向于相信科学问题,事实上,科学研究没有语言问题也很难达到合理的效果,语言问题就是对哲学问题本身的诠释,所以科学的问题也还是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的。这些方面通常主要关注的就是正式语言或日常语言之间的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很不同的重点。一类是将不同的语言或谈论作为分析和澄清,如宗教,伦理和科学讲座等哲学的各个分支体系。所以说,哲学就是谈谈心谈谈话,这样的哲学语言属于第二级,使用元语言进行谈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只有在人工语言或者形式化的语言才能够给予明确的区分。哲学家持有这种观点认为日常语言有很多的缺陷,无论什么样的谈话,必须应该构造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而不是那些究竟是谁使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澄清会谈出现的许多话,包括句子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的方面。

在语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盎格鲁 - 撒克逊国家流行的主要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在欧洲大陆和的到了诠释和流行,比较分析这些哲学更应该注重通过语言来分析这些哲学的不同,但是也不能够只是进行语言的分析,对于所有的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甚至是自然现象,都应该作为相应的代码或符号来对待,或者时将其作为相应的文本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拓展】西方哲学近现代时间观的演变论文

【摘要】 时间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所以对时间观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方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当代哲学中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柏格森、海德格尔、德里达对时间及与时间相关概念的哲学论述的分析与比较,对西方哲学近代以来时间观窥见一斑,从大体上把握西方哲学与科学中时间观发展的脉络。本文将一些抽象的哲学观点通过比喻和图表解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时间观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字】 时间;绵延;存在;分延

时间与所有存在息息相关,但却很难准确地定义。因而,时间观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自古以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对时间进行过思考。随着哲学不断地发展,时间问题逐渐成为一些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在西方近代、现代、当代哲学中,出现与一些与时间紧密关联的哲学概念。本文就要将几个与时间相关的哲学观点进行梳理、阐述、分析与比较,对西方哲学近代以来的时间观进行一些探讨,并反思其变化,对这些时间观的本身正确与否暂且不予置评。

一、三位著名哲学家的时间观

1、绵延与时间——柏格森的时间观柏格森是西方近代哲学中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的代表哲学家。柏格森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绵延。绵延是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是连续的,是质的连续不间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不可分割,也不可测量。实在的本质是绵延,眼前的物质只是绵延的一个“截面”。同样,人的真正的自我,并非形而上的自我实体,也是一种绵延。因为空间是可以分割的,所以对空间的研究可以采用理性。但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时间,应该使用直觉。因为理性活动截断了绵延,而直觉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绵延本身。一团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其形态在时间中不断变化,每一刻都是不相同的,这就类似于绵延。如果用照相机去拍,可以得到一个瞬间的火焰的形态的照片,但如果用这张照片和正在燃烧的火焰进行对比,会发现火焰形态在很多细节上不同。照片上的火焰形态是截断了火焰形态的绵延产生的,它丧失了不断燃烧涌动的本性。所以运用理性去分析绵延上的'某个片段,就好像用照相机拍一张火焰的图片一样,是徒劳无益的。如果想了解绵延本身,靠截取是无用的,只能用直观。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可能同时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2、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的时间观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主张“悬置判断,面向事件本身”。所谓的“现象”是悬置理性思维,直观事物本身呈现出来的普遍共相。海德格尔则认为胡塞尔现象学还原后的“对象本身”,还只是自己显现出来的“存在者”,有些是真相,有些是假象,而使“存在者”开显出来的“显示”更为重要。这种“显示”就是“存在者”自身的“存在”,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存在”。运用理性、直觉可以认识、把握“存在者”,却无法体验“存在”本身。只有作为深层感性的“烦”,才能将“存在”开显出来。这是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原理,对传统哲学中理性、直觉等概念进行“悬置”后,直面事物本身的产生的领悟。可以说,“存在者”还是一种认识对象,而“存在”则不是一种认识对象,它甚至不是一种“对象”,只是一种呈现,一种过程与状态。“烦”是因为“此在”感受到自身及其他存在者“活生生地存在”而产生的深层情感。根据佛洛伊德学说,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部分。意识只是心理活动的“冰山一角”,无意识才是“除一角外的整座冰山”。理性是意识的自主性活动,直觉是比理性根本的意识直观感觉,而更为根本深层情感“烦”则与无意识有联系。所以,“烦”比“思维”、“直观”更为贴近人的真正存在状态。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即“此在”的“在场”,由此产生了“现在”。将“现在”作为分界点,“过去和将来”也随即产生。这三种时间状态对应“此在”三种存在状态:抛掷态(过去),沉沦态(现在),生存态(将来)。但是,“此在”永远是存在于“现在”的,而“过去与未来”只存在于幻想和想象当中,所以此在的三种存在状态是并列、交织于现在的,三种存在状态并没有先后之分。海格德尔的时间观:

3、分延与时间——德里达的时间观西方当代解构主义的代表哲学家德里达提出“分延”概念,将词与物的关系由能指到所指的纵向关系(由索绪尔提出)转化为由能指到能指的横向关系。“分延”是文本中能指到能指的不断区分与推延,将一个能指从其他能指中区分出来,推延到一个新的能指,由于文本无法创造“所指”,所以只能不断创造新的“能指”将“所指”推延,因此分延是无限的,“所指”永远“不在场”。能指不断地分延,是一种时间性的过程。能指的分延路径称为“踪迹”,把握“踪迹”即顿悟,但是这种顿悟并非“所指”真正的“在场”,只是把握了“踪迹的踪迹”而产生的一种“到达所指”的朦胧幻觉。这就好比一个人要去某个地方,道路错综复杂,而且终点离起点无限远,因此人在走的时候就不仅需要知道走的道路,还得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道路去走,才能走向终点,如果走路的时间也是无限,那么这人就可以到达终点。同样,把握“能指”分延的“踪迹的踪迹”,相当于把握了整个“踪迹”(虽然是无限的),产生了一种“到达感”,似乎“所指”已经“在场”。这又好比面对一个无限的数列,虽然可以找到其通项公式,计算出其任意一位的数值,似乎是把握了这个数列,但无论你算出哪个数字,都还有更大(更小)的数字,你无法到达无限的边缘。因此,该踪迹没有终点,主体对能指运动踪迹的把握只是一种“顿悟”。从德里达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不仅能指可以分延,能指的差异也可以分延,因为能指的差异也是一种新的能指,因而可以分延。人对“时间”的顿悟就是由不同的能指之间差异的踪迹形成的,即两个(或多个)能指之间的差异分延到另外两个(或多个)能指之间的差异,这种不断的分延形成的差异的踪迹,对不同差异的踪迹的把握,产生类似对点状“现在”的顿悟(并不是“现在”的终极意义)。但是,由于踪迹不断分延,差异的踪迹也是如此,所以点状的“现在”(作为被真正理解的意义上)永远无法到达,而其“所指”也并非一个实体。因而,点状的“现在”被解构了,导致“过去”与“将来”也随即被解构,最终导致线性化的时间也被解构。德里达将“点”变成一个无法完全把握其意义,只能顿悟的能指撒播的“踪迹”。由于,“时间线”是由无限的“时间点”构成的,所以“线”无法真正被构造出来的——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真正成为。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德里达的时间是一种非线性化的无法真正理解的时间,而只能通过“顿悟”去把握。德里达的时间观:

二、三位哲学家观点的比较

1、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本质——柏格森与海德格尔的“异”(1)直觉与情感柏格森倾向于用直觉把握绵延,海德格尔则倾向于用深层情感“烦”体验存在。柏格森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一种绵延,而绵延是不能被分析的,只有直觉可以把握绵延;海德格尔则认为存在的本质就是“此在在场”,而“此在在场”产生“现在”,“现在”产生“时间”,理性与直觉只能把握“存在者”,只有通过深层情感“烦”才能体验到“存在”,存在的本质就是时间。(2)特征与来源柏格森关注的时间的特征,海德格尔则关注时间的来源。柏格森提出时间是绵延,是将时间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时间的特性、特征,即时间有什么特点。海德格尔则重点研究存在与时间的关系,认为时间就是存在的本质,而时间产生于存在(“此在在场”),时间相对于“此在”才有意义,与“此在”联系密切。2、“此在的在场”到“差异的踪迹”——海德格尔到德里达(1)由“此在”到“差异”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此在”开显出来继而产生的。德里达则认为比“存在”更为根本的是“差异”,有“差异”才有“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才有“此在”与“存在”的区别。所以,“差异”是一个比“此在”和“存在”更为根本的概念。(2)由“在场”到“踪迹”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存在”是一种“在场”的状态,正因为“在场”才有“现在”,在场是一种显现。德里达则认为“在场”只是一个假象,所谓的“所指在场”只是掌握了“能指”分延、撒播的“踪迹”。“踪迹”是通往隐秘的道路,所谓“在场”是道路的终点,但德里达认为这条道路是没有终点的。因而,踪迹是一种隐匿。

三、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时间观简述

历史上哲学家的时间观简述:通过上表可以发现,哲学史上时间观的发展大致遵循了客观化解释与主观化解释的交替的脉络。观念的发展类似一个圆,重新回到起点,但却达到更高的层次: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格森是一个圆(主客观是分离),从柏格森到德里达又是一个圆(主客观交融),第二个圆比第一个圆层次更高。另外,科学史的时间观也发生重大、颠覆性的变化。时间由线性绝对,变成非线性相对的;由均匀地流动,变成不仅可以收缩膨胀,而且可以倒流。将两个表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哲学理论与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大体是一致的,即否认线性绝对时间观。

四、结论

哲学对时间的认识,从近代、现代、当代三位著名的哲学家的观点来看,由生命绵延阐述时间特点,转化为从存在的角度阐释时间,最终转化为从差异的踪迹角度去理解时间,使得作为生命绵延的纯粹时间,被“此在在场”斩断三分,与存在的三种状态密切相关,成为存在的本质,但最终因为此在无法在场被彻底解构了,成为由不同能指间差异地分延的不同踪迹。海德格尔将线性时间横向截断,而德里达却将时间点纵向解构为一个差异无限分延的踪迹,只能靠顿悟去把握。“现在”作为一个“点”不复存在,而成为一条“射线”。因此,宏观的线性绝对时间观被解构,留下了非线性的、相对的、理性无法真正理解的“不在场”的时间观。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来自万方 作者 赵异 摘要 论文以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认识对实践的把握思想比较为选题,在分别阐述三大认识论思想的基础上,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马克思哲学思想留给我们的是文本、观念,但它指向的却是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马克思哲学思想是如何洞穿意识的内在性、超越知识论、成为实践哲学的?我认为,这与马克思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密不可分。康德的“自在之物”思想含有“认识到了那不可认识的东西”、“思议到了那不可思议的东西”的思想,即含有认识与对象的异质性思想。过去,我们对此研究得不够。但事实上,马克思却十分重视这一思想。他扬弃康德等前人认识论思想,肯定感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功能,在认识与实践的异质性对象性关系中,一方面肯定认识对象的非观念性、自在性品格,即感觉的本体论功能;另一方面,又明确了认识主体与对象的对象性关系,即感觉的认识论功能,实现了实践对认识的超越,不仅为人类解放提供了精神武器并指出了真实的物质力量。 从海德格尔生存论视角解读马克思,有助于我们分析马克思哲学中的人学因素。通过对三大认识论思想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异质性、生存论视角认识马克思认识与实践异质性对象性关系思想,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认识论内涵,避免以知识论、机械论思维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抽象的教条主义。海德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沿着认识对实践把握的异质性对象性关系思路不断深化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认识与实践关系思想对现代哲学研究产生的深刻影响。 围绕上述主题,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五部分。 导论:主要分析了目前实践与认识关系在哲学上是个什么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关系思想、比较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认识对实践把握的独特意义等问题,并简述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简介当代学者对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研究取得的成果。有的文献是对三大认识论思想分别研究,有的则是综合比较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是对“实践”、“先验对象”、“感觉的本体论功能”和“此在” 的研究。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三大思想在认识论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第二章:康德“自在之物”思想中的异质性思想。本章阐述了康德现象与“自在之物”原则区分思想。康德哲学认识论中的物自体思想,含有“看到了看不到的东西”、“思议到不可思议的东西”思想。这一思想为在认识中认识非认识之物开辟了空间、预留了空间,并为哲学认识论超越传统认识论准备了条件。 第三章:马克思实践与认识的对象性关系思想。本章阐释了马克思关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纯粹经验方法认识实践、实践与认识的不同质性、实践对认识的超越性、实践与认识的对象性关系等思想,并分析了马克思所肯定的几种认识方式;认识与实践是异质性对象性关系。 第四章: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认识对对象把握思想比较研究。本章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马克思与康德认识与对象关系思想,阐述马克思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扬弃。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绝对观念因产生了对自身空洞的厌烦和对内容的强烈渴望,于是决心“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中释放出去”思想的扬弃;另方面分析了马克思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批判继承。康德认识论现象与“自在之物”原则区分主张含有现象与“自在织物”异质性思想。这种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前康德时期,没有人认真地区分意识内的对象与意识外的对象、对象意识与意识对象,人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认识对象就是实存之物。康德在克服休谟怀疑论过程中,将现象与“自在之物”、认识与对象作了原则区分,这是他的贡献。当然,他的二元论观点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马克思反对康德的二元论、先验论观点,提出了“人化自然”观点,主张人们通过实践可以把握对象;但同时,马克思又继承了康德关于认识与对象不同质思想,充分肯定了观念与物质力量的不同质性。两种认识论的不同点是:康德的“自在之物”与现象的关系是完全断裂的,先验唯心主义只是在静观;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真实的统一,从而超越了康德哲学。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中,包含着非理论的实践。但由于二者是异质性的,认识只能近似地表征实践,而不是真正“实践”。其中在表征的意义上,在对象性关系意义上实践是理论知识,在自在意义上实践是非知识的、与认识不同质的物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要从认识中超越出去、超拔出来,进行反对现状的革命活动。这种超拔在形式上类似于绝对观念“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中释放出去”。认识根本就没有、就不能够把实践完全包摄于自身、并封闭于意识的内在性之中。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始终处于“实践=认识”的异质性对象性关系之中。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马克思哲学认识论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客观统一。本章第二部分分析比较了海德格尔马克思关于认识与对象关系。从生存论角度解读马克思,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哲学的人学意义,避免 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 第五章:当代哲学对认识与实践异质性对象性关系的深化研究。本章介绍了在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认识对实践把握思想深刻影响下,现代西方哲学对认识与实践异质性、对象性思想的高度关注和深化研究。如阿多诺的概念与非概念物的异质性思想、伽达默尔解释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日常语言分析哲学等思想。 结束语:康德的现象与“自在之物”异质性的思想,含有“看到了看不到的东西”和“思议到不可思议的东西”思想,体现了感觉的本体论功能和认识论功能,为与观念异质的实践预留了空间;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康德哲学思想,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异质性统一,实现了实践从认识中的超越,真正解决了近代认识论问题,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从海德格尔生存论视角解读马克思认识与实践关系,有助于我们避免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哲学。

论海德格尔的建筑伦理思想 论文关键词:海不.备尔;建筑伦理;诗意栖居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以海德格尔的“此在本体论”为视角,探讨了“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以对“四位一体”和“四重保护”的分析揭示了“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以属人空间为关照阐释了“诗意栖居”的场所精神。 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通过对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的栖居”的引用与阐释集中表达了他的建筑伦理思想。 一、“此在本体论”:“诗意栖居”的哲学依据 海德格尔在其《筑·居·思》一文中指出:建筑的本质乃是人之栖居,也即让人“是其所是”地存在,而能够让人“是其所是”的建筑必定体现为对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眷顾和聚集,否则,人即使住在房子里,也同样会陷人无家可归的状态。由此,他提出了“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诗意栖居”是人之为人的“完全展开”状态,是切实的自由生存状态,是人与世界的一种诗性融合状态。这种栖居的境界就是要打破物的硬性规定,使其变为“柔性的”栖居。在这里,人的精神融人并自由穿梭于其中,人的素朴存在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人可以把素朴之心敞开,任随万物契人,按照本来的心性在世界之中生存。 在哲学的视域里,本体论是价值论的基础。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伦理学命题,是以他的“此在本体论”作为哲学依据的。作为20世纪的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面向思的事情》一书中,提出了“哲学的终结”说。他认为,自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分析型思维方式,这种偏向分析的方法论过分看重对事物性质甚至是刻板范畴的研究,忽略了那些生成和显现着的事物本身。他说:“迄今为止的欧洲越来越清楚地被迫堕人的危险大概就在于,首先是欧洲的思想在逐渐展开的世界‘天命’的本质进程中落后了。”于是,海德格尔提出,哲学本体论要“走向事物本身”、“走向存在”,走向人(“此在”)本身。 在《存在与时间》中,他称自己的本体论为“此在本体论”。在这种本体论中,“此在”(人)比其他“在者”(如物质、精神等)拥有价值“优先”性,可以说,“此在”(人)本身就是“存在”。“此在”之“此”的展开包括“现身情态”、“领会”和“沉沦”三种状态。存在者之被揭示就是通过这些展开状态而成为可能的。而展开状态又是被“此在”的本质—操心,即“先行于自身的(将来)—已经在(一世界)中的(曾在)—作为寓于(世内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当下)—所决定的。海德格尔继续分析说,在存在论的视域内,“此在”是与其他人的共在。在本真的共在中,“此在”能发展出有解放作用的关心他人的能力,道德的权威不仅仅存在于进行选择的个人手中,也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的确定因素里,更重要的是存在于其他人的自由之中。在这些其他人面前,“此在”既要对自己的各种可能性负责,也要对其他人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负责。也就是说,任何个人都不能把他人视为自己存在的工具,都必须遵守“不把他人视为工具”的道德律令。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