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英语谚语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英语谚语研究论文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种田不施肥,你它,它你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立了秋,麦不收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麦怕清明连夜雨。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下雨烂谷箩。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ability to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was studied, using sentences con­taining 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aspresented in classroom workbooks. One hundred twentychildren from first, third, fifth, and seventh grades wereasked to describe the meaning of each figurative word orphrase placed in context. Responses were scored on a four­point scale indica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hild used aliteral or figurative translation. Significant effects betweengrade levels and figurative conditions were found, indicatingthat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proceeds alonga developmental hierarchy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hemajority of third grade children were able to translate meta­phors and dual function words into figurative language suc­cessfully.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required a levelof comprehension that does not appear in most childrenuntil seventh grade, as suggested by recent review of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metaphor suggest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d Piaget's cognitive stagesof thought development (3). Piagetian theory suggeststhat children from seven to twelve years of age developa broad range of transformational skills that allows themto operate on reality, building a repertoire of symbolsand signs (8). This display of cognitive growth representsan enormous expansion of power and abstraction in thatit frees children from the literal aspects of their percep­ and Piaget suggest that the capacity for poeticusage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on linguistic elementsmay be the last facet of language to develop (3). Theauthors' experiences in third grade classrooms, whileobserv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igurative speechas presented in reading workbooks, revealed a wide rangeof abilities in the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and proverbs at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iod of develop­ment. Some children had an immediate grasp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terms, while others, regardless of theamount of explanation given, could not override theircognitive ties to the literal suggests that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metaphoric speech occurs at an age beyond the preschoollevel (5). An early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children's ability to understand dual function words,terms that have a joint reference in language to both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ata (1). For example, suchwords as "cold" and "warm" denote thermal propertiesand can serve a dual function in describing psychologicalaspects of people.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se termsare an elementary instance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andinvestigated the order in which children's understandingof dual terms emerg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ldrenfrom three to seven are sensitive only to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seven- to eight-year olds demonstrate thebeginning of the ability to use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the terms. The ability to state the dual function of theterms was clearly developed in the twelve-year-old group(for example, "hard things and hard people are bothunmanageable").Further work examined the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to make metaphoric links, to perceive relationshipsamong disparate phenomena (6). Children, ages three tonineteen, were asked to indicate their knowledge ofliteral meanings of word pairs and then project them ontosensory domains using metaphoric skills. In contrast toearlier finding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pacityfor metaphoric association between sensory modalitiesand adjectives was evident in young recent investigation found a developmental trendtoward the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s, though it con­cluded that not until the age of ten were children ableto demonstrate metaphoric understanding of dual func­tion words (12).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proverbs has been explainedby Piaget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hink­ing (10). He proposed that children from nine to elevenyears of age use a simple projection of the proverb intosentences by process of immediate fusion. At this level,there is no analysis of detail in comprehending proverbs,but a general fusion of two propositions without analysisof their meanings. Piaget believed that this phenomenonpreced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thinking, that the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does not occur until theformal operations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specificallylooking at children's ability to translate classroom materialpresented in context. Context has been cited as an impor­

去学校图书馆,找相关的论文来参考比如:万方、维普……

论文研究谚语

(英语系毕业论文)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摘 要本文从谚语文化角度着手,分析谚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尝试研究在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发生文化缺失时如何弥合。最终通过意译手段实现英语谚语的可译性,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关键词 谚语文化; 文化缺失; 意译; 翻译补偿ContentsAbstract ⅠKeywords Ⅰ摘要 Ⅱ关键词 ⅡIntroduction 1I. The Brief Introducton to Proverb 3II. Proverb Culture Factors in Proverb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 Belief Living Conditions. 8III. English Proverb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National Feature Art of Language Compensation 12Conclusion 14Acknowledgements 15Bibliography 16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谚语2、那些虽落后仍坚持跑到终点的选手及那些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3、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乌申斯基4、决不要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也是要不得的。—―巴甫洛夫5、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6、感到自己渺小的时候,才是巨大收获的开头。——歌德7、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8、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9、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富兰克林10、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责怪旁人,便不是一个失败者。——巴拉斯1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12、我要反复思考好几个月:有九十九次结论都是错的,可是第一百次我对了。—―爱因斯坦13、成功之因,在于不屈不挠。 ——荷兰谚语14、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段就难。——中国谚语1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又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生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16、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17、人只有在人们中间才能认识自己。——歌德18、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他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马卡连柯19、生活在社会中要离开社会而自由,这是不可能的。—―列宁20、人如果不为自己活着,而是把自己融化到社会里,那就很难杀死他,因为要杀死他,必须杀死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2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谚语22、自古雄才多磨难。23、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的向不幸挑战。—―维吉尔2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裴休25、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26、奇迹多时在厄运中出现的。—―裴根27、真正勇敢的人,应该能够智慧的受最难堪的屈辱。—―莎士比亚28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29、逆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巴尔扎克30、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遭厄运是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雨果31、能够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32、请记住,环境越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33、逆境中的勇气是光辉的。——渥尔那尔右34、人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造就出来的。思想上的压力、肉体上的痛苦、都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学家贝费35、只有崎岖而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布莱克36、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主席37、在科学大道上没有平淡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而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38、看似寻常最崎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39、患难及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40、天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总在坚而不烦,劳而不避,及期于成。—―佚名

论文素材的名人名言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谚语2、那些虽落后仍坚持跑到终点的选手及那些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3、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乌申斯基4、决不要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也是要不得的。—―巴甫洛夫5、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6、感到自己渺小的时候,才是巨大收获的开头。——歌德7、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柏拉图8、努力是成功之母。—―塞万提斯9、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富兰克林10、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责怪旁人,便不是一个失败者。——巴拉斯1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12、我要反复思考好几个月:有九十九次结论都是错的,可是第一百次我对了。—―爱因斯坦13、成功之因,在于不屈不挠。 ——荷兰谚语14、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段就难。——中国谚语1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又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生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16、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17、人只有在人们中间才能认识自己。——歌德18、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他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马卡连柯19、生活在社会中要离开社会而自由,这是不可能的。—―列宁20、人如果不为自己活着,而是把自己融化到社会里,那就很难杀死他,因为要杀死他,必须杀死周围的一切,杀死整个国家,整个生活。—―奥斯特洛夫斯基2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谚语22、自古雄才多磨难。23、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的向不幸挑战。—―维吉尔2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裴休25、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26、奇迹多时在厄运中出现的。—―裴根27、真正勇敢的人,应该能够智慧的受最难堪的屈辱。—―莎士比亚28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29、逆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巴尔扎克30、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遭厄运是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雨果31、能够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32、请记住,环境越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列夫。托尔斯泰33、逆境中的勇气是光辉的。——渥尔那尔右34、人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造就出来的。思想上的压力、肉体上的痛苦、都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学家贝费35、只有崎岖而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布莱克36、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37、在科学大道上没有平淡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攀登而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38、看似寻常最崎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39、患难及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40、天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总在坚而不烦,劳而不避,及期于成。—―佚名41、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喜悦。——培根42、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事业。——伏尔泰4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贝多芬44、逆境使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4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么?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6、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入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爱迪生47、逆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巴尔扎克48、社会是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49、愈挫愈奋。—―孙中山50、泛舟沧海,立马昆仑。—―周恩来5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雪莱5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53、踏尽崎岖路自通。——邓拓54、只要勇于探索和奋斗,一个普通的灵魂也能走得很远很远。—―袁和55、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头脑。——佚名56、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谚语57、空口袋难以自立。—―富兰克林58、我的字典里只有三个词:工作、意志、等待。——巴斯德59、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巴甫洛夫60、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客气的选择了勤奋,他几乎是世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61、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是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62、如果良机不来,你就创造良机。——史迈尔63、最能干的并不是那些等待机会的,而是运用机会、攫取机会,征服机会,以机会为奴仆的人。——卓宾64、机会是注意力的产物。—―洛震65“偶然”不会帮助准备不周的人。—―巴斯坦66、机会是时间之流中最好的一霎那。——贺威尔67、只有抗拒诱惑,你才有更多的机会作出高尚的行为来。——车尔尼雪夫斯基68、黄金的枷锁是最重的。——巴尔扎克69、人只有一个冤家——无知。——雨果70、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是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西塞罗7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72.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和气汤。——陶觉73.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74.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歌德75.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马南76.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他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洛克77.在风度上和在各种事情上一样,唯一不衰老的东西,是心地。心地善良的人单纯朴实。——巴尔扎克78.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罗曼?罗兰79.谦逊是美德的色彩。——提奥格尼斯80.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81.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爱默生8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8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8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85.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8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87.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挫折名言1、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2、大海里没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经不住挫折成不了强者。——谚语。3、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法]巴尔扎克4、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法]伏尔泰5、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美]爱默生6、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德]贝多芬创新名言1、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李可染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3、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4、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德]歌德5、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英]莎士比亚探索名言: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屈原2、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波兰]哥白尼3、向没有开辟的领域进军,才能创造新天地。——[美]李政道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法]左拉书籍名言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2、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次在书中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却依然存在。—赫尔岑3、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卡莱尔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5、几乎每一本书都似乎在我的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窗口。——高尔基6、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7、在最不足道的书本里,我们也总能找到些值得注意的东西。——哥尔多尼8、所谓好书是指其内容和你的意见完全相左,但仍旧对你有所帮助的书。——罗斯•麦唐纳9、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黑德斯10、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别林斯基1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细嚼慢咽。 ——培根目标、信念、追求名言:1、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拉丁美洲谚语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塞涅卡(要明确目标)3、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勇气名言:1、懦夫未死之前,已死过数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莎士比亚2、没有比害怕更值得害怕的了。——培根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毅力名言:1、达到目的有两个途径:即势力和毅力。势力只为少数人所有,但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却是多数人都有的,它的沉默力量往往可随时间达到无可抵抗的地步。——车尔尼雪夫斯基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3、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践,是非凡毅力的真正标志。——茨威格4、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斯大林(可以写在最后部分:层进)坚持名言: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中国】继续阅读

一、看风测天 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 “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 “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 “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 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论文英汉谚语对比研究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汉语谚语研究综述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来对汉语谚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涉及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研究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哪些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关键词 汉语谚语 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之中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句,它用通俗、简练的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并且含义深刻。谚语概括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经验和客观真理,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教益。汉语熟语数量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极富有民族特色,所以,相关学者越来越重视汉语谚语的研究。本文基于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对汉语谚语做一个综述,探讨目前汉语谚语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

一、从本体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钱玉莲在《现代汉语词汇讲义》中提到了汉语谚语的性质,并对谚语的内容作了归纳总结,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各个不同的领域。除了谚语的性质和内容,书中还提到了谚语的结构特点和意义,作者在书中对汉语谚语做了总的概括,有利于后人在研究谚语时寻求理论依据。

在由浙江省温州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上,付乔的《浅析关键性语素的解释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一文,从编写谚语辞书的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谚语语目中可能成为关键性语素的常见类型,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解释好关键性语素在谚语释义中的重要性。大会中,史素芬的《谈谚语的变异问题》通过大量例证,对谚语的变异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归纳,这对人们理解谚语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兵的《汉语熟语的民族特色研究》一文,主要从数量、内容、来源、形式上对汉语谚语的民族特色做了研究,作者指出在数目庞大的汉语熟语体系中,谚语占着很大的分量。

该文指出汉语谚语大都是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历史遗存,是汉民族自己创造的。笔者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汉语谚语作出总结,说明谚语是极富有民族特色的。

付平平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中介绍了如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进行动态分析,作者提出之前人们对汉语谚语的解读一般都是关于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很少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从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去解读汉语谚语,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谚语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进行阐释,这又开拓了汉语谚语研究的新空间。

刘微微、刘洪泉的《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和王岩在《汉语熟语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框架》都是从文化学角度研究汉语谚语,主要阐述了汉语谚语的文化属性及其民族文化特征,分析透视谚语中所蕴涵的文化,这些后者在研究汉语谚语的时候都是可以借鉴的。

王鸿雁在《汉语谚语的句法形式特点分析》中研究分析出了谚语在性质、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按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说法即是“词的等价物”,指出谚语具有不同于一般词语的外显特征,同时又讲到了汉语谚语的功能。他的研究还分析出了谚语的形式:单句形式、紧缩句形式和复句形式,以及汉语谚语的省略形式,这体现了谚语的口语风格,形式上实现了谚语简约的价值。

二、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汉语谚语的研究

研究谚语对比的学者也比较多,在众多的研究中,英汉对比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汉英谚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近几年来,学者的主要成果是分析两者的异同,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求更好地为跨文化交际服务。

刘微微、刘洪泉主要从宗教思想、人文思想、道德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汉语和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点。文中介绍了汉语谚语英译的四种方法: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强调谚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林安洪、姜诚指出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稳定性、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及宗教方面,揭示出汉语谚语比英语谚语固性定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汉语谚语与英语谚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沈奇在《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中通过对比提出了汉英谚语互译的几种方法:套用现成的汉语谚语、“客随主便”与“主随客便”、“直译”与“意译”。

杜金有指出谚语是语言文化世界里的奇葩,在各民族语言文化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文章从谚语的来源和修辞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谚语的异同,揭示出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谚语来源或衍生于外来语。周玉亮在《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中指出汉语谚语和俗语的关系,分别从主要来源、句法特点和语体特点等方面对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了英汉谚语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对应、半对应与不对应情况,并且提出了文学作品中谚语翻译的主要原则,体现了英汉谚语对比研究的现实意义,即它对翻译活动的借鉴作用。同时作者还指出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仅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或论文集当中,专论性著作尚未问世,与英汉成语(或习语)对比研究相比显得尤为滞后。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有待后者的研究。

薄鲜娥、冯建民、许丽红、高小燕、王清宁等学者也从汉英谚语对比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的,笔者在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还有一些学者,如张宜波(《英汉植物词语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孙永红(《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周昆翔(《从概念隐喻看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异同》)等,从带有动植物词语等词语的谚语入手,对汉英谚语做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文化差异。

三、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研究

谚语作为一种口承语言文化现象在语言学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及隐藏于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对提高汉语口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汉语热的逐流,一些学者开始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试图从中找出汉语谚语教学的好方法。

赵现琦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谚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中揭示出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可以深入了解汉民族的独特文化以及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谚语可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使自己的汉语说得更加地道。同时作者提出了谚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如教学应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谚语,语交际实践中学习和训练谚语等,笔者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汉语教学中借鉴和注意的。

林安洪、姜诚在《英汉谚语的差异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把民族谚语的差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的涵养,笔者的方法在对外汉语谚语教学中也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王振来的《熟语的文化附加义》指出初级留学生和谚语接触较少,中高级阶段与谚语的接触逐渐增多,留学生学习谚语难在文化附加义上。笔者就留学生学习汉语谚语难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谚语,就要了解谚语的文化附加义,正确使用谚语。笔者的见解对对外汉语谚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从事对外汉语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性。

四、结语

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谚语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谚语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门研究汉语谚语的论著还不多,很多都是随着汉语熟语的研究出现的,而且研究都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还不够细化。谚语的对比研究成果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汉英对比,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谚语对比的很少,而且很粗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汉语谚语起步比较晚,虽然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谚语找到了一些谚语教学的方法,也行之有效,但是不够系统化,比如说对外汉语教材中该选择什么样的谚语,专门的谚语教材如何编撰等问题涉及的很少。总之,汉语谚语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无论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我们都可以找到切入点,这些都有待学者们去研究.

英汉翻译的载体是 文化 ,并且英汉翻译还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的论文中,题目占据了一半文的作用。为此我将为你推荐英汉翻译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一) 1. 跨文化视角中的英汉 谚语 互译 2. 英译汉中名词的转译 3.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 方法 4. 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 5. 翻译选词如何避免 Chinglish 6. 如何正确使用直译和意译 7. 双面佳人——谈《喧哗与骚动》中凯萧的人物形象 8. 论英汉动物词的文化意象差异与翻译 9. 论非常规翻译的作用 10. 从文化差异中看商标翻译 11. 英汉语言的对比 12. 浅谈《宠儿》中母亲塞丝的形象 13. 《毛猿》中扬克的悲剧探微 14. 文学作品中汉语姓名的英译 15. 《远离尘嚣》对 典故 的运用 1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7. 析《好人难寻》的主要人物 18. 《喧哗与骚动》的视角 19. 试析欧·亨利小说的写作风格 20. 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 21. 英译汉中词义的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换 22. 论文化语境与翻译选词 23. 语言差异与翻译中的合理叛逆 24. 浅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成熟过程 25. 论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26. 翻译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27. 劳伦斯笔下的悲剧性人物保罗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二) 1. 语法翻译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 中学英语语法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优势 3. 汉语宣传资料英译探讨 4. 体现在中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5. 英语学习 中对美国 俚语 的认识 6. 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归化与异化及翻译的相关技巧 7. 浅析中国英语 8.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9. ”信”与英语比喻翻译 10. 佩科拉的悲剧探源 11.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园会》中的艺术特色 12. 中学 英语阅读 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渗透 13. 口译中的笔记及实际运用中的障碍 14. 浅析委婉语及其语用功效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三) 1. 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词汇空缺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 2.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of Reading 3. 英汉动物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4. (动物比喻在英汉两种文化的内涵及差异) 5. 哈代——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作家 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义) 7. 浅析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8. 浅谈景点名称的英译 9. 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对比研究 10. 广告 翻译中的修辞手法 11. 不同语境中的翻译 12. 直译与意译 13. 浅谈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14. 英汉翻译中文化特性的处理 15. 英汉谚语比较 16. 英文广告中双关语及其翻译 17.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8. 英美文化差异与颜色词的翻译 19.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猜你喜欢: 1.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 翻译学术论文题目 3. 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 4. 英语跨文化论文选题 5.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目录

英汉谚语互译研究论文

英汉翻译的载体是 文化 ,并且英汉翻译还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的论文中,题目占据了一半文的作用。为此我将为你推荐英汉翻译论文选题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一) 1. 跨文化视角中的英汉 谚语 互译 2. 英译汉中名词的转译 3.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 方法 4. 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 5. 翻译选词如何避免 Chinglish 6. 如何正确使用直译和意译 7. 双面佳人——谈《喧哗与骚动》中凯萧的人物形象 8. 论英汉动物词的文化意象差异与翻译 9. 论非常规翻译的作用 10. 从文化差异中看商标翻译 11. 英汉语言的对比 12. 浅谈《宠儿》中母亲塞丝的形象 13. 《毛猿》中扬克的悲剧探微 14. 文学作品中汉语姓名的英译 15. 《远离尘嚣》对 典故 的运用 16.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7. 析《好人难寻》的主要人物 18. 《喧哗与骚动》的视角 19. 试析欧·亨利小说的写作风格 20. 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 21. 英译汉中词义的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换 22. 论文化语境与翻译选词 23. 语言差异与翻译中的合理叛逆 24. 浅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成熟过程 25. 论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26. 翻译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27. 劳伦斯笔下的悲剧性人物保罗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二) 1. 语法翻译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 中学英语语法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优势 3. 汉语宣传资料英译探讨 4. 体现在中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5. 英语学习 中对美国 俚语 的认识 6. 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归化与异化及翻译的相关技巧 7. 浅析中国英语 8.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9. ”信”与英语比喻翻译 10. 佩科拉的悲剧探源 11.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园会》中的艺术特色 12. 中学 英语阅读 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渗透 13. 口译中的笔记及实际运用中的障碍 14. 浅析委婉语及其语用功效 英汉翻译论文选题(三) 1. 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词汇空缺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 2.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of Reading 3. 英汉动物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4. (动物比喻在英汉两种文化的内涵及差异) 5. 哈代——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作家 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义) 7. 浅析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8. 浅谈景点名称的英译 9. 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对比研究 10. 广告 翻译中的修辞手法 11. 不同语境中的翻译 12. 直译与意译 13. 浅谈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14. 英汉翻译中文化特性的处理 15. 英汉谚语比较 16. 英文广告中双关语及其翻译 17.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18. 英美文化差异与颜色词的翻译 19.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猜你喜欢: 1. 翻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 翻译学术论文题目 3. 英语专业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 4. 英语跨文化论文选题 5.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目录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七、课题的经费估算。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那么,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究竟应该怎样来表示呢?霍夫斯坦特从其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了以下描述各种文化差异的指标: (一)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一种文化究竟是大的权力距离还是小的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因此研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就可以判定一个社会对权力差距的接受程度。 例如,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美国员工倾向于不接受管理特权的观念,下级通常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所以在美国,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平等,关系也更融洽,员工也更善于学习、进步和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中国相对而言,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里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所拥有的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特权大大地有助于上级对下属权力的实施。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创造和员工在企业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因而要在中国的企业当中采纳“构建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为员工在工作当中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不断进步”这两项人本主义政策,管理者有必要在实践当中有意识地减小企业内部权力之间的距离,才会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 (二)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英语谚语翻译论文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只要肯出血,我给你找个,我是管理这个往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

(英语系毕业论文)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摘 要本文从谚语文化角度着手,分析谚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尝试研究在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发生文化缺失时如何弥合。最终通过意译手段实现英语谚语的可译性,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关键词 谚语文化; 文化缺失; 意译; 翻译补偿ContentsAbstract ⅠKeywords Ⅰ摘要 Ⅱ关键词 ⅡIntroduction 1I. The Brief Introducton to Proverb 3II. Proverb Culture Factors in Proverb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 Belief Living Conditions. 8III. English Proverb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National Feature Art of Language Compensation 12Conclusion 14Acknowledgements 15Bibliography 16

说话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掌握的 句子 太少了?多背一点多记一点,让你交流无障碍!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英语 谚语 带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英语谚语带翻译

1、Between two stools one falls to the ground.脚踏两头要落空。

2、Beware beginnings.慎始为上。

3、Big mouthfuls ofter choke.贪多嚼不烂。

4、Bind the sack before it be full.做事应适可而止。

5、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6、Birth is much, but breeding is more.出身固然重要,教养更且重要。

7、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贪多咽不下。

8、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

恩将仇报。

9、Bitter pills may have wholesome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10、Blind men can judge no colours.不宜问道於盲。

11、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12、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

13、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言以简洁为贵。

14、Bring up a raven and he'll pick out your eyes.养虎贻患。

15、Burn not your house to rid it of the mouse.投鼠忌器。

16、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7、Business before pleasure.事业在先,享乐在后。

18、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办。

19、By doing we learn.经一事,长一智。

20、By falling we learn to go safely.吃一堑,长一智。

英语谚语带翻译

1、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好马负重。

2、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健康胜于财富。

3、Look at the bright side. 满怀信心。

4、Hear all parties.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5、Fast bind, fast find. 藏的好,丢不了。

6、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7、Stolen fruit is sweetest. 偷来的果子分外甜。

8、Waste not, want not. 俭则不匮。

9、Joy surfeited turns to sorrow. 乐极生悲。

10、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万事开头难。

11、Doing nothing is doing ill. 无所事事,必干坏事。

12、Once bitten, twice shy.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3、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 宁可失鞍,不可丢马。

14、A useful trade is a mine of gold. 一技在身犹如金矿在手。

15、Still waters run deep. 流静水深,人静心深。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人不露相。

16、Every bird likes its own nest the best.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17、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 树大招风。

18、Words are but wind, but seeing is believing.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9、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20、A man who has friends must show himself friendly. 要想交朋友,就得有诚意。

21、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22、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23、Cheats never prosper. 靠欺,难发财。

24、Soon got, soon spent. 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25、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

26、Misfortunes comes on wings and depart on foot. 祸来如飞行,祸去似步行。

27、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天佑勇者。

28、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 知足胜于财富。

29、A wonder lasts but nine days. 什么新奇得事也新不了几天。

30、Better to wear out than rust out. 与其锈坏,不如用坏。

31、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哪里最欢乐,哪里就是家。

32、Every man hath his weak side. 人皆有弱点。

33、Do not try to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h eggs. 不要班门弄斧。

34、Bad excuses are worse than none. 狡辩比不辩还糟。

35、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 有总比没有好。

36、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东也好,西也好,还是家最好。

37、Experience must be bought. 要取得 经验 ,须付出代价。

38、After dinner sit a while. 饭后坐一会。

39、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省一文就是得一文。

40、A man is known by his friends. 视其友,知其人。

41、Lies have short legs. 谎言终究要败露。

42、Soon learnt, soon forgotten. 学的快,忘得快。

43、Satan always finds work for idle hands. 游手好闲不干好事。

44、Well begun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45、You can 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 见数不见林,问题看不清。

46、Envy never enriched any man. 妒忌决不会致富。

47、It is better to do well than to say well. 与其夸夸其谈,不如埋头苦干。

48、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失友容易交友难。

49、Fools build houses and wise men live in them. 愚者造房,智者租房。

50、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水滴石穿。

51、Weak things united become strong.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

52、Say nothing, think the more. 多思寡言。

53、Sadness and gladness succeed one another.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54、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 经验是良师。

55、Never buy a pig in the poke. 东西没看清,不要急着买。

56、Pardon all men , but never thyself. 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57、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58、Second thought are best. 三思而后行。

59、Even a worm will turn. 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60、Love is blind. 爱是盲目的。

61、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先到先招待。

62、A true jest is no jest. 真笑话非笑话。

63、So many countries, so many customs. 国家不一,风俗各异。

64、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65、Love me little, love me long. 细水常流,淡交长久。

66、It is good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好摸鱼。

67、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众人的事儿没人管。

68、Children and fools tell the truth. 孩子和傻子,口中无诈语。

69、Do not 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 勿做害人害己事。

70、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英语谚语带翻译

1、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A thousand schools are better than one.

2、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

It is better to die than to be backward.

3、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Chop wood up the mountain, catch birds on trees.

4、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High mountains and long rivers, great ambition.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A man is not a saint.

6、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Good tea is not afraid of fine products, but good things are not afraid of details.

7、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

Contentment is a gentleman, and greed is a villain.

8、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Ten thousand words can not eat enough, a handful of water can quench thirst.

9、家无主心骨,扫帚颠倒竖。

The family has no backbone, broom is upside down.

1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Reading, for example, eating, chewing gently, it will taste long, chew big mouth, do not know the taste.

11、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It takes a lot of effort to watch people pick up their responsibilities.

12、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He chopped wood and chopped his head and asked the old man.

1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No man is perfect without gold.

14、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Do not ride two horses, do not drink two cups of tea.

15、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Do not touch the bottom of the pot, not black, do not take oil bottle hands are not greasy.

16、冷,冷在风里,穷,穷在租里。

Cold, cold in the wind, poor, poor in the rent.

17、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娘舅当外人。

Before the door came out the green grass pier, and my dear uncle became an outsider.

18、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It's fair to tell the truth.

19、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If you eat bitterness, you will go for others.

20、天凭日月,人凭良心。

Heaven and earth depend on conscience.

21、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The road is uneven, people step on it; things are uneven.

2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We should know our parents' kindness and embrace ou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in our arms.

23、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Seeing is believing.

24、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If we don't look at people, we must look at them.

2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If you give up, you will never lose your rotten wood.

26、只有修桥铺路,没有断桥绝路。

Only bridges are paved and bridges are broken.

27、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泰然。

When I am proud, I am calm and frustrated.

28、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The more the well went out, the more Mio Kiyo put it.

29、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Not afraid of mountains, but afraid of feet.

30、上了赌场,不认爹娘。

On the casino, do not recognize father and mother.

3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People who do not read will cease to think.

32、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The steamed bun is not fragrant, and the sugarcane that is chewed is not sweet.

33、眼睛不识宝,灵芝当蓬蒿。

Eyes do not know treasure, Ganoderma lucidum when Peng Hao.

34、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Irrational and nervous, rational and brave.

35、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Children in the mountains are not afraid of wolves, but children in cities are not afraid of officials.

36、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The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line, the row and the champion.

37、千金难买心,万金不卖道。

Thousands of gold is hard to buy, but gold is not sold.

38、宁愿折断骨头,不愿低头受辱。

I would rather break bones than humiliate my head.

39、脚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The foot is not afraid of the crooked shoes, but the heart is not afraid of thunder.

4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41、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We can not finish the road without knowing the truth.

42、打空拳费力,说空话劳神。

It's hard to fight empty handed and empty words.

43、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The mountain has a head and a long road.

44、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Vegetables die without heart.

45、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The monk does not talk about ghosts, but there is no rice in the bag.

46、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One asks three questions.

47、穷人求饭吃,富人胀破肚。

The poor ask for food, and the rich bulge.

48、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No wine, no red face, no thief, no heart.

49、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

Only for gentlemen to guard the door, not to be a villain.

5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I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 my family. I don't know Chimiguel.

51、小人记仇,君子长志。

A villain bears his revenge, a gentleman grows his ambition.

52、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Good wine is not afraid of brewing, but good people are not afraid to speak.

53、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After a setback, he had a long experience.

54、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Fragrant flowers do not always look good, but they do not necessarily work well.

55、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It is sunny all the time.

56、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A good man depends on his heart, and a tree depends on his roots.

5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Ambition is not high in years, but empty in mind.

58、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No burden is heavy, no long road.

59、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做不成的事。

Nothing can be done without a day.

60、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The force is heavy, and the bile is frighten.

61、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It is better to be bitter than to be ashamed.

62、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

Raise your hand and do not fight.

63、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Old beef chews and old man speaks.

64、刀无钢刃不锋利,人无意志不坚定。

A knife without a steel blade is not sharp.

65、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It is reasonable to put things on the right side.

66、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When you have no money, you will starve and you will be rich when you are rich.

67、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The tongue is flesh, and the truth is iron.

68、文官三只手,武官四条腿。

A civil servant has four legs.

69、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The lamp must not be ignored.

英语谚语带翻译大全相关 文章 :

★ 常用英语谚语带翻译大全

★ 经典英文谚语合集带翻译

★ 英语的谚语带翻译

★ 常见的英语谚语带翻译

★ 英语谚语带翻译

★ 查询经典的英语谚语带翻译

★ 经典英文谚语大全

★ 常用的英语谚语翻译

★ 带翻译的英语经典谚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