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Yueyang Tower)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阅军楼在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滕子京无愧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名臣,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斯文一出,广为传诵,虽只有寥寥369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远,堪称绝笔.其中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成为千古名言.自此,岳阳楼更是名扬中外. 以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作家在此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文.如虞集、杨维桢,杨荃、李东阳、何景明、袁枚、姚鼐等都曾来引把酒临风,登楼吟咏.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成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但是,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进行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解放后,政府多次进行维修,1983年又进行了一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清朝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至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 ”雄鸡一唱天下白”,岳阳楼迎来了第一缕曙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对共进行了彻底的重修.重修后的岳阳楼,保持了原有的规模和结构,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楼底花岗石台基增高了30厘米,使岳阳楼前的仙梅亭、三醉亭更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楼地面改铺古代青,厅中的四根楠木大柱,为旧楼原物;宋代的四个大石墩,仍然蹲立在大柱下.民国二十一年年砌的原三面砖墙,改用了仿明清式样的雕花贴金门窗.二楼为使登临者视野更加开阔,加大了游廊空间.楼堂正面悬挂着清著名书清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由12块紫檀木组成.三楼陈列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各楼悬挂着原有的木刻匾对,并增刻了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其中一楼有一幅长达102字的对联,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沦然涕下!”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水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而三楼一副短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现在的岳阳楼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岳阳楼高米,三层四角,占地251平方米。楼体为纯木结构,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岳阳楼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濒临洞庭湖,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12块檀木板组成的木雕屏篆刻着《岳阳楼记》全文,各种对联悬于四壁,长的达100余字,短的只有8个字。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当推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此外,出自清书法家何绍基手笔的102字长联,情景交融,亦颇为人所称道。附近有二醇亭,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曾三度醉卧此间;仙梅亭,因挖出有枯梅花纹的石板相传为他迹而得名。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也吸引不少游人观看。其用途为何,至今说法不一。附:《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 卒于皇佑四年(1052 年)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莱,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象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膝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天圣二年(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以上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惶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膝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象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日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范仲淹自幼多病,近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希日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州。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原来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俺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优势,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夏竦为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派韩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获仁宗诏准后,尹洙又奉命谒见范仲淹,请他与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却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尹洙慨叹道:“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您今天区区过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他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迫。直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碰上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他们哭喊着亲人的姓名,祈祷亡魂能跟着韩帅归来。韩琦驻马掩泣,痛悔不迭。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间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
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阅军楼在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一、岳阳楼的介绍
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面积万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
岳阳楼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当中国中部,挨长江、伴洞庭,于洞庭湖居其口,于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从岳阳出发,上溯长江,经三峡,可通巴蜀;顺长江东下,可达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乃至远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上溯,可与湖南76个县市相连。以陆路言,紧靠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在南北交通干线上亦处中端,极易转入与之相连的其他铁路、公路,通达各省。
岳阳楼包含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结,因而在近一千年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登上楼来,放眼望去,浑无际涯的“八百里”洞庭湖直入眼底,令人陡然间心旷神怡,顿觉入了“无我无人”之境。
二、岳阳楼的历史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南宋庆元四年(1198)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阳楼。
1961年,郭沫若书“岳阳楼”字匾。1962年春,朱德题写“怀甫亭”名,匾悬亭额。1966年9月,“红卫兵”到岳阳楼要求砸毁张照手书范仲淹《岳阳楼记》雕屏,管理人员巧妙地保护了雕屏。1969年12月18日,叶剑英登览岳阳楼指示地方政府保护好古迹。
三、岳阳楼的文献
岳阳楼真正闻名天下,却是在北宋时,因了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俺的一篇《岳阳楼记》。庆万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州,他惜岳阳山水之秀异,第二年便开始重修岳阳楼,修好后请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写信邀他的好友范仲淹为修葺一新的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不负好友重托,一篇《岳阳楼记》360余字,字字珠玑,成为千秋绝唱。其中的“余观夫巴陵胜状…”一段,述尽天下楼、天下水之胜景,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则更成为中华民族久吟不朽的名句。正是因了这篇文情并茂的《岳阳楼记》,岳阳楼才声名远播中外,成为千古名楼。
四、岳阳楼的特色
岳阳楼坐西朝东,构造古朴独特,岳阳楼台基以花岗岩围砌而成,台基宽度米,进米,高度为米。岳阳楼高度19米,在建筑风格上,前人将其归纳为木制、三层、四柱、飞檐、斗拱、盔顶。岳阳楼是纯本结构,整座建筑没用一钉一铆,仅靠木制构件的彼此勾连。
“四柱”指的是岳阳楼的基本构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抵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数。其中廊柱有12根;檐柱是32根。这些木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既增加了楼的美感,又使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古代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顶就是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盔顶结构。据考证,岳阳楼是中国仅存的盔顶结构的古建筑。
扩展资料
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当推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此外,人们把范仲淹作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了《岳阳楼记》和邵竦篆刻并称为“天下四绝”,并树立了“四绝碑”至今保存完好。
岳阳楼景区除主楼外,尚有朱德同志书写匾额的怀甫亭,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仙梅亭,取材于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传说的三醉亭,都具观赏价值。此外,鲁肃当年发布军令的点将台,书法碑廊,小乔墓,鲁肃墓都值移步一探以舒怀古之情。
岳阳楼下还有一个著名的诗书碑廊,该碑廊全长百米,式样为仿古回廊,古朴、庄重、典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品味《岳阳楼记》的人文情怀 摘要:品味《岳阳楼记》的人文情怀,诉说你我的心灵感触,于是说是心灵感触,不如说是来自于生命的自觉与家教的传承。在我国的中国经典名篇之中,最能感染到我的便是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文章中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无时无刻不再给予我心灵的震撼,带我找到当时范仲淹的精神归属。本文将就《岳阳楼记》中的人文情怀进行细细的品味。 关键字:岳阳楼记 人文情怀 细读与品味 引言 庆历四年距今已九百七十五年,就在辛丑年的九月十五日(公历十月二十日)隆重举行了“先忧后乐 兴我中华”主题活动,这一天既是《岳阳楼记》诞生975周年纪念日,也是第975个“岳阳楼日”。从岳阳楼里散发出来的各种情怀再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抒发,让现代的人们再一次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再一次感受到古人对国家、对故土那份深深的热爱。在有关岳阳楼的传世名篇当中,以宋代范仲淹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也成为中国文学家国精神的集中展现。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周同宾在少年时代最喜爱的作品便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曾经说过,《岳阳楼记》绝对是范仲淹笔下众多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关于《岳阳楼记》的来源是这样的:范仲淹有一好友,名曰滕子京,在庆历五年时要重新修筑位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于是便请范仲淹来为此作记,当时的范仲淹并没有真正地登临岳阳楼,仅仅依靠的是滕子京随附的一副《洞庭秋晚图》,范仲淹就是凭借这样的一幅图画写出了《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 范仲淹生活于北宋时期,在范仲淹的少年时代,他“心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不俗之态就已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体现,但是范仲淹的一生确实波澜起伏的,壮志难酬的长久情绪并没有真正打击到他的伟大抱负,在范仲淹被贬到邓州的期间,范仲淹仍然是大志不衰,专注于百姓喜乐悲苦之事,坚持实施忧国忧民之举措。《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在邓州百花洲畔建书院讲学时创作出来的千古名篇,在花洲书院门上范仲淹还曾亲笔书写过《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格言。《岳阳楼记》展现的便是范仲淹虽然壮志难酬,但是仍然有着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岳阳楼记》之所以能成为千秋不朽之作,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句,更是因为作者范仲淹的伟大抱负与宽广的胸襟。范仲淹在邓州期间,深入民间,感受民间百姓的疾苦,出入田亩,拜询父老,亲自耕耘,重安抚,轻惩罚,不及半载,邓境大治,深受广大百姓的拥护与爱戴,估计只有拥有如此高尚人格的人才可以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吧。范仲淹笔下的《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受到后世如此的推崇,绝对不仅仅是因为能够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重要的是在于《岳阳楼记》中的人文情怀更加接近于每一个人的精神归属。《岳阳楼记》中所体现的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我国古代历来伟大的作家都善于把自己的感情借助于所描绘的景象来进行抒发,在描绘景象的同时又能抒发自己的情怀,《岳阳楼记》也是如此,在文章中,范仲淹只用了只用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二十二个字,这二十二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却将整个岳阳楼之大观,把洞庭湖啊波澜壮阔的画面一览无遗地全部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岳阳楼记》虽是一篇散文,却包含了辞赋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整齐的排偶句,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文章中的创新。一部名篇所蕴含的感情之所以能够如此的透彻与震撼与其精致的描写手法是有着绝对紧密的关系的。范仲淹在创作《岳阳楼记》时,虽然人在江湖,遭到贬斥,但是依然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古迹之所以成为古迹,是因为在古迹的背后都会隐藏着与此相关的历史,古代先人所遗留下的印记才是这些名胜古迹的真正文化价值所在,我们要观赏的不是简单的风景名胜,而是要真正感悟先人的印痕与情怀。有些地方就是因为单纯的一个人,一句简答的诗词歌赋而留下了千秋的美名,岳阳楼亦是如此,来岳阳楼的人,不是在追寻洞庭秋波,楼台景象,更多的是在追寻当地的风物人情,以及古人遗留的文墨与思想。来体会当时的范仲淹在进行创作时是抱着何种的心情,是在抒发着何种情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就此名传千古。在偌大的一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无论你是来过岳阳楼,还是未曾来过岳阳楼,都会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知晓在中国的湖南有着一座岳阳楼,它临着洞庭湖,它可以带你欣赏到周边的苍茫万象。我们在岳阳楼上可以不怀古,不思今,暂时放下世间所有的束缚,独倚栏杆,看长风碧浪,吞没远处河山。仿佛万顷苍池都被踏于脚下,沧海桑田尽收眼中。这一刻,多狭隘的胸襟也会豁然宽阔,你会忘记名利几何,只想将所有的情感都放逐于山水,落落襟怀,形骸无我。《岳阳楼记》中的这份人文情怀就是有着如此巨大的魅力,让你学会用最真实纯净的心灵来面对世间的一切。参考文献: 1、细吞慢嚼品味诗情——人文情怀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易亚惠-《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 2、浅析《岳阳楼记》所渗透的人文教育 王珂-《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 3、阅读故事 欣赏美景 表达情怀——《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陈凌云-《课程教育研究》-2014 4、从《岳阳楼记》看范仲淹的士人情怀 白德祥-《文学教育:上》-2014 5、人品·官品·文品——从《岳阳楼记》名句看范公人格魅力 何治清-《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6、《岳阳楼记》是直抒胸臆吗——《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点(续) 姚友良(执教),王春荣(评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1
野菜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高,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药食兼优的野菜。蕨菜:吃起来不仅鲜嫩滑爽,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享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 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子宫出血、慢性关节炎等症,对流感也有防作用。蕨菜的食法很多,卤、爆、炒、烧、煨、焖都可(宜先用热水氽一下)。以色泽翠绿、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深受中外食客的青睐。 荠菜:又名菱角菜、麦地菜、枕头草、护生草等。荠菜叶嫩根肥,具有诱人的清香和美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 荠菜的食法多种多样,炒食、做汤均可。人们还常用荠菜做包子、春卷、饺子、汤圆的馅料,荠菜又是一种“地道药材”。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性凉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功效,可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痢疾、肾炎等症。 马兰头:又称马郎头、路边菊、红梗菜、鸡儿菜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摘其嫩茎叶头作为蔬菜,故有此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超过营养丰富的 菠菜。马兰头维生素a的含量超过番茄,维生素c含量超过柑桔类水果。中医学认为马兰头性凉味辛,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经常吃马兰头,对高血压、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体炎等许多疾病都有好处。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晒成干菜备用。用嫩马兰头与嫩笋片同炒,其味清香;马兰头氽后切末,与熟鸡肉末、熟火腿末,加入精盐、白糖,浇上麻油拌匀,其味更佳;红烧肉或红烧丸子,将熟马兰头垫底,有荤有素,色、香、味俱佳;马兰头洗净后,挤干切末,加入肉馅,包蛋卷,馄饨或饺子,鲜美爽口,清香诱人。 马齿苋:又叫长寿菜、瓜子菜、马蛇子菜、五行草等。含有维生素a、b、c,胡萝卜 素、蛋白质、粗纤维及钙、铁、磷等。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偏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凉血、降压、利尿等功效,可以治疗尿道炎、尿血、痢疾、黄疸型肝炎及妇科病。民间常用来做汤、做粥或凉拌。马齿苋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所以孕妇不要吃,脾胃虚寒的人也要少食。 香椿:又叫红椿或春芽,香椿芽的吃法很多,如椿芽炒肉、椿芽炒蛋、凉拌椿芽、油炸香椿、椿芽炸酱面等均别有风味。香椿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唐本草〉称香椿“主洗疥疮、风疹,水煎叶汁用之。” 苦菜:又名苦苣菜,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嫩味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加热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炒蛋、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 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苦菜性苦寒,中医认为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可以治疗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蜂窝组织炎。脾胃虚寒者少食。 侧耳根:又名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对治疗胃癌亦有效果,具有滋补强身作用,可促进毛发生长,能使白发变黑。 地木耳:又名地衣,其所含胶质可吸附人体消化道残留的灰尘、杂质,有清胃、涤肠作用。中医学认为地木耳性味平和,有滋补益气功效,常作汤菜食用,鲜香味醇。
5种常见野菜的吃法
1.荠菜
它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野菜,很多人读过课文《挖荠菜》,自然也知晓了这种野菜。
荠菜本身所含的蛋白质质量上乘,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还含有维生素B2和维生素C,钙含量同样相当丰富。
传统医学认为它能够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
老百姓则常把它做成馅儿,包饺子、包子、春卷来吃,湖北汉江地区还有将荠菜做蒸菜吃的习惯。
2.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种子。也是春季常见的一种野菜。它色泽嫩绿,气味香甜。
现代研究发现,榆钱含有丰富的营养,尤其是铁含量是菠菜的11倍。传统医学认为它能够健脾安神、止咳化痰、清热助消化。
民间常将其洗净拌白糖吃,或者与葱花香菜一起凉拌,或者与面粉搅拌一起后,蒸成榆钱饭,味道都非常不错。
3.鱼腥草
鱼腥草被誉为野菜之王,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野菜。
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多糖等物质。
传统医学认为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痈排脓的作用。
老百姓常将其凉拌、当佐餐小吃、泡水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4.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是很多国家和地区认定的健康食品。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也比很多蔬菜要高,还含有硫胺素、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等有效物质,能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传统医学认为,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健胃利胆、利尿通淋。
人们常将它清洗干净后凉拌、炒菜、做汤,味道都很不错。
5.马齿苋
马齿苋也是田间地头最常见的野菜之一,可以趁新鲜吃,也可以晒干吃。
马齿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它还含有丰富的钾盐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压、保护心脏。
老百姓一般拿它焯水后凉拌、炒菜,甚至做饺子馅来吃。
以上5种常见野菜以及其作用,你清楚了吗?
口蘑 口蘑,是生长于野生蘑菇,口蘑的种类颇多,主要有白大蘑、普大蘑、杵中蘑、珍珠蘑、镜子面蘑、青腿片蘑、杵片蘑、茸子蘑等十多种。 口蘑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还含有钾、磷、钙、铁等矿物质、氨基酸及大量维生素b、c,素有“高级蔬菜”之称。如果长期食用,能降低人体的血压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对肝炎、软骨病的防治能力,并有一定的防癌症抗癌作用。在国际上,口蘑和其它食用菌一样,被誉为“健康食品”。蕨 菜 蕨菜:亦称
主题:《故乡的野菜》通过对故乡几种叶菜的介绍,描绘了浙东乡间的民情风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眷恋。艺术特点:写野菜写民俗一切皆如行云流水不是雕琢细细品味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使文章富有哲理色彩更具有张力。
1.描写家国情怀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字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曲《国家》唱响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爱国爱家情怀油然而生,爱国爱家的故事也萦绕于心……
花木兰替父从军
边关战事告急,一遍又一遍的军帖下发。一边是生死存亡的国家,一边是年老多病、没有大儿的父亲,在痛苦的思索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战斗中,她身穿盔甲,挥舞刀剑,奋不顾身,拼命与敌人厮杀,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她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
花木兰,对国尽忠,对家尽孝,真正做到了忠孝两全,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啊!她没有豪言壮语,更不想扬名后世。只是尽了一个普通民间女子的责任与义务,却彰显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光未然歌颂黄河
在祖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光未然满怀豪情,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听——“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是伟大坚强的一个巨人……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气势恢宏的语言,铿锵有力的声音,表现出了中华儿女爱国的情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炎黄子孙的母亲。光未然歌颂黄河,就是激励我们每一个人要以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保卫我国的每一寸土地,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韩麦尔赞美法语
当法兰西的土地被普鲁士攻占之后,当法兰西人民当了亡国奴的时候,他们也失去了说自己母语的权利,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悲痛万分,慷慨激昂,他痛恨侵略者,他激励学生们要努力学习法语,用文化武器为法兰西的统一而斗争。正如他所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只要不忘记自己的语言,当了亡国奴的人民就等于拿了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母语是根,爱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就可以转化为抵抗侵略者的力量,从而求得民族的解放。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表现在他对自己民族语言的赞美,他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每个学生。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种下了爱国种子,终会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家》的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爱国的情怀已溢满心房。
2.描写家国情怀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无论从艺还是治学,一个人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就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大势中寻找人生价值、标注成长坐标。亿万人民振奋精神、接续奋斗,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家是温馨的港湾,情感的归宿;千千万万个小家都好,国家和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德次序,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小浪漫之中。不久前,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在全国上万家影 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60摄氏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哪怕过年不能回家、难与爱人相聚,也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他们用青春证明:最浪漫的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忠诚信念;最感人的不是卿卿我我,而是以身许国。现实中,边防战士、执勤交警、电力工人、外卖小哥……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一块块寻常的“铺路石”,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3.描写家国情怀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家国情怀是什么?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对国家和人们的责任。儿当今中国,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
南仁东老先生是一位天文学家,是中国最懂“天眼”的人。设计建造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世界天文都是一个奇迹。他用一生追寻了宇宙的奥秘,并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建造“天眼”需要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个环节都不容易。南仁东老先生亲自选址,在70-80度的陡坡上勘探着,在泥石流中测量着,即使70多岁也依然在一线奋斗着。
正是基于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南仁东老先生燃尽了自己最后的生命为国家做了贡献。这就是心系祖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也就是“家国情怀”。
然而,光有这样一批科学家站出来是不够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家国情怀”。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的时候,在比利时人们反抗侵略期间,敌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埋下一颗炸弹,并点燃了它。当时一个小孩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索,他急中生智,立刻用一泡尿浇灭了火焰,但后来他却中弹身亡,令人惋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国情怀”并不是非要像南仁东老先生那样搞科研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是尽我们的举手之劳即可;现在我们处于和平年代,也不必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冒生命危险,我们要做的只是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大到向国家有关部门举报一些不法分子,小到捡起一些垃圾,为环境做出贡献……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家国情怀”需要发扬、继承。而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我们,就要勇于扛起这杆大旗,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在这个黄金的年龄中多学习知识,长大为建设强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4.描写家国情怀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每个人都对国家有不同的情怀。有的人是赞美祖国的大好江河,有的人可以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出力,甚至还有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拼命维护祖国的尊严,不过做什么但是他们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爱国人士,每个人爱国的方式可能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是爱国者的榜样。
在疫情当下,英雄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去为患者治疗,这也是爱国情怀,钟南山爷爷亲自上阵只为找到的抗病毒的方法,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可是他仍然去研发。警察们,不顾严寒在马路中站着;筛查人员到现在还没有与家人见一面,就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八名医务人员千里迢迢的从国外回来这些都是爱国情怀。
邓稼先,为了研发原子 弹隐藏多年。
花木兰替父从军,女扮男装受了十多年的痛苦。
黄继光为了了抗美援朝,保卫祖国捐躯赴国难。
邱少云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忍受火烧的痛苦。
虽然每个人的行动不同,方式不同,但是他们的情怀都包含在爱国这种情感之中。家与国是分不开的,小家组成了的大国,也许人们一心想去回报祖国,却没有想到哺育我们多年的父母。我们应当去个学会感恩,学会知足,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回报父母,争当为祖国建设事业的前锋。
5.描写家国情怀的初中议论文800字
读了《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爱国情怀如同那波涛汹涌的江河,一泻千里,已永远地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里,冼星海和光未然两位伟大的作词作曲者,夜以继日地谱写这部作品,终于,让这部《黄河大合唱》,受到世界的瞩目,受到世界的刮目相看。
啊!黄河!你波涛汹涌,激情澎湃,让中国的战争英雄们,深深地被你打动,把你永志不忘。正是你那虎啸龙吟之声,让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你的殷红热血,哪一滴没洒落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哪一次,没让外族侵略者惊心动魄,吓破了胆。光未然诗人见了你,早已被你震撼,为了你,辛辛苦苦地把你唱,冼星海见你,夜以继日地把你谱写,你那雄伟的气魄,那么铿锵有力,那么心神荡漾。英勇善战的英雄们,见了你,见了你的气势,誓死要把国土保,你那雄伟的英姿,澎湃的身段,让战士们高呼“祖国万岁,“母亲河万岁”!
读完第一分句,我仿佛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杀敌的勇敢;读完第二分句,我仿佛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遇到的一些挫折的英雄们。日本鬼子肆虐地烧杀抢掠;读完第三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抗日中取得了胜利,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气概;读完了第四分句,我仿佛看到了英雄们在战场上的英雄护国。激情澎湃的情景。
英勇奋战,不屈不挠的战士们,祖国之所以像这样繁荣昌盛,地大物博,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你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敬重。正如名言中说得好: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啊!黄河!你怒吼吧!”中让中国人为你骄傲,让世界因你而震撼!啊!黄河!我伟大的母亲河!你哺育了我们华夏子孙,见证了我们五千多年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山河无恙,才有万家团圆;万家努力,方能国泰民安。 正是一个个家庭的付出,成就了新中国的稳步发展。从古至今,“家国情怀”都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
其实从小我就对国家这个概念挺模糊的,可能是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的缘故吧,觉得祖国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
我们没有资格去选择祖国,更没有必要去选择,因为不管出生在哪里都是光荣的,更何况是出生在这个正在崛起的巨龙之上呢!我爱我的国家,这种爱就像强力胶,把你和你的祖国紧紧的黏在一起。即使你向往彼岸富饶的国度,但依旧敌不过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当你成功时,你会欣然与之分享喜悦;当你失败时,也会希望她的富强;当你重归热土时,她会紧紧将你拥抱。无论你身在何方,这浓浓的家国情怀都会依附于你且不离不弃。
或许生命可以脱离祖国而升华独立到一个个人空间,但人生却总离不开祖国。她给了我们所有:朋友、家庭、社会还有一点点思念和情怀。俗话说: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家是国的必要元素,国是家的重要保障。我们不仅要爱家,更要爱国。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片土地,她蕴藏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了自古有之的中国文化,弘扬着“和”与“仁”,我不知道这些是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内涵,因为它的积淀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的,它需要从文化中汲取,从人生中提炼。但这却也无法改变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
这情怀带你走向理想,走向崇高的一方。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无偿的付出,我只知道故土会让你产生浓浓的家国情怀。不管你走向何方,它都会尾随你走向远方。这情怀似根线,将你与祖国紧密相连,即使之间横梗着千山万水,也阻不断自生而有的脉脉深情,因为你骨子里淌着她的血,你的灵魂被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或许过于激励,但是家国情怀确实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依赖感,更多的是荣誉感和责任感。家和国是一个人绝不能背弃的,爱家爱国才会让人有向往,才会让人有安全感有幸福感。
我爱我的小家,我爱我的祖国,这就是我的家国情怀!
写作思路:可以从一段故事或者事迹来展开,或者也可以根据一句名言来引出文章的观点,通过观点的论述来层层铺垫,最后进行文章的升华。
原文:“我的梦,中国梦”最早是在新闻联播上听到的,哥哥对我解释说它是:爱国、爱家、爱集体、热爱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体现。后来在社会实践中我慢慢地懂得了一点点,哥哥的解释是对的,但是还不够全面。爱国,拥有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比如前线战场上的英雄人物;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战友的埋伏阵地,当敌人试探的炮火延烧到自己身躯的时候,他纹丝不动;董存瑞看到部队的冲锋路线遭到敌人的封锁,他手托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看到一个个战友牺牲在自己的眼前,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取得最后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等。
多么悲壮的英雄事迹,这种牺牲自我的爱国、爱家、爱集体的家国情怀,让人热血沸腾,声泪具下。是啊!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英雄事迹太多了。只是现在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我,认为这种家国情怀是高不可攀、是比较渺茫的事,我可能做不到!
因为上第二课堂的缘故,我来到了夏衍故居。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庆春门外的严家弄,中式平房,建于清末民初,现在已经是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的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
参观夏衍故居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国,拥有家国情怀其实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就如夏衍,他是著名的作家,电影家、戏剧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写了很多著名的书籍,有《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有些还改编成了电影。夏衍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为祖国的和平解放和我国的话剧、电影等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虽然没有像战争前线的英雄那样做出多么悲壮的壮举,但是却在革命的大后方把爱国,拥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明白了,爱国,拥有家国情怀,在祖国人民的心中她无处不在。是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不能活在过去的荣耀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祖国人民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能忘记?当然不能。那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我们的祖国,这是在21世纪里我们应有的爱国心、家国情怀,是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我的梦,中国梦”为新的奋斗目标。
远方的路也许不平坦,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加油吧!少年。
岳阳楼(Yueyang Tower)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阅军楼在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滕子京无愧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名臣,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斯文一出,广为传诵,虽只有寥寥369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远,堪称绝笔.其中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成为千古名言.自此,岳阳楼更是名扬中外. 以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作家在此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文.如虞集、杨维桢,杨荃、李东阳、何景明、袁枚、姚鼐等都曾来引把酒临风,登楼吟咏.滕子京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成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但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写得就更好。<<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但是,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进行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解放后,政府多次进行维修,1983年又进行了一次落架重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几经风雨沧桑,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清朝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至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 ”雄鸡一唱天下白”,岳阳楼迎来了第一缕曙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对共进行了彻底的重修.重修后的岳阳楼,保持了原有的规模和结构,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楼底花岗石台基增高了30厘米,使岳阳楼前的仙梅亭、三醉亭更显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楼地面改铺古代青,厅中的四根楠木大柱,为旧楼原物;宋代的四个大石墩,仍然蹲立在大柱下.民国二十一年年砌的原三面砖墙,改用了仿明清式样的雕花贴金门窗.二楼为使登临者视野更加开阔,加大了游廊空间.楼堂正面悬挂着清著名书清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由12块紫檀木组成.三楼陈列着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各楼悬挂着原有的木刻匾对,并增刻了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其中一楼有一幅长达102字的对联,上联为”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沦然涕下!”下联为”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水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而三楼一副短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现在的岳阳楼沿袭了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岳阳楼高米,三层四角,占地251平方米。楼体为纯木结构,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它的建筑艺术价值无与伦比。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2001年元月核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岳阳楼矗立在湖南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濒临洞庭湖,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而且还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12块檀木板组成的木雕屏篆刻着《岳阳楼记》全文,各种对联悬于四壁,长的达100余字,短的只有8个字。岳阳楼保存的历代文物,当推诗仙李白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最为著名,其次要数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人称“四绝”。此外,出自清书法家何绍基手笔的102字长联,情景交融,亦颇为人所称道。附近有二醇亭,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曾三度醉卧此间;仙梅亭,因挖出有枯梅花纹的石板相传为他迹而得名。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也吸引不少游人观看。其用途为何,至今说法不一。附:《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 卒于皇佑四年(1052 年)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自幼孤贫 勤学苦读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在徐州降生。他的父亲范墉,当时做宁武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墉先娶陈氏,继娶谢氏.仲淹是他第三个儿子。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附近)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莱,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长白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一个偶然的事件,暴露了范仲淹家世的隐秘。他惊谔地发现,自己原是苏州范家之子,这些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县)。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 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象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颡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萧?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于心还乐,琴遇懂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乐经》、《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 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膝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为民治堰 热心执教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镇上虽也可偶见牡丹,其荒远情景毕竟与内地不同。乍听风浪的呼啸及野鹤的长唳,范仲淹不免略觉惆怅.而仓官既属于闲差,他便暂以疏懒饮宴采自我解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于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然而,他很快发现,这里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当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经坍圮不堪,不仅盐场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广阔的农田民宅,也屡受海涛威胁。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盐产与租赋,都蒙受损失。为此,他上书给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堰。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张纶慨然表示赞同,并奏准朝廷,调范仲淹做兴化县令,全面负责治堰。天圣二年(1024年)秋,来自四个州的数万以上民夫,在范仲淹率领下奔赴海滨。但治堰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夹雪的暴风,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张取缔原议,彻底停工。事情报到京师,朝臣也踌躇不定。而范仲淹则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大风卷着浪涛冲到他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避,官吏也张惶失措,范仲淹却没有动,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膝宗谅,宗谅正从容不迫地评论着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发现他两人泰然自若,情绪也安稳下来。 经过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坚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复工。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悠远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的生产,从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干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兴化县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有客狂且淳,少小爱功名”,“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句。他大约至三十四、五岁才结婚,这年得了一子,并被调回京师,做大理寺丞。从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谢氏病故。范仲淹含泪服丧,回南京居住。当时南京留守官晏殊,已风闻仲淹通晓经学,尤长于《易》经。他邀请仲淹协助戚氏主持应天府学的教务。仲淹慨然领命,还把另一位青年朋友富弼,推荐给晏殊。为了便于工作,范仲淹搬到学校去住。他制定了一套作息时刻表,按时训导诸生读书。夜晚,还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和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应天府书院的学风,很快就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和专意向范仲淹问业的人,络绎而至。范仲淹热诚接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有时,还用自己的微薄俸禄招待他们吃饭,以至自己家中窘迫不堪。 一次,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采拜谒范公。范仲淹即刻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拜谒范公,范仲淹一边送钱给他,一边问他为何匆匆奔讨,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孙秀才悲戚地说,“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范仲淹对他说:“听语气,你不象乞客。待我帮你在本校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这般,你能安心治学不能?”孙秀才大喜拜命,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第二年,范仲淹离开南京:孙秀才也辞去职事。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着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生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铼先生石介,也师事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范仲淹感慨地说:“贫困实在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倘若孙复一直乞讨到老,这杰出的人才岂不湮没沉沦。”除了孙复之外,范仲淹还联络和帮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胡瑷、李觏、张载,石介等。或邀聘他们到自己的管界主持教务,或荐举他们出任朝廷的学官,或指点他们走上治学之路。从海陵到高邮,从苏州到分州(今陕西彬县),范仲淹每到一处,总是首先兴学聘师,关心教育.后来做到宰相时,更下令所有的州县一律办学.而经他指教和影响过的很多人,往往都各有所成。几起几落 百折不挠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丧结束.经过晏殊的推荐,他荣升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秘阁设在京师宫城的崇文殿中.秘阁校理之职,实际上属于皇上的文学侍从。在此,不但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而且能够耳闻不少朝廷机密。对一般宋代官僚采说,这乃是难得的腾达捷径。范仲淹一旦了解到朝廷的某些内幕,便大胆介入险恶的政治斗争.他发现仁宗皇帝年巳二十,但朝中各种军政大事,却全凭六十岁开外的刘太后一手处置,而且,听说这年冬至那天,太后要让仁宗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范仲淹认为,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损害君主尊严的事,应予制止,他奏上章疏,批评这一计划。范仲淹的奏疏,使晏殊大为恐慌。他匆匆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范仲淹素采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一席话,说得晏殊无言答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干脆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一带)任副长官——通判.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了。仁宗把范仲掩召回京师,派做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贩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誊。这时的宰相吕夷筒,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仁宗的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又与阎文应沆瀣一气,想借仁宗的家务纠纷,而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范仲淹懂得,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数人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看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次日凌晨,妻子李氏牵着范仲淹的衣服,再三劝戒他勿去招惹祸机。他却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刚走到待漏院,等候上朝,忽听降诏传呼,贬他远窜江外,去做睦州(今浙江桐庐县附近)知州。接着,朝中又派人赶到他家,催促着要押他即刻离京。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这次至城郊送别的人,已不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在离开谏职去浙江的路上,范仲淹心中并无悔恨,只是略觉不平:“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有人笑他好似不幸的屈原,他却认为自己更象孟轲:“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为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做了开封知府。前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佑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仁宗这年二十七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什么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和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的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递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后来几乎又贬死岭南。台官韩渎为迎合宰相意旨,请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也纷纷被流窜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吧!”第二天,有人警告王质说,他昨日送范仲淹的一言一动,都被监视者记录在案,他将作为范党被审查。王质听了,毫无畏色,反引以为荣。饶州在都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对此,也并不介意.他日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作地方官了。他捻着花白的髭缵,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萧洒过掸师”,“世间荣唇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范仲淹自幼多病,近年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并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希日他从此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随意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范仲淹立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五十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州。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西陲守土 边帅军功 原来住在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带的党项族人,本来臣属于宋朝。从宝元元年(1038年)起,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附近)等地。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更是狼狈,由于三十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加上宋将范雍无能,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陕西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另一员副帅——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来又把尹洙也调至西线。五十二岁的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转眼间又荣获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便挂帅赶赴延州,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范仲俺亲临前线视察,他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及防御工事等,各方面都颇多弊端;如不改革军阵体制,并采取严密的战略防御,实难扭转战局。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优势,并激于屡受侵扰的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夏竦为请仁宗批准反攻计划,派韩琦和尹洙兼程回京,得获仁宗诏准后,尹洙又奉命谒见范仲淹,请他与韩帅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却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尹洙慨叹道:“韩公说过,‘且兵须将胜负置之度外’。您今天区区过慎,看来真不如韩公!”范仲淹说:“大军一发,万命皆悬,置之度外的观念,我不知高在何处!”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他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迫。直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却在好水川口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英勇阵亡,士卒惨死一万余人。韩琦大败而返,半路碰上数千名死者的家属。他们哭喊着亲人的姓名,祈祷亡魂能跟着韩帅归来。韩琦驻马掩泣,痛悔不迭。范仲淹的战略防御,并非单纯或消极的防守措施。他初至延州,便全面检阅军旅,并实行了认真的裁汰和改编。他从士兵和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批猛将,由当地居民间选录了不少民兵;又开展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按军阶低高先后出阵的机械临阵体制,也被他取缔,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他采纳种世衡的建议,先在延北筑城;后来又在宋夏交战地带,构筑堡寨。对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则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这样,鹿延、环庆、泾原等路边防线上,渐渐屹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
岳阳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阅军楼在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楼台落成,滕子京又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戌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章情景交融,内容博大,气势磅礴,语气铿锵,尤其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哲理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之伟大精神,为人们广为传诵。自此《岳阳楼记》名传千古,岳阳楼也名满四方。
岳阳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岳阳市,以下是我整理的描写岳阳楼的作文,欢迎参考阅读!
风肆无忌惮地狂笑,撕裂了云彩,捣碎天空的静谧,残忍地肆虐,对这一切的一切。
我带着几许愤概登上岳阳楼,凭栏而望,金色的阳光无尽地从天穹倾泻而下,绸密的金点,激动地跳跃在洞庭湖上,翻腾的沧波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这磅礴的风景。只是我嗅到了千里之外的硝烟的味道。
我知道,一切战争又会开始了,其结果都会是尸横遍野,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一些抽搐。似乎在耳际忆萦绕痛彻心扉的哀号,惊心动魄的尖叫和思念故乡的悲泣;眼中浮现了枪尖上闪着冷光的长枪和鲜血汇成的长河。不知何时,担忧已盈满了我的双眸,夹杂进飘飞的岸芷汀兰里,在无尽的潮水中漫延。又化作滴滴雨珠,滴落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无法抹去。不知道,现在会有谁和我一样为百姓挂肚牵肠,的以来在为即将燃起的战火默哀,有着一丝辛酸,一缕担忧。对这即将发生的恐怖,我无能为力。只能作下《岳阳楼记》来表达自已的情思。
曾经,在这里,有许多迁客骚人留下了足迹,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精墨佳文,但又有谁懂得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绪?又有谁有着同我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绪?恐怕也只子京兄了吧!
那日,欢呼声惊扰了我,一股强大的喜悦的支流将我推到人群中,我迫切地询问,百姓们欢呼着:“讲和了,不打仗了”听到他们幸福的声音,望着他们喜悦的笑容,我也觉得幸福,久久积在心里的忧虑顿时在欢笑声中逝去,我感到空前的轻松。
又到了岳阳楼,我怀着异样的心情,只是,这样一来平静的生活又能持续多久呢?
白云悠悠
蓝天依旧
绿水依然漂泊
一抹阳光柔和地洒下
岳阳楼屹立在平静的洞庭湖上
在阳光的青睐下
煜煜生光
不老的文章刻地古老的城楼
寄托着
永恒的
情思
你们知道岳阳楼吗?你们可别看岳阳小,在岳阳市内,有一座闻名天下的岳阳楼。你们可知岳阳楼为什么会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吗?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市西北的八丘山下。据说岳阳楼是纯木结构,没有一个钉子,可岳阳楼建立了这么久,现在却毫发无损的展现在大家眼前,这就是祖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大家再来说说岳阳楼的结构吧!你走近仔细看,会发现岳阳楼每层楼的四个角像古代将军的头盔,拱而复翘的顶式结构。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显示出了岳阳楼的雄伟壮丽。
岳阳楼以前曾是阅军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军楼又被称为巴陵楼,后来就成了现在的岳阳楼。岳阳楼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范仲淹为岳阳楼写的《岳阳楼记》,诗圣杜甫写的《登岳阳楼》,还有李白专门为岳阳楼所写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的诗句可不仅这些,要是可以加起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呀!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知道岳阳楼为什么会成为三大名楼之首了吗?
每个假期父亲母亲都带我出去旅游,我去过很多地方:伟人故里韶山、有南岳衡山、有雄伟的岳阳楼、有壮丽的黄鹤楼等。
我曾读过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我每读一次,就被文中那雄伟壮观的高楼和美景所吸引,特别是文章最后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得太好了,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忧虑心情。
现在我就来给各位介词一下“雄伟的岳阳楼”。
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高度涵括了洞庭水的秀丽风光和千古名楼的不朽景观。
今天一早我和父亲母亲乘车来到岳阳,终于见到了我心中久仰的“岳阳楼”,大家三人一气就爬到了楼顶,我站在高高的楼上把整个岳阳城景尽收眼底。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城西北高丘的城台之上,地面海拔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万平方米。岳慢楼所处的位置也极好,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
我站在楼上,凭栏远眺,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就集中在洞庭这一个大湖上。岳阳楼含着远山,吞下长江。水势浩荡。波涛凶涌,湖面辽阔。不见边际。真是湖水连天,天连水。这就是岳阳楼最雄伟的景致了。
再仔细观察,我好像看到一艘小船在湖上漫游,岳阳楼显得那么小,人在船上就是一个小点点。他们大概是在打鱼。我此时想到了柳宗元写的《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岸上有些白鹭飞来飞去,岳阳楼们是那么悠闲自得。沙鸥时而飞起翱翔,时而聚集停息。岸边的芷兰和小洲上的兰花,青葱腹郁,天色和湖光一片碧绿,宽广无比。
大家正要下楼,突然一曲愉快的歌声传入我的耳朵,歌声是那样的欢快、那样的清脆。哦!原来是打渔者丰收的歌声,听得我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心中充满了无比喜悦。
太阳西下,大家赶着回家,余兴未尽。期待下次登望。
在世界的一方,有一块蕴绕着神秘力量的土地,那儿生活着一群顶天立地的华夏民族。灿烂的阳光赋予他们黄色的肌肤,魅力的星空赐予他们深邃的黑眸。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疆土,每一寸都留有神奇的足迹。长江、黄河滔滔江河水养育了英雄的华夏民族。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也是大家伟大的祖国,我爱大家的祖国,更爱祖国的山河,祖国的每一处风景。
名冠天下的岳阳楼屹立在岳阳的洞庭湖畔,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远望着岳阳楼,是那样的威武、壮观。走进了,便更加美了。岳阳楼的构造十分独特,风格奇异。岳阳楼一共有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无一砖石。全楼高达25。83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沧桑,但还是让人觉得焕然一新,心旷神怡。楼的两边都刻着精致的雕刻品,一边以龙、凰、鱼的顺序排列,另一边则相反,不仔细观察,还真看不出来!
踏进岳阳楼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耸着的四根柱子,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尤显雄伟壮丽。耸立在四周的柱子,每一根上都刻着精美的图画,没有半点留下的灰尘。在第一楼的墙上,就是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使得岳阳楼更是名扬天下。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仿佛八百里洞庭尽在掌握之中。三层的飞檐与楼顶结为一体,这顶就是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盔顶结构。
有时候,在温暖的晴天去岳阳楼,享受阳光的洗礼,欣赏阳光下温和的岳阳楼;有时候,在阴绵的小雨中去岳阳楼,此时的岳阳楼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似有似无;有时候,在落日时去岳阳楼,又是一种全新的感觉,十分温馨,洞庭湖中倒映出落日的完美,同时也衬托了岳阳楼的美。
我爱大家的'祖国,更爱祖国的山河,祖国的每一处美景。
风很大,吹在身上感到一丝凉意。大家也冒着变化多端的天气,携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迈出了前往岳阳楼的步伐。
走进公园,复古的感觉油然而升。
当脚踏到右边展厅门槛上的时候,一幅熟悉的图片刹那间吸引了我的眼眸:是胡爷爷来参观岳阳楼时与祖国的花朵留下的美好瞬间。胸口那条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领巾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展厅里还展示着历代名人来参观岳阳楼时的画面。
走出展厅,跨越几步,便来到一棵樱花树下。这棵樱花树有三米多高,虽孑然一身,但也风趣十足。这时,正值樱花开得旺盛的季节。一个寒冷的冬天过去,樱花树也从惬意的睡眠中苏醒过来。乍得一看,每个花骨朵儿都养精蓄锐,展开了最甜美的笑容;仔细瞧瞧,这中间,还有几位腼腆、害羞的蓓蕾儿迟迟不肯露面,隐藏其中,含苞欲放。我凑去前头,仔细观察起来:花瓣呈粉红色,七、八瓣地围绕着花蕊,好似古时候的丫鬓们围着作轿的小姐出嫁,还让我有中“众星捧月”的感觉。在花瓣底部有些深红的纹路,花蕊的雌蕊是白色根部,淡黄的蕊头。我虽不知着樱花寓意如何,但我也知这花乃是日本的国花,常年开放在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独霸山头。在中国的四大名楼之一——岳阳楼里也有着这样的花儿开放着,中国是否也对日本那博大精深的文化颇感敬佩呢?
径直往前走,我望见了一个长廊。原来,这儿就是碑廊,这儿的墙上有着范仲淹亲笔书写的《岳阳楼记》。欣赏《岳阳楼记》时我深有感触:这样豪迈、奔放的字体谁能与范仲淹等量齐观、相提并论;这样韵律、渊博的绝代佳作除范仲淹外,谁能再创一举。怀着诗人喜悦的心情,投放着历史的眼光浏览《岳阳楼记》时,感觉非同一般。岳阳楼的怡人风光如同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放映。范仲淹一六的文笔更是令我赞叹不已。可在那些刻着范仲淹字迹的墙壁上,却有着一些游客的****,当我正从兜里掏出笔,也想留下尊姓大名时,老师阻止了我:“这是大家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财富,怎能随意破坏呢?”听了老师的教诲,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对呀,《岳阳楼记》代表的是大家亲爱的祖国,长辈也常常教育大家要热爱祖国,为什么到了这时候就把长辈们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这里还有许多外国的游客,如果让他们看见了,他们会怎么想呢?”
走出碑廊,往左拐,便是岳阳门。岳阳门,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并不恐怖的黑洞。在这里,最让我 记忆深刻的是那古老的砖块。那砖块犹如一本书,记载着多少年来岳阳楼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的旅程。听老师说,这里曾经是做船到岳阳时,下船的唯一途径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大学者范仲淹来到岳阳楼时写下的名篇《岳阳楼记》中具有忧患意识的名句。正是因为这样一篇文章,使人们永远记住了范仲淹,同时也永远记住了岳阳楼,也使我心中对岳阳楼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暑假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来到了岳阳,游览了闻名天下的岳阳楼。
岳阳楼的历史悠久,竟可追溯到东汉年间。岁月如烟,岳阳楼就像一位老人,历经沧桑,看破红尘,千百年后仍然屹立在洞庭湖畔。
大门上有一幅醒目的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大家都知道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闻名天下。能与洞庭湖相提并论,可见是对岳阳楼多高的赞赏啊!走进大门,给人感觉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往左看,洞庭湖中波光闪闪,远处的芦苇随风荡漾,一阵阵清爽的湖风带走了我所有的忧愁和心中的杂念。阳光四溢,鸟语花香……和右边喧闹的街市相比简直天壤之别。小路两旁都是五彩缤纷的鲜花、茂盛的大树,还有那细细的流水声,走在曲折的亭子中,往哪儿看都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
绕过亭子,穿过湖畔的树林,便来到了岳阳楼的“脚下”。中国的建筑都讲究傍水高居和左右对称,岳阳楼也不例外。一面古朴的白墙,高低悬殊,拉开了大家之间的距离。登上两边的楼梯,才真正的看到了岳阳楼。顿时我的心里溢出一种欣喜、一种激动,有一种无形的引力将我的目光吸在了那秀丽独特的岳阳楼上。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地看,就像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岳阳楼面向洞庭湖,千百年来,他静静地欣赏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看那水中泛舟,看那芦苇荡漾,看那水天一色……无关风雨中,我看着你你望着我,“相看两不厌”。
走进岳阳楼,第一层的楼壁上刻着《岳阳楼记》,深沉的墙壁上字体飘逸,气势磅礴,使人顿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大厅中间有一张几乎占满总面积一半的大桌子,桌子和文章遥相呼应。也许我不能写出像《岳阳楼记》那样的文章,但我也可以抒发自己对岳阳楼的喜爱、敬畏之情。岳阳楼中最美的我想应该是顶层。登上顶层,扶着栏杆,抬头遥望蓝天,飞鸟滑过蓝天,掠过树梢,这时岳阳楼们与我一般高。远处的洞庭湖,泛起了一个个绝细绝细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真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楼顶四个角上吊挂着的铃铛被掠过的风摇出清脆的声音。往下看有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感觉,洞庭湖怀中抱着君山岛,仙梅亭与三醉亭相望着。站的高度,看的角度的差异总能使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截然不同。一阵阵湖风从树尖吹来,清新的空气,使我的头脑更加清醒了。这样的美景怎么不使人喜爱?
“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过这句名言吧?是范仲淹在岳阳楼留下的呢!但很多人还不知道,比如西藏的,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法国的人们。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全世界介绍岳阳楼!!
岳阳楼气魄磅礴、精致雄伟,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而了,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全楼高达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大门口,有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岳阳楼”!还没去过的人们一看到这三个字,肯定会先对岳阳楼留下一个最初但很好的印象。
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很好。岳阳楼屹立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区内陆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长约300米,陆地投影总面积3。9万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岳阳楼虽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当中国中部,挨长江、伴洞庭,于洞庭湖居其口,于长江居其中。以水路言,从岳阳出发,上溯长江,经三峡,可通巴蜀;顺长江东下,可达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乃至远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上溯,可与湖南76个县市相连。边登楼变观赏长江之壮观、洞庭之优雅、君山之靓丽。
东汉末年,孙权的手下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操练水军,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东吴水兵。阅军楼临岸而立,登临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同凡响,而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政府多次出钱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
1983年,国务院出了几百万对岳阳楼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把已经腐朽的原件,按原来的样子重新复制,拼装起来。
国庆节学校放假七天,父亲带我参观了世界闻名的岳阳楼。
秋天,秋光绚丽,金风送爽,是外出的美好时机。我和父亲自己开车来到岳阳楼,今天的游人特别多,门前宽大的平地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大门墙上有一幅气壮山河的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走进公园,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五彩的鲜花,红的、蓝的、黄的、白的、紫的争芳斗艳,花上不时有蝴蝶欢蹦乱跳,把公园打扮得格外漂亮、高雅。
向左拐,来到岳阳楼神殿。神殿里有一条石头铺成的石板路,刻着各种各样的字画,这些字画都出自名家之手,让你大开眼界,好似置身艺术的海洋,神殿中央有一座金光闪闪的岳阳楼缩景,岳阳楼十分逼真,比真岳阳楼还气派。
向前走,有一个古老庄严的点将台。点将台为三国东吴将领鲁肃训阅水师之地,始建于1700多年前,临湖而立,自然形成,活生生再现了岳阳英雄豪杰的历史。
观完点将台,去登主楼———岳阳楼。岳阳楼主楼共三层,飞檐走角,金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宫墙古香古色,仿佛是件精美的工艺品。走进楼内,范仲俺的《岳阳楼记》悬挂在墙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醉了五湖四海的朋友。站在楼顶,远望浩瀚的八百里洞庭湖,隐隐约约的君山,个个感慨万千。。。 。。。
啊!岳阳楼你是大家中国人的骄傲。
建筑不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品,而且还渗透着丰厚的历史积淀的文化内涵并彰显着美学的意蕴。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美妙,更厚重,更震撼人心。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使得中华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当你步入横空出世的宏伟工程,或登临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不仅可以与古人进行会心的对话,而且还可以领悟到人类的智慧之花在怎样难以企及的高度上纵情绽放。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表述着人们的生活现实和感情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和场所不仅供人居住,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观赏风景、探幽寻古的处所。特别是亭台楼阁,高耸挺立,攀登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感觉。一旦我们登临极目,则可以有一种“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的心理感受。建筑自古有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进步,使建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知识的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能从有形的建筑中领略出无形的美,创造出许多优美的篇章,为古今人传诵。中国早期的诗集《诗经》和《楚辞》中早已涉及到了对建筑的描绘,以至后来越来越多的文学大师以建筑为描绘对象。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莺歌燕舞,风啸猿啼,无不引起文人的关注,缘情之心油然而生。登临者在建筑与周围环境中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由此又会联想到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加上文人自身的经历,视通万里,怀古伤今,感慨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已不是单纯的建筑了,而是被诗人诗化的物体。他们透过建筑追寻到灵感的源泉,进入了人的精神活动的领域。这使得亭台楼阁可以引发着文人的思维,催化了蕴积于胸的意绪心态,提供了抒情写志的媒介。因此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建筑来描绘出来,表达对建筑的赞美以及借此抒发自己的情志。对建筑的描绘、赞美、并通过建筑来表达某种志向和感情,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腾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以建筑为抒情的对象,由对建筑的描绘来表达着作者的各种思想和感情,因此可以知道,建筑既具有文学意蕴,建筑又能蕴生文学。 楼,“台上有建筑物者,初曰榭,曰观,后名曰楼”。[5]后来发展为高层木构建筑,名“楼”。(图2)在中国古代,楼不仅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极复杂的情感因素。如城楼,鼓楼,钟楼,戏楼,酒楼,景观楼等等。其中最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当属景观楼。因为中国古代凡是向空中发展的建筑,多为观赏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登高远眺是古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趣好。先哲们用“临眺之美”来抒发山水情怀的同时,对高楼建筑也赋予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历史上的许多名楼大多建筑在风景优美的佳地。翻开历代的诗文集,关于楼的词汇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文人墨客对它们有细致的描写,楼不仅只是各种建筑材料的组合,而且具有灵魂,活的情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有古代“文学名楼”之誉的岳阳楼、黄鹤楼无疑是占尽风流的千古名楼,成为古代文人赏景抒怀的地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都是对楼的描绘。古人登楼远眺,赏景观光,往往感时伤世,寄托一种高远的怀抱。“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的《登楼》)。对于足不出户的古代妇女而言,登楼远眺,成为她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途径,以此来寄托对远行的人的刻骨思念。“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女婿提干,政审的话只会查女婿的父母和老婆等直系亲属的政治状态,不会查到岳父的违法记录的。
应该救治,岳父岳母是你老婆的亲爹亲妈,那也就是你的父母,如果你父母生病了呢,是不是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心比心。
为什么不用治疗的钱带老人到处玩玩呢,非得要又花钱又受罪,这些“绝症”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心态,在我身边个亲戚,子宫癌,切了,就因为她没文化,不识字,自己得的到底是什么病,有什么危害,她一概不知,所以她没什么心理负担,现在活了好几年了,啥事没有,好了,你就好好陪下他,不要再让他在最后的时间里还要受罪,多陪陪,说说话,放松点,像没事一样。
中医养生论文篇3 浅论中医养生保健 【摘 要】科学运用中医来调养身体,可以减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重在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注重起居保健养生,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节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关键词】中医养生;贵在养德;合理饮食;遵循规律;有益健康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品味的提高,从而对养生保健和预防越来越关注。养生,顾名思义,就是保养生命和调养身体的意思。中医认为养,就是保养,调养和补养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长的意思。中医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知识的引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调节身体,使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同时增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中医养生是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对人体科学悉心照料后保持健康成长,中医养生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医养生,可以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仅如此,还可以减少疾病,让我们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对中医养生进行学习和探究。 1 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美德一直是我们修身律己的法宝之一。中医养生最宝贵的也是养德。古代医书中早就指出,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和颐养生命的主要条件是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不仅如此,道家学术理论也认为养生保健的关键是德育方面。所以,不管是古代医书还是道家理论,他们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论述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美德。纵观历史,只有拥有美德的人,他们大多数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 2 中医养生关键在于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医理论下的运动养生是人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 活动总结 出来的智慧结晶和宝贵 经验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相当于药用价值;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只有物流畅通人体的血液才将促进代谢,发挥卫生保健的作用,加强身体健康,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应该坚持锻炼,要适时适量的运动,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该坚持锻炼,适量的锻炼不仅能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还能强壮骨骼关节,改善消化,增强我们的意志力。运动的形式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自身素质特点,对运动的形式、运动模式有一个合理的选择,如散步、慢跑、 体操 、骑自行车、 广场舞 等。 3 要保持情感和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和情绪的波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相反,抑郁的情绪,和极端的心理波动会在某种程度上损伤人的健康。由中医养生原理我们学习到,人的喜、怒、悲、忧、恐等极端的情绪波动直接影响身体上与他们相对应器官的健康。因此,中医的这些情绪和健康的观点多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因为极端悲愤而一病不起的事例,所以中医早就总结出“百病生于气”的说法。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最重要的就是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遇事要平心静气的去分析,而不是极端的不良情绪,这样一来,必定会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 4 合理搭配饮食有益于健康 中医饮食养生是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人类饮食的调整基于科学营养、卫生、饮食禁忌,合理平衡摄入的食物,科学的方法加上传统的中医理论,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如果不合理搭配食物,有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想让机体有强大的抵御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必须严格的搭配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充分的说明了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饮食中,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这样机体才会吸收到所需的营养。中医饮食养生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合理饮食既强身又防病 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可以让机体得到充足的所需要的营养,这时就需要我们了解不同食物提供何种不同的营养成分。科学的搭配饮食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预防疾病。如喝绿豆汤可以预防中暑;用葱白生姜可以预防伤风感冒等,都是通过饮食来预防疾病的案例。 合理饮食既益寿又防衰 中医认为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寿的关键是科学的饮食。医书中曾记载“精气足则胃气盛,肾气充则体健神旺”所以,我们在选择食物使要有的放矢。在日常生活中,切记不可暴饮暴食或者挑食,偏食,这样一来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饮食要有所节制,要定时定量,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大有好处。 5 注重起居保健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关键环节是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起居。我们的生命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物质形式,他也在有节奏的运动着,同时也遵循着自然之道。所以,我们的起居是否有规律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大致不同,身体的结构也略有差异,因此,我们要因人制宜,合理科学的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总之,中医养生是遵循传统中医理论,注重养德,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享受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注重有规律的运动,坚持锻炼,预防和治疗疾病,强壮骨骼关节,改善消化,增强意志力,促进身体健康长寿。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增强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科学营养,避免不当饮食、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影响健康。合理搭配饮食既强身又防病,合理搭配饮食既益寿又防衰。注重起居保健养生,要养成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节奏,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大海.漫谈合理饮食[M].北京:中国健康卫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运用中医理论保养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浅谈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J].健康大视野,2009(07). 中医养生论文篇4 浅谈《中医养生学》 教学方法 0 引言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养生康复保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场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引起了越南 留学 生的关注和兴趣,要求将《中医养生学》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为中医养生保健在越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医养生学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的思想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中医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养生技术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手段。这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越南留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调动起越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当弥补其中医基础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系统地学好养生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精彩开篇,引发热情 “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开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极其重要。若一开篇就讲诸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等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学习兴趣。相反,用十几分钟给他们讲中国古今的长寿名人的 故事 ,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及生活中的陋习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养生学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每次课开始的几分钟,都尽可能的多举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针灸养生时,举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寿的故事;又如,在讲睡眠养生时,举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被众姑娘们戏弄,每天给好吃好喝就是不让其好好睡觉,结果刘姥姥跪地求睡觉的故事,教师在讲“求饶”的时候,适当配上夸张、戏剧化的表情及动作,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着引用一位生理学家剥夺狗睡眠的实验,解剖后,发现狗的中枢神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变化,从而引出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2 精选内容,专题授课 根据越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际,精选讲学内容,将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篇中精神养生、食药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娱乐养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实用性。 3 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发挥,要运用好中医养生知识必须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这正是越南留学生的短板。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对上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上课的时候准确的、言简意赅的补充相应中医基础。比如,在讲针灸、按摩保健章节时,先回顾一些重要的养生保健穴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等,再讲保健方法。在讲精神养生时,教师须先介绍中医理论中“七情”的概念和相关脏腑关系以及七情如何导致疾病等,然后再接着讲精神致病。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当举例,激发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举例,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养生精髓。以精神养生为例,讲到情志致病时,可举《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发失心疯癫狂,如此为“喜伤心”,后其最惧怕之岳父给了他一巴掌,反而将其治愈,此为“怒胜喜”。这是典型的情志过激导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疗疾病的病例。愤怒伤人可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死。悲伤人可举《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伤心哭泣,最后伤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国时期一太守因思虑过重致病,华佗诊之,收重礼不施治反而咒骂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为以怒胜思等等。以这些案例强调情志与疾病的重要因果关系,突出精神养生的重要性。 5 实践教学,动手操作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技术实践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教学。比如,在食药养生章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自己选择搭配食材,体验制作过程。运动养生章节,可以增加传统养生体育教育,如 太极拳 、八段锦、五禽戏等,使其掌握导引、行气运动的本领。在娱乐养生章节,如在介绍音乐养生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第三交响曲》等,使之在现场能切身体会到音乐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碍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绍舞蹈养生时,播放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中美舞林大会等电视视频,让学生认识并欣赏古典舞、 现代舞 、群舞、独舞等舞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视觉感受。 6 结束语 以上教学方法针对根据各个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夯实中医基础、突出实践,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1. 中医养生相关论文范文 2.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3. 浅谈中医美容论文范文 4. 关于养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5. 1000字中医养生论文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