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亲社会行为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亲社会行为论文的参考文献

以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为参照标准,环境心理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得以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升温,环境心理学也成为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1 浅谈环境心理学中的拥挤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拥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拥挤的内涵、影响及对策,并提出要警惕拥挤综合症的出现。 关键词:拥挤 影响 拥挤综合症 一、 拥挤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1],它通过研究在不同社会 文化 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可持续模式。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的认为,“拥挤”是指当个体的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供给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有限空间中的个体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有的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控制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状态。我国学者则强调“拥挤”是指一种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且当个人觉察到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出现。 总之,作为对高密度和相应空间限制的知觉判断,“拥挤”是一种难以直接测量,需经过人类知觉加工形成,伴随过度唤醒和生理、心理、行为压力特征表现,且导致系列拥挤负面影响的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 经验 状态。[2] 二、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一)拥挤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密度会引起一些生理唤醒反应。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对情感的影响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心境。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男女都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二)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人际吸引 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情境下对组内成员负面的评价较多,而女性则相反,高密度促进了人际吸引。 2.退缩行为 当遭遇高密度时,社会退缩行为是一种应激 措施 ,它包括减少眼睛的接触、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高密度所引起的退缩行为将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网络,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会减少,更加难以应对巨大的压力。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一些关于人口密度如何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高密度会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在高密度的公共场所,利他行为减少大多是由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此外,利他行为在城市和乡村也是不一样的。 4.攻击性行为 拥挤导致攻击性增强的观点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如 儿童 ),二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大量研究显示,拥挤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更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依赖于高密度是引发负性的情感体验,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密度并不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 (三)拥挤的具体影响 1.拥挤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拥挤使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拥挤时容易产生焦虑。再次,高密度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最后,拥挤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拥挤对交通影响 首先,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其次,司机的应激。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再次,交通阻塞。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也对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三、减少拥挤的消极影响 (一)干预措施 首先,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第一,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因为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第二,注意焦点的设计。人们更喜欢能减少个人唤起水平的环境;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减少人们的消极反应,达到减少拥挤感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中室内家具的色彩、布置,对空间宽敞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调节方式 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减少个体的焦虑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为此,可针对缓解拥挤所产生的后果而进行三种调节 方法 :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使人们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想象是帮助人们按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四、拥挤综合症 拥挤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极易使人产生高度紧张,出现头痛、失眠、易怒、乏力等症,甚至引起心理变态,这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拥挤综合症”。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为避免现代都市的拥挤及拥挤带来的危害,需要社会和都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是要加强对城市布局和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利人口分流;在节假日及大型集会,要作好人群的有序流动安排,最大限度地控制拥挤现象。都市居民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避免拥挤。同时,都市人还须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开朗、平静愉快的心境,这些都是防止拥挤综合症的有效办法。[3]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社, 2001. [2]戴琨等.拥挤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0(4). [3]严世英.都市拥挤综合症及其危害[J].人与自然,1998(3). [4]许波.拥挤综合症-精神健康的大敌[J].社会心态大观,2004. [5]保罗·贝尔等著.环境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2 谈环境心理学及其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东西方发展,做了文献梳理评述,以期学界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现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研究;述评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 人际交往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一、环境心理学简要追述 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分化产生的―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传统意义上,环境心理学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其后,汉斯・迈耶()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先在英语区,继而在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还形成了若干研究中心,如儿童与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室内环境、妇女问题、使用者参与、使用后评估等。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仅由建筑师和心理学家组成,到1984年,成员增加到900人,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建筑师占30%,心理学家30%,其他环境学科(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25%,其他社会科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及社会生态学家)15%,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团体。欧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也形成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潮流。 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二、环境心理学及其发展 不同的研究者,对环境心理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学者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中,看到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与全貌。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是纽约的研究者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等首先提出的。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同时也不能脱离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1]。1978年,贝尔()等三人合著的《环境心理学》一书给环境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整体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如何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2]。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科学,因此它并不追究人能够适应哪一种环境的问题。过去,人们在创造环境时,几乎不考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倾向。与此相反,环境心理学却是将它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来,并使它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科学分支。因此现在有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考虑[3]。 俞国良等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马逊风等认为“广义上的环境心理学就应该是心理学,因为一切心理学都是针对环境的”。狭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从其研究对象上可以定义为“研究环境问题对人类(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环境反馈作用的学科”[5]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6]。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各个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一些小的差异,但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基于以上不同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个心理学分支独有的特点和能区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区别于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独有的特点,最主要是它研究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分支。 在现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看到实际的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有研究者 总结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环境物理里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规律,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空气的污染)和社会环境(如个人空间、地域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环境联想对环境意识与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中心理变化对人体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等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创造一种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环境即对环境的反馈作用[5]。 除此之外,环境心理学还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且研究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增加亲近环境的行为,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心理学说到底是心理学,而不是环境学,它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内容,只不过要加上一个限定的领域,这个限定的领域就是环境。有定义说“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我们感到这个表述虽然很清晰简练,而且也基本切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表述上不是最好。因为环境心理学毕竟是心理学,所以把它仅仅说成是研究“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毕竟不十分贴切。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其意义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是包含社会环境?这里,我们的建议应当说主要是自然环境。另外一个定义上的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是不是一个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有研究者指出,“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看,环境心理学应该成为以环境科学和心理学两学科为研究基础的交叉学科,但从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和已进行的各种研究来看,环境心理学距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原因是环境心理学的最初研究者主要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空间、拥挤、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目前的环境心理学和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联系得更为紧密”。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似乎和这个现状更为贴切,但是,却和环境心理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合。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心理学研究者中,心理学家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加,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月越来越超越建筑学的范围。 三、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其展望 从广义上看,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研究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是否所有的心理学都应该说是环境心理学?我们认为,如果把所有的心理学都说成环境心理学,那么这个学科的独持性就没有办法体现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那些小型活动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大致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对环境的影响。1.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问题。2.环境心理评估。3.环境态度与价值观。4.环境对人的影响。5.如何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多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情。6.各种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此外,建立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内容[7]。 因此,环境心理学有很多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和跟踪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实脱节,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课题。总之,我们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2][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等. 朱建军 ,吴建平等 译.环境心理学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日)相马一郎. 周畅 ,李曼曼译.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 [4]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 教育 出版社,. [5]马逊风,黄冬梅,黄钰,何子光.环境心理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36. [6]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8―129. [7]吴建平.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猜你喜欢: 1. 浅谈环境心理学论文 2. 浅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3.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 4.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5.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既是对论文引用原著的尊重,也是自身论文内容和论据的丰富。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希望您能喜欢。

[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6-117(5).230.

[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1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1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12][1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4)

[1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Z6)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5.

[2]曾昭文.儿童亲社会行为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9

[3]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一58.

[4]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等.7一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3):571一574.

[5]但菲,刘彦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7.

[6]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4):63.

[7]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1988,(1):19-23.

[8]郭忠玲.关于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5):36-37.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4-6岁儿童对“偶得物品”和“拥有物品”的分享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37-43.

[12]邢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36-40.

[13]李幼穗,赵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2):39-41.

[14]吴念阳,许政援.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2,(5):51-53.

[15]耿希峰.朋友关系与儿童分享行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00-102.

[16]贾蕾,李幼穗.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305-309.

[17]耿希峰.儿童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4-115.

[18]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79-83.

[19]寇或,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20]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16-18.

[1]刘俊升.天使之心: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8,190.

[2]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9):46,47-48.

[3]冯夏婷,邹晓枫.澳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02,(5):48-52.

[4]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69-72.

[5]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6-32.

[6]李福芹.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4,(3):150-154.

[7]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4(5):557-638.

[8]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30-431,367,427,430-431.

[9]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2):

[10]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等,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11]赵旖旎、王丽薇、苏彦捷,不同内容的谈话训练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7-51.

[12]王涛,3-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观念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唐慧琳、严娟,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9):90-93.

[14]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15-20.

[15]杨爱莲.4-7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下分享行为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好哦袄额。,知哦啊我,。 ,了周lsamx多阿萨里的吗

我能给你啊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合作性体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 都满足您的要求 可以给您参考

有关亲社会行为的论文文献

给孩子独自行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帮助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让孩子独自睡觉,自己穿衣服。稍大一点孩子帮助和指导他独自处理和分析问题。让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和约束行为:孩子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而乱发脾气,家长应该预见性处理这些问题,按社会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加以约束,不宜用强制手段处理,需要加以疏导和沟通。还有家长需要以身做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的意志: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有意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坚持,培养孩子坚强、果断、勇敢、自制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常与孩子讲故事、玩游戏,教导孩子其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对人微笑、打招呼、问好、尊敬长辈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和探索问题,通过与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形式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任何行为都会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是个体特征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斯陶布()曾提出了一个社会行为理论(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来解释社会行为是怎样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在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动机,而人的行为多数是以目的性为特征的,所以应侧重于探讨追求期望的目的的动机,它把动机概括化为目的取向(goal)或个人目的(Personal goal)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ations),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是由相互联系的认知网络组成的,其中包括对结果的评价相关的信念、思想和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环境(包括内在的环境)条件可以同时激活一个、二个或多个目的,且激活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价值取向看作是道德领域中的个人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别人的个人目的。斯陶布的研究发现,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人们对激活条件(身体或心理的困扰)做出的帮助行为就越多。换言之,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为两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或原则。所以,两种道德取向的目的的不同,并且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社会行为理论还认为,除了两个价值取向的动机源,移情(Empathy)是第三个主要动机因素。移情取决于三个条件:(1)初级移情;(2)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对他人的积极评价;(3)自我概念。初级移情是指儿童由于他人的不安所引起的最初的情绪反应。这是移情的最初形式(还不能称其为移情)。对他人的积极评价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成分。亲社会价值取向是移情的动机因素。最后,自我概念影响移情。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人做出反应。缺乏精确的自我概念就难于以助人的方式扩展自我的界限。总之,社会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或思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动机因素有可能预测亲社会行为或对其做出较全面的理解或解释。 施瓦茨( 1968,1970,1977)是把内化的社会规范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因素。他认为内化的社会规范的激活产生对人的道德义务感,而义务感以及义务感的强度影响利他行为。他认为个人规范和对他人行为后果的意识,决定了情境能否真正产生道德义务感,而责任归因则促进了个人规范和义务感的激活。他认为把个人福利的责任归因于自己,就能激活个人规范和产生义务感,从而有可能导致助人行为。施瓦茨(1977)曾指出,助人行为的四个步骤:与需要和责任知觉有关的激活阶段;与规范结构和义务感的产生有关的义务阶段(人们根据一般的规范和价值,在他们所处的特定的情境下构建一种规范);与反应的估计、评价、再估计有关的防卫阶段;最后,是人们做出行动或不行动的反应。施瓦茨的决策理论认为,特定的社会规范应用于具体情境时,人们是否根据规范来行动,取决于现有的条件(内在和外在的)是否从心理上激活了这些规范。他特别强调后果意识和助人行为的责任归因这两个人格因素对激活规范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它们受当时情境的影响,即情境能唤起或激活责任意识的责任归因。施瓦茨认为,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因是与亲社会行为直接相连的一般特征。它们虽然受情境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情境和个人规范以及它们与之为相互结合的中介因素,而是亲社会取向的两个方面。它们如同价值和规范的认知结构一样,是稳定的人格倾向并影响到规范的激活和防卫。 波马扎尔和杰卡德( . 1978)指出的另一项决策理论,强调人们做决策时可获得的信息的重要性。人们根据当时有关情境和人格的信息,形成行为意向(Bchavior intentions)。行为意向决定了人们是否助人,根据该理论,个人做出行为的意向取决于两个因素:“(1)个体对于做某一行为的后果的信念,这要根据它对个体的价值来评价。(2)个体对于其他重要人物认为让他应当做什么的信念,这要根据他遵从别人的动机来评价。”(波马扎尔,1973)在他们两人的一项研究中,有献血意向的被试,53人实际了献血,102人没有献血。没有献血意向的99人中,只有2人献了血。意向和实际献血行为之间的相关为(P<)。在实验中,他们也测量了其它与助人相关的变量。如:献血经历、互惠、社会责任、需要等。他们发现这些因素对于行为意向的测量以及实际行为的预测没有什么帮助,然而,有些变量与行为意向有高相关。如社会责任与它的相关为,如果把社会责任作为对他人的一般定向来测量,那么它就具有预测行为的重要意义。与其他决策理论相比,该理论更强调情境相关的因素,它比一般有关人格定向的信息能更好地预测特定的行为。而施瓦茨的决策理论强调一般的人格特征,大大涉及个体的情境因素。综上所述,价值取向,特别是亲社会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外界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的动机因素。但是,正如社会行为理论指出的,在特定的情境下,亲社会价值取向未必能成为最突出的动机,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必须借助于情境的激活作用以及其他各种人格和情境因素。因此,结合其它因素来研究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更能全面地理解价值取向的动机作用。然而,社会行为理论试图用动机竞争或冲突解释亲社会行为,并把亲社会价值取向作为其中主要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行为理论仍然不够具体精确。 章志光等人认为,关于事物对于个人或对社会的重要意义的观念,便是价值观(Values)。价值观是一种有层次的结构,因而也被叫作“价值系统”(System of value)。当一种价值观经内化而成为人的行为向导时,这就被称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近几年来,他们在中学开展了两项有关价值取向的试探性研究。如:董婉月的“青少年的个体—集体价值取向及其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的实验研究”(1989)和刘磊的“个体—集体价值取向与合作行为中分酬规范关系的研究”(1990)。研究者认为,价值取向是一种较稳固的人格定型,教育在促使认知上的变化比促进价值取向的质变也许更容易。认知变化固然也能对人格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但要见效可能需要时日和更为有力的教育措施。实验说明:价值取向不仅在个体身上存在,且有可能进行测查;个人的价值取向对社会行为有一定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都是直接的。在本实验中可以看到它是通过具体的动机(合作或竞争)和规范的认知(公平或平均)而发明,这里存在着许多亟待探索的问题,它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既是对论文引用原著的尊重,也是自身论文内容和论据的丰富。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希望您能喜欢。

[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6-117(5).230.

[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1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1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12][1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4)

[1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Z6)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5.

[2]曾昭文.儿童亲社会行为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9

[3]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一58.

[4]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等.7一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3):571一574.

[5]但菲,刘彦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7.

[6]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4):63.

[7]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1988,(1):19-23.

[8]郭忠玲.关于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5):36-37.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4-6岁儿童对“偶得物品”和“拥有物品”的分享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37-43.

[12]邢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36-40.

[13]李幼穗,赵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2):39-41.

[14]吴念阳,许政援.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2,(5):51-53.

[15]耿希峰.朋友关系与儿童分享行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00-102.

[16]贾蕾,李幼穗.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305-309.

[17]耿希峰.儿童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4-115.

[18]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79-83.

[19]寇或,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20]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16-18.

[1]刘俊升.天使之心: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8,190.

[2]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9):46,47-48.

[3]冯夏婷,邹晓枫.澳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02,(5):48-52.

[4]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69-72.

[5]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6-32.

[6]李福芹.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4,(3):150-154.

[7]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4(5):557-638.

[8]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30-431,367,427,430-431.

[9]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2):

[10]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等,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11]赵旖旎、王丽薇、苏彦捷,不同内容的谈话训练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7-51.

[12]王涛,3-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观念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唐慧琳、严娟,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9):90-93.

[14]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15-20.

[15]杨爱莲.4-7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下分享行为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过程:

1、知觉到需要。任何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第一步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很明确,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

2、个人的责任。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二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3、权衡成本和利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

扩展资料

形成原因

1、本能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为群体利益而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

2、习得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4、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知觉到需要。

2、个人的责任。

3、权衡成本与收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

其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

给孩子独自行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帮助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让孩子独自睡觉,自己穿衣服。稍大一点孩子帮助和指导他独自处理和分析问题。让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和约束行为:孩子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而乱发脾气,家长应该预见性处理这些问题,按社会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加以约束,不宜用强制手段处理,需要加以疏导和沟通。还有家长需要以身做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的意志: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有意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坚持,培养孩子坚强、果断、勇敢、自制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常与孩子讲故事、玩游戏,教导孩子其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对人微笑、打招呼、问好、尊敬长辈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和探索问题,通过与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形式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一、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家长要理智地施爱。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是,家长的爱应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正如古人所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幼儿,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要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的爱。现在的家庭结构有核心家庭(两代人)和三代人或四代共居的大家庭。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唯一宝贝,他们整天与父辈、祖辈交往、只有亲子、亲孙的纵向关系,而无兄弟姐妹的横向关系。在这种家庭结构里,极易造成幼儿形成“自我中心” 的意识,养成“小霸王”、“小公主”的娇纵性格。家长应该改变教育观念,选择一种正确的教育类型,如:民主型,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并适当地教育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其亲社会行为。另外,一些家长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他们关心的是幼儿的智力,忽略了非智力的因素,没有关心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关心身体健康多于关心心理健康,重视为幼儿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为幼儿树立榜样等等。所以,有些幼儿出现的一些反社会行为(也叫消极的社会行为)。幼儿与同伴之间表现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宽容、分享、合作、助人等意识,甚至有一些家长教育幼儿:“别人打了你一定要还给他”,存在“打要还手,骂要还口”。在这些幼儿和家长的意识和思维中,几乎从来没有想到要去“合作、分享、助人、宽容”等。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 教师变工作中偏重关注幼儿的反社会为为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引导。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对幼儿社会行为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攻击性,撒谎等方面,这些反社会行为比亲社会行为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扎实细致地研究每个问题,对于这些看似是年龄小,不会判断的问题不能忽视,如果是“利己”的思想占主导,幼儿是不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幼儿关心、帮助、支持、同情的亲社会行为更应逐渐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因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成长奠定扎实的情商基础,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学会怎样进行社会交往,使自己适应别人和在群体活动中与人合作。促进幼儿合作、帮助、共享、礼貌、谦让、同情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使幼儿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从而得以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我认为,幼儿亲社会性的发展需要我们为幼儿的交往创设有益的周围生活环境,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培养。(一)开展丰富的主题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在欣赏文稿学作品,引发幼儿情感共鸣。欣赏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听故事、散文、诗歌、观看木偶剧、动画片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喜欢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幼儿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有情节的情境中去,比较容易引发情感共鸣。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讨论活动,以一个中心内容开展讨论。将关爱、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识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例如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好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3、为幼儿提供关爱他人的交往机会。例如:每周五定为玩具分享日,孩子自由带玩具来,大家一起分享。定期的举行“关爱日”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多的体验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的情感,学会关心照顾别人;例如给小班的孩子送礼物等,请他们分享自制的水果沙拉等。(二)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年龄较小的幼儿经常因为成人的奖励亲社会行为而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所以在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人的直接教育与榜样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成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当年龄最小的幼儿观察慈善或助人的榜样时,他们自己一般会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尤其这个榜样是他认识的尊敬的亲密的父母、老师时。如在使用一些物品时,成人要意识地将这些物品的使用过程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更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成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榜样即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后果而习得某种行为。幼儿喜欢模仿、辨认教师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幼儿交往中时时表现出教师的关心。对有开心的事和幼儿一起分享,对有痛病的幼儿的关心,爱抚,做游戏时与幼儿友好协商共同合作,礼貌的对待每一名幼儿,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的表现成为幼儿社会交往的直接表率。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但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在这方面的感受甚深。有一次,我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本都掉在地上了,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

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

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同伴关系,就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摘要:

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幼儿期是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日后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在儿童社会化及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心理理论,并且通过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等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协同家庭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会幼儿同伴交往的技巧和策略,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

同伴关系;同伴交往;社会性;交往技能

一、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同伴交往的结果;同时,既成的同伴关系又对同伴交往的强度、交往行为的内容、方式和性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同伴交往是同伴关系的动态展示,同伴关系是同伴交往的静态表征。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之间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可以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

这种同伴关系主要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体现,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它指的是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运用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情绪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为其将来社会角色扮演作好积极准备

观察发现,幼儿对成人世界的社会角色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喜欢玩角色游戏,坚持不懈地对社会角色进行模仿、探索、认识,为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做着积极的准备。

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幼儿与同伴之间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

(一)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二)少数幼儿表现不合群。他们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玩合作游戏。

(三)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叫别人绰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等。如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四)有些幼儿有多动症的倾向。上课捣乱,不听课,同时不是招这个小朋友,就是惹那个小朋友,弄得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三、依据引起问题原因,对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全家人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缝康。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

(二) 幼儿园及教师方面

幼儿同伴交往教育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与同伴关系的发展。

1.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高。教师之间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同伴交往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给幼儿以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群体人际关系的协调。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要学积极表扬和鼓励幼儿,对幼儿评价要全面合理。因为教师喜欢并经常表扬、给予表现机会多的幼儿大多是“受欢迎者”,此类幼儿同伴关系好。

2.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温暖、关爱、尊重和信任的心理气氛和教育环境。创设幼儿需要帮助和能帮助别人的情景,培养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精神。使幼儿感受到群体生活的优势。这样的群体容易使幼儿获得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交往动与持续交往的兴趣[8]。

3.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中幼儿易产生合作行为。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够意识到必须承担一定角色的相应责任,这同时也保证了幼儿参与的热情[9]。这也是移情训练的应用要求,通过交换角色,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理解他人感受情绪等。这有利于促进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避免了同伴间小磕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幼儿开展社会性交往的玩具。儿童早期的同伴交往大都是围绕玩具发生的,通过玩具,幼儿可以表达对同伴的邀请,在使用玩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等待和与他人分享、合作等。

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既是对论文引用原著的尊重,也是自身论文内容和论据的丰富。以下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参考文献,希望您能喜欢。

[1]尼尔·本内特等著.刘炎等译.通过游戏来教一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罗文军.践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困难的原因探析[J],教育求索,2011(4).

[3]张俊楠.混龄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于发展[J],剑南文学,2011

[4]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2-203.

[5]束从敏.论儿童“教”儿童[J].幼儿教育,2001(12).

[6]华爱华著.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

[7]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6-117(5).230.

[8]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赵莹莹.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J].活力,2010,(4)

[10]张博.学前混龄教育应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

[1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22.

[12][13]吴育红,季燕.对幼儿教师开展混龄活动的态度及指导状况的调查[J].幼教园地,2006,(4)

[14]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Z6)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45.

[2]曾昭文.儿童亲社会行为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9

[3]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一58.

[4]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等.7一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3):571一574.

[5]但菲,刘彦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07.

[6]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4):63.

[7]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1988,(1):19-23.

[8]郭忠玲.关于岁幼儿分享水平发展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5):36-37.

[9]李南.丹麦幼儿园的“零”教育及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10]珍妮特·摩伊蕾斯著.刘炎等译.仅仅是游戏吗游戏在早期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4-6岁儿童对“偶得物品”和“拥有物品”的分享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37-43.

[12]邢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36-40.

[13]李幼穗,赵莹.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2):39-41.

[14]吴念阳,许政援.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2,(5):51-53.

[15]耿希峰.朋友关系与儿童分享行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6):100-102.

[16]贾蕾,李幼穗.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4):305-309.

[17]耿希峰.儿童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4-115.

[18]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79-83.

[19]寇或,赵章留.小学4-6年级儿童对同伴亲社会行为动机的评价[J].心理学探新,2004,(2):48-52.

[20]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16-18.

[1]刘俊升.天使之心: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8,190.

[2]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9):46,47-48.

[3]冯夏婷,邹晓枫.澳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02,(5):48-52.

[4]马娥,丁继兰.3-6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亲社会行为一致性的.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5):69-72.

[5]张莉.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26-32.

[6]李福芹.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4,(3):150-154.

[7]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4(5):557-638.

[8]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30-431,367,427,430-431.

[9]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2):

[10]刘晓晓、莫书亮、王红敏等,3-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与心理理论和所有权认知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1):24-31.

[11]赵旖旎、王丽薇、苏彦捷,不同内容的谈话训练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7-51.

[12]王涛,3-6岁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观念的跨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3]唐慧琳、严娟,玩具数量对3-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9):90-93.

[14]王美芳,庞维国.学前儿童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15-20.

[15]杨爱莲.4-7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下分享行为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来 帮,,,,,,的啊

给孩子独自行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吃饭,帮助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让孩子独自睡觉,自己穿衣服。稍大一点孩子帮助和指导他独自处理和分析问题。让孩子懂得控制情绪和约束行为:孩子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而乱发脾气,家长应该预见性处理这些问题,按社会标准满足孩子的要求或者加以约束,不宜用强制手段处理,需要加以疏导和沟通。还有家长需要以身做则,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锻炼孩子的意志: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有意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坚持,培养孩子坚强、果断、勇敢、自制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常与孩子讲故事、玩游戏,教导孩子其他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互相学习进步,培养孩子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对人微笑、打招呼、问好、尊敬长辈等。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和探索问题,通过与孩子玩游戏、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形式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手机应用:《,猫。小;帅‘学,汉,字、》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这真的是让我们做家长的轻松不少呢。

论文参考文献社会退缩行为

社会退缩的行为表现及应对策略社会退缩不能或不愿与同伴发起和进行有效的互动,缺少社交行为。表现为自我行动能力差、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交往策略欠缺、容易被拒绝等。这种独自状态给社会退缩儿童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须要采取完善自我能力结构、进行积极的行为矫正、加强社交策略培养、引导儿童融入交往环境、改善各种人际关系等应对策略,帮助退缩儿童积极融入社会。 关键词:社会退缩;行为表现;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2-),女,佳木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2522292 学术界对社会退缩的关注和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国外的学者Rubin、Asendorpf、Coplan、Hart等已经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作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他们倾向于把退缩行为界定为独自一人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独处行为。我国学者陈会昌、郑淑杰、叶平枝、陈欣银等人也分别尝试对社会退缩儿童进行了研究。现在,虽然对社会退缩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学术界都不约而同地用“独自”“独处”等词语来描述社会退缩的行为,即社会退缩儿童不能或不愿与同伴发起和进行有效的互动,缺少社会交往行为。 一、社会退缩儿童的行为表现 (一)自我能力结构不完善,自我行动能力差 儿童自我能力包括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全面的感知、适度自控、及时决策、适当反应和准确反馈的能力和交往技巧、选择语言、显示表情、遵守规范的能力。[1] 退缩儿童的自我能力结构往往是不完备的。退缩儿童的自我认知常是否定或是消极的,自我评价低或过分自卑,从而不能对情境进行全面的感知、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控从而作出适当的反应。部分退缩儿童表现出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导致其人际关系敏感或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出现障碍。[2]自我行动能力是指个体对自我进行的调解、管理、约束、控制等行为。社会退缩儿童由于受到负性自我认知的影响,自我价值感会降低,当面临时间、地点、人物都不断变化的社交情境时,他们一贯以“我不能”“我不会”来应对,逃避和退缩就成为了最终的选择。 (二)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喜欢独自地探索或旁观 大部分退缩儿童经常被老师或同伴描述为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害羞等等,退缩儿童在社会交往环境中绝大多数时间是独自游戏或独自进行探究活动,似乎对物的兴趣要大于对人的兴趣。他们表现出较低的交往动机和较高的回避动机。还有一部分儿童既想参与又害怕参与同伴活动,受儿童的抑制性气质或者对负性评价的预期的因素影响,表现出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犹豫不决、胆小、拘谨、无所事事等行为。社会退缩儿童更喜欢远离集体而独自活动。在与他人交往时, 退缩儿童体验到更多的是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原因可能是他们不能对别人发出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解读和判断,他们不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所以对交往活动不感兴趣, 甚至会有焦躁、厌烦、冷漠等表现。 (三)交往策略欠缺,同伴接纳性低,容易被拒绝 有些退缩儿童主观上有参与同伴活动的意愿,但由于不会正确地使用交往策略而经常遭到拒绝,因此他们不得不独自行动。退缩儿童不能正确地运用发起、协调、让步、交换等交往策略。例如,当有儿童提出一个建议而退缩儿童不想参加时,他不会提出新的建议使活动继续下去,而是退出或直接否定。他们缺乏有效的协商策略,只考虑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顾及他人,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和退缩。久而久之,这部分儿童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和孤立,他们不得不在同伴活动的情境中退出,或表现为独自一人的游戏与活动,或表现为机械的、频繁的身体运动。 二、社会退缩行为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退缩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同伴接纳性低。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同伴互动中,能有机会更好地认知自己和他人观点间的差异,儿童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能够促进其去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的发展。而毫无疑问,社会退缩行为会影响儿童的发展。陈欣银研究表明,儿童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关。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良会导致儿童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沮丧和学校适应不良等,会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HAWKER,2000)。社会退缩影响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男孩被同伴评价为退缩行为的比女孩多。 SHEPARD研究发现在青春期, 害羞的男孩子具有较低的自尊, 与不害羞的同伴相比, 害羞的男孩在结婚、生子、立业等方面都会比较晚 [3]。 (二)儿童退缩行为影响其人格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发展 有研究指出同伴拒绝和忽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无论是主动退缩还是被动退缩的儿童都拥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有效的同伴交往和互动,更多的时间处于单独状态。有效的社会交往和同伴互动是自我形成的一个重要保障。退缩儿童在交往情境中经历了更多的否定和消极感受,对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更多为负性认知与评价,与受欢迎儿童相比,退缩儿童表现出显著的孤独感和社会分离感(GAZELLE&LADD,2003),且这些消极的感受会持续到青春期早期。而这一时期是儿童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退缩儿童由于长期处于被排斥或孤独状态,他们会逐渐接受自己的社交地位,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差的,这种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导致消极的自我概念,并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问题行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儿童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对其产生的评价。 三、积极有效应对儿童退缩行为的策略 (一)完善自我能力结构,进行积极的行为矫正 退缩行为的形成是个体身心素质、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长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多数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经过有效的行为训练可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消退不良的行为模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性因素:社交技能和自我评价。这两个关键因素的获得就是人的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的整合,是个体在社会条件下连续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自我能力结构是儿童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完善儿童的自我能力结构可以进一步扩展其社会化的心理空间。积极有效的行为矫正可以帮助退缩儿童增强自我调解、管理、约束、控制等能力。对不同类型的退缩儿童可以采用同伴配对法、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进行干预,对于年龄较低的儿童可以采用游戏干预法进行矫正。 (二)引导儿童融入交往环境,改变“单独”状态 同伴交往是儿童学习社交技能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已有众多研究证实,缺乏同伴交往是儿童成长中的危险因素。退缩儿童的“独自”一人的行为状态对其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改变单独状态是对退缩儿童进行干预的重要策略。退缩儿童对于社交场景的退出独自行为包括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根据退缩儿童不能和不愿与人交往的动机,可以选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对于主动退出的儿童加强其对于社交情境的全面感知和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对于被动退出的儿童主要加强交往策略的培养。借助游戏引导儿童融入交往情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游戏情境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自然、信任、放松、完全自由,在游戏进程中感知自己存在的状态和需要改进的方向,进而开始新的转变。引导儿童融入交往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耐心引导,逐渐带领退缩儿童走出单独状态。 (三)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退缩儿童对自己的认知 改变退缩儿童的退缩行为须要儿童自身以及周围的教育者和同伴共同作出努力和改变。改变儿童的退缩行为不仅要改变儿童对自己的不正确的认知,还要改善退缩儿童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环境。要从根本上改变儿童的退缩行为,首先要提高对退缩儿童的关注,关注可以使其社会期望、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相应地会导致其行为动力的变化,以及对自身要求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关注须要退缩儿童的父母、教师及同伴都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调整,在生活、教育、游戏中把“独自”行动的退缩儿童带回到正常的交往活动当中来,给退缩儿童更多的交往机会和积极关注。其次还要改善退缩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最大限度地给儿童以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也是儿童建立自信、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和融入社会的基础和源头。所以,退缩儿童的教育者在积极关注的基础上,还应该给儿童更多的接纳、包容、尊重和关爱,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277. [2]陈红梅,阎瑞华.农村留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3(9) [3]EISENBERG,,,,ETAL.(1998).SHYNESS AND CHILDREN ,EMOTIONALITY ,REGULATION ,AND COPING: CONTEMPORANEOUS ,LONGITUDINAL ,AND ACROSS-CONTEXT RELATIONS ,CHILD DEVELOPMENT,69:767-790. 编辑/吕秀妍 论文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期转载注明来源:热门文章克格勃轰动世界的三大海外追杀行动请拔下玫瑰上的刺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探析于光远与孙历生的悲怆婚姻漫谈潘玉良裸体画的精神层面心理测试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历史录音的回味:潘寅林与《红色小提琴》贪官黄瑶“最省心情妇”:巨额分手费典当了儿子前途洪学智将军的夫人――张文传奇不伦孽情,13岁少女爱上继父从将军到扶贫引路人相关文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高中校园暴力行为表现及对策分析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及应对策略幼儿礼仪行为表现的现状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地铁接触网的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正确应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出现的情感问题的策略大数据下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新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浅析浅谈玉米春播注意事项及应对策略浅析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外语学习焦虑及应对策略研究浅谈学生个性差异及应对策略护理“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应对策略探究校园网贷的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刍议车辆设备管理的不足及应对策略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分类: 医疗健康 >> 精神心理科 问题描述: 心理学中的 "社会性退缩" 具体是指哪些行为? 请详细例举一下为谢!~ 怎么样克服为好? 解析: 社会性退缩行为是一种多见于低龄人群或性格内向人群的心里障碍现象,其特征为行为孤立、不合群,态度冷淡、害羞,因为不能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合思想,从而使别人无法跟具有这种行为的人沟通交流,因此会被忽视和冷落,社会地位呈现边缘化,所以称为“社会性退缩”。具体来说,表现为孩子不爱通常的游戏,转而热衷于跟年龄不相称的个人活动和爱好,青少年则可能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和莫名的忧郁。建立和培养自信心是矫治社会性退缩的关键,如果是幼龄儿童,要鼓励他参加孩子的游戏,家长的教育中要更多地跟孩子交流,有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有差错也不能无原则地溺爱,总之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如果是青少年,则应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培养业余爱好,内心有压力的时候要学会向朋友和家长倾诉,或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

1982年,鲁宾首次将社会退缩区分为“安静孤独”和“活跃孤独”两种亚型,并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1990年,爱森道夫认为不同的社会退缩行为是基于不同的趋避动机,不仅对鲁宾提出的两种亚型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分离出了第三种亚型――“沉默寡言”。这一亚型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之后,还有研究者提出了第四种亚型――“悲伤/抑郁”,只是尚未得到其他研究的印证。因此,目前公认的是三种亚型:“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和“活跃孤独”。 “活跃孤独”表现为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活跃孤独的儿童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交往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低,但由于常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独自活动,反映了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其社会能力较差。在儿童早期,“活跃孤独”与同伴拒绝、缺乏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及母亲对儿童冲动行为的负面评价显著相关,与学前儿童外化的问题行为也显著相关。但由于这种行为出现频率较低,因此目前研究尚不充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