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系统分析师万能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系统分析师万能论文范文

论文的话,最好是多看些范文和看下相关杂志。你可以去报个希赛架构培训班,哪里有50篇范文。还有20道论文题目给你做,老师会批改你写的论文。从老师的批注中,你应该能知道如何把握论文。

建议你看看cisai的那个教程

【摘要】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决定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业务流程集成。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目标、内容、范围、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考察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 【关键词】供应链 业务流程集成 系统 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使得理论界和企业的审视角度开始从单个企业转向供应链。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要求各节点企业能突破其边界,以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这需要其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体现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有效集成。供应链业务流程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需要集成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的最佳状态——链上的无缝连接。 一、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概念与内涵 供应链是由参与顾客价值创造和需求满足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至顾客共同形成的网链系统,这个系统不同节点上的企业拥有各自的资源和组织方式。供应链思想代表了一种企业联盟间跨功能部门运作程序的集成与协调。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短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较低的营运成本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借助与供应链的合作及企业流程的整合、协调才能缔造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基于流程整合的管理模式,强调通过业务流程重构实现整体的集成和协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Michael Hammer认为,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活动。供应链业务流程就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共同完成的,涉及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按一定时序展开的工作活动。它输入供应链上的资源(原材料、资金、信息、知识等),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实现价值增值,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中的流程总结为八种: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客户服务流程;需求流程;生产流程;采购流程;产品研发流程;反馈流(信息流、资金流)流程。 所谓集成是指集成主体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是将集成要素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构造和整合,其目的在于实现集成整体功能的倍增。 综上所述,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对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核心业务流程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构造、整合和优化,把各节点企业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紧密联系的新系统(功能网链结构),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最优、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标。二、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系统分析 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目标 企业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迅速推进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才产生了供应链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供应链上的企业联合起来对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其目标主要有三点。 (1)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集成就是要去除供应链上重复和不增值的活动,通过信息共享消除因信息传递误差导致的需求放大效应,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费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来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一般情况下,整体成本降低是各节点企业成本都有所下降的总成,但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供应链整体利益而增加成本,这就要通过一定的利益补偿措施加以平衡。 (2)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最终顾客的需求是整条供应链生存的保证,供应链上企业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都来自最终顾客的支付。集成的目标就是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这体现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于产品特别是定制的产品能够跟踪其状态;在生产上具有更高的柔性,包括产品的柔性、配送的柔性等;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无缝连接使顾客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企业中产生连动,以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3)获得较强的整体竞争实力。即通过有效集成使得供应链整体实力提高,更具竞争力。集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不能与供应链整体运作相匹配,必然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被供应链所摒弃。 2、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内容 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业务流程,涉及企业之间关系的流程就更为复杂,但一个典型的供应链主要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程组成。这三个流程相辅相成,由它们派生各种具体的业务流程,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主要是整合这三个流程。 (1)物流。物流是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物资移动活动,它是一个供应链的基本业务活动。生产型企业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生产物流、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并相应地形成生产流程、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而贸易型企业只有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在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销售流程就意味着下游企业的采购流程,因此对物流活动进行整合的实质就是形成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2)信息流。信息流整合是物流整合的保障,没有信息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充分共享,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通过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最终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状况,有效避免需求信息在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导致的“牛鞭效应”,从而降低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应对市场变化的滞后性。同时,先进信息系统的运用促使一些手工操作的业务流程被改变、合并或取消,也使得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设置发生了变动。 (3)资金流。如果说在供应链中物流整合是基础、信息流整合是保障,那么资金流整合就是前两者得以顺利实施的动力。供应链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用户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加的价值链;而反方向从用户到供应商的是资金的流动,即对上游企业成本和利润的补偿。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利益主体,加入供应链的目的是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若得不到利益上的保证,供应链企业将失去持续改进的动力。因此,对资金流的整合实质是供应链间的利益分配。 三、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程度和范围矩阵 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在范围上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集成:指企业内各事业部运行流程的集成;二是上下游业务流程集成:即上下游企业间运行流程的集成,如分销流程、采购流程;三是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即供应链上跨越多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集成,如研发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会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进行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见表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包括沟通交流的成本及相关设备、人员的投入等,这些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因此企业应根据其需要在供应链上进行业务流程的集成。例如,某些生产大众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不高,因此对业务流程集成的要求也不高;而某些生产个性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很高,就要求有较高的业务流程集成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四、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产品与工艺特点 供应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传递产品,不同产品对供应链具有不同的要求。实践表明,一旦产品设计定型,那么这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80%的成本就确定了。因为产品定型后,其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及销售渠道就基本确定,相关费用便随之确定。因此,研究企业的产品和工艺特点,才能有效确定与其匹配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而不同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对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是不同的。(1)按生产工艺特征可以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原材料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装置设备加工处理成产品。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保证连续供料和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瘫痪。化工、炼油、造纸、水泥等是流程型生产的典型。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后成为产品。如果各种零部件在数量、品种和时间上不配套,都将影响最终产品的组装。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都属于这一生产类型。 流程型企业和加工装配型企业对供应链合作的要求都很高,而且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是针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物流上要无缝连接、信息上要充分共享,在业务流程各方面充分整合。各种供应链流程整合方法如JIT、VMI、CPFR等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加工装配型生产企业(如汽车业)得到成功实施。 (2)按产品需求特性,可以分为订货生产和备货生产。订货生产是根据用户的具体订货要求,分别在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层次组织生产,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异性。因为产品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的适用范围小、需求量小、品种变换快,对生产柔性的要求高。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只有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业务流程上更好地对接,才能做到高效、高适应性和高柔性,因此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整合。 备货生产是指在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共同性。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按照一定标准设计生产的通用产品,因其适用面广、需求量大,大多采用备货生产方式;顾客要求随时供货的产品也可以采用备货生产方式,如食品、服装、家电等。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及时性,企业要有一定的成品库存,这将产生一定的库存费用。企业要尽量降低库存费用,关键是要做好产品顾客需求量预测。为了保证成品合理存量,成品库存管理最重要的是及时补货。这就要求采用备货生产方式的企业与供应链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及时从分销商或用户处获取需求资料,提高生产预测的准确度。 2、企业在供应链上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长期的共同利益进行合作,但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各企业仍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它们加入供应链联盟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益。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实际上是通过实力的博弈达成均衡,各企业根据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确立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影响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集成。 (1)企业的实力。一个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声誉或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都使企业在供应链上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在向上或向下的供应链延伸上都会具有较强的流程整合主动权。也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有动力、号召力和能力去实施一项跨组织的供应链流程整合计划。因为要开发一套适用的信息系统并在上下游企业推广、改变大家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力、组织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供应链上的企业实力相当时,谈判能力则取决于他们在供应链上博弈的结果以及相互倚重的程度。全球最大的华人眼镜零售连锁企业——宝岛眼镜正在积极策划其与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集成计划。因为眼镜属于时尚流行商品,款式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库存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宝岛眼镜通过改进和供应商的协作,可以减少库存、提高效率,提高双方的依赖程度;零售商可以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快的订单响应速度;制造商则可以得到零售商提供的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和营销。宝岛眼镜是全国最大的眼镜买家,通过与消费者的密切联系和大型统一采购,其在供应链上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尽管与宝岛眼镜分享在全国的产品库存、周转资料要按营业额另外付费,但供应商还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信息平台。宝岛眼镜目前还无法将中国最大的眼镜供应商博士伦纳入供应链整合计划,因为现在宝岛眼镜每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最多占博士伦年销售额的2%~3%,而博士伦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隐形眼镜供应商,其品牌对消费者影响巨大。零售商对博士伦“既恨又爱”:一方面,博士伦给零售商带来广泛客流;另一方面,博士伦给分销渠道和零售环节分享的利润很薄,还经常为了创造较好的上市业绩表现向代理商压货。宝岛眼镜的老总王智民说:“宝岛眼镜现在才100多家店,等开到500家时,我可以卖它(博士伦),也可以不卖它。”这说明了供应链整合实质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 (2)企业的特殊能力。企业在供应链上是否具有讨价还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可能是技术上的、渠道上的、信息上的,也可能是自然垄断或行业垄断决定的。如我国兴盛一时的VCD行业,生产厂家一度达到600多家,但都是购买元件进行组装,其中关键元件解码器全靠进口。结果我国VCD的价格一跌再跌,许多厂家抱怨亏损,而卖解码器的美国C—CUBE公司却连续多年成为VCD行业的头号赢利大户。 (3)成员企业间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会造成企业相对强势或弱势的谈判能力。在目前商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和大型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有走强趋势。当然也有例外,广州本田自投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分销商拿到车就相当于拿到了利润,广州本田对其销售业务流程整合就会得到分销商较好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袁建文:企业国际化与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8). [2] Ann Lindsay,Denise Downs,Ken Lunn:Business processes——attempts to find a definition[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3)45. [3] 韩明星、凌鸿: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J].物流技术,2003(9). [4] 刘丽文: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玮冰:眼镜业“沃尔玛”[J].IT经理世界,2003(9)

相关范文:系统分析师论文写作技巧指南1、厚积薄发,平时多做有心人从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可以看到,系统分析师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面很广。但分析历年考题可以发现,虽然考试知识面广但考试内容并不是很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积累,经常通过网络、讲座、学术会议等途径及时了解一些流行技术热点和业界最新动态。2、多做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如果说平时积累的各个知识点是一粒粒宝贵的珍珠的话,那么项目经历则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一根红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没有参加过完整的实际项目,就难以从根本上理解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就难以真正领会软件工程的思想精髓。同时,在做项目时还要勤于思考,无论是作为主持者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都应该去潜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如果你是设计师的话你又会怎样设计?经常做这样的换位思考,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这对下午一的考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3、注意提高个人文档编写能力一些软件工程师有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只喜欢钻研具体的技术点而不注重提高文档编写能力。他们的一个通病是做得多、写得少,在某一个具体的技术领域上往往表现得非常优秀,但写出的文档质量实在难以恭维。作为一个合格的系统分析师文档编写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下午二考试的考查重点。文档编写能力不仅对于应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在平时多做这方面的训练,多思考、多动笔,努力提高自己文档编写能力。4、掌握评卷专家心理,注意论文写作技巧在下午二的考试中,应注意把握评卷专家的心理状况。根据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的著名软考专家张友生所说的,评卷专家不可能把你的论文一字一句地精读,要让他短时间内了解你的论文内容并认可你的能力,必须把握好主次关系,论文的组织一定要条理清晰。一般说来,项目概述部分评卷专家会较认真看,为让评卷专家对你所做的项目产生兴趣,这里可适当吹捧。在论文陈述部分应当按主次关系分条进行陈述,首先最好开门见山指出你所采取的措施,然后指出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何优点,克服了以前做法的哪些缺点等等。在分条陈述时最好一个问题一个自然段(自然段千万不要过长),在每个自然段首先要有一个主题句,主题句简明扼要地描述本段的中心思想。在论文撰写中,切忌大谈空洞的理论知识或不懂装懂,以专家的姿态高谈阔论。应当将重点放在汇报你自己在项目中所做的与论题相关的工作,让评卷专家相信你确实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而且达到了相应水平。在下午二考试时间的分配上,建议首先花3——5分钟根据个人特长选定题目,然后花10—15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所掌握的素材,列出提纲,即你打算谈几个方面,每个方面你是怎么做的,收效如何等等,简明扼要地写在草稿纸上。5、参考书,不能不读要想通过系统分析师考试,不但需要多做项目,而且有关软考辅导专家张友生老师的书是不可不读的。我读过的书有系统分析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分类精解、系统分析师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试题分类精解、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类分析与范文、计算机数学与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另外,如果为了职称的话,只需要通过考试者,建议参加张博士的辅导,听说通过率可以达到80%,很多考试试题都是他们模拟试题上的原题。6、摆正心态,轻装上阵证书毕竟只是证书,考试通过了并不代表你完全具备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证书只是我们漫漫学习路途中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通过考试来不断提高自己才是最终目的。考试前摆正心态十分重要,我有一个朋友平常成绩不错,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在发奋看书直到晚上3点,结果得不偿失,第二天考试时头脑昏昏沉沉,水平发挥失常,这次考试上午成绩以几分之差与系分失之交臂。因此,我们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应考,轻装上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最佳状态。其他相关: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系统分析师下午论文范文

确实,系分是我参加的考试中最累的考试,一天考三场高难度试题,最后还要在两个小时内写近3000千字论文,手都写的机械了。 论文字数最重要,能在规定时间写这么大字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在字数够的情况下,点下题别跑太远就行了,要不两个小时谁能写的恰到好处啊。并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了,而是以后每年都只考一次了.cisai是个培训机构,教程当然要钱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分为三场测试,分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每场考试满分都是75分,45分及格。其中:(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全部是客观试题,为75道单项选择,每道1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试题中共有3道案例,要求考生根据案例的描述,回答有关问题。每道试题25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般安排在中午考试。(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试题共有2道试题,要求考生从中选择1道试题进行论文写作,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从考试的场次安排来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不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因此,这个考试的难度相当大,根据全国著名的软考辅导专家、希赛IT教育研发中心张友生老师的说法,前2次考试每次合格率还不到10%。扎实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是在上午试题取得合格以上分数的基本条件。上午试题主要涉及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高级知识、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科学基础知识、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专业英语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考查面比较广。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项目管理综合知识复习必须到位。上午试题的复习主要以张友生老师编写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和题型练习》为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辅导教程》包括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所有知识点,可以使复习一步到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和题型练习》主要用于进行模拟练习,掌握考试的题型。下午试题I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题,属于主观题难度相对较大。此场考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来说比较集中,都在项目管理的9大知识领域之中。例如,2005年5月考试试题涉及人力资源和团队建设、软件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项目收尾、合同管理、过程控制和项目沟通管理等知识点。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下午试题I的复习,目前除了张友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和题型练习》之外,没有特别合适的复习材料可以参考。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方面的网络资源也很少,希赛网项目管理频道上有较丰富的项目管理案例资源,可以帮助大家培养解决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下午试题II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论文,主要考查考生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面实际工作经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与系统分析师在下午试题II论文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从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志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参考张友生的《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析与范文》,其中给出了很多实际的论文范文。另外,《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和题型练习》中也给出了一些论文试题及范文。考生要注重项目管理经验总结,所谓“胸有成竹”,实实在在的项目经验当然是写好论文的必须的基础。实际工作中项目做多了,肚子里就有东西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要写好论文,就必须能巧妙的“借经验”、“借项目”。因为论文要结合实际项目,你必须那么做,而且要做到“天衣无缝”。“至于怎么借?”的问题,多读读历年的系统分析师样例论文吧(《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分析与范文》),会有帮助的。工作的同时,多看一些应用和技术方面的文章,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

【摘要】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决定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业务流程集成。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目标、内容、范围、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考察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 【关键词】供应链 业务流程集成 系统 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使得理论界和企业的审视角度开始从单个企业转向供应链。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要求各节点企业能突破其边界,以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这需要其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体现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有效集成。供应链业务流程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需要集成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的最佳状态——链上的无缝连接。 一、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概念与内涵 供应链是由参与顾客价值创造和需求满足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至顾客共同形成的网链系统,这个系统不同节点上的企业拥有各自的资源和组织方式。供应链思想代表了一种企业联盟间跨功能部门运作程序的集成与协调。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短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较低的营运成本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借助与供应链的合作及企业流程的整合、协调才能缔造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基于流程整合的管理模式,强调通过业务流程重构实现整体的集成和协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Michael Hammer认为,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活动。供应链业务流程就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共同完成的,涉及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按一定时序展开的工作活动。它输入供应链上的资源(原材料、资金、信息、知识等),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实现价值增值,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中的流程总结为八种: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客户服务流程;需求流程;生产流程;采购流程;产品研发流程;反馈流(信息流、资金流)流程。 所谓集成是指集成主体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是将集成要素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构造和整合,其目的在于实现集成整体功能的倍增。 综上所述,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对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核心业务流程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构造、整合和优化,把各节点企业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紧密联系的新系统(功能网链结构),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最优、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标。二、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系统分析 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目标 企业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迅速推进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才产生了供应链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供应链上的企业联合起来对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其目标主要有三点。 (1)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集成就是要去除供应链上重复和不增值的活动,通过信息共享消除因信息传递误差导致的需求放大效应,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费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来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一般情况下,整体成本降低是各节点企业成本都有所下降的总成,但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供应链整体利益而增加成本,这就要通过一定的利益补偿措施加以平衡。 (2)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最终顾客的需求是整条供应链生存的保证,供应链上企业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都来自最终顾客的支付。集成的目标就是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这体现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于产品特别是定制的产品能够跟踪其状态;在生产上具有更高的柔性,包括产品的柔性、配送的柔性等;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无缝连接使顾客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企业中产生连动,以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3)获得较强的整体竞争实力。即通过有效集成使得供应链整体实力提高,更具竞争力。集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不能与供应链整体运作相匹配,必然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被供应链所摒弃。 2、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内容 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业务流程,涉及企业之间关系的流程就更为复杂,但一个典型的供应链主要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程组成。这三个流程相辅相成,由它们派生各种具体的业务流程,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主要是整合这三个流程。 (1)物流。物流是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物资移动活动,它是一个供应链的基本业务活动。生产型企业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生产物流、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并相应地形成生产流程、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而贸易型企业只有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在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销售流程就意味着下游企业的采购流程,因此对物流活动进行整合的实质就是形成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2)信息流。信息流整合是物流整合的保障,没有信息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充分共享,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通过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最终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状况,有效避免需求信息在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导致的“牛鞭效应”,从而降低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应对市场变化的滞后性。同时,先进信息系统的运用促使一些手工操作的业务流程被改变、合并或取消,也使得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设置发生了变动。 (3)资金流。如果说在供应链中物流整合是基础、信息流整合是保障,那么资金流整合就是前两者得以顺利实施的动力。供应链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用户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加的价值链;而反方向从用户到供应商的是资金的流动,即对上游企业成本和利润的补偿。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利益主体,加入供应链的目的是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若得不到利益上的保证,供应链企业将失去持续改进的动力。因此,对资金流的整合实质是供应链间的利益分配。 三、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程度和范围矩阵 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在范围上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集成:指企业内各事业部运行流程的集成;二是上下游业务流程集成:即上下游企业间运行流程的集成,如分销流程、采购流程;三是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即供应链上跨越多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集成,如研发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会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进行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见表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包括沟通交流的成本及相关设备、人员的投入等,这些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因此企业应根据其需要在供应链上进行业务流程的集成。例如,某些生产大众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不高,因此对业务流程集成的要求也不高;而某些生产个性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很高,就要求有较高的业务流程集成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四、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产品与工艺特点 供应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传递产品,不同产品对供应链具有不同的要求。实践表明,一旦产品设计定型,那么这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80%的成本就确定了。因为产品定型后,其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及销售渠道就基本确定,相关费用便随之确定。因此,研究企业的产品和工艺特点,才能有效确定与其匹配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而不同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对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是不同的。(1)按生产工艺特征可以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原材料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装置设备加工处理成产品。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保证连续供料和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瘫痪。化工、炼油、造纸、水泥等是流程型生产的典型。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后成为产品。如果各种零部件在数量、品种和时间上不配套,都将影响最终产品的组装。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都属于这一生产类型。 流程型企业和加工装配型企业对供应链合作的要求都很高,而且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是针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物流上要无缝连接、信息上要充分共享,在业务流程各方面充分整合。各种供应链流程整合方法如JIT、VMI、CPFR等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加工装配型生产企业(如汽车业)得到成功实施。 (2)按产品需求特性,可以分为订货生产和备货生产。订货生产是根据用户的具体订货要求,分别在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层次组织生产,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异性。因为产品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的适用范围小、需求量小、品种变换快,对生产柔性的要求高。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只有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业务流程上更好地对接,才能做到高效、高适应性和高柔性,因此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整合。 备货生产是指在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共同性。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按照一定标准设计生产的通用产品,因其适用面广、需求量大,大多采用备货生产方式;顾客要求随时供货的产品也可以采用备货生产方式,如食品、服装、家电等。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及时性,企业要有一定的成品库存,这将产生一定的库存费用。企业要尽量降低库存费用,关键是要做好产品顾客需求量预测。为了保证成品合理存量,成品库存管理最重要的是及时补货。这就要求采用备货生产方式的企业与供应链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及时从分销商或用户处获取需求资料,提高生产预测的准确度。 2、企业在供应链上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长期的共同利益进行合作,但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各企业仍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它们加入供应链联盟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益。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实际上是通过实力的博弈达成均衡,各企业根据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确立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影响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集成。 (1)企业的实力。一个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声誉或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都使企业在供应链上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在向上或向下的供应链延伸上都会具有较强的流程整合主动权。也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有动力、号召力和能力去实施一项跨组织的供应链流程整合计划。因为要开发一套适用的信息系统并在上下游企业推广、改变大家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力、组织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供应链上的企业实力相当时,谈判能力则取决于他们在供应链上博弈的结果以及相互倚重的程度。全球最大的华人眼镜零售连锁企业——宝岛眼镜正在积极策划其与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集成计划。因为眼镜属于时尚流行商品,款式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库存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宝岛眼镜通过改进和供应商的协作,可以减少库存、提高效率,提高双方的依赖程度;零售商可以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快的订单响应速度;制造商则可以得到零售商提供的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和营销。宝岛眼镜是全国最大的眼镜买家,通过与消费者的密切联系和大型统一采购,其在供应链上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尽管与宝岛眼镜分享在全国的产品库存、周转资料要按营业额另外付费,但供应商还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信息平台。宝岛眼镜目前还无法将中国最大的眼镜供应商博士伦纳入供应链整合计划,因为现在宝岛眼镜每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最多占博士伦年销售额的2%~3%,而博士伦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隐形眼镜供应商,其品牌对消费者影响巨大。零售商对博士伦“既恨又爱”:一方面,博士伦给零售商带来广泛客流;另一方面,博士伦给分销渠道和零售环节分享的利润很薄,还经常为了创造较好的上市业绩表现向代理商压货。宝岛眼镜的老总王智民说:“宝岛眼镜现在才100多家店,等开到500家时,我可以卖它(博士伦),也可以不卖它。”这说明了供应链整合实质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 (2)企业的特殊能力。企业在供应链上是否具有讨价还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可能是技术上的、渠道上的、信息上的,也可能是自然垄断或行业垄断决定的。如我国兴盛一时的VCD行业,生产厂家一度达到600多家,但都是购买元件进行组装,其中关键元件解码器全靠进口。结果我国VCD的价格一跌再跌,许多厂家抱怨亏损,而卖解码器的美国C—CUBE公司却连续多年成为VCD行业的头号赢利大户。 (3)成员企业间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会造成企业相对强势或弱势的谈判能力。在目前商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和大型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有走强趋势。当然也有例外,广州本田自投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分销商拿到车就相当于拿到了利润,广州本田对其销售业务流程整合就会得到分销商较好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袁建文:企业国际化与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8). [2] Ann Lindsay,Denise Downs,Ken Lunn:Business processes——attempts to find a definition[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3)45. [3] 韩明星、凌鸿: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J].物流技术,2003(9). [4] 刘丽文: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玮冰:眼镜业“沃尔玛”[J].IT经理世界,2003(9)

系分教程(看过一遍,感觉用处不大)系分考辅(这个是重点看的,仔细做了上面每一道习题。我是延续08年五月考软设的方法,看一章教程,做一章考辅。不过系分的教程用处没有软设大,很多地方感觉似是而非。)希赛二十套模拟题(在网上下载的07年的,后来打印出来,好厚啊。主要做的选择题,不过有好多题出的不严谨,有些题在这一套上是这个答案,另一套上又是另一个答案。而且这个题的难度比考试难些。不过实在找不到其他模拟题了)希赛出的案例分析(这个对下午一比较有用)希赛出的论文指导(感觉这个用处比较有限,例文比较少,而且很多跟考试辅导上的重合了,但是里面给出的论文思路值得学习,买一本也不多。但是后来我看到一本绿皮的案例分析与论文指导,不是希赛出的。感觉这个挺好的,每一种类型都有好多例文,但是心疼银子,没买。)技术指南(对下午考试中的新技术比较有用,而且能学到不少东西。建议买)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个人感觉用处不大)系统分析师常用工具(对论文有一点作用,但用处不大)相关书籍(由于系分考试深度比软设深,所以在学习考试辅导的时候,借阅了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比如数据仓库,需求分析技术,一些专业的开发工具书籍等)程序员杂志(对于在校生来数,论文是最难的。当时我看了好多计算机方面的杂志,感觉程序员对考试帮助最大。特别是下午考试,今年的考试的四个题目中的三个,敏捷,SOA,SaaS,程序员杂志都重点分析,我就是记住了一篇上面的一篇关于敏捷的文章,在里面偷到了几个敏捷的方法写到考试论文里,考试论文才45分勉强挂线的)希赛网上的一些文章(这个对下午和作文也有一定作用,在考试推迟的前一天,我还在总结这里一篇关于项目变更的文章以备论文)好像主要就这么多了,呵呵~~我复习了三个半月。

软考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1

据说希赛的不错。可以去看看。总结一下你有的项目经验,多看看以前的范文(我记得有本书专门讲系分论文的,里面全部都是范文)。理清楚你的项目经验中和论文题目切合的地方,其实每年几乎必考一道软件工程的论文,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最后,最最重要的是:要写够字数!!!据我的同学说是够字数就给及格了。。。当然还是要写得有点谱,但是到时一定要写够字数,瞎吹也得吹完那么多个字。考完论文手都快写断了。。。

一般来说,论文考试比简单的问卷考试及面试都要难,如果应试者能通过一个适当的话题,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个人的软件研发工作经验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得到评卷专家的认可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推荐教材:《系统分析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案例分析与论文篇)》多考试很有帮助的。

建议你看看cisai的那个教程

论文的话,最好是多看些范文和看下相关杂志。你可以去报个希赛架构培训班,哪里有50篇范文。还有20道论文题目给你做,老师会批改你写的论文。从老师的批注中,你应该能知道如何把握论文。

系统分析论文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深入发展。目前,社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有了极大增加,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范文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分析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当下这个时代是瞬息万变的,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的不断深入,系统不稳定、信息的安全性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系统不能只在最初设计的技术层面上止步不前,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对该系统的功能不断进行更新;此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该系统中要及时替换和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管理水平也要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前沿的技术及综合水平要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的支撑。

重视信息安全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子系统进行工作时编程人员要保证其独立性,互相之间不能出现干扰。此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往往以网络为依托,而网络信息具备共享性的特点,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信息的安全。在这一系统中,要对局域网进行限制,如果使用该系统时不在局域网之内,一定要选择客户端的方式进行登录,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运用跨平台方案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选择运用跨平台的方案,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维护信息的费用,还有利于促进更新系统管理的相关设备,不断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

及时查看

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查看这一系统,防止混入不具备价值的数据,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由于临时出现的故障对工作造成的延误。

2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运用的工具就是计算机,设计系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以及分析之后,将有效的信息进行汇总。在计算机专业分支中,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人们可以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对所需的资料信息进行搜寻,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其流程进行预测,在对事物进行决策时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因此高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对于该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概括的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利用 网络技术 为基础,合并使用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在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设计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具体 方法 ,最终的目标及在系统中所提供的一系列相关管理功能;其次将功能管理的模块设计出来,来实现服务器中所具有的功能;同时需要对数据库的管理进行设计、完成各个模块的属性设置以及数据字典;然后对客户所提出的要求以及需求进行归纳和综合,将概念模型制作出来;接着将概念模型进行转化,转化成数据模型;最后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匹配一个与数据模型相符合的物理结构,将关系数据库建立起来,管理程序的编制以及系统的安全维护以及调整。这六个步骤起到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少一个步骤都不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所设立的功能模块是对实施管理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对模块进行设计主要是将系统中自身模块的结构进一步的明确,对系统之间的一些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 对子 系统的模块结构图进行描绘。如此一来就对模块之间与子系统之间传输数据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规定,从而使得数据信息的有序输出与输入有了相应的保证。在对计算机系统的编程进行设计时,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PB、VB、Delphi这三种语言,它们在提供较为强大的数据接口的同时,维护也较为方便,而且有着较快的运行速度,效率相对较高。但系统不同的情况下采用的语言也不同,例如在对Windows系统进行设计时更适合采用C++语言。

3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我们能够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该系统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需要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引进与使用,将与其需求相符合的系统开发出来,从而使企业或组织能够快速掌握需要了解的信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如此一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范文二:产品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1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数据规划

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整理和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分析和业务数据模型建立,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和编程的快速实现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载体,是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产品工艺和工序流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记录和 报告 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对每类记录报告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对同类报告进行了统一管理。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制造业务过程的质量信息单据和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和逻辑设计,为软件编制过程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输入。结合产品业务信息单据进行分类规划,建立了系统的数据模型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关联关系图。

2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

根据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业务过程流程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制造过程全局业务和纲要性数据关联关系,在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交流基础上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十大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说明

(1)物料出入库管理

库房管理包含物料出入库信息记录和库存物料情况查询。业务工作由原材料首次入库、复验后原材料入库、原材料放行、原材料外协加工出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原材料出库、焊丝领用、零件入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零件出库和中间产品出入库组成。

(2)生产计划管理

提供生产计划管理功能,辅助用户编制和查询各种生产计划。业务工作包含制定季度生产大纲、制定月生产计划、制定周生产计划、将周生产计划下发到具体生产部门、接收生产日报、接收生产周报、变更生产计划、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和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

(3)任务单工作

任务单工作包括:原材料材料和零部件复验。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制定任务单,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获取工位的任务单完成任务单工作信息。完成之后,用户记录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系统将任务单保存。

(4)传递卡工作

传递卡工作为生产的核心业务,工序人员通过传递卡流程完成部件及整台的全部生产任务。在工作传递卡的单个环节中,用户通过系统记录下工作开展信息,单个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包含有清洗记录、烘干记录、检验记录、组装记录等。

(5)不合格品控制

通过不合格信息提示,系统能够辅助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某个传递卡工作环节或任务单工作中,如果质量信息不合格,系统将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信息查询产品信息状态。

(6)生产信息查询

生产查询任务包含:产品的生产信息查询、生产记录查询、生产报告查询、任务单查询和零件合格信息查询。通过输入某一产品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

(7)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生产关键参数的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工艺人员定制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包括制造成品率、焊缝合格率、检测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项目包括:百分比统计,平均值,极限偏差等,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

(8)工装检具管理

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工装检具和计量设备的电子台帐管理,辅助人员随时了解设备及检具的工作状态,并提前实现检具设备的送检提醒,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管理,对过期未送检的检具进行报警提示。

(9)文档管理

对各种文档进行管理,提供文档录入功能、文档维护功能和文档查询功能。文档包括:管理程序文件、生产质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管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在系统中所具有的各种权限,对现有用户进行维护。用户权限分为系统菜单权限、工序传递卡的对应权限,可以给用户添加和修改权限。

3.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

系统采用服务端为核心的思想实现,所有的软件功能将在服务端实现,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使用软件,服务端驱动客户端从而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并且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软件功能部署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向用户提供基于IE6的软件功能,从而实现了以服务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开发实现涉及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Tomcat6;客户端浏览器,IE6。硬件结构运行平台满足基于网络的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框架结构,工作站的数量根据具体用户工位数量确定。

4.结论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信息的管理、生产过程流转卡的在线传递、生产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有效管理、不合格品流向控制及工装计量器具预警等功能,能够确保生产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可靠质量跟踪与追溯,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制造过程生产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相关 文章 :

1. 2016年信息管理论文题目

2. 2016年信息管理论文题目

3. 网站建设毕业设计论文

4. 计算机信息专科毕业论文

5. 2015毕业论文范文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从系统和总体结构的层次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探索》

摘要: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根据计算机结构的课程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方面,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动画演示法联系比较法实践环节

0 引言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从系统和总体结构的层次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性能评价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最新发展。使学生领会系统结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学内容中原理和概念较多,综合性强,比较抽象,难学难懂,实验的硬件条件缺乏,学生学习兴趣等不高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其它高校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进行改进和总结。

1 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课程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本科教学时长安排为50学时,实验为22学时。根据国内外其它院校的教学思路,结合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课程内容包括概论;指令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存储体系;流水线技术;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和课程实习。重点讲授内容为存储体系和指令级并行技术,存储系统是体系结构设计中的瓶颈问题,是系统成败的关键;指令级并行技术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经典问题流水线、并行性等设计。而对并行计算机,多处理机只作简单介绍。从而突出了基本知识,注意和先修课程内容的贯通。

课程特点

(1)综合性强。计算机系统结构开设在第7学期,先修课程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各课程知识,教学难度较大。(2)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复杂,概念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大,教学处理不好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3)缺乏实验环境,学生无法获得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性能改进的直观认识。由于大多数高校硬件条件不满足,故许多高校在开设这门重要课程时,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相应的实践教学是空白,学生面对枯燥理论,学习兴趣缺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的探讨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出发,明确目标,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动画演示、联系比较、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明确学生的认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叠,认为只是前面知识的重复。另一部分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和考研压力,只求通过考试而忽略能力的培养。针对第一部分在学习本课程时阐明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和区别。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硬件系统方面来解释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而计算机系统结构跨越了硬件和软件层次,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这样编程时才能考虑更周全,编写更加高效的程序。针对第二部分学生让其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我们不仅要提高程序和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还应提高从总体的架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通过采用不同的软硬件技术设计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系统,面临硬件性能达到极限,我们主要从存储系统、指令系统、指令并行性来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系统设计,使学生理解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的方法。例如, 提高CPU计算速度可以采用方法: 一种是提高处理器的主频;第二种方法是提高指令执行的并行度,当前CPU中都采用超标量超流水线技术,流水线结构其实就是一种提高并行度的方法。CPU不像以前通过提升主频来提升速度,因为硬件速度的提高是有限的,最大只能是光速,所以CPU还通过多核的技术来提升速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动画演示。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动画来系统解析教学内容,包括系统的结构、工作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算法等,把以往抽象、枯燥的解说变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动态展示和讲解。这些动画动态的把讲解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突出知识的核心思想和关键知识点,容易理解和提升学习的兴趣。(2)联系比较法。把本课程中的一些概念、策略和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联系比较,如与生产流水线相联系。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抓住关键思想,联系实际,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3)启发式教学法。由于高年级学生都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地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学习某个问题。如RISC和CISC相比较,在理论上RISC处理器占有优势,但在实际微处理器中主要是CISC处理器;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提高到一定的主频后,主要过多核设计来提升CPU性能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实践教学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实验一般分为偏重软件的程序员角度和偏重硬件设计人员角度。计算机科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偏重软件人员,强调从程序员的角度去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如何运行,为程序的优化,可靠性的保证等提供基础知识,实验课程一般用高级程序语言和模拟器实现。而计算机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偏重硬件,强调从硬件设计人员的角度如何设计和实现整个处理器系统,实验课程要求用相关的硬件描述语言实现系统,在FPGA上测试验证。①我们是偏重于软件的,为了让学生应用流水线技术,尝试改进流水线性能的新技术,提高学生对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引进了DLX虚拟处理器实验。利用DLX虚拟处理器可以进行处理器指令系统的设计,流水线的设计与实现、并行处理的设计与实现等带有新一代处理器思想和技术的实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本课程具有内容综合性强、理论多、难度大等特点,教师对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重视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手段,加强了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计算机系统结构论文范文

2017系统分析师论文题目

建议你看看cisai的那个教程

【摘要】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决定了供应链作为一个系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业务流程集成。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的目标、内容、范围、程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考察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 【关键词】供应链 业务流程集成 系统 全球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使得理论界和企业的审视角度开始从单个企业转向供应链。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作为一个大的系统,要求各节点企业能突破其边界,以实现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这需要其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体现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有效集成。供应链业务流程作为供应链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需要集成才能最终实现供应链的最佳状态——链上的无缝连接。 一、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概念与内涵 供应链是由参与顾客价值创造和需求满足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至顾客共同形成的网链系统,这个系统不同节点上的企业拥有各自的资源和组织方式。供应链思想代表了一种企业联盟间跨功能部门运作程序的集成与协调。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短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较低的营运成本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借助与供应链的合作及企业流程的整合、协调才能缔造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就是一种基于流程整合的管理模式,强调通过业务流程重构实现整体的集成和协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Michael Hammer认为,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活动。供应链业务流程就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共同完成的,涉及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按一定时序展开的工作活动。它输入供应链上的资源(原材料、资金、信息、知识等),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实现价值增值,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中的流程总结为八种: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客户服务流程;需求流程;生产流程;采购流程;产品研发流程;反馈流(信息流、资金流)流程。 所谓集成是指集成主体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要素(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是将集成要素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构造和整合,其目的在于实现集成整体功能的倍增。 综上所述,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等,对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制造及物流分销等环节的核心业务流程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构造、整合和优化,把各节点企业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紧密联系的新系统(功能网链结构),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动态最优、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标。二、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系统分析 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目标 企业为了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迅速推进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才产生了供应链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供应链上的企业联合起来对跨越组织界限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其目标主要有三点。 (1)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集成就是要去除供应链上重复和不增值的活动,通过信息共享消除因信息传递误差导致的需求放大效应,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费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交易费用来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一般情况下,整体成本降低是各节点企业成本都有所下降的总成,但不排除个别企业为了供应链整体利益而增加成本,这就要通过一定的利益补偿措施加以平衡。 (2)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最终顾客的需求是整条供应链生存的保证,供应链上企业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获得都来自最终顾客的支付。集成的目标就是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这体现在:产品的质量水平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于产品特别是定制的产品能够跟踪其状态;在生产上具有更高的柔性,包括产品的柔性、配送的柔性等;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无缝连接使顾客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企业中产生连动,以达到快速响应的目的。 (3)获得较强的整体竞争实力。即通过有效集成使得供应链整体实力提高,更具竞争力。集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不能与供应链整体运作相匹配,必然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从而被供应链所摒弃。 2、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内容 一个典型的供应链网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业务流程,涉及企业之间关系的流程就更为复杂,但一个典型的供应链主要由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程组成。这三个流程相辅相成,由它们派生各种具体的业务流程,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主要是整合这三个流程。 (1)物流。物流是指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物资移动活动,它是一个供应链的基本业务活动。生产型企业的物流活动可以分为生产物流、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并相应地形成生产流程、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而贸易型企业只有采购流程和销售流程。在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销售流程就意味着下游企业的采购流程,因此对物流活动进行整合的实质就是形成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2)信息流。信息流整合是物流整合的保障,没有信息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充分共享,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通过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掌握最终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状况,有效避免需求信息在供应链由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导致的“牛鞭效应”,从而降低需求预测的不确定性和应对市场变化的滞后性。同时,先进信息系统的运用促使一些手工操作的业务流程被改变、合并或取消,也使得相应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设置发生了变动。 (3)资金流。如果说在供应链中物流整合是基础、信息流整合是保障,那么资金流整合就是前两者得以顺利实施的动力。供应链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用户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加的价值链;而反方向从用户到供应商的是资金的流动,即对上游企业成本和利润的补偿。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利益主体,加入供应链的目的是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若得不到利益上的保证,供应链企业将失去持续改进的动力。因此,对资金流的整合实质是供应链间的利益分配。 三、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程度和范围矩阵 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在范围上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集成:指企业内各事业部运行流程的集成;二是上下游业务流程集成:即上下游企业间运行流程的集成,如分销流程、采购流程;三是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即供应链上跨越多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集成,如研发流程(如图2所示)。 企业会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进行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集成(见表1)。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包括沟通交流的成本及相关设备、人员的投入等,这些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因此企业应根据其需要在供应链上进行业务流程的集成。例如,某些生产大众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不高,因此对业务流程集成的要求也不高;而某些生产个性化商品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要求很高,就要求有较高的业务流程集成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四、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产品与工艺特点 供应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有效地传递产品,不同产品对供应链具有不同的要求。实践表明,一旦产品设计定型,那么这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80%的成本就确定了。因为产品定型后,其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及销售渠道就基本确定,相关费用便随之确定。因此,研究企业的产品和工艺特点,才能有效确定与其匹配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而不同的供应链策略和类型对业务流程集成的影响是不同的。(1)按生产工艺特征可以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原材料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连续不断地通过一系列装置设备加工处理成产品。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保证连续供料和每一环节的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瘫痪。化工、炼油、造纸、水泥等是流程型生产的典型。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后成为产品。如果各种零部件在数量、品种和时间上不配套,都将影响最终产品的组装。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都属于这一生产类型。 流程型企业和加工装配型企业对供应链合作的要求都很高,而且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是针对上游供应商进行,物流上要无缝连接、信息上要充分共享,在业务流程各方面充分整合。各种供应链流程整合方法如JIT、VMI、CPFR等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加工装配型生产企业(如汽车业)得到成功实施。 (2)按产品需求特性,可以分为订货生产和备货生产。订货生产是根据用户的具体订货要求,分别在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层次组织生产,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异性。因为产品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的适用范围小、需求量小、品种变换快,对生产柔性的要求高。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只有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业务流程上更好地对接,才能做到高效、高适应性和高柔性,因此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整合。 备货生产是指在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量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共同性。供应链业务流程集成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按照一定标准设计生产的通用产品,因其适用面广、需求量大,大多采用备货生产方式;顾客要求随时供货的产品也可以采用备货生产方式,如食品、服装、家电等。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及时性,企业要有一定的成品库存,这将产生一定的库存费用。企业要尽量降低库存费用,关键是要做好产品顾客需求量预测。为了保证成品合理存量,成品库存管理最重要的是及时补货。这就要求采用备货生产方式的企业与供应链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及时从分销商或用户处获取需求资料,提高生产预测的准确度。 2、企业在供应链上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为了长期的共同利益进行合作,但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各企业仍要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它们加入供应链联盟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利益。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实际上是通过实力的博弈达成均衡,各企业根据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确立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影响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集成。 (1)企业的实力。一个企业拥有较大的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声誉或发展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都使企业在供应链上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在向上或向下的供应链延伸上都会具有较强的流程整合主动权。也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才有动力、号召力和能力去实施一项跨组织的供应链流程整合计划。因为要开发一套适用的信息系统并在上下游企业推广、改变大家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力、组织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供应链上的企业实力相当时,谈判能力则取决于他们在供应链上博弈的结果以及相互倚重的程度。全球最大的华人眼镜零售连锁企业——宝岛眼镜正在积极策划其与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集成计划。因为眼镜属于时尚流行商品,款式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库存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宝岛眼镜通过改进和供应商的协作,可以减少库存、提高效率,提高双方的依赖程度;零售商可以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快的订单响应速度;制造商则可以得到零售商提供的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和营销。宝岛眼镜是全国最大的眼镜买家,通过与消费者的密切联系和大型统一采购,其在供应链上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尽管与宝岛眼镜分享在全国的产品库存、周转资料要按营业额另外付费,但供应商还是很乐意接受这样的信息平台。宝岛眼镜目前还无法将中国最大的眼镜供应商博士伦纳入供应链整合计划,因为现在宝岛眼镜每年在中国的采购量最多占博士伦年销售额的2%~3%,而博士伦是中国最深入人心的隐形眼镜供应商,其品牌对消费者影响巨大。零售商对博士伦“既恨又爱”:一方面,博士伦给零售商带来广泛客流;另一方面,博士伦给分销渠道和零售环节分享的利润很薄,还经常为了创造较好的上市业绩表现向代理商压货。宝岛眼镜的老总王智民说:“宝岛眼镜现在才100多家店,等开到500家时,我可以卖它(博士伦),也可以不卖它。”这说明了供应链整合实质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 (2)企业的特殊能力。企业在供应链上是否具有讨价还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可能是技术上的、渠道上的、信息上的,也可能是自然垄断或行业垄断决定的。如我国兴盛一时的VCD行业,生产厂家一度达到600多家,但都是购买元件进行组装,其中关键元件解码器全靠进口。结果我国VCD的价格一跌再跌,许多厂家抱怨亏损,而卖解码器的美国C—CUBE公司却连续多年成为VCD行业的头号赢利大户。 (3)成员企业间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会造成企业相对强势或弱势的谈判能力。在目前商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处于供应链下游的分销商和大型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有走强趋势。当然也有例外,广州本田自投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分销商拿到车就相当于拿到了利润,广州本田对其销售业务流程整合就会得到分销商较好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袁建文:企业国际化与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8). [2] Ann Lindsay,Denise Downs,Ken Lunn:Business processes——attempts to find a definition[J].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2003)45. [3] 韩明星、凌鸿: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J].物流技术,2003(9). [4] 刘丽文: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 王玮冰:眼镜业“沃尔玛”[J].IT经理世界,2003(9)

据说希赛的不错。可以去看看。总结一下你有的项目经验,多看看以前的范文(我记得有本书专门讲系分论文的,里面全部都是范文)。理清楚你的项目经验中和论文题目切合的地方,其实每年几乎必考一道软件工程的论文,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最后,最最重要的是:要写够字数!!!据我的同学说是够字数就给及格了。。。当然还是要写得有点谱,但是到时一定要写够字数,瞎吹也得吹完那么多个字。考完论文手都快写断了。。。

题目是信息管理论文的眼睛,一个好的论文题目能对信息管理的论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7年信息管理论文的题目,欢迎阅读! 2017年信息管理论文题目(一) 1. 基于JIEE规范的企业应用系统开发 2. 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3. 零售业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 试论我国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5. ERP在我国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6. 数字图书馆互操作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7. 统战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校园网站建设初探 9. 中小型企业ERP的实施 10. 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技术 11. 图书馆网络化与远程 教育 12. 校园网MIS软件平台的系统开发 13. 网络品牌的建设与维护 14. 论网上定房 15. 我国电子政务分析 2017年信息管理论文题目(二) 1. 论在网站开发中的应用 2.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3. 基于VB环境下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4. 基于Web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 5. 个人理财及其综合平台研究 6.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7. 中小型企业ERP实施的相关问题探讨 8.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 9. 贸易公司管理系统的开发 10. 中小型SCM的开发与应用 11. 基于IEE项目工程分包商管理的实现 12. 基于JSP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 JSP技术在基于B/S的航务工程MIS中的应用 14. 软件测试 方法 及其应用研究 15. 企业MIS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16. 电力行业 财务管理 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17. 关于ERP的应用与实施的研究 18. ERP应用的风险与内部控制 19. 浙江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障碍对策 20. 企业成本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017年信息管理论文题目(三) 1. 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2. 利用ASP开发备用金系统 3. 关于银行电子化问题的研究 4. 并行多元搜索引擎的研究 5. 密码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6. 论企业ERP系统中的切换 7.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 8. 中小企业计算机 网络技术 应用与发展研究 9. 企业网建设与管理研究 10. 商业网站设计 11. 校园网建设研究 12. 69基于拔号方式的集团公司Internet系统研究 13. 集团公司Internet构建方案的研究与比较 14. 企业Internet系统防火墙的构造 15. ERP在国内电力行业的应用 猜你喜欢: 1. 档案职称论文题目 2.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3. 最新版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4. 有关信息管理毕业论文 5. 信息管理专业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