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指挥与控制学报

发布时间:

指挥与控制学报

还有舰船知识

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ISSN:1671-637XCN:41-1227/TN周期:月刊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影响力: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08版北大核心电光与控制期刊基础信息:《电光与控制》期刊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主办、中国航空学会航空武器系统专业分会协办,以航空火力控制与指挥、光电探测与对抗、任务处理与显示瞄准技术为核心的跨电子、光学、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涉及专业领域包括:综合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武器火力控制总体理论与应用、计算机硬/软件与数据总线、光学与电子显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雷达、激光与红外技术、陀螺传感器技术、仿真技术等。主要报道上述领域的科研成果、研究报告和国内外动态,同时还刊载上述技术领域中的民用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成就。读者对象为从事上述相关领域研究、设计、测试、使用、维修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部队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对航空火控技术感兴趣的读者。电光与控制期刊荣誉:《电光与控制》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河南省首界自然科学二十佳,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一级期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上海图书馆科技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入选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电光与控制期刊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学术研究、综述与评论和工程应用电光与控制期刊订阅方式:邮发代号:36-693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017信箱16分箱邮政编码:471009电子.电信杂志社相关期刊伺服控制杂志 探测与控制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全面腐蚀控制杂志 电机与控制应用杂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杂志 指挥控制与仿真杂志 火力与指挥控制杂志 航天控制杂志 流体传动与控制杂志 噪声与振动控制杂志 信息与控制杂志 控制计算机杂志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杂志 控制工程杂志

好像不是哦,动力系统与控制是的

指挥与控制学报是中科院6区中国科学院(英文名称: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先后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创新2020”、《“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等战略研究报告。

指挥与控制学报是ei么

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爆炸与冲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英文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兵工学报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材料科学与工艺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测绘学报 船舶力学 催化学报(电子版,英文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弹道学报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地球科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 电波科学学报 电工技术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网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英文版)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光学报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 非线性科学与数值模拟通讯(英文版)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学报 高电压技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技术通讯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高压物理学报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工业工程学刊 功能材料 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快报(英文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学精密工程 光学学报 硅酸盐学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际电气工程杂志 国际路面研究和技术杂志(英文版)台湾 国际模糊系统杂志(英文版) 国际自动化与计算杂志(英文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焊接学报 航空材料学报 航空动力学报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A辑,英文版) 航空太空及民航学刊(B辑) 航空学报 核动力工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化工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火炸药学报 机器人 机械工程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计算机科学前沿(英文版)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力学学报 计算物理 计算信息系统学报(英文版) 建筑材料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文版)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金属学报 金属学报(英文版) 颗粒学报(英文版) 空气动力学学报 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 控制与决策 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 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 力学学报 力学学报(英文版) 力学学报(英文版) (被Journal of Mechanics继承) 煤炭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摩擦学学报 内燃机工程 内燃机学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重复) (重复) 农业机械学报 排灌机械 (被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继承) 品质学报 汽车工程 强激光与粒子束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燃料化学学报 燃烧科学与技术 热科学学报(英文版) 人工晶体学报 软件学报 润滑与密封(已经拒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基础和通讯(英文版) 声学学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勘探与开发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实验流体力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英文版)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与水工程(英文版) 水力发电学报 水利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台湾海洋建筑与船舶工程学报(英文版) 台湾化学工程学会会志(英文版) 台湾林业科学(2008年拒收) 太阳能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 天然气化学(英文版) 铁道学报 通信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土木工程学报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推进技术 无机材料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英文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稀土学报(英文版) 稀有金属(英文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 系统科学与电子技术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英文版) 香港工程师学会学报(英文版) 新型炭材料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刊(英文版) 信息与计算科学杂志(英文版) 亚洲控制学报(英文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 医用生物力学 仪器仪表学报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应用科学学报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宇航学报(恢复) 原子能科学技术 浙江大学学报(A辑 应用物理和工程,英文版) 浙江大学学报(C 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工程学报 振动与冲击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中国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焊接(英文版)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中国机械工程学刊(英文版) 中国激光 中国科学(B辑 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E辑 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G辑 物理 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中国科学(物理力学与天文学,英文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铁道科学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中国物理(英文版)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报(英文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被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承)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正岭学报 重庆大学学报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被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继承) 自动化学报

登陆EI,侧面有分类情况,罗列所有不同级别的期刊名录。

好像不是哦,动力系统与控制是的

不是。信息与控制类国内排名第四,不是EI,不是很好中。需要仔细考虑,审稿过程比较规范,审稿老师也比较有水平,也比较容易中,不错的期刊。信息与控制不是ei,审稿过程比较快,不过见刊就比较慢了。流程记录表:阶段名称处理人提交时间,估计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

指挥与控制学报审稿周期

评职称用吗可以提供帮助

好像不是哦,动力系统与控制是的

这方面的核心;

电 气 应用

电气 自动,化

制造业  自动化。

三个蛮不错的。

目前学术期刊的种类和数量众多,要使自己的论文被更多的人看到并产生影响,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是很重要的,现在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也要看其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下面就国内最常见也是最权威的三个核心期刊体系作简单介绍(SCI和Ei的相关介绍可参见本网站其他文章所作介绍)。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攻关项目。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6年)9年数据,来源文献近63万余篇,引文文献409余万篇。该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t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00万条,引文记录近1700万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 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在国内最早进行期刊评估的工作,其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就界定了国内核心期刊的范围。该书已于1992、1996、2000、2004年出版过四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该项研究成果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普遍认为它适应了社会需要,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参考工具书。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我们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

指挥与控制学报查重率怎么下载

1. 系统到底怎么查重?「不允许连续 13 字相同」是真的吗?经常有人问我,知网是按连续多少字相同来查重?不允许连续 13 字相同是真的吗?这是一条最流行、最古老的传言了,但实际上这是假的。就这么说吧,按最严格的标准来,就算你每隔 7 个字就插入一个字,语句不通不说,降重效果也微乎其微。知网查重系统开发一二十年了,每年更新个几次,算法若是真的如此小儿科,那也不会有人苦恼降重的问题了,每句多写几个字谁不会。2. 查重阈值是多少?「查重阈值 5%」是真的吗?查重阈值确实存在,但具体是多少,有很多种说法,、1%、5%……但即使知道了也没多大意义,所以不必纠结这个。比如假设阈值是 1%,知网查重会分段落(按章节或随机分),如果一个段落 10000 字,那么理论上单篇抄袭 100 字不会标红。那么实际操作是这样的,你先假定一个阈值(可能是错的),看每个章节字数(系统可能不按章节分),算出单篇可抄袭字数(最多也就一小段),找多篇文献每篇抄一小段(某些文献可借鉴的很多,而有些文献一段也用不上),最后你得确保除了抄袭的这段,其他内容不会和这些文献重复(有时自己写的也判定重复),以上条件都满足,抄袭而不标红的「阴谋」才能得逞,太累了……当然你每篇抄得越少,被查出来的概率就越低,这是肯定的。至于「越少」是多少,没人说得清。3. 那知网到底怎么查重?知网采用模糊算法,分段进行查重(识别出章节就按章节分段)。统计每个段落文字/关键词并与论文库里的文献进行对比,达到一定比率,就把连续重复多的地方标红。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蒙,完全不知道怎么对症下药。你只需要知道的是,系统没有那么智能,不会对比论文表达的意思,它只是一堆很死的代码、算法,按字词的相似比率来判断抄袭,你要做的是尽量改得和别人不同,观点一样没关系,用词、表达方式一定要变。4. 查重后听说有检测记录,知网会不会就入库了,导致学校重复率飙升?先说答案:不会,只要你有钱,查多少次都可以,知网更新时才会收录(通常半年或一年后)。只要学校没说不让提前查,那就放心查随便查。

查重报告下载的方法如下:

手机:荣耀60。

系统:。

APP:微信。

1、首先我们需要先关注paperword微信公众号。

2、关注公众号之后点击免费查重,选择自己的手机类型进入查重页面。

3、进入查重页面之后点击我的,点击查重结果。

4、进入查重结果页面之后选择需要下载的报告点击标题进入查看页面。

5、进入查看报告页面之后点击下载完整报告会有一个下载链接,复制下载链接到浏览器下载即可。

1、根据学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论文查重系统。2、进入选择的论文查重系统。3、根据论文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论文查重入口。4、设置好待查论文的格式,然后把论文上传到论文检测系统。5、根据系统检测出的字数支付费用,声称订单。6、等待检测报告的生成。7、根据订单号,下载查重报告,得出论文查重率。

查重:通过知网来查询。

主要是通过知网来进行相关的论文文献查重。中国知网是一个非常权威的网站,通过这个网站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论文查重率。我们只需要进入知网,然后点击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论文查重就可以了。

1、首先启动电脑,点击浏览器,进入百度页面。搜索直接进入中国知网官网,选择自己查询的知网系统。

2、双击立刻检查,进入知网论文查重页面提交自己的论文,并输入自己论文的标题,作者姓名。再选择等待检测论文,最后再按一下提交键就可以提交自己的论文了。

3、论文提交以后,应该支付查重费用。可以在微信页面,支付宝页面等付款方式付款。

4、付款结束以后,进入下载报告页面,等待查重结果完成以后,可以使用手机号或者自己知网订阅号来查询或者下载查重报告即可。

知网的特点:

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学校都是用知网论文查重检测,所以我们要避免自己和学校的检测有偏差,在提交论文到知网检测时,他会生成一份特别准确的查重检测报告,我们只需要按照上面的说明来进行论文降重,本科生要求20%左右的重复率,硕士毕业生则要求10%左右,我们使用知网检测出来的结果几乎和学校的结果一样,这样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论文有清晰的了解。

火力与指挥控制论文模板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军事领域已经引入了现代化、自动化的战斗设备,因此电子对抗成为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一个新型战场。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子对抗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电子对抗中通信技术研究

摘 要: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军事领域已经引入了现代化、自动化的战斗设备,因此电子对抗成为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一个新型战场。电子对抗中,各个计算机设备之间的通信传输最薄弱,最容易受到攻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电子对抗中的通信技术已经诞生了自适应技术、跳频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分集技术,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数据传输,未来电子对抗通信技术将逐渐向窄带、融合等方向发展,提高电子对抗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子对抗;通信;跳频;差错控制

中图分类号:TN97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对抗又被称为电子战斗或电子斗争,敌对双方可以使用电子技术设备、器材进行电磁斗争。电子对抗可以破坏、削弱敌方的电子设备应用成效,保证己方电子设备的综合利用。电子对抗起源于20世纪初,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得到应用,比如干扰对方通信网络。电子对抗的具体项目包括电子侦查、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电子侦查可以实现情报侦察和支援侦察;电子进攻可以实现电子干扰和电子摧毁;电子防御包括反干扰、反侦察等功能。电子对抗技术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贯穿了信息化作战的整个过程。

信息化战争中,所有的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命令传输均采用通信技术,利用短波、微波、中波等传输信息和指挥命令,并且由于通信技术自身特点,其也是电子对抗中最容易受到破坏的地方。通信技术覆盖范围广、设备接入种类多、组网结构较为复杂,通信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因素影响,比如电磁辐射、多径时延、幅度衰落等,因此为了提高电子通信抗干扰能力,确保数据传输安全,不被敌方窃取、破坏和篡改,许多的通信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适应技术、分集技术、跳频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抗干扰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战场通信的可靠性,确保战场数据的传输质量。

1.电子对抗中通信技术应用现状

通信对抗是电子对抗在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分支,通信对抗主要内容包括通信干扰、通信侦查、通信抗干扰等方面,通信对抗的主要目的是接收和破译敌方密码,获取敌方的军事部署信息;获取通信传输相关的战术参数,掌握敌方的军力部署、作战指令等情报信息。通信对抗可以造成敌方的设备通信暂时失效,从而导致军事指挥系统部分或完全瘫痪,抑制对方的军事行动,保证我方军事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军事设施通信收发地相距较远,因此信息传递中保密性、安全性、干扰性方案较为复杂,因此通信对抗过程中,需要提高电子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我方电子通信的可靠运行,目前常用的电子通信对抗技术包括自适应技术、跳频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和分集技术。

自适应技术

军队电子通信传输过程中,自适应技术可以提高通信传输的抗干扰能力,通过自动化地优化通信系统的传输频道、结构和参数,可以根据战场通信环境的变化动态地改变通信传输信号,以便能够提高战场通信的抗干扰能力。自适应技术可以动态分析战场通信的链路质量,根据实际通信传输质量扫描多个信道,参考天气状况、太阳离子、经纬度变化、敌方干扰情况进行优化,发布LQA信号探测命令之后,可以为战场通信自动选择合适的通信频率,构建一个最优化的通信链路,自动地将通信内容切换到最佳频道上,改善军事通信过程存在的信号衰落情况,提高军事通信抗干扰能力,保持一个较好的通信传输质量。

跳频技术

跳频是军队通信传输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通信双方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律实现载波频率的随机跳变。从时域方面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方面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在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利用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是核心的部件,其可以采用伪随机码、多频频移键控等模式改变载波信道,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通信信号的跳变、同步和自适应控制,控制数据发送和接收。军事通信采用跳频技术,可以保证通信信道的隐蔽性,敌方很难发现跳频规律,就无法截获通信传输内容。跳频通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通信频带的部分频点被干扰,用户依然可以在其他频点上进行正常地通信传输,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瞬时窄带系统,易与其他的战场通信系统兼容,因此非常有利于军事部署使用。

差错控制技术

军事通信涉及部门、设备较多,因此承载的业务数量也是海量的,受到敌方攻击、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电子对抗非常容易造成通信传输存在乱码和错码现象,数据传输过程中自身也会发生丢包现象,因此为了保证通信传输的准确度,需要采用差错控制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改进,已经诞生了自动重发请求、前向纠错技术和混合纠错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大大地提升数据信息、控制命令的传输精确度。电子对抗通信传输采用自动重发请求是指当某一个军事部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其可以对其进行验证是否存在错误,如果存在错误,则可以自动地请求发送方重新发送数据包。同时,为了能够提高数据通信和差错控制效率,如果接收方收到的错误码元较少,可以自行采用前向纠错技术改正错误的码元,将其调整为准确的信息包。混合纠错就是集成了前向纠错和自动重发请求的优点,可以快速化地、有效地对错误码元进行改正,保障通信传输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升军事通信应用成效。

分集技术

军事通信应用环境非常复杂,通信信道也会根据不同的传输距离存在衰落情况,有的信道具有较强的传输信号、有的信道传输信号则非常弱,因此为了保证信道传输信号的质量,可以利用分集技术,有条件地选择、组合信息传输通道,补偿衰落信道传输时造成的损耗,并且可以使两个或更多的接收天线均衡传输信号。军事通信环境中,各个通信设备均可以采用分集技术,可以从空间、时间、频率和角度等方面进行分集,分集技术可以选择不同的信道,将其组合在一起,并且不需要增加无线发射机、接收机的传输功率和带宽,可有效地改善军事环境无线通信的传输质量。

2.电子对抗中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和改进,战场通信采用的对抗措施也越来越多,由于战场通信环境日趋复杂,传统的抗干扰技术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因此电子对抗中通信技术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融合多种自适应技术,改进通信传输质量。军事电子对抗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传输资源非常多,因此采用的自适应技术具体措施也非常多,单一的自适应技术无法最大程度地提升军事通信质量,可以采用融合传输技术,整合多种自适应技术,形成一个集成的军事通信系统。军队通信时可以将智能天线、多输入多输出、空分编码、软件天线、软件无线电和数字波束成型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自动化的军队通信传输系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通信抗干扰能力。

(2)通信抗干扰技术从低速窄带向高速宽带发展。军队通信传输系统承载的业务增多,传输数据也亟需较高的速率和带宽,因此通信抗干扰技术也需要从窄带向高速宽带发展迈进,以便能够延长前向纠错长度、加入较多密码保护码元,可以大幅度提高通信传输的抗干扰性能,满足军队多业务高速率传输带宽需求。

(3)军事通信传输跳频码序列优化。跳频抗干扰技术可以采用伪随机码,比如Gold序列码、Walsh序列码、M序列码等技术。为了更好地防止军事通信由于跳频技术自身缺陷等而被黑客、病毒、木马攻击,可以引入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理论、模拟退火思想、机器学习算法等优化序列编码,寻找一个更好的跳频序列码,以进一步提升军事通信抗干扰能力。

(4)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可视化、智能化。军事通信已经随着软件设计、电子器件开发技术的提升向前迈进,军事通信抗干扰监控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这样就可以把干扰信号发生的时间、频段等进行定位,以利于干扰抑制军事通信信号精准识别,选择干扰较低或无干扰的频段进行军事通信传输。

结语

通信对抗可以使用专业的侦察设备、干扰设备等搜寻、定位、识别、截获敌方战场的相关传输数据,也可以干扰对方的通信传输,造成敌方通信系统瘫痪,直接打击敌方的军事部署。因此,为了提高通信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人们针对通信对抗提出了抗干扰措施,利用自适应、跳频、差错控制和分集技术等实现阻拦式干扰、瞄准式干扰,显著提高通信传输质量和能力,保证战场通信设备正常、可靠和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陈超.自适应跳频技术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1-7.

[2]赵鹏,庞天杰.信息战电子对抗中大数据引导通信优化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5,32(1):15-18.

[3]张健.电子对抗环境下飞行器测控通信技术的发展[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06,4(2):81-88.

[4]白春惠,赵凌伟.数据链网络通信对抗技术及试验系统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4,10(6):63-65.

雷达电子对抗新技术探讨

0 前言

所谓雷达电子对抗,具体指的是以雷达充当探测传感头的探测以及武器作战系统的相关电子技术。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电子对抗在诸如压制式干扰、欺式干扰以及组合式干扰等现有电子对抗技术基础之上又有新的进展。纵观当今雷电电子对抗发展现状,结合国外雷达电子战一体化趋势,对雷达电子对抗新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雷达电子战一体化进行合理性分析,同时对超宽带雷达今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炼出新的雷达电子对抗技术和作战方式,并且极有可能在今后与雷达对抗中获得验证和普遍应用。

1 雷达电子对抗新技术分析

由于普通的雷达数据链和雷达传感器不能满足信息侦查传递的要求,九十年代,美国研发出雷达通用数据链,通用数据链除了在控制组织之间传递交换更多的数据之外还能将侦察机所获取的大容量信息传递到控制中心,雷达通用数据链是用于监视侦查抗干扰的通信传感器,是用于平台和地面终端的通信设备,当国防部队或是政府等高端机构需要秘密情报时,就可以采用侦察机的雷达通用数据链来传递信息情报,很多国家的国防部都需要通用数据链作为网络中心传感器和地面终端的传输纽带,通用数据链主要有五大类数据链路组成,一类是地面平台八万英尺高的通信平台,第二类是高于第一类七万英尺的空中平台,第三类的空中平台高度有五十万英尺,第四类和第五类恶毒数据链路属于卫星的运作链路,一类用于七百五十海里的轨道的卫星运行,另一个运用在更高高度的卫星运行。

相干噪声干扰

以往的噪声干扰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非相关宽带阻塞式干扰以及测频瞄准式窄带阻塞式干扰,最为显著的特点体现在其与雷达信号之间并不具备任何联系。正是因为非相干噪声信号和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之间不具备联系,因此,在雷达信号的处理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即:相比较于噪声而言,回波处理有所增加。通过适当的增加噪声干扰功率可以确保干扰效果,此外,为了实现对能量的充分利用,需要选择瞄准式干扰。假如选择相干噪声干扰,就不能使雷达信号处理增益有所增加,此时所需要的噪声干扰功率也相对不高,并且因为所选择的是相干噪声,具备精确瞄频信号,因此,可以确保对噪声干扰能量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相干噪声干扰属于转发式噪声范畴,在完成雷达信号的接收之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噪声调制处理,再将经过处理的雷达信号进行转发,这样包括连续波在内的诸多种波形形式均可以得到实现。与之前的噪声干扰相比较而言,相干噪声干扰所需要的干扰能量十分有限,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干扰能量一样的情况下,相干噪声干扰所作用的距离可以达到更远。

传统的噪声干扰是采用非相干宽带阻塞式干扰或测频瞄准式窄带阻塞式干扰,其一大特点是与雷达信号不相关。正由于非相干噪声信号与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是非相干的在雷达如机载火控雷达和导弹末制导雷达的信号处理中,对回波的处理增益相对噪声来说就可 能会变大,大约可增加十几dB。为了达到较好的干扰效果,就必须加大噪声干扰的功率, 同时为了有效的利用能量,需要采用瞄准式干扰。

对单脉冲雷达的角度欺干扰

根据单脉冲雷达工作机理,可以确定其抗角度欺干扰的性能十分优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近些年来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并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导弹控制以及雷达引导等方面,其应用日益普遍。有关干扰单脉冲雷达技术的研究最初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开始部署战术自卫干扰系统,随后得到美国及前苏联的关注,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我国在此领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干扰效果有效方式方面较为欠缺。结合单脉冲雷达特点,在干扰技术的设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针对雷达设计以及制造方面存在的不足,选择闪烁干扰或者是间断干扰等;2)结合雷达工作基本原理,选择交叉极化干扰或者是交叉眼干扰等;3)选择有源诱饵假目标。

首先,交叉极化干扰。所谓交叉极化干扰,主要指的是干扰信号与雷达回波,在极化方向上是互相垂直的。针对幅度单脉冲雷达而言,交叉极化干扰会导致相反的误差信号,这样就可以达到单脉冲雷达角跟踪能力彻底消失的效果;对于相位单脉冲雷达而言,交叉极化干扰会导致误差信号出现畸变的后果。在交叉极化干扰不存在的情况下,雷达主波束相位波前不会发生变化,在存在交叉极化干扰的情况下,天线瞄准轴位置的相位波前会出现一百八十度的相移。交叉极化干扰有两大要求,其一就是可以实现对雷达所发射的信号的极化进行准确的测量;其二就是具备对正交极化信号的转发功能,交叉极化欺干扰框架示意图详见下图所示。

交叉极化正交性还可以根据输入的信号极化对天线极化进行调整,新阿红极化参数和天线极化信号的生成并不是必备条件。

其次,交叉眼干扰。在本体上进行设备设置,所设置的两组设备需要具备一致的收发信号通路,同时还要确保在走向上是互相交叉的。在设备接收机捕获到单脉冲雷达信号后,会通过发射天线将其辐射出去,如果在作用雷达处的信号保持一百八十度的相位差,并且幅度比与一接近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后果将是单脉冲雷达探测本体等效位置中心出现明显偏置,这样会造成单脉冲雷达跟踪与本体相偏离。而只有可以确保单脉冲雷达在本体两套设备连接天线的法向中心线的交叉眼干扰才可以称之为有效。

之前的交叉眼干扰对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相位差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广泛应用造成限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电子战技术也取得长足发展,使得我们有条件对交叉眼干扰进行改进和完善。当前,发达国家正在积极致力于定位准确、识别性格优越的雷达告警及侦察设备的相关研究,可以预见不久,借助本体向交叉眼干扰设备提供辐射源也就是雷达精确位置信息将成为现实。一旦交叉眼干扰设备具备了此种性能,角度欺可信度将会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借助对实时反馈信息的研制,设备状况也会有所改善,从而向辐射源偏离本体提供引导。这边是依托于辐射源定位实时校准的自适应引导交叉眼干扰。

对宽带及超宽带雷达的干扰

脉冲压缩波形雷达是宽带及超宽带信号的主要适用范围,其中主要涉及脉压雷达、SAR以及ISAR等。其中,脉压雷达由于具备超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因此其距离分辨率相对较高;SAR以及ISAR雷达成像主要依赖于提升距离维以及角度维的分辨率,而雷达的距离维与角度维在数据方面存在一定关系,简单的说,只需要干扰距离维,将会导致成像功能失效的后果,SAR以及ISAR采取脉冲压缩体制实现距离维探测,所以,对SAR以及ISAR成像干扰便可以视为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按照脉压雷达体制的相关规定,线性调频、脉间频率步进以及相位编码信号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信号形式。从本质上讲,脉间频率步进雷达波形就是线性调频信号的脉间离散化形式,所以,其同样具备线性调频信号距离特性。

线性调频脉压雷达抗噪声干扰能力及抗欺干扰性能均十分优越,一旦遇到噪声干扰信号,雷达信号处理机制与信号相匹配,这样,滤波器将会输出更大的信干比。为确保有效的噪声干扰,需要保持雷达接收机输入端干扰信号功率强于回波信号功率,但依据目前技术水平,实现起来还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增加多抽头延时网络的可变加权系数,可以导致幅度调制效应,这样所得到的干扰信号具备欺性压制干扰效果。

2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电子对抗在诸如压制式干扰、欺式干扰以及组合式干扰等现有电子对抗技术基础之上又有新的进展。在研究电子对抗以及雷达电子战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发现通过相干噪声得到性能较高的干扰技术手段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在单脉冲雷达角度欺干扰方面,大功率交叉极化干扰以及对来袭目标进行实时校准判定的交叉眼干扰极具发展空间;宽带及超宽带雷达干扰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复合式干扰。

参考文献:

[1]晁磊,基于雷达对抗研究的电子对抗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华中科技大学,2011,01.

[2]李丹、童天爵、毛少杰、闵荣宝,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及雷达自卫距离的修正,系统仿真学报,2006,05.

[3]贾蒙、李辉、沈莹、张安,机载雷达电子对抗系统的仿真,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04.

那几大英文数据库,应该会收录军事类的吧试着搜索一下:"military Journal" paper万方收录的军事类期刊: 军事科技 兵工学报 兵工学报(英文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弹箭与制导学报 火工品 飞航导弹 国防 国防科技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航空兵器 火力与指挥控制 含能材料 火炸药学报 军事史林 装备环境工程 军事历史 军事历史研究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轻兵器 指挥控制与仿真 四川兵工学报 探测与控制学报 现代防御技术 鱼雷技术 战术导弹技术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维普收录的:1 空军工程学院学报 季刊 核心刊 61-1337/V 2 战略防御 双月刊 核心刊 3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核心刊 1009-3486 42-1106/E 查看 4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核心刊 1001-2486 43-1067/T 查看 5 现代防御技术 双月刊 核心刊 1009-086X 11-3019/TJ 查看 6 火力与指挥控制 月刊 核心刊 1002-0640 14-1138/TJ 查看 7 武警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8-2077 13-1228/E 8 宁夏科技:军事展望 月刊 1005-4987 64-1019/E 9 新军事 月刊 10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9-1548 65-1196/G4 11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季刊 1672-1497 11-3984/E 12 兵团建设 月刊 65-1181/D 13 世界安全丛书 月刊 14 中国军转民 月刊 1008-5874 11-4014/N 15 东北后备军 月刊 21-1242/E 16 东北民兵 月刊 17 空战军备 月刊 18 国防信息化 双月刊 19 海军军事学术 双月刊 20 指挥控制与仿真

居安思危 增强国防观念的主题格式也整好了居安思危 增强国防观念论信息化战争在当代战争中的作用【摘要】: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由此引发新的军事革命。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在现在战争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关键词】:信息化 战争 地位和作用【正文】: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火力、机动、信息,是构成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内容,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当然,人永远是信息化战争的主宰者。战争的筹划和组织指挥已从完全以人为主发展到日益依赖技术手段的人机结合,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从信息优势的争夺到最终转化为决策优势,更多的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信息化作战在现在的战争中发挥这重要的作用:一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战争 战争力量是可直接和间接用于战争的各种力量的统称,打信息化战争,自然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和信息化军队。战争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造最先进的战争工具。信息化武器装备是在机械化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C4ISR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信息战装备和各种高技术作战平台等。它们都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战争工具,因而具备传统战争工具无法比拟的性能、功能、作战能力和效果。同时,它们作战效能的高低和发挥程度,直接受到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能力的制约。信息化军队是指用信息化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信息时代的军队。其一体化程度将空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更强大,强调作战能力的优化组合,各军种都只是联合作战力量的一部分。同时,兵力规模将趋于小型化,编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指挥体制也将从垂直树状结构转变为扁平网络结构。即从上下级多层指挥关系改为横向沟通、上下一体的指挥关系,减少层级,把尽可能多的作战单元纳入同一个信息层次,实现信息共享,缩短信息流程,以满足实时划指挥决策的要求。二 信息化战争模式将趋于体系化、精确化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战术的演变。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规模也在日益扩大,突出表现为战场从平面向立体空间扩展:由陆地到海洋再到空中和太空,从有形空间到无形的电磁和信息空间,已形成了陆海空天四维一体、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相互交融的新型作战环境。这种网络化战场是大纵深、高立体的,前后方区别淡化,时空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既有传统的空战、海战、陆战、电子战,更会出现全新的以网络攻击为主的信息战。依靠信息网络的支撑,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所有作战空间内的作战行动真正地融合为一体。 过去,一件新式武器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获得较好的作战效果。但在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之间的对抗,更不会是单一武器系统的对抗,而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在信息化战争中,这种体系化对抗的程度更甚,将不再强调坦克、飞机、军舰等单件作战平台的作战性能,而是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效能,注重发挥多个军种、多种武器装备的综合作战效能。 三 信息化战争进程将是短暂的、可控的 信息化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战争进程将变得越来越短,但强度却越来越高,而人类对战争的整体控制能力也在显著增强。信息时代的军队更注重质量和效能。由数量制胜转变为质量制胜,是战争发生的显著变化之一。如精确制导武器和高技术作战平台的结合使用,增强了从敌人防区外实施打击的能力,可大大降低己方的作战损失;攻击精度的不断提高,可大大减少武器消耗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要用9000枚普通炸弹才能炸毁一个目标,现在只要1-2枚导弹或制导炸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作战节奏和进程自然会越来越快 层层推进,逐次交战,集小胜为大胜,这种接触式、线式作战是传统作战方法的典型直观反映。而在信息化战争中,脱离接触式、非线式作战将成为主要形式,作战行动将在所有作战空间和战场全纵深同时展开,首要打击目标将直接指向敌人重心。尤其是信息战威力巨大,甚至在敌人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几个黑客顷刻间就有可能令敌国经济和社会陷入瘫痪,从而迅速达成战争目的。四 信息化兵器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主导兵器 看一个战争形态的基本特征,首先要看其主导战场的武器装备水平坦克、飞机、大炮之类的机械化兵器,可以代表着机械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因而必然成为机械化战争的战场主导兵器。而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反映其作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必然是信息化兵器。 五 信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能量释放的主要方式 信息化战争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高级发展阶段, 其战场能量释放方式则不仅是机械能,更主要的是深刻体现人的智能活动的信息能,即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战场探测预警、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作战指挥与控制、通信联络等能力,这是一种新型的战场能量释放方式。 它集中体现了信息化战场上的侦察、预警、决策、指挥、控制、通信、打击、防护、支援、保障等重大功能,支配和主导着信息化战场上的全部作战活动,具有战争制胜的巨大作用。 六 “三大系统”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目标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在战场较量方式上,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海空单元战场、单一军兵种、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打击系统(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 在这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中,其中的战场认识系统、战场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等三大系统,是构成信息化战场的“眼睛”、“耳朵”、“神经”和“大脑”,主导和支配着战场所有力量和打击行动,作战双方都是紧紧围绕破坏、瘫痪敌人的“三大系统”和有效地保护、屏蔽己方的“三大系统”而进行的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 七 信息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信息作战作为新型的作战形式,具有崭新的思想内涵。它与以往作战形式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同:一是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其对抗的主要关节点有两个:一个是决策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都是竭尽全力地要遏制对方决策者和指挥机关;另一个则是指挥对抗。就是作战双方通过各种信息打击行动,使敌方已经形成的决策难以实施,不能进行实时、有效地正确指挥,难以构成战场现实战斗力。二是信息作战从作战目标讲,它不是以歼灭敌人有生作战力量和重兵集团为主,也不是单纯的只为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利用而进行的技术较量,而是以破坏、摧毁对方的信息化战场支柱——“三大系统”为主,即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三是从作战目的讲,信息作战摒弃了机械化战争中各种作战形式以争夺战场兵力兵器数量优势为目标的作战目的,信息作战是以夺取战场信息优势为目的。 海湾战争中,伊军采的阵地战形式与多国部队的信息作战、联合作战等新型作战形式相抗衡,结果以惨败而告终。这一事实更深刻说明了信息作战这种作战形式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数据链应用研究 》王立强 国防工业出版社《信息化战争中的防御与防护 》 司来义 解放军出版社《高科技十万个为什么---现代武器》 肖叶 昆仑出版社

哎呦 轻院的吧 郑轻家园,欢迎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