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 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 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 英语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 来源 文化 英语语言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对于 学习英语 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据英美 姓名学 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英国封建主义的高峰是在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关系与市场关系不断加强,英国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备选的个人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作为个人名。这样当同名的人相遇或同居相处时,问题就产生了,通常会出现诸如呼此彼应、一呼几应之类的误会。所以,人们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添个词来区别。于是,英语民族的先民们便开始在个人名后面添加个人附加名,作为区分同名人的手段,以增强人名的社会区分职能。 个人附加名大多是本人的出生地名、职业名称或着绰号等。例如,一个名叫 Mike 的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渔夫(the Fisherman),人们就叫他 Mike the Fisherman(渔夫麦克)。如果一个人的名叫作 Hen-rye,而他出生于牛津(Cambridge),人们就习惯性地称呼他为 Henry of Cambridge(牛津的亨利)。个人附加名并不世袭,因此还是在个人名的范畴内,而“正宗”的英语姓往往是由个人附加名发展而来的。例如,Mike the Fisherman 和 Henry of Cam-bridge 分别演化成 Mike Fisherman(麦克?费士曼)和 Henry Cambridge(亨利?剑桥)。 到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腐朽没落,而资产阶级却迅速发展。于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英国人口也急剧上升,人们联系日益密切,而随之出现的同名现象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少麻烦。以防混淆,人们便在附加名和姓之间再添加一个或多个词来进一步区别。后来加上可变的中间名(middle name)。例如: George McadamSmith,其中的“Macadam”即为可变的中间名。 那么姓又是何时在美国出现的呢?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姓始自公元 1000 年。其实,在 1492年美洲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前,现在美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印第安人没有姓,只有个人名。姓是随着 16 世纪欧洲白人的到来才开始出现的。16 至 17 世纪,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姓名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名和姓,如法学家 James Iredell。从 18 世纪起,由于英籍移民的增加和社会联系的增多,美利坚人作为全美的主体民族也开始用中间名(Middle name )了。现 在 我 们 熟 悉 的 前 总 统 George ,他的名字就是这种情况。 英语姓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以变得纷繁复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来源却是相同的。一种是来自地名。世界各民族的姓都和地名有密切关系 ,英姓中也有类似情况,如由祖先居住的地名而沿用下来的“Arlington”、“Ford”、“Scott”等姓。还有的是起源于行业名。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曾突发地繁荣,各种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是人们就根据职业或者工种来决定自己的姓。现今较为常见的有“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夫 )、“Glover”(手套商)、“Harper”(竖琴师)、“Locker”(仓库保管员)、“Potter”(陶工)、“Smith”(金属工 )等等。这些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情况。另外,贵族等的头衔也是来源之一。 有些姓最初是一些贵族家庭用来称呼一家之长的,后来为了永保家族荣誉感,便将他们传给了后代,代代相传就渐渐成了姓。“Constable”(王室总管)、“Judge”(审判官)、“King”(国王)、“Mar-shall”(元帅 )等便是此类英姓中常见的。这正是封建社会烙下的印迹。动物也给英语姓氏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某些人出于对动植物的崇拜和赞颂,就把它们的名称拿来作自己的姓。常见的如“Bird”(鸟)、“Fish”(鱼)、“Lion”(狮子)、“Swan”(天鹅)、“Wolf”(狼 )等,以及 Wood”(森林)、“Apple”(苹果)、“Flower”(花 )、“Bush”(灌木丛 )、“Rose”(玫瑰花 )等。还有一些英文姓氏来源于颜色的名称: 英语中的“Brown”(棕色的)、“Pink”(粉红色的)、“Red”(红色的)、“Silver”(银白色的)、“White”(白色的)等就是如此。江河湖海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姓氏来源十分广博,其历史成因也非常复杂。正是由于各种多变因素的参与,才导致英文姓氏的演变这般有趣。由于姓氏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休戚相关,因此才具有非凡的意义。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姓氏来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西方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对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翠琼.英语姓氏的起源[J].写作,2006,(22).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2 浅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学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蕴涵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__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 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 方法 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解读酒店英语中的语言文化
摘 要: 酒店服务人员应从与饭店英语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出发,领会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以矫正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偏差,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吸收文化和服务客人的目的。
关键词: 酒店英语 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习惯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跨文化语言沟通存在于涉外高星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酒店英语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言文化和交际技能的培训。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语言知识而是思维。当一个人不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时,那必然会发生语用错误。
二、具有本质特性的酒店英语
酒店英语属旅游专业英语范畴,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pertinence)和服务英语的得体性(decency)。语言标准应为:明晰、通畅、表意得当。如:
Waiter:How would you like with your steak?Rare,medium or well-done?(请问您牛排要几成熟?三成,五成还是七成?)
Guest:Rare,please.(三成。)
通常,rare是“稀少”的意思;medium是“中间”的意思;well-done是“干得好”的意思。而出现在服务员为客人点菜的流程中,它的意思就非常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了。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言语得体有这样的描述:“此时此地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使用另一种说法。”请看下面这组酒店客人和服务员之间的对话:
Guest:Hi,waiter,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Waiter: Thank you,sir. Welcome to Holiday Inn.
Waiter顺应英语习惯欣然接受,而非按中文习惯去拒绝,说“No,no,My English is not good.”以示谦虚,否则只会使顾客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由此看出,服务语言的得体性在酒店英语的情境应用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在酒店英语中的体现
文化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思维方式,因此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交汇时,必然会发生冲突。语言学家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交际时出现语用习惯错误。在酒店服务岗位的英语使用时,中英文化的差异将会给酒店服务中的语言交流带来不便。
(一)招呼(Greeting)用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候和打招呼时,常爱涉及对方本身,询问的内容显得十分具体。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最喜欢用的口头语如:
“吃饭了吗?”(Have you finished your dinner?)
“上哪儿去?”(Where have you been?)
如果将上面的招呼用语拿来用在老外身上,定会令他们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在酒店,初次见面对一位英美女客人说:“Did you have your lunch?”她会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这样打招呼是暗示邀请的意思。这也是酒店英语服务中服务人员要引以为戒的。
与之不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weather)、健康状况(health)、体育(sports)或兴趣爱好(interest/hobby)作为话题。如:
What a lovely day!(今天天气真好呀!)
I like hiking,and you?(我喜欢徒步旅行,你呢?)
(二)介绍(Introduction)用语
中国人小学第一节英语课便学了“What’s your name?”这句话。而这句话伴随许多人长大,考过了四、六级,TOEFL,IELTS,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先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如“I am ...”,对方会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因此“I’m ...”这里可以直接译成“请问贵姓?”。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一般只有海关人员、警察采用这种问讯句式。因此酒店员工在客人check-in(入住登记)或check-out(办理退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而得体的问询,以免冒犯客人。
(三)称赞(compliment)和接受赞扬
在人际交往中,谦虚和低调是中国人崇尚的表达方式,常会用“哪里哪里”、“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夸奖。而西方人则认为实话实说才能友好往来,而会欣然接受来自他人的赞扬。也常用赞美作为交谈的话题,如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等。面对客人的赞美,员工的回答应是:“Thank you.”如:
Guest:You did a good job!
Waitress:Ah,thank you.
(四)关于隐私(privacy)
在中国,初次见面询问对方年龄、婚姻、收入是很自然随意的事情。而倾向自我、独立和自由的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这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如: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What’s your salary?(你的薪水是多少?)
以上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服务员切忌问及客人此类问题。因此,当酒店员工对入住客人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时,“Is your husband/wife with you?”或“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这样的问话是不得体的。
(五)搭配词语(phrase)表达
搭配词语指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是民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的搭配思维去套用到英语里面。在酒店用语中经常用到的如:“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black coffee”用汉语表示为“不加糖的咖啡”;“红酒”在英语中是“wine”(不是red wine);而white wine中文也不译成“白酒”。因此在搭配词语运用时,同样要注意词汇表达中的文化内涵。
四、尊重语言文化、提高饭店英语应用能力
世界各民族由于历史渊源、思想方式、生活习性、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语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因此要增强文化意识、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他人文化环境中。
在培养文化意识(culture consciousness),理解语言内涵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则,注重词汇文化差异、句法文化差异及日常习俗文化差异来强化文化意识,为提高正确语用能力奠定基础。不能视酒店英语为简单的口语交流,必须增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要树立英汉语言差异意识,懂得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即掌握一些文化语用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服务人员应改掉以往只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语言文化的不合理做法,把文化因素纳入语言之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努力培养文化习得意识并使文化的规范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既要有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又要有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成为国际化酒店具有跨文化意识人才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enney 著.梁晓波,王才美,刘亚琴译.现代美国饭店经营与管理[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鲍伯・里宾斯基著.李正喜译.专业酒水[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元娜.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4]刘燕婷.旅游英语情景体验式教学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浅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摘要:美国文化是崇尚自由、平等和自我的文化,其包容性十分强,具有多元化的民族融合性。其核心文化特征是追求人人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文化特征在美式英语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文章结合美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对其语言分析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
引言
美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区域和类型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但与其他西方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它不但有别于与其有着亲缘关系的英国文化。而且有别于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首先,语言体现了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化的狭义定义,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的中介。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的形成特点。
一、美式英语的形成背景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文化大融合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在北美建立多个殖民地,而在殖民地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之后不断有欧洲人移民到这片大陆上。自殖民地时期,美国英语就在多民族的接触与融合中从异族的语言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内涵,加快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美国英语的独特的融合特征。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移民群体的语言词汇不断渗透到美国人使用的英语里。
另一方面,美国政治、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推动了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美国英语的独立与发展。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别于英国英语的民族语言,美国英语的形成关键在于这个民族在新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不拘一格地创造和使用新词。而美国英语中丰富的新词都是出现在普通大众的言谈之中。
由于美国新社会特有的力量和群众性语言占据优势,因此,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由下而上发展的。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是美国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方言和俚语一样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是美国民族语言的生命源泉,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美国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区别于英国英语而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二、美式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1、个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在美国英语中的表现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由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美国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表现个人主义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limitation(自我制约)、self-cultivate(自我修养)、self-conquest(自我战胜)、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ontrol(自我控制)、self-dependence(自立)、self-reliance(自我依靠)、self-responsibility(自我负责)、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self-salesmanship(自我宣传)、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protection(自我保护)等。个体主义价值观特别重视对个人空间和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privacy"(隐私)一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生活空间还是在情感处理上,哪怕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
2、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
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并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来自印第安语。如mose(麋)、pecan(美洲核桃)等。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等。另外,许多与印第安人的部落关系、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农作物以及社会机构有关的词也来自印第安语。
3、美国英语使用的通俗化和标新立异的意识
美国人在词语的使用上有通俗化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力求形象、易懂。最能体现美国人用词通俗化的是美国俚语。美国俚语是平民百姓的语言,虽通俗形象不矫揉造作,但有些也难免流于粗俗,这些粗俗的俚语不宜登大雅之堂。但有时为了避免语言单调和落入俗套,上流人物甚至总统也敢离径叛道。贵为总统,出言粗俗,无非是想表明自己敢于向常规与正统挑战,在语言表达上突出自己的粗犷个性和创新意识。
汽车文化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点,美国人经常借用汽车的商标来比喻其他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如,美国Ford汽车公司曾生产一种滞销的Edsel牌汽车,于是,Edlse就常被用来比喻为"彻底失败的产品或人"。
结语
美国英语丰富多彩,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而且,美国英语的每一个演变都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与美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和文化思潮的折射。在美国英语中,不仅蕴藏着美利坚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正国.从美国地名浅析美式英语来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2]陈凌.美国文化在英语中的投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3]张莉娟.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 文化 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1 浅探习语语言在英语中文化要素 1 历史发展的文化要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受民族迁徙、异域民族入侵、民族内部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被烙上了清晰的印痕。作为富含深层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更是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英国历史上,英法两个国家战争不断,其中以英法七年战争和英法百年战争最为著名,法国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 例如习语French leav(e不辞而别)、French frie(s炸薯条)、stew in one’s own juic(e自作自受)等。其中Frenchleave 指在 18 世纪的法国流行一种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辞而自行离去的习俗。而在法语中,也有“英国式告辞(不辞而别)”之说。这也是两国人相互调侃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罗马人曾经统治英国达四百年之久,古罗马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烙印深刻。英语中受古罗马文化影响的习语俯拾皆是,像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历史上英国和荷兰为争夺海上的霸主地位,两个国家在短短 26 年(1652 年至 1678 年)中就进行了2 次战争,双方胜负各半。 为了发泄对战争失败的不满,英国人喜欢把交战国的名称赋予某种贬义加以丑化。诸如习语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我就不是人)、beat the Dutc(h了不起)、Dutch uncl(e严厉训斥者)等都是英国人讽刺荷兰人粗鲁、莽撞无礼的最好例证。到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地区的局部冲突,都对英语产生了影响。习语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1936 年 10 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受到德国法西斯军队和西班牙叛军的联合进攻,在进攻前的动员大会上,西班牙叛军将领Emilio Mola公开宣称,叛军和德国联军的四个纵队正在向马德里展开猛攻,并且他的第五纵队也已经在马德里城内展开活动。后来英语习语the fifthcolumn 专门用来指代被别国收买了而颠覆自己国家的叛徒或别国派入的间谍。 2 岛国地理环境中“海的文化”要素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特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王葆华,2010)英国岛国四面环海,英语习语的形成深受这种特殊的“海的文化”影响。大多数英国人以 捕鱼 为生,因此鱼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和鱼相关的习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像nEither fish nor fow(不伦不类)、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m(好货难求)、cool fis(h怪人)、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长期海上生活中积累的 经验 也反映在习语语言中,如know the rope(s掌握窍门)、cut and ru(n三十六计走为上)、take the wind out of someone’s sai(l先发制人)、sail under false colour(s假冒伪劣)等。其中 sail under falsecolours 指中世纪海盗猖獗期间,海盗船上常常悬挂假旗号,以便于接近其他船只而不引起对方的警惕。后来人们就用此习语指代“假装”或“冒充”的东西。此外,习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来历是指煤都纽卡斯尔的煤矿储量丰富,如果生意人想运送煤碳到这个城市的话,那肯定会血本无归。由于岛国上的可耕土地很少,所以英国人特别注重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中也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习语。 比如lose one’swoo(l大发雷霆),因为羊毛能给牧羊人带来客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了羊毛,也就断了财路,人当然平静不了。再比如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指的是羊叫起来声音很大,但产出的羊毛却很少。 3 风俗习惯的文化要素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Worsley, 2008)身处在特定的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的氛围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受到影响,语言也必然会体现出这些影响。例如习语let one’s hair down(身心轻松)就是英国早期习俗的体现。 古时英国的妇女不论地位高低,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头发梳洗得整整齐齐,但是当她们回到家中独自一人时,为了身心的放松,就把头发披散下来,习语“身心放松”的含义由此产生。另一个例子是来源于中世纪的英国生活习俗,在餐桌中间往往放置的是盐器,宾主落座时,盐器上首坐的是贵宾,而下首坐的是一般客人或随从,习语above the sa(lt德高望重的地位)和below the sa(lt无足轻重的地位)由此产生。 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是英国人日常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语中也体现出了这些食品的重要地位,如bread and butter(生计之需)、bread and chees(e日常食品)、take the bread outof some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like a hot knife throughbutte(r易如反掌)、cry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half a loaf isbetter than no brea(d聊胜于无)等。 4 宗教信仰的要素影响 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宗教信仰,它渗透到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语言交际体系中。早在公元 3 世纪初,英国就设立了__教会,因此大多数英国人信仰基督__信上帝。祈求上帝保佑时,英国人会用手指在胸前划十字,口中说God bless me ;骂人时说God damn you ;不愿意某事发生时说God forbid ;人死了说depart to God。在信徒的眼中,上帝无所不能,一切万物、包括人类在上帝面前都微不足道。 习语Man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直接来自《圣经》中的 故事 和比喻的习语也有很多,如来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习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说的是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日,他邀大臣一千多人在宫中狂饮,许多金银器皿被拿出来待客,席间宫墙上突然有一手伸出来并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大家看后无人能解,于是赶紧把先知但以请来来解字。但以解释说 :你的统治地位已结束,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伯沙撒就遇刺身亡。类似来自《圣经》的习语还有很多,如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t the eleventh hou(r关键时刻)、theparting of the way(s紧要关头)、in sackcloth and ashe(s悲痛忏悔)等。 5 神话寓言的要素影响 世界 文化不仅相通,而且相互影响。“ 英语的 发展史是外来词汇的变异积累过程,也是受民族的 文学作品逐渐浸润、融合、变异的进化过程。”(Herrnst Ein, 2009)民族神话、 传说 和 寓言故事 在 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是影响英语习语的两大主要文化要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兼具人之外形和情感的神令自然人悟其之渺小”。(Turner,2009)古罗马神话是由古希腊神话发展变化而来,到公元前的最后 3 个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使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的结合体。 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就是直接来自这种结合体。例如under theros(e严守秘密)这个习语指的是一天,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Venus)在不惑之年还背着丈夫、儿子与情人偷偷幽会,不料刚好被沉默之神哈坡克拉提斯(Harpocrates)无意中撞见。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Cupid)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气愤,但又怕此事传出去后对父亲和自己不利,苦思良久后心生一计,他摘下一朵美丽的玫瑰花送给哈坡克拉提斯,肯求他不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沉默之神对丘比特发誓会严守秘密。还有类似的习语如the web ofPenelop(e永远完不成的任务)、sword of Damocle(s随时到来的危险)、Pandora’s Bo(x万恶之源)、apple of discor(d争斗起因)、Achilles’hee(l致命弱点)等都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寓言是习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寓言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浓缩并升华为习语”。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是《伊索寓言》,如习语dog in the mange(r损人不利己)讲的是有一只愚笨之极狗,由于它自己不能吃马槽里的干草,便向正在津津有味吃草的马嚎叫,也不让马吃草的故事。类似的习语还有sour grape(s酸葡萄)、cry wol(f虚张声势)、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nourish a viperin one’s bosom(养奸护恶)等。 6 文学作品的文化要素 出自文学巨匠笔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教益的哲理和涵义深刻的词句常常成为习语的另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文学语言对习语的来源贡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精彩词句、故事情节、鲜明人物和历史习语”。 (徐振忠,2010)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公认的对英语习语贡献最多的来源之一。莎士比亚作品的习语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种来自剧作的故事情节 ;一种来自作品的词句。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剧中内容常常被引申成为习语。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哈姆雷特》[3 幕、4 场 ],早期的炸药箱被称作petard,战争是用于炸开敌人坚固的城池。但由于当时的爆破技术还很不成熟,引爆人点燃炸药后还没等自己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当然是引爆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类似的习语还有one’s pound of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u(r另外一回事 ;截然不同)等。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刻,许多习语就是直接来自作品的词句。如bay atthe moo(n空嚷、徒劳)在《裘里斯 · 凯撒》第四幕第三场里的原文是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原文中bay 被用作及物动词,而现代英语倾向于用作不及物动词,因此加了介词at。类似的习语还有flutter the dovecotes(闹得鸡犬不宁)《[柯里奥拉纳斯》]、paint the lil(y多此一举)《[约翰王》]、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随心所欲)《[温莎的娘儿们》]、thereby hangs a tal(e说来话长)《[驯悍记》]等。 英国文坛还有其他许多对世界文学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巨匠,如乔叟、米尔顿、柯勒律治、拜伦、狄更斯等。他们的作品也对英语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习语albatross round soneone’s nec(k提醒某人不犯错误之物)出自柯勒律治的长诗《老水手之歌》。 信天翁是一种海鸟,可以在睡觉时翅膀不煽动并浮在空中,据说随便杀死信天翁会招致厄运。柯勒律治的诗歌中讲述了一位水手由于自己的大意,射杀了一只信天翁,结果在航行途中他麻烦不断,还差点丧命。后来他才悟出个中的缘由,上岸后他把那只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脖子上,以表达自己示忏悔的心情。来自文学作品的习语还有all hell breaks loose(闹翻天)(米尔顿,《失乐园》)、at sixs and seven(s杂乱无章)(乔叟,《特洛莱斯和克丽西德》)、mind one’s ey(e小心谨慎()狄更斯,《巴纳比·拉奇》)等。 结语 语言学家Hudson指出 :“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常常难分彼此”。(Hudson, 2011)习语的形成与其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是孕育培植习语的温床”(McMordie, 2006),如果对习语的文化背景没有认真的研究,就难以理解它们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只从六个方面粗略讨论了影响习语形成的文化要素,以期希望对英语习语 爱好 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和恰如其分地运用习语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2 浅析中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 英语学习 ,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知识;语言意识培养 1.引言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它培养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交际,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突显出来。 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意识指语言的固有能力来处理信息,是洞察语言本质和功能的语言能力。本文中的语言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表现为是由文化、政治、社会和习俗等方面组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点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蕴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从而培养英语思维。语言意识的培养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思维方式 ,交际也就更能达到理想效果。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或者社会一部分范围内流行的一套价值观念和信仰,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坤,2008)徐行言在《中西文化比较》(2004)中,对文化的理解与概括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把文化理解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把文化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根据裴文的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参见王建坤,2008):(1)语言是一种文化;(2)语言是文化的工具;(3)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4)语言是文化的形式;(5)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由此可见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就谈不上语言。语言学习需要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了解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更好地运用语言。 3.从建构主义看语言中的文化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范琳,2003)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皮亚杰,后经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学 教育 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构主义是源自 儿童 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清楚地说明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项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所说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一种 方法 ,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该方法主张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信息的灵活性,最后获得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4.培养语言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发展,旅游的兴旺,经济和政治体系变化,移民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等原因,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会对交流产生微妙和深刻的影响。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可能妨碍文化和语际的正常交流。 英语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交流和交际,是为了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克服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成功。 5.交际教学法的弊端 巴克斯(2004,参见孙鸣,2007)认为,业内人士大都默认为:交际法不仅是先进的方法,而是唯一正确的学习语言的方法。根据语言学家威多森(Widdowso ,H. G. 1991,参见孙鸣,2007)对交际教学法的分析与评价,交际教学法注重让学习者用语言做事,表达观念和完成各种交际行为。 它强调“做”、“自然学习”和“自然语言使用”,在学习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经意地学习语言,通过“做”而“知”。交际教学法所关注的是给学习者创造使用该语言的条件和情景,而不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的词句和语法。 从认知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始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某物是事实的知识,是人有意识掌握的、可以陈述的、以命题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事实、概念、或观念构成的信息。(孙鸣,2007)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的使用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桂诗春,2002,参见孙鸣,2007)语言的认知设计陈述性知识,而语言的使用则涉及程序性知识。 近几年,交际教学法盛行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出来。交际教学法所主张的由“做”而“知”, 忽视了外语学习认知过程中陈述性知识的作用,不符合外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并不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环境。 而提倡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更符合外语学习认知的过程及规律,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需要有文化的参与。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 文化 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 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 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 英语文化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 来源 文化 英语语言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对于 学习英语 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据英美 姓名学 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英国封建主义的高峰是在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在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关系与市场关系不断加强,英国人口也急剧增加。由于备选的个人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剧增的人口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了相同的名字作为个人名。这样当同名的人相遇或同居相处时,问题就产生了,通常会出现诸如呼此彼应、一呼几应之类的误会。所以,人们就在自己的名字上添个词来区别。于是,英语民族的先民们便开始在个人名后面添加个人附加名,作为区分同名人的手段,以增强人名的社会区分职能。 个人附加名大多是本人的出生地名、职业名称或着绰号等。例如,一个名叫 Mike 的人,如果他的职业是渔夫(the Fisherman),人们就叫他 Mike the Fisherman(渔夫麦克)。如果一个人的名叫作 Hen-rye,而他出生于牛津(Cambridge),人们就习惯性地称呼他为 Henry of Cambridge(牛津的亨利)。个人附加名并不世袭,因此还是在个人名的范畴内,而“正宗”的英语姓往往是由个人附加名发展而来的。例如,Mike the Fisherman 和 Henry of Cam-bridge 分别演化成 Mike Fisherman(麦克?费士曼)和 Henry Cambridge(亨利?剑桥)。 到了十七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腐朽没落,而资产阶级却迅速发展。于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英国人口也急剧上升,人们联系日益密切,而随之出现的同名现象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少麻烦。以防混淆,人们便在附加名和姓之间再添加一个或多个词来进一步区别。后来加上可变的中间名(middle name)。例如: George McadamSmith,其中的“Macadam”即为可变的中间名。 那么姓又是何时在美国出现的呢?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美国的姓始自公元 1000 年。其实,在 1492年美洲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之前,现在美国境内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印第安人没有姓,只有个人名。姓是随着 16 世纪欧洲白人的到来才开始出现的。16 至 17 世纪,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姓名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名和姓,如法学家 James Iredell。从 18 世纪起,由于英籍移民的增加和社会联系的增多,美利坚人作为全美的主体民族也开始用中间名(Middle name )了。现 在 我 们 熟 悉 的 前 总 统 George ,他的名字就是这种情况。 英语姓氏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以变得纷繁复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但是有些来源却是相同的。一种是来自地名。世界各民族的姓都和地名有密切关系 ,英姓中也有类似情况,如由祖先居住的地名而沿用下来的“Arlington”、“Ford”、“Scott”等姓。还有的是起源于行业名。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经济曾突发地繁荣,各种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于是人们就根据职业或者工种来决定自己的姓。现今较为常见的有“Archer”(弓箭手)、“Butcher”(屠夫 )、“Glover”(手套商)、“Harper”(竖琴师)、“Locker”(仓库保管员)、“Potter”(陶工)、“Smith”(金属工 )等等。这些姓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情况。另外,贵族等的头衔也是来源之一。 有些姓最初是一些贵族家庭用来称呼一家之长的,后来为了永保家族荣誉感,便将他们传给了后代,代代相传就渐渐成了姓。“Constable”(王室总管)、“Judge”(审判官)、“King”(国王)、“Mar-shall”(元帅 )等便是此类英姓中常见的。这正是封建社会烙下的印迹。动物也给英语姓氏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某些人出于对动植物的崇拜和赞颂,就把它们的名称拿来作自己的姓。常见的如“Bird”(鸟)、“Fish”(鱼)、“Lion”(狮子)、“Swan”(天鹅)、“Wolf”(狼 )等,以及 Wood”(森林)、“Apple”(苹果)、“Flower”(花 )、“Bush”(灌木丛 )、“Rose”(玫瑰花 )等。还有一些英文姓氏来源于颜色的名称: 英语中的“Brown”(棕色的)、“Pink”(粉红色的)、“Red”(红色的)、“Silver”(银白色的)、“White”(白色的)等就是如此。江河湖海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回顾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英语的姓氏来源十分广博,其历史成因也非常复杂。正是由于各种多变因素的参与,才导致英文姓氏的演变这般有趣。由于姓氏与人类各种社会活动休戚相关,因此才具有非凡的意义。进一步地研究英语姓氏来源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西方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并且,对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翠琼.英语姓氏的起源[J].写作,2006,(22).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2 浅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英语教学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蕴涵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的要求。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内涵;多元化;英语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这些人所说的“语言既不是抽象的'人类语言',也不是微观到个人的'言语',而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族的语言。”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①英国文化;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③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④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当然他们的交流是通过那些懂英语的移民来进行的)。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如中国)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即在中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在南非是南非文化的载体)。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__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因此, 教育 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以中国的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Smith 在1981年曾指出:“一种语言一旦成为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恪守一种文化规约。”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所以,切不可忘记英语运载着的中国文化。 2.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3.补充教学力量,聘请母语使用者任教。 为了补充教学力量,我们请了很多母语使用者来教书。他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来中国任教的人应该接受过必要的训练,对在这一异域文化(中国文化)中“交流时可能遇到的文化歧异有必要的思想准备,这样他们便不会因为听到一个不顺耳的招呼而变得愤怒,不会因为对方的自谦自贬而大惑不解。” 师生必须认识到 “学生的文化环境是文化课的起点,对象国的文化环境是终点”。只有起点确定了,师生才能最终顺利达到终点。 切不可本末倒置,在学习之初教师便一味地将对象国的文化环境强加给学生(将终点作为了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了解学生的文化环境要比让学生了解教师将把他们引进的文化环境更重要。” 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当中,外籍教师若对学生所在的文化环境一无所知,仅把对象国的文化规约呈现在课堂上,不顾冒着与该国文化产生对抗的风险,让学生模仿并接受,可想而知将会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 方法 提出挑战。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颜治强.世界英语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3]张正东.外语立体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1999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解读酒店英语中的语言文化
摘 要: 酒店服务人员应从与饭店英语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出发,领会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以矫正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偏差,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吸收文化和服务客人的目的。
关键词: 酒店英语 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习惯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跨文化语言沟通存在于涉外高星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酒店英语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言文化和交际技能的培训。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语言知识而是思维。当一个人不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时,那必然会发生语用错误。
二、具有本质特性的酒店英语
酒店英语属旅游专业英语范畴,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pertinence)和服务英语的得体性(decency)。语言标准应为:明晰、通畅、表意得当。如:
Waiter:How would you like with your steak?Rare,medium or well-done?(请问您牛排要几成熟?三成,五成还是七成?)
Guest:Rare,please.(三成。)
通常,rare是“稀少”的意思;medium是“中间”的意思;well-done是“干得好”的意思。而出现在服务员为客人点菜的流程中,它的意思就非常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了。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言语得体有这样的描述:“此时此地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使用另一种说法。”请看下面这组酒店客人和服务员之间的对话:
Guest:Hi,waiter,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Waiter: Thank you,sir. Welcome to Holiday Inn.
Waiter顺应英语习惯欣然接受,而非按中文习惯去拒绝,说“No,no,My English is not good.”以示谦虚,否则只会使顾客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由此看出,服务语言的得体性在酒店英语的情境应用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在酒店英语中的体现
文化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思维方式,因此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交汇时,必然会发生冲突。语言学家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交际时出现语用习惯错误。在酒店服务岗位的英语使用时,中英文化的差异将会给酒店服务中的语言交流带来不便。
(一)招呼(Greeting)用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候和打招呼时,常爱涉及对方本身,询问的内容显得十分具体。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最喜欢用的口头语如:
“吃饭了吗?”(Have you finished your dinner?)
“上哪儿去?”(Where have you been?)
如果将上面的招呼用语拿来用在老外身上,定会令他们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在酒店,初次见面对一位英美女客人说:“Did you have your lunch?”她会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这样打招呼是暗示邀请的意思。这也是酒店英语服务中服务人员要引以为戒的。
与之不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weather)、健康状况(health)、体育(sports)或兴趣爱好(interest/hobby)作为话题。如:
What a lovely day!(今天天气真好呀!)
I like hiking,and you?(我喜欢徒步旅行,你呢?)
(二)介绍(Introduction)用语
中国人小学第一节英语课便学了“What’s your name?”这句话。而这句话伴随许多人长大,考过了四、六级,TOEFL,IELTS,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先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如“I am ...”,对方会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因此“I’m ...”这里可以直接译成“请问贵姓?”。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一般只有海关人员、警察采用这种问讯句式。因此酒店员工在客人check-in(入住登记)或check-out(办理退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而得体的问询,以免冒犯客人。
(三)称赞(compliment)和接受赞扬
在人际交往中,谦虚和低调是中国人崇尚的表达方式,常会用“哪里哪里”、“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夸奖。而西方人则认为实话实说才能友好往来,而会欣然接受来自他人的赞扬。也常用赞美作为交谈的话题,如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等。面对客人的赞美,员工的回答应是:“Thank you.”如:
Guest:You did a good job!
Waitress:Ah,thank you.
(四)关于隐私(privacy)
在中国,初次见面询问对方年龄、婚姻、收入是很自然随意的事情。而倾向自我、独立和自由的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这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如: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What’s your salary?(你的薪水是多少?)
以上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服务员切忌问及客人此类问题。因此,当酒店员工对入住客人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时,“Is your husband/wife with you?”或“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这样的问话是不得体的。
(五)搭配词语(phrase)表达
搭配词语指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是民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的搭配思维去套用到英语里面。在酒店用语中经常用到的如:“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black coffee”用汉语表示为“不加糖的咖啡”;“红酒”在英语中是“wine”(不是red wine);而white wine中文也不译成“白酒”。因此在搭配词语运用时,同样要注意词汇表达中的文化内涵。
四、尊重语言文化、提高饭店英语应用能力
世界各民族由于历史渊源、思想方式、生活习性、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语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因此要增强文化意识、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他人文化环境中。
在培养文化意识(culture consciousness),理解语言内涵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则,注重词汇文化差异、句法文化差异及日常习俗文化差异来强化文化意识,为提高正确语用能力奠定基础。不能视酒店英语为简单的口语交流,必须增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要树立英汉语言差异意识,懂得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即掌握一些文化语用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服务人员应改掉以往只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语言文化的不合理做法,把文化因素纳入语言之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努力培养文化习得意识并使文化的规范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既要有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又要有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成为国际化酒店具有跨文化意识人才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enney 著.梁晓波,王才美,刘亚琴译.现代美国饭店经营与管理[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鲍伯・里宾斯基著.李正喜译.专业酒水[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元娜.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4]刘燕婷.旅游英语情景体验式教学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浅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摘要:美国文化是崇尚自由、平等和自我的文化,其包容性十分强,具有多元化的民族融合性。其核心文化特征是追求人人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文化特征在美式英语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文章结合美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对其语言分析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
引言
美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区域和类型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但与其他西方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它不但有别于与其有着亲缘关系的英国文化。而且有别于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首先,语言体现了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化的狭义定义,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的中介。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的形成特点。
一、美式英语的形成背景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文化大融合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在北美建立多个殖民地,而在殖民地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之后不断有欧洲人移民到这片大陆上。自殖民地时期,美国英语就在多民族的接触与融合中从异族的语言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内涵,加快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美国英语的独特的融合特征。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移民群体的语言词汇不断渗透到美国人使用的英语里。
另一方面,美国政治、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推动了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美国英语的独立与发展。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别于英国英语的民族语言,美国英语的形成关键在于这个民族在新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不拘一格地创造和使用新词。而美国英语中丰富的新词都是出现在普通大众的言谈之中。
由于美国新社会特有的力量和群众性语言占据优势,因此,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由下而上发展的。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是美国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方言和俚语一样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是美国民族语言的生命源泉,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美国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区别于英国英语而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二、美式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1、个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在美国英语中的表现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由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美国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表现个人主义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limitation(自我制约)、self-cultivate(自我修养)、self-conquest(自我战胜)、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ontrol(自我控制)、self-dependence(自立)、self-reliance(自我依靠)、self-responsibility(自我负责)、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self-salesmanship(自我宣传)、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protection(自我保护)等。个体主义价值观特别重视对个人空间和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privacy"(隐私)一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生活空间还是在情感处理上,哪怕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
2、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
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并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来自印第安语。如mose(麋)、pecan(美洲核桃)等。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等。另外,许多与印第安人的部落关系、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农作物以及社会机构有关的词也来自印第安语。
3、美国英语使用的通俗化和标新立异的意识
美国人在词语的使用上有通俗化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力求形象、易懂。最能体现美国人用词通俗化的是美国俚语。美国俚语是平民百姓的语言,虽通俗形象不矫揉造作,但有些也难免流于粗俗,这些粗俗的俚语不宜登大雅之堂。但有时为了避免语言单调和落入俗套,上流人物甚至总统也敢离径叛道。贵为总统,出言粗俗,无非是想表明自己敢于向常规与正统挑战,在语言表达上突出自己的粗犷个性和创新意识。
汽车文化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点,美国人经常借用汽车的商标来比喻其他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如,美国Ford汽车公司曾生产一种滞销的Edsel牌汽车,于是,Edlse就常被用来比喻为"彻底失败的产品或人"。
结语
美国英语丰富多彩,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而且,美国英语的每一个演变都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与美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和文化思潮的折射。在美国英语中,不仅蕴藏着美利坚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正国.从美国地名浅析美式英语来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2]陈凌.美国文化在英语中的投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3]张莉娟.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 文化 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1 浅探习语语言在英语中文化要素 1 历史发展的文化要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受民族迁徙、异域民族入侵、民族内部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被烙上了清晰的印痕。作为富含深层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更是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英国历史上,英法两个国家战争不断,其中以英法七年战争和英法百年战争最为著名,法国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 例如习语French leav(e不辞而别)、French frie(s炸薯条)、stew in one’s own juic(e自作自受)等。其中Frenchleave 指在 18 世纪的法国流行一种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辞而自行离去的习俗。而在法语中,也有“英国式告辞(不辞而别)”之说。这也是两国人相互调侃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罗马人曾经统治英国达四百年之久,古罗马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烙印深刻。英语中受古罗马文化影响的习语俯拾皆是,像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历史上英国和荷兰为争夺海上的霸主地位,两个国家在短短 26 年(1652 年至 1678 年)中就进行了2 次战争,双方胜负各半。 为了发泄对战争失败的不满,英国人喜欢把交战国的名称赋予某种贬义加以丑化。诸如习语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我就不是人)、beat the Dutc(h了不起)、Dutch uncl(e严厉训斥者)等都是英国人讽刺荷兰人粗鲁、莽撞无礼的最好例证。到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地区的局部冲突,都对英语产生了影响。习语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1936 年 10 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受到德国法西斯军队和西班牙叛军的联合进攻,在进攻前的动员大会上,西班牙叛军将领Emilio Mola公开宣称,叛军和德国联军的四个纵队正在向马德里展开猛攻,并且他的第五纵队也已经在马德里城内展开活动。后来英语习语the fifthcolumn 专门用来指代被别国收买了而颠覆自己国家的叛徒或别国派入的间谍。 2 岛国地理环境中“海的文化”要素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特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王葆华,2010)英国岛国四面环海,英语习语的形成深受这种特殊的“海的文化”影响。大多数英国人以 捕鱼 为生,因此鱼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和鱼相关的习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像nEither fish nor fow(不伦不类)、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m(好货难求)、cool fis(h怪人)、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长期海上生活中积累的 经验 也反映在习语语言中,如know the rope(s掌握窍门)、cut and ru(n三十六计走为上)、take the wind out of someone’s sai(l先发制人)、sail under false colour(s假冒伪劣)等。其中 sail under falsecolours 指中世纪海盗猖獗期间,海盗船上常常悬挂假旗号,以便于接近其他船只而不引起对方的警惕。后来人们就用此习语指代“假装”或“冒充”的东西。此外,习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来历是指煤都纽卡斯尔的煤矿储量丰富,如果生意人想运送煤碳到这个城市的话,那肯定会血本无归。由于岛国上的可耕土地很少,所以英国人特别注重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中也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习语。 比如lose one’swoo(l大发雷霆),因为羊毛能给牧羊人带来客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了羊毛,也就断了财路,人当然平静不了。再比如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指的是羊叫起来声音很大,但产出的羊毛却很少。 3 风俗习惯的文化要素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Worsley, 2008)身处在特定的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的氛围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受到影响,语言也必然会体现出这些影响。例如习语let one’s hair down(身心轻松)就是英国早期习俗的体现。 古时英国的妇女不论地位高低,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头发梳洗得整整齐齐,但是当她们回到家中独自一人时,为了身心的放松,就把头发披散下来,习语“身心放松”的含义由此产生。另一个例子是来源于中世纪的英国生活习俗,在餐桌中间往往放置的是盐器,宾主落座时,盐器上首坐的是贵宾,而下首坐的是一般客人或随从,习语above the sa(lt德高望重的地位)和below the sa(lt无足轻重的地位)由此产生。 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是英国人日常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语中也体现出了这些食品的重要地位,如bread and butter(生计之需)、bread and chees(e日常食品)、take the bread outof some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like a hot knife throughbutte(r易如反掌)、cry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half a loaf isbetter than no brea(d聊胜于无)等。 4 宗教信仰的要素影响 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宗教信仰,它渗透到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语言交际体系中。早在公元 3 世纪初,英国就设立了__教会,因此大多数英国人信仰基督__信上帝。祈求上帝保佑时,英国人会用手指在胸前划十字,口中说God bless me ;骂人时说God damn you ;不愿意某事发生时说God forbid ;人死了说depart to God。在信徒的眼中,上帝无所不能,一切万物、包括人类在上帝面前都微不足道。 习语Man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直接来自《圣经》中的 故事 和比喻的习语也有很多,如来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习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说的是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日,他邀大臣一千多人在宫中狂饮,许多金银器皿被拿出来待客,席间宫墙上突然有一手伸出来并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大家看后无人能解,于是赶紧把先知但以请来来解字。但以解释说 :你的统治地位已结束,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伯沙撒就遇刺身亡。类似来自《圣经》的习语还有很多,如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t the eleventh hou(r关键时刻)、theparting of the way(s紧要关头)、in sackcloth and ashe(s悲痛忏悔)等。 5 神话寓言的要素影响 世界 文化不仅相通,而且相互影响。“ 英语的 发展史是外来词汇的变异积累过程,也是受民族的 文学作品逐渐浸润、融合、变异的进化过程。”(Herrnst Ein, 2009)民族神话、 传说 和 寓言故事 在 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是影响英语习语的两大主要文化要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兼具人之外形和情感的神令自然人悟其之渺小”。(Turner,2009)古罗马神话是由古希腊神话发展变化而来,到公元前的最后 3 个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使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的结合体。 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就是直接来自这种结合体。例如under theros(e严守秘密)这个习语指的是一天,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Venus)在不惑之年还背着丈夫、儿子与情人偷偷幽会,不料刚好被沉默之神哈坡克拉提斯(Harpocrates)无意中撞见。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Cupid)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气愤,但又怕此事传出去后对父亲和自己不利,苦思良久后心生一计,他摘下一朵美丽的玫瑰花送给哈坡克拉提斯,肯求他不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沉默之神对丘比特发誓会严守秘密。还有类似的习语如the web ofPenelop(e永远完不成的任务)、sword of Damocle(s随时到来的危险)、Pandora’s Bo(x万恶之源)、apple of discor(d争斗起因)、Achilles’hee(l致命弱点)等都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寓言是习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寓言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浓缩并升华为习语”。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是《伊索寓言》,如习语dog in the mange(r损人不利己)讲的是有一只愚笨之极狗,由于它自己不能吃马槽里的干草,便向正在津津有味吃草的马嚎叫,也不让马吃草的故事。类似的习语还有sour grape(s酸葡萄)、cry wol(f虚张声势)、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nourish a viperin one’s bosom(养奸护恶)等。 6 文学作品的文化要素 出自文学巨匠笔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教益的哲理和涵义深刻的词句常常成为习语的另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文学语言对习语的来源贡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精彩词句、故事情节、鲜明人物和历史习语”。 (徐振忠,2010)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公认的对英语习语贡献最多的来源之一。莎士比亚作品的习语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种来自剧作的故事情节 ;一种来自作品的词句。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剧中内容常常被引申成为习语。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哈姆雷特》[3 幕、4 场 ],早期的炸药箱被称作petard,战争是用于炸开敌人坚固的城池。但由于当时的爆破技术还很不成熟,引爆人点燃炸药后还没等自己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当然是引爆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类似的习语还有one’s pound of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u(r另外一回事 ;截然不同)等。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刻,许多习语就是直接来自作品的词句。如bay atthe moo(n空嚷、徒劳)在《裘里斯 · 凯撒》第四幕第三场里的原文是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原文中bay 被用作及物动词,而现代英语倾向于用作不及物动词,因此加了介词at。类似的习语还有flutter the dovecotes(闹得鸡犬不宁)《[柯里奥拉纳斯》]、paint the lil(y多此一举)《[约翰王》]、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随心所欲)《[温莎的娘儿们》]、thereby hangs a tal(e说来话长)《[驯悍记》]等。 英国文坛还有其他许多对世界文学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巨匠,如乔叟、米尔顿、柯勒律治、拜伦、狄更斯等。他们的作品也对英语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习语albatross round soneone’s nec(k提醒某人不犯错误之物)出自柯勒律治的长诗《老水手之歌》。 信天翁是一种海鸟,可以在睡觉时翅膀不煽动并浮在空中,据说随便杀死信天翁会招致厄运。柯勒律治的诗歌中讲述了一位水手由于自己的大意,射杀了一只信天翁,结果在航行途中他麻烦不断,还差点丧命。后来他才悟出个中的缘由,上岸后他把那只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脖子上,以表达自己示忏悔的心情。来自文学作品的习语还有all hell breaks loose(闹翻天)(米尔顿,《失乐园》)、at sixs and seven(s杂乱无章)(乔叟,《特洛莱斯和克丽西德》)、mind one’s ey(e小心谨慎()狄更斯,《巴纳比·拉奇》)等。 结语 语言学家Hudson指出 :“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常常难分彼此”。(Hudson, 2011)习语的形成与其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是孕育培植习语的温床”(McMordie, 2006),如果对习语的文化背景没有认真的研究,就难以理解它们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只从六个方面粗略讨论了影响习语形成的文化要素,以期希望对英语习语 爱好 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和恰如其分地运用习语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2 浅析中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 英语学习 ,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知识;语言意识培养 1.引言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它培养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交际,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突显出来。 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意识指语言的固有能力来处理信息,是洞察语言本质和功能的语言能力。本文中的语言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表现为是由文化、政治、社会和习俗等方面组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点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蕴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从而培养英语思维。语言意识的培养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思维方式 ,交际也就更能达到理想效果。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或者社会一部分范围内流行的一套价值观念和信仰,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坤,2008)徐行言在《中西文化比较》(2004)中,对文化的理解与概括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把文化理解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把文化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根据裴文的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参见王建坤,2008):(1)语言是一种文化;(2)语言是文化的工具;(3)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4)语言是文化的形式;(5)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由此可见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就谈不上语言。语言学习需要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了解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更好地运用语言。 3.从建构主义看语言中的文化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范琳,2003)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皮亚杰,后经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学 教育 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构主义是源自 儿童 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清楚地说明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项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所说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一种 方法 ,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该方法主张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信息的灵活性,最后获得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4.培养语言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发展,旅游的兴旺,经济和政治体系变化,移民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等原因,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会对交流产生微妙和深刻的影响。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可能妨碍文化和语际的正常交流。 英语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交流和交际,是为了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克服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成功。 5.交际教学法的弊端 巴克斯(2004,参见孙鸣,2007)认为,业内人士大都默认为:交际法不仅是先进的方法,而是唯一正确的学习语言的方法。根据语言学家威多森(Widdowso ,H. G. 1991,参见孙鸣,2007)对交际教学法的分析与评价,交际教学法注重让学习者用语言做事,表达观念和完成各种交际行为。 它强调“做”、“自然学习”和“自然语言使用”,在学习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经意地学习语言,通过“做”而“知”。交际教学法所关注的是给学习者创造使用该语言的条件和情景,而不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的词句和语法。 从认知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始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某物是事实的知识,是人有意识掌握的、可以陈述的、以命题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事实、概念、或观念构成的信息。(孙鸣,2007)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的使用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桂诗春,2002,参见孙鸣,2007)语言的认知设计陈述性知识,而语言的使用则涉及程序性知识。 近几年,交际教学法盛行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出来。交际教学法所主张的由“做”而“知”, 忽视了外语学习认知过程中陈述性知识的作用,不符合外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并不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环境。 而提倡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更符合外语学习认知的过程及规律,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需要有文化的参与。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特征往往反映着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维习惯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篇1 浅探英汉委婉语对比 摘 要: 本文应用范畴和构造手段对英汉委婉语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 文化 现象。研究英汉委婉语的异同,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应用范畴 构造手段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由词头“eu”(good)和词干“phemism”(speech)构成,意为吉利之语(words of good omen)或优雅的说法(good speech)。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我们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同社会心理和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社会的发展、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应用范畴的对比 1.关于疾病的委婉语 生病是人们忌讳说的,因而东西方人常常用委婉语表达。在现代英语中,多用trouble婉指病,如heart trouble,lung trouble等。cancer的委婉语为“the Big C”或“long illness”,“terminally ill”。性病在英语里被称为“social disease”,“the French disease”,“certain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汉语里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花柳病”、“富贵病”、“那种病”。汉语中,我们把“生病”称作“身体不好”、“身体欠安”,说“癌症”为“不治之症”。 而在身体缺陷方面,英语中婉称crippled(残疾)为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者用disabled,the 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用imperfect hearing(听觉不完美)代替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视力有障碍的)代替the blind(瞎子、盲人)。在汉语中,四肢残疾称“手脚不灵便、走路不便”,偏瘫称“半身不遂”等,秃顶婉称“谢顶”,耳朵聋称“耳背、耳朵不灵”。其他的还有“挨了一下子”、“划了个口子”等代称“受伤”。 2.关于性的委婉语 从古至今,各民族对性爱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说法均持谨慎态度。随着人类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说法,但其主流仍然采用回避、模糊、委婉的说法。英语中谈及性行为的委婉语有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to go to bed with etc.汉民族历来对性行为持封闭态度,谈及性行为时总是遮遮掩掩,含混模糊。汉语中表达性爱的委婉语有:同房、夫妻生活、房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在谈到性行为不检点时,英语中有free love,trial marriage,love companion,mixed singles等模糊与中性化的委婉语。汉语中则采用较严厉的贬义词抨击不检点的性行为。如男盗女娼、三者插足、寻花问柳、水性杨花等。对于妓女这一令人鄙弃的角色,西方社会给予了许多雅号,如,street walker,street girl,a woman of the town,pavement princess。谈到怀孕时,英汉两种语言均用委婉语,如英语很少直接说pregnancy(怀孕),而说be in the family way,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in a delicate condition,knitting little bootees etc.汉语则说,有喜了、要当妈妈了、身怀六甲等。 3.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古今中外,无论东西方,“死亡”都是一个避讳莫深的话题。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尽量回避“死亡”二字而尽可能用委婉语代替。虽然英汉语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其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1)英汉表达死的委婉语在体现社会地位上大相径庭。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西方人笃信__,认为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故生来人人平等。英语中有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头衔和地位并不能免人一死。在死神面前,卑贱者和高贵者一律平等。 (2)由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英语中die的很多委婉语来自《圣经》,如to go to a better place/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世界),to go to Heaven/Paradise(进入天国)。汉语中,入佛门的则说“迁化、圆寂、舍生”等;对信仰道教的则说“蝉脱、羽化、别驾、遁化”等。 (3)因价值观念的不同,英汉委婉语也不同。汉语中表“死亡”的委婉语还有褒贬之分,如壮烈牺牲、慷慨就义、为国捐躯等。英语国家的民族英雄常常受人敬仰,在英语里找到一些表示为国家或事业而捐躯的委婉词语,如bite the dust/the ground,fire one’s last shot,give one’s life,kiss the dust lay down one’s life。 4.有关“低微职业”的委婉语 在英汉这两种语言里,职业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为提高某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人们往往使用委婉语加以美化。这种现象在现代英语中俯拾皆是:把maid(女仆)或housekeeper(女管家)称为domestic help(家务助手)、day-help(白天帮工)或live-in help(住家帮手);一般服务员也升级为service manager(服务管理人员);butcher(屠夫)也改称为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garbage collector(垃圾收集工)也称sanitation engineer(环境卫生工程师)。 现代汉语也有类似的职业委婉语,“理发师“成了“发型设计师”,理发店也随之改成了发型设计中心,“佣人”成了“家政人员”,“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用“服务员”代替“跟班、听差、跑堂”,“司机”代替“车夫”等。这些职业委婉语的使用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追求高雅的心理趋势,另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人的尊重意识和平等观念。 5.关于年龄上的委婉语 英语中有关老的委婉语很多,这与其文化密切相关。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讲究独立与隐私,子女成人后即与父母分居,老人生活孤单寂寞,于是老成了生活中的一大忌。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老的委婉语。如:senior citizen,advantage in the age,the mature,seasoned man等。 同时人们把晚年称为golden years(黄金年华),养老院并非理想去处,也被婉称为a home for adults(成人之家)、a rest home(休养所)等。然而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因为中国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在中国,“老”字带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人们有时还倚老卖老,以老为荣。 如什么“老板、老大、老总、老师、老师傅”等。汉语中类似“年老”的委婉语也很多,如:古稀之年、高龄、高寿、桑榆、夕阳红等。同时,中国人还常把老字放在姓氏的前面或者后面,来称呼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以表尊重,如:老赵、王老。这体现了中国重视老人的价值观,而这些在英美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可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截然相反。 三、英汉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对比 由于英汉民族的语言不同,两种语言在文化、语言形式和 思维方式 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英汉委婉语的差别正是由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差异所造成的,主要体现在英汉委婉语各自的词汇形态特点、语义特点和语法特点等方面。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通过语音及语法手段构成委婉语,或拼写形式的变异,达到委婉的目的,汉语却侧重于词汇手段。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1)缩略(Abbreviation):ladies代替ladies’ room,婉指女厕所。 (2)尾脱落(Apocopation):lav代替lavatory(厕所)。 (3)首字母缩略(Initiating):.代替body odor(狐臭)。 (4)逆生(Backforming):ecnop 代替ponce,婉指“拉皮条的人”。 (5)音节或字母重复(Reduplication)pee-pee=piss(小便)。 (6)音节扭曲(Phonetic Distortion)Cripes=Christ(基督)、God(上帝)。 (7)混合词(Blend word):gezunda=This object“goes under”the bed.(那东西放在床底下,即“夜壶”)。 (8)小词(Diminutive):heinie=hind end(后端,即“臀部”)。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 歇后语 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比如骂人时说:茶壶里的水(滚开)。 (3)换字法。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4)符号替换法。例如:“×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如广州人把“气死我”说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说成“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 反义词 ,这里用“生”避开了“死”。 三、结语 笔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从应用范畴与构造手段两方面进行了比较,试图找到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委婉语不仅仅是修辞现象、语言学现象,更蕴含浓厚文化内涵、民族特征。在各个国家的日常交往及工作中,委婉语的运用极为广泛,它可以润滑和协调人际关系,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充分认识其构造手段、形式特点、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志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刘瑞琴.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篇2 浅谈英汉词缀对比研究 【摘 要】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构词法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分析了这两种语言的词缀,通过前缀和后缀的词缀对比,会给英语教学以及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词缀;前缀;后缀;对比 1 词缀的定义 词缀法是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造新词的 方法 (陈,1991),也叫做派生法。总的来说,前缀起着语义功能,而后缀有语法功能。在英语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它在新的 英语单词 中占。在汉语中,由词缀法构成的词非常少,然而词缀化是汉语本身发展的自然趋势(吴,2001)。 2 英汉前缀对比 英汉前缀的不同反映在英语比汉语有更多的前缀。英语前缀是构词主要的成分,仅次于词根。整体来说,英语派生过程比汉语更复杂、更多样化。 英语前缀的分类 英语前缀大多只是改变词义而不改变词性,所以英语单词是在意义的基础上分类的,英语前缀可以分为九类,列举如下: 汉语前缀的分类 汉语的前缀表示语法意义,其首要功能是改变词性,这种功能相当于英语的后缀,这是两种语言最大的区别。汉语的前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是为了构词,如“老”,老婆、老大、老虎;“阿”,阿爹、阿婆。另外一类不全是语法的性质,可能会改变词性,汉语前缀根据意义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汉语前缀和其相对应的英语形式: 1)否定前缀 不人道 inhuman 非正式 informal 不科学 unscientific 非导体 nonconductor 无形 invisible 无条件 unconditional 2)态度前缀 反建议 counterproposal 亲美 pro-American 反常 abnormal 伪政府 pseudo-government 反社会 anti-social 3)程度或大小前缀 超自然 supernatural 泛非 pan-African 超音速 hypersonic 次大陆 subcontinent 准学者 quasi-scholar 4)数字前缀 半封建 semi-feudal 单边 unilateral 半人半神 demigod 单晶体 monocrystal 双音节 disyllabic 多中心 polycentric 双语 bilingual 多级 multipolar 英汉前缀的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测出两种语言的大多数前缀都有对应关系。总体来说,英语前缀在不改变词性的基础上,对词根起着语义功能,而汉语前缀具有语法的功能,更倾向于语义分类。 然而,在两种语言中,由相对应的前缀构成的派生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一种语言中的派生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有着相同意义也可能不是派生词。例如,“不毛”在汉语中是个派生词,由前缀“不”和名次“毛”组成。在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是“barren”,是个单词素的词。同样,英语中派生名词“non-smoker”是由一个前缀“non-”和一个名词“smoker”组合起来的,在汉语中是个名词词组“不吸烟的人”。 许多前缀具有多种意义,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即一种语言的前缀在另一种语言中具有几种意义,反之亦然。英语前缀“a-”有三种意思:a. 强调原来的意思,如await; b. 改变词性和意思,如awash; c. 非、不, atypical。在汉语中,前缀“不”可以用英语中不同的前缀来表示,如un-, il-, ir-, a-等。 3 英汉后缀对比 与英语相比,汉语中表示人的后缀比指示状态和动作等的后缀多。两种语言的后缀都是加在词根之后。 英语后缀的四种范畴 英语后缀是对原来的词的一种修饰,它改变了词原有的词性。英语后缀有四种类型:名词后缀、形容词后缀、副词后缀和动词后缀。当词根加上这些后缀后,分别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 汉语后缀的分类 与英语后缀不同,汉语后缀主要构成名词。加上后缀的词根几乎限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尤其是名词。下文选择了若干汉语后缀和所对应的英语后缀。 1)名词后缀 ①表示代理人和职业的后缀 专家 specialist 教员 teacher 银行家 banker 打字员 typist 发明家 inventor 技术员 technician 读者 reader 讲师 lecturer 逃亡者 escapee 工程师 engineer 马克思主义者 Marxist 魔术 师 magician 助手 assistant 积极分子 activist ②表示属性、状态和学说意义的后缀 灵活性 flexibility 创造性 creativity 正确性 correctness 湿度 humidity 长度 length 唯心论 idealism 相对论 relativity 社会主义 socialism 达尔文主义 Darwinism 电子学 electronics ③表示亲昵或轻蔑意味的后缀 胖子 fatty 酒鬼 drunkard 赌棍 gamester 电影迷 filmnik 2)动词后缀 人格化 personify 简化 simplify 深化 deepen 现代化 modernize 革命化 revolutionize 3)形容词后缀 男孩子气 manly 孩子气 childish 阔气 luxurious 傲气 cocky 井然 orderly 默然 speechless 4)副词后缀 油然 spontaneously 惨然 miserably 特地 specially 继而 afterwards 率尔 rashly 英汉后缀对比分析 如上所述,汉语在构成名词方面有丰富的后缀,尤其是指示人的名词。据估计汉语表示人的后缀在词缀中达到32%,在英语中只有13%。两种语言的后缀很明显的不同在于汉语后缀大多带有些许感情色彩,尤其是轻蔑意义;而英语后缀很少带有这种贬义的感情色彩。 汉语中一定量的后缀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后缀,因此,在英语中由自由词来表达这些后缀的意思,例如桌子(desk)、杯子(cup)、石头(stone)、尾巴(tail)、泥巴(mud)。同样,当表示女性的后缀附加于对应的动词之上,整个词就代表了女性。然而,在汉语中单个词就代表了相同的意义,比如女演员(actor-actress) and母老虎 (tiger-tigress)。 后缀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加上后缀的英语派生词与加上前缀的汉语派生词相对应,比如,“lawless” 和 “fearless”分别译成“非法”和“无畏”。英语中带有指小意义名词后缀在汉语中经常译成前面加“小”的名词,如小鸭(duckling)、小猫(kitten)。有时,同时使用前缀“小”和后缀“儿”,如小罐儿(cannikin)。 4 结语 总之,科技全球化给英语和汉语提供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比较。英汉词缀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将两者相比不仅有益于 英语学习 者深刻认识两种语言,而且有益于他们丰富英汉词汇。 【参考文献】 [1]陈治安.英汉词缀法构词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1). [2]韩汉雄.英汉词缀比较及 其它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7).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吴东英. 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 (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2010. [6]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J].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0(3).
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源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剖析其不同的自然观、世界观,寻求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文化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西禁忌文化对比研究
摘 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禁忌的对比研究,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避免交际冲突和失败,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禁忌;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禁忌(taboo) 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gan(汤加语),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指通过禁止人们实施某种行为或者回避某些话语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达到消灾避祸目的的规范。由于文化不同,各国间的禁忌习俗也不尽相同。
禁忌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禁忌几乎无处不在,按照禁忌的范畴来分,可分为宗教禁忌和生活禁忌,其中生活禁忌包含其中生活禁忌包含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等方面,本文主要从宗教和生活禁忌两个方面探讨各国文化的异同。
一、宗教禁忌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不同的信仰,英语国家的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另外还有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中国的宗教的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宗教不同,禁忌也有很大差异。
1.基督教禁忌
基督教忌讳拜除上帝以外的偶像,进入教堂要严肃,保持安静,以表达对神的敬意。忌食带血的食物,忌衣冠不整和在聚会或礼拜中吸烟等。同时,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人们都记得耶稣被叛徒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因此在耶稣受难日的当天,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钉马蹄,钉钉子等。
2.天主教禁忌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教派之一,除基督教的某些禁忌外,天主教还有自身独特的禁忌。如:天主教的主教、修女和神父是不能结婚的,因此他们的相关隐私如子女问题是不能问及的。参加丧礼忌穿色泽艳丽的衣服,忌说笑;丧礼后两三星期死者亲属忌见客人,一年内忌参加大型宴会或舞会等。
3.佛教禁忌
佛教禁忌包含身体行为方面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语言方面的禁忌如不妄语,不恶口;意识方面的禁忌如不贪欲等。因此,信奉佛教的人忌吃荤食、不结婚、不蓄财。僧侣和教徒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部经过,忌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部。忌当着僧侣的面杀生,喝酒,吃肉。女士面对僧侣忌穿着暴露;对于女信徒,在生理期间不得进入寺院朝拜,以免亵渎神像。
4.伊斯兰教禁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奉者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饮食方面,信仰者忌吃自死和非正常死亡的动物,忌饮酒。妇女忌外出工作,忌与男子相互观看,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带面纱。(《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①他们认为妇女除双手、双足和面部外,其余身体部位,不能显露给丈夫以外的男子观看。在卫生方面,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如大小便均需用左,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尤其是事物。
二、生活禁忌
生活中禁忌很多,比如在英国,避免问他人私事,不能插队,忌购物时讨价还价等。下面着重谈一下饮食和饮酒方面的禁忌。
1.饮食禁忌
饮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禁忌包含饮食内容和饮食方式两个方面。中国人的饮食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规矩而不是饮食内容上。中国人几乎什么都吃,包括动物的头脚和内脏。英语国家的人忌吃肥肉、粘骨,忌食动物的头脚或内脏制成的食品。忌食狗肉、蛇肉等特殊动物制成的食品。忌食大蒜等有酸辣味道的食品。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一些禁忌,如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用刀叉进菜时忌叮当作响。餐毕,刀叉忌乱放。忌当众挑牙,口中有食物时讲话。
2.饮酒禁忌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饮酒禁忌方面有较大差异。西方酒类繁多,讲究不同场合,不同饭菜配不同的酒。比如,饭前喝开胃酒,饭中喝佐餐酒,饭后喝鸡尾酒或威士忌酒等。隆重的宴会上,他们会一道菜换一种酒,有时会把几种酒参在一起混饮。而中国人主张隆重场合喝一种酒,混饮现象更是少见。西方人喝酒忌畅饮,一醉方休,而中国人忌牛饮或急饮。主人给客人斟酒宜勤,但忌浅、忌溢。
三、社交禁忌
在英语国家里,拜访某人需提前预约,否则会打乱别人的安排,造成不便。突然造访被视为粗鲁无礼的表现。以前中国人除了大事没有预约访客的习惯,但随着社会节奏的较快,预约访客逐渐开始实行,但没有那么严格。在预约到达时间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晚到十分钟被视为正常现象,美国人习惯晚到3-5分钟,因为一般情况下女主人忙于饭菜,饭前5分钟才有时间换衣服,早到会使主人感到尴尬。在中国,人们习惯于提前4-5分钟到达以示尊敬。
在西方国家,隐私是最大的禁忌。与西方人交谈时切忌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年龄、收入、婚姻等。而在中国上述问题则被作为关注的话题加以讨论。中国人也有忌谈的东西如涉及个人尊严、缺点、短处等方面的事情。
在英语国家,有一火不点三支烟的忌讳。也就是说点一次火只能连续给两个人点烟,如果给第三个人点烟时需重新点火,否则会给其中一个人带来不便。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传统的节日互送小礼品是常有的事儿,但忌送重礼,重礼被认为是一种行贿行为。在美国,忌讳在公共场合或者业务交往过程中送礼,忌讳送有公司标志的东西(好像是在为公司做广告)。在英语国家,毫无缘由的送礼会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这和中国相似。
四、其他禁忌
关于颜色的忌讳。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巴西人忌讳黄色。在中国,忌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和写信。
关于数字的忌讳。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公共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星期五”在西方被视为黑色星期五。据说耶稣是在这一天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亚当夏娃是在这一天偷吃禁果的,大洪水也是在这一天爆发的。
中国人忌讳使用“四”和“三”(散的谐音),在喜庆场合避免使用这些数字。
由此可见,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禁忌,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禁忌就会导致友谊破裂,交际失败,种族冲突等严重问题。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达到交际成功,避免文化冲突,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通过深入的对比研究,提高文化意识,减少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宗、聂嘉恩、郭全胜,《中国实用禁忌大全》,1991,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 胡文中、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998,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李建军、李贵苍,《跨文化交际》,201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
摘 要: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对于了解西方文化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方面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我们的了解。
关键词:禁忌;餐桌;礼仪;中西方
一、引言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可小觑。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主要由入席离席、餐具使用与摆放、上菜顺序及品酒四个方面组成。本文旨在介绍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差异,主要从餐具摆放及使用这一方面来比较中西文方餐桌礼仪禁忌的差异,并剖析这些差异背景,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二、问卷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问卷进行发放,采访被调查者,我们了解到大家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禁忌的认识很局限,并且极少数人对其后的文化背景进行过探析,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下面是我们分析问卷的详细情况,通过分析问卷,我们可以得出被调查者中大二的较多,占有效百分比为;大一占,大三占,而大四的最少,占有效百分比为。被调查者中英语类所占比例为,非英语类占,英语类和非英语类所占比例几乎相当。通过这些问卷的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禁忌了解程度一般,而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了解。
具体分析问卷得出,大家对于极少数禁忌了解比较深,但是却很少有几个人了解到其中的文化渊源,对于其它中西文化餐桌礼仪禁忌的了解有限,有待加强。因此,我们将主要从中西文化餐桌的餐具使用及摆放这方面的对比和背景进行分析,系统的分析中西文化餐桌礼仪并究其根源。
三、正 文
餐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餐具的摆放及使用
(1)筷子的摆放、使用及禁忌(忌讳、讲究)
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
在中国餐桌上会看到一些这样的场景,客人拿起筷子夹菜时会举棋不定,不知道夹什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筷”,在正式的场合中疑这是较为忌讳的,在非正式的场合中则不是很严格。在夹菜时一些客人用筷子在菜盘里来来回回扒拉到底要夹什么菜,这种现象被称为“脏筷”。脏筷从浅层意义上来讲是不礼貌的。有时候大家会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两个人同时夹同一道菜时,不小心筷子撞在一起的情形,这一现象被称之为“抢筷”。为避免尴尬,人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巧妙地半开玩笑地说一句:“让我来帮你夹怎么样?”或者一方表示谦让地让对方来先夹。一般在连续就进餐时,筷子上仍然留着吃上一道菜留下的残迹就去夹菜的情况被称之为“粘筷”,这是忌讳的,所以在打算夹菜时要轻轻小嘬筷子,来避免夹别的菜时筷子上还粘着东西。
在吃放间隙聊天的时候,筷子的一大禁忌就是“指筷”,及用筷子指人。在用餐之时,最为忌讳的是“供筷”,就是将筷子插在饭菜上或者自己的饭碗中央。在中国的传统当中,一般在祭奠去世的人会上香叩拜,如果将筷子插在饭菜中央就与这一情形及其相似,因此,供筷不论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中国餐桌上都是最大的禁忌之一。
除了以上描述的之外,中餐当中使用筷子的禁忌还有忌“刺筷”,即在夹不起菜的时候将筷子当叉子用,扎着夹;忌“别筷”,就是拿筷子当刀使用,用筷子撕扯肉类菜;忌“泪筷”,即在夹菜的时候使菜上有的汤汁淋了一桌;忌“敲筷子”。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桌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忌“叉筷”。 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大头,一根小头。用餐完毕,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上。
(2)西方餐具的摆放、使用以及禁忌
相对于中餐,西餐的餐具则更为复杂。狭义上的西餐餐具有:刀、叉、匙三大件。刀子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子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子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而广义上的西餐餐具则包含: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
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些物品,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
西餐用餐餐具摆放为八字形,如果在用餐中途暂时休息片刻,可将刀叉分话盘中,刀头与叉尖相对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还是继续吃。用餐结束的摆置方式有两种:用餐结束后中,可将叉子的下面向上,刀子的刀刃侧向内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上。在宴会中,每吃一道菜用一副刀叉,对摆在面前的刀叉,是从外侧依次向内取用,因为刀叉摆放的顺序正是每道菜上桌的顺序。刀叉用完了,上菜也结束了。刀与叉除了将料理切开送入口中之外,还有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用:刀叉的摆置方式传达出“用餐中”或是“结束用餐”之讯息,而服务生是利用这种方式判断客人的用餐情形,刀叉柄朝向自己并列放在盘子里,则表示这一道菜已经用好,服务员就会把盘子撤去。
参考文献:
[1]蔡德贵、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上)――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2007(02)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背景: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5]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6]林美泳,吴晓芳,吴家铭.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2009(16)
[7]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8]杜莉, 孙俊秀. 西方餐饮文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新教学大纲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考试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每种语言都背负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要谈到英语教学就不能回避中英文化的差异问题。(一)中英文化存在的一些差异一、从词汇的文化负载中看差异词汇中往往负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如在中国虎代表的是百兽之王,词汇中常常出现将门虎子、虎踞龙蟠、虎虎生威等词语。但在英语中虎的地位被狮子所代替。如英国的别称以及前段时间播映的动画片《狮子王》。又如狗在中文中多含贬义:狗腿子、狗奴才等;而在英国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再如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horse)、a busybody并非大忙人而是“好管闲事的人”、black tea并非黑茶而是红茶、黄色书刊不是yellow book而是dirty book……;因而如果根据字面直译就会闹出大笑话。二、从姓名及称谓中看差异1、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我们知道,姓名由姓(Family name)与名(Given name)组成。英国人的排列方式是名(Given name)+姓(Family name)而中国人的却与之相反是姓(Family name)+名(Given name)。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差异呢?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有关。由于相较而言英国封建制度存在的时间较短,资本主义发展得较早,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崇尚以个人为中心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因此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强烈的个体本位主义,反映在名字上就出现了名在前的形式。而我们中国具有漫长的封建历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强调中庸之道,反对个人主义。最重视的是家族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由此出现了将家族标识-姓放在前面而代表个人的名放在后的形式。2、姓氏使用的差异由于我国早在远古姓氏出于图腾,进入封建社会后常以出生地、封地、官职、封号等作为姓氏的来源,将姓作为一种荣誉。因此在姓氏的选择和使用上显得极为谨慎和谦恭。而英国人却在姓名的使用上充分显示了其自我、自由的特征。有人以职业为名,如:Cook库克(厨师);有人以家庭关系为名,如:Johnson约翰逊Jackson杰克逊;有人以天气、季节为名:Snow斯诺(雪)Frost梅弗罗斯特(霜)、Summer萨默(夏天);有人以圣经人物为名:Bible拜布尔(圣经);以长相为名:Strong斯特朗(强壮的)、Longfellow朗费罗(大个子);以神话人物为名:Apllo阿波罗(太阳神)、Hymen海门(婚姻之神)、Mars马尔斯(战神);以动、植物名称为名:Bull布尔(公牛)、Wolf沃尔夫(狼)Rose罗斯(玫瑰花);有的以日期为名:May梅(五月)、Sunday森迪(星期日);以物体名称为名:Stone斯通(石头)、House豪斯(房屋)等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论美丑。有姓驼背的、有姓坏蛋的、有姓胖、姓瘦的、有叫教堂,有叫灌木(Bush)的……因而我们在翻译英国人姓名时往往用音译而不用直译法。而在取名时又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差异,那就是在中国社会中子孙及其他位卑者要避尊者讳,不能直呼长辈及位尊者的名讳。例如:唐太宗名李世民,结果观世音菩萨也被改名为观音菩萨;唐朝诗人白居易一生不咏海棠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名为海棠。而在英语国家长辈则以子孙使用自己的名字为荣,于是出现了类似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的称谓,以及爷孙同名的事来。3、称呼上的差异在非正式场合、平辈人中英两国人都喜欢相互以名字来称呼以示亲密。但在上下辈中的称呼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中需要严守上下辈分的差别,对长辈要用尊称不能直呼其名;在英语国家中则不一定严格照此实行,在非正式场合中或双方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则常以名字来相互称呼,对父母、师长、领导、长辈等均是如此。常常出现对父母直呼其名的情况。在对亲戚的称呼中,中国人分得很细而英语国家则是较为粗略。例如:uncle一词的中文含义就有伯伯、叔叔、舅舅既有有血缘关系的也有无血缘关系的,是个统称。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家族观念有着很深的关系。此外,中国人喜欢以职务和身份来称呼,如王老师、老王等;而英语国家则不会如此,如王老师-Mr./Miss/Mrs Wang 而不叫Teacher Wang(但在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种错误)。语言是一种工具,由于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词汇,而留心身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英语词汇是十分必要的。如:E-mail(电子邮件) teletext(图文电视)homepage(主页) mobile telephone(移动电话)……三、日常交谈规则习惯由于我们日常对语言的听说能力注重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对某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如何运用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使用了一些句子无论是从语法角度来说还是从语言角度来说并没什么问题的句子但却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不相符或是想当然地套用一些母语的语言形式即通常所说的Chinese English,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1、对赞扬和感谢的反应就存在着有趣的差异。中国人将自谦当作一种美德,因而在遇到外国人的赞扬与感谢时,外国人说:You did so well. 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Oh,no.或是Well,just so so.而这一反应将引来赞美者的不快。正确的回答应是:Thank 、电话的开场白上的差异Hello, this is May speaking. Is that Mary?这是英语中一个简单的电话开场白。中文意义为:您好,我是梅。你是玛丽吗?这里就不能简单地运用中文想当然地用上I am和Are you的句式。3、其他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纯粹属于自己的隐私似乎没有,而英国人却极为重视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在英国人看来是让人极其恼火的事情。对于这种问题的答案往往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还有一些习惯用法。如:圣诞快乐应为Merry Christmas而不是Happy Christmas同样是快乐不能通用仅仅是因为习惯而已(初中英语沿海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一错误)。当然,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中文与作为综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法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浅谈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 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英语原声电影、录像、VCD的观看,运用网络,通过一些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字面的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其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1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13英汉对比研究分析觉得适合联系我
浅谈中英文化差异新教学大纲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英语考试也逐渐向这个方向靠拢。每种语言都背负着其民族的历史、文化。要谈到英语教学就不能回避中英文化的差异问题。(一)中英文化存在的一些差异一、从词汇的文化负载中看差异词汇中往往负载着许多文化内涵。如在中国虎代表的是百兽之王,词汇中常常出现将门虎子、虎踞龙蟠、虎虎生威等词语。但在英语中虎的地位被狮子所代替。如英国的别称以及前段时间播映的动画片《狮子王》。又如狗在中文中多含贬义:狗腿子、狗奴才等;而在英国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再如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horse)、a busybody并非大忙人而是“好管闲事的人”、black tea并非黑茶而是红茶、黄色书刊不是yellow book而是dirty book……;因而如果根据字面直译就会闹出大笑话。二、从姓名及称谓中看差异1、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我们知道,姓名由姓(Family name)与名(Given name)组成。英国人的排列方式是名(Given name)+姓(Family name)而中国人的却与之相反是姓(Family name)+名(Given name)。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差异呢?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有关。由于相较而言英国封建制度存在的时间较短,资本主义发展得较早,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崇尚以个人为中心深深地影响了英国人。因此这个国家的国民具有强烈的个体本位主义,反映在名字上就出现了名在前的形式。而我们中国具有漫长的封建历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强调中庸之道,反对个人主义。最重视的是家族的传承,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本位主义。由此出现了将家族标识-姓放在前面而代表个人的名放在后的形式。2、姓氏使用的差异由于我国早在远古姓氏出于图腾,进入封建社会后常以出生地、封地、官职、封号等作为姓氏的来源,将姓作为一种荣誉。因此在姓氏的选择和使用上显得极为谨慎和谦恭。而英国人却在姓名的使用上充分显示了其自我、自由的特征。有人以职业为名,如:Cook库克(厨师);有人以家庭关系为名,如:Johnson约翰逊Jackson杰克逊;有人以天气、季节为名:Snow斯诺(雪)Frost梅弗罗斯特(霜)、Summer萨默(夏天);有人以圣经人物为名:Bible拜布尔(圣经);以长相为名:Strong斯特朗(强壮的)、Longfellow朗费罗(大个子);以神话人物为名:Apllo阿波罗(太阳神)、Hymen海门(婚姻之神)、Mars马尔斯(战神);以动、植物名称为名:Bull布尔(公牛)、Wolf沃尔夫(狼)Rose罗斯(玫瑰花);有的以日期为名:May梅(五月)、Sunday森迪(星期日);以物体名称为名:Stone斯通(石头)、House豪斯(房屋)等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不论美丑。有姓驼背的、有姓坏蛋的、有姓胖、姓瘦的、有叫教堂,有叫灌木(Bush)的……因而我们在翻译英国人姓名时往往用音译而不用直译法。而在取名时又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差异,那就是在中国社会中子孙及其他位卑者要避尊者讳,不能直呼长辈及位尊者的名讳。例如:唐太宗名李世民,结果观世音菩萨也被改名为观音菩萨;唐朝诗人白居易一生不咏海棠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名为海棠。而在英语国家长辈则以子孙使用自己的名字为荣,于是出现了类似查理一世、查理二世的称谓,以及爷孙同名的事来。3、称呼上的差异在非正式场合、平辈人中英两国人都喜欢相互以名字来称呼以示亲密。但在上下辈中的称呼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中需要严守上下辈分的差别,对长辈要用尊称不能直呼其名;在英语国家中则不一定严格照此实行,在非正式场合中或双方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则常以名字来相互称呼,对父母、师长、领导、长辈等均是如此。常常出现对父母直呼其名的情况。在对亲戚的称呼中,中国人分得很细而英语国家则是较为粗略。例如:uncle一词的中文含义就有伯伯、叔叔、舅舅既有有血缘关系的也有无血缘关系的,是个统称。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家族观念有着很深的关系。此外,中国人喜欢以职务和身份来称呼,如王老师、老王等;而英语国家则不会如此,如王老师-Mr./Miss/Mrs Wang 而不叫Teacher Wang(但在我们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种错误)。语言是一种工具,由于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一些新的词汇,而留心身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英语词汇是十分必要的。如:E-mail(电子邮件) teletext(图文电视)homepage(主页) mobile telephone(移动电话)……三、日常交谈规则习惯由于我们日常对语言的听说能力注重得还是不够,尤其是对某些词句在具体语境中如何运用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出现使用了一些句子无论是从语法角度来说还是从语言角度来说并没什么问题的句子但却与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不相符或是想当然地套用一些母语的语言形式即通常所说的Chinese English,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如:1、对赞扬和感谢的反应就存在着有趣的差异。中国人将自谦当作一种美德,因而在遇到外国人的赞扬与感谢时,外国人说:You did so well. 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Oh,no.或是Well,just so so.而这一反应将引来赞美者的不快。正确的回答应是:Thank 、电话的开场白上的差异Hello, this is May speaking. Is that Mary?这是英语中一个简单的电话开场白。中文意义为:您好,我是梅。你是玛丽吗?这里就不能简单地运用中文想当然地用上I am和Are you的句式。3、其他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纯粹属于自己的隐私似乎没有,而英国人却极为重视个人隐私。中国人见面喜欢问的年龄、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问题在英国人看来是让人极其恼火的事情。对于这种问题的答案往往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还有一些习惯用法。如:圣诞快乐应为Merry Christmas而不是Happy Christmas同样是快乐不能通用仅仅是因为习惯而已(初中英语沿海版教材中就曾出现这一错误)。当然,作为分析性语言的中文与作为综合性语言的英语在语法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二)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浅谈中英文化的差异的意义在于:由于存在差异,我们的母语-中文势必对我们学习英语产生一些负迁移作用,如何通过了解差异,在教学中 避免母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首先,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英语原声电影、录像、VCD的观看,运用网络,通过一些有声的无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字面的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其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英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A Contrastive Stud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除了英语小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另外:除了题目外,论文中所有英文的字体均采用“Times New Roman”)
(学院、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Abstract】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 (英文摘要:上空二行;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其他任何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Key Words】 idiom; comparison; English; Chinese
(英文关键词:题目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两个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置于粗体方括号【】内,顶格放置;随后的内容与前面的粗体方括号【】之间空一格,不用任何其他标点符号,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不加粗,除了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的首字母不大写,各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分号之后空一格;最后一个关键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单倍行距。)
1. Introduction
(顶格,除了第一个单词及专有名词外,其他单词首字母都不要大写;标题最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上空两行)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 So, this essay is trying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oms in terms
of their essential meaning, customary usage and typical expression
(Chang Liang, 1993:44; Li Guangling, 1999).
(段落第一行缩进4个英文字符;夹注的标注法:出现在夹注中的作者必须与文后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注意一个或多个作者间的标点符号,时间、页码等的标注法;另外,汉语参考文献的作者要以拼音形式出现,不能出现汉语姓氏;夹注出现在标点符号之前)
…。小节以下层次,采用希腊数字加括号为序,如(i),(ii)…;之后再采用字母加括号,如(a),
(b),…;每章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加粗;每节(及小节以下)题目左顶格,小四号字,不加粗但要斜体;所有章节的题目都单独一行,最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Feng (1998) found some problems 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注意此句中夹注的另一种写法):
(9)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10) People take no thought of the value of time until they lose
it.
….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 (i) ….
….
(ii) ….
….
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小四号,加粗,后面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Sanved, ed. The Oxford 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anecdotes[C]. New
York: OUP, 1981.
常亮,“关于英语的偏离否定”[J] 。《外国语文》,1993,4:44。 冯树健,“否定之否定新说”[J] 。《英语辅导》,1998,6:11。 李光陵,“不完全否定浅析” [J] 。《大学英语》,2000,30:30。
(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所有文献的排列顺序:尾注:按照编号顺序。夹注:英文文献----网络文献----汉语文献,各个文献的先后以作者的姓氏字母或拼音为序,不用单独加序号或编号;每个参考文献的第二行起必须缩进4个英文字符;倍行距;另外,与文中的夹注一一对应;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写法请参照写作指南中附件2的内容)
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另外英语论文还包括英语相关专业人员必要地用英语撰写学术报告或毕业论文等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领域、不同的刊物对英语论文的内容、格式等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在文体和语言特点上既有许多共性,也不乏各自特点。
格式:
York: OUP, 1981.
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摘要
1、英文摘要是应用符合英文语法的文字语言,提供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的短文。(内容基本与中文摘要相同,但不用完全逐句对应)。
2、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自成一页(1页即可),放在中文摘要页之后。
3、英文字体与行间距: 统一使用“西文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倍行间距。
4、英文题目: 使用三号字加粗。
5、英文摘要: “Absract”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英文摘要具体内容使用四号字。
6、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顶格,使用四号字并加粗。
每个关键词使用四号字
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论文
浅谈中西方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的现代思考论文
摘要: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和表达习惯为切入点, 进一步印证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有关语言决定思维并影响思维的基本结论。在二语习得中要注意两点:其一, 通晓外语首先要精通母语;其二, 中西各个领域长期、深入的交融, 可能造就出一大批从思维到行为上汉化的西方人和西化的中国人, 其前提是精通双语。
关键词:语言; 思维;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的根本应是透过众多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 挖掘出这些差异的本质, 如是, 才有益于更准确地研究和把握好中西比较这一内涵丰富、纷繁复杂的课题。由此,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比较之源, 换言之, 有关中西文化比较所有问题的研究, 都可能归结到两种语言及每一语言对各自使用者思维的影响这一维度上。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决定论”由萨皮尔提出, 指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与行为, 而且与思维模式互相影响, 并由此得出“语言决定论”的结论, 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 语言的用法或结构会反映出人类的习惯或模式。“语言相对论”是萨皮尔的学生沃尔夫提出的, 认为语言不仅影响思维, 也同时影响认知。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提出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一直以来, 学界对该假说的评价众多, 批评之声尤甚。角度不同、研究对象迥异, 自然难有定论。不妨以汉语、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对其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影响为例, 来探讨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理论解释力。
1. 汉、英语言形式的差异对思维的影响
(1) 文字起源的差异。汉字源于象形文字通过其字形可引发意义上的联想。因此, 汉语有助于使用者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属于拼音文字, 字形和意义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 词与词之间需要形成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因此, 对某一概念的认识必须遵循由定义到推理的思考过程, 这就促进了英语使用者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 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隶属印欧语系, 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英语结构紧凑, 汉语结构松散。英语中频繁使用关联词, 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汉语中则很少使用关联词, 句意的通顺依靠意义的连贯, 依靠体会和领悟字面之外的深意。由此可见, 英语语言结构呈现的是分析思维, 亦即逻辑思维;而汉语结构呈现的则更多是关联思维而非分析思维。
2. 汉、英语言习惯的差异对思维的影响
(1) 复合句语序的差异。英语注重形合, 即侧重形式, 注重结构严谨, 因此, 英语复合句的语序表现为以谓语动词为轴心, 运用各种形式的关联词, 把句子的其他成分嵌扣在主句的主谓结构前后, 呈现出由中心词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而汉语则体现为意合, 其复合句的语序多遵循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 体现为句子形式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英、汉复合句语序的不同, 反映出的是英语的分析与逻辑思维和汉语的直觉思维之间的差异。
(2) 叙事顺序的不同。汉语叙述和说明事物的习惯是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 其思维方式表现为发散型思维;英语叙事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 其思维方式表现为分析性思维。
(3) 语态使用的差别。英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同等重要, 句子主语的选择也不局限于人称主语;相反,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以人称作主语, 以使用主动语态为主, 大量的被动句都习惯以主动形式表达。英语、汉语语言表达在语态使用习惯上的不同, 体现在思维上就是英语重逻辑、重客观思维, 而汉语则重主观思维。
(4) 语篇展开方式的差异。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 英语段落通常以主题句开头, 直截了当点明段落的主题, 接续的各句都围绕该主题展开, 属于典型的演绎与归纳型段落, 而汉语的篇章发展呈螺旋型, 篇章的主题绝大多数不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点明, 而是从各种角度间接阐述出来, 习惯于先分后总, 先因后果。英、汉语言语篇展开方式的不同, 表明英语思维是线性思维, 而汉语思维则是螺旋式思维。
3.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基于前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语言形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差别的比较与分析, 不难发现汉语的象形文字和英语的拼音文字从本源上决定了分别以汉语和英语为本族语的中国人与英、美等西方人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必然性。象形文字所可能引发的形象思维、关联思维、发散思维、主观思维或直觉思维、螺旋式思维等, 都在汉语及其使用者方面得到体现;而拼音文字所可能带来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分析性思维、线性思维等, 也都在英语及其使用者方面得以印证。由此看出, 至少就汉语、英语而言, 萨皮尔论述的“语言决定思维模式”不无道理。此外,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形式及语言习惯对各自使用者思维的影响, 也在上文的比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 语言决定思维也影响思维。
二、中西方语言与思维之比较
中国哲学方式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西方的哲学思维则希望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获得和传递精确可靠稳定的知识, 因而它重视规则的缜密, 力求避免认识主题理解和阐释对象时的任意性, 重视认识的客观性和同一性。
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美国语言学家C·克拉姆契曾经指出:“语言表达着、承载着, 也象征着文化现实, 两者不可分。”美国人类学家E·萨皮尔强调,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即文化的载体是语言, 语言反映着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 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等。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中, 又通过语言予以表达与传播。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都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反映出的不仅是各自语言所代表的特定民族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 更是其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
2. 中西文化差异更多源于英、汉语言之差异
文化差异的各类具象表现, 大多可归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 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即“以经验为基础, 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 沟通人与人, 人与物, 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 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这种思维机制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 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大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 不可分析, 只可感觉。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的成分, 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 利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基于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语言决定思维也影响思维”的理论, 比照两位学者总结的中西文化思维差异与前文探讨的英、汉语言不同引发的各自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具体差异, 可以推论, “固定的思维模式”或“不同思维方式”主要源于语言的不同, 也就是说, 中西文化的差异更多地源于英、汉语言之差异。
三、结论
不同语言使用者因语言不同而存在思维模式的差别, 思维模式的差别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沃尔夫认为:“我们关注的个体思维过程只能通过对该个体所说的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来确定。”所以, 中西文化比较应从语言比较入手, 语言差异应该是中西比较的始点也是归结点。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 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因此, 在二语习得中要注意两点:其一, 通晓外语首先要精通母语;其二, 中西各个领域长期、深入的交融, 可能造就出一大批从思维到行为上汉化的西方人和西化的中国人, 其前提是精通双语。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HOFSTEDE ’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Thousand Oaks, Cliffth:Sage Publications, 2001.
[5]B·L·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6]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语言文化与翻译的论文
论文摘要: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成为翻译的障碍,译者必须处理好语言文化间的差异问题,使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 语言;文化;文化意识;翻译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对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有正确的理解,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歧义,落入翻译陷阱。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and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thathasbeenbittenbyaserpentisafraidofa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wamasnakeinone’s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由于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间存在着众多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反应不可能相同。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读者的这一独特的文化敏感性正是作者在创作语言作品时的语用前提。因此,用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只有生活在这种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才能做出作者所期待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大致相同。俗话说得好,读《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可见,翻译者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的产物。因此,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更要克服文化的障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把握好翻译的原因和尺度,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怎样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误译,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
总之,译者只有提高文化意识,才能跨越文化的鸿沟。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 文化 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1 浅探习语语言在英语中文化要素 1 历史发展的文化要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受民族迁徙、异域民族入侵、民族内部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语言被烙上了清晰的印痕。作为富含深层文化内涵的英语习语,更是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英国历史上,英法两个国家战争不断,其中以英法七年战争和英法百年战争最为著名,法国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很大,成为现代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 例如习语French leav(e不辞而别)、French frie(s炸薯条)、stew in one’s own juic(e自作自受)等。其中Frenchleave 指在 18 世纪的法国流行一种参加宴会的客人不向主人告辞而自行离去的习俗。而在法语中,也有“英国式告辞(不辞而别)”之说。这也是两国人相互调侃的方式之一。历史上罗马人曾经统治英国达四百年之久,古罗马文化对英国文化的影响烙印深刻。英语中受古罗马文化影响的习语俯拾皆是,像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历史上英国和荷兰为争夺海上的霸主地位,两个国家在短短 26 年(1652 年至 1678 年)中就进行了2 次战争,双方胜负各半。 为了发泄对战争失败的不满,英国人喜欢把交战国的名称赋予某种贬义加以丑化。诸如习语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我就不是人)、beat the Dutc(h了不起)、Dutch uncl(e严厉训斥者)等都是英国人讽刺荷兰人粗鲁、莽撞无礼的最好例证。到近代,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地区的局部冲突,都对英语产生了影响。习语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1936 年 10 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受到德国法西斯军队和西班牙叛军的联合进攻,在进攻前的动员大会上,西班牙叛军将领Emilio Mola公开宣称,叛军和德国联军的四个纵队正在向马德里展开猛攻,并且他的第五纵队也已经在马德里城内展开活动。后来英语习语the fifthcolumn 专门用来指代被别国收买了而颠覆自己国家的叛徒或别国派入的间谍。 2 岛国地理环境中“海的文化”要素 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也有直接的影响。“特定文化的表达方式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王葆华,2010)英国岛国四面环海,英语习语的形成深受这种特殊的“海的文化”影响。大多数英国人以 捕鱼 为生,因此鱼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和鱼相关的习语在英语中俯拾皆是,像nEither fish nor fow(不伦不类)、The best fish swimnear the bottom(好货难求)、cool fis(h怪人)、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There are plenty more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等。 长期海上生活中积累的 经验 也反映在习语语言中,如know the rope(s掌握窍门)、cut and ru(n三十六计走为上)、take the wind out of someone’s sai(l先发制人)、sail under false colour(s假冒伪劣)等。其中 sail under falsecolours 指中世纪海盗猖獗期间,海盗船上常常悬挂假旗号,以便于接近其他船只而不引起对方的警惕。后来人们就用此习语指代“假装”或“冒充”的东西。此外,习语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来历是指煤都纽卡斯尔的煤矿储量丰富,如果生意人想运送煤碳到这个城市的话,那肯定会血本无归。由于岛国上的可耕土地很少,所以英国人特别注重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中也留下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习语。 比如lose one’swoo(l大发雷霆),因为羊毛能给牧羊人带来客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了羊毛,也就断了财路,人当然平静不了。再比如Much cry and little woo(l雷声大,雨点小),指的是羊叫起来声音很大,但产出的羊毛却很少。 3 风俗习惯的文化要素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风俗习惯是“一个群体的习惯和准则的总和,群体人员的创造和遵循是其存在的前提基础”。(Worsley, 2008)身处在特定的社会风气和传统习惯的氛围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受到影响,语言也必然会体现出这些影响。例如习语let one’s hair down(身心轻松)就是英国早期习俗的体现。 古时英国的妇女不论地位高低,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头发梳洗得整整齐齐,但是当她们回到家中独自一人时,为了身心的放松,就把头发披散下来,习语“身心放松”的含义由此产生。另一个例子是来源于中世纪的英国生活习俗,在餐桌中间往往放置的是盐器,宾主落座时,盐器上首坐的是贵宾,而下首坐的是一般客人或随从,习语above the sa(lt德高望重的地位)和below the sa(lt无足轻重的地位)由此产生。 面包、牛奶、黄油和奶酪是英国人日常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习语中也体现出了这些食品的重要地位,如bread and butter(生计之需)、bread and chees(e日常食品)、take the bread outof someone’s mou(th抢某人的饭碗)、like a hot knife throughbutte(r易如反掌)、cry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half a loaf isbetter than no brea(d聊胜于无)等。 4 宗教信仰的要素影响 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是宗教信仰,它渗透到人类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语言交际体系中。早在公元 3 世纪初,英国就设立了__教会,因此大多数英国人信仰基督__信上帝。祈求上帝保佑时,英国人会用手指在胸前划十字,口中说God bless me ;骂人时说God damn you ;不愿意某事发生时说God forbid ;人死了说depart to God。在信徒的眼中,上帝无所不能,一切万物、包括人类在上帝面前都微不足道。 习语Man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直接来自《圣经》中的 故事 和比喻的习语也有很多,如来自《旧约·但以理书》第五章的习语handwriting on the wal(l不祥之兆)说的是巴比伦王伯沙撒(Belshazzar)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一日,他邀大臣一千多人在宫中狂饮,许多金银器皿被拿出来待客,席间宫墙上突然有一手伸出来并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大家看后无人能解,于是赶紧把先知但以请来来解字。但以解释说 :你的统治地位已结束,你的国度将倾裂。果然,当夜伯沙撒就遇刺身亡。类似来自《圣经》的习语还有很多,如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t the eleventh hou(r关键时刻)、theparting of the way(s紧要关头)、in sackcloth and ashe(s悲痛忏悔)等。 5 神话寓言的要素影响 世界 文化不仅相通,而且相互影响。“ 英语的 发展史是外来词汇的变异积累过程,也是受民族的 文学作品逐渐浸润、融合、变异的进化过程。”(Herrnst Ein, 2009)民族神话、 传说 和 寓言故事 在 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是影响英语习语的两大主要文化要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兼具人之外形和情感的神令自然人悟其之渺小”。(Turner,2009)古罗马神话是由古希腊神话发展变化而来,到公元前的最后 3 个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把希腊神话的内容移植到罗马神话中,把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名称换成罗马使用的拉丁文名称,创作出希腊—罗马神话的结合体。 英语习语中有许多就是直接来自这种结合体。例如under theros(e严守秘密)这个习语指的是一天,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Venus)在不惑之年还背着丈夫、儿子与情人偷偷幽会,不料刚好被沉默之神哈坡克拉提斯(Harpocrates)无意中撞见。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Cupid)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气愤,但又怕此事传出去后对父亲和自己不利,苦思良久后心生一计,他摘下一朵美丽的玫瑰花送给哈坡克拉提斯,肯求他不要把这件事声张出去,沉默之神对丘比特发誓会严守秘密。还有类似的习语如the web ofPenelop(e永远完不成的任务)、sword of Damocle(s随时到来的危险)、Pandora’s Bo(x万恶之源)、apple of discor(d争斗起因)、Achilles’hee(l致命弱点)等都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寓言是习语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寓言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浓缩并升华为习语”。英语习语的重要来源是《伊索寓言》,如习语dog in the mange(r损人不利己)讲的是有一只愚笨之极狗,由于它自己不能吃马槽里的干草,便向正在津津有味吃草的马嚎叫,也不让马吃草的故事。类似的习语还有sour grape(s酸葡萄)、cry wol(f虚张声势)、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nourish a viperin one’s bosom(养奸护恶)等。 6 文学作品的文化要素 出自文学巨匠笔下精彩的故事情节、富有教益的哲理和涵义深刻的词句常常成为习语的另一个重要的素材来源。文学语言对习语的来源贡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精彩词句、故事情节、鲜明人物和历史习语”。 (徐振忠,2010)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公认的对英语习语贡献最多的来源之一。莎士比亚作品的习语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种来自剧作的故事情节 ;一种来自作品的词句。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剧中内容常常被引申成为习语。如hoist by one’s own petar(d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哈姆雷特》[3 幕、4 场 ],早期的炸药箱被称作petard,战争是用于炸开敌人坚固的城池。但由于当时的爆破技术还很不成熟,引爆人点燃炸药后还没等自己撤离,炸药就爆炸了,结果当然是引爆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类似的习语还有one’s pound offles(h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a horse of a different colou(r另外一回事 ;截然不同)等。莎士比亚作品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刻,许多习语就是直接来自作品的词句。如bay atthe moo(n空嚷、徒劳)在《裘里斯 · 凯撒》第四幕第三场里的原文是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原文中bay 被用作及物动词,而现代英语倾向于用作不及物动词,因此加了介词at。类似的习语还有flutter the dovecotes(闹得鸡犬不宁)《[柯里奥拉纳斯》]、paint the lil(y多此一举)《[约翰王》]、the world is someone’s oyste(r随心所欲)《[温莎的娘儿们》]、thereby hangs a tal(e说来话长)《[驯悍记》]等。 英国文坛还有其他许多对世界文学有较大影响的文学巨匠,如乔叟、米尔顿、柯勒律治、拜伦、狄更斯等。他们的作品也对英语习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习语albatross round soneone’s nec(k提醒某人不犯错误之物)出自柯勒律治的长诗《老水手之歌》。 信天翁是一种海鸟,可以在睡觉时翅膀不煽动并浮在空中,据说随便杀死信天翁会招致厄运。柯勒律治的诗歌中讲述了一位水手由于自己的大意,射杀了一只信天翁,结果在航行途中他麻烦不断,还差点丧命。后来他才悟出个中的缘由,上岸后他把那只信天翁的尸体挂在脖子上,以表达自己示忏悔的心情。来自文学作品的习语还有all hell breaks loose(闹翻天)(米尔顿,《失乐园》)、at sixs and seven(s杂乱无章)(乔叟,《特洛莱斯和克丽西德》)、mind one’s ey(e小心谨慎()狄更斯,《巴纳比·拉奇》)等。 结语 语言学家Hudson指出 :“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常常难分彼此”。(Hudson, 2011)习语的形成与其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是孕育培植习语的温床”(McMordie, 2006),如果对习语的文化背景没有认真的研究,就难以理解它们其中的深刻含义。本文只从六个方面粗略讨论了影响习语形成的文化要素,以期希望对英语习语 爱好 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和恰如其分地运用习语方面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篇2 浅析中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摘要:语言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广泛,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较少提及。我国小学已普遍开设英语课程,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是有可行的。良好的语言意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 英语学习 ,学习者能更好地运用英语,减少交际中的障碍,并进行成功交际,培养学生语言意识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构理论,认知的过程出发,并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说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知识;语言意识培养 1.引言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单词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点的教学,它培养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交际,从这一角度来看,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突显出来。 根据认知语言学,语言意识指语言的固有能力来处理信息,是洞察语言本质和功能的语言能力。本文中的语言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表现为是由文化、政治、社会和习俗等方面组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点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蕴含于语言之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从而培养英语思维。语言意识的培养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思维方式 ,交际也就更能达到理想效果。 2.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或者社会一部分范围内流行的一套价值观念和信仰,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建坤,2008)徐行言在《中西文化比较》(2004)中,对文化的理解与概括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把文化理解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把文化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根据裴文的表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参见王建坤,2008):(1)语言是一种文化;(2)语言是文化的工具;(3)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4)语言是文化的形式;(5)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由此可见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就谈不上语言。语言学习需要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必须了解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地更好地运用语言。 3.从建构主义看语言中的文化教学 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范琳,2003)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皮亚杰,后经布鲁纳、维果茨基等教学 教育 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 建构主义是源自 儿童 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清楚地说明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从外到内的单项输入,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所说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文化导入。文化导入是一种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一种 方法 ,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该方法主张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的建构,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处理文化信息的灵活性,最后获得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4.培养语言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发展,旅游的兴旺,经济和政治体系变化,移民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等原因,人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日益增多;人们日益认识到文化会对交流产生微妙和深刻的影响。我们学习语言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所学语言国家的交际文化。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中,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可能妨碍文化和语际的正常交流。 英语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交流和交际,是为了更好的跨文化交流,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出去,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克服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相互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成功。 5.交际教学法的弊端 巴克斯(2004,参见孙鸣,2007)认为,业内人士大都默认为:交际法不仅是先进的方法,而是唯一正确的学习语言的方法。根据语言学家威多森(Widdowso ,H. G. 1991,参见孙鸣,2007)对交际教学法的分析与评价,交际教学法注重让学习者用语言做事,表达观念和完成各种交际行为。 它强调“做”、“自然学习”和“自然语言使用”,在学习如何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不经意地学习语言,通过“做”而“知”。交际教学法所关注的是给学习者创造使用该语言的条件和情景,而不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的词句和语法。 从认知角度来看,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始于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某物是事实的知识,是人有意识掌握的、可以陈述的、以命题方式储存在大脑中的事实、概念、或观念构成的信息。(孙鸣,2007)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的使用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桂诗春,2002,参见孙鸣,2007)语言的认知设计陈述性知识,而语言的使用则涉及程序性知识。 近几年,交际教学法盛行于我国英语教学中。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交际教学法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出来。交际教学法所主张的由“做”而“知”, 忽视了外语学习认知过程中陈述性知识的作用,不符合外语学习认知过程及其规律,并不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环境。 而提倡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更符合外语学习认知的过程及规律,语言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需要有文化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