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论文

一篇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流行病学现状研究论文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一:前言从传染病的预防开始,以Snow19世纪中叶发现霍乱的传播方式为标志出现的流行病学依然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在其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流行病学和人类总体的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及健康水平的改变相伴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类对传染病的逐步控制,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此,在发达国家流行病学的重点已完成了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移。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流行病学发现一再对我们的健康知识做出贡献,这些知识导致了健康行为的改变,和控制健康问题的法律法规的制定(1)。其中包括确定吸烟为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可预防的危险因素。比如在很多西方国家里,过去几十年来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下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流行学研究结果所带来的人群生活习惯改变(ref)。尽管流行病学对促进人类的健康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流行病学工作者可以满足现状。 过去的几年里,人们越来越关注围绕着“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的问题,并且越来越多地在流行病学文献中反映出来。同其它学科一样,流行病学也会在自我批判中进步。 Susser和 Susser(2, 3)在他们富有特别见解的文章中认为,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流行病学历史的发展有三个代表性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范例:①卫生统计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瘴气说;②传染病流行病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细菌理论;③慢性病流行病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黑箱理论”(black box theory)或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每一个范例都有其因果理论和成功之处。用瘴气学说武装起来的19世纪的流行病学家认为疾病是由于土壤、水和空气中散发出来的肮脏的晦气引起的,并且通过大家在生态学方面的努力,例如改造排水设备、下水道和卫生设施等成功地使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下降。接下来的时期,细菌理论假定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微小的有机体,并且认为病因是单一的。这种学说控制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的大部分时间。该时期,中断疾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疫苗接种、隔离及抗菌素。许多成就之中,“巴斯德消毒法”对流行病学做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贡献。由于大多数传染病的控制,延长了寿命,以至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而产生了危险因素的模式,它是现代流行病学和黑箱流行病学的标志。“黑箱”这种比喻性的说法,反映了研究与健康结局有关的暴露既不需要插入干预因素,也不需要了解病因机制。例如,常规的流行病学研究常常把重点放在危险因素上,而很少检查可能的致病途径或机制。尽管实际上单一的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很少存在,但是从流行病学研究得到的危险因素常常独立于其它因素给予解释。尽管这三个时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其主要发展阶段和内容可用表一来表示。(在此插入表一)本文是一篇观点性综述文章。我们先对流行病学的发展做一下简单的回顾。然后分以下五个个方面就流行病学的局限性加以论述:个体及群体水平流性病学研究;在研究弱的联系中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 ; 当前对于“混杂因子”极其局限性的理解;流行病学中间效应的重要性;及病因的理解。二:个体水平和群体危险 随着近年来对社会经济因素(2-18)及心理因素(19-28)研究兴趣的增加,流行病学的范围也在不断括大。过去的几年里,围绕着流行病学的过去和未来出现了很激烈的争论(14)。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忽略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上(5)(6, 7)。这些争论极大地刺激了考察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兴趣(6, 7, 29)。这种学术的争论自然形成了两类学术阵营,即社会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社会流行病学的支持者主张将“流行病学”和其它“人群科学”如社会学、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等作为群体科学的家族成员结合起来。他们集中于疾病的社会决定因素,倡导社会科学并结合社会的概念和方法(11, 14)。他们认为,由于缺乏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动力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理解,导致了确定病因和预防疾病上的重要失败(5, 30)。这一观点在在几篇很有思想的评论文章中得以很好的支持和反映(31-35)。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在群体水平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乏实例。例如,欧洲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结核病发生了很大的下降,该下降远在抗菌素疗法出现之前就发生了(36)。中国自从19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对世界的开放,曾经消灭了的性病复燃了(37)。几项研究表明,失业率与自杀率正相关(38)。虽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的机制尚未很好地了解,但是有些文献提示,社会环境像邻里环境、工作场所和政策可能通过多个途径包括中间效应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34, 39)。流行病学家可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至少是在常识和简单知识的基础上,个体及个体的健康是由人类所生存的社会所决定的。但是,在了解社会和在研究中实际上包括社会因素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传统的流行病学家宁愿划清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的界限,他们主张研究社会内容是社会科学的任务,已经超出了流行病学的范畴(40)。另一方面,批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者认为专门集中在个体上,从策略上讲是瞄准了错误的目标,因为它没有考虑健康的社会和环境的决定因素。的确,不考虑个体,我们就不能理解疾病的机制;但是反过来也很明确,如果忽视社会因素,我们就不能获得对于人群中疾病发生的社会影响的情况。例如,个体研究可以揭示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是“与受感染的人接触”,“营养不良”等。在群体水平上,“社会的不平等”,“缺少疫苗接种规划”以及“对新移民的无效筛查”可能是致命的问题。个体危险因素的方法有几个局限性(41)。首先,个体危险因素只能解释疾病发生变异的一部分。例如,许多慢性病的大多数病例发生在非高危人群中。其次,很难通过劝说个人改变其习惯来改变个体的危险因素。而且疾病个体之间病因的差别可能与人群之间差别的原因不同(7)。因此,只有通过把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的因素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疾病的发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确定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虽然当前沸沸扬扬的争论似乎没有立即结束的迹象,但是很显然,流行病学的范畴正在拓宽而包含更多的内容。这一点在流行病学和其它学科如社会科学的结合中已经有所反映,并且在最近的流行病学文献中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这些变化可能如Susser(2)所描述的,预示着“生态-流行病学”新时期的到来。可能的模式的转变肯定超出了理论的领域,并且必然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产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流行病学应同其它学科密切结合,及时反映研究社会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尚很薄弱。因此具有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前景。三:在研究弱的联系中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形成共生关系上是成功的,然而其理论发展是滞后的。评论家认为,在1960年MacMahon“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的概念提出之后,流行病学领域缺乏能被广泛理解的流行病学理论(42)。“病因网”的思想,其注意力集中在与“结局最为接近的危险因素上,主要强调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而不是理论上的描述(10)。正像教科书中反映的,是将方法应用于特殊的健康问题(10, 43)。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流行病家成功地确定了许多非传染疾病的重要原因,例如吸烟,它可以使发生肺癌的危险增加高达20倍。其它类似的已知的流行病学结果其联系强度也是非常强的(相对危险度10或以上),例如聚氯乙烯暴露与肝血管肉瘤(44),二乙基己烯雌酚(DES)与女儿患阴道癌(45),胎儿风疹感染和白内障(46)。随着主要的危险因素逐渐得到确定,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寻找弱的和中等强度的联系,如疾病与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各种因素。2000年流行病学研究学会会议所有摘要的定量资料提示,所报告的RR大约80%低于(47)。流行病学研究中通常应用的探讨危险因素的方法足以确定强的危险因素,而当评价弱的联系时常常会产生矛盾的结果(48)。事实上有很多弱的联系,饮用咖啡与胰腺癌(49),饮酒与早老痴呆(50),染发和膀胱癌(51),激素替代疗法和乳腺癌(52),以及家庭内氡暴露与肺癌(53)等就是这样。所有观察到的联系有三种可能的解释:①机会;②测量误差或偏倚;③符合真实情况。弱的联系对测量误差和偏倚更为敏感。当暴露和结局的联系弱时,更容易产生机会造成的结果,因为阳性结果比阴性结果发表的机会更多,这是一种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54-56)。根据一些简单的推理和可行性假设,Smith(57)和Skrabanek(58)证明,流行病学文献所报告的阳性联系中将近一半的可能是机会的结果,而不是真正的联系。当研究者把重点放在单个危险因素,并且不能提出一个清晰的理论概念时,与研究弱联系相关的问题甚至更为糟糕。这些问题的一个表现是出现了大量的矛盾的研究结果(48, 59-61),常常是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甚至多次重复同样的研究仍然如此。在流行病学研究论文中,结束语常常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安慰该领域里的流行病学工作者。对于流行病学中弱联系的挑战,常规的做法是进行重复的研究。Meta分析常用于系统地总结同一题目的多个研究结果(62)。作为一种系统地综合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工具,meta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55, 63, 64)。由于meta分析本身并不能改进原研究的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系统误差,例如出版偏倚不可避免。尽管meta分析仍然是一种有用的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显而易见,与小的危险效应有关的问题,可能不容易通过meta分析得到改进(57, 61)。 这里我们想借助于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和预防心脏病的最新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很多西方国家的医务人员提倡正常绝经妇女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其主要理论基础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和心脏病。但最近大人群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65)(Clinical trial )结果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仅不会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相反增加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因此,从根本上否定了很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这一结果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及加拿大有关部门紧急调整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指南。尽管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被视为确定因果关系的试金石,但从伦理道德角度讲,它只能用于假设的保护因素而往往不能鉴定危险因素。比如,我们不能用临床试验来证明高脂肪摄和乳腺癌的关系,因为我们不能要求被观测对象为了试验目的而增加脂肪摄入。 因此,为了克服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现代流行病学黑箱思考和分析方式待有改善。像许多人所倡导的,进入“黑箱”并且超越“黑箱”似乎是有价值的努力。进入“黑箱”意味着流行病学研究中描述和将因果机制整合的实践,而不是简单地研究“危险因素”。它还应当在个体水平的因素中,围绕着提出可能的因果机制假设的概念。超越“黑箱”意味着不仅注意直接的因素(或最接近的因素),还应当注意间接的因素(远端的因素),这些因素常常是宏观水平的社会因素。最近的流行病学文献中越来越多地讨论了多水平因果理论和多水平分析的问题。如果概念的模型试图说明所有可能影响疾病变异的社会因素,它将复杂地难以理解,并且不能指导科学研究。然而,如果忽略社会影响或将其看作一组与自变量无关的因素,我们将不能获得全面的科学的理解(66)。 要真正作到进入“黑箱”及超越“黑箱”流行病学需要向微观和宏观的双向结合与延伸,需要与其它相关学科(从反映微观世界的的分子生物学,到宏观群体的社会学)紧密结合。结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认为流行病学在双向结合延伸方面都有差距,但似乎在向宏观结合延伸方面更差一些。 四:当前对于“混杂”及其局限性的理解定义混杂因素和混杂效应 在理论流行病学中可能没有哪个概念比“混杂”受到更多的重视。众多定义中,John Last的“混杂因素”定义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混杂变量是可以引起或防止研究结局发生的一个变量,它不是中间变量,并且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联(67)。”显而易见,该定义可以解读为两个纳入标准,一个排除标准,即混杂因素必须是研究结局的危险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联,并且必须不是研究因素和研究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该定义还意味着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需要从理论上区分它们。研究因素与混杂因素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因果性质的,也可能不是因果性质的。显然,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的区别可能在于研究者主要的研究兴趣上,而不是与研究结局有关的统计学上。如图1所示,研究母亲吸烟或饮酒与婴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如果研究者的主要兴趣在吸烟上,他就可以将饮酒看作混杂因素。相反地,如果研究者的主要兴趣是母亲的饮酒的情况,他将会把吸烟看作混杂因素。因此,“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的差别在于研究的重点所在,而在统计学分析和结果的解释方面没有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这两点表面上很重要的概念在研究中常常令人困惑。例如,在peer- reviewed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试图明确地划分二者,甚至使用了 “教育是混杂因素还是危险因素?” 这样的标题,认为教育是混杂因素而不是危险因素(68)。这个说明显然与混杂因素的定义“作为混杂因素必须是研究结局的一个危险因素”相矛盾。 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效应的常规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1. Jin Huiqing, Study on accident proneness among 7—14 year old children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73-179 2. Jin Huiqing, Depth perception and dynamic vision of accident prone arivers: a case-control study.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22-126 3. Jin Huiqing, Patterns of unintentional in juries and injury proneness to children in four cities of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36-42 4. Jin Huiqing,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Road Accidents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0-27 5. 金会庆,中国车祸流行病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0-192 6. 金会庆,李湖生. 公安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人类工效学,2004,10(4):7-11 7. 孟凡雨,金会庆,田宝瑛.交通事故现场自动测绘系统开发及应用.人类工效学,2003,9(2):23-25. 8. 金会庆,戴平. 灰色理论在车祸预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1,7(4):24-26. 9. 金会庆,戴平,张树林. 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现状及展望.人类工效学,2001,7(3):39-41. 10. 金会庆,余皖生,张树林,等. 机动车驾驶员身体素质条件及测评指标的研究.人类工效学, 2001,7(3):1-6. 11. 金会庆,余皖生,戴平.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适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90-392. 12. 金会庆,张树林,戴平,等.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69-371. 13. 金会庆,张树林. 驾驶适性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197-199. 14. 金会庆,戴平. 电工职业适性心理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0,4(4):327-329. 1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等. 锅炉司炉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0,27(1):7-9. 16. 金会庆,刘禹国,戴平,等. 计算机在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0,6(4):67-68. 17. 金会庆,戴平.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系统测试及评价.人类工效学,2000,6(2):54-55. 18. 金会庆,张树林. 职业应激与神经行为.人类工效学,2000,6(1):37-39. 19. 金会庆,刘禹国,田地. 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管理现代企业—ISO9002标准在安徽三联科技发展公司计算机厂的应用.人类工效学,1999,5(2):62-64. 20. 金会庆,杨志新,张树林,等. 儿童早期适应行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优生优育,1999,10(4):162-164. 21. 金会庆,张树林,潘涛. 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水平关系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1999,3(4):263-264. 22. Jin Huiqing, Chen Rong, Jiang Xiuli. Driving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 1999,2supplement:14-16. 23. 金会庆,孙业桓,张树林,等. 事故倾性儿童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53-54. 24.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3):1-4. 2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起重机械作业职业适性心理指标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2):1-5. 26. 金会庆,张树林,陈朴,等. 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1):1-5. 27. 金会庆,戴平,田地,等.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2):59-64. 28. 金会庆,李湖生,戴平. 职业适性与职业适性测评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1998,4(4):42-46. 29. 金会庆,陈嵘,邹文艺.合肥市388名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实验室研究. 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0. 金会庆.驾驶适性研究进展.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1. 荒记俊一,金会庆,横山和仁.日中の交通事故に关する疫学的研究.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2. 金会庆,汪泓,李健. 中国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量表编制及常模的制定(国家 “八五”攻关项目).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04-206. 33. 金会庆. 中国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研究及应用.中华创伤杂志,1996,(3):171-172. 34. 金会庆,张树林,解梅. 儿童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关系的初探.疾病控制杂志,1996,3(1):13-15. 35. 金会庆,戴平.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安全态度的制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6. 金会庆,卢先发. 关于确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检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7.金会庆,戴平.中国特种职业适性研究现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8. 金会庆,卢先发.五种特种职业适性生理、心理检测指标研究.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9. 金会庆,王文跃. 事故倾性驾驶员和事故倾性儿童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40.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41.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研究.人类工效学,1996,2(3):20-23. 42. 金会庆,荒记俊一,段露玲,等.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3.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驾驶员的应激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4. 段露玲,荒记俊一,金会庆,等.驾驶员视机能影响因素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5. 陈嵘,金会庆,段露玲,等.年龄、驾驶经历对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操作机能影响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6.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职业适应性检查.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7. 金会庆,陈嵘,段露玲.中国驾驶适性研究现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8. 金会庆,陈嵘,张树林. 机动车驾驶员的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特征研究.人类工效学,1995,1(1):13-18. 49.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特征及其预防对策.中华创伤杂志,1994,10(6):295-296. 50. 金会庆,陈嵘. 儿童行人事故.中国优生优育,1994,5(1):44-46. 51.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个性与事故倾向性研究概况.应用心理学,1994,9(1):47-51. 52. 金会庆,何存道,陈嵘. 危险感受.心理科学,1994,17(1):42-46. 53. 金会庆,邹文艺,许军. 复杂反应判断与交通事故安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7-120 54.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4-117. 55. 金会庆,徐勇. 老年驾驶员与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0-114. 56. 金会庆,陈嵘. 安全态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8-110. 57.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6-108. 58. 金会庆,许军. 速度估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4-106. 59. 金会庆,邹文艺. 深度知觉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1-103. 60. 金会庆,徐业根.夜视力与夜间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9-101. 61. 金会庆,王国军,陈嵘. 驾驶员的动态视力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6-99. 62. 金会庆, 事故倾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1-95 63.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与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7-95. 64.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及其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1-87. 65. 金会庆,陶芳标. 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分析及其正常值范围的制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5-81. 66.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人体形态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3-75. 67.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生理机能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1-73. 68. 金会庆,陈嵘,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安全态度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8-71. 69. 金会庆,陈嵘,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人格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5-68. 70.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危险感受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0-65.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Effectiveness of choice reaction time test for mass-screning of accident prone drivers,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4,15():55-60. 72. 金会庆,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操纵机能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52-55. 73.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动态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9-52. 74. 金会庆,许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夜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6-49. 75.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深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4-46. 76. 金会庆,徐勇. 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2-44. 77. 金会庆,王国军.中国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1994,15(增刊 2):35-42. 78. 金会庆,王国军. 不同地区车祸发生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32-35. 79.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西安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6-32. 80.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济南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1-26. 81. 金会庆,徐业根. 1986-1990年杭州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6-21. 8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 climate facto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Epidemiology, 1994,15():9-16. 83.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4,15():1-9. 84. 金会庆,徐勇. 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6):374-375. 85. 金会庆,陈嵘. 危险感受检测技术的开发.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6. 金会庆,徐勇.一般职业适性测试的标准研究. 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7. 金会庆,蔡维平. 气温、能见度与车祸关系的分析.《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8. 何存道,金会庆,蔡维平,等.危险度感受性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9. 金会庆,蔡维平,俞义年. 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对筛检事故多发者的作用研究.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 90. 金会庆. 事故倾性. 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1.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of accident-prone automobile drivers in China: a case-control stu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1,20(1):230-233. 9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Neurobehavioral study on accident-prone motor-vehicle drivers in China. Industrial Health, 1991,29:23-26 93. 金会庆.车祸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7,22(1-4):81-82 94.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学龄儿童事故倾向性与家庭相关因素关系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已录用) 95.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意外伤害及事故倾向性的家庭聚集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已录用) 96. 金会庆,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系统研究.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97. 金会庆,徐雪,周荷琴.基于视频的复杂路口车流量检测方法(投递中) 98. 金会庆,宋扬.基于模拟驾驶的事故倾向性动态测评模型构建.中国科学(投递中) 99. Li Yingchun,Jin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and Injury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 Case-Control Pilot Study. Ambulatory Pediatrics.(In Submiting ). 100. 宋扬,金会庆.现代交通安全教育训练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101. 张维一,宋扬,金会庆.基于描述逻辑的汽车动力学本体研究.计算机学报(投递中) 102. 宋扬,张维一,金会庆.本体模块化研究.计算机研究进展(投递中)

流行病学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在临床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不是论文题目吧?网上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临床医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知识》《临床医学生开设临床流行病学的必要性》《流行病学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等论文,如果需要,我可以帮您下载。

一:前言从传染病的预防开始,以Snow19世纪中叶发现霍乱的传播方式为标志出现的流行病学依然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在其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流行病学和人类总体的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及健康水平的改变相伴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人类对传染病的逐步控制,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此,在发达国家流行病学的重点已完成了从传染病到慢性病的转移。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流行病学发现一再对我们的健康知识做出贡献,这些知识导致了健康行为的改变,和控制健康问题的法律法规的制定(1)。其中包括确定吸烟为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可预防的危险因素。比如在很多西方国家里,过去几十年来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下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流行学研究结果所带来的人群生活习惯改变(ref)。尽管流行病学对促进人类的健康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流行病学工作者可以满足现状。 过去的几年里,人们越来越关注围绕着“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的问题,并且越来越多地在流行病学文献中反映出来。同其它学科一样,流行病学也会在自我批判中进步。 Susser和 Susser(2, 3)在他们富有特别见解的文章中认为,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流行病学历史的发展有三个代表性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范例:①卫生统计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瘴气说;②传染病流行病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细菌理论;③慢性病流行病学时期,代表性范例是“黑箱理论”(black box theory)或危险因素流行病学。每一个范例都有其因果理论和成功之处。用瘴气学说武装起来的19世纪的流行病学家认为疾病是由于土壤、水和空气中散发出来的肮脏的晦气引起的,并且通过大家在生态学方面的努力,例如改造排水设备、下水道和卫生设施等成功地使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下降。接下来的时期,细菌理论假定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微小的有机体,并且认为病因是单一的。这种学说控制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的大部分时间。该时期,中断疾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疫苗接种、隔离及抗菌素。许多成就之中,“巴斯德消毒法”对流行病学做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贡献。由于大多数传染病的控制,延长了寿命,以至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而产生了危险因素的模式,它是现代流行病学和黑箱流行病学的标志。“黑箱”这种比喻性的说法,反映了研究与健康结局有关的暴露既不需要插入干预因素,也不需要了解病因机制。例如,常规的流行病学研究常常把重点放在危险因素上,而很少检查可能的致病途径或机制。尽管实际上单一的必要病因和充分病因很少存在,但是从流行病学研究得到的危险因素常常独立于其它因素给予解释。尽管这三个时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其主要发展阶段和内容可用表一来表示。(在此插入表一)本文是一篇观点性综述文章。我们先对流行病学的发展做一下简单的回顾。然后分以下五个个方面就流行病学的局限性加以论述:个体及群体水平流性病学研究;在研究弱的联系中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 ; 当前对于“混杂因子”极其局限性的理解;流行病学中间效应的重要性;及病因的理解。二:个体水平和群体危险 随着近年来对社会经济因素(2-18)及心理因素(19-28)研究兴趣的增加,流行病学的范围也在不断括大。过去的几年里,围绕着流行病学的过去和未来出现了很激烈的争论(14)。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忽略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上(5)(6, 7)。这些争论极大地刺激了考察社会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兴趣(6, 7, 29)。这种学术的争论自然形成了两类学术阵营,即社会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社会流行病学的支持者主张将“流行病学”和其它“人群科学”如社会学、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等作为群体科学的家族成员结合起来。他们集中于疾病的社会决定因素,倡导社会科学并结合社会的概念和方法(11, 14)。他们认为,由于缺乏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动力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理解,导致了确定病因和预防疾病上的重要失败(5, 30)。这一观点在在几篇很有思想的评论文章中得以很好的支持和反映(31-35)。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在群体水平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乏实例。例如,欧洲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结核病发生了很大的下降,该下降远在抗菌素疗法出现之前就发生了(36)。中国自从19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对世界的开放,曾经消灭了的性病复燃了(37)。几项研究表明,失业率与自杀率正相关(38)。虽然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的机制尚未很好地了解,但是有些文献提示,社会环境像邻里环境、工作场所和政策可能通过多个途径包括中间效应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34, 39)。流行病学家可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至少是在常识和简单知识的基础上,个体及个体的健康是由人类所生存的社会所决定的。但是,在了解社会和在研究中实际上包括社会因素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传统的流行病学家宁愿划清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的界限,他们主张研究社会内容是社会科学的任务,已经超出了流行病学的范畴(40)。另一方面,批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者认为专门集中在个体上,从策略上讲是瞄准了错误的目标,因为它没有考虑健康的社会和环境的决定因素。的确,不考虑个体,我们就不能理解疾病的机制;但是反过来也很明确,如果忽视社会因素,我们就不能获得对于人群中疾病发生的社会影响的情况。例如,个体研究可以揭示结核病的危险因素是“与受感染的人接触”,“营养不良”等。在群体水平上,“社会的不平等”,“缺少疫苗接种规划”以及“对新移民的无效筛查”可能是致命的问题。个体危险因素的方法有几个局限性(41)。首先,个体危险因素只能解释疾病发生变异的一部分。例如,许多慢性病的大多数病例发生在非高危人群中。其次,很难通过劝说个人改变其习惯来改变个体的危险因素。而且疾病个体之间病因的差别可能与人群之间差别的原因不同(7)。因此,只有通过把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的因素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对疾病的发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确定最有效的预防策略。虽然当前沸沸扬扬的争论似乎没有立即结束的迹象,但是很显然,流行病学的范畴正在拓宽而包含更多的内容。这一点在流行病学和其它学科如社会科学的结合中已经有所反映,并且在最近的流行病学文献中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这些变化可能如Susser(2)所描述的,预示着“生态-流行病学”新时期的到来。可能的模式的转变肯定超出了理论的领域,并且必然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产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流行病学应同其它学科密切结合,及时反映研究社会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尚很薄弱。因此具有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前景。三:在研究弱的联系中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形成共生关系上是成功的,然而其理论发展是滞后的。评论家认为,在1960年MacMahon“病因网(web of causation)”的概念提出之后,流行病学领域缺乏能被广泛理解的流行病学理论(42)。“病因网”的思想,其注意力集中在与“结局最为接近的危险因素上,主要强调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而不是理论上的描述(10)。正像教科书中反映的,是将方法应用于特殊的健康问题(10, 43)。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流行病家成功地确定了许多非传染疾病的重要原因,例如吸烟,它可以使发生肺癌的危险增加高达20倍。其它类似的已知的流行病学结果其联系强度也是非常强的(相对危险度10或以上),例如聚氯乙烯暴露与肝血管肉瘤(44),二乙基己烯雌酚(DES)与女儿患阴道癌(45),胎儿风疹感染和白内障(46)。随着主要的危险因素逐渐得到确定,流行病学研究必须寻找弱的和中等强度的联系,如疾病与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各种因素。2000年流行病学研究学会会议所有摘要的定量资料提示,所报告的RR大约80%低于(47)。流行病学研究中通常应用的探讨危险因素的方法足以确定强的危险因素,而当评价弱的联系时常常会产生矛盾的结果(48)。事实上有很多弱的联系,饮用咖啡与胰腺癌(49),饮酒与早老痴呆(50),染发和膀胱癌(51),激素替代疗法和乳腺癌(52),以及家庭内氡暴露与肺癌(53)等就是这样。所有观察到的联系有三种可能的解释:①机会;②测量误差或偏倚;③符合真实情况。弱的联系对测量误差和偏倚更为敏感。当暴露和结局的联系弱时,更容易产生机会造成的结果,因为阳性结果比阴性结果发表的机会更多,这是一种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54-56)。根据一些简单的推理和可行性假设,Smith(57)和Skrabanek(58)证明,流行病学文献所报告的阳性联系中将近一半的可能是机会的结果,而不是真正的联系。当研究者把重点放在单个危险因素,并且不能提出一个清晰的理论概念时,与研究弱联系相关的问题甚至更为糟糕。这些问题的一个表现是出现了大量的矛盾的研究结果(48, 59-61),常常是不能得到确定的结论,甚至多次重复同样的研究仍然如此。在流行病学研究论文中,结束语常常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安慰该领域里的流行病学工作者。对于流行病学中弱联系的挑战,常规的做法是进行重复的研究。Meta分析常用于系统地总结同一题目的多个研究结果(62)。作为一种系统地综合发表的研究结果的工具,meta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55, 63, 64)。由于meta分析本身并不能改进原研究的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系统误差,例如出版偏倚不可避免。尽管meta分析仍然是一种有用的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显而易见,与小的危险效应有关的问题,可能不容易通过meta分析得到改进(57, 61)。 这里我们想借助于雌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和预防心脏病的最新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很多西方国家的医务人员提倡正常绝经妇女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其主要理论基础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和心脏病。但最近大人群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65)(Clinical trial )结果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仅不会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相反增加发生心脏病的机会。因此,从根本上否定了很多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这一结果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及加拿大有关部门紧急调整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指南。尽管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被视为确定因果关系的试金石,但从伦理道德角度讲,它只能用于假设的保护因素而往往不能鉴定危险因素。比如,我们不能用临床试验来证明高脂肪摄和乳腺癌的关系,因为我们不能要求被观测对象为了试验目的而增加脂肪摄入。 因此,为了克服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局限性,现代流行病学黑箱思考和分析方式待有改善。像许多人所倡导的,进入“黑箱”并且超越“黑箱”似乎是有价值的努力。进入“黑箱”意味着流行病学研究中描述和将因果机制整合的实践,而不是简单地研究“危险因素”。它还应当在个体水平的因素中,围绕着提出可能的因果机制假设的概念。超越“黑箱”意味着不仅注意直接的因素(或最接近的因素),还应当注意间接的因素(远端的因素),这些因素常常是宏观水平的社会因素。最近的流行病学文献中越来越多地讨论了多水平因果理论和多水平分析的问题。如果概念的模型试图说明所有可能影响疾病变异的社会因素,它将复杂地难以理解,并且不能指导科学研究。然而,如果忽略社会影响或将其看作一组与自变量无关的因素,我们将不能获得全面的科学的理解(66)。 要真正作到进入“黑箱”及超越“黑箱”流行病学需要向微观和宏观的双向结合与延伸,需要与其它相关学科(从反映微观世界的的分子生物学,到宏观群体的社会学)紧密结合。结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认为流行病学在双向结合延伸方面都有差距,但似乎在向宏观结合延伸方面更差一些。 四:当前对于“混杂”及其局限性的理解定义混杂因素和混杂效应 在理论流行病学中可能没有哪个概念比“混杂”受到更多的重视。众多定义中,John Last的“混杂因素”定义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混杂变量是可以引起或防止研究结局发生的一个变量,它不是中间变量,并且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联(67)。”显而易见,该定义可以解读为两个纳入标准,一个排除标准,即混杂因素必须是研究结局的危险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因素有关联,并且必须不是研究因素和研究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该定义还意味着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不需要从理论上区分它们。研究因素与混杂因素之间的联系可能是因果性质的,也可能不是因果性质的。显然,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的区别可能在于研究者主要的研究兴趣上,而不是与研究结局有关的统计学上。如图1所示,研究母亲吸烟或饮酒与婴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如果研究者的主要兴趣在吸烟上,他就可以将饮酒看作混杂因素。相反地,如果研究者的主要兴趣是母亲的饮酒的情况,他将会把吸烟看作混杂因素。因此,“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之间的差别在于研究的重点所在,而在统计学分析和结果的解释方面没有任何特别的含义。但是这两点表面上很重要的概念在研究中常常令人困惑。例如,在peer- reviewed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试图明确地划分二者,甚至使用了 “教育是混杂因素还是危险因素?” 这样的标题,认为教育是混杂因素而不是危险因素(68)。这个说明显然与混杂因素的定义“作为混杂因素必须是研究结局的一个危险因素”相矛盾。 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效应的常规分析方法及其局限性

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应用(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二)、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三)、应用于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价(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对策与措施(五)、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由于几乎各种疾病及健康状况都存在着与流行病学有关的问题,因此,在临床各科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应用流行病学观点和方法的场合。更加上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以及WHO提出“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及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应用流行病学的范围日益扩大,归纳起来大约可分为:(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特点所谓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是指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及人群(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等)中的发生率、现患率或死亡率等。这些分布经常并非千篇一律、平均分布的。这些分布特点应该用数量正确地把它表示出在地区、时间、人群的分布上。在不同的时间、地区、人群发生某种疾病或数量有不同,提示发病因素的分布的不同。我国进行了1973-197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大规模调查,自始至终有流行病学专家参加,所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全国资料。全国进行的大规模的调查,如精神病、神经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科疾病、老年病、计划生育等等,都需要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才易顺利完成。(二)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有许多种疾病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了(如恶性肿瘤、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等)。流行病学可以探讨促成发病的因素,从而探讨预防或控制这些疾病的方法。传染病虽然病因已知,根据其分布特点可探讨引起散发、爆发或流行的因素,从而可以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1.察布查尔病系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曾发生的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经过仔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是肉毒中毒。2.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40年代初在美国儿童中发现的一种逐渐使人失明的疾病。经流行病学研究,查明该病与早产儿吸入高浓度的氧有关系。以后减低氧的浓度即减少了此病的发生。3.先天性白内障于40年代初在澳大利亚突然增多。经眼科医师Gregg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得出与孕妇在妊娠早期患风疹有关的结论。4.少女阴道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Herbst医师用流行病学研究,得出与其母亲在妊娠早期使用已烯雌酚有关的结论。5.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习惯与生活方式(lifestyle)(如吸烟、酗酒等)、心理、社会、遗传因素等在疾病发生上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引致疾病等等,均可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探讨。(三)应用于诊断、疗效判断、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的评价1.应用流行病学知识提高诊断、鉴别诊断水平与认识疾病的自然史许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变动较大,轻型病人很少到医院就诊。仅在医院内工作的医师经常见到的是症状比较重的,常把这些当作疾病的“典型”。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可到各种类型的病例,从而可以了解个体和群体疾病的过程和结局,即该病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如在诊断时不运用流行病学知识,就可能误诊。现举几例:(1)麻疹:由于广泛应用疫苗及球蛋白,现在不少病人症状很轻,缺少Koplik斑及“典型”皮疹。在病程早期如能了解他与麻疹病例的接触史及他周围儿童正在患麻疹的事实,则不易误诊或漏诊。(2)钩端螺旋体病:本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像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伤寒;也有的可以有咳血、高烧,病死率很高,甚至于误诊为肺鼠疫;还有的在烧退后出现眼色素膜炎等症。仅按临床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病,耽误治疗,也耽误预防与防疫工作。上述几种疾病,尽管有的病临床症状类似,但各有各的流行病学特点,如乙型脑炎是高度散发的,极少能见到多数病例在一个小地区内同时发生,而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时则可以。如果注意到该病所表现的流行病学特点就不易诊断错误。2.判断某些症状有无诊断价值过去所记载的认为可诊断某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如蛔虫斑诊断蛔虫症),是有诊断价值,还是仅仅按机遇二者在同一人同时存在的偶合。如为后者,则没有临床诊断价值。此点可以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判断。3.判断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判断某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疗效、某种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氯霉素)的安全性或某种新药的副作用,都要应用流行病学方法。4.选择治疗方案一位临床医生对于任何病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知道用不同治疗方案时,病人好转的可能性的大小或病死的危险性的大小,需要知道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否则不易做出正确的决定。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或建议时所需的这些资料,可用流行病学方法协助取得。医院儿科医生对于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哮喘的重要性的认识,被其在医院的经验所限制。因为,大量病例在家中用抗生素治疗是成功的,许多转到医院的病例是早期治疗不成功的。这些病例与在家治疗成功的病例,对药物反应不相同。在确定急性哮喘的药物治疗时,应看到全部病例治疗情况,而不应只看到自己在医院内治疗的几例。流行病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学在处理个体病人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发展了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临床流行病学。(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的对策与措施比如,用什么办法使有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病人少发生;用什么对策或措施能最快、最经济地在一个地区控制或消灭一种疾病;用什么办法不让一种病传入一个地区。这些对策或措施的效果又如何?(五)应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决策和评价流行病学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与健康状况,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知道人群中的疾病及有关因素所造成的负担,可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好的效益,可以有助于确定优先的预防及保健项目的卫生规划。在某些特殊地区着重研究某些暴露的特殊环境。可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及效益,如确定某病(如心肌梗死)的最合宜住院期限,确定治疗某病(如高血压)的价值,确定什么治疗方案最为经济有效(如对肾衰、心肌梗死等等),确定应用卫生措施控制腹泻病的效果等。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评价“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进展是很重要的。由上述一些例子可以看到,一名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过程中,诊断、治疗、判断效果等等,以至于探讨病因,进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都需要流行病学知识。所以,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为了今后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完成防治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在学好临床课的同时还要认真学好流行病学。

鞭虫病的流行现状研究论文

猪鞭虫病是由猪毛尾线虫(Trichuris suis)或称猪鞭虫寄生于猪的大肠(主要是盲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流行特点成虫在盲肠中产卵,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3周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卵内含感染幼虫。虫卵随饲料及饮水被宿主吞食,幼虫在肠内脱壳而出。直接固着在大肠黏膜上,经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集约化饲养的猪及散养的猪均有发生。症状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虫体布满盲肠黏膜,引起消瘦和贫血;虫体吸血而损伤肠黏膜,使粪便带血和脱落的黏膜,出现顽固性下痢。诊断生前用漂浮法检查,发现虫卵,或死后剖检,在盲肠上发现病变和大量虫体可确诊。虫卵呈麦粒形或橄榄状,棕黄色,两端有卵塞。防治参见猪蛔虫病,但大部分驱虫药对猪毛首线虫不如对猪蛔虫的效果好。

猪鞭虫病是由猪鞭虫(猪毛首线虫)引起的。成虫外观极似马鞭,在盲肠中产卵,虫卵呈腰鼓状或麦粒状,棕黄色,两端有栓塞。卵随粪便排到外界,约经3周时间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虫卵随饲料及饮水被宿主吞食,幼虫在肠内脱壳而出,直接固着在大肠黏膜上,约经1个月发育为成虫。【临床症状】轻度感染猪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虫体寄生在盲肠黏膜,引起猪体消瘦和贫血;同时虫体吸血引起肠黏膜损伤,猪只可出现顽固性下痢。【病理变化】盲肠和结肠黏膜上发现炎性病变和大量虫体,虫体前部细长,深深钻入黏膜内,后部短粗,形似鞭子,故称鞭虫。【防治措施】预防应搞好猪场的清洁卫生,粪便作发酵处理;对有病的猪场应作定期的预防性驱虫。治疗可用下列药物:敌百虫、左咪唑、丙硫苯咪唑,用法和用量见猪蛔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常见鞭毛虫有十余种。常见的有:利什曼原虫、锥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及 阴道毛滴虫 。

1、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 贾第虫 。寄生于 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 ,引起以 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 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简称贾第虫病)。由于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又称为 “旅游者腹泻” 。

1、滋养体:生长、发育和增殖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 为致病阶段。 2、包囊:不摄食不活动,为传播阶段, 四核包囊为感染阶段。

1、大小:9-21μm×5-15μm×2-4μm。 2、形状:纵切为半的倒置梨形,两侧对称,前端宽钝, 后端尖细,腹面扁平,背部隆起。 3、鞭毛:4对,分为前侧鞭毛、后侧鞭毛、腹鞭毛、尾鞭毛各1对。 (滋养体借助鞭毛摆动作活泼的翻滚运动) 4、细胞核:1对,对称分布在吸盘底部。 5、轴柱:1对,纵贯虫体中部,连接尾鞭毛。 6、中体: 1对,呈爪锤状,与轴柱的1/2处相交。

1、大小:8-14μm×7-10μm 2、形状:椭圆形 3、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空隙 4、未成熟包囊2个核,成熟包囊4个核,多偏于一端 5、可见鞭毛、轴柱等

宿主:人和某些哺乳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寄生部位:主要寄生在十二指肠或小肠上端,借吸盘吸附肠壁 繁殖、致病阶段:滋养体(二分裂法繁殖) 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传播阶段:包囊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食入污染四核包囊的食物和水

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虫株致病力:不同虫株致病力不同 2、宿主免疫力:丙种球蛋白缺乏、IgA缺乏易感,可出现慢性腹泻、吸收不良等严重临床症状 3、 二糖酶缺乏 :小肠黏膜病变加重的直接原因

滋养体寄生的小肠黏膜呈现 典型的卡他性炎症 : 黏膜固有层急性炎性细胞和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绒毛变短、变粗。

大多数感染包囊者多呈无症状带虫状态,称带虫状态 。潜伏期1-2周,最长45天

急性期: 突发性恶臭水泻 ,偶见黏液, 极少带血 ,伴有恶心、厌食、上腹及全身不适,或伴低热或寒战,部分患者持续数天后症状可自行消退,转为无症状带虫者;幼儿患者病程可持续数月,出现吸收不良、脂肪泻、消瘦等

亚急性或慢性期:部分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亚急性期表现为间歇性排恶臭味软便,伴腹胀、痉挛性腹痛等;慢性期表现为周期性稀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患儿数年不愈可致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1.粪便检查: 急性期 取水样稀便: 生理盐水涂片法查滋养体 慢性期 取成形粪便: 碘液染色涂片检查包囊

(由于包囊排出有间断性的特点,故检查时以隔天粪检并连续3次以上为宜)

2、小肠液检查 (1) 十二指肠引流法 :粪便多次阴性者可用此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2) 肠检胶囊法 :让患者吞下装有尼龙线的胶囊,线一端留于口外,胶囊溶解后,尼龙线松开伸展,3~4小时后到达十二指肠和空肠,滋养体粘附于尼龙线上,慢慢拉出尼龙线,刮取附着物,镜检

3、小肠黏膜活检

全球性分布,全世界感染率为1%-20%,是美国最常见的一种人体肠道寄生虫病

我国贾第虫感染特点: 乡村高于城市

HIV感染者、同性恋者感染率高

1、 传染源:粪便中能排出包囊的人和动物 保虫宿主:家畜(如牛、羊、猪、兔) 宠物(如猫、狗) 野生动物(如河狸)

2、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感染的重要途径 (2)接触传播:多见于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也见于同性恋之间的肛交行为,常为“粪-口”传播 (3)经食物传播

【包囊壁较厚,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低温、自来水中的氯气均不能杀死包囊,在高温(50℃以上)或干燥环境中较易死亡】

3、易感人群:

均有易感性,尤其是儿童、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

贾第虫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机会致病性寄生虫之一

控制传染源:积极治疗患者和带虫者 常用药物甲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替硝唑、巴龙霉素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人和动物宿主粪便管理,防止污染水源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的实际情况,如是否暴露来确定,研究的结局需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这种设计叫前瞻队列研究。优点:可信度高、偏倚少。缺点:费时、费人力、物力、财力。2.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cohort study)研究工作是现在开始的,而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的。其特点是追溯到过去某时期,决定人群对某因素的暴露史,然后追查至现在的发病或死亡情况。由于研究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发生,然后追溯到过去某时期,其性质是回顾性的,故这种设计又叫回顾性队列研究(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优点:省时、省人力物力。缺点:历史档案不一定符合设计要求,故适用范围较窄。3. 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根据历史档案确定暴露与否,根据将来的情况确定结局,故这种设计又叫混合性队列研究。该方法不但具有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优点,还弥补了其不足。

一篇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在能奔跑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运动,这样子才可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也能够提高,我个人认为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是不会导致猝死的。

多跑步有益健康,它不会导致猝死,适当的运动,不要剧烈的运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