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罗斯福新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罗斯福新政研究论文

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罗斯福新政--20世纪世界经济大事回顾之三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秋艳自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所崩盘开始,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到1932年,美国的生产力降至危机前的一半,14万家工厂、企业和银行宣布破产,失业率高达25%,金融市场遭到严重破坏,货币流通体系趋于瘫痪,整个美国社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之中。 正是在这种大萧条的景象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要实行“新政”、挽救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的决心。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在正式就任总统后的第三天即发布了“银行休假令”,宣布全国银行一律放假一天。“银行休假令”标志着“罗斯福新政”正式开始。 在大危机爆发之前,资产阶级主流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自然会给劳动者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这种良好的结局是由可以平衡供求的工资和物价的自由运动而产生的。大危机的爆发使这一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证明,自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罗斯福的“政府干预的扩张性”新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新政”措施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通货与信贷、农业、工业、运输业、电力业、救济等方面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在金融方面,罗斯福推动了《紧急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由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发出30亿美元贷款;由财政部指派管理人员对银行进行全面检查,由联邦政府印制新钞拨向各储备银行,以缓解银行货币短缺等等。这一系列措施抑制了金融的盲目扩张,提高了银行的信用,从而稳定了美国的银行制度。 “新政”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对此,罗斯福政府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政策:一是救济失业者,二是通过失业保险、老年保险和其他方法保障工资收入者的经济安全,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在美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再生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予以促进,并对不利于总体经济发展的明显弊病进行改革。因此,它的一系列举措使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37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33年的396亿美元大幅增至736亿美元,物价从1934年起止跌回升,失业率也出现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福政府推行的“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实行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是成功的。因此,二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 当然,在谈到“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美国经济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不利影响在于,“新政”推行的“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播下了种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70年代开始的“滞胀”埋下了隐患。

你凑合着用的吧,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间制订的15 项重要立法中 , 有关金融的法律占 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 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 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 , 他们的贡献将是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行新型法规,政府给接收法规的企业办法“蓝鹰”奖章,上面标志着“我们尽我们的的职责”等标语,以资表彰。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罗斯福发明了“炉边谈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国家民众讲述国家的政策与方针, 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 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 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

呵呵怎么我们两个要的东西一样勒

罗斯福“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其次,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再次,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延长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产生了对今天意义深远的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同时是美国连续几年空前严重的风灾、沙尘暴和干旱,在“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再如“新政”促进美国思想活跃和学术文艺的繁荣。在整个“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资助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戏剧家,使他们一方面能够摆脱经济困难,进行独立创作,另一方面又受政府委托将艺术带到了学校和民间。罗斯福内阁更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地方,“新政”的方方面面都有他们的参与,“思想库”一词由此而来。

罗斯福新政的论文题目

罗斯福“新政”不仅缓解了当时的危机,而且对美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先,由于经济的恢复,美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其次,作为应对危机的手段,罗斯福一改以往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并且这种干预通过国会以新的立法形式诉诸于美国经济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罗斯福时期,总统权力达到顶峰,而联邦政府的权威也得到了加强。 再次,罗斯福解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方法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之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由此延长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寿命,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新政”的一些附带措施产生了对今天意义深远的影响。如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同时是美国连续几年空前严重的风灾、沙尘暴和干旱,在“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再如“新政”促进美国思想活

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罗斯福新政--20世纪世界经济大事回顾之三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秋艳自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所崩盘开始,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就此拉开序幕。到1932年,美国的生产力降至危机前的一半,14万家工厂、企业和银行宣布破产,失业率高达25%,金融市场遭到严重破坏,货币流通体系趋于瘫痪,整个美国社会陷入剧烈的动荡之中。 正是在这种大萧条的景象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要实行“新政”、挽救美国经济于危难之中的决心。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在正式就任总统后的第三天即发布了“银行休假令”,宣布全国银行一律放假一天。“银行休假令”标志着“罗斯福新政”正式开始。 在大危机爆发之前,资产阶级主流派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它自然会给劳动者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这种良好的结局是由可以平衡供求的工资和物价的自由运动而产生的。大危机的爆发使这一理论受到严峻挑战。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但事与愿违,大萧条日益加剧。严酷的事实证明,自由放任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罗斯福的“政府干预的扩张性”新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新政”措施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通货与信贷、农业、工业、运输业、电力业、救济等方面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在金融方面,罗斯福推动了《紧急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内容主要包括由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发出30亿美元贷款;由财政部指派管理人员对银行进行全面检查,由联邦政府印制新钞拨向各储备银行,以缓解银行货币短缺等等。这一系列措施抑制了金融的盲目扩张,提高了银行的信用,从而稳定了美国的银行制度。 “新政”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对此,罗斯福政府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政策:一是救济失业者,二是通过失业保险、老年保险和其他方法保障工资收入者的经济安全,三是加强工会组织在美国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再生产,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予以促进,并对不利于总体经济发展的明显弊病进行改革。因此,它的一系列举措使美国原本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37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33年的396亿美元大幅增至736亿美元,物价从1934年起止跌回升,失业率也出现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罗斯福政府推行的“新政”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实行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是成功的。因此,二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 当然,在谈到“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美国经济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不利影响在于,“新政”推行的“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不断上升播下了种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70年代开始的“滞胀”埋下了隐患。

罗斯福新政,(此处省略150字)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讲述本子目时,建议教师能从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入手,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教材叙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议教师采用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材料(文字或数据),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在讲述本目内容时,建议教师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二,教材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二、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本目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其实质是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包括公共教育开支),有的已占本国政府总开支的1/2至2/3,约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3.福利制度的弊端及其规模的缩小: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在教材中只是提到了开支过大一点,建议教师在讲述时稍做补充,使学生能自然理解后面福利国家规模的缩小的史实。福利国家的弊病一方面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简单的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甚至酗酒、婚前性行为、离婚、单亲、犯罪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出现了“滞胀危机”,这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由此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再次,福利国家给纳税人带来了沉重负担,引起了中产阶层的普遍不满,造成科技人才外流;同时,高福利、高补贴的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依赖情绪,少干,不干。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福利制度原应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变成了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愈益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建议教师在本目最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福利国家也仍然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社会福利并不是什么无偿收入或“额外”收入。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同工资的增长一样,被限制在必须保证而不能损害资本积累的范围之内,并依据其需要而变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本目所述的两个内容,仍属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近年来所出现的新现象,其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教材从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和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三产业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论述的。教材中所讲述的第三产业兴起的条件,都是战后资本主义自身调节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从中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经济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节和改善,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生产力,而且使生产力还在持续发展。战后,在经济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正也是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范畴还将扩大。第三产业的繁荣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第一、二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部门,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提高,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在分析第三产业繁荣的影响时,建议教师讲清第三产业的繁荣在调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第三产业在危机期间的波动比较小,因为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劳务,“产”和“销”大体上是同步进行的,它不会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造成产品积压,因而有助于减轻因产品滞销造成的连锁反应。此外,第三产业的繁荣也使产业部门增多,行业多样化,这就使各部门的扩张与收缩差异增大,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2.“新经济”的出现。“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因此教材着重了美国的情况,首先强调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新经济”的“新”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美国的“新经济”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社会财富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罗斯福新政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列宁全集》(第1版)《列宁选集》(第1版)列宁著,《进一步,退一步:我们党内的危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述摘录和论点索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潘光主编,《当代国际危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杨耕著,《“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何新著,《危机与反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王庆瑜著,《危机理论、意识形态与市场经济》,五南,2001年。[美]乔治·索罗斯著,刘恩盼译,《全球资本主义危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加]迈克尔·D·沃特金斯著,胡平、张磊译,《未雨绸缪——可预见的危机及其防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美]托马斯·潘恩著,柯岚编译,《美国危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Harvie著,《19世纪英国:危机与变革》,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关梦觉,《经济危机论初步》,生活书店,1940年。[英] J·温特尼兹等著,刘思慕等译,《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论》,上海:世界知识社,1950年。宋承先著,《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批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苏] A·门德尔逊著著,斯竹等译,《经济危机和周期的理论与历史》,三联书店,1977年。[美]J·科尔科著,陆力译,《美国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吴大琨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陈特安著,《资本主义的“大地震”——经济危机的历史、现状及新特点》,北京:长征出版社,1991年。[美]保罗·克鲁格曼著,朱文晖、王玉清译,《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杨健生著,《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日]林直道著,江瑞平等译,《危机与萧条的经济理论——对日、美及东亚经济衰退的剖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赵涛著,《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董崇山著,《困局与突破——人类能源总危机及其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齐高岱等编译,《中东局势与能源危机——欧佩克30年的发展和政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美]戴维·古德斯坦著,王乃粒译,《石油危机——人类文明的未来出路在哪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浩君编著,《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吕古贤、曾绍金等著,《我国主要金属矿产矿山资源危机程度评价》,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吴连喜著,《家园的危机——土地资源与土壤污染》,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郑通汉著,《中国水危机:制度分析与对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杨树清著,《21世纪中国和世界水危机及对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高前兆、李小燕、苏德荣编著,《水资源危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年。[英]朱莉·斯托弗著,张康生、韩建国译,《水危机——寻找解决淡水污染的方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马军著,《中国水危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美]威廉o恩道尔著,赵刚等译,《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霍华德·T·奥德姆、伊丽莎白·C·奥德姆著,严茂超、毛志峰译,《繁荣地走向衰退——人类在能源危机笼罩下的行为选择》,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加]马克·德维利耶著,严维明译,《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苏]阿·艾捷里南特著,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资产阶级的货币、信用与财政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4年。[美]享利·赫兹里特著,段承璞译,《通货膨胀危机》,北京:时事出版社,1981年。周先平著,《共生危机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共生现象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郞晓龙著,《货币危机与资本管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陆前进著,《货币危机的理论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梅远谋著,张卫宁译,《中国的货币危机——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的货币改革》,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美]罗伯特·特里芬著,陈尚霖、雷达译,《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美]理查德德·邓肯著,王靖国等译,《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王凤京著,《俄罗斯的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剖析与借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杨国庆著,《危机与霸权——亚洲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赵静梅著,《金融危机救济论》,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戴维·德罗萨著,朱剑锋、谢士强译,《金融危机真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著,朱隽、叶翔译,《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安佳著,《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多米尼克·巴顿、罗伯托·纽威尔、格雷戈里·威尔逊著,徐志宏等译,《险象环生的市场——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帕德玛·德塞著,王远林、王立元、徐占东译,《金融危机,蔓延与遏制——从亚洲到阿根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姚国庆著,《经济虚拟化下的金融危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陈江生著,《国际金融危机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美]查尔斯·R·莫里斯著,周晟译,《金钱贪婪欲望——金融危机的起因》,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徐滇庆著,《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刘力臻著,《国际金融危机四重分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王德祥著,《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建军、田光宁著,《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杨玉清著,《国际政治之危机》,亚东图书馆,1934年。[日]田中仁着,赵永东等译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政治史:中国共产党的危机与再生》,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澳]约翰·伯顿著,谭朝洁、马学印译,《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赵子聿、贤峰礼著,《国家安全危机决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韦正翔著,《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许蔓舒著,《国际危机预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陈东晓译,《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著,马殿军等译,《民主的危机——就民主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美]克莱·G·瑞恩著,程农译,《道德自负的美国——民主的危机和霸权的图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李伯超著,《宪政危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美]克里斯·华莱士著,程克雄译,《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日本评论社编,《日本的军费膨胀与财政危机》,南京:日本评论社,1933年。吕福新等著,《危机与反危机——中国物价、财政实证分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张金岭著,《晚宋时期财政危机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贾康、刘尚希主编,《公共财政与公共危机——“非典”引发的思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赖建诚,《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符勇编著,《帝国危机》,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年。陈文德著,《北宋帝国危机生存》,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6年。李峰著,徐峰译,《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许文惠、张成福主编,《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高鸿志著,《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1637-1912》,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李经中编著,《政府危机管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薛澜、张强、钟开斌著,《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英]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蒂·拉尔金著,谢新洲、王宇、鲁秋莲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王茂涛著,《政府危机管理》,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赵成根主编,《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肖鹏英编著,《危机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邹蓝著,《经济安全与公共危机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阎梁、翟昆主编,《社会危机事件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刘福森著,《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蔡志强著,《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李程伟主编,瞿旭彤译,《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日]大前研一著,刘锦秀、江裕真译,《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庄希泉、余佩臬著,《南洋英属华侨教育之危机》,上海:南洋教育社,1925年。[美]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美]菲利普·库姆斯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黄白兰编著,《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冉云飞著,《沉疴——中国传统教育的危机与批判》,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编著,《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邬大光、林莉著,《危机与转机——WTO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李现平著,《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美]帕克·罗斯曼著,范怡红主译,《未来的研究——解决全球危机任重而道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永明主编,《教育危机管理》,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冯洁菡著,《公共健康危机与WTO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以TRIPs协议为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余潇枫著,柯岚编译,《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胡秋原著,《西方文化危机与二十世纪思潮》,台北:学术出版社,1981年。牟宗三等著译,周阳山编,《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李小兵著,《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与危机——当代人本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美]戴仁柱著,刘晓译,《十三世纪中国政治与文化危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邓佑玲著,《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美]斯坦利·罗迈·霍珀著,瞿旭彤译,《信仰的危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美]吉米·卡特著,汤玉明译,《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秦越存著,《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美]阿瑟·克莱曼著,方筱丽译,《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李英明著,《文化意识型态的危机——苏联、东欧、中共的转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年。房德邻著,《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周孝正著,《人口危机》,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杨东平主编,《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丁文广、陈发虎、南忠仁著,《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美]詹姆斯·吉斯塔夫·史伯斯著,李燕姝、沈素芹、朱琳翻译,《朝霞似火——美国与全球环境危机-公民的行动议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论文文献资料【篇名】---银行危机的社会学解释【相关摘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系统性的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内生于银行的构建,其承担的储蓄转投资的功能决定了银行的脆弱性。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银行危机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也加大。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整个金融体系是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变革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银行仍居金融业的主导地位。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由于四行在我国转轨过程中,把不断增加的储蓄转投给了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和增加的情况下,形成和出现了大量不良资产。东南亚危机后,由于我国经济金融与发生国的诸多相似,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机构和学者主要依据四行超过20%的不良资产率和不足8%的资本充足率,纷纷预测中国很快就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有些学者甚至设计好了危机爆发的过程,就等中国实际的验证。然而,事实与预言相距太大,四行不仅没有遭到挤兑而倒闭,而且存贷款仍保持高增长。东南亚风暴没有登陆比邻的中国,而是刮到俄罗斯、巴西。为何中国能抵御这场危机?四行为何没有出现典型的银行危机——挤兑存款,甚至还排队存款呢?这说明,在关心中国的机构和学者看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或历史上危机发生国类似情况的同时,中国还有许多与危机国不同的因素在体内发挥作用,这些不同的因素是什么?全文围绕此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银行作为储蓄转投资的中介,实际形成了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这个信任链由两段构成,一段是存款人与银行,一段是银行与借款人。银行把从存款人那里得到的信任集中后,转给了借款人。短存长贷、债权约束是这个信任链的特征。任一段信任链的断裂都可能使整个信任链无法维持。这样,就可以清楚银行危机为何既可能是存款人集中挤兑造成,也可能是贷款人违约造成。四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已经出现了相当大比例的断裂,但危机没有发生。从信任链数量对比上看,是由于存 款大于贷款的增长拉得住部分断裂的信任链。其根本原因在于决定这 些变化的社会系统。 全文由绪论和七章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为什么进行此研究;综述了已有的研究和介 绍了本文的研究。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银行危机,从学科领域看,本文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第1章,主要回顾了20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不同国家的银行 危机,主要是: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危机,阿根廷两次时间相隔不长的 危机,俄罗斯的危机,东南亚国家的危机,以及中国在1998年关闭 海南发展银行。这些史实,是本文实证分析时的主要资料。 第2章,研究了银行为中心的信任关系,从科尔曼对信任的研究 出发,构建出以银行为中心的信任链。导致银行危机的原因很多,但 结局只能是银行无法维持信任链的运转。聚集到信任链上后,就可以 发现信任链的存在与维持不是仅从信任链上摘取几个指标就能做出 危机是否发生的判断,政治、经济、社会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左右 着这个信任链。借助 AG模式解释银行危机将有效克服原有银行金 融危机理论在解释危机时以偏概全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3章,分析了四行的特殊信任结构,这种结构正是我国与危机 发生国的不同。不良资产率高,资本充足率低确是严重的问题,但国 有独资性质使得社会公众相信国家信用支撑国有银行,从而使存款人 与银行信任链的稳定和扩大拉住了因扭曲银企关系而造成损失的银 行与借款人的信任链。 第一章,主要研究货币稳定问题,这实际是中国防范东南亚危机 的第一道防火墙。人民币互动的制度选择,对内对外都成功地保持了 币值的稳定。 第5章,具体分析了东亚危机后居民储蓄增加的原因,因为信任 的存在并不代表信任的增加。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党的十 五大和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集中出台,改变了居民心理预期,导致储蓄 因预防性动机增强而增长。储蓄的增长和存差的扩大保证了四行不会 回流动性不足而导致危机。 第6章,分析了东南亚危机后政府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及中国 政府强有力的控制,这是吸取东南亚危机教训,在危机末公开化时的 抢先行动,表明了政治系统在包括银行系统在内的社会系统整合中时 机把握、手段运用都比较成功。 第7章,研究对未来银行危机的防范措施,加入们 将引致中国 银行业和其它社会系统的深刻变化,原先存在的有利因素可能失去, 不利因素逐渐增加。借鉴罗斯福新政和韩国的成功经验,中国完全可 以把事后的行为转为事前的防范,从而减轻危机发生可能造成的巨大 代价。银行安全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可以减轻或 控制危机成本的制度构建。

专题背景:纵观近年来特别是04、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结构,04、05年全国一二三四套文综试卷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均分分别是和34分,文科综合考查的是基础的、主干的、能综合的、现实性强的、有思维价值的学科知识。而美国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典型代表,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特别是民主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及对外政策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及国际关系的演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既是高中教学的基础主干知识,又是现实性很强的、涉及中美关系以及能与政治地理学科能综合的知识。06年高考复习备考需加大对此专题的复习。知识整理:近现代美国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一、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美国的独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重点知识:(一)政治上进行美国独立战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战争爆发原因①北美大西洋沿岸十三个殖民地经过100多年资本主义发展,统一市场和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意识增强,要求推翻英国统治,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根本原因)②北美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不不满英国的压榨和束缚,要求摆脱英国经济压制发展资本主义。③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北美人民公开抗英斗争的开始.(导火线)④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军的办法,准备武装斗争。2、战争主要经过①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是北美民兵同英军的首次正式交火,标志战争开始。②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③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标志美利坚合众国诞生。④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使战争形势出现转折。并开始得到法国、荷兰的援助。⑤1781年,北美英军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民族解放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首先,作为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它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第二,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独立战争对其后的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战争产生积极影响。起重要推动作用。4、确立共和政体制订1787年美国宪法,共和政体确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二)、美国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美国独立后,通过赎买、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大力进行领土扩张,夺取路易斯按娜(法属)、佛罗里达(西属)、得克萨斯等广大地区,到19世纪中期,领土已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大了10倍。与此同时,许多人移居西部,形成“西进运动”。“西进运动”使西部广大地区得到开发,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西进运动”给当地印第安人带来灾难,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三)、经济上进行工业革命: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后的美国正赶上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并在工业革命中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国家的独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保障;美国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纷纷涌入,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善于创新,采用和推广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大大促进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四)、对外殖民活动1、加紧对拉美的控制和侵略:美国利用与拉美比邻的有利条件,加紧对独立后的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渗透。1823年,提出不允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事务的“门罗宣言”,极力排挤英国,企图统治整个拉美。2、追随英国侵略中国:这一阶段,由于国力的限制,在对外政策上主要是追随英国。这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如1844年强迫中国政府签定《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伙同俄国以“调停”为名,暗中支持英法,从中渔利。重点解析:1.对《独立宣言》的认识:《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否定封建等级制和君主制,否定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极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和纲领性文件。同时,《独立宣言》也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2.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① 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上,带来长期稳定,利于发展;② 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成功实践,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示范作用。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利,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民主共和制”把主权在民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三权分立”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③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其本质所在,故有一定局限性和保守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等。二: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的美国:南北统一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重点知识:(一)、政治上美国内战(1861-1865年)1、内战爆发的原因: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经济形式,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经济形式虽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和西部领土的开发,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最后,矛盾焦点集中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②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成为南北战争发生的导火线。2、战争经过①内战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②战初北方失利(原因: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尚幻想和平统一,战备松懈。)③战局扭转: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激起广大民众尤其是黑人奴隶对北方的积极支持,使战场形式很快扭转;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了战争主动权④北方胜利: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南北统一。3、战争性质和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二)、经济上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过渡南北战争后,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其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逐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②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③西部领土开发,提供了更丰富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④大量的欧亚移民,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⑤内战后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吸引了大量欧洲资本的涌入。(三)对外政策及活动1、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口号,并多次派军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组织“泛美联盟”,为独霸西半球创造了条件。同时,推行“大棒”和“金元”并用的帝国主义政策,大量资本输入拉美。通过1898年的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菲律宾,使古巴成为其保护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挫败美国干涉推翻了本国反动统治,是对美国侵略气焰的沉重打击)2、1899年,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走上独立侵华的道路。3、在当时欧洲列强的激烈争夺中保持“中立”,但1917年,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由对德宣战。重点解析:“泛美主义”、“大棒”“金元”并用政策、“金元外交”政策都是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对外侵略政策。“泛美主义”是1889年由美国发起在华盛顿召开为美洲国家会议上提出的政策原则,在会上,美国提出了“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欺性口号,鼓吹建立泛美组织,在美国的倡议下,成立了所谓“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于1910年改称“泛美联盟”。这是美国为了攫取西半球霸权迈出的重要一步;“大棒”与“金元”并用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美国在拉美推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 “大棒”和“金元”并用的政策是指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两种政策交替使用,双管齐下。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西奥多.罗斯福罗斯福他在任美国总统期间(1901-1909年),应付国际关系“嘴里说话要温和些,但手中要提根大棒”,因此得名。“金元外交”是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在世界各地长期、广泛推行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美国政府同美国垄断资本公开结合,通过附有奴役性条件的贷款和投资方式输出资本,以控制他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美国推行金元外交的重点,首推拉丁美洲,其次是东亚,最后是欧洲。该政策是由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于1912年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的,他的对外政策是“以金元代替枪弹”而得名。三、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美国(20世纪20初——40年代中期):调整与发展时期重点知识(一)经济上繁荣、危机相继,并探索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发了横财,战后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可是由于生产和销售的矛盾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导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由国家干预经济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对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政治上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由国家干预经济,对政治上产生重大影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制度;发展了国家资本主义。(三)外交上金元外交政策、“中立政策”、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金元外交政策对欧洲在一战后的恢复特别是德国的复兴起了巨大作用。大危机后面对30年你法西斯战争的威胁,美国也采取了纵容侵略的“中立政策”。二战爆发后,美国逐渐卷入了反法西斯斗争,执行“先欧后亚”的政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重点解析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作用:新政的实质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曾经说过新政是“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应用”。所谓“新”,即是以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新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2、如何看待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骂他是向富人敲杠,是烤百万富翁;有人说《社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实质上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他力图避免国有化形式而保持私有制度,与《共产党宣言》中的目标有本质的区别。3.美国的“中立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一切交战国输出武器。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规定军火禁运使用于一切交战国,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现自运。中立法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时得到运用。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后 ,. 罗斯福总统多次向国会提出修改中立法。国会经过长期争论,于1939 年11月3日通过修正的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的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但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新法案在武器和物资上支持了英法;在东方则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因中国无力自运。1941 年3月11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案》。中立法至此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在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英、法等大国采取绥靖政策之时,美国的中立政策使得弱小国家无法获取自卫的武器,使被侵略国家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实际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所以中立政策实质上是绥靖政策。四、二战后到今(20世纪40年代中——21世纪初):美国的霸权主义时代重点知识:(一)、经济状况: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加强和动摇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背景下,拥有最雄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副其实的霸主。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对其他货币金融的领导地位,从而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经济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战后经济经历了稳定、滞胀、复苏及复苏后的繁荣三个阶段。⑴20世纪40年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时期此时期美国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原因a、加强国际经济联系b、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c、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不能把它理解为由国家来进行垄断的资本主义,而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联合或融合。)d、国内社会局面较稳定;世界形势相对缓和,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e、重视科教,完善国家民主化建设。f、凭借强大经济优势,大力拓展世界市场。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初: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滞胀,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原因: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初露端倪。(西欧、日本与美国贸易竞争不断加强,同时均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政治上力求摆脱美国控制。竞争中,力量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西欧和日本的方向发展。)②由于经济危机打击,及对越战争、美苏争霸的消耗,美国经济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⑶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复苏、繁荣与发展改革;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二)外交政治状况:1、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及“冷战政策”原因①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丧失。②美国经济军事占优势:是战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美国军事跃居世界第一。③美国政治优势及企图:战后初控制联合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在美国看来,向全世界扩张,是维持其经济并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打开世界市场也是避免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需要。④苏联战后政治军事威望提高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的壮大,美国认为是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必须压制。其霸权计划使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⑤美苏双方都不愿重燃战火。苏联是战后仅次于美国的大国,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范围界限。苏联在战时损失惨重,战后苏联希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并振兴经济。霸权主义政策的具体表现:①、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②、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如:“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分裂德国和控制西德。③、力求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美国家。如:在中国“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1950-1953年)和侵越战争(60年代初-1973年)。④、控制联合国,作为自己称霸全球的工具。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演说,是“冷战”信号的公开发出。(意图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②1947年3月,以应付希腊、土耳其危机为由,“杜鲁门主义”出笼,标志“冷战”全面开始。(其实质是公开干涉各国内政,向全球扩张)③1947年6月,“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提出。这是杜鲁门主义在欧洲的运用,意在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④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是战后初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其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2、美苏争霸及与中国的关系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严重对立。②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期特点: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中美关系正常化③20世纪80年代特点:美对苏采取强硬态度,苏联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一波三折,时好好坏。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原因: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及其同美国的竞争,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极大冲击了当时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②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已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3、世界格局多极化(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苏联的解体被美国看成是建立美国霸权的极好机会。美国企图利用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目前,由于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的对比结构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重点解析:1、如何看“冷战政策”的性质?①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二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西方感到这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幻想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冷战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角度看,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就会放弃同它的争夺。这样,东欧就成为双方必争的地区,也就是说,东西方对垒之势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战后初期的冷战既包含有社会制度对立的因素,也有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不过主要是社会制度的矛盾。2、如何看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的结合。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内容包括:国有企业的发展;国家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升高;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即加强计划性。作用: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以及它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弊端:国家财政开支过大,出现财政赤字;1973到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局面,解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减弱;国有化企业效益低,政策性生产损失严重,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出现私有制的浪潮;出现上述弊端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美国与20世纪世界格局变动的关系及认识20世纪以来三次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动无不与美国有关:①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英、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这它们在欧洲、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第二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受到严重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③第三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必然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朝“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认识: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将发生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对比;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缓和国际关系,只能暂时掩盖诸多矛盾。

你凑合着用的吧,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间制订的15 项重要立法中 , 有关金融的法律占 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 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 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 , 他们的贡献将是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行新型法规,政府给接收法规的企业办法“蓝鹰”奖章,上面标志着“我们尽我们的的职责”等标语,以资表彰。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罗斯福发明了“炉边谈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国家民众讲述国家的政策与方针, 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 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 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

斯坦福研究新冠病毒论文

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绝大多数轻型和普通型的患者而言,一般无后遗症,多数都能痊愈;但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来说,他们肺部损伤较为严重,可以继发多脏器的功能损害和衰竭。

洛杉矶时报》报道称,斯坦福医学院从14日开始给2至5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这些疫苗接种属于辉瑞公司针对儿童的三阶段疫苗试验中的第一阶段。辉瑞公司称,第一阶段的研究将有144名志愿者参加,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研究将有多达4500名志愿者参加。

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流言也五花八门。新春第一期“科学合理”流言榜刚公布,再度对疫情流言集中化破碎。“打新冠疫苗会更改人体基因”“茶汤可以杀掉新冠病毒感染”,统统不可靠。除此之外,从耳朵垂褶皱就能提早预料心肌梗塞? 过夏武器“自发热内衣”确实可以自主发烫?动物油能当保健产品吃,对心脑血管病有益处?全是忽悠人的。

不少运动员都得过新冠,比如踢足球的内马尔。这些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容易扛过去。但新冠会留下后遗症,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有一定的影响。

俄罗斯海军研究论文

朋友,学点知识吧,对你没有坏处;别动不动就求助别人,而且这是造假呀。。。

4月19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俄罗斯海军“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MB-99综合辅助船”抵达青岛港。这是俄罗斯海军“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中新网4月20日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今日将在青岛拉开帷幕。包括俄罗斯海军总司令、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等在内的五大洲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和14个国家的21艘各型舰艇将来华参加此次活动。截至19日晚,已有12个国家的17艘军舰抵达中国青岛,另外4艘外国舰艇将于今日抵达。 这次主题为“和谐海洋”的活动,旨在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共创和谐海洋环境。活动期间,将举行多国海军高层研讨、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舰艇专业交流、文化体育交流和海上舢板比赛等多项活动。中方希望并相信,这次活动将有利于增进各国海军官兵的了解、互信和友谊,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外国军舰“阵容”全名单 此次活动中的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最为引人瞩目,这是中国海军历史上首次邀请国外海军参加阅兵式。 共有14个国家21艘各型舰艇将亮相青岛,它们是: 墨西哥“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 巴基斯坦“巴达尔”号导弹驱逐舰和“纳斯尔”号补给舰 巴西“加西亚德阿维拉”号两栖登陆舰 法国“葡月”号导弹护卫舰 孟加拉国“奥斯曼”号导弹护卫舰 加拿大“保护者”号补给舰 澳大利亚“成功”号补给舰和“佩里”号巡逻舰 俄罗斯“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和“MB-99”综合辅助船 泰国“达信”号导弹护卫舰和“邦巴功”号导弹护卫舰 新加坡“可畏”号导弹护卫舰 美国“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 印度“孟买”号导弹驱逐舰和“兰维尔”号导弹驱逐舰 韩国“独岛”号两栖攻击舰和“姜邯赞”号导弹驱逐舰 新西兰“特马纳”号导弹护卫舰和“奋进”号补给舰 外舰看点 俄罗斯军舰“瓦良格”号巡洋舰是俄罗斯“光荣级”巡洋舰的第三艘。在此次参加阅兵的各军舰队中在体量上算是数一数二的,满载排水量11490吨,舰体较宽,航速较快,最高航速可达35节,比性能相似的美提康得罗加级快2节以上。“光荣级”是防空、反舰、反潜和对陆攻击的多面手。防空由8座SA-N-6导弹承担,8座双联SS-N-12“沙箱”反舰导弹,SS-N-12主要用于打击敌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型作战舰,由于飞行速度可达倍音速且威力巨大,对航母有致命打击能力,令航母防不胜防,“瓦良格”号也因此被称为“航母杀手”。 美国派出的“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属于阿利·伯克级“宙斯盾”舰。“宙斯盾”舰因其“宙斯盾”防空反导系统而著称。它所携带的舰载武器是军事爱好者人人尽知的,对地是“战斧”巡航导弹,防空和反导是“标准”导弹,反潜是“阿斯洛克”导弹。这型舰的排水量在9000吨左右,比“瓦良格”号略小,但其作为航母编队的防空反导屏障,海战中其实与“瓦良格”号扮演着攻防对手的角色。 印度“孟买号”导弹驱逐舰,属于印度国产的“德里级”。“德里级”驱逐舰是印度在苏联帮助下研制的多用途导弹驱逐舰。它融合了俄美两种军舰风格,舰体形状类似于西方舰只,舰首略上翘,但上层建筑和武器配备有俄式风格。该舰满载排水量在6000吨左右,巡航速度28节。“德里级”火力强大,兼顾反舰、防空、反潜,反舰主要使用SS-N-25导弹,防空主要使用SA-N-7导弹。 韩国派出的“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为18860吨,舰长200米,最大舰宽32米,高米,井型甲板区域可容纳两辆LSF-2型气垫登陆艇或者6辆LCM-8登陆车,直升机机库可存放10架中等大小的直升机,甲板上一次可停放5架,称其为“直升机航母”并不为过。 海上阅兵详解 据报道,此次海上阅兵的区域,也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残奥会举行帆船比赛的海区,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是按奥运安保的标准进行,部分区域在安保方面将高出“奥运标准”。封港期间,海军特种部队和海警巡逻队将负责港区内的安保。 海上阅兵包括分列式和阅兵式。分列式中,中国海军舰艇将以单纵队从检阅舰前通过;阅兵式中,检阅舰依次驶过外国海军各来访舰,外舰则锚泊接受检阅。 据曾在巴基斯坦参加过“和平09”多国联合军演海上阅兵的中国海军“广州”号导弹驱逐舰舰长李平介绍,海上阅兵最大的难点在于精确操作,组成受阅编队的各舰大小、型号、兵力和操作性能不一样,既要保证单舰准时到达预定位置,又要实现编队统一协调,必须通过计算实现精确操作。海上阅兵能否成功,能见度和风浪至关重要。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介绍说,之所以选择在青岛举办这次多国海军活动,一是因为青岛是中国海军的重要基地,二是因为青岛附近海域天气和海况适合。青岛与中国海军的成长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军的多个兵种都在此诞生起步、发展。1950年初,海军第一所航校、第一支高射炮兵部队第一个岸炮团陆续在青岛成立。2年后,中国开始在青岛修建第1个潜艇基地。 海军司令勾画中国海军发展蓝图 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活动是人民海军与世界海军合作交流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也是人民海军践行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的实际行动,必将对促进世界海军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与世界海军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向世界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吴胜利指出,中国海军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整体转型,提升海上核心军事能力。他表示,中国海军将加强重点武器装备建设,研制大型水面战斗舰艇、水下自持力和隐身性能好的新型潜艇、超音速巡航作战飞机、精确化突防能力强的远射程导弹、大深度高速智能鱼雷、通用性兼容性好的电子战装备等新一代武器装备,使新一代武器装备质量、性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提升后勤和装备综合保障能力。要围绕海军主战装备大型化、多型号发展和兵力部署的新要求,在各战略方向逐步形成以战略母港为核心的岸基保障力量。加大海上修理、远海投送、大型救援和补给等装备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海上机动保障能力,加强以大型辅助船只为重点的海上运输与补给力量,以医院船、救护直升机为重点的医疗救护与后送力量,利用民用运力发展海上战略投送力量。 吴胜利特别强调,无论中国海军如何发展,积极防御的根本性质始终不会改变,坚持自卫的根本原则始终不会改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根本立场始终不会改变。 (据新华网、北京晚报、解放军报综合) 背景:解放军海军小资料 海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等任务。海军主要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等兵种组成。 海军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1949年至1955年,先后组建水面舰艇部队、岸防兵、航空兵、潜艇部队和陆战队,确立了建设一支轻型海上作战力量的目标。1955年至1960年,先后组建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在近岸海域实施防御作战。80年代以来,海军实现了向近海防御的战略转变。进入新世纪,海军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全面提高近海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逐步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推动海军建设整体转型。经过近60年建设,海军已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海上作战力量。 海军下辖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北海舰队机关位于山东青岛,东海舰队机关位于浙江宁波,南海舰队机关位于广东湛江。舰队下辖舰队航空兵、保障基地、舰艇支队、水警区、航空兵师和陆战旅等部队。海军编有海军指挥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海军飞行学院、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等8所院校。 海军潜艇部队装备战略导弹核潜艇、攻击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编有潜艇基地、潜艇支队。水面舰艇部队主要装备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扫雷舰、登陆舰和勤务舰船等,编有驱逐舰、快艇、登陆舰、作战支援舰支队和水警区。航空兵部队主要装备歼击机、歼轰机、轰炸机、侦察机、巡逻机和直升机等,编有航空兵师。陆战队主要由陆战兵、两栖装甲兵、炮兵、工程兵和两栖侦察兵等构成,编有陆战旅。岸防部队主要由岸舰导弹、高射炮兵、海岸炮兵等组成,编有岸导团、高炮团等。(资料据《二00八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您好! 买几本4月和5月份的军事杂志,上面全是现成的。才1500字一会儿就搞定! 《舰船知识》、《兵器》、《三联新闻周刊》、《国际展望》、《军事世界画刊》2009年第4期“此致 海军强大”等。 中国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新浪军事推荐杂志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此致 海军强大 1959年,毛泽东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为海军战略力量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逝世前一年,毛泽东主席还指示海军:“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远慑万里。” 这最后的嘱托和连写了五遍的题词一起被留在了人民海军的集体记忆中。据说,在毛主席题词之后,海军内部的信函落款就变成了“此致,海军强大”,并一直沿袭至今。 补充:听你一说估计老师对时间、装备不感兴趣。那就从历史和理论入手。搜两本书宋宜昌先生的《决战海洋 - 帝国是怎样炼成的》和马汉的《海权论》。论文重点讲海军对强国的重要性!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往上贴呗。

去一些军事网查查看,比如亚东军事网 西陆军事网之类的,也可以在论文网上搜索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