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遗址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瑛,周东明,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郑少瑛,周东明,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刘柏茹.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硅谷,2009,(05).

[2]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陈正耀.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4]姜华根.双点导线测量[J].科技资讯,2009,(15).

[5]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6]焦建新,沈荣林,闫玮.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09).

[8]孟令涛.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9]黄艳立,高怡.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10]张小诺,李彦阳.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法堂.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景德广.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尚海旺,王水林.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家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工程勘察,1981,(02)

[15]陈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16]黄林.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地矿测绘,1996,(02)

[17]蔡群.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18]宁卫远,焦利伟,刘艳玲.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19]陈玉平,胡奎.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斯列涅夫斯基,.卡拜斯基,刘志源.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矿山测量,1980,(03)

[1]王楠,邵毅明,周娜娜,阎宏涛.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现象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联.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46.

[5]贺俊杰.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8.

[6]随艳金敏丽.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院校风采,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9]马连弟刘运符.透视学原理[N].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38

[10]熊圣.视错觉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蔚.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引良.浅谈符号学与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1.

[14],[M]苏茂生,台北:大陆书店,1975:11.

[15]周东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7.

[16]熊兴福,刘金萍.析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8):1.

[17]蔡从.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04):58.

[18]康波,万铮.中国古典园林.2010:10.

[19]朴哲龙.人眼光学结构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1]宁龙梅.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健 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大自然,2012,(5).

[3]李益敏,李卓卿.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求稳.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5.

[5]HOLLANDCC,HONEAJE,[J].Wetlands,1995(15):336-345.

[6]崔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62-471.

[7]肖清风.有机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特征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⑴.建设科技,2009,(3):51-59.[9]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迸展,2004,23(5):94-99.

[10]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亚利,李小勇,谢屹.北京城市湿地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言奇.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2):71-74.

[16]李明.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肖然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17]杜洁,车代弟.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 :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2、鲁西南地区门墩石造型、纹样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行为分析与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住宅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

64、以“美居购”网为例探析家居软装电子商务经营

65、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产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

71、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的舒适度模型研制及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77、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研究

80、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81、ZH公司CM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83、某研发中心与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86、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要素研究

91、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制合同管理体系研究

9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材料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手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对DEA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名作中建筑图景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工程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企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条约,加大监督的管理力度,将工程的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了建筑本体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缺乏的相关法律条例、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以及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过大进行讨论,根据此情况对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能力、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城市化进度的加深,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建筑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与建筑业相关部门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深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得建筑工程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也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是对于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我们保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在工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也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难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制约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一部分的法律政策太过片面,监督力度明显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一个专门细致的惩处管理条例。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在宏观上加大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一个官方的、完整的约束条例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之所以疏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的企业专员对待质量监督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缺乏监督的意识,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关的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企业部门对于这种消极的影响也放任不管,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都缺少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体制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态,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小,也就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也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在今天,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但是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一些人会严把大关,另一些人可能会有所放松,这种情况使得政府的监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如果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过低,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使得政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方式

(一)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的实行,能够大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对于工程的正确实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在大体方向上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的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制得以健全自己的形势内容,而且把监理制合法化,加强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认真态度,使这些工作者负责的工程项目与法律挂钩,一旦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专门人员要进行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里许多的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对于设计人员的来历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指派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要进行深刻的调查,确保人员的选择没有问题。然后,对于设计人员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立刻要求其做出修改,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整性,对建筑工程起到决定的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对于工程质量要时刻进行监督,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得到有效实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重点放在怎样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上,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解决。所以,企业在挑选管理人员时要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与制度,对于施工人员也要仔细选择,确保每一个工作位置都要有任务、有效率地进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大方面可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分散于各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进行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所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工程项目中实行的监督管理监制要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对于单位及个体要及时加大监督力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督作风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被安全地放入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成品的使用才能感到放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9):86.

[3]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06):129-130.

[4]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S2:144-146.

vi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下面是我整理的vi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王舒颖.《嘟嘟馕馕》VI设计[J].传媒,2019(16):2.

[2]朱婷婷.《熊猫文创》VI设计[J].传媒,2019(16):2.

[3]冉娅,任倩慧.羌绣图案在民宿VI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北极光,2019(08):58-60.

[4]刘红菊.经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VI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14):316.

[5]高画画.谈VI设计在藏香民族企业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32(09):189-190.

[6]汤海波.百果园VI设计过程与设计原理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86.

[7]邓俊,翟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VI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9(07):268-269.

[8]刘亚璇.从品牌广告VI出发谈VI中的策略与概念[J].艺术科技,2019,32(06):219.

[9]李娟,潘越.读图时代下的VI创新设计实践--以广西柳江农村合作银行为例[J].大众科技,2019,21(05):156-157+163.

[10]马珊.浅谈工艺美术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J].大众文艺,2019(05):129.

[11]钟金宇.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VI视觉形象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9(03):121.

[12]高国珍.兰亭国际艺术教育VI设计[J].当代文坛,2019(02):8.

[13]陆雅琼.幼儿园品牌形象识别系统(VI)研究[J].大众文艺,2019(04):63.

[14]董玉,孙明海.论VI设计在品牌推广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9(01):106.

[15]张斐斐.浅谈互联网背景下VI设计表现形式的趋势[J].西部皮革,2018,40(23):106.

[16]甘茂德.内蒙古工业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设计[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12):14.

[17]曾广春,陈晶晶,刘畅,李影影.高职VI设计与网上创业园的推广--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网上创业园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06):69-72.

[18]张频.赣傩标志设计和VI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22):329.

[19]刘首含.人性化理念在VI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1):33-35.

[20]栗晓枢.航空港外观VI重建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22):122-125.

[21]黄海涛,唐昌乔.妥乐旅游品牌VI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0):204.

[22]张润龙,罗辉.云旗航空运动有限公司VI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9):2.

[23]陈爽爽.VI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10):156.

[24]黄宇宁.浅谈如何发挥VI设计在企业宣传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8,31(08):195.

[25]曾运东.VI设计中辅助图形的开发与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08):55-58.

[26]张晓娜.VI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8,20(15):155-156.

[27]姚傲雪,钟金宇.从化区村落品牌VI设计实践与探索--以莲麻村为例[J].设计,2018(15):28-29.

[28]李艳.现代VI设计中的应用规范[J].艺海,2018(07):102-103.

[29]闫涛.论VI设计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应用[J].品牌研究,2018(03):115+120.

[30]余晓光.VI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6):13-14.

[31]李俊涛.红色在食品行业VI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J].西部皮革,2018,40(09):78.

[32]乔文霞.《一草一木书屋vi设计》[J].中国民族博览,2018(05):16.

[33]王奇.VI视觉识别设计中的辅助图形分析[J].艺术教育,2018(09):175-176.

[34]晏双,任世文,许婷.浅谈VI设计在高校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8(12):296+303.

[35]朱乐艺.VI设计中的包装色彩应用[J].上海包装,2018(04):9-13.

[36]候少蓉.VI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报业,2018(08):71-72.

[37]王潇宇.探究VI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06):93.

[38]董斌.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数字化VI设计[J].中国包装工业,2015(20):138+140.

[39]候少蓉.从色彩情感角度谈VI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72.

[40]杨欣欣.浅析VI对品牌形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8(02):83-84.

[41]候少蓉.VI设计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报业,2018(02):66-67.

[42]于敬新.青春年华咖啡厅的VI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58-59.

[43]邓顺黎,余静贵,万龙,赵艳龙.VI设计中的校园文化构建--以长江大学为例[J].才智,2018(02):26+28.

[44]奚磊.浅谈VI辅助图形设计的多样性策略[J].艺术科技,2017,30(12):314.

[45]张馨尹,赵理阳.VI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11):297.

[46]裘晓红.浅谈VI设计应用的误区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78.

[47]冯劲章.实例分析VI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07):258.

[48]张家华.西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VI视觉运用研究分析--以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J].艺术科技,2017,30(07):272-273.

[49]徐平.VI设计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的`探究[J].中国市场,2017(31):120+124.

[50]孔莉莉.论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开放式VI设计[J].艺术科技,2017,30(10):1-2+8.

[51]王晓玮.民俗元素在城市VI形象系统设计中的导入探索--以滁州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5):83-87.

[52]郭二伟.VI设计中的构成元素意向性表达分析[J].设计,2017(20):108-109.

[53]汤智华.高职院校品牌形象与VI创新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7(40):266-268.

[54]张傈宁,张勇.情绪实验室VI设计[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03):48-52+84.

[55]何佑石,毛苏扬,栾家成,李子涵,张求慧.基于木文化的高校二级学院VI设计[J].包装世界,2017(05):56-58.

[56]许紫薇.VI设计中动画标志的发展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7(16):144.

[57]范恩辉.应用型高校VI系统的构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04):126-128.

[58]曾运东.铉力土石方有限公司VI设计作品[J].包装工程,2017,38(16):258.

[59]梁建明,曾泽栋.虔荣V酒店LOGO及VI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16):259.

[60]曾泽栋,梁建明.忆餐厅LOGO及VI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16):259.

[61]徐津.中国高校VI设计方法研究[J].广东蚕业,2017,51(08):78.

[62]何川,廖夏妍.关于企业VI标志设计中的文字技巧分析[J].大众文艺,2017(14):125.

[63]何璐.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VI设计中的运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7):189-190.

[64]余旭.VI设计中多样化教学的实践探索--评《VI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117.

[65]白东丹,李东娜.萨满面具图案在生态旅游餐饮V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3):109-111.

[66]马璁珑.基于VI设计的印刷规范化要素探讨[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7(06):14-18.

[67]赵偲汝,李汉平.VI设计在儿童教育品牌中的应用--以“七视野儿童艺创教育”品牌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7(Z6):263-264.

[68]朱小军,蒋兆辉.基于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下的展览VI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05):25+86.

[69]甘露.悦果子滨湖农场VI设计[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55.

[70]王奇.论VI设计中的形式美感[J].艺术教育,2017(Z5):267-268.

[71]廖莹,曾显峰,邓秀茹,李嘉祥.浅谈校园VI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2):296.

[72]邓秀茹,曾显峰,廖莹,李嘉祥.VI在高校文化宣传中的意义浅谈[J].福建电脑,2017,33(04):89+127.

[73]陈家鹏.VI设计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04):44-46.

[74]郑淼.传统图形在VI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7(06):173-174.

[75]王莹.探究vi设计对企业品牌塑造的影响[J].工业设计,2017(03):76-77.

[76]韩岩岩,汪月迪.界首彩陶VI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3):25-29.

[77]赵航.浅谈餐馆VI设计的方法与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5):79.

[78]王颖.现代VI形象的设计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2017(04):143.

[79]陈家鹏.VI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7,39(02):138-139.

[80]叶秀源,邱蔚琳.VI设计--茂名粮丰园品牌形象再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134-135.

[81]张甜.现代医疗行业VI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273.

[82]黄剑平.“私农菇坊”品牌VI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02):257.

[83]徐姗姗.邦博服装品牌VI设计[J].包装工程,2017,38(02):258.

[84]丁伟,宣建婷.浅析品牌调性在VI系统设计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7(01):181-182.

[85]王保军.浅谈VI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7(01):98.

[86]董与思,刘洋.VI战略构建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意义--以提升发展城市形象设计为先导[J].美术大观,2017(01):116-117.

[87]姜博.湛栌VI设计作品[J].设计,2017(01):8.

[88]孙腾.浅析VI设计中的辅助图形[J].大众文艺,2016(24):73-74.

[1]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段世霞.项目管理[M],第2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寿涌毅.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J].项目管理技术,2006(9): 28-31.

[4]刘耕,王学军.国内外项目进度管理的比较及建议[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22):16.

[5]朱保建,陈书利.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 (33).

[6]霍丽云.基于施工进度下的设计进度控制案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13-29.

[7]李京彦.设计管理在核电EPC项目中的实施[J].中国核电,2009,2(3).

[8]马子琦.多项目进度优化及资源均衡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1-2.

[9]张保军.浅议钢铁项目设计进度计划编制流程[J].科技资讯,2013,(4):173-174.

[10]蒋怡翎.风电工程接口纳入施工图设计进度计划编制[J].科技信息,2010,02(23).

[11]张伟锦.项目管理在设计院、所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1.

[12]威索基.有效的项目管理[M],第3版.费林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27-240.

[13]颜彦.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设计管理[1].有色冶金设计与研宄,2010(1): 45-46.

[14](美)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项目管理教程(第2版)[M].徐涛,张扬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 顾得均.航空电子装备修理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2001:65-70.

[2] 张勇,毛凯,杨光等.VXI 总线及其接口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8):1072.

[3] 俞思文.DAQmx 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改进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 王 朕,刘陵顺,刘学峰.基于 AT89S52 的机载电气盒测试仪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09,17(8):73-75.

[5] 高金龙.基于虚拟仪器的继电器测试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8.

[6] 朱旖,杜建军.自动测试系统及其结构和标准[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27(8):72-73.

[7] 郑叔芳,刘桂安,马鸿韬,等.飞机继电器盒微机自动检测系统[J], 航空工艺技术, 1987(3):15-18.

[8] 朱宇杰.PXI 总线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研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 项学智,开湘龙,张振宇.基于 PXI 总线的矩阵开关模块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12):76.

[10] 王诚成,应朝龙,周亮等.机载设备通用 ATS 自检适配器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2010,30(1):61-65.

[11] 张树勇.飞机继电器盒综合检查仪研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12] 陈亮,曹兴冈.基于 PXI 总线的电子装备测试系统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3):8243-8244.

[13] 陈华婵,孙卫真,何积铨.多通道信号隔离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8(28):158.

[14] 董勤鹏,熊华钢.基于某航空电子设备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08(21):147-148.

[15] 奚全生,李鸿飞. VXI 和 PXI 总线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5(11):11-12.

[1]龚波,张文,杨红霞.网络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夏长义.浅谈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00,5(5):75-76.

[3]郭伟.野战地域通信网可靠性的评价方法.电子学报.2000,28(1):3-6.

[4]滕云微.网络可靠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信息.2008,24(6): 129-131.

[5]熊蔚明,刘有恒.关于通信网可靠性的研宄进展.通信学报.1990,11(4):44-49.

[6]苗亮.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6(3) :203-204.

[7]冯海林,刘三阳,宋月.通信网络全端可靠性界的一种计算方法.电子学报.2004,32(11):1868-1870.

[8]R. E. Tarjan. Depth-first search and linear graph algorithms. SIAM J. Computing. 1972,1(2):146-160.

[9]L. P Resnde. Implementation of a factoring algorithm for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undirected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1988,37(5):462-468.

工业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范文: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摘 要: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的野趣水景园为例,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特别是水边空间的植被绿化,要根据各自的场所和植物的不同生活形态来选择,充分利用水、湿生植物,通过合理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洛阳;植物园;造景 洛阳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闻名遐迩的园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座地处暖温带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水系和肥沃的土地,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资源丰厚,利于造园。 2006年,坐落于古城里坊遗址之上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建成。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新旧城区的中部核心地区,东起现状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周边为规模更大的隋唐地遗址保护区,全园占地861 800m2。 园区被东西流向的古洛渠、胜利渠分成3大区域,南区为生产管理区,北区为苗圃科研基地,中区为专类园区。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1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1]。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2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3 植物配置类型分析 疏林缀花草地的植物配置 以榉树、榆树、黄连木、乌桕等高大乔木为主,或孤植或群植。修剪整齐的草坪,姿态优美的大树,散置的置石,以及镶嵌于草坪上的花卉组合,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朴素、淡雅的优美景色。 水边空间的植物配置 水生、湿生植物所在的水边空间,将水域和陆地的景观融为一体,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保护系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2]。 水边林、湿生植物带 这一地带处于水陆交界处,土壤湿润,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对水分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很强,还要有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在陆地与近水区之间种植了水杉、落羽杉、垂柳等乔木,林下种植了吉祥划等耐湿植物,岸边种植了千屈菜、卵叶丁香蓼等适应性强的岩生植物,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千屈菜花色明艳醒目、姿态娟秀洒脱,与水体绿树形成对比,层次分明,景色优雅宜人[3]。 直立水生植物带 这里会出现不定期的水位变化,是受波浪影响的区域,坡面坡度变化很大,主要是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芦竹(Arundo donax)、美人蕉(Canna indica)、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菖蒲(Acorus calamus)、水葱(Scirpus valid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直立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植物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姿态优美:碧叶如盖的荷花,叶似利剑的菖蒲、瓣如飞燕的鸢尾(Iris germanica),花絮似雪的芦苇,穗若串珠的蓼花(Polygonum hydropiperl)等,这些挺水植物与水体和岸上的景物相互映衬,反映出不同季相的秀美景色。 精品荷花区集中了大量的精品荷花品种如:玉吉(Nelumbo nucifera 'Clean Jade')、祝福玉莲(N. nucifera 'Zhufu')、友谊(N. nucifera 'Friendship red')、牡丹莲(N. nucifera 'Friendship Peony')、赛佛座(N. nucifera 'Saifo zuo')等,沿岸种植水杉、垂柳等耐湿植物作背景,同时点缀一些睡莲、萍蓬等浮叶花卉,使得景色生机盎然,充满韵律节奏感与山林隐逸野趣[4]。 浮叶--沉水植物带 该区是许多水生观赏植物适宜的区域,如睡莲、萍蓬草(Nuphar pumilum)、金银莲花(Nymphoides indica)等。 睡莲王莲景观区:拥有大量色彩娇丽优雅的睡莲品种,如仁者(Nymphaea 'Rene gerard')、佛琴娜莉斯(N. pygmaea 'Virginalis')、爱丽(N. laydeder 'Elisiana')、粉牡丹(N. 'Pindk Peony')、怀特(N. tetragona 'Tuberoda Richa')、日出(N. 'sunrise')等,景观壮丽,秀色宜人。 沉水植物景观区: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llat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穿叶眼子菜(P. perfoliatus)等,洁净水持,提高水的含氧量,犹如水下森林、意境幽深。 洲岛植物配置 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创造大片野趣、休闲的园林景观。大量运用各种野花组合,营造自然美丽的景观,或置于路旁石畔,或置于水边林缘,或大片种植。野花组合品系的选择要根据应用地区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选用不同品系具有极强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花卉品种进行混合配比。野花组合是由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宿根花卉按配方组成的多种组合,如“夏日花园组合”“一、二年生组合”等。这种多类型搭配的组合,才能从早春到晚秋开花不断,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河中的水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挺拔林立,水葱、垂柳带来淳朴的野趣,让人享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岛中植物与水生湿生植物协调花生,共同营造出自然美丽的景观效果。 4 植物配置的经验与心得 大量运用水生植物造景,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创造了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园林意境。水生、湿生植物配置进行合理分区:沉水植物区、睡莲王莲景观区、荷花观赏区、沿岸的水生湿生植物区。使得水面空间层次丰富,驳岸处理自然,使山水融为一体。 地被植物与野花组合的广泛应用是野趣水景园造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林下岸边、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与各种草花组合,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如园路两旁选种一些与绿地环境相适应的草花组合--“夏日花园”,色彩缤纷,夹道相映成趣。园路转角“超矮的花坛组合”,淡雅秀丽。林下大量种植鸢尾、葱兰,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同时更兼顾景观生态学要求,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同时又考虑了其景观多样性与景观个性的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营造景观,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5 问题与思考 (1)水生植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净化水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水生植物不像陆地植物易于控制,如果对其习性不了解,会存在较大的植物分割危险,因此应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侵害性研究,才能作出更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 (2)施工与设计要有机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与设计之间要充分协调,地形整理、植物配置、置石等景观性强的工程,要依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进度随时调整和调度,既要掌握法则,又要灵活运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6 结语 位于专类园区北部的野趣水景园,植物千姿百态,绿树成荫,湖面微波粼粼,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同时大量运用水湿生植物造景,鸢尾风韵优雅、清新自然;再力花花穗修长,随风摇曳,洒脱多姿;芦苇成片种植于溪边,重阳时节,柄柄芦花呈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色,煞是好看;花叶芦竹洒脱自然;泽苔草无拘无束,田园野趣尤浓;纸莎草高大洒脱;花蔺婀娜潇洒,柔美多姿。水、湿生植物洒脱的姿形、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美丽的四时景色,通过艺术构图,形成了一幅幅风光秀丽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等.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日)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地面植被共同研究会.地面绿化手册[M].王世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赵可新,钱萍.水生、湿生植物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7):73-75. [4]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接地气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建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邢莉燕,陈起俊.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郑少瑛,周东明,王力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郑少瑛,周东明,周少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张立新.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案例精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2]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4]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工机械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王玉龙.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6]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7]四川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四川省造价工程师协会.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修订版).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9]荆莉燕,王坚,梁振辉.工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0]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刘柏茹.导线测量的精度控制探讨[J].硅谷,2009,(05).

[2]郭宗河,郑进凤,贺可强.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陈正耀.导线测量的计算与应用[J].北方交通,2009,(05).

[4]姜华根.双点导线测量[J].科技资讯,2009,(15).

[5]王汉存.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方法浅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11).

[6]焦建新,沈荣林,闫玮.全站仪测量导线中的错误分析和处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7]王海明.全站仪坐标导线测量的平差方法[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09).

[8]孟令涛.城市导线测量一体化程序设计[J].现代测绘,2009,(04).

[9]黄艳立,高怡.全站仪导线测量数字化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04).

[10]张小诺,李彦阳.导线测量严密平差定权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11]熊法堂.导线测量粗差浅析[J].人民长江,2000,(05)

[12]景德广.导线测量中错误或粗差的分析[J].测绘技术装备,2003,(02)

[13]尚海旺,王水林.导线测量检验粗差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10,(01)

[14]吴家乃.导线测量中粗差的查找[J].工程勘察,1981,(02)

[15]陈章明.检查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J].引进与咨询,2000,(04)

[16]黄林.论导线测量粗差的判断[J].地矿测绘,1996,(02)

[17]蔡群.关于粗差含义及其多样性的探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18]宁卫远,焦利伟,刘艳玲.导线测量粗差判定方法的探讨[J].中州煤炭,2004,(06)

[19]陈玉平,胡奎.井下大压力巷道导线测量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1998,(02)

[20].斯列涅夫斯基,.卡拜斯基,刘志源.导线测量中的坐标连测问题[J].矿山测量,1980,(03)

[1]王楠,邵毅明,周娜娜,阎宏涛.道路交通安全中的视错觉现象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0,(07)

[2](美)JR布洛克.奇妙的视错觉——欣赏与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2.

[3]杨阿联.格式心理学与建筑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

[4]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46.

[5]贺俊杰.透视与错觉[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98.

[6]随艳金敏丽.视错觉在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院校风采,2010.

[7]刘跃国.浅谈视错觉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2010.

[8](英)查尔斯麦基.可怕的错觉:人人都会犯的致命错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9]马连弟刘运符.透视学原理[N].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38

[10]熊圣.视错觉在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N].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

[11]李蔚.神奇的空间魔术——谈视错觉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11(2)

[12]张引良.浅谈符号学与电影海报的视觉符号[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1.

[14],[M]苏茂生,台北:大陆书店,1975:11.

[15]周东梅.视错觉在环境空间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东华大学,2006:7.

[16]熊兴福,刘金萍.析视觉负后像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08):1.

[17]蔡从.浅谈视错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艺术广角,2011(04):58.

[18]康波,万铮.中国古典园林.2010:10.

[19]朴哲龙.人眼光学结构的研究[D]吉林延吉:延边大学,2007:6.

[20]贡布里希.贡布里希文集:艺术与错觉[M]杨成凯,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5.

[1]宁龙梅.武汉市湿地功能评价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

[2]马健 章.关注正在消失的湿地[J].大自然,2012,(5).

[3]李益敏,李卓卿.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1):36-43.

[4]陈求稳.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科学支撑[C].2005年全国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5.

[5]HOLLANDCC,HONEAJE,[J].Wetlands,1995(15):336-345.

[6]崔保山,杨志峰,李英华等.城市拓展中湿地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62-471.

[7]肖清风.有机设计——中国古代的设计特征之一[J].设计艺术研究,2013,3(6):83-88.[8]朱建宁.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规划⑴.建设科技,2009,(3):51-59.[9]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迸展,2004,23(5):94-99.

[10]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1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12]温亚利,李小勇,谢屹.北京城市湿地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3]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冠增.西方城市建设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宋言奇.生态城市理念:系统环境观的阐释[J].城市生态与环境,2004,11(2):71-74.

[16]李明.融通的智慧:唐君毅.论中国哲学的有机肖然观[J].宜宾学院学报,2013,(1)81

[17]杜洁,车代弟.依托青山碧海,建设山水城市[J].北方园艺,2005,(2):40-41.

[18]李昊,孙倩.文化·生态·景观——中国“山水城市”理念的历史内涵与.当代诠释[J].建筑与文化,2013,(8):18-22.

[1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0]张巍巍.城市湿地公园开发模式研究——以唐山南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附 :建筑学毕业论文选题

1、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2、鲁西南地区门墩石造型、纹样初探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51、基于BIM的框架结构参数化设计研究

52、智能型太阳能LED路灯控制器的研究

53、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改造模式研究

54、基于博弈分析的绿色住宅发展研究

55、青岛市大型公建能耗现状评估与预测研究

56、符合被动式围护结构热工标准的“抬梁式”农村住宅构造方法研究

57、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58、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

59、基于BIM的规则建立在建筑设计阶段应用研究

60、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1、工程招投标中违规行为分析与监督机制完善

62、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63、商品房住宅项目成本管控的研究

64、以“美居购”网为例探析家居软装电子商务经营

65、建筑行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66、“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分析及对策

67、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

68、北戴河新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研究

69、河北省建材产业物流指数研究

70、挣值法用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

71、高层住宅小区风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72、绿色建筑运营阶段隐性成本估算模型研究

7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项目人工成本优化研究

74、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75、高温影响的舒适度模型研制及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应用

76、唐华清宫景区气候适宜性空间格局初探

77、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作业疲劳的影响因素研究

78、基于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小型建筑能耗数值分析

79、中铁咨询集团公司财务与资本运营子战略研究

80、某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81、ZH公司CM科技园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82、风险理论在工程安全监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83、某研发中心与产业基地可行性研究

84、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85、青岛中山路商业街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研究

86、某市建筑节能检测平台建立与运行维护研究

87、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性能辅助商品房定价

88、建筑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研究

89、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0、现代建筑空间与水要素研究

91、算量软件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92、政府项目代建制合同管理体系研究

93、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94、建筑供应链环境下的材料联合库存优化研究

95、建筑材料“暴露”手法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6、虚实相生对空间意境营造的作用机制研究

97、基于Matlab对DEA工程建设项目评标模型的应用研究

98、西方文艺复兴绘画名作中建筑图景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99、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00、建设工程合同信用对合同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企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率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合理地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条约,加大监督的管理力度,将工程的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保证了建筑本体的安全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缺乏的相关法律条例、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以及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差异过大进行讨论,根据此情况对提高工程质量的监督能力、加强施工单位的监督作用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也希望政府能够大力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难题;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城市化进度的加深,作为城市化标志之一,建筑工程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此,国家与建筑业相关部门开始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深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尽力配合,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使得建筑工程的一些管理模式得到优化,也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但是对于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这些措施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我们保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在工程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性,也对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难题

(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制约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一部分的法律政策太过片面,监督力度明显不足以约束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时,如果施工方不遵守规定,在施工质量上大打折扣,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也没有一个专门细致的惩处管理条例。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环境,我国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政府在宏观上加大对工程的监督力度,一个官方的、完整的约束条例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建筑企业质量监督的态度浅薄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之所以疏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负责监督的企业专员对待质量监督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缺乏监督的意识,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相关的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企业部门对于这种消极的影响也放任不管,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都缺少相关的监督措施,导致监督体制最终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态,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力度越来越小,也就无法保证工程的效率。

(三)监督人员的素质差异过大

从某个方面来讲,负责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也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否有效开展。在今天,一些工程项目中安排了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但是这些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在面对质量问题时,一些人会严把大关,另一些人可能会有所放松,这种情况使得政府的监督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如果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人员素质过低,不仅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使得政府的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方式

(一)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制

工程质量监理制度的实行,能够大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对于工程的正确实施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政府在大体方向上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的规划,使得建筑工程监理制得以健全自己的形势内容,而且把监理制合法化,加强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者的认真态度,使这些工作者负责的工程项目与法律挂钩,一旦玩忽职守就意味着违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专门人员要进行精挑细选,这些人在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工程项目的监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里许多的组合因素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工程在正式开工前,对于设计人员的来历要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指派他的企业或者组织要进行深刻的调查,确保人员的选择没有问题。然后,对于设计人员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研究,多次检查其合格性,一旦发现任何不妥之处立刻要求其做出修改,保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完整性,对建筑工程起到决定的作用。

(三)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相关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必须要高,对于工程质量要时刻进行监督,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针得到有效实行。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重点放在怎样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上,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得建筑工程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在未来更加难以解决。所以,企业在挑选管理人员时要制定相应的选拔规则与制度,对于施工人员也要仔细选择,确保每一个工作位置都要有任务、有效率地进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方面的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几大方面可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较多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分散于各个施工单位或者个人,如何集中这些因素并进行妥善处理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大难点。所以负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者要处理好自己的工作重心,对于工程项目中实行的监督管理监制要大力提倡并严格执行,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同时,对于单位及个体要及时加大监督力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良好的监督作风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的建筑物才能够被安全地放入市场中,人们对于建筑成品的使用才能感到放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彭淑芬.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1,02(03):210-21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19):86.

[3]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7(06):129-130.

[4]宋献博.关于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工程质量,2014,11S2:144-146.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本系列遗产中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同时这处遗址也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安溪地区的传统制铁业至今延续,当地余氏家族与宋元时期的冶铁活动有关,成为这一传统产业的活态见证,也为宋元海洋贸易留存下了的珍贵的产业记忆。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位置】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地处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五阆山余脉,位于 安溪县 尚卿乡青洋村。安溪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有铁、煤、铅、锌、锰、银、石墨、稀土、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其中铁矿、煤矿、花岗岩、石灰石、高岭土等储量居福建省前列。早在五代之时,安溪这里就有“冶有银铁,税有竹木之征”的说法。自北宋时期安溪便已有官方设置的青阳铁场,据成书于北宋元丰年间的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卷九记载:“下清溪州西一百五里四乡青阳一铁场”。 《宋会要辑稿》记载:“泉州清溪县青阳场,咸平二年(999年)置”。《宋史》中亦有(北宋)庆历五年(1045)“泉州青阳铁冶大发”的记载。宋代冶铁的规模和产量较唐五代时期之前有了较大发展,全国遍设“监”、“监”、“冶”、“务”、“坑”、“场”组织冶铁业生产或进行监管。宋元时期安溪的冶铁业是官办、民办共存。

2019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下草埔考古队在青洋下草埔遗址、余氏祖厝遗址正式开展考古工作,同时,对遗址周边古矿洞、古道、冶铁遗址、墓葬展开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这处考古发掘区域位于梯田地貌的山坡上,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多级台地。发掘工作所涵盖的范围内已有 16 级台地。

这里的板结层是下草埔遗址的重要特点,是在冶炼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现象。而且我们细看可以发现相邻板结层间距大致等同,在 60-80 厘米之间。每当冶炼垃圾堆积到一定的高度,便会在上端以“板结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方面起到压实、固定冶炼垃圾的作用,这是就地处理冶炼垃圾的简易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随后冶炼的一个操作平台。因此,安溪这边宋元时期的冶场呈现出自下而上、依靠山坡修筑冶炉的独特冶炼方式,而且一旦到了山坡的一定高度,该冶场也就随之弃用,另择其他场所。

冶炼遗物主要包括炉渣、矿石、烧土、炉衬四大类。其中以炉渣数量最为丰富,普遍分布于发掘区各探方中。根据炉渣质体比可将炉渣分为高铁渣与挂渣。下草埔冶铁遗址及周边冶铁地点地表散布大量高铁炉渣、大块石头堆积等冶金遗存,具有明显排出渣特点,尤以槽型排出渣和扇形排出渣典型。

台地上散布大量的大型石块,石块可见人为切割痕迹,平面规整,切角分明,部分石块带有弧面或单面烧结。这些石块可能用作炉衬、炉壁、建材等,说明遗址使用石块垒砌小高炉进行冶炼。在台地 10 我们也发现了两座炉,这两座炉都是用夹砂泥质耐火材料修建,炉底圈呈椭圆形,两炉上部结构受损严重,炉膛保存较为完好。

经初步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实验分析,下草埔冶炼遗址使用小高炉进行块炼铁冶炼,炉容量远大于地炉冶炼,排出渣产量大。小高炉冶炼生产积铁块经过锻打形成铁块、铁片等初加工产品后,再加工或运输至其他地区进行锻造再成型,制成铁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经过对炉壁、炉渣成分的实验分析,可进一步证实该遗址的冶炼性质为块炼铁遗址,以木炭为主要燃料。据《天工开物》记载,古代冶铁所用燃料,有煤炭跟木炭两种。根据对遗址上提取的10余件炭样的C14年代测定,其年代集中在10-12世纪。

所谓的块炼铁冶炼,是指直接还原出固态铁的冶炼过程,由于还原气氛不如生铁冶炼,渣铁分离不完全,其产物常呈海绵状,炉渣铁含量较高。中国古代传统钢铁冶炼技术以生铁及生铁制钢技术为核心,目前经考古调查发现的块炼铁冶炼遗址主要位于广西贵港、云南、湖北一带。下草埔冶铁遗址是目前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宋元时期块炼铁冶炼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块炼铁冶炼的具体步骤及相关遗存特征,了解遗址内生产与生活的图景,促进构建宋元时期福建乃至长江以南地区冶铁业的技术特点和组织结构。

此外,考古工作人员在下草埔遗址还发现了“祥符元宝”“皇宋元宝”铜钱各一枚、“熙宁通宝”三枚,均铸造于11世纪初期,可佐证遗址的年代。此外,也出土了铁钉、铁片、铁块等铁器,部分为块炼铁的粗加工产品。而出土的陶瓷器主要为各类生活用具,多为宋元时期安溪窑生产的青白瓷,兼有磁灶窑、德化窑的产品。部分器物上保存有墨书题记,如“吴”“朱”之类,可能是冶铁工匠的姓氏。

在冶铁遗址西北处,为余氏一脉迁徙至安溪后的祖宅“谏草堂”所在。2000 年后祖厝陆续被掩埋于现代开矿堆砌的渣土之下。此后该谷地被洪水携带的淤泥、碎石填满,遗址东部逐渐积水,形成一水田。目前揭露出的房屋总长约为 米,进深约 4 米(东北—西南的墙基未完全揭露),中部主室面积最大,宽 米。

遗址位于这处梯田上,北为现代铁矿坑,南为荒废田地,东西两侧均为山地。矿山位于冶炼遗址的东北处的山坡,铁矿资源丰富,已调查多处古铁矿洞。矿山及遗址周边的山地生长有茂密的树林,是冶炼所用木炭的来源。遗址的东部有一条古道通往西溪,是产品外运的路线,这便形成了从原料到加工再到运输的产业链条。

【板结层】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有独特的考古价值:一是全国第一个对块炼铁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考古工地;二是同一地点同时冶炼熟铁(块炼铁)、生铁、钢的古冶炼厂场;三是体现先民在处理人地关系上的超常智慧。

北京大学考古队于下草埔冶铁遗址发掘区内发现系列重要遗迹,包括冶炼炉6座、房址2座、多个活动面、护坡、池塘、小丘、板结层及石堆,与冶铁有关的遗迹年代集中于宋元时期。

【护坡】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护坡,经过检测在南宋就有,将炼出来的炉渣堆积,铲平,就堆出这一块平地,然后人再往上一层,继续开炉冶炼,60-80公分就有一个板结层,青阳下草埔四周的小山丘可以炼数百年之久,目前发现的房址主要集中于遗址北部。

【冶炼炉3】

编号为L3的冶炼炉保存状况较好,体量较大下,使用时间较长,有多次使用和改建的痕迹,目前可区分出至少5 次使用痕迹,自东北至西南方向分别称为L3-1、L3-3、L3-5、L3-4、L3-2。5 座炼炉均为夹砂土坯砖砌筑而成,上部被破坏,东部被晚期人类活动切削破坏。最外圈的L3-1 和L3-2 是最初使用的炼炉,现仅存一段弧形残炉壁,L3-1 残长,壁厚30-35 厘米,被切削部位仅存10-18 厘米,炉壁中烧瘤处厚5-10 厘米,据测量数据可计算出该处内径约98 厘米;L3-2 残长70 厘米,壁厚14-25 厘米,内壁无烧瘤而发白,厚4-5 厘米,据测量数据算出该处内径约76 厘米。L3-1 和L3-2 损坏后分别改建为L3-3 和L3-4,其中L3-3 破坏严重,现仅存一段弧形炉壁,残长,壁厚30 厘米,被切削部位仅存约20 厘米,炉壁中烧瘤处厚10-20 厘米,据测量数据算出该处内径约88 厘米;L3-4 保存状况稍好,平面形状呈内圆外方,内壁挂满蓝紫色烧瘤挂渣,残口内径32 厘米,残深40-45 厘米,壁厚25 厘米-30 厘米,烧瘤挂渣可见两层,厚度均为5-10 厘米,说明该炉在冶炼时至少经过一次修补。炉体东部有一疑似鼓风通道的小坑,该坑呈椭圆形,口径15-25 厘米,深40 厘米。

【冶炼炉5】

冶炼炉L5破坏较为严重,仅见底部。炉体平面呈圆形,朝向正西,夹砂黏土砌筑。现深约20厘米。残内径50-55厘米,壁厚8-10厘米,内壁未见烧瘤,炉内有烧瘤碎块散落。正西方向炉壁有一长25厘米的缺口,缺口下有一小坑,坑口呈椭圆形,口径15-20厘米,深15厘米,坑内堆积为棕色黏土,出土物包括两片碎瓦片和一片灰陶片。L5炉内部另有一低温用火遗迹,呈不规则圆形,推测为灶,编号Z4,据此推断冶炼炉L5在废弃之后利用其炉膛改作灶继续使用。

【冶炼炉6】

L6位于TD5上,探方T1214扩方内,紧邻F4的SM1西南侧。清理L6炉底坑、排渣道内堆积,以及L6西侧小范围操作面。清理发现,炉底坑、排渣道内的多层堆积基本一致,仅在排渣道槽道底部发现一薄层炭屑层,该炭屑层铺于黄色黏土层上。该黄色黏土层即为L6炉基垫土,且构成L6周围操作面垫土。

L6系以黄色黏土为炉基的浅地穴式炉,废弃后被整体移平,仅余炉底与炉底坑内堆积。区域内垫渣、平整L6后形成F4室外地面,L6周围活动面亦被F4室外地面及地面垫渣所叠压。

【锻炉4】

炉4保存相对较完整,在平地起建的地上炉型。炉体整体呈方形台,顶面中央向下开半球形凹槽,于凹槽内壁施以炉衬材料,即为炉膛。西侧底部遗有一紧贴坑壁的水缸。内底部填土经浮选、重选、磁选、手选后收集到较多碎炭屑、碎玻璃态渣、锻造剥片、烧土粒等锻造遗存。据此,初步判断炉4可能为锻炉。

【人员活动房遗址F3、F4】

F4的房址,在炉4的旁边,围墙里面是一个两进的小房子,用炉渣把墙垫起来,这边是用小石头和平石垫起来的墙,还有很多瓦砾,都是平瓦,碎了之后留在这里,原来保存的。房子所倚建的基础地面是用炉渣包括红烧土块、各种冶炼废弃物淀积起来的活动面,所以房子在整个冶炼时期来说是属于比较晚的,至少是冶炼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房子才出现的。从地层关系来说,相当于炉废弃之后房子才建起来。F3 屋内两房间地基上各有一堆破损严重的瓦片堆,以红瓦为主。西侧屋后墙边的地基上散落有 多块修整后的石块,以及大块的炉渣。出土的瓷器包括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可辨认器型有碗、盏、 盘口壶、瓶等,年代大致为元代。此外,屋内出土瓷器类别多为生活类用品,无瓷器生产、祭祀等相关遗存,屋内南间东南角发现灶台 1 座,故判断 F3 为生活用宅的可能性大。

【冶炼炉1、2】

L1 与 L2 东西相邻,两炉属于露天作业炉,连线呈东北-西南向排列,L1 在东,L2 在西。两炉炉型结构相似,均为半地穴式、“葫芦”形小竖炉,炉体腹大颈小,炉上部填料口遭破坏,现存炉口顶端略高于炉旁操 作面。其中,L1 保存较好,炉膛未被破坏,膛内残留原生堆积的大体积冶炼产物;L2 北侧被全部破坏,炉膛被晚期填土填平,仅于膛底部残余碎炉壁残块。

【结语】

经过科学、系统的发掘工作,青阳下草埔遗址的年代与地理位置与历史文献所载宋代泉州“青阳铁场”相符,是宋代经济史、手工业技术史、海洋贸易史的重要发现。青阳下草埔遗址发现的冶炼遗迹、遗物具备技术上多样性和内涵上的丰富性,为宋元时期冶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青阳下草埔遗址发现的居址、公共设施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展现了一个冶炼周期较长的宋元时期中国东南地区冶铁手工业遗址的独特面貌。青阳下草埔出土的陶瓷器,类型丰富,窑口明确,为研究遗址内社区结构、宋元时期泉州安溪地区的社会组织与人类流动提供了考古资料。青阳下草埔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仍有广阔的后续工作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与苍穹遗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在中国,西藏或许已经足够遥远。

但是,若是走得比我们认识中的“西藏”更远一点呢?

那里,是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 是更加空灵、更加纯净的 “无人之境” , 容纳着一处与世隔绝的 “生命禁区” 。

亿万年的板块运动,让这里有高山隆起;冰川消融下,分散的湖泊将草原悉数点缀…… 一幕幕的神山圣湖,交织出世界上最极致的山河画卷 。

这里是 阿里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触手可及的苍穹下,皑皑白雪滤掉多余的色彩,冰川与荒野统治着这片大地;人迹罕至的地带上,自然与 历史 野蛮生长。

然而,就在这片纯净而野性的荒芜高原上,曾有一个搅动了700余年风云的盛世王朝。只是,300多年前,这个有着10万余人的王朝突然消失,只留下一片黄土掩盖的破碎古堡……

它就是 古格王朝 ,曾在这里繁荣,又在这里突然地寂灭。

01

古格王朝:一段凝固的 历史

古格王朝的兴起,与昔日西藏的统治王朝—— 吐蕃王朝 ,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

现在说起吐蕃王朝,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除了**干布与**公主的爱情故事,就是它与佛教的紧密联系。 作为佛教第二次进入中国的重要路径,吐蕃王朝的统治者们对佛教有着极大的兴趣。

但是,佛教毕竟是外来的宗教。西藏本地的宗教—— 苯教 ,在贵族们心中也有着不低的地位。统治者一味推行佛教,甚至把国家大权都交给僧人代理,这引起了贵族们的极大愤慨。

随着王权的更替,佛教与苯教的矛盾愈发深厚。 最终,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因灭佛被刺杀,昔日繁荣的吐蕃王朝也没能逃过衰落的命运 。郎达玛死后,在权势斗争中失败的贝考赞之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3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

吉德尼玛衮晚年,将疆土分封给三个儿子,其中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即古格王国。后来,次子扎西衮分到的布让也并入古格。 这位最年幼的王子,就是古格王国的开国元首。

作为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古格王朝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都城扎布让的人口一度达到十几万人。

同时,在朗达玛灭佛时,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因此,这个王国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也是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的立足点。

在这里,藏传佛教逐渐达到全盛状态 。

然而,最戏剧性的是,这个因宗教冲突而兴起的王朝,最后同样因为宗教冲突而覆灭。

17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进入西藏,当时的古格王为了制衡藏传佛教的兴盛,扶持基督教,逐渐与传统贵族产生冲突。僧人们秘密串联,发动反抗。

而早有摩擦的兄弟邻邦拉达克,成为了古格王朝覆灭的最后一根稻草。

崛起于公元9世纪末的古格王国, 历经了包括两宋、蒙、元、明的五代中原王朝。 在执政的几个世纪中,古格王朝作为西藏西部最璀璨的文明,考古发现中现世的绚烂壁画和精致造像,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02

王朝寂灭:古格王朝消失之谜

古格王朝的覆灭,堪称突然。

这个兴起于九世纪末,演出了700余年灿烂 历史 正剧,经历过16位世袭国王的庞然大国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10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些房子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他们的后代在哪里?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说得清。对我们来说,古格王朝就像一团迷雾, 除了一个开头和结尾尚能让我们看到依稀模糊的背影外,古格几乎完全隐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沉沉黑夜中。

如今,只有在距离札达县城18公里以外的郎钦藏布江南岸山坡上的那一片废墟,还贮存着昔日繁盛的记忆。

由于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世人几乎不知道古格王朝的存在,因此,也没有人去扰乱这片仅存的遗迹。 没有后人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们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时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现场。

甚至有人把它和中美洲的 玛雅文明 、意大利的 庞贝古城 相提并论,因为三者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遭到灭顶之灾,同时,又因为这突然的变故,保存下来了相对完整的遗址。

古格王国消失三百多年以后,英国探险家 麦克霍斯·扬 从印度沿象泉河逆流而上,发现了这座王朝遗址。

上世纪80年代,西藏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对这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后, 这个消亡了350年的王国,迅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格王朝覆灭最直接的原因应该就是那场战争,不过,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我们不得而知。从目前流传的记录中,也对战争的结局有着多种演绎。

只是,让考古学家们感到迷惑的是,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来说, 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最多只能毁灭城池,而并不足以毁灭文明 。自古以来,战争只是催化剂,没有哪一次文明的衰落是在战争结束后就立刻完成了的。

因此,除了战争说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猜测。比如沙漠化程度的严重,气候环境的恶化,人口的迁徙以及天灾、瘟疫的流行等等。 但就算是自然环境产生变化,人们也可以迁移生活,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 。

如今,哪里都没有古格后裔存在的迹象,也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古格王朝辉煌的 历史 如同飘过头顶的一片浮云,就这样渐行渐远,神秘地消失了。

只有那些古格王朝城堡遗址,几个世纪以来,始终保留着都城被毁灭时的原态。 如果你来到这个空寂而荒芜的城市,走过古老而陌生的街道,每一间房屋、每一个暗道、每一件武器……无不向你倾诉着一座曾经拥有10万余人的都城的繁荣与落寞,以及消亡那一刻的无奈与悲凉。

03

最后荣光:瑰丽奢华的古格艺术

不过,那段 历史 毕竟已然远去,即使再疑惑,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猜测与叹息。

但是,古格王朝还有大量遗址和遗物存留下来,以供人们考察和研究。

其中,最壮观的就是古格王朝的都城遗址了。整座城堡建在一座300多米高的土坡上,地势极为险峻。

经考古专家实地测量,古格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处,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

从布局上看,古格王朝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王宫高高在上,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山坡上是寺庙的遗址,山下是平民居住。

为此,古格人还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还开凿了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利于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洞穴、佛塔、碉楼、庙宇、王宫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叠砌,直逼长空,气势恢宏壮观。

在这片惨遭毁损的土地上,寺庙建筑的保存相对完好。

山腰中部的几座寺庙建筑属于托林寺,分别为渡母殿、红殿、白殿和轮回殿。这些建筑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寺庙飞檐上雕饰的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建筑顶部也有着浓郁藏式风格的绘画。

除了寺庙之外,古格都城遗存下的雕刻、造像及壁画等同样保存不错,作为古格王朝昔日繁华盛景的重要见证,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无不令人啧啧称奇。

其中,古格王朝的雕塑艺术堪称精品。近十数年间,人们在古格遗址周围发掘出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大多都是以金、银等贵重金属配合铜像铸造而成。

其中,最负盛名的一种,就是 “古格银眼” 。传说,这种佛像只有古格人才能制作,是精品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其究竟为何物。

直到1997年夏季,考古人员在札达县皮央遗址杜康大殿的考古现场中,发掘出了一件精美的铜像,才终于揭开了“古格银眼”之谜。

这尊佛像头戴化佛宝冠,四臂各执法器,结跏趺坐于兽座莲台,头生三眼,额上正中眼为纵目,三只眼的眼球都采用镀银的技法做成。佛像通体全无接缝,银光闪闪,晶莹锃亮,浑然天成。

除此之外,古格壁画也是古格艺术不得不提的精品。尽管它们已在苍茫黄沙中沉睡了几个世纪,却依然光彩照人。

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画中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栩栩如生。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不难想象古格王朝极盛时,这座王城的辉煌与风情。

在众多遗存中,还有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出土的数量极大。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抄写经书的人以金银化成的汁书写文字,一排用金汁、—排用银汁。尽管古格盛产黄金白银, 奢华程度也无以复加 。

扎布让区象泉河畔,古格王朝的遗址被众土林环抱其中。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降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而悲壮的美。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古格王国仍然知之甚少。极少的线索,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让它更加的模糊而神秘。

参考文献:

[1]李建文. 神秘消失的王国:古格王朝[J]. 科学与文化,2008,(08):26-27.

[2]喻天舒. 传教士与古格王国的覆灭[J]. 中国藏学,2007,(01):64-67.

[3]佚名. 古格王朝之谜[J]. 民族论坛,2007,(01):54-55.

[4]霍巍. 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考古学 探索 [J]. 西藏研究,2005,(01):43-50.

[5] 央视纪录片《遥远的王朝》《古格王朝》

-END-

编辑整理丨艺旅文化 落露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中国 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分布有许多佛教寺庙、宫殿。从7世纪起,历代活佛都居住在此。拉萨成为西藏的宗教、政治中心。 拉萨西北部的红山上耸立有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宫殿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这座雄伟的宫殿初建于7世纪,是西藏吐蕃王为迎接唐朝文成公主所建造的9层共1000个房间的宫殿,命名为布达拉宫。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不提及克里姆林宫,无从谈论俄罗斯的历史。克里姆林宫是历代俄罗斯的皇宫,追溯克里姆林宫的历史,最初是1156年在莫斯科河左岸修建的木结构城堡。1367年为了防御蒙古人的袭击,又建造起石壁石塔的城塞。 15世纪后期,被称为雷帝的伊万四世招集了意大利、俄罗斯最有名的建筑家增修和扩建,使皇宫逐渐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显示权力的豪华和壮观。 杰内古城 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军征服前,这里是西非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央的那座高11米、周长56米,用椰树木为骨架,用粘土建造造型奇特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到了装饰效果,这是1907m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 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不过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内。壮美的清真寺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传说12世纪埃塞俄比亚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梦中得神谕:“在埃塞俄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于是拉利贝拉按照神谕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们将这里称为拉利贝拉。 从此,拉利贝拉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的圣地。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亚圣诞节,信徒们都将汇集于此。 贝宁阿波美王宫 贝宁南部的阿波美城曾是西非海岸以贩卖奴隶而繁荣一时的达荷美王国的首都。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与“象牙海岸”、“黄金海岸”相并列被称为“奴隶海岸”。阿波美王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1979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位于诺曼底地区一个小岛上的教堂,高出海面150米。退潮时小岛则变成与陆地相连的山丘。教堂的诞生有段神奇的传说。8世纪初主教欧勃尔按照梦中大天使米歇尔的授意在山丘上修建了这所教堂。 奇特的是完工后不久山丘被海水淹没从而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海中浮岛。11世纪起对教堂进行扩建,足见逐渐新添了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各异的建筑。 挪威卑尔根 卑尔根市位于挪威西海岸,那里不仅是著名的古建筑集中地,也是汉萨同盟海外行商的惟一例证,还是城市发展初始阶段和北欧木建筑的宝贵遗迹。卑尔根市是挪威第二大港湾城市。1070年挪威王在此建都。 斯凯利格-迈克尔岛 1996年认定为世界遗产,斯凯利格.迈克尔修道院在爱尔兰西南部12海里外的一座仅平方公里的远海孤岛上。建于公元7世纪,为欧洲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是反映基督教初期时代的建筑风格的重要史迹。房屋形如蜂窝,沿凸凹不平的岩地而建,没有丝毫的修饰痕迹,惟有十字架显示着这是基督教建筑。 从出土文物和菜地遗迹略可了解当时修道士们在这绝海岛上艰辛的生活状况。由于孤岛与陆地隔绝的缘故,修道院鲜有人造访,故而至今保存着原始状态。此外,岛上又是野鸟栖生的乐园。 埃夫伯里巨石遗址 英格兰南部索尔滋伯里平原上的这座环形排列的巨石遗址直径约为100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历史。四层同心圆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边被称为脚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这一天,两个石头与地平线彼岸升起的太阳连成一线这个建造物的目的是什么还存有众多的猜测:亦或是崇拜太阳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与宇宙联系的通信点等等,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 多瑙河及布达城堡区 1987年认定为世界遗产,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被多瑙河分为东西两岸。13世纪起匈牙利帝国在西岸布达建造王宫,西岸从此而辉煌起来。布达市内哥德式建筑与巴洛克式建筑点缀在窄道两旁。东岸佩斯则逐渐形成商业、学术与市民文化的中心地。 也门希巴姆老城 1982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的一片高层建筑群给人一种海市蜃楼般不可思议的感觉。那简练的外观,雷同的造型不由让人联想到纽约的摩天大楼。这些用土坯为建材的建筑群高达30米,在中世纪来说的确堪称高层建筑。 但是,我市的文物现状不容乐观,古关帝庙、城隍庙等很多文物年久失修、面貌破旧;有的被工厂、学校、民居占用,保护工作不落实,重点保护不突出;基本建设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破坏严重;有的开山造田等对文物也有一定的危害;有部分古建筑与周围建筑环境不协调,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损害,影响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物保护与开发没有很好结合,有的文物被拆除,有的文物保护点孤立地存在,失去了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失去这些历史遗存,2500年历史的古城也就难符其实了。消失的,无法挽回,树立和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做到建设和保护和谐发展,为历史、为后代保留一份宝贵的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所在。

参考范文: 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野趣水景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摘 要:通过对野趣水景园的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类型及景观营造的总结与分析,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的野趣水景园为例,探讨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规划方法,特别是水边空间的植被绿化,要根据各自的场所和植物的不同生活形态来选择,充分利用水、湿生植物,通过合理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洛阳;植物园;造景 洛阳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闻名遐迩的园林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座地处暖温带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水系和肥沃的土地,人文风景和自然风景资源丰厚,利于造园。 2006年,坐落于古城里坊遗址之上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建成。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新旧城区的中部核心地区,东起现状里坊路,西至王城大道,南临古城路,北接洛宜路,周边为规模更大的隋唐地遗址保护区,全园占地861 800m2。 园区被东西流向的古洛渠、胜利渠分成3大区域,南区为生产管理区,北区为苗圃科研基地,中区为专类园区。 野趣水景园是专类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园子,位于植物园的西北部,总面积133 800 m2,水域面积28 378 m2。设计时间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建成。 1 野趣水景园的总体规划 作为植物园中专类园区的一个区域,野趣水景园要与全园总体规划目标原则一致,满足全园所要达到的功能--以洛阳的山水、植物和隋唐遗址文化为基础,以文物保护和促进当地生物产业发展为前提,以科研、科教、生产、旅游和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渠道,解决灌溉、排水和造景要求[1]。 造园手法富有细节变化,充分体现自然野趣的风格特色,充分利用水系、地形与植物配置相协调,使园中的一切都统一在娴雅而和谐的气氛之中。同时运用山水画艺术风格,使园林成为立体的山水写意画,有形的自然山水诗。 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一心、一环、一轴线”。 一心:以湖水围绕的大洲为重心,统帅全园。洲内林木森森,野花怒放,趣味盎然。 一环:以环湖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湖路既为水陆的分界面,又作为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大小不同的岛屿美不胜收,水中的荷花、睡莲、美人蕉等竞相开放,相映生辉。 一轴:通过贯穿水景园内的二级路形成与全园的有机联系,既体现了水景园独特的人文景观,又实现了与整体植物园协调统一的连通。 2 水景园植物景观特色 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题,以洲、岛、渚等丰富的地形地貌,野趣自然的植物配置,分区域展示了各植物组合的野生、天然、美丽的园林景观,从而集中体现了耐湿、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在湿地水域的生态环境中所起的固岸护坡、洁净水质、哺育动物等大地之肾的生态功能。 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了原种的植物收集展示,还补充大量观赏价值高的品种作为配景,既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注意到植物配置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季相、色彩、质地等造景要素上全面提升植物园的观赏性,营造出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优美园景和舒适的环境以吸引游人前来参观,达到寓教于游憩休闲的目的。 3 植物配置类型分析 疏林缀花草地的植物配置 以榉树、榆树、黄连木、乌桕等高大乔木为主,或孤植或群植。修剪整齐的草坪,姿态优美的大树,散置的置石,以及镶嵌于草坪上的花卉组合,共同组成了一幅自然、朴素、淡雅的优美景色。 水边空间的植物配置 水生、湿生植物所在的水边空间,将水域和陆地的景观融为一体,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植物难以替代的,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保护系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2]。 水边林、湿生植物带 这一地带处于水陆交界处,土壤湿润,选用的植物材料应对水分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很强,还要有与自然山水相协调的景观效果。在陆地与近水区之间种植了水杉、落羽杉、垂柳等乔木,林下种植了吉祥划等耐湿植物,岸边种植了千屈菜、卵叶丁香蓼等适应性强的岩生植物,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带。千屈菜花色明艳醒目、姿态娟秀洒脱,与水体绿树形成对比,层次分明,景色优雅宜人[3]。 直立水生植物带 这里会出现不定期的水位变化,是受波浪影响的区域,坡面坡度变化很大,主要是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芦竹(Arundo donax)、美人蕉(Canna indica)、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菖蒲(Acorus calamus)、水葱(Scirpus valid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等直立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植物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姿态优美:碧叶如盖的荷花,叶似利剑的菖蒲、瓣如飞燕的鸢尾(Iris germanica),花絮似雪的芦苇,穗若串珠的蓼花(Polygonum hydropiperl)等,这些挺水植物与水体和岸上的景物相互映衬,反映出不同季相的秀美景色。 精品荷花区集中了大量的精品荷花品种如:玉吉(Nelumbo nucifera 'Clean Jade')、祝福玉莲(N. nucifera 'Zhufu')、友谊(N. nucifera 'Friendship red')、牡丹莲(N. nucifera 'Friendship Peony')、赛佛座(N. nucifera 'Saifo zuo')等,沿岸种植水杉、垂柳等耐湿植物作背景,同时点缀一些睡莲、萍蓬等浮叶花卉,使得景色生机盎然,充满韵律节奏感与山林隐逸野趣[4]。 浮叶--沉水植物带 该区是许多水生观赏植物适宜的区域,如睡莲、萍蓬草(Nuphar pumilum)、金银莲花(Nymphoides indica)等。 睡莲王莲景观区:拥有大量色彩娇丽优雅的睡莲品种,如仁者(Nymphaea 'Rene gerard')、佛琴娜莉斯(N. pygmaea 'Virginalis')、爱丽(N. laydeder 'Elisiana')、粉牡丹(N. 'Pindk Peony')、怀特(N. tetragona 'Tuberoda Richa')、日出(N. 'sunrise')等,景观壮丽,秀色宜人。 沉水植物景观区: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llat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穿叶眼子菜(P. perfoliatus)等,洁净水持,提高水的含氧量,犹如水下森林、意境幽深。 洲岛植物配置 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山体、绿地和水体自然衔接,创造大片野趣、休闲的园林景观。大量运用各种野花组合,营造自然美丽的景观,或置于路旁石畔,或置于水边林缘,或大片种植。野花组合品系的选择要根据应用地区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选用不同品系具有极强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花卉品种进行混合配比。野花组合是由一、二年生花卉和多年生宿根花卉按配方组成的多种组合,如“夏日花园组合”“一、二年生组合”等。这种多类型搭配的组合,才能从早春到晚秋开花不断,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河中的水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挺拔林立,水葱、垂柳带来淳朴的野趣,让人享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岛中植物与水生湿生植物协调花生,共同营造出自然美丽的景观效果。 4 植物配置的经验与心得 大量运用水生植物造景,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创造了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园林意境。水生、湿生植物配置进行合理分区:沉水植物区、睡莲王莲景观区、荷花观赏区、沿岸的水生湿生植物区。使得水面空间层次丰富,驳岸处理自然,使山水融为一体。 地被植物与野花组合的广泛应用是野趣水景园造景的主要组成部分。林下岸边、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与各种草花组合,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如园路两旁选种一些与绿地环境相适应的草花组合--“夏日花园”,色彩缤纷,夹道相映成趣。园路转角“超矮的花坛组合”,淡雅秀丽。林下大量种植鸢尾、葱兰,高低错落,色彩丰富。 同时更兼顾景观生态学要求,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同时又考虑了其景观多样性与景观个性的统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营造景观,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5 问题与思考 (1)水生植物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净化水系,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但是水生植物不像陆地植物易于控制,如果对其习性不了解,会存在较大的植物分割危险,因此应加强对水生植物的侵害性研究,才能作出更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 (2)施工与设计要有机结合,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与设计之间要充分协调,地形整理、植物配置、置石等景观性强的工程,要依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和进度随时调整和调度,既要掌握法则,又要灵活运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6 结语 位于专类园区北部的野趣水景园,植物千姿百态,绿树成荫,湖面微波粼粼,水鸟纷飞,野趣盎然。同时大量运用水湿生植物造景,鸢尾风韵优雅、清新自然;再力花花穗修长,随风摇曳,洒脱多姿;芦苇成片种植于溪边,重阳时节,柄柄芦花呈现出一派深秋的景色,煞是好看;花叶芦竹洒脱自然;泽苔草无拘无束,田园野趣尤浓;纸莎草高大洒脱;花蔺婀娜潇洒,柔美多姿。水、湿生植物洒脱的姿形、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美丽的四时景色,通过艺术构图,形成了一幅幅风光秀丽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等.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日)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地面植被共同研究会.地面绿化手册[M].王世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赵可新,钱萍.水生、湿生植物在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7):73-75. [4]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公司选址的论文参考文献

现代物流企业选址的论文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一)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货物增长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二)运输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及公路。 (三)用地条件。物流配送中心的占地问题在土地日益昂贵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地价如何?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四)商品流动。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随着人口的转移而变化,应据此更好地为企业的配送系统定位。同时,工业产品市场也会转移变化,为了确定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商品的流动变化情况,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时,应考虑有关商品流动的具体情况。 (五)其他因素。如劳动力、运输与服务的方便程度、投资额的限制等。 二、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一)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 (二)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鲍莫尔-沃尔夫法、运输规划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遗传算法等。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能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其中,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需求点和资源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

物流治理会计与物流企业降低本钱的基本途径 摘要:物流本钱研究的目的是以一定的物流本钱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本钱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从物流本钱的现状看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本钱的构成熟悉不清,以及对物流本钱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威的行业数据。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本钱治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本钱,这就是物流治理会计。为此,确立了物流治理会计为主导,以探讨寻求物流企业降低本钱的基本途径,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关键词:物流;物流本钱;物流治理会计Abstract: The goal of logistics cost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highest service level at certain logistics cost. Logistics cost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but the present study of it has such major problems as unclear knowledge of the logistics cost components, incomplete calculation of and slack control on the cost, and a lack of authoritative data in the industry. The technical conflict between the exist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of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requires a new accounting method that can provide detailed logistics information for the decision-makers of enterprises, clarify logistics responsibilities, assess logistics performances and control logistics costs. That method is called logist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refore, the *** establishes logist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dominant methodology and points out some basic approaches to lower logistics cost so as to optimize logistics activities and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logistics words: logistics; logistics cost; logist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1物流及物流本钱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治理。物流本钱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财、物的总和。通常由运输本钱、存货持有本钱和物流行政治理本钱三部分构成。物流本钱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三种:(1)按物流活动可划分为:情报流通本钱、物流环节本钱、物流治理本钱。(2)按物流范围可划分为:供给物流本钱、生产物流本钱、销售物流本钱、回收物流本钱、废弃物物流本钱。(3)按用度支出形式可划分为:直接物流本钱和委托物流本钱。直接物流本钱包括人工费、燃料动力费、治理费、折旧费、利息支出及其它。委托物流本钱包括运输费、仓储费、保管费及其它。2物流本钱研究的目的及现状现代物流研究的核心围绕着物流本钱展开,所有物流公道化手段的终极目的都是:以最少的物流本钱实现预期的物流服务水平,或者以一定的物流本钱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对于企业而言,要实施现代化的物流治理,关键在于全面、正确地把握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本钱。由于物流本钱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纵观我国物流本钱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本钱的构成熟悉不清,以及对物流本钱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本钱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本钱会计科目,相关本钱都列在用度栏中,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本钱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用度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用度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

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连锁经营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秦寰宇. 大型网购企业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 潘咪咪.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胜利油田生态环境系统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3] 徐洪超. 快速消费品供应链的库存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4] 蔡云蛟. 基于物流成本的配煤中心选址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 付延冰. 基于随机需求的配送中心设备配置与库存控制问题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6] 毛太田. 连锁零售供应链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7] 李庆喜. B公司海外物流Supply-hub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8] 黄丽珍,李旭,王其藩. 超市配送中心订货策略优化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 周涛,程钧谟,乔忠. 多品种配送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 2003(05)

[10] 桂寿平,朱强,吕英俊,桂程飞.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库存控制机理研究[J]. 物流技术. 2003(06)

[11] Edward A. Silver,David J. Robb.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optimal reorder period in periodic review inventory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07 (1)

[12] 伯帆. 基于Supply-hub的宜家餐厅供应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3] Amit Eynan,Dean H. Kropp. Effective and simple EOQ-like solutions for stochastic demand periodic review system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06 (3)

[14] Pin-Ho Lin,David Shan-Hill Wong,Shi-Shang Jang,Shyan-Shu Shieh,Ji-Zheng Chu. Controller design and reduction of bullwhip for a model supply chain system using z -transform analysis[J]. 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 . 2003 (5)

[15] 张勇. 电气企业供应物流库存协作模式选择与效益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16] 白云鹏. 中粮我买网北京物流中心货位与批次拣选优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1] 庞林荣. 北京朝批商贸有限公司开展循环物流业务模式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2] 董宇. 进口汽车分销系统库存策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 汪振义. 基于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供应链收益与风险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4] 杨一铭. 中韩贸易环境下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计划优化[D].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5] 闵宏东. PPP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城市水业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6] 刘世伟. 城市生活废弃物回收链管理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7] 贾静.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影响研究[D]. 南开大学 2014

[8] 夏雄. 基于贝叶斯需求预测理论的易损耗货物库存控制模型[D].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9] 俞箐. 邮政速递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与预测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0] 张S. 音像企业ERP应用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 马剑平. 经济型酒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 2012(11)

[2] 纪文哲.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2(47)

[3] 邓秋霞. 从第三版星级标准看成都饭店业的发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4] 王华,江晓云. 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 社会科学家. 2004(02)

[5] 邹统钎. 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3)

[6] 王大悟. 确立中国饭店集团的品牌优势[J]. 旅游科学. 2003(02)

[7] 陈国香. 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成功运作的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理工大学 2010

[8] 殷瑛. 酒店网站顾客预订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 刘慧. 一个关于酒店变革的研究[D]. 清华大学 2004

[10] 殷红卫. 南京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1] 赵剑锋.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关键要素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12] 曲常军.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 中国商贸. 2011(30)

[13] 赵莹雪,郑海燕,余惠宜. 广州酒店发展新趋势--经济型品牌连锁经营[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7)

[14] 赵炜. 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J]. 生产力研究. 2007(11)

[15] 张璐,张胜男. 我国经济型酒店特许经营模式研究--以“如家”酒店为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16] 周莉. 浅谈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机会和经营模式[J]. 科教文汇(上半月). 2006(12)

[17] 冯冬明. 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 旅游学刊. 2006(07)

[18] 费寅. 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6(11)

[19] 孙静,黄清. 我国经济型酒店外包业务的功效及管理策略[J]. 商业研究. 2006(06)

[20] 曹毓. 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定位探究[J]. 中国商贸. 2011(12)

[21] 张先花,朱磊. 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应用分析[J]. 中国商贸. 2011(08)

[22] 吴巍,王红英. 现代城市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力策略分析[J]. 中国商贸. 2010(23)

常见园林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浅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论文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结合 论文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分析了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引言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 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也就是说三者虽然各有特点,但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离不开施工和养护这些分项工程的有机结合,否则, 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因此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2 园林施工要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颁布,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与验收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标准。按照规范,严格按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对各项绿化工程的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控制。 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编制施工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 绿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艺术地种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设法使植物尽早发挥绿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说设计是绿化工程的灵魂,离开了设计,绿化工程的施工将无从入手;如不严格按图施工,将会歪曲整个设计意念,影响绿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员对设计意图的掌握、与设计单位的密切联系、严格按图施工,是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的基本前提。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 根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确定各种需要量,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时落实施工进度的实施,并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进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尽量缩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点工程施工上有十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招投标制度在园林工程上的实施,更加有必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应用。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 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3 园林养护要点 园林工程竣工后,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树木栽植是一时之事,而养护则是长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 灌 溉 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 灌溉时要作到适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灌溉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灌水堰应开在树冠投影的垂直线下,不要开的太深,以免伤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渗透后及时封堰或中耕,切断土壤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排水 土壤含水过多,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树种、不同年龄、不同长势以及生长条件的不同,树木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会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涝方法有①地表径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 1~0 3% ,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沟排水: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③暗沟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线并与排水沟或市政排水相连,但造价较高。保持土壤湿润是树木成活的主要条件,除在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外,还应根据气候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常绿树栽植后,干旱时除浇定根水外,对枝叶也应经常喷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终呈饱和状态,通气性不良,不利于树木生长发育。低洼地区会导致积水,应注意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对大面积的绿化要求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绿化区设置自动喷灌设备或预埋水管,定时浇水。 施肥 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可以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 病虫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2种,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利用综合防治,抓住有利时机用最少的人工和药物取得最佳效果。 4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 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 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 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 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 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重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按园林绿化设计要求,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并使其成活,尽早发挥绿化效果的过程。种植和养护是其中重要的两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及养护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掌握园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及养护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1]周敏,马红英.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材,2006(3). [2]路银山,朱丽娟,白兰.如何对绿化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管理[J].宁夏农林科技,2007(2).

1]胡永红,黄卫昌. 美国植物园的特点──兼谈对上海植物园发展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1,(4). [2]鲍滨福,马军山. 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 中国园林,2006,(5). [3]李春娇,董丽. 试论植物园专类区规划[J]. 广东园林,2007,(2). [4]李惠卓,张彦广,吴杨哲,张亮,陈莉瑶,姬鹏,崔容华. 保定市植物园土壤特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4). [5]林昌虎,孙超. 加强科普教育建设 扩大植物园生存空间[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6]郑金贵. 校园多功能教学基地“中华名特优植物园”的建设[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7]胡文芳. 人工与自然的科学结合——体验巴塞罗那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05,(3). [8]周练. 基于生态休闲文化的南亚热带植物园规划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9]陈艺芬. 论植物园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柳州师专学报,2009,(6). [10]厦门植物园万石阁设计方案[J]. 建筑与文化,2008,(3). [11]黄远钧,黄惠明. 对园林围墙与园路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 科学之友,2010,(6). [12]张和山. 浅谈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 科学之友,2010,(10). [13]李永红,杨倩. 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基于有机更新和生态修复的设计[J]. 中国园林,2010,(7). [14]郭鸿英,孙超,储蓉. 植物园数字化建设[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4). [15]孟宪民. 沈阳植物园的现状分析及同北京植物园的比较[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5. [16]唐宇丹,靳晓白. 植物园的外来种引种和生物安全[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7]张晓芹. 枸杞在园林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2). [18]遆卫国,王晶晶. 喷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19]杨庆绪,蒋三登,张运德,刘毓. 园林建设志在环境友好 绿化发展重在资源节约[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20]尉秋实,李爱德. 植物保护、科研、开发三项功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A]. 张治明.中国林业出版社[C].: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1]Mauro Ballero,Giovanni Piu,Alberto Ariu. The impact of the botanical gardens on theaeroplankton of the city of Cagliari, Italy[J]. 2000,(1). [22]韦标. 试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 科学之友,2011,(6). [23]吴徳智.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 科学之友,2010,(10). [24]胡永红. 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6,(7). [25]郦文俊. 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2). [26]麻广睿. 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9. [27]金晓雯. 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2006. [28]Alessandro Travaglini,Diletta Ravaziol,Maria Grilli Caiola. A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a pollen trap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and arboretum of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J]. 2000,(2). [29]Dr. Boguslaw Molski,Roman Kubiczek,Jerzy Puchalski. Rye genetic resources evaluation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Warsaw[J]. 1981,(1). [30]G. V. Kovaleva,T. G. Dobrovol’skaya,A. V. Golovacheva.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brown forest soils of the Botanical Garden on Murav’eva-Amurskogo Peninsula[J]. 2007,(5). [31]Giuseppe Venturella. The Popularization of Mycology with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lermo[Z]. :1994,1. [32]李忠实. 加强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浅谈[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2). [33]何勇军. 浅谈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 科学之友,2010,(6). [34]肖振甲,宋国祥. 浅谈园林驳岸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科学之友,2010,(14). [35]朱丹粤. 浅谈如何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 华东森林经理,2007,(2). [36]齐海鹰,安吉磊. 浅谈观赏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37]郭丹.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浅谈[J]. 广东园林,2007,(6). [38]计桂珍. 浅述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 [39]Metal bioaccumulation in plant leaves from an industrious area and the Botanical Garden in Beijing[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2). [40]N. Rascio,A. Camani,L. Sacchetti,I. Moro,G. Cassina,F. Torres,E. M. Cappelletti,M. G. Paoletti. Acclimatization trials of someSolanum species from Amazonas Venezuela at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Padova[J]. 2002,(4). [41]Irena Maryniak. Oles Shevchenko et al in the Botanical Gardens[Z]. :1989,5. [42]A. Alfani,G. Bartoli,R. Santacroce. Sulphur contamination of soil and Laurus nobilis L. leaves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of Naples University[Z]. :1983,5. [43]邵丹锦. 一个永续发展的热带风情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J]. 中国园林,2011,(3). [44]肖春芬,彭艳琼,杨大荣. 植物园在物种迁地保护中的作用——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榕树和榕小蜂的保护为例[J]. 中国园林,2010,(5). [45]任康丽. 植物园景观设计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从美国费尔柴尔德热带植物园看景观设计的组构[J]. 中国园林,2010,(9). [46]李忠超,陈红锋. 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 [47]欧阳欢,王庆煌,黄根深,龙宇宙,宋应辉. 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植物园的创建——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4). [48]孟宪民.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5). [49]任海,简曙光,张征,郑祥慈,张奠湘,王峥峰,郝刚,段俊,廖景平,魏孝义,傅德志. 数字化植物园的理论与技术思考—以华南植物园为例[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5). [50]林有润. 植物园,“植物系统与工程学”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兼论《巨系统》理论对植物园建设及对植物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J]. 植物研究,1998,(4).

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