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两天的时间,时隔5年又把这本书重新再看了一遍,然后又把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认真思考,可能在几年前读和现在读又有另一种不同的感受,在经过了很多事情以后再看这里面东西,感觉余华想要表达的内容也与当时我所看到的内容有所不一样。我想推荐几个片段给大家,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去慢慢的去看。这是一篇较长的读书笔记。这本书分为7个章节,与书名一致,就是人死后的第一天到第七天,故而这本书叫《第七天》,每一个篇章中所出现的人物和细节,与后几章节环环相扣,与所讲的故事连接紧密。在读的时候前期会有突兀的感觉,但到后期你又会恍然大悟。这也是余华的写作的特点,重视细节,用细节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再用人物烘托出活灵活现的故事。这本书整体讲一个男人他死了以后所经历的7天,用他看到死去以后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与他的前世今生相连,细索人的本性,生命真相。余华在书中所构造的世界,是一个人死后有一定选择的空间,但是这种选择空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生前的生活朋友以及家人。第一章 也就是男主死后的第一天,身处现实世界之外的男主,经历了车祸死亡,身体变形,漂浮在异度空间。没有亲人的他只能自己处理身后事,他按照着那个空间的准则做事,死者的灵魂要自己走向殡仪馆去火化自己。其实这里面的殡仪馆更象征着一个关卡,就是通过殡仪馆火化的关卡以后,人们才可以到一个他们(死者)所向往的叫做安息之地的地方。在安息之地,他们(死者)会过上向往的美好的生活。如果没有经过火化,身体就会腐烂,变成骷髅,留存在死无葬身之地。但是书中的死无葬身之地,又跟我们所想象的死无葬身之地有所不同。更大意义上是收容死后无家可归之人灵魂的聚集地。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故事告诉我们,现实世界与死后世界的联系,在世的人对死者的对待,以及死者生前的地位,会直接反馈到死者所在的世界之中。就是说人们在世的时候他享有颇高的荣誉,他的家人们给他以最高礼仪的祭奠,给他买了很好的墓地呀,纪念品、骨灰盒。在去世以后死者真的可以享受到这些。通过这种联系,使得这篇文章不单单是讲一个人死去后故事,他又在讲这个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病。讽刺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例如:在第1天的时候,男主人公去火化自己,需要根据在世时候的身份等级和社会地位排号。并不同于死后人人平等观,侧面烘托了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排队现象,以及在这原本公平排队中的插队和特权现象。文章中“市长”也象征着社会中的特权阶级,对其艳丽服饰和夸张的言辞的不屑,也无不反映了作者的态度。男主人公最后选择放弃排到的号,放弃火化,选择去人人惧怕的死无葬身之地,也可以的看出作者对大众趋之若鹜的厌烦疲倦。余华并没有用言辞去批评,而是借助男主人公之耳,和旁人的对话,去反映出对市长优先待遇的一种反抗。给人一种局外之声的感觉。印象深刻的一段是这样讲的: 这时候候烧大厅的两排灯突然亮了,黄昏时刻变成正午时刻,身穿蓝色衣服的这位急忙走向大门,市长进来了,他一身黑色西装里面是白色衬衣,记着一根黑色领带,他面无表情的走起来,脸上化了浓妆,眉毛又粗又黑,嘴唇上抹了鲜红的口红,身穿蓝色衣服的迎上去,殷勤的指引着他市长,请您到豪华贵宾室休息一下,市长走进去后两扇门,徐徐和尚沙发那边的贵宾们没有了声音,豪华贵宾室镇住了沙发贵宾区,金钱在权利面前自惭形秽,我们塑料椅子这边的声音仍然在起伏,谈论的仍然是目的大家。现在的目的比房子还要贵,地段偏远又拥挤,不宽的墓园一平米墓地近要3万元,而且也只有25年的产权,房价虽贵好歹还有70年产权,一些后烧者愤愤不平,另一些后烧者用心,从中他们担心25年以后怎么办,25年后的目的可能贵到天上去了,家属无力续费的话,他们的骨灰只能充当田里的肥料,坐在前排的一个后梢者伤心的说死也死不起啊,我告诉身边那个老者,平静地说不要去想以后的事。在这一段话中也体现出了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很多种种社会问题,房价的高涨使得很多人们买不起房,甚至很多人租不起房。少数人占据着过剩的社会资源,一人有一栋甚至几栋的房产。这种贫富差距的划分直至影响到人死后的归宿问题。房子是生前住不起的归宿,墓园是死后买不起的归处。还有当市长进来以后,很多人的舆论戛然而止。在文中余华只用了一句,“金钱在权力面前自惭形秽。” 或许是因为作者看到过太多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金钱和权利的妥协吧。很多时候人们可以高谈阔论的说“这件事情不对,这个事情不公平,”但是当他们所面临到金钱和权力的压迫,又有很少的人能够去发声。男主人公放弃了自己苦苦等来的候烧位,因为他不知所归,灵魂无处安放。男主人公尝试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中,想去找回自己生前最后的情形,但记忆是可悲的,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他在现实生活时候也很悲凉,他的人生走在低谷里,妻子早已离他而去,一年前父亲也患上了不治之症,为了给父亲治病,他卖掉了房子,为了照顾病痛中的父亲,他辞去工作,在医院附近买下一个小店铺,后来父亲不辞而别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多么可怜的人呀。但这种伤感的感觉,却是作者留下的惊喜,在一章又一章后,你才能读懂这爱恨嗔痴悲喜与共。
《第七天》作者于华用平静的笔调讲述了杨飞死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 一个灵魂的所见所闻。当然,我们每个人从来没有过当灵魂的体验,我们不知道人死后他的灵魂会走向哪里。 于华笔下的灵魂们没有让人觉得恐怖、悲伤。他们只是去了另一个特别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可以看到曾经活着的世界所发生过的一切。眼睛似乎在生和死的时光遂道里来回穿梭。 杨飞死于餐馆着火爆炸,当时他正坐在餐馆里看登有他前妻死亡消息的新闻。也许他是有时间逃走的,但这世上他深爱的两个人:养父和前妻,都不在了,他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他死于对前妻的执爱,而前妻死于对权利地位的追求。两个灵魂相遇时,发现仍是彼此的最爱。 杨飞和养父杨金彪生前对彼此的深爱,是本书最温情的地方。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对彼此的依恋和惺惺相惜,超越了亲情,超越了生死。 杨金彪在生前的最后时刻,拼尽最后的力气去找当年抛弃杨飞的那个地方。也许当年抛弃四岁的小杨飞,是他这一生心头唯一的一个伤疤。 父子俩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相遇,没有悲伤,似乎只是久别重逢,仍是曾经深情的父子。 在伍超和鼠妹生前的过往中,鼠妹在跳楼之前周围人的冷漠让人感到这个世界的薄凉。 但是鼠妹和伍超之间,为了对方宁愿去死的那份在乎,让人觉得,即使全世界都不在乎你,但仍会有一个人,珍爱你为生命。 想起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结局: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者们多么希望,在我们未知的世界里,真的有一个叫天堂的地方,奶奶带着小姑娘飞向那里,永远幸福地在一起。 《第七天》中那些没有归属的灵魂,最后都去了一个叫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方。这里安定,祥和,没有痛苦。 所有的灵魂都是那么友好,两个永远在下棋的灵魂,生前是其中一个杀了另一个。而在这里,所有的干戈都化为玉帛。 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的仇恨、反目、背叛、隔阂、嫌弃,在去了另一个世界再相见时早已烟消云散。 那么,又为何不在生的这个世界里就让它烟消云散了,白白浪费了那么久的大好时光去纠结呢? 说到纠结这个词,我曾经浪费了n年的时光。 二十六岁生下大儿子,一年后得知这个我用灵魂深爱着的孩子,将伴随着一生的残障。我后半生的希望轰然倒塌,在绝望的地狱里苦苦挣扎,无数次地和自己的心魔作斗争。 在无数次被心魔打倒的时候,在半睡半醒之际,总在用自己的意念做一个奇妙的梦:梦见自己像一个仙女一样站在悬崖边,崖下是一片鸟语花香。我张开双臂像一只鸟一样飞了下去,下面的世界美丽温暖,身处其中,我觉得从未有过的安全,舒适,温暖,幸福。 我想这就是天堂吧,因为人们认为好人死后会上天堂,而我从来都自视是好人。 如果天堂真的是这个样子,我愿牵着孩子的手,笑语盈盈地飞向那里。 如果真的是那样,死好像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恐怖和悲惨的事。每个生命,只要有起点,就会有终点,既然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到人生的终点,那么又有什么好纠结和惧怕的呢?坦然地走着就是了。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活着吗? 这话说的真有道理,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个哲学家。 既然死和活都不怕,为什么还要活得那么纠结呢? 那么人又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任何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 我总是在问自己,这一生到底应该怎么活,才不会辜负周围所深爱的所有人,还有自己这一生的旅程。 从前看到媒体报导的一些天灾人祸的消息,或在路上看到一只被轧死的猫的尸体,心里总觉得很难受,得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从那个负面情绪里走出来。 现在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对于这些无法挽回的事情,抱着一颗悲悯的心去看待,但不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因为你已经没办法改变他们的生命轨迹。 曾经抱怨、悔恨、无奈、伤心、纠结、烦恼、绝望等等这些负面情绪组成的那个心魔似乎早已渐浙地离我远去。愿在余下的生命旅程中,不哀不怨,不怒不争,不忧不惧。
人死之后,是否真的有灵魂存在,是否可以逝者之眼观生者世界? 余华在《第七天》里用一个死者的观察描述了死亡之后的世界。用死者的眼光为我们讲述了生者世界里个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以及社会的物欲横流、丑陋不堪。 我一直认为《兄弟》是余华的巅峰之作,看了这部《第七天》更坚定了我的认识。我不知道余华为何用这样一种架构来揭露这个社会的阴暗丑陋,是觉得用死者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显得更深刻呢还是无法用别的组织架构来揭露如此阴暗的社会现实。 好在这本书悲喜交加,在揭露世间之恶的同时也让我们也看到了人间至善。这个世界本就是善恶交加的世界,“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 而且总是如实反映 出 真正的自我,那是 伪装 不来的 。”余华用他一贯深刻的笔调,在故事的结尾,用一种悲剧中的喜剧的手段将社会中那些最底层的、深受苦难的逝者安排了一个极乐世界,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而正是小说最后的这六个字,才令我们对这部作品、对这个世界做出深刻的反省,为何“死无葬身之地”才是这些逝者最终的欢乐场所? 余华写作的风格和王小波截然不同,王小波喜欢在苦难中找乐趣,即使这种乐趣是无聊的乐趣。而余华则是在苦难中继续寻找苦难,直到他把这种苦难视为人生必经之路。余华对这个社会阴暗面的揭露深度是强于王小波的,比较一下他们二人所写的杂文集就可以看的出来,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多是对社会种种现象的不满,而余华的杂文集并不多见,唯一的一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深刻揭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端,这种揭露往往又是发人深省。余华的杂文更像鲁迅,对的,更像鲁迅,给人更多的痛定思痛。 《第七天》虽然不如《兄弟》写的那么具有强烈的冲击力,甚至不如《在细雨中呼喊》对人物刻画的细致深入,但这部作品依旧为我们揭露了这个时代——只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种种丑恶。用余华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被压制已久的个人主义,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里突然兴起。(见《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性依然有着善的光亮。可我不知道这善的光亮,最终是否会被尘世的雾霾所完全遮掩,还是会冲破乌云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一线曙光?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可以取名《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题目其实 活着 就很好
“为活着而活着”;“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楼上两位厉害。
余华为该书做推荐有一句“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很喜欢这句,大概就是这本书的主旨。题目《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很有深度哦
面对苦难------摘自《面对苦难》 周国平“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对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越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往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的,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这是第二次看《活着》。第一次看完后,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毕竟是经历得太少了,书中福贵的生活足以摧毁我心中所有的光明。但很奇怪,我又不觉得他有多悲惨,甚至有时候还能感到一丝存活的愉悦,那时我觉得,人生可以过得像他那样也无悔了,甚至到现在,我还是这样想的,但是此时,我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命。当我读完《百年孤独》,读完《活着》,我深信宿命。其实也不觉得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只是现实和理念是不同的。世界是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的。什么都已冥冥注定,甚至连我们努力的念头也是,全部已有定数。但是,我们还是活在生活中,尽管有时真实的东西和我们所做的一切背道而驰,但我们还必须努力,因为我们还生活着。假如不遵循生活的道,那么恐怕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会失去。看完《活着》,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那一条通向城里的小路。忘不了福贵他爹蹲在粪缸上眯着眼睛看的那条路,忘不了福贵他娘扭着小脚一深一浅走过的路,忘不了家珍穿着水红色旗袍走过的路,忘不了凤霞无声扯着福贵衣袖走过的路,有庆提着鞋子跑在那条满铺白雪的路,还有福贵牵着老牛,把影子拖得好长好长的那条路。 路永远是那条路,不同的是,路上走的人不同了。福贵没有选择。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游戏,总想胜出,但到后来,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扑面而来,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切已成定数。到后来,才恍然发现,这不是场游戏,永远不会有输赢。我们没有选择,只有一直,一直走下去。所以,福贵在讲述自己的时候,他不会悲伤。那不是苦难,也绝非幸福,仅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只是一条路,一条只能走一次的路。走在路上的人,也许会满心苦痛,停滞不前;也许会灿烂微笑,不断奔跑。尽管通向的都是同一目的地,但我仍然回选择后者。然后到终点的时候,再把所有的泪水倾盘倒出,用另一种平淡的声音讲述活着的故事。生活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可我还活着,还有勇气的活着,不知为什么还活着,是为了父母吗,是为了一天三顿饭吗,还是为这行尸走肉一百多斤的躯体而活着,很痛苦,很痛苦自己什么都没有,很痛苦这个圈,这个生活圈,丑陋的嘴脸,丑陋的金钱下的自贱的人格,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是百眉横生没有爱的滋味,没有情的交往,只有利益,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交往中看谁对谁好,如果不好就百般没有好脸色看,真是无奈的社会,无奈的交际圈!我是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无论我与他们怎么交往我是不会违背自己的人格和做人原则,不知道是他们不了解我,还是我不了解他们呢,总感觉交往总是那么复杂,那么让人不了解,让我不可思议,让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我的一颗红心原先像一个红萍果一样,现在却一次次的被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划破的伤痕累累,斑迹点点,面目全非,在一点点的滴着紫黑红色的血。没有人能了解我,没有人能明白我,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有我能了解我自己。以前也听过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着,那样我们会更累,可能还会累死!经常告诫自己:我自稳坐钓鱼台,任凭风雨多摇戈。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万事何所不容;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做一个一生不让人嗤笑的人,一生无愿无悔的人,一生有用的人,一个对身边有用的人!有人说:做一个让别人瞧起的人。我感觉这人肯定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我们活着干吗做到非要让别人看得起的人,我们活着也不是为别人而活,活着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但是这个社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自己活着痛快别忘了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为 了 活 着 而 活 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曾经写过一篇叫《生命》的文章企图去诠释生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总是千百次地询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但每次只在镜中看到一张茫然而近乎麻木的脸。余华写了一本薄薄的书——《活着》,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一口气读完它,泪流满面。余华的答案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看似简单却极度深刻尖锐的答案。有人说生命其实是一个圆,走来走去也走不出这个圈,只是有的直径长,有的直径短罢了。“为了活着而活着”?过于简单的答案总让人心存不甘,企图找出点别的什么,无论什么都好,只要不是“活着”这两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字。在脑海中疯狂地搜索,在心灵深处枯竭地呐喊,几近崩溃的边缘。最后却依然见到那两个字安详地躺在眼前,折射出柔和的光芒。如果生命真的如此,为了活着而活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残酷?亦或是幸福?我确是被《活着》里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动了,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让我流泪的是死亡——生命的终结。福贵一家相继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消亡都给我强烈的震撼。生命坚强而又脆弱。“这是一个死亡的故事,却不乏温情。”福贵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重压下,相互搀扶着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行走。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题目其实 活着 就很好
余华小说《活着》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可以取名《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小说运用象征的手法,就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可能很少有人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白发人将黑发人一一送走的事情可能只能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艺术的真实会让人相信世间不但有过活生生的福贵,而且将来还会有很多。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
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题目类别”或“题目类型”。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含中专)、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德育(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教育(情感)、幼儿(家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劳技)教育、教育管理(人事、制度、财务、后勤、校企、团队、督导、校园、基建等)、班主任工作及其他类。
不一定的。
对于职称论文加分来说,一方面,论文的等级很关键,另一方面,也要看论文的数量,自然是数量越多加分越高的,但发表多篇论文的加分并不是简单累加的,有一定核算规则。
比如有的地区是按照论文最高分为基础分+其他各篇总分×10%=总分的公式老计算论文加分的,因此,职称论文加分的具体细则还需要关注本地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文件。
扩展资料:
评职称总分都是100分制,分配到论文论著上最高是10分,也有8分、7分、6分的,不同行业的职称评审在论文上的分数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行业,不同级别的职称对论文加分都是不同的,大多数情况下,研发类职称论文加分要高于非研发类职称论文。
比如工程技术研发类高级职称论文量化分数最高为8分,工程技术非研发类高级职称论文量化分数最高为6分,有些单位或者评审机构将论文做了等级划分,这个划分并不是统一的划分,各地是否划分也要看当地具体情况。
第十四届行知杯论文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周冬林:反思疫情生活,做好生命教育——由疫情促发的对生命教育的思考。
唐卉运:用“生活教育”思想优化小学古诗教学。
二等奖:
邵日高: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二。
三等奖:
刘蓉蓉:小学数学教学因生活而精彩三。
李娟寻:陶行知理念,行生活化教学三。
周天琪:“生活教育”思想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三。
吕静文:“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写作教学实践三。
周进陶:行知思想对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启示三。
杨纯子: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三。
洪金荣:生活即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优课堂构建三。
本次选题范围:
1.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
2.学习陶行知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3.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陶研专项”课题和省市陶行知研究会课题研究报告。
4.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当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德育改革、学校管理改革和实施“双减”政策的热点问题。
5.学习《走近陶行知·学生读本》和《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两个读本的心得体会。
6.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对学生开展的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公德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教育教学案例或心得体会。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一九八二年开始写小说,自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余华已出版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文城》6部长篇小说,《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战栗》《我胆小如鼠》等6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我能否相信自己》《高潮》《内心之死》《灵魂饭》《说话》《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文学或者音乐》《我只知道人是什么》等13本随笔集。 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3年,《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8年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1960年4月3日的中午,余华出生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当时余华的母亲在浙江医院,父亲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余华一岁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流行一种血吸虫病,余华的父亲加入防疫大队到了厦门,之后又到了海盐,当时海盐县正在筹备成立一个医院,余华的父亲有一个当外科医生的梦想,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决定留在海盐。余华的父亲给他母亲写了一封信,将海盐这个地方有多么好,花言巧语了一番,于是余华的母亲放弃了在杭州的生活,带着他和他哥哥来到了海盐,余华母亲经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她初到海盐时的感受,她说:“连一辆自行车都看不到。” 1967年余华开始上小学,这一年,WG也已经拉开序幕。WG开始后,医院的手术室外面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礼堂一样大的草棚,医院所有的批斗会都在草棚里进行。余华和哥哥在草棚旁玩消防队救火的游戏,哥哥划一根火柴点燃草棚的稻草,余华立刻用尿将火冲灭。可是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尿无法和消防队的水龙头相比,它可以源源不断,而他们的尿却无法接二连三。当哥哥第二次将草棚点燃,吼叫着让余华快撒尿时,余华也只能对他苦笑了。当火势熊熊而起时,哥哥拔腿就跑,余华却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余华看着医院里的人纷纷跑了出来,父亲提着一桶水冲在最前面,他立刻跑过去对我父亲说:这火是我哥哥放的。余华想表达的意思是想说这火不是他放的,他的声音十分响亮,在场的人都听到了。当时父亲只是“嗯”了一声,随后就从他身旁跑了过去。后来余华才明白当初的那句话对父亲意味着什么,那时候父亲正在被批斗,好不容易遇上一个救火当英雄的机会,结果一个浑小子迎上去拦住他,说了这么一句足可以使他萌生死意的话。 余华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他们一家干脆搬到了医院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太平间是一个单独的小房子,里面有一张水泥床。差不多隔几个晚上就会听到凄惨的哭声。那几年里余华听够了哭喊的声音,各种不同的哭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听了不少。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听到两三次,使得他常常在睡梦里被吵醒。有几次因为好奇他还走过去看看死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过死人的脸,看到的都是被一块布盖住的死人,只有一次看到一只露出来的手,余华说那手很瘦,微微弯曲着,看上去灰白,还有些发青。小时候的余华不怕看到死人,对太平间也没有丝毫恐惧。到了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他喜欢一个人待在太平间里,因为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凉快。在余华的记忆中的太平间总是一尘不染,四周是很高的树木,里面有一扇气窗永远打开着,在夏天时,外面的树枝和树叶会从那里伸进来。当时唯一的恐惧是在黑夜里,看到月光照耀中的树梢,尖细树梢在月光里闪闪发亮,伸向空中,这情景每次都让余华发抖,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一看到它就害怕。 那时夏天的炎热难以忍受,余华经常在午睡醒来时,看到草席上汗水浸出来的自己的体形,有时汗水都能将自己的皮肤泡白了。于是有一次他走进了对面的太平间,第一次发现太平间里极其凉爽,余华在那张干净的水泥床上躺了下来。在那个炎热的中午,感受的却是无比的清凉,它对于余华来说不是死亡,而是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后来,余华读到了海涅的诗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 1977年余华高中毕业,刚好遇上了恢复高考。当时余华和他的朋友们心里都准备着过了秋天以后就要去农村插队落户,突然来消息说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考大学,于是大家一片高兴,都认为自己有希望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而不用去农村了。当时他们根本就不去想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对自己有多少知识也是一无所知,高兴的毫无道理的。余华他们这一届学生都是在“WG”开始那一年进入小学的,“WG”结束的那一年高中毕业,所以基本没有认真学习过。 1977年的第一次高考下来,整个海盐县只录取了四十多名考生,其中应届生只有几名。当时在高考前就填写志愿了,班上有几个同学填写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成为当时的笑话。那时候大家对大学确实不太了解,大部分同学都填写了北大和清华,或者复旦、南开这样的名牌大学,也不管自己能否考上,先填了再说,当时他们都不知道填志愿对自己能否被录取是很重要的,以为这只是玩玩而已。余华考了两年没考上,干脆不考了,进入了镇上的卫生院,当起了牙科医生,他的同学都进了工厂,他没进工厂进了卫生院,完全是父亲一手安排的,他希望余华也一辈子从医。 余华是在“WG”中长大的,一九六七年上的小学,一九七七年高中毕业,这段时间刚好是“WG”十年。那是一个没有书籍的年代,“WG”之前出版的文学作品被禁止销毁了,只留下一个鲁迅。一九七三年的夏天,那时已是“WG”后期,“WG”中关门的县图书馆重新开张,余华小学毕业升初中的那个暑假,父亲给他和哥哥办了一张县图书馆的借书证。图书馆很小,里面只有两个宽不超过一米、高只有两米的书架,里面的文学作品不超过三十本,全是一些现在听起来非常陌生的小说。余华很快就把书看完了,由于父母都是医生,家里有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另外还有很多《毛泽东选集》。 余华对于医学方面的书和《毛泽东选集》都不感兴趣,他只好去别的同学家里找书,结果同学家里的书也都是《毛泽东选集》。余华实在没别的办法了,只能在医学书籍和《毛泽东选集》之间选择,他选择了《毛泽东选集》。那时候每天广播里都在播放毛泽东说的话,余华已经熟悉套路了,可有一天他发现了新大陆,《毛泽东选集》里面的注解很好看,涉及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余华就非常认真地读起了《毛泽东选集》里的注解。等他把《毛泽东选集》里的注解读完了,又没有东西读了,怎么办?余华就去看大字报。那个时候的大字报还是很好看的,“WG”进入了后期,大字报除了大篇幅的革命式句子外,开始有一些色情内容的描写,比如说谁和谁通奸,余华就在一排排大字报里面找“通奸”这个词,然后去看这些内容,当然内容很少,也没有性描写,但是有通奸故事。 “WG”后期,市面上流通的文学书籍很多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不是没有开头,就是没有结尾。余华看过很多没头没尾的书,不知道故事怎么结束让他很痛苦,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就开始编结尾,一个一个编完之后,觉得不好就重新编,基本上余华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其实当余华还没有成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无意的开始在训练自己的想象力,这对以后成为一个作家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生活不会辜负我们,只有我们会辜负生活,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会给我们带来财富。 余华刚刚开始喜欢文学时,正在宁波第二医院口腔科进修,有位同屋的进修医生知道余华喜欢文学,而且准备写作,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余华,他从前也是文学爱好者,也做过文学白日梦,劝余华不要胡思乱想去喜欢什么文学了,他说:“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余华当时回答他:“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那是1980年,余华二十岁。 1982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一座破旧公寓里,余华读到了川端康成的作品《伊豆的舞女》。这次偶然的阅读,导致余华一年之后正式开始写作,一直到1985年,余华的作品中都有很深的川端康成的影子。川端康成的作品笼罩了他最初的写作。那段时间余华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只接受普鲁斯特和曼斯菲尔德等少数几个多愁善感的作家。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卡夫卡。不久之后的一个夜晚读到了《乡村医生》。那部短篇使余华大吃一惊,小说竟然能这么写。在余华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他。在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卡解放了余华。 1978年3月余华被分配到海盐的一个小卫生院做牙医,儿时由于家庭因素,余华的第一个梦想就是长大以后做一名医生,去非洲,去拯救那里的一个又一个生命。他觉得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长大以后余华确实做了一名医生,是牙医,遗憾的是没有拔过非洲兄弟的牙。 牙医是什么工作?在过去是和修鞋的修钟表的打铁的卖肉的理发的卖爆米花的一字儿排开,撑起一把洋伞,将钳子什么的和先前拔下的牙齿在柜子上摆开,以此招徕顾客。余华当牙医的时候算是有点医生的味道了,大医院里叫口腔科,卫生院小,所以还是叫牙科。顾客主要是来自乡下的农民,农民都不叫他们“医院”,而是叫“牙齿店”。 当时社会上的各种工作还是实行师徒制,余华到了卫生院后的师父姓沈,余华第一次见到沈师傅的时候,他正在给人拔牙,可能是年纪大了,所以他的手腕在使劲时,脸上出现了痛苦的表情,像是在拔自己的牙齿。那一天是卫生院的院长带余华过去的,告诉沈师傅余华是新来的,要跟着他学习拔牙。沈师傅冷淡地向点点头,然后就让余华站在他的身旁,看着他如何用棉球将碘酒涂到上颚或者下颚,接着注射普鲁卡因。注射完麻醉后,他就会坐到椅子上抽上一根烟,等烟抽完了,他问一声病人:“舌头大了没有?”当病人说大了,他就在一个盘子里选出一把钳子,开始拔牙了。 沈师傅给余华示范了两次拔牙,之后就坐在椅子里不起来了,他说下面的病人让余华去处理。当时余华胆战心惊,心想自己还没怎么明白过来就匆忙上阵了,他心里记住了前面涂碘酒和注射普鲁卡因这两个动作,余华笨拙地让病人张大嘴巴,然后笨拙地完成了那两个动作。在等待麻醉的时候,他感到手足无措。这时候沈师傅递给他一支烟。抽完了烟,麻醉的药效也就开始了。余华学着沈师傅的腔调问病人舌头大了没有,当病人说大了,余华装着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能让病人起疑心,拔掉了那颗该死的牙齿。 这份工作,从十八岁开始,到二十三岁结束。没有病人的时候,余华经常看着窗外心里想“难道我的人生就是每天都面对着人类的嘴巴么?”。窗外是街道,余华看见文化馆的人从早到晚在外面逛街,他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上班,他们说这就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啊。余华心里想这工作适合我啊,之后余华为了进入文化馆工作而开始尝试写作。 一九八二年开始余华身为一个这个小镇牙医,白天拔牙晚上写作。余华第一篇小说写的乌七八糟,不知道要写什么,但是自我感觉里面有几句话写得特别好,他心想“我竟然能写出这么牛的句子来”,很得意,对自己有信心了,虽然这篇小说没有发表。然后写第二篇,里面好像有故事了。再写第三篇,不仅有故事,还有人物了,很幸运这第三篇发表了。八十年代初对于刚开始写作的无名之辈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后来的人再也不可能遇上。 中国从“WG”的浩劫里走出来还没几年,那是文学杂志的黄金时代,“WG”时停刊的文学杂志都复刊了,还有很多新的文学杂志创刊出来。当时的中国,只要是杂志几乎都是文学杂志。“WG”后开始写作的一批中国作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写短篇小说,熟练了再写中篇小说,又熟练了开始写长篇小说。目标就是在文学杂志上发表。那时候出版成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最好的杂志上发表。 “WG”之后老一代作家复出后写出的作品,还有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二年这几年开始出名的作家,或者是出点小名的作家,他们写下的全部作品加起来都无法填满中国那么多文学杂志的版面,所以当时的编辑们都会认真读自由来稿,发现一篇好小说,发现一个有希望的作者,编辑会兴奋很长时间。余华就是这样向一个又一个文学杂志投稿。 投稿寄给《人民文学》就由《人民文学》付钱,寄给《收获》就由《收获》付钱,很友好。余华那时胃口很大,首先是寄《人民文学》和《收获》,退回来以后把他们的信封翻一个面,用胶水粘一下,剪掉一个角,寄给《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又退回来后,就寄到省一级的文学杂志,再退回来,再寄到地区级文学杂志。余华说,当时我的手稿走过的城市比我后来去过的城市还要多。 当时余华家里有一个院子,邮递员总是隔着围墙把装着退稿的大信封扔进来,他父亲听到“啪嗒”一声响亮的声响,就会对他说,又有退稿了。有时候一封轻薄的信飘进来,父亲会说,这回有点希望了。 这样的遭遇一直持续到一九八七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等一些后来被称为先锋文学的作品发表后,引起其他文学杂志编辑的关注,他们开始给余华写约稿信。余华就这样从胡乱投稿变成应约写稿,他把几封约稿信摊开来向父亲展示,父亲问什么意思?他说,我出名了。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在浙江海盐河边的一间小房子里写完初稿的,然后余华拿着这篇小说去参加《北京文学》的改稿会。《北京文学》想发现新声音的作家,他们就向全国征集小说稿,结果小说稿像雪片一样飞进了《北京文学》编辑部,编辑们个个看花了眼,也没有发现几个他们期望中的新声音,他们后来只能从之前投稿过的作者里面找几个年轻的作者,余华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北京文学》的副主编是李陀,李陀在中国文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大家可以去了解下。李陀看了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很兴奋,对《十八岁出门远行》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十八岁出门远行》在一九八七年第一期的《北京文学》上发表了,而且是头条。由于李陀的大力宣传,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李陀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他自己是《北京文学》的副主编,但是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杂志是《收获》,他对余华说,你的小说写得很好,我给你推荐到《收获》去。《收获》在一九八七年的第五期和第六期连着发表了余华的两个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余华能有今天,是一个人和一本杂志帮助了他,这一个人就是李陀。 余华在《收获》发表了那么多小说,都是寄过去以后就发表,不需要修改,只有《在细雨中呼喊》是例外。这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写作的时候他自觉得前面一半写得不错,后面一半就不自信了,当时他的责任编辑是李小林。李小林不接受,她对余华说,这部小说要是别人写的,我现在签发,下一期就出来了,因为是你写的,你就得回去给我改好了。余华二话没说,拿回去改,很快就改好了,拿到《收获》去之后,余华很兴奋的告诉李小林“我改好啦,这次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都要好”,李小林听了,看都不看,把书拿给旁边的人说,这个长篇,下一期发头条头版。 讲讲《活着》。一九九二年初的时候,余华在北京十平方米左右的家里睡午觉醒来,脑子里出现了“活着”这两个字,觉得这是一部他一直想写的小说的题目。他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他想写一个人和他命运的关系。《活着》是一部主题先行的作品。很多人把《活着》视为余华写作风格转变的作品,在前一年发表的《在细雨中呼喊》基本上延续了先锋文学时期的叙述风格,《活着》在叙述上确实转变了,这个转变不是说想转变就能转变的。有时候写作和人生一样,尤其是写长篇小说,不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就像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1994年,《活着》被改编成电影。由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但此片由于提到了WG等敏感话题,当时在中国大陆并未公映。但是在国外大荧幕上上映后,《活着》立刻成为了各大奖项提名的常客。94年,该电影在法国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人道精神奖,在英国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之后,《活着》被翻译成六种语言,在国外发行,立即引起了轰动。1998年,《活着》获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直到现在《活着》依旧在每年各大畅销图书榜单名列前茅,目前累计销量已经达到2000万册,是纯文学小说的一个奇迹。余华常说“我靠《活着》活着”。 1991年、1992年和1995年,余华分别出版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三部长篇小说引发了关于余华写作风格转型的讨论。我觉得是余华的成长的经历,决定了他在80年代写下那么多的血腥和暴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余华念小学一年级;“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他高中毕业。他的成长目睹了一次次的游行、一次次的批斗大会、一次次的造反派之间的武斗,还有层出不穷的街头群架。在贴满了大字报的街道上见到几个鲜血淋淋的人迎面走来,是他成长里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是大环境,小环境也同样是血淋淋的。父母都是医生,他和哥哥是在医院里长大的,他们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到处乱窜,习惯了消毒水的气味,习惯了号叫和呻吟的声音,习惯了苍白的脸色和奄奄一息的表情,习惯了沾满血迹的纱布扔在病房里和走廊上。而余华后期写作流露出的温暖和人文关怀则是余华逐渐走向成熟,和过去的岁月和解后的结果。 2005年,距离上一本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七年后,余华出版了自己寄予厚望的长篇小说《兄弟》。余华当时想写一本伟大的小说,像《百年孤独》那样,余华想把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底层人民在社会变迁的大势下的生活用一本书写出来。《兄弟》上部出版之后,获得了还算不错的评价,但是下部出版之后,学界和读者对下部的荒诞和赤裸的描写都不是很能接受,余华当时到处去辩解,和他人去争执。余华很爱《兄弟》,他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提到,他最爱的书是《兄弟》。2008年《兄弟》获得了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13年,余华出版了自己的第五本长篇小说《第七天》,该书以超现实的手法,以一个鬼魂的角度,描绘了当代社会的种种。我个人非常喜欢,其写作手法和莫言的《生死疲劳》类似。但是《第七天》在当时却受到了比《兄弟》还要猛烈的批评,但是这次余华没有去和别人争论过什么。2021年,余华出版了自己的第六本长篇小说《文城》,《文城》出版之后,各界好评如潮,获得各种奖项提名,是2021年销量最好的纯文学小说。余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出版《文城》的时候,已经做好准备挨骂了,但是这次却没人骂了,看来骂我的人都累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圈子的一些知名作家,大家平时关系都不错,因为臭味相投所以也都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经常说一些趣事,这里分享两个。 1983年,余华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他和莫言分到了一个宿舍,同宿舍的莫言对余华有着如此印象:“他说话期期艾艾,双目长放精光,不会顺人情说好话,尤其不会崇拜‘名流’。据说他曾当过五年牙医,我不敢想象病人在这个狂生的铁钳下将遭受什么样的酷刑。”。余华和莫言在鲁迅文学院的生活就是白天上课,晚上写作。他们写作时,写累了就靠在椅子上歇一歇,但是一侧头就能看到对方,之后便灵感全无。当时每个房间只有一个柜子,有一天他们发现走廊上还有一个柜子闲在那里,他们两个就赶紧把柜子搬来,两个柜子被并排放在房间中央,这样房间就隔成两个区域了。莫言写《酒国》的时候,余华正在写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有时候写累了,他们俩往椅背上一靠,扭头的时候还是会从两个柜子中间的缝里看到对方,经常会互相看一眼,还是感觉很别扭。莫言那时候在总参文化部工作,在那里有一个宿舍,但是他不在那里住,一直住在鲁迅文学院。莫言有时候会去单位拿点什么,余华盼望他去了就住在总参的宿舍别回来,可他每次去单位都会回来。有一次莫言拿了一本旧日历回来,估计是在废品报刊里捡回来的,他把旧日历挂在两个柜子中间,挡住了那条缝,以后他们两个再也看不到对方了,然后顺利地把各自的小说写完。 马原当时是一个积极分子,很喜欢组织一些活动。当时他很热心地给辽宁文学院搞一个活动,把余华、莫言、史铁生、刘震云请了过去。这是余华认识史铁生以后他的第一次长途跋涉,当时余华和莫言、刘震云三个人把史铁生扛上火车,刘震云身体比他和莫言强壮,负责背着铁生上火车,余华和莫言负责把轮椅和四个人的包弄上火车,到了沈阳以后,就是马原背着史铁生走了,他比刘震云更强壮。他们在辽宁文学院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在一个篮球场上,他们是北京队,他们让史铁生当守门员,史铁生坐在轮椅里,他们说你就在这待着,把门守住,不过辽宁文学院的同学不敢踢,怕把史铁生踢坏了。余华告诉那些学生们,你们要是一脚把球踢到史铁生身上,他很可能被你们踢死了,所以学生们不敢往他们的球门踢,只能防守,不能进攻,整场比赛就是余华他们围着学生们的球门踢。
“我一点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枯燥无聊,毫无意义。”我给同事说。 “那你想要干一项什么样的工作?意思你还有梦想?你梦想是啥?”同事问我。 “我喜欢谁懒觉,没有闹钟的那种。”同事懒得再理我了。 我的梦想和作家余华的梦想一样。通过访谈我了解到余华原来也是和我一样,想偷懒,不爱劳动的普通人。一点也不想当牙医,病人的口腔里毫无风景可言,那他想干什么?想和文化馆里的人一样,不再给病人拔8小时牙,而是每天在街上骑着自行车逛8小时。虽然有着相同懒惰的”梦想”,可是我却很难成为余华那样的作家。 1.自己的路自己走 余华早已发现自己根本不爱牙医行业,上班和上坟是一样的心情,在发现自己内心渴望去文化馆上班梦想后,余华立即开始跟着杂志的文章,开始了学习。他不仅学习刊登在杂志上文章的写法,甚至连人家的标点符号用法都学。除了8小时在医院拔牙的时间,他一直都在学习。 既然选择了去文化馆的梦想,就走上了风雨兼程的道路。我自认为自己和余华一样,梦想是在没有闹钟的情况下睡懒觉,但是我忘了,人家是看到了文化馆职员每天能在街上骑车闲逛,产生了去文化馆工作的梦想,最终梦想是“去文化馆”,而不是和我一样睡懒觉。 以“睡懒觉”为自己的理想,终究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因为在实现“睡懒觉”梦想的道路上,只要有一个闹钟或者指令想唤醒我,都会遭到我顽强的反抗。 2.我能持续被打击多久? 余华学习后向各种报社、杂志社投稿,大量稿件遭到退稿,如果是我,我早就不投了,我在《》上也看到了很多作者内心的迷茫:假如我的稿子没有人看,我写作是否还有意义?有劝解作者不要放弃的,有给作者加油打气的,还有和作者同样陷入迷茫的。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不知道余华是如何度过稿件被退,一篇都发不出去,写稿还不如拔牙挣钱多的阴暗时光的。 如果是我发稿,第三次发不出去,也许我就开始灰心丧气,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还不如捡起拔牙的手艺,还能养家糊口,至于想去文化馆的理想,有这个功夫,我还不如托人走后门。 3.乐观是假的 我看过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三部小说,网上对《活着》评价很高,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许三观卖血记》。如果没有经历过被生活按在地上无情地摩擦,这种小说根本写不出来,各种媒体都说他是一个豁达的人,是作家界的段子手,把悲伤留给了读者。 但我不这样认为,余华一定经历生活、情感、苦难的磨砺,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带入到小说中,让读者再次体验人生的不易,生命在一个不停变幻的时代面前,在无论如何也抓不住的时间面前,在你无论如何抗争都改变不了的命运面前,脆弱地像一盏灯,说熄灭就熄灭了。他只是用轻描淡写地语言描述而已,但这并不代表苦难和生活的磨砺会放过一个乐观生命。 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作家的成长并不如他自己所说,遇到困难乐观面对就完了,他们有不愿讲出的不易和艰辛。余华自己也说过,作家访谈中有80%的访谈都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