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杂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李英【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5【摘 要】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媒界一直在奋战,尤其以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宣传阵地。然而,这种“主色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当今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受众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的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消息类电视新闻“单兵作战”的策略,强化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评论节目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与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1.央视《新闻周刊》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启示 2.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浅析——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 3.娱乐化语境下电视新闻杂志的转型与价值坚守——以央视《新闻周刊》为4.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为例 5.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深度性”思考——以央视《新闻周刊》“视点”板块为例。
是介绍电视剧内容,花絮等的杂志。 中国的电视杂志与电影杂志的地位对比,似乎正与中国的电视和电影倒了个个儿。在这个众声喧哗(尽管这词有些老套)、各执一词的时代,中国的电视杂志却像患了失语症,不知道该怎样说话才好,于是只好东扯西拉地杂语。放眼看去,满目的电视杂志虽多,但没有一本能叫得响。这事看起来有些荒谬,与常理不符。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 不尴不尬的出身 电视杂志先天出身不好,带着明显的计划体制色彩。几乎所有的杂志都是各省市广电管理部门或电视台的机关刊物、下属刊物。很多刊物当初甚至现在仍叫着“××(省市名)电视”的名号,一眼便能看出其身份来历。这种带有浓厚地区、部门色彩的特点给杂志们带来了不少限制。比如,它必须大力宣传鼓吹本省本台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即使是一部臭到家的戏,也必须吹得天花乱坠。比如,它必须受限于上级主管领导的口味,缺乏市场观念和意识,等等。 近年来,有些杂志开始试图走出这个框限,使出了种种解数:给杂志改名,在北京这样的明星云集、娱闻汇聚之处派驻记者或设立分支机构,甚至将编辑部搬到北京……但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所有这些手段都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电视杂志的不尴不尬还在于,它在与各地都有并且大都异常火爆的电视报的竞争中处于弱势。有些杂志像是后娘养的,领导更看重电视报;有些杂志则是电视报的附属,难以施展拳脚。中国的老百姓也习惯于每周买份电视报,而不是买本杂志。这与美国、欧洲的情况大相径庭。美国的《电视指南》价值数十亿美元,在全国各地出版不同的版本,一网打尽当地所能收到的电视台的各种节目,为当地的电视观众服务到家,其广告收入也十分了得。英国的《广播时报》则涵盖了从电视节目表、各种生活服务信息到深度新闻分析评论等众多内容,深得读者喜爱。 从欧美的情况来看,中国电视杂志的前景似乎是光明一片,但如何突破出身的尴尬,并在内容、定位上下功夫,将读者从电视报那里抢夺过来,还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不咸不淡的内容 电视杂志不光处于电视报的阴影之下,还处在各种大众媒体的娱乐报道的压迫之下,缺乏比较优势。当前的电视杂志除了介绍电视节目(干不过电视报)之外,多以明星动态、访谈作为自己的主要报道内容。与报纸、电视、网络相比,它缺乏时效性,毫无疑问地处于下风。有些杂志在难堪之中,将触角伸向电影,大量报道电影界的人物事件。但是这又将自己置于与电影杂志一较高下的境地,也难有胜算。因为中国好的电影杂志还真有那么几本。 总体上来看,现在的电视杂志在内容上处于不咸不淡、缺乏特点的境况。他们所炒卖的东西,从一些更快更高更强的媒体上一样可以看到,而且做得更好。 以我陋见,电视杂志在内容上可以从如下方面下手,一方面抢夺电视报的市场,一方面取得与其他大众媒体的局部比较优势。 一是将电视节目表的功能做足(如果是周刊,这一点更易实现)。在将电视节目简单排列的同时,每期重点推介那些为观众所喜爱的、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围绕这些节目或电视剧,搞好相关的深度报道,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还可以重点介绍境外(如台湾)有影响的电视节目。这些内地的老百姓看不到的节目,往往有着十分精彩的内容,通过纸介予以传达,也同样可以吸引读者。 二是扬长避短,做足深度报道。每期可以围绕有影响的事件或人物组织专题,重点报道,加强访谈。这样庶几可以避开在时效性上与其他媒介进行对抗,而以深度优势达到其他媒介达不到的效果。现在已经有少数电视杂志在做这样的文章,但是似乎力度还不够,无论封面的推介还是专题的厚度,都嫌不足。有的还出现了基本错位。比如《大众电视》在改版号上做了一个关于刘晓庆的专题,栏目名称却叫做“娱事专列”,而一个名为“特别策划场”的栏目,做的却是几位明星的简单访谈。建议借鉴一些综合杂志和电影杂志对专题的做法。 三是加强分析、评论。改版后的《卫视周刊》除了做了一些专题,也有一些有趣的评论,但还只局限于各说各话,更像作者自己的马路随感,而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重磅炸弹”,与报纸上每天都见到的“小资豆腐块”没什么区别。据说该杂志又在酝酿改版,但愿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不三不四的定位 如果不单看内容,电视杂志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杂志办给谁看。简单地说,是办给那些整天看电视的人看,还是办给那些追求时尚、喜欢追星的少男少女们看。可以说,这个问题在当今绝大多数电视杂志那里都没有得到解决,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而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电视杂志的前景不会有根本的变化。 前面已经提到,现在的电视杂志大多以明星娱闻作为主要内容,港台偶像、哈韩哈日,尤其是这些杂志的重点关注对象。从这里看,似乎将读者定位于青少年。但是,从杂志的包装来看,又太过简单。版式、封面的设计,乃至标题的用法都不够时尚,缺乏冲击力,甚至十分“老土”,还是上个世纪的面孔。定价也大多偏低。从这方面看,似乎更符合胡同里整天守着电视机的那些人的口味。 内容与形式的严重错位,使得这些杂志在两端之间游走,最后是谁也没抓住,谁也不拿你当回事。 总之,在我看来,现在的电视杂志正是处于这种“三不”状态:不尴不尬、不咸不淡、不三不四。接下来会怎样,没法说,让我们且看着。
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
报纸上的很少啦。除非是比较专业的影评,那些知名影评人的影评才能在报纸上露露脸。你可以投一些杂志的,为影迷服务类的杂志,它们一般都有这种板块。《电视剧》 《看电影》 《环球银幕》 《电影世界》 《TVF》你都可以试试
《电视剧》定价10元,是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发行,全彩页,每期大概是112页左右。除杂志本身外每期还会赠一张精美海报(两本杂志拼一起那么大,正反面,一般都是当红电视剧的主角,以港台居多),另附一本小册子(跟杂志一样大,8页左右,全彩,一般为美剧介绍,还会有一些碟片推荐)。杂志内页最前面一般会有15页左右的大幅“剧星”照片,内地、港台、日韩的都有。杂志内容主要包括“封面故事”、“现场追踪”、“特别企划”、“重头剧”、“剧星”、“剧集”等部分,后面还会有一些资讯、小编推荐剧、原声大碟、老剧回顾、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等内容。个人认为在众多影视娱乐杂志中《电视剧》算是很出彩的,以前也经常买《当代歌坛》、《Easy》之类的杂志,但自从发现《电视剧》后就一直坚持买《电视剧》了,因为它的内容很充实,非常耐看,制作很精美,资讯也都非常及时。而且《电视剧》和香港TVB的关系很不错,经常会有TVB最新剧集的独家报道。《电视剧》的特别企划部分也经常做一些很经典的专题,总结和回顾众多类型的新老剧,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单元。经常会根据杂志里的介绍再去有选择的翻看一些剧集,省去了边看边淘的烦恼。一本很经典的杂志,值得一看。
电视报一星期出一期,邮局可以买到。电视剧杂志要看具体哪一本,有的是一周一期,还有一个月一期的,一般书店、报刊亭都有的卖
电视剧杂志,国内电视剧杂志第一刊,又名:TV series。是由陕西电视台主办,电视剧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双月刊出版物。在众多影视娱乐杂志中《电视剧》算是很出彩的,因为它的内容很充实,非常耐看,制作很精美,资讯也都非常及时。而且《电视剧》和香港TVB的关系密切,经常会有TVB最新剧集的独家报道。《电视剧》的特别企划部分也经常做一些很经典的专题,总结和回顾众多类型的新老剧。经常会根据杂志里的介绍再去有选择的翻看一些剧集,省去了边看边淘的烦恼。除杂志本身外每期还会赠一张精美海报(两本杂志拼一起那么大,正反面,一般都是当红电视剧的主角,以港台居多),另附一本小册子(跟杂志一样大,8页左右,全彩,一般为美剧介绍,还会有一些碟片推荐)。杂志内页最前面一般会有15页左右的大幅“剧星”照片,内地、港台、日韩的都有。如果你对这杂志有兴趣的话,可以直接上杂志铺网站订购。这样既方便又便宜。个人建议 请查看!!!!
有啊,新浪上面还有他们的官方微博
新闻周刊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个周播新闻专题杂志节目。节目于2003年5月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六21:15首播,前身是《中国周刊》,2007年1月6日起节目更名为《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的发展历程:
2008年3月29日,配合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改版,《新闻周刊》恢复至22:15首播。
2009年8月22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更换统一片头。
2010年8月21日,《新闻周刊》取消统一片头和音乐,恢复原片头,但包装和“新闻周刊”字体与以前不同。
2019年6月底起,《新闻周刊》及新闻评论部其他栏目由总台新闻节目中心管理(但仍然由新闻评论部承制)。
2019年10月16日,响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9月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改版,央视新闻频道再次改版。10月19日,因新闻频道改版,《新闻周刊》改为16:9片头,片头曲,片尾曲不变。
杂志不同于报刊,不及报刊的时效性.所以可以注重多收集近期的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然后对事情进行大胆深入地评析,评析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能够切入重点,有自己的见解,大胆剖析实事真相.总之,吸引读者才是最重要的.
LZ 问得问题还很专业。我想不是学这个的很少能听到这个名词。杂志型电视栏目,在中国最早的案例是《大风车》哈哈...大家都跌破眼镜了。只是事实如此。像《东方时空》等栏目也是典型的杂志型。
我觉得白玉兰奖最有含金量,因为其他两个奖状是观众来决定的,大部分观众都会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来选择,因此并没有什么含金量。
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三个电视剧奖的基础知识。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电视剧飞天奖,通称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电视剧最高奖项,1981年开始评第一届,初名“全国优秀电视剧奖”,1992年改为现名。2005年开始由每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电视金鹰奖轮流举办,飞天奖在每奇数年颁发。飞天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故所评奖项较多注重意识形态和思想性,参评作品需在地方市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艺术领导部门推荐选送。颁奖典礼和文艺晚会,除第十七届(1997)在广州、第十九届(1999)在长沙、第三十届(2015)在杭州、第三十一届(2018)在宁波、第三十二届(2020)在广州举行之外,其他各届都在北京举办。
中国电视金鹰奖,简称金鹰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电视艺术奖项,以表彰全国电视艺术领域优秀的电视工作者和电视作品,该奖项创办于1983年,前身为《大众电视》杂志以观众投票评选的“《大众电视》金鹰奖”,1996年升格为国家级奖项,并改以行业性协会作为主办方,2000年起延伸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并以湖南长沙为永久举办地。2005年起,改为两年一届,逢偶数年颁发。
“白玉兰奖”全称“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以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命名,其涵义是纯洁、公正和艺术至上。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目评奖,也是上海电视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上海电视节又称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在1986年12月10日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承办。如今的上海电视节已经成为亚洲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
其实,国内电视剧奖也是有等级划分的,详细如下:电视剧三大国家奖:飞天奖(五星),金鹰奖(五星),五个一工程(无演员奖);地方奖:上海白玉兰(四星级),四川金熊猫(三星级),北京春燕(二星),澳门金莲花奖(一星级),湖南金鹰节(一星级)等。补充:通常观众将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合称中国电视剧三大主流奖,综上所述,我认为:飞天奖与金鹰奖相差不多,含金量也都较高,白玉兰奖为地方奖,含金量相比之下较低。
中国电视1983年创办了金鹰奖。
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于1998年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二、获此奖最多的男演员是是唐国强,分别获得了一次最佳男主角奖,两次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一次最佳导演奖,一次表演艺术成就奖。
1980年,电视尚未普及,《大众电视》杂志在杭州创刊,杂志最高发行量达到96万册。
1983年,《大众电视》设立“金鹰奖”,发起人为时任浙江电视台台长的林辰夫。由于电影有《大众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和《大众电视》是姊妹娱乐杂志,电视剧已有“飞天奖”,但由专家评审。而《大众电视》金鹰奖,是一项完全由读者投票决定的电视剧奖项。
1985年,卢塞莉亚·桑托斯凭借电视剧《女奴》获得了最佳外国女主角奖,成为第一位外籍金鹰奖得主。
飞天奖最有含金量。
飞天奖是国内创办时间最早,而且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电视剧奖项。
飞天奖的评委会由专业人员(电视艺术家和专家)及有关领导组成,颁奖典礼按惯例由该年度获奖最多的电视剧制作单位所在地政府承办。飞天奖是电视类的政府奖(相当于电影华表奖),一般注重于电视剧的思想性,代表了国家层面的主流价值认可。
飞天奖创办于1980年,1981年的时候开始了奖项的评比。飞天奖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一个奖项,属于电视类的“政府奖”。以前是一年一次评比,到了2005年后,改成了两年评比一次。
金鹰奖和飞天奖,并称为中国电视双奖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83年由浙江《大众电视》杂志社发起创办,是由读者投票决定的电视剧奖项。当时中国的电视剧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金鹰奖还不是国家级奖、而是一个带有民间性的评奖活动。从1996年第15届起,改为由中国文联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举办、并更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奖形式也改为专家推荐和观众投票相结合,自此金鹰奖成为全国性电视艺术综合奖。
白玉兰奖是由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一个奖项,创办于1986年,2005年的时候改成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也就是上海电视节电视评奖活动“白玉兰”奖评选包括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动画片和综艺单元在内的优秀电视节目。
海景书店有卖的,一中斜对面的文史书社也有
我比较喜欢看《轻音乐》 但是是日韩和欧美的 《当代歌坛》《歌迷大世界》《电视朋友》《8周刊》是国内的
如果哈韩你可以买<轻音乐>和<韩流飓风>;如果你喜欢中国的可以买<当代歌坛>;综合一点的可以买
《当代歌坛》喽!还有《八周刊》(八卦的)其他的一些详细资料:EASY:对国内的一些选秀新人的报道很多,有时候还有独家报道,每期都有海报;娱乐圈:新闻特别多,目不暇接,很超值的;电视朋友(TVF):价格便宜,制作得也不错,也就是性价比很高,值得买。娱乐无限也还可以``每期都会送上一张VCD``里面有MV或者是一些花絮等等``每本也是10元电视剧定价10元,是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发行,全彩页,每期大概是112页左右。除杂志本身外每期还会赠一张精美海报(两本杂志拼一起那么大,正反面,一般都是当红电视剧的主角,以港台居多),另附一本小册子(跟杂志一样大,8页左右,全彩,一般为美剧介绍,还会有一些碟片推荐)。杂志内页最前面一般会有15页左右的大幅“剧星”照片,内地、港台、日韩的都有。杂志内容主要包括“封面故事”、“现场追踪”、“特别企划”、“重头剧”、“剧星”、“剧集”等部分,后面还会有一些资讯、小编推荐剧、原声大碟、老剧回顾、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等内容。歌迷大世界每月3号出版。是月刊。定价为人民币7元。图片质量非常非常好,但纸质太薄,共88页,全彩,中间用钢钉一分为二钉在一起,钢钉连接处容易掉页。44页是日韩派44页是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