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很贴近生活
1、法制文萃报联系电话为、。
2、法制文萃报社地址是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一号。
法制文萃报是隶属于法制日报社主管的首家全国法制类文摘报,邮编为100102。北京东直门外四元桥畔,有一片占地30000平方米的米黄色楼群,位于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一号,这就是中国唯一向国内外发行,以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央级大型综合性日报——法制日报社的社址。
3、法制文萃报登报流程
(1)、所有刊登广告客户,都必须先将广告文字内容递交到媒体执行方,经过广告业务经办员和广告审核员的审核,符合广告刊登要求的方可进行广告刊登程序。
(2)、广告内容符合刊登要求的广告客户,在签订广告合同之前应预先咨询广告版位,预定好版位后方可进行广告洽谈。广告版位安排遵守先订先得的原则,以签订合同时间为准。
(3)、确认广告的刊登日期、版位、规格、版别、价格、优惠幅度、付 款方式等事项必须签署广告合同。一经明确上述事项双方签字盖章并互相留底,合同即生效,同时启动广告刊登程序。刊登程序将严格按照合同执行,所有合同预定程序履行完毕合同失效。
(4)、广告刊登洽谈在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广告合同,合同盖章 应与双方名称一致,否则将视为无效合同。
(5)、客户刊登广告需将所刊广告的相关资料及手续备齐,其中包括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办班、办会、拍卖、出租、转让等内容的相关批件,发布产品广告的合格证书、鉴定证书,发布食品广告的检验等相关部门文件,授予各类荣誉、排名、排序等相关部门文件,医疗广告、房地产广告等相关手续文件,以及其他。
(6)、广告客户需要由媒体执行方代为设计制作的广告稿件,需提前将稿件所需完整合格的广告物料一并交给媒体执行方。提交的广告物料包括:文字、图片、稿件要求、广告 设计主题、整体思路等相关材料。
(7)、广告设计稿有三遍修改过程,初稿 二稿为交流校对过程,三稿为完稿,经广告客户确认(确认方式通过电子邮件以及网络传输),直至满意而最终定稿。
(8)、定稿后广告客户将确认无误的打印稿签字盖章,并通过传真方式回传给我方表示“同意该稿刊登”确认。
(9)、成品广告稿件以电子文件形式递交媒体执行方,媒体执行方收到最终稿后将打印一张黑白稿传真与广告客户,客户经确 认无误后在传真件上签字盖章并回传表示“同意该稿刊登”确认。
(10)、广告最终收稿提交期限最短在刊登前一天的上午或更长时间(视报社出刊情况而定),超过此期限将影响报社正常出报。不能按时完稿的广告客户应提前考虑改期刊登。
(11)、媒体执行方在收到客户经签字盖章确认刊登的最终稿传真件后,为确保刊登安全,媒体执行方 将不再接受口头更改意见。 客户如有再次更改或撤稿需求,需提供带有公章的正式函件,媒体执行方将视实际情况回复客户要求。
(12)、广告客户须在制作刊登之前将全额广告款付讫,并将付款凭证以传真方式告知我部,付款单位应与广告合同章单位一致,如不一致则需提 供付款与合同两单位关系证明,否则将视同刊户未付款。
(13)、广告见报后 ,媒体执行方将用电子邮件或网络传输方式为客户提供载有刊户广告版位的电子版(PDF格式),同时根据客户所在地的远近用3-5天将刊有客户广告的5份样报用快递方式送达客户手中。 客户如需超出 赠送份数的样报,应在签订合同时提出,并付足额报款。
(14)、广告付款到账后媒体执行方将开具广告专用发票,并将立即以快递方式送达客户。
(15)、广告刊出后客户应将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广告物料留底保存以备日后查询。媒体执行方进行定期回访等公关活动。
扩展资料
1、法制文萃报隶发行量达到50万份最高,国内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163。零售价:每份元。全年定价:元。四开二十四版,每周三、六出版。
2、法制文萃报以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等特点,适应多层次读者的需求,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法制文萃报以追求“更广、更精、更新”为目标。
更广:选稿从国内外报刊杂志书籍中广征博求,尽力扩大读者的阅读范围;
更精:编稿时精益求精,力争将法制新闻中最精彩的部分奉献给读者;
更新:从内容到版面设计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法制文萃报--登报流程--登报电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制文萃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制日报社
法制文萃报是一份涵盖法律、政策、法规、司法解释、司法案例、国际惯例等法律资料的期刊,它是法学界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法制文萃报的特点是:一是系统性强,可以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二是权威性强,可以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三是实用性强,可以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四是综合性强,可以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五是更新性强,可以把握法律的发展趋势。总之,法制文萃报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法律资料,是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
法制文摘 关注中国法律《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法官》《民主与法制》 《法律图书》《法治中国》 《老张法律援助》 法律与生活杂志
主要有: 《法学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双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专论”、“法学争鸣”、“青年法苑”、“司法官谈法治”、“港澳台法律问题”、“外国法制”等。 《中国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法学会主办,每双月9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各科专论”、“立法研究”、“国外法制与法学”、“研究动态”、“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等。 《法学评论》: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3日出版,主要栏目有“司法改革纵横谈”、“评论·专论·争鸣”、“外国法制”、“古代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实务”等。 《政法论坛》: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主办,逢双月出版。 《现代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每双月28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法苑新枝”、“法与争鸣”、“专论”、“立法建议”、“工作研究”、“法律史论”等。 《法律科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0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立法研究”、“学术综述”、“司法实践”等。 《法学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每单月23日出版,前身为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于1954年创办、1966年停刊的《政法研究》,1979年复刊改为现名。 《法商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热点问题”、“法学争鸣”、“法学论坛”、“法学专论”、“立法建议”、“外国法学”等。 《政治与法律》: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每双月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司法实务研究”、“中外法律”等。 《比较法研究》:季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逢1、4、7、10月出版,主要栏目有“论文”、“专论”、“学人札记”、“书评”等。 《当代法学》:月刊,法学核心期刊,吉林省法学会主办,每月20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论”、“理论研究”、“立法研究”、“比较法研究”、“国际法研究”、“司法实践”、“司法改革”等。 《中外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外法学杂志社主办,逢双月出版,主要栏目有“论文”、“评论”、“判例与研究”、“新书简评”等。 《法学杂志》:双月刊,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每单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论”、“新法研讨”、“青年论坛”、“司法实践”、“调查研究”、“军法纵横”、“外国法制”、“律师园地”等。 《法律适用》:月刊,国家法官学院主办,每月8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热点聚焦”、“司法解释与适用”、“国外司法”等。中国知网上有这些期刊的材料。
是法制日报主办的全国性法制月刊。根据查询资料显示法制与新闻杂志是法制日报主办的全国性法制月刊。
作为一名法学硕士,近些年看了不少法律方面的杂志,认为以下几本不错: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以上都是法学、法律界较为权威的核心杂志,上面有很多大家的文章,值得去读。祝你考研成功!
1、《法学》月刊2、《中国法学》3、《北大法律评论》4、《民主与法制》5、《中外法学》6、《法学研究》7、《法学杂志》8、《法学家》9、《政法论坛》10、《现代法学》11、《当代法学》12、《法商研究》13、《法律科学》14、《法学论坛》15、《政治与法律》等等。
《法制文萃报》是一份以法律研究为主,聚焦法学前沿话题的学术期刊,其内容涉及法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法制文萃报》创刊于2009年,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研究所出版,每年出版6期,主要刊登学术研究论文、访谈、研究简报等,内容以法学理论、法律实务、法学史、法学文献等为主,旨在汇集最新的法学研究成果,研究最前沿的法学话题,以促进法律研究的发展。《法制文萃报》评价很高,它不仅被中国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全国重要图书馆收藏,而且被北大法宝、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国重要期刊网站收录,也被国际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网站收录,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肯定。
《法制文萃报》是一份致力于报道法律、法治、司法、社会热点话题的报纸,其目的是推动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法治意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制文萃报》报道的新闻内容涵盖了法律、司法、社会热点话题,旨在推动法治建设,提升社会法治意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制文萃报》的报道特点是深入浅出、客观公正、严谨科学,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报道,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丰富的法治资讯。
1、损害赔偿的方法(与王丹同志合著;第一作者),《法学研究》2013年第3期2、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法学研究》2010年第3期3、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之研究,《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4、物权行为理论辨析(与谢怀栻先生合著;第二作者),《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5、损害赔偿法的完善与未来中国民法典,《法律科学》2015年第5期6、论侵权法上的第三人行为,《法学评论》2015年第3期7、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与不动产物权变动,《暨南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3期8、担保物权人物上代位权实现程序的建构,《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2期9、论抵押财产的转让——“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新万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评释,《中外法学》2014年第5期10、混合共同担保中担保人的追偿权与代位权——对《物权法》第176条的理解,《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5期11、多人环境污染损害中的因果关系形态与责任承担,《暨南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3期12、论抵押财产出租时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对《物权法》第190条第2句的理解,《法学家》2014年第2期13、过失相抵与无过错责任,《法律科学》2014年第1期; 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14年第5期14、不动产登记簿的推定力、公信力与买方信赖的保护——“丁某与石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评释,《交大法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14年第3期;缩写版转载于《法学文摘》2014年第2期15、因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法学》2013年第1期16、论动产多重买卖中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标准,《清华法学》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13年第2期17、论抵押权的实现程序,《中外法学》2012年第6期18、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侵权责任法》第11、12条为中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9、论异议登记的法律效力与构成要件,《法学家》2011年第5期20、不动产登记簿错误之类型与更正登记,《法律科学》2011年第4期21、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区分,《中外法学》2010年第4期22、论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法商研究》2010年第5期23、论《侵权责任法》第八条中“共同实施”的涵义,《清华法学》2010年第2期24、论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以《侵权责任法》第10条为中心,《法律科学》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10年第7期25、试论侵权行为法之补偿功能与威慑功能,《法学杂志》2009年第3期26、不动产登记簿研究,《清华法学》2007年第4期27、论保证人追偿权与代位权之区分及其意义(与王静博士合著;第一作者),《法学家》2007年第2期28、高压电致害责任的免责事由与过失相抵问题,(与王静博士合著;第二作者),《人民司法》2007年第1期29、论物权法中的占有权利的推定规则,(与尹飞教授合著;第一作者),《法律科学》2006年第5期30、现代侵权行为法中过错责任原则的发展,《当代法学》2006年第1期31、保证与担保物权并存之研究,《法学家》2005年第6期32、主合同无效时保证人的责任问题,《法学论坛》2005年第6期33、共同危险行为论,《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34、现行法中抵押权实现制度的一些缺陷及完善,《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35、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疑点分析,《人民司法》2005年第5期36、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37、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应如何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38、论侵权行为法中受害人的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39、侵权行为法中过错与违法性问题之梳理,《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40、侵权行为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41、论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意义,《法学家》2003年第4期42、论我国合同法中合同违反法定形式之法律效果(与柳尧杰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02年第9期43、论操纵市场行为及其民事赔偿责任,《法律科学》2001年第4期44、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01年第5期45、肖像权与肖像作品著作权冲突的研究(与杨明宇博士合著;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0年第3期46、诉讼时效客体研究(与陈林合著;第一作者),《法律科学》2000年第2期47、民法典与社会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2000年第3期 1、《侵权责任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2、《民法原理与规范解释》,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3、《侵权责任法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4、《不动产登记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5、《侵权行为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保证合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7、《物权法·担保物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8、《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9、《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民法学(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王利明、杨立新、王轶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2、《民法总论(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崔建远、韩世远、申卫星、王洪亮、耿林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3、《物权法》(与崔建远、申卫星、王洪亮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中国物权法教程》(与王利明、尹飞合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5、《物权法》(与杨立新、梅夏英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第三版)》,程啸增订,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2、谢怀栻:《票据法概论(增订版)》,程啸增订,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先后在《中国房地产》、《中国地产市场》、《月旦民商法》、《侵权法评论》、《合同法评论》、《判解研究》、《民商法论丛》、《中国改革》、《新世纪》等刊物上发表四十余篇文章,另在《人民法院报》、《中国青年报》、《国土资源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纸上发表短文或评论四十余篇。 1、王利明主编:《民法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王利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参与撰写),中国法出版社2010年版3、程啸主编:《以案说法·医疗纠纷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村镇建设办公室编:《房屋登记办法释义》(参与撰写),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张新宝主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6、王利明主编:《人身损害赔偿疑难问题:最高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评论与展望》(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7、王利明主编:《民法学》(参与撰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版8、郭峰主编:《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通论》(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9、杨立新主编:《侵权行为法案例教程》(副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10、杨立新主编:《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精神损害赔偿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1、王利明主编:《民商法理论争议问题——无权处分》(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唐德华主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理解与适用》(参与撰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3、王利明主编:《合同法要义与案例析解(总则)》(参与撰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主编:《担保法新释新解与适用》(参与撰写),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法律与权利》(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月版,承担6万字;《证人制度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版,承担30万字;《刑事司法大趋势》(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承担8万字;《证据法学研究》(合著,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简明证据法学》(合著,本科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承担12万字;《新世纪的证据法》,独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娃娃屋谋杀案》,独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1月版;《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特免权制度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比较检察制度研究》(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中国刑事名案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的侧面》,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证据法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9年9月版。《证据法学》,(参编,孙维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释义和适用》,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刑事证据新规定释义》,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刑法与刑事程序》(第八版),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即将出版。 《新刑诉法对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赣南审判》1998年第4期,万字;《再探控权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获院论文大赛二等奖),《盾鸣》1998年第5期,万字;《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初探》(获“华为杯”电子商务征文三等奖),载《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第20卷1期,万字;《为陪审制度辩护》(该文获校论文大赛一等奖),《青年法学》2000年秋季号,万字;《举证时限的理论思考与立法构想》,载《南京师大学报》(CSSCI索引)2001年第3期,万字;《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万字;《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简化改革刍议》,《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1日第3版,万字;《论诱惑侦查》,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1年第4期,万字;《共犯口供证明力浅论》,载《人民检察》(核心)2001年第8期,万字;《透视证人拒证权的价值理念》,载《律师世界》2001年第9期,万字;《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1年第5期,万字;《证人证言的形式问题反思--以庭审改革为切入点》,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刑事诉讼证人拒证原因探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版,万字;《诱惑侦查初探》,载《公安大学学报》(核心)2001年第6期,人大书报复印中心《法学文摘卡》2002年第1期转载,万字;《“零口供”与沉默权》,《检察新时代》2002年第2期;《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万字;《证人资格问题重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2年第5期,万字;《儿童作证问题之研讨》,载《政法论丛》(核心)2003年第1期,万字;《论英美法上的意见证据》,载《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万字;《证人权利保障论纲》,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万字;《证人保护制度探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CSSCI索引)2003年第3期,万字;《“陷阱取证”的法律思考》,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律师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万字;《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载《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第2期,万字;《一体化下的欧盟司法制度》,《人民法院报》2003年5月26日B2版;《证人作证的实现方式》,《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万字;《刑讯逼供案的举证责任》,载《法律适用》(核心)2003年第7期,万字;《英美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中国监狱法学刊》(核心)2003年第6期,万字;《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中的证据问题》,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万字;《证人制度的实证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万字;《传闻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万字;《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进程》载《诉讼法论丛》第九卷(权威),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全文转载,万字;《证人补偿制度研究》,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索引)2004年第3期,万字;《证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万字;《欧美恢复性司法典型案例评价》,载《判解研究》(核心)2004年第2期,万字;《证人制度改革纵横谈》,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九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万字;《欧盟检察发展趋势与中国检察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核心)2005年第2期,万字;《特免权的中国命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万字;《法治视野下的卧底侦查》,载《法治论丛》2005年的4期,万字;《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万字;《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万字;《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保密义务》,载《刑事法评论》(核心)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万字;《司法场景中的证人作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核心)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万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为例》,载《现代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万字;《证据法学研究的迷思——在西方样本与中国现实之间》,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万字;《证据法的批判与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万字;《中国式陪审的省察》,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万字;《传闻法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94期(2007年5月);《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载《法治论坛》2007年第3期;《证据法学的启蒙》,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15卷)第1、2期;68. 《力量博弈下的刑讯逼供》,载《华中法律评论》第三卷(2008年12月版);《民事诉讼中的测谎》,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载《证据学论坛》第14卷,2008年12月版;《传统诉讼文化新解》,载《西部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证据法上的理论迷局》,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中国证据立法的理想与现实》,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明》,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理念嬗变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理论视野》2010年第8期; 《喧嚣中的前进:年终评点司法界》,《湖北法制报》2002年1月22日第15版;《儿童作证,不是一纸规定那么简单》,《检察日报》2002年12月6日第3版;《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第3版;《“诱惑侦查”须严格控制》,《检察日报》2003年1月24日第3版;《偷拍、偷录的困惑》,《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4日B2版;《面对司法的媒体监督》,《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7日B2版;《亟待规定证人的三种权利》,《检察日报》2003年2月28日第3版;《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不应叫停》,《检察日报》2003年3月28日第3版;《弘扬法学家精神的可人》,《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4日B2版;《卧底侦查需要法律规则》,《检察日报》2003年6月6日第3版;《与学术亲密接触》,《法学家茶座》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美国的诱惑侦查》,《检察纵横》2003年第6期;《追究涉嫌伪证证人的程序》,《法治》2003年第7期;《如何保障认罪口供的自愿性和真实性》,《检察日报》2003年10月30日第3版,万字;《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具有调查权》,《检察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3版,万字;《如何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检察日报》2004年1月8日第3版;《欧盟检察制度有了新发展》,《检察日报》2004年5月26日第3版;《证据学研究的“三维世界”》,《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卡拉能否永远OK?》,载《方圆法治》2005年第5期;《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方圆法治》2005年第 2期;《道德与法律缝隙下的公私概念》,《方圆法治》2005年第 4期;《维权是最好的美容之道》,《方圆法治》2005年第15期;《“大义灭亲”文化与法律思维》,《方圆法治》2005年第 7期;《事实·错案·证据》,《方圆法治》2005年第 8期;《科技利刃下的隐私权》,《方圆法治》2005年第 10期;《提倡酷刑的童话》,《法学家茶座》第九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于细微处见法治》,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2月20日;《道德的善行与责任的缺位》,《方圆法治》2005年第 11期;《证人为什么不出庭?》,《法制日报》2006年1月5日第10版;《受贿案件不宜诱惑侦查》,《方圆法治》2006年第 3期;《为什么不能实行毒品“合法化”》,《检察日报》2006年1月9日第3版;《丛林正义与司法正义》,《法制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11版;《顺从暴力与顺应权力》,《方圆法治》2005年第 13期;《证据立法呼声缘何归于沉寂?》,《检察日报》2006年2月13日第12版;《破案率的神话》,载《中国妇女报》2006年2月28日第6版;《司法的悖论与尴尬》,《方圆法治》2005年第 14期;《在法治的十字路口》,《方圆法治》2006年第5期;《第二个辛普森——程序法治视野下的罗伯特杀妻案》,《方圆法治》2006年第6期;《到底为什么而争论》,《检察日报》2006年4月10日第3版;《诱惑侦查:既然实际采用,就该立法规制》,《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万字;《让律师走出保密义务的困局》,《检察日报》2006年5月8日第3版;《警察的素质》,《方圆法治》2005年第 16期;《闲话“以保创收”》,《法制早报》2006年6月5日;《变迁中的法学研究方法》,《检察日报》2006年6月19日第3版;《谁来监督监督者?》,《方圆法治》2005年第 17期;《小广告治理中的法治忧思》,《法制早报》2006年7月9日;《事实的“罗生门”》,《检察日报》2006年7月24日第3版;《法律移植中的“捆绑性”》,《法制早报》2006年7月24日;《毒品“合法化”的乌托邦》,《方圆法治》2005年第 19期;《亲历庭审台湾“第一女婿”》,《方圆法治》2006年第15期;《大学的开放与限制》,《法制早报》2006年8月20日;《错案何以挥之不去?》,《法制早报》2006年8月28日;《律师的天堂与地狱》,《方圆法治》2005年第 21期;《在台北亲历呛扁现场》,《法律文摘》2006年第7期;《法学院是怎样炼成的》,《方圆法治》2006年第17期;《个案请示制度的“熄灯号”》,《检察日报》2006年9月18日第3版;《致命的“常情断案”》,《法制早报》2006年9月18日;《百分之百的背后》,《方圆法治》2005年第 24期;《美丽与哀愁:感受台湾地区法律的脉动》,《法制早报》2006年9月25日;《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载《法学家茶座》第1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证据相对主义》,《检察日报》2006年10月23日第3版;《法学经济分析的一扇窗》,《法制早报》2006年10月30日;《法庭之上谁最大?》,《检察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3版;《法律的一厢情愿》,《检察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3版;《动物的法律权利》,《检察日报》2007年2月5日第3版;《宝岛司法掠影》,《法学家茶座》第1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禁鞭令的开禁与安宁权》,《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上期;《排队文明与中国法治》,《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下期;《道路通向哪里》,《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怎能用“电脑排期”根治司法弊病》,《法制日报》2007年4月15日;《侧面看法律》,《检察日报》2007年4月16日第3版;《以小说讲授法庭科学》,《方圆法治》2007年4月下期;《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不是神明在审判——电影〈十二怒汉〉中的证明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下期;《从发现真实到价值多元》,《检察日报》2007年6月18日(4748期);《错位的权利保障》,《人民法院报》2007年6月26日第5版;《打击官员的“真”文凭》,《清风》2007年第3期;《杀光所有的律师?》《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第1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鸡肋:中国式陪审》,《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保护举报人是检察机关的义务》,《法制日报》2007年8月5日第1版;《法律人的理想与现实》,《检察日报》2007年8月13日(4804期);《“纸馅包子”背后的真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8月下期(205期);《尘封的检察制度史》,《法学家茶座》第1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纸包子”事件:引人深思的五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21日。《法庭上的心理学家》,《法制日报》2007年8月26日第15版。《司法改革的软件与硬件》,《检察日报》2007年9月4日(4826期)。《预防腐败犯罪需警惕当代韦小宝》,《法制日报》2007年9月9日。《关于恢复性司法的一个反思》,《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6日第5版。《千万别来念法律?》,《方圆法治》2007年9月下期(205期)。《法学何以成为科学》,《检察日报》2007年10月8日。《我的师父石仲朱》,《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13版;《在台大法学院听课》,《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21版;《网络民意下的司法公正》,《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1日;《中国古代司法的另一面》,《方圆法治》2007年10月下期(209期);《韦式贪官与反腐利器》,《检察日报》2007年11月9日(4885期)第6版。《聂树斌案的制度反思》,《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2版;《证人是靠不住的》,载《人民检察》2007年11月上期(第21期);《证据理论的一个侧身》,载《方圆法治》2007年11月上期(210期);《科学证据的迷雾》,《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3版;《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检察日报》2007年12月7日(4913期);《追问手术签字制度》,《法制日报》2007年12月9日第2版;《华南虎”真假辩:一场精彩的民间审判》,《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0日第3版;《司法制度的选择有惯性作用?》,《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7日第3版;《个人所得税的公众期待》,《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2007年12月24日A3版转载。《科学证据一定是科学的吗》,《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6版;《让个税回归“劫富济贫”的本来面目》,《检察日报》2008年1月1日第3版;《电信运营商能推个一干二净?》,《检察日报》2008年1月11日第3版;《刑事证据规定能带来什么》,《法制日报》2008年1月27日第2版;《我永远不能说真话的遗憾》,《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这是一个谎言盛行的年代吗》,《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一定要重复漫长的观念更新进程吗》,《检察日报》2008年3月17日;《历史的另一张面孔》,《检察日报》2008年3月21日;《“许霆案”中的量刑裁量权困局》,《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刑讯逼供与角色扮演》,《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5月)。《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检察日报》2008年6月26日。《诉讼的游戏规则》,载《检察日报》2008年7月31日;《奥运会报道要尊重运动员隐私权》,载《法制日报》2008年8月17日。《“引诱性执法”是否具有正当性》,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6日第11版。《微软的“正版秀”》,载《法人》2008年第11期。《勿让诚信体系破产》,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期;《股市期待法治阳光》,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期;《“鞭炮门”事件:公务员的年后第一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3期;《网络反腐的民间力量》,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4期;《神证时代的正义》,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19日。《为什么又是矿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5期;《“上帝”为何期盼3·15》,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6期;《又见公捕公判》,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7期;《刑法的愚人节》,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8期。《刑事司法的“潜规则”》,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9期。《惩罚性赔偿有多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0期。《如果没有口供》,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1期。《冷眼旁观破案率》,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2期。《戴着镣铐的舞者》,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3期。《刑罚的“实报实销”》,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3期。《不自愿的自愿》,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4期。《法官和律师的角色》,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5期。《测不出的真相》,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6期。《二审为何不开庭》,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7期。《刑事司法中的“躲猫猫”》,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8期。《司法夹缝中的证人》,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9期。《职务犯罪的“零容忍”》,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侦查的司法控制》,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0期。《“钓鱼式执法”暴露出的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8日第五版;《公开审判的阴影》,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1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1期;《从行人社会到汽车社会》,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3期;《法制的传统和移植》,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5期;《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制度的纠错系统》,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7期;《诉讼的时间之殇》,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9期;《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载《人民日报》2010年5月6日第9版;《正义木桶的短板》,载《方圆法治》2010年6月20日第273期;《在法律与人情之间》,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日第274期;《司法能见度》,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0日第275期;《如何给“张竞”公平的通道》,载《人民日报》2010年7月26日;《让诉讼成为真正的诉讼》,载《方圆法治》2010年8月20日第277期;《狂欢是一种社会病》,载《羊城晚报》2010年8月29日;《见识刑事诉讼的潜规则》,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交叉询问制度碰到中国障碍》,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捐款为何不是义务》,载《方圆法治》2010年9月20日第279期;《法治离我们有多远》,载《方圆法治》2010年10月20日第281期;《避风港与红旗》,载《方圆法治》2010年11月20日第283期; 2003年5月—2004年3月,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证人制度研究”,合著《证人制度研究》,已经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2004年2月—5月,参与欧盟-中国司法合作项目“欧盟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的《刑事司法大趋势》已经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2005年6-12月,参与美国福特基金项目“反酷刑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200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证人制度比较研究”,已经提交报告;2006年,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证据法学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证人保护制度研究”,已经完成。2007年5月-10月,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起草,已完成。2007年7月-2008年1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完成。2007年10月起,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证据法学》,已完成。2007年11月起,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已完成。2008年4月起,独自承担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课题“证据法学的启蒙”,进行中。2008年8月起,独自承担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科研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民事诉讼中测谎结论运用之实证研究”,已完成;2008年9月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证据立法问题研究》(08JC820046),进行中。2010年6月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进行中。
你喜欢哪篇文章,注明文章出处(报刊名\期号或日期\原作者名),然后是推荐的简短理由,并且在投稿时注明自己的姓名和联系地址和电话.这样就可以投给文摘类的报刊,当然你得有这些文摘报刊的联系地址.
我在邮局工作,给你推荐几款吧:杂志:《特别关注》,《了望东方周刊》,《婚姻与家庭》, 《读者》,《三联生活周刊》,《知音》,报纸:《家庭百科报》,《生活文摘报》,《法制文萃报》,
比较大众化的杂志,要数《读者》《意林》《知音》《婚姻与家庭》对时事的深度报道,要数《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报纸)、《南方人物周刊》(杂志)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读书》(杂志)、《中华读书报》
法制日报社是法制日报社主办并出版的报刊,有《法制日报》、《法制日报·社区版》、《法治周末》、《法制文萃报》、《法制与新闻》 、《法人》、《法制资讯》等报刊杂志。最初的《中国法制报》只是四开四版、每周一期的小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中国法制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三刊、周六刊,进而又改为对开四版的日报。1988年1日1日,《中国法制报》正式更名为《法制日报》,彭真同志再次为《法制日报》题写了报头。1994年1日1日,《法制日报》又增扩为每日八版,2002年底,《法制日报》又增扩为每日十二版。《法制日报》的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在国外也拥有一批热心读者。在当今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目前发行量位列中央主要报刊前三位。1990年8月,在《法制日报》创刊十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为本报题写了“法制日报十周年”的题词。2000年,在《法制日报》创刊二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亲切会见本报总编辑并接受专访和题词;2001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视察《法制日报》社。
市场经济的最高境界是法制经济,由中国法制经济研究会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山东大学法学院等政府职能部门、文化理论研究机构共同创办的《法制经济观察》,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具有独立文化产权的法制经济类报刊,创刊于2004年底,每月25日出版发行。
主要有: 《法学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双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专论”、“法学争鸣”、“青年法苑”、“司法官谈法治”、“港澳台法律问题”、“外国法制”等。 《中国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法学会主办,每双月9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各科专论”、“立法研究”、“国外法制与法学”、“研究动态”、“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等。 《法学评论》: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武汉大学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3日出版,主要栏目有“司法改革纵横谈”、“评论·专论·争鸣”、“外国法制”、“古代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实务”等。 《政法论坛》: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主办,逢双月出版。 《现代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南政法大学主办,每双月28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法苑新枝”、“法与争鸣”、“专论”、“立法建议”、“工作研究”、“法律史论”等。 《法律科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西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0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立法研究”、“学术综述”、“司法实践”等。 《法学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主办,每单月23日出版,前身为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于1954年创办、1966年停刊的《政法研究》,1979年复刊改为现名。 《法商研究》: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南政法学院主办,每单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热点问题”、“法学争鸣”、“法学论坛”、“法学专论”、“立法建议”、“外国法学”等。 《政治与法律》: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每双月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司法实务研究”、“中外法律”等。 《比较法研究》:季刊,法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主办,逢1、4、7、10月出版,主要栏目有“论文”、“专论”、“学人札记”、“书评”等。 《当代法学》:月刊,法学核心期刊,吉林省法学会主办,每月20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论”、“理论研究”、“立法研究”、“比较法研究”、“国际法研究”、“司法实践”、“司法改革”等。 《中外法学》双月刊,法学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外法学杂志社主办,逢双月出版,主要栏目有“论文”、“评论”、“判例与研究”、“新书简评”等。 《法学杂志》:双月刊,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每单月15日出版,主要栏目有“专论”、“新法研讨”、“青年论坛”、“司法实践”、“调查研究”、“军法纵横”、“外国法制”、“律师园地”等。 《法律适用》:月刊,国家法官学院主办,每月8日出版,主要栏目有“法学论坛”、“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热点聚焦”、“司法解释与适用”、“国外司法”等。中国知网上有这些期刊的材料。
1、《法学》月刊2、《中国法学》3、《北大法律评论》4、《民主与法制》5、《中外法学》6、《法学研究》7、《法学杂志》8、《法学家》9、《政法论坛》10、《现代法学》11、《当代法学》12、《法商研究》13、《法律科学》14、《法学论坛》15、《政治与法律》等等。
《法制与经济》 杂志是由广西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省级综合性期刊,创办于1992 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从2006年1月始,下半月刊改版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旬刊(上、中、下),国内外公开发行。上旬刊以报道广西的政法综治工作为主,报道中国及广西经济发展的热点为铺。中旬、下旬刊以刊登理论性文章为主,特别是涉及法制建设的理论性文章。本刊荣获“广西优秀期刊”称号,入选中国精品期刊资料库的法制与经济精品期刊。2010年初,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批示,《法制与经济》杂志被列为广西政法综治 刊名: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Legal & Economy主办: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0183CN: 45-1188/D邮发代号:48-7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法制与经济(上旬刊)曾用刊名:法制与经济(上半月)创刊时间:1993 刊名: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主办: 广西日报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0183CN: 45-1188/D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法制与经济(中旬刊)创刊时间:1993 刊名: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Legal & Economy主办: 广州日报传媒集团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0183CN: 45-1188/D邮发代号:48-7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法制与经济(下旬刊)曾用刊名:法制与经济(下半月);法制与经济创刊时间: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