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社区职能优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社区职能优化研究论文

[1]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2]王福先,. 论推动城市社区中介组织与社区自治组织关系的和谐发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徐金燕,陆自荣,. 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发展中的困境及其破解[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孙玉刚,. 议行分离:社区自治组织性质回归的体制探索——昆明市盘龙区拓东办事处“一委一站制”社区管理模式调查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3).[5]黄娟,. 居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未来走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黄宇,. 社区自治组织“内卷化”及其功能变迁[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7]荀关玉,顾永清,. 政府的意愿能力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理论前沿,2008,(10).[8]荀关玉,. 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的矛盾和对策[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城镇社区自治组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进展介绍[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王德刚,. 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良性互动的实现[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7).[11]张丽秀,. 社区自治组织的职业化发展方向[J]. 企业家天地,2008,(6).[12]黄宇,. 政府公共职能社会化与社区自治组织创新[J]. 浙江学刊,2008,(5).[13]张战勇,.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组织发展初探——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 前沿,2007,(5).[14]李薇薇,. 社区自治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5]赵娜,于海东,. 基层民主与社区自治的创新与实践——以W市S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例[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4).[16]郭赛玉,. 论转型期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7]周振超. 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18]张兆端. 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警务[J].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9]范明林,匡碧波. 略论社区建设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兼议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之异同[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0]张书琛. 社区自治的组织架构及其启动运转[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5).[21]张劲松,秦梦. 论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的治理[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1).[22]夏建中. 北京城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J]. 北京社会科学,2003,(2).[23]魏娜.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1).[24]隋玉倩. 对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定位的再认识[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25]社区自治组织选举工作流程表[J]. 社区,2002,(3).[26]施骏. 论居委会重组——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路向探究[J]. 社会科学,2001,(1).[27]崔虹. 试论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社会创新意义[J]. 辽宁经济,2001,(12).[28]孙玉琴 ,李清华. 选准突破口 创建新社区──青岛市李沧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成效显著[J]. 中国民政,2001,(8).[29]敬尧. 街道分权的绩效与价值──江汉区社区自治组织测评街道的调查[J]. 中国民政,2001,(11).[30]积极推进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 中国民政,2000,(6).

1992年,深圳宝安桃源居社区在深圳航空东区五座荒山野岭间开始了规划建设。由于地处偏僻且紧邻深圳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政府公共服务难以到位,先期入住的小区一度陷入缺水、缺电、垃圾污染严重以及社区治安混乱的困境。公安部首次披露中国足球赌球假球黑幕然而,17年后的今天,这里不仅获得联合国“国际适宜人类居住社区建设范例奖”等各种奖项,还在本月刚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据介绍,社区成立8年来,这里无一例业主刑事案件、无一例邻里纠纷告上法庭,无“黄赌毒”及未成年人犯罪与吸毒情况。桃源居社区的变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8日,桃源居社区自治模式的座谈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吸引了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到会。座谈会上,中央党校赴深圳桃源居社区调研课题组还对外发布了课题报告。报告称,桃源居的转变归功于其逆境中自救自治探索出的一种服务型社区自治新模式,即在早期政府公共服务缺位的情况下,通过依托各种社会组织并激发社区民众的普遍参与热情,最终实现了基层民主协商和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伴随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区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区,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深圳市桃源居社区的建设实践中,各种社会组织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核心,立足公共服务的需要来定位和调整自身角色,不断提高社区组织化程度和水平。同时,各种社会组织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纽带,相互之间建立起分工、合作、协商的伙伴关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社区组织关系。”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说。中央党校赴深圳桃源居社区调研课题组成员向春玲教授指出,桃源居社区服务和管理走的是一条由下而上的路子,其核心内容是居民自治、企业补位、政府到位。据了解,面对社区入住之初生活不便、治安不稳、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困难,桃源居社区自发组建了众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公益性服务组织开展自救自治,包括桃源居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清华学校、幼儿园、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涉及居家养老、便民利民、邻里互助等多个方面。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李爱君告诉记者,社区拥有各类义工组织13个,义工人数达4000人。通过开展各种公益和福利活动,为社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业主共建家园活动中,桃源居还首创社区义工“银社一卡通”,居民的每一份贡献和爱心都会以积分形式记录在卡上,然后通过这张卡以物质资助、奖励等形式兑现权益。到2008年,桃源居居民参与社区组织的比例为67%,人均参与1.64个社区组织活动。向春玲说,在桃源居群众和社区组织自我服务的基础上,随着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相关公共服务到位的要求日益紧迫,从2004年开始,政府的管理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逐步进入社区,2005年8月,桃源居社区党委成立,随后区政府在社区设立工作站。“融合政府、居民和开发商各自作为的桃源居社区服务型自治模式由此产生。”“桃源居的社区服务不是政府包办,而是形成了从政府到企业,到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居民的多元化服务格局。”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岭表示,这一社区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减轻了政府负担,也使政府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职能必须加快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推动公共服务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据悉,目前,深圳桃源居开发项目即将结束,为实现社区服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桃源居集团已于去年7月捐资1亿元创立了中国首家社区公益基金会,主要用于培育和扶持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李爱君透露,下一步计划将“桃源居社区模式”复制到重庆、天津等有条件的地区。“桃源居模式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示范样本,”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王金华说,无论是农村的村民自治探索,还是桃源居服务型自治的创新,都是基层民主进步的表现。下一步应结合立法采取更多措施,将基层民主的探索和创新向全国推广。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径源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由过去吃饭穿衣为主的民生需求,向以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管理水平为主的服务需求转变,公共服务面临管理创新的问题。“桃源居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启示我们,自治和民主是公民社会最主要的标志,今后公共服务将不再由政府一家包办,而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通过探索和创新更多发挥社会团体和基层民众的作用,从而推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孔径源说。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社区,原是一个外来名词,源于欧美,在日本被称为地域社会,而在以前的中国又称居民小区。为此,对社区如何定义,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其次,社区的性质和功能又受人的认识的制约。既然社区是居民集中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它就必然涉及到生活、就业、教育和娱乐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之间应如何协调、如何统筹、又如何制度化和法制化,则是社区管理体制的第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事业单位与政府脱离,单位组织与个人之间也出现了分离,使得城市社区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与企业剥离。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也使得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化出来,所有这些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直接由社区承担下来,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 总结 ,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 二、新型社区管理的启示和 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各地开始了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实践,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在各自特色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组合基础上,实现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目标的特定方式的形态概括。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的社区建设应该呈多元模式进行。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深圳莲花北模式……从1999年12月28日南京锁四社区在全国第一家进行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都具有推动意义。目前,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各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归根到底又不能脱离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实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渐次推进,梯级发展,全面带动”的思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最合适的改革路径,达到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居民当家作主、社区和谐安宁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要顺利进行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可采取召开教育大会、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发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努力使改革精神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主要包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充分认识重要性是指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新的突破口,是全方位拓展社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它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关系到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并要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正确理解渐进规律,指望在短时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作长期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最终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完善。 (二)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规模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地域,并命名为社区。上海、深圳、沈阳、南京、青岛、合肥、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实验区,对街道和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以沈阳市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沈阳在沈河、和平两个实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重新划分社区。新型社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居民居住和单位自然地域划分出来的“板块型社区”;二是以封闭型居民小区为单位的“小区型社区”;三是以职工家属聚集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四是以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的“功能型社区”。这种按照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来划分社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实行社区管理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社区中的促进作用和服务作用。必须加强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始终坚持党对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组织上的保证。政府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社区发展规划,对推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负总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企业、社团、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解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困难,形成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国内外各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并逐步量化,以便于对各种各社区管理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监督、预测和服务。政府要现代化,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到对公共物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居委会要民主化,居委会对居民负责,工作贴近居民。 (四)建立健全社区的自治组织 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过程中要遵循“直接民主”的原则,社区自治组织应该包括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等。在民政部启动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中,各实验区在居民自治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居民公民化,在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要为社区作贡献。如上海卢湾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居委会议事层与执行层的分离的工作体制;沈阳市在重新划分管辖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自治体系,分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招考执行层―社区委员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领导层为社区党组织;北京西城区建立了社区管理体系和社区中心。虽然这些组织的名称各异,但他们为如何在社区建立新的自治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社区组织机构。按照“议行分设”的理念创新社区组织,创立“一会(分)两站”模式,从组织结构、性质、职能、人员、经费、场地等关键问题一一分离,理请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相互关系,创新新型的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两个社会组织,使社区居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五)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新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赋予社区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位。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社区与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新型社区组织运作,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使政府在社区腾挪出空间给社区居委会搞居民自治,培育了公民社会,积累了社会资本。政府“减肥”――将社区公共事务作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政府的责任,让其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从靠设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到靠政策工具提供服务;从给钱、给物、给机构到培育各类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起政府下放的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的自治力量增长。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来,放到为群众服务上来,服从大局,适应城市新体制的变化,根据社区管理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实现重心、权利、财力的下移,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把该放下去的权不折不扣的转移下去。 (六)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的建设 一是法律支撑。目前,因无明文规定,连专家都很难说清楚社区组织的定位和性质。据统计,理论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76种。这个事实,成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不迈的“一道坎”。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社区”的概念和范围。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同时,应对与社区相关的1000多条法律、法规尽快进行修改和调整。有专家提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组织法》,或将它作为母法,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细则,逐步建立、完善有关社区管理法制体系。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当前一些需要城市建设和管理只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有时存在着相互推委的现象,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这就需要对一些工作进行一个明晰和划分的过程,并用制度、法规加以保证。二是改革居委会干部制度。可对社区干部实行公开招聘,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这有利于提高居委会干部的素质,形成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又能安置下岗职工和大中专 毕业 生,开辟新的就业 渠道 。三是加强硬软件建设,主要是指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知道力度。硬件建设包括对街道办事处、社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办公场所等。 (七)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各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了区一级社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并对社区服务站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使其按照产业化、实体化模式运作,出台相关规定等配套措施,成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人服务等无偿服务进行评估、补贴,并鼓励社区服务站低偿运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使政府提供了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等新公共产品。 另外,还要提供社区居民交往平台,以政府信用为起点,积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倡导平等和宽容的原则,强化居民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城市相应地要求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实践已经证明,社区管理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尊重历史和关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建设,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拓展,最终把各级各类城市都建成人们安居乐业、文明的城市,有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匡夫,李天好.论社区自治.东岳论从,2002(3). 2、奚从清.构建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的框架体系.社会学月刊,2002(8). 3、夏建中.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服务,社会学,2000(7). 4、吴新叶.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城市发展研究,1999(6).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看了“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 2. 社区管理论文 3. 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4. 城市社区教育论文 5. 政府管理论文范文

社区职能毕业论文

如果是普通的本科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就可以了,4000字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为了保险,尽量写到5000字。记住,千万把复制率降低在10%以内。具体的你可以咨询一下你们学校。

社区服务作为大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大纲 1,社区服务现在的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 3,社区服务的现在被大家认可的程度 4,社区服务是大学生锻炼的好场所,更好的在进入社会后适应它。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社区,原是一个外来名词,源于欧美,在日本被称为地域社会,而在以前的中国又称居民小区。为此,对社区如何定义,则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其次,社区的性质和功能又受人的认识的制约。既然社区是居民集中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它就必然涉及到生活、就业、教育和娱乐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之间应如何协调、如何统筹、又如何制度化和法制化,则是社区管理体制的第一个重要课题。 一、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事业单位与政府脱离,单位组织与个人之间也出现了分离,使得城市社区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功能与企业剥离。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也使得一部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化出来,所有这些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直接由社区承担下来,社区功能呈现出社会化、多元化的趋势,城市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还是一件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 总结 ,不断摸索。传统城市街道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有:政治行政色彩较浓,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经济功能强,管理、服务功能弱化;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缺少人文建设,居民缺乏归属感等等。 二、新型社区管理的启示和 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各地开始了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实践,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是对不同类型城市在各自特色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组合基础上,实现城市高效有序运行目标的特定方式的形态概括。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中国的社区建设应该呈多元模式进行。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深圳莲花北模式……从1999年12月28日南京锁四社区在全国第一家进行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对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都具有推动意义。目前,城市基层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都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各种社区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归根到底又不能脱离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实际。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渐次推进,梯级发展,全面带动”的思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最合适的改革路径,达到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居民当家作主、社区和谐安宁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要顺利进行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可采取召开教育大会、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和发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努力使改革精神深入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这种共识主要包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充分认识重要性是指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新的突破口,是全方位拓展社区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它有利于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关系到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并要树立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思想,正确理解渐进规律,指望在短时期内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要作长期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并最终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完善。 (二)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 适当调整居委会管理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是搞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居委会规模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委会辖区作为地域,并命名为社区。上海、深圳、沈阳、南京、青岛、合肥、石家庄、哈尔滨等城市的实验区,对街道和居委会的管辖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以沈阳市的做法最具有代表性。沈阳在沈河、和平两个实验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重新划分社区。新型社区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居民居住和单位自然地域划分出来的“板块型社区”;二是以封闭型居民小区为单位的“小区型社区”;三是以职工家属聚集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四是以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的“功能型社区”。这种按照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来划分社区的方法,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达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党和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实行社区管理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并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社区中的促进作用和服务作用。必须加强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联系,培养高素质的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并始终坚持党对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和组织上的保证。政府是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社区发展规划,对推进本地区的社区建设负总责。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企业、社团、志愿者和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解决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困难,形成社区建设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在分析一些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国内外各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指标体系,并逐步量化,以便于对各种各社区管理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监督、预测和服务。政府要现代化,政府从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到对公共物品的质量进行监督和保障;居委会要民主化,居委会对居民负责,工作贴近居民。 (四)建立健全社区的自治组织 在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过程中要遵循“直接民主”的原则,社区自治组织应该包括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调议事委员会等。在民政部启动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试点工作中,各实验区在居民自治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大力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居民公民化,在社区为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要为社区作贡献。如上海卢湾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居委会议事层与执行层的分离的工作体制;沈阳市在重新划分管辖区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自治体系,分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招考执行层―社区委员会,议事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领导层为社区党组织;北京西城区建立了社区管理体系和社区中心。虽然这些组织的名称各异,但他们为如何在社区建立新的自治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创新社区组织机构。按照“议行分设”的理念创新社区组织,创立“一会(分)两站”模式,从组织结构、性质、职能、人员、经费、场地等关键问题一一分离,理请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及社区服务站相互关系,创新新型的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两个社会组织,使社区居委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 (五)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须要求,也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这就决定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按照新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真正把赋予社区的各项职责落实到位。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社区与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新型社区组织运作,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办法,明确了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区居委会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使政府在社区腾挪出空间给社区居委会搞居民自治,培育了公民社会,积累了社会资本。政府“减肥”――将社区公共事务作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政府的责任,让其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公共服务,从靠设立机构提供公共服务到靠政策工具提供服务;从给钱、给物、给机构到培育各类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起政府下放的职能,从而使政府的职能归位,社区的自治力量增长。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来,放到为群众服务上来,服从大局,适应城市新体制的变化,根据社区管理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实现重心、权利、财力的下移,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运作方式,把该放下去的权不折不扣的转移下去。 (六)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等的建设 一是法律支撑。目前,因无明文规定,连专家都很难说清楚社区组织的定位和性质。据统计,理论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76种。这个事实,成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不迈的“一道坎”。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社区”的概念和范围。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同时,应对与社区相关的1000多条法律、法规尽快进行修改和调整。有专家提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组织法》,或将它作为母法,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必要的细则,逐步建立、完善有关社区管理法制体系。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到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当前一些需要城市建设和管理只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有时存在着相互推委的现象,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这就需要对一些工作进行一个明晰和划分的过程,并用制度、法规加以保证。二是改革居委会干部制度。可对社区干部实行公开招聘,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这有利于提高居委会干部的素质,形成一支年轻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又能安置下岗职工和大中专 毕业 生,开辟新的就业 渠道 。三是加强硬软件建设,主要是指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对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知道力度。硬件建设包括对街道办事处、社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办公场所等。 (七)创新社区服务体系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社区服务站,各街道办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在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了区一级社区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络。并对社区服务站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使其按照产业化、实体化模式运作,出台相关规定等配套措施,成立社区服务专项资金,规定政府按照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站从事为居民提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区残疾人服务、社区老人服务等无偿服务进行评估、补贴,并鼓励社区服务站低偿运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使政府提供了品种多样的福利和服务等新公共产品。 另外,还要提供社区居民交往平台,以政府信用为起点,积累城市社区人际关系的信任基础;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倡导平等和宽容的原则,强化居民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城市相应地要求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实践已经证明,社区管理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在城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建设新的社区管理体制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尊重历史和关注现实的基础上,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建设,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拓展,最终把各级各类城市都建成人们安居乐业、文明的城市,有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匡夫,李天好.论社区自治.东岳论从,2002(3). 2、奚从清.构建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的框架体系.社会学月刊,2002(8). 3、夏建中.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服务,社会学,2000(7). 4、吴新叶.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城市发展研究,1999(6).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看了“城市社区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城市社区管理论文 2. 社区管理论文 3. 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4. 城市社区教育论文 5. 政府管理论文范文

社区管理毕业论文一个专业的,开始也不会啊,还是学长说的莫文网,很快就帮我搞定了,写的镇管社区:社区管理模式的一种新探索——以上海浦东新兴镇为例

新型农村社区优化发展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个全新概念,此前在党和政府文件中曾多次出现,在学界也早有学者提出并进行过试验。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并具体出台32条重大举措启动新农村建设,其含义自然有别于此前的任何一次。本文试从财政的视野对其中的“新”和“建设”进行讨论。 一、新在何处 此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通过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和积累为未来城乡融合奠定基础,但具体而言,“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时代背景新 经过半个多世纪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超过40%,这表明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际发展的经验表明,采取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是一种普遍性现象,否则城乡和地区差距会继续拉大,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动荡。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规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趋向”。毋庸置疑,未来经济发展从二元走向一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路线图,新农村建设是协调的第一个基本举措。 2.治理理念新 乡村社会的治理在我国具有双重需求,国家追求有效和稳定,居民谋求福利改进,但是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并未因为对乡村治理存在需求而行使了应当的支出责任。在农业社会,乡村治理是通过乡绅阶层来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组织承担了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任务,但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弱化,农村地区公共物品在长期得不到中央政府支持之后,只能在“预算外”和“制度外”寻求出路。而现在,在经历了税费改革漫长试点之后,中央政府回归到其应有的功能,承担了应有的支出责任,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农村正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在向工商业社会转型,更标志着我国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 3.制度供给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步,但在其中制度统筹是关键。我国农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尽管可能预期在某些甚至大部分公共领域有所改进,但总体来看,要在较短的期限内达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尚有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在具体明确和承担应有的支出责任后,对农村的大规模投资并非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旨在通过财政投入建立农村公共品的基本供给制度,为未来城乡制度对接减少摩擦。 二、财政应如何建设 启用财政政策通过“建设”来体现“新”的内涵是城乡统筹的必经之路,但是财政在投入时究竟应该如何作为呢? 1.农村建设是仅对农业投入还是要更关注非农投入? 现实经济成长的历程告诉我们,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村落没有城市拥挤的道路和金光闪闪的大厦,但是他们拥有城市文明,按照城市的生活节奏在生活。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的发展并非一定要发展农业,一定要走城市化道路。据专家估计,20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人口总规模将在16亿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这一口径进行估计,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将维持在8亿上下,但是8亿人口完全依附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在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黄箱政策”、“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政策约束,运用财政手段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限制,改变支农方式,由直接转为间接对农村的支持不仅易于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还可能赢得国家组织的资金支持。况且从工业、农业发展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来看,强调农村走非农道路是农民福利再造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居民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只能通过工业来满足,尽管在经济发展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时居民的膳食结构将发生改变,但是农民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时农业本身存在局限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趋势,可以预见包括农村居民本身在内的所有国内居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新消费需求的出现和成长,农业持续发展得不到市场的支持。当然,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向偏移并非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忽视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的支持,只是与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相比,农业在满足居民需求方面得不到工业所能得到的市场需求支持。 2.农民自身能力的拓展还是“面子工程”? 在现代经济生活变迁过程中,我们要重视社会公正的现实意义。传统经济学一般认为财富积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但现代经济发展表明人均GDP的提高与人的幸福程度改善没有根本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新农村建设再造农民福利,为广大农村提供目前短缺的公共品就一定能使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对不发达国家农村社会转型的深入研究中引入了对“权利”和“能力”的分析,创立了以“能力理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森认为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在于增长本身,而在于增长过程所带来的“相关利益”改善,个人能力的成长和拓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运用财政手段对农村进行大规模广泛地投资,真正的目的不是在农民收入方面做简单的加法,而是在农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使农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得到拓展并使收入机制稳定下来。更重要的是在农民能力得到拓展的同时其对公共物品需求的表达就可能是真正的内生型需求,从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偏好表露难的问题,避免决策权转移而被迫分摊“面子工程”的提供成本,使农村居民也可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3.农村投入是财政“一条褪”还是财政、市场“两条腿”? 正如此前有学者预测国家在农村公共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时代一定会到来,2006年这个时代已经来了。对于风雨交加的农村来说,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但是单靠财政“一条腿”能行吗?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大市场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不可能逆市场经济规律而行之,尽管在过去的改革中市场经济将农民边缘化了,但现在农村的最终发展不能完全排斥市场,财政的作用仅在于“引导”和“发动”,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还需要“两条腿”走路。这是因为一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农村贫困地区过多,虽然国家有能力保证全国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村庄、社区公共物品还必须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解决;二是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来看,市场和财政是互补的而非排斥的;三是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政府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当前,世界公共服务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政府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是政策制定,而不是主要直接地提供服务。虽然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领域的投入有部分属于“补课”的性质,但在公共事务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这一定要在区域性公共品提供中注意保护产权,尽量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达成集体一致行动,从而避免“公共地悲剧”或者“搭便车”行为。 三、警惕财政阳光被“吞噬” 2003年后,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较快,消费进一步扩张,财政在解决和支持“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了农村政治和谐,农村居民对基层政府和村组织的工作认同度逐步提高,“干干关系”、“干群关系”大为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农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纯收入持续上升,恩格尔系数出现下降迹象,在耐用消费品消费方面,拥有量品种和数量都出现增长趋势,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发生了较大突破,广大农村正享受着财政普照的阳光。但是从实际农村财政运行的情况来看,财政普照的阳光并未完全如预期那样为农民所享受,而是出现被“吞噬”的迹象。 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低使财政阳光被“吞噬”。以粮食直补、取消农业税等增收政策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种田的绝对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种田成本并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两者相比,种田的相对比较收益使财政阳光照耀在政策之外的组织或者人头上。众所周知,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本身收益率比较低,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农业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在我国农业有其特殊的背景,一是我国农业人口过多,二是非农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缓,农民收入结构中尽管非农产业贡献在增加,但是就种田的农民(而且数量比较巨大)来说,以被管制的粮食价格与由市场定价的农业物资价格相交换,其结果自然是降低了农民的种田比较收益。有人评价说取消农业税的最大好处在于国家干部因为不用直接面对农民而使“干群关系”得到缓解,但实际上国家财政的“真金白银”流入了农资生产企业的口袋中(这部分企业实际上享受了国家的双重优惠待遇,一是市场定价权,二是普遍的税收优惠),而农民口袋里装着的却是刚刚放入的人民币的“余香味”。 农村公共品供给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这个问题似乎看来是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国学者朱钢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负担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指出,农村公共品需求存在官员需求和一般居民需求,当前者需求大于后者而又缺乏资金时,农民负担就可能由此而生。现在中央政府加大投入为农村提供普遍公共服务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毕竟财力有限并且历史欠帐过多,农村公共物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处于短缺状态。据新华网的消息,因为缺钱,目前在我国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 的乡镇没有卫生院,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没有通电,6%的村子没有电话(新华网,)。因此,农村公共品在长时间内的短缺与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序性肯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矛盾,基层组织可能会通过集资或者摊派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矛盾。更可怕的是,农民享受区域性公共物品还得持续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保证不被排他。显然,农民得到的实惠不仅被转移出去还面临负担加重的问题(例如某些农村地区的有限电视收费问题)。因此,农村公共品形成缺乏诱致性需求因素也会对农民负担反弹形成另一种威胁。 巨额的基层债务有可能使财政阳光被“吞噬”。我国基层财政债务之巨有可能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据统计全国约2100个县级行政单位,乡村债务总规模达5355亿元,乡、村两级公共债务平均每个县高达亿元(新华网,)。当前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贫困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如果没有较规范的责任分担机制和财政资金的风险控制机制,这部分财政资金有可能会以“公共工程”的名义被挪用填补基层债务的黑洞。 四、结语 2006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据统计,2006年的财政投入将达3397亿元,比2005年增长14%,比2004年净增781亿元。庞大的财政支出被据为己有或者化为乌有,财政阳光被“吞噬”显然违背了中央的政策初衷。因此,针对上述分析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改革中,除了要继续贯彻“多予少取”的方针之外,还要防止国家财政支持目标被扭曲的现象,尽可能最大化财政支出效应。为此,笔者认为:第一,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控制,限制农资价格的无谓、恶意上涨,提高种田的相对收益,保证财政的阳光真正惠及到种田人的头上。第二,财政投资要着重培养农民对公共品的诱致性需求,改善农民对公共品偏好的表达机制。第三,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如果是“工程性”的投入,则必须要加强事前、事中监控和事后验收,健全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并明确奖惩机制;对于用于义务教育、卫生等一般转移性财政资金,要缩短资金转移路径,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凭借公民身份证按照一定标准打入财政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1]2006年2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课题组 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黄景贵 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检贵 劳动和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5]韩俊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5—11—3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

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搞了快两年,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些基层政府不能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真谛,把新农村建设当作搞形象工程,或多或少地违背中央政府的初衷,有的还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为此,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贯彻好“以人为本”原则,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然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即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我国为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而长期实行工农、城乡二元政策和以农业哺育工业政策,而形成所谓的“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三农”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与城市、工业、城市市民相比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即农村是弱势地域,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具体表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市面貌反差较大; 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经济上收入水平低,政治上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城乡居民在经济上收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差距在拉大......“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与持续发展,制约着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近些年来,我党十分重视化解“三农”问题,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化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二十个字,却关注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建设,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出路所在。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贯彻“以人为本”1.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化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农民的生活质量偏低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生存环境恶劣、负担过重、收入水平低且门路窄、缺乏相应的政治地位、进城务工受到不公正对待等。因而,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与根本目的,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首要要求。正如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出:“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得到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那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第一,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共财政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涉及农民关注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涉农乱收费,“一事一议”不规范,村务财务混乱以及乡村债务问题,建立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推进以农村税费政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精简机构与人员,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理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公用”财政管理方式的政策。第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探索“工业反哺育农业,城市反哺育农村”的长效机制。坚持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兴办符合产业政策和地方特色产品的乡镇企业,大力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第三,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加强对农村道路、通信、电网、供水、校舍、卫生所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同时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改变以前农民住宅与禽舍混杂的脏乱现象。做好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问题。第四,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逐步提升农民在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地位,以提高农民的政治话语权利。目前,重点在于治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及拖欠问题,探索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2.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当作被同情、关怀、救济的对象。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农民和农村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部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单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邓小平同志曾充分肯定我包括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他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在他看来,要解决农村农业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要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谁。做到凡事都要和农民商量,广泛征求农民的意愿,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而绝不能搞强迫命令、搞政治运动。同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农民创业的宽松环境,充分下放农民权力,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总之,要使建设新农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我国尚有八亿左右的农民,而且我国农民由于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熏陶之下,在历史的最底层,导致他们屈从现实、保守懦弱、听天由命,缺乏个性和开创精神,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缺乏主动性,被动地听从政权的调整,不懂得自己的权利,缺乏公民意识。这些缺乏至今仍在部分农民身上体现,它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固然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但跟农民整体素质偏低、观点落后不无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而,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提高农民素质的具体措施如下:第一,要大力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强化普及农村九年义务免费教育,确保每个农村小孩都接受基本的国民教育。同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每位农民掌握至少一门生产技能与技巧,提高农民的发展致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革除千万年来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家族观念、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等落后观念,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逐步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邻里相安、创业光荣等新文明新风尚。第三,加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提高村民民主自治的素质,实现由“村民”向“公民”转变,由“法制”向“法治”的转变。第四,培育各种农民组织,增强乡村自我治理的能力。如成立由全体农民加盟由能人负责的现代农会,负责乡村的生产与经营;成立老年人协会,为新农村出谋献策,同时监督和制止农村发生的各种不良现象:成立妇女协会,负责农村孩童,特别是留守孩童的教育,以及家庭感情联络等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内容提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些理论问题需要深化认识,有些政策问题需要认真把握。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过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 新的背景。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重点,不是直接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或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而是指从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转向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找文章,到]惠及农民,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与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随后连续重申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说法一以贯之,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更全面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具体目标应该是:努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社会事业,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明显改变村容村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一个基本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在具体工作思路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重视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强调继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村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划长远,提出了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哪里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应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其教育质量。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新机制。 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病户的医疗负担,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完善救助方式。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十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绝对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是低水平的,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支农投入渠道不宽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中央和地方之间农业投入职责划分不清、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统筹安排支农资金使用;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在法律层面上保证政府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突出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重点。财政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重点选择对农村发展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项目;而对于那些市场能够解决的投资项目,政府不必大包大揽。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 大幅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中央政府,而地方财政的农业支出比重却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应在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晰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同时,在政策上明确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 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村庄一级,政府的投入只起到引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在投入中的应有作用。调查表明,如果能让农民直接受益,大多数农民是愿意为集体小型公共工程出资出劳的。当然,组织动员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应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绝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变相向农民要钱要物。发挥社区集体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加快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允许探索集体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这是增加社区集体组织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的资金。 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除了政府增加投入,重要的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在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等方面制定一套强有力的支持措施。国家应制定“以奖代补”等特定财政扶持政策,对由社会资本牵头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益性支出给予鼓励、奖励和补偿。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对农业企业予以信贷扶持,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融资和政策性扶持的机制。 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在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财政走到了前台,而金融机构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远远不够,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强化信贷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分割开来,更不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对立起来,而是要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创造更多机会。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应继续促进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有别于农民和市民的最大社会群体,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应在法律层面规范劳动关系,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工会的功能,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促进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的制度。 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我国需要向城镇转移的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他们不可能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要在县及县以下城镇生活和就业。因此,在鼓励农民跨地区流动、进城就业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各级政府中,县级政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应探索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除了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倾斜,还应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对口支援政策。 健全农村工作的协调机制,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负有责任。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为了避免工作中的空缺与重叠,有效促进政策的集成、资金的整合,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在各级政府中应确定一个“三农”工作的抓总部门,健全“三农”工作的协调机制。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城乡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因此,应把完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

社区文化研究论文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论文

摘要: 音乐艺术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亮点,随着社区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音乐艺术的推广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如何从社区需求和文化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升音乐艺术推广的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首先探讨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意义,然后从现状出发,调研社区居民对音乐艺术推广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系统规划出今后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科学方针与模式,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音乐;艺术;社区;文化;推广

社区文化建设成为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音乐艺术的推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文化活动作为陶冶情操、提升社区人文素养所特有的艺术形式,给社区文化活动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深入挖掘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需求,建立创新的推广模式成为今后社区建设的必然趋势。

一、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现状

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意义能否得到贯彻,需要从当前推广的现状予以剖析,笔者因此展开问卷调研工作,从中获得了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调研描述

调研对象:选择当地十家社区,每个社区中随机选择十名参与者。

调研方式:以调研问卷为主,辅之以社区访谈的方式。

调研内容:了解社区居民对音乐艺术推广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实现的推广方式,居民需求与推广之间的需求差距等。

调研结果:此次调研共发放调研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符合研究需要。

在社区居民的需求保障方面,笔者从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不同维度进行了调研,包括深度、广度和频率。只有37%的社区居民认为现有的音乐艺术推广形式在深度上是符合自身要求的,说明当前社区居民的音乐艺术素养上升显著,单纯以上形式的文化活动与居民的.深层次音乐艺术需求存在差距。61%的社区居民认为音乐艺术推广形式在广度上是符合自身要求的,各种音乐艺术文化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相应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42%的社区居民认为现有的音乐艺术活动推广频率是较为理想的,但仍然有超过半数的居民认为活动频率较低。从调研反馈的结果可以看出,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虽然满足了相当比例的居民需求,但仍然存在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方面,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中的推广缺乏系统性。音乐艺术推广的意义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息息相关。系统的音乐艺术推广可以有效地增进社区文化活动的水平,更加全面地服务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但是现有的音乐艺术活动一部分来自于社区管理者的策划实施,如综合晚会。另一部分则更多的来自于社区居民的自发组织,例如夜幕降临时社区内常有居民吹奏萨克斯,整片社区内显现出一派舒缓宜人的音乐文化氛围。而这些社区文化活动大多比较随意,缺少系统的推广计划,活动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往往因人而异。这就导致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意义难以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到纵深化发展。

二、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科学推广方针

为了更好地推动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应遵循以下科学方针:

第一,注重音乐艺术推广的多元化发展。推广不是一种单一化的形式,特别是对音乐艺术来说,不同的社区居民音乐素养基础参差不齐,雅俗共赏的推广方式也是不可避免,关键在于社区管理者和居民能够共同开发策划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推广形式,带动社区文化活动走向丰富多彩、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传统的音乐艺术推广形式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的一成不变,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才是音乐艺术生命力的生动再现,社区文化活动才能跨越到新的层次。

第二,注重音乐艺术推广的持久化发展。不少被调研的社区居民表示各类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频率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雅艺术,不能在社区中持久发展。

第三,注重音乐艺术推广的深入化发展。多元化决定着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广度,持久化决定着推广的频率,而深入化则决定着推广的深度。一项文化活动能否在社区中实现长久的良性循环发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深入化程度加以体现。越是深化发展,才能为音乐艺术的推广形式提供多元化指导,并且吸引社区内部持久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所以音乐艺术在社区内的推广要逐渐由浅入深,激发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生存和发展潜力,更重要的是将内在的价值挖掘出来,为社区居民的深层次文化需求创造实现的条件。

三、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科学推广模式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按照科学的方针推广音乐艺术,离不开科学的推广模式支持。社区虽然是推广的核心基地,但音乐艺术的推广不应只拘泥于社区的地理范围内,社区居民是音乐艺术的接收主体,以居民为中心,建立广义的社区音乐艺术文化活动推广模式成为值得尝试的策略。具体来说包括以下策略模式:

第一,构建社区内的音乐艺术推广场所。社区服务管理部门可以为居民开辟固定的音乐艺术推广活动场所,划分功能模块,如日常练习区域、探讨交流区域、集体演出区域,作为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推广的核心基地。然后社区管理者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音乐艺术演出列表,激发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意识。

第二,建立社区内的音乐艺术社团。音乐艺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抑或声乐舞蹈,都是音乐艺术的不同再现方式。社区内共同的艺术推广场所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各类音乐艺术爱好者的深入推广需求,但可以建立起以共同音乐艺术爱好为基础的社区艺术社团。

第三,实现与音乐艺术中心的长期合作。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应从内部走向外部,积极吸收社会范围内的艺术源泉,拓宽音乐艺术在社区范围内推广的渠道。社区管理者要努力开发与各类音乐艺术中心的合作,时刻关注推出的各类音乐演出活动,通过双方合作的建立,为社区居民提供优惠的艺术票价。

第四,建立与专业音乐艺术教育机构的合作。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既要包含实践模式,也要包含理论模式,尤其是长期深入的推广更需要建立在理论夯实的基础上。社区内有很多不同年龄的音乐爱好者存在理论学习的需求,社区管理者应大力开拓与专业艺术教育机构的合作,邀请专业的老师为社区文化活动进行理论指导。例如,社区管理者可提供部分活动经费,为各类音乐艺术的爱好者设立业余学习的课程,使他们在社区以内就能享受优惠的价格,接受高水准的音乐文化教育。这种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模式与健身沙龙类似,课程类型丰富,适合人群广泛,是社区内老少皆宜的学习推广模式。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艺术的生命力和表现形式需要相应的构建基础作为载体。社区作为音乐艺术推广最佳场所之一,拥有着广泛的爱好者支持,从而为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事业中的蓬勃绽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相信在上述科学方针和模式的指引下,音乐艺术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将会带给社区居民耳目一新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宋小朱.试论音乐艺术在文化中的地位[J]音乐天地,2009( 04).

[2]陈田央.浅谈音乐的艺术魅力、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J].歌海,2009(03).

社区图书馆对于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地方经济、科技、 文化 发展,促进地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图书馆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社区图书馆论文范文篇1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摘要:从宏观视角,通过对城市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图书馆(室)服务职能和管理现状的分析,诠释了社区图书馆(室)的功能,提出管理模式,以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管理;方策研究 1 社区图书馆建设现状 社区图书馆(室)是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开展图书馆服务是图书文化融入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文明社会风尚、拓展社会服务的切入点。目前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对象不明确,开放程度不够;服务的技术手段落后,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服务阅读的项目、手段单一,不能适应读者不断变化的、多层次的阅读需求;仍明显具有图书馆(室)传统的内向服务特征和封闭性。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建设观,使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功能。 2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目的 社区图书馆(室)建设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社区图书馆(室)应该成为社区的信息中心 身处信息社会,社区居民需要一个与外界沟通的畅通 渠道 ,需要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和中心。它不仅具备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通过借阅使社区居民获取信息,还应当满足社区居民不同文化和信息的需求。如:提供社区心理咨询、劳动就业咨询、国家政策咨询等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社区图书馆(室)应成为社区文化 教育 场所 社区文化教育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 家庭教育 ;既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既有青少年的教育,也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离退休人员的休闲教育。因此,社区图书馆(室)要通过各种渠道,满足读者借阅图书、查找信息的需求。只有完成这些教育功能,社区图书馆(室)才能成为社区教育的培训基地与场所。 社区图书馆(室)应成为社区居民文化休闲的场所 社区图书馆(室)还应强化文化休闲的服务功能。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日益重要,这也是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社区图书馆(室)的服务管理应当充分体现这种功能。 3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模式 为了转变服务角色,优化服务资源,深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必须变革与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与社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知识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 海外 经验 和模式 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社区图书馆在服务方面非常出色,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阅读需求,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社区新闻发布、公民纳税指导、气象与旅游指南等方面,成为居民了解社区、融入社区生活的门户。 (1)美国模式 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是世界上办得最好的,有上万家,惠及全美所有人口,其藏书量也非常惊人。美国九成以上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接通了互联网,八成以上的社区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上网服务,七成以上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提供网上借阅服务。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根据居民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为成人阅览区、青少年阅览区和 儿童 活动阅览区。在美国办个图书馆借阅卡非常简便。只要出示最近的水电或者电话账单,再加上驾照,证实你是该社区的居民,即可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 (2)日本模式 日本每个社区均设有图书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负责图书馆的规划并按规定提供经费,而日常事务由财团法人管理。这个财团法人是管理社区福利事务的社会团体,政府为其提供经费,并制定管理法规,每年进行审计监督。 (3)新加坡模式 政府颁布《社区住宅规划法》,规定每个社区必须建立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和社区基金会联合设立。其运营经费由政府财政补贴,管理借鉴分馆制模式,由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统一规划、组织、管理。 (4) 香港模式的社区图书馆 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大型图书馆数量极少, 而社区图书馆却星罗棋布,通常出家门没几步路就能找到一个, 十分便利。相比内地,香港的社区图书馆可谓发展得很有特色,值得借鉴。 (一) 香港地区行政的参与 香港公共图书馆有40多年的历史,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领导。香港政府为了鼓励市民多参与地区事务, 更有效地协调政府在各地区层面提供的服务及设施,便在各地区成立了区议会的组织,致力改善各区环境市容,促进社区的各种文娱康乐活动。2005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施政 报告 内一项重点便是加强地区工作,将特区的施政贯彻到基层,以提升在地区层面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处理好民生问题,加强小区建设和推动地区公益活动。配合有关的施政理念, 特区政府便将区议会的功能扩大,并且将一部分原来由政府管理的地区性设施开放,让各个区议会参与管理除了社区会堂、 休憩场地和体育场所、 游泳 池以外,还有的便是各地区的图书馆了。 (二) 香港社区图书馆的伙伴计划 多年来,香港公共图书馆通过团体借阅服务及流动图书车为各社区的市民提供服务,但受时间、地域或其他条件的限制仍有将近一半的人口没能享用图书馆的服务。 因此在2005年底, 香港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合作, 推出了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由社区向香港公共图书馆先申领一张团体借书证,得到批准后,图书馆向社区提供专业的意见及指导,例如如何为特别的读者群诸如儿童、青少年、家庭主妇及长者等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设计阅读区,如何建立书籍流通制度,如何向读者提供参考咨询等等。在一切硬件就绪后,香港公共图书馆便会向社区图书馆外借一批图书馆资料,数量由该馆的规模或个别需求而定,而香港公共图书馆亦会协助定期更换这批外借资料。香港公共图书馆一般只会要求开办机构能够公开地将外借的图书馆资料免费供市民或其服务社群使用,至于社区图书馆的运作模式、规则及开放时间等,则通常由开办机构在参考图书馆馆长的专业意见后自行订立,而社区图书馆亦可因既有的资源, 自行增添图书馆的设施和图书数量。 计划推出后,各区区议员普遍十分支持,根据地区的需求,成立不同主题的特色社区图书馆,建立阅览室, 增购报章杂志,举办读书会,推行阅读卡计划等,广泛地落实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务求能够使良好的阅读气氛渗透到每个社区角落,照顾到不同社群的需要。 (三) 社区图书馆的便利服务 社区图书馆建立后, 由于有完善的网络系统,社区居民在家中就可以进入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检索系统检索。通过检索,读者可清楚地看到一本书的作者、出版社、页数,以及该书是否已被借出,或在哪间图书馆的书架上放着等信息。还书的程序更方便,把书送到遍布全港的任何一间社区图书馆的还书柜台即可。如果社区图书馆未上班,把书塞入还书柜里也行。 香港的社区图书馆除了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外,根据具体情况,有的还兼营便利店。这类设在社区图书馆的便利店,一般都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当地社区主要读者情况,安排图书配置。例如在老年人居多的社区,藏书就以中医药及保健食疗为主,还经营老年特色的商品。如果有老人想借别的图书馆的书,还可通过社区图书馆统一借还,十分便利。 (四) 义工成为社区图书馆的风景线 香港的义工组织运作得很成熟,不少市民都愿意做义工。而在社区图书馆,不少社区居民就充当着管理员的角色, 成为一道风景线。他们自发地帮助整理资料、 排列书籍、管理阅览室,规划推展各项宣传活动等。义工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群体,既是图书馆的读者,又是图书馆的员工,因此既能站在读者的立场直接地向图书馆表达他们的诉求,同时又能体会到图书馆工作的不易。 4模式借鉴与思考 社区图书馆作为居民身边的图书馆所具有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 借鉴香港社区图书馆的办馆模式,社区图书馆要改变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发展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 没有社区图书馆的社区建设是不完善的,对社区图书馆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又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的系统工程, 没有政府的大力推动,单靠哪个方面和哪个部门的努力,都难以把这件事情办好,就是建立起来了,也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在舆论导向、 政策、经费、人员等方面赢得政府的支持,使社区图书馆作为一项惠及广大社区居民的文化事业,列入社区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进行规划,切实增加投入。 发挥自身优势,吸引社区居民 社区图书馆的建立,是为了激发居民的阅读热情、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因此社区图书馆可通过社区广播、电视、宣传窗口、社区报刊、网络等各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帮助社区居民树立信息思想观念。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 讲座、 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加,不断增强图书馆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此培养居民对社区图书馆的认同和热爱,使人们感到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图书馆,逐渐对图书馆产生一种依赖感,进而引起社会对社区图书馆的重视。 走资源共享之路,整合信息资源 对于社区图书馆来说,经费有限,要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是一个难题。因此,社区图书馆不能以常规 方法 来解决,要把自己融入社区之中,让社区内的成员参与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将社区 图书馆建设成为社区资源整合的平台。 社区图书馆可争取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或有实力的信息服务机构的支持, 在信息资源的建设及信息服务上进行协调和合作,走资源共享之路。还可吸引社区内的机构和社会团体、个人共同建设社区图书馆,充分调动社区内单位、个人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走商业运作与公益性相结合的道路 社区图书馆可寻求和社区及居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作。如物业管理公司,为他们搭建一个物业与居民的交流桥梁,可以更好地协调物业和业主的关系。由物业出面联系企业,可用企业的名字命名社区图书馆,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另一方面也提高社区图书馆的知名度和企业兴办热情。多方位地争取各种捐赠,如借用公共图书馆淘汰下来的书架,利用其 收藏 的闲置书刊资料,鼓励社区商户、居民捐资、捐书等。还可借鉴香港社区图书馆,经营一些有特色、居民需要的商品,与馆藏优势相结合,以公益性为主,有偿服务为辅,共同建设。还可开办社区读者俱乐部,与电台、电视台或企业合作,举办各类活动,提供场地,让他们更能走近社区居民。 创造条件,借助各种人才资源 作为在财政支持、自身经济实力等方面都相对弱小的社区图书馆要吸引人才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但社区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借助各种可以利用的人才资源来开展服务。如对社区图书馆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他们能正确掌握分类编目、科学排架、电脑检索等。找人才,让他们参与到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来,成为社区图书馆开展服务的顾问和指导, 义务承担部分工作, 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与义工组织联系,招募义工参与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在寒暑期,还可以招募大中学生担当临时的图书管理员,使他们增加 社会实践 。 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既亲民又复杂, 如果照搬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在目前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把它当作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事业来做, 突破传统,循序渐进,有计划、有针对、 有选择地开展建设,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无论是总分馆或是托管型的办馆模式,都应做必要的可行性调查,采纳适宜的建馆模式。要根据社区居民的人员结构、信息需求、文化层次、环境条件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开办有特色主题的社区图书馆,如音乐图书馆、保健图书馆、 玩具图书馆等,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利用率。 关于社区图书馆论文范文篇2 谈民国时期的社区图书馆 摘 要:冯玉祥主豫期间对文化教育事业极为重视。在他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把公共图书馆扩充扩展,在各社区新建了很多平民图书馆,以启民智。其实,那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冯玉祥主豫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使开封公共图书馆事业空前繁荣。对民众的知识水平和精神面貌,乃至对当时社会都影响至深,特别是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冯玉祥;图书馆;社区;和谐社会 社区图书馆是为一定地域内的所有居民服务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的文献信息集散场所。其功能主要是培育社区文化、传递实用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闲暇时间。社区图书馆是“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是社区居民阅读休闲、增长知识的场所。发达国家的社区公共图书馆已经非常成熟,大量的国有公立社区图书馆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和开放。中国的社区图书馆也是数量剧增,图书馆由“藏书”的职能改变为“社会教育性质”的职能,它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近几年,学界就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发展模式、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发表了不少较有见地的观点。但是,对于中国社区图书馆的发端与雏形,却很少有人论及。其实,早在冯玉祥执政河南时期,在他的提倡和支持下,开封的社区图书馆已经发展得相当繁荣。 一、冯玉祥主豫时期重视文化教育事业,提倡知识普及 冯玉祥自谓平民将军。他出生于下层社会,深谙无文化知识之苦,在他主政时期,他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提高民众文化素养。 冯玉祥曾两次主豫,他对当时河南的文化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第一次主豫是1922年5月至10月。当时他制定了治豫的十项大纲。其中有一条是:“推行义务教育,以开民智”。他抄没军阀赵倜全部家产,多用作平民教育和开办平民工厂。第二次主豫是1927年夏到1929年春。他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名义兼河南省主席后,推出了“建设新河南”的方针,励精图治,推行“革旧制”、“除迷信”、“提倡科学”、“重视教育”等一系列 措施 ,用以提高民众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冯玉祥非常支持河南教育经费独立。在他的倡议下,1922年8月省财政厅决定划出全省的契税收入作为教育教育专款。10月又设立河南省教育专款监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分配,使教育经费独立,专款存储,各县知事负责催征。1927年冯玉祥又将河南教育专款监理委员会扩大为河南教育款产管理处,分评议、监察、管理三部。10月,省教育厅设社会教育推广部。同年,冯玉祥又下令调整了教育款产管理处,裁撤各县契纸发行所,使各县契税局职权得到统一,教育基金得以保证和平均分配。1928年10月冯玉祥的指示划定教育经费金额的10%-20%专用作办社会教育。这使社会教育在经济上得到保证。由于采取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教育款项专款专用,而且使教育经费逐年增加,由每年收入六七十万元,增加到八九百万元,从而促进了河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社区图书馆是冯玉祥普及文化教育的主要举措 在军阀混战时期,当局很难顾及社会教育。民众的教育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图书馆是对于平民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开封是当时河南的省会城市,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仅河南图书馆一处,且规模较小。冯玉祥他认为,当时的公共图书馆已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就以“开封居民繁多,非有大规模之图书馆,不足以符市民读书之用”为由,专门令省财政厅拨洋5万元,作为河南图书馆的扩充经费。在他的主张下,又新建了开封平民图书馆、中山图书馆、金声图书馆、开封市民图书馆等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均由政府有关部门具体管理,按月拨给经费,一定规模。尤其是冯玉祥主持设立的平民图书馆,掀起了各区民众的读书热潮,各街、区也先后设立平民图书馆,以供民众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开阔眼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关于平民社区图书馆实践,具体情况如下: 1927年12月,冯玉祥下令把开封中山市场西厢房改建为平民图书馆。馆内放置书柜十余个,阅报桌二张、报架四个、办公桌二张、阅书桌椅数十套,有书籍数百种、报纸数份,关于公民应看的书籍及设施无不齐备。与此同时,在开封各区、街边也先后设立多处平民图书馆。比如在教育厅街、财政厅街、东区白衣阁、北教径胡同等处,设有五个平民图书馆;在学院门、山货店街、南区袁公祠处,设有三个平民图书馆;在南关区王母庙观音堂等处,设有南关区两个平民图书馆;在省政府街、小衙门街、大厅门、后营门、西区烈士祠、中山中街设有八个平民图书馆;在贡院街、无量庵、东棚板街、建设厅街、刷绒街、老府门、法院街、北区三元宫、北仓等处,设十个平民图书馆。这些数目繁多的图书馆,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是由于有政府拨发的专门经费,购置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及相关设施,也是规模相当,生命力极强的。 冯玉祥主豫时,把平民图书馆(室)建立在开封的各街、区。这些具有社区图书馆形式的“平民图书馆”与现代的社区图书馆在规模上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的建立初衷与教育功能却惊人地相似。可以说“平民图书馆”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这平民图书馆的创办,标志着当时在开封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基层社区图书馆网络。 三、民国时期创办社区图书馆的意义 在开封的历史上,冯玉祥可以说是图书馆事业之父,在他主豫期间开封的图书馆事业在二三十年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冯玉祥为河南的图书馆事业创造了一个传奇。在他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不但把开封原有公共图书馆进行进一步扩充,而且在各社区新建了一大批平民图书馆,使社区图书馆事业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当时建立众多平民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普及知识的远见思想 冯玉祥主张把平民图书馆建立在开封的各个街区,初步形成了基层社区图书馆网络。他的图书馆进社区实践,比当代主政者提出“图书馆进社区”理论早了半个世纪之多。可见,冯玉祥将军是多么有远见。社会中的教育观念是那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反映,一个人的教育观念是一个人本身的价值反映。冯玉祥的教育观念体现了他崇尚民主,崇尚人人平等的思想。他对图书馆事业的一贯热爱与支持,这与他个人的学识、眼界与修养是分不开的。冯玉祥眼界开阔,提倡科学,重视文化教育,关注平民教育。在他的支持下所创办的平民图书馆,对于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提高民众素养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活跃群众生活,密切邻里关系,增强社区活力,满足社区居民崇尚文明、健康娱乐、增长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为当代社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社区是城区的基本组成单位,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图书馆作为民众一生继续教育的手段,是平民教育取得进步的重要保证。冯玉祥提倡图书馆进社区,主张“凡认识文字者,均可来馆自由阅览”,此举深受百姓欢迎。他的图书馆进社区的方针举措,是中国图书馆学方面的可贵财富。他的普及文化知识的教育理念,是科学而前卫的。由于冯玉祥主豫时期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使开封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这对当代社区图书馆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冯玉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驱之一 冯玉祥主豫时期通过图书馆这样一个社会大学,培养、引导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进而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这与当代和谐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思想不谋而合。和谐社会要求人与社会之间高度协调,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学习型社会做保障。在当时来说,社区图书馆是冯玉祥重视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社区图书馆可以发挥引导民众积极学习、努力向上,提高其政治文化素质的作用。社区图书馆是社区居民更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精神家园,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冯玉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驱之一,他的社区图书馆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对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历史素材 多数西方人是虔诚的__徒,他们主张“活到老,学到老”。《圣经》里说,每一个基督徒,无论贫穷或富裕,健康或多病,都应日日坚持修行和学习。无论谁都应该受教育,学校教育只是教育制度的一种,社会教育是一个人终身不断的事业,人人都有学到老和做到老的权利与义务。目前我们国家和社会也在呼吁建立学习型社会,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投资力度加强。对个人来说,每个人对接受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强,都深知获得知识的重要性。终身学习接受教育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而在冯玉祥主豫时期,学习型社会的风貌已初见端倪。由于冯玉祥的积极呼吁,图书馆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几年之后,人们对于书籍的热爱逐渐培养起来,阅读习惯逐渐形成。随着设施的日趋完备,图书馆在文化教育功能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再是为设立而存在,而是变成民众本身的一种自主需求了。大量阅读图书对于民众的民主意识、创新观念、求是精神等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开封图书馆的长足发展是在冯玉祥主政河南之后才得以实现的。他为省会开封及河南各县市的平民图书馆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开封众多的平民图书馆逐一建立并免费向公众开放。逐渐满足了那些无法得到图书,但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人的需求。随后,信阳、漯河、南阳等城市纷纷步其后尘,建立平民图书馆。因此,平民图书馆已成为研究冯玉祥本人及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由于时代所限,冯玉祥不可能明确提出当今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思想,但是,冯玉祥对于河南社区图书馆的形成和影响永远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冯玉祥.冯玉祥 日记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2]李暖.冯玉祥主豫时期开封公共图书馆发展[J].黑龙江史志,2009(6). [3]屈春山,张鸿声.老开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开封市图书馆.开封图书馆志[Z].1988. [5]李元俊.冯玉祥在开封[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6]高兴亚.冯玉祥将军[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7]陶善耕.河南图书馆事业冯玉祥时代[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2). [8]崔红莲,张嘉路.冯玉祥督豫期间的开封图书馆事业[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7(3). [9]冯南星,王卫东.河南公共图书馆事业50年[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9(2).

社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

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社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4月2日,就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作了调研。深入了解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好经验、好做法、面临的困难以及有关意见和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当前社区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人们日益关注文化生活质量的今天,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长足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非常好的形势。

(一)各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社区文化领导,健全了社区文化的工作机制。

社区文化建设成为社区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汉丰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和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并根据“15”社区建设模式,即建立一套社区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包括文体活动站在内的5个社区工作站,初步构筑起以区为中心、以街道为依托、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活动网络,发展了一批集教育、卫生、文体、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

办事处依托民政部的“星光计划”在每个社区建立了高标准的“星光老年之家“,室内场馆平均面积为215平方米,室外场馆为3100平方米;远远高于市里规定的50平方米和100品方米的标准。每个“星光老年之家”都有“一校四室”(市民学校、棋牌室、健身室、娱乐室、图书室),新购置了室内所需的桌椅、电视、DVD等24件乐器及音响、灯光等,同时投资7.5万元为4个社区安装了31组健身路径,投资4万元购买了“星光老年之家“室内设施,投资30万元,扩建了创业里“星光老年之家“在篮球场的基础上新建了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及水、电、路绿化等辅助工程,为推动社区的文体活动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陶治情操,增加社区组织亲和力的有效载体,社区充分用文体活动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社区成立了80人组成的时代合唱团,30人参加的戏曲票友会,并定期活动。另外,还将居民自发形成的七支健美、秧歌、太极队进一步发展壮大,由过去的20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成为社区文体活动的骨干。

二是大力开展“四进社区”活动,举办了“三八节”、“七一”党的生日,兴北广场,兴北广场落成、庆祝管区成立等大型文艺活动,举办了首届社区文体艺术节,举办了戏曲、太极拳、健身操、书法、绘画、摄影、绝技绝活等比赛,有的节目和作品参加了市里的展示和比赛,并获得好评。这些广泛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素质,促进了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目前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人员等问题都无法可依,工作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

(二)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当前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活动开展也不平衡。条件好的地区,设施建设好,活动开展也好;条件差的地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和推动农民自办文化的具体政策性建议和措施。

(一)社区文化应实行动态管理。有些社区文化有松劲现象,实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调动各社区的积极性。

(二)动员社区辖区内单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三)当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这些队伍的数量庞大。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今后应将对这些业余文艺演出团队的辅导与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水平。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根据区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工作安排,4月28-29日,区文体局班子成员、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文化站站长组成调研组,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蒋露、区政府副区长崔裕超的带领下,前往西苑社区、映翠社区、北山社区、贵都社区。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全区社区群众性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信心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的积极重视下,区文化主管部门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作为,将公共文化列入民生工程优先发展,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三级全覆盖,社区群众性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各级对基层文化建设加大投入,文化设施逐步改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果丰硕;社区有固定的文化队伍,文艺团队日趋活跃;文化产品亮点频现,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全面供给。其中,社区电子阅览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健身路径全部建设到位。部分社区建成农家书屋。社区各类文化队伍100多支,民间艺术团体75个,64个晨晚锻炼点和若干健身场馆遍布全区,社区艺术节、农民文艺调演已成品牌。文化服务产业正在全面培育,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推进和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档次的同时,将初步形成采石古镇、雨山经济开发区、东湖公园及梅山公园四大文化项目集聚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把我区建设成为文化底蕴厚实、文化生活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设施先进、文化人才辈出的文化强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不足与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改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基层单位对公共文化建设认识尚不到位,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存在着被动应付的思想。有的认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文化部门的事,参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热情不高,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存在抵触情绪,工作创造性不够。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认识不够,合力尚未形成,氛围尚需营造。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推进的力度和深度。

2、投入有待加大。社区文化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因属公益性质,且缺乏硬性考核指标,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从资金扶持看,即使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街道和社区,对文化工作的投入也非常有限,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有些社区硬件设施不到位,社区内部缺少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大型文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社区文化队伍缺乏必要的经费,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文体活动没有专项资金,活动经费主要来源群众自愿自发自筹,社区补贴为辅,这就造成活动越多贴补就越多,制约了文化活动的开展。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文化活动总体上呈现层次低、规模小、内容老套、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处于“小打小闹”,不成系统,难有作为,难以形成有特色、有内涵的社区文化。

3、队伍有待加强。社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能

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多数社区尚未按要求配备人员,少数社区虽配备了专人,大多身兼数职,缺乏精力组织开展社区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对文艺团体缺乏管理经验。由于业务不熟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导致社区文化阵地和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难以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服务。社区没有专业的创作人才和老师,编排节目主要靠集资外请专业人士指导。业余队伍业余水平,演出节目质量不高,制约了社区文化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人员大多数是退休人员。文化队伍新人少,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中青年人难得,社区文艺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4、设施有待利用。一方面,社区文化设施发展不平衡,且文化设施档次低、功能少,活动场所面积小,难以满足居民就近、就便进行文化活动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没有较好的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公共文化场所虽免费开放,但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场馆的利用率和群众参与率不高。由于受场等限制,部分社区没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公共文化权益不能惠及全民。虽然我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基本建立,但由于图书陈旧、设施老化、重视不够,缺乏经费,缺少组织,部分文化设施处于闲置半闲置的状态。

三、思路与对策

1、强化文化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抓文化就是抓

民生”,文化活动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是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和谐社区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要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以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提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建议区里适当提高基层文化建设在乡镇、街道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2、落实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巩固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建立扶持激励机制,切实落实《雨山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通过相关评比表彰,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群众文艺团体,根据其规模、开展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效益,给予适当的奖励扶持,调动群众文艺团体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对优秀文化人才和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培育社区文化特色的“新品、优品、精品”,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步伐。

3、建全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机制。完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制定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制度,采取激励措施,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充分利用机关、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免费开放。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解决居民活动场地不足和辖区单位文化资源空置的矛盾,实现资源共享。拟用1-2年时间,通过实施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在全区每个社区新建或改建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小广场,满足社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需要。

4、创新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应把握社区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开展适应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外,也要创造条件,设置一些适应少年儿童的课外活动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方式,吸引中青年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各类文化的结合,在形式上要注意便于居民参加。在具体活动上要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一系列群众参与面广的文化赛事活动,增加群众的参与面。在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中,发挥各类业余文艺团队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群众活动,活动群众”的局面。

5、提高社区文化人才服务水平。培训现有人才队伍,完善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计划,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对辖区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统筹协调辖区文化人才的使用,充实社区文化队伍。选聘一批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又热心社区服务工作的人才,担任社区文化活动辅导员,负责组织、指导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在剖析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关键词]社区文化 对策 社区建设1 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社区文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因此,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社区建设所谓的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力量,依靠社区的资源,通过互助和自治的方式,整合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健康等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从1999年民政部进行社区建设试验开始到现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刚刚十个年头,许多相关工作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现有的社区建设思路,基本上还是以行政强制为主,并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有的地方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完全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当前,受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中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文化的管理资金依赖于政府财政下拨的款项,投入主体呈现一元化的特征。同时,基层社区由于长期过度依赖政府,使社区文化管理资金一直采用向政府“等、靠、要”的消极方式,未能积极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如驻区单位、企业的资金、场地支持)、开拓多种社区文化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3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多数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所在社区的特色,符合该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的主体,希望参与到社区文化管理的全过程,但由于其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无法实现,必须通过社区居民的代表——社区居委会来行使自己管理社区文化的权力。因此,保证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明确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与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即两者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能够使社区避免疲于应付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进而有效保障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虽然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应该从过去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起引导作用,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把握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全盘直接管理。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参考文献:[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