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论文题目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我们看看下面的软件工程论文题目吧!
1、基于手机APP的中医移动健康管理平台探索
2、基于案例驱动法的软件工程课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基于LAN的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
4、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信息外业采集APP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物料的生产管理系统设计
6、ICE在模拟训练系统消息中间件中的应用
7、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基于Android平台的通用Adapter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9、基于TMap的软件测试模型的分析研究
10、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及应用实践探究
11、基于SOC的智能野外目标监视和记录系统设计与实现
12、分析机械传动装置模块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13、舰船平台管理网络技术研究
14、基于分支相关性分析的不可达路径检测方法
15、基于求解开销预测的符号执行搜索策略研究
16、数字化装配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17、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对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
18、基于藏语学习的Android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19、基于交互技术移动端个人形象管理的应用与研发
20、基于JAVA+STRUTS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安全设计
21、基于J2EE技术的计算机教研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2、采用COSMIC方法测量企业移动应用软件功能规模
23、基于Android平台的旅游系统的设计
24、基于SVG-JS技术的项目任务管理设计
25、基于凌一揆的中医药传承信息平台的构建
26、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27、轨道交通工程Revit快速建模工具集开发
28、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9、多终端数字皮影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中小学食品配送质量管理及溯源系统开发与应用
31、CDIO理念下构建软件人才孵化中心
32、基于项目导向模式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33、基于Unity3D齿轮油泵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34、基于文本服务框架的拼音输入法研究与实现
35、医院消毒器械管理追踪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6、面向Android的电子商务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
37、面向数据的软件工程方法研究
38、层次分析法在飞行模拟训练评价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39、基于ExcelVBA的企业员工年假统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40、PHP技术在在线考试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41、检察院审讯系统中即时通讯工具研究与实现
42、浅析移动实习就业跟踪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43、轨道交通工程Revit族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44、基于SSH的教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5、高校数字化校园中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实现
46、软件算法相关技术探究
47、基于统计调查问卷的手机APP使用现状研究
48、关于对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软件测试的`研究
49、软件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
50、试析PLC和计算机间串行通讯方式及程序设计
51、浅析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互联网集成平台开发设计
52、多线程技术在Android手机开发中的运用
53、JavaScript程序动态切片技术的研究
54、基于SmartAdmin的数据维护软件前台的快速构建
55、医院预授权结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6、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57、生物计算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设计及实现
58、浅议广东省气象局科研管理系统管理技术
59、系统集成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60、JavaWeb开发中文件上传方法研究与实现
61、基于Web的Word文档管理系统设计
62、高校移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考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64、智慧教室移动端管理平台开发
65、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服务分析
66、基于安卓系统的新能源电站移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67、基于树型结构模型足球成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68、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69、数据结构课程中栈和队列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70、基于需求模型的航天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71、酒店电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2、基于VSTO技术的Office计时器插件的设计与实现
73、基于分布式结构的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设计
74、一种基于移动手机的大学生体质测试软件设计
75、移动APP在数字器检中的应用及意义
76、电子护理文书质控管理平台建设
77、基于手机客户端APP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
78、刍议软件无形性对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教育的影响
79、电气技术人员提高PLC编程能力的思考
80、基于移动化、云化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架构设计
81、基于iOS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的开发
82、预防性维护管理与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性分析
83、试论软件工程保护中软件防篡改技术
84、基于TCSP的实时并发系统测试方法
85、MapWindowGIS插件机制及应用
86、基于Android的手机助手设计的研究
87、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
88、基于LabVIEW技术的宏观观测动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8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动态管理系统设计
90、基于时间索引的0-N数据结构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中的应用
91、基于Linux的USB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实现
92、基于Android系统的主变差动保护装置调试软件研究及应用
93、环境保障信息传输与控制中间件研制综述
94、三维模型与属性数据同步的批处理方法研究
95、权限管理在成绩管理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96、基于移动物联的安全生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97、单链表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98、软件开发质量管理研究
99、影楼后期物件管理系统设计
100、一种基于三角形非结构化网格SIMPLE算法的程序设计
101、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平台研究
102、河北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系统
103、智能气象站气象要素数据测试软件设计
104、一种杀毒软件升级流程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105、基于IMS的气象信息传输智能语音通知系统设计与实现
106、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107、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
108、基于Agent的微信平台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
109、高等学校移动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10、软件构造课程设计及其课程群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提供一些项目管理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001 公路工程承包动态联盟的运作模式研究 002 重庆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003 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研究 004 建筑施工项目KPI安全绩效管理体系005 深、港公共工程管理比较研究 006 政府工程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007 建设工程合理最低价中标法的理论研究 008 工程量清单投标计价及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 009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010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模式:项目代建制研究 011 最低价中标法探讨012 对工程招标投标程序管理的分析和研究013 企业内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014 施工项目工程进度—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015 设计阶段项目进度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 016 国际工程风险系统化分析与研究 017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与探讨018 国际承包工程投标估价与报价研究019 施工总承包商投标报价决策机制的研究020 基于并行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研究021 项目风险管理及其在赵各庄矿业公司综采项目中的应用研究022 大型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 023 咨询工程师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费用变动管理研究024 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方法研究025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和方法研究 026 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采购投标报价研究 027 施工索赔原因分析及基本处理原则研究028 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029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030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 031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的投标前期决策研究 032 吉林省建设监理运行体系研究 033 一汽热网改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034 工程量清单计价评标办法探讨 035 工程项目管理代理行业化发展研究036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电力项目施工评标中的应用研究 037 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研究 038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研究039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 040 建筑工程项目竞争投标报价的战略和策略研究 041 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承包价格相关问题研究042 重庆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工程总承包招投标方案研究 043 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044 政府大型投资建设项目的承发包研究045 投标商风险控制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杭州市无标底招标的实例研究046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构设置与运行方式研究047 强制性监理制度改进的研究 048 国际工程合同索赔及争端解决方法探讨049 从建设监理拓展到“代建制”项目管理 050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系统方法的研究051 建立有序的招标投标市场052 国际工程投标决策研究 053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应用研究 054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集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55 基于WBS的工程项目MIS系统与文档信息集成研究 056 我国建设监理企业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 057 应用代建制模式若干问题的探讨 058 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对策研究059 工程总承包风险控制研究 060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组建研究 061 工程项目管理062 工程项目控制与协调机理研究063 PMC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064 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转变对策研究 065 西部(陕西)监理市场的培育和规范研究 066 建设工程监理的法律责任及责任风险研究 067 建设监理企业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发展的能力建设与评价 068 工程量清单计价及配套环境的研究069 神经网络在项目总承包风险中的应用 070 工程项目索赔及索赔风险的应用研究 071 建设工程招标研究072 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安全问题的研究 073 建设监理问题研究与探讨 074 浅析监理项目中的组织结构和沟通问题 075 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076 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077 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优选研究 078 FIDIC《施工合同条件》和NEC《工程施工合同》的比较研究 079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研究 080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项目投标决策研究081 人工神经网络在招标投标问题上的应用 082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制度下的投标报价分析 083 工程索赔风险管理研究 084 建筑工程项目发包决策优化研究 085 实获值原理在太钢-BOC空分项目进度和费用控制中的应用 086 我国大型工程项目招标阶段业主风险管理的研究 087 项目管理在评估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088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089 建设项目投标报价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090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规范化管理策略研究091 采购物流项目投标决策研究092 内部控制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093 工程监理招投标的理论分析与评标模型研究 09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研究 095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模式 096 工程监理企业质量行为的政府监督与激励机制研究 097 层次分析法在建设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098 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099 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100 首都圈示范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研究 101 论基础设施项目的市场化融资 102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规划研究——建筑工程项目规划103 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在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中的运用 104 大型建设项目的合同谈判与合同管理 105 PMC模式下EPC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评标模型的建立与论证 106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研究 107 工程项目管理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108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研究109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度费用控制子系统的设计110 中国工程咨询业发展对策研究 111 浅析项目监理项目的动作模式 112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 113 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管理方法探讨 114 工程项目监理服务的管理研究115 投标报价博弈模型 116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117 实施战略管理,提升工程监理企业的竞争力118 建设工程招标评标智能化方法建立与分析119 我国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与计价模式研究120 基于博弈论的施工企业投标报价行为研究
刊大师:为作者投发学术期刊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干货来了!学术论文的选题技巧!快点进来看看吧!(侵、私、删)
研究思路是一种研究方法,可以从以下四点介绍:
1、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
3、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
4、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
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相关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如果说归纳法产生经典科学,假说演绎法产生相对论,那么系统方法则产生复杂科学,恰如手工铁铲代表农业社会、蒸汽机代表资本主义社会、计算机代表信息社会一样。研究方法对于社会进步、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均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方法对于学术争鸣中的“平等”规范和学术评论中的“量性统一”同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内容。我们应该努力把研究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并且注意把研究方法中所蕴含的积极精神转换成科学研究的规范。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很多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有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写,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论文(1)
研究方法:
通过普遍联系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结合的写作方法。较全面地分析不同情况下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问题。普遍联系是要将我国视听资料效力认定的各个法律与外国相关的法律法条,以及我国法律所不祥尽的具体情况和外国相关规定统一结俣起来,对视听资烊的效力进行一个具体全面的剖析,以对比、引用等方式对本文进行论述。案例分析法是在论证问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在事实基础上讲道理、摆证据,运用法律知识和条文进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法是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用这三种方把整篇文章紧密联系起来,使整篇论文富有逻辑和深刻度。从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认定视听资料问题。
研究条件:
1、电子科技迅猛发展,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可通过书店、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2、有论文老师的细心指导。3、大学三年的学习,法学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具备研究的能力。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听资料效力认定问题,解决司法实践中视听资料认定难等问题,找出立法上不足,从而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各谐发展。
论文(2)
研究方法:
由于犯罪的复杂性,承继共犯的成立存在不同情况。通过对不同成立条件的对分析,找出承继共犯成立的不同情况。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阐释承继共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同情况。
研究条件:
1、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 具备论文研究所需要的较丰富的书籍,期刊等参考文献
2、已收集了较丰富和全面的文献资料。
3、具有上网条件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拟解决主要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承继共季的刑事责任问题,从理论上着手探讨承继共犯的特征及成立条件,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问题。对国内相关不同学说研究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新出现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难题也进行一定的关注。
陈:论文(3)
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比较国外立与中国立法,找出双方的优劣,并此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2、描述法。用描述的方法描术欠薪行为。以例子及材料将现象和事件描棕和识别,将欠薪的各个方面展现出业。
3、实证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就案件进行论证。
研究条件:
目前已有很多现成文献 和资料。各国、各地的理论研究成果、网络上丰富的资源。
拟解决问题:
对恶意欠薪罪做一个深入剖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论文(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概念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概念进行祥细论述。剖析其包含的身份仅影响刑罚轻重和身份即影响犯罪性质,同时影响刑罚轻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二是将国内外学者对不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
研究条件:
1、时间充裕。从论文选题到定稿要6个月时间。
2、参考资实齐全,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 期刊。
3、论文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4、大学四年的法学积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拟解决主要问题:
如何对不纯正身份犯共犯问题进行完善,进而有利于刑法理论的发展。
论文(5):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众多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 获取相应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历史研究法,对研究问题的一些历史因素、形成背景调查得出原因;实证研究法,即将所研究的问题,通过相应资料佐证,得出一些结论。
研究条件:
图书馆、网络、已有知识积累,老师的指导。
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刑有关结果加重犯的定,找出中国对结果加重犯规定的不足,完善我国刑法对该问题的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2)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4)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5)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6)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7)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测验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
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案例研究法: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论文的研究方法部分的写法如下:
1.首先,写出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其次,综合分析论证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后,对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2.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方法
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实际或历史情况的资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测验法等科学方法,对教育现象做出有计划、深入、系统的认识。
(2)观察方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大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数据的方法。
(3)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通过改变主要分支,控制研究对象,发现并确认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化,控制。
(4)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对文献的调查来获取信息,从而全面、正确地认识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方法。
(5)实证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定量分析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加精确,从而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论文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
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很多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有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写,那么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论文研究方法怎么写模板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论文(1)
研究方法:
通过普遍联系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结合的写作方法。较全面地分析不同情况下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问题。普遍联系是要将我国视听资料效力认定的各个法律与外国相关的法律法条,以及我国法律所不祥尽的具体情况和外国相关规定统一结俣起来,对视听资烊的效力进行一个具体全面的剖析,以对比、引用等方式对本文进行论述。案例分析法是在论证问时注重从实际出发,在事实基础上讲道理、摆证据,运用法律知识和条文进行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法是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分析。用这三种方把整篇文章紧密联系起来,使整篇论文富有逻辑和深刻度。从而得出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认定视听资料问题。
研究条件:
1、电子科技迅猛发展,视听资实的效力认定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可通过书店、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2、有论文老师的细心指导。3、大学三年的学习,法学知识有了一定积累,具备研究的能力。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视听资料效力认定问题,解决司法实践中视听资料认定难等问题,找出立法上不足,从而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各谐发展。
论文(2)
研究方法:
由于犯罪的复杂性,承继共犯的成立存在不同情况。通过对不同成立条件的对分析,找出承继共犯成立的不同情况。案例分析法则是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以阐释承继共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同情况。
研究条件:
1、学校图书馆和资料室 具备论文研究所需要的较丰富的书籍,期刊等参考文献
2、已收集了较丰富和全面的文献资料。
3、具有上网条件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拟解决主要问题:
本课题旨在研究承继共季的刑事责任问题,从理论上着手探讨承继共犯的特征及成立条件,再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问题。对国内相关不同学说研究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新出现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难题也进行一定的关注。
陈:论文(3)
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比较国外立与中国立法,找出双方的优劣,并此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2、描述法。用描述的方法描术欠薪行为。以例子及材料将现象和事件描棕和识别,将欠薪的各个方面展现出业。
3、实证分析法。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就案件进行论证。
研究条件:
目前已有很多现成文献 和资料。各国、各地的理论研究成果、网络上丰富的资源。
拟解决问题:
对恶意欠薪罪做一个深入剖析和理解,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论文(4):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概念的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表现在:一是对不纯正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概念进行祥细论述。剖析其包含的身份仅影响刑罚轻重和身份即影响犯罪性质,同时影响刑罚轻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二是将国内外学者对不纯正身份犯的共同犯罪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的结论。
研究条件:
1、时间充裕。从论文选题到定稿要6个月时间。
2、参考资实齐全,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 期刊。
3、论文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4、大学四年的法学积累,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拟解决主要问题:
如何对不纯正身份犯共犯问题进行完善,进而有利于刑法理论的发展。
论文(5):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众多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 获取相应资料,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了解与掌握;历史研究法,对研究问题的一些历史因素、形成背景调查得出原因;实证研究法,即将所研究的问题,通过相应资料佐证,得出一些结论。
研究条件:
图书馆、网络、已有知识积累,老师的指导。
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刑有关结果加重犯的定,找出中国对结果加重犯规定的不足,完善我国刑法对该问题的研究。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
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A、实践来源——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
B、理论来源——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
2、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
我们既然已选定了一个课题,我们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3、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观察法 ⑵ 调查法 ⑶ 测验法 ⑷ 行动研究法 ⑸ 文献法 ⑹ 经验总结法 ⑺ 个案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2)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 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4) 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5)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6) 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我们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见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员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他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表格的内容;如发现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
(7)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
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
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
测验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
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
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师在做这一测试前邀请我去在他们的家长会上的讲话,目的就在于排除和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排除测验的随意性和不真实性,实现评测标准的同一性)。
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
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一)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三)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四)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五)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 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经验总结法:
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经验的 先 进 性(观念必须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四、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个案研究中,原始的资料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也可能通过对某个案的研究而形成假说,进而产生新的研究课题或教改实验。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团体、一节课……的过程,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或一类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案例研究法: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论文研究方法这么写:首先写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其次,对论文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最后概括总结,得出论文研究方法的确定性结论。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电力工程审计问题与解决对策浅析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电力工程审计问题与解决对策浅析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电力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来说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要稳定持续地提供电力离不开电力工程的建设,电力工程是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的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的运转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电力工程审计系统可为电力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因此,为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对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当前电力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电力工程;审计;难点;解决对策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在科技、教育、环境、基建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人民的生产生活对于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个电力时代,社会运转离不开电的供给,一旦电力供给中断或者出现短缺,无疑将给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给社会的生产活动造成阻碍,极大地影响社会的进步。而电力工程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筋骨”,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力量,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依法对国家各级部门、机构进行财务收支状况的审查和监督,以制约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活动,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保障民生。因此为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对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是必要的。
一、电力工程审计概述
(一)电力工程审计的定义
现代化的电力工程审计是动态审计,在对工程成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全过程审计,保证了工程中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合理解决,有效地避免了财务风险,解决了传统电力工程审计工作普遍的滞后问题。电力审计是对电力工程建设、工程投资活动全过程的全面监控,是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的公平公正的监督,是一项综合性高、力度大的工作。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重点体现在全面跟踪上,通过审计工作,使电力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更加规范、合理,发挥其最大效益。
(二)电力工程审计的目的
电力工程审计的首要目的便是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社会生活的平稳运行。再就是为将国家的政策、法规更好地贯彻到电力工程的建设中,确保资金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促进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电力工程实现“工程质量”“建设速度”“工程效益”“工程安全”“环境保护”五位一体,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将发挥自己最大的用处,在完成上述几项目标之外,还能使电力工程造价合理合规化,对电力工程进程进行严格控制,对项目建设科学评价。
(三)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的对象
电力工程项目审计内容涵盖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主要包括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物资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竣工结算和评价等环节。主要涉及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运行单位,审计设计、施工、监理及物资供应等相关参建单位也涵盖在内。在设计阶段,主要审查招标文件、设计合同、审计概算和参加设计方案的快审等。在招标阶段,主要审核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标准划分、技术规格、数量、报价方式、竣工时间、投标人须知等内容。在施工阶段,主要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工程实施进度、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工程是否变更、是否有补充合同、总承包以及转分包、索赔以及费用、工程验收、工程款项、特殊材料使用以及设备等。在工程竣工阶段,主要对现场勘查情况与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造价的合理合规性。
二、电力工程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预算不合理影响审计
电力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其预算工作要在审计工作之前进行,所以,电力工程的预算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整个工程的造价,存在很多疏漏,在很多细节方面无法考虑全面,从而影响后续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由于审计工作的不到位,一些工程项目的预算大大超出了实际花费,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这些项目缺乏科学严谨的财务规划,整个计划笼统盲目,缺乏合理性。在预算等方面都凭以往经验和主观意识估算,没有科学的计算和规划,十分不合理。此外,在预算工作完成之后,还缺乏相应的审批流程,审批程序不科学也导致工程预算工作的盲目性,导致实际费用与预算费用相去甚远。预算工作在审计之前,预算对于整体估计存在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导致审计工作不能很好地进行。有些项目甚至随意超出投资额度,使实际成本大大超出预算成本,严重浪费资源和降低资本效益,对整体工程的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签证把关不严导致工程造价虚高
在投标过程中,企业一般遵循以合理的较低的价格中标的原则,尽量使成本降低从而提高效益。而有些企业为了谋取高额利益,擅自变动工程造价,这都是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不严和管理人员疏忽、把关不严造成的。例如:①一些施工单位与相关建设单位一起哄抬价格,在签证上做手脚;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利用审计工作在实际结算中的合理性与真实性的漏洞谋取更高的利益。②不少施工单位为了抬高工程造价,将用来确定施工做法的工程技术内容当成施工内容,在投标过程中,将技术内容算作工程内容,相关部门缺少对其真实性、合理性的检验,从而忽略了这些造假行为。③对于签证审核的过程规定不严格,导致施工单位与投标单位相互串通,联合造假,而审核单位并未对工程实际需求量进行核实。
(三)工程承包环节影响审计工作
尽管国家严厉打击腐败贪污行为,但是这种违法乱纪的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在电力工程行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受巨大利益的驱使,在招标过程中,虚假报价等现象屡屡出现,导致招标市场有失公平,给承包商正常发挥建造工程的优势带来阻碍,也给审计工作带来阻力。
(四)缺乏对工程资金的严格管理
电力工程对于资金管理的力度不够大,资金保护意识较弱,资金规划不严格,资金投入后的施工进程跟不上等问题很容易对后续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一旦工程出现质量等问题,投入的资金很可能面临巨大亏损,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停滞甚至失败,从而对电力工程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电力工程的项目一般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需要强大的资金来做支撑,而且工程的施工期长,进展缓慢,而此时的审计工作尚未完成,一旦对资金的流向缺少把控,工程在施工后期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整体施工的'进程。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对于资金流向的把控不足,对于资金的使用规划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五)现场勘测信息不准确
任何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时讲究实事就是,勘查数据对于后续工作的进行具有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项目能不能实施,实施难度和实施费用以及工期等一系列问题。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勘查数据资料是审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如若勘查的数据不详细或者存在虚假数据,那审计工作将直接陷入误区和困境,对整体工程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六)忽视全过程全方位审计
忽略了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和监管,只注重事后竣工时的结算和审计,工程开始前和过程中的全面的全方位的评估体系不完善。电力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其审计工作也非常庞杂和细致,对于工作的要求极高。但是部分单位在开展电力工程时常常放松甚至忽略开工前的审计工作,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审计上,并未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其原因在于企业领导对于审计工作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将审计工作提升到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后进行决算审计的行为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结果没有准确的估量和监督效果,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一些工程管理部门和单位并未贯彻落实上级制定的管理监督政策,只停留在表明上,做做表面功夫而已。在监管和审计的关键环节中,并未通知审计人员参加,造成监管不到位。除此之外,在审计监管方面人员缺乏,人员配置不足,管理力量薄弱,甚至有些企业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监管部门。
三、电力工程审计改善的对策分析
(一)丰富审计人员的电力工程相关知识
当前的电力工程审计人员一般由会计专业或者工程造价的人才充任,但是他们没有对电力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深入了解。这也说明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并不能通过施工图纸等专业材料很好地了解整个工程的全貌,从而影响审计工作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估。审计人员只能通过表面的数字了解问题,而无法深入财务问题内部。正是由于审计人员的“不专业”,使得有人有空可钻,试图弄虚作假,从中牟利,导致审计工作未能达到它应达到的目的。因此,电力工程审计工作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审计人员在电力知识方面的专业素养,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组织定期考核,使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真正与实际电力工程匹配起来,更好地从事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促进电力工程行业的发展。
(二)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审计的重点在财务状况的审查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于财务支出的合理性和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也被时代赋予了其他重要的作用,不仅应该发挥其财务审查的作用,还应该对整个电力工程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对于电力工程的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对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管理,还要对工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减少工程质量问题、财务问题的出现,使电力工程能够顺利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大审计的问责程度,将审计责任落实到个人,使审计人员提高对工作的负责程度,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整改也是公司企业优化治理,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途径。审计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审计作用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公司治理工作的效能。因此,应该根据审计工作中现有的问题,对号入座,依法对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对典型问题进行公布。
(三)提高审计人员对施工过程审计的重视程度
当前企业的高层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制定相应的审计管理措施,导致下级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也不重视审计工作,不能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问题,比如在哄抬价格和虚报价格以及偷工减料上,不能做到及时阻止和采取措施。这些问题都可能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自己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知晓审计对于电力工程的重要性,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对电力工程全程做到完整监控和监督,以保障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改进工程造价会计核算方法
为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项目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照搬公式。比如,采用综合核实法,就是根据项目工程图纸、造价估计以及合同规定、现行定额等内容来计算工程造价。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成本较低、工程规模较小的项目,与施工图预算法类似。但这种细致全面的工作对于审计人员工作的细致程度、负责程度有较高的要求,这种办法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工作成本大,并不适用于规模大的项目,也与快速时效的工作目标不符。除此之外,还有结算审计法,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大大缩减成本,节省资金,这种审计方法是对电力工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审计,与综合核实法大体类似,只是不像综合核实法那样做到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这种方法适合工程量大、造价高的项目,如砌体工程、门窗幕墙等。另外,对建设材料的价格应该仔细核算,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项目结构和用途基本相同,那么其材料价格也应该相差不多。由于审计工作是多个部门和工种同时进行的,倘若遇到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的,可以按照价格执行合同的价格指数和使用功能以及结构方式等条款处理,从中找出不合规的部分,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审查和监督。
(五)重视项目建设和预算执行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阶段的成本和质量在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与项目的绩效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着项目参与者的切身利益。应检查设备和材料之间的价格差异,将实际成本与预算价格进行比较,确定项目成本存在差异的背景,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合理性,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鉴于新的开发环境,应相应地创新测试方法,为了满足项目结构和项目开发的要求,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跟进审核,加强最终核算和验收审核,并在适当的范围内控制项目成本。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结算审计的工作中,可以加强对数据规模的分析和处理,这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并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做好一个项目,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从设计、计量、管理、施工、质检、验收各个方面入手。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整体工作才不会出差错。每一个独立的环节其实都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甚至产生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对其他部门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等并不了解,从而对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障碍。比如,如果放样、模板安装、检查等几个步骤在施工时独立完成,就会造成完工后按照各自的标准出现差错,几个部分衔接不上,这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导致质量出现问题,难以通过检验,通过返工等方式来补救就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而降低施工效率。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各个部门应召开会议,集体商讨关于设计、计量、质检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关于此次建设的方针,各个部门及时汇报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做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才能保障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替代,与带电作业有关的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但电力是把双刃剑,既带给我们便利也对我们造成威胁。在从事电力工作的时候,要更加注意对自身的保护,电力公司应该及时、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电力安全。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预防,并制定完善的补救措施。电力工程的审计工作是对电力工程发展的重要监管手段,是一项既复杂又精细的工作。在当下审计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各个部门联合采取措施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只有从多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审计事业和电力工程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革.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索[J].现代商业,2020(36):169-171.
[2]冷亚楠.探讨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J].财经界,2021(3):165-166.
[3]周喆,张娅丽.电力工程造价审计难点及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189-190.
[4]桑瑞.电力工程审计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会计师,2020(17):59-60.
[5]杨文丹.电力工程D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20.
去期刊网吧,维普,万方,等等,那里可以下载到很多毕业论文。自己从中挑一个拿手的些就行了 加油哦!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建设施工的质量、保证建设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摘要: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中,精细化的模式更容易发现建设施工中的问题,方便进行施工缺点的补漏,不至于等到验收的时候在修正或者重建。并且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工程进度,保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本文就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就目前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管理模式落伍
电力施工建设具有工期长、成本大、规模较大的特点。因此施工管理相对难度就较大。管理的过程依据工程项目也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传统的工程建设中,管理模式较为粗糙,不具备相应的规划和条例,缺少必要的管理,导致工程建设中各种问题时常发生,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管理目标失控
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成本越大施工质量应该是越好。但是,在施工建设中经常发现各种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投入资金进行修缮,这就是施工管理目标失控的表现。与此同时,工程建设中,工期不能按时完成、组织管理的不协调、项目或者设计的变更等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成本,经常会在施工的其他方面缩小开支,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质量问题。
管理制度落实问题
按照相关的工程建设条文以及工程项目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模式,保证管理的规范化和公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失误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管理的水平较差,人员分配不合理,工作态度不端庄,责任心差,导致管理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
合同管理水平较低
合同是施工建设的重要保证和依据,它对各方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度,加强合同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在很多的施工项目中,合同管理不受重视,条款内容都不清楚就开始施工,约束力度不够,造成一些列的经济问题。
信息传递不够及时
管理工作需要跟进施工进度,有时候信息的传递不及时,会对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就目前而言,信息传递的过程较复杂,正确性较低,等信息传达到相应的部门时,可能已经迟误。信息失去了原有的价值。管理不能根据现实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造成管理的不合理,发生工程的延误等。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措施
对于质量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1)做好招标、设计、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必须严格遵守“三公”选择,需要一一审核投标单位的资质,采用合理的招标措施,选择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能力并且价格适宜的单位,签订严谨、全面的承包或者委托合同,从而能够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有可靠的依据。在设计阶段,施工现场的地质勘察、水文情况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需要由委托的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从而为设计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的避免了因设计原因而造成的工程变更、以及质量缺陷等问题,提高了设计水平,并且降低了管理的难度。在准备阶段,需要严格的管理各项准备内容,对于设备,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或者安全事故,防止工程延期以及安全风险,必须做好设备调试与维护的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人员,为了能够提高人员的能力,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以及安全,需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对于技术,为了能够保证技术交底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为后期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任何与技术相关的一方必须参与到会审工作,规范技术交底流程。对于材料,对材料质量的检验必须引起重视,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型号、类型、数量等。
(2)加强工程施工以及质量验收管理
首先,为了能够确保施工能够按着设计的工资流程进行,所有的施工都能够符合相关的操作规范,避免违规操作造成的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着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其次,为了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改正,避免不合格的工程蒙混过关,在质量验收的过程中,在对各项分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验收时,必须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的要求,并且做好相应验收记录,形成验收表单。最后,为了预防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确保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监理部门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对于进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在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的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对工期进行指导管理,在对工期进行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类似工程经验,并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工期进度指导计划,除此之外,对于特殊情况而言,需要明确的在进度计划中做出特殊的标准,从而能够为建设周期控制、具体项目进展计划编制提供主要依据。其次是管理进度计划,在各个部门进行制定具体项目的进度计划时,必须结合工程的整体情况、施工安全以及部门实际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以指导工期作为基础,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各阶段进度,并且进行整合做到及时上报。最后是管理计划调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着规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当出现不可抗拒因素并且产生了影响,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计划还需要经过基建部门、业主项目部门的审核批准,避免因进度因素而影响工程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施工建设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高电力建设的管理水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现阶段我国电力发展所欠缺的。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建设施工的质量、保证建设人员的安全,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对于电力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在电力建设的应用,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用长效激励机制推动精细化管理——郑州市公园绿地管理经验[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2]杨沛霆;精益管理与皖北煤电[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拓展:财务管理下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报告,是正确核算供电企业新增资产的重要依据,在工程已竣工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财务上应按规定将工程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对于工程项目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而这些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项目的财务核算常常不能严格办理,导致年末资产虚高、利润虚增致或使当期资产虚低、利润虚减等等。
2、加强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的建议
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经济责任考核
供电企业在工程财务管理中,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是做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要将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化,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制定项目法人财务管理责任书,由项目法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组织协调,严格执行工程签证程序,同时将其实施情况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促进项目法人承担起相应的财务管理责任,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有效抑制工程随意变更问题,形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闭环,确保将工程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工程物资管理力度
在供电企业的电力工程管理中,对电力工程项目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全面落实项目预算管理,重点抓好工程测算、结算、决算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对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工程支出的预算控制,做到支付工程款时依据充分,手续完整,程序合规;而工程物资管理是供电企业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物资管理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工程物资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要创造条件满足工程物资分类储存、分类管理的要求,要严格执行定期盘存制度,做到工程物资账实相符。
建立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电力建设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使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具有其特殊性。电力施工合同的生命期长,受外界影响大,同时合同本身常常隐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风险。由于电力建设投资大,合同金额也比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做到合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明确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各部室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规范各类合同签定的程序和格式,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办法,健全限额合同事前审计,重大合同全过程参与的监督机制,有效防范因合同签订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有效推进项目核算控制
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财务管理,其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掌握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工程预算、成本核算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此,财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意识,方能有效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应参与工程项目的`决策,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做好工程项目的闭环管理。财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依法合规支付款项,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资金运行的安全、高效;必须确保工程财务决算的真实性,进一步降低电力工程项目实际成本,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自动化发展下的电力工程论文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范围
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依托电子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对电网数据、电网结构等信息进行集成,在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自动完成监测、保护、控制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其范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馈线自动化
馈线自动化是指从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的馈电线路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的内容包括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以及运行优化和资料测量;事故检测以及故障隔离、恢复供电控制等。主要功能包括:远端控制、远端监测、故障隔离、无功补偿以及电压调整等。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是把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完成对变电站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完成收集数据和信息的工作,并能够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判断功能,完成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其主要功能有:继电保护、数据采集、变电站运行控制、日常信息事件记录、特殊事故报警等。
配电管理系统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用户服务以及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它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中枢,是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中心。配电管理系统由地理信息、自动化实时环境、综合性数据库等多个系统为基础,包括配网自动化(DA)、故障投诉管理(TCM)、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配电工作管理(DWM)、负荷管理(LM)、配网分析系统(DAS)等多个子系统。
电力通信系统
电力通信自动化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电网的终端节点比较繁多大,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较高,在电力通信系统方面有无线、微波、电缆、光纤等多种方式,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是当前电力通信系统的主流。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成效
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逐步深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需要。在新技术、新需求、新网络的共同推动下,电力网络自动化领域正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展。新一代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智能化程度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人性化、管理合理化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替代人工经验,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在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发生故障时的作用更加明显。在某段线路发生故障时,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判断出故障区域并完成隔离故障区域、查找原因和恢复故障等作用,在缩短停电时间,尽最大可能减小停电面积等方面发挥作用。电网一旦出现主变电站失压、母线故障、超高压失压等高压侧障碍,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完成负荷批量转移,可以在供电安全的情况下,通过遥控操作将障碍影响区的负荷转移到正常线路上去,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发生。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电网正常运行中,电网的负荷分布并非是是完全均衡,极不均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均衡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电线路以及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会导致线损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通过优化运行的方法把负荷灵活地完成从重负载以及过负载成功地转移到轻负载的馈线上,有效地提升负荷率,增强电网的有效供电能力。此外,电力系统自动化还能够可以实时遥控配电网开关完成网络重构以及电容器投切,用少量的投入就能够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善和网损的降低。
3、新技术推动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功能分层分布的趋势
电力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主站、子站、馈线等三个层次。层与层之间多般采用光纤以太网和光纤环网方式连接。电力线载波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通信方式,过去电力线载波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保护信号以及语音通信,在多节点、大容量的通信要求下,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为此配电载波已经不再采用阻波器,而是基于扩频原理,推出了二代载波技术,可在比较低的信噪比下工作,通信能力也有了提升。最新的载波技术则是依托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PS),具有更加强大的实时解码功能,具有更加理想的通信服务能力,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电力自动化系统保护趋势
在馈线的保护方面,电网通常没有稳定方面的问题,过去大多认为馈线故障的解决实效性并不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于用电可靠的依赖更强了,确保供电可靠性成为了电网的重点工作之一。馈线故障隔离和恢复成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保护成为了发展趋势之一。
主站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内部平台不统一、专业平台功能单一,系统之间不能实现互联和共享的问题开始凸现。改变这种电力自动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分散和单一问题已经是一种迫切的需要,目前主站一体化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包含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软件包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馈线自动化和通信系统的平台统一、高效、综合化的系统平台将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4、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要遵循实用性和可发展性的原则,向资源共用和信息可享方向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场技术革命,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电力系统自动化必将为电力行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理论是PMBOK、PRINCE2等,我知道的支持这些理论和方法论的项目管理软件有蓝云EasyTrack,支持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支持PMBOK、PRINCE2等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包括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五大过程域和十大知识范畴。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顺利、及时地解决的,需要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反复进行分析。管理人员在获得项目开发过程中输出的中间结果或最后阶段的结果后,都可能改变最初的设想,或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修正原来的结果。例如,项目经理在弄清解决方案的后果以前,往往难以有把握地提出某项目标;在获得某些信息后有可能加强管理力度,增加管理约束条件,修改原有的管理计划等。此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要重视管理人员和项目发起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各个管理环节和管理阶段都需要项目发起者的建议和判断。而且,不断对话意味着项目发起者考虑了问题的各个方面,感到亲自参与了项目管理过程,使管理过程获得支持,从而不至于因阻力太大而失败。在实践中,项目管理人员往往将问题简单化,他们习惯于对项目中所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精确定义,划定其各自的边界并直截了当地让某些因素严格按管理计划要求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因此,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是一个由事态、组织、人员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的问题集合,对问题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二.问题分析的具体内涵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有两种起不同作用的人员:一种是提出问题者,即项目发起者,他对项目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估;另一种是解决问题者,即项目管理人员,他对项目管理过程负责。相应地,我们可以将项目管理分成两部分活动,一是分析问题内容,着重从项目发起者的角度弄清该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集合;一是解决问题,着重从专业角度提出和分析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当然,两者相互联系,问题的内容蕴涵着对解决问题所需资源的要求,而拥有资源又影响到问题内容的边界。 在分析问题阶段,我们应对项目中的某项具体问题和具体解决问题的活动作出详尽的说明:规定问题的边界和约束,划分系统和环境,说明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资源,并解释问题内容和解决问题两部分活动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此外,在项目管理的实践中,还需要区分决策者、提出问题者、委托人和系统分析人员。决策者,能够采取行动去调配资源以改变项目的内容;提出问题者,是对某种态势感到不安,领悟到现状和目标不适应的人;委托人,接受决策者的旨意,委托他人从事某项系统分析工作;系统分析人员,是专业人员,应处于不涉及自身利益、没有偏见的位置。 具体地说,我们把分析问题阶段的工作内容概括为5个部分: 1.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条件 这里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析问题性质和分析问题条件。分析问题性质主要是弄清各种相关联问题形成的问题集合和它们的来龙去脉,即问题的结构、过程和态势。为此,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广泛地和决策者、与利益有关的人员进行对话和沟通。可以采用提问单的方式来获得必要的信息,比如下列问题:你认为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是个问题?如何出现的,什么原因引起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何在?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哪些?谁能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这类行动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通过各种方式的沟通,项目管理人员才可能对问题的结构、过程和态势获得一个详细、准确的总体印象。 分析问题条件主要是弄清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为此,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知道:涉及哪些资源分配问题?由谁实施分配?分配者的职权、作用如何?资源使用的监督、控制系统如何?等等。 对问题的性质和条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检验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是否匹配,使工作任务和所需资源相当。如果力不能及或绰绰有余都可从两方面作适当调整,直至大体平衡,从而为实现最优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里程碑处进行小结 应该将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里程碑阶段。每到一个里程碑处,应及时对前段工作进行小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计划调整。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可能采取行动的组织和个人;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目标、评价指标、约束条件的初步描述等。通过在里程碑处的小结,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看出在下一步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大体方向和领域,以便给予较大的关注,而对于一些管理效果明显的领域,则可不必投入较大的精力。 3.制订管理目标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实施有效的管理方式,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管理目标。但由于项目开发的特殊性,我们很难从项目发起者那里获得准确的描述来判断管理应达到的目标。管理体制上的隔阂,管理者个人的偏好,项目发起者的知识水平,都可能引起项目管理者在目标制订上的偏差。 我们认为,管理目标是分层次的,包括高层目标和低层目标。例如,改善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提高过程能力成熟度,是高层目标;在具体项目的某一阶段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是低层目标。一般说来,越是高层目标越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使用时期长、范围广。低层次目标应服从高层次目标。但是低层次目标比较明确具体,便于分析、管理。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分析管理目标结构,选择适当的层次目标。目标太笼统,管理难度大;太具体又容易以偏概全。此外,同一层次的项目管理目标往往不止一个,如在某具体项目的编写代码阶段,既要提高开发进度,又要保证程序质量,在资源既定情况下,这两者是彼此冲突的。就是说,如有两个以上的目标,除非一个目标隶属于另一个,否则这些目标之间总是彼此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保证最优先目标的实现,然后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项目标的前提下实现第二项目标,以最大化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 4.确定管理效果评价指标 为了衡量项目管理的效果,管理人员需要确定一组评价指标。一项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准确的反映管理的效果,但并不是说任何指标都是合理的。例如,采用代码行数作为衡量开发人员努力程度的指标就是不合适的,因为个人的编程风格、所采用的编程语言等,都会影响到这个指标的准确性。 在评价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排出所有指标的优先次序。当存在难以直接量化的目标时,可以采用其他易定量化的代用指标。在有多个指标的情况下,必须将其组合成单一的指标。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各种性质截然不同的评价指标硬凑成单一的评价指标,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然后综合得出一个效用值函数。值得指出,这种效用函数在很大程度上是项目管理人员本人对各种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在系统分析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科学地分配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不只是为了获得管理效果的结论,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信息,使项目管理人员易于把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到解决的办法。 5.识别管理过程中的约束 约束是对项目管理在实践中的限制。只有不直接或间接违反约束的管理方法,在实践中才是可行的。它可能是资源的限制、组织体制的束缚、法规政策的界限等等。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实践中面临着各类约束条件,如任意选定或全面照顾,都势必造成整个项目的管理混乱。例如,在某个软件的开发中,严格按照某一技术上的约束去设计,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如果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并不需要如此巨大的投入。因此,项目管理人员要权衡利弊,从项目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必要的时候应放弃此约束条件。 当然,在分析问题阶段不可能一次就把所有的约束都弄清楚,这是一个在管理过程中逐步积累、修正的过程。在项目实施的任何阶段,发现管理的约束,都应该及时加以补充。 三.解决方案的提出 提出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决策者或问题提出人的意见和设想是渠道之一。项目管理人员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可以收集到各种意见。另外,系统分析人员也可以提出若干管理措施。然而,任何一种管理措施的提出和形成都有赖于项目管理人员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项目实践的深刻了解。在一个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开发环境各不相同,客户需求多种多样,这些都无法采用某种固定的管理模式,而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去探索和概括。 在研究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各种因素,每个机会和建议都不要放过。最初难以理解的想法,仔细研究后却可能有理。某项措施可能因为违背了现有政策法规、不符合人们的习惯或超出了人们所能承受的能力而被视为不现实,但并不意味着不值得考虑。如果当作一种潜在的管理措施去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将更有说服力,也许某些有影响的决策者认识到这种措施在其它方面的优点和吸引力,可能改变原来的规定、政策而使看来不现实的措施成为合理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和个人行为对解决方案的影响。项目涉及的各个部门总是期望采取对自己有利的管理方式,而回避那些明知对项目整体有利而对己不利的措施。有许多因素会限制提出好的解决方案的思路。由于偏见,当项目管理人员提出某种解决方案时,这些人可能会毫无根据地认为他们无法按照这种方案去服从管理。而另一方面,该方案也可能得到积极的支持,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们认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获得决策者的支持,否则将由于上层阻力而导致项目的失败。但是,如果只是投其所好,片面地追求满足决策者的意图,也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同样会招致失败的风险。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其工作职责,按照项目的总目标和约束条件,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对解决方案进行严格的筛选,明显不符合项目整体利益的管理方式要删除,或对其内容进行修改。总的说来,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应满足以下特点: 1.适应性:由于项目管理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过程,解决方案应能满足各种情形下对项目提供指导的需求,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它应该都是有效的。 2.可操作性:首先应取得决策者的支持,其次该方案的实施应便于操作,如果为了按照该方案进行管理而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本末倒置了。 3.延续性:项目开发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模块化设计,人员流动大。因此,解决方案也应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在项目成员发生变更、管理体制起变化时,应不受干扰地继续指导项目的正常活动。 4.可靠性:要求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失误,或者出现失误也能尽快恢复正常,而不至于造成很大的损失。这需要建立管理监督机构和信息反馈渠道。 在解决方案的提出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自始至终要注意发掘新的更好的方案,既要谨慎从事又要有勇气提出创造性的建议。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对于项目的成败,这是很关键的。 四.决策 当问题分析清楚之后,就要进行决策。决策就是管理,决策就是决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的决策分析来支持日益庞大和日益复杂的管理活动。决策有个人决策和团体决策、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之分。战略决策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在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基础上,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主观偏好、主观效用和主观概率做出正确决策。决策的本质反映了项目管理者的主观认识能力,因此,就必然受到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近年来,决策分析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系统分析者将各种数据、条件、模型和算法放在决策支持系统中,该系统甚至包含了有推理演绎功能的知识库,便决策者在做出主观决策后,力图从决策支持系统中尽快得到效果反应,以求得到主观判断和客观效果的一致。决策支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起到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的作用。但是,在项目决策实践过程中,被决策对象往往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描述的现象,例如,社会环境和人的行为不可能都抽象成数学模型,即使是使用了专家系统,也不可能将逻辑推演、综合和论证的过程做到像人的大脑那样,有创造性的思维,也无法判断许多随机因素。群决策有利于克服某些个人决策中主观判断的失误,但群决策过程比较长。为了实现高效率的群决策,在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开发方面,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如多人多目标决策理论、主从决策理论、协商谈判系统、冲突分析等,有些应用软件已实用化。有了决策就要付诸实施,实施就要依靠严格的有效的计划。以软件开发为例,为实现项目的开发任务和发展目标,就要制定阶段性的开发计划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条件许可的话,还要按产品组、项目组、开发人员分别制定实施计划。一项大的开发项目,涉及设计、开发、研究和编码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组织大量的人、财、物。这些都需要制订计划来保障。 (转载)
项目管理系统是项目的管理者应用专门管理项目的系统软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它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有谱项目管理软件,自由项目类型进行细分定义,拆解任务,从工期预计、工时预估、人员安排,成本预算这些方面来做里程碑设置从而对工程进度管理。
扶植学术、激励创新、铸造精品、传播知识来源:网络编辑:小文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七夕赠书 | 如何把握自己的爱情,或许它能帮助你》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客服删除。长按二维码加编辑好友人文在线专注于学术出版微信号:humanitybook 微博:@人文在线小文微信:rwzxbook(合作)客服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