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师德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师德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
1、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等同高校发展不相符由于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较为迅速,使得高校内部的许多青年教师在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许多青年教师在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趋向有所不同,在怎样处理竞争关系、功利关系等方面稍有偏颇。而且,存有大部分的青年教师伴有严重的自我主义、拜金主义等方面的思想错误。在工作生活遭遇不快时,会将自身放在首位,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缺乏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为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服务的事业心。
2、青年教师在工作与日常生活等方面合作意识较差团队精神是一种群体内驱力,体现着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战斗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创造团队业绩的重要条件。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呈现竞争化,加之许多青年教师在家中属于独生子女,这就愈发的促使青年教师功利化和自私化。教师同教师的竞争性加强,反而其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比较薄弱。有的教师为了展现自我,无视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与他人在教学上的探讨,导致教学过程脱节孤立、学生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不仅如此,还有的教师的性格比较孤僻,容易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甚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性。
3、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方面缺乏端正的心态由于时代的发展较为快速,教师对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工作带有一定的浮躁情绪,这就使得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叛逆心理。在教学中态度不够严谨,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备课和讲课的过程中投入力度较少。有的时候没有遵守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开展授课工作,在课堂上随便的应对、照本宣科等。在学术研究方面,急功近利,只顾完成研究任务,轻视了教学工作的严谨性。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对策
1、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有关师德师风的理论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民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锻炼的指导思想。高校青年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青年教师的行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才会有意识的改变自身的心态,逐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力度,将优秀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作为自身的发展榜样。高校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进而引导青年教师工作高校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氛围,帮助青年教师转变自身行为与态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行为意识,利用科学的舆论导向来抵制不良师德师风的出现。对于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以此来鼓励青年教师奋发向上。
2、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工作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对师德建设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措施、考核评价、奖励办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青年教师的建设工作,完善相关方面的考核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
三、结论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不断的加大,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伴随着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青年教师逐渐的在教师中比重的加深,显示着我国的高校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且高校教学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教学队伍逐渐呈现年轻化。所以,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质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到的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娇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何来做好幼儿德育这项工作呢?
一、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日常生活、游戏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幼儿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在与同伴及成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的行为准则的,并且在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如:我班在玩“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幼儿轮流当“老师”,模仿老师的动作,回答小朋友的问候“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玩得很开心。又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几种小动物角色,编故事,讲故事,一会当“小鹿”,一会当“小羊”,并把学的礼貌用语也编进了故事里。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收到了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发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实践一定的社会行为,体验一定的社会情感,利用游戏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其他任何形式难以替代的效果。在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自信、关心他人、爱惜公物、不怕困难等品德和行为习惯。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各年龄班德育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行为表现,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就是为实现某项德育内容而组织的教育活动,例如:谈话、讨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春游、劳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幼儿的道德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通过每一次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的积累而逐渐得到发展。比如通过参观图书馆,幼儿亲眼看到一本本图书井然有序地摆在书架上,管理员阿姨辛勤地劳动以及读者安静有序地借阅图书等情景,会深深地体会到秩序的重要性,并更加爱惜图书;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品尝家乡的风味特产,欣赏家乡的民间工艺品,并用绘画、手工及结构材料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风貌……这一系列活动能让幼儿实际地感受到家乡的美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幼儿园应将日常生活、游戏和专门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在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与要求,同时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合力,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
二、教师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教师,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园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良好榜样,我们注意从自身坐起,严于律己,凡事要孩子做道的,自己首先做到,并且经常自我检点,在孩子门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组织幼儿洗手准备吃午饭,突然看到有几名小朋友湿着手还笑嘻嘻地从盥洗室走出来。我当时一气之下把王士年他们三个叫住了,并问他们:“谁让你们这样的?”这时有一个小朋友小声地说:“我看着老师这样我也这样。我一听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原来是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了孩子们,于是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做了检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进一步要求幼儿要讲卫生,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从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应特别重视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人的一举一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一面极好的“镜子”,在这面“大镜子”里,孩子看到了许多。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幼儿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节日、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开展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节日、生日等日子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增强他们的兴趣。在这个时间对幼儿进行教育,能使幼儿易于接受。例如:一年之中有特定含义的节日不少,如:“三八”、“五一”、“六一”“国庆节”、“教师节”等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渠道,除此之外,我们通过举办“企盼奥运成功,为中国健儿加油”等一系列活动,在幼儿心中掀起了爱祖国的波澜。又如:我班的赵凯奇小朋友平时爱骂人,虽经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9月1日是他的生日,在我的反复启发下,他对着全班小朋友保证,从他生日这天起他保证不再骂人,并请别的小朋友监督,果然这天他没有骂人,我因势利导,在班中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坚决改正骂人的毛病。一周后,赵凯奇基本改正了骂人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步培养了幼儿热爱老师及家长,关心小朋友的良好情感。
四、将德育教育寓随机教育中,提高德育水平
随机教育就是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根据情况的变化实施教育。它具体、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
由于幼儿无意注意,无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其注意力易被偶然事物所吸引,所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随人、随地、随物、随时利用各种机会。例如:某幼儿随家长参观了名胜古迹,晨间谈话时可让他和大家介绍,鼓励他把纪念品带给同伴看;进餐时教师可根据不同菜谱向幼儿介绍蔬菜名称及其生长特点;盥洗时向幼儿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在随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切忌空洞说教。如:班上的图书不知被谁撕破,老师没有马上批评指责幼儿,而是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正当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突然中断故事,告诉他们因为图书撕掉一页无法讲下去,请小朋友讨论怎么办?在共同的讨论中,他们懂得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并主动修补了图书。随机教育与幼儿一日生活相伴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并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好幼儿园的德育工作。
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光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好家园的共同教育。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的更快些、更多些。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目前,家庭早期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少家长只注意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的品德培养,这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幼儿行为表现的两面性,在幼儿园是一种表现,而在家庭中却是另一种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不断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情况,同家长一起探讨幼儿德育的方法。力求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一致,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次,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扮演爸爸的刘琦小朋友竟然打了扮演宝宝的刘伟超,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不听我的话,我就打他,在家里我不听爸爸的话,爸爸就打我。”听了他的话,我清楚了他打人的根源,到下午刘琦的父亲来接孩子时,我同他谈心,向他说明了情况,刘琦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表示以后不再打孩子,并希望老师及时同他联系,共同教育好孩子。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的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德育原则,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适时地向幼儿进行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还要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负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把幼儿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一代。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是把德行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高校教师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者,肩负着为国家振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承担着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职责。尤其是占比超过 60%的青年教师,已然成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新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刻不容缓。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1].师风是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倾向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性风范[2].不同时期,师德师风的具体内涵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但究其实质仍是代表了中国的文化传统、理想信念和完美人格。只有把握高校青年教师身份中的文化与道德根据,直面高等教育的深刻变化,剖析高校教师内心的道德窘境,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去综合分析问题的成因,才能逐渐发掘问题的根源所在,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不深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它关系着国家道路和国家命运。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意识形态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席卷着国人的思潮,在中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个别青年教师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淡薄、价值观模糊、政治信仰缺失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他们在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还把这种危险的价值取向传递给意识形态不成熟的学生们,形成的连锁效应不可小觑。物质文明的发达并不代表精神文明的富足,对经济价值的过分追求使得阅历尚浅的青年教师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所迷惑,教书而不育人,失正而无以为范,师德师风下滑,没有起到对学生的行为示范和引领作用,思想道德混乱而不自知。
(二)职业认可度降低,敬业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具有非常良好的素质,忠于并热爱教育事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很多人从事教育的初衷正是基于崇拜和奉献。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如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与实际收入的矛盾,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困难,过度行政化的制度牵制等,使青年教师基于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出现了下滑,有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还因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造成了敬业意识的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的缺乏。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认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讲授,而对学生漠不关心,不积极进取,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方法[3]的创新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对自身职业的认知仅仅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忽视了教育工作对于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哪有利可图就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向哪里投入,不重视个人道德修为和专业知识的精进,忽视自身的道德反思和自省,职业理想缺失。
(三)价值观倾斜,不务正业
有些青年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得失,只强调自我价值以及个人的名利,不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注意构建新型和谐的同事关系,这样会导致价值观的倾斜。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行为,将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在学术上刚愎自用,抑制了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灵感之源[4].有些教师过分热衷于发展第二职业,而不注重本职岗位,将学生看做是自己有利用价值的资源,背弃因材施教。在教学方面,只注重自己的发展,而忽略自己本身的职责所在,缺乏诚信,甚至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求私利。
(四)教师学术诚信缺失,职业良心趋于功利
由于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越来越难,高校青年教师为了完成量化考核的任务,既要抓教学,还要搞科研,承担班导师任务、下企业实践、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当的评价导向,使得有些高校青年教师心浮气躁,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背弃了起码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拉关系,走后门,剽窃科研成果的学术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功利化倾向极为严重。诚实守信也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古人提倡君子要“内修”、“慎独”、“独善其身”,只有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风清气朗,才能唤回师德的温厚馨香。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培养有思想、有抱负,有强烈的创造欲望、敏锐的创新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之人,培养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思想觉悟之人,培养能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实践中创新发展之人,培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实践者。大学的精髓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孜孜不倦的奉献去传承和发扬的。作为承载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希望的青年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才能营造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3 年由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培训,并对高校青年教师应具有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还能增强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强烈而持久的教育兴趣和工作热情,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深的专业知识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仅影响个体的良性发展,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需求。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必将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快速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必将成为社会学习的楷模而重塑教师这一伟大职业神圣的光环。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的养成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内因;政府、社会、学校的合力作用是重要保障,是外因。内、外因只有共同作用,积极配合才能共同推进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水平。在研究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上,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原则,用充满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怀的视角全面透彻的解析事情的本质,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高校青年教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教书育人、求知树德的全过程。第二,提升职业认知,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实现终生学习理念。师德教育的实现和师德教育的提升不可能离开教师的职业角色。青年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深刻挖掘教育职业的本质,从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创新能力、职业道德、高尚品格等方面来雕琢自己,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博学、慎思、笃行,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致力于国家建设,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三,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弘扬优秀师德传统。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内化为自主意识,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师德传统发扬光大,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运行机制。师德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从师德培训、师德评价考核到师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精心设计、严格把控,要将师德建设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拓宽师德培训渠道,创新师德培训模式,科学制定师德的评价考核方式,充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要借助榜样的力量,给予青年教师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通过导师制让青年教师全方位感受优秀老教师的专业造诣、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其次,学校要给予青年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处于高等教育变革期的青年教师普遍感觉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正在逐渐消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理想,很多人过早的出现了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青年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创设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用制度的力量在职业道德上构建充分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最终实现学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再次,学校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以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每个大学都要有自己的气质和精髓,大学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点睛之笔。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5].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乎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振兴的成败。这个课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其实践途径的拓展需要社会、政府、校方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唯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教出德才兼具的学生,教育的本真从来都不是功利性的,青年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才能赢得学生、社会的一致尊重,树立教师职业的光辉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 云。 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的难点与途径探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61-62.
[2] 冉春桃。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177-180.
[3] 龚 克。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0(35):60-62.
[4] 齐卉璇,李运仓。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的误区探析与对策研究 [J].鸭绿江,2015:1383,1434.
[5] 廖 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及建设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可以写"无德无以为师"、“润得桃李春满园”、“德树行风”等等。
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阐述清楚,比如老师是学生的成长路上的源泉,是每一个学生的榜样,榜样若是歪了,那么学生怎么能直立。下面以"无德无以为师"为例。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谢的人,班主任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顾一下她对我们深深地爱!
李老师和蔼可亲,对我们每个同学都非常关心,是我们班同学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李老师工作非常负责,而且经常以身作则。记得前年运动会前,李老师怀孕快生宝宝了,挺着一个大肚子,依然坚持天天给我们上课,每天课间带着我们踏步训练。
炎炎烈日下,我们都累得没有精神,想偷偷懒,但是只要回头看一眼李老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惭愧——李老师挺着个“大西瓜”,腰间系着扩音器,浑身大汗淋漓,嗓子都有点哑了,但是她依然神气十足地坚持着。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们决定一定要拿出百倍的精神来回报她。
终于等到运动会开幕式了,李老师的肚子已经很大很大,大得就像一只大气球快要胀破似的。但是她仍然坚持带队,带领着我们全班同学,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走完整个入场式。那时的李老师就像一只神气的唐老鸭,而我们就像一群可爱听话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率领下,昂首阔步地走进运动场,迎来了全校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李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以德服人的好老师,她那坚强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像腊月的梅花,在寒风凛冽中傲然怒放。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敬佩她,她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分析 ;浅谈学前教育教师师德及教育方法;论师德师风建设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1]教育伦理视阈中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思考[2]浅析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审视及发展探究[3]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4]浅析“互联网+”时代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5]关于加强应用型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6]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7]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思考[8]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策略[9]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构建[10]从教师视角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对教学的意义。.新中国70年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中国德育,2019(18):29-34.[12]范勇,钱晓敏.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05):105-110.[13]王浩,唐爱民.芬兰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及启示[J].中小学德育,2019(09):31-34.[14]王昳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31.[15]盛惠.马克思思想指导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索[J
1.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探究2. 师德与师爱关系的思考3. 教师微笑的妙用4. 教师自我修养的有效途径5.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6.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7. 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8.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更高9. 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论师生沟通的技巧)10. 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11. 对教书育人的思考12. 教师的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论教师身教的作用13. 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14.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15.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1、毕业论文致谢范文(1):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xxx老师。x老师对我论文的研究方向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推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善性意见,投入了超多的心血和精力。x老师对我的帮忙和关怀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还要感谢xx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项目管理专业的授课老师们和所有同学们,大家在xx大学的项目管理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忙,共同度过了一段完美难忘的时光。 此外,还要感谢朋友以及同学们在论文编写中带给的大力支持和帮忙,给我带来极大的启发。也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们,透过他们的研究文章,使我对研究课题有了很好的出发点。 最后,谢谢论文评阅老师们的辛苦工作。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朋友,以及同学们,真是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才得以顺利完成此论文。 2、毕业论文致谢范文(2):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努力,我最后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一无所知,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十分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善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 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潜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期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3、毕业论文致谢范文(3): 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忙过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忙,在论文题目制定时,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题目大方向,但是同时又帮我具体分析使我最后选取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这个具体目标,让我在写作时有了具体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经过老师的帮忙,让我具体写作时思路顿时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李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其次,要感谢帮我查资料的张超同学,后期因为实习的关系,不能随时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此也十分感谢他能抽出时间帮我找的一些外文资料。 4、毕业论文致谢范文(4): 本设计在x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取、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x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xxx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忙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xxxx大学,xxx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致谢一: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到了收获的季节,学生生涯结束有些不舍,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在硕士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培养我的学校表达深深的谢意。感谢我的导师徐学东教授,在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小论文和大论文的撰写工作。徐老师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激励着我努力进取,不断进步。
另外,衷心感谢学院各位老师在我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指导,感谢师兄师姐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感谢师弟师妹在资料收集,数据调查中的热情帮助。感谢山东省财政厅选派的第一书记们和高桥镇的政府工作人员在我实地调研、工作时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和充分的信任,他们是我最大的动力源泉。再一次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致 谢二:
在本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王幼松教授及其夫人张雁副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选题、撰写等工作是在王老师和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张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能够成为两位导师的学生,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幸!
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所有老师!在攻读工程硕士的三年时间里,老师们为我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环境和精心安排,在课堂上的热情授课以及课堂下的谆谆教诲,不仅教给了我一生受益的专业知识,而且传给了我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我将会铭记于心,付诸于专业工作之中。同时,也感谢同班的研究生同学,有你们的陪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精彩纷呈!
衷心感谢我的校外导师许锡雁高级工程师,许先生长期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专业精神,是国内工程造价领域的资深专家,为行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无私奉献!许先生为我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了热心的指导,特别是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仅提供了工程项目案例,而且指导我开展理论和实践分析,帮助我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衷心感谢家人和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要感谢我的妻子,在论文写作的冲刺阶段,妻子在怀孕的情况下不仅鼓励和督促我抓紧论文写作,而且还悉心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让我深深感受满满的幸福!论文完成后我一定会用心照顾好妻子,共同迎接我们小孩的到来!
最后,衷心感谢为论文评阅和答辩付出宝贵时间和辛苦劳动的教授和专家!
致 谢三:
本文是在潘鹏程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研究到论文的撰写及修改倾注了潘老师大量的心血。老师严谨的治学作风、敏锐的思维、宽以待人的崇高品质及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对导师致以最衷心的谢意!
在课题研究中由于我个人素质和学术水平有限,望各位学术朋友、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
感谢抽出宝贵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审的专家们。
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本文写作的老师、同学以及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致谢一:
二十五岁,是一个女性最好的时光。而我,在这最好的时光里,来到了浙大,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路程。三年半的硕士求学生涯逐渐接近尾声,而刚来到实验室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感谢我的导师张英教授,不仅在科研道路上为我们保驾护航,也从生活中对我们给予深切的关怀,教给我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导师的鼓励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学会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迎接挑战。导师的教导是我在浙大求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课题组吴晓琴老师对我实验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指导,感谢章宇老师、陆柏益老师、蒋益虹老师、沈建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门师兄弟、师姐妹在此期间对我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阳光!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能够做你们的女儿,真是一种幸福!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你们让我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学会知足、宽容并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汉子心。
仅以此论文向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老师和亲人们表示谢意!
致 谢二:
时光荏苒,转眼硕士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三年多的时间,首先要感谢导师宋元达教授,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宋元达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宋老师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对我充满了关心,在此向宋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中心和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所有的老师,感谢研究中心张灏老师、陈卫老师、陈海琴老师、陈永泉老师、顾震南老师对课题的关心和帮助,研究中心为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实验平台,研究中心内部形成了严谨的科研环境和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
感谢研究中心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同门们,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感谢已经毕业的张白曦、周永双、杨佳玉、王宇、柏大林、陈思、宋文秀、李敏、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顺顺利利,还有没有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张映曈、唐鑫、赵利娜、戎春驰、季云琪、张鲁宁、栾霄、熊丹、陈晓天、王顺合、王珍、冬冬、莫秋燕、黄露玄,希望你们都能早日毕业,赢得自己理想的工作!
感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庆余老师和戴俊彪老师,还有感谢学院的同学吴超、蔡威、梁旬和何曦,在清华的三个多月,你们给了我实验和生活中的热心的帮助,使得课题的部分实验顺利完成!
感谢英国 Hull 大学的 Colin Ratledge 教授对课题的建议和论文的修改!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学院11级硕士班的所有的`同学们,和你们一起努力奋斗很开心!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兄长的默默支持才让我走到了现在,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衷心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同学、朋友和亲人,愿你们一生平安,美满幸福!
致 谢三:
致谢这一章久久未能落笔,思量处,心潮起伏,几经波折,一路走来,无论是艰辛和曲折还是胜利与喜悦,无不是对我身心的巨大考验和洗炼;忆往事,历历在目,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虽未下笔,泪却涌出……就在五年前,我怀揣一颗坚强心和对学业的执着梦想在家人、老师和朋友的美好祝福声中踏上攻读硕士的征程,这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是我刚开始的想法,随着学业的不断深入,使我对读博的动机和意义乃至于人生的思考都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其中尤其在经历过迷茫、沮丧、无助甚至绝望,以至到后来的柳暗花明、拨云见日,凡此种种,犹如昨天,就在眼前!正如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治学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论文即将脱稿、学业即将完成之际,感谢所有一路陪伴我、鼓励我、关心我以及磨炼我的人,同时也感谢自己,因为经历,所以成长,所有点滴都将化为我生命里每个精彩华章的音符,值得我永远珍藏!在这里我现在可以自豪的向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交上一份聊可欣慰的答卷!
感谢我的导师郭本恒教授在科研道路上给我的关怀和启迪:郭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方式、雷厉风行做事风格、无不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感谢陈卫教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给予的关怀和帮助,陈老师开阔扎实的研究视野、严谨认真的治学思想、热情周到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学生如自己儿女般的关心和帮助,都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我,更让我领悟了“师父同源”的真谛;感谢张灏教授对实验的指导:张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创造性的学术思维方式、积极乐观态度都将使我受益终生。三位老师的教诲,让我如沐春风,使我终生难忘,受用终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艾连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立题、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的进程以及论文的写作,艾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艾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学术思维以及正直的做人处事态度都将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衷心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提供的实验平台,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的老师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吴正钧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在研究思路、试验技能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支持。同时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的刘振民、龚广予、高红艳、韩瑨、陈臣、杭峰、陈万义、徐晓芬、游春苹、季红、周方方、刘景、刘翠平、高彩霞、韩梅、肖扬、周慧芳等老师的大力关心和帮助。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技术中心赵建新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特别感谢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吴胜芳老师和顾小红老师给予的帮助;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吴艳老师在实验、论文写作与投稿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大连工业大学的妥彦峰老师在细胞培养实验中的指导和学习上的鼓励。感谢师弟吴江和贾宏信在实验中的鼎力相助,清晰记得在华理大罐发酵,通宵夜战,处理发酵液的情景。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技术中心的田丰伟老师、刘小鸣老师、王刚老师、张秋香老师、范大明老师和张白曦老师给予的帮助。
感谢山东发酵设计院的刘建军院长、赵祥颖研究员和田延军高工,他们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我的长辈,给予了诸多帮助。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陈磊硕士在多糖形貌观察研究中给予的有益的建议和结构解析中给予的帮助,感谢江南大学生工学院的张洪涛老师,是他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学术研究的执着,风趣的谈吐,深深的感染了我,鼓励我积极面对困难,寻找解决方法。感谢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刘登峰老师,同为一个战壕的战友,互相支持、鼓劲和加油,共同完成学业。
感谢众多同学和师兄妹们给予了诸多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同门的师弟和师妹们:吴江、贾宏信、俞涵丽、何一薇、齐沙沙、于瑞莉、赵时玮、李瑞君、姚晶、孟春、文丽霞、张暘阳、刘玉娟、黄宜、张欢欢、蒋宇、王帅帅的关心和帮助,和你们一起度过的学习生活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感谢陈佩、郉家溧、李向菲、胡斌、杨波、翟齐啸、李树、王宗敏等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由于长期不在学校,学校中的事情没少麻烦诸位。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这么多年来给予的理解、支持和无私的爱。感谢我的父亲,是他的启蒙,使我和微生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六七岁孩童时就朦胧接触到“酵母”、“三角瓶”、“发酵罐”等名词,以及到后来的高考填报专业,从此与“菌宝宝”的小生物打起交道,成为我学习和工作的主角;感谢我的母亲,是她的宽容和理解,成为我无话不说的朋友:在低谷时开导我,鼓励我;特别要感谢我的爱人王富华,感谢他默默的付出、理解、支持和鼓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征程即将起航……谨以毛主席此句诗词与所有好朋友共勉!再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磨炼、促我成长的朋友们,祝福所有给予我关爱的亲人、师长、朋友,祝你们健康,幸福!
可以写"无德无以为师"、“润得桃李春满园”、“德树行风”等等。
写作思路: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阐述清楚,比如老师是学生的成长路上的源泉,是每一个学生的榜样,榜样若是歪了,那么学生怎么能直立。下面以"无德无以为师"为例。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值得我尊敬和感谢的人,班主任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顾一下她对我们深深地爱!
李老师和蔼可亲,对我们每个同学都非常关心,是我们班同学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李老师工作非常负责,而且经常以身作则。记得前年运动会前,李老师怀孕快生宝宝了,挺着一个大肚子,依然坚持天天给我们上课,每天课间带着我们踏步训练。
炎炎烈日下,我们都累得没有精神,想偷偷懒,但是只要回头看一眼李老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惭愧——李老师挺着个“大西瓜”,腰间系着扩音器,浑身大汗淋漓,嗓子都有点哑了,但是她依然神气十足地坚持着。这一切,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们决定一定要拿出百倍的精神来回报她。
终于等到运动会开幕式了,李老师的肚子已经很大很大,大得就像一只大气球快要胀破似的。但是她仍然坚持带队,带领着我们全班同学,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走完整个入场式。那时的李老师就像一只神气的唐老鸭,而我们就像一群可爱听话的小鸭子,在“鸭妈妈”的率领下,昂首阔步地走进运动场,迎来了全校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李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以德服人的好老师,她那坚强的性格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就像腊月的梅花,在寒风凛冽中傲然怒放。所以,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敬佩她,她是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1.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探究2. 师德与师爱关系的思考3. 教师微笑的妙用4. 教师自我修养的有效途径5.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6. 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7. 论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8.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为什么更高9. 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论师生沟通的技巧)10. 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和时代提升11. 对教书育人的思考12. 教师的身教是学生成长的阳光(论教师身教的作用13. 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14.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15.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以德树行风 用爱暖校园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有哪些?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的内容。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3、幼儿的德育养成APP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4、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及改变策略
5、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浅析幼儿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7、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
8、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9、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10、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11、幼儿园语言教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12、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3、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14、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15、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16、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17、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18、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19、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21、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22、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23、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24、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25、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2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29、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30、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31、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2、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33、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34、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35、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36、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37、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39、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40、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41、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42、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43、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44、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45、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46、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47、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48、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49、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50、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51、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52、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53、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54、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55、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56、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57、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58、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9、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60、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61、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62、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3、神话传说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64、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初中,些什么论文,你学的知识一部分后来要完全被推翻,写了也没有用,应该先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到了大学再说。
1.中文摘要(1)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字符。(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个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好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2.英文摘要(1)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两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空字符;(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WORDS”,其后为关键词用小写字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打标点符号。3.目录目录二字为小二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开始页码(小四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1章、、等数字一次标出。4.前言“前言”二字为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二字之间控一字符。5.正文:1XXX--章级层次三号黑体居中排,段前段后各行;节级层次四号黑体左起排,段前段后各行;小节级层次四号楷体左起排,段前行;或条款层次小四号宋体左起;(1)XXX(小四号宋体,接排)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22磅,标准字距。6.图图题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5号宋体。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方角标出文献来源。图号以章为单位顺序编号。标号在图下方。7.表格表格按章顺序编号,表格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标号在表上方。8.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排列。公式序号按章顺序排列。标号在公式同行右对齐。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欣赏论文题目:浅谈我国机械制造发展现状和前景趋势摘要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度的有效指标之一,是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行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国际市场竞争现象越演越烈,如何将高科技融入机械制造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现状;趋势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机械制造的系统性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感应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以及新开发材料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对产品的设计,销售网络、组织管理等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现代技术运用。机械制造技术需要将传统的制造加工技术与现代科技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将制造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过程。机械制造的综合性机械制造技术不仅局限于机械加工制造的本身过程,它的产品面向整个市场,并且涉及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销售以及售后的各个环节,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机械制造的终极追求是产品投放进市场后的应用情况,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体现了市场竞争要素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就是产品生产率,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矛盾已经逐渐向质量、时间和成本三者综合考虑的矛盾。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可以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2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管理模式落后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实现计算机系统代替人为管理,并且尤其重视对体制的改革和生产流水线模式的更新。已经全面提出了精益生产、高效生产、准时生产的管理思想,但由于我国进入信息时代时间较短,对于先进管理模式还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对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运用并不广泛,还是以人为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自动化技术落后与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相比较,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国还没有掌握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设计的产品方案相对较为落后,仅仅是简单利用自动化技术,目前还无法真正做到将机电进行有机结合;其次,我国使用的机械自动化还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并且,已有的自动化的设备数量太少,导致我国自动化整体水平较低;第三,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还相对较为落后,还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机械自动化发展进度较为缓慢;最后,我国的机械种类选择的局限性比较大,质量也无法达到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使用的范围也不够普遍、广泛。因此,我国的机械自动化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发展潜力巨大。3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网络化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融入网络化是工业机电设备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网络技术普及的市场大环境下,监视技术与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就是机械制造的产品,因此,将机械自动化融入网络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局域网络技术还将运用到大量的家电设备中,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的生活模式,正常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这也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以智能化为依托,发展实用型机械自动化技术人类的社会进步一直伴随对智能的开发,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会随着人类社会进步的脚步进行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与传统机械制造自动化最大的区别,也是工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体现在控制论的基础上运用生理学、运筹学、心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进行人工智能模拟、自动编程、人机接口和对话,在加工过程中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决策,从而取代部分人类脑力劳动,对人类的职能进行收集,从而达到更高的控制目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层次的发展是未来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的智能化机械自动化技术应当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实际需要作为导向,采取与之相应的自动化方式进行生产,只有将企业发展需求作为核心原则进行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才能将机械自动化技术产生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取得高效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新材料为支撑,进行绿色化发展随着社会环境受到各方的关注,绿色化发展是工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工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依靠掠夺环境资源进行自我发展,但地球上的能源有限,不能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工业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从而改变高投入低收入的局面,必须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所以,必须保持生态环境与机械制造发展的平衡,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光机电一体化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及机械技术交叉融合的光机电一体化发展是现阶段很多高新企业以及高新设备的基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实现机械一体化产品的基础,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生产出高功能水平、高附加价值的机械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激光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光能驱动等等均是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4结语机械自动化产业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直接影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发展的繁荣时期,对机械制造的产品需求还在持续加大,但是落后的生产技术限制了我国机械产品输出,因此,应当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被不断应用在机械制造生产活动中,极大程度地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和研究,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篇二 浅析机械加工精度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机械加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根据其机械加工的特点,分析3机械和2误差操作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完善其机械加工精神。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 1 概述 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 作业准确程度说的是部件被作业后真实的长宽高等数据和计算中给出的具体数值之间是否相互合理。这两者之间的具体差距被叫做加工误差。文章主要从这两方面加以分析探讨,从而了解机械加工的作业方法及其原理。 原始误差 因为加工的各种模具与部件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统称工艺系统。这些因素都是非确定因素,主要包括几何误差和动误差两种。 探究作业准确度的手法 逐个元素剖析与整体剖析。 2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加工原理误差 作业原理不准确性说的是运用了相似的作业行动或者是差不多的作业刀具实施作业而导致的不准确性。 机床的几何误差 机床制造不准确、组装不准确和在实际运用中有损坏,都和作业的准确程度密不可分。这中间说的是主轴实施作业、导轨直线作业与传动链作业的不严密。 主轴回转误差。它指主轴每一个时间段的作业弧度、力度都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它具体被分为以下几种: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角度摆动。使得主轴作业存在不精确的具体元素主要在于主轴的不精确、轴承的不精确、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还有就是和轴承相互作业的部件不精确和作业过程中因各种元素导致的变形。主轴作业准确度勘测方法:千分表勘测法与传感器勘测法、增强主轴作业精度的方法有:增强主轴零件的制造,减小部件空隙,运用稳固尖顶支撑。 导轨误差。械器导轨在现实运用中是一个缺一不可的部位,它的制造与组装的准确度都与械器的作业精度有关。它的不准确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会让作业在水平、垂直、作业行进的方向都存在着误差。 传动链。传动链作业的不精确说的是里面关联传动链两头作业的部件相互作业时所产生的误差。普通是把传动链首尾转角的不严密来做考量。降低传动链作业不精确性的手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小传动链;减小传动链组装的角度;增强传动链首尾相互连接的制造准确度;在传动链中依照具体的比例增加的基础考量每个传动组件的比例;使用校正装置。 刀具误差 不管哪一种刀具在作业的时候,难以避免的会出现破损,这就会致使作业成果的大小与形态发生细微变化。准确抉择刀具原料,有效地确定刀具具体参数与作业量,确切的保护与维护刀具,适时的运用冷冻液等,都可以在最可能的程度上降低刀具实际上的破损。如果觉得需要还应运用填补方法对刀具磨损的部位实施填补。 装夹和夹具误差 部件组装在夹具上实施械器作业的时候,这个作业程序中导致作业准确程度受损的元素具体有:定位不准确、夹紧程度不准确、对刀不准确、夹具在械器上组装和作业程序中的不准确。 3 工艺体系的作业不准确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基础理念。器械作业工艺体系在切削力、传动力、惯性力、动力、夹紧力这些外力之下,必定会产生一定变化,从而使其削刃和工件间的位置产生了变化。 工件刚度。工艺体系中要是工件硬度跟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例很低的话,在外力的压力下,部件因为硬度不够而导致的变化对作业准确性作用非常大,这中间的具体变化能够根据相关的物理公式来计算。 刀具硬度。作业小孔径或深孔,刀杆硬度不好,刀杆承受外力形变导致作业准确度不好。这个具体的形变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物理公式计算。 机床硬度。机床部件计算并没有合理的计算方式。现在还是依赖试验来断定。机床零件形变和承压不成线,加载弧度与卸载弧度不一样。这两个弧度之间的面积便是加载与卸载作业中消耗的力,它具体损耗在摩擦力的作用与接触作用之下。实施多次卸载作业,这两个角度最后很可能合在一起,这种形变在这个过程中消失。跟机床零件硬度息息相关的元素:连接的面触碰形变的作用,硬度不强的部件,部件间的空隙与磨差力的作用。 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由于工艺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误差。由于切削力变化引起的误差。由于夹紧变形引起的误差。其它作用力的影响 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提高接触刚度,提高工件刚度,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合理装夹工件以减少夹紧变形。 工艺系统的受热变形 基本概念。引起工艺系统受热变形的有系统内部热源(切削热和摩擦热) 和外部热源。切削热是由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弹性、塑性变形及刀具与工件、切削间的摩擦所产生的,它由工件、刀具、夹具、机床、切屑、切削热及周围介质传出。摩擦热主要是机床和液压系统中的运动部分产生的外部热源主要是环境温度辩护和热辐射的影响。 减少和控制热变形的主要途径。减少热源的发热。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减少热变形,采用对称结构,合理选择机床部件的装配基准。加速达到工艺系统的热平衡状态,控制环境温度。 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 残余应力是指外部载荷去除后。仍残存在工件内部的应力。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毛坯制造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冷校直带来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合理设计零件结构,对工件进行热处理和时效处理,合理安排工艺过程。 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在工艺系统中,工件、刀具在机床上的互相位置精度,是通过调整机床、刀具、夹具或工件等来保证的。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测量误差 零件在加工时或加工后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方法、量具精度以及工件和主客观因素都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4 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途径 直接减少误差 直接减少误差法在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在查明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之后,设法对其进行消除或减少的方法。 误差补偿法 误差补偿法,就是认为的造成一种新的原始误差,去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固有的原始误差,从而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均分原始误差法 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表面,还可以采取在不断试切加工过程中,逐步均化原始误差的方法。此法过程为通过加工使被加工表面原有误差不断缩小和平均化的过程。 误差转移法 误差转移法实质上是将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和热变形等,转移到不影响加工精度的方向去。 参考文献 [1]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吴玉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汪尧.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J].科技信息,2004. [4]张亮峰.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与实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看了“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两篇”的人还看: 1. 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 2. 高级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 3. 机械工程师论文范文 4. 职称论文范文 5. 机电工程师职称论文(2)
数控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数控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查看。
[1]郑贞平,黄云林,黎胜容.中文版数控仿真技术与应用实例详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王明红.数控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道宏.数控技术.浙江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印) 数控宏程序编程技术一本通.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廖效果.数控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杜君文,邓广敏.数控技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7]董玉红.数控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徐元昌.数控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9]倪祥明.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0]孙志孔,张义民.数控机床性能分析及可靠性设计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系统设计(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2]张亚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3]陈学翔.数控铣(中级)加工与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4]肖军民.UG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经典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5]周晓红.数控铣削工艺与技能训练(含加工中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6]陈炳光,陈昆.模具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7]唐利平.数控车削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8]朱勇.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19]关雄飞.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0]周虹.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1]刘虹.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2]张士印,孔建.数控车床加工应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3]叶俊.数控切削加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4]顾德仁.CAD/CAM与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教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25]李柱.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6]张若锋,邓建平.数控加工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7]卢万强.数控加工技术(第2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8]鲍海龙.数控铣削加工中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9]刘昭琴.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0]周芸.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31]江剑锋.CAD/CAM与数控机床加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32]高彬.数控加工工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数控加工工艺(第三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4]周芸.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3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数控加工基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36]关颖.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项目式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7]施晓芳.数控加工工艺.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8]殷小清,黄文汉,吴永锦.数控编程与加工-基于工作过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9]漆军,何冰强.数控加工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0]姚屏,徐伟.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1]裴炳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2]田春霞.数控加工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3]顾京.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编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4]王亚辉,任宝臣,王金贵.典型零件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方法解析. 北京:4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6]陈志雄.零件数控车削工艺设计、编程与加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7]赵显日.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8]赵先仲,陈俊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9]贾慈力.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0鲁淑叶,辜艳丹.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1]韩建海.数控技术及装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弘海.汉英数控技术词典.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徐弘海.数控机床刀具及其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李金伴,马伟民.实用数控机床技术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胡占齐.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数控技术.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谢晓红.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第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7] 刘永久.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吴石林,杨昂岳. 数控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编程与操作技术. 湖南. 湖南科学出版社 ,2008.
[9]伍端阳.数控电火花切割加工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0]李立.数控线切割加工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孙德茂.数控机床逻辑控制编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2]赵鸿,余世超.现代刀具与数控磨削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3] 逯晓勤. 数控机床编程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赵东福.UG NX数控编程技术基础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5] 康亚鹏.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编程应用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教师用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17]何雪明,吴晓光,常兴.数控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8] 关雄风.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王志明.数控技术.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20] 黄国权.数控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1]张福润,严育才.数控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2]田林红.数控技术.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3] 张建钢,胡大泽.数控技术.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4]朱晓春.数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5]林宋.田建军.现代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6]叶蓓华.数字控制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7]陈志雄.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8]廖效果.数字控制机床.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9]周济,周艳红.数控加工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30]张建钢,胡大泽. 数控技术.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1]廖效果,朱启逑. 数字控制机床.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2]明兴祖 .数控加工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3]王宝成 .数控机床与编程实用教程.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4]刘淑华. 数控机床与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35]方祈.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9.
[3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1]吕斌杰,高长银,赵汶.华中系统数控车床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刘宏军.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3]梁训,王宣,周延佑.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机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3.
[4]吴祖育,秦鹏飞.数控机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42.?
[1]徐亮.浅析数控机床的故障及完善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56-57.
[2]薛福连.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处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4):54-55.
[3]徐亮.浅析数控机床的故障及完善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56-57.
[4]刘瑞已,李平化.数控机床参数故障的维修技巧[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5):79-81.
[5]薛福连.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处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4):54-55.
[6]杨文彬.瑞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1]方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王爱玲等,《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白恩远等,《现代数控机床伺服及检测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任建平等,《现代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修》,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王爱玲等,《现代数控机床实用操作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6]周济,周艳红.数控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9.
[7]艾兴等.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5.
[8]谬效果.数控技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9]周永俊.MasterCAM铣削/车削应用指南.清化大学出版社,2002,4.
[10]于春生.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11]胡友树.数控车床编程、操作及实训.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8.
[12]黄道业.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操作及实训.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8.
[13]郑盛新.数控机床与编程加工习题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8.
[1]彭烨.数控车床操作技术分析[J].硅谷,2011(5).
[2]田海超.数控车床操作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6).
[3]姚雪莲.浅谈数控车床操作技术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
[4]秦晓寅.数控车床操作中的撞车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4(21).
[5]李莹,吴成义.复杂零件在数控车床加工的工艺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A19):158.
[6]宋理敏,李俊川.复杂椭球部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4):132-134.
[7]刘仁春,袁维涛.提升数控机床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效率[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3(14):12-14.
[1]张士科.数控装置的可靠性评估[d].东北大学2011.
[2]罗戍.鞋楦曲面数控加工运动控制方法与仿真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
[3]沈振辉.挖掘机动臂结构智能优化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1.
[4]洪玫.鞋楦曲面重构及数控加工仿真[d].福州大学2005.
[5]陈剑雄.基于嵌入式linux现场总线型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d].福州大学2006.
[6]刘鹏.三坐标测量机非刚性效应运动误差及建模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2.
[7]丁贤利.双面中心孔数控机床设计[d].南昌大学2014.
[8]张秀娟.基于dnc技术的数控车间网络化改造项目研究[d].南昌大学2014.
[9]郭文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控加工网络实训室项目研究[d].南昌大学2014.
[10]韩明礼.精密数控机床静压导轨的设计及fluent分析[d].东北大学2011.
[11]刘志学.高速电主轴矢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12]杨波.动力伺服刀架转位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2.
[13]臧运峰.五轴加工中心球头铣刀切削力建模及对加工质量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11.
[14]宋旻昊.数控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改造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2.
[15]贾文彬.vmc650五轴联动(立式)数控加工中心液压系统可靠性评价[d].东北大学2011.
[16]刘冬.鞋楦曲面建模及其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d].福州大学2003.
[1]洪永学,余红英.基于s3c2440的u-boot启动分析[j].科技信息.2012(24).
[2]卢汉辉.蓄电池组充电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谢芬,潘丽,刘守印.基于qt/e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软键盘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2(05).
[4]黄克.电动旅游车蓄电池组均充管理系统研究[d].贵州大学2009.
[5]朱德新,王爽.信号和槽机制的研究与应用[j].才智.2011(35).
[6]张波.蓄电池组分布式单体充电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9.
[7]张方辉,王建群.qt/embedded在嵌入式linux上的移植[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07).
[8]张晓冬.国内外蓄电池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2(03).
[9]张艳峰.蓄电池组无线监控系统的网关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0]陈璇.用于长脉冲磁体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1]陈洪圳.蓄电池组智能在线监测与活化系统研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12]齐焱焱.基于电力通信网的蓄电池组集中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13]张波.蓄电池组综合测试系统中变流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14]牛泽田.蓄电池组充放电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1.
[15]黄先莉.蓄电池组无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故障检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6]王磊.u-boot从nandflash启动的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0(05).
[17]李鸿博.电动汽车蓄电池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
[18]王丰锦,邵新宇,喻道远,李培根.基于socket和多线程的应用程序间通信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0(06).
[19]''smanual.
[20].
[21]yuang-shunglee,.
[1]肖明.从emo2009看现代数控系统技术发展[j].机械工程师.2009(12).
[2]郭容光.开放式数控系统及其集成状态监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余道洋.开放式数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
[4]张剑.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江苏大学2003.
[5]indramotionmtx数控系统和mtxmicro[j].金属加工(冷加工).2009(15).
[6]田军锋,马跃,吴文江,王锐.利用rcs库实现数控系统模块间的.通信[j].微计算机信息.2009(19).
[7]董靖川,王太勇,徐跃.基于数控流水线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06).
[8]李淑萍,张筱云.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11).
[9]史旭光,胥布工,李伯忍.基于圆整误差补偿策略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研究与实现[j].机床与液压.2008(11).
[10]何均,游有鹏,王化明.面向微线段高速加工的ferguson样条过渡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8(17).
[11]孔德仁,何云峰,狄长安编着.仪表总线技术及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郭德响.一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江苏大学2009.
[13]潘子杰.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软plc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
[14]彭亚娜.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
[15]袁晓明.基于组件技术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江苏大学2007.
[16]戴文明.基于量子框架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17]钱增磊.自动磨刃机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8]吴长忠.面向网络化制造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
[19]杨林,张承瑞.基于时间分割的前加减速快速插补算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09).
[20]张园,陈友东,黄荣瑛,魏洪兴,邹勇.高速加工中连续微小线段的前瞻自适应插补算法[j].机床与液压.2008(06).
[21]严彩忠.ccmt2008:中国数控春天畅想曲[j].伺服控制.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