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们,NSFC的几个申报代码(二级代码)有的当年没有立项,有的两年才有一项立项。这种情况是没有人申请吗?有没有大佬明白这个中标机制,即是不是只有一个具体代码下的项目才会直接竞争?还是一级代码整体竞争排序?这种立项少的代码三无人员有机会
每日一问:联合基金出结果了吗?答辩都过去快2个月了
已知国自然、省自然的标书是不能重复的,求问:今年已经中的博后面上标书还能拿去申明年的省自然吗???
如题
RT
最后一年申请青基了,希望今年能有好消息,散6188金币祈福
有遇到过吗?这钱怎么支付?
海外博士青年人才(40周岁以下) 1.博士学位 2.提供近三年的海外工作证明(能证明在外海工作的证明就可以,邮件、合同、工资都可以) 奖励个人100万,联合申报企业100万 海外博士创新型人才(40周岁以上) 1、海外博士及副高以上的
昨天知道面上审二停一政策取消了,感觉竞争压力更大了。本来想着自己三无人员,虽然侥幸中了青基,手里有五六篇一区二区文章。但一想到自己就是个小副高,和一众大佬包括自己导师抢面上,感觉就是天方夜谭,觉得申请和买彩票没啥区别,上年纪了,越来越想
网传消息:杰青、优青和青年项目全部面向港澳开放,申请条件和评审流程保持一致,同台竞争,择优资助。会怎样?影响大吗?
文科生太难了!感恩!
各位大佬:如果是讲师职称,23年刚中青基,24年,是否有资格申请面上。会不会受到职称限制?
国自然青年或面上项目基金委找评审专家时,主要是根据申请人选择的申请代码1、申请代码2、研究方向、关键词还是本子题目?还是这几个都会考虑,都会考虑时以哪个为主呢?谢谢!
基金委这两年一直在折腾改革,但是唯有广大科研人关心的公开公正问题毫无进展。立项结果不公开,立项数据也不公开,一直开倒车。评审是先看名字,所谓的打招呼只是表面问题,根本是学术利益交换。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的关系也需要厘清,会议评审不透明,会
看某公众号上说国自然面上申请两年不中停一年的政策取消了,真的假的,有知道小道消息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