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要是看不到科研简历,那就挺公平吧
看到名字,单位,什么都有的,确实。双盲可能最公平,但是小圈子文化也严重,大同行又怕不懂,都复杂的,要不基金委早就解决的
是呀,其实也不可避免,现在科研公司那么多,也有买卖标书的,人家不看简历无法判定这是你自己研究的项目啊。
全部信息可以看到的,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首先,专家在评审前签回避承诺书;2.发到专家的申请书也会过滤掉学历背景交叉的申请者;3.若发现有需回避的申请书,需主动退回基金委重新分配。
科研简历是你研究基础最直接的体现……
今年没有回避学历背景交叉
问题是,如果不看科研简历,如何判定你的科研能力。譬如,可以写学校能提供xxx设备;如果,你的学校没法提供,算不算作“假”平台呢?若无科研简历,这个该如何确认呢?其次,学校差异从某种角度来讲(特别是青年基金)就验证了科研人之间的科研实力差异。所以,科研简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看科研简历才不公平呢。
能看到啊,看不到,科研经历也搞不清楚啊
128 浏览 5 回答
199 浏览 2 回答
121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3 回答
274 浏览 10 回答
341 浏览 7 回答
150 浏览 4 回答
221 浏览 4 回答
249 浏览 2 回答
299 浏览 2 回答
244 浏览 4 回答
203 浏览 4 回答
185 浏览 7 回答
148 浏览 4 回答
248 浏览 5 回答
327 浏览 4 回答
173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4 回答
139 浏览 5 回答
302 浏览 5 回答
134 浏览 4 回答
230 浏览 4 回答
226 浏览 4 回答
159 浏览 4 回答
95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