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国家可以考虑增加小额面上与青基项目,单个支助3、5万样子,增加国家项目支助数量,如果完成得好再持续资助或者提升资助额度,这样更有利于更加广泛的选拔和发现真正的人才。也利于缓解青年博士面非升即走的焦虑。 衡量完成好坏的标准是包括:论文及其引用,专利,github开源可用性,成果转化等方面 [ Last edited by lillllllll on 2023-8-17 at 13:45 ]
多了就不值钱了,就会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出来。
怎么样算完成的好?谁来评价? 搞到最后还是乱七八糟。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根本没有足够数量的专家去客观评价一个科研工作的价值和质量。
大家都有就不值钱了。到时会有新的指标,比如经费50万以上的基金才算。
3万的项目经费。。。国家还不如直接把钱拨给学校发工资呢。
好多人都不在乎这个钱,在乎这个名,更直接点说不是为了职称进步估计好多人也不参与申请这个了
小额面上3,5万肯定不行吧?至少全额的一半
真有这种小额项目,很快学校就会出文件,光拿这个也升不了,还得走
这跟资助多少钱没关系,这是国内狼多肉少的本质决定的,就算有了小额资助,到时候竞争还是这么激烈,没鸟用
大家都能拿青年和面上的时候,非升即走就要求重点了
谁在乎这些钱呀,无非是一个必须的门槛罢了还没一个横向多
问行政那帮人,有这种项目,考核认不认不就行了
还可以考虑增加自筹经费,中了就找投资人要钱
资源就那么多,有的人拿到,就必然有人拿不到
不大可能,这是在放低标准
物以稀为贵
95 浏览 4 回答
130 浏览 4 回答
288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3 回答
316 浏览 3 回答
332 浏览 7 回答
208 浏览 3 回答
224 浏览 4 回答
237 浏览 3 回答
268 浏览 3 回答
135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3 回答
131 浏览 4 回答
113 浏览 3 回答
276 浏览 3 回答
230 浏览 10 回答
199 浏览 3 回答
98 浏览 4 回答
289 浏览 3 回答
112 浏览 4 回答
128 浏览 4 回答
101 浏览 3 回答
130 浏览 5 回答
84 浏览 5 回答
272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