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以前在中科院某所工作了四年,申请了四次国家青年基金一直没中,去年换工作到了省属高校,今年35岁压哨最后一次机会成功。感谢所有人。
自我感觉还是本子质量最重要,以前在中科院,没有大团队,自认为平台好会加分,本子就是跟着做的项目走,四年换了三个主题,说实话平台还是有点作用,专家的第一印象和遇到领域熟人的概率更大一些,但是中科院以团队各自为战的特点加上大家都很忙,导致本子一直没啥创新点。来到省属高校以后,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对国家项目极为重视,本子写完后课题组、青年联盟、学院三次评审,每次找了多位不同领域专家给把关提意见,自己也认为本子质量一步一步提高,最后虽然还有些小遗憾,但是感觉真的是写的最好的一次。基金提交完成后放榜之前没找任何专家,并且没收到任何专家的提前通知消息,直到最后一刻才在基金委系统里查到。
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自身本领过硬,本子质量优秀,相信专家,平台差一点也能有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