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91年,成果一般,有9篇SCI,5篇2区。 本来博士毕业了就想找个小地方,结果老师要我换方向做博后。2年了,博后基金和国自然连个毛也没上,每每想到基金就痛苦万分,精神焦虑。领导意思是让我再做一站。有必要么??拿不到基金就要失业,就要走人。真的是完全不想干了。
成果很优秀了,坚持就是胜利。
太卷了,少数人掌握着大多数资源,人家是正循环,有钱平台也好文章也好,然后也就是更加有钱
遵从内心,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人生苦短啊,别勉强自己做些不想做的事情。
做博后为何不换一个大佬,积累人脉呢,真心不建议在做一站
做博后要么去国外高产组搞大文章,要么到国内大佬处积累人脉为基金准备,留着自己导师组里不就是白给他打工吗?
楼主可有主意了。。我建议换
先找个稳定的工作吧,个人建议
去企业做研发也挺好
9篇sci都没拿到基金?
快跑吧
坚信明天会更好!
做博后也要换个平台啊
成果很好啦,再坚持一下吧
再坚持一下。
建议先找个坑吧
楼主啥方向呀?你们方向没有一区期刊吗
一条道走到黑 别半途而废
加油
哪个领域?
直接走,趁着年轻还能有个好去处。
加油加油
挪一挪,转一转,碰一碰运气
听从内心吧
还有三次机会怕啥,不过确实不建议再博后了
91的还有机会啊,本子反馈意见怎么样?
年轻人得干啊,我现在快五十了,真的无所谓了
成果浪费了,成果有时效的吧,及时止损?
一堆二区及以下论文没什么用,要有一区论文。论文数量是够了,但是质量偏低。以后不要发这种级别的论文了,要突破,要发高质量论文,要形成代表作!
是幸存者偏差,实际上学校里有一半的老师没有任何基金,国家基金和省基金,年轻人立志做科研,科研有大科研和小科研,大科研有大的玩法,小科研有小的玩法
除非你去企业或者进铁饭碗编制,在任何高校,都不可能不搞科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02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5 回答
298 浏览 5 回答
351 浏览 6 回答
217 浏览 2 回答
357 浏览 3 回答
229 浏览 5 回答
143 浏览 5 回答
161 浏览 3 回答
272 浏览 5 回答
207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5 回答
317 浏览 5 回答
283 浏览 3 回答
241 浏览 3 回答
96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6 回答
226 浏览 4 回答
279 浏览 9 回答
289 浏览 5 回答
80 浏览 5 回答
159 浏览 3 回答
327 浏览 4 回答
193 浏览 4 回答
82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