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的老板竟然6年拿到3个面上项目,2016,2018,2020三年,很是羡慕,虽然没有重点、重大,也不是人才项目,但是连续三年隔年一个面上还是有实力的体现。请问大佬,有没有了解类似这种情况,如何能提升六年拿到三个面上的成功率?3个本子的研究内容是像三部曲一样,研究内容逐渐深化或者偏向转化应用?
主要是后台刚刚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就是后台硬呗,还如何
二本学校,有拿到4个国基金的;还有同年同时拿到青年和面上的。
其实,弱化或摒弃“几乎唯项目,特别唯国J级项目”,如今的现象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高校了破除唯项目这一唯,结果变成了唯国家自科基金了。
但是那个老师后来搞重点一次,重大一次都失败了
6年3个面上确实有实力,也不是单纯有GUANXI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别总当自己外宾
你说的是你自己吗6年3面确实挺牛的
为什么破?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能行也不行 破来破去,还不是人说了算
好好写本子吧。只要有亮点、有创新,6年3个不难。本人年轻时,也曾怨天尤人,没有看到自己的短板!后面才开窍! 10年5个,你信吗?
说一下吧。见过一个很好的朋友,没有任何关系,很实干的那种人,连续拿了2个面上,而且是两个不同的口子。第三次申请面上时,三个评委全部给了很好的评语,但其中一个明确指出,该申请人已经有两个在研项目xxxx,导致第三次没拿到。但我这个朋友说,这第三个本子写的无可挑剔,成果也很好。
可以啊,以独立单位,发几篇韩春雨那种级别的期刊就妥了,每篇的方向都能申请几个基金
因为这些需要更强大的后台
哎,想是想
不是我啊,只是探讨一种可能性:没有后台的人是不是可以通过好好规划自己的研究方向,纯靠打磨本子和搞成果,通过六年拿3个面上的方式往人才方向靠拢
209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4 回答
358 浏览 3 回答
107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7 回答
299 浏览 2 回答
261 浏览 8 回答
329 浏览 7 回答
216 浏览 3 回答
275 浏览 2 回答
184 浏览 5 回答
283 浏览 7 回答
349 浏览 3 回答
134 浏览 3 回答
150 浏览 6 回答
82 浏览 7 回答
258 浏览 3 回答
231 浏览 8 回答
191 浏览 8 回答
306 浏览 5 回答
315 浏览 3 回答
113 浏览 6 回答
170 浏览 9 回答
327 浏览 6 回答
223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