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之前似乎听说过要慎用“回避专家”,请问如果填了回避专家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作为三无人员有些担心… 现在是不是只要在申报的时候填上回避人的名字跟单位就可以了,不用单独提交回避原因? 感谢各位大佬!
没有负面影响,我每次申请书都会填写回避的专家,拿过3个基金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寡头垄断,项目评价结果受人情影响干扰极大,大牌教授及其弟子极易获得基金支持,其他人则异常困难,二八效应显著,评审公平性、资金使用效率没有保障。建议将累计影响因子(第一/通讯作者且第一单位)÷经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基金资助总额)作为一项参考指标,避免经费过度流向学术寡头。搞毕业制度,一生仅限拿2个面上,鼓励往上走,让面上真正成为面上。学新西兰搞摇号,严格限项,节约评审资源、避免人情干扰,扩大资助面,力保公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冲突就得回避,这是国基金比省基金更文明之处
现在都是电子版应该没什么副作用了,以前交纸质版的时代回避信息是在申请书中,听说过一个八卦不小心把回避信和申请书一起寄给专家,更滑稽的是这个专家其实大多数时候还是很支持这个申请人的。
看过一个说法是如果上会的话别人就会知道回避专家,但是也看到说全程保密的… 就很迷茫
dd自己,我想问的主要是由于个人矛盾想要回避某位专家的情况……
我填过一次,结果以后交年度基金报告的时候本子上给你印一个(拒评专家)的mark,给科研处的给骂了一顿,说对医院有影响,我的个去
注重并提高投入产出比,想法是对的
哈?还会这样?
136 浏览 7 回答
347 浏览 5 回答
106 浏览 10 回答
282 浏览 8 回答
316 浏览 9 回答
311 浏览 7 回答
232 浏览 10 回答
212 浏览 3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339 浏览 5 回答
220 浏览 5 回答
219 浏览 5 回答
273 浏览 4 回答
197 浏览 8 回答
351 浏览 2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
268 浏览 7 回答
288 浏览 5 回答
120 浏览 4 回答
201 浏览 3 回答
155 浏览 4 回答
131 浏览 6 回答
273 浏览 5 回答
147 浏览 8 回答
357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