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陨石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陨石论文发表

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学科带头人徐伟彪教授、李晔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了一块特殊的来自普通球粒陨石母体的熔融残余;这块陨石形成于太阳系的早期,约4546 ± 34 Ma年前。研究团队推测,太阳系早期的冲击作用于未完全冷却的小行星有利于这类陨石的形成。

普通球粒陨石通常被划分为3-6型,变质程度从3型到6型递增;此外,还有少量的具有熔体结晶结构或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岩石,这部分岩石被称为熔融体或者7型岩石。

前人的研究显示结晶于熔融体的普通球粒陨石(如PAT 91501和MIL 05029)主要显示以下特征:

研究团队发现LL7 NWA 11004陨石发育以下特征:

图1. NWA11004的背散射图像。(a-b)PMO-0390未发生角砾化,(c-d)PMO-0391由角砾化部分和未角砾化部分组成(两者由虚线分开)。橄榄石-Ol,辉石-Pyx,斜长石-Pl。

图2 NWA 11004低钙辉石和高钙辉石的TiO2 vs. Al2O3单点投图。其他数据点来自McSween and Patchen (1989), Brearley and Jones (1998), Ruzicka et al. (2005), Mittlefehldt and Lindstrom (2001), Gastineau‐Lyons et al. (2002), and Tait et al. (2014)

此外,NWA 11004的低钙辉石显示波状消光-马赛克消光冲击特征,记录发生在熔融事件之后的冲击碰撞事件(冲击等级为S4)。磷酸盐的207Pb/206Pb年龄为4546 ± 34 Ma(图3),代表了此次碰撞事件的时间。这说明,NWA 11004的部分熔融事件发生在4546 ± 34 Ma之前。

图 3 (a) NWA 11004 磷酸盐的Tera- W asserburg U-P b反向谐和图. (b) NWA 11004 磷酸盐的207 Pb/ 206 Pb 加权平均年龄

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假设球粒陨石母体发生热变质(26Al是主要热源)并形成洋葱层结构,6型球粒陨石在整个小行星母体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的~70-80 vol.%,其峰期变质温度大概为~900-950℃,不足以在静压条件下使硅酸盐发生熔融 (Kessel et al., 2007; Mare et al., 2014)。

但是,近期的研究发现存在少量形成于太阳系初期的7型球粒陨石(如PAT 91501和MIL 05029的Ar-Ar年龄大约为4.46-4.53 Ga,NWA11004的磷酸盐207Pb/206Pb年龄为~4.55 Ga;Friedrich et al., 2017; Garrison & Bogard, 2001; Ruzicka et al., 2015; Trieloff et al., 2003);这些岩石的矿物晶体参数特征以及矿物化学特征均记录了高温过程(Ruzicka & Hugo, 2018)。球粒陨石母体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1)在太阳系形成最初的~10-20Myr,冲击碰撞频率相对较高(Bottke et al., 2015; Ciesla et al., 2013; Davison et al., 2013);

(2)在太阳系形成最初的~30-40Myr,球粒陨石母体尚未完全冷却,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可能可以达到~850–950°C(Bennett & McSween, 1996; Ciesla et al., 2013)。假设变质温度为500-950℃的5-6型普通球粒陨石受到冲击作用,只需要升高100-500℃便可发生熔融 (Tait et al., 2014)。 目前发现的7型陨石大部分都是熔融结晶或固态重结晶形成的,而NWA 11004是一块熔融残余,对进一步研究球粒陨石母体早期热演化以及冲击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及类地行星先导专项骨干成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李晔博士和骨干成员徐伟彪研究员

该成果获得了中科院行星科学先导B项目(XDB41000000),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十三五”技术预先研究空间科学项目(D020202和D02030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3060, 41773059, 41873076和41803051)等的经费支持。

李晔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助理研究员 天体化学 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类地行星先导专项成员

徐伟彪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天体化学 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学术带头人

Li, Y., Rubin, A. E., Hsu, W., & Ziegler, K. (2020). Early impact eventson chondritic parent bodies: Insights from NWA 11004, reclassified as an LL7 brecc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Planets,125,e2019JE006360.

Bennett, M. E. III, & McSween, H. Y. Jr. (1996). Revised model calculations for the thermal histories of ordinary chondrite parent bodi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31(6), 783–792.

Bottke, W. F., Vokrouhlický, D., Marchi, S., Swindle, T. D., Scott, E. R. D., Weirich, J. R., & Levison, H. (2015). Dating the Moon‐forming impact event with asteroidal meteorites. Science, 348(6232), 321–323.

Ciesla, F. J., Davison, T. M., Collins, G. S., & O'Brien, D. P. (2013). Thermal consequences of impact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Meteoritics &Planetary Science, 48(12), 2559–2576.

Davison, T. M., O'Brien, D. P., Ciesla, F. J., & Collins, G. S. (2013). The early impact histories of meteorite parent bodi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48(10), 1894–1918.

Friedrich, J. M., Ruzicka, A., Macke, R. J., Thostenson, J. O., Rudolph, R. A., Rivers, M. L., & Ebel, D. S. (2017). Relationships among physical properties as indicators of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or post‐shock thermal annealing in ordinary chondri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3, 157–174.

Garrison, D. H., & Bogard, D. D. (2001). 39Ar‐40Ar and space exposure ages of the unique Portales Valley H‐chondrite. In Paper presented at 32nd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No. 1137). Houston, TX.

Kessel, R., Beckett, J. R., & Stolper, E. M. (2007). The thermal history of equilibrated ordinary chondri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ral maturity and temperatur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1(7), 1855–1881.

Mare, E. R., Tomkins, A. G., & Godel, B. M. (2014). Restriction of parent body heating by metal‐troilite melting: Thermal models for the ordinary chondrit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49(4), 636–651.

Ruzicka, A. M., & Hugo, R. C. (2018).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 study of seven heavily metamorphosed chondrites: Deformation systematics and variations in pre‐shock temperature and post‐shock annealing.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34, 115–147.

Tait, A. W., Tomkins, A. G., Godel, B. M., Wilson, S. A., & Hasalova, P. (2014). Investigation of the H7 ordinary chondrite, Watson 012: Implications for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ype7 meteori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34, 175–196.

Trieloff, M., Jessberger, E. K., Herrwerth, I., Hopp, J., Fléni, C., Ghélis, M., et al. (2003). Structure and thermal history of the H‐chondrite parent asteroid revealed by thermochronometry. Nature, 422, 502–506.

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这一个细小的偶然,为后来地球出现生命埋下了第一颗“种子”。地球诞生生命的亿万年之后,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1971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填制1∶200000沈阳地质图时,根据群众报矿线索,在沈阳市浑南区李相镇馒首山、滑石台山(现已更名陨石山)等地找到一些“黑石头”。经过辽宁省地质局的勘探、取样、化验,确定“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为超镁铁质岩,但与吉林石陨石、俄罗斯库纳斯克石陨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当时,地质勘探小分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张海亭。他并没有因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的论断和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而放弃研究,他坚信这些黑石头是古代天外来客——陨石。此后,经过无数次的化学、物理分析,经过同位素测定,并请专家、学者鉴定,其论断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在1997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上,发表了《沈阳古陨石》科学论文,为这些默默无闻的黑石头,验明正身。这些天外来客并非远亲,而是地球的近邻,科学研究发现,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里就是陨石的故乡,19亿年前,一颗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的残余部分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受热炸裂成几块,落到浑南区李相镇滑石台村、馒首山以及苏家屯区等几个地方。陨石将地壳砸出几个大深坑,并形成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经过十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变迁,部分陨石随地壳隆起露出地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山。其中一块古陨石体积155×50×60m,重量达200余万吨,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陨石。◆19亿年前陨落的“天外来客”今天,在沈阳市浑南李相镇至姚千户镇近三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二十个陨石集中区。其中陨石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独特的不允许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区,是一个庞大的“自然博物馆”,是研究陨石彗星乃至整个太空宇宙的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也是浑南、乃至辽沈地区知名度颇高的旅游度假地。站在陨石山下,我们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也许就是这十九亿年前发生在浑南地区的陨石雨——这些天外来客们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火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科学家在外星陨石上发现了水还有有机物,这也许代表着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上可能也生活着有生命的物体。

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位于火星与木星间数百岩石行星带中的西弥斯24号(24 Themis)是一颗被薄冰包裹着的行星。它是颗跨度达一百二十五英里(约二百公里)的最大主带行星。

天文学家利用太空总署位于夏威夷的红外线射电望远设备分析了岩石的反射光谱,发现光谱中包含了水冰的频谱,同时,还含有有机物的频谱。来自美国诺克斯维尔市田纳西州大学乔希·埃默里说:“我们检测显示有机物是复杂的长链分子,随着陨石坠落到荒芜的地球上,这将极大推进生命的起源”。

“令人惊讶的是行星表面的水冰蒸发得很快。”埃默里博士补充说:“西弥斯二十四号内部的水冰非常丰富,这可能意味着其它更多的行星都有这种现象。行星上的冰能为我们解开地球上水从何而来这一谜团。”

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这一个细小的偶然,为后来地球出现生命埋下了第一颗“种子”。地球诞生生命的亿万年之后,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1971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填制1∶200000沈阳地质图时,根据群众报矿线索,在沈阳市浑南区李相镇馒首山、滑石台山(现已更名陨石山)等地找到一些“黑石头”。经过辽宁省地质局的勘探、取样、化验,确定“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为超镁铁质岩,但与吉林石陨石、俄罗斯库纳斯克石陨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当时,地质勘探小分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张海亭。他并没有因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的论断和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而放弃研究,他坚信这些黑石头是古代天外来客——陨石。此后,经过无数次的化学、物理分析,经过同位素测定,并请专家、学者鉴定,其论断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在1997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上,发表了《沈阳古陨石》科学论文,为这些默默无闻的黑石头,验明正身。这些天外来客并非远亲,而是地球的近邻,科学研究发现,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里就是陨石的故乡,19亿年前,一颗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的残余部分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受热炸裂成几块,落到浑南区李相镇滑石台村、馒首山以及苏家屯区等几个地方。陨石将地壳砸出几个大深坑,并形成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经过十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变迁,部分陨石随地壳隆起露出地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山。其中一块古陨石体积155×50×60m,重量达200余万吨,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陨石。◆19亿年前陨落的“天外来客”今天,在沈阳市浑南李相镇至姚千户镇近三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二十个陨石集中区。其中陨石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独特的不允许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区,是一个庞大的“自然博物馆”,是研究陨石彗星乃至整个太空宇宙的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也是浑南、乃至辽沈地区知名度颇高的旅游度假地。站在陨石山下,我们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也许就是这十九亿年前发生在浑南地区的陨石雨——这些天外来客们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火种

陨石科研论文与发表

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这一个细小的偶然,为后来地球出现生命埋下了第一颗“种子”。地球诞生生命的亿万年之后,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1971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填制1∶200000沈阳地质图时,根据群众报矿线索,在沈阳市浑南区李相镇馒首山、滑石台山(现已更名陨石山)等地找到一些“黑石头”。经过辽宁省地质局的勘探、取样、化验,确定“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为超镁铁质岩,但与吉林石陨石、俄罗斯库纳斯克石陨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当时,地质勘探小分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张海亭。他并没有因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的论断和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而放弃研究,他坚信这些黑石头是古代天外来客——陨石。此后,经过无数次的化学、物理分析,经过同位素测定,并请专家、学者鉴定,其论断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在1997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上,发表了《沈阳古陨石》科学论文,为这些默默无闻的黑石头,验明正身。这些天外来客并非远亲,而是地球的近邻,科学研究发现,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里就是陨石的故乡,19亿年前,一颗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的残余部分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受热炸裂成几块,落到浑南区李相镇滑石台村、馒首山以及苏家屯区等几个地方。陨石将地壳砸出几个大深坑,并形成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经过十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变迁,部分陨石随地壳隆起露出地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山。其中一块古陨石体积155×50×60m,重量达200余万吨,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陨石。◆19亿年前陨落的“天外来客”今天,在沈阳市浑南李相镇至姚千户镇近三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二十个陨石集中区。其中陨石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独特的不允许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区,是一个庞大的“自然博物馆”,是研究陨石彗星乃至整个太空宇宙的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也是浑南、乃至辽沈地区知名度颇高的旅游度假地。站在陨石山下,我们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也许就是这十九亿年前发生在浑南地区的陨石雨——这些天外来客们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火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其实我认为19亿年前地球上有什么,我估计有的东西非常的少,就是有点草和树,还有海洋里的一些微生物。因为那时地球刚刚的诞生,没有什么东西。还处于繁殖生长期时候,就是树和草。

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这一个细小的偶然,为后来地球出现生命埋下了第一颗“种子”。地球诞生生命的亿万年之后,人类成为这个星球的主人。1971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局区调队填制1∶200000沈阳地质图时,根据群众报矿线索,在沈阳市浑南区李相镇馒首山、滑石台山(现已更名陨石山)等地找到一些“黑石头”。经过辽宁省地质局的勘探、取样、化验,确定“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为超镁铁质岩,但与吉林石陨石、俄罗斯库纳斯克石陨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当时,地质勘探小分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张海亭。他并没有因黑石头没有开采价值的论断和一些“权威学者”的反对而放弃研究,他坚信这些黑石头是古代天外来客——陨石。此后,经过无数次的化学、物理分析,经过同位素测定,并请专家、学者鉴定,其论断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在1997年北京国际地质大会上,发表了《沈阳古陨石》科学论文,为这些默默无闻的黑石头,验明正身。这些天外来客并非远亲,而是地球的近邻,科学研究发现,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条小行星带,这里就是陨石的故乡,19亿年前,一颗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的残余部分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受热炸裂成几块,落到浑南区李相镇滑石台村、馒首山以及苏家屯区等几个地方。陨石将地壳砸出几个大深坑,并形成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经过十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变迁,部分陨石随地壳隆起露出地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山。其中一块古陨石体积155×50×60m,重量达200余万吨,是世界上现已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陨石。◆19亿年前陨落的“天外来客”今天,在沈阳市浑南李相镇至姚千户镇近三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二十个陨石集中区。其中陨石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独特的不允许人类活动改变的自然区,是一个庞大的“自然博物馆”,是研究陨石彗星乃至整个太空宇宙的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也是浑南、乃至辽沈地区知名度颇高的旅游度假地。站在陨石山下,我们可以展开无限的遐想,也许就是这十九亿年前发生在浑南地区的陨石雨——这些天外来客们为我们带来了生命的火种

安徽大学陨石研究论文发表

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学科带头人徐伟彪教授、李晔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了一块特殊的来自普通球粒陨石母体的熔融残余;这块陨石形成于太阳系的早期,约4546 ± 34 Ma年前。研究团队推测,太阳系早期的冲击作用于未完全冷却的小行星有利于这类陨石的形成。

普通球粒陨石通常被划分为3-6型,变质程度从3型到6型递增;此外,还有少量的具有熔体结晶结构或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岩石,这部分岩石被称为熔融体或者7型岩石。

前人的研究显示结晶于熔融体的普通球粒陨石(如PAT 91501和MIL 05029)主要显示以下特征:

研究团队发现LL7 NWA 11004陨石发育以下特征:

图1. NWA11004的背散射图像。(a-b)PMO-0390未发生角砾化,(c-d)PMO-0391由角砾化部分和未角砾化部分组成(两者由虚线分开)。橄榄石-Ol,辉石-Pyx,斜长石-Pl。

图2 NWA 11004低钙辉石和高钙辉石的TiO2 vs. Al2O3单点投图。其他数据点来自McSween and Patchen (1989), Brearley and Jones (1998), Ruzicka et al. (2005), Mittlefehldt and Lindstrom (2001), Gastineau‐Lyons et al. (2002), and Tait et al. (2014)

此外,NWA 11004的低钙辉石显示波状消光-马赛克消光冲击特征,记录发生在熔融事件之后的冲击碰撞事件(冲击等级为S4)。磷酸盐的207Pb/206Pb年龄为4546 ± 34 Ma(图3),代表了此次碰撞事件的时间。这说明,NWA 11004的部分熔融事件发生在4546 ± 34 Ma之前。

图 3 (a) NWA 11004 磷酸盐的Tera- W asserburg U-P b反向谐和图. (b) NWA 11004 磷酸盐的207 Pb/ 206 Pb 加权平均年龄

在太阳系形成早期,假设球粒陨石母体发生热变质(26Al是主要热源)并形成洋葱层结构,6型球粒陨石在整个小行星母体所占比例最大,大约占的~70-80 vol.%,其峰期变质温度大概为~900-950℃,不足以在静压条件下使硅酸盐发生熔融 (Kessel et al., 2007; Mare et al., 2014)。

但是,近期的研究发现存在少量形成于太阳系初期的7型球粒陨石(如PAT 91501和MIL 05029的Ar-Ar年龄大约为4.46-4.53 Ga,NWA11004的磷酸盐207Pb/206Pb年龄为~4.55 Ga;Friedrich et al., 2017; Garrison & Bogard, 2001; Ruzicka et al., 2015; Trieloff et al., 2003);这些岩石的矿物晶体参数特征以及矿物化学特征均记录了高温过程(Ruzicka & Hugo, 2018)。球粒陨石母体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1)在太阳系形成最初的~10-20Myr,冲击碰撞频率相对较高(Bottke et al., 2015; Ciesla et al., 2013; Davison et al., 2013);

(2)在太阳系形成最初的~30-40Myr,球粒陨石母体尚未完全冷却,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可能可以达到~850–950°C(Bennett & McSween, 1996; Ciesla et al., 2013)。假设变质温度为500-950℃的5-6型普通球粒陨石受到冲击作用,只需要升高100-500℃便可发生熔融 (Tait et al., 2014)。 目前发现的7型陨石大部分都是熔融结晶或固态重结晶形成的,而NWA 11004是一块熔融残余,对进一步研究球粒陨石母体早期热演化以及冲击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及类地行星先导专项骨干成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李晔博士和骨干成员徐伟彪研究员

该成果获得了中科院行星科学先导B项目(XDB41000000),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十三五”技术预先研究空间科学项目(D020202和D02030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3060, 41773059, 41873076和41803051)等的经费支持。

李晔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助理研究员 天体化学 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类地行星先导专项成员

徐伟彪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天体化学 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学术带头人

Li, Y., Rubin, A. E., Hsu, W., & Ziegler, K. (2020). Early impact eventson chondritic parent bodies: Insights from NWA 11004, reclassified as an LL7 brecci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Planets,125,e2019JE006360.

Bennett, M. E. III, & McSween, H. Y. Jr. (1996). Revised model calculations for the thermal histories of ordinary chondrite parent bodi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31(6), 783–792.

Bottke, W. F., Vokrouhlický, D., Marchi, S., Swindle, T. D., Scott, E. R. D., Weirich, J. R., & Levison, H. (2015). Dating the Moon‐forming impact event with asteroidal meteorites. Science, 348(6232), 321–323.

Ciesla, F. J., Davison, T. M., Collins, G. S., & O'Brien, D. P. (2013). Thermal consequences of impact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Meteoritics &Planetary Science, 48(12), 2559–2576.

Davison, T. M., O'Brien, D. P., Ciesla, F. J., & Collins, G. S. (2013). The early impact histories of meteorite parent bodi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48(10), 1894–1918.

Friedrich, J. M., Ruzicka, A., Macke, R. J., Thostenson, J. O., Rudolph, R. A., Rivers, M. L., & Ebel, D. S. (2017). Relationships among physical properties as indicators of high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or post‐shock thermal annealing in ordinary chondri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3, 157–174.

Garrison, D. H., & Bogard, D. D. (2001). 39Ar‐40Ar and space exposure ages of the unique Portales Valley H‐chondrite. In Paper presented at 32nd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No. 1137). Houston, TX.

Kessel, R., Beckett, J. R., & Stolper, E. M. (2007). The thermal history of equilibrated ordinary chondri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ural maturity and temperatur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1(7), 1855–1881.

Mare, E. R., Tomkins, A. G., & Godel, B. M. (2014). Restriction of parent body heating by metal‐troilite melting: Thermal models for the ordinary chondrite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49(4), 636–651.

Ruzicka, A. M., & Hugo, R. C. (2018).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 study of seven heavily metamorphosed chondrites: Deformation systematics and variations in pre‐shock temperature and post‐shock annealing.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34, 115–147.

Tait, A. W., Tomkins, A. G., Godel, B. M., Wilson, S. A., & Hasalova, P. (2014). Investigation of the H7 ordinary chondrite, Watson 012: Implications for recog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ype7 meteorite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34, 175–196.

Trieloff, M., Jessberger, E. K., Herrwerth, I., Hopp, J., Fléni, C., Ghélis, M., et al. (2003). Structure and thermal history of the H‐chondrite parent asteroid revealed by thermochronometry. Nature, 422, 502–506.

欧阳自远院士负责国内地下核试验选场与综合效应研究,爆后验证成功,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月球科学、比较行星学和天体化学研究,是国内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陨石是太阳系的“考古”样品,是构成地球的初始物质,是太阳系平均化学组成的代表,是孕育生命起源的胚胎,是行星际空间的天然探测器。陨石中铀(U)、钍(Th)、钾(K)、锇(Os)、铼(Re)、铷(Rb)、锶(Sr)、钐(Sm)和钕(Nd)同位素组成的测定与年龄计算,提供了元素的起源、星云形成、星云凝聚、行星形成、撞击事件的一系列时标,给出了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时间序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坠落事件——1976年吉林陨石雨事件,给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时机,中国组织了以欧阳自远教授为首的由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参加的一个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对吉林陨石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入而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学、矿物学、化学组成、有机质、年代学、同位素、热、宇宙线辐射、天体力学、碰撞演化史等方面,并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密切合作,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有关吉林陨石论文百余篇)。经过多年的探索,欧阳自远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吉林陨石多阶段宇宙线暴露模式和吉林陨石形成演化模式。目前在陨石学研究领域该模式已成为一个经典模式,并被各国科学家广泛引用。在陨石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与规律,先后开展了高空(33—38公里)、海底和地层中的宇宙尘,以及月球岩石等地外物质的研究,进而结合太阳系各行星的探测成果,进行比较行星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模拟。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进行,又开展了地球历史中地外物体撞击诱发气候和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过程的研究,并从地球原始不均一性的形成与演化探讨全球构造演化与成矿控制。这些自成体系的研究工作,力图构筑起中国天体化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继续,又及时地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升华。1988年,他完成了著作《天体化学》。正如国际同行专家评价的:“从世界范围的观点来看,这部《天体化学》是独一无二的”、“在西方,还没有在广度和权威性方面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著作出版”。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欧阳自远的刺激很大,他决定从核物理研究转向天体研究。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有关部门将那块石头送到了研究天体学的欧阳自远这里。“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对于这些,我们当时都一无所知。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希望我们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欧阳自远接着说:“仅研究这0.5克石头,我们共发表了40篇相关文章,最终我们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由于许多国家宣布进行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欧阳自远从1994年起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在这之前,1992年前后就已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当时为了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将其永远“烙”在月球上。但中央认为,“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最后被否决了。后来,“863计划”专家组请欧阳自远递交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到了1994年,专家组通过了欧阳自远的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经费。这是中国人花在月球上的第一笔钱。直到2003年底,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经过从科学目标的确定到工程立项近10年的准备之后,欧阳自远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EPSL和GCA都是很好的期刊。有个说法,地质学四大期刊:geology、journalofpetrology、EPSL、GCA。当然,这个说法不全面,像Economicgeology和journalofstructuregeology也是很好的。EPSL是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EPSL)是面向整个地球和行星科学界研究人员的领先期刊。它发表简洁、令人兴奋、影响广泛的文章(“信件”)。它的重点是物理和化学过程,地球和行星的演化和一般特性——从它们的深层内部到它们的大气层。EPSL还包括一个前沿部分,其中包括由领先专家邀请的关于及时主题的高调综合文章,为更广泛的社区带来前沿研究。;GCA的全称是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发表关于陆地地球化学、陨石学和行星地球化学的广泛主题的研究论文。期刊范围包括:1)气体、水溶液、玻璃和结晶固体的物理化学2)火成岩和变质岩石学3)地球大气、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中的化学过程

月球陨落论文发表时间

可能是因为有什么东西把月球给挡住了,就像月食一样不过这次是一种可以完全覆盖月球的东西把月球都给挡住了。

月亮,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体,它悬挂在闪烁的群星之中,鹤立鸡群。

它没有太阳的炽热夺目,只是散发温文尔雅的月光,驱赶黑暗。正因此月亮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同时也是古代寄情写文的好题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在古代,人们虽然没有现在的强大科技去仔细探索研究月亮,但是古人还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对月亮进行了很多规律的总结。

月亮的盈亏,预告了潮汐的大小,月亮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

我们都知道除非天气原因,月亮被乌云遮挡,不然月亮在一个月当中,除了新月,也就是农历初一左右,月亮大致与太阳同侧,月亮正对着地球的日半球,夜半球整夜都看不见月亮。其余时间我们正常都能够用肉眼直接观看到月亮。

但是若有一天,月亮突然之间消失了,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和害怕?

在900年前,也就是公元1100年5月,当时的欧洲人确实发现月球“消失了”几个月,一位观测者用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语写的《彼得伯勒纪事报》记录了这场来自千年前异象:

“(当年)5月的第5个晚上,月球在傍晚时分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此后,月球的亮度逐渐减弱,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几个夜晚,月球最终消失在天空中,大地一片黑暗。”

更加惊奇的是,在月球最终消失之后,天空中仍然能够看到闪闪发光的星星,这表明月球似乎确实是“消失”了。

为何一颗在天空中如此明亮的星体,会突然之间消失不见呢?而为何其他星星依旧清晰可见,这一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人们,直到现在的科技发展,人们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它。

在5月16日,《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古生物学、气候学家SébastienGuillet和他的团队对900年前月球消失的原因给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火山是罪魁祸首。

通过对南极冰核样本和格陵兰岛树木年轮数据的研究。

研究小组指出,在1108年到1113年这段时间的冰核样本中发现了火山物质沉积物,这说明突然消失的月球可能是“被遗忘的”火山活动所导致。

火山爆发后向天空喷射了大量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在天空中停留数年,产生了所谓的平流层气溶胶层,它由微小的粒子组成,在让明亮的星光穿透月球的同时遮蔽了月球暗淡的光芒。

并且,该研究小组还参考了古代关于农作物歉收和恶劣天气的记录,这也可能是由于大气中的火山灰和大面积的火山碎屑沉降造成。

最终,科学家顺藤摸瓜,发现公元1108年8月发生的日本浅间山(Mount Asama)火山爆发,可能是导致当时格陵兰岛冰芯中硫含量异常增多的原因,其喷发物遮天蔽月,最终导致了在欧洲地区发生了月球“凭空消失”事件。

当然也有可能在多个地点有多次未记录在案的火山喷发,但关于这个具体细节目前还没有定论。

《月球陨落》是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帕特里克·威尔森、哈莉·贝瑞、约翰·布莱德利等主演,国际联合制作的科幻灾难电影,于2022年1月31日在美国洛杉矶首映,同年2月4日全美上映,2022年3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延长放映至6月24日[15]。该片讲述了月球突然偏离运行轨道,即将撞上地球,而人类为了避免浩劫,决定派遣一支小队前往太空,试图探究月球失控原因的故事。2022年7月,2022年度第六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月球陨落》。

2058年。根据MOSS(片中人工智能)的提示,《流浪地球》的故事将发生在2058年,月球陨落的时间也是2058年。《流浪地球》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出品,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领衔主演的科幻片。

月球陨落论文发表时间多久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不是随时想法就可以发的,需要杂志社安排版面,如果下个月版面没,那么只能再往后安全了。省级、国家级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1-3个月准备我们都知道,省级国家级别的刊物算是普刊,它也是职称发表的起跑线,相对来说,从期刊的选择到发表成功收到刊物的时间不需要很久,有些刊物快的话基本1个月左右就收到刊物了,慢点的话也就3个月左右,但是前提是你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并确定版面了。这里还牵扯到论文的投稿数量问题,如果一个刊物虽然说是普刊,但是在业内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向其投稿的作者肯定不会少,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通知了。核心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5-10个月准备除了刚讲过的普刊准备时间因素外,如果你自己投稿核心期刊,那么时间方面更是不能用月份单位来形容了,即使是通过代理来投稿,也只是让你的论文更早的呈现在编辑面前,从审稿修改到录取至出刊也需要5个月左右。具体的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个核心期刊的每期刊载量是有限的,这就犹如是一个独木桥,都想过去,但是木头只有一根。此时你就需要珍惜编辑看到你论文的机会,用大量的时间来提高自己论文的创新度和针对性,杂志社编辑那里论文如海,如果编辑连你的第一段都没看完就关闭了,可想而知,机会就是这么浪费的,即使编辑能读完你的论文,也不代表就通过,可能论文还需要修改和润色,这种情况也可能会重复的修改来达到要求,这样一去一来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1、想要拿到杂志,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周期是1-3个月左右。 下面再讲一下其他的发表注意事项,更多发表细节可加我而已贰贰叁期叁叁久。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 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有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 6、在整体出版环境变化的的过程中,期刊的版面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这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提前准备发表,不仅更放心,也更加省钱!提早发表论文的优点 发的越早您的文章在网上的点击率越高,引用率越高,对您评职更有利,还能加印象分。再说还能提升您的知名度. 这边写作需要较长的周期时间 现在发表需要一个月以上见刊 上网时间需要90个工作日后 网上才能显示您的论文 提前发表的好处 1丶提前一年发表更有说服力。 2丶评职时会加2-3分的印象分。 3丶出刊后上期刊网,网站上点击率高也会加分。 4丶发表完文章后可安心去考计算机和英语。 5丶每年都有高峰期,赶上高峰期会拖延发表时间,耽误评职。 6丶例如中高级工程师至少要发表2--3篇文章,提早发表可放在不同期的期刊上,更有说服力,同一期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有的地区会无效。所以分期发表是有好处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