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说是顶级。
《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nature柳叶刀没有可比性。1、《自然》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发表。《自然》每周刊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的、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其是少数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曾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2、《柳叶刀》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Elsevier协同出版。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Wakley所创刊。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Analytics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这几年,“糖”似乎变成了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各种精致大V、健身博主天天喊着吃糖毁一生,拒不吃糖的生酮饮食也成了许多减肥人士奉为圭臬的存在。 但其实, 关于糖的风险,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 50年代,美国科学院发现,饮食中有导致冠心病的两大“疑凶”:一个是脂肪和胆固醇,另一个就是饮食里添加的糖分——像调味用的白糖、红糖、蜂蜜、糖浆,甚至果泥、果酱、浓缩果汁等等,统统都有罪。 但奇怪的是,很快,关于糖的危害的声音便越来越弱。 到80年代时,几乎所有人 都相信,糖是无辜的,脂肪和胆固醇才是健康杀手。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悄悄动作,只为让人们吃下越来越多的糖。1943年,世界仍在二战的硝烟里摸索着未来。 那一年,意大利无条件投降,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 那年的糖,是可以拿来“炫富”的金贵玩意儿。在美国,一磅(差不多9两)糖的价格,足可以买一加仑(差不多4升)牛奶。更重要的是,光有钱未必能吃到糖,还必须有“糖票”。即便如此,糖依然供不应求。 媒体只好发动宣传,号召大家少吃糖。 同样是在这一年,一个和“糖”息息相关的机构悄然成立了。它叫做糖业研究基金会,也就是未来的 美国糖业协会 。它的背后,是美国的整个制糖产业。 它不关心战乱,也不在意炫富。 它找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安塞尔·基斯(Ancel Keys)教授,悄悄给了他 36000美元 (差不多等于 现在的约27万美元 ),请他研究“人体中糖的代谢”。 基斯拿了钱,但他之后最主要的研究却并不是糖的代谢。 毕竟,要让一样东西看起来更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其它的东西看起来更差。就像咱们小时候,决定你爸妈认为你有多优秀的,往往是“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秀程度。 对糖来说,也是如此。 基斯对糖的重大贡献,就是提出了“脂肪有害”的理论。 他说,脂类(脂肪和胆固醇)正是导致冠心病的元凶。 当时,科学家们正为冠心病的饮食原因争论不休,不光脂类日子不好过,糖也一样遭到了质疑,糖业大佬们因此颇为头疼。但糖业研究基金会的老大亨利·哈斯(Henry Hass)却从基斯的理论中看到了难得的商机。哈斯的计划,是推崇低脂饮食。 因为在当时的美国饮食里,脂肪提供了大概40%的热量,低脂饮食要把脂肪热量的比例降到20%。所以,这20%的热量差额,当然得通过吃点儿别的找补回来!因此,哪种食物能占据脂肪空出的这20%热量的江山,哪种食物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就能攫取更多的利润。 ——这正是哈斯的天才想法, 让糖来占据脂肪让出的这20%热量差额。 1954年,他在美国糖用甜菜技术协会大会上提出了这个设想,并表示,这个策略可以让每个人吃糖的平均量比当时增加33%。 这等大好前景,哪能坐视不理!于是,制糖产业决定投入60万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500多万美元)来告诉“那些从未学过生物化学的人……正是因为糖,我们每个人才能得以生存,并有力气面对每天的生活。” 同时,1958年,基斯发表了著名的“七国研究”——他在全球7个不同国家都发现,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和冠心病发病率相关。这进一步增强了“脂肪有害糖无害”的观念。 但不久,糖业协会就发现,高糖低脂的饮食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样美好健康。对于糖业协会来说,60年代是紧张而压抑的。他们急迫地寻觅着可能的出路。 1962年,美国医学协会食品与营养顾问团在美国医学协会会刊上发文表示, 低脂高糖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紧接着,1964年,英国生理学家约翰·尤德金(John Yudkin)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论文说, 导致冠心病的元凶并非只有脂肪, 蔗糖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对医学领域有点了解的人大概知道,这种论文的影响力,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忽略掉的。 糖业协会相当发愁,内部会议和报告对此讨论了一轮又一轮。负责盯这事儿的是糖业协会的二把手兼科研总监,约翰·希克森(John Hickson),他建议“通过科研、宣传和立法方面的努力,来驳倒那些需要反击的公众观念”。 他还提议,找些营养方面的专家,一起看看这些说吃糖不好的论文里有些啥弱点,也好精确打击。 于是,1965年,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系主任弗雷德里克·斯塔勒 (Frederick Stare)应糖业协会的邀请,作为特别委员加入了糖业协会科学顾问委员会。 斯塔勒在业内赫赫有名,美国科学院、美国国立心脏研究所、美国心脏协会都曾请他做过顾问。糖业研究基金会有他背书,无疑多了一块重量级的砝码。 而且,对于科学家在产业界任职及敛财,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管控。所以当时,斯塔勒在糖业协会中的角色,一来没有管控,二来不用对公众披露。 也就没有人知道, 他的各种建议与看法背后,究竟是科学,还是交易。 只是从此,营养领域的科学研究背后,开始隐约浮现糖业协会的影子。就在斯塔勒加入糖业协会科学顾问委员会的这一年,糖业协会批准了一个“ 226号项目 ”。 226号项目披着“科研项目”的皮,但实质上可以说是个公关项目——说白了, 就是砸钱请科学家来制造对糖业有利的论文。 糖业协会财大气粗,为一篇论文砸下6500美元,接近现在的5万美元——差不多是如今一个博士后研究员在美国一年的工资。 当时那6500美元付给了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 的两位教授: D·马克·赫格斯特德 (D. Mark Hegsted)和 罗伯特·麦克甘迪 (Robert McGandy)。他们的任务是:搜集关于蔗糖和果糖代谢危害的论文,并写出一篇相关的综述——就是对这些论文进行一番评头论足。 这其实有点儿像现在的美妆博主,搜集一堆产品一一点评。至于评价的立场是客观事实还是钱钱,就只有他们自个儿知道了。 我们能了解到的,是其中一位教授赫格斯特德写给糖业协会的信: “我们非常清楚你们对碳水化合物(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的特殊兴趣,我们会(在综述论文里)尽可能地覆盖这方面内容。”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系主任,也就是已经加入糖业协会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斯塔勒,自然也未能置身事外。他负责指导这篇综述的写作。 但是,这篇综述的写作并不顺利。当时在美国爱荷华州有一个研究团队,每次几位哈佛教授写完综述准备结稿的时候,那个团队就会发点新论文出来,说吃糖和胆固醇升高有关。于是几位教授就只好再次改稿,以便将这些新论文囊括进来,进行评判。 这个过程估计比较苦逼,以至于赫格斯特德教授中途给糖业协会写信吐槽:“每次那个爱荷华州的研究团队发表一篇论文,我们就不得不重写一段来反驳他们……” 就这么反复修改了近一年半,终于有了一个令糖业协会满意的版本。糖业协会二把手兼科研总监希克森写给教授们的信件里,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开心:“ 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非常期待它的刊出。 ” 1967年,这篇综述论文终于登上了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署名是哈佛的那三位营养系教授。我特地扒出了这篇论文的全文: 一看之下,叹为观止。说真的,我们现在总说网上有些文章带节奏啥的,比起这篇论文,统,统,弱,爆,了!!! 记不记得前面提到过,糖业协会二把手希克森曾经提议, 对说吃糖不好的论文实行“弱点精确打击” ? 现在这个计划完美地变成了现实。 三位哈佛教授写的这篇综述论文,先通篇讲述脂肪摄入如何和胆固醇升高有关,然后仿佛不经意间提起某个关于糖的著名研究,用轻飘飘的语气开始历数这个研究各种或大或小的毛病。 至于这些研究有什么重要的发现?那当然是只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更不会提起,这些研究都一致地发现了吃糖和胆固醇升高之间的关联。 那么,论文里浓墨重彩描写的,都是些什么内容?自然是脂类摄入与胆固醇升高的关联。这时候,作者们似乎完全换了一套标准,不再锱铢必较地挑剔研究的每一个细节,而是重点强调了这些研究的结论,以及它们对饮食指导的重要意义。 多么巧妙的笔法, 貌似无意地推崇了说脂类有害的研究,同时不着痕迹地打压了那些说吃糖不好的研究。 嗯,这套操作,完全可以去知乎上回答问题“什么是‘双重标准’?” 同时,三位写综述的哈佛教授按照科研惯例,在综述的末尾写下了自己接受的所有科研资助和经费,但不知为什么, 独独没写糖业协会的那笔钱。 这篇综述论文大大挫伤了学术界“反糖派”的元气,毕竟,“吃糖和冠心病有关”这一观点的提出者尤德金,他的研究正是这篇综述中重点打击挑刺儿的对象。 至此,糖业协会226号项目的目标完美达成。而且由于这几位教授没有披露这笔资金, 因此这背后的利益牵扯自然也瞒天过海,无人知晓。 而制糖产业也从此尝到了甜头,开始在科研领域频频动作。在那之后,制糖产业开始不断资助许多关于冠心病及慢性疾病的研究,以求让学界观点对自己有利。 同时,身为糖业协会科学顾问的哈佛营养学系系主任斯塔勒,也开始在媒体上公开为糖业协会站台。 1971年,美国国立牙科研究所发起了国家龋齿项目,本来的目标是限制民众的蔗糖摄入。制糖产业眼看大事不好,赶紧贴了上来。可是吃糖对牙不好,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怎么办呢? 制糖产业依然有办法。他们资助并参与各种相关研究,同时借这个便利,偷偷排挤掉那些对自己不利的研究项目。最终,国家龋齿项目收到的研究报告里,近80%都拿了制糖产业的资助。 而国家龋齿项目的重点,也硬生生地从限制蔗糖摄入,给改成 了龋齿预防方面的牙科学研究。 不是没有反对吃糖的声音。像前面提到的英国生理学家尤德金(也是“反糖派”的领军人物),还有美国农业部的谢尔登·赖泽(Sheldon Reiser)和朱迪丝·哈尔弗林奇(Judith Hallfrisch),都指出过糖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但是,在弗雷德里克·斯塔勒、安塞尔·基斯等糖业研究基金会“自家”科学家的攻势之下,这些反对的声音也都渐渐沉寂了。 1973年, 当年收了糖业协会钱的哈佛教授之一, 赫格斯特德, 当选了 美国科学院院士 。 1976年,由制糖产业资助的论文影响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对糖的安全性的评估, 将糖评定为非常安全的食物。 FDA的认定给这场漫长的辩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点。普通大众自然是听从FDA的意见——FDA都说吃糖安全,那肯定是特别安全了。于是,糖的消费量逐年攀升,不只是蔗糖,还有后来生产成本更低的高果糖浆。 同时,1978年,赫格斯特德加入了美国农业部,负责人类营养方面,并参与美国膳食指南的编写。后来,他还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而美国,还有世界上许多其它国家, 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 直到21世纪。2002年,《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叫《What if It's All Been a Big Fat Lie?》(要是那些关于脂肪的说法是个弥天大谎,该怎么办?)。 渐渐地,有一些领域内的科学家开始发声,质疑糖对健康的安全性。而这,距离FDA在糖业协会的影响下认定吃糖无害,已经过去了近30年。 糖与脂肪的论战又一次登上了舞台。 2017年,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大规模研究,涉及五大洲的共18个国家,发现脂肪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反而是 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与死亡风险息息相关——而糖,正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 风向,似乎变了——也可能是因为当年那几位哈佛教授都已作古。在《柳叶刀》上这项大型研究发表之后,关于糖的负面消息便不断传来。仅仅今年一年,就有多项长期跟踪研究表明, 含糖饮料(包括纯果汁)不仅和高糖尿病风险相关,还和患癌风险增高有关。 还好“糖”是个死物。这要是个明星,恐怕经纪人要哭死了。 而在中国,这些年来,食糖的消费量一直在上涨。 近年来,中国全国每年食糖的消费量在 1500万吨 左右,每年 增长 最多可达 20万吨 。 而同时,“万圣节”的活动,也从美国流传到了国内大城市,“不给糖就捣蛋”的广告,带着浓烈的配色,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刺激着所有人——包括孩子们的眼球。 可你知道吗?万圣节夜的活动,最初不过是穷苦的家庭,在这个纪念亡灵的深秋夜里沿街敲开各家的门,用为这家的亡灵祈祷为条件,换取一点果腹的食物。当这个习俗从爱尔兰传到美国后,孩子们开始借此在邻居家捣蛋, 而要想阻止孩子们捣蛋,给些甜甜的南瓜就足够。 不知是哪位天才的糖果商看出了其中的商机,渐渐地, 糖果取代了南瓜 ,“不给糖就捣蛋”成为了万圣节的固定口号。而每年10月各处的糖果大卖,也让糖果商们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笑容。 而这个 纯商业 的活动,如今已在中国渐渐铺开影响。而且按照目前的趋势,我们每年的食糖消费量,依然在不断增长。 制糖产业,不只在幕后操纵了科学,也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你吃下去的每一克糖,也许并不单纯是因为你想吃糖,还悄悄藏着制糖产业盈利的渴望。 但这一切对健康的影响,却终归得由我们自己承担。 致谢:感谢美国杜克大学博士生@花瓶为本文提出建设性建议。 参考资料: 1. Kearns, C. E., Schmidt, L. A., Glantz, S. A. Sugar Industr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earch: A HistoricalAnalysis of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 JAMA Intern Med . 2016. 176(11):1680–1685.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5394 2. 3. 糖业研究基金会资助的记录: 4. 5. Keys A. Coronaryheart disease in seven countries. Circulation , 1970, 41(1): 186-195. 6. McGandy RB, HegstedDM, Stare FJ. Dietary fats, carbohydrates and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N Engl J Med . 1967;277(4):186–192. 7. Kearns CE, Glantz SA, Schmidt LA. Sugar industry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 agenda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Research’s 1971 National Caries Program: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l documents. PLoS Med . 2015;12(3):e1001798. 8. TaubesG, Couzens CK. Big sugar’s sweet little lies: how the industry kept scientists from asking, does sugar kill? 2012. http://www.motherjones.com/environment/2012/10/sugar-industry-lies-campaign. 9. Reiser, S., Hallfrisch, J.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adipose tissue weight of ratsfed starch or sucrose diets ad libitum or in meal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 1977. 107(1), 147-155. 10. Swinburn, B. A., Sacks, G., Hall, K. D., McPherson, K., Finegood, D. T., Moodie, M. L., & Gortmaker, S. L. The global obesity pandemic: shaped by global drivers and local environments. The Lancet , 2011. 378 (9793), 804-814. 11. 12. Yudkin, J. Pure,White, and Deadly: How Sugar Is Killing Us and What We Can Do to Stop It. Penguin, 2013. 13. Dehghan, M., et al.Associations of fats and carbohydrate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mortality in 18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study. Lancet , 2017. 390(10107): 2050-2062. 14. Chazelas E, Srour B,Desmetz E, Kesse-Guyot E, Julia C, Deschamps V, Druesne-Pecollo N, Galan P,Hercberg S, Latino-Martel P, Deschasaux M, Touvier M.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BMJ . 2019 Jul10;366:l2408. doi: 10.1136/bmj.l2408. 15. Drouin-Chartier, J. P., et al. Changes in Consumption of Sugary Beverages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Beverages and Subsequent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Large Prospective U.S. Cohorts of Women and Men. Diabetes Care . 2019. dc190734.doi:10.2337/dc19-0734 16. 17. 司伟. 中国食糖消费:结构转变与区域差异.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3):134-141. 18.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农业农村部. 2019年7月. 19. 20.http:// 21. Porter, G. P., Grills, N.J. The dark side to Halloween: marketing unhealthyproducts to our children? MJA. 2013. 199 (8):528-529.
具体是在英国,一对男同性恋人,互相在外面出轨,然后家里的狗上了他们的床。
需要自己出钱《柳叶刀》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协同出版。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所创刊,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该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在近期,《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首次揭露了猴痘经由人传染给家养宠物的病例,这一个事例发生在法国。
这一个疑似猴痘“人传狗”的病例发生在法国,一对确诊猴痘的男男伴侣家中饲养的宠物狗意大利灵缇犬,在家中的男主人感染猴痘之后第十二天,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也出现了症状,腹部出现了脓包、皮肤破损,随后检测到猴痘病毒阳性。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今年四岁,没有既往病例,是一只健康的宠物狗。在家中的两名男主人确诊猴痘之后就一直住在一起,这两名男子表示,平时家中的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有的时候也会爬上床,但是他们在确诊之后就一直注意跟宠物狗保持一定距离。
这一个消息出来之后,属于是重磅消息,因为之前都没有记录类似狗之类的家养宠物会被传染到猴痘,之前有记录的就是圈养灵长类动物会因为接触到了猴痘病毒而被感染,在这个病例发生之前,并没有报告过宠物狗经由人传染猴痘的病例。这一个消息应该得到重视。
在《柳叶刀》的论文这篇猴痘“人传狗”发表之后,也是更新了我们以往对于猴痘病毒的认知,现在的现有线索指向猴痘病毒疑似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人传染给健康的宠物狗,所以,现在被感染了猴痘的人群要注意不要家养宠物的接触距离,确诊患者不要跟家养宠物有亲密接触。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23日已经将猴痘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也是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1998年的疫苗与自闭症事件。1998年,英国医生威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宣称自闭症与麻风腮三联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MMR)有关。由于这件事,发达国家麻风腮疫苗接种率一路下降。讽刺的是,这篇影响力极大的论文最后被证明造假,从《柳叶刀》撤稿,而威克菲尔德也被吊销了执照。在威克菲尔德论文发表后,后续一系列更严格的研究都未能发现麻风腮疫苗与自闭症具有相关性。
这样的发现让研究资源开始倾斜,澳大利亚皇家医院的电子显微镜第一次呈现了这一能在胃部生存细菌的样貌——螺旋杆状,一端有辅助运动的鞭毛。马歇尔认为特殊的螺旋结构和鞭毛辅助让它可以钻进胃黏膜感染胃壁细胞,并且培养皿上发现的尿素酶,证明它可以分泌尿素酶产生氨来中和环境中的强酸,从而在胃酸中生存。1982年10月他在《柳叶刀》上发表了他的论文,但是却未能受到多少关注。于是这位年轻人打算亲自完成科赫法则的第三步和第四步,而且不再使用动物,而是直接用人体。这位年轻的“疯子”曾经亲自通过大量运动让自己中暑来完成激烈运动后中暑现象的研究。这次他在检查自己未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将一名已治愈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培养样液,喝了下去,用自己做实验。喝下细菌后不过一周,马歇尔开始呕吐,且呕吐物中几乎不含胃酸,紧接着的胃镜检查发现胃中已经有明显的炎症反应,再过了三天,从他胃中去除的粘膜样品上培养出了幽门螺杆菌的菌落。胃镜的检查也发现了胃壁上的免疫细胞增多,胃壁细胞遭受感染,炎症反应明显,炎症部位有大量细菌。有了结果,他进行了抗生素治疗,并痊愈。
他在行业内的地位在不断提升。行业内的人都十分重视他。
根据澳门城市大学官方消息,澳门城市大学在澳门塔石体育馆举行荣誉博士学位的颁授典礼。分别为高福、韩方明、余华、高开贤四人授予不同专业的荣誉博士学位。高福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高福曾为我国制定禽流感相关预防控制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是第一批带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移动实验室检测组赴塞拉利昂开展抗击埃博拉活动,在国际援助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介绍,高福主要从事病原体微生物交叉寄主传播,感染机制和寄主细胞免疫研究,还有公共卫生政策和全球健康战略研究。
高福曾在山西农业大学兽医学就读本科,山西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比较平凡的大学。再加上高福在山西农大攻读兽医专业,当时这个专业并不受欢迎。因此,高福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硕士时,他所从事的研究就是微生物学和动物传染病学。虽然与他的本科专业有一定的联系,但研究侧重于传染病领域。这为高福成为疾病预防国际专家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而且,高福在牛津读博期间,通过他的两位导师大卫·H·L·毕晓普和欧内斯特·古尔德的接触了许多国际疾病预防专家,博士毕业后,高福曾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科学研究项目。根据据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公布,英国皇家科学院将高福选入英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旨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福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蛋白质工程和病原体微生物、物种间传递的分子机制探索、囊膜病毒融合侵入的分子和结构基础及抑制剂的设计。他也致力于对宿主细胞免疫和公共卫生政策的研究与探索。到目前为止,在《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30多个。
阿梵达不是精神传销,精神传销在我理解也算是精神操控。但是阿梵达课程里你自己可以选择随时终止、退费离开课程。如果是传销的话应该会控制住你不给你走吧!我当时..
我刚刚在帝迈实习完,现在回学校准备答辩和领毕业证啦,你现在才去实习,你应该比我低一届吧,在这里实习了也快8个月,该公司非常大,牛人也非常多,作为实习生的菜鸟,我经常遇到问题,都向他们请教,很多同事还是挺热心的,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除了工作氛围外,公司有员工宿舍,也有公司食堂,非常便利,在那里实习的半年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满满的回忆啊!
阿梵达不是精神传销,精神传销在我理解也算是精神操控。但是阿梵达课程里你自己可以选择随时终止、退费离开课程。如果是传销的话应该会控制住你不给你走吧!我当时上课的时候听到对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要不你还是别上阿梵达了吧!不上阿梵达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没必要把自己杠在这里!”哈哈哈哈,但是我还是上完了呀。课程结束后也增加了很多对自己的满意度、对周围人的善意也多了!我觉得这样的课程挺好的呀。
根据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科研人员2020年1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的论文,早期41例确诊病例显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于2019年12月1日出现症状。只是,第一例新冠状病毒并不代表一定是第一个感染病毒的人。至于第一例住院患者是否还活着,现在官方也没有说明。
非常的糟糕,这是因为印度这个地方的确诊病例是比较多的,医疗设备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人都会躺在街上输液。
当地医疗物资短缺,大量感染患者根本得不到救治。据媒体报道,日前知名医学周刊《柳叶刀》发文批评印度政府,认为是他们的消极应对,才导致印度日趋严重的疫情。从媒体发回的视频来看,印度当地的医疗资源根本不够,很多患者患病之后无法得到很好的救治,不少患者甚至连氧气罐都没有,因为印度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增加了大量的病例,导致当地氧气供应不足,不少人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后,医院根本不能给予帮助。
不少还没有感染的印度人,不得不高价选择私人飞机离开,因为他们很清楚,虽然现在他们是安全的,可一旦他们被感染了,当地可能根本没有足够多的医疗物资进行救治。而且由于印度人口众多,这种疫情已经开始逐渐向周边国家蔓延,例如泰国,尼泊尔等,都出现了和印度一样的毒株。
但即便如此印度政府依然十分自信,表示印度接种疫苗的速度足够块,甚至比中国和美国更快。现在印度的感染人数还在增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印度都很难进行控制,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参考资料:
因为印度政府对待国内的疫情非常消极。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文批评印度政府没有很好的应对疫情,疫情在印度蔓延之后,印度政府并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是不断地宣传表示,印度的病例越来越少,情况已经得到好转。但没有想到,第二波疫情到来之时,印度全面爆发,每天以十几万的病例数量在增加,而且这个数字还存在低估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之下,印度社会全面陷入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之下,口罩,氧气等物质都非常匮乏,更不用说疫苗了。
而神奇的是,即便是这种恶劣的情况,印度政府竟然还拒绝了联合国援助的物质,印度政府的这番操作显然让不少人感到费解。在印度疫情态势严重的情况之下,不少有条件的印度人已经开始选择逃离印度,当地的私人飞机租赁公司订单暴增,大量印度人选择逃往其他国家。
虽然他们并未感染,但是考虑到当地有限的医疗物资,一旦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几乎没有救治的机会,要知道印度很多医院现在连基本的氧气都供应不足,根本无法应付更多的病人。
参考资料:
当前印度疫情特别糟糕,很多医学资源也非常缺乏,而且一些管控措施也不是特别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