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城市地理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城市地理论文发表

教育直属的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还有重庆师大的《地理教育》等

《古地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由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主要刊登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如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沉积学、沉积环境、沉积相、古生态、古构造、古地貌、古气候、古水文、古岩溶、古土壤、古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等学科和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的论文,以及以这些学科或学术领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述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化工材料、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属与金属矿产资源的预测、勘探、开发和环境等方面的论文。《地理科学》(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该刊为学术类期刊,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刊物。其办刊宗旨是主要介绍我国地理学及各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地理科学事业。《世界地理研究》(季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主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这一主题,刊登有关全球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事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趋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的空间运动规律;国外区域开发、城乡建设、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同时刊登反映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栏目:世界经济、城市与区域、产业布局、地缘政治、教学研究、学科前沿。《地理学报》(月刊)1934年创刊,是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欢迎国内外地理学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栏目设置:自然地理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区域经济规划、旅游地理、遥感与GIS应用、新书介绍、会议通知、网络资源。

地理小论文我们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我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生活了14年,他在14年中的变化,我们历历在目——从成片成片的贫民窟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破旧的老街到人山人海,灯红酒绿的步行街„„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经济是突飞猛进——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同比增长15.5%,人均GDP超过8千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12位,GDP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8位。可喜可贺!长沙市总面积11819.5平方千米(即1.18万平方千米),长沙市总人口7044118人,户籍人口为6511888人;其中长沙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约363万(2011年)望城并入长沙城区后建成区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7月1日,长沙市辖: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共六区二县一市。长沙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湘为长沙,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于长沙一名的由来,历来文史学者众说纷纭,没有断论。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种说法:一、得名于星宿。这是流传最广,最为人接受的一种说法。古天文学根据天空方位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宿,分别个立一方。二十八宿中有一轸宿,为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轸宿有星四颗。《西步天歌》中有“轸宿四珠不等方,长沙一黑中间藏”的记载。轸宿对应的地面南岳衡山,星相学里,轸是衡天地之重的星宿。附属它的小星星——长沙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古人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列域”。于是长沙星相对应的地面即叫长沙。故长沙又名星沙。星相学这一说法符合古人的认知程度和心理需要,故流传甚广,影响最大;二、还有种解释,就是长沙为什么称为星城,因为我感觉长沙像是一个像星星闪动'闪耀的城市,像星星一样璀璨,时刻迸发着青春与激情.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长期的外力作用,底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流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沙石聚积地表。特别是湘江流域一带,至今枯水季节犹能见到大量的沙滩、沙洲等。尤其是沙粒长大:白如霜雪,长如米粒。故曰长沙;四、得名于沙洲[即橘子洲]。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部的水陆洲,长约5公里,宽约0.1公里。关于此水陆洲的出现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据宋《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州生”。五、得名于古蛮越祭礼之地。在古蛮越语言中,沙,指原始女神;长,指祭坛。在楚“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长沙在民国时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2007年年底,长沙同湘潭、株洲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县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讲求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其以辣、腊、香、鲜、酸见长。在长沙可以亲自品尝正宗湘菜——百鸟朝凤、组庵鱼翅、子龙脱袍、三层套鸡、长沙麻仁香酥鸭等等。长沙的风味小吃如同湘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数不胜数。品尝小吃有几大特定区域:南门口——最著名的“四娭毑”的口味虾和“伍娭毑”的臭豆腐;火宫殿——小吃种类最全;先锋厅——品尝坛子煲汤的妙地;动物园对面的玉林米粉店等等。主要的当地湘菜有:浏阳蒸菜、乡里腊肉、剁椒鱼头、酱椒鱼头、宁乡口味蛇、剁辣椒炒肉、黄鸭叫、红烧肉、四方坪土鸡、潭州瓦罐、竹香鱼、浏阳火焙鱼、红烧猪蹄等。主要的当地小吃有: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姊妹团子、黄金糕、德园肉包子、口味虾、口味蟹、口味田螺、口味鸡、口味田鸡、鸭舌、鸭脖、荷兰粉、猪血、白粒丸、文记四合一、向群锅饺、炖猪脚、兰花干子、油豆腐、刮凉粉、杨裕兴的面、长沙肉丝米粉、唆螺、麻辣捆鸡、香菜凉拌腰花等。这,就是养育了我14年的故乡——长沙,让我们一起祝福他,祝他的明天将更美好!

^^^^^^

城市地理上发表论文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

学校所在地: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传真:

邮政编码:130024 网址:http://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1996 年,其前身为地理系和环境科学系。地理系成立于1949 年,最初为东北师范大学史地系的一部分,也是新中国在东北根据地最早建立的地理系。环境科学系成立于1986 年,其前身是1978 年建立的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创办的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教学和环境保护人才的基地之一。地理系设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3 个教研室;环境科学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3 个教研室。学院还包括东北亚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泥炭沼泽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等科学研究单位。2002年学校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东北研究院”,挂靠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现有教授29 人,副教授24 人,高级工程师5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 人。近5 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级别课题118 项,其中国家重大课题2 项。拥有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3 个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区域经济学6 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5 个本科专业。

一、专业设置

1.本科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区域规划等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政府公务员。

环境科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污染控制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生态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与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应用数字技术从事城市、交通通讯、国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工作的管理与建设人才。

2.硕士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个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与管理、国际区域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4个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包括地理教学论一个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包括国土资源及规划管理、湿地与环境演变、资源环境信息工程3个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开发、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文化地理与区域旅游开发、经贸地理与物流4个研究方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分析、GIS理论与开发、专题地图编制3个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与设计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3个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3个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治理工程3个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规划、土地评估3个研究方向。

3.博士专业

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开发、区域经济现代化、城市与区域整合研究、区域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区域资源整合与可持续发展7个研究方向。

自然地理学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湿地生态学3个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包括区域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区域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4个研究方向。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集成分析模型1个研究方向。

环境科学包括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评价、保护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低温等离子体与污染控制工程、放射环境学8个研究方向。

二、师资队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110人(其中专业教师80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26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70%,讲师16人,助教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9人,约占36%,具有硕士学位的36人,占教师比例的半数。学院聘请了两位校外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人才培养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教学上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积极实践“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近5年来学院为中等学校、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博士、硕士研究生249人、本科毕业生911人。2004年上半年,学院有在读博士研究生91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680人。

四、办学特色与优势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拥有大批年富力强的学术水平很高的教师,教师梯队结构合理,既有资深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也有高学位的年轻的学术骨干,具有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明显优势。近年来已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已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湿地科学和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方向,拥有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先进的区域开发信息系统实验室,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丰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区域经济、城乡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五、实验室建设

经过多年建设及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本院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多媒体教室,自然地理(地质、生物、土壤)实验室、区域开发信息工程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生态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计算机房等设施。2002年,经批准,在学院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中外藏书5万余册,中文期刊245种,外文期刊42种。学院网站、地学信息港网站通过校园网与因特网相连。

六、“九五”以来的科学研究简况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雄厚的历史积累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经济地理学、湿地科学、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理论与技术、生物地理与生态恢复、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环境生态学、有机污染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区域环境规划与评价、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等研究方向。

近5年来本院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973”项目1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项目总经费2396万元。近3年来,在SCI检索的期刊《地理学报》、《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第四纪研究》、《古地理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生态学报》、《湖泊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69篇,出版学术专著36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与地质学密切相关的第四纪环境演化和湿地环境演化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项目得到国家资助,在环境代用指标和东北季风区全新世环境演化和定量古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与俄罗斯、日本、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

(撰稿:介冬梅、王升忠)

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H.T.Eidridge)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统计或估计。(注:参见(美)施坚雅(Skinner)“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注释20,原文载Skinner.G.W.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ofard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笔者至少见到施坚雅此文的三种中译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2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式》。惟《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有注释译文,后两种均删去未刊(或未译?),亦属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坚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镇的定期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文根据康熙、乾隆以来,以至光绪、宣统和民国时期的大量方志,考察了直隶(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福建、广东、广西七省各州县的定集市,并尽可能地估计了各州县定集市的平均人口。(注:原文载1936年2月《东洋学报》第23册第2分册,中译文见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另一位不应忘记的日本学者是饭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据饭田茂三郎在“望月军四郎氏基金中国问题讲座”的演讲稿,由洪炎秋、张我军合译《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书店刊行,该书专辟“中国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别的构成”一节,对30年代初的中国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会月刊》第一卷第六号上,还刊登过曾任上海《每日新闻》及《上海周报》记者的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一文,该文分农民离村的沿革、农民离村的数量、农民离村的质量,农民离村的原因、农民离村的类别、农民离村的时期、农民离村的职业、农民离村的影响,共八章近两万言,对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比吴至信同题文章早8年)。大洋彼岸美国学者也对本领域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贡献。笔者所见最早的此类资料整理是夏之时(Father Richard)的《中华坤舆详志》,辑录范围主要限于20世纪头十年。(注: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后40年均有城市人口资料的论著出现: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华归主》中辑录了1922年的数据;(注: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谢夫(Boris. p.Torgasheff)在其论文《中国城市人口》中辑录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资料;(注: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3.1930)Gleen T·Trewartha则综合40年代以前的各种资料,著有《中国城市:数量与分布》;此类资料集大成者乃为莫里斯·B·厄尔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陆中国的城市1953-1958》。施坚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认为此书是此类资料最为完整的一部。(注:参见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54-55页,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70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论色彩的是施坚雅的集市体系理论。1964-1965年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连载于《亚洲研究学刊》(注: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24.1-3。),在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施坚雅根据其在1949-50年间在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调查以及对许多定居海外的大陆移民的采访,并参阅各地方志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这样一个基本论点:同下一级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级的中心地能够提供更为专门化的货物供应,并拥有更为广阔的腹地。据此,施氏还划分出了五个等级的中心地:基层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区域城市。应当说,40年代陈达先生概括的本领域缺乏“足够系统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续到70年代。1966年,新当选的美国亚洲研究会主席奈特·毕乃德在其题为《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的就职演说中,仍然不无遗憾地讲道: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近代交通运输和商业的扩展以及十九世纪末以来近代工业的扩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虽然这种发展与现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首先出现在外国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纯粹的中国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长起来。遗憾的是,这个时期中国人口的可靠数据几乎没有,也几乎没有人去把分散的资料收集起来,以说明城市化的趋势。(注:奈特·毕乃德《现代化与近代初期的中国》,译文见(美)西里尔·E·希等主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页。)二七十年代后,本领域研究开始打破长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现首先来自美国汉学界。大体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费正清(John k.Fairbank)为代表的“冲击——反应”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JoesphR.Levenson)为代表的“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响,认为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一个长期停滞的状态,循环往复而缺乏突破传统社会框架的内部动力,只有到19世纪中叶遭遇西方冲击后,才发生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剧变,柯文(PaulA. Cohen)批评其为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国方兴未艾的历史反思潮流中,年轻一代的史学家一面尖锐地批评“西方中心论”的弊端,一面又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以实证的研究成果向其发起挑战。柯文将此概括为“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ed Approach),并将其特点归纳为四点:(1)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即中国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2)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把中国社会再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的撰写;(4)热情欢迎历史学以外诸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方法与技巧,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注: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5页。)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的“怪杰”施坚雅先生是“中国中心观”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注:G.William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7.)则将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按不同主题分为三编,每编各收入论文五、六篇,并冠以施坚雅所撰的专题导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与地方体系层次》、《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等重要论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诺顿·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评论道:“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注:引自陈桥驿:《读〈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的两篇书评》,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施坚雅对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其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以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率实际上几乎毫无意义,要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个区域出发。”(注:《国外中国学研究译丛》第二辑,第1页。)按照河流系统从支脉到干流的层次,施坚雅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长江下游、岭南、东南、西北、长江中游、华北、长江上游、云贵及东北(施氏认为,19世纪90年代以前,此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宜列为完整地域进行系统分析)。施坚雅的这种划分,不仅打破了传统以政治边界(即省份)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巨深。施坚雅的理论并没有停止于此,他还在其宏观区域理论中引入了中心边际论,即每一个宏观区域都包括中心和边际两大部分。中心地区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大,交通运输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而边际地区则是较中心地区各方面均为萧条的、联系较为松散的地区。换言之,人口和资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区,并随着从中心向边际地带外移越来越稀落。柯文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施坚雅取向的最大优点在于他同时突出了各个区域之间以及每一区域内部的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在空间与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注:柯文前揭书,第145页。)应当说,施坚雅的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例如许多学者对施氏理论忽略各巨区(macroregion)间的联系,忽略全国性因素在区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过尖锐的批评。(注: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不能忽略的是,施坚雅的理论受到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兹曼(Glbert Rozman)的影响。(注:有关罗兹曼的介绍,可参见郑羽:《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吉·罗兹曼教授》,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罗兹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国和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的城市网络》(注: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书由罗兹曼先生赐寄,谨致谢意。)中创立了城市空间网络学说。罗兹曼认为,在中日两国的工业化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落后于日本,在此书的扉页,他特别绘制了两个金字塔形的图形来说明中日两国城市结构的差异。罗兹曼强调,由于中国人口集中于城镇和乡村,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数,因而金字塔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这种城市网络,使中国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城市体系,从而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日本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世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各地大城市的出现,农村的集市却呈衰微之势,日本的城市网络表现为规格的金字塔形状。中日两国城市网络的差异,正表现在城市化指数的巨大差异,罗氏认为,18世纪日本的城市化指数已是中国的两倍多,之后的一个多世纪内,这种差距愈发加大。还应注意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珀金斯的相关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注:Perkins.Dwight,Agricultural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译本由伍丹戈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中,曾专辟《城市人口资料,1900-1958》一节作为附录,罗列了约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个年份(代)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据,并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威斯康辛大学经济学教授赵冈先生长期致力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据笔者陋见,80年代后赵冈先生对中国 城市史 研究给予关注,1983年作者的长篇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湾《食货月刊》第13卷第3-4期发表,可以视其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该文估算了自战国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并判断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的发展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十二世纪的南宋和十九世纪的清末。他认为,南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22.4%是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纪中叶降至最低点。90年代初,《历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赵文《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注:《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又出版了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收录了他有关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最后,有关美国对中国近代城市研究的个案著作,最应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威廉(wlillan,T. Rowe)有关汉口的两本著作,即1984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1989年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与社区1976-1985》。(注:William T.Rowe,Hankow:Commerceand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罗威廉在第一个部分就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首先进行了讨论,涉及到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问题,以便展开对其冲突与社区主题的讨论。罗威廉此书还以汉口为个案深入探讨了八、九十年代以来风靡美国汉学界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范畴,正如杨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样:“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以史实勾勒出了一幅国家向社会公域让渡权益的斑斓画面。”(注:杨念群:《“市民社会”研究的一个中国案例——有关两本汉口研究著作的论评》,载《中国书评》,1995年5月总第5期。)台湾学者刘石吉对江南市镇研究多有贡献,其《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关江南地区专业市镇、太平天国后市镇发展、市镇数量分析三篇论文,其中即有“市镇人口的一个估计”。又,台湾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项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东、闽浙台、湖南、江苏、安徽六种,均有对人口及城市化的专门论述。三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随着国内史学研究新局面的出现,“中国 城市史 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张仲礼语)。“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城市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进入90年代,大部头的四城市研究专著陆续问世;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论文10年间已超出千篇;各种有关城市史的学术讨论会在各地相继召开;专门的《城市史研究》杂志应运而生。有学者预言,城市史有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虽然本领域的研究只被视为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间被列为重点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专章或专节对城市人口以专门论述外,(注: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罗澍伟主编《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还出版了对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专题著作:邹依仁的《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竞能主编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韩光辉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茅家琦主编《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以及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国 城市史 纲》、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国人口史》等专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领域的研究。有关江南市镇研究的论著也有两部: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与有关专著相比,本领域的学术论文相对为少,初步统计不过30余篇。1989年拙文《略论中国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许是最早涉及本领域的学术论文,此文初步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领先,近代落伍的史实,并对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及城市化与近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拙见,虽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抛砖引玉。90年代后,本领域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其中乐正先生的《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840-1911)》及《近代城市发展的主题与中国模式》对开埠通商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迟滞、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宫玉松《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对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况、原因、特点也有粗略的罗列和论述;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地区流动》,以人口城乡流动为主线,论述了人口流动的形式及流动者身份、流动人口的归宿及地域构成两个问题;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也对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与社会经济的近代化趋势有概略阐述;张庆军《民国时期都市人口结构分析》就民国时期都市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婚姻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关农民离村问题的研究则有王文昌《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和鲁西奇《中国近代农民离土现象浅析》两文。(注:以上可谓本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分见《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2期;《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人口经济》1991年第4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近代中国》第3辑;《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个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论文也时有发表,主要有:周源和、吴申元《上海历史人口研究》、王跃生《清代北京流动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沈毅《近代大连城市人口略论》、竺菊英《论近代宁波人口流动及其社会意义》、吕实强《清末民初期间四川城市的发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庆移民、移民社会与城市发展》、吉石羽《传统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张利民《论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发展》、许擅《16-19世纪山东人口的非农业化趋势》等。(注:分见《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人口经济》1989年第6期;《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学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辑。)另外,笔者所见的未刊论文尚有杜语博士的毕业论文《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毕业论文《灾害、环境与民国乡村社会》、马学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368-1911年江南地区分析》等,也对本领域问题有所研究。对于明清以来城镇的研究,尤其是对江南城镇的研究可谓成果斐然。涉及本领域的两篇综论性的城镇研究论文是黄苇《中国近代集镇墟集的兴衰存废问题》和慈鸿飞的《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问题》。(注:分见《学术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至于地区性和个案城镇的研究论文至少在数百篇以上,兹不赘录。四对本研究领域作上述扫描式的回顾之后,这里有必要就城市发展史与城市化史的区别稍费笔墨。笔者认为,城市史与城市化史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研究范畴。就联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历史存在的城市客体;就区别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问题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历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点则在城市的“化”这一过程,当城镇或城市出现于地球之时,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的历史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城市化乃是一个发端于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上述回顾主要限于本领域的研究,而没有宽泛到整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注:有兴趣全面了解国内外有关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状况的读者,可参见刘海岩《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详细的论著目录则见《 城市史 研究》第1辑,第11-12辑附录。)

冯健,男,1963年10月生,博士学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

地理小论文我们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长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娄底市,北达岳阳市、益阳市,东挨江西省宜春市、萍乡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我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生活了14年,他在14年中的变化,我们历历在目——从成片成片的贫民窟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破旧的老街到人山人海,灯红酒绿的步行街„„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经济是突飞猛进——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同比增长15.5%,人均GDP超过8千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12位,GDP百强城市中排名第18位。可喜可贺!长沙市总面积11819.5平方千米(即1.18万平方千米),长沙市总人口7044118人,户籍人口为6511888人;其中长沙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长沙市区人口约363万(2011年)望城并入长沙城区后建成区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7月1日,长沙市辖:长沙市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共六区二县一市。长沙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湘为长沙,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于长沙一名的由来,历来文史学者众说纷纭,没有断论。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五种说法:一、得名于星宿。这是流传最广,最为人接受的一种说法。古天文学根据天空方位将天上的星辰分为二十八宿,分别个立一方。二十八宿中有一轸宿,为南方朱雀七宿的最末一宿。轸宿有星四颗。《西步天歌》中有“轸宿四珠不等方,长沙一黑中间藏”的记载。轸宿对应的地面南岳衡山,星相学里,轸是衡天地之重的星宿。附属它的小星星——长沙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古人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列域”。于是长沙星相对应的地面即叫长沙。故长沙又名星沙。星相学这一说法符合古人的认知程度和心理需要,故流传甚广,影响最大;二、还有种解释,就是长沙为什么称为星城,因为我感觉长沙像是一个像星星闪动'闪耀的城市,像星星一样璀璨,时刻迸发着青春与激情.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长期的外力作用,底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流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沙石聚积地表。特别是湘江流域一带,至今枯水季节犹能见到大量的沙滩、沙洲等。尤其是沙粒长大:白如霜雪,长如米粒。故曰长沙;四、得名于沙洲[即橘子洲]。橘子洲是位于湘江中部的水陆洲,长约5公里,宽约0.1公里。关于此水陆洲的出现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据宋《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州生”。五、得名于古蛮越祭礼之地。在古蛮越语言中,沙,指原始女神;长,指祭坛。在楚“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长沙在民国时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圣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1990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2007年年底,长沙同湘潭、株洲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为40.6℃,极端最低气温为-12℃。年平均总降水量1422.4毫米。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水源充足,年均地表径流量达808亿立方米。除了湘江外,还有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主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和沩水河。最大的水库为宁乡县境内的黄材水库和浏阳市境内的朱树桥水库。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讲求油重色浓、主味突出,尤其以辣、腊、香、鲜、酸见长。在长沙可以亲自品尝正宗湘菜——百鸟朝凤、组庵鱼翅、子龙脱袍、三层套鸡、长沙麻仁香酥鸭等等。长沙的风味小吃如同湘菜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数不胜数。品尝小吃有几大特定区域:南门口——最著名的“四娭毑”的口味虾和“伍娭毑”的臭豆腐;火宫殿——小吃种类最全;先锋厅——品尝坛子煲汤的妙地;动物园对面的玉林米粉店等等。主要的当地湘菜有:浏阳蒸菜、乡里腊肉、剁椒鱼头、酱椒鱼头、宁乡口味蛇、剁辣椒炒肉、黄鸭叫、红烧肉、四方坪土鸡、潭州瓦罐、竹香鱼、浏阳火焙鱼、红烧猪蹄等。主要的当地小吃有:长沙臭豆腐、糖油粑粑、姊妹团子、黄金糕、德园肉包子、口味虾、口味蟹、口味田螺、口味鸡、口味田鸡、鸭舌、鸭脖、荷兰粉、猪血、白粒丸、文记四合一、向群锅饺、炖猪脚、兰花干子、油豆腐、刮凉粉、杨裕兴的面、长沙肉丝米粉、唆螺、麻辣捆鸡、香菜凉拌腰花等。这,就是养育了我14年的故乡——长沙,让我们一起祝福他,祝他的明天将更美好!

城市地理省级期刊

《商界》、《商业周刊》《第一财经周刊》、《中国商业评论》、《商界时尚》、《城市地理》《城乡致富》其中《商界》——国内发行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商业财经刊物伴随中国经济的成长,以成功商人的经营故事励志,以精彩纷呈的商界生活启迪,被誉为“中国招商第一刊”。期均发行量50万册,传阅率4人,每期拥有200万以上的读者。《中国商业评论》——最富本土操作性的管理实践杂志着力研究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模式、新问题、新方法,解构与评述典型案例,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研习、启智、融通的泛MBA读本。BPA认证发行量:98,011册。《商界时尚》——商界精英时尚生活第一读本呈现商界精英的生活品质,提供精确细致的生活资讯,描述财富生活的生动细节,发现精英人物的真实情感。以观点提升思想,以趣味愉悦读者。体现当代中国动力人群的高尚品格,让拥有物质财富的商业精英,拥有更多的精神财富。期均发行量:17.8万册。

除了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还有:中国地理杂志城市地理国家人文地理世界博览 这个算是人文地理杂志中的一种吧写真地理

王发曾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生态学,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20篇左右学术论文,独著、主编或参编并正式出版15部学术专(译)著,主持或参加完成20项左右国家级、省级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获得20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是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学术带头人等。主要学术贡献领域包括:(1)深入研究中原城市群。王发曾等河南大学的学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城市体系的发展机理与调控方法研究”(1990-1993),是我国较早开始的省域城市体系研究之一。他们提出:以郑州为核心,以京广、陇海铁路为骨架,构建河南省中部大中城市集聚的“核心城市圈”(王发曾等,1992;王发曾,1994)。在中原城市群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发曾、刘静玉、徐晓霞、赵威、刘晓丽等学者系统研究了中原城市群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城镇化基础;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原城市群三大体系整合研究;中原城市群城乡生态整合研究等方面。王发曾等学者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为河南省城镇的总体布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调控指导。王发曾等关于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的研究奠定了中原城市群研究的基础,2003年王发曾等申请了河南省政府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专题研究课题“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基金编号:2005004),以此为基础,在竞争力、城市体系、产业、空间、城乡生态环境和支撑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城市群的整合研究,《中原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报告)》获得河南省首届发展研究三等奖,以此为基础出版专著《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刘静玉同时参编了《中国城市群发育与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围绕此研究,相继展开了城市群的动力机制、基本理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优化、物流信息流整合的研究,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刊物陆续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这些成果整合为“中原城市群整合研究”,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2011年)。以王发曾为组长之一,由刘静玉、徐晓霞、闫卫阳等组成的课题小组获批200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重点招标课题《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问题研究》(项目编号:A010),该项目以相关理论和方法为支撑,定量分析了中原城市群产业融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层次的产业融合发展方略,该成果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刘静玉主持,王发曾、赵威、李斌等参加的课题小组获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51650),分别从经济地域组织与产业结构、城市体系整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整合、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城乡生态工程建设和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研究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鉴于城市群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王发曾等认为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即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探索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该研究是城市群研究的深化,可为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及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该成果发表在《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发表。(2)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王发曾在开放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研究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他指出城市开放系统包括灰色开放系统和绿色开放系统;空间结构形态包括外部圈层、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阐明了开放空间系统的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等;提出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基本对策和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圈层一体化优化、系统要素优化等主要工作内容。王发曾从人类生态学的辨析入手,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与调控,进行了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理论的辨析,以典型城市开封为例,研究其生态系统优化的关键措施,这些成果在城市规划汇刊、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术期刊发表。此后,城市生态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由我国一般城市到个体城市开封、洛阳,这些成果先后在地理研究、城市规划、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等刊物上刊出。此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转向中原城市群,徐晓霞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其成果《中原城市群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王发曾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人工物质要素的空间设计及其环境质量效应研究”(1994-1997),2000-2002年获批河南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项目编号:4070100),2003-2005年王发曾、高建华、徐晓霞等承担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0311061500)。《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系统优化》获得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开封市生态系统优化的关键措施》获得河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开创了中国城市空间犯罪及防控研究。王发曾教授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城市犯罪空间防控问题,在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专著《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群众出版社,2003),该书于2004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以来在商务印书馆、东南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出版了《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与综合治理》、《城市犯罪空间》等著作。其研究主要从以下的线索展开——第一,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城市犯罪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特征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犯罪特征分析,包括不同区位、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包括不同区位、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城市犯罪特征分析;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分区的犯罪特征分析,包括市中心、对外交通运输区、居住区和其他功能区的犯罪特征分析;城市犯罪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包括长期动态变化、年代动态变化和日内动态变化特征分析。第二,城市犯罪成因分析。首先,介绍和评价了人类生物学、传统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城市犯罪成因的理论和假说,阐述了城市犯罪成因的综合观,然后按照综合成因观的思路,分别对城市发展、城市问题和城市空间环境对城市犯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城市犯罪要素分析。分别对城市犯罪的主体(罪犯)、受体(受害者)和载体(犯罪场所)进行了分析。城市犯罪的主体分析,包括罪犯的滋生环境、成分构成和心理行为分析;城市犯罪的受体分析,包括个体和团体犯罪受体分析;城市犯罪的载体分析,包括各种载体中的非公共空间盲区、公共空间盲区、边际空间盲区、移动空间盲区和虚拟空间盲区的分析。第四,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在对城市犯罪空间防控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态布局、城市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城市空间地域的防控管理和城市公安机构空间布局调整等防控城市犯罪的主要途径。(4)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该学科方向紧扣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究特色。王发曾等在中原经济区的边界范围确定、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组织、新型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地理科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刊物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并参编《解读中原经济区》、《河南经济发展报告》等专著。2010年王发曾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任课题小组组长。“中原经济区研究”课题组荣获第二届(2011)“河南经济年度特别贡献奖”,王发曾等代表课题组于2012年3月19日接受颁奖。2012年以来王发曾等陆续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2013年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中原经济区主体区现代城镇体系研究》(2014年出版),为中原经济区进一步地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他在书中指出: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原崛起的时代呼唤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华复兴的时代呼唤中原经济区战略是中原民心的时代呼唤《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国之方略

美国也有国家地理杂志

城市地理期刊投稿

对这个期刊的印象就是初审和外审特别快,但是刊发周期较长。非常幸运,投稿的当天就安排了外审,外审专家一个星期左右就上传了修改意见,建议非常中肯。 按照意见修改了一次后,就到了终审环节。从投稿到录用大概一个月时间,录用到刊发的时间比较漫长,将近一年半。 版面费2200,稿件刊出后,期刊会按照每版面30元的标准向作者支付稿费。 期刊编辑态度挺友好的,如果不是非常着急发表的话,属于世界政治与经济、城市与区域、产业与布局、资源与环境等类型的论文可以考虑这个期刊。 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加急也可以和编辑部联系说明。之前分析了这个期刊已经刊发的一些论文,一般情况下,论文从录用到刊发大致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找好期刊,然后邮箱投或者直投都可以。城市地理、环球人文地理......用搜索功能查“地理”,就有结果。如图:是来自华盛论文网的检索结果。结果比较多,不能全部都放进来。

旅游学的重要核心期刊有旅游学刊、三地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另外一系列的大学学报都可以投,但事先应该看看相关的期刊版面内容,以更有针对性。

城市地理杂志发表论文

1,《经济地理》,目前惟一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前沿性较强,适合经济地理、旅游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阅读。

2,《地理研究》仅次于《地理学报》的地理学类综合权威刊物,论文质量高,最大的特色是论文的领域比较均衡(不似地理学报过于偏重在狭义自然、经济、GIS三块),自然地理、GIS与遥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的论文基本都能找到,论文的可读性也较强,难度较低。

3,《地理科学》,中科院长春地理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各方面综合来讲稍逊色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且区域性比较明显,刊登的很多的研究论文都是以东北为背景着手。

4,《人文地理》,我国惟一的人文地理类核心期刊,由西安外语学院人地所主办,侧重于刊登经济、城市、旅游、社会、文化方面的人文地理类论文,可读性较强,难度较低,是人文地理学专业方向必读的刊物之一。

5,《城市规划》,强烈推荐,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非地学类核心期刊,但是却非常值得城市地理学专业的同学浏览,里面的有很多大家的论文,看这本期刊,你不仅会体会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区别跟联系,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类权威刊物,由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很强的陕西师大主办。论文主要反应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历史人地关系、历史人文过程。适合历史、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方向的同学阅读,不过由于是挂在历史学下面的刊物,所以论文的思路大多按照传统的文科历史模式召开,地理学特征不明显。

7,《城市问题》,这个期刊严格说来不能算地理学类,按中图法的分号是“C”打头,即社科类期刊,我大概翻过几期,感觉论文质量一般,论文的作者来源很杂,但地理学者不占主导,里面的论文综合性、理论性很强,可读性一般。

8,《地理科学进展》,也是很权威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并列为地理学传统的四大核心期刊。

我也是学GIS的,已经毕业工作,看你介绍咱两好像是一个学校的我就尽所能说一下啊1、国外GIS论文的方向通常是什么,应用类,程序算法类? 国外GIS论文的方向通常是算法创新,不过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方向2、我想要发英文核心期刊论文的话什么方向比较好发? GIS 方向要在英文核心期刊发文章很难,除非你做了国家级的大项目,并且有创新3、我们老师主搞地质的,有朋友建议我干脆跟老师商量转专业得了,然后地质方面论文好发,谁能帮我分析下这事? 这要看你以后的发展方向了,要是考虑搞GIS在地质上的应用,可以考虑4、我现在研一上,要想在研二发出一两篇核心的,我现在开始要做什么? 我觉得主要是参加大型项目,并且工作要涉及到核心技术天天呆在实验室,在没有目标和压力下,是什么都做不了的5、发论文一定要手里有很多项目做么,没有能发么? 没有项目,很难发文章,原因是你对行业内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不了解,没有实践你是什么都做不出来的

比较容易发表论文的测绘类期刊有《测绘科学技术学报》、《遥感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创于1984年,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管、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主办的测绘科学学术期刊。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科进展、学术研究、应用工程等。

办刊宗旨: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贯彻执行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报道和反映测绘科学最新研究成就,传播和积累军事测绘科学知识。

2、《遥感学报》创刊于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环境遥感学会主办。致力于报道遥感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研究简报以及高水平的述评。着重反映本领域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

内容涉及遥感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遥感与GIS及空间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及其应用等方面。

3、《地理科学进展》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主要刊登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地理学研究动态。发表论文的领域为资源与环境、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区域研究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成果与新技术。

4、《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创刊于1985年,由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主办。包括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两大部分,具体栏目有:3S研究与应用、数字城市与数字国土、区域经济、环境与生态、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基本涵盖了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与热点,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新研究成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