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16岁在自然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16岁在自然上发表论文

您好 ,九品论文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论文帮发表望采纳什么样的刊物?

说明已经在本领域有较大发现或研究突破,已经是副教授级别(即使他还是本科生或研究生)

因为Nature杂志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很高,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内杂志上发表,国际上有部分学术机构会不认可,因而发表在Nature上是对于这个少年学术成就的极大肯定。

出国有可能,国内可能性不大

21岁在自然发表论文

2018年3月5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以背靠背的长文形式,在网站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Jarillo-Herrero教授课题组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此外,网站还专门配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Eugene J Mele对这一重大突破的评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篇重磅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来自中国的21岁博士生曹原。

曹原,本科毕业于著名的中科大少年班,后赴美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生,现在,他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

在2018年的3月,一个人闯入了我们大众的视野,一名叫曹原的中国人,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我们知道《自然》期刊一般上人是很难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论文的,而年仅21岁的曹原却凭借着这篇论文成功入选该刊2018年十大科学家的榜首,而且还是登上该刊最年轻的中国人。

曹原1996年出生在四川成都,在成都生活不久就随着自己的父亲进入到了当时正在飞速发展的深圳。来到深圳后,曹原也是非常的好学,从小学习成绩也是非常的优秀,并且在小的时候就对机械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曹原小的时候就喜欢搜集一些电子产品自己拆卸后又重新组装,可能别的家长会反对这样的事情,而曹原的家庭却非常的支持,经常在深圳电子厂能够看到曹原的身影。由于成绩很好,曹原在别人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初中的知识了。

在学校上曹原仍然是非常喜欢拆东西然后再组装,后来老师觉得他非常不一般,于是就将他举荐到了中科大的少年班。来到中科大少年班后曹原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高中所有的课程学习完了,而且还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科大的物理班,而这个时候曹原仅仅只有14岁。在中科大中,曹原被这名的环境深深影响了,在大学里他到了美国的美国的密歇根大学学习,而且还去过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超导体一直就是物理学上的一道难题,但是在2017年的时候,曹原在研究中发现石墨烯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具有超导性。在无数次的实验中,他失败了无数次,但是曹原却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直到2018年的时候,曹原才得到了成功。曹原的论文发表后,就引起了世界上五里界的震惊,人们都不敢相信,得到这个成果的中国人年龄仅仅只有21岁。而且曹原也是非常的刻苦好学,虽然自己取得了成功,但是并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继续深入的自己的研究,能够在有生之年得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他这一生的目标。

现在,距离曹原发现的成果也有了一年的时间了,而曹原仍然在麻省理工继续学习,他仍然在为石墨烯做着进一步的研究。曹原虽然年轻,不是不骄不躁,能够孜孜不倦的却学习,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干着一件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物理学能够在世界上保持重要地位的重要因素。

大家认为曹原厉害吗?

曹原,出生于1996年,四川人,是一个标准的"95"后。2007年,10岁的曹原到深圳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在短短的三年内,他不断跳级,读完了普通人要读12年的小、初、高阶段。2010年,13岁的曹原以669的高分考入大学,但曹原的大学不是普通人就读的大学,是中科大少年班,是针对超常规中学教育的优秀学生所开设的一所特殊的大学。

都说先天条件很重要,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我们称之为神童。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位具有超人智慧的神童,他叫曹原。大家都知道神童是需要有好的环境培养的,不然很可能像古时候的神童仲永一样最终长大后泯然众人矣。

而曹原与仲永同样作为神童,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曹原不仅没有泯然众人矣反而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成为了2018年中国最年轻的科学家,14岁进入中科大,并且年仅21岁就登上了《自然》科学期刊,发表了两篇石墨烯的论文,破解了物理界的百年难题而引起轰动,那么如今他怎么样了呢?

曹原1996年出生于深圳,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只用三年读完,初高中也只花了三年,2010年被中科大录取,2014年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而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年仅21岁,他一直在研究石墨烯的超导效应,他调整了石墨烯分子结构,实现了低压和相对常温下石墨的超导性这一难题。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顶级学士的关注刊登在了世界顶级学术自然期刊上,成为轰动2018年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曹原的成就是世界都有目共睹的,这么优秀的人年纪轻轻就拥有如此开阔的眼界和巨大的成就,实在是令人敬佩。而他的实验成就同时大大促进可电子科技的发展,如今曹原带着满身荣耀继续投身于麻省理工学院深造,这种不因为受到赞扬就停止努力的人,日后一定会越来越优秀,也许某天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为国争光,成为科学界的大梁,对此你怎么看?

23岁在自然发表论文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详细介绍】

《自然》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2014年它的影响因子为41.456。

1869年约瑟夫·诺尔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之一,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编,直到1919年卸任。

《自然》每周刊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栏目。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新颖,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自然》是一份在英国发表的周刊,其出版商为自然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则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自然》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京、巴黎、慕尼黑和贝辛斯托克设有办公室。自然出版集团还出版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和《自然评论》系列等。

他14岁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在2018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又在2020年的同一天发表了两篇Nature,特别厉害。

史蒂芬·霍金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5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地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霍金生平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回答者:shuyangzjg - 高级经理 七级 11-18 15:14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史蒂芬·霍金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50多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地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教授是现代科普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是一篇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 40种语言。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本书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时间简史》对我们这些喜用言语表达甚于方程表达的读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书。她长于一个对人类思想有接触贡献者之手,这是一本对知识无限追求之作,是对时空本质之谜不懈探讨之作。 《时间简史续编》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霍金生平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1963年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 1970年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回答者:♀奱璑╅飞♂ - 试用期 一级 11-18 15:14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霍金教授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并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荣誉学位。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全身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BriefHistoryofTime:fromtheBigBangtoBlack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TheUniverseina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在科幻系列剧“星舰奇航记”中饰演过自己,并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

免试上研究生只有两种渠道: 一、本校报送本校,可以破格无条件报送,哪怕英语很差,但是专业性方面很强即可;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学校推免资格,在大四那一年通过研招办网页报名参加报考学校推免生的面试。 你的情况,出国读硕是个办法,在国内读硕恐怕走上面我说的正常渠道是不可能了。出国需要考GRE,按照你的条件,只要英语过关,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过论文,是可以上名校的,而且获得全额奖学金的话,也不用愁学费和生活费了。【风炎之鹰】给我发短消息说我的回答误人子弟,不知道我的哪句话误人子弟了。难道我推荐考G出国错了?还是怎么着。你是博士又如何,硕士、博士招生简章随便一搜就可以搜的到,如果你不符合条件怎么报名考试啊。你说的“八抬大轿”不是抬来读硕士博士,而是抬来“当教授”,这个我同意。可抬来当硕士博士生,我不相信。

16岁发表论文

可以,今日头条

1.美籍华裔化学家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个人简介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Yonchien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5月 生于:纽约 成长:新泽西州利文斯顿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父亲:钱学榘,美国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与钱学森同系钱王第34世孙) 母亲:李懿颖 舅舅: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堂兄:钱永刚(钱学森的长子),解放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荣誉: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72年,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重要奖项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发光现象研究】 1994年,华裔美国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开始改造GFP,有多项发现。世界上用的大多数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有的荧光更强,有的黄色、蓝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到一些不常用做研究模式的生物体内找有颜色的蛋白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现象正如当年在嗜热生物中找到以后应用广泛的PCR用多聚酶后的一波浪潮。不过真发现的有用东西并不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俄国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Sergey A. Lukyanov实验室从珊瑚里发现其他荧光蛋白,包括红色荧光蛋白。 生物发光现象,下村修和约翰森以前就有人研究。萤火虫发荧光,是由荧光酶(luciferase)作为酶催化底物分子荧光素(luciferin),有化学反应如氧化,以后产生荧光。而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起源是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 下村修和约翰森用过几种实验动物,和本故事相关的是学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据说下村修用水母提取发光蛋白时,有天下班要回家了,他把产物倒进水池里,临出门前关灯后,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水池,结果见水池闪闪发光。因为水池也接受养鱼缸的水,他怀疑是鱼缸成分影响水母素,不久他就确定钙离子增强水母素发光。1963年,他们在《科学》杂志报道钙和水母素发光的关系。其后Ridgway和Ashley 提出可以用水母素来检测钙浓度,创造了检测钙的新方法。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水母素成为第一个有空间分辨能力的钙检测方法,是目前仍用的方法之一。 1955年Davenport和Nicol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在1962 年下村修和约翰森在那篇纯化水母素的文章中,有个注脚,说还发现了另一种蛋白,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其发光特性。1974年,他们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Morin和Hastings提出水母素和GFP之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知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下村修本人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他离开普林斯顿到 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后,同事普腊石(Douglas Prasher)非常感兴趣发明生物示踪分子。1985年普腊石和日裔科学家Satoshi Inouye独立根据蛋白质顺序拿到了水母素的基因(准确地说是cDNA)。1992年,普腊石拿到了GFP的基因。有了cDNA,一般生物学研究者就很好应用,比用蛋白质方便多了。 普腊石1992年发表GFP的cDNA后,不做科学研究了。他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时,评审者说没有蛋白质发光的先例,就是他找到了,也没什么价值。一气之下,他离开学术界去麻省空军国民卫队基地,给农业部动植物服务部工作。当时他如果花几美元,就可以做一个一般研究生都能做,但是非常漂亮的工作:将水母的GFP基因放到其他生物体内,比如细菌里,看到荧光,就完全证明GFP本身可以发光,无需其它底物或者辅助分子。 将GFP表达到其它生物体这项工作,1994年由两个实验室独立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线虫的Marty Chalfie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两位日裔科学家Inouye和Tsuji。 水母素和GFP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水母素仍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而GFP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Chalfie的文章立即引起轰动,很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系统。在一个新系统表达GFP就能在《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其实不过是跟风性质,没有原创性。 纵观整个过程,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很少人注意。如果其他生化学家愿意,他们也可以得到水母素和GFP,技术并不特别难。在1974年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后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都很容易做。其中例外是钱永健实验室发现变种出现新颜色,并非显而易见。 研究内容 钱永健是和下村修研究相关的一位重要科学家。他在成像技术中,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第一项是钙染料 1980年钱永健发明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1981年改进将染料引入细胞的方法,以后发明更多、更好的染料,被广泛应用。检测钙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性电极、水母素、钙染料。在钱永健的钙染料没有出现以前,具有空间检测能力的只有水母素,但当时水母素需要注射到细胞内,应用不方便,而钱永健的染料可以通透到细胞里面去。水母素和钙染料各有优缺点,目前用染料的人多。钱永健还发明了多种染料用于研究其他分子。 第二项是GFP 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1952年出生,年龄允许等很多年(而80高龄的下村修没有这个优势)。所以,钱永健多年被很多人认为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必须指出,钱永健非常肯定下村修的工作,钱较早公开介绍下村修的发现。 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 钱学森堂侄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他们三人将分享诺贝尔奖金。 下村修和Martin Chalfie分别出生于1928年和1947年。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颁奖盛况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分别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说,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说,下村修1962年在北美西海岸的水母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在紫外线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即绿色荧光蛋白。随后,马丁•沙尔菲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了贡献;钱永健让科学界更全面地理解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理,他还拓展了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为同时追踪多种生物细胞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钱永健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钱永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会令华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能激励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钱永健还对在场媒体表示,他很高兴能够成为今年的获奖者,虽然之前也有传言,但这确实出乎预料。 钱永健的研究历程 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 在获奖名单公布前夕,钱永健在电话中被告知他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并被邀请参加12月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这无疑是钱永健至今为止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 此前,钱永健已获得无数有“含金量”的专业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获得的有“诺贝尔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医学奖。此外,他还拥有不少于60项的美国专利发明。 凭借化学与生物方面的天分,钱永健找到了让绿色荧光蛋白更亮更持久发光的方法,并创造出了更广泛的荧光蛋白色彩,包括黄、蓝、橙等颜色。“我总是被色彩所吸引,”钱永健说,正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时,因为色彩,我可以把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我天生是色盲,估计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了。” 钱永健的天分与成就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家显微成像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克·爱利斯门说,钱永健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在接受《圣迭哥联盟论坛报》采访时这样评价钱永健:“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不仅因为他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填补已知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因为他知道如何发现新问题。他挖掘得很深,理解问题又快,还擅长把问题的各部分统一起来看,发现新的研究工具,以此帮助其他科学家挖掘其它新问题。” 对此,钱永健谦虚地强调自己并不是荧光蛋白的发现者,“我只是那一个制造工具的人。” 曾几度“转向”最终回归化学 钱永健因为其在荧光蛋白研究领域的成果,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其实,兴趣广泛的他,并非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道路。 钱永健是一个拥有广泛兴趣的人。因为气喘,小时候只能待家里,由于对化学的爱好,于是他就在自家的地下室,搭起自己的“小化学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16岁时,钱永健还获得西屋科学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如何将金属融进硫氰酸。这个“西屋科学天才奖”是全美最久远,也是最负盛名的科学类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获得者”。之后,他又通过获得的西屋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念书。 虽然成绩出色,但钱永健也有过对化学厌倦的时刻。在哈佛大学求学时,他就对呆板的课程设置颇为不满,所以自己上了不少钢琴课。 而在剑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想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所以从化学转到了分子生物学,又转到了海洋学。“我总有一些关于在蓝色大海上航行的梦想,但是结果表明,我的工作和这个美梦无关。我的研究包括测量海湾的石油污染状况。最后,我终于明白,我根本不关心藻海的深度问题。” 于是,钱永健又从海洋学转到了生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脑,这对于他来说更有研究的乐趣。 在钱永健看来,人脑是一部让人心醉的织布机,“它需要更为熟练、更为精细、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把碎片拼织起来。”此后,他又“回归”化学,开始了自己对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之路。 对自己的癌症研究充满信心 美国国家幼儿健康与人类发展学会的细胞器生物学负责人杰尼佛说:“钱永健有巨大的影响,正是他,展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基础的反应物的一系列应用可能,并且方便这一切在生物学界的使用,钱博士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绿色荧光蛋白目前正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在1992年以前,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科研文章寥寥无几,但仅去年,根据统计,与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相关的科研文章达到12000篇。有科学家预测,这一数量还将持续增长。 钱永健对于荧光蛋白是否可以用在神经生物学以及癌症攻克方面有特别兴趣。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得癌而死。“他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 虽然钱永健在荧光蛋白的研究领域已有了革命性贡献,但他已计划把这类工作留给他的同事,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人体状况的研究方面,包括攻克癌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中风之类疾病。 钱永健坦言,自己对癌症的研究可能没有任何结果。“科学的历史上,到处都是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上成功,而在另一项研究上失败的例子。” 不过,钱永健还是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因为动物实验已表明这项研究是有成功希望的。 生平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舅舅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当工程学教授。童年时代的钱永健就显露出科学天赋。 由于儿时患有哮喘,钱永健不得不尽量避免室外运动。他经常花上数小时在地下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鲜艳色彩让他着迷。 16岁那年,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钱永健在美国全国性奖项“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中获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又称“少年诺贝尔奖”。 钱永健1972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时年20岁。 有机染料 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 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钱氏家族的传奇 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两人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赴美国留学。对于家族的长辈钱学森,钱永健非常推崇。去年在接受《细胞生物学杂志》采访时,他特意提到,母亲和父亲的家族中有很多工程师,其中,钱学森是中国原子弹项目的负责人。 1952年,钱永健出生在纽约。或许是家学渊源,他打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他觉得不过瘾。后来,钱永健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化学书,里面讲到怎么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于是被化学深深吸引。读高中的时候,他家地下室已经摆满瓶瓶罐罐。兄弟俩甚至悄悄制造火药,结果不慎起火,烧到乒乓球桌。尽管出现了事故,父母并没有阻止孩子们的化学实验,钱永健也只是将实验地点搬到室外的混凝土露台。 16岁时,钱永健凭借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化学项目,获得专为中学生设立的西屋科学奖。不过,钱永健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并不喜欢当时的化学教学方式,兴趣开始向神经科学转移。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 Adrian)。 当时,钱永健的大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刚好从英国牛津返回。钱永佑后来在斯坦福大学任职,并且和钱永健一样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佑告诉弟弟,阿德里安是一位研究肌肉的电生理学家。钱永健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时他想研究的是大脑。 不过,阿德里安给了钱永健极大的自由度,钱永健开始研究如何观察大脑的神经信号网络。1980年,钱永健发明出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因此,钱永健的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成像技术。很长一段时期,生物学家们忽视了钙离子的化学问题,化学家不了解钙离子信号的生物意义。兼具化学和生物背景的钱永健,则在多次失败之后有所斩获。 两年后,钱永健与漂亮的姑娘温迪(Wendy Globe)成婚。[编辑本段]2.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生年月: 1974.11 学历: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团队文化、体验教育与拓展训练 学习经历: 1. 199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本科毕业。 2. 2002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体育专业硕士班结业。 3. 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体育教学专业拓展训练方向硕士学位。 4. 曾参加定向越野培训、拓展训练培训、北大EMBA班学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师等多种并顺利学习结业。 5. 在北大旁听学习了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课程。: 教学工作: 1.97-98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课,全面学习北大体育教学方法,并获优秀教案。 2.98-2000年先后教授男生健美操、女生健美操、篮球课、太极拳和游泳课,获得“岗松奖” 奖教金。 3.01-03年教授游泳、太极拳和网球体,并获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太极拳大赛并列第一名。 4.03-07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和研究生素质拓展课。 管理工作: 1.担任体育部党支部副书记,完成青年工作与安全保卫工作。 2.体育部工会干事,协助校工会、体育部工会完成体育部的工会活动工作。 群体活动: 1. 1997-2001连续五年负责北京大学早操辅导活动,辅导内容为太极拳、健美操、街舞和第八套广播体操。 2. 组建并指导北大健身协会、街舞协会(风雷社)、轮滑协会、素质拓展协会。 3. 长期对北大多个部门进行健身指导服务,完成北大中层领导游泳班教学指导。 4. 配合校工会完成多次体育活动的教学、指导、辅导工作。 5. 完成北大平民学院拓展训练教学。 训练裁判: 1. 1998年带队获得全国高校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2. 任法学院98级、01级体育特长生班班主任,并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3. 指导风雷社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街舞比赛二等奖,全国高校街舞比赛三等奖。 4. 2004年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高校户外挑战赛获得三等奖并获精神文明称号。 5. 2002年担任全国大学生“两操”比赛裁判,获“优秀裁判员”称号。此后担任过全国大学生街舞比赛、北京市高校健美操比赛、北大田径运动会等多项赛事的裁判工作。 社会职务: 1. 北京市大学生体协户外运动分会副主席。 2. 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武术研究中心技术部主任。 3. 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国际标准舞A级裁判员、教练员。 4. 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篮球、羽毛球、田径二级裁判员。 5. 国家中级户外教练指导员、红十字救生认证会员、游泳救护员。 6. 多家体验式培训机构高级培训顾问与研究指导。 7. 美国体验教育协会会员兼中国区信息研究员。 8. 拓展训练教研网创办者与管理者、中国拓展培训师联盟主席。 9. 户外杂志《山野》、《雪上运动》专栏作者,《拓展.体验》期刊创始人。 荣誉与获得奖励: 1998年北大体育部优秀教案 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00年“岗松奖” 奖教金 2001北大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大赛太极拳并列第一名 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 2002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优秀裁判员 2004年获北大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1. 完成国内第一部《拓展训练》专著。 2. 完成国家级课题《户外体验式学习在高现开展的试验研究》。 3. 完成北大立项教材《北大拓展训练》网络版。 4. 完成多篇有关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论文,分别发表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与《武术研究》等期刊上。 5. 完成多篇有关拓展训练的文章并发表在《山野》期刊与体育报上。 6.《第六套121健力操的实验研究》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并被收录在《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十年回顾》。 7.1998年合拍“活力健美操”教学录像在BTV6播放,2000拍摄“城市健康舞”在BTV5播放。 8. 2001拍摄“实用健身指导教程”并被北大成教学院选定为网络指导课程。 9. 2004年CCTV5拍摄北大拓展训练课程介绍,连载播放6次,宣传推广拓展训练。 10. 完成多篇论文获得校级、国家级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途径有很多,可以自己通过实验室研究,把自己的应用数据和研究成果发行到国内,或者国际上的大型杂志上向行业类的杂志有很多,自然类的自然科学杂志,经济类的就有金融家等杂志,所以找准自己要发行的学术论文的杂志,就可以发布自己的论文。

其实大学生也是可以发表论文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写作方向,(注:写作方向要细化并垂直)2、寻找和自己专业方向对口的期刊杂志,并详细了解其投稿要求。3、根据要求撰写论文初稿4、对论文进行查重检测,重复率控制在30%以内。5、根据要求渠道进行投稿6、投稿后会有多次的返修重审7、通过后会有电子版用稿通知书8、缴纳相关费用后,等待杂志出刊邮寄样刊。拓展:一般大学生发表论文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学分不够、出国留学,毕业。

22岁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

这几天天才少年曹原再发Nature论文的事情上了热搜,很多人不禁感叹如此妖孽的学者是如何练就?曹原身上的光环很多,最年轻的麻省理工博士,2018年年度《自然》期刊榜首封面人物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大大扬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位天才少年学者的传奇经历。

一、曹原的成长经历。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7年11岁的曹原到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读书,仅仅利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2010年14岁的曹原参加高考考取669分的高分,被中科大少年班所录取。2014年中科大毕业时,曹原获得了郭沫若奖学金,而后前往美国求学,目前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工学博士。

二、曹原在学术上的爆发和成就。

2018年,年仅22岁的曹原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开辟出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并且是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打破了《自然》杂志的记录。2018年,又是曹原在一天之内连续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阐述了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要发现,这一壮举直接让他成为2018年《自然》杂志的年度榜首人物。2020年5月份,曹原又是在同一天发表两篇文章,这简直堪称神迹。2021年2月1日,曹原又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这也是他在该顶级期刊上的第5篇论文。

三、曹原的学术成就。

在很多人想在类似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而抠破脑袋的时候,曹原从22岁到25岁已经发表了5篇,而且几乎都是第一作者或者是通讯作者,说明他在研究中并不是充当助手或者打酱油的角色,而是真真正正的项目领导人,而且他开创的这个领域也是目前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的热门方向,是开创者而不是追随者。

曹原现在年仅25岁,在很多同龄人还在学习的阶段,他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大拿,将同龄人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曹原之前大火,但他并没有被现在的名利遮住双眼,而是默默不断的坚持研究,不忘初心,以他的年龄未来还有几十年的黄金时期,估计他还能带来更多的学术成果。期待曹原未来越来越好!

因为曹元才22岁就获得了"十大科学家称号"。他的研究成果石墨烯。现在已经进入到商业化应用。而且成为了世界的顶尖技术。所以说他最有希望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首先曹原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他付出了一般人付出不了的时间在研究某一个方面。1996年,曹原出生于四川成都。在小时候他就喜欢捣鼓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曹原在两年内就完成了他的初中和高中课程。 2010年正是他14岁时,被选如最杰出的“严济慈物理人才班”,这里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物理基础。即使在天才青年班,曹原依然十分优秀。他经常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并与教授讨论。18岁时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学位,之后前往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2018年,22岁的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18年,曹原曾一天连发2篇Nature。2020年5月7日,他再次一天连发2篇Nature。 本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论文已经是曹原的第五篇了。

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但是往往普通人是发现不了这些的,一般都是科学家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候甚至是猜想。所以要在未知的领域探索出一星半点是很难的。曹原从小开始就喜欢拆东西然后看里面的构造,甚至自己搭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在里面做各种实验。这些都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着他学习更多的知识,当他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就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普通人眼里,科研毫无疑问是枯燥的。2017年,曹原再做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石墨烯具备非常规的超导电性,这让他很惊讶,这个发现勾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之后的日子里,曹原为了这个“不起眼”的现象花费了不计其数个日夜,难以想象他要做多少次实验,查多少次资料。除了热爱真的找不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么令人敬佩的行为。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柠檬就想到了中国的一位90后,他在22岁已经收获了一大堆的荣誉,比如说麻工学院博士生以及石墨烯超导发现者,他的身上无疑透露着一股正能量,那么他为何会放弃美国绿卡回国,有望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呢?

一个开了挂的青年,超高的智商令人佩服。这个拥有一身荣誉的孩子叫做曹原,祖籍四川。他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花费12年,才能够学会的知识,而且以最高分考入了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少年班。

他就是电视剧中的超人。在他18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在校读书期间,他也对石墨烯超导感兴趣,而且有了重大的发现,接连在《自然》发表了水平极高的两篇论文,惊动了物理学界,也成为了很多科学家眼中的宠儿。

科学怪才拒绝了绿卡,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当这个中国男孩,被破例发放绿卡的时候,他却想把这一份贡献还给祖国。美国当然不愿意失去这么一位有潜力又有未知性的科学人才,即使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还是输给了他的爱国情怀。

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的荣誉,中国石墨烯商业化的应用,为他得诺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拒绝美国绿卡回国后的他,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到了华为的石墨烯电池技术上,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样的难关已经被攻克,而且被加以运用,他肯定能够得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