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ieee期刊每年的投稿量有多少

发布时间:

ieee期刊每年的投稿量有多少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963年1月1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 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 明确服务于 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专业上它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IEEE定义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IEEE (读做eye-triple-e,I-3E)。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为电气电子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制造商提供国际联络交流的场合,为他们交流信息。并提供专业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的服务。学会的主要活动是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Accreditation)等。IEEE每年要举办300多个学术会议,有35万人参加。IEEE的许多学术会议在世界上很有影响,有的规模很大,达到4-5万人。IEEE定位在科学和教育,并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 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原理研究的组织, 以及相关工程分支的艺术和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EEE承担者多个科学期刊和 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它也是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开发者,主要领域包括电能,能源,生物技术和保健,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通讯, 消费电子,运输,航天技术和纳米技术. 在教育领域IEEE积极发展和参与,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电子工程课程的学校授权体制。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 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 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900现行标准,700研发中标准)。

ieee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可以说如果发表一篇ieee论文在电子技术和信息科学方面是很巨大的成功。

ieee是一个组织,全名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在全球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会员,在我国国内多个城市也设有分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出版有70多种期刊杂志、论文集和图书,因此ieee论文发表也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个类型。

ieee论文发表尤其适合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技术人员发表论文,应该说只要专业对口,就可以选择ieee发表论文,ieee专业针对性比较强。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 ACCESS是开源期刊, 近4年来, 投稿量快成指数式增长了, 且国内投稿和国外华人投稿量比重较高; 速度很快 (相对老牌期刊);版面费很高:1700--2000 dollars.  爱惜羽毛不建议投; 为了评职称或者其他目的,可自行决定。具体分析可以通过 Web of  Science 的分析统计自己查询。这样的增长数量,已经很怪异了。数量多了,质量还能保证的话,就看各位自己的分析了。

IEEE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拥有来自175个国家的36万会员。 IEEE全称是什么 IEEE的英文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即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 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IEEE出版内容 IEEE出版包括期刊、杂志、会议论文、电子书、行业标准等多个种类的内容。 1、会议论文集 2016年,IEEE出版超过1500种会议论文集,出版大约300万篇会议论文。论文由当今顶尖新兴技术创新者撰写。大多数IEEE会议都遵循纸质出版流程,许多IEEE会议都有同行评审程序。 2、行业标准 IEEE是一个领先的标准开发商,是传统和新兴领域,尤其是电信,信息技术和电力与能源领域标准规范的核心来源。已制定了超过5000种行业标准。 3、IEEE Xplore数字图书馆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作为IEEE科技文献的在线访问平台,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全球最先进的高价值文献。IEEE Xplore收录了其出版的所有期刊和杂志等超过400万篇全文文献,期刊可回溯至1872年。IEEE Xplore每年新增约有5万篇期刊文章,平均每月超1000万下载量。

IEEE每年发表多少论文

五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出版商包括:爱思唯尔(RELX Group);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Wiley & Sons Inc.);世哲出版公司(SAGE Publishing)以及IEEE。出书汇首先来说说 IEEEIEEE--中文简称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世界上老牌出版商,是目前全球zui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也是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中zui知名的一个,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IEEE主要致力于在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通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全球zui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IEEE出版有70多种学术期刊杂志,每个专业分会都有自己的刊物,IEEE每年发表的论文著作数量占全世界该领域当年发表量的30%左右。提到IEEE,zui出名的除了出版的学术期刊杂志,还有其每年举办的业内学术国际会议和IEEE数据库。 SpringerSpringer,译名施普林格,它是世界zui大的私营科学出版社之一,集团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目前拥有超过2900种期刊和250,000本图书,每年出版6,500余种科技图书和约2,000余种科技期刊,涉及到医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生物、数学、物理、经济学、法律等多种学科。其中,它在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方面的文献zui为出色。凭借这三个方面,施普林格堪称是zui大的书籍出版者,以及第二大世界性杂志出版者。施普林格科学出版物的质量很高,出版社的作者大多是各个领域内享誉盛名的专家学者。根据形势的变化,施普林格在新时代还推出了Springer LINK系统,专门提供网上查询印刷型和电子型期刊的服务。ElsevierElsevier的名气非常之大,很多著名的SCI期刊都可以看到它的LOGO。Elsevier,译名爱思唯尔,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及出版服务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团,它的总部设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通过与全球的科技与医学机构的合作,该公司发表的科研文章数占全球总发表量的16%,每年出版1800多种期刊和2200本新书,以及一系列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在中国设置办事处,加快中国科学研究的进程。 WileyWiley译作约翰威立,世界第三大学术期刊出版商。成立于1807年,目前这家出版社在北京、上海均设有代表处。Wiley出版的期刊很多,覆盖面也很广,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等等都有,其中,病理学、过敏免疫和风湿方面相对较强。 SAGESAGE创立于1965年,以支持有价值的知识传播和全球教育为宗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举成为世界第五大学术出版商,每年出版1000余种学术期刊、800余种人文社科类学术参考类书籍和教科书,以及一系列创新的馆藏参考资源。SAGE作为全球领先的传统学术出版集团,也同时致力于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OA)出版的推广,并且不断开拓创已成为全球zui重要的开放获取学术出版社之一。它的SAGE Journal期刊平台也是全球zui大的综合开放获取学术期刊出版平台之一。

IEEE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简称,全球公认的专业学会,并且是国际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会,IEEE制定了很多电气电子行业的标准规范,同时也检索很多本专业的期刊、会议、文献。

IEEE期刊主要分为会刊(IEEE Transaction)/期刊(IEEE Journal)、杂志(IEEE Magazine)和快报(IEEE Letters)三类。

杂志要求版式美观、内容易懂,常常用文字和图表来表述最新研究成果,一般不允许有过多的公式推导;快报短小精悍,展示最新的研究思想,主要讲究论文的时效性,理论推导要求不高;期刊则服务于某一专业的研究人员,面向学者及研究人员,要求对相关知识背景作全面的介绍。

IEEE出版内容

IEEE出版包括期刊、杂志、会议论文、电子书、行业标准等多个种类的内容。

1、会议论文集

2016年,IEEE出版超过1500种会议论文集,出版大约300万篇会议论文。论文由当今顶尖新兴技术创新者撰写。大多数IEEE会议都遵循纸质出版流程,许多IEEE会议都有同行评审程序。

2、行业标准

IEEE是一个领先的标准开发商,是传统和新兴领域,尤其是电信,信息技术和电力与能源领域标准规范的核心来源。已制定了超过5000种行业标准。

3、IEEE Xplore数字图书馆

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作为IEEE科技文献的在线访问平台,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全球最先进的高价值文献。IEEE Xplore收录了其出版的所有期刊和杂志等超过400万篇全文文献,期刊可回溯至1872年。IEEE Xplore每年新增约有5万篇期刊文章,平均每月超1000万下载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cvpr一年300篇论文左右。

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是IEEE一年一度的学术性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

CVPR是世界顶级的计算机视觉会议(三大顶会之一,另外两个是ICCV和ECCV),近年来每年有约1500名参加者,收录的论文数量一般300篇左右。本会议每年都会有固定的研讨主题,而每一年都会有公司赞助该会议并获得在会场展示的机会。

简介

CVPR有着较为严苛的录用标准,会议整体的录取率通常不超过30%,而口头报告的论文比例更是不高于5%。而会议的组织方是一个循环的志愿群体,通常在某次会议召开的三年之前通过遴选产生。CVPR的审稿一般是双盲的,也就是说会议的审稿与投稿方均不知道对方的信息。

通常某一篇论文需要由三位审稿者进行审读。最后再由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决定论文是否可被接收。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963年1月1日由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RE, 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 明确服务于 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总部在美国纽约市。 IEEE在150多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个地方分会。透过多元化的会员,该组织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中都是主要的权威。专业上它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专业会议。IEEE定义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IEEE (读做eye-triple-e,I-3E)。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为电气电子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制造商提供国际联络交流的场合,为他们交流信息。并提供专业教育和提高专业能力的服务。学会的主要活动是召开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Accreditation)等。IEEE每年要举办300多个学术会议,有35万人参加。IEEE的许多学术会议在世界上很有影响,有的规模很大,达到4-5万人。IEEE定位在科学和教育,并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 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原理研究的组织, 以及相关工程分支的艺术和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EEE承担者多个科学期刊和 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它也是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开发者,主要领域包括电能,能源,生物技术和保健,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通讯, 消费电子,运输,航天技术和纳米技术. 在教育领域IEEE积极发展和参与,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电子工程课程的学校授权体制。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 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 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 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900现行标准,700研发中标准)。

每年全世界发表的论文量有多少

据学术堂了解,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从科研论文的格式来说,第一部分应该是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想,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前人研究的总结和研究背景综述、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计划安排和应用的方法说明等等。如何写好一篇科研论文呢?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2013年我国sci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都位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我国知识产出总量优势显著,SCI论文位居世界第2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

较高的知识产出与扩散应用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之一。国际科技论文(SCI论文)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作为测度知识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创新活跃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表示,中国SCI论文在保持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9—2013年中国SCI论文被引证次数达到360.7万次,超过德国居世界第3位,逐步逼近英国。

尽管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真正高水平的专利却并不是很多。就像从重视SCI论文数量到重视论文质量的转变一样,我国的专利现在也到了强调质量的阶段。

扩展资料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SCI论文数量达到21.3万篇,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2位,占到全球总量的15.0%。

2004—2014年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突破1.2万篇,占到全世界高被引论文总量的10.4%,位于美国(6.2万篇)、英国(1.6万篇)、德国(1.4万篇)之后,居世界第4位。

2013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70.5万件,占40个国家总量的44.1%,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4.4万件,仅居日本之后,占到40个国家总量的21.4%。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位列世界第二梯队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发布

1、 重要意义 科技写作是写作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科学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写作,科技写作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有科学技术的文字记载以来就存在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剧增,科技写作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不但有相当数量的专门研究它的论文、专著问世,而且还在大学里有了一席之地。科学技术研究创新的成就,只有通过论文之类的信息载体为媒介公开发表,方能得到社会承认成为生产力,造福于人类并留传后世。 在欧美一些大学,对理工科的学生除了讲授专心方面的知识以外,还用20~30学时的时间讲授科技报告的整理与撰写方面的知识,有的大学还设置了攻读科技写作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社会上还出现了以写作为职业的科技作家和科技记者。 在我国目前全国在大专院校就读的大学生、研究生有数百万,他们结业前都要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目前全国科技人员已经超过850万其中有近百万的科技工作者, 工矿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数更多,他们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任务严格地说,只有以论文的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才能算最后的完成。近年来有的大学已将科技写作列为选修课(如中国科技大学、东北工业大学等)还有一些大学开设了讲座。一些研究单位、工厂、学(协)会,相继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讲习班、报告会。科技写作有一定的要求,如何写好大有学问,科技写作讲座旨在为缺乏写作经验的大学生、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技术工人提供参考,以便起到入门向导的作用,科技写作的讲授受到了广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不具备良好的科技写作知识的人们希望“补上必要的一课”。科技写作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科技写作能力是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始终。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技术革新的过程中,需要撰写大量文字材料。就一项研究工作来说,在确立课题之初要撰写综合评述或者开题报告;在立题之后要填写计划任务书; 在研究过程中要做实验记录,并定期撰写进度报告;在取得阶段成果和最后完成时要撰写总结或科学论文;在成果鉴定时要写鉴定证书的草稿;在申报发明时要写发明申报书;在申请专利时要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成果转让时要签订科技协作合同等等。其他技术性工作也要撰写大量的技术文件。1982年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400~500万篇论文发表,有100万件以上的专利说明书公布,有17.5万种科技图书出版。其它科技文件多得不可胜数。这些科技作品是科技工作的记录和总结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显然,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科技写作能力。在当代科技工作者已成一支庞大的写作队伍,他们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传世之作。 当前科技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缺乏写作能力,写出的文章毛病很多,诸如令人难以卒读。这些毛病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在一次科技写作讲习班的讨论会上一位工程师说:“在专业方面我们是大学毕业,在写作方面我们仅仅是中学水平。”这种说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现状。我国现行的理工、农医类大学的教学内容中没有科技写作课。虽然学生在中学时学过语文进行过作文练习,但是它代替不了科技写作课,科技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中学时期的语文课和作文练习无法完成的任务。 当前,科技工作者处在激烈竞争状态中,同一项研究课题,世界上可能有许多人都在进行,谁最先研究成功,并以相应的形式公诸于世,谁就占有优先权、专利权、发明权。有人作过统计,目前科技工作者,从取得研究成果到写成文章,约需5个月的时间,如果能在搞出成果之后,很快就写出文章,岂不是等于把取得成果的时间提前了吗?可见,擅长科技写作也是有利的。 科技写作能力是广大科技人员组成合理的智能结构,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即智能),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含口头和平共处书面)和组织管理能力。 科技写作是一门文理(工)结合的边缘学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科技写作能力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最基础的能力。科学技术表达手段则是“文章”。科技成果如果不能最后写成文章公布于众,那么一切见解和观点,一切创造与发明,都不过是科学家、科技人员头脑的一些思维活动罢了,别人无法知道。而将科研成果写成文章那就不仅要有书面表达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掌握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具备较深厚的专业基础。 目前我国文理分家理工分校专业分得过细,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智能结构不够合理,有的学生不说写科技论文,就连阅读科技书籍做卡片摘录,写读笔记都有困难。不少在科研、生产、教学岗位上肩负重任的中年专业技术干部,确实有专长,在事业上有成就,由于未受过科技写作的专门训练,却写不好科研报告和论文,有的编写专业教材,文理不通逻辑混乱。卢嘉锡: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钱学森: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本事,能用普通的语言向人民(包括领导)讲解你的专业知识。作为现代科技人员如果只懂专业,而在科技写作上没有过硬的本领,那就一定会束缚他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发展也会受到限制。科技写作是总结、交流、传播、普及科技成果的必要手段,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媒介。 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主要指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属于知识形态,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泛指各种工艺操作方法,技术装备和生产技能等,最终成为物质形态是直接的生产力。其公式是:科学—技术—生产。科学技术为生产者所掌握,直接进入生产过程,并且制造出产品来,这时才成为社会的生产力,而向社会传播、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科技写作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科技人员要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不是事事都有从头开始,而是在接受别人思想的基础上起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继承性和延续性,任何科学家、发明家的每一项成就都必定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都是以当时科学技术已经达到的水平为基础的。事实上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发明和创造无不是从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即从学术交流中开始的,科技写作正是维系这种继承性和延续的纽带。科技写作源于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实践,同时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实践,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写作在科研上起着保留资料,交流信息。参加国家行业和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以及以文会友和快速反映及确认科研成果的作用,也是对自我科研能力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因此,科技写作在教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2、 发表的目的(1)写作目的: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科学研究、技术革新的任务,严格地说只有以论文的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才能算最后的完成。撰写论文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一般学年毕业论文是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通过论文也可考查已掌握的知识面的深度、广度和写作表达能力等等。但写作论文主要目的不在于此一篇论文,不可能反映出已掌握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仅限于反映出能否字通句顺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明确了主要目的,就可以由此解决一系列问题,知道在什么地方下功夫。不必企图在一篇论文中塞进自己的全部知识,不要以为塞得越多越好,不要想借此炫耀自己知识渊博,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针对自己选定的论文主题,在此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动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中能有助于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证。学习正确地提出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明确主要目的,就不必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初学者这样做,往往容易逻列众所周知的已有知识,写得大而空,不能切实地提出和解决一点新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重要的,如果能动用已有知识,并扩大加深对有关材料的掌握,往深处钻研和挖掘,能够提出一点新的见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表明自己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具有了独立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那么也就达到了写作论文的主要目的。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那么今后也就能以此方法和能力去解决其他专业问题,所以学习方法和锻炼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老师是指点科学研究,写作论文的方法,而不是告诉有关这个问题的全部材料,知识和论点。老师不可能对所有研究的专题都作过研究,都已有完善解决问题的结论;要老师包办代替并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老师应该在学生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由于老师比较熟悉这一专业的难题的来龙去脉和关键所在,知道可以从那些方面去找材料,那些材料是重要的、必读的、该如何发现问题,该从那些线索入手,找到突破口,该针对那些焦点去深入钻研思索,所以应着重在这方面给予指导。自己选课题,找材料,区分材料重要与不重要,寻找突破口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老师给予具体指导,发现不正确之处,不周到、不细密之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克服缺点的正确途径。自己先试着做一遍,然后帮助他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帮助他掌握到克服和改正的方法,这样的指导能对同学有切实的功效,使他能牢固地领会和掌握,不易忘却,不经过自己实践,轻易告诉他全部方法和观点,给他的印象往往是很浮浅的,他并不一定能有切实的领会,并不一定能牢固地掌握住。写作的目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的,它在议论和说明中所摆的事实所引用的事例,论证等就是材料;这些材料是用来说明道理,表现主题的。(2)发表的目的:①总结科技成果撰写科技论文是一项科技研究课题,取得成果的最后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从事发明创造的直接经验和体会的提炼和概括,集中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科技信息资源中有着重要的价值。科学研究包括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调查(或实验)研究;通过论文和其他形式(如口头报告)发表研究成果。不论是科学研究或技术革新,在任务完成后,需要从实践中取得,经筛选过的材料,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提出论点写成论文总结科技成果,还可以从中发现论据之不足需继续补做工作,并可以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②扩大学术交流,撰写论文不仅有记录和交流科技信息的作用,对研究工作的其他环节也起着推动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如数学公式的证明)写作论文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传播、推广科技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有各种不同形式如召开学术报告会,举办科技讲座,举办科技成果展览会以及期刊上发表论文等。科技论文的发表形式主要有两种:1)公开发表交流论文,有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或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有的在国内发行的期刊上发表或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2)内部发表交流的论文,在内部交流的论文,在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或小范围的部门学术会议上交流;把科技成果写成论文公开发表影响与收效更为显著,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可以传至后代,推广到各地区。③增加科技积累,科学与技术有其继承性前人的成果,为后人的创造发明和发现准备了条件。利用文字图表记载下来的论文是科学技术积累的主要方法。它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人类的科技宝库,为同时代人和后代人继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作出贡献。④提高研究能力,考核业务水平,科技工作者通过论文的写作,可提高研究工作的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研究方法,同时学习并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写作能力。科技论文发表多少(数量)和它对社会效益的贡献大小(质量)是评价科技工作者业务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取得学位和评定职称和升级的重要依据,又是发现人才的渠道之一。例如:大学生研究生毕业申请学位,要撰写学位论文,以总结某一专业的学习、研究成果,通过答辩授予相应的学位。

医学论文种类简介及写作规范

医学论文种类简介及写作规范参考

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也是记录医学进步的历史性文件。有

统计资料表明,当今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刊物发表的科技论文达300~400万篇,其中约75%发表在期刊上。可见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启迪学术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医学期刊,读者是主体,没有读者,期刊就失去了生命力;作者是源头,期刊的基本素材需要作者提供。因此,欲成为医学期刊的优秀作者,必须了解和熟悉医学论文的种类及撰写规范,从而自如地撰写医学论文,积极地参与医学学术交流。

医学论文的种类较多,体裁各异,主要可分为七大类:(1)评论类;(2)论著类;(3)简报类;(4)病例报告类;(5)综述、讲座类;(6)会议纪要类;(7)消息动态类。

一、 评论类

常见栏目:述评、专论、编者的话、编者按、编后语等。

(一)述评和专论

述评类文稿是作者或编者针对某一科研项目或研究专题进行较为广泛而深入的阐述和精辟的评论,也可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专论。要求观点鲜明、针对性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常见述评类栏目:述评、专家述评、专家专论、专家论坛、焦点论坛等。

(二)编者的话、编者按及编后语

三者均是从编者的角度对某一刊物或某一组、某一篇具体文章的某个观点进行评论或阐述。

(1)编者的话一般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较全面。可以是编者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对刊物的设想、安排,或是对读者、作者的要求与希望;也可以是对一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或是对某一期文章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评论。

(2)编者按和编后语的针对性很强。一般针对具体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或方法,提出编者明确的观点和见解;或者从具体文章引出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引导读者展开讨论。编者按和编后语要求简明扼要、观点鲜明、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而慎重。

二、 论著类

医学论文的种类和体裁较多,但其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著(original article)或称为原著,医学论著又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告、现场调查研究等,均属于一次性文献,是报道基础、临床、预防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学术性论文,他们构成了各种医学学术性期刊的核心。作者掌握了论著的基本特征和撰写规范,其他医学论文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论著的基本要求

医学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取决于刊载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篇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论著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遵守科学道德,防止政治性错误和泄密。

2.独创性:要求其内容较已发表的文献有新的发现或发明。基础研究要求选题新,方法先进,有新观点;临床研究要求收集的病例数更多,观察研究更深入,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创新,效果更佳,提出新见解等。以往许多文稿投至期刊后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作者仅重复了过去的文献或是教科书的内容,而缺乏新意或创见。

3.科学性: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采用的材料和选择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随机性;(3)如实反映研究过程,准确提供观察数据,全面分析研究资料;(4)推理具有逻辑性,结论强调严谨性。

4.实用性:除少量纯理论研究性论文外,大多数医学论著应结合临床、预防工作的实际。论著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读者越欢迎。5.可读性:医学论著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练、通顺。要使用规范化的科技语体。使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和信息。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著,编辑有权退稿。

(二)论著的整体结构

多年来,医学论著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即:前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国外取其首字母,简称为IMRAD,我们称之为“四段式”。对于大多数医学论著来讲,“四段式”普遍而适用。

1.前言:或称导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某些研究有必要交代研究开始的年月。使读者对本文的主旨和背景有概括的了解,以引出下文。

前言要求点明主题,抓住中心。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献并加以分析,但不可长篇幅追溯历史,罗列文献。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曾研究”等提法,防止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前言部分以≤250字为宜。

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

(1)治疗性研究要说明是否为前瞻性的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诊断性研究则应交代诊断试验的金标准,新试验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等。临床研究必须介绍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并应注明参与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2)实验研究需说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直接引用他人的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注出方法的出处,不需展开描述。

(4)药品、试剂应使用化学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及生产时间。

(5)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操作原理。

(6)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应注意临床研究方法必须以不损害患者的利益为准则,实验研究方法应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

(1)结果中不应简单罗列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归纳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或图、表进行表达。

(2)结果的叙述要求真实和准确。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肯定还是否定,临床应用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如实的反映。

(3)论著中的所有数据都要经过统计学处理。对均数和百分率应进行显著性检验,否则易于造成假象。应注意区别结构指标(比)与强度指标(率)的不同。当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显示P值

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这一部分的内容因文而异,大致包括:

(1) 阐述本文研究工作的原理和机制;

(2) 说明本文材料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得失;

(3) 比较本文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越性和不足;

(4) 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概括,提出新观点;

(5) 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6) 提出今后探索方向和展望等。当然以上问题不可能在每篇文章中面面俱到,要因文制宜,言之有物。讨论要紧扣本文研究结果,突出新发现和新观点,避免重复前述内容和以往文献曾报道的内容,但也不能仅仅描述为与他人的报告“相一致”、“相符合”等。讨论一般不列图和表。

(三)论著的层次布局

1.文题:

要画龙点睛,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中文文题一般

2.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

(1)作者署名表示对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署名者不可过多,必须是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

(2)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在投稿时确定,不允许随意增删或改动。

(3)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及邮政编码。尽可能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4)论文决定刊用后,应请全部作者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于正文前,有相对独立性和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中、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中、英文全称;英文摘要中使用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英文全称。

(4)中文摘要在400个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细些,在60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相一致。

4.关键词: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1)要求每篇论著选择3~8个关键词(主题词),置于摘要之后。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t headings MeSH)》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

(2)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3)必要时可使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作为关键词使用。

5.正文:

(1)注意层次清晰。论著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各节的标题居中,不加序号,用黑体。各节内层次序号依次使用:一、二、……(序号后用顿号);(一)(二)……(序号后不用标点);1.2……(序号后用圆点);(1)(2)……(序号后不用标点)。必要时,序号可跳档使用。除一、二、(一)(二)……的标题后不接排正文外,其余各层标题后均可接排正文。

(2)论著的篇幅一般为5000字左右。其中前言约占5%~7%,材料和方法、结果分别占25%~35%,讨论约占30%~40%。

(3)表、图及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重复,而以文字为主。①表格:要求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具有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均采用三横线表,即以表顶线、表头线及表底线3条横线为基本构架的表。每个表均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头由主语纵标目和谓语纵标目组成。主语纵标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体现主语标志的横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或文字;谓语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内的数字或文字含义。表格中的数据、量、单位、符号及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②插图:要求主题明确,起到说明和补充文字的作用,具有自鸣性,即只看图、图题及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纵横坐标轴线应垂直。纵横坐标标值线应标注在坐标轴线内侧。纵横标目的名称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分别居中置于纵坐标轴线的外侧和横坐标轴线的下方。左、右纵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下而上,顶左底右;横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左至右。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显微镜下倍数。

(4)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要求语言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5)重视规范化。①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注明原词或注释。②中西药物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允许使用商品名称。③计量单位必须执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④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非公知公认的中、英文缩略语,应在圆括号内标注中、英文全称和缩略语。

6.参考文献:作者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体现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态度。文献著录原则 :(1)引用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的原著,而不是间接转引他人阅读的原文,要以近3~5年的文献为主。

(2)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不提倡引用。

(3)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4)摘要中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

(5)文献著录时,一律采用原作者姓书写在前,名缩写在后的格式,仅著录前3位作者,以后加“等”。

(6)书籍中的出版地为该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名称,当书籍中印有多个出版地时,仅著录第一出版地。

(7)英文文献的文题均为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8)参考文献一律按照GB7714 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著录格式详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7.脚注:排在正文首页的左下角。常用于注明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邮编、E-mail地址、基金资助项目和基金编号。

8.志谢: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应在文后志谢。所有志谢者必须征得被谢者的书面同意。

9.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文末应由编辑注明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姓名。例如(收稿日期:2001 11 30),转行标注(本文编辑:×××)。

三、 简报类

常见栏目:论著摘要、简报等。此类文稿是将论著中重要性相对稍差或同类内容已经报道,但仍有一定学术价值可供借鉴的文稿,以简报或论著摘要形式刊出。要求语言简练,内容高度概括,其中应提供主要研究方法、重要结果数据、新的见解与结论。全文不超过2000字(1面)为宜。一般以摘要或简报形式在一种刊物发表后,作者还可以全文在他刊发表。

四、 病例报告类

常见栏目:病例报告、个案分析、临床病理(例)讨论。一般是介绍少量而典型的病例诊治经验。这类文稿具有实用价值,很受读者欢迎。特别是对某一疾病的首例报道,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要求内容确切、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有科学依据,讨论有针对性。

五、 综述和讲座类

常见栏目:综述、讲座、系统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等。

(1)综述稿的特点

综述是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研究进展或动态的文稿。可以是国内或国外文献综述,也可以将国内、外文献归纳综述。综述要求尽可能将收集到的最新文献资料介绍给读者。文稿所介绍的内容要尽量适合国内已开展的工作或将要开展工作的需要。综述稿内必须将引用的参考文献逐一列出,文内按顺序以角码标示。

(2)讲座、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稿件的特点

讲座、教程及继续教育园地稿件是向读者系统介绍某一专业或专题研究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比教科书的内容更深入、新颖。内容要深入浅出,必要时配合图、表刊出。此类文稿对基层读者有指导和启迪作用。

六、 会议纪要类

会议纪要是医学期刊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包括全国性编委会纪要、重要学术会议纪要。编委会纪要一般是期刊编辑人员亲自撰写,学术会议纪要可以由编辑或参会人员撰写。基本要求:

(1)交代会议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参会人数。

(2)描述会议的主要议题、重要实质性内容、讨论结果、会议收获及其总的评价。

(3)要客观论述参会人员发表的不同意见及其论据。

(4)会议纪要的字数依内容而定,以简明扼要、客观反映会议主题为准。

七、 消息动态类

常见栏目:国内外学术动态、科研简讯、医学新闻、时讯、信息、消息、会议预告等。此类文稿要特别强调时间性。具有报道及时、快速、简短扼要等特点。要尽量报告其有关学术内容,表达要完整,注意保密性。 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发表。初学者应循序渐进,先写病例报告、综述等稿件,待积累经验后,再写论著,这样较易成功。投稿前必须仔细阅读相关期刊的稿约,并严格遵守稿约的规定。初次投稿未被采纳,不要气馁,应再接再厉,反复锻炼提高,终必有成。

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艰苦而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希望所有的眼科论文作者深入思考,努力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撰写出更多的优秀论文奉献给广大的眼科读者。

每年发表的论文有多少

1973-2007年间,哈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由1973年的228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629篇,占71%)增长到2007年的8567篇(第一作者3428篇,占40%),年均增长率为3.96%;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666篇(第一作者2440篇,占52%),由1973年的49篇增长到2007年的196篇,年均增长率为4.16%。相比之下,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第2位的麻省理工学院共2461篇,仅为哈佛的53%;而2007年中国大陆科研单位仅在Science上发表26篇、Nature上发表19篇。2006年哈佛大学的总研究经费为4.5亿美元(全美排名第27位),尚不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1位)的1/3。开展合作研究在提高哈佛大学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研究发表的SCI论文由1973年的1436篇增长到2007年的7637篇,年均增长率达5.04%;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也保持增长态势,从1973年的63%增长到2007年的89%。合作研究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突出,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哈佛在前沿领域研究具有相当的科学领导力。哈佛大学独立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Nature为144次、Science为172次、Cell为236次)均低于其合作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Nature为220次、Science为213次、Cell为300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哈佛大学在科学主流方向—生物医药领域成果突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和交叉科学等是哈佛大学产出SCI论文最多的学科。哈佛医学院是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主要学院,1973-2007年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三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547篇,占哈佛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总数的6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物医药领域是哈佛的优势学科领域。哈佛大学发表论文的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开展跨机构的合作研究是提高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医药领域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该主流方向上不断汇聚力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有力带动和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

通过论文集合网站webofscience查询某领域论文每年的发表数量。如果这个刊物同时被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收录,你可以登上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库,查该刊物收录的文章篇数直接看刊物目录,同理,确定该刊物是某一个数据库收录,直接在该数据库查询即可。如果自己没办法登陆该期刊所在数据库,可以用刊物页码除以其中一篇文章的版面数,得出的结果只是一个大概的篇数。如果你只是想知道中国知网2014年更新的学术论文量,直接选择“从2014年到2014年”,截止今天,更新期刊2373640篇。

ei会议论文每年中国有253篇。EI摘要是目前全球最早的工程文摘资源。目前收录了253种中国内地期刊。国际会议,简而言之,就是世界各地不定期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针对某个会议主题面向世界征文,会后以此次会议名称为刊名,以会议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并递交EI-CA数据库检索。

sci论文每年发表量多少

、复旦大学奖助学金设置情况复旦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 资助人数或比例国家资助 国家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根据教育部下发名额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5000元 根据教育部下发名额评选台湾学生、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 特等8000元;一等6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4000元 根据教育部下发名额评选国家助学金 每年:一等3500元;二等2700元。(按月发放) 根据教育部下发名额评选国家助学贷贷款 根据学费加住宿费确定,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无限制基层就业国家资助 补偿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无限制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标准,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根据征兵部门下发名额确定地方政府资助 上海市奖学金 一次性奖励8000元 根据上海市教委下发名额评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春节慰问金 200元/人 根据上海市教委下发名额评选社会资助 社会冠名奖学金 根据项目情况设置等第、金额与名额 根据设奖方要求评选社会冠名助学金 根据项目情况设置等第、金额与名额 根据资助方要求评选校内资助 困难补助 应急基金 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和经费情况进行发放,应对临时性生活困难。 无限制医疗帮困补助 住院部分按照三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200元、一级医院100元进行补助;门急诊部分按照“起付标准内费用+个人按比例自负部分”的合计金额进行补助。 无限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80元/人(按当年缴费金额) 无限制补充商业医疗保险 100元/人/年(按保险缴费金额/年制) 无限制冬季送温暖 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 物资约1000人份校内奖学金 优秀学生奖学金 一等3000元;二等1500元 ;三等1000元 约为当学年参评人数的40%单项奖学金 2000元 每类设立5名获奖者,评选总名额不超过35人民族奖学金 1000元 无限制专业奖学金 1200元/学年 无限制“挑战”创新先锋奖学金 一等奖8000元/团队,二等奖4000元/团队,三等奖2000元/团队 无限制校内资助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路费补助(一般按硬座标准)、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教材减免券等。 路费补助每年约150人,迎新物资约500人份。绿色通道 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暂缓交纳学费。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无限制勤工助学 固定岗位:参考上海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当上下浮动 约2000个岗位临时岗位:参考上海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学费减免 减免2500—6500元 不超过在校本科生人数的2%助力成长资助 根据项目情况设置金额与名额 无限制参军补助 8000元/人 按当年实际入伍人数物价补贴 41.5元/人/月 无限制2、复旦大学简介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C9)、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创始成员,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单位,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1973-2007年间,哈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由1973年的2284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629篇,占71%)增长到2007年的8567篇(第一作者3428篇,占40%),年均增长率为3.96%;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666篇(第一作者2440篇,占52%),由1973年的49篇增长到2007年的196篇,年均增长率为4.16%。相比之下,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第2位的麻省理工学院共2461篇,仅为哈佛的53%;而2007年中国大陆科研单位仅在Science上发表26篇、Nature上发表19篇。2006年哈佛大学的总研究经费为4.5亿美元(全美排名第27位),尚不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第1位)的1/3。开展合作研究在提高哈佛大学论文数量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研究发表的SCI论文由1973年的1436篇增长到2007年的7637篇,年均增长率达5.04%;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例也保持增长态势,从1973年的63%增长到2007年的89%。合作研究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突出,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哈佛在前沿领域研究具有相当的科学领导力。哈佛大学独立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Nature为144次、Science为172次、Cell为236次)均低于其合作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Nature为220次、Science为213次、Cell为300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过合作研究发表的论文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哈佛大学在科学主流方向—生物医药领域成果突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和交叉科学等是哈佛大学产出SCI论文最多的学科。哈佛医学院是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主要学院,1973-2007年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三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547篇,占哈佛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总数的6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物医药领域是哈佛的优势学科领域。哈佛大学发表论文的定量分析数据表明,开展跨机构的合作研究是提高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医药领域作为当前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该主流方向上不断汇聚力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有力带动和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

一般能发20篇的sci论文。因为复旦的学生的专业水平都很高,每年都会针对sci进行写作,所以能发20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