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章的硕士申请博士并没有什么问题。考博士不要求一定发文章,但是发表了文章,面试时候分数可能会更高一点。如果博士毕业,那要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要求,一般是要发表SCI两篇。 扩展资料 申请博士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综合素质,表现个人优势,同时也要从文笔上表现出个人具有完成论文的能力,会增加个人的竞争力,因为博士毕业也是要完成论文的。每个博士生导师手里的名额是有限的,所以报考博士前必须先跟要报考的老师联系,看是否还有名额,一般来说导师不想要一个学生是不会让学生报名的',事先给导师打个电话或发个邮件,把个人情况介绍一下,尤其是要介绍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愿意成为老师的学生并努力工作。在跟导师交流之前,要了解导师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尽量多了解一点,对于之后面谈的成功率会很有帮助。跟导师交流的时候可以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且表明自己的决心,真诚也可以打动导师。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很难。
申请准备:
1、如果有本校考过去的师兄师姐,别嫌麻烦,联系他们,他们的经验和帮助很重要,比如说复试时候借给你饭卡。
2、首先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一般都多给自己一个选择,个人感觉2-3所学校最好,不要太多了,多了没有精力顾全,反而容易出问题。
3、尽量把手头的实验(如果是硕士)结束,因为接下来准备报考材料很花费精力。然后开始查找报考学校的经验帖子。
4、建议大家发邮件联系老师,如果老师没回复的话多发1-2次,可能是没在国内,可能是忙没看到。
研究生没有发表论文能考博的,(博导并不看重考博学生发表的论文。学术论文发表与否的掌控权,一般不在硕导和博导手中,而在杂志编辑的手中。清华大学校长亦认为:学术权力不应当掌握在期刊编辑手中。考博学生的学术思想考核不应当掌握在期刊编辑手中,而应当掌握在招收博士生的博导手中。故此,考博的重点不是要发表多少篇论文,而是要看学术思想到底如何——有没有广度和深度。
不需要的。
以东华大学为例,报考条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报考全日制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的人员原则上应为从事国家或地方科技重大项目的技术骨干人才,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主持承担过重大工程技术研究项目,并实质参与和所报考领域相关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原则上需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已获硕士学位。
扩展资料:
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要求规定:
1、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应于2019年12月05日前将申请材料备齐,寄送至报考学院,学院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由学院通知进入下一阶段考核。
2、学校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录取当年新生报到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录取资格无效;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组织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
3、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的考生以报名时身份为准,不得更改。报名后,应于2019年11月30日前(以邮戳为准)将加盖公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到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参考资料来源:东华大学-东华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难吗?
论文的“硬伤”,已然成为近年来考博群体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遍地哀嚎声中,要么是“早知道读博要这些东西,读研这几年就疯狂发论文了”,又或者是“论文质量和数量显然不达标,我的考博梦是否就要醒了”……
其实,这些发自内心的疑惑和质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令人绝望,请听小科细细分解。一 申请考核制中“论文”的定位对论文的焦虑,其实是随着考核方式的转变而日趋增加的,试想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一篇硕士论文就可以当博士入门的敲门砖,现在显然是杯水车薪。很多人都说小论文太重要了,那它究竟是不是就代表了一切呢?先别妄下定论,细看小科分析一波。1 “申请-考核”的结构。
明面——公布的文件看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的博士招生简章,可以发现,其基本的招生要求都分为了“思想政治素养—外语水平—科研成果”三部分。很多人把担心都放在了第三项,却忽视了各部分的“真实”比重。首先,如果思想政治考核不合格,换句话说,曾经有过个人“黑历史”的,基本上已经宣告了此路不通。外语水平,同样也是一票否决制,有一条明确的分数线摆在那里。
申请博士还是看文章的吧,没文章在国内很难吧,说一下我的情况。硕士是双非的,然后方向就是材料能源类的,出文章比较快。但都是相对的吧,是和同方向的比较。在研三9-10月份发邮件的时候,已经有一作4篇了,IF总共快30吧。给很多985学校老师发了邮件,申请的三所985,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是在线面试的。其中上海的C9学校说审核资料不通过。然后就面试了一所中等985,从初始(简历筛选结束)到复试(两轮)结束,差不多35%的人被刷吧。英语能力不行,其他问题都还好,所幸两次都通过了。然后进的学院是学校很厉害的学院吧,很多院士杰青。博士也算换了方向,比较难,导师挺厉害。另外一个武汉的更好一点的985,由于面试时间太晚了,差不多晚半个月,没时间等。同时,自己心仪的老师感觉报不上,有本校的学生报。其他的老师也有好几个回复邮件的,不太想去。之后,该学院招生办老师打电话问我参不参加面试,我说不去了。最后就把学校定了。总的来说,推出"四不唯"之后,以及越来越火的推免,以后申请博士对本科出身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双非的学校,申请博士会越来越难吧。不过,要想走的更远,是要付出的更多吧。科研之路不好走,估计以后进企业吧,哈哈。
申请博士还是看文章的吧,没文章在国内很难吧,说一下我的情况。硕士是双非的,然后方向就是材料能源类的,出文章比较快。但都是相对的吧,是和同方向的比较。在研三9-10月份发邮件的时候,已经有一作4篇了,IF总共快30吧。给很多985学校老师发了邮件,申请的三所985,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是在线面试的。其中上海的C9学校说审核资料不通过。然后就面试了一所中等985,从初始(简历筛选结束)到复试(两轮)结束,差不多35%的人被刷吧。英语能力不行,其他问题都还好,所幸两次都通过了。然后进的学院是学校很厉害的学院吧,很多院士杰青。博士也算换了方向,比较难,导师挺厉害。另外一个武汉的更好一点的985,由于面试时间太晚了,差不多晚半个月,没时间等。同时,自己心仪的老师感觉报不上,有本校的学生报。其他的老师也有好几个回复邮件的,不太想去。之后,该学院招生办老师打电话问我参不参加面试,我说不去了。最后就把学校定了。总的来说,推出"四不唯"之后,以及越来越火的推免,以后申请博士对本科出身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双非的学校,申请博士会越来越难吧。不过,要想走的更远,是要付出的更多吧。科研之路不好走,估计以后进企业吧,哈哈。
1、研究生期间没有论文可以考博。 2、自己查看招生单位官网公布的博士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就知道了。 3、能否读博取决于自己的考博成绩,但没有论文可能影响导师的面试评分,因为考博是竞争性的,具体还要看其他报考生源的情况。
没有论文能申请博士。
自2020年国务院发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就已经陆续开始改革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从取消硕士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到取消博士申请考核时的论文要求,甚至21年开始有部分高校取消了博士生毕业需发表论文的要求。
当然,取消论文发表要求的情况在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可以说国内近几年对论文发表的宽容度在逐年提升。如果我们把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国外可以发现,国(境)外大部分高校的博士申请要求中,都没有将论文发表放到“强制”一栏中。
学术论文应该具有的四大特点:
1、学术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较强;从语言表达上看,学术论文很多是采用专业术语、专业性图表和专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上的同行。
因此,为了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和规范,文中即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用语。
2、科学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要准确、思维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个人好恶与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在相关基础上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3、创新性。
它要求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就表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上。
创新性表现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和创新,是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推翻了前人的某种定论,是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等。
4、理论性。
它指论文中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有自己的理论论证,不能只是材料与文献的简单罗列,应当是在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很难。
申请准备:
1、如果有本校考过去的师兄师姐,别嫌麻烦,联系他们,他们的经验和帮助很重要,比如说复试时候借给你饭卡。
2、首先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一般都多给自己一个选择,个人感觉2-3所学校最好,不要太多了,多了没有精力顾全,反而容易出问题。
3、尽量把手头的实验(如果是硕士)结束,因为接下来准备报考材料很花费精力。然后开始查找报考学校的经验帖子。
4、建议大家发邮件联系老师,如果老师没回复的话多发1-2次,可能是没在国内,可能是忙没看到。
申请博士还是看文章的吧,没文章在国内很难吧,说一下我的情况。硕士是双非的,然后方向就是材料能源类的,出文章比较快。但都是相对的吧,是和同方向的比较。在研三9-10月份发邮件的时候,已经有一作4篇了,IF总共快30吧。给很多985学校老师发了邮件,申请的三所985,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是在线面试的。其中上海的C9学校说审核资料不通过。然后就面试了一所中等985,从初始(简历筛选结束)到复试(两轮)结束,差不多35%的人被刷吧。英语能力不行,其他问题都还好,所幸两次都通过了。然后进的学院是学校很厉害的学院吧,很多院士杰青。博士也算换了方向,比较难,导师挺厉害。另外一个武汉的更好一点的985,由于面试时间太晚了,差不多晚半个月,没时间等。同时,自己心仪的老师感觉报不上,有本校的学生报。其他的老师也有好几个回复邮件的,不太想去。之后,该学院招生办老师打电话问我参不参加面试,我说不去了。最后就把学校定了。总的来说,推出"四不唯"之后,以及越来越火的推免,以后申请博士对本科出身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双非的学校,申请博士会越来越难吧。不过,要想走的更远,是要付出的更多吧。科研之路不好走,估计以后进企业吧,哈哈。
没有论文能申请博士。
自2020年国务院发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我国高校就已经陆续开始改革研究生论文发表要求,从取消硕士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到取消博士申请考核时的论文要求,甚至21年开始有部分高校取消了博士生毕业需发表论文的要求。
当然,取消论文发表要求的情况在具体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可以说国内近几年对论文发表的宽容度在逐年提升。如果我们把选择的范围扩大到国外可以发现,国(境)外大部分高校的博士申请要求中,都没有将论文发表放到“强制”一栏中。
学术论文应该具有的四大特点:
1、学术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的专业性较强;从语言表达上看,学术论文很多是采用专业术语、专业性图表和专门符号表达内容的,它的读者主要是专业上的同行。
因此,为了把学术问题表达得简洁、准确和规范,文中即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用语。
2、科学性。
它指研究与探讨的内容要准确、思维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要求作者在立论上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个人好恶与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在相关基础上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3、创新性。
它要求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科学价值就表现在其具有创新性上。
创新性表现是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和创新,是在众说纷纭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是推翻了前人的某种定论,是对已有资料作出创造性综合等。
4、理论性。
它指论文中体现出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学术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有自己的理论论证,不能只是材料与文献的简单罗列,应当是在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难吗?
论文的“硬伤”,已然成为近年来考博群体中最让人头疼的地方。遍地哀嚎声中,要么是“早知道读博要这些东西,读研这几年就疯狂发论文了”,又或者是“论文质量和数量显然不达标,我的考博梦是否就要醒了”……
其实,这些发自内心的疑惑和质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令人绝望,请听小科细细分解。一 申请考核制中“论文”的定位对论文的焦虑,其实是随着考核方式的转变而日趋增加的,试想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一篇硕士论文就可以当博士入门的敲门砖,现在显然是杯水车薪。很多人都说小论文太重要了,那它究竟是不是就代表了一切呢?先别妄下定论,细看小科分析一波。1 “申请-考核”的结构。
明面——公布的文件看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的博士招生简章,可以发现,其基本的招生要求都分为了“思想政治素养—外语水平—科研成果”三部分。很多人把担心都放在了第三项,却忽视了各部分的“真实”比重。首先,如果思想政治考核不合格,换句话说,曾经有过个人“黑历史”的,基本上已经宣告了此路不通。外语水平,同样也是一票否决制,有一条明确的分数线摆在那里。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很难。
申请准备:
1、如果有本校考过去的师兄师姐,别嫌麻烦,联系他们,他们的经验和帮助很重要,比如说复试时候借给你饭卡。
2、首先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一般都多给自己一个选择,个人感觉2-3所学校最好,不要太多了,多了没有精力顾全,反而容易出问题。
3、尽量把手头的实验(如果是硕士)结束,因为接下来准备报考材料很花费精力。然后开始查找报考学校的经验帖子。
4、建议大家发邮件联系老师,如果老师没回复的话多发1-2次,可能是没在国内,可能是忙没看到。
没有文章申请考核博士很难。
申请准备:
1、如果有本校考过去的师兄师姐,别嫌麻烦,联系他们,他们的经验和帮助很重要,比如说复试时候借给你饭卡。
2、首先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一般都多给自己一个选择,个人感觉2-3所学校最好,不要太多了,多了没有精力顾全,反而容易出问题。
3、尽量把手头的实验(如果是硕士)结束,因为接下来准备报考材料很花费精力。然后开始查找报考学校的经验帖子。
4、建议大家发邮件联系老师,如果老师没回复的话多发1-2次,可能是没在国内,可能是忙没看到。
申请博士还是看文章的吧,没文章在国内很难吧,说一下我的情况。硕士是双非的,然后方向就是材料能源类的,出文章比较快。但都是相对的吧,是和同方向的比较。在研三9-10月份发邮件的时候,已经有一作4篇了,IF总共快30吧。给很多985学校老师发了邮件,申请的三所985,因为疫情的原因,都是在线面试的。其中上海的C9学校说审核资料不通过。然后就面试了一所中等985,从初始(简历筛选结束)到复试(两轮)结束,差不多35%的人被刷吧。英语能力不行,其他问题都还好,所幸两次都通过了。然后进的学院是学校很厉害的学院吧,很多院士杰青。博士也算换了方向,比较难,导师挺厉害。另外一个武汉的更好一点的985,由于面试时间太晚了,差不多晚半个月,没时间等。同时,自己心仪的老师感觉报不上,有本校的学生报。其他的老师也有好几个回复邮件的,不太想去。之后,该学院招生办老师打电话问我参不参加面试,我说不去了。最后就把学校定了。总的来说,推出"四不唯"之后,以及越来越火的推免,以后申请博士对本科出身好的学生越来越好。而双非的学校,申请博士会越来越难吧。不过,要想走的更远,是要付出的更多吧。科研之路不好走,估计以后进企业吧,哈哈。
可以。这个是可以的,也可以直接可以通过入学考试来考取博士的,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没有论文可能影响导师的面试评分。硕士是硕士研究生的简称,是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学习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普通民众平时所说的考上了硕士或者考研了,考的就是硕士研究生。
没文章的硕士申请博士并没有什么问题。考博士不要求一定发文章,但是发表了文章,面试时候分数可能会更高一点。如果博士毕业,那要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要求,一般是要发表SCI两篇。 扩展资料 申请博士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综合素质,表现个人优势,同时也要从文笔上表现出个人具有完成论文的能力,会增加个人的竞争力,因为博士毕业也是要完成论文的。每个博士生导师手里的名额是有限的,所以报考博士前必须先跟要报考的老师联系,看是否还有名额,一般来说导师不想要一个学生是不会让学生报名的',事先给导师打个电话或发个邮件,把个人情况介绍一下,尤其是要介绍硕士阶段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愿意成为老师的学生并努力工作。在跟导师交流之前,要了解导师的基本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尽量多了解一点,对于之后面谈的成功率会很有帮助。跟导师交流的时候可以说一说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且表明自己的决心,真诚也可以打动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