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实验职专卢燕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实验职专卢燕发表的论文

卢燕(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特级专家)197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系,同年分配在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工作。曾师从国家级著名老中医裴学义主任医师。参加工作以来,发表医学论文十七篇,参加《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等七部医学著作编写,主持并参加了局级课题“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消癜益肾饮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一文在第二届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研讨会获优秀论文三等奖。对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中医治疗经验,尤其对于急性发热、慢性咳嗽、乳儿肝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儿童风湿性疾病的治疗,擅长过敏性紫癜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

[1] Lu Yan , Yu Shui Li* ,Chai Bao Xiang.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ified by Nano-sized Alumina (Al2O3) and its antifouling research,Polymer,46 (2005) 7701-7706.[2]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等.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⑶:107-112[3] Yu Shuili*,Zhao Fangbo,Liu Yanan,Zhan Hongjie,Wang jinlo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CAS-MBR For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and Reuse of Domestic Wastewater (In English)[C]. IWA Conference on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and Reuse of Wastewater,Xi An,China,May 18-22,2005: 503-509 (Oral presentation)[4]ZHEN xiang-hua,Yu Shuil*,WANG Bwei-fu. Flux enhancement during ultrafiltration of produced water using turbulent promoter (In English)[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mbrane Technologi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singhua University,China,2005,254-261.[5] Yu Shuili*,Fang-bo Zhao .Effect of Components in Activated Sludge Liquor on Membrane Fouling in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In English)[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mbrane Technologi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singhua University,China,2005,86-95 (Oral presentation)[6] Zhao Fangbo,Yu shuili,Liqian,Zhan Hongjie.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removal in an intermittently cyclic activated sludge-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 [C].1st EST,New Orleans,USA,January 23-26,2005: 284-289 (Oral presentation)[7] Liu Yanan,Yu Shuili*,Jing Guolin,Zhao Bingjie,Guo Siyuan,Analysis of 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 I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of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Xian,China,May 18-22,2005: 981-991? (Oral presentation)[8]刘亚男,于水利,薛罡,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除磷中的应用及进展[J]. 水处理技术,2005,31⑼:10-12.[9]张洪杰,于水利,赵方波,等.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⑷:440-443.[10]云霞,徐江兴,于水利,等. 钯/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加氢除氧技术的实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⑵:249-251.[11]王北福,于水利,聂立宏,等.超滤/电渗析法处理驱采污水与回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⑽:93-95.[12]梁雨,于水利,崔崇威,等. 聚硅铁与复合铝铁及硫酸铝的净水效果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⑹:684-687.[13]Yu S.L.,Cai B.X.,Lu Y.. Study of the compare of oiliness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PVDF and PVDF/NANO-size alumina (AL203)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05-511.[14]Yu S.L.,Zhen X.H.,Dong X.G.,Wang B.F.. The use of ultrafiltration as electrodialysis pretreatment for produced water desalination in the daqing oifield[ 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12-519.[15]Wang B.F.,Yu S.L.,Zhen X.H.. Electrodialysis of polymer-flooding produced water sequent use as confecting polymer water[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53-561.[16]Shi W.X.,Yu S.L.,Yun X.,Zhao L.Y.. Development of PB2=-RESIN based catalyst reactor for dissolved oxygen removal from ultrapure water[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490-796.[17]荆国林,于水利,韩强,等. 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给水排水,2005,23⑶:60-63.[18]许晓强,于水利,崔崇威,等. 造纸用低温低浊水脱色技术生产性试验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⑴:46-48.[19]余鑫晶,于水利,邱晓霞,等. 给水管道生物膜中的细菌生长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005.154-161.[20]付英,于水利.氧化型聚硅酸铁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性能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005.263-270.[21]王北福,于水利,董喜贵,等.油田采出水回用为灌溉用水的实验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005.592-597.[22]时文歆,于水利,邱晓霞,等.动电修复铅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⑴:21-23.[23]Shi Wenxin,Yu Shuili,Liu Yanan,Zhao Liye .Speciation of Cd in Different Soil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A].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hina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005.303~307.[24]Yu Shuili,Zhen Xianghua,Wang Beifu,Zhao Fangbo,Zheng Haifeng,Liang Chunpu.Using ultrafitration to treat produced water for reinjection[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hina.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005.749~755.[25] Wang Beifu Yu Shuili,Nie Lihong,Zhen Xianghua,Wei Zegang.A Hybrid UF and ED system Reusing polymer-flooding produced water as confecting polymer water[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hina.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005.21~27.[26]Fu Ying,Yu Shuili,Yang Yuanjing.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poly-silicon-ferric-sulfate(PSF)[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hina.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005.308~314.[27] Liu Yanan,Yu Shuili*,Zhao Bingjie,Guo Siyua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anaerobic/ 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upplied with glucose as carbon sourc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5,22 ⑶: 102-106[28] Yu Shuili*,Liu Yanan,Jing Guolin,Zhao Bingjie,Guo Siyuan. Applicati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to Analyse 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17 ⑷: 611-614。[29] 卢燕,于水利,蔡报祥. 有机膜的无机改性及其性能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2005.247-253.[30] 严哓菊,于水利,李薇,等. 一体式PAC-M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中农药及THMFP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2005.299-303.[31] 王北福,于水利,聂立红,等. 电渗析法回用聚驱采出水的试验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2005.333-340.[32]严哓菊,于水利,李薇等. 浸渍型PAC-M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处理效果效果[A].见: 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委员会给水委员会第十次年会,2005年中日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厦门: 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委员会给水委员会,2005.158-165.[33]刘亚男,于水利*,赵冰洁,等.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⑸:623-625[34]刘亚男,于水利*,薛罡,等. 聚磷菌PAO1-1的筛选与除磷特征[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⑽:13~17.[35]付胜涛,于水利. 厌氧消化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5,23⑷:18~21.[23]付英,于水利,张存兰,等.纳米TiO2膜无机亲水改性及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展望.化工时刊,2004,18⑿:8-11.[36]芦艳、于水利、蔡报祥.高分子有机膜改性技术研究[J].现代化工,2004,24(Suppl1):84-86.[37]荆国林,于水利,韩强,等.电渗析降低含聚污水矿化度的方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⑴:41-43.[38]荆国林,于水利,韩强. 聚合物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4⑵:16-18.[39]荆国林,于水利,韩强. 电渗析处理含聚合物污水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l9⑶:49-51.[40] 刘汝鹏,于水利,王全勇,等. 浅谈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工业水处理,2004,24⑿:64-67.[41]赵方波,于水利.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污泥膨胀的特征与控制对策[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4(增刊):107-110.[42]Liu Yanan,Yu Shuili*,Zhao Bingjie,Guo Siyuan. Study on 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exopolymers 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anaerobic/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1127-1133[43]ZHAO Fang-bo,YU Shui-li,L Qian,Zhang Hong-jie?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Removal in An Intermittently Cuclic Activated Sludge-Membrane Bioeractor Proces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1258-1259[44]Shi Wenxin,Cui Chongwei,Yu Shuili and Feng Weiming? Study on Electrokingtic Remediation of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278-281[45] Zhao Fangbo,Yu shuili,Liqian,Zhan Hongjie,Liyu. Study of Membrane Biological Fouling Layer Characteristics by AFM,SEM and HPLC.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China,August 18-22,2004: 631-636[46]于水利,时文歆,冯伟明,崔崇威. 铅锌矿区土壤镉污染的动电修复技术[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9⑶:78-80

卢晓燕发表论文

可以联系我们

医疗纠纷律师网

一般都是在当地找的。我们所在上海,你在哪里?

1“纳特女士介绍的一些教材编写原则和外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1, 1977 年 6 月。42-62页。2“论英语关系结构”, 《语言教学与研究》增刊 2, 1978 年 10 月。79-93页。3“澳大利亚语言学教学情况介绍”, 《语言学动态》, 1979 年第 5 期。37-38页。4“`语用学”, 《国外语言学》, 1980 年第3 期。1-10页。5“国外汉英对比研究杂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年 1/2 期。117-128页。6“Some 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the Written English of Chinese and Australian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Vol. 1, No.1, 1982. 39-52.7“系统语法, 生成语法和从属语法的大融合--赫德逊的子项从属语法简介”,《1983年哈尔滨生成语法讨论会论文集》。黑龙江大学。1993年。219-225页。8“韩礼德”,《国外语言学》, 1983年第2期。60-62页。9“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研究》,1984年第1期。1-6页。10“韩礼德的语言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1期。23-29页。11“威廉.哈斯”,《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4期。56-59页。12“Differences in Mode”, JOURNAL OF PRAGMATICS, No.8, 1984. 595-606.13“谈康拉德的《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国外文学》,1984年第4期。18-26页。14“‘ 光明使者’与‘白人奴隶’--谈谈《黑暗的内心深处》中的库尔茨”,《福建外语》1985年第1期。42-45页。15“语言模式的全应效果--试析狄伦·.托玛斯一诗的语音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第2期。14-18页。16“英语应用文介绍”,《大学生》,1985年总第3期。148-163页。17“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现代英语研究》,1986年第1期。50-58页。18“语言学在英语系扎根”,《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2-3页。19“《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简介和说明”,《外语界》,1988年第3期。40-44页。20“Working for an English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s in China's Tertiary Institutions”, APPLIE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N OCCASIONAL PAPERS No. 10. 16-22.21“韩礼德”(合著),《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127-128页。22“语用学”(合著), 《中国大百库全书语言文字卷》,1988年2月。496-497页。23“语言功能与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53-60页。24“第16届国际系统语法大会介绍”,《国外语言学》,1989年第4期。46页。25“韩礼德语言学的六个核心思想”,《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1期。2-8页。26“语篇语用学札记”,《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专刊》。51-58页。27“现代汉语言语类型及其修辞功能”,《修辞的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0年2月。173-183页。28“Speech at the Concluding Panel Discussio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INTENSIVE ENGLISH TRAINING IN CHINA (1987),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0. 285-287.29“系统语言学在中国的进展》”(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11页。30“语气与汉语的疑问语气系统”(合著),《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88-107页。31“小句与复句”,《语言系统与功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130-141页。3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讽刺诗四首”,罗绍书编:《外国百家讽刺诗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121-123,218-219,282页。33“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3-807页。34“新西兰文学”, 《文学百科大辞典》, 华龄出版社, 1991 年。807-808页。35“王力与韩礼德”,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 年1期。4957页,收入 张谷,王辑国编:《龙虫并雕,一代宗师——中外学者论王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16页。36“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国语》, 1991 年 3 期。3-10页。37“有关日语主位的若干问题”,《外国语》1992 年1期. 1-7 页。38“位与非位评介”, 《国外语言学》 1992 年 1 期. 7-10 页。39“韩礼德——哈桑的接应模式和汉语话语接应问题”, 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言研究与应用》。商务印书馆. 1992 年。199-215页。40“九十年代的语篇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1期)。1-7页。41“大学外语教育”, 《学者论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139-148页。42“Wallace Chafe” 《国外语言学》,1992年3期.44-49页。43“Aspects of Present-day Australian English”, The First Conference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March 8-12, 1988. in Hu, Wenzhong ed. 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49-263.44“评Pike的位学理论”,《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2年第2期),46-49页。45“语言规划”,《语言文字应用》, 1993年第1期,11-20页。46“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1993年第2期,2-6页。47“语音系统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2期,1-5页。48“美国的语言问题和语言政策”,《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3年,13-22页。49“第20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会议”,《国外语言学》,1993年,42-43页。50“A semant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d order in Chinese,” Hao Keqi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xts and Language Research, 29-31. March, 1989,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1993. 29-31.51“入其门而得其道”,《英语函讯报》1994年2月15日。第1版。52“语言的可证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9-15页。53“英汉疑问语气系统的多层次和多元功能解释”,《外国语》,1994年第1期.1-7页。54“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9-57页。55“美国的双语教育”,《外语与翻译》1994年第1期.41-45页。56“可证性,新闻报导和论遍语体”,《外语研究》,1994年第2期.22-28页。57“大学英语中的习得”, (与封宗信、罗郁合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1944年第4期, 44- 49页。转载高远等编: 《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5年2月。58“Acquisition in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with Zongxin Feng, Yu Lu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VIEW, No.1, 1994, 15-23.59“Social and cultural ramifications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94 ELLA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1994.60“An evidentalistic analysis of reported argumentatio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rgumentation. Amasteram. 102-119.61“英语专业精读教材评审工作的回顾”,《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5 年,115-121页。62“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 提高教材评估工作的科学方法”(合著),《外语界》1995年第1期,11-16页。63“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湖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3-23页。64“Lyle Bachman谈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开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10-16页。65“有关语篇衔接理论与多层次模式”,《外国语》1996年第1期,1-8页。66 “我国文体学研究现状”,许嘉璐等编: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355-365页。67“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1-7页。68“美国功能语言学家Givon的研究现状”,《国外语言学》1996年第4期,1-10页。69“英汉对比研究的动向”,《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1月,55-62页。70“乔姆斯基语篇劝说力剖析”,《外语与翻译》1997年1月,1-6页。71“东亚人学英语(上)”,《福建外语》1997年2期,1-4 页。72“东亚人学英语(下)”,《福建外语》1997年3期7-11页。73“传统·创新·团结”,《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5-7页。74“高吉亚斯修辞学与柏拉图真修辞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4期,6-9页。75“语言·认知·隐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1997年第4期,49-57页。76“开发电子邮件的研究功能”,《现代外语》1997年增刊:《外语教师上网手册》,97-102页。77“有关语言教学的看法和信息”,《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增刊,65-68页。78“ELT Reform in China -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in Lin Maosung & Leung Yaonam (eds.)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lish Teaching, Taipei: Lih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79“有关隐喻语用观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期,7-11页。80“系统功能语言学近况”,《外国语》1998年第1期,1-5页。81“一部用法与搭配相结合的新型词典”,《外语界》,1998年第2期,53-54页。82“语篇分析任重道远”,《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1-4页。83“英语改革势在必行”,王景和编《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52-53页。84“Between 用法众人谈”,《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7月, 20-21页。85“十年含辛,执著创新—评汪榕培卢晓燕编著的《英语词汇学教程》”,《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月,28-30页。86“英语的最近变化”,《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1-7页。87“当代符号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外语》,1999年第1期,1-9页。(收录于陈治安,刘家荣主编:《语言与符号学在中国的进展》,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9月,i-v.)88 “反思与前瞻 - 纪念《马氏文通》发表一百周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1-5页。89 “系统功能语法与汉语语法研究”,载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252-302页。90“《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 期,116-117页。91“四位中国学者关于《系统功能语法概论》的讨论:胡壮麟先生的答复”,《福建外语》1999年第3期,第6-8页。92“英语学习与电脑”,载李赋宁等主编:《英语学习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年7月,482-490页。93“科学理论新发现和语言学新思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1-6页;朱用生编:《世纪之交论功能》,上海外语教育研究社,2002年。94“隐喻与文体”,姜治文等主编:《外国语言文学研究》1999年9月,22-36页。95“关系”,载赵世开主编,《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9 月,254-291页。96“论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32卷2期,95-102页;黄国文主编、杨炳均副主编:《语篇·语言功能·语言教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 月,95-102页。97“‘辨证施治’与‘唯物辩证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98“博导访谈:访胡壮麟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456-460页。99 “功能语法导论”导读”,《功能语法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 月,F13-31.100“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00年12月19日。101“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2001年1期3-9页。3-9页。102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in Ren Shaozeng et al (eds). Grammar and Discour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urse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Macao Press. 2001. 23-32.103 “语言和计算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1年1月,1-6页。104 “走近巴赫金的符号王国”,《外语研究》2001年2月;王铭玉、李经纬主编《符号学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年12月,10-15页。105 “为中学生量身定做”,《北京书讯》2001年5月。106 “关于英语语法教育的再认识”,《外语论坛》2001年1期。6-14页。107 “导读”,《英语语言学百科词典:语言教学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0月,F25-31。108 “漫话英语学习”,《专家学者谈如何学习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12-122页。109 “语篇语言学”,杨自俭主编《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281-314页。110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三峡大学学报》,2002年24卷1期,50-54页。111 “语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34卷3期,161-166页;转载于《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8期,104-109页。112 “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年第3期,2-5页。113 “计算符号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1-5页。114 “雷迪的传导隐喻”,《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6页。115 “‘如何操作’型语篇文体特征的变异”,《英语研究》2002年1卷1期,2-9页。116 “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第4期,3-7页。117 “在教育技术变革下的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一书评介”,《外语电化教学》2002年第6期,60-64页。118 “中国环境下说英语”,《大学英语》2003年第2期,2-4页。119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2003年26卷第1期,85-92页。120. 论中国的双语教育,《中国外语》,2004年第2期。121. Individualization, Collaboration, Modularization, and Hypertextua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中国外语》,2004年第1期。12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123. 关于《认知隐喻学》的对话(王宗炎; 胡壮麟),《中国外语》2005年第4期。124.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Reform: Trends and Issues,《中国外语》,2005年第6期。125. 习得与学得,《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126. 谈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倾向,《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127.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128. 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129. 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130. 让巴赫金给巴赫金定位——谈巴赫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渊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2. 闲话“整合”,《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133. 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34. 中国外语教育六十年有感,《中国外语》,2009年第5期。135. 语篇的评价研究,《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136. Interviewing Professor M.A.K. Halliday (韩礼德; 胡壮麟; 朱永生),《中国外语》,2010年第6期。137. 认知符号学,《外语学刊》,2010年第5期。138.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外国语》,2011年第1期。139. 谈中国外语教育30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140.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

发表的论文实验数据不真实

论文数据造假能看出来。

毕业论文核查的是你的论文与数据库中其他论文文字重复的比例,通常不会审查数据的真实性。

即使是外审,那么被查出数据造假概率也并不大,因为每个领域的研究论文区别是很大的,就是审稿人也很难挨个核实数据的真实性。不过,最好也不要这么做,会涉嫌学术不端,被发现了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在造假的基础上得出的研究数据,无论有多合理、多缜密,都免不了被发现的命运。

当然,这种级别的学术不端是非常难以察觉的,就算被发现后舍恩声称自己计算失误也可以蒙混过关,外界很难认定他有严重的主观捏造行为。但从这时开始,这些不好的数据处理习惯就已经为以后更严重的学术欺诈行为埋下了祸端。

发表的论文有错误不算学术造假。

但是你得把你的真实实验数据写上去,并且分析结果错误之处,就行了,当作一篇分析报告来写。不算造假,只是不严谨不科学。学术造假是指剽窃、抄袭、占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伪造、修改研究数据等的学术腐败行为。

学术造假首先是一种违背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表现,是学术领域中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产物。2018年8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职称评审管理规定》,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提出职称评审应以德为先,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且纳入信用“黑名单”。

防范措施

专家学者认为,必须用道德、体制和法律建设三种手段,防范和惩治学术造假。在教育部举行的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视频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希透露,新成立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已经接到不少反映高校学术造假的举报,教育部对涉及直属高校领导的举报将邀请业内专家对举报内容进行核查,力求让学术造假者付出代价。

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起草惩治学术造假的政策法规。其中包括学术造假的界定、界定的专门机构、惩治的机制机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力度等内容,为进一步立法做准备。

对于实验来说,没有修正实验数据这一项内容。实验数据显示的都是正确的。但是实验出现错误,会导致得到的数据不正确。此时要从新做实验。这是正确的做法。如何判断实验数据是否正确呢?或者说实验的步骤出错如何尽早发现?预习实验时,要把实验里每步的理论值算出来。做实验时得到的数据与理论值对比,如果差很多,那就是实验出现了错误,须重新做实验。直接将实验数据改成理论值附近的数据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

卢奇发表的论文

鲁迅原名周作人因为其母亲姓鲁,故笔名鲁迅他还有一个弟弟,叫周树人虽然这个弟弟对共产党没有很好的了解,但是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美文很出名

Epzabeth cade is a writer and lecturer 伊丽莎白?凯德是一名作家兼讲师。

Cpnical report on one cade of postpartum bi - syndrome 产后身痛治验1例

. . . if disaster pes behind the fa ' cade . .你是不愿意知道的。

If disaster pes behind the fa ' cade .你是不愿意知道的。

Index : ouard appearace white powder , no cade , no variegated pellet 产品外观:白色粉末、无结团、无杂色颗粒。

The apppcation of single routing cade *** ysis table in mobile softswitch 单级号码分析表在移动软交换中的应用

To set up high - quapty cader ran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quot; three represent ' s quot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Industrial pquid - in - glass thermometers with round or v - shaped cade ;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工业用圆形或v形壳体玻璃内液体温度计.要求和检验

Cade added a skull to the tatoo he received under the apprenticeship of rav , and made the mark his own 就连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人也不知道凯德的前绝地身份。

Cade has a *** all arsenal of weapons , including a collection of antique blasters pberated on various missions 凯德拥有一个小型军械库,收集了在任务中缴获来的各种老式爆能枪。

Cade added a skull to the tatoo he received under the apprenticeship of rav , and made the mark his own 凯德在担当雷夫的学徒时纹在身上,并在上面增刻了一个骷髅头,作为自己的私人徽记。

Cade skywalker is a direct descendant of anakin and luke skywalker . trained as a jedi , he has since turned his back on his legacy 凯德?天行者是阿纳金与卢克?天行者的直系后裔。他曾接受绝地训练,但后来却叛出师门。

When cade left home , he vowed to never return or see his father again . never - until his father was discovered murdered with an apparent suicide cover - up , leaving milpons of dollars in his will 卢奇自离家以后,他一直坚持永不回家,永不见父亲一面,直至他得知父亲自杀并留下了大的遗产。

Once apprentice to the pirate rav , cade found a home among bounty hunters and *** ugglers - - dropping the name " skywalker " . not even his closest associates know cade was a jedi 凯德抛弃了“天行者”姓氏,拜海盗雷夫为师后,在赏金猎人及走私者中找到了自己的容身地。就连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人也不知道凯德的前绝地身份。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book , the result of anna wise s continuation of the work she bega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ate c . maxwell cade , an eminent british psycho - biologist in the mid - 1970 s , is a fusion of meditation and technology 安娜怀思于70年代中期在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思韦尔凯德的指导下进行这项研究工作,而书中介绍的这种结合静坐与科技的方法是她后续的研究结果。

He has pubpshed forty articles in all sort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journals , for example “ the statistics *** ysis of hu - sheep producing cade effect ” , “ the typical correlation *** ysis of swine some traits ” , “ the primary study of china endemic breed classification ” , also the main editor of aquaculture experiment statistics and other four books 在国内外各种、各类杂志上发表?湖羊产羔效应的统计学分析? 、 ?猪若干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 ?中国地方鹅品种分类初探?等论文四十多篇;主编?水产试验统计学?等教材及其他各类书籍4本。

最近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饮食中添加葡萄糖胺补充剂可能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早逝的风险。研究表明,葡萄糖胺补充剂除了可以缓解关节疼痛以外,它的影响可能会扩散到你的全身。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又名氨基葡萄糖,也就是俗称的维骨力,属单糖成份,是一种由身体产生的氨基糖。存在于软骨中,可从蟹虾壳中萃取,是亲水性极强的蛋白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也是软骨基质和关节液的基本成分,广泛用于跑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通常来讲,跑者们靠服用氨基葡萄糖补充剂来缓解骨关节炎疼痛,但现在的新研究表明,服用这种补充剂可能也有益于心脏 健康 。科学人员发现,经常服用这种补充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5%,患中风的风险降低了9%。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询问了年龄在40岁至69岁之间的46.6万名成年人是否服用了氨基葡萄糖补充剂,并收集了他们的锻炼和饮食习惯的数据后,科研人员对这些人进行了七年多的跟踪调查,看有多少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等疾病。他们发现,习惯性地服用葡萄糖胺可以降低15%的整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可以降低22%的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同时,服用葡萄糖胺补充剂还可以降低18%的冠心病风险和9%的中风风险。研究报告的作者,新奥尔良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流行病学博士卢奇(Lu Qi)说,研究人员尚不确定葡萄糖胺补充剂如何作用于保护心血管系统,但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首先,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葡萄糖胺补充剂会降低C反应蛋白的浓度,而C反应蛋白是反映炎症的一个标记。炎症是引起关节炎关节疼痛的原因,但同时也与心脏病的发展有关。卢奇表示,葡萄糖胺也有可能模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此前的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风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项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显示因果关系,所以结果只是观察性的。这意味着这项研究不能证明葡萄糖胺补充剂确实能减少心脏问题,只能证明服用补充剂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小。正如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所写,葡萄糖胺的使用也有可能只是 健康 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事实上,服用葡萄糖胺的人比不服用的人饮食更 健康 ,生活方式也更积极。他们有着更频繁的跑步和其他运动习惯,同时也更注重身体的保护。 在做更多的研究来阐明葡萄糖胺对心脏 健康 的影响之前,现在推荐任何一种有助于保护心脏的剂量还为时过早。但是如果作为跑者的你,恰巧需要用葡萄糖胺补充剂来治疗关节疼痛。你要知道它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能给你的心脏带来额外的好处。

卢立发表的论文

先后出版专著1部,论文60余篇:专著任东,卢立伍,郭子光,姬书安,1995,北京与邻区侏罗-白垩纪动物群及其地层。地震出版社,222页。论文(* 代表通讯作者)任东,1993,蚊蝎蛉科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地质学报,67(4):376-381。任东,1994,辽宁北票晚侏罗世里阿斯箭蜓一新属(昆虫纲,蜻蜓目)。现代地质,8(2):354-358。任东,1994,辽宁北票晚侏罗世蛇蛉化石(昆虫纲)的新发现。地层古生物论文集,25:131-140。任东,洪友崇,1994,现生和化石蛇蛉科的支序分类(昆虫纲:蛇蛉目)。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9:103-117。任东,朱会忠,1996,内蒙赤峰早白垩世昆虫化石新发现。地球学报,4:432-439。任东,卢立伍,姬书安,1996, 燕辽地区中生代晚期动物群及其古地理、古生态意义。地球学报,17卷:148-154。任东,1997,中国中生代晚期蛇蛉化石研究。动物分类学报,22(2):172-188。任东,1997,辽宁西部上侏罗统义县组研究新认识。地质论评,43(5):449-459。任东,姬书安,1997,1997年春季辽宁古鸟类化石中外联合考察活动简介。中国地质,7:33-34。任东,1996,辽宁抚顺煤田琥珀中的昆虫化石简介。中国地质遗迹与保护(光盘)。河南科技出版社。任东,洪友崇,1998,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喜花虻类化石为据。动物分类学报,23(2): 212-221。任东,尹继才,1999,河北丰宁中生代晚期昆虫群落与生态地层的初步研究。地质科技情报,18卷(1):39-44。任东,1999,第三十二章 蛇蛉目。见归鸿、郑乐怡主编《昆虫分类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530-540页。王宪曾,任东,王宇飞,2000,辽宁西部义县组被子植物花粉的首次发现。地质学报,74(3):265-272。洪友崇,吴坚,任东,2001,山东山旺盆地中新世两个蚂蚁新属(Heteromyrmex Zhang,1989和Tolylasius Zhang,1989)的修正。地质论评,47(4):345-349。任东,2002,辽西的昆虫化石。见:张殿双主编:追踪远古生灵-漫话辽宁古生物化石,141-160页,辽宁美术出版社。任东,2002,辽西昆虫化石图册。见:吴启成主编:辽西古生物化石珍品,1-32页,地质出版社。李学凤,任东*,2002,沼泽野蜓雄性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脉序变异。动物分类学报,27(3):486-490。谭京晶,任东*,2002,内蒙宁城中侏罗世九龙山组昆虫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动物分类学报,27(3):428-434。任东,高克勤,郭子光,姬书安,谭京晶,2002,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划分及时代探讨。地质通报,21(9):621-631。任东,2002,中国中生代昆虫化石研究新进展及意义。昆虫学报,45(2):234-240。任东,尹继才,2002,内蒙古自治区中侏罗世表翼蛉化石一新种(脉翅目:翼蛉科)。动物分类学报,27(2):274-277。任东,2003,辽宁北票晚侏罗世丽蛉化石二新属(脉翅目:丽蛉科)。动物分类学报,28(1):105-109。姚云志,彩万志,任东*,2004,中国异翅目化石研究现状。动物分类学报,29(1):33-37。任东,2004,辽宁西部九佛堂组昼蜓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世界地质,23(3):209-212。谭京晶,任东*,2004,中国中生代鞘翅目化石研究现状。动物分类学报,29(4):683-691。刘明,任东*,2004,昆虫与植物关系的地质历史——原理、方法与实践。植物科学进展(第6卷),273-283。王五力,张立军,郑少林,任东,郑月娟,丁秋红,张宏,2005,义县阶的时代与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质论评,51(3):234-242。刘明,任东*,谭京晶,2005,昆虫口器及其进化简史。昆虫知识,42(5):587-592。Ren Dong, 1994, Discovery of fossil Bittacids 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7(2):219-224.Ren Dong, 1995, A clastic study on the familial phylogeny of fossil and living Raphidioptera. Collectin of Abstracts XVIII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P.734.Ren Dong, Guo Ziguang, 1995, A new genus and two new species of short-horned flies of Upper Jurassic from Northeast China (Diptera: Eremochaetidae). Entomologia Sinica, 2(4):300-307.Ren Dong, 1996, Three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dragonflies from Late Jurassic of Northeast China. Entomol. Sinica, 3(2):95-105.Ren Dong, Jia Zhongpeng and Lu Liwu, 1996, Field trip guide to T217 Mesozoic stratigraphy and faunae in the Luanpnig-Chengde region, Hebei Province.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108.Ren Dong, 1996, On the new fossil genera and species of Neuroptera from Late Jurassic of Northeast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1(4):461-480.Ren Dong, 1997, Studies on Late Jurassic Scorpion-flies from Northeast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2(1):75-85.Ren Dong, 1997, First record of fossil stick-insects from China (Phasmatodea: Hagiphasmatidae fam. nov.) with analyses of some paleobiological features.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2(3):321-335.Ren Dong, 1998, Late Jurassic Brachycera from Northeast China (Insecta: Dipter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3(1):65-80.Ren Dong, Yin Jicai, 1998, New Planthoppers and froghoppers from Late Jurassic of NE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23(3):281-288。Ren Dong ,1998, First record of fossil crickets from China, Entomologia sinica, 5(2):101-105。Ren Dong, Yin Jicai, 1998, Late Jurassic palaeonitinids from Hebei and Liaoning, Entomologia Sinica, 5(3):211-219。Ren Dong, 1998, Flower-associated Brachycera flies as fossil evidences for Jurassic angiosperm origions. Science, 280:85-88.Ren Dong, 1998, Late Jurassic flower-associated Brachycera and angiosperms origins. Maganeura, 2:23-24.Ji Shu’an, Ren Dong, 1999, First record of lizard skin fossil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Acta Zootaxonomic Sinica,24(1):114-120.Qang Ji, Mark A. Norell, Ke-Qin Gao, Dong Ren. 2001,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in a feathered dinosaur. Nature, 410: 1084-1088.Wieslaw Krzeminski,Ren Dong,2001,Praemacrochile chinensis sp.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Diptera:Tanyderidae). Polskie Pismo Entomologiczne,70:127-129.Ren Dong, D. Oswald, 2002, a new genus of Kalligrammati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Neuroptera). Stuttgarter Beitrage zur Naturkunde, Ser. B.317:1-8.Dong Ren, Wieslaw Krzemiski, 2002.Eoptychopteridae (Di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Annales Zoologici (Warszawa). 52(2): 207-210 .Dong Ren,Michael S. Engel,2002. New giant lacewing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Neuroptera: Polystoechotidae).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aty, 75(3):188-193.REN DONG, 2002.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lacewings in the Jurassic of China (Neuroptera:Myrmeleotoidea). 动物分类学报,27(2):269-273。Ren Dong,2003.A new ‘osmylid-like’fossil Neur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China.Journal of the NEW YORK Entomol. Soc.111:1-11.Ren Dong, 2002. A new Lacewings family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Neuoptera). Entomologia Sinica. 9(4):53-67.Ren Dong, Liu Jin-Yuan, Cheng Xiao-Dong,2003.A new hemeroscopid dragonfly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Northeast China (Odonata:Hemeroscopidae).昆虫学报,46(5):622-628。Ren Dong,2003.Nonmarine Jurassica strata and Neuroprteran assemblages from Northeast China.Mahasarakham University Journal,22(special):253-255.Engel,M., Ren Dong,2003.A new name for Mesotermes Ren, A Genus of Cretaceous Termites (Isoptera:Termopsidae).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76(3):536.Ren Dong,Shih Chung-Kun,2005. The first discovery of fossil eomeropids from China (Insecta, Mecopter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30(2):275-280.Tan Jing-jing, Ren Dong*, Liu Ming,2005. New ommatid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oleoptera:Archostemata). Insect Science, 12:207-216.对学生的奖励措施凡是取得具体研究成果的学生,导师将至少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除学校和生科院的奖励之外,导师还将对学生发表的论文按刊物的级别每篇及时奖励现金1000-5000元不等,论文数不封顶。热爱古昆虫研究事业人们常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然而,当机会真正敲门时,大多数人却浑然不觉。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东教授取得的第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就是源于一个很不起眼、极易错过的机会。1992年6月19日,任东正在医院陪着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辽西的一位农民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告诉他发现了一块昆虫化石。任东犹豫了一下:难道这个时候也不能守在妻子身边?任东还是心急火燎的赶到了辽西。“我对化石是很痴迷的。”任东解释说。对他来说,每一块化石都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等着人们来倾听。这一次,任东找着了一个“大故事”。从达尔文开始一直困扰古生物界的难题将被破解。那是一块类似牛虻的古昆虫化石,出现于大约1.4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这个名叫网翅虻的昆虫非常奇怪:它有长长的口器(喙)。在侏罗纪,蚊子已经出现了。只要看过《侏罗纪公园》一定会有印象:在那部电影中,科学家通过一只蚊子体内的血,克隆出了恐龙。但是,这块化石的口器在结构上和蚊子完全不同,而且又粗又长,根本不可能刺破皮肤。它的喙是干什么用的?任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这种结构的喙与花朵有密切的关系,它是用来吸食花蜜的“吸管”。而且,任东还发现,在非洲和南美依然有现存的物种,它们也都是访花昆虫。经7年多时间,任东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确定这是1.4亿年前访花昆虫的化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观点,所有物种都是经过漫长的过程逐步演化而来的。在1.1亿年左右,美丽的花朵已经遍布世界。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这个年代之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花朵。被子植物为什么会突然大量出现?达尔文本人也非常困惑,说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谜”。任东的发现破解了这个“讨厌的谜”,访花昆虫的出现,意味着当时一定有花朵存在,也就证明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已经出现了。也就是说,通过访花昆虫化石这个间接证据,证明了被子植物不是1.1亿年前才突然出现的,至少在1.4亿年前,它已经存在了。1998年4月3日,《科学》杂志在发表了任东的论文《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还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这是该杂志对重要论文的最高礼遇。巧合的是,当年11月《科学》又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革博士的一篇论文:孙革在同一个地点,采集到了被子植物的化石。这直接证明了任东通过昆虫化石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任东的这个研究成果,为他带来了很高的荣誉。这似乎是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而且还很“玄乎”。但还是有其必然性的:任东是一个饿着肚子也要找化石的人。对于自己采集到的第一块昆虫化石,任东至今印象深刻。1987年7月,任东读硕士的第二年,他独自来到甘肃酒泉。当地的石油部门同志派一辆吉普车,送他到野外去采集化石。“早上带上饭,然后晚上回来。但是上车的时候,我把饭盒就放到前轮车盖子上,忘了拿进来。”任东回忆说。等他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才想起来饭盒的事情———早不知道滑落到哪里了。四周是茫茫戈壁滩,一点可以吃的都找不到。任东就饿着肚子干了一天,终于采到了第一块化石。20世纪末,任东拥有的化石已经超过4万件,但这块化石,他直到现在还能清楚的描述出它的形状。正是根据自己的经历,任东认为从事古昆虫研究,一定要对这个事业真心热爱。他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也很注意这一点。解密古昆虫1998年4月3日,国际自然科学界的权威杂志《科学》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的文章《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这篇文章的作者任东创造性地从访花昆虫化石这一独特角度对被子植物起源进行研究。证实了虻类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传粉类群之一,证明了被子植物在晚侏罗纪时已经存在。1992年6月20日,这是一个令任东难忘的日子。经过了上百次一无所获的敲击之后,一块漂亮完整的昆虫化石呈现在他眼前。它有着类似于牛虻的身形和一个可能是用来吸食花蜜的细长的喙。按当时的学术界的观点来看,这种访花昆虫不应该出现在这片晚侏罗纪的地层中。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被子植物,也就是开花植物,起源于两千万年后的白垩纪。它究竟以什么为食?被子植物与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许多问题涌入了任东的脑中,他意识到这块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任东教授说,“我们非常地吃惊,因为在当时采化石的时候,就已经有将近十来天了吧,一直没有‘开张’,但是一采到这个化石,保存又非常完好,非常清晰,所以说感到非常吃惊。但是这化石怕损坏了,赶快用纸包起来,因为怕放在包里也怕压坏了,或者是丢失了,或者是不小心踩到了,我赶快把饭先吃了,把化石放到饭盒里。”其实早在1967年,一位名叫鲁登道夫的前苏联昆虫学家就在文章中提到过类似的发现。也许是对植物学并不了解,他并没有在此发现上做过多地思考。而爱好广泛的任东却凭着对植物学的些许认识,很快联想到这只昆虫,也许能进一步判定被子植物的出现时间。任东教授说,“我的化石要想证明它是访花的呢,你不仅是证明它是属于虻科,或者是网翅虻科,必须要证明这个化石它有相应的访花的构造和取食花蜜的构造,我才能证明当时的昆虫也同样在花上活动的,而我这个化石最清楚的证据就是它有一个细长的喙。它的喙呢,只能是用来吸食花蜜的。而花的存在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特征,如果证明花的存在,就可以证明在晚侏罗纪被子植物也应该存在了。”为了证明这个问题,任东开始埋首于自己并不熟悉的古植物研究。直到四年后,任东完成了论文《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以古昆虫学的重大发现作为佐证,把被子植物的出现时间向前推进了两千万年。该文不但得到了《科学》杂志审稿科学家的极力推荐,在发表时《科学》杂志还为它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这是该杂志对重要论文的最高礼遇。1984年,本科毕业于地质系的任东却迷上了古生物学,而且选择了其中最薄弱的古昆虫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师从我国古昆虫学科带头人之一洪友崇教授。在巨大的恐龙化石,精美的鸟类化石面前,古昆虫弱小的身躯显得微不足道,也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但是任东却坚信,在这片尚待发掘的天地中将有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开创性的工作总是艰苦的,任东必须从最基本的找化石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原始的研究资料。十几年的时间,他走遍了西北、华北、东北偏远的山区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和采集化石,和地方上的农民同吃同住,交朋友,甚至培养他们做自己的助手。这在旁人眼中又苦又累,繁复琐碎的工作却让任东乐在其中。任东教授说,“在野外呢,你爬山涉水的话,跟旅游肯定是不一样的。旅游都是挺好的路呀,导游带着你去走,我们走得都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的,荒凉的地方。如果说你不苦,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在这苦中,如果你经常有重大的发现的话,它的乐趣远远大于这个苦。这样的例子很多,就在一个地方可能坚持了一个星期了,最后我们说再试一下吧,可能就是最后这一锤子,找到一个化石,而有的时候这种化石还特别重要。”如今,任东已经采集到了四万多块化石,研究了15个纲目的古昆虫,建立了多个新科、新属和新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北方侏罗——白垩纪昆虫区系形成和时空分布的规律。初步证实我国北方是昆虫一个重要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从古昆虫角度为泛大陆的存在和解体时限提出了证据。谈到《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这篇给任东带来巨大荣耀的文章,他本人却从不认为它是自己取得的最好成果,因为古昆虫本身的研究才是他投入最多精力,最有成就的领域。虽然以前关注这项研究的人很少,但是令任东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古昆虫学对整个古生物学重要的意义。这些弱小的生命,任时光把自己镂刻成一本本微型史书,透过岁月的长河,对亿万年后的人类描述着远古世界的喧闹繁荣,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规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的生命足以去读完这些书。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任东寄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它们身上读到更多的知识,他相信只要锲而不舍地延续对古昆虫的研究,远古的生物世界终会向世人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纠正热河生物群百年分类错误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建立蜉蝣目昆虫新属种,纠正热河生物群百年分类错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东和他的博士生黄建东,在对中国北方中生代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研究中,发现中国义县组原被认为是类蜉蝣属的化石应归入美丽蜉蝣属,三尾类蜉蝣可能仅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共和国,近百年来一直沿用的热河生物群中所谓三尾类蜉蝣在我国并不存在。这项研究成果改写了在国际上沿用了100多年的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典型代表分子为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的观点,由于其重要意义,该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动物学权威刊物《动物分类》(Zootaxa)(1629期)上。据任东介绍,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我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研究历史已逾百年。21世纪以来相继发现早期鸟类、带毛恐龙、哺乳动物、原始被子植物及访花昆虫化石,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紧接着已有近百篇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而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狼鳍鱼(Lycoptera)是热河生物群的3个典型分子,它们在确定地层归属与热河生物群的分布范围上意义重大,因此热河生物群又被称为E-E-L生物群。“以前在中国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蜉蝣化石,由于缺乏专业研究,长期以来都被我国学者归为所谓的三尾类蜉蝣,在各类文献和教科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有300余篇的论文及专著涉及到它。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这类标本的命名存在有明显的错误。”任东说。繁杂的准备工作作为一类非常古老的类群,虽然三尾类蜉蝣昆虫已经绝灭。但是由于其原始的脉序和独特的系统地位,该类化石的研究不仅对探讨蜉蝣类群的起源、进化和生活习性及恢复当时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其他有翅昆虫及其翅的起源与演化,以及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和生物进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任东向记者介绍说。据悉,蜉蝣成虫的生命非常短,古人曾经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它的短暂生命。因此,蜉蝣成虫化石并不容易形成,而要采集到适合于研究的完整蜉蝣成虫化石更是难上加难。黄建东告诉记者,他们实验室几十年来收集加上化石爱好者的无偿捐赠总共也只有不到一百件蜉蝣成虫标本,而就是这些标本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标本收集完成后,研究的进一步工作就是对标本进行筛选,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出来的标本,将观察结果与标准的三尾类蜉蝣进行系统比对。“这是非常繁琐和枯燥的工作。”黄建东说,“我要把有研究意义的化石标本手工描绘出来,有时候一天都无法完成一个前翅或者是后翅的绘图。”手工绘图完成后还需要经过扫描输入电脑,借助专门的图形编辑软件进行处理。另外,由于热河生物群中的三尾类蜉蝣首先由俄罗斯科学家发现,而且相关的权威文献大多是俄文的,研究时必须对那些文献进行翻译,这也需要花费巨大的心血。偶然中的必然在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工作中,黄建东意外发现自己观察的采自辽宁北票、义县和河北平泉的义县组的蜉蝣标本与国外文献中标准的三尾类蜉蝣和类蜉蝣属其他成虫标本在翅展、脉序、中胸背板特征等存在较明显差异。黄建东观察的标本与典型的三尾类蜉蝣的不同点,总结起来主要有4点:前翅前缘脉(C)和径脉(RA)之间的末端翅膜加厚;径分脉(RS)的后支(RSp)不分叉;在前翅MP2和CuA1 之间有明显的闰脉(intercary vein);前翅的翅展在32mm~38.5mm,后翅略长于前翅的1/2。任东课题组据此建立了蜉蝣新属——美丽蜉蝣属(Epicharmeropsis),并建立了两个新种:E. hexavenulosus,E. quadrivenulosus。俄罗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Nina. D. Sinitshenkova获悉这个消息后,特地来到任东所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在共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研究后,她率先认可了这个研究成果。对于这个结果,任东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记者,他的导师洪友崇先生早年对蜉蝣化石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提出了疑问,但是由于信息不畅,化石标本占有不够等原因未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进行验证。在获得了相对充足的标本,能够进行较为系统的比对后,这个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黄建东的细致工作也是研究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任东并没有掩饰对自己学生的赞赏。期待连锁反应任东告诉记者,21世纪以后,蜉蝣目化石的研究内容不再限于形态的描述,还涉及生态、地理分布、地层、系统发育等方面。任东认为,此次研究发现的新成果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此次发现更正了前人的分类错误,原被认为是类蜉蝣属的化石应归入美丽蜉蝣属。近百年来一直沿用的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组成需要被改写。另外,蜉蝣系谱的划分也更加明晰。其次,作为一种水生昆虫,蜉蝣是按照水系分布的,种群不同意味着分布水系也不一样。例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鱼的种群就不一样。所以可以认为,三尾类蜉蝣分布范围可能缩小为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共和国。最后,曾经有学者按照水生节肢动物的分布情况,提出存在古黑龙江水系的观点。美丽蜉蝣属的发现,对于古黑龙江水系是否存在,起码从昆虫研究观点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可以预见,美丽蜉蝣属发现和建立将是一系列古生物学新发现的前奏,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任东说。

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很多,科技研究人员也是人才济济。他们对科学研究的那份热忱、那种坚持不懈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我们不仅仅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这种热爱,更能体会到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爱国情怀。那么今天就一起看看在我国发展史上有哪些人物对我国各方面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吧。中国十大科技之父1. 李四光2. 钱学森3. 钱三强4. 袁隆平5. 刘华清6. 王选7. 茅以升8. 南仁东9. 詹天佑10.华罗庚1.李四光尊称:地质之父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2.钱学森尊称:导弹之父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有着“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称。是中国现代杰出男性之一。3.钱三强尊称: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浙江绍兴人,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4. 袁隆平尊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水稻研究上面花费了大半个世纪,甘于奉献,呕心沥血。为人名群众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十大先锋人物之一。5.刘华清尊称:航母之父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王选尊称:激光照排印刷之父王选是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也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为中国科技发展史奠定了基础,添加了一笔色彩。7.茅以升尊称: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是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主持修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也就是钱塘江大桥。8. 南仁东尊称:天眼之父南仁东是吉林辽源人,是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潜心天文研究,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9. 詹天佑尊称:铁路之父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中华铁路第一人,严谨认真,兢兢业业,他是我国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10

陈传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8月19日出生。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现任软件学院院长,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CM会员,“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进出口软件”杂志理事,国家高性能计算(武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武汉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及地方多级专家库专家。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0多名。完成基金项目、863项目、航天部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项目、军口预研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型横向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出版编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8篇。三大索引收录共90多篇。 覃中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研究生指导领域在华中科技大学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代码081001),在武汉大学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2)中的信息安全(代码081220)。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软件工程(学科代码081280)中的网络软件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研究项目有1)可信计算平台,密码分析,安全密码部件设计;2)网络安全分析,SSL分析;现开发项目有1)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2)中小型企业信息系统。 肖来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出生。主要从事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IT项 目管理、软件服务与应用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课 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工作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机械 工程和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方法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并长期从事结构与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以及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80余人。出版专著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网络版电子教材1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负责1项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与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3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成果奖2项。 沈刚,男,博士,教授。1990年及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多项CIMS课题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Electrical and Compter Engineering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2月,在多伦多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系作访问研究。1999年起,在加拿大Kerr Vayne Systems及美国Motorola公司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的研究及开发。2003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和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等方向。 刘云生,教授,博导。ACM(美国计算机协会)、IEEE(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高 级成员,中国安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评审专家,国家、湖北省、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特区科技顾问专家,湖北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武汉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专家,湖北省暨武汉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兼职教授。曾 多次当选为IEEE ICDE (国际数据工程会议,世界三大顶级IT会议之一)、ISFST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分组主席,大会主席。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工作者之一,从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1982-8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SST公司、ISSI公司进修,后正式聘为研究职员,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程工作。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始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1993-94年再次去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IT作高访学者,进行主动、实时、内存数据库及其集成技术的研究,被我驻美使馆评价为“取得突出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其系统实现;嵌入式、移动、实时计算;实时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环境;软件方法学与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30余人,硕士200余名。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索引等收录80多篇,被他人直接正式引用100多次;出版《现代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特种数据库技术》(合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与教材6部。获国家(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二等奖、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8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次;梁亮胜科技贡献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等10多项;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奖等各种奖20余次。 文远保,男 ,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70年开始在本校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去美国进修学习、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副主任,校计算中心副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VLSI/ASIC设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等。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ASIC设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及实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的纵、横向项目包括863 CIMS 工程以及大型横向等科研项目20多项,多数为软件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50多人。 吴涛,男,博士,副教授,1972年出生,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与质量保证、软件复用与产品化、软件病毒、三维造型技术等,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2005年赴新加坡主持软件外包项目开发;2006年参与863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车间动态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赴爱尔兰参加面向工业化的教育进修;2008年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3-2008年主持开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项目2项,国防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率队获首届“花旗杯” 科技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微软“创新杯” 大赛全国三等奖,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高建生,男,副教授,工学硕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一 直从事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从而积累了计算机设计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合成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了简易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有自己设计 的指令集,系统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功能。教学环节中获得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也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研究中先后参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 材,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科研中获得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的研究。 陈长清,男,工学博士,副教授,1969年7月出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7—1999/8在湖北省农业银行科技处工作,从事金融软件开发与维护,通讯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从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在英国Reading大学进修,2009年在IBM美国硅谷实验室进修。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数篇分别被SCI、EI和ISTP索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以及企业应用多项。获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各一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现主要致力于数据库及软件工程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 任宏萍,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软件助教进修班。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M.Sc. i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 Networks。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1997年去新加坡学习、工作。2007年返校。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完成和主持完成多个纵、横向科研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项目。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合编著并出版教材3部。主讲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及建模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若干名。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多次获的Singapore Public Sector WITs Conventions和TEMASEK理工学院授予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创新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 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研究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陆永忠,男,博士,副教授。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合作课题研究。曾经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软件工程、软计算及网络式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70多 篇学术论文。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网络式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并在本课题组研究生范围内设置了专业特色培养计划,增设了人工神经网络与微粒群优 化、软计算及软件工程前沿新技术发展等新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黄立群,男,博士,副教授,1969年10月出生。1988.9至1992.7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电磁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92.9至1995.5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1995.9至1999.12,华中理工大学电信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在武汉市东胡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2年作为武汉市政府驻美国友好城市匹兹堡市代表,赴美国工作。2004年2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任教。1996获得ORACLE联合大学国际认证证书;2000.5至2000.6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选派赴以色列参加国际企业管理交流,获国际认证证书。主持研究项目5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参加其他科研项目12项。在《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十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计算、决策支持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卢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1964年5月出生。1982年9月~1986年6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7年6月就读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12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现职。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超分辨率卫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2001.7-200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性能计算中的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研究”(2005.1-2007.12)等,目前在研项目是 “星上遥感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案”(2006年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计划资助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编写网络视频教材一部。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数值计算、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邱德红,男,博士,副教授,1971年生。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获博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3-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和香港RGC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共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篇被ISTP收录,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 方少红,女,博士,副教授,1968年8月出生。1989年武汉大学科技情报专业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97年原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职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持有DIALOG信息检索咨询员、IBM AIX系统管理员以及IBM DB2系统管理员等资格认证。2005至2007年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现负责在研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709计划子项目、参加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篇,参编出版教材3本。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信息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 薛志东,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4月生。1997年7月于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在图像处理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博士后基金等的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发兴趣包括游戏及动画制作技术、图像及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Java软件开发等。 武剑洁,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期在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三维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2004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出版教材《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在ICESS2008、CISP2008、PA20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EI和ISTP收录。主持和参与横纵向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产品设计CAD软件”、香港工业技术发展署资助项目“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传感器的主动式闭环测量规划理论与方法”等。参与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育部特色专业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 李自力,男,博士,副教授,1965年5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200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博士毕业,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博士学位论文《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G&IBMR)的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中船重工集团第709所分站作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虚拟海战场环境的建模与绘制及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研究》。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任教,同时在电信系所办的东湖高新企业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研究,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创于1991年,是湖北省最早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三维图形研究的公司。2009年9月 调入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多项,内容涉及图像理与识别、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这些 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子的超导理论及验证”、“海底地形探测成像新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计算机三维动画辅助评 审系统”(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了横向协作项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三峡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截流视景仿真”、中船重工709所“HZC对抗视景仿真软件模块研制”。已在“Chi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通信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SPIE等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被EI、SCI、STP收录十几篇。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与虚拟现实、多媒体信息处理、动漫与3D游戏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联系方式E-mail:。 刘小峰,男,博士,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6篇,SCI收录2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Web信息抽取、分布式系统、图像检索等。 万琳,女,博士,副教授,1975年1月出生。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之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任教期间曾讲授计算机图形学、C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2000年“计算机图形学CAI”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2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4年“基于网络的自主型硬件虚拟实验环境构建”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改项目“互动性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校工作期间,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863和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的项目包括Mobile SVG在嵌入式设备上的浏览软件、计算机网络系统诊断软件等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项目“清江流域水电综合信息集成系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SVG图形编辑软件、NAM(非对称逆布局)图像表示和处理软件、计算机故障诊断软件等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胡雯蔷,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获博士学位。博士其间曾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等多项横纵向项目。目前主持863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课题及虚拟现实方向横向项目。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中国机械工程》、Proc. ICMA等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SCI、EI收录近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 裴小兵,男,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0年在深圳市邮电局工作,主要从事软件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负责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2000年至2003年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光网络系列产品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工作,期间分别参与了TMN的研究与开发、MSTP系列产品的相关规划以及起草MSTP内嵌RPR技术规范等国标工作。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期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期刊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ata Engineering and Automated Learning等会议上发表十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网络及网络安全。 区士颀,男,博士。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4至1997年在武汉煤炭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1997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煤炭设计院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规划和设计任务。攻读硕士期间在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内容为MIS系统中的车间派工调度软件模块。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技术——任意拓扑曲面的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在《The Visual Comput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智能CAD、软件工程等。 苏曙光,男,博士,湖南临湘人,1975年7月出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航天科工集团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1994.9~1998.7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8.7~2000.6工作于长虹电子集团;2000.9~2006.5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且多数被EI或ISTP全文收录。参与国家863科研两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一项,主持和重要参与的横向项目主要有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战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基于网络协作的战场动态场景模拟与虚拟测试平台、星上图像无损压缩系统等。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1)多媒体通信和视频编码(2)操作系统和中间件(3)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 曹华,男,博士。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供职于深圳先科激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自动化设备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光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2001年~2006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参与的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师职称申报管理系统、湖北应城盐业集团财务软件、GIS水务管理系统、远程IP Camera系统、硬盘视频监控系统、PCI视频切换矩阵卡、PCI报警卡,某国防视频网络加密系统预研课题等大中型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0篇,其中 3篇被EI检索。现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图像视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 吕泽华,男,博士,1976年12月出生。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控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国家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计算、近似推理、数据挖掘等。

1.李四光尊称:地质之父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2.钱学森尊称:导弹之父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有着“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之称。是中国现代杰出男性之一。3.钱三强尊称: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是浙江绍兴人,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4. 袁隆平尊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水稻研究上面花费了大半个世纪,甘于奉献,呕心沥血。为人名群众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十大先锋人物之一。5.刘华清尊称:航母之父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王选尊称:激光照排印刷之父王选是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也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为中国科技发展史奠定了基础,添加了一笔色彩。7.茅以升尊称: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是中国土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主持修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也就是钱塘江大桥。8. 南仁东尊称:天眼之父南仁东是吉林辽源人,是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他潜心天文研究,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9. 詹天佑尊称:铁路之父詹天佑是中国铁路工程专家,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等工程,中华铁路第一人,严谨认真,兢兢业业,他是我国铁路事业的科技骄子。10. 华罗庚尊称: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是江苏丹阳人,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