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育种期刊投稿时一个图片传错了怎么删除,这个的话其实是很好删除的,你可以通过联系客服的方式进行删除,也可以通过删除你所投稿的内容,然后重新上传一遍也是可以的。
很简单,邮件标题写稿件栏目名称、稿件标题、最好再标明原创;正文用宋体5号,文尾留下姓名、电话、邮箱、QQ、地址、邮编;一般一个月音讯皆无便可转投他刊;样刊稿酬都是按你提供的地址邮寄,一般样刊先到,稿酬要等一段时间才发,在此时间内若无人举报你是抄袭人家才发。该刊稿酬以前是千字100~200左右,具体视质量及读者评价而定。优稿优酬。
分子植物育种不是国家核心期刊,是遴选数据库,比较好投稿。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分子植物育种》主办: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海南省海口市。 投递过去啊,其他的事情你懂的。
不退稿。分子植物育种无论刊用与否,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分子植物育种》是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半月刊科学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不是国家核心期刊,是遴选数据库,比较好投稿。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只有基因工程育种,直接针对DNA分子进行操作,其他要么是细胞水平或者个体水平了。
据2018年6月《分子植物育种》官方网站显示,编委会有编委成员26人,编辑团队有责任编辑2人、制作编辑2人。
据2018年6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分子植物育种》共出版文献5265篇,总被下载925290次、总被引3558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3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0。
栏目方向:
《分子植物育种》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业和草木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报道。
《分子植物育种》设置固定栏目和随机栏目。固定栏目常设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和研究报告(Re- search Report),主要发表最新的原始研究成果。
随机栏目根据稿源可能设研究评述(A Review)、研究资源(A Resource)、数据分析(Analysis)、技术主题(Techno- logy Feature) 等栏目,还可能设置刊登有关科学新闻、科学简讯、专利、短评、书评等方面的栏目。
2000年:1. 何光华、裴炎、杨光伟、谢戎.2000.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作物学报,26(4):449-4542. 何光华、裴炎、杨光伟、唐梅、谢戎、侯磊、杨正林、李永洪.2000.野败型杂交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遗传学报,27(4):304-3103. 何光华、唐梅、裴炎、杨光伟、郑家奎、候磊.2000.汕优63杂合性的RAPD和AFLP分析.中国水稻科学,14(3):177-1784. 何光华、朱发云、裴炎、杨光伟、谢戎、杨正林、李永洪.2000.利用极大似然法分析恢复基因的遗传.西南农业学报,13(2):14-185. 唐梅、裴炎、何光华.2000.四川省主要保持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西南农业学报,13(1):12-166. 侯磊、杨光伟、何光华、唐彬、肖月华、裴炎.2000.水稻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叶绿体的AFLP分析.植物学报,42(6):591-5947. 谢戎、余金洪、何光华、杨正林、骆强.2000.籼型光敏不育系1103S的春繁技术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20(2):100-1038. 谢戎、余金洪、何光华、吴丽君.2000.旱育秧在光温敏不育系1103S就地春繁中的应用效果.杂交水稻,15(4):10-119. 谢戎、何光华、杨正林、王贵雄、金良.2000.INGER观察圃稻种资源在泸州的观察与利用.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7(1):6-810. 唐梅、周仕春、何光华、裴炎.2000.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3):51-532001年:1. 李永洪、何光华、谢戎、杨正林、王洪明.2001.水稻早恢402体细胞培养初步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3(2):134-1352. 唐梅、何光华、裴炎、杨光伟.2001.DNA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杂交水稻,16(6):1-53. 谢戎、邵继荣、孙敬三、何光华、弓加文.2001.水稻温敏叶片间断失绿过程中的氨基酸组分变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4) :28-304. 李永洪、李天炬、谢戎、何光华、杨正林.2001.两系杂交稻泸光2S/130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8(1):1-35. 谢戎、金良、李永洪、何光华、杨正林.2001.黑紫稻资源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2年:1. 何光华、侯磊,李德谋,罗小英,牛国清,唐梅,裴炎.2002.利用分子标记预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遗传学报,29(5):438-4442. 何光华,王文明,刘国庆,侯 磊,肖月华,唐 梅,杨正林,裴 炎.2002.利用SSR标记定位明恢63的2对恢复基因.遗传学报,29(9):798~8023. 唐梅、何光华、裴炎.2002.中籼杂交水稻亲本多态性的AFLP分析.遗传,24(4):439-4414. 谢戎、何光华、黄富、李耘、吴丽君、李永红.2002.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粒形指标因子分析.湖北农学院学报,22(6):481-4855. 唐梅、何光华、裴炎、杨光伟.2002.中籼杂交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西南农业学报,(3)6. 谢戎、李永红、何光华、杨正林.2002.水稻早恢402体培后代及测交F1主要性状的变异分布.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1(4):234-2377. 谢戎、何光华、等.2002.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测交F1聚类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4(5):393-3952003年:1. Guanghua He、Lei Hou、Yuehua Xiao、Xiaoying Luo、Guoqing Niu、Guangwei Yang、Yan Pei.2003.A Common Sequence Difference betwee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And Their Maintainer Lines Existing in Rice (Oryza sativa L) Chloroplast tRNA-Leu Gene Region.Euphytica,131(3):269-2742. 桑贤春、何光华*、张毅、杨正林、裴炎.2003.水稻PCR扩增模板的快速简易制备.遗传,25(6):705-7073. 谢戎、何光华、黄富、吴丽君、李永红、金良.2003.水稻早恢402体培株系产量与种子及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西南农业学报,16(3):18-212004年:1. 谢戎、李耘、何光华*、黄富、杨正林、张毅、吴丽君.2004.杂交水稻干物质累积的基因型差异.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6(4):379-3822. 李耘、谢戎、何光华*、黄富、杨正林、张毅、吴丽君.2004.杂交水稻不同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累积的遗传效应.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6(5):538-5423. 张毅、杨光伟*、何光华*、沈福成、张正圣、杨正林.2004.水稻芽鞘紫线抑制与反抑制的遗传分析及反抑制基因的SSR定位.遗传学报,31(8):830-8354. 张毅、何光华*、杨光伟*、向娟、沈福成、杨正林.2004.水稻长穗颈性状的一种新 的遗传行为的发现与分析.中国水稻科学,18(3):213-2175. 罗洪发、钟秉强、杨正林、李云锋、何光华*.2004.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的分子验证.分子植物育种,2(4):501-5056. 李云峰、罗洪发、杨正林、钟秉强、何光华*.2004.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中国水稻科学,18(6):499-5027. 钟秉强、杨正林、何光华*.2004.33份美国稻品种的恢复和保持能力分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6(5):554-5558. 李云峰、钟秉强、杨正林、何光华*.2004.中国稻与美国稻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分子植物育种,2(6):801-8069. 陶澜、程艳军、谢戎、何光华、杨正林、张毅.2004.水稻穗颈维管束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中国农业科学,37(12):1932-19372005年:1. 钟秉强、杨正林、冉启亮、何光华*.2005.美国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温度钝感特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1(2):118-1212. 罗洪发、杨正林、钟秉强、李云锋、何光华*.2005.外源DNA导入水稻稳定后代SSR分子水平上的分类.中国农学通报,21(7):28-303. 张毅、沈福成、杨正林、谢戎、钟秉强、谭自俊,何光华*.2005.水稻籽粒簇生材料Z1820簇生性的遗传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1(7):64-654. 肖向文、李平、杨正林、钟秉强、侯磊、李德谋,何光华*.2005.5个骨干籼型恢复系再生能力的比较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7(3):378-3812006年:1. Luo Hongfa,Li Yunfeng,Yang Zhenglin,Zhong Bingqiang,Xie Rong,Ren Maozhi,Luo Da,He Guanghua*.2006.Mapping of a pistilloid-stamen (PS) gene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 in rice.Genome,49(8):1016-10222. Sang Xianchun,Yang Zhenglin,Zhong Bingqiang,Li Yunfeng,Hou Lei,Pei Yan,Li Guanrong & He Guanghua* .2006.Assessment of Purity of Rice CMS Lines Using cpDNA Marker.Euphytica,152(2):177-1833. Feng Li,Ren Maozhi*,Luo Da,Luo Hongfa,He Guanghua* .2006.Isolation of full-length cDNA and promoter of target gene from plant by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transcriptional initiation site (RITIS).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4(1):23-284. 张毅,李云峰,谢戎,杨正林,钟秉强,沈福成,谭自俊,何光华*.2006.水稻小穗簇生性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近等性评价.作物学报,32(3):397-4012007年:1. Xianchun Sang, Zhenglin Yang, Bingqiang Zhong, Lei Hou, Demou Li, Yan Pei, Guanghua He *.2007.Using cpDNA and SSR combinations to identify seed purity of rice sporophytic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Rice Genetics Newsletter,23:29-322. 查仁明,杨正林,赵芳明,钟秉强,彭涛,谢戎,何光华*.2007.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作物学报,33(4):573-5783. 王秋实,何光华*.2007.水稻抗稻瘟病遗传资源与野败型骨干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研究.分子植物育种,5(1):74-784. 王楠,赵芳明,凌英华,钟秉强,杨正林,李云峰,杨国华,何光华*.2007.一个水稻披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分子植物育种,5(1):54-582012年:桑贤春副教授和李云峰副教授的“一个禾本科特异的MADS-box基因CFO1调控水稻花器官特征,CHIMERIC FLORAL ORGANS 1, Encoding a Monocot-specific MADS-box Protein, Regulates Floral Organ Identity in Rice”论文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if=6.5,2011)(2012,160(2):788-807),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何光华教授。博士生方立魁和赵芳明副教授的“一个2OG-Fe (II) 加氧酶基因RL14,通过影响次生壁的合成调控水稻叶片的卷曲,Rolling-leaf14 is a 2OG-Fe (II) oxygenase family protein that modulates rice leaf rolling by affecting secondary cell wall formation in leaves” 论文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5.4,2011)(2012,10:524-532),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何光华教授。
wangyishengji说错了,《分子植物育种》是中文核心期刊了。欢迎投稿。
分子植物育种不是国家核心期刊,是遴选数据库,比较好投稿。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分子植物育种》主办: 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海南省海口市。 投递过去啊,其他的事情你懂的。
分子植物育种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分子植物育种简介《分子植物育种》(双月刊)创刊于2003年,由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主办。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期刊,内容涉及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多方面,主要是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的科学论文报道。主要栏目:专题评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题介绍、论文简报、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术论坛与信息。《分子植物育种》获2009年海南出版物二等奖、2012年获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三等奖。
《Nature 》 《Science》 《Plant Cell》 《cell》这是外文的,比较难。。。《遗传》《遗传学报》《植物学报》《中国科学C》中文的,但是不知道中文的这几个SCI收不收,大学毕业可能够,再高点应该都写英文论文吧。。。
分子植物育种不是国家核心期刊,是遴选数据库,比较好投稿。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要说快的,你可以看下这个会议:国际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查看他们合作的SCI发表,审稿和发表还是很快的,仅限生物、动植物、医药大类。
wangyishengji说错了,《分子植物育种》是中文核心期刊了。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