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怎样投稿肇庆教育报纸期刊

发布时间:

怎样投稿肇庆教育报纸期刊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纸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常有人问:你发表了文章,你否在该杂志社有关系。我肯定地说:“我不认识杂志社的人,只要你的文章质量高,一定有地方发表”。又有说,我的文章投出去怎么就没有发表,有多种原因:你的文章质量不高;虽然质量高但投错了地方,不信你将一篇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论文投到《有机化学杂志》看结果如何,这就是投错了地方。下面结合笔者自己的体会,谈谈怎样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大多数报刊杂志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稿源,要在激烈的用稿竞争中获胜,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变成铅字,让你的研究成果为更多的人认可和受益,也让大家与你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投稿时须注意以下5个问题: 1.投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 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2.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 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3.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4.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 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 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5.讲究投稿策略 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 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工作十五余年,对作者不规范的投稿感触颇深,现将投稿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广大作者,以便提高投稿命中率。 一、 稿件首先要书写整齐,字迹不要潦草,稿纸要用方格纸。不少作者在这一方面不太注意,抄写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更有甚者,随便将一首诗抄在烟盒上或写在用过的稿纸背面。有些作者虽然用稿纸抄写但未用方格稿纸等等。对于这一类来稿,编辑一般都不会认真去阅读。一是阅读起来太费劲。二是编辑感觉到作者创作不严谨,投来的稿件质量肯定好不到那里去。三是不用方格稿纸抄写,若稿件刊用修改起来也不方便,算行距,字数也不好计算。 二、 投稿时作者要谦虚。不少作者投稿时总爱附言。作者附言可以说五花八门。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在一家市级文学刊物作编辑工作时看到过不少类似的附言:我是某协会会员,某华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在全国各地文学大赛中多次获奖,可以说我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诗人。今寄诗作几首,在你们这类市级刊物上发表应该是绰绰有余吧``````。诚想,有哪一位编辑愿发这种骄傲自大的作者稿件。你既然这么高的水平,既然眼中没市级刊物,何以给市级刊物投稿呢!当时,我还年轻,耐着性子看完诗作,其实所谓的诗作连上县级刊物的水平都达不到,纯粹是作者自吹自擂罢了。再者作者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总认为自己的稿件水平高,真应了那句“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谚语,来稿时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稿件,甚至讲已得到了某主编的肯定或得到了某位作家的赏识。其实,稿件的好与坏,编辑阅完便知,作者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投稿时作者一定要谦虚,不要过高地宣传自己。 三、投稿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报刊林立,据不完全统计,文学报刊在国内有一千余家,再加上各类报纸的文学副刊,那就数不胜数。经常有作者埋怨自己的稿件得不到编辑的赏识,除了质量外,不外乎是作者没找对投稿的报刊。其实,每一家报刊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用稿的标准,不能写完稿不加选择就投,那肯定是不容易投中。一般来讲,报纸副刊发表的文章都要比纯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水平低,而且报纸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一般都要配合本时期报纸宣传主题,也可以说是应景之作。如果是这种稿件,一般不易在纯文学刊物发表。当然,也有一些大报副刊发表的文学作品水平并不低,这要看是什么报了。文学刊物一般分为市级、省级、中央级。通常来讲,级别的不同,所选稿件质量就不同,比如说《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可以说选载的都是小说精萃,一般作者的作品不易被选中。如何让自己的稿件提高命中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创作水平,根据自己的创作水平向相应的报刊投稿,这样就容易投中。 四、 稿件最好不要寄给某一位编辑。作编辑久了,认识的文友也就多了。因此,编辑的私人信件或寄给编辑的稿件就多了,案头上压满了来信、来稿,处理都处理不完。编辑部都有专门的收发人员,来稿及时登记,及时分发,一般都不会积压,反而寄给某一位编辑的稿件常常会积压,得不到及时处理。 五、 稿件要自留底稿,便于一稿多投。现在所有报刊都不退稿,一是工作量大;二是支付不起大量的邮费。一般来讲二个月(有约定的除外)内未见采用通知可另投它刊。稿件还是要多投几家报刊(同一时间不要一稿两投),说不定被哪一家报刊选上了。未发表不一定就是水平低,关键是要有的放矢的投稿。 六、给报纸副刊投稿切忌投长稿。众所周知,报纸副刊的容量极其有限,稿件字数太多,版面无法容纳,编辑修改起来费时费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一般都会选择其它稿件,稿件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七、 寄稿时要在稿末写清固定地址、邮编、姓名,以便编辑联系。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有不少作者往往忘了在稿末写地址,使编辑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问题一:怎样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拜托,同学。你投稿发表文章还要向杂志社缴费,那让天下广大靠写稿吃饭的人怎么活呐? 直接发邮件就可以了,最好别用什么写信这等古老的方式。 《广州日报》副刊部:散文,小说 E-mail:[email protected]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散文、杂文、小说 E-mail:[email protected] 问题二:如何在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发表文章? 首先你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 是写新互评论,还是副刊类的散文或者理论文章还有杂文、要严格按照文体标准去写。观点和文字语言要有新意和个性。 其次是你想在什么类型的报纸上发表作品? 有形象力的报纸有的是官方的,如各种日报。还有都市报,就是各种晚报啥的。 你平时就得关注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 最后,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不要怕你的文章石沉大海。勇敢地投稿。 问题三:如何在报上发表文章? 找到当地的记者是最快的哦。或者去报社投稿。。还有稿费的。 问题四:如何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你可以通过学校来帮你发布,或者你通过老师,要不然自己上网找一些权威性高的中学生文章网站,投稿也行,不介意我们这边也可以 问题五:我自己写一篇文章,想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怎么办 查看该杂志或报纸是那个出版社的,然后查询他们的征稿邮箱,投出去,安心等待就好 问题六:如何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10分 有邮箱的 问题七:怎样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 拜托,同学。你投稿发表文章还要向杂志社缴费,那让天下广大靠写稿吃饭的人怎么活呐? 直接发邮件就可以了,最好别用什么写信这等古老的方式。 《广州日报》副刊部:散文,小说 E-mail:[email protected]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散文、杂文、小说 E-mail:[email protected] 问题八:如何在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发表文章? 首先你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 是写新互评论,还是副刊类的散文或者理论文章还有杂文、要严格按照文体标准去写。观点和文字语言要有新意和个性。 其次是你想在什么类型的报纸上发表作品? 有形象力的报纸有的是官方的,如各种日报。还有都市报,就是各种晚报啥的。 你平时就得关注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文章。 最后,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不要怕你的文章石沉大海。勇敢地投稿。 问题九:如何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报纸或者期刊上? 看报纸或者期刊时注意下联系方式啊 可以写信或者发邮件投稿的 采纳哦 问题十:如何在报上发表文章? 找到当地的记者是最快的哦。或者去报社投稿。。还有稿费的。

先是要写好文章,必须要是原创的,然后就投稿就好了,接着就是编辑就是会审稿的,最后就是发表

肇庆教育报发表论文

你知道怎样发表教育论文吗?一起来看看吧。

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网站:中华权威论文网你可以去看看。《教学与管理》、《教育探索》、《职教论坛》、《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版、《职业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教育艺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教育教学论坛》、《科教文汇》、《时代教育》、《新课程》、《陕西教育》。。。。。。。

朋友你好,当然算啊,省级专业报刊很有力的!只要是与教育教学教研有关的著作、文章都算在加分范围。祝你成功!

发表论文到肇庆市教育报

发表论文方法:一、作者直接投稿二、通过代理发表 不同方式发表优点和不足:一、直接投稿:优点是直接与杂志联系,费用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杂志社除了收取相应版面费以外,没有其他费用,少数刊物会收取一定的审稿费、检测费等)缺点是需要作者去了解所发表刊物的办刊方向以及办刊宗旨,审稿回复时间长,通过率低等。另外通过杂志社网站投稿的,需要特别注意,不是每一本刊物都有官方网站,每一本刊物也不会做多少官方网站,这里需要作者辩别真假官方网站,堤防上当。二、代理发表:优点是正规代理长期与杂志社打交道,对刊物情况熟悉,能根据文章写作方向、文章内容质量推荐合适的刊物,少数不符合刊物要求而被退回的稿件有相应补救方案,提高了发表成功率;与杂志社编辑有长期联系,有优先审稿权,审稿快。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评职称还是大学生毕业都离不开发表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职称评选硬性条件之一,可以说发表论文,在职称评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学术堂就来简单的说一下如何凭借个人经验发表论文.发表论文首先需要写一篇好的论文,论文不光主题鲜明,论点创新,还应该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论文标准格式、文句通顺,确保论文通过审核.发表论文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杂志办刊盘方向以及办刊宗旨,确定要发表的刊物.然后投稿到杂志社邮箱,杂志社审稿录用排版印刷,到最后出版发行.如果稿件有问题会出现两种情况出现退稿与返修.返修的稿件要求整理好发回杂志社.觉得注意的是杂志社审稿在一周到一年不等根据杂志社实际情况来定排班时间在一周左右交稿三天左右印刷七到十天左右发行时间为一周左右.在进行发表期刊论文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发表.个人如何发表论文.1、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字、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 是对最新科技 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4)提升自身竞争力: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具有一定水准的论文,有助于提升个人学术素养,进入社会,也可能会有更高的起点.2、发布论文的流程.(1)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验证其写作价值,如果具有一定价值,就着手开始筹备论文,第一次发表论文,可以多向前辈请教,多查阅一些资料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选题立意要新颖实用,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2)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准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对应的期刊,如果稿件投向不合适的期刊可能会遭遇退稿和不公正评判.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在知网或其他数据库中检索本篇论文相关领域的期刊,查看期刊级别以及刊物号等,确保其为正规期刊,然后阅读其刊登发表过的论文,看自己的论文是否适合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从中挑出2-3个期刊作为备选,进一步了解这些刊物的审稿周期、投稿费用、投稿要求等,从中选出将要投稿的1个期刊,联系期刊编辑将自己的稿件投递过去,然后等待审稿人员的回复.

千年名郡端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离广州仅一小时车程。肇庆市第一中学是端州城区一所公立老牌名校,其前身是宋朝名相包拯当年在端州创办的星岩书院,始创于1041年。历代以来,一中都以严谨和谐的校风、骄人的办学成绩享誉社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历史。肇庆市第一中学是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肇庆市德育名校、肇庆市文明单位、先进集体。肇庆市一中成为了西江学子向往的学府。 [编辑本段]基础条件 肇庆市第一中学以其精致的校园环境令人称羡,这里有气势非凡的教学大楼,有功能齐全的科学楼和教学综合楼,有设施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整洁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有环境优美的生物园、地理园,整个校园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绿树花丛中,进入一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肇庆市第一中学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现有1000兆校园网络工程,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现已进入到每一间教师办公室,全校教师使用手提电脑上课,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平台进入每一间教室。科学楼各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器材、高档电脑、大屏幕实物投影仪,生物标本室的生物标本品种多样。还有乐器齐全的音乐室,可容纳150人同时上课的多功能电教室,还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历史地理室、电脑室,一应俱全。在图书馆,有陈列几百种报刊杂志的阅览室,有藏书十多万册的书库,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已投入使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肇庆市第一中学注重把现代气息和传统教育融为一体,积极进行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绿色教育,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优雅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形成本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肇庆市第一中学的师资队伍可以称得上卓尔不凡。 这支队伍既有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又有平均水平较高的整体优势。全校169名教职员工中,高级教师75人,中、高级教师比例居全市各校之冠,在职研究生3人,7人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有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人,学历、职称达标率100%。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6岁,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张映红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一大批教师分别被评为省、市、区级的优秀教师。 2008年,学校从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引进十几名硕士研究生来充实师资力量,给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的活力。 [编辑本段]教学科研 肇庆市第一中学增强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兴校氛围,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著书立说,积极开展“科科有课题,人人都参与,年年出成果,人人有论文”工作,构建名校——名师——名学生工程。近几年该校教师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 肇庆市第一中学有着全区第一个由竞争上岗产生的领导班子,他们团结务实,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带领着一中人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编辑本段]办学模式 肇庆市第一中学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特行的办学思路,以开放性作为自己办学模式,因地制宜,确立以“学会生活、和谐发展、崇尚高雅、善于创新”为教学目标。 肇庆市第一中学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广泛联系,学科教学以探究式学习模式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成效显著,学生撰写的《七星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论文被选定为广东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一中以承担国家重点教育科研课题“355”为切入口倡导教育研究。2003年至2005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第十八届至第二十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优秀科技实践项目一等奖,这是全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文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各年级开办奥赛班,聘请专家教授开设讲座,一批品学兼优、特长显著的好苗正茁壮成长。 肇庆市第一中学具有严谨的校风,有完善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形成,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实行德育“三全”(全员、全面、全程)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编辑本段]校园生活 学校组织由学生自己编辑、主持的广播站的精彩节目,校园小记者在捕捉校园新闻。广播站、记者站、文学社、舞蹈队、合唱团、书画美术社等学生社团都定期开展活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每年金秋,学校就会举办富有特色的“体育艺术节”,表演各种别具特色的节目:各项田赛径赛、校园英文歌手大赛、校园故事能手、中学生形象大赛、铜管乐演奏、合唱比赛、书画摄影比赛,精彩节目纷呈,新创意不断涌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体艺节”成为了一中开展课外活动的“名牌产品”。 另外,一中还举行各种科技比赛,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进行学术报告,让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就接触现代科技的最前沿,树立培养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锻炼了能力。 [编辑本段]骄人成绩 学生的成功是一所学校最大的成功,一中能享誉社会、令人向往,正是因为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肇庆精英,圆了无数西江学子的成功之梦。 连续多年,市一中高考上线人数年年攀升。2001年共有292人考生上省线,地理单科平均分全市第一,沈童、黄浩任同学夺得全省地理状元,沈童同学考取北京大学。2003年谢兴年同学取得高考总分全市第一名,杨翠同学考取北京大学。2005年梁嘉荣同学以高考总分857分夺得全市应届生第一名。欧永泳同学以90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2006年高考综合科全省状元。总分800分以上2人:欧永泳819,梁文华818创一中历史新高。生物、地理两个学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综合科、语文、英语平均分居全市第二。中考连续多年保持了上重点线人数、高分层人数、单科成绩均居在全市前列的好势头。2001年有210人上重点中学线,政治、化学、物理等学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有4人进入全市前10名,欧锡乾、蔡立同学排全市第一、二名;2005年刘婷同学取得省课改实验区肇庆市考区中考状元,4人总分进入全市前10名。一中当之无愧成为全区初中的领头羊。 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初中各学科竞赛一直占据全市半壁江山;高中的数理化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历年有多人获全国一等奖;体育艺术竞赛也争得一面又一面奖牌。由70人组成的学校管乐队,2002年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亚太地区管乐协会第12届年会广州国际管乐节和第三届澳门管乐节,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学校合唱团继2004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获得优秀合唱团奖后,2005年代表肇庆市参加“星海之声”广东省第七届“百歌颂中华”合唱大赛,获得铜奖。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肇庆市第一中学有着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市区两级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一中办成省内“五个一流”名校(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学生、一流质量)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据此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该校教育现代化” 的三年发展规划,精心构建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校风建设、校园信息化、教育科研、名校——名师——名学生六大工程,为把一中办成省示范性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市一中将继续实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实行六年一贯制的中学教育,使初中、高中融为一体,教育专家认为,连贯稳定的学习环境、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进步。为更好地培养出崇尚高雅、善于创新的学生,在打好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加强体育、艺术、外语和信息教育,设立特长班,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有特长的学生。一中将不断提高本校初中毕业生进入重点高中的比例以及高中毕业生进入重点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比例,两个比例都力争达到80%以上,确保有一批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目前,学校将在端州城区兴建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208亩,建筑面积81000平方米,将按照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准和示范性高中的要求把新校区建成可容纳60个班3000名学生,力争早日成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1.发表论文的过程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2.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 杂志 ,审核 时间 为14-20天。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3. 发表论文有效问题国家规定,必须发表在正规的CN期刊正刊上

肇庆市教育论文发表

找汉斯出版社,关注其公众号,找小编咨询,推荐合适的期刊,上传稿件,等待结果,

先在发表论文都是去早发表网啦,哈哈哈。

觉得教育类的论文你必须得到投稿到指定的教育出版社,然后他就看你写的好就发了

第一、写论文、第二、找期刊(职业教育、教育进展)、第三、找有这个期刊的出版社、第四、联系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投稿

肇庆文化期刊投稿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肇庆学院专插本去哪里报考?详情如下:点击查看:广东统招专插本视频课程点击查看:广东统招专插本题库试题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肇庆学院专插本可以报考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国际经济与贸易。肇庆学院专插本去哪里报考广东专插本报名系统入口官网网址:报名注意事项:广东统招专升本报名期间,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将有关于广东统招专升本考试相关通知,通知内考生可点击进入报名系统。官网专插本报名系统入口仅在报名期间开通。附:肇庆学院简介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2021年10月,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2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厚植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不忘扎根地方办学初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大力实施“党建育才工程”,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建立了国家、省、校三级党建工作示范体系,获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5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肇庆市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2个。学校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构建了思政育人的“大格局”,按照“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思路建成了五大书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形成了双向互动、创新驱动、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思政教育“砚园方案”,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173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4人,高级职称573人,具有博士学位439人,双聘院士1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教学、科研职务。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300多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以“双聘”院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肇庆市西江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名誉院长,学校形成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师资保障。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教学机构,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学校现有教育、电子信息、艺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学校按照“做优新师范、做强新工科、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设立近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省级以上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化学专业已完成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入校考查工作。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4亿元,纸质藏书183.5万册,电子图书108.3万种,电子期刊近3.3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36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实现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师教育“肇庆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3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3年11月,我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称之为“肇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5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0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先后采访报道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等荣誉和奖项,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地方本科院校‘5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1项、铜奖6项以及“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目前学校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38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19个。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被省版权局认定为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建设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7个。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团队建设,学校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个。学校双聘院士傅廷栋牵头在学校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在学校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实现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在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并谋划在高要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分实验室;与省农科院共同承担西江实验室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达成共识,共同完成《西江实验室绿色植保技术及投入品研究所建设方案》,共同申报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水稻抗稻飞虱新种质创制和道地南药提纯复壮及推广”获得立项并获批经费500万元。与鼎湖、高要、四会、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等建立起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产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有2个文科和6个理工科产业学院,实现理工科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1个,已列入项目类管理的校级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二等奖1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2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学校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共获得国家级荣誉和省级奖项上千项;在广东省第九届、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奖牌总数排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近五年来学校四次获得全省高校年度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等级。响应国家号召,赓续援藏精神,选派九批共计71名大学生参加援藏支教工作,前八批61名大学生均获评“墨脱县优秀援藏人才”,学校被授予“援藏事业功勋单位”称号。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筑牢网络思政“新阵地”,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荣获广东高校“十佳易班发展中心”“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号)”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十三届全国美展、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双年展、全国青年漆画展等国家级、省教师双年展等展览入选、获奖30余项,其中在全国美展中入选5件作品,1件获得铜奖(广东唯一获奖),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艺术成果。学校合唱团在“我和我的祖国——广东省第十三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获合唱类银奖。由学校师生参与创作出品的大型原创廉政教育音乐剧《青天之端》被省纪委推荐在全省各地巡演,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二等奖。学校获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先后共20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团委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确定为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多次获评“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肇庆学院学生会多次获“广东省优秀学生会”光荣称号。在广东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中,学校多个团支部获得荣誉。学校涌现出许多国家级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百佳理论学习社团和百优理论文章、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等。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扣学校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高起点规划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入湾区创新驱动工作,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启动“改大申博”品质提升工程,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肇庆学院专插本专业可报考哪些?由考生网收集整理,更多广东专插本相关信息,请关注广东专插本栏目页面。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广东省2017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1970年3月,广东教育行政学院由广州市迁往肇庆地区办学,改名为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后历经肇庆地区师范学校、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肇庆师范专科学校、西江大学等发展阶段;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肇庆学院。

办学五十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共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融合历史底蕴,扎根地方办学。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凝炼了“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致力于规模扩大和内涵发展相结合,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肇庆学院入选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省市共建高校。

2017年6月,肇庆学院入选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2018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1年7月26日,根据教育部公示《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肇庆学院(教育、电子信息、艺术)获202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肇庆学院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肇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学校坐落其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佳境。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亿元;全日制在校生两万多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获新华社专题报道,学校获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突出协同创新,加强产教融合。学校以行业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为推手,汇聚项目、人才和资金,建设创新团队、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智库,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学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0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学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0年11月,学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称之为“肇庆模式”。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425人,其中专任教师898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134人,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401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57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629人,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1名。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有20个专业学院,开办6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截至到2018年9月,肇庆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市级特色专业。截至2018年5月,肇庆学院拥有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3个省市共建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市级重点学科。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体育教育

省级特色专业(6个):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工艺美术

省级一流专业(13个):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 、化学、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

市级特色专业(1个):车辆工程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基础数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数学

省市共建学科(3个):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数学、设计学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

市级重点学科(3个):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到2018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农业综合试验站,2个省级工程开发中心,1个省级综合示范站,4个校级研究所,4个校级研究中心。

2017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91项,其中横向项目达137项,首次突破百项,比2016年增长45.7%。

2017年,学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876篇,其中核心期刊308篇,SCI55篇,EI40篇。其它成果488项。在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方面共获得知识产权31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55项,作品登记证书55项。

合作交流

肇庆学院先后与英、美、日、澳、意、蒙古、印尼等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

2007年,肇庆学院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诺普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8年,肇庆学院与日本姬路独协大学签订新的学生交流协议;2010年,肇庆学院与美国的海勒姆学院、埃奇伍德学院、北伊利诺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泛美分校等开展合作交流;2018年,肇庆学院和英国林肯大学成立联合研究院。

学术资源

截至2021年4月,肇庆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180.6万册(含纸本图书和期刊合订本),电子图书108.3万种,中外文报刊约1500种,光盘音像等资料20000多件,拥有《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图书馆》、《Springer Link》、《TKBS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等30多个数据库及一批试用数据库和开放存取资源。

我国历史悠久,在不少城市里都有专属的历史,那么在广东肇庆有没有什么人文历史的痕迹呢?有哪些具有历史特色和代表性的历史遗迹旅游景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了十大历史文化景点。

核心景点:七星岩摩崖石刻、鼎湖山摩崖石刻

2001年6月,七星岩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南地区保全较好、数量最集中的一处石刻群,在国内亦属罕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鼎湖山摩崖石刻有109题,上至唐代,下至现代均有篆刻。步入鼎湖山,顺着天溪,上庆云寺,往云溪方向走,或者去飞水潭,两个地方石刻比较集中,可以尽览鼎湖山历代石刻风采。

核心景点:肇庆古城墙、丽谯楼、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现存唯一主体和城周基本完整的古城墙,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丽谯楼始建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继承皇位后,升端州为府,更名“肇庆”,并亲笔赐书“肇庆府”,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上盖楼宇,供奉御书而得名“御书楼”。明天顺六年(1462年),改称丽谯楼。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北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丽谯楼是见证肇庆开府及地方政治历史的重要文物。

核心景点:悦城龙母祖庙(石牌坊、龙母正殿、龙母赐福堂、龙母梳妆楼、秦龙母墓、五龙子殿、龙母恩德殿等)、华表石

悦城龙母祖庙,又名孝通庙,纪念的是龙的传人的先祖“龙母”。文献记载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华表石又称为锦石山,被称为“西江奇观”“西江第一石”,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城西25公里陆水河与西江河交汇处,回龙镇西江岸边,矗立在江边一石成山——华表石。

核心景点:德庆学宫(大成殿、明伦堂、棂星门、尊圣义祠)

德庆学宫,又称德庆孔庙,它是古代德庆的地方庙学。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距今已有超过1000年历史,是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孔庙,大成殿建筑技艺为世人称奇,以“四柱不顶”闻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基地、广东省廉政教育基地、广东省社科联教育基地、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同时也是暨南大学、肇庆学院等德育教育基地。

核心景点:梅庵(六祖井、大雄宝殿、六祖殿、梅廊)

梅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岭南少有的千年古刹,是广东省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尤其是大雄宝殿,其梁架、斗拱均保留了宋朝建筑的结构风格,堪称江南珍贵的北宋遗构,在我国古建筑的结构上、建筑艺术上和建筑技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梅庵因六祖惠能在此地插梅而得名,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

核心景点:庆云寺、白云寺、跃龙庵、憩庵

“广东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位于国家AAAAA级景区星湖景区(鼎湖山景区)内,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寺宇依山建造,有大小殿堂100多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白云寺位于鼎湖山西南部,云溪上游的云顶山麓,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一直被庆云寺僧视为祖庭。该寺由禅宗六祖慧能高徒智常禅师首创。因为有金山禅师“鼎湖古寺”石刻匾额而得名。

跃龙庵位于鼎湖山西坑的老龙潭北侧,该庵始建于唐代,为当时山内外三十六招提之一,原为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

核心景点:黄岩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峒中岩遗址、龙山景区(双龙洞)

黄岩洞洞穴遗址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粤西考古工作站、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分为展厅及洞穴遗址两部分,展厅是专题性展览馆(“岭南溯源、潮起封开”为主题的封开史前古人类史陈列展),洞穴是古人类遗址。

龙山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肇庆市封开县河儿口镇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它拥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石灰石溶岩地貌,国际上也称为喀斯特地貌。龙山景区的溶洞形成于大约二亿三千多万年前的三叠纪末期。龙山溶洞以“梦多奇”主题溶洞景观特色最为鲜明。“瑶池仙境”“江南秀色”“凌云宝塔”“绵羊拜客”“八仙贺寿”等自然景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核心景点:封川古城(古城墙、护城河遗址)

封川古城坐落在西江河畔,扼西江水道之咽喉,是古代西江流域的战略重镇。据史料记载:封川古城始建于隋唐,现存砖城修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初期,古城址都是封川县治所在地。如今,封川古城依然保留明代城墙的原始形态,整个城廓尚存且绝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护城河亦依稀可辨。古城是广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郡级官用城池,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核心景点:崇禧塔、元魁塔、文明塔、巽峰塔

在肇庆城区(端州区、高要区)西江河段两岸,巍然耸立着肇庆四塔:北岸有崇禧塔、元魁塔,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四塔隔江相峙,均建于明代,为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结构的砖石风水塔。(据说由于肇庆位于江边,而且地形是“杉排地”,为了确保肇庆可以凡荣稳定发展才立建的)郭沫若曾以“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诗句赞美四塔的雄姿。

核心景点:羚羊峡古道、砚坑洞遗址公园、砚洲岛、白石村、水口村

羚羊峡古道为保留了峡山寺遗址、灵华庙遗址、清风阁摩崖石刻、裴公19桥遗址、峡山碑亭遗址、羚山炮台、纤痕篙坑等众多文物。砚坑洞遗址公园原为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渡镇砚坑村委会紫云谷内,始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历代有开采。

老坑洞历史悠久,开采出的砚材为端砚极品,文物价值重大,200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白石村地处端州城区以东,面向北岭山,背靠西江,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唐武德年间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白石村作为“端砚第一村”,家家户户门前的砚石堆如小山,全村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制砚。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因位于宋隆河与西江交界处而得名。北靠盛产砚石的烂柯山,端砚产业同样兴旺发达。

广东省二本院校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广东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广东省2017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