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论文的网站有哪几个?相关内容如下:
一、查论文的网站:中文文献查询网站;
常用的中文文献查阅网站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全国图书馆论文搜索网、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超星等等。
中国知网的论文文献收集数量以及收集质量毋庸置疑,对于大部分本科阶段的学生使用知网这一个查论文的网站基本上可以满足论文对参考文献的要求,万方相较于知网其收集数量会偏少,但也涵盖了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期刊、科技报告等7600种科技类全文,也是一个大型的网络数据库。
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部分的文献是需要付费才能正常查阅下载的。
二、查论文的网站:外文文献查询网站;
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OALib、谷歌学术、HighWire 斯坦福学术文献电子期刊、Pubmed等等。其中Web of Science是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综合性论文检索网站,搜索引擎高级,不仅可以限定文章的学科,还能限定作者的国籍单位等等,不过非查阅文献需要收费。
OALib则一个提供论文免费查阅下载的网站,该网站涵盖了数学、人文、工程、生物、材料、医学和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知网怎么查询已经发表的文章 登陆ki,点击左上角“旧版入口”,弹出页面后在“检索项”选择“作者”,在“检索词”中输入自己的名字,点击检索即可。 已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 去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是否有这本期刊。九品论文网。 已发表的论文怎么在网上查字数 80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怎样查找自己发表的论文? 您好,您的文章发表了有多久了,是什么期刊,要是会正常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或者是龙源期刊网的,您只要在各大期刊网上输入您的姓名和文章题目,以及您所发表的期刊就可以了哦,一般出刊后2个月左右才能在网上全文检索到的哦,祝您好运! 如何在"中国知网"上查询自己发表的论文? 前提是你要在正规的期刊上发表过,然后你打开知网就能看到检索栏。输入你的名字或者论文的题目就可以了。九品论文发表助您学业事业步步高升 怎样查询论文是否发表? 如果你的论文被录取,杂志社会给你发录稿通知的,录稿通知证明你的文章在该期刊发表,杂志出刊后,也会给你邮寄样刊,期刊上网的话,大概出刊后的一两个月左右上期刊网,当然前提是你投稿的是正规期刊。 请问如何查询发表过的论文被SCI收录情况 中国知网——页面上半部分:期刊——检索栏里面,主题选择作者——后面填上作者名字——“并含”后面可以不填——来源类别只选择“SCI来源期刊”绩—点击检索即可 急!知道一些发表了的论文的作者,怎么查到这个作者的简历和个人信息? 到知网中找他们的论文,有的会注明相关信息的订 如果是有名的人,在百度上可以找到事迹,或者单位网站里有介绍 怎么查询论文 如果是要查看自己发处的论文 就要看您在发表的期刊有没有被相关网站收录 如果是自己要查询论文资料 您可以到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等网站查询 或者到百度上寻找相关论文范文
论文发表网站还是挺多的,你一百 度就会出来很多,但是靠谱不靠谱就另说了。因为我之前有个朋友,他是在一家比较大大的有工商注册,而且他还去他们公司去实地考察了下的,然后结果给他发表到了电子版期刊上,他奔溃了,因为费用不过是一千多块钱,他是心疼他的论文,毕竟写了小半年,发到垃圾上等于浪费了。后来,另外一个朋友给他推荐了淘淘论文网,他在上面发表了一篇,费用比那家贵差不多3倍,但是拿到刊物后,他们单位很顺利就通过职称评定了。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正这个论文发表网站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你自己如果想通过这个渠道发表,那你就多留心吧。
论 文 发 表 网 站 还 是 挺 多 的 , 你 一 百 度 就 会 出 来 很 多 , 但 是 靠 谱 不 靠 谱 就 另 说 了 。 因 为 我 之 前 有 个 朋 友 , 他 是 在 一 家 比 较 大 大 的 有 工 商 注 册 , 而 且 他 还 去 他 们 公 司 去 实 地 考 察 了 下 的 , 然 后 结 果 给 他 发 表 到 了 电 子 版 期 刊 上 , 他 奔 溃 了 , 因 为 费 用 不 过 是 一 千 多 块 钱 , 他 是 心 疼 他 的 论 文 , 毕 竟 写 了 小 半 年 , 发 到 垃 圾 上 等 于 浪 费 了 。 后 来 , 另 外 一 个 朋 友 给 他 推 荐 了 淘 淘 论 文 网 , 他 在 上 面 发 表 了 一 篇 , 费 用 比 那 家 贵 差 不 多 3 倍 , 但 是 拿 到 刊 物 后 , 他 们 单 位 很 顺 利 就 通 过 职 称 评 定 了 。 真 是 没 有 对 比 就 没 有 伤 害 。 反 正 这 个 论 文 发 表 网 站 的 差 距 还 是 挺 大 的 。 你 自 己 如 果 想 通 过 这 个 渠 道 发 表 , 那 你 就 多 留 心 吧 。
免费论文的网站有爱学术、汉斯出版社等。1、爱学术是一家专业的学术文献分享平台,覆盖各个行业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学术资源,是国内最大的学术文献交流中心和论文资源免费下载网站,旨在构建一个专业的学术文献交流分享平台。2、汉斯出版社聚焦于国际开源(OpenAccess)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是秉承着传播文化和促进交流的理念,积极探索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道路,并且积极推进中国学术思想走向世界。
论文网站如下:1、中国知网(期刊、学位论文)2、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期刊论文)3、万方数字资源系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外文文献)4、读秀学术搜索5、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讲座、读秀学术搜索)扩展资料: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大学生最需要的中文免费论文网站:无忧论文网http://www.51lw.com(老牌子论文网)中国论文网http://www.paperlw.com(免费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论文宝http://www.lwbao.com(爆多论文,百万论文库全免费,找论文的好去处)轻松论文网http://www.paperease.com(论文网站,免费论文下载)中华论文网http://www.papercn.cn(论文下载,论文写作,论文发表等,不错的地方)中国论文网专业英文论文网站我要写论文网国内唯一论文写作平台,要写论文的、会写论文的都别错过了。
职称论文三大网站是知网、万方、维普。
1、中国知网
知网一般是中国知网。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
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高级检索功能最常用。
2、万方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
其开发公司——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信息资源产品、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商。万方期刊集纳了理、工、农、医、人文五大类70多个类目共7600种科技类期刊全文。
3、维普网
维普网,建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商业运营,维普网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中文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网站陆续建立了与谷歌学术搜索频道、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的战略合作关系。
网站遥遥领先数字出版行业发展水平,数次名列中国出版业网站百强,并在中国图书馆业、情报业网站排名中名列前茅。
周国民号古堆山人,山香楼主。现居北京。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柯桐枝、霍春阳、李魁正等先生。作品曾多次在全国性专业展览获奖,并荣获“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2008年创作“心系奥运诗画传情”诗、书、画、印208米长卷,各大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作专题报道,2008年5月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展览。2009年12月在湖南美术馆成功举办《周国民书画作品展》大型个展。2010年至2011年“彩墨人生”书画作品巡展于乌鲁木齐、包头、呼和浩特、哈尔宾等地。2012年10月“水墨系列”国画作品在北京“一得阁美术馆”展览。2012年11月书画作品在法国巴黎大皇宫国际艺术邀请展展览。2012年12月荣获“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华夏之星”杰出奖。2012年出版发行专著《画论笔录》。2013年7月书画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览。2013年8月国画作品在海南省博物馆展览。2013年11月国画作品在广西省博物馆展览。著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画家》、《文艺研究》、《文化月刊》、《学院美术》、《中国美术》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多幅作品刊登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报》《人民美术》等专业报刊。作品被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香港、台湾、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博物馆及友人收藏。 张美金,山西天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自幼酷爱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和国际展览并获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德艺双全”的书画家。现为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大同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同煤集团美术家协会理事。2012年3月,他被全国书画级别评定委员会评定为最高级别“10级书画家”;被中国当代书画家润格中心评定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被中国书院书画家资格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并终身享受艺术家资格;被中国书画函授学院聘为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张美金笔下的梅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气势非凡。映雪吐艳,凌寒飘香,笔笔皆是传神之作。画笔雄浑有力,渲墨自然洒脱。其笔下梅花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妩媚多姿”形容不出他的非凡气概,“铁骨铮铮”又难显现他的高雅圣洁。品其梅,不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又有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坚贞气节和坚强刚毅、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融于作品之中,这与画家多年来深厚的功底和发自内心对绘画的热情是分不开的。多年来,凭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不断探索创新,使梅花的姿态与梅花的灵魂完美契合,使绘画的精神与鲜明的个性完美契合。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完美体现。2011年他的梅花新作再次刊登在《同煤日报》专刊上,人们看完他的作品说:张美金,生于煤矿、与梅有情;怀抱画志、与煤有意。专家赞其梅花:图形神俱清、标格秀雅、堪称雄奇。 李万,出生桂林,95年毕业于广西师大美术系,99年研修于广州美院国画系,历二十年艰难曲折磨练,融汇中西方绘画技艺,炼成自己画作的个性与特色。多次应邀到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参加国际书画大展赛并累获奖誉。因牡丹花鸟画独具特色被书画界朋友赞称为“南国牡丹王”,广西省文联主席蓝怀昌先生特意挥毫书写了 “南国牡丹王”书法一幅赠与他。 李万现为桂林雅园书画院副院长、广西省美协会员,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壹级美术师,获得中国花鸟四百强、当代书画名家、跨世纪艺术家、国际艺术家的荣誉和称号。 王雪涛,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1918 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附设手工图画科,毕业后到小学执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5年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1957年任该院画师、院务委员会委员,1978年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家,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画法上工写结合,虚实结合。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注重写生,尤善于描绘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蝈蝈、天牛、青蛙、蜻蜓、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爱。他还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在传统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画法讲求的色彩规律,以求整体色彩对比协调,为画面增添韵律。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鸟虫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多姿,生动可爱,情趣盎然。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花鸟画已达到一个艺术高峰,至今无人出其右。 王少非,著名画家,1969年生于北戴河,自幼师承父亲“爱海老人”王惠远,受名家王雪涛、卢光照、韦江凡、汪刃锋、田零等前辈的指点,潜心学画,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得到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的亲授,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擅长画牡丹,自称牡丹庵主,号九彩枭,人称牡丹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燕山画院画师,中国水墨书画院理事。曾获得中国画大展金奖,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1991年中国画大展即大赛作品(山水画-泰山之路)获荣誉金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1991年灯塔颂中国画大展作品(牡丹图-欣欣向荣)荣获二等奖;2012年9月28日中国文艺报(世纪美术专刊)刊登(牡丹图-满堂红和天香之魂);2012年10月17日中国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刊登(牡丹图-满堂红)等等。王少非先生的主要作品有:《满堂红》、《五福咏春》、《阳光过度》、《火炎焱》、《天香之魂》、《傲雪伊人香》、《叶下藏娇》、《素华馨香》、《国色天香》、《女贞黄》、《绿宝》、《紫怡天下》等王少非少小即对北戴河的海天之色,联峰山的野花绿树,尤对北戴河的牡丹情有独钟,而对人世沧桑却较少留意。少年时代曾向长于水墨、尤擅画马的父亲王惠远学习绘画,打下笔墨童子功夫,曾受教于王雪涛、卢光照、韦江凡、汪刃锋、田零等名家,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潜心学画,并得到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的亲授,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擅长画牡丹,转益多师,自成气象。他的绘画理念是:传承中国文化,画出祖国繁荣昌盛,画出国花牡丹灿烂绚丽,画出人们心中的爱。地处山海一隅,王少非“牡丹王”的名声已传播于海内外。王少非先生将其绘画技法简单概括为:继承传统的同时,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在画牡丹花头的时候,无论是红、黄、白等颜色的花,表现的时候不用白,强调自然的和谐,更注重笔墨的味道,从而得法。 王宝钦,1959年生于河南杜甫故里,毕业于浙江美院,后调入市文化馆,省博物馆工作。长期和名家陈天然、陈法源、华南师大教授罗镜全等名家研习探究。从事书画艺术四十余年,作品风格独具,造型典雅, 笔墨遒劲,在传统基础上力主创新。2005年参加全国新闻人物表彰大会,为大会献出巨副佳作《牡丹图》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并誉为“ 中原牡丹王 ”,同时又荣获了“ 全国百佳新闻人物优秀文化工作者 ”称号。人民日报社领导为牡丹图题“ 百花园里最瑰丽,大会堂中展风采 ” 。作品《富贵吉祥》被编入《中国书画作品集》,《情趣》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收藏大典》,《国色天香》被编入《中华魂》,《富贵满堂》、《细雨和风》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名流研究》 。《牡丹图》、《花鸟条屏》先后被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内外知名人士珍藏。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河南分会会员、河南正弘书画院院长、中国古今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中国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东方名家画院院士等职。现居北京,专职画家。中国花鸟百家之一 世界华人最年轻且具有潜力的画家史长杰【墨馨】。男, 出生1979年,艺术家;擅长国画。自幼喜欢绘画。毕业于河南师范艺术系,中国美协河南分会会员,亚洲美协会员。作品全来自感悟大自然之灵气,得宇宙之造化,融自身之一体,作品入选多部书籍,现任世界名家书画院副秘书长,北京墨馨堂堂主。 牡丹花品种很多,从花形上分 有单瓣型、复瓣型和重瓣型。大多数画家爱画复瓣型的品种。这里作以示例:步骤1:用大狠毫笔蘸钦锌白少许,再在笔尖蘸淡淡的曙红。按 照牡丹花立体的最前一组又亮又靠 前的花瓣点写,这是整朵花的高光 处。不等干用略重一些的曙红画花 两侧的花瓣.用笔见干见毛有对 七匕。步骤2:画笔直取曙红在调色 盘中调和一下,使其有过渡灰色。 大笔触点画下垂的一组花瓣,用笔 要有方有圆,富于变化。画笔再蘸 曙红和胭脂,在调色盘中调到饱和 的程度,大笔触点写花头上部高举 着的花瓣。笔蘸浓胭脂再取少许浓 墨刻画花芯的最黑处,这部分是整 个碗的底部,要黑要重,花蕊的点 睛之笔就在此处。步骤3:小狼毫调汁绿笔尖蘸 三绿点写雌蕊。用浓白粉画花丝, 然后以浓白粉蘸藤黄点在花丝头步骤4:取汁绿蘸曙红点写花 托花薯和花梗。要主辅分明,穿插 生动。以大狼毫笔蘸淡绿,笔尖 蘸曙红,点写辅叶嫩叶。再取重墨 点写主叶。注意帅叶打头,亮眼在 后。最后勾叶筋。用笔要有疏有密, 飞动流畅。最后以汁绿小心地收拾 画面。要消灭掉多余的亮眼,留三 五个画眼在叶丛中即可。落款铃印,牡丹花小品即告完成。 画牡丹花最重要的在色很鲜,且要很雅。不能有丝毫的不和谐,这一点王雪涛先生做得最好。工笔牡丹画写意牡丹画
字数限制只能复制一部分,详情请去baidu.com/=搜索国画、花鸟或者山水画,会有更多。【摘 要】本文由中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入手,突出了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以线代面”的艺术特色,最后上升到中国画的精神方面,主要阐述了中国画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深刻影响,由此论证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中国画 独特魅力 意境 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和典范,它的博大精深是无需赘言的。但当成为经典的同时也成为历史,时间不会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变慢或停滞自身永恒的运动,经过时间的考验,人类一代代文明所结晶出来的辉煌业绩也随之层层叠叠积淀起来了。当我们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艺术品中来研究经典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白中国画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和发展之后仍生生不息,自有其不同于其他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我们对一个画种最初步、最直观的认知就是作画时画笔所经过的轨迹,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线条” 我们从初次接触西方绘画,进行素描、速写的时候,就常常用到了线条的概念。但是西画中的线只是比较单纯的线而已,只是一种构成提及的重要元素,用诸多的线条经过叠加或紧密联系来形成面从而构成空间。而中国画就有所不同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不仅是表现客观对象的外轮廓、结构等形象要素,而更为注重这些要素的组成过程、生长过程,同时中国画又将事物的状态概括到最精炼,只用简练的线条来表达事物的状态,致使中国画的线条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线条了。 中国画中的线条还有更深刻的意义。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中国古画,或虚或实、或浓或淡、或粗或细……让我们恍然大悟,中国画中简练的线茶已将明暗转折巧妙地表现出来了,同时又比西画多了一些意境和趣味。 中国画中又有“书法用笔”和“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意在一个“写”字,要“力透纸背”,我觉得中国画也很在意一个“写”字,写比画似乎更深刻而且有韵律、节奏。且通过笔墨的节奏、韵律;运笔的强、弱、虚、实,“一波三折”,起伏转折,沉着有力,生动有势;用墨的浓、淡、干、湿、焦来表现,达到浓淡相生,韵味深长的画面;行线的长、短、曲、直,直中有曲,曲中见方,长短适中,动则有势,静则有威。这样使画面达到和谐的节奏、巧妙的组合、无穷的魅力。 二、从色彩方面来说,中国画更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西画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丰富的色彩,而且画中的色彩地位平等,没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同时西画中的色彩多是经过复杂混合的,因而可以说西画是一个色彩体系。但是在中国画中黑白两色是极为重要的色彩元素,也是首推的颜色,然后才谈得上其他的颜色。说到中国画,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笔墨,而笔墨落于纸上的直观表现实际上就是黑白,由此也可看到纸上的空白在画面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画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虚无之处的奥妙,由于通常在概念上把色彩当成是一种画底子上的覆盖物,所以并不把画面所留出的空白当作是色彩,而这正是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我们有意识地把纸的白作为一种色彩来关照,就会发现这白色所用之多及其地位之重要,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这正如黑白木刻的主版——黑。版画与中国画的巨大区别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赘述。除此,在世界上任何别的画种都不像中国画那样把黑与白这两个颜色放在所以其他颜色之上,并且在意境和情趣上把黑白两色发挥到极致的程度,也只有中国画在色彩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个黑白体系。
1928年12月26日,阴历十一月十五。出生于河南汝州古城法行寺塔西的青龙街42号,乳名:鲁立(后改名鲁中立、鲁思淼、鲁慕迅)1945年夏于西安及华山从姨父石磊园先生学画。1946年春任河南南召县立中学美术教师。1946年秋至1948年春在开封从谢瑞阶先生学画。1948年初考入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并以鲁慕迅的笔名在《中国时报纸》、《民权新闻》等杂志发表的《“丰画”举偶谈》(对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贪污与迷信、《夜鹰赞》、《也谈谈太阳镜》、《蝇子》、《路上》、《为曹操伸冤》、《肃犬、《治安安治》、《祈祷》、我质问编辑——兼谈谈典故》等等的杂文、诗歌与漫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1951至1958年先后在中国文艺学院美术工队、中南大区长江日报、武汉市长江日报担任美术编辑、组长,从事年画、漫画创作及美术评论,同时从张肇铭、徐松安先生学画。1958至1961年被划右派,于下放劳动中,常于无人时偷画速写和思考美术理论问题。1962年夏去长阳,沿清江及到山区写生。此时已回长江日报(一度改为武汉晚报)从事美术编辑及评论工作,不时有画及文章发表,直到文革再次下放。文革中参加批判会时,多在思考美术理论问题,如《试论中国画的气》一文的初步提纲就是在会场的角落偷偷写出的。1971年重回武汉,任职于市汽车运输公司政工组宣传组,得以随车队深入鄂西山区及神农架原始森林感受大自然和搜集素材,后调入解放公园美工室,7月间画了大量花卉写生,并先后去三峡、大宁河、四川、云南、广西、陕西、武当山等处写生和创作,直到1979年调入湖北省文联。1979年《马蹄莲》为人民大会堂陈列与收藏;与陈作丁、汤文选、周韶华、冯今松等组成:晴川画会。1981年回家乡妆州写生创作,重寻旧梦;《千堆雪》等8幅作品参加《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为《王霞宙画集》作序。1982年参加《美术》编辑部召开的美术理论座谈会,宣读论文《试论中国画的气》、《中国画三味——书骨、乐韵与诗魂》、《美术》7月号发表《个个成器》、《芍药新芽》、《艳阳秋》三幅作品,10月至11月发表《试论中国画的气》一文。参加与何溶、叶朗、沈鹏、贾方舟、彭德、 陈云岗、茹桂、陈博萍、陈方既等在湖北神农架举行的美术创作研讨会。1984年10至11月间参加中国文联代表团应邀访问英国、荷兰。策划参与由湖北省文联创办的《美术思潮》杂志的试刊号。1985年参加全国美代会,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美术思潮》杂志正式出版发行,任第一副主编与编委。11月组织并参加在武汉展览馆举办的“国画新作邀请展”被列为中国美术十大新闻。与戴筠参加烟台美术理论座谈会并去青岛、石岛、蓬莱等地参观学习。先后在长江日报、湖北画报等发表访问英荷系列文章及图片。1986年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中国画艺术讨论会》,在《现代中国画断想》发言中提出“多元互补”的观点,随后发表于《中国画》及《美术》。同年参加湖北省第4次美代会,当选中国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与戴筠去桃花源、张家界、吉首、凤凰等处写生创作。1988年随中国文联代表团访问英国、荷兰并进行艺术交流,作品《高秋图》等作品在《武汉国际水墨画节》展出;《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及其写意传统》一文发表于《88北京国际水墨画展》理论研讨会及文集。1988年6月29日,书法报头版刊登了鲁慕迅先生评论吴丈蜀创作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题为《千载两“兰亭”》,引起轩然大波。单就这篇千字文的书法评论写作而言,窃以为是近三十年来最优秀的书评之一。这么短的篇幅,有述有作,引经据典,评古论今,将自家的观点表述得淋漓尽致,实属难得,令人心生敬意。1989年《霁月》等6幅作品香港《新晚报》以专版刊出,同时发表刘纲纪评论文章。6月离休,陪夫人戴筠女士赴京山疗养。1990年举行《鲁慕迅京山诗画展》;同年参加《湖北十人联展》在新加坡展出并应邀访新。1991年2期《艺术与时代》发表《有竹居艺谈》及《荷乡》等5幅作品,同时发表刘纲纪、徐公度、吴丈蜀评论文章;《文艺报》发表姜天民评论文章。1992年2期《迎春花》发表《野菊花》等12幅作品及姜弘评论文章。台湾《1992年大陆艺评选》发表《春酣》、《醉卧东篱》等8幅作品及姜弘文《书骨乐韵蕴诗魂》。同年7期《美术》发表《鱼戏图》等9幅作品及《中国画三味—书骨乐韵与诗魂》一文并有陈泊萍评论文章。1992年故乡河南省汝州市人民政府为其举办《鲁慕迅乡情诗画展》,展后将作品全部留赠家乡。继1990年京山诗画展后陆续在湖北钟祥、江陵、天门、洪湖、盐利举行个展,1992年赴深圳参与筹备《第八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并为画册作序。1993年《桃实图》参加中国美协举办《全国首届花鸟画展览》并任评委;参加北京《中国花鸟画理论研讨会》4期《国画家》发表《生命的信息》一文。1994年7月26日,最亲密的艺术知已爱妻载筠逝世。9月起移居深圳,至此不问世事深居简出。1995年11月深圳美术馆举办《鲁慕迅花鸟画》展轰动南国,《芍药新芽》参加《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并为画册作序。参加香港举办“现代中国画展”。1986年以来参加1—9、11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6年4月,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无锡《全国花鸟画研讨会》发表论文;12月在天津参加《首届中国画学及中国画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发表论文。1997年6月,大型书画选《鲁慕迅画集》由珠海出版社出版,收入1978年以来作品84件,书法作品11件,各家评论文章16篇。《鸡冠花》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4册。12月尤其策划的全国《国画改革二十年理论研讨会》在深圳举行。1998年赴西安为已故画石大家石磊园先生整理遗作,7月去大连参加《绿野美术之家》活动。11月《秋语》等作品参加《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1999年1月为《石磊园画集》撰文《一派清光照后人》,该文并发表于台湾 1999年第10期《中国人物》和2001年第4期《国画家》;9月参加《晴川画会二十年画展》及活动。2000年4月赴西安参加《石磊园画展》有关活动,11月出席第6届湖北省美代会被选为顾问。《绿杨堤外水云乡》等作品被收入《当代美术》画集。12月《大厦的崛起》等作品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2001年2月《鸟国之春》等15件作品参加《世纪之春国画展》;4月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鲁慕迅画展》,展览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院、中国、陕西、湖北、深圳美协,湖北省文联等共同举办;6月在武汉举行《鲁慕迅画展》,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9月《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收入《百年中国画集》,同时出版《百年中国画展名家精品系列·鲁慕迅专辑》,《杲日融融》收入《新时代中国画作品集》;11月被聘为中国美协2001澳大利亚中国画展评委。2001年4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鲁慕迅画展》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2002年5月《鸡冠花》、《绿杨堤外水云乡》被收入《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2001年 6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鲁慕迅画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7月《慕迅题画诗稿》由澳门出版社出版,11月参加全国河南籍名画家中原活动。2003年9月应邀参加在烟台举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坛名家作品展及理论研讨会。2004年9月应邀参加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举行的“中国花鸟画九人探索交流展”,12月巡回至汕头、厦门、深圳展出。参展九位画家是:赵梅生、鲁慕迅、周韶华、齐辛民、贾平西、赵贵德、刘荫祥、张桂铭、王金岭。作品《荷叶小鱼》为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奖牌。《我爱四君子》参加“科学与艺术---优秀人民艺术家作品展。6月《竹石图》参加“继承与发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7月《鸟国之春》、《照水梅》参加“2004全国中国画百家作品展”10月12 日作品《高风图》搭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0月30日作品《香雪》等参加《传承-创新---2005北京皇城艺术馆优秀艺术家邀请展》同时参加《南北花鸟画展》、第12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10月参加《湖北省当代国画精品展》在韩国展出。2006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慕迅画字》。年底赴家乡汝州义务讲学。2007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文集《清茶谈艺》.,为《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作序。2008年出版《慕迅自书百联》,当选为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4月被聘为深圳文博会美术馆艺委会副主任,为《陈子庄诞辰九十五周年遗作展》作前言。2008年12月1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在郑州商都艺术馆举行。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书画选《鲁慕迅作品集》。参加纪念晴川画会三十周年展“晴川·晴川”湖北十人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6月与贺敬之,黎辛,柯岩,黄懿芬等畅游新安龙潭大峡谷。为《黄秋园江南三大名楼图卷》,《黄秋园工笔花鸟图卷》题跋。应邀参展“首届中国城市艺术书画提名展”(中国美术馆)。2010年3月30日至4月6日 《南国花如海》鲁慕迅-高坤水师生画展在深圳美术馆展出。5月1日参加在黄鹤楼白云阁美术馆《五月墨迹——当代中国著名画家50人作品展》。11月17日,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水墨画院,连云港市书画院、连云港市美术家协会,海州国画院,连云港市美术馆。连云港市花鸟画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心灵之声”——”鲁慕迅花鸟画学术邀请展“在连云港市美术馆开幕,并进行了画展的研讨会。11月24日,赴海州考察“海州二刻”(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将军崖崖画),并提出:将军崖岩画为中国最早的花鸟画之一的观点。2011年3月,其“当代中国画的多元结构”一文,选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4月14日,携弟子赴江西修水县双井村拜谒黄庭坚陵墓。8月21日,作品参加“精彩百年两岸书画联展”于台北“国父纪念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以书面方式致贺。10月29日赴昆山参加“纪念张大千诞辰112周年艺术精品展暨研讨会”并发言。12月15日,以耄耋之年组织策划其师“徐松安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在武汉美术馆开幕,并为展览作前言与画册序言。12月27日,携弟子付迪拜国考察与艺术交流。2012年5月赴太行山写生2013年1月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美术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有竹居小品书画展》在深圳举办。2013年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北美术家协会,湖北书法家协会,湖北书画院共同举办的《心之声——鲁慕迅书画展》在北京清华大学美院美术馆举行。
花鸟画的发展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2013年《题跋的尴尬:乃是对中国画认识上的尴尬》《美术观察》约。《山水画家的别调:荷花》载《纯美术·清真芙蕖》山东美术出版社。《渠宜书屋札记·十四》《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7、8。《百花齐放:新中国时期的海派美术》《中国艺术宫馆刊》第一期。《江南园林:中国艺术私人化进程中的极则》《吴江文学》2013年第一期。《薛邃访谈》《书与画》2013年第五期。《渠宜书屋札记·七》《东方早报·艺术评论》2013、5、13。《有意思的何曦》载《艺术当代》2013年第二期。2012年和薛邃进行对话访谈,内容收入《薛邃画集》。发表文章《先做他一阵再说——彭小佳的雕塑》,《当代艺术新闻》2012第9期和《艺术当代》2012第7期。出版著作《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与语义》,山东美术出版社。发表论文《历史在向我们所要标准》和《无奈的“有趣”——关于绘画中的写生》先后载于《荣宝斋》。发表论文《中国画文脉与语境》,载于《人民艺术家》。《渠宜书屋札记》连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唐人诗意——邵琦山水画展”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山水画《暗霜》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11期。书法作品《行书斗方》和山水画作《天籁》发表于《书与画》2012年第9期。山水画四小卷参加“林泉高致——风、霜、雨、雪展”,先后在海阔美术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馆和徐汇艺术馆展出。《唐人诗意图》系列作品6幅和朱淳撰写的评论文章,载于《中国水墨》。山水画一幅书法一幅参加上海市文联和上海书画院主办的“书画同源”。在徐州参加“明心见性——王书侠、邵琦山水画作品展”。作品10幅(册页)参加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策划的“笔墨三味——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展”,先后在浙江萧山湘湖美术馆、绍兴青藤艺术馆和成都美术馆展出。《山水》作品刊发于《上海书画》总第九期。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寄情丹青·海上名家迎春邀请展”。2011年作品《澄江清晖》、《密树清风》收入《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第一辑》,江西美术出版社。作品《石壁松云》、《雨余云气湿》、《秋江钓艇》、《烟澹欲无山》、《林影半潭春》、《浩歌向夕霁》,和陈翔文章《诗意地耕耘》、江宏文章《这就是畅神了》同时刊发于《中国水墨》第六辑刊发。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绕不过去的“四王”》,先后载于《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刊》。作品《秋江澄色》等六幅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当代画家》编委会主办的《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并收入《以画为寄——中国当代文人书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朱良志撰文评论)。出版画册《邵琦山水画——只在此山中》(石建邦编),上海书店出版社。作品《松云书屋》参加由上海书画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画小品展”。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摩诘诗意展”。发表论文《僭越与遮蔽》、《精神与神韵》、《海派无派》,先后载于《荣宝斋》。发表论文《王微〈叙画〉解读》,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2011年第2期。2010年《松风如雨动天簧》等9件作品发表于《书与画》2010年12期。参加由海阔美术馆主办的“林泉高致——2010年上海山水画邀请展”。发表文章《中国美术的转型:现代性转向自我性》,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艺术学”版,后收入《“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系列研讨会文集之二:上海研讨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收藏》栏目拍摄人物专题片《都市隐士的思考——邵琦》。山水手卷《松风凉如洗》、《元人诗意图》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山水画小品展”。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担任“中国艺术分场(五)”主持人。提交论文《视觉阻隔的画面:心像》并做大会演讲。2009年山水画作品《隔树人家有灯影》、《清响得松湍》参加上海书画院于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山水画小品邀请展”。山水画作品《无限风烟属倚栏》、《清江晚烟》参加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作品展。山水画作品《高树晚烟》、《茂松清流》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上海出版界美术大展”。参加由黑龙江美术协会主办的“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并收入《海上清风——上海山水小品》展览图录。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型长卷《浦江两岸尽朝晖》的创作,和余欣合作山水画《浦江之源》。发表论文《山水之外别有竹》,载《荣宝斋》总59期。发表文章《出不去,回不来——读彭小佳的“书”》,先后载于《雕塑》2009年第2期总70期、《四川美术》2009年第四期总115期、《当代艺术新闻》2009年第五期总52期。发表论文《王维绘画工作室考》,载于《上海中国画院通讯》总第二十八期。主编《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著作《造物设计史略》(与朱淳合着),上海书店出版社。担任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十卷本《中国花鸟画通鉴》丛书编委。著作《花鸟画通鉴·浣却铅华》、《花鸟画通鉴·徐黄体异》(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画集《上海书画名家精选·邵琦》,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出席中国设计史年会,发表论文《中国古典设计思想的现代启示》并做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设计史研究》,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发表于《装饰》。发表论文《与人的距离》,收入中国美术学院80周年校庆纪念论文《民俗美术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发表论文《艺念:当代艺术的命名》,载于《艺术当代》。2006年担任十六卷本《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副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当代中国青年画家·邵琦》,河北美术出版社。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二十世纪山水画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二十世纪山水画语境》并做大会演讲,文章收入大会文集《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作品《高山流水》、《古溪清音》、《野色初凝》、《烟水空阔》、《松溪烟雨》发表于《书与画》,郑巨欣撰文《文韵酣畅》评论。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和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转型:现代性向自我性》并做大会演讲。出版著作《山水画通鉴·胸中逸气》、《山水画通鉴·入缵大统》、《山水画通鉴·松江画派》(与谢兴涛合作)、《山水画通鉴·托古改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作品《流光凝碧》、《古溪幽树》参加“朵云轩105周年同仁展”上海美术馆。发表论文《三个展览,一堆问题》,载于《艺术家茶座》。2005年之前2004年出版著作《中国画文脉——艺术院校研修丛书之一》,上海书画出版社。参加汕头大学长江设计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岁寒三友——两岸三地·中国古典图形和现代设计研讨会”,发表题为《以线取象 以形写神——中国古典图形的认知与表现略说》大会主题演讲,并收入大会论文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应复旦大学《博雅讲座》邀请做《艺术与治学》讲座。发表论文《“出路”与“主流”》,载于《艺术当代》。2002年出版著作《吴湖帆词典》(与江宏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著作《中国历代名画点读·百竹图说》,上海画报社。2001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海派绘画国际研讨会”,撰写论文《现代认同与自我性》,载《海派绘画国际绘画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著作《酒酣心自开》(与郑巨欣合作),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担任责任编辑的《现代设计大系》五卷本出版,获首届国家艺术类图书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浙江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传统与出路》,载于《朵云》。1998年出版著作《簪花仕女——先秦汉唐的绘画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著作《创造与永恒》(与江宏、陈翔合着),上海百家出版社。1996年主编出版《清六家画丛·王翚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朵云》编辑部主办的“赵孟俯学术研讨会”,做题为《巨眼之识——从董其昌看赵孟俯》大会演讲,论文收入《赵孟俯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表论文《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历史地位》,载于《典藏》。1994年出版著作《民族艺术精华》(与江宏合着),福建教育出版社。发表论文《中国绘画的私人化演化取向》,载于《朵云》。1993年出版著作《中国画心性论》(与江宏合着),上海书画出版社。发表论文《线·私人化·动作整合》,载于《书法研究》。1992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清初‘四王’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专题演讲《“四王”——一个关乎当下的课题》,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参加无锡市举办的“倪瓒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西方观念下的被选择》,载于《青年报》。1991年参加《朵云》举办的“潘天寿艺术研讨会”。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举办的“中国画艺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中国画的文脉》,载于《朵云》。1990年发表论文《重新发现时间——对〈论中国画的整合〉一文的时间观考察》,载于《朵云》。发表论文《“南北宗”论语境展示》,载于《朵云》。1989年参加上海书画出版社暨《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举办的“董其昌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南北宗”论的语境展示》,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发表论文《范式与式微》,载于《朵云》。1986年应邀参加北京大学“首届文学艺术节”,做“新具像的批评”专题演讲。1985年参与“西南艺术群体”的艺术活动,策划、组织《首届“新具像”画展》和《第二届“新具像”画展》。
花鸟画起源于随唐,唐黄荃,徐熙就以花鸟画著名,有黄荃富贵徐熙野逸之称。到了宋代在宋鰴宗赵吉,把花鸟画发展到了高峰。
花鸟画的发展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美国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1、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2、简介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形态逼真。3、名家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齐白石的花果、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朱宣咸的梅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