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广东哈里斯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广东哈里斯发表论文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差异;价值观;文化

0 引言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 关于中西方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 、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 传统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____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 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 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____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 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____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____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3.3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4 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能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为此 出国 留学 网我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 人际交往 ,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很多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

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去哪儿啊?”,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另外,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概而言之,这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二、个人人生观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一)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则提倡谦虚谨慎。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感到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nice job,”“No,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二)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四)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三、法制观念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为了兄弟朋友的情义,可以网开一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行为过头,丧失了更多的应得利益。比如中国人重人情,人情味浓厚。有句老话:“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些话所包含的意思是人情影响判断,人情重于道义。“水”,即使不美,但只要是家乡水,那也就美了,这就是情重于理的表现。甚至有时会情重于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来有情影响法的制度空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先讲合情,再讲合理,然后讲合法。

若合法而不合情合理,这法就难以执行,若合情合理,有法也可以不依。 而西方人则是倒过来的。西人重法,不重人情。法在理前,理在情前。我们时常看到西方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上法庭打官司。有些事明明不合情不合理,但合法,吃亏者也只有自认倒霉,旁观者也只能容忍。但若有的事不合法,即使合情合理,西人也会争论不休,直到闹上法庭。 在情理法的中国,人情味浓厚,什么事都可以想想办法,托托人情,走走关系。这是一种自然 保险 系统,人们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因此在中国,人事关系极为重要,生活之中充满天伦之乐。但也容易产生不公正;在法理情的西方国家,人情似纸,相互之间可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矛盾,先讲理,后上法庭,简单明了。西方人虽淡薄人情,却十分讲公正、平等,即使是一介草民,只要是真正合理合法,就是同总理打官司,他也照样可以打赢。在西方国家生活,有点像广寒宫里,富裕、 清明 、漂亮,却有一般寒冷之感。尤其是老人,孤孤单单,踽踽独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是可怜。

四、社会习俗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中,男士往往倍受尊重,这主要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等等。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的女士优先原则在东方国家也备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东西方礼仪日趋融合、统一,更具国际化。

再如,在处理长幼关系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待长者特别尊敬、孝敬。比如,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如果老人有子女,年老时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敬老院去生活,这就是不孝,过年过节儿女一般要和老人一起过。在中国农村一些地方,过年时,晚辈都要给长辈行跪拜礼。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崇尚自立,儿女成年后和父母间的来往则越来越少,致使许多老人时常感到孤独,晚年生活有一种凄凉感。

五、等级观念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 谚语 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他们的情况如下:德尔哈里斯2万美元,尤纳斯200万美元,邓华德360万美元,扬纳斯基150万美元。

总体来说,他的表现还不错。

爬山虎精神

有一次在我上学的路,我偶然发现,在一座楼上有爬山虎,他已经爬到了这座楼的第四层,而且还有向上爬的气势。听姥爷说,爬山虎有蔗阳的作用,夏天可以使屋里十分凉快,于是,我真自己家也有一棵。 无独有偶,正好姥姥家的花园里也有一片,如果把姥姥家的挪到我家去,不是正好吗?于是我去了姥姥家。 小荷作文网

但是,当我要挪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不是爬山虎,而是与爬山虎长的十分像的一种植物。他与爬山虎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爬山虎往上爬,而他却在地上爬,并爬不高。是什么原因使的他们有这摸大的区别呢?

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了他们的区别。

原来,在爬山虎的颈上,有许多类似小爪子似的东西,正是因为有这东西,才能使爬山虎怕的十分高。但是,仅有这是不够的,这只是他们向上爬的工具,要能爬的高,最重要的是靠他们自己。

在每一个爬山虎向上爬的时候,都需要自己的爪子紧紧的抓住墙,而且还要一步一步的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大风时吹不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大雨时打不倒;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我没在拽他们的时候把墙皮一起拽下来。当然,也有少数爬山虎没有这样去做。这给他没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大风时被刮倒;在大雨是被打倒;在人拽是被轻易的拽下,给钱不留一点痕迹。显得是非卑微,十多莫地若不经泵。 爬山虎又名爬墙虎,也有人称之为地锦,爬山虎是落叶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根茎极为发达,根深扎到地下1.5至2米,茎长可达20至50米,爬山虎的枝叶可以爬满7-8层楼的墙面,在春、夏季满眼的绿色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而且也给人们带来凉爽和芬芳,恰似一条绿色的瀑布,自上而下,一泻天生的纯真,又宛如一幅流动的绿色画卷,从外至里透出自然的气韵,更像一首抒情的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 *** 。太阳愈是暴烈,它绿得愈加浓艳,愈加旺盛,愈加热情。是因为它有那倔强、执着的个性,热爱阳光。

在秋季,在温暖的阳光爱抚下,枝叶随着秋风飘动渐渐地红了起来,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夕阳的余辉影射在爬山虎的枝叶上,泛起点点红光,犹如夕阳影射在平静的湖面,红光星星点点绚丽多彩如梦幻一般,爬山虎用它那特有色彩表达了灿烂的情感,多情的斑斓炫耀着浪漫,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爬山虎独特的魅力和它对人类的贡献。

爬山虎的生长对土壤要求并不高,可以在盐碱土壤生存。它角质层厚含有一定腊质,水分蒸发量小,能在摄氏零下35度至零上50度的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耐热、耐寒性能。它的木质部导管发达,气生根很多,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而且它的肢体与支杆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光滑的墙壁攀延。它那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出了坚强的毅力和无限生机,似乎它有脚似的紧紧地依附在墙上,即便是盛夏季节它的肢体可能被烫得焦黄,依然不停地攀延,不停地向上攀延……..。

在银装素裹的冬季,只剩下枯藤了,但爬山虎仍然静静地依附在墙上,任寒风冰雪的吹打,一动也没动,远远望去仿佛像是一幅巨型根雕画。那样的孤傲和悲壮,是那样的超凡脱俗、铮铮傲骨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望着一片片红红的爬山虎,不由的感慨万千,爬山虎那种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那一份展示生命的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我,震撼着心灵,在内心深处激起巨 *** 澜,给我某些启迪,值得让人们去思考、去感悟。多坚强,多伟大的生命啊!

爬山虎那种顽强的生命力,那种不屈不饶执着的精神,我想,做人也应该如此,不要因为起点低而放弃,不要因为受挫而驻足,要因为困难而退缩,不要因为荆棘而停止。要有像爬山虎那样从不放弃,从不停止的蔓延精神,展示自己的生命力,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我们的学习工作不就像爬山虎一样吗?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走,认认真真的对待,那我们就很自然的成为强者,成为打风大浪打不到的强者,就像许多爬山虎一样,即使被打倒,也会留下很大的痕迹;相反,如果一开始就凑凑活活不下功夫的话,就会像少数爬山虎一样,若不经泵,倒下了不留一点痕迹。

踏踏实实的走,夺下功夫,既爬山虎精神。

两颗种子

一阵春风唤醒了树上嫩绿的芽、五颜六色的花朵、调皮的鱼儿、可爱的动物。花儿是五彩缤纷的,它们粉红的花瓣,好似小姑娘红扑扑的脸一样。鱼儿呢?它们在水里的石洞里钻来钻去。

忽然,“哞哞哞!”一头老黄牛拉着两大袋种子,其中的两颗种子很调皮,跳出了装着自己的布袋子。它们俩被忽起忽停的春风吹到了一片没有小草,到处是煤,空气不好的荒芜土地边。

一个种子叫淘淘,一个种子叫气气。淘淘是一个勤快的种子,而气气是一粒懒惰的种子,它们性格是不同的。

一天,淘淘睡醒了,它伸伸懒腰,揉揉眼睛,一抬头,“哎哟,头疼。”它使劲一跺脚“哦!我的脚。”于是它下了决心:一定要钻出地面。它不停地顶头,踏脚下地,一干就是一个月。终于它钻出了土地,它见着了一缕阳光。它高兴地大叫:“耶,我冲出来了!”在阳光下,淘淘的头上长出了两片叶子。

再说说气气吧!它一伸头,呼噜被打醒了。它一跺脚说:“啊!好痛,妈妈快来帮我呀!”它说完后什么都忘了,又睡着了。

淘淘已钻出去了,下雨了,淘淘头上的叶子掉了一半。过几天,刮风了,淘淘的叶子又掉了一半。到了来年春天,淘淘已长有10多米高了。气气呢?还在土里睡觉哩!下雨了,气气没有出来,想:“正好喝点水,笨蛋才会出来呢!”刮风了,气气还在睡觉,想:“傻瓜才会出去呢!”秋天,大公鸡来,把小豆给吃掉了!

小豆啊!成功是需要勤奋才能收获的!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题的作文题是一个给材料作文。本报特约记者料是这样的: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了解自从赐给了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

鹰说:“我用翅膀在天空上飞翔,在这个高度里,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而生活无忧。”

驼鸟说:“我用双腿在沙漠里奔跑,翅膀从没派上用场,它背负在我身上,已成了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成了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的深处自由来往。”

上帝忽然发现现场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干啥?”

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是我产灵魂却可以飞翔,他带着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下不能到达的地方。”

上帝听了这番话后,感喟良久。其实,“那个人”说的话也同样给我们大家以很多启示。

面对这样一段材料,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我认为写好给材料作文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好角度先立题。

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归纳出可写的角度。从材料中“那个人”说的话里可以概括出如下角度:1、让心灵的翅膀去飞翔,2、不依赖别人的恩赐,3、不要把抱怨上帝的不公,4、上帝是公平的。从同样的翅膀,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用处中可归纳出以下观点:5、路是人走出来的,6、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还可以“雄鹰、驼鸟、企鹅”为题,谈谈适应环境,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发展走向成功的观点。然后从众多的角度中选取一个最切题的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去写,这样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纪敏同学的作文《用心灵的翅膀去飞翔》,就拟定了一个醒目、鲜明、生动的题目。

勇于创新,突破自我 爱因斯坦说“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创新。 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走的永远是别人的路。

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你一定不会忘记,在那个夜晚没有灯的年代,人们只能点着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工作和学习。勤奋好学的爱迪生突发奇想:或许可以发明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

带着这种对发明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热爱,他开始了探索之路,一次一次的失败没有使他气馁,反而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激发了他的斗志。有多少人劝他放弃,不要再浪费时间,又有多少人看到他一次一次的失败而嘲笑他。

在人们的嘲笑和数不清的失败之后,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亮了,在黑夜里发出夺目的光。

爱迪生也得到了“发明大王”的称号。 爱迪生是幸运的,他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创新。

是他让人们在夜晚过上了有光的生活。如果当时爱迪生也和其他人一样,甘愿在无光的夜晚忙碌,满足于当时的环境,那么电灯就不会被发明,或许在今天的某个黑夜里,你仍要蹑手蹑脚的学习和工作。

爱迪生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创新。 无独有偶。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自小就受到封建思想的种种压迫。但是思想先进的鲁迅先生并没有被束缚,他深知要想救中国就必须先解放国人的思想,但这在当时的中国谈何容易,但意志坚定的鲁迅先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

他深知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承担起肩上的重任,就要保家卫国,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兴起了,鲁迅先生作为“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人,受到当时许多封建人士的压迫。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受到了或大或小的迫害,但是我们的鲁迅先生又怎样会轻易被打垮。

他顶住封建世俗的压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彷徨》《呐喊》等。这些作品就像是鲁迅先生手中的一把利剑,被用来剖析封建社会里吃人的封建制度。

鲁迅先生用他的“白话文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鲁迅时勇敢的,他是封建社会里敢于反抗的一员,他也是“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者。

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鲁迅先生是不幸的,但是他敢于反抗,拿起手中的“利器”同封建社会斗争。 创新就像是一扇关闭的门,需要我们去打开,勇于创新,你会发现很多,勇于创新,你会懂得很多,只有勇于创新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 我是一条小帆船,可是我并不爱听“一帆风顺”或“一路顺风”这些祝福的话,因为我知道世界有顺风便有逆风,,有顺境便有逆境。而我也从来不畏惧逆风,因为我知道如何张我的帆,掌我的舵,使我在逆风中仍以四十五度角向前移动。

当然我还知道:帆愈大,愈能乘风;风愈大,愈能吹帆。但我更了解:小小的船不能用太大的帆,过大的风则会倾翻我的船。

就因为我懂得收束自己欲望,知道在逆境或顺境,所以我能成为一条成功的小帆船;。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成功。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砌砖。”第二个人说:“赚钱。”

第三个工人:“我正在建造全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了有名的建筑师。

第三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建筑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要知道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罗曼·罗兰曾说过:“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动摇西晃,最后丧失前程。”有了理想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理想固然重要,换言之没有努力与付出依然只会是碌碌无为。只有在有理想的同时努力了尽力了,不要在风雨前变得软弱,而是顽强。

当然在成功的途中,势必会有挫折、失败,许多人因为受不起而退缩了。只有不想挫折失败低头的人有自己的理想,不懈的努力的人才有享受成功的资格。

我是一条小帆船,在那茫茫的大海上行驶着。有时大海风风平浪静,,有时大海又波涛汹涌。

这并不算么挫折,这是一种大自然对我的考验,但许多途中的伙伴却因此沉入大海。我依旧是一条小帆船,,我载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希望,驶向看不见的彼岸,我深信那儿有属于我自己的成功和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片无限的辉煌。

李白曾受过这样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告诉我们成功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不要轻信放弃,更不能失去 奋斗的决心。

成功并不遥远。希望采纳(*^__^*)。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

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作文 ,题目自拟。可记叙经历,也可发表见解,抒发感受。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画一扇窗给自己雄鹰被硕大的雨滴打伤了翅膀,看着天空重现蔚蓝晴空,于是又带着勇气继续飞翔;小溪被倒下的树木挡住了去路,听到大海雄浑的波涛激拍石岸,又奋力跨过阻碍继续唱着欢快的歌前进。

人,在遇到挫折迷茫失措时,为自己画一扇窗吧!为自己开启一扇窗,就能感受世界的光彩夺目,携勇气的风帆斩风破浪,一往无前地向远方驶去! 上帝为她关了一道门,但她自己开启了一扇窗。感动、激励着无数人的她—海伦·凯勒在很小的时候冈病失去了视力、听力。

她的世界尚未被阳光填满,那一扇门就轰然关闭,没有人能够 想象 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寂静中该如何让心灵充满阳光,但她做到了,为自己开了一扇窗,她的人生依旧绚丽精彩,甚至闪耀着灿烂的光,她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天使之歌,她那扇窗照亮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后世无数原本黑暗的世界。 人生只要有窗,就绝不会黑暗。

当下午沉闷的屋子充溢着一种尘埃气息时,一缕光从窗中射人,穿过灰尘,直入人们的心灵。顿时心灵之花怒然绽放。

人生本该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骚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人海,冲破尘埃的压抑,在白光下找回闪亮的自信;荣,江山依旧,风韵犹存,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云烟;辱,胯下韩信,雪压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沉沉浮浮,升腾飘荡,不肯因噎废食……只要心中有阳光,有自己的那一扇窗,每个人的世界都有美丽,处处流溢着沁人芳香。即使在喧闹的市井中那一扇窗所带来的美丽世界永远安静而亘古不变,为你照亮人生之路,灿烂整个世界。

共两篇文章,望采纳~

第一篇 尊严

普列姆昌德曾说过“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是的尊严二字在人的生命中尤为重要。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当中,想要活得精彩就必须先有尊严。有尊严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活。

有尊严的活着首先要我们懂得自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被捕后正义凛然。对于他人的审问拒不回答,坦然表示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当名声鼎盛的徐悲鸿被要求给蒋介石画像时他断然拒绝毫不犹豫。在人们面对胁迫时有几个能像他们一样坚定不移,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自尊自爱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所以说自尊是尊严的前提

其次要我们懂得尊他。列宁曾与一个女工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相遇,他亲切地请女工先过,得到了工厂中人们的赞誉。美国前总统哈里斯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黑人奴隶向他脱帽致意,哈里斯总统马上向他还礼,旁边的人们大为不解,总统说:“得到他人的尊重前提是你也尊重他人”惠特曼曾说过:“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其实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就是在尊重自己,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定会受别人的尊重。尊他是获得尊严的基础。

最后便是要我们懂得尊国护国。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祖国的尊严都维护不了,何谈个人尊严?曾有一位美国记者在访问周总理时看到桌上一支美国产的钢笔,就想挖苦周总理,没想到周总理却说这是抗美援朝的战利品。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晏子到楚国拜访,而楚国国王侮辱晏子,晏子用自己的智慧来挫败楚王,得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而且不让楚王看小。让楚王对晏子的智慧感叹!“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中的歌词,恰当的诠释了人与国的关系。维护的祖国的尊严,自己的尊严当然更不会丧失。所以尊国是得到尊严的根本。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这是柯林斯托姆曾说过的话。可见尊严之重要。一个人活着尊严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尊严被践踏还不知反抗,那便与行尸走肉没多大区别。尊严是人生的天平,它赋予了人生真实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人就要有尊严的活着。

第二篇 尊严

尊严在尊重的前提之上,维护尊严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当你不如意或遭遇不幸时,总有人刻意践踏你的尊严你的人格,而这时候你要挺起胸膛捍卫尊严,不要让尊严受辱。别人的尊重要使你更坚强而非一味退让,懦弱屈服。维护尊严是你不受污辱的保障,不要让别人的不尊重成为尊严的枷锁。没有人可以污辱你,让你蒙羞。

一位爱好音乐的挪威青年,为了实现音乐梦想,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来到了异国他乡,他带着小提琴来到了著名音乐学院,尽管他尽了全力发挥出最大的技艺,可还是失败了。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在路旁拉起了小提琴。路过的行人都因这美妙的音乐驻足,把钱放在他的琴盒里。这时有一个流氓把钱扔在地上,年青人只是捡起钱说:“先生,您的钱掉了还您。”流氓再次把钱扔掉,说:这钱是给你的了。”年青人说:“先生,谢谢您,刚才您的钱掉了,我帮您捡起来,现在我的钱掉了,希望您帮我捡起来。”流氓哑口无言。

有一个公司招聘人才,每个人的题目都是一记耳光,大多数人忍气吞声,只有一位青年回敬招聘人员一记耳光,结果那个勇于维护尊严的人被聘用了。

面对尊严不能有半点马虎,就像那个勇于维护尊严的招聘者,和那个青年一样,对自已负责。受尊重是美好的,被污辱是丑陋的,那就让尊重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赢得尊重是一种捍卫尊严的勇气,是一种挺起胸膛的魄力,那就让这种勇气,这种魄力为我们的人生着色,让生命发出异样的光辉吧!

做人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08奥运会的召开,不仅是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经济文化繁荣发展。更是为了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通过奥运会这个大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展示中国的魅力与风采,用我们不断的努力来换取对中国的尊重。让尊重之光,和谐之声永驻大地,让不断发展壮在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尊严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连信用都没有,那他谈何让别人尊重自己让我们跟着奥运的步伐一同踏上尊严之旅,让尊严照亮整个世界!

材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供料作文贵在立意新,而新的立意的来源是多角度地分析材料,挖掘出材料中隐藏的含义。一般地说,写供料作文时所给的材料的含义不止一个,是否能写出新意,就看是否能多角度地分析材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材料的含义。这则材料中,分析的角度可以有四个:①卖马者、②伯乐、③买马者、④骏马,从这四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不同的内涵。

①卖马者。应该说这个卖马者非常聪明,当他发觉自己的马难以卖出去时,便去请来伯乐,结果马价增加了十倍。这说明他有对商品进行包装、宣传的意识,酒好也怕巷子深,经商者这种包装、宣传意识一定要强烈。如果不是推销员假装失手打破一瓶酒的话,或许中国的茅台就不会那么快进入国际市场,原因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可确立中心论点为:“酒好也怕巷子深。”

②伯乐。马还是那匹马,但伯乐去了一次之后价格就上涨了十倍,幸好这是一匹好马,如果是匹劣马,伯乐的一世英名岂不要因此付诸东流。中央电视台某位著名主持人曾给某产品作过一次广告,产品的销售量一时上升了很多,但后来证实了该产品属伪劣商品,该主持人的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名人一定要慎于言行。

③买马者。同样一匹马,先是三天无人问津,只因为伯乐来看了一下,价格就涨了十倍,买马者的心态可见一斑。同样的马,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却等到伯乐来了、价格上涨之后才买,让人费解。联系现实生活中众多的名人广告,购买者该何去何从,一定要考虑清楚,否则就会犯和买马者同样的错误,贻笑大方。千万不能盲目崇拜。

④骏马。马虽是骏马,但也只有在伯乐来了之后才显示出自身价值,马虽好,仍需识马人。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没有徐庶的走马举荐,又怎得刘皇叔重用?美玉虽好,如果没有卞和的冒死相献,是不会被世人认识和了解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实中还有众多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的发现。马好仍需识马人。

自己提取观点写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东北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印第安人,中国人,日本人(阿伊努人除外),韩国人,黑人等皮肤毛囊对雄性激素不敏感,体毛较少。黑人是不是体毛最少,没有看到研究,因为印第安人体毛也很少。不过大家观察到的是黑人比我们黄种人体毛少。

哈里斯在《英国皮肤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示:美国印第安人的体毛最少,中国人和黑人具有少量的体毛,白人的体毛和胡须比黑人多,而日本阿伊努人的体毛和胡须最多。

人种以及人与人之间体毛的差异,这些都是基因遗传决定和长期进化的结果!至于为什么有的人或者人种体毛进化为很少,有的还保持较多,科学家和人类学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一般是归咎于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根据英国剑桥国王学院自然科学学士尼古拉斯·韦德(Nicholas Wade)的一份研究,东亚人在30000年前的名为EDAR370A的基因遗传让东亚人汗腺比白种人发达。另外一份研究表明黑人的汗腺也比白人多。

这似乎意味着体毛多的人汗腺不发达,而体毛少的人汗腺更发达。所以可能是非洲天气太热,黑人体毛退化是为了能更好的散热。

体毛和雄性激素的关系。现代科学证明体毛多少跟体内雄性激素高低没有任何的联系,雄性激素低的人也会体毛旺盛,雄性激素高的人体毛也很少。同样的雄性激素水平,有的人体毛多,有的人体毛少。一切归结于皮肤毛囊对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的敏感性。敏感性是由个体的基因遗传决定。

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 文化 存在许多差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差异;价值观;文化

0 引言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 关于中西方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 、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 传统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____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 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 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____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 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____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____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3.3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4 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4]冯承柏,王中田,俞久洪.西方文化精义[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一个国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将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交往。一个人了解对方的礼仪民间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能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的礼仪正在相互融合,西方人逐渐地接受了东方文化中重情感等合理因素,东方人也逐渐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中先进文明的礼仪和交往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对礼仪产生的影响还很多,为此 出国 留学 网我就以下几方面具体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礼仪所产生的影响:

一、社会交往方式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 人际交往 ,但在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何种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比如,很多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

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一般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去哪儿啊?”,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另外,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了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会上前摸一摸,询问价钱或质地;而西方人则不会这样做,他们更多的是羡慕,并直接赞美。概而言之,这都是东西方文化观念差异所致。东方人非常重义、重情,西方人则崇尚个人独立。

二、个人人生观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一)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则提倡谦虚谨慎。一般来说,中国人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感到不满。例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nice job,”“No,I don't think so.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在中国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而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二)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往往就成为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 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提倡创新改革,但务实求稳之心态仍处处体现。冒险精神仍是不能与西方人相比的。 (四)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三、法制观念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而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为了兄弟朋友的情义,可以网开一面,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其结果往往是行为过头,丧失了更多的应得利益。比如中国人重人情,人情味浓厚。有句老话:“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些话所包含的意思是人情影响判断,人情重于道义。“水”,即使不美,但只要是家乡水,那也就美了,这就是情重于理的表现。甚至有时会情重于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历来有情影响法的制度空间,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先讲合情,再讲合理,然后讲合法。

若合法而不合情合理,这法就难以执行,若合情合理,有法也可以不依。 而西方人则是倒过来的。西人重法,不重人情。法在理前,理在情前。我们时常看到西方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上法庭打官司。有些事明明不合情不合理,但合法,吃亏者也只有自认倒霉,旁观者也只能容忍。但若有的事不合法,即使合情合理,西人也会争论不休,直到闹上法庭。 在情理法的中国,人情味浓厚,什么事都可以想想办法,托托人情,走走关系。这是一种自然 保险 系统,人们容易在艰苦的环境下渡过难关。因此在中国,人事关系极为重要,生活之中充满天伦之乐。但也容易产生不公正;在法理情的西方国家,人情似纸,相互之间可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矛盾,先讲理,后上法庭,简单明了。西方人虽淡薄人情,却十分讲公正、平等,即使是一介草民,只要是真正合理合法,就是同总理打官司,他也照样可以打赢。在西方国家生活,有点像广寒宫里,富裕、 清明 、漂亮,却有一般寒冷之感。尤其是老人,孤孤单单,踽踽独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甚是可怜。

四、社会习俗的不同对礼仪的影响

在东方文化中,男士往往倍受尊重,这主要受封建礼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也主张男女平等,但在许多时候,男士的地位仍然较女士有优越性,女士仍有受歧视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尊重妇女是其传统风俗,女士优先是西方国家交际中的原则之一。无论在何种公共场合,男士都要照顾女士,比如,握手时,女士先伸手,然后男士才能随之;赴宴时,男士要先让女士坐下,女士先点菜,进门时,女士先行;上下电梯,女士在前等等。现在,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的女士优先原则在东方国家也备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使东西方礼仪日趋融合、统一,更具国际化。

再如,在处理长幼关系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待长者特别尊敬、孝敬。比如,在许多中国人看来,如果老人有子女,年老时子女把老人送到养老院或敬老院去生活,这就是不孝,过年过节儿女一般要和老人一起过。在中国农村一些地方,过年时,晚辈都要给长辈行跪拜礼。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崇尚自立,儿女成年后和父母间的来往则越来越少,致使许多老人时常感到孤独,晚年生活有一种凄凉感。

五、等级观念的差异对礼仪的影响

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 谚语 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哈里斯发表论文

一般柴油车的启动马达电源线不能小于10平方毫米、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 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间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入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直接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间接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并非两对完全对等的概念.因此,有人主张将直接成本改称为变动成本法.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美国管理会计文献使用“直接成本法”的术语.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已经不确切了.由于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所以在英国该法也被成为“边际成本法”. 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据有人考证,早在1836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就出现了它的雏型.当然这仅仅是就损益计量方面的特点而言的.有会计学家指出,法国的斯特劳斯·别尔格在1876年曾宣布过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初步设想.英国人则强调1904年在英国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中已经记载了与变动成本法有关的内容.1906年2月美国《制度》杂志曾刊登过一段话,与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抉择中,为估计其所期望的净损益,第一步就要找出适合衡量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单位费用,单位直接收入减去单位直接费用得单位直接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然后以它来抵偿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这些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是指不管选择什么生产经营活动方式都一样固定或不变.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乘以产品数量就可以用来比较由于选择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损益. 据美国权威的《柯勒会计辞典》记载,第一篇专门论述直接成本法的论文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的,刊于1936年1月15日的《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文章追溯了1934年哈里斯在杜威———阿尔末化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所发现的问题.当时该公司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哈里斯的注意,矛盾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依据此资料,哈里斯对比新旧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直接成本法的优点.自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直接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迅速传播.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美国的一些会计师和经理又重新研究并开始在实物中试行变动成本法,并将变动成本法中的贡献边际这一概念用于本量利分析及其他方面.实际使人们认识到,变动成本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且对制定利润计划,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也十分有用.从此,变动成本法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风靡欧美.

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因精神空虚而产生烦闷 泛指无事可做时候的阴郁心情。解决方法:高度集中时不会有这种感觉,正确的说是高度集中精力之后

哈里斯发表的论文

黑人和黄种人体毛应该是差不多,虽然普遍的感觉是黑人的体毛比黄种人少。目前没有一个完整的比较。以下是种族体毛的总结:印第安人,中国人,日本人(阿伊努人除外),韩国人,黑人等皮肤毛囊对雄性激素不敏感,体毛较少。这些都是基因遗传决定和长期进化的结果!哈里斯在《英国皮肤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示:美国印第安人的体毛最少,中国人和黑人具有少量的体毛,白人的体毛和胡须比黑人多,而日本阿伊努人的体毛和胡须最多。体毛和雄性激素的关系。现代科学证明体毛跟体内雄性激素没有任何的联系,雄性激素低的人也会体毛旺盛,雄性激素高的人体毛也很少。同样的雄性激素水平,有的人体毛多,有的人体毛少。一切归结于皮肤毛囊对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的敏感性。敏感性是由个体的基因遗传决定。根据一份研究《纳米比亚桑人和卡凡古部落的体毛和性激素水平》(Sex hormone levels and body hair growth in !Kung San and Kavango men from Namibia)表明体毛多的男人比体毛少的有着更高的雌性激素(女性荷尔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排卵期性欲最强的时候喜欢体毛少的男人,而在年纪大之后特别是绝经后,喜欢体毛(或者胡须)多的男人,因为体毛多和胡须多表明男人体内女性荷尔蒙高,这种男人更加体贴关爱,而年纪大的女人不再关心下一代繁殖,更加关心的是另一半的体贴和关爱。种族和雄性激素的关系。哪一个种族(白人,黑人,中东,印度人,亚洲人)的雄性激素最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各个研究也互相矛盾,无法达到一致的结论。根据一份lee ellis 和helmuth nyborg对4000多人进行的抽血报告显示,亚洲人有最高的雄性激素水平(688ng/DL),第二是黑人(657ng/DL),第三是白人(637ng/DL),第四是西班牙人(635ng/DL),第五是印第安人(627ng/DL)。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变动成本法最初称为“直接成本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产品成本只包括与业务量关系比较明显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有些间接的制造费用虽然不是直接成本但也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而有的直接成本虽然直接计入特定对象,但却并非变动成本。直接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间接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并非两对完全对等的概念。因此,有人主张将直接成本改称为变动成本法。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美国管理会计文献使用“直接成本法”的术语。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已经不确切了。由于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所以在英国该法也被成为“边际成本法”。关于变动成本法的起源,国外会计专著的论述众说不一。据有人考证,早在1836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工厂就出现了它的雏型。当然这仅仅是就损益计量方面的特点而言的。有会计学家指出,法国的斯特劳斯·别尔格在1876年曾宣布过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初步设想。英国人则强调1904年在英国出版的《会计百科全书》中已经记载了与变动成本法有关的内容。1906年2月美国《制度》杂志曾刊登过一段话,与变动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生产经营活动的抉择中,为估计其所期望的净损益,第一步就要找出适合衡量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效果的单位费用,单位直接收入减去单位直接费用得单位直接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然后以它来抵偿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这些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是指不管选择什么生产经营活动方式都一样固定或不变。单位净收入(或单位净贡献)乘以产品数量就可以用来比较由于选择各种不同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不同损益。据美国权威的《柯勒会计辞典》记载,第一篇专门论述直接成本法的论文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N·哈里斯撰写的,刊于1936年1月15日的《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文章追溯了1934年哈里斯在杜威———阿尔末化学公司设计“直接标准成本制造计划”中所发现的问题。当时该公司销售量上升利润反而下降的现象,引起了哈里斯的注意,矛盾从何而来?他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采用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依据此资料,哈里斯对比新旧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润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直接成本法的优点。自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直接成本法的概念才得以迅速传播。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企业环境的改变,竞争的加剧,决策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完全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会计内部管理的需要,必须重新认识变动成本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美国的一些会计师和经理又重新研究并开始在实物中试行变动成本法,并将变动成本法中的贡献边际这一概念用于本量利分析及其他方面。实际使人们认识到,变动成本法不仅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而且对制定利润计划,组织科学的经营决策也十分有用。从此,变动成本法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风靡欧美。

视频哈里斯发表论文

哈1:哈利波特从小被寄养在姨父德礼思家里,受尽了姨父姨妈的歧视和如混世魔王般的表哥的欺凌,这一切在哈利11岁生日时改变了。在那一天,作为信使的猫头鹰为哈利送来了信,信里邀请他去一所名叫霍格沃茨的魔法学校去上学,原来哈利的父母都是正义的巫师,他们是在与黑魔头伏地魔的较量中牺牲的,而哈利幸存下来,也将成为一名巫师。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中哈利不仅学习魔法,拥有一把飞天扫帚,参加魁地奇比赛,还有了两个好朋友赫敏和罗恩,同时他们和狩猎场看守海格成为了好朋友,当然哈利也有死对头德拉科马尔福,以及讨厌的老师斯内普。在学期快结束时,哈利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偷听斯内普的对话,认为斯内普企图偷窃老巫师尼可勒梅的魔法石,于是他和赫敏罗恩发挥智慧与勇气,通过重重障碍试图夺回魔法石,但哈利最终发现其实是伏地魔的灵魂借用教师奇洛的身体偷取魔法石,以求得长生不老,哈利凭借超凡的勇气与正义,最终击败了虚弱的伏地魔2哈利在霍格沃茨学习的第一学年结束了,暑假里,在姨父家,家养小精灵多比意外出现,它警告哈利不要回学校,因为有一个巨大的阴谋在等着他。哈利义无反顾地回到学校,这一年里有了新面孔:装腔作势的老师洛哈特,暗恋哈利的罗恩的妹妹金妮等等,随后如多比预言,学校里拉开了灾难的序幕:学生接二连三被石化,赫敏也在其中,哈利时不时听到别人听不到的怪声,密室据说被再次打开,邓布利多校长被逐出学校。哈利以为是马尔福的阴谋,和罗恩一起,在鬼魂—哭泣的桃金娘的指点下通过盥洗室的水池进入密室,发现了汤姆里德尔-其实是被金妮从一本日记中释放出来的的记忆,汤姆告诉哈利他就是学生时代的伏地魔从,要和哈利决斗。汤姆放出巨蛇,哈利召唤来邓布利多的凤凰福克斯,得到格兰芬多的宝剑,与蛇怪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决斗,最终刺死蛇怪,用蛇怪的毒牙刺穿了日记,销毁了里德尔的记忆,救出金妮3暑假里,哈利“不小心”吹炸了讨厌的玛姬姑妈,逃出德思礼家,乘上骑士公交车,并没有收到魔法部部长福吉的惩罚,而是顺利回到霍格沃茨学校,而这是由于在逃的阿兹卡班囚徒-小天狼星。哈利早听说魔法世界有一座戒备森严的阿兹卡班监狱,在这一年小,天狼星布莱克逃出监狱,他被传是臭名昭著的杀人犯,伏地魔的信徒,出卖哈利父母的凶手。为了安全考虑,霍格沃茨派摄魂怪来驻守学校。在圣诞节,哈利意外得到一把来历不明的飞天扫帚-火弩箭,而此时小天狼星已不知不觉潜入学校,甚至来到哈利床前。海格私自收养的无害的鹰头狮身有翼兽巴克比克被马尔福举报,将被查杀,哈利和罗恩赫敏两人通过赫敏的时间转换器,解救了巴克比克,同时在哈利的霍格沃茨学校活点地图上,他们发现了小天狼星在学校的踪迹以及一个叫彼得的人,一心报仇的哈利和罗恩赫敏寻到小天狼星,经过艰难的解释,哈利明白:小天狼星是被嫁祸的,小天狼星和小矮星彼得都是哈利父母的同学,而彼得才是真正出卖哈利父母的人,小天狼星则是哈利的教父,哈利明白了,却没能阻止彼得逃走,(彼得是可以变成动物的阿尼马格兹,原本是罗恩的宠物老鼠斑斑),最后哈利驾着巴克比克就走了被关押的小天狼星

不多,扎根理论1万字不多,扎根理论是指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是由两位社会学者BarneyGlaser与AnselmStrauss于1967年在其专著《扎根理论之发现:质化研究的策略》中首先提出的,其方法形成与来自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思想有关:

哈利波特1的简介:哈利波特第一部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该影片是改编于英国畅销作家J·K·罗琳同名小说。电影的剧本是由斯蒂芬·科洛弗所编,克里斯·哥伦布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理查德·哈里斯和伊安·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11月16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从小父母双亡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是魔法师的后代。他的父母都被一个魔法界的坏巫师所杀,然而当坏巫师也企图杀死哈利波特时却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给阻止,哈利波特因此得以幸存。之后他与阿姨一家人同住,而且被送往魔法师学校就读,发生许多有趣又不可思议的经历。

扩展资料

《哈利·波特》1的剧情介绍:哈利波特是一个孤儿,从小寄养在姨妈家,受尽欺凌。但就在哈利11岁生日的时候,他意外收到了霍格沃茨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哈利从该学院派来接他的巨人海格口中得知,这是一间魔法学院,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哈利的父母都是伟大的魔法师,在对付伏地魔的战斗中双双献身,唯有哈利幸免于难。

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后,表现出了超乎想象的飞行天赋,得到麦格教授的推荐进入了格兰芬多的魁地奇球队。另一方面,哈利发现霍格沃茨学院内有一股黑暗势力似乎在暗暗滋长,揭开谜团的关键就在有凶恶的三头犬守护的房间内。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个好朋友决定探个究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波特1的简介:哈利波特第一部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该影片是改编于英国畅销作家J·K·罗琳同名小说。电影的剧本是由斯蒂芬·科洛弗所编,克里斯·哥伦好册布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理查德·哈里斯和伊安·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11月16日在美国上映。《哈利·波特 1~7(1)》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lgy3 电影讲述从小父母双亡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是魔法师的后代。他的父母都被一个魔法界的坏巫师所杀,然而当坏巫师也企图杀死哈利波特时却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给阻止,哈利波特因此得以幸存。之后他与阿姨一家人同住,而且被送往魔法师学校就读,发生许多有趣又不可思议的经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