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疾控中心跑到国外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疾控中心跑到国外发表论文

钟南山表示,中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在只是个技术部门。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CDC向地方政府上报后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处置。第二,SARS等突发性传染病过去之后,很多研究所就不搞了。所以这一次对于突发疾病,治疗上感到束手无策。一个月内研发出一个新药根本不可能,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也体现出我们防控体系的问题。(图片来源:南方+ 摄影:吴伟洪)钟南山缘何会提出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2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CDC的使命》一文,对中国CDC的发展进程、主要职责以及使命进行了详细的复盘,同时也提出目前中国CDC存在的短板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二。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中国疾控中心作为一个核心角色却不时陷入舆论中心。先是因为疫情发布承受了巨大压力,接着又因为1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副主任冯子健参与署名,由中国疾控中心等十余家机构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再度陷入漩涡。也正是由于这篇论文,整个中国舆论才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的传染病防御中的角色定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看,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点确认,确实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新的传染疾病从发现到确认,需要有一个过程。事实上,中国疾控中心在过去的18年人员和经费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对CDC充满信心。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高福曾对媒体表示:“经常有人问我,SARS过去十几年了,还会来吗?SARS这一类病毒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我很有信心地说,SARS类似事件不会再出现,因为我国传染病监控网路体系建设得很好,这类事件不会再发生。”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被召集重新出山,为有关部门提供对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防控技术支撑等。曾带领CDC战过SARS的李立明,在被问到如今疾控系统的走向是否实现了当初的设想时,他淡淡地说,“不太满意”。虽然这些年CDC在人力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CDC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权责方面。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只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才有权公布疫情,国家疾控中心与地方各级疾控中心都是没有权力对外发布疫情的。CDC是决策支持机构,但无权决策。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最初出现,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定,再到疫情的扩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到国人的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来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事情,如何更及时更有效、有时是更决断地处置这样事关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危机,是摆在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构建之路上必须回答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苛责永远比建设更容易。但建立在科学慎思基础上的行动从来不算晚。

据初步统计,性艾中心成立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49篇(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87篇,在国外杂志其中包括《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发表162篇),出版专著26部,其中: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共31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26篇在国内公开杂志上。“云南省瑞丽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传播特点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6篇,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全国范围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吴尊友主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14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 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口头交流论文2篇,书面交流论文摘要5篇。翻译出版《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医学处理》。由临床病毒学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护理、培训指南》出版。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52篇。获奖及专利申请情况:“SARS病毒核酸扩增(HIV)荧光检测试剂盒”获新药证书“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编码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专利 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论文90篇,英文论文37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2篇,《AIDS》杂志2篇。“我国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项目通过中华医学奖评审,并荣获一等奖。 “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HIV感染诊断的替代检测策略”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科技论文88篇,英文科技论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发表论文一篇。首次在国际影响较大的英文杂志《AIDS》上出版中国专刊1期。 中心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参编或主编专著3篇;获得专利一项。

疾控中心国外发表论文

世界医学杂志论文

“大数据”浪潮下,传统的临床案例的研究是不是“过时”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几位医生最近的行动鼓舞了临床医生进行临床研究的士气。他们对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重点文章提出了质疑,最终获得了《柳叶刀》及原文作者认可。

发表于《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的这篇论文是《2008年至2012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由中国疾控中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美国NIH等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完成。

这是一项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研究者们基于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系统记录的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篇论文其中一处提到,“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多持续一天,死亡率便增加1%。”这引起了市妇儿中心的几位临床和公卫医生的'注意:这句结论与自己观察到的临床数据并不吻合。

“在我们的临床病例中,并不是所有症状出现都增加死亡风险,如发热;相同的症状出现在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吞咽障碍。”作者之一李佩青告诉记者。市妇儿中心的几位医生向《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提出了质疑:“根据对2012年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EV71型手足口病病例的连续统计,我们发现,患者发病早期若出现脑干和丘脑方面的症状,会增加死亡风险。”

结果让李佩青们很自豪:《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采纳并刊登了他们的提问,原文作者的回复也发表在了该杂志上。作者承认,这项研究确实没有收集到临床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数据。市妇儿中心神经康复科主任杨思达认为,“这次临床数据与大数据的交锋中,大数据放弃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结果提升了临床医生的价值,鼓舞临床医生坚持临床研究。”

据初步统计,性艾中心成立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49篇(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87篇,在国外杂志其中包括《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发表162篇),出版专著26部,其中: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共31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26篇在国内公开杂志上。“云南省瑞丽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传播特点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6篇,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全国范围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吴尊友主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14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 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口头交流论文2篇,书面交流论文摘要5篇。翻译出版《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医学处理》。由临床病毒学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护理、培训指南》出版。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52篇。获奖及专利申请情况:“SARS病毒核酸扩增(HIV)荧光检测试剂盒”获新药证书“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编码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专利 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论文90篇,英文论文37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2篇,《AIDS》杂志2篇。“我国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项目通过中华医学奖评审,并荣获一等奖。 “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HIV感染诊断的替代检测策略”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科技论文88篇,英文科技论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发表论文一篇。首次在国际影响较大的英文杂志《AIDS》上出版中国专刊1期。 中心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参编或主编专著3篇;获得专利一项。

国家疾控中心国外发表论文

冠状病毒怕高温,而新冠病毒和SARS的同属冠状病毒属成员,基因序列有85%的相似性。所以这其实反映出人们一种隐隐的期待,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也会像17年前的SRAS一样,在夏天到来后逐渐消失。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的确,这种期待有一定依据。据对SARS的研究表明,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随着温度升高,人冠状病毒的抵御力会下降。56摄氏度下30分钟可以有效灭活病毒。而在4℃的维持液中,人冠状病毒则能维持中等稳定,在零下60度的环境中,保存时间能达数年。而且多项研究显示,MERS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病毒活性都会显著降低。而在22°C到25°C的温度和40%到50%的相对湿度(即典型的空调环境)下,SARS病毒能在光滑表面上保持5天活性。所以笔者在此提醒一句,平时用空调制热升高环境温度不可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洗热水澡的温度也达不到。2006年WHO出的《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中把天气回暖看作是SARS消失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其他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主任都曾比较肯定地说,天气变暖有利于发病率下降。对新冠状病毒的直接研究支持高温可能抑制新冠病毒传播2月22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在论文预印本平台发布了一篇题为《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Change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429 cities》论文,王茂团队在论文中推测,可能存在最适合新冠病毒传播的温度区间。武汉近期平均气温在4.28℃到6.18℃之间,正好在确诊人数上升的温度区间内。因此,武汉气温适宜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是疫情首先在当地暴发的因素之一。作者还推测,随着北半球气温升高,日平均气温超出病毒传播的最佳温度区间后,疫情可能得到相应控制。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网络(GVN)卓越中心的一篇论文,指出目前疫情与纬度和温度之间的相关性似乎很强。新冠肺炎社区传播主要沿着东西向展开,中心点均大致沿北纬30~50度分布,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未来北半球升温,疫区更北部风险增加。事实上,疫情后来的进展形势非常符合这篇文章的预测。白色圆圈代表出现显著社区传播的地区。红色等值线划出了气温在5到11摄氏度的地区。相反或谨慎观点:气温非决定因素早在2月份的采访中,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对高温抑制病毒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指望天气变暖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还为时过早。“很多人作此判断是因为非典疫情就是在夏天结束的。”他说,“不知是不是巧合。也可能正好在当年夏天,人类控制住了疫情。”他接着指出,2012年人类体内发现的另一种冠状病毒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就完全没有遵循季节模式。“阿拉伯半岛温度高达约43摄氏度,MERS也仍在传染。”他就此指出,“某些病毒的传播高峰会出现在盛夏。“3月5日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会上,紧急卫生事件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对气温的影响也持谨慎态度,“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种病毒在不同温度下表现不同”,他呼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采取积极行动,以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传播。”3月6日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瑞安在记者会上也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在夏季自行消失。美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主任南希·梅索尼尔也在一次公开电话会议中表示,现在尚无法断言确诊人数会随着天气变暖而减少,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指望仅仅靠天气回暖来消灭这种病毒。”3月19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学者在预印本平台SSRN发表了题为《夏季冠状病毒流行会减少吗?》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1月至3月,平均温度高于18℃和绝对湿度大于9g/m3的国家的病例总数实际上少于全球总病例数的6%。这项研究显示了温暖气候抑制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南半球国家出现的本土传播案例,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比起过去的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对较高温度更为耐受。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马克·利普西奇的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都可能持续传播,造成感染病例快速增加,无论是寒冷干燥的地区,还是像新加坡这样的热带地区。这项研究说:“如果不实施广泛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单是天气本身(比如北半球进入春季和夏季时温度和湿度的增高),未必会带来病例数量减少。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热带国家的确诊病例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似乎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3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王其龙等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江苏省淮安市一个超级传播者在洗浴中心感染了其他8人的簇状传播案例,这一案例表明,新冠病毒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仍能存活,且传播性并未出现减弱的迹象。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或许能证明单纯的温度湿度不是病毒传播的决定因素,然而气温显然不是单纯的温度,还涉及通风、日照等环境因素。气温的升高伴随着日照的增强,绝对温度虽然达不到杀死病毒,但增强的紫外线应该可以产生叠加效应。多出来晒晒太阳肯定有益无害!唠了半天,有人可能会说,让你说出花来,还是没有得出肯定结论呀。是的,绝大多数人啃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不见得能像牛顿那样发现牛顿定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疫情图的创立者Lauren Gardner教授也说,没想到她弄的东西竟然招来了超过10亿的点击量。她表示,这个项目为学校和团队带来了更多的曝光量,“我确实期待它为我们的团队带来真正令人兴奋的机遇,而且它已经做到了。”NASA已经要资助这个小组研究“季节性和气候”对病毒的影响。”呵呵,这不美国政府都和我想一块儿了。

据初步统计,性艾中心成立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计649篇(统计截至2008年11月,其中在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487篇,在国外杂志其中包括《科学》、《自然》、《柳叶刀》等国际知名发表162篇),出版专著26部,其中: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共31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26篇在国内公开杂志上。“云南省瑞丽市等地HIV感染流行因素和艾滋病传播特点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6篇,国内公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全国范围艾滋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著作:《艾滋病流行与控制》 吴尊友主编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在国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14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 十三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口头交流论文2篇,书面交流论文摘要5篇。翻译出版《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和《2000—2001年HIV感染的医学处理》。由临床病毒学室主要完成的《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护理、培训指南》出版。 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论文52篇。获奖及专利申请情况:“SARS病毒核酸扩增(HIV)荧光检测试剂盒”获新药证书“跨膜型和分泌型HIV Gag抗原编码基因及包含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专利 出版著作13部,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论文90篇,英文论文37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2篇,《AIDS》杂志2篇。“我国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项目通过中华医学奖评审,并荣获一等奖。 “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HIV感染诊断的替代检测策略”获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全年共发表中文科技论文88篇,英文科技论文48篇,其中在《Lancet》上发表论文一篇。首次在国际影响较大的英文杂志《AIDS》上出版中国专刊1期。 中心共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135篇,其中英文72篇,SCI文章69篇(N Engl J Med 1篇,PLoS Medicine 1篇;Clin infect Dis AIDS 1篇);参编或主编专著3篇;获得专利一项。

中国疾控中心海外发表论文

钟南山表示,中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在只是个技术部门。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CDC向地方政府上报后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处置。第二,SARS等突发性传染病过去之后,很多研究所就不搞了。所以这一次对于突发疾病,治疗上感到束手无策。一个月内研发出一个新药根本不可能,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也体现出我们防控体系的问题。(图片来源:南方+ 摄影:吴伟洪)钟南山缘何会提出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2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CDC的使命》一文,对中国CDC的发展进程、主要职责以及使命进行了详细的复盘,同时也提出目前中国CDC存在的短板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二。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中国疾控中心作为一个核心角色却不时陷入舆论中心。先是因为疫情发布承受了巨大压力,接着又因为1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副主任冯子健参与署名,由中国疾控中心等十余家机构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再度陷入漩涡。也正是由于这篇论文,整个中国舆论才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的传染病防御中的角色定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看,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点确认,确实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新的传染疾病从发现到确认,需要有一个过程。事实上,中国疾控中心在过去的18年人员和经费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对CDC充满信心。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高福曾对媒体表示:“经常有人问我,SARS过去十几年了,还会来吗?SARS这一类病毒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我很有信心地说,SARS类似事件不会再出现,因为我国传染病监控网路体系建设得很好,这类事件不会再发生。”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被召集重新出山,为有关部门提供对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防控技术支撑等。曾带领CDC战过SARS的李立明,在被问到如今疾控系统的走向是否实现了当初的设想时,他淡淡地说,“不太满意”。虽然这些年CDC在人力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CDC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权责方面。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只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才有权公布疫情,国家疾控中心与地方各级疾控中心都是没有权力对外发布疫情的。CDC是决策支持机构,但无权决策。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最初出现,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定,再到疫情的扩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到国人的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来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事情,如何更及时更有效、有时是更决断地处置这样事关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危机,是摆在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构建之路上必须回答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苛责永远比建设更容易。但建立在科学慎思基础上的行动从来不算晚。

高福疾控中心主任是山西省应县人。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出生于山西省应县,毕业于牛津大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现任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他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曾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医学奖、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俄罗斯“Gamaleya奖章”、中国香港大学百周年杰出中国学者等荣誉,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

疾控中心主任国外发表论文

钟南山表示,中国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在只是个技术部门。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CDC向地方政府上报后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处置。第二,SARS等突发性传染病过去之后,很多研究所就不搞了。所以这一次对于突发疾病,治疗上感到束手无策。一个月内研发出一个新药根本不可能,需要长期的积累,这也体现出我们防控体系的问题。(图片来源:南方+ 摄影:吴伟洪)钟南山缘何会提出CDC的地位需要提高,未来也需要一定的行政权?2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了《CDC的使命》一文,对中国CDC的发展进程、主要职责以及使命进行了详细的复盘,同时也提出目前中国CDC存在的短板以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二。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战,中国疾控中心作为一个核心角色却不时陷入舆论中心。先是因为疫情发布承受了巨大压力,接着又因为1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副主任冯子健参与署名,由中国疾控中心等十余家机构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再度陷入漩涡。也正是由于这篇论文,整个中国舆论才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国的传染病防御中的角色定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看,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点确认,确实可以更好地控制疫情。新的传染疾病从发现到确认,需要有一个过程。事实上,中国疾控中心在过去的18年人员和经费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对CDC充满信心。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高福曾对媒体表示:“经常有人问我,SARS过去十几年了,还会来吗?SARS这一类病毒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但我很有信心地说,SARS类似事件不会再出现,因为我国传染病监控网路体系建设得很好,这类事件不会再发生。”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被召集重新出山,为有关部门提供对疫情防控形势的研判、防控技术支撑等。曾带领CDC战过SARS的李立明,在被问到如今疾控系统的走向是否实现了当初的设想时,他淡淡地说,“不太满意”。虽然这些年CDC在人力和资金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CDC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在权责方面。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只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才有权公布疫情,国家疾控中心与地方各级疾控中心都是没有权力对外发布疫情的。CDC是决策支持机构,但无权决策。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最初出现,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认定,再到疫情的扩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到国人的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来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事情,如何更及时更有效、有时是更决断地处置这样事关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危机,是摆在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构建之路上必须回答的课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苛责永远比建设更容易。但建立在科学慎思基础上的行动从来不算晚。

潘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疟疾和传疟媒介防治与研究,丝虫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及其他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曾任卫生部疟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医学寄生虫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除四害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热带医学杂志》副主编。1994年获卫生部、全国爱卫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00年获广东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4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丁颖科技奖;2007年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

2002-2009年,中心独立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973项目:2项(分题负责单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牵头1项,参与5项;国家卫生部课题:3项;省级项目:13项;市科技项目:108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我国CDC系统中是受资助项目较多的单位之一。 2002-2009年获得各级科研成果2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 特等奖 1项二等奖 1项三等奖 4项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 7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 5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 三等奖 2项 ☆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疟疾、SARS、军团菌等;☆非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寄生虫病:疟疾、肝吸虫、隐孢子虫等;☆伤害:交通、职业、学校等;☆营养、环境、职业、社会、心理等健康危害因素;☆学科层面:现场流行病、分子流行病、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毒理(生化、分子)。 ☆庄志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化与分子毒理学,独立指导2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现为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学会预防医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亚洲毒理学会理事、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毒理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热带医学会副理事长、《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国性病艾滋病杂志》副主编、10余种杂志编委。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广东省科研基金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参加编写4本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多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深圳市和广州市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程锦泉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特聘教授,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任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及《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副会长、深圳卫生经济学会理事。先后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广东省卫生厅课题1项,深圳市科技项目等5项,还主持《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研究》,《深圳市卫生政策研究》、《深圳市控制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及经济学评价研究》等项目以及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欧盟,中英、全球项目。2002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2008年分别获得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张仁利教授: 2000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部,获得病原生物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热带病研究,现为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体感染受体分子生物学;传病蚊媒雌雄蚊差异基因组研究;同时担任广东省寄生虫学会理事,深圳市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热带医学杂志编委等社会职位;先后在国际刊物Infection and Immunity, BBC, Cancer Research, Internationl Parasitology, parasitol Immunity 等刊物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1998年获日本大幸医学奖。先后主持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国际科学基金)、教育部等科研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何雅青研究员:现任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华临床与卫生”杂志副主编,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病原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防治人畜共患传染病专家组成员,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脊髓灰质炎病毒、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71型、SARS病毒及溯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20余篇论文发表在国家一级杂志上,3篇论文发表于国外杂志上,其中论文《华南地区动物SARS样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在研课题两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各一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张建清主任医师,博士,是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恶英重点医学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现为广东省质谱学会理事、深圳市保健科技学会理事、深圳市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深圳市营养学会理事、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共计24篇,参与编辑专著1部。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课题共计11项,同时获得国家、省级和市级科技成果奖共计三项。 ☆中山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已同以下高校建立高等院校教学基地(含研究生、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30多名、博士后3名。迁地重建:目前,一个占地3.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由一栋综合业务楼、一栋预防医学门诊楼、一栋后勤服务楼和三栋实验楼组成的新的疾控中心迁址重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至2008年,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深圳疾控中心将在瑭朗山绿树红花的映衬下,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