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看你自己的写作速度以及搜索资料时间等,reference部分比较麻烦,一般都是半年时间准备,如果你缺少时间或者基础薄弱,可以咨询EssayMIN在线定制写作。
sci论文投稿方式及周期1、找专业机构sci期刊投稿到见刊:3-5个月左右如果您想要sci期刊投稿到见刊快一些,建议作者选择专业就够操作,因为专业机构数学sci期刊投稿流程,操作期刊比较简单,节约时间,比作者自己操作节约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评职称着急,建议作者选择这种方法投稿期刊,以免影响之前评审。2、sci核心期刊投稿到见刊时间为3-6个月左右sci期刊投稿到省级或是国家级刊物,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稿效率也较高,审核时间为15-20天,而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相对较长,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3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而sci发表周期一年多也并不罕见,一般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一般是3-6个月。最快也要3个月左右发表,由此可见,发表周期还是很长的,再次提醒各位作者要提前准备,以免耽误您的晋升之路。
第一步:sci论文投稿前准备
1、sci论文投稿,要有明确的对象,且不能一稿多投。这需要作者在投稿前,确定要投稿的sci期刊是谁。
2、sci期刊有投稿要求,需要作者核实自己的文章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及时修改完善。
3、sci期刊有多个收稿渠道,主要分为官网投稿系统投稿,以及合作者推送投稿。
4、其他资料准备,比如推荐的审稿人是谁、作者简介、介绍信等等。
第二步:完成投稿信息的填写
投稿过程中,是有一些信息必填的,不填写就无法按提交按钮。这些必填信息,要在第一步中有所准备,且注意填写要求,以免出错,影响文章录用。
第三步:上传稿件并提交
稿件是要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关于稿件的要求、图片的要求等,要与期刊规定相符,核实无误后,点击提交,完成论文投稿。
SCI论文的投稿流程说起来很简单,先写好一篇英文的论文,然后找合适的刊物投稿过去就行了,录用或不录用等着就行,这个录用周期在3-4个月左右,录用后一般2个月左右会上线。
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当投稿状态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时,这表示期刊编辑部正在对你的论文做出决定。在这个阶段,编辑在做出决定前会查看论文和审稿意见。如果这个状态超过一个月都没有变化,你可以发邮件咨询编辑。
editor invited 后直接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投稿一个多月,Editor Invited 之后两周后直接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感觉好奇怪,正常来说 editor invited 应该是编辑部初审通过后邀请编辑处理,为什么没有 with editor 就直接 Decision in Process,想咨询一下这个过程,谢谢。
每个期刊的稿件处理流程会稍有不同。有可能期刊在收到投稿的论文后就立刻分配编辑,在等待编辑回复的同时,编辑部人员对稿件进行技术审查,用这种方式来加快论文处理速度,这有可能就是状态直接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的原因。
但论文在没有经过同行评审状态就变成 Decision in Process 有可能表示直接拒稿。编辑部人员在进行技术审查时,如果发现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没有遵守期刊投稿规定,或是缺少道德核准文件或是揭露声明等,就有可能直接拒掉稿件,称作 desk rejection。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你能补足缺少的文件,或是根据期刊规定调整论文,还是可以再重新投到同一个期刊的。
两轮修稿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
投稿经过两轮的修改后,现在的状态是 decision in process,这是什么意思?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时候跟第一次审稿后出现 decision in process 没有什么不同,编辑正在对稿件进行评估,结合审稿人的意见与论文内容,做出最后决定。针对修稿阶段的论文,编辑有可能会再次咨询审稿人。
另外,近几年来全球投稿量急剧增加,编辑手上可能同时有多篇稿件需要处理,因此出现需要“排队”的情况,导致 decision in process 这个状态停留比较长的时间。
这一阶段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框架;所需要的时间会根据期刊和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我认为,如果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一个月的时间,而且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的话,可以写信给编辑询问你的论文的状态。
状态日期发生变化
在投稿的过程中,显示状态 Decision in Process (Sep.15)。但是三天之后,显示状态 Decision in Process (Sep.18),想请问,这种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只是状态的日期改变,状态本身没有变化,这表示编辑登录系统检查了你的论文。在这个阶段,编辑会上去看收到的审稿意见,或是在做决定前再看一眼论文。应该很快就会通知你结果了。
首先想发表一篇期刊论文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认知,这里包括的是“了解整体流程、效率最大化、不走弯路”。
如果你是个新手小白的话,就和我一起往下慢慢看吧~
2022最新发表期刊论文详细流程:
发表期刊论文的整体流程:1.投稿先根据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期刊,写作后进行投稿。2.三审三校初审责任编辑对已登记编号的来稿进行初审,初审的主要内容为:1. 有无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2. 是否违反保密性和著作权的有关法规;3. 是否符合办刊方向;4. 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如何,确定有无必要请专家复审;5.论文组成的各要素是否齐全,图表是否符合要求,格式是否规范;复审即专家评审。通过初审的论文,及时送评审专家库中的有关专家评审,复审的重点是学术水平。为保证审稿的公平、公正,采用“内稿外审,外稿内审”的原则。审稿专家建议“修改后发表”,并有重要修改意见时,应将稿件作退修处理,必要时再次复审。复审时间为两个月。终审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在前二审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审理,并提出拟用稿清单,供常务编委会会议定稿。3.录用通知有些录用通知就在官网系统里,有些录用通知通过邮件发送,收到录用通知后就静等出刊就好啦。4.出刊期刊出版后,杂志社会把纸质版样刊寄给作者。5.检索文章出刊后1-3个月被网站收录,比如知网、维普、万方、龙源,可以上网检索到。(有需要文章上网朋友要注意这一点)如何投稿:投稿是有技巧的,而不是说写完学术论文就大功告成,而且还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前功尽弃。例如;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是金融行业,那你就投稿在相关领域的期刊社上,又或者你是为了评定职称,那你就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文件来选择,核心还是普刊。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步,这是很多新手小白第一次发表期刊论文最容易踩的坑。哪些行业可以准备期刊论文?教师、工程师、经济师等发表期刊论文通常是为了每年的职称评定,而像医生、大学生、金融行业、科研人员等,都可以根据自身领域的发展空闲去规划发表期刊论文。以上就是发表期刊论文的整体流程啦,论文投稿并不难,但是过程很复杂,准备的时间也很长,所以如果是邻近毕业或者即将参加评审的小伙伴,论文一定要提前准备!
论文发表、投稿的流程如下:
一、投稿:
投稿是指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我们再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等方式将自己的论文稿件发送给编辑就好了。
二、审核(也俗称为审稿):
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的先后顺序对论文进行一个审稿过程,有的期刊杂志是会收取审稿费的,如果我们发表论文需要加急发表的话,是需要在投稿时标注清楚的,这个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
审稿环节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它可以说影响了论文发表周期的长短,只因为论文审稿可能会反复进行。
三、审稿结果:
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并被录用了的论文。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好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此篇论文,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需要交纳版面费。
四、交费:
交费就主要指的是版面费了,在我们交纳费用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的流程。
五、安排发表:
费用到位之后,便可以安排刊期了,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而少部分论文的发表可能会被延期,这样的现象也属于正常情况,原因就比如有人安排加急类似之类的问题。
六、寄送样刊:
论文见刊之后,杂志社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的,是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就基本结束了。
一、版权协议一周
在提交作品之后,期刊编辑部将发送email通知已签署版权协议的作者,投稿状态可能会改为"FormsAwaitingCompletion"或"SubmissionsWaitingforAuthor'sApproval",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期刊而改变。一旦完成,状态就会返回 到“SubmittedtoEditorialOffice”或者“SubmissionsBeingProcessed”。
二、审阅格式一周
在一星期内,技术编辑将检查论文的格式,如有错误,再打回修改。
三、切合主题一周
经过技术性编辑之后,学术编辑大概先看看,如果文章不符合期刊主题,或文章实在太烂,会直接拒绝,但拒稿信的措辞一般都很婉转,就像“不要紧,只是我们不怎么合适”,“你是个好人,一定能找到其他人。”
四、同行评审没有具体时间
短短的几天,漫长的一年,一切都是可能的。假如编者认为还可以的话,他会挑选几个该领域的同侪(也许你在投稿资料中没有或没有,通常是匿名评审,你不会知道审稿人是谁),发他们来审稿。评审结束后,评审人员将对评审结果提出评论。
五、sci论文修改和拒绝大约三个月
在接受了多位评论家的意见之后,编辑们会综合考虑,决定这篇文章是否被直接采纳,或者对其进行修改或拒绝。当deadline需要修改时,给通讯作者的email中会有60天的修改时间,如果不需要重做大量实验的话。
sci论文发表周期大概是多久了?我只看你的发表期限,也可以发表的刊物,还有发表的 有界限了,或者是国家级,省级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SCI一般从投稿到录用是3—6个月,但是有的时间会久一些(审稿的速度+返修的时间),一年多的也并不罕见,不确定的因素表较多。
核心期刊正常都是3-7月左右录用,录用后2-4个月左右出刊,这个是正常的周期,有部分方向以及期刊 可以加急录用。
SCI论文发表是比较长的,和国内的核心期刊发表周期差不多,审核周期得2-5个月,发表周期就得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录用之后几个月后上线,然后再半年左右可检索。大概的周期是这样的。这个也快不了。除非那种返修的稿件,刚好加上你的名字,这种比较快一些。但是得是你认识的人你的相关专业。如果你着急发表,可以去淘淘论文网看看,他们有一些可以是快速一点发表,也只是相对快而已。。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话,可以随时追问
一、版权协议一周
在提交作品之后,期刊编辑部将发送email通知已签署版权协议的作者,投稿状态可能会改为"FormsAwaitingCompletion"或"SubmissionsWaitingforAuthor'sApproval",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期刊而改变。一旦完成,状态就会返回 到“SubmittedtoEditorialOffice”或者“SubmissionsBeingProcessed”。
二、审阅格式一周
在一星期内,技术编辑将检查论文的格式,如有错误,再打回修改。
三、切合主题一周
经过技术性编辑之后,学术编辑大概先看看,如果文章不符合期刊主题,或文章实在太烂,会直接拒绝,但拒稿信的措辞一般都很婉转,就像“不要紧,只是我们不怎么合适”,“你是个好人,一定能找到其他人。”
四、同行评审没有具体时间
短短的几天,漫长的一年,一切都是可能的。假如编者认为还可以的话,他会挑选几个该领域的同侪(也许你在投稿资料中没有或没有,通常是匿名评审,你不会知道审稿人是谁),发他们来审稿。评审结束后,评审人员将对评审结果提出评论。
五、sci论文修改和拒绝大约三个月
在接受了多位评论家的意见之后,编辑们会综合考虑,决定这篇文章是否被直接采纳,或者对其进行修改或拒绝。当deadline需要修改时,给通讯作者的email中会有60天的修改时间,如果不需要重做大量实验的话。
sci论文投稿方式及周期1、找专业机构sci期刊投稿到见刊:3-5个月左右如果您想要sci期刊投稿到见刊快一些,建议作者选择专业就够操作,因为专业机构数学sci期刊投稿流程,操作期刊比较简单,节约时间,比作者自己操作节约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评职称着急,建议作者选择这种方法投稿期刊,以免影响之前评审。2、sci核心期刊投稿到见刊时间为3-6个月左右sci期刊投稿到省级或是国家级刊物,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稿效率也较高,审核时间为15-20天,而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相对较长,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3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而sci发表周期一年多也并不罕见,一般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一般是3-6个月。最快也要3个月左右发表,由此可见,发表周期还是很长的,再次提醒各位作者要提前准备,以免耽误您的晋升之路。
SCI论文的投稿流程说起来很简单,先写好一篇英文的论文,然后找合适你的刊物投稿过去就行了,录用或不录用等着就行,这个录用周期在3-4个月左右,录用后一般2个月左右会上线。如果不录用呢,那你就继续投,不录用的情况大多数,毕竟是SCI嘛。如果你想快速发表SCI,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看下,那边可以协助快速发表。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这个主要看所选的目标期刊了,都是不一样的,半年一年的都有,主要是审稿周期的长短的问题,如何判断审稿周期,参考以下文章内容:
教你如何判断期刊的审稿周期
审稿周期是衡量出版社的重要标准,因此许多出版社会定期公布审稿周期,对于作者而言,审稿周期同样重要,学术研究具有时效性,每一个作者都希望所投期刊能快速完成审稿程序,并顺利发表。那么,该如何判断期刊的审稿周期呢?
查看期刊主页
大多数的作者会查看期刊的主页,在期刊介绍或投稿须知里一般都会找到该期刊的审稿周期,不过,即便是同一个期刊,审稿周期都不是固定的,只能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如遇一些特殊的情况,如补充实验等耗时比较长的情况,整个审稿周期会更长,所以,期刊会提供给作者一个平均的审稿时间。
自主推算
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查找该期刊最近发表的文章,一般会在文章的页脚处,有些期刊会在摘要里或参考文献后注明,如在文章的脚注上会有这样的信息:Received:1/1/2017 -Accepted: 4/4/2017 -Published:1/5/2017 ,这便是该篇文章从接收到见刊的时间,作者可以就此判断该期刊的审稿周期。
直接联系期刊
作者也可直接联系目标期刊,询问该期刊的审稿周期。
咨询图书馆
对于高校的学者,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很可能掌握着许多相关SCI期刊的信息,包括审稿周期,作者可向本校图书馆咨询。
期刊投稿系统
目前,大多数的期刊使用在线的投审稿系统,在你投稿的时候,系统会发送邮件告知下一步的时间,这样作者便可知道初审的时间。
审稿周期是作者考量目标期刊的标准之一,通过以上方式,判断期刊的审稿周期,让文章尽量早日发表,作者也可结合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的曾发表的文章《目标期刊选择必备工具》来综合考量目标期刊。
参考资料: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网页链接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一般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审稿需要1~2天,出刊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0.5个月,还有个别慢的需要4~7个月。质量水平高一些的期刊,还有一些大学学报,投稿的出刊需要6个月左右,快一些的3~4个月。科技核心期刊审稿需要1~3个月,出刊另需要6~10个月左右,总的算起来大约是1年~1年半。北核、南核审稿需要3~4个月,出刊另需6~15个月左右,跨度较大总的算起来1年~2年。SCI、EI等与北核南核周期相仿。综上所述,评职称发表论文一定要对各不同级别论文的发表周期做到心里有数,提前准备,以免时间上赶不及白白错过评审多等一年。尤其是核心论文,一定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