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新生儿科发表论文多篇

发布时间:

新生儿科发表论文多篇

北京华信医院历史悠久,在儿科方面也是很有医疗经验,算是一个很好的儿科医院。

我是一名来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我的家乡云南大理签订了医疗帮助协议,我很荣幸的被我所在地选送到北京华信医院儿科病房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北京华信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其中儿科作为北京市朝阳区的“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负责转运救治朝阳区所属助产机构的高危、重症新生儿。儿科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和设备,有着先进的医疗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病房中配有高频有创及无创呼吸机、暖箱、中心监护系统、血气分析仪、血糖仪、黄疸监测仪、蓝光箱、床房B超、床旁X光机、振幅整合脑电图、听力筛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高水平的诊治加上先进的设备,其完美的组合让儿科在北京市救治新生儿方面经验突出,救治能力在全市首屈一指。这里的医务人员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仅诊疗水平高,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重视培养人才,保持着强大的人才队伍,还不断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儿科虞人杰教授每周定期查房(全国知名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CT诊断、治疗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危重病症的人工呼吸器治疗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入的研究,熟练诊疗儿科及新生儿疾病,并擅长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免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对我们基层医生是十分难得的机会。日常的查房是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师仔细分析、诊精心策划依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儿得到合理治疗,让年轻医生、进修医生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在来院的半年时间里,我参加学习了儿科病房对进修医生的理论讲座共计12次,包括6次科内讲座和院外的学术交流,对儿科疾病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儿科主任对进修医生还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科室各位老师悉心指导气管插管术,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技术、新知识。在这半年的学习中,北京华信医院不仅在专业技术给予悉心指导,在生活上也得到了医院各级领导及科室各位老师的关心,医院免费提供住宿,免收进修费,还不定期询问工作及生活情况。半年的进修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考验,我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给我的这次难得的机会,正是这次机会,使我对新生儿常见、多发疾病的诊治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变为一个准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时期。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医疗环境相对复杂,儿科实习除了注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培养外,还必须注重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儿科;素质教育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道德和临床技能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让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锻炼,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培养合格临床人才,这就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的实习是医学生实习的重要阶段之一。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除了应注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培养外,还必须注重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及法制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下面就临床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浅谈如下。

一、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做好事的基本保证。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面对的是生命,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应意识到这沉甸甸的份量和治病救人这一职业的崇高神圣。尤其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伤害,如何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心智和体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儿科医生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们要秉着对病人生命、健康绝对负责的态度,力争做一名让病人信任并愿意托付生命的好医生。爱心,即同情、怜悯之心。做医生首先要有爱心,要时刻为病人着想。尤其是儿科医生,总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对孩子的爱,应不逊于孩子家长,看到孩子们生病,他们也很难受,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帮助患儿,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他们付出很多,即使常常不为家长所理解,他们也无怨无悔。特别是对于新生儿,见到他们那么弱小,还要和病痛做着顽强的抗争,会使我们医务工作者悠然产生无限的怜悯和母爱之心。我们经常说,病儿们除了需要补充维生素A、B、C、D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必需维生素――I(爱),对于他们的一声呻吟、一声哭叫,医护人员都应以母爱之心给予回应,给予安抚。这样才能使疾病更快地去除。一个富有爱心的医生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医生,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而这对儿科医生来说,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谓耐心,是指不急躁,不厌烦,能坚持完成一件可能十分烦琐的事情。由于儿科实习中,面对的患者大多数是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痛楚的幼儿及过度紧张患儿病情的家长,这就要求医生在病史采集中一定要耐心倾听,并快速、准确地收集患儿的起病因素、病情进展、诊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因患儿家属过度紧张,会提供一些与病情无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医生应迅速而巧妙地引导家长,切忌粗暴的打断。在儿科,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面对哭闹的小病患们,儿科医生从来没有丝毫厌烦,他们一边给孩子听诊,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他们,有时候还拿起桌面上的小玩具给孩子们玩,让他们能够转移注意力,方便自己看病。在临床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贴心服务。心存仁爱之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及无私的爱心去治疗每一位患者。

二、良好的沟通能力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益发突出,加之某些媒体不切实际的报道,医务工作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医患关系不协调,使得医患双方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产生的实质就是缺乏沟通。如何引导医患双方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重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医患关系,是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医学生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也是医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清医疗形势,改变服务观念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沟通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医疗执业环境每况愈下,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疗纠纷不断,医患矛盾恶化,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广大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此以往,不利于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之间的关系已变成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在当前医疗体制下,患者从以前的被动就医,到现在的主动择医,患者似乎成为医方的衣食父母,鉴于这种特殊关系,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个人形象也就是一个人的外表或容貌,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窗口。举止得体、衣冠整洁、温文尔雅,体现了一个实习医师的良好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和职业形象。提倡使用礼貌性、安慰性和鼓励性语言。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可见语言交流在与病患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雅观自然的姿势、轻柔娴熟的动作配合友好、和善的表情,都会令患儿及其家属感到亲切、舒心。以良好的形象面对病人,会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亲切感、信任感,这样也才能在患者中树立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

(三)学会倾听,把握技巧

倾听,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步。在儿科,面对的更多的是过度着急、紧张的父母,因此,学会倾听就变得极为重要。多听家长说几句,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检查、医疗费用情况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患儿病情的认知程度,这不仅是诊治患儿的第一步,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当然,在倾听中一定要把握技巧,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三、培养法制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病人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体现在医患关系方面就是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群体,且儿科病情变化快,家属关注度很高,很多家属过分紧张、着急,医患沟通中如果缺乏耐心,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作为儿科医生,更应该增强法制观念,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加严谨、规范。作为教学医院,应加强管理,通过教学、讲座、学习竞赛、临床带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医学实习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尊重病人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塑造临床实习医师的良好形象。

总之,医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责任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同情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业务技术上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还有工作时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等。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更需要我们有母亲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同时,新的形势要求医生必须转变服务观念,讲究服务艺术,特别是善于为患者着想,将亲切、和蔼、宽容的态度和规范的语言融会在诊疗服务中,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赖,树立良好的形象。目前,医学教育已进入到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阶段,因此,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医学人才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周英.浅谈新生儿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98-99.

[2]阎樱.关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5):589-591.

[3]徐美玉,赵建美.加强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70-2372.

[4]许佩群,许双虹,罗坚,等.如何培养实习医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3):

[5]熊晖,陈永红,王玉燕,等.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6):907-909.

浅谈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 要]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医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儿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到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 为其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系统、综合多病种的临床学科。儿科医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其病种繁多,跨年龄阶段大,亚科分类多,工作量大;病儿不能表述主观体验,家长护子心切,容易激动等特点使儿科临床医学生无所适从,这对儿科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不仅仅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打好临床基础知识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谈不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儿科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有了扎实的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可结合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现代知识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培养自身探索前沿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举办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比赛等,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儿科医学知识掌握,以达到培养有牢固的医学基础,有创造和开拓的能力,有对实际工作较强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综合科研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之目的。

2 培养儿科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儿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既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病例的导人和问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并使学生面对真实病人,研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使学生们由原来的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针对婴儿腹泻的病例讨论,首先让学生复习课堂理论,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明确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再让学生到临床查看患儿,由学生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直观地掌握由于腹泻导致的不同程度脱水患儿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临床表现制订出科学的补液方案,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有机结合。

3 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培养正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己有所了解。当一位新病人人院后能迅速做出诊断,为什么做这样的诊断,它和临床、基础理论是否相符,它应与哪些疾病鉴别,给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激发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热情。儿科临床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过的理论在毕业学习中进一步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是为今后转人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较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临床实习时,带教教师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工作伙伴关系,多与实习医生交流,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充分尊重实习医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4 尊重病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信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尊重病人。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冈。我们提倡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病人的角度,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另外指导他们勤查房,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注意倾听。通过与病人交谈,能深人了解病人及家属,同时能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和保健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5 培养儿科临床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

临床医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而这种服务需要在与其他医生、护士的协作中实现。因此,良好的医生与患者交流、医生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及医生与其他医生、护士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愿,协调双方的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儿科临床医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的培养他们交流能力,学生必须从个人形象、行为举止、说话技巧、倾听技巧等人际传播要素的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医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提高了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6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循证医学思维的意义和重要性。所谓循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以最新的系统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而不能单凭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或依据零星文献上研究报告来处理病人。循证医学不盲从经验,也不完全排除经验,它通过系统观察获得临床经验,并依照系统,严谨的研究和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以科学依据、平均数据、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终点来评价疗效。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医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围绕这几个方面训练学生:提出患儿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将研究的结果指导患儿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儿科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3) :161-165.

[2] 宋艳秋,袁长吉,刘小玲.等.毕业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3.4:33.

[3] 伟桂姬.规范带教程序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效果[J].中国高等教育.2009,2(5) :92-93.

[4] 刘理.祝火盛,杜华.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12 (3): 97-98.

儿科新生儿专业是我院重点学科,早在1982开始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呼吸管理,是北京市最早成立的六个新生儿急救单位之一。儿科的奋斗目标是向国内一流医院看齐,走专业化道路,多学科发展。继续发扬团结、友爱、和谐、进取的团队精神,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竭诚为患儿的健康服务。床位设置: 开放病床30张,年均收治1000人次。人员梯队: 现有医护人员54人,医生22人,护士32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博士5名,硕士14名。先进设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拥有先进的医疗仪器和急救设施,包括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黄疸治疗仪、早产儿培育箱、开放暖箱、掌式微量多功能血液生化分析仪等。获奖情况:技术特色: 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窒息后多脏器损害诊治方面具有特色和较强实力,在窒息复苏方面重视产儿合作, 参与高危孕产妇分娩过程,加强窒息复苏技能的培训;在脑病恢复期进行随诊,预防和早期发现脑瘫。在早产儿救治方面,对早产儿尤其对极低(体重<1500g)及超低(体重<1000g)体重儿进行系统规范化管理及诊治,保证早产儿用氧安全及策略和Insure技术实施;熟练掌握常频、高频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加强呼吸心电监护;实施早产儿脑保护策略;动态监测床旁头颅超声和aEEG动态脑功能监测,完善早产儿头颅MIR检查;加强早产儿喂养管理,开展肠道内外静脉营养,建立母乳库,应用母乳强化剂;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加强早产儿眼底视网膜病变、听力筛查及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查;加强早产儿后期随访工作,监测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力体格发育,指导早产儿院外喂养及辅食添加,实施早期干预。儿科是北京市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网络”的“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负责转运朝阳区所属的有助产医疗工作医院的高危、重症新生儿。具备完善的新生儿转诊设备,如转运暖箱,T-piece复苏器,掌式监护仪、转运抢救箱及固定的新生儿转运车队。参与网络内各医院高危孕产妇分娩过程,指导网络内医院新生儿的救治。我院为综合医院,在小儿心脏、小儿泌尿、小儿脑外和小儿骨科等专业具有较强实力,心脏中心在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儿科依托于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小儿多科领域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围产期发现小儿心脏疾病,我们开通转运绿色通道,让这些危重患儿及时得到监护治疗,争取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儿科一直致力于婴幼儿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疾病的诊治研究,在运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了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反复性喘息等疾病的系统化治疗;对儿童哮喘制定个性化方案,加强雾化吸入,开展租泵业务。消化专业重点小儿腹泻病、胃炎和腹痛的研究,强调肠道微生态平衡。科研教学:虞人杰教授是全国儿科知名专家,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为卫生部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核心组成员、优秀国家级教员并获卫生部2010年对复苏项目做出突出贡献的嘉奖,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中国新生儿科医师特别奖”。现任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中心顾问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优秀专家、全国围产新生儿医学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长发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新生儿窒息复苏、窒息多器官损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与儿科急救等的临床研究,参加执笔全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的建议(1983)全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依据(1989)、新生儿人工呼吸器使用常规(1991)、“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HIE治疗方案(2000)及三次主要执笔卫生部复苏项目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04试行版、2007修订版及2011修订版)。参加编写的著作22部(包括主编、副主编及主译共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在脑病恢复期进行随诊和康复治疗,预防和早期发现脑瘫。组织全国十家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探讨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诊断标准。王俊怡 儿科主任医师,儿科学硕士。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专业特长是新生儿疾病和新生儿重症的救治,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方面,掌握先进的复苏技术,承担北京市和朝阳区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培训任务;掌握早产儿救治的系统管理和随访;承担课题【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络】和【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损害临床多中心研究】。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2部。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儿科专业委员;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新生儿学会委员;朝阳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学科专家;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中心专家组成员;“朝阳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专家指导团队”儿科专家组组长

新生儿科护士论文发表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1.2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2.2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35.2~38.5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2.2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3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摘要:医学水平提高,低体重儿存活率随之提升,但新生儿的护理干预也越发繁琐。袋鼠式护理是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干预方法,对低体重儿的体温与神经行为等影响较大,且经过临床实践验证。发挥袋鼠式护理作用,还需护理人员明确掌握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此带动专业研究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低体重儿;袋鼠式护理;研究进展 袋鼠式护理方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暖箱等救治设施缺乏,模仿有袋动物育养方式,将早产儿置于母亲怀抱,发现对稳定情绪与生命体征效果显著,对母子影响较大。对此,在新生儿ICU护理基础上,引入袋鼠式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国内临床应用尚未普及,医护人员在此方面,应当首当其冲,加强健康宣教与规范护理,促使国内进入袋鼠式护理模式时代。 袋鼠式护理概念 袋鼠式护理是收效大,且低成本来提高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干预方法。WHO定义袋鼠式护理,分为袋鼠式体位、营养与出院三部分,一是袋鼠式体位(又名肌肤护理),由家属与婴儿肌肤接触。二是袋鼠式营养,以纯母乳喂养为主,补充额外所需支持。三是袋鼠式出院,早产儿及时出院,家长需在基础护理同时,密切配合随访。袋鼠式护理优势,主要体现在维持体温,稳定生命体征,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疼痛,以及带动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 袋鼠式护理实施 单独准备病房,减少噪音强光刺激,保持柔和光线,利于婴儿休息,配有各种支持系统,如抢救设备,与心电监护仪器等。实施袋鼠式护理的母亲,应当严格实施手卫生规范。合理控制病室温度(24-26℃)湿度(55-65%),要求有柔软沙发靠垫,与薄厚适中的毯子,实施中可播放舒缓音乐,稳定母子情绪,母亲身体呈60°坐在沙发上。婴儿呈俯卧位,趴在母亲裸漏胸前,头部抬高30°,并偏向一侧,确保呼吸通畅,便于观察面色等病情变化。母亲一手托婴儿臀部,一手固定在婴儿背部,确保最大皮肤接触面在实施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低体重儿抵抗能力弱,败血症等并发症几率高,要求护理实施者身心健康,无传染性或呼吸道疾病,确保其可定时展开护理。殷婷等[1]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组患儿的肺炎,与败血症、喂养不耐受、NEC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直接导致低体重儿生长发育迟缓,生活质量直接降低,甚至为成年期,埋下了疾病隐患。二是注意干预时机,在婴儿情绪稳定,饱腹情况下实施,哭闹等应当及时停止。父母自愿每日下午,为患儿实施超过1h的袋鼠式护理。三是观察婴儿生命体征,出现发绀面色,或是呼吸急促等,应当停止操作。四是母亲身体不适,或是处于疲劳状态,可由父亲代替,利于产妇恢复。 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儿的作用 体温 早产儿体温中枢功能弱,肌肉活动有限,皮肤散热与产热能力低下,常处于低温状态,温度<35℃,硬肿症发生率随之提高。通过暖箱与袋鼠式护理,可快速恢复体温,但后者影响更明显。 体重 早产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kg)能量需求大,脏腑发育不完全,通过袋鼠式护理,能够稳定情绪,减少哭闹与能量消耗,利于生长激素分泌,促使胃肠蠕动,母乳营养支持效果更加显著,更利于体重增长。 疼痛 新生儿ICU一系列医疗操作,对低体重儿影响较大,尤其是有创操作,会促使其呼吸与心率水平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生理变化明显,考虑到新生儿生理特殊性,药物镇痛不切实际,还需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减少婴儿疼痛反应。 神经行为 新生儿出生后环境,与子宫内环境不同,加之大脑神经发育不完全,受早产等相关因素影响,在新生儿ICU内治疗,病房环境窘迫,不利于大脑发育。在护理干预中,通过肌肤接触刺激,由皮肤感受器,向大脑皮层传输,可缓解神经紧张,以此提高外界感知敏感度。张艳梅等[3]研究发现,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早产儿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明显。在体格发育方面,袋鼠式护理组早产儿,升高增长值为10.02±2.11cm,体重增长值为2.04±0.35kg,比常规护理组(5.57±1.68cm与1.29±0.27kg)优越,有统计学差异。 生命体征 在袋鼠式护理中,会刺激新生儿的听觉触觉,改进氧合状态,稳定生命体征的同时,避免出现呼吸暂停等不良现象。 母亲方面 袋鼠式护理能够减少产后抑郁,缓解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分散注意力,减少产后疼痛,促进子宫收缩,刺激脑垂体,分泌更多宫缩素,改善母乳喂养条件。皮肤接触提高了母亲幸福感,更利国内应用前景 袋鼠式护理模式相对成熟,WHO的护理实用指南以及国际袋鼠式护理意识日的制定,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价值参照。国外医疗水平先进,即使行辅助通气治疗婴儿,也可以实施袋鼠式护理。我国医疗水平滞后,护理宣传不到位,袋鼠式护理的应用,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袋鼠式护理实施条件,护理人员培训,健康宣教与随访系统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在护理干预中,建议实施延续性护理,出院后通过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为照顾者做好疑问解答,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确保护理干预成果。林春苑等认为袋鼠式护理,相比常规护理干预,更能够促进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前提是提高体位与喂养干预,以及非营养性吮吸,保持粪便通常等常规护理质量,在其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效果更加显著。 总结: 袋鼠式护理对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家庭与护患关系改善,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医务人员应当加强与干预实施者的沟通,使照顾者掌握护理干预方法,确保护理成效。在产前发现早产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当告知婴儿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充分指导,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

发表论文其实也分很多个专业,比如说学护士的同学在毕业之后需要完成护士论文发表还有就是一些工作的护士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想要提升你的职位也需要发表相关的论文,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关注护理论文怎么发表。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再发表过程当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让更多的发飙,这都能够轻松的通过审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在发表的过程当中,护理类型的论文首先就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要合理。自己不要抄袭,如果是抄袭的话,是很难发表的,因为在审核的过程当中会有一个重复率的审核。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护理类型的期刊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大家在投稿的过程中选择性还是比较大的,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核心期刊都是有的。当然,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期刊的级别难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核心级别期刊的话,必须要求你的论文质量要非常高才能够完成发表。

代理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团队,能够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优质得服务。收费非常的优惠,而且根据您的不同需求,能够制定出不同的方案,让您的论文可以快速地完成发表,并且会为您推荐最合适的期刊为您提供更多的投稿技巧。

您是不是需要发表护理论文,是不是还没有找到知名的期刊?在进行职称评审时,每位想要晋升的护士,都需要先发表护理论文,将护理论文发表成功之后,才能够进行职称评审。在发表护理论文时,为能够将论文快速发表在知名的期刊之中,论文作者可以采取如下的途径: 1、寻找一家专业的代发护理论文的机构,由代发机构将护理论文发表在知名的期刊中,解决论文发表的难题。专业的代发护理论文的机构与多家知名的期刊、杂志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快速将论文进行发表,解决论文作者发表论文的难题。 2、有针对性的选择期刊。护理论文最好能够发表在知名的医学类期刊之中,将论文发表在医学类的期刊中,更有权威性,也可以证明护理论文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在选择期刊时,可以单选医学类的期刊,节省选择期刊的时间。选定一家知名的期刊之后,便可以让期刊将论文快速发表出来。不过,前提条件是论文绝对优质。 为了确保护理论文能够快速发表在知名期刊中,建议论文作者先了解护理论文的写作要求有哪些,然后再开始写论文。

新生儿发表论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计划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儿科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教学工作圆满结束,迎来20xx年教学工作,儿科教学是科室发展的重点,是科室创新及稳步发展的动力。具体措施安排如下:

(一)继续教育:继续服从医院计划,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习、考评,计划在课内举办一次呼吸机使用竞赛。计划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全员讲座。鼓励科室人员加强科研学习,争取发表论文1-2篇。

(二)三基训练和教学工作 :进一步落实《市人民医院三基三严考核制度》及《三基三严培训与考核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共举行了十二期学术讲座,开展了业务培训及考核,而后进行临床专业知识闭卷考试,使科室低年资医生的儿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实习生教学:继续发扬关心爱护来我科实习同学的作风,耐心讲解临床相关基础知识,举办教学讲座,认真对待教学查房及病案讨论,重视实习同学基本功训练。

(四)专科医师培训教学:目前我科已有6名医师参加培训,继续认真执行《普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实施办法》按计划轮转,邀请院本部陈主任每周教学讲座,病案讨论,使年轻医师业务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五)进修生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吸引下级医院医生到我科共同学习,制定培训计划,认真考核。

(六)营造优秀的科室文化,打造专科品牌,为实现医院全面发展注入精神动力。科室文化是科室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通过科室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结合医院发展战略更新文化观念,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炼既具仁济特色、又符合医院实际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通过开展各项教育与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仁心仁术,济世救人”医院精神、充分激发科室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强化人性化服务,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完善沟通艺术,不断推出新的便民服务措施,尽可能给病人以更多的关怀;改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树立医院新的形象。

20xx我院在新的务实型领导班子领导下的关键年头,对医各科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儿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贯彻领导意图,继续深入开展医疗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病痛,不断将儿科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印在心中、刻在脑中、落实到行动中,充分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工作围绕病人展开,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作为检验我们的标准,围绕便捷、高效、优质、低价切实可行患者做实事。

二、狠抓“医疗质量”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护理操作规程首诊医师负责制、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制度以提医疗质量。

三、强化科室文化建设

倡导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营造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四、教学计划

儿科教研组在我院肩负着儿科教学、科研、课程建设及教书育人等任务。要按照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带教工作。对教师的`教学事故或在教学质量上出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处理。安排教研组的各种教学查房。完成医院领导、科教科交办的其他工作。努力开展科研,争取出成果。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进行排名次,成绩纳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相互竞争,直至达标。

3.做好聘用护士的轮转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护理部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4、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我院的医护比例搭配不合理,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院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五、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部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护理记录完整、客观。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并向上级医院的同行请教,明确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举证提供法律依据,保护护患的合法权益。组织护理病历书写竞赛,优胜者给予奖励。

20xx我院在新的务实型领导班子领导下的关键年头,对医各科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我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儿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贯彻领导意图,继续深入开展医疗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病痛,不断将儿科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切实把“以患者为中心”印在心中、刻在脑中、落实到行动中,充分尊重病人,理解病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工作围绕病人展开,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作为检验我们的标准,围绕便捷、高效、优质、低价切实可行患者做实事。

二、狠抓“医疗质量”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护理操作规程首诊医师负责制、医疗质量专项检查制度以提医疗质量。

三、强化科室文化建设

倡导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营造昂扬锐气、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四、教学计划

儿科教研组在我院肩负着儿科教学、科研、课程建设及教书育人等任务。要按照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带教工作。对教师的教学事故或在教学质量上出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处理。安排教研组的各种教学查房。完成医院领导、科教科交办的其他工作。努力开展科研,争取出成果。

五、争取搞好儿科病房,不断进步。

一、认真执行院部、护理部及院感办下达的各类制度及工作任务。并积极组织学习,督导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二、加强重症监护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基础护理质量,完善母婴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试、考核一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入科护士必须人人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常见病的护理措施及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计划如下:

1、3月、6月各派一名科内业务骨干参加自治区新生儿专科培训班

2、其余每月份里分别派送科内护理人员进修学习,改变护理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

四、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尤其是需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督导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个人,追究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加强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注重对仪器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五、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六、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理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二)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我们相信只要努力认真做好以上工作,我们在20xx年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医学生在儿科实习过程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变为一个准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时期。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医疗环境相对复杂,儿科实习除了注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培养外,还必须注重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医学生;实习;儿科;素质教育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道德和临床技能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如何让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锻炼,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如何培养合格临床人才,这就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的实习是医学生实习的重要阶段之一。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除了应注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临床技能的培养外,还必须注重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及法制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下面就临床医学生应具备的素质浅谈如下。

一、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做好事的基本保证。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们面对的是生命,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我们,我们应意识到这沉甸甸的份量和治病救人这一职业的崇高神圣。尤其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们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疾病的伤害,如何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心智和体格健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儿科医生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我们要秉着对病人生命、健康绝对负责的态度,力争做一名让病人信任并愿意托付生命的好医生。爱心,即同情、怜悯之心。做医生首先要有爱心,要时刻为病人着想。尤其是儿科医生,总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对孩子的爱,应不逊于孩子家长,看到孩子们生病,他们也很难受,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帮助患儿,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他们付出很多,即使常常不为家长所理解,他们也无怨无悔。特别是对于新生儿,见到他们那么弱小,还要和病痛做着顽强的抗争,会使我们医务工作者悠然产生无限的怜悯和母爱之心。我们经常说,病儿们除了需要补充维生素A、B、C、D外,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必需维生素――I(爱),对于他们的一声呻吟、一声哭叫,医护人员都应以母爱之心给予回应,给予安抚。这样才能使疾病更快地去除。一个富有爱心的医生才是一个受欢迎的医生,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而这对儿科医生来说,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谓耐心,是指不急躁,不厌烦,能坚持完成一件可能十分烦琐的事情。由于儿科实习中,面对的患者大多数是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痛楚的幼儿及过度紧张患儿病情的家长,这就要求医生在病史采集中一定要耐心倾听,并快速、准确地收集患儿的起病因素、病情进展、诊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因患儿家属过度紧张,会提供一些与病情无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医生应迅速而巧妙地引导家长,切忌粗暴的打断。在儿科,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面对哭闹的小病患们,儿科医生从来没有丝毫厌烦,他们一边给孩子听诊,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他们,有时候还拿起桌面上的小玩具给孩子们玩,让他们能够转移注意力,方便自己看病。在临床实习中,必须教育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贴心服务。心存仁爱之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及无私的爱心去治疗每一位患者。

二、良好的沟通能力

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益发突出,加之某些媒体不切实际的报道,医务工作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医患关系不协调,使得医患双方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产生的实质就是缺乏沟通。如何引导医患双方走向良好的发展轨道,重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医患关系,是当前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医学生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也是医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认清医疗形势,改变服务观念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沟通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医疗执业环境每况愈下,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疗纠纷不断,医患矛盾恶化,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广大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影响到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长此以往,不利于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之间的关系已变成一种契约、合同及法律关系。在当前医疗体制下,患者从以前的被动就医,到现在的主动择医,患者似乎成为医方的衣食父母,鉴于这种特殊关系,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个人形象也就是一个人的外表或容貌,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窗口。举止得体、衣冠整洁、温文尔雅,体现了一个实习医师的良好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和职业形象。提倡使用礼貌性、安慰性和鼓励性语言。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可见语言交流在与病患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外,雅观自然的姿势、轻柔娴熟的动作配合友好、和善的表情,都会令患儿及其家属感到亲切、舒心。以良好的形象面对病人,会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亲切感、信任感,这样也才能在患者中树立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

(三)学会倾听,把握技巧

倾听,是发展良好的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步。在儿科,面对的更多的是过度着急、紧张的父母,因此,学会倾听就变得极为重要。多听家长说几句,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检查、医疗费用情况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患儿病情的认知程度,这不仅是诊治患儿的第一步,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时机。当然,在倾听中一定要把握技巧,努力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三、培养法制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病人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体现在医患关系方面就是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群体,且儿科病情变化快,家属关注度很高,很多家属过分紧张、着急,医患沟通中如果缺乏耐心,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作为儿科医生,更应该增强法制观念,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更加严谨、规范。作为教学医院,应加强管理,通过教学、讲座、学习竞赛、临床带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医学实习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尊重病人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塑造临床实习医师的良好形象。

总之,医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包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责任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同情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业务技术上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还有工作时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等。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更需要我们有母亲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同时,新的形势要求医生必须转变服务观念,讲究服务艺术,特别是善于为患者着想,将亲切、和蔼、宽容的态度和规范的语言融会在诊疗服务中,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赖,树立良好的形象。目前,医学教育已进入到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阶段,因此,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医学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医学人才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周英.浅谈新生儿科临床实习的教学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98-99.

[2]阎樱.关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5):589-591.

[3]徐美玉,赵建美.加强儿科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70-2372.

[4]许佩群,许双虹,罗坚,等.如何培养实习医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3):

[5]熊晖,陈永红,王玉燕,等.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6):907-909.

浅谈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摘 要]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医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儿科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到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 为其执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儿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系统、综合多病种的临床学科。儿科医学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学科,其病种繁多,跨年龄阶段大,亚科分类多,工作量大;病儿不能表述主观体验,家长护子心切,容易激动等特点使儿科临床医学生无所适从,这对儿科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不仅仅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更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打好临床基础知识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谈不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儿科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有了扎实的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可结合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等现代知识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培养自身探索前沿科学知识的能力,并提高综合素质。举办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比赛等,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儿科医学知识掌握,以达到培养有牢固的医学基础,有创造和开拓的能力,有对实际工作较强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综合科研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之目的。

2 培养儿科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儿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既有医学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在指导学生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时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病例的导人和问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并使学生面对真实病人,研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使学生们由原来的只听、只看,变成去寻、去学、去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例如,针对婴儿腹泻的病例讨论,首先让学生复习课堂理论,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明确婴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再让学生到临床查看患儿,由学生独立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直观地掌握由于腹泻导致的不同程度脱水患儿的临床表现,并根据临床表现制订出科学的补液方案,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病例有机结合。

3 提高儿科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实践,培养正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具备了基础理论知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己有所了解。当一位新病人人院后能迅速做出诊断,为什么做这样的诊断,它和临床、基础理论是否相符,它应与哪些疾病鉴别,给出诊断依据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激发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热情。儿科临床医学生对儿科临床医学生学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过的理论在毕业学习中进一步吸收、消化、理解的过程,是为今后转人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较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临床实习时,带教教师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工作伙伴关系,多与实习医生交流,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充分尊重实习医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4 尊重病人,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信任,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医德,要尊重病人。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冈。我们提倡学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病人的角度,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尽自己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另外指导他们勤查房,应用人际沟通的技巧,多与病人沟通,注意倾听。通过与病人交谈,能深人了解病人及家属,同时能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和保健知识,使病人及其家属能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5 培养儿科临床医学生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

临床医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而这种服务需要在与其他医生、护士的协作中实现。因此,良好的医生与患者交流、医生与患者家属交流以及医生与其他医生、护士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愿,协调双方的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儿科临床医学生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的培养他们交流能力,学生必须从个人形象、行为举止、说话技巧、倾听技巧等人际传播要素的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医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提高了学生的医患交流能力。

6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循证医学思维的意义和重要性。所谓循证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以最新的系统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而不能单凭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或依据零星文献上研究报告来处理病人。循证医学不盲从经验,也不完全排除经验,它通过系统观察获得临床经验,并依照系统,严谨的研究和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以科学依据、平均数据、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终点来评价疗效。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医学领域中的哲学问题,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围绕这几个方面训练学生:提出患儿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将研究的结果指导患儿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丁宗一.儿科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3) :161-165.

[2] 宋艳秋,袁长吉,刘小玲.等.毕业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3.4:33.

[3] 伟桂姬.规范带教程序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效果[J].中国高等教育.2009,2(5) :92-93.

[4] 刘理.祝火盛,杜华.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12 (3): 97-98.

新生儿论文发表

第1篇:新生儿肠梗阻护理干预的分析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按病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常见的内源性疾病系十二指肠本身肠管发育过程受阻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常见的外源性疾病包括由于胰腺始基未消失形成的环状胰腺和肠旋转过程发生障碍形成索带的外来压迫。随着围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消化道发育畸形在胚胎晚期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并获得及时救治。传统治疗方法为剖腹探查术,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广泛开展及镜下解剖、缝合等基本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技术已逐渐用于新生儿腹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002年7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了2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新生儿,均行腹腔镜手术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儿中男18例,女10例;出生1~27d,胎龄32~41周,出生体重2100~3750g。均有正常胎便排出,出生2h~7d出现胆汁性呕吐等十二指肠梗阻症状。

1.2手术方法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用舐管阻滞麻醉。

18例肠旋转不良施行Ladd手术;6例十二指肠隔膜型狭窄,纵行切开前壁,切除部分隔膜后横行缝合;2例十二指肠闭锁,2例环状胰腺,均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术后2~5d进食,26例7~13d痊愈出院,2例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后第7天因肠梗阻二次手术治愈。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儿因频繁呕吐入院,家长忐忑不安,担心孩子小经不起手术。首先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可能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同时说明有中转开腹的可能,给家长充分的选择,并向主管医师汇报家属的心理状况。本组均征得家长同意并签字后行腹腔镜探查术。

呕吐护理(1)预防误吸:由于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胃肠腔内压力增高,极易发生呕吐致误吸,患儿应取侧卧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如呕吐立即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造成误吸;(2)胃肠减压与补液:术前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以便操作;患儿由于呕吐脱水,在胃肠减压的同时,需予以补液,控制输液速度,监测血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和量,保持胃管通畅,防止呕吐;(3)术前准备:腹部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未脱落的脐带消毒后包好。新生儿皮肤细嫩,清洗时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皮肤损害。为避免术中损伤膀胱,利于术野暴露和术中监测,术前放置尿管。新生儿培养箱通电,保持箱内温度,以备术后将患儿放入箱内。

2.2术中护理为防止新生儿术中低体温,应使用热辐射手术台,注意保暖,选用可加温气腹机,CO2气腹压力低于6,以减少CO2蓄积,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CO:分压,必要时行间断气腹。此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3术后护理(1)放入新生儿培养箱保暖,注意患儿体温变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环境温度易影响体温的升降。新生儿有相对大的体表面积和较少的皮下脂肪,热量较易散发,皮下脂肪酸含软脂酸较多,软脂酸在寒冷时易凝固变硬产生硬肿症。由于手术暴露时间较长,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暖4,均放入新生儿培养箱,并注意监测体温,4次/d。本组患儿术后体温为35.2~38.5尤,根据体温调节箱温为28~33尤。(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儿麻醉未清醒前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每15分钟测1次呼吸、心率,每小时测1次尿量,注意口唇颜色和面色;予以开放式面罩吸气,2~3L/min。胎龄低于36周的患儿经皮血气饱和度维持在88%~93%,36周以上的患儿为90%~95%。麻醉清醒回病房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面罩吸气1~5d,以促进残留体内CO2的排出。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遵医嘱雾化吸入,2次/d。(3)持续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饮食,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近端胃肠液积聚,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胃管接一次性引流袋,放置低于胃体水平,使气体和胃内容物自行排出,每1~2h挤压胃管1次,无胃液流出时查找原因,使用有刻度的一次性硅胶胃管,注意观察胃管留置长度,防止因胃管被鼻腔分泌物污染后胶布固定不牢而滑脱。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肛门排气排便等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先夹管观察24h,试喂水,每次5~10ml,1次/2h,如无呕吐和腹胀,可停止胃肠减压。开始少量喂奶,逐渐增加奶量,注意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呕吐、腹胀,再次开放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本组患儿术后2~5d禁饮食,并行胃肠减压,予以胃肠外营养,以保证患儿营养需要。(4)注意观察,以冀早期发现并发症。本组2例肠旋转不良的患儿Ladd术后第7天出现精神差、腹胀、呕吐黄绿色胃液,立即报告医师后查立位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再次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5)预防医院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存在缺陷,防御机能未成熟,对一般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易感性5。遵医嘱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控制陪护,每天更换箱内加湿用的蒸馏水,保持培养箱被褥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房后开窗通风,温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次/d,温水擦洗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区,并保持干燥,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6)气腹后护理和穿刺孔的观察。由于气腹后CO2弥散入血或腹腔内高压影响膈肌运动,导致潮气量减少、CO2潴留,易致高碳酸血症。术后如发现呼吸浅慢、PaCO2升高,应警惕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切口虽小,但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及渗血、渗液。

3出院指导

由于术后恢复喂养时间短,少食多餐非常重要,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调整喂养量。每次喂奶后竖起拍背,防止喂养不当造成呕吐。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腹痛,应随时就诊。本组28例患儿随访2~6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例术后2个月出现间断呕吐,再次手术,发现空肠近段与回盲部粘连,不全梗阻,松解治愈。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安全有效,具有患儿创伤小、进食早、康复快、美观等特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全面的术后护理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2篇: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肠梗阻是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或相对急症,发病早,多以呕吐、腹胀、排便延迟或不排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展快,诊断有一定难度,有报道病死率高达60%。笔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肠梗阻9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96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3h~30d。病种分布广泛,包括消化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胎粪栓塞、盆腔肿物压迫、膈疝、腹股沟嵌顿疝、消化功能紊乱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护理

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由于该病诊断困难,患儿家长心理上对治疗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对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其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

一般护理:新生儿呕吐易导致误吸引起肺炎,重者可窒息死亡。因此,应做到: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外周静脉补液以保证患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抗生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2.2术后护理体位:术后应常规将患儿置于暖箱中吸气,平卧,防止呕吐,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应定期更换体位,防止新生儿皮下坏疽。

饮食:术后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直至肠功能恢复后停胃肠减压,可由糖水逐渐向配方奶过渡,应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切勿过快增加喂养量而发生频繁呕吐。行肠切除术后肠吻合的患儿胃肠减压时间应延长,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术后治疗:禁食水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胃肠外静脉营养,并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期间应确保外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导管的通畅,防止感染。

腹带包扎:新生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应给予腹带包扎,以防切口裂开,但应注意腹带的松紧,以免影响患儿呼吸。

体内管道的护理:应注意严密保护患儿体内多种引流管道,避免脱落,保证引流通畅。

病情观察:新生儿对手术的耐受力较低,术后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应注意:患儿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有体温不升或者持续发热;是否有持续的腹胀及呕吐,腹壁是否红肿;口有无红肿以及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对病情变化应作出及时处理,以防呕吐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皮下坏疽、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2.3健康教育出院后应注意科学喂养,合理添加辅食;保持大便通畅;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讨论

新生儿肠梗阻可发生在十二指肠至直肠肛门的任何一段,病因复杂。由于新生儿生理、病理及解剖的特殊性,起病和发展急而快,病死率高。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及并发中毒性休克、肺炎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2。而并发症常在有效的护理工作中被早期发现,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困难而复杂,要求非常严格:(1)新生儿病房(NICU)属无菌监护病房,家长不能陪同,需要护理人员时刻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因观察不严密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2)因新生儿不能交流,给病情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做好与医师的配合交流;(3)对新生儿静脉补液护理困难,尤其是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时,对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求更加苛刻;(4)因患儿容易出现内环境紊乱,出入液计量应做到准确无误;(5)留置体内的引流管(如肠造瘘管、腹腔负压引流管、胃管、尿管等)比较纤细,应加强保护,避免堵塞。

儿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儿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1]王亚波,胡建儿.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7-132

[2]刘娴.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5):813-814

[3]张英,牟宗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9):58—59.

[4]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2002:166-167.

[5]陈义柱,闫根兴.湖州市无偿献血反应调查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8)781-782.

[6]宋洪修,献血者体重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68-269.

[7]杨晓芬,赵凤绵.献血前水的摄入可减弱不良反应.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1)

[8 ]迈克尔.沃德(英).高山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6-28.

[9]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2.

[10]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4-145.

[11]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

[12]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

[13]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66-367.

新生儿医生发表论文

出诊时间参考图片

麦友刚,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小儿重症专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熟练掌握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危重早产儿、危重新生儿及重症儿童疾病的诊断,监护和抢救治疗。1989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1995年获儿科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儿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在北京市儿童医院急救中心NICU进修,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NICU和PICU学习。一直从事儿科一线临床工作近25年,对各种儿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及危重症儿童的监护和抢救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为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组组员。

李慧荣,副院长兼新生儿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华医师协会新生儿神经内分泌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微创协会儿童呼吸介入微创组委员、陕西省儿科学会委员、陕西省儿科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委、陕西省儿童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协助组副组长、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新生儿分会常委、陕西省儿童保健协会儿童疾病防治委员会常委、榆林市儿科学会副主委、西部地区新生儿专家委员会委员、榆林市新生儿协作网副组长。荣获:中国好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一五二人才、市劳动模范、“最美医生”等光荣称号。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五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八项,发明国家专利七项。

"主治医师是医师职称中的一种,属于中级职称。这里必须分辨的是,主治医师不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职称等级是低于主任医师的,医师的职称等级从低到高是住院医师(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助教) 主治医师(相当于工程师、讲师) 副主任医师(相当于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主任医师(相当于研究员工程师、教授)。本科毕业参加工作1年后,经院内考试,评定初级职称,然后根据学历 本科4年,大专6年以上,硕士2年,博士看要求,然后根据论文,工作表现,等一套评分系统,够格后报卫生局,由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主治医师。晋升主治医师职称需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并且是前两个作者位置发表,各个医院要求都不一样。具体你可以去问一下百姓论文网,我单位都是那边发的。每年都会发很多。有的地方可能会给你发表相关目录,具体了解清楚后再去安排事宜"

安医的李慧蓉是女医生,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治医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