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费用

发布时间: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费用

堵海燕史静安丽芝

(中国地质图书馆)

冯景兰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的先驱。冯景兰在两广地区、黄河及黑龙江流域的新构造运动、地貌、成矿控制、成矿规律及地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对许多方面发表了独到的、深邃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具有奠基和开创意义,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冯景兰生平

冯景兰生于1898年,河南省唐河县人,青年时期留学美国,1923年学成归国。他长期从事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事业,辛勤地工作了50多年,是我国近代地质和地质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冯景兰在我国近代矿床学,尤其是在金、铜等矿床地质学方面,做了不少奠基性的工作,受到学术界的赞誉和推崇。

1918年冯景兰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1921年毕业,获矿业地质工程师学位。同年,冯景兰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是年回国,走上了献身于祖国地质教育事业和矿产地质勘查事业的漫长道路。

1923~1927年,冯景兰任河南中州大学讲师、教授和矿物地质系主任。他结合教学工作,研究了开封附近黄河沿岸的沙丘。这是冯景兰与黄河治理和开发结下不解之缘的开端。1927年冯景兰到河北昌平黑山寨分水岭调查金矿地质。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现代金矿床地质工作之一。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他先后与朱翙声、乐森 等共同工作,调查了广九铁路沿线地质(1927年)。他们还对粤北地质矿产(1927年年底)和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1929年)沿线地质矿产进行了综合考察工作。

1929~1933年,冯景兰任北洋大学教授,讲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普通地质学等课程,同时接受清华大学聘请,在清华大学兼职任课。这段时期,冯景兰调查过沈海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河北宣龙铁矿、陕北地质等。冯景兰这时不仅致力于国内地质教育和地质调查实践,而且还关注着国际上地质学的动态,并且尽量将主要信息介绍到国内,以提高地质工作的水平。除介绍国外火山学研究的进展外,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他还编著了《探矿》一书。该书于 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不止一次再版,发行甚广。该书内容全面且简明扼要,介绍了当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可以说该书是现在《找矿勘探地质学》的前身。同年,他还发表了“放射性与地热学说”一文。

1933年起,冯景兰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于地学系,讲授矿床学、矿物学及岩石学等课程。1933~1937年暑假期间冯先生调查了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东招远以及泰山地区等处的地质、岩石和矿产。冯景兰是招远玲珑金矿地质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这时,冯景兰指导王植先生对山东泰山地质进行研究,这是国内最早的从事前寒武系课题的研究工作。

抗战时期,冯景兰随学校搬迁,又为抗战寻找矿产资源。1937年抗日战争伊始,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再迁昆明。冯景兰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1945年兼任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矿系主任。这段时期,冯景兰既执掌教务又致力于川康滇等省的铜矿地质等工作,以支持抗战。

当时,野外工作颇多,如1938年秋云南省永胜地区铜矿、1939年西康荥经铜矿和四川省彭县铜矿、1940年西康东部和四川西部各铜矿、1942年云南东川各铜矿和云南路南等处的地质矿产调查。在上述工作基础上,1942年冯景兰完成了《川康滇铜矿纪要》一书。该书获当时教育部学术奖。在随后的《川康滇铜矿的表生富化问题》中,冯景兰论述了上述3省铜矿的表生富化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质地理条件。此外,冯景兰还做过不少其他的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包括1941年西康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和滇缅公路西段保山、昌宁、顺宁、蒙化地质及矿产,1942年云南路南县地质矿产,1944年云南滇缅铁路沿线地质,1945年云南玉溪县地质矿产和云南呈贡县地质等,还撰文讨论川康滇铜矿业的将来、云南之造矿时期及矿产区域和云南地质矿产及矿业等。

冯景兰一向注意水资源状况及水系问题。1941年发表了“中国水系的不对称特点”,论述了淮河、渭河、海河、辽河、塔里木河、西江、扬子江各水系的不对称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946年发表“云南大理县之地文”,认为该地区有分水岭迁移及改流现象,可以利用地文特点,自甸头开渠,提出了开发水力和水利资源的卓越见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年过半百的冯景兰更加焕发了青春活力。他积极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地质学院任教,还奉命奔走于祖国的河山之间,从事矿产勘测和水力资源的调查研究。

1951年6月,冯景兰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对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全面规划。1954年,冯景兰著文“黄河的特点和问题”。是年,冯景兰被聘为黄河规划委员会地质组组长。同年12月,冯景兰参加编写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调查报告”中的地质部分,文中特别指出: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大规模地、积极地推进。

1956年冯景兰参加了全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工作,同年被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7年,冯景兰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一级教授,还有许多社会兼职,这些名誉、地位并不是他刻意追求的,而是社会和地质界对他全部工作成果的肯定。

冯景兰从1923年学成回国至1976年辞世,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53年,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包括两广地质、丹霞地形、川康滇铜矿、豫西矿产、铁(公)路路线地质、金矿地质等,还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及工程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际工作,编著矿床学教科书,在成矿理论(成矿封闭说、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这些都是后人的楷模。

二、冯景兰关于丹霞地貌的论述

1.发现“丹霞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貌,并在1928年著文中有详细精辟的论述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与同事实地调查两广地质和矿产,著有“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广东粤汉线沿线地质”(冯景兰、张会若)、“广西迁江合山罗城寺门煤田地质”(冯景兰、乐森 )、“广西东北部地质”(冯景兰)、“两广地质矿业概要”(冯景兰)、“两广的地质问题”(冯景兰)、“Some problems in the geology of Kwangtung and Kwangsi”(冯景兰)等。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在两广境内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

1927年冬,冯景兰等在粤北地质调查中,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及矿产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特别注意到该区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系广泛分布,在仁化县的丹霞山发育最完全,因而命名为“丹霞层”。该层厚300~500m,产状平缓,经风化剥蚀后形成悬崖峭壁,到处奇峰林立,构成独特的地形,即“丹霞地形”。

冯景兰等当时对此进行了研究,在1928年发表的论文“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中对这种地形(貌)特征、分布、形成等均作了详细精辟的阐述,摘录如下:

“红色岩系砾石、砂岩、页岩及红土本系最易鉴别之特征,为血红之颜色,故以红色岩系名之,红色岩系在本区中,位于各种岩石之上部,覆盖一切岩石,分布广,仁化之南,曲江之北,鸡笼之西,大井之东,南雄平原之内,浈水河谷之旁,到处皆红岩系,总计面积,不下五千余方里。

红色岩系,虽以颜色为其特征,上下一致,无甚差别,而其构成物质之粗细,则大不同。略言之,可分上下两部:下部以砾岩及有交互层(cross bedding)之红砂岩为主,间有一尺或数寸之红页岩及红土为主,间有厚约数分以至数尺之砂岩层,或灰砂岩层。上下两部之厚度,因沉积与侵蚀之关系,各处不同。丹霞山附近,几全属红地系之下部,厚约三百余公尺。南雄西北,苍石杨历岩等处之红砾岩系,厚亦三百公尺,南雄城南下部红色岩系,比较最薄,不过数十公尺,红色岩系之下部,在南雄盆地中,发育最盛,其厚约三四百公尺,然因质太疏松,冲洗甚易,经过近代之冲洗,其遗留之厚薄亦殊为一致也。

以堪作代表之地域命名,则上部厚约三四百公尺之红土及红页岩,可名之曰南雄层,在南雄附近,最为发育下部厚约三百余公尺之红砾岩砂岩,可名之曰丹霞层,在仁化城南三十里之丹霞山发育最盛。丹霞层倾斜约在十度与十五度之间,与其下层均不整合构成丹霞层之物质,亦不一致,视其所从来之岩石而异,简言之,凡与皇冈岭系岩石接近之处,红砾岩中之砾石,多为石英,或硅质圆块,显见由皇冈岭系或梅岭系岩石,侵蚀而来,凡近石灰岩露头之处,红砾岩中之砾岩,间有石灰岩块,丹霞始兴等处,其例甚多。与花岗岩接触处,常见有花岗岩及已经变为长石砂岩之砾块。各种砾块,常由红色黏土结合一处,故骤望之,全体皆红。砂岩粒多硅质,粗细不一,常杂以红色黏土,与花岗岩相接触之砂岩,常杂有高岭化之长石晶粒,显见由花岗岩直接风化而来,杂入他种物质甚少。砂岩之交互层理,有时纹理细致,宛如红绡锦岩(丹霞山下,距丹霞山寺约二里许)之名,即由此而得。锦岩佛穴中,有坚固之红泥砂岩,突起成龟裂状之花纹,镶于交互层砂岩之边缘,宛如锦幕下之花边,似为晒隙(sun cracks)中充填物质之遗迹,然而当地人民已认为天造地设,神奇无伦矣。

红色岩系上部之南雄层,以血红色之黏土(据分析结果,含铁约百分之三)及页岩为主,间以薄层之砂岩,或含钙砂岩、砾岩甚罕见,全部岩层,倾斜平缓,约在十度与十五度之间,与其下之丹霞层相整合,侵蚀而后,每成显著之小阶级地,在南雄平原中更为显著。地面红土风化破碎,成为疏松小粒,大如小米,经雨亦松散如沙,不甚黏结状颇特别。且红土之内,每见薄如纸片之钙质小脉横黏土层理,特出于疏松之红土中,似由浸下之石灰质溶液充填于红土裂缝中而成。

本红色岩系之位置,及其与下部岩石之关系言之时代最新似无可疑谓为第三纪产物,亦尚可信南雄层比丹霞层属于第三纪之前其南雄层当于第三纪之后期,丹霞层与南雄层似皆在湿热之气候下风化沉积而成,故氧化剧烈呈深红色似皆在浅水中沉积而成,故有晒隙及交互层之诸种构造。其构成之物质似皆来自近旁未经长途之迁移,故分别作用,Sorting action不甚显著,常与邻近之物质相类。丹霞层可代表第三纪初期山脉初隆起时之侵蚀与沉积,故物质较粗。南雄层可代表第三纪(古、新近纪)后期地面渐趋平夷侵蚀与沉积,故物质较细。两者似皆属于盆地或河谷中之陆沉积(continental deposits),故化石俱甚少,红色岩系层次颇繁,当时沉积情形之繁杂,盖可想见。

红色岩系,在广东一省,分布甚广,广州市近郊之红色黏土,似与本地区之南雄层相当。广九路石下村石下山之红砾岩砂岩,珠江口虎门山之红砾岩砂岩,似与本区之丹霞层相当。”

在同一论文的“地形”一节中,对这一地形与地质构造、地形与岩石之关系、该地形的成因等均有精辟详细的研究分析,摘录如下:

“地形与地质构造之关系,在本区中,颇为显著。中生代末或第三纪初因花岗岩之侵入,大庾岭之隆起,造成微偏东北西南东西方向之山脉,同时始兴南雄之南,似亦有火成岩侵入,而地层隆起,遂造成第三纪之红色盆地,与此红色盆地中之沉积。其后因丹霞南雄各红色盆地之升起,盆地中所发生之顺向河流,即向下侵蚀刻于第三纪红色岩层之内,以造成深约千尺风景奇绝之峡谷。丹霞锦岩A榜山五马归槽之胜即由此而成此大构造与地形之关系也。他如梅岭纵谷,韶关断层谷开辟孔道,影响于地形有人事者,亦非浅鲜,详见于构造篇中。

皇冈岭梅岭两系岩层,为相间互之砂岩页岩,易于侵蚀,故所成丘岭均甚平坦,山坡倾斜,常在十五度以下。惟与花岗岩接触之处,受接触变质之影响,质坚固,耐侵蚀,亦可成高崖陡壁。然只限于局部,绝无广大区域之皇冈岭系或梅岭系岩层,而呈奇特之地形,如红色岩系者也。二叠纪及石炭纪之石灰岩,在本区中,层位较低分布不广,间有因侵蚀或断层之关系而露头者,如梅岭下金龟石、钟鼓岩,始兴南之玲珑岩、鹅公嘴等,率皆玲珑巧小,与红色砾岩所成地形之高大雄厚,稜角整齐,四旁壁立,上面平坦者,迥不相侔。且其山坡倾斜,多在三十五度与五十五度之间,除断层外,由侵蚀作用而成绝崖陡壁者,尚属少见。侵入花岗岩,因含长石斑晶甚多,极易风化破碎,故所成山形,无甚奇特。然因其体积甚大,隆起甚高,被覆岩层之除去甚难,直接受侵蚀作用未久,故至今犹成伟大雄厚之山岳。在浈水舟上,或南雄及始兴平原中,前后左右望,凡山岭之伟大雄厚,高入云际者花岗岩;也附大山旁,作其边缘者,水成岩也;水成岩山岭之体积较大,坡度平缓者,皇冈岭系或梅岭系;也奇拨整齐,上部平坦,四悬绝壁者,红砾岩层;也山谷之内,平原之中,丘岭断续,坡度介乎皇冈岭系梅岭系山岭及绝色岩系山岭之间者,二叠石炭纪石灰岩也;本地形以推测岩石,则数十里内之地质已了如指掌矣。”

综上简述,按通常用语及辞海对“发现”词意的解释,1927~1928年,冯景兰等考察研究、发现了丹霞地形(貌)。他们对丹霞地形(貌)的论述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开始了更多的研究。

2.对“丹霞层”、“丹霞地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表述

1939年,冯景兰在“关于‘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的意见”中对1935年发表的“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进行了讨论,再次对“丹霞层”、“丹霞地形”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及表述,文中首次命名并多次使用了“丹霞地形”这一地学术语。文中说:

“……就是没有古生物方面或构造方面之显著证据,也可以用岩石性质、地形特点、层位上下、分布情形,作为野外调查之根据。所以在民国十六年调查丹霞山和南雄盆地时,曾分粤北之红色岩层为丹霞层和南雄层。以丹霞层代表红色岩层下部以砾岩砂岩为主之岩层,以南雄层代表红色岩层上部以页岩和砂岩为主之岩层。虽说大陆沉积,变异甚剧,丹霞层亦未常不夹有少许页岩,南雄层中亦未尝不可少夹砾岩,但在发育完善之丹霞层和南雄层,从地形观点来看,至少在广东北部,绝然不同”。

“民国十六年冬,我自南雄盆地之西北边,进入南雄盆地,后自南雄盆地之东北边逾大庚岭至江西,旋后折回南雄,自南雄盆地之西南角出至始典;於南雄停留休息之数日间,更曾一度至南雄南山。故凡南雄盆地之西北、西南、东北、南各方面均经调查,均见有与古生代页岩或花岗岩相接触之基砾岩(丹霞层),与其上较疏松之页岩砂岩层(南雄层),×(该字下载文笔者看不清)斜向盆地中心(南雄城)及其上下层次,逐渐变化之关系,颇为明显。”

“吾所见之丹霞盆地,周围有古生代石灰岩,真正之丹霞岩层中,石灰岩砾岩较多,黏结之力量自强,加以位于盆地中心倾角较小,故易如桂林、阳朔或路南倾斜和缓之石灰岩,切割而成绝崖陡壁。南雄盆地之边为花岗岩(东东南、南及西北)及页岩(东北、西南),不甚黏结,无多砾石,层不厚,质不坚,且在盆地边缘,斜度较大,故不易形成特殊之丹霞地形……即在南雄盆地之边缘,丹霞砾岩之厚度不同,所呈露丹霞地形之完善程度亦不同。简言之,即在南雄盆地之西北边,砾岩层较厚,所造成之丹霞地形亦较著,其次为南雄盆地之东北边和西南,层厚与地形均居中等;其次为南边及东南,层厚最小,丹霞地形之发育亦最不完善。”

“总之丹霞地形为丹霞层特点之一种……”

“……马祖崖特立独出,颇具丹霞地形之特色,亦为砾岩层及粗砂岩,应为冯之丹霞层……”

三、“丹霞地貌”研究的发展

1.早期研究

1927~1929年冯景兰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广州)技正,他与同事先后与朱翙声、乐森 等共同工作,调查广九铁路沿线地质(1927年,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在两广境内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粤北地质矿产(1927年底)和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1929年)沿线地质矿产综合考察工作等。他们对粤北的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分注意到区内第三纪(古、新近纪)红色砂砾岩层广泛分布。该层在仁化县的丹霞山发育最完全,因而命名为“丹霞层”。丹霞层厚 300~500m,呈平缓状产出,经风化剥蚀后形成悬崖峭壁,到处奇峰林立,构成独特的地形。1928年,冯景兰在广东韶关开展地质调查时发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古、新近纪)(6500万年至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这种岩层在粤北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因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归来的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开始进行研究。

1928年,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古、新近纪)(6500万~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m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丹霞地貌”研究因地质调查而起始。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冯景兰、朱翙声,于1928年在韶关市的曲江、仁化、始兴、南雄等县进行地质调查,为了填地质图必须对地层进行划分,遂将在仁化丹霞山一带出露的一套红色碎屑岩系定名为“丹霞层”,把其时代定为第三纪。“丹霞层”首次作为地质学名词问世。冯景兰对丹霞层的岩石组合、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分布实例作了生动的描述:“地形与岩石的关系更为显明,第三纪(古、新近纪)红色岩层之下部,常为深厚坚固相间互之块状砂岩与砾岩,侵蚀之后,绝崖陡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垒,而不知其为天造地设也。南雄之苍石寨、扬历岩、仁化之锦岩、丹霞山、人头石、千金寨、书堂岩、断石岩、观音岩、笔架山、马头寨、曲江之龟头山、挂榜山、三峰岌、五马归槽等,皆由此种岩石侵蚀而成,峰崖崔嵬,江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复,真岭南之奇观也。”冯景兰虽未提出丹霞地貌术语,但对丹霞地貌的特征已进行了精辟论述,为丹霞地貌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景兰当时的身份是中山大学地质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相当于现在的教授),20世纪20~30年代,正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步阶段,岭南地理界一系列研究可谓开风气之先。

2.深入研究

1928年,冯景兰等在进行粤北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调查时,将发育典型的丹霞山红色沙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其时代定为第三纪(古、新近纪)。分析了丹霞层在长期的侵蚀、风化和重力等外力作用下发育的堡垒状的山岭和千姿百态的地形,最早对这种独特的地貌进行了生动地描述。1939年在与陈国达先生的商榷文章中,冯景兰开始并多次使用“丹霞地形”的分类学术语。冯景兰首先提出了“丹霞层”的地质学名词,对丹霞层的岩石组合、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作了生动地描述,为丹霞地貌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80多处,分布在26个省区。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砂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在粤北丹霞山调查时提出“丹霞层”。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质学家命名的一种特殊的岩石地貌类型,其经典定义可简单表述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 1928年以广东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丹霞层”;1954年“地形学”改称“地貌学”,因此“丹霞地形”相应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研究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国内几十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各相关领域涉足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丹霞地貌学科研究体系。在中国,从热带到温带,从湿润区到干旱区,从沿海丘陵平原到青藏高原,都有丹霞红层分布,发育了多种成因的丹霞地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四、结论

在1928年论文“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冯景兰、朱翙声)以南雄丹霞山等地区独特的地貌为特征的红层定名为“丹霞层”时,虽然并未命名丹霞地形,但从冯景兰对这种地形的描述和成因研究,已清晰地阐明了它们的属性,是画了龙没有点睛。1939年,将之命名为丹霞地形。同年,陈国达在“江西贡水流域地质”一文中起用“丹霞地形”这一术语,并未论述。陈国达和冯景兰远隔数千里,当时文献信息交流十分困难,但各自在著作中都使用了“丹霞地形”地学术语。而冯景兰明确指出:“这种地貌形成的岩石是第三纪下部红层,即深厚坚固的块状砂岩和砾岩,其地形特点是陡岩绝壁、直如人造之坚固伟岸之堡叠……峰崖崔巍、赤壁四立。”它是由流水侵蚀之后形成,并举有15例,丹霞山为最精彩之一例。陈国达使用“丹霞地形”这一术语是根据冯景兰的描述。1943年曾昭璇提出了20m台地、200m等准平面及垂直节理对丹霞地形发育有重要影响。1946、1948年吴尚时、曾昭璇对粤北红岩系地质与地形作了进一步论述。近年黄进发表了诸多丹霞山等实地考察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论文……考察研究在不断深入。考察研究的范围也日益扩大,现国内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6个典型地区、780多处,分布在26个省(区、市)。广东韶关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研究最为详尽和深入。世界其他国家也陆续发现了同类地貌。地学术语也由60年代前的“丹霞地形”与国际接轨应用了“丹霞地貌”。“中国丹霞”已被列为世界著名自然遗产。丹霞地貌独特的自然遗产正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生活的丰富和美好。这是冯景兰和为此付出过或正付出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人们最大的欣慰。

参考文献

[1]刘浩龙.冯景兰教授生平业绩述略〔J〕.现代地质,1998(4):3~6

[2]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97~98

[3]冯景兰,朱翔声.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J〕.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年报,第1号:29~51

[4]冯景兰.关于中国东南部红色岩层之划分的意见〔J〕.地质论评,1939(3~4):173~192

[5]陈安泽.丹霞地貌若干问题探讨〔C〕.见: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一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88~92

工程地质勘察是完成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中“防灾”这一总任务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任务从总体上来说是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职称论文,仅供参考!

浅论工程地质勘查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是完成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中“防灾”这一总任务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任务从总体上来说是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以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和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有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地质学早在21世纪30年代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期的研究成果更是高深至运用非线性科学研究其复杂性问题。地质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因区域、地区、场地而各异。在各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其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技术条件:①地基强度条件,即保证地基稳定性,不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破坏;②地基变形条件,即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都不超过地基容许变形值。地质勘察报告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满足上述两个技术条件的必备资料。科学的地质勘察报告不仅能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还可节省工程量,减少投资,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地质工程建设的左右手。地质勘察是对地质工程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岩石、地层、构造、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确定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将会决定出不同的投资投入和施工管理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决定不同的工程质量。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重大建筑物地基,有时通过详细勘察尚不能全部查明情况或取得全部所需资料时,则需进行施工勘察。当前在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地勘部门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勘部门提出的地勘报告,质量不高,并不乏错误。现某些地勘报告其内容简化到不提供土工试验指标,不作评价,不作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性工程处理意见等。一些报告中该省略的不省略,不该省略却没有;不该附的图附上,需要的表格又没有;文字不多,却废话连篇。其做法是蒙哄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去迎合部分设计人员只要提供地基承载力这一指标。

3、勘探方法不对

一些勘察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试想,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哪一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另外,压裂两侧土层不能替代或者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4、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漏洞,是勘探单位的“良心”活。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三、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对策

1、确立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规范和制度

工程地质勘查工程师在进行正式的勘查工作之前,应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建设单位对岩土勘测工作的要求,及其所负责工程的结构形式、用途、载荷大小,并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编制勘察规范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时间计划,合理安排内业资料整理、土工试验、外业施工等环节,规定取样及试验、原位测试、钻探施工等技术要求,明确勘测过程中与规范和制度相冲突时应作出的技术调整要求。

2、做好对勘查数据的提炼,提高地质勘查报告质量

做完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勘查数据之后,还应结合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特点来做好勘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提炼,以确保土层划分的科学性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做好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于差异较大的参数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使得设计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情况。

3、选择合适的勘察测试方法

勘察主要有钻探、取样和试验三种方法,它们都拥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和资金。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工程勘察方法,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沿线构造物情况、与工程建设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未知区域的勘察,要分阶段的多次完成勘察工作。针对不同的材料与地质结构,采取的方法有:干钻取芯钻进、泥浆护壁回转钻进等。

4、做好勘查现场的监督工作

开工前,工程地质勘查人员须结合建设方提供的各类报告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与核实;要对钻机所使用钻杆的尺寸和长度予以核对,确保其各部分技术参数符合勘测和施工的要求;岩土勘测工作中的各项原位测试项目,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和制度的要求;合理选择钻进方式,在对岩层进行钻进时,应根据岩层强度合理确定钻进速度,在钻进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砂土、软弱土层时,须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法,并严格限制钻进速度;做好取样管理,取样时,应严格控制钻杆尺寸,不得通过切取岩芯管的方式取原状土样,对取好的样应及时贴好标签,并妥善保管;对于高程和水位的测量,高程的测量应首先选择黄海高程,若条件不允许而须采用假定高程,最好是将基准点埋设在不易遭到破坏的地方,应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统一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工作;工程师要及时对外业资料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原位测试数量和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满足要求,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持力层的起伏情况的控制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小规模钻探,探明具体情况。

5、控制好工程地质勘察周期

勘察周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计划要求。在制定勘察纲要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勘察工作量和勘察方法、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等情况,对野外业工作、岩土试验和室内资料整理时间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和设备。树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运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进行技术方案比选,合理确定项目的功能水平,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确保勘察设计工作质量。设计阶段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最关键的阶段,要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去看待成本,不仅要重视建设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的控制,还要重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评价设计方案,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合理、灵活地运用设计指标,达到最佳技术与经济效益。

结束语

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优良的勘察报告无疑会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相反,不合格的报告会给设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对勘察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比较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光琼. 工程地质勘查及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措施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02)

[2] 张美元.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探析[J]. 商品与质量. 2009(S6)

[3] 刘涛. 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科技资讯. 2009(16)

工程地质勘察探讨

摘要: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以及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具体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各阶段勘察内容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期指导相关人员正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报告

建筑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质的疏松、强度,地下水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到在建建筑的安危。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及其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就必须有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作为科学依据。只有对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及其地基进行设计。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二、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一)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

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情况将场地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级别:简单场地,对建筑地基影响不大;中等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复杂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存在很大的影响。

(二)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机当地建筑工程经验

比如,在某一陌生区域,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缺少研究,则勘查工作量就有加大;相反,如果在此地有工程施工经验,则花费时间及工作量都会减少。

三、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

依据所建工程类类型,建筑地基负荷大小、建筑地基损坏后造成建筑整体后果的程度等,可将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建筑物,主要指的是关键性或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二级建筑,主要指的是地基负荷较大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三级建筑,主要指的是建筑地基负荷不大,破坏后果不严重。

勘察工作的准备。1)接受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书,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勘查工作计划;2)建筑规模较大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应当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并实地观察场地地质情况;3)设置勘查点和勘查线,采用各种地质勘查手段或方法探明场地地质情况,并取得地质试样;4)对取得地质试样进行物理力性测试和水质分析测试。

四、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一)选址勘察

1.目的

选址勘查是指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2.选址阶段的勘察工作

1)对工程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震、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信息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2)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土层结构情况,形成原因和大致成型年代,主要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3)对附近区域的建筑物规模、结构、地质资料等情况有所了解;4)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现有资料不能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应当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

(二)初步勘察?

1.目的

1)对在建建筑的地基稳定作出评价;2)为建筑的总体平面提供必要信息;3)为工程的主要建筑地基施工发案提供参考资料;4)如遇不良地质现象提交防治方案。

2.主要任务

1)对场地地质初步了解。2)对地下水水位和冻结深度有个初步了解3)查明场地中不明地质现象,范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三)详细勘探

1.目的

1)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建筑地基,提出相应建议;2)为建筑地基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工程资料;3)为建筑地基的加固和处理提供工程资料支持;4)为不良地质情况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

论文百事通

2.主要任务

1)详细勘查主要采用的手段以原位测试、勘探和室内试样检测为主。2)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3)要以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钻探勘探孔深度。如果地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部分勘探孔可以底基层压缩深度。4)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时,原位测试井、探孔数量级所取地质试样,应依据地质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或类别进行确定。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地基情况进行确定。

(四)施工勘察

1)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2)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3)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工作。4)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5)地基中溶洞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6)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五、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一)文字部分

1)勘查工作的任务和概况;2)是否存在影响建筑物地基不稳情况存在及其影响程度;3)工程场地的地质土层结构、强度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4)低下水位的深度、水质情况、变化情况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程度;5)在地震设防区划分场地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判别饱和沙土及粉土;6)对建筑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提出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意见,尤其对地基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地方检出建议;7)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二)图表部分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3)土的物理力学性试验总表。重大工程根据需要,绘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地质分区图、地质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和有关试验曲线。

参考文献:

[1] 韦俊行. 欧家村水电站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教训与启示[J]. 水力发电, 1990, (02)

[2] 邱贤荣. 浅论地质勘测各阶段技术要点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 (08)

[3] 刘涛,甄星灿. 某高层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实例分析与加固处理[J]. 建筑结构学报, 2002, (02)

2015年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将于中国台北召开2014-10-10 来源:7楼网 点击:43 次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会议,15-19日地质考察)二、地点:中国台湾台北三、研讨会目的: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中国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联合大陆和海内外地学单位,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四、大会研讨专题(待学术委员会讨论以后最后确定)(1) 地层古生物与气候变迁(2) 大地构造及亚洲地体构造带演化(3) 东亚及其它地区造山带多学科研究(4) 地球化学(5) 地球物理及地震(6)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能源(7) 地质灾害与防灾(8) 矿物岩石与矿床(9) 大陆及海洋钻探(10) 新期构造与第四纪地质(11) 海洋油气勘察(12) 地质生物学五、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国立台湾博物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国立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资源所、中央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香港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CESTA)、(美国)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六、研讨会组织:主席团:李罗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 (主席)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朱立新(中国地质学会) (副主席)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席)罗清华(国家实验研究院) (副主席)刘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邓属予(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副主席)胡兴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辛在勤(中央气象局)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延祥(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邓茂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黄庭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总干事: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邓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毛河光(Geophysical Lab)陈正宏(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吴大铭(SUNY, Binghamton)江博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李太枫(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刘绍臣(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寳贯(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和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周美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香港地质学会)筹备委员会: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吴逸民(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颜宏元(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冯夏红(IPACES, Dartmouth College)张素菁(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陈于高(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马国凤(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戴昌凤(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米泓生(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饶瑞钧(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石瑞铨(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刘莹三(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陈明德(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林慧玲(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吴乐群(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清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晓东(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刘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洪阳(IPACES, Univ. of Oklahoma)尹安(UCLA)张有学(Univ. of Michigan)Wendy Mao (Stanford Univ.)联系人:赵里(台湾)电话:(886)2-27839910 ext.320 传真:(886)2-27839871e-mail: 周义明(北美)电话:(1) 传真:(1)e-mail: 郝梓国(北京)电话:(86)10-68999023 传真:(86)10-68995305e-mail: 张素菁(香港)电话:(852)28578577 e-mail: 七、征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缴交摘要时请附上电子档案(Microsoft WORD 格式)。八、发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选择口头发表或是板报展出(板报规格宽90cm*长180cm),中英文皆可。九、大会论文专辑:所有大会论文摘要将汇集成大会论文专刊,并将与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讨出版会议专辑。十、会后地质旅行:地质考察路线有如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大台北地区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质公园及北部沿岸地质地貌考察。路线二:太鲁阁,一天行程。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路线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鲁阁-池上-台北,三天两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路线四:台北-南投-垦丁-池上-海岸山脉-太鲁阁-台北,五天四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垦丁有大量第四纪平台;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海岸山脉」更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触带,是全世界研究弧陆碰撞学者们最感兴趣的地区;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十一、注册费:暂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币9000元),学生与博士后减半。含大会手册、论文集,会议期间之茶点、餐饮,开、闭幕晚宴及会议期间交通。最终注册费、地质考察费用及随行人员费用将在第二号通知公布。十二、住宿:筹备委员会将在第二号通知中详细说明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之住宿资料。十三、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参会意愿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十四、重要时程:收到所有回执 2014年10月31日前寄发第二号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大陆学者来台申请书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论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饭店预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野外考察报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注册缴费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寄发第三号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页面为A4一页,上下边界2.54cm,左右边界3.17cm,内容包含题目、作者单位及内文;中英文皆可】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题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号中文楷体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刘忠光(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正宏(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作者单位左右对齐,固定行高18 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史丹佛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特别联合台湾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界同仁,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于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三地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内文第1行缩排0.85cm,左右对齐,固定行高24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回执姓名:单位:随行人员数目:参加地质考察人数及路线(见大会第一号通知):联络地址:E-mail:注:大会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会议,15-19日为地质考察)。大会地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

2015年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将于中国台北召开2014-10-10 来源:7楼网 点击:43 次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会议,15-19日地质考察)二、地点:中国台湾台北三、研讨会目的: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中国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联合大陆和海内外地学单位,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四、大会研讨专题(待学术委员会讨论以后最后确定)(1) 地层古生物与气候变迁(2) 大地构造及亚洲地体构造带演化(3) 东亚及其它地区造山带多学科研究(4) 地球化学(5) 地球物理及地震(6)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能源(7) 地质灾害与防灾(8) 矿物岩石与矿床(9) 大陆及海洋钻探(10) 新期构造与第四纪地质(11) 海洋油气勘察(12) 地质生物学五、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国立台湾博物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国立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资源所、中央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香港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CESTA)、(美国)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六、研讨会组织:主席团:李罗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 (主席)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朱立新(中国地质学会) (副主席)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席)罗清华(国家实验研究院) (副主席)刘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邓属予(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副主席)胡兴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辛在勤(中央气象局)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延祥(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邓茂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黄庭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总干事: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邓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毛河光(Geophysical Lab)陈正宏(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吴大铭(SUNY, Binghamton)江博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李太枫(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刘绍臣(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寳贯(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和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周美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香港地质学会)筹备委员会: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吴逸民(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颜宏元(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冯夏红(IPACES, Dartmouth College)张素菁(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陈于高(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马国凤(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戴昌凤(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米泓生(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饶瑞钧(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石瑞铨(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刘莹三(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陈明德(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林慧玲(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吴乐群(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清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晓东(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刘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洪阳(IPACES, Univ. of Oklahoma)尹安(UCLA)张有学(Univ. of Michigan)Wendy Mao (Stanford Univ.)联系人:赵里(台湾)电话:(886)2-27839910 ext.320 传真:(886)2-27839871e-mail: 周义明(北美)电话:(1) 传真:(1)e-mail: 郝梓国(北京)电话:(86)10-68999023 传真:(86)10-68995305e-mail: 张素菁(香港)电话:(852)28578577 e-mail: 七、征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缴交摘要时请附上电子档案(Microsoft WORD 格式)。八、发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选择口头发表或是板报展出(板报规格宽90cm*长180cm),中英文皆可。九、大会论文专辑:所有大会论文摘要将汇集成大会论文专刊,并将与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讨出版会议专辑。十、会后地质旅行:地质考察路线有如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大台北地区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质公园及北部沿岸地质地貌考察。路线二:太鲁阁,一天行程。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路线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鲁阁-池上-台北,三天两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路线四:台北-南投-垦丁-池上-海岸山脉-太鲁阁-台北,五天四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垦丁有大量第四纪平台;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海岸山脉」更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触带,是全世界研究弧陆碰撞学者们最感兴趣的地区;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十一、注册费:暂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币9000元),学生与博士后减半。含大会手册、论文集,会议期间之茶点、餐饮,开、闭幕晚宴及会议期间交通。最终注册费、地质考察费用及随行人员费用将在第二号通知公布。十二、住宿:筹备委员会将在第二号通知中详细说明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之住宿资料。十三、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参会意愿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十四、重要时程:收到所有回执 2014年10月31日前寄发第二号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大陆学者来台申请书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论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饭店预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野外考察报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注册缴费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寄发第三号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页面为A4一页,上下边界2.54cm,左右边界3.17cm,内容包含题目、作者单位及内文;中英文皆可】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题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号中文楷体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刘忠光(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正宏(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作者单位左右对齐,固定行高18 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史丹佛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特别联合台湾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界同仁,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于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三地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内文第1行缩排0.85cm,左右对齐,固定行高24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回执姓名:单位:随行人员数目:参加地质考察人数及路线(见大会第一号通知):联络地址:E-mail:注:大会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会议,15-19日为地质考察)。大会地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

地貌研究是以地貌演化为线索展开的(Chorley et al.,1964)。以地貌的演化模式而言,可分为两派:一是以Davis,Penck和Kin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地貌演化按一定的演化序列进行,按地貌组合变化可以划分不同的发育演化阶段,代表著作有《河流发育循环》和《地貌循环》,提出了著名的“侵蚀循环”理论,成为近代地貌学的理论核心;二是以Hack为代表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整个陆地表面是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的过程,当一个因素改变,其他因素通过自我调整实现动态平衡,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会导致总体地貌形态的改变,即“稳定平衡”理论。

以地貌学的研究手段而言,研究初期受到客观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的感知认识上,但这些通过地貌考察得到的结论可为定量方法提供理论指导。近年来,地球科学的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貌研究中引入了遥感技术和定量计算方法,通过山体隆升剥蚀幅度和速率的计算,将动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数量化(李琼,2008;傅建利,2009;琚存勇,2009;姜勇彪,2010;崔之久等,2007;袁万明等,2011)。这是地貌学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

以地貌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主要集中在三大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和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民族品牌”,我国以丹霞地貌为主体的地质公园数量众多。2010年8月江西龙虎山、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等六处地质公园共同捆绑,用“中国丹霞”的名称成功申报为中国第八个世界自然遗产。由于得天独厚的因素,中国学者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花岗岩地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学旅游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景区最多的国家,具有类型多、美学价值高、特征突出等特点。在全球七个花岗岩类地貌世界地质公园中,中国独占六处。2006年7月,在江西三清山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和地貌景观会议,国内外100多名花岗岩地质地貌专家参加,并出版了论文专辑,成立了花岗岩景观研究中心。可以说,中国是全球花岗岩地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花岗岩地貌的分类是地貌学家经常讨论但难以达成共识的热点之一。在众多花岗岩地质地貌景区中,具有景观各异、成因多样、分类众多等突出特点。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曾昭璇先生在《岩石地形学》一书中,划分了高山花岗岩地形、热带花岗岩地形、干燥区花岗岩地形、石蛋地形和冲沟地形等五种类型(注:此处地形等同于地貌)。

有的学者按成因的主导因素将花岗岩山体划分为五类:湿润区中高山花岗岩水蚀型地貌、湿润区低山丘陵花岗岩侵蚀-堆积型地貌、干旱区花岗岩风蚀型地貌、高寒区花岗岩冰雪剥蚀型地貌、海岸区花岗岩海蚀地貌(卢云亭,2007)。在这一方案中,三清山属于湿润区中高山花岗岩水蚀型地貌类型。

有的学者从旅游服务的角度提出了花岗岩旅游地貌的分类方案,共11 类:(高山)尖峰花岗岩地貌,(高山)断壁悬崖花岗岩地貌,(低山)圆丘(巨丘)花岗岩地貌,石蛋花岗岩地貌,(低丘)花岗岩石柱群地貌,(低山)塔峰花岗岩地貌,崩塌叠石花岗岩地貌,海蚀崖、柱、穴花岗岩地貌,风蚀蜂窝花岗岩地貌,犬齿状岭脊花岗岩地貌,圆顶峰长岭脊花岗岩地貌(陈安泽,2007)。在这一方案中,三清山属于(高山)尖峰花岗岩地貌类型。

有的学者从风化剥蚀作用的角度把花岗岩地貌分为四大类:化学风化壳类、化学风化壳剥露类、化学风化+抬升下切类、物理风化剥蚀类;又进一步分成八个亚类:侵蚀丘陵沟谷型、露突岩型、中小露突岩型、中小凹地型、残留石蛋-独立巨峰型、抬升下切巨峰型、寒冻剥蚀型、风化-风蚀型(崔之久等,2007)。崔之久先生把三清山划入化学风化+抬升下切类。

《Granite Landscapes of the World》(Migon,2006)提出了与世界花岗岩景观可对应的8种主要地貌成因类型的分类方案,包括节理谷、多重凹陷、平原和低山、平原、多重凹陷、陡坡、切割高原,各种类型之间相互演化,见图1.1。Migon认为,有些花岗岩地形可以兼有不同地貌成因类型的因素,因此虽然不能将三清山完全对应于某种地形,但三清山山体形态确实代表了“陡坡”(all-slopes)地形,同时还具有“切割高原”和“节理谷”地形的特点。

根据Twidale(1982)和Campbell(1997)的划分方案,将花岗岩地貌划分为大型地貌和小型地貌:①大型地貌可划分为四类:巨石(boulder)、岛山(inselberg)、尖顶山(all-slopes topography)、花岗岩平原(granite plains)。巨石有核岩、碎砾、摇摆石和坡栖漂砾四个亚类;岛山包括残山、基岩残丘、城堡岛山三个亚类;尖顶山含四周倾斜山、峰林两个亚类;花岗岩平原含掩埋和剥露平原、刻蚀平原、山前侵蚀平原、准平原、阶梯状平原等五个亚类。②小型地貌可划分为四类:缓倾斜地貌(gentle slopes)、陡倾斜地貌(steep slopes)、洞穴和蜂窝穴(caves and tafoni)、碎裂石(cracked blocks)。缓倾斜地貌含岩盆、蘑菇石、岩环、浅沟四个亚类,陡倾斜地貌分喇叭型倾斜、底部侵蚀倾斜、浪蚀台地、崖麓凹陷、山麓角、槽沟六个亚类,洞穴和蜂窝穴分为洞穴和蜂窝穴两个亚类,碎裂岩包含分裂岩、片状岩、多边型碎裂岩、位移块四个亚类。

图1.1 花岗岩景观演化路线图

(据Migon,2006)

还有学者建议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通过对比研究建立花岗岩景观系列中的标准型式(杨明桂等,2009;尹国胜等,2007),类似地层学标准剖面的金钉子。

花岗岩地貌的发育机制是花岗岩地貌的研究重点。地貌的经典定义是“地貌系地球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基于此形成了气候地貌学和构造地貌学两大分支,很多教科书也是沿这个思路编写的(杨景春等,2005;张根寿,2005;高抒等,2006)。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中忽视了地貌的物质组成——岩石应有的地位。曾昭璇(1960)认为“地貌是岩性、动力相互作用的发育阶段表现”。综上所述,花岗岩地貌主要受构造、岩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与其他类型的岩石地貌成因控制因素并无太大差异,花岗岩地貌发育的三大控制因素也得到多数地貌学者的认同(Campbell,1997;尹国胜,2007;浦庆余,2007;魏罕蓉等,2007;董传万等,2007)。到具体的地貌景观区,只不过是再加上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然花岗岩是形成花岗岩地貌的基础,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花岗岩(类)的研究进展。这也是花岗岩地质地貌相互交叉的具体体现。

花岗岩类一直是地质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对其认识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Chappell &White(1974)按物质来源,将花岗岩划分为I型和S型,中国学者徐克勤则把花岗岩划分为陆壳改造型、同熔型和幔源型三种类型,揭开了花岗岩源岩研究的序幕;

第二阶段是Pitcher(1979,1983,1997)把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相结合,提出了A型花岗岩的划分,花岗岩的研究深入到岩体形成构造环境的探讨阶段;

第三阶段是美国大陆动力学计划(NSF,1993)提出花岗岩实际上是大陆生长过程的产物,是壳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国学者也认为壳-幔相互作用,特别是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系统相互作用对花岗岩的成因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洪大卫,1994,2000;莫宣学,2002;王德滋等,1999;王涛,2000;邓晋福等,1996;吴福元,1997;肖庆辉等,2002),从而开启了从软流圈地幔物质向地壳输送的新视角研究花岗岩形成与大陆生长关系的新阶段。

中国学者通过大量的工作,基本查清了我国花岗岩类的时序和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第一,时代上,花岗质岩浆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呈多幕式旋回侵入,以中生代为最高潮。前寒武纪出露的花岗岩面积占11%,古生代占37%,中生代占40%,新生代占12%(张德全,2002)。每个花岗岩带都由多个时代的花岗岩组成。如南岭花岗岩带,从元古宙开始活动,历经古生代、中生代的三叠纪,到侏罗纪、白垩纪达到高潮。北方的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花岗岩带,从元古宙开始活动,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达到高潮,至白垩纪还有微弱岩浆活动。甚至在这一个大型的岩基内也出现多旋回演化的特点,万洋山—诸广山花岗岩基就是一个多时代复式岩体(洪大卫,2007)。

第二,空间上,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类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面积达86×104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9%。以秦岭-昆仑山以北,主要出露太古宙至晚古生代的花岗岩;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和西南三江地区主要发育中生代的花岗岩;西藏和滇西地区发育有新生代花岗岩;以贺兰山—龙门山一线为界,东、西部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具有明显差异。西部的花岗岩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受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控制,发育于刚性地块之间的结合带。东部以面状分布为主,受伸展构造控制,发育于板内构造环境(洪大卫,2007)。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5 省区的出露面积最大,前两者花岗岩面积占全国的30%~40%,后三者占10%~20%(崔之久,2007)。所谓“世界的花岗岩看中国,中国的花岗岩看东部”。

第三,岩性上,中国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分从太古宙到新生代由偏基性向偏酸性、偏碱性的方向演化。根据对750个较大面积花岗岩体6080 件样品768 件组合样的加权统计,SiO2、K2O含量有增高的趋势,Al2O3、MgO、CaO、TFeO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史长义等,2007),同地壳在垂向上由硅镁质逐渐向硅铝质转化的趋势一致(程裕淇,1994),这可能代表了地壳物质组成的演化规律。

第四,从与构造环境关系的角度看,不同的构造环境常常有不同花岗岩类的组合。有的花岗岩是同板块俯冲碰撞作用有关,有的花岗岩是形成于碰撞之后的板内环境,相应地,花岗岩类的组合也不同。如南岭中生代花岗岩是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华北地台的中生代花岗岩是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组合,喜马拉雅带是白云母花岗岩—电气石花岗岩组合,冈底斯带是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岩石组合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性质也有显著差异(史长义等,2007)。同时,由于同一地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往往出现不同类型花岗岩的重叠、交错和转换的现象。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白垩纪时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形成闽浙沿海一带的I型花岗岩。之后构造环境从挤压转化为拉张环境,形成A型花岗岩,两种花岗岩在空间上紧密共生在一起(洪大卫等,2007)。

赣东北地区的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里回顾一下赣东北地区地质和三清山地貌的研究历史。

1939年,老一辈地质学家刘辉泗在玉山县—贵溪市一带开展1∶25万地质调查工作,首次在本区建立了地层系统,并对岩浆岩、火山岩作了初步研究。自1954年以来,地质、冶金、建材系统所属地质队以及科研、院校等单位对本区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

1954—1959年,地矿部中南地质局409队对德兴铜厂、朱砂红等地进了踏勘和勘探,发现并探明了德兴超大型斑岩铜矿。

1975—1978年,江西省地质局组织了德兴铜矿大会战,新增铜储量350×104t,并对斑岩铜矿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研究,1983年,朱训等出版了《德兴铜矿》专著。

1959—1980年,北京地质学院、浙江区测队、江西省区测队开展了上饶市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基本建立了测区的地层层序、岩浆岩活动顺序和区域构造格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

1976—1981年,江西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开展了上饶市幅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初步查明工作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状况。

1983—1988年,赣东北地质大队开展了紫湖口幅、玉山县幅、古城幅1∶5万地质矿产调查,对三清山花岗岩侵位机制、形成时代进行研究。

1993年,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年,三清山管理委员会邀请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3年1月—2004年3月,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再次修编,为三清山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00—2002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了上饶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根据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将三清山花岗岩划归为怀玉山构造岩浆小区,建立了岩石谱系单位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三清山的地质科学研究程度。

1985年7月—1986年8月,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三清山开展了专项旅游地质调查。

1999—2003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进行江西省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期间,对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貌进行了概略调查和评价。

2002—2004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的学者与三清山管委会合作完成了《三清山志》的编篡,系统研究了跨越1921个年度,从西晋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至2004年上半年有关三清山的历史资料。重点突出了旅游资源、自然地理及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

2005—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组织不同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聘请了国内外地质科学顾问,对三清山自然遗产进行研究,侧重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并开展了三清山自然遗产科学价值的国际对比研究,著名生态学家林英(1986)曾指出,江西是东亚-北美植物区系中中国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发源中心,是这些植物在中国的核心分布区。

2005—200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对三清山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的概念。

应该说三清山所在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很高,成果也很多(陈思本等,1986;邓国辉等,2005;李献华等,1994,李献华,2000;陆松年,1998;马长信,1991;王一先等,1999;邢凤鸣等,1992;徐备,1990;徐备等,1989,1992;赵建新等,1995;赵崇贺等,1997;曾勇等,2002;周国庆,1991),归纳起来,最重要的成果有三个:德兴铜矿的发现;赣东北深大断裂带规模、延伸和成因的研究;赣东北中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可以看出,对赣东北的研究多集中在该地区前寒武纪的古造山带及其构造格架、古老变质岩及其年代学、元古宙蛇绿岩混杂岩带及其地质意义。赣东北与成矿作用相关的花岗岩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朱训,1983;杨明桂等,2004;金章东等,2007;芮宗瑶等,1984;王强等,2007;袁忠信,1988)。但对三清山景区花岗岩进行的科学定量研究不多,相关文献也多为三清山地学旅游资源的介绍或花岗岩景观的描述(刘细元等,2005,2006;杨明桂等,2007)。三清山是花岗岩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馆,记录了地球中生代以来地壳的演化历史,在成山成景机理上,传统上都解释为内动力使地壳不断隆升,外动力沿节理裂隙不断风化剥蚀塑造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微型景观。但与作为物质基础的花岗岩本身有何关系?在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作为一个被公认科学认识的前提下,中国东部众多花岗岩山体的形成与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有何关系?是形成于挤压环境还是拉张环境?三清山山体隆升与剥蚀过程的有哪些特点?与处于同一造山带,具有相同岩石类型和地貌类型的黄山相比,三清山是否具有相同的隆升和剥蚀过程?

陈安泽先生曾指出:花岗岩专家不研究花岗岩地貌,而地貌学家则对花岗岩岩石学知之甚少,对花岗岩地貌与地质的关系也无法解释,这种把地质地貌分成两张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地貌学家要懂得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领域,地质公园的研究者也应明白地质公园只是研究的载体,研究的内容可以是岩石学、地貌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构造学,等等。花岗岩地貌是研究地质演化过程的重要证据(陈安泽,2007),因为地貌包含着过去地质历史时期里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有助于了解地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为预测未来变化的方向和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李琼,2008)。前苏联地貌学家马尔科夫(1948)就研究了地貌过程中的岩浆运动。在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论文专辑(《地质论评》,第53卷,增刊)中就有洪大卫、肖庆辉、张招崇、罗照华等岩石学家发表的论文,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有助于地貌和岩石工作者的讨论交流。但总体而言,花岗岩地貌在研究地质演化历史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专著将研究三清山的岩石地球化学,三清山山体隆升剥蚀的低温年代学约束,三清山的地貌特征和成因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林军

(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福州350003)

摘要:海岸侵蚀、淤积是改造沿海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在当前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总体情况下,海岸侵蚀将成为全球性海岸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海湾淤积影响着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和时空对比分析等监测手段来揭示地质环境的这种深刻变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是未来环境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变迁概况的基础上,对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有关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海岸变迁;海岸侵蚀;海湾淤积;环境地质;福建南部

1 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总体呈NE—SW方向展布,岸线曲折蜿蜒,总长度约1327.5km(包括岛屿岸线347.8km),其中,人工堤岸线长450.0km,约占海岸总长度的33.9%。本区地质构造复杂,NNE与NE向的主干断裂控制着海岸的展布方位,NW向的张性断裂与前者复合部位,海湾、港澳发育。滨海陆地地貌以圆缓低丘、红土台地和河口平原为主。海岸呈现岬角与海湾相间,低丘与平原交错等特点。海岸带基岩有侏罗—白垩系火山岩类、燕山期花岗岩类、上三叠—侏罗系变质岩类和上第三系玄武岩类,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河口和港湾地带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比较发育。根据构成海岸岩性的成因、形态和抗侵蚀能力,本区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3大类型。

1.1 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主要分布在惠安崇武、晋江围头、龙海流会、漳浦六鳌和古雷、诏安宫口等半岛区域。在这些区段由于海岸直接遭受海水动力的强烈冲蚀和岸流的磨蚀作用,海蚀现象发育,几乎没有海滩堆积。基岩海岸按风化程度及抗蚀强度,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岩质(新鲜基岩)海岸和风化壳海岸。

1.2 砂质海岸

砂质海岸多形成于滨海低丘或基岩岬角之间开阔的海湾内侧,如惠安大港、晋江深沪湾和围头湾、龙海港尾湾和隆教湾、漳浦浮头湾和将军湾,东山乌礁湾、诏安大埕湾等地,沿岸沙堤、沙坝、沙嘴,海成阶地和平原地貌发育,岸线较为平直。

1.3 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主要分布于宽阔海湾顶部,以及河流入海区域,按其物质来源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港湾型和河口型。

(1)港湾型:主要分布于湄洲湾、厦门港、漳浦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地。这些港湾的共同特点是:陆域由低丘或台地环绕,湾口常有岛屿屏障,往往湾中有湾,呈半封闭状态;因此,波浪作用微弱,岸坡低缓,滩涂开阔。其物质主要来源于周围基岩风化壳,经暂时性地表水流搬运或沿岸海流、潮流、波浪等搬运、沉积。根据野外调查,福建南部港湾型淤泥质海岸,目前仍处于充填、淤涨状态。

(2)河口型:主要分布于晋江口和九龙江口等较大河流湾口两岸,常形成宽阔的河口淤积平原。这些平原系断陷盆地在溺谷河口长期河、海等外动力交互作用下,逐渐回填发育而成,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目前多数处于淤涨之中。

在港湾、河口的滩涂湿地,往往有零星、片状的红树林分布,目前保护较好的主要见于东山湾内、漳江口竹塔和九龙江口草埔头。红树林具有促进滩地淤积和防风固岸,以及净化海水的功能;建议加强对现有红树林海岸的管理和保护,在某些侵蚀岸段可进行人工种植,以改善海岸带的地质生态环境。

2 全新世以来海岸变迁概况

2.1 全新世早期(12000~8000a,B.P.)

气候开始转暖,随着全球性第四纪末次冰川的消融,海平面大幅度持续上升。距今12000~9500a,沿海再次遭受海侵,平均海面高程约-11.0m(黄海高程,下同),海岸线比现在略偏东,距今8000a左右,海平面又出现小幅波动。

2.2 全新世中期(8000~2500a,B.P.)

气候继续向暖,海平面高位震荡。距今约7500年是全新世最大的海侵,海面高程可达5.0~10.0m,海水沿江入侵内陆,岸线位于现海岸线以西数千米至数十千米;距今约6000年,由于新构造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使全部岸段海水退出,平均低海面高程约-5.0m。随后,大约5400~3100年,海平面又开始上升,高海面高程约4.0m,稳定时间较长,海陆交接地带发育泥炭层及贝壳堤,古海岸线比现在略偏西;此后又发生小范围海退。

2.3 全新世晚期(2500a,B.P.以来)

这是近代河床演变及滩涂发育时期,区域海平面基本稳定,但局部也存在升降问题,最后一次海退大约发生在距今1400~700年间。可见,全新世虽是一次海进,但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存在多次海平面波动和岸线变迁的过程(表1,图1)。史志记载及测试资料表明,本区沿海大部分平原是近千年形成的。泉州平原是明朝(1368年)以后逐渐堆积而成的;龙海平原,根据沙头农场表层14C测年分析,距今约600年。晋江深沪湾(1987年)、漳浦前湖湾(1999年)、东山马銮湾(2001年)、石狮沙湖湾(2005年)等地,相继在潮间带发现原始古森林遗迹,说明近期海面有上升趋势,由于各岸段所处地质环境不同,内、外动力作用差异及人为因素影响等,现海岸线仍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之中。

表1 福建南部沿海全新世古海面标志物及14C测年一览表

续表

图1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全新世古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6]

3 海岸变迁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3.1 海平面变化

海岸变迁是海平面和陆地升降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各国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由于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和工业上大量使用氯氟烃等,导致大气臭氧层破坏,引起全球气候暖化,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呈上升趋势。根掘国家海洋局发布的资料,以及我国数十个海洋观测站和验潮站长期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沿岸海域的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海水温度逐渐升高,海平面在过去的百年中平均上升了14.4cm,我国东南沿海平均上升了11.5cm,相当于年平均上升速率1.15mm/a,预测福建沿海上升速率可达2.0~4.64mm/a。其中,厦门30年间上升了10.54cm,平均上升速率3.40mm/a。

3.2 陆域地壳变化

本区陆域地壳形变的背景,主要受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影响,在NWW向地应力场的作用下,NE向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南段的NW盘呈下降态势,SE盘则呈上升态势;故地壳形变总体特征呈现由内陆向沿海,并且由北向南掀斜。由于断裂的活动性,在NW向断陷洼地区,在掀斜状态之中仍然存在局部相对下降的地段,如漳浦、东山湾附近。根据地震部门观测,地壳形变幅值(间隔8.55年),北部惠安、晋江为+30~+20mm,上升速率3.51~1.71mm/a;向南漳州、厦门为+25~+20mm,上升速率2.92~1.71mm/a;而到漳浦、东山为-10~-30mm,下降速率1.17~3.51mm/a。关于东山湾一带呈明显下降趋势的佐证还有:东山岛南部陈城镇有一明万历年间刻在基岩上的石碑,现已被海积砂掩埋;城关西埔20世纪60年代筑起的防潮海堤,早已报废;据澳角村渔民反映,原高潮线以上的民房,现在大潮可以淹到1.0m左右的高度;东山县渔民在兄弟屿海域不断打捞到砖块、瓦片,以及鹿、熊等大型脊椎动物骨骼;东山县“沉东京”的传说,在县志上有记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居住在该地区的古人,也感受到了海岸变迁与沧海桑田的变化。

3.3 海岸线变迁

本区海平面上升势态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表现。宏观上,对于地壳形变呈上升趋势的地段,因地壳上升速度与海平面上升速度基本相等,故呈相对静止状态,海平面上升对该区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地壳形变呈下降趋势的地段,因地壳下降速度与海平面上升速度基本相等,二者叠加造成海平面上升速度增加一倍,即可达4.0~10.0mm/a,使海岸线发生显著变化,构成对沿岸地区的严重威胁。微观上,由于海岸陆域升降、海平面变化,以及海洋和河口动力作用往往是交织进行的,工作区从北到南沿海各段的海岸线进退变迁也是各有差异的。现通过实测地形图(1959~1981年)和遥感手段(1986~2000年),以黄海高程零米线的变化为依据,将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变迁类型划分为蚀退海岸、淤涨海岸和稳定(平衡)海岸三种类型。

(1)蚀退海岸:开阔海域的岛屿、半岛或岬角,与波浪垂直的岸段,海湾内迎风浪一侧等,均可直接遭受风浪、潮汐的强烈侵蚀作用。关于海岸蚀退率的大小,除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强度有关外,还受到组成海岸岩性的控制。岩质海岸抗蚀力较强,蚀退速度缓慢,短期内不易觉察其变化,其形态多为陡崖峭壁或水下岩滩,主要分布岛屿、半岛的东北部和南部,如崇武半岛大砟、镇海—流会角、东山岛澳角等地;强风化—剧风化的风化壳海岸抗蚀力相对较差,其形态常呈陡或直立状的海蚀土崖,由于受海浪营力的强烈侵蚀不断被夷平,常形成堆积沙滩或沙岸,如南安石井桥头、深沪圭庵寮等处。

因人工围垦或采砂等工程活动,造成物源中断或补给不足的砂质海岸,蚀退现象亦比较突出。如围头湾东石塔头一带,砂质岸滩原属于微涨或基本稳定;但自1956年以后,由于沿岸小湾河口建闸、围垦,加之人为大量挖沙,导致入海泥沙中断,物源补给不足,海岸强烈蚀退。近20年来,海岸蚀退20.0~80.0m,高潮滩面蚀低0.50~1.0m,沿岸沙堤冲蚀殆尽,已建石堤等护岸工程也屡遭破坏。区内代表性蚀退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参见表2。

表2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蚀退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统计表

全区蚀退海岸累计约445.0km,占岸线总长度的33.52%,主要分布于强风化-剧风化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

(2)淤涨海岸:主要分布泉州湾、安海港、同安湾、厦门港、旧镇湾、东山湾、诏安湾和宫口港。港湾型淤涨岸,主要分布于半岛两侧及岛屿西南侧,这类海湾虽无河流携带大量泥砂入湾,但由于近期海面上升,来潮快,退潮慢等水动力条件控制,使岸流及波浪带来的泥沙因水动力减弱而产生堆积,尤其是腹大口小及岸坡平缓的海湾更有利于淤积,那些物质来源丰富的海湾将逐步成陆,零米线向湾口及浅海扩展。河口型淤涨岸,由于泥砂来源丰富,水动力较弱,滩面宽阔平缓,组成物质较细,具有十分有利的沉积环境,零米线淤涨速率可达10.0~100.0m/a,积高率5.0~30.0cm/a。

此外,围海造田,堵湾截流,修堤建闸等海岸工程活动,客观上阻碍了海流的畅通,减少了纳潮量,促使港湾加速淤积。如泉州湾洛阳江口段,从1972年开始,相继在洛阳桥建闸,随着“五一”围垦、城东围垦和白沙围垦等工程相继实施,使该区的纳潮面积相应减少了1:3以上,致使水道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潮滩不断淤高,航道严重淤塞。从1969~2000年,后渚港零米线两侧向航道推进总和达780.0m,平均约25.16m/a。区内淤涨海岸零米线向外推移变化情况,祥见表3。

全区淤涨海岸累计约560.0km,占岸线总长度的42.18%。其中,自然淤涨状态的岸线长360.0km,因海岸工程促进淤涨的岸段长约200.0km,占淤涨海岸总长度的35.71%。

(3)稳定(平衡)海岸:系指长期以来,海岸冲淤动态变化基本平衡;或原为蚀退海岸,现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后,岸线基本趋于稳定。基岩稳定海岸,一般分布在地形比较隐蔽的港湾内;砂质稳定海岸,主要分布在与波浪作用方向平行或近于平行的开敞岸滩。如深沪湾南部,砂质海岸尽管季节变化明显,局部有冲淤现象;但岸外水深流急,物质来源比较有限,常年冲刷、淤积动态基本平衡,岸滩保持稳定。

本区稳定海岸累计约322.5km,占岸线总长度的24.29%。其中,自然冲淤平衡岸段长72.5km;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冲淤平衡岸段长约250.0km。

表3 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淤涨海岸零米线变化速率统计表

4 海岸变迁环境地质问题

4.1 海岸蚀退危及沿岸居民与基础设施的安全

在当前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总体情况下,海岸侵蚀将成为全球性海岸带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随着海水入侵、海岸冲刷、侵蚀后退,往往破坏沿岸公路、堤防、缆线等基础设施,威胁港口、码头等岸边工程的安全,加剧港口淤积,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1)福建沿海每年都有强台风登陆,海啸、风浪、潮汐等外动力作用,强烈侵蚀着厦门大学一带海岸,有数百米海岸公路遭受毁坏;钟宅至同安海底缆线也曾被冲断;英厝至鳌冠红土台地,因长期遭受海岸侵蚀、土崖发育,不断引发海岸崩塌、滑坡,水土强度流失,大量泥沙入海,进一步加剧了厦门港的淤积问题。

(2)海岸侵蚀还常常毁坏海堤、防风林带等护岸工程,造成海水倒灌、吞没大片良田,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风沙活动,恶化滨海地质生态环境,并严重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厦门岛东岸曾厝安-港仔埔,有250m海堤全部毁坏,与白石炮台之间的护岸工程也遭到严重破坏,还有青礁1000m海堤也遭到同样破坏,堤内几十公顷良田,千余户居民及10多家工厂,面临着海水倒灌、浸没的危险。

(3)有的虽然没有明显的海岸蚀退现象,但由于海滩不断被侵蚀降低,从而引发岸坡变形、位移、失稳,影响港口、码头等工程的稳定与安全。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化,沿海岸边工程建设还将继续增加,海岸侵蚀将成为危害岸边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当前防护海岸侵蚀最有效的途径是海滩喂养,并辅以导堤促淤和外防波堤掩护等工程措施。当然,这些措施仍需视海岸地质环境特点而定,也可采用海滩人工砂补给法等。

4.2 海湾淤积影响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泉州、漳州均属滨海港口工贸城市,特别是泉州历史悠久,区域经济的兴衰发展与海岸变迁关系密切。

(1)泉州港在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曾经是世界性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15000多艘大海舶,外港包括洛阳江口之后诸港、大盈溪口之安平港和泉州湾口的獭窟岛港等,通航日本、朝鲜、南亚、西亚及东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朝皇帝忽必烈之命,护送科克清公主远嫁波斯,就是从泉州港起航的;1974年在后诸港出土的宋代木构远洋船(现保存于泉州古船陈列馆),就是泉州港辉煌历史的见证。然而,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从北宋到明朝建立了380余年的泉州市舶司因港口淤塞而迁往福州,泉州也从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变为“历史文化名城”。关于泉州港的衰退,不少论者都从社会因素着眼,但港口的严重淤积、海岸线的不断外推,仍是铁一般的事实。漳州月港(海澄)兴起在明朝中叶,主要是替代正在衰落中的泉州港。这里曾经商贾云集,洋船停泊,市镇繁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就在这里集结军队,整编东征,一举收复了台湾。但好景不长,随着海湾淤积、航道淤浅,“五口通商口岸”厦门港的开通,漳州月港也衰落了。

(2)港口选址应以岸线稳定,港内航道水深、淤少、避风、浪小等为原则。从海岸变迁角度看,崇武半岛岸段、石狮祥芝、晋江深沪、金门东北岸及大小金门海峡、漳浦六鳌、下寨、东山港等岸线比较稳定,具备建港条件。然而,有些岸段就目前状况看,似乎可以建港;但从海岸变迁发展趋势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是不适宜的。例如,九龙江口厦门海沧-钱屿段,北心滩岸线淤涨速率达121.0m/a,海门岛东侧淤涨速率也达105.0m/a,积高率为21.0cm/a,若照此速度发展30~40年后,黄海高程零米线可能到达钱屿。随着零米线向前推进,海湾滩底逐渐淤高,水深变浅,对建港十分不利。

4.3 滩涂淤涨给水产养殖业带来新的问题

通常认为滩涂淤涨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但本区滩涂积高率大于海平面上升率,故海岸滩涂面积仍在不断扩展,水动力条件也在不断减缓。发展水产养殖除需要考虑滩涂面积的发展趋势外,还必须考虑滩涂地质环境的污染问题。

(1)由于河口、海湾滩涂的不断淤涨,每年都有新的沉积物覆盖在老的沉积物之上,致使底栖生物和浮游微生物的地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有的生物难以继续适应并繁衍生存,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如厦门同安湾,由于河口建闸,湾内丙州、东坑大面积围垦等因素,导致落潮流速大减,泥质沉积物快速回淤,滩地与水道积高率2.0~5.0cm/a,淤泥层积厚达10~100cm,使得原来栖生于此的珍稀鱼类-厦门文昌鱼(由无脊椎向有脊椎动物过度的典型标本),因生态环境破坏,数量锐减,面临绝迹的危险,被迫迁移到厦门黄厝沙质海域。

(2)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废”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负荷加重,河流或海流带来的污染物质,往往在河口、海湾顶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地方富集,致使滩涂淤涨区域水中缺氧或有害物质元素含量剧增;这样,将会改变原生滩涂的地质生态环境,使水中生物难以继续生存或产生恶性循坏,继而不适宜于水产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不得不面临,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5 结束语

(1)福建南部岸线长1327.5km,海岸划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三大类型。其中,基岩海岸又分为岩质海岸和风化壳海岸;淤泥质海岸分为港湾型和河口型。滨海红树林具有促淤、防风、固岸和净化海水的功能;建议加强管理与保护,在某些侵蚀岸段可进行人工种植,以改善海岸带的生态地质环境。

(2)全新世虽是一次海进,但存在多次海平面波动和岸线变迁的过程。史志记载及测试资料表明,本区沿海大部分平原是近千年形成的。晋江深沪湾(1987年)、漳浦前湖湾(1999年)、东山马銮湾(2001年)、石狮沙湖湾(2005年)等地,相继在潮间带发现原始古森林遗迹,说明近期海面仍有上升趋势,由于各岸段所处地质环境不同,现海岸线仍处在发展演变过程之中。

(3)海岸变迁是海平面与陆地升降的综合反映。全区蚀退海岸累计445.0km,占岸线总长33.52%,主要分布强风化-剧风化基岩海岸与砂质海岸;淤涨海岸累计560.0km,占岸线总长42.18%,主要分布河口、港湾淤泥质海岸;稳定(平衡)海岸累计322.5km,占岸线总长24.29%。其中,自然淤涨海岸360.0km,工程促淤海岸200.0km,占淤涨海岸35.71%;自然冲淤平衡岸段72.5km,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后,冲淤基本平衡岸段250.0km。

(4)海岸侵蚀往往破坏沿岸公路、堤防、缆线等基础设施,威胁港口、码头等岸边工程的稳定与安全,加剧港口淤积,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当前防护海岸侵蚀最有效的途径是海滩喂养,并辅以导堤促淤和外防波堤掩护等工程措施,亦可采用海滩人工砂补给法等。

(5)厦门、泉州、漳州等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海岸变迁关系密切。港口选址应以岸线稳定,港内航道水深、淤少、避风、浪小等为原则。从海岸变迁角度看,崇武半岛岸段、石狮祥芝、晋江深沪、金门东北岸及大小金门海峡、漳浦六鳌、下寨、东山港等岸线比较稳定,具备建港条件。

(6)本区滩涂积高率大于海平面上升率,故海岸滩涂面积仍在不断扩展,水动力条件也在不断减缓。发展水产养殖除需要考虑滩涂面积的发展趋势外,还必须考虑滩涂地质环境的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再团等.台湾海峡西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台湾海峡及其两岸地质地震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2]陈承惠等.闽南沿海全新世地质年代学研究.台湾海峡,1982(2)

[3]广州地理研究所.闽南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初步研究.1987

[4]郑晓云.闽南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三所,1995

[5]郭允谋,李庆年.福建湄洲湾的演变.热带海洋,1987,6(6)

[6]陈峰.古雷半岛海滩岩的形成及闽南沿海海平面变化.中国海平面变化.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7]陈伟光.华南沿海14C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华南地震,1982,4(4)

[8]王绍鸿,杨建明,曾从盛等.中国东南沿海五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福建省地学论文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6

[9]蔡丽珠.厦门员当港ZK3702钻孔第四纪微体古生物群及海侵初探.福建地质,1988,7(3)

[10]潘国轩,林敦宇等.福建省海岸带地质地貌(陆地)综合调查报告.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86

The Environment Geology Problem of Coast Line Changes in South Fujian

Lin Jun

( Fuji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Fuzhou 350003)

Abstract: Under the global sea-level rising condition, coast erosion is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 and gulf accumination influence on sustainous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city. Therefore coast erosion and gulf accumination are considered as the major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improment of coas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characteristics of modem coast geography and coast line change since the Holocene ,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oast line changes in South Fujian have been studied.

Key words: The coast changes; The coast erodes; The gulf accumulations; Environment geology; South Fujian coust areas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要求

2015年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将于中国台北召开2014-10-10 来源:7楼网 点击:43 次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会议,15-19日地质考察)二、地点:中国台湾台北三、研讨会目的: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中国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联合大陆和海内外地学单位,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四、大会研讨专题(待学术委员会讨论以后最后确定)(1) 地层古生物与气候变迁(2) 大地构造及亚洲地体构造带演化(3) 东亚及其它地区造山带多学科研究(4) 地球化学(5) 地球物理及地震(6)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能源(7) 地质灾害与防灾(8) 矿物岩石与矿床(9) 大陆及海洋钻探(10) 新期构造与第四纪地质(11) 海洋油气勘察(12) 地质生物学五、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国立台湾博物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国立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资源所、中央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香港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CESTA)、(美国)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六、研讨会组织:主席团:李罗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 (主席)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朱立新(中国地质学会) (副主席)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席)罗清华(国家实验研究院) (副主席)刘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邓属予(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副主席)胡兴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辛在勤(中央气象局)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延祥(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邓茂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黄庭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总干事: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邓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毛河光(Geophysical Lab)陈正宏(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吴大铭(SUNY, Binghamton)江博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李太枫(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刘绍臣(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寳贯(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和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周美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香港地质学会)筹备委员会: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吴逸民(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颜宏元(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冯夏红(IPACES, Dartmouth College)张素菁(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陈于高(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马国凤(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戴昌凤(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米泓生(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饶瑞钧(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石瑞铨(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刘莹三(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陈明德(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林慧玲(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吴乐群(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清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晓东(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刘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洪阳(IPACES, Univ. of Oklahoma)尹安(UCLA)张有学(Univ. of Michigan)Wendy Mao (Stanford Univ.)联系人:赵里(台湾)电话:(886)2-27839910 ext.320 传真:(886)2-27839871e-mail: 周义明(北美)电话:(1) 传真:(1)e-mail: 郝梓国(北京)电话:(86)10-68999023 传真:(86)10-68995305e-mail: 张素菁(香港)电话:(852)28578577 e-mail: 七、征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缴交摘要时请附上电子档案(Microsoft WORD 格式)。八、发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选择口头发表或是板报展出(板报规格宽90cm*长180cm),中英文皆可。九、大会论文专辑:所有大会论文摘要将汇集成大会论文专刊,并将与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讨出版会议专辑。十、会后地质旅行:地质考察路线有如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大台北地区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质公园及北部沿岸地质地貌考察。路线二:太鲁阁,一天行程。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路线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鲁阁-池上-台北,三天两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路线四:台北-南投-垦丁-池上-海岸山脉-太鲁阁-台北,五天四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垦丁有大量第四纪平台;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海岸山脉」更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触带,是全世界研究弧陆碰撞学者们最感兴趣的地区;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十一、注册费:暂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币9000元),学生与博士后减半。含大会手册、论文集,会议期间之茶点、餐饮,开、闭幕晚宴及会议期间交通。最终注册费、地质考察费用及随行人员费用将在第二号通知公布。十二、住宿:筹备委员会将在第二号通知中详细说明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之住宿资料。十三、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参会意愿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十四、重要时程:收到所有回执 2014年10月31日前寄发第二号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大陆学者来台申请书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论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饭店预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野外考察报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注册缴费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寄发第三号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页面为A4一页,上下边界2.54cm,左右边界3.17cm,内容包含题目、作者单位及内文;中英文皆可】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题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号中文楷体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刘忠光(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正宏(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作者单位左右对齐,固定行高18 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史丹佛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特别联合台湾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界同仁,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于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三地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内文第1行缩排0.85cm,左右对齐,固定行高24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回执姓名:单位:随行人员数目:参加地质考察人数及路线(见大会第一号通知):联络地址:E-mail:注:大会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会议,15-19日为地质考察)。大会地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地貌形态、基础地质与构造、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土壤地质环境、旅游地质、地质灾害等。可根据不同地区突出各自的重点,但自然条件变化剧烈、人为活动频繁、重要经济发展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应作为重点调查内容。

9.4.1 地貌调查内容与要求

地貌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既表现为自然环境的特征,又是控制和影响生态环境地质单元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之一。地貌调查内容与要求基本上与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范》的相关部分一致。

9.4.1.1 划分地貌类型

1∶25万精度的生态地质调查首先从宏观上划分地貌类型,可分为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6种地貌类型,见表9.1。

表9.1 地貌形态分类参考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风化-动力地貌、干旱地貌、岩溶地貌、海岸地貌、湖泊地貌、火山地貌。

9.4.1.2 地貌调查的要求

查明山川形态与走势,地形坡度、高差、切割起伏,地表汇水面积、分水岭位置和阶地发育特征。

调查地貌的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地貌单元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及其分布规律、特征。

调查地貌与地质构造、岩性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关系。

调查地貌单元对土壤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等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调查地貌形态、变化特征,各种地形要素与植物生长、性质类型、生态构成及其分布的关系。

调查地貌单元在垂直带上受小气候的影响而造成的土壤、植物的分带性。

9.4.1.3 不同地貌类型的调查要求(见表9.2)

表9.2 地质地貌调查主要任务要求

9.4.2 基础地质调查内容与要求

基础地质调查基本上与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001—91《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的相关要求一致。基础地质是生态环境地质的基础,但由于开展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区域都已开展过同等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精度的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的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矿产等内容的调查应以资料开发为主。

9.4.2.1 岩石地层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划分出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四大岩类的分布范围。查明沉积岩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重点查明对地质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近代或现代沉积的岩层结构、物质组成、矿物成分、对土壤层的影响等;查明火山岩的时代、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查明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对土壤层地球化学的影响、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火山岩风化物的厚度及其岩性特征;查明侵入岩的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岩石地球化学、形成温压条件或深度、风化物的厚度及其岩性特征;查明变质岩岩石类型,各类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成,地球化学特征,风化物的厚度、岩性及其对土壤地球化学的影响。

9.4.2.2 地质构造

查明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构造形迹的分布、形态、规模和结构面的产状、力学性质、形成时代、序次、级别及其组合关系。查明大地构造对地貌单元、岩石地层分布和生态地质单元的宏观控制作用。对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时期和类型,查明引起地质灾害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其构造部位。对活动性断裂应查明其延伸、规模、性质、产状及运动学特征,为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灾害的规律和环境工程评价提供依据。调查历史上破坏性地震所引起的地震效应,如建筑物变形破坏、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开裂、断层运动、河流堵塞及改道等。

9.4.2.3 矿产与能源调查内容与要求

矿产与能源调查应通过资料开发加以研究。收集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论述矿产能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论述矿产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9.4.2.4 第四纪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

查明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范围。查明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的关系,根据物质成分、成因类型及其所处的地貌部位,建立第四纪沉积物的相对层序。查明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构造、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通过第四纪地质的古地理研究,调查海岸、湖泊的变迁。第四纪地质及风化壳是土壤和生物生长的直接载体,是地质体与生物界、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质内容,因此它是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野外调查的重点观测内容。

9.4.3 水资源调查

可分为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两部分。

9.4.3.1 地下水资源调查

地下水资源调查基本上与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范》的相关要求一致,可按平原区、丘陵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的不同要求开展。

平原区:查明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各含水层的水理性质、水力联系及水化学变化规律,局部和区域性隔水层的分布、埋深和厚度变化规律,咸水体空间分布范围及咸水体与淡水体的接触关系,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地下水系统。

丘陵区:查明不同地层岩性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变化规律;划分含水层(组、带)和地下水类型;查明各类构造对地下水埋藏、运移与富集的控制程度,区域储水构造、断裂带和裂隙密集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详细调查风化带的蓄水条件,层间水的埋藏条件与补给来源,岩体岩脉在围岩接触带的储水条件;中新生代红层广泛分布区应着重调查岩溶层的分布与富水性,地下水在垂向上水化学分带、咸淡水界面及其水化学异常,注意是否有盐卤水分布;注意山区河谷平原及山间盆地内第四系潜水、承压水的调查,查明主要含水层(组)的分布、水量、水质、埋藏条件及动态变化;基本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

岩溶地区:裸露岩溶地区要查明地下河的分布和其他各种岩溶水点的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圈定地下河补给和分水岭的位置,选择有代表性的岩溶水点进行连通试验,确定岩溶水在各通道之间与地表水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补给关系;覆盖型地区要查明主地下通道的位置及埋藏情况或岩溶发育带,圈定出富水地段,对水质水量作出评价,还应了解覆盖层中含水层与下伏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水力联系及岩溶地下水的承压状态;埋藏型地区应查明各岩溶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及水量水质,分析补给与排泄的方式和范围,圈定隐伏储水构造。

滨海地区:查明咸淡水的分界面和淡水含水层或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埋藏、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水质水量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查明地下水、河水、海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和补给排泄关系;在岛屿和海岸带地区应调查研究海水入侵范围、潮汐对地下水的影响和地下淡水富集带。

9.4.3.2 地表水资源调查

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收集主要河流、水库、湖泊的资源量,水位、水量、水质的动态变化,河流的输沙量和河流、水库、湖泊的灌溉能力等方面的资料。调查河流、水库、湖泊水位与地下潜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关系。调查地表水体的污染状况、污染源来源。

9.4.4 工程、环境地质调查

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可参照GB/T14158—93《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规范》的相关要求,调查30m 深度范围内各地层岩土体的分布和不同地层岩性的岩土工程物理力学性能,评价其稳定性。查明软弱土层或夹层,如淤泥、淤泥质土、炭质土、易液化饱和砂土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调查岩溶区的岩层及夹层的厚度、风化程度、岩溶发育情况、构造破碎程度及其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调查水动力或矿山开采引起的岩溶塌陷、地裂、岩崩等地质灾害。调查地震活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对地壳稳定性的影响。

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自然条件下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土壤盐渍化、海岸动力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等的分布、发育程度、发生机理,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调查地方病的发生及分布范围,对天然不良水质区进行划分。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的降落漏斗的形成发展和地面沉降进行调查。对水位下降造成的海水入侵开展调查,查明海水入侵的范围、强度和发展趋势。

9.4.5 土壤地质环境调查

土壤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基本上与《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第一稿)相关要求一致,调查土壤的土类(土类、亚类)和成土母岩的基本岩性、地层、地貌单元,调查、分析土壤的结构类型和分布规律,查明热带地区特征土壤(砖红壤、燥红壤)的区域性、地带性分布,调查土壤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背景值和物理、化学特征。

9.4.5.1 土壤分类

参照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即以反映成土条件的母质、地形、水热等因素影响为基础提出的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六级分类系统,以亚类为最小分类级别作为调查依据。

9.4.5.2 土壤调查

调查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比例,其影响土壤的可耕性、保留性、供给性和通透性。调查土壤的结构(剖面形态特征),即土壤剖面A层、B层、C层、D层的形成特征。土壤质地、土壤剖面的描述可参照有关的农业土壤技术规范。调查土壤的养分状况。

9.4.5.3 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调查

通过地球化学填图,查明区域土壤环境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分布及与母岩的关系,营养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及丰缺情况,有害元素(或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调查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与地球化学背景的关系。

9.4.5.4 评价土壤环境地质质量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地球化学背景、微量元素、污染元素的分布情况,制定土壤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土壤质量评价。

9.4.5.5 土地资源调查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查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构、面积、分布、耕地肥力、生产力、利用情况、人均量、水利状况。查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并对土地资源进行适宜性相关评价。

9.4.6 生态环境调查

调查区域内植被的类型、分布规律、面积、覆盖率、生长状况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调查植被类型的分布与构造地貌、地形的关系,植被与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土壤类型的关系,植被生长、退化、衰亡与水环境演化的关系,重点查明其与地下水水位埋深、矿化度、水化学类型的关系。调查丘陵区植被生长、分布与地层岩石类型、岩性、成分及岩石风化程度的关系。调查植物资源的种类、生产力与开发利用情况,重点调查干旱地区、湖泊地区、海湾区生物类型的分布与主要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9.4.7 重点地质灾害问题调查

9.4.7.1 岩溶地区地面塌陷调查

主要调查岩溶塌陷现象及类型,如塌陷点、塌陷群和塌陷的可溶岩类型、岩性结构分类、伴生现象等。

调查形成岩溶塌陷的环境地质条件,主要有碳酸盐岩的岩溶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第四系隐伏岩溶区(第四系覆盖的岩溶区和非可溶岩覆盖的埋藏型岩溶区,埋深500m以内),水文地质特征及岩溶现象等。

调查岩溶塌陷的区域分布规律、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如岩溶发育强、中、弱区域差异性,自然与人类活动诱发影响,岩溶塌陷的单体形态与群体组合,岩溶塌陷的强度、规模、时空动态等。

9.4.7.2 平原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调查

调查区域内抽取地下液态矿体(如水、石油等)的层位、地质结构、变形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诱发因素,地面沉降和裂缝的发育分布特征、影响规模、灾害程度、沉降动态、发展演化等。

调查城市(及矿区)地下水超量开采产生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潜水为主)的规模(面积)和程度(沉降中心最大累计降深),统计降深与地面沉降、地裂缝伴生的相关关系,研究确定控制地面沉降的允许降深,划分并圈定不同程度的沉降带。

9.4.7.3 水土流失调查

结合第四系地质、地貌调查和遥感图像的应用,着重调查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的不同侵蚀类型(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成因及其侵蚀强度的分布面积、位置与相应的侵蚀模数,调查研究区域历史演变、水分肥分流失量、泥沙去向,推算调查区的年均侵蚀总量,评价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

不同侵蚀类型及成因调查如下。

水力侵蚀调查:包括面蚀与沟蚀。面蚀调查包括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沟蚀调查包括沟头前进、沟底下切与沟岸扩张3个方面。应分别了解其年均侵蚀数量。

重力侵蚀调查:主要在沟壑内,应包括崩塌、滑塌、泄流等主要形态及其与水力侵蚀相伴产生的泥石流。调查中应分别了解崩滑数量和在沟中被冲走的数量、影响的土地面积。在有大型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方,应另作专项调查。

风力侵蚀:包括风力将原地的土壤或沙粒刮走和把外地的土壤(或沙粒)吹来埋压土地两个方面。调查中应了解土壤或沙粒刮走和运来的数量。在风沙区应调查沙丘的移动情况。

各类土壤侵蚀形态,分别调查其侵蚀模数,并根据水利部颁发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分别划定其侵蚀强度。

水土流失成因调查: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调查。了解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主要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中、小流域为单元,全面系统地调查流域内近年来(可从1980年开始)由开矿、修路、陡坡开荒、滥牧、滥伐等人类活动破坏的地貌和植被、新增的水土流失量;结合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各流域在大量人为活动破坏以前和以后洪水泥沙的变化情况,加以验证。

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和影响程度。

调查研究成土母质类型(或岩石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和程度。

9.4.7.4 荒漠化(沙漠化、岩漠化)调查

充分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查明荒漠化(沙漠化、岩漠化)的区域历史演变、面积与分布,沙漠化侵蚀类型、侵蚀量(流沙覆盖率)和侵蚀原因,评价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开展生态脆弱地区“地下水生态水位”调查。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人为开采地下水活动、生态平衡保护与地下水的密切关系等因素,采用“地下水生态水位”来衡量和评价荒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调查荒漠化程度。根据区域生物生产量指标的调查,进行荒漠化分级,分析评价其演变趋势。

沙漠化问题一般判别标志如下。

(1)沙漠化土地特点:一般沙漠化土地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沙皆俱。半固定沙丘是介于固定与流动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土壤表面开始活化,尚未稳定,尚处于可逆变化阶段。

(2)沙漠化的植物标记:以沙生植物为主、覆盖度较低为标记。

(3)风沙化土地形成条件:①土壤条件,一般为干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化学风化程度较低的沙质土和沙壤土。②植被条件,植被低矮稀疏,地面裸露,沙面活化。

(4)风吹沙粒运动形式:一般小于0.05mm粒径的细土粒在空中作悬移运动;0.05~0.5mm粒径的土粒以跃移形式移动;0.5~2.0mm粒径的土粒以蠕移形式移动。

9.4.7.5 土壤盐渍化调查

结合农田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包气带土壤水文地球化学背景与土壤地质调查,调查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的区域历史演变、面积与分布,盐渍化的程度、原因及其对农业、工程基础设施的影响。内容要求:①查明盐渍土的分布范围、形成条件、含盐类型、含盐度、溶蚀洞穴发育程度和空间分布状况及植物分布生长状况。②查明大气降水的积聚、径流、排泄、洪水淹没范围、冲蚀情况,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质、水位及其变化与盐渍化的关系。③查明有害毛细水上升高度值与盐渍化的关系。对粉土、黏性土宜采用塑限含水量法确定,对沙土宜采用最大分子含水量法确定。④主要跟踪查明土壤可溶性盐如NaCl、Na2 SO4 的含量及聚集规律,pH 值的变化与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土壤的含盐量,对比判断盐渍化程度。经验公式如下:

△W=3.88W0.546/(1+△)3.846

式中:△W—土壤表层含盐量,以%计;W—地下水矿化度,g/L;△—地下水(夏灌前)埋深,m。

一般要求在旱季(春季)土壤反盐严重时期进行盐渍化调查。

原生盐渍(岩)土的判别应符合下列要求:岩土中含有石膏、芒硝、岩盐(硫酸盐或氯化物)等易溶盐,其含量大于0.5%。

土壤次生盐渍化一般判断:①研究表明,地下水位或埋深是衡量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主要指标。判别盐渍化发生区域和盐渍化程度的依据主要是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状况。盐碱化程度与潜水埋深分级见表9.3。②一般而言,地下水埋深小于lm 为重度盐渍化区,埋深1~2m 为中度盐渍化区,埋深2~3m 为轻度盐渍化可能发生的区域,再结合土壤状况划分潜在的盐渍化区域。

表9.3 盐碱土地区潜水埋深分级表

9.4.7.6 海洋动力滨海岸地质灾害调查

重点进行海水入侵、滨海岸侵蚀、港口淤积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

结合滨海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滨海岸平原海水入侵区及入侵前锋带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土壤变化情况及农作物生长情况。调查和统计海水入侵引起的荒滩面积、农作物减产成数、机民井废弃及直接经济损失。利用控制性井孔进行地下水环境动态监测和定期的地下水环境同位素采样测试,掌握海水入侵范围、程度和速度并研究其影响及其控制因素。

调查滨海岸(港口、河流入海口)的地质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查清侵蚀塌岸、港口淤积和河流淤积的成因、主导因素、影响范围和程度,收集有关历史资料,研究分析滨海岸的地质环境演化规律,对滨海岸区域稳定性进行评价。

9.4.7.7 矿山地质灾害调查

在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物(化)探手段及环境同位素化学分析、示踪等方法,对矿热害、矿坑突水问题做深入调查。

(1)矿山地热害调查:①对热害发生的矿井(田)各开采水平的岩温、地下水温、矿区相关水文地质井孔的水温进行系统性测量及岩样、水样采集测试。②圈定区域地温场、水化学场,研究分析热害类型、规模、影响程度及与热储的关系。③适度进行矿区地热资源勘查,查清地热环境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出热害治理及地热资源利用的意见。

(2)矿坑突水地质调查:①查清矿山现开采、拟开采水平,工作面处于地下含水(层)系统的位置及其受顶、底板水威胁的空间位置和距离。②调查矿区的构造断裂的展布、产状、性质、规模,分析判断断裂的导水或阻水性。③在矿区含水层富水性分区的基础上,划分矿坑突水易发区带;初步计算预报矿坑突水量大小,分析评价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9.4.7.8 地下水污染环境地质调查

(1)水质受污染的一般指标调查:①物理方面的污染指标——浊度、色度、总固体、悬浮物、电导率、放射性等。②化学方面的污染指标— —pH值、砷、氰、酚等化合物,汞、镉等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③生物方面的污染指标——大肠菌数、蛋白质、尿素等有机化合物,磷酸盐、生化需氧量(BO D)、化学需氧量(CO D)、灼烧减重等。④生理方面的污染指标——味、臭、外观等。

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调查主要有: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溶解氧、pH 值、细菌数、有毒和有害物质等。

(2)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①在收集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资料和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基础上,查明地下水污染成分、污染指标及其污染程度;②以城镇为重点,查清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源分布、污染物及年均排污量;③查明地下水受污染的规模和污染晕状态,并按污染程度进行污染类型分区;④查明水源地周围的潜水、承压水的污染状况。

查清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可能接受污染的含水层“天窗”、导水通道及其他污染途径。

9.4.7.9 土壤污染环境地质调查

当土壤环境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当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量超过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时,即为土壤环境污染。应在土壤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土壤环境的污染物类型、污染途径、污染物质积累及其在土壤本身的自净作用和农作物吸收后土壤中污染组分的存在量与状态。

(1)土壤环境污染物类型调查:①无机污染物调查种类主要有重金属(汞、镉、铅、铬、铜、锌、镍)、类金属(砷、硒等)、放射性元素(铯137、锶90等)、氟、酸、碱、盐等。其中尤以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危害最为严重。②有机污染物调查种类主要有:人工合成的有机农药、酸类物质、氰化物、石油、稠环芳烃、洗涤剂及有害微生物、高浓度耗氧有机物等。其中尤以有机氯农药、有机汞制剂、稠环芳烃等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有机物在土壤环境中易累积,造成污染危害。

(2)污染物输入途径调查:①污染灌溉。对污水和灌溉后的土壤进行取样对比,了解土壤中污染元素的含量、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对农作物的影响。②农药、化肥的使用。取样分析了解土壤中农药化肥的残留量及其对土壤的影响。③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农田及垃圾污染农田,了解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

淀积层(B层)污染物质积累调查。

土壤环境的自净作用调查。

深入研究各种环境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解、残留等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寻经济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影响因子是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GEOSCIENCE FRONTIERS》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2010年10月开始出版。主编莫宣学院士,美国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学的Gregory A. Davis教授担任特约副主编。

《GEOSCIENCE FRONTIERS》瞄准国际地学领域学科前沿,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探索地学前缘发展态势,为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和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是一份重要的地学领域学术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不是一个杂志名字,而是一系列的杂志总称,和 NPG 里面的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和 Nature Review Journals 一个意思。

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的影响因子(因为Nature Research Journals是Nature Medicine, Nature Neuroscience等的总称,而不是一本杂志).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的影响因子。

扩展资料:

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

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重点征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应用课题论文。

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重点征集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灾害地质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找矿勘探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层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各期基本上开辟有“非主题来稿选登”栏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中心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格式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概括的总结。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的最终成果,编写实习报告是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地理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野外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地貌工作方法和地质地貌现象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程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内容真实、简明扼要。要求篇幅在8000~12000字之间,文字书写工整;插图包括交通位置图、信手剖面图、地质地貌现象素描图等,图件美观;还必须标明报告编写人、报告编写日期。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报告的内容可以以地质为主兼顾地貌内容,也可以仅以地貌或地质为主要内容。下面是以地质为主、兼顾地貌内容的野外实习报告为例,提出的基本要求。

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下述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任务、目的,实习的要求、时间、地点及路线安排,实习队伍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附交通位置图)等。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和矿产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土壤、生物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与岩石

1.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2.外力作用与沉积岩

叙述实习区主要的外力作用和出现的沉积岩,描述其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以及分布等。

3.岩浆作用与火山岩

叙述实习区主要的岩浆活动和火山岩,描述其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以及分布等。

4.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叙述实习区的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描述其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及分布等。

四、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首先简介全区总的构造特征,说明实习区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主要构造、构造运动的划分,构造的类型以及构造的展布格架、构造复杂程度的特点等。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描述构造运动;详细描述构造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规模以及性质、形成时期等特征。在叙述中附各种地质示意图、素描图、照片,使得实习报告图文并茂,报告简明扼要。

按照以下的要求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1)褶皱:褶皱名称(如中岳庙后沟褶皱),描述褶皱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组成褶皱的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2)断层:断层名称,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断层面的产状,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存在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还要阐述褶皱与断裂构造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五、地质发展简史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首先简要用大地构造学说描述实习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区内重要的构造事件对实习区地质发展的影响。然后,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分别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以及与古地理相关的知识,如海水如何进退、沉积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实习区在不同时期的古地理特点和发生、发展、演化过程。

六、地貌类型及地貌过程

根据实习区的各种地貌类型,以典型地貌剖面为骨架,描述实习区各种地貌的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阐述该区地貌组合特征和形成过程,简述外动力地质地貌现象: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质地貌现象等。在叙述中附上实习区地貌略图、实习区代表性地貌剖面图以及素描图。

七、矿产、环境、旅游地质、区域地貌条件评价

简述实习区内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各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简述实习区的“砂、石、土”等建筑材料的分布和资源概况,与生产建设、人民生活有关的环境地质、灾害地质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保护和预防的措施和建议。对已经开发的地质旅游资源,提出其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有开发远景的尚没有开发的地质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对地貌条件进行初步评价,评价实习区的地貌特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找出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并提出利用当地地貌条件推动区域经济的具体措施和发展方向。

八、结束语

总结野外实习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主要成果;掌握了哪些野外实习方法,哪些有待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结合课堂学习总结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对将来专业课学习的意义;提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9.7.1 实际材料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1)反映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为编制其他图件的基础图件,采集的内容有: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包括地质灾害)、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及各类样品采集。工作精度应达每100km 2有1~3个总调查点,其中丘陵—山区填图密度达每100km 2有2~3个总调查点,滨海平原—火山台地填图密度应达每100km 2有1~2个总调查点。

(2)实现数字化制图。

9.7.2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1)地貌形态(形态部位、形态类型、形态复合体、形态组合)、地貌特征(形态计量、物质组成、地貌动力、地貌成因、地貌年龄、地貌组合、构造地貌)和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及其界线。

(2)用简化和整饰后的1∶250000地理图作底图。根据航、卫片详细解译和野外实地测绘的成果,将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的界线分别圈出,并标注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名称的符号。具有相同的成因、相似的发育阶段、同一营力作用、相似的物质组分和地貌展布形态的地貌类型归同一地貌单元,对调查区地段定性分级划界,用实线和点画线表示,并注其符号和编号,编制图框外地貌单元说明、地貌剖面图和图例。

(3)第四纪地质;基岩区范围及其符号;第四纪地层、岩浆岩以符号表示;出露地表的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物质成分用综合性的岩性花纹表示;组成第四纪地层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用符号表示;第四纪地层界线及岩相界线以实线(虚线)和点线表示;控制第四纪地层层序、厚度、岩相的钻孔、槽、井及其编号;第四系等厚线,适当标注等厚线注记;新构造运动迹象(如褶皱、断裂及火山机构)、灾害地质及其符号;确定第四纪地质时代、地层对比的重要化石和有关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符号;重要的矿层(体)、温(冷)泉、矿泉及其符号;重要的测试样品采集地及符号。

(4)将第四纪地质的内容转绘在1∶250000地貌图上,编制图框外的岩石地层单位说明、地质剖面图和图例。

(5)实现数字化制图。

9.7.3 环境地质图的编制内容及方法

(1)用简化和整饰后的1∶100000地理图作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重要建设工程等。

(2)环境地质背景。由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岸形态等构成。

(3)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应采集的内容有:海岸、河口侵蚀、淤积和地基稳定、渗漏、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质恶化区、不良水质区等,以符号表示。

(4)环境地质区划。由分区界线、分区代号等图层构成。环境地质区划原则上分为二级,第一级分区以构造单元为依据;第二级分区以地形地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为依据。

(5)编制图框外的地质背景、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区划说明和环境地质剖面、图例。

(6)实现数字化编图。

9.7.4 土壤分区图编制的内容及方法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地质背景。反映土壤地质背景条件,把岩性地层归并为花岗岩、变质岩、砂页岩、火山岩、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在图层上以界线、代号区分表示。

(3)土壤。经过资料开发,把土壤类型分区(亚类),以普染色表示,土壤成因类型、时代以符号表示;土壤样品采集地及符号;土壤的污染程度以线、点及符号表示。

(4)编制图框外的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图例、土壤剖面等。

(5)实现数字化制图。

9.7.5 土壤地球化学图

主要包括养分、氧化物、微量元素及其有效态地球化学图,有益元素高背景综合分布图及低背景综合分布图,养分高背景综合分布图及低背景综合分布图,有害元素浓集综合分布图等。

(1)数据处理:地球化学参数的统计。土壤样品的地球化学参数,以测区的土壤性质为分类依据,将测区的土壤分为多个单元(单元数量与土壤类型相关),并在1∶25万土壤图上进行编码,与各元素数据一起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别求出全区及各土壤单元的平均值(X0)、对数标准离差(S)和变异系数(CV),并用组距0.1lg(10-6),其中汞(10-9),氧化物、氮、全氮、全钾、有机质用0.1lg(10-2)含量间隔绘制作直方图。

(2)图件编制:①始数据点位图(实际材料图):依照各原始采样点的GPS定点的XY坐标,用MAPGIS制图软件将各采样点的点位直接转换投影到1∶25万地形图上。②单元素、氧化物、有效态地球化学图:应用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信息系统GeoMDIS2000软件,用0.1lg(10-6),其中汞(10-9),氧化物、氮、全氮、全钾、有机质用0.1lg(10-2)含量间隔绘制等量线,并标出正负极值点,绘成1∶25万土壤的氧化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有效态的地球化学图。在地球化学图上色区来对其背景的高低进行表示,用全区的平均值和离差对全区的各含量<X 0 -2S蓝色(低值区),X0-2S-X0-0.5S浅蓝色(低背景区),X0 -0.5S-X0 +0.5S浅黄(背景区),X0+0.5S-X 0+2S淡红(高背景区),>X 0+2S深红(高值区)。③高背景、低背景综合分布图:在地球化学图的基础上,根据地球化学分类及土壤对植物益害元素的方法分别编制成氧化物、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及有效态的浓集分布图。以X 0+2S作为其高浓集的下限,将各类浓集范围的重叠部分圈出,并在线上加组合元素,绘成高背景综合分布图。以X 0-0.5S为其浓集的上限,将各范围的重叠部分圈出,并在线上加上组合元素、氧化物或有效态的名称绘成各类低背景综合分布图。

9.7.6 植被分布图的编制及方法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编图要采集的数据内容为: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和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用普染色表示,以示区别;森林分布范围及种类(天然林、人工林)用线、点符号表示,森林的覆盖率及构成用图示表示;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地用符号表示。

(3)编制图框外的植被类型图例说明。

(4)实现数字化制图。

9.7.7 生态环境地质分区图

生态环境地质分区图是调查成果的主要图件之一。图面反映了地貌、地质、植被、环境地质问题,根据主次因素进行分区。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生态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反映测区的地形地貌(构造地貌)、地层岩性(岩石划分为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火山岩;松散层可划分到地层岩组)、地震活动构造、水资源等。以符号及数据表示,圈定界线。

(3)环境地质问题。以符号反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海岸侵蚀淤积、林地退化、海水入侵、水质污染、土地污染、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形成区域者则绘出界线。

(4)生态环境地质分区。综合考虑地貌、地质、植被、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区划。按二级分级标准分区。第一级分区以构造地貌条件为依据,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山前剥蚀平原、河海相堆积平原,以代号及普染色表示。第二级分区以地质、植被为依据,同时考虑地质环境问题。命名原则为“地质名称+植被名称+地貌名称”,各级分区以代号表示。

(5)编制图框外的图例、分区说明表。说明表主要内容为分区(区、亚区)名称、代号、位置、面积、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9.7.8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是调查评价结果的图件,是本次调查的主图。在图面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分区,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依据。质量评价图不是各评价因子评价图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评价因子综合计算评价的结果。

(1)采用(五)分区图的1、2、3图层,表示地理、生态环境地质背景、环境地质问题条件。

(2)评价因子质量评价。选取对测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有明显影响的因子气候(降雨、蒸发量)、区域地质(地貌地形、地层岩性、构造、活动断裂、第四纪厚度等)、土壤(亚类)、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地质灾害(灾害密度、强度)等,在1∶250000地理底图上按5km×5km 的评价网格对各评价因子作出优、良、中、差4级评价,并按评价标准给予赋值1、3、5、7。

(3)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各评价因子对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贡献,给上述各评价因子确定权重。权重与赋值之积的总和就是评价网格的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所处的数值区间,对网格单元作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好、良、中、差的评价。

(4)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分区。根据好、良、中、差质量等级的评价单元所处的位置,同等级单元合并,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区。以代号、色斑表示。

(5)编制图框外的图例、质量分区说明表。说明表主要内容为分区名称、代号、位置、面积、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地貌期刊论文投稿方式

2021年十月份广东省博物馆有什么展览呢?《红楼梦》文化展、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端砚艺术展览等精彩展览等你来看。展览具体时间、地址、活动简介及票价见下文。

2021年10月广东省博物馆有什么展览?

时间:2021-09-29至2022-01-09

展览: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二

票价:免费不免票

通过126套古籍文本、58幅书法绘画、128件文物器具,全方位地为您展现封建末世的人物生活、社会百态,《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和广东的不解之缘······

探索《红楼梦》如何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带来了广泛的文化传播和丰富的艺术创作,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一座巍巍丰碑。

时间:2021-09-26至2022-02-16

展览: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票价:免费不免票

前人与今人在时间中轮回交替,也在时间中相遇对视,过往的场景、记忆,前人在下笔的瞬间已定格成永恒,而画卷上的心境、情绪,却慢慢地与展览前走过的你我重合。

金秋十月,广东省博物馆邀您一同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探索时节里的绘画,探究作品题材内容与寓意,探讨画家绘画手法与表达方式之异同,探寻艺术与文化习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时间:长期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票价:免费不免票

本展览尤具特色的是从序厅开始便以耳目一新的系列方形挂片作为装饰元素贯穿展览始终。这些挂片通过组合和光影效果,或成片、或成线、或成网,在展览序厅之初先从地面升向空中,似将天地相接,又似蓝色海洋一片,牢牢吸引住观众眼球,将观众引入一个充满自然元素的空间;进而挂片沿着展览前进的方向在展览上空时而翻腾,时而直行,引导观众不断向前行进;最后挂片铺展于展厅四楼与三楼之间的中空空间内,其上悬挂着海洋动物标本,各种海洋动物如同正在蓝色的海洋中游弋,其下坐落着巨大的恐龙化石标本,恐龙一族们好似正在蓝色的天空下悠哉游哉。整个展览根据相关内容分为相对独立的七个展馆,最后在环境保护问题的提出和各类环保纪念日的展示中结束整个展览。能使观众趣味盎然地了解广东的自然资源,轻松愉悦地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油然而生。

各专题展馆分别介绍如下:

一、《我们的家园——地质地貌馆》利用大型模拟景观、大型背景画和在显示屏上不断滚动展示的高清地貌图片,形象地展示出广东的丹霞山、湖光岩、西樵山、阳春、深圳大鹏半岛、封开、恩平等七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七星岩、鼎湖山、罗浮山、莲花山等景貌,并重点展现了广东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岩熔、海蚀遗迹、火山、花岗岩奇峰等地质地貌,使观众在“游览”广东名山秀水的同时,获知相关的地质地貌常识。

二、《我们的宝藏——矿产资源馆》实际与“地质地貌馆”同处一个空间,前者的展柜被巧妙地嵌入在模拟的大型山体之中,恰似埋藏于山体中之宝藏,与展览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相互呼应之妙趣。展览通过矿石标本、矿山图片、趣味模型、漫画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广东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用途,使观众对广东的矿产资源产生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矿产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石之精灵——宝石馆》是在形式上与新馆独特的建筑外形相呼应的展厅,真正体会到“盛满珍宝的宝盒”的意念,使观众在欣赏精美宝玉石的同时,了解相关矿物的知识。展览中以宝玉石原矿、琢型宝石、玉石雕件和相关文物对应展出的形式着重介绍了宝石、玉石、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及文房石等,同时突出介绍了广东在宝玉石生产、加工、贸易等方面的龙头地位。

四、《岭南本草——中草药馆》通过百余件腊叶标本、包埋标本、塑化标本等不同类型的标本,展示了作为全国中医药材主产区之一的广东所拥有的岭南道地药材和民间药材,使观众初步了解何首乌、巴戟、沉香、春砂仁、广陈皮、广佛手、广藿香、穿心莲和化州橘红等独具特色的“南药”,并通过广东医事、百草堂等场景使观众了解广东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广东中药老字号企业文化,反映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五、《陆生的动物居民们——陆生野生动物馆》中重点向观众介绍了地处热带、亚热带,具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广东所拥有的丰富而独具岭南特色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展览分为山地森林生态景观,灌丛、田间、草地景观和湿地景观三个大部分,每个部分采用大量的剥制和模制标本,与相应的生态环境相结合,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展览中还加入了多个知识窗、趣味园和互动问答等项目,在调动观众兴趣的同时传授各种小知识,并使观众更加意识到人类与野生动物朋友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海洋动物世界——海洋馆》利用新馆特有的大空间,营造出辽阔深邃的海洋环境,展示了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的广东所具有的丰富海洋动物资源。展览特别选取了几种大型海洋哺乳动物、30多种海洋硬骨鱼类和20多种海洋软骨鱼类、大量的海洋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等几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采用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漫画、图片和多媒体等多种展示形式,将观众带入一个生动的海洋动物世界,穿插其中的趣味园和知识窗等寓教于乐,使观众快乐收获知识。

七、《探寻消失的生命——古生物馆》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各地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化石和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古脊椎动物骨架标本为载体,结合复原图、科普漫画和多媒体等表现形式,详细讲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从无到有,从海洋到陆地的漫长演化与发展历程。向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古生物发生、进化和消亡的知识平台,呼唤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时间:长期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夹层画廊

票价:免费不免票

广东是端砚的故乡。端砚又称端溪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而得名,其色紫质润,素有紫石、紫云、紫英之美称,因赏用兼优,被誉为“四大名砚”(端砚、歙砚、红丝砚、澄泥砚)之首,又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文房四宝”,美誉众多,闻名遐迩。

广东省博物馆藏有端砚1000余方,时代上启唐宋,下至当世,为馆藏优势项目。在广东众多的传统工艺品种之中,端砚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类,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广东省博物馆新馆陈列中是不可不展的一项。

《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展示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展出馆藏端砚近200方,作为内容的延伸,展出其它品类材质的砚台、端石石材以及文房用具。展览围绕着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三个主题,深入浅出,叙述通俗,力求使观众对端砚及砚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兴趣。

时间:2010年5月18日至今长期有效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木雕展厅

票价:免费不免票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普宁、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孕育和萌芽于唐代以前,起步于唐宋,成熟于明代晚期,清代达到鼎盛阶段,抗战时期陷入衰退。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州木雕几经起伏,在传承与发扬中获得了新生,历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那美仑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无不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风尚习俗和人文精神,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

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派票及入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咨询电话:预约传真:讲解预约电话:(咨询时间:每天9:00-17:00;预约传真服务:24小时)

交通方式:可坐886、886A、293路公交到冼村路南站或40、407路公交到广州歌剧院西门站下;地铁可乘坐3号线到珠江新城站B1出口,或5号线猎德站D出口;APM线到大剧院站B出口。

另外,省博物馆4楼的自然科学博物馆里的恐龙馆和海洋馆都挺壮观的,如今已经重新修整开馆了~自然科学博物馆里还有各种矿石、宝石、动物植物标本等观看,也是很值得一看的哦。

2015年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将于中国台北召开2014-10-10 来源:7楼网 点击:43 次一、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13-14日会议,15-19日地质考察)二、地点:中国台湾台北三、研讨会目的: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中国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联合大陆和海内外地学单位,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四、大会研讨专题(待学术委员会讨论以后最后确定)(1) 地层古生物与气候变迁(2) 大地构造及亚洲地体构造带演化(3) 东亚及其它地区造山带多学科研究(4) 地球化学(5) 地球物理及地震(6)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能源(7) 地质灾害与防灾(8) 矿物岩石与矿床(9) 大陆及海洋钻探(10) 新期构造与第四纪地质(11) 海洋油气勘察(12) 地质生物学五、主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实验研究院、台湾地震研究中心、国立台湾博物馆、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国立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国立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国立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国立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资源所、中央气象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香港地质学会、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OCESTA)、(美国)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六、研讨会组织:主席团:李罗权(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孟宪来(中国地质学会) (主席)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 (主席)朱立新(中国地质学会) (副主席)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主席)罗清华(国家实验研究院) (副主席)刘忠光(Stanford Univ.) (副主席)邓属予(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副主席)胡兴台(中油公司) (副主席)辛在勤(中央气象局)张培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立飞(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朱延祥(中央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邓茂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黄庭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总干事: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邓大量(Univ. of Southern California)毛河光(Geophysical Lab)陈正宏(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吴大铭(SUNY, Binghamton)江博明(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李太枫(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刘绍臣(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寳贯(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和平(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周美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陈龙生(香港地质学会)筹备委员会:汪中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赵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吴逸民(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颜宏元(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詹瑜璋(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周义明(U. S. Geological Survey)冯夏红(IPACES, Dartmouth College)张素菁(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学术委员会: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主席)陈于高(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马国凤(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戴昌凤(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米泓生(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饶瑞钧(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石瑞铨(中正大学地震研究所)刘莹三(东华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陈明德(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林慧玲(中山大学海洋地质及化学研究所)吴乐群(中国文化大学地质学系)徐锡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陈晓非(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清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汝成(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晓东(Univ. of Illinois、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徐义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刘琳(香港中文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洪阳(IPACES, Univ. of Oklahoma)尹安(UCLA)张有学(Univ. of Michigan)Wendy Mao (Stanford Univ.)联系人:赵里(台湾)电话:(886)2-27839910 ext.320 传真:(886)2-27839871e-mail: 周义明(北美)电话:(1) 传真:(1)e-mail: 郝梓国(北京)电话:(86)10-68999023 传真:(86)10-68995305e-mail: 张素菁(香港)电话:(852)28578577 e-mail: 七、征文要求:摘要格式如附件,中英文皆可,缴交摘要时请附上电子档案(Microsoft WORD 格式)。八、发表方式:投稿者可以自行选择口头发表或是板报展出(板报规格宽90cm*长180cm),中英文皆可。九、大会论文专辑:所有大会论文摘要将汇集成大会论文专刊,并将与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及TA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 d Oceanic Sciences商讨出版会议专辑。十、会后地质旅行:地质考察路线有如下三条路线可供选择:路线一:大台北地区及北部海岸,一天行程。包括大屯火山野柳地质公园及北部沿岸地质地貌考察。路线二:太鲁阁,一天行程。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路线三:台北-南投-天祥-太鲁阁-池上-台北,三天两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路线四:台北-南投-垦丁-池上-海岸山脉-太鲁阁-台北,五天四夜行程。「车笼埔断层」是二十世纪末活动最剧烈和纪录最详细的地震活动带;垦丁有大量第四纪平台;东部纵谷的池上断层是台湾东部位移速率很快的活动断层;「海岸山脉」更是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接触带,是全世界研究弧陆碰撞学者们最感兴趣的地区;中部横贯公路上壮丽的「太鲁阁峡谷」出露的『大南澳片岩』代表了台湾地区的基盘岩层。十一、注册费:暂定美金300元(或新台币9000元),学生与博士后减半。含大会手册、论文集,会议期间之茶点、餐饮,开、闭幕晚宴及会议期间交通。最终注册费、地质考察费用及随行人员费用将在第二号通知公布。十二、住宿:筹备委员会将在第二号通知中详细说明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之住宿资料。十三、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参会意愿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十四、重要时程:收到所有回执 2014年10月31日前寄发第二号通知 2014年11月30日前大陆学者来台申请书收件截止 2014年12月31日前论文摘要投稿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饭店预定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野外考察报名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注册缴费截止 2015年 1月31日前寄发第三号通知 2015年 3月31日前附件:摘要格式【摘要页面为A4一页,上下边界2.54cm,左右边界3.17cm,内容包含题目、作者单位及内文;中英文皆可】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8th World Chinese Geological Congress【题目居中,固定行高18 pt,16号中文楷体粗体或Times New Roman粗体】刘忠光(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正宏(国立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锺孙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作者单位左右对齐,固定行高18 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在过去二十年中,海峡两岸举办过许多有关地质科学领域的研讨会。1995年3月在台北召开了海峡两岸地质学术研讨会,与会人数达四百余人,开启了两岸开放人员往来以后地球科学领域大规模之学术交流活动。其后自1999年8月起,陆续在北京、美国史丹佛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台湾龙潭科学园区、内蒙古赤峰市、以及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等分别举行了七次世界华人地质大会,使全世界地球科学领域的华人学者有了一个常规性的交流管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成立32年,有感于身为全球华人地质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特别联合台湾地质及地球物理学界同仁,诚挚的邀请全球华人地质学者踊跃参加2015年于台北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三地暨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让大家携手并进,共创华人地球科学的新纪元。【内文第1行缩排0.85cm,左右对齐,固定行高24pt;12号中文楷体或Times New Roman】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回执姓名:单位:随行人员数目:参加地质考察人数及路线(见大会第一号通知):联络地址:E-mail:注:大会日期:2015年5月13-19日(星期三至星期二,其中13-14日会议,15-19日为地质考察)。大会地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台湾。请于2014年10月31日前将回执寄至: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筹备委员会 收(11529)台湾台北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地球所或e-mail至: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

9.7.1 实际材料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1)反映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内容,为编制其他图件的基础图件,采集的内容有: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包括地质灾害)、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及各类样品采集。工作精度应达每100km 2有1~3个总调查点,其中丘陵—山区填图密度达每100km 2有2~3个总调查点,滨海平原—火山台地填图密度应达每100km 2有1~2个总调查点。

(2)实现数字化制图。

9.7.2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1)地貌形态(形态部位、形态类型、形态复合体、形态组合)、地貌特征(形态计量、物质组成、地貌动力、地貌成因、地貌年龄、地貌组合、构造地貌)和不同级别的地貌类型及其界线。

(2)用简化和整饰后的1∶250000地理图作底图。根据航、卫片详细解译和野外实地测绘的成果,将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的界线分别圈出,并标注不同成因形态地貌类型名称的符号。具有相同的成因、相似的发育阶段、同一营力作用、相似的物质组分和地貌展布形态的地貌类型归同一地貌单元,对调查区地段定性分级划界,用实线和点画线表示,并注其符号和编号,编制图框外地貌单元说明、地貌剖面图和图例。

(3)第四纪地质;基岩区范围及其符号;第四纪地层、岩浆岩以符号表示;出露地表的第四纪岩石地层单位的物质成分用综合性的岩性花纹表示;组成第四纪地层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用符号表示;第四纪地层界线及岩相界线以实线(虚线)和点线表示;控制第四纪地层层序、厚度、岩相的钻孔、槽、井及其编号;第四系等厚线,适当标注等厚线注记;新构造运动迹象(如褶皱、断裂及火山机构)、灾害地质及其符号;确定第四纪地质时代、地层对比的重要化石和有关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符号;重要的矿层(体)、温(冷)泉、矿泉及其符号;重要的测试样品采集地及符号。

(4)将第四纪地质的内容转绘在1∶250000地貌图上,编制图框外的岩石地层单位说明、地质剖面图和图例。

(5)实现数字化制图。

9.7.3 环境地质图的编制内容及方法

(1)用简化和整饰后的1∶100000地理图作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重要建设工程等。

(2)环境地质背景。由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海岸形态等构成。

(3)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应采集的内容有:海岸、河口侵蚀、淤积和地基稳定、渗漏、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质恶化区、不良水质区等,以符号表示。

(4)环境地质区划。由分区界线、分区代号等图层构成。环境地质区划原则上分为二级,第一级分区以构造单元为依据;第二级分区以地形地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为依据。

(5)编制图框外的地质背景、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区划说明和环境地质剖面、图例。

(6)实现数字化编图。

9.7.4 土壤分区图编制的内容及方法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地质背景。反映土壤地质背景条件,把岩性地层归并为花岗岩、变质岩、砂页岩、火山岩、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在图层上以界线、代号区分表示。

(3)土壤。经过资料开发,把土壤类型分区(亚类),以普染色表示,土壤成因类型、时代以符号表示;土壤样品采集地及符号;土壤的污染程度以线、点及符号表示。

(4)编制图框外的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图例、土壤剖面等。

(5)实现数字化制图。

9.7.5 土壤地球化学图

主要包括养分、氧化物、微量元素及其有效态地球化学图,有益元素高背景综合分布图及低背景综合分布图,养分高背景综合分布图及低背景综合分布图,有害元素浓集综合分布图等。

(1)数据处理:地球化学参数的统计。土壤样品的地球化学参数,以测区的土壤性质为分类依据,将测区的土壤分为多个单元(单元数量与土壤类型相关),并在1∶25万土壤图上进行编码,与各元素数据一起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别求出全区及各土壤单元的平均值(X0)、对数标准离差(S)和变异系数(CV),并用组距0.1lg(10-6),其中汞(10-9),氧化物、氮、全氮、全钾、有机质用0.1lg(10-2)含量间隔绘制作直方图。

(2)图件编制:①始数据点位图(实际材料图):依照各原始采样点的GPS定点的XY坐标,用MAPGIS制图软件将各采样点的点位直接转换投影到1∶25万地形图上。②单元素、氧化物、有效态地球化学图:应用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信息系统GeoMDIS2000软件,用0.1lg(10-6),其中汞(10-9),氧化物、氮、全氮、全钾、有机质用0.1lg(10-2)含量间隔绘制等量线,并标出正负极值点,绘成1∶25万土壤的氧化物、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有效态的地球化学图。在地球化学图上色区来对其背景的高低进行表示,用全区的平均值和离差对全区的各含量<X 0 -2S蓝色(低值区),X0-2S-X0-0.5S浅蓝色(低背景区),X0 -0.5S-X0 +0.5S浅黄(背景区),X0+0.5S-X 0+2S淡红(高背景区),>X 0+2S深红(高值区)。③高背景、低背景综合分布图:在地球化学图的基础上,根据地球化学分类及土壤对植物益害元素的方法分别编制成氧化物、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及有效态的浓集分布图。以X 0+2S作为其高浓集的下限,将各类浓集范围的重叠部分圈出,并在线上加组合元素,绘成高背景综合分布图。以X 0-0.5S为其浓集的上限,将各范围的重叠部分圈出,并在线上加上组合元素、氧化物或有效态的名称绘成各类低背景综合分布图。

9.7.6 植被分布图的编制及方法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编图要采集的数据内容为: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和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用普染色表示,以示区别;森林分布范围及种类(天然林、人工林)用线、点符号表示,森林的覆盖率及构成用图示表示;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地用符号表示。

(3)编制图框外的植被类型图例说明。

(4)实现数字化制图。

9.7.7 生态环境地质分区图

生态环境地质分区图是调查成果的主要图件之一。图面反映了地貌、地质、植被、环境地质问题,根据主次因素进行分区。

(1)地理背景。用1∶250000地理底图,保留地形高程、水系、交通、地名等。

(2)生态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反映测区的地形地貌(构造地貌)、地层岩性(岩石划分为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火山岩;松散层可划分到地层岩组)、地震活动构造、水资源等。以符号及数据表示,圈定界线。

(3)环境地质问题。以符号反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海岸侵蚀淤积、林地退化、海水入侵、水质污染、土地污染、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形成区域者则绘出界线。

(4)生态环境地质分区。综合考虑地貌、地质、植被、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区划。按二级分级标准分区。第一级分区以构造地貌条件为依据,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山前剥蚀平原、河海相堆积平原,以代号及普染色表示。第二级分区以地质、植被为依据,同时考虑地质环境问题。命名原则为“地质名称+植被名称+地貌名称”,各级分区以代号表示。

(5)编制图框外的图例、分区说明表。说明表主要内容为分区(区、亚区)名称、代号、位置、面积、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9.7.8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

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是调查评价结果的图件,是本次调查的主图。在图面上反映了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分区,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依据。质量评价图不是各评价因子评价图的简单叠加,而是各评价因子综合计算评价的结果。

(1)采用(五)分区图的1、2、3图层,表示地理、生态环境地质背景、环境地质问题条件。

(2)评价因子质量评价。选取对测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有明显影响的因子气候(降雨、蒸发量)、区域地质(地貌地形、地层岩性、构造、活动断裂、第四纪厚度等)、土壤(亚类)、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地质灾害(灾害密度、强度)等,在1∶250000地理底图上按5km×5km 的评价网格对各评价因子作出优、良、中、差4级评价,并按评价标准给予赋值1、3、5、7。

(3)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各评价因子对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贡献,给上述各评价因子确定权重。权重与赋值之积的总和就是评价网格的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所处的数值区间,对网格单元作出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好、良、中、差的评价。

(4)生态环境地质质量分区。根据好、良、中、差质量等级的评价单元所处的位置,同等级单元合并,划分出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区。以代号、色斑表示。

(5)编制图框外的图例、质量分区说明表。说明表主要内容为分区名称、代号、位置、面积、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