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李幸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中科院李幸论文发表

姓名: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身高:1.71米 国家或地区:中国 福建福州人 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个人信息: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短期任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数论》等。 其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为名。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2岁。[编辑本段]【他的婚姻】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如旋风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中外数学界。国内外评论说:“陈景润成了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上第一位数学圣人。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这真是缘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粘,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编辑本段]【名人轶事】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陈景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编辑本段]【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一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二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陈景润的小故事: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 叫到身边,讲说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陈景润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服槛楼的学生问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得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地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我认为不可以的,因为一个有钱的家庭是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一下子是超越不了的。

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因为只要你成绩非常的优秀,那么你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走红引发热议!我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可以不断吸收营养,有所成长,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和格局,提升人的情商和智商,而且改变你的社交圈,让人接触更多优秀的人,从而不断进步。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被热议,论文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奋斗历程,感动了无数网友。对很多寒门学子来说,读书几乎就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普遍的方式。

很多穷苦家庭出身的普通孩子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改变命运的。也有很多人觉得读书改变不了命运,实际上,看你怎么读,读什么。我们说的读书,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且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读书也不见得只有在学校才叫读书,活到老学到老,人一辈子都可以学习。学到的知识总是可以派上用场的,而且读书人的格局也不一样,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格局、情商、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另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读书人的圈子也会是读书人,接触的都是更优秀的人。人在一个环境中会受影响,如果身边都是非常优秀的人,肯定自身也会不断追求进步,不会不思进取。因此,我们之所以说读书改变命运,也和社交圈有关。

对于那些不读书的人来说,除非行万里路,通过实践和不断碰壁来获得经验和教育,在成功的路上探索,否则是很难成功的。不管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他们都不是一个死学习的过程,都是非常灵活的。综上所述,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而且是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

中科院李幸论文发表时间

1968年5月19日,星期天早上,袁隆平一赶到试验田,就发现眼前一片狼藉,简直惨不忍睹。昨天下午还好端端的试验田,七百棵试验稻一夜之间,被拔个精光,田里糟蹋得不像样,到处乱七八糟。一般庄稼被毁,还让人糟心不已,更别说这是一批相当珍贵的试验苗!它们是袁隆平3年前检查数万株稻穗,才发现的五六棵稀有雄性不孕植株。这种植株出现的概率仅0.13%,要培育杂交水稻,养活数亿中国人,后来的事实证明,它们正是突破口。看到眼前这一幕,袁隆平痛心至极。两年前,他在中科院学术刊物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水稻雄性不孕性植株对杂交育种的利用价值,可作为杂交优势育种材料。这一发现突破水稻自交传统的束缚,开创研究新领域,对水稻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40多年后,袁隆平回忆说,这篇文章救了他。因论文发表后,国家科委很重视,发函湖南科委、安江农校,要支持袁隆平的研究工作。为此,受到特别照顾的他,躲过了汹涌而来的第一波运动,当外边闹个没完,他可以专心自己心爱的杂交水稻试验。上边将该试验立项,专门拨给他600块钱科研经费,他从瓦窑买来近百个废弃陶盆,作为试验设备。学校分给他半亩上等好田,还要为他配助手,袁隆平挑选了成绩优秀的农校毕业生李必湖、尹华奇。如今,两位助手也像老师一样,早已成为国际杂家水稻领域的权威专家。为得到更多雄性不孕稻苗材料,袁隆平带着两个助手,用三年时间,一生二,二生三,点滴积累,才从最初珍贵的几株,育出700多棵珍贵实验苗。这年4月底,袁隆平和助手将这七百多棵秧苗,插在试验田,并做好几十个分类标记。下过两场雨,禾苗拔得飞快,一天一个样,长势喜人。每当看到这里,袁隆平和大家心里都甜滋滋的。可谁也没想到,这片田和实验苗,仿佛成了食肉动物的猎物,袁隆平刚看到一点希望,成了嫉妒对象,试验田禾苗被毁了。看着狼藉的试验田,向来平和坚强的袁隆平淌泪了,他在田里徘徊,久久不愿离去,只希望能找到幸存的植株,哪怕一棵都行,但什么都没有了。数年心血一夜全无,袁隆平感到天旋地转,当他跌跌撞撞走过一片泥潭,却发现潭中歪斜着几株试验苗,显然是从试验田扔到这儿的。袁隆平如获至宝,小心护着秧苗,带回了家。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材料还有,试验就有希望。两天后,他再次发现学校水井有几颗试验苗,顾不得水深,他跳下去就捞。但沉下水底还有几株,没办法,只能向学校求助。学校找人抽干井水,把苗捞上来,发现已经沤坏。在运动频发的年代,有多少人会注意到禾苗的主要性,试验田被毁找谁说理去?结果不但凶手毫无着落,而且传出谣言,说他的杂家水稻试验是科研经费,因为感到完不成试验,才自毁秧苗。接着经费取消了,袁隆平下放煤矿劳动了,科研组名存实亡了。可他不甘心,他也不会放弃!当他告诉助手自己要下去劳动时,两位胸怀良知的助手,焦急劝他向上面反映情况,争取继续试验。此时,袁隆平对自己亲自挑选的助手颇感欣慰,他当然知道下放只是权宜之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袁隆平的品质再一次让他化险为夷。试验停止,经费停发,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两位助手就给国家科委发电报写信反映情况,确切地说是求助。很快,上面派一位老专家来农校了解情况。两位年轻助手被认为是告状违反纪律的典型。运动年代,不要说助手,连派来的专家都根本没引起工作队重视。无人接待,进不了学校,两个助手就让远道而来的专家住在自己宿舍,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他们晚上打手电去稻田抓青蛙。第二天,又凑钱买了西瓜,于是一盘蛙一个瓜,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招待。助手为袁隆平老师受到的不公倾诉,也为从事水稻试验的环境鸣不平,三人边吃边谈,助手边谈边哭……老专家走后,省里派来工作组继续了解情况,助手再次实事求是反映,最后提出3个要求:(1)请袁老师回来继续试验;(2)水稻试验经费保障落实;(3)在半亩好田上扩大面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年轻助手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袁隆平也从煤矿调回农校继续主持试验……虽然此后数年,还有很多艰难时刻,但在袁隆平和大家共同不懈努力下,水稻雄性不孕材料试验终于有了希望。1975年,袁隆平攻克育种难关,雄性不孕杂家技术成功;两年后,他发表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更大的成功和表彰正在向他们招手。198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奖金100000元,刚刚实现温饱的他,留下5000元,剩余的都留给团队大家了。

克隆”是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断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断的“群体”。 2.在细胞水平,克隆实质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其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个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细胞集体即为一个细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动物体内,当有外源物(如细菌或病毒)侵入时,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特异的识别抗体。产生某一特定抗体的所有浆细胞都是由一个B细胞分裂而成,这样的一个浆细胞群体也是一个细胞克隆。细胞克隆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即不经过两性结合,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生物进化的层次越低,越有可能采取这种繁殖方式。 3.在个体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比如,两个同卵双胞胎即为一个克隆!因为他(她)们来自同一个卵细胞,所以遗传背景完全一样。按此定义,“多利”并不能说成是一个克隆!因为“多利”只是孤单的一个。只有当那些英国胚胎学家能将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细胞核移植到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去核卵细胞中,得到两个以上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多利”时才能用克隆这个词来描述。所以在那篇发表于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杂志上的轰动性论文中,作者并没有把“多利”说成是一个克隆。 另外,克隆也可以做动词用,意思是指获得以上所言DNA、细胞或个体群体的过程。 二、克隆技术 1.DNA克隆 现在进行DNA克隆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未按比例) 可见,这样得到的DNA可以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很多方面,包括对特异DNA的碱基顺序的分析和处理,以及生物技术工业中有价值蛋白质的大量生产等等。 2.生物个体的克隆 (1)植物个体的克隆 在20世纪50年代,植物学家用胡萝卜为模型材料,研究了分化的植物细胞中遗传物质是否丢失问题,他们惊奇地发现,从一个单一已经高度分化的胡萝卜细胞 可以发育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由此,他们认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从一棵胡萝卜中的两个以上的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胡萝卜群体的遗传背景完全一样,故为一个克隆。如此的植物的克隆过程是一个完全的无性繁殖过程! (2)动物个体的克隆 ① “多利”的诞生 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维尔莫特科学研究小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Dolly)诞生,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多莉”的产生与三只母羊有关。一只是怀孕三个月的芬兰多塞特母绵羊,两只是苏格兰黑面母绵羊。芬兰多塞特母绵羊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即提供了细胞核(称之为供体);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无细胞核的卵细胞;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羊胚胎的发育环境——子宫,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个克隆过程简述如下: 从芬兰多塞特母绵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营养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了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给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其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脉冲的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发生融合,最后形成了融合细胞,由于电脉冲还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一只小绵羊。出生的“多莉”小绵羊与多塞特母绵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后,另一组科学家报道了将小鼠卵丘细胞(围绕在卵母细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得到20多只发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为只有一只,还不够叫做克隆羊的话,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实的克隆鼠了。 ②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过程 在本实验中,卵丘细胞是经如下过程得到的:通过连续几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诱导成高产卵量状态。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收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的复合体。经透明质酸处理使卵丘细胞散开。选择直径为10-12微米的卵丘细胞用作细胞核供体(前期实验表明,若用直径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细胞的细胞核,经过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很少发育到8细胞期)。所选择的卵丘细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环境中,在3小时内进行细胞核移植(与此不同的是,在获得“多利”时用作细胞核供体的乳腺细胞先在培养液中传代了3-6次) 卵母细胞(一般处于减数分裂中期 II )通过与上面描述类似的方法,从不同种的雌鼠中收集。在显微镜下小心地用直径大约7微米的细管取出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尽量不取出细胞质。同样小心取出卵丘细胞的细胞核,也尽量去除所带的细胞质(通过使取出的细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复运动数次,以去除所带的少量的细胞质)。在细胞核被取出后5分钟之内,直接注射到已经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进行了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先放在一种特制的溶液中1-6小时,然后加入二价的锶离子(Sr2+)和细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细胞激活,后者抑制极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排除。再取出处理过的卵母细胞,放在没有锶和细胞分裂抑素B的特制的溶液中使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阶段的胚胎(从2细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别植入几天前与已经结扎雄鼠交配过的假孕母鼠的输卵管或子宫中发育。发育完全的胎儿鼠在大约19天后通过手术取出。 目前胚胎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有小鼠、兔、山羊、绵羊、猪、牛和猴子等。在中国,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动物都有,也能连续核移植克隆山羊,该技术比胚胎分割技术更进一步,将克隆出更多的动物。因胚胎分割次数越多,每份细胞越少,发育成的个体的能力越差。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只有一个,就是“多利”羊。 三、克隆技术的福音 1. 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 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克隆 ( 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是指复制与原件完全一样的副本的过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或者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克隆可以是自然克隆,例如由无性繁殖或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一样的个体(就像同卵双生一样)。但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克隆是指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产生的完全一样的复制。 克隆(clone)这个单词在英文中源于klōn,希腊语里"twig"的意思。在园艺学中,clon这个拼法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后来词尾加上e是为了表明发音的时候元音是长元音而非短元音。由于这个词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流行,后来克隆的拼法就演变成了clone。 在生物学上,克隆通常用在两个方面:克隆一个基因或是克隆一个物种。克隆一个基因是指从一个个体中获取一段基因(例如通过PCR的方法),然后将其插入另外一个个体(通常是通过载体),再加以研究或利用。克隆有时候是指成功地鉴定出某种表现型的基因。所以当某个生物学家说某某疾病的基因被成功地克隆了,就是说这个基因的位置和DNA序列被确定。而获得该基因的拷贝则可以认为是鉴定此基因的副产品。 克隆一个生物体意味着创造一个与原先的生物体具有完全一样的遗传信息的新生物体。在现代生物学背景下,这通常包括了体细胞核移植。在体细胞核移植中,卵母细胞核被除去,取而代之的是从被克隆生物体细胞中取出的细胞核,通常卵母细胞和它移入的细胞核均应来自同一物种。由于细胞核几乎含有生命的全部遗传信息,宿主卵母细胞将发育成为在遗传上与核供体相同的生物体。线粒体DNA这里虽然没有被移植,但相对来讲线粒体DNA还是很少的,通常可以忽略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克隆在园艺学上是指通过营养生殖产生的单一植株的后代。很多植物都是通过克隆这样的无性繁殖方式从单一植株获得大量的子代个体。

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同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克隆羊多利也是克隆的产物。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这当然是神话,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孙悟空能迅速的克隆自己。从理论上讲,猴子毛含全部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也就是可以克隆,但是事实上,我们的技术没有先进到这样的地步。 另外一种克隆方法是提取两个或多个人的基因细胞进行组合形成胚胎,出生后的克隆人将有提供基因的几个人的特征.就像游戏(终极刺客代号47)里面的克隆人47\17号一样,主角杀手47是一个克隆人.他的基因来源于五个人的组合在一起. 神奇的克隆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克隆”是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断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断的“群体”。2.在细胞水平,克隆实质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其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个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细胞集体即为一个细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动物体内,当有外源物(如细菌或病毒)侵入时,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特异的识别抗体。产生某一特定抗体的所有浆细胞都是由一个B细胞分裂而成,这样的一个浆细胞群体也是一个细胞克隆。细胞克隆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即不经过两性结合,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生物进化的层次越低,越有可能采取这种繁殖方式。3.在个体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比如,两个同卵双胞胎即为一个克隆!因为他(她)们来自同一个卵细胞,所以遗传背景完全一样。按此定义,“多利”并不能说成是一个克隆!因为“多利”只是孤单的一个。只有当那些英国胚胎学家能将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细胞核移植到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去核卵细胞中,得到两个以上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多利”时才能用克隆这个词来描述。所以在那篇发表于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杂志上的轰动性论文中,作者并没有把“多利”说成是一个克隆。另外,克隆也可以做动词用,意思是指获得以上所言DNA、细胞或个体群体的过程。

中科院李涛博士论文发表

因为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得了抑郁症无人能够诉说,所以就选择了自杀。

留美博士陈慧祥论文被顶级学术会议接收,毕业在即,却在会议召开前夕,自缢身亡。通过留下的遗书和大量聊天记录,陈慧祥指称,其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华裔导师李涛,通过关系发表他的论文,有严重学术问题,其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导师不愿撤回论文。这次事件中透露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一、佛罗里达大学已暂停李涛的工作,不得踏足校园,未经许可不得与本校任何学生、教职员工联系和交流。报道称,李涛目前仍能收到学校发给他的15.3万美元的年薪,其在大学的主页已经无法访问。本刊从陈慧祥生前一好友处也确认了这一消息。 美国计算机协会已发布公告,称2019年陈慧祥的投稿涉及严重违规,其中情节最严重者,禁止未来15年内在ACM的任何场所发表文章,或担任任何审查、编辑或项目委员会的职务。ACM并未公布这位情节最严重者的姓名,陈慧祥的一些朋友认为,这人指的应当正是李涛。

二、普通人很难确切体会两篇顶会的难度,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主要可投稿的只有包含ISCA在内的四大顶会,这些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在投稿中录用率只有10%到20%。李涛在2017年一次采访中还提到,这一领域的博士生如果有3篇顶会,就可以在美国找到名校教职了。显然,陈慧祥一开始就被设置了困难模式。他周围同年进入佛罗里达大学的博士生中,平均5年左右毕业,最快的4年半。2017年是陈慧祥入学的第五年,但当时他才刚刚发表第一篇第一作者论文,收录在一个名叫ISPASS的会议上,如果按照中国计算机协会的分类,这一会议属于C类,与顶会相距甚远。

三、在很多人看来,博士生和导师私人事务上的关联,是部分华人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特殊现象,这里的华人导师,指的正是如李涛这一代,早早走出国门,并最终在美国学术界站稳脚跟,获得了话语权的精英学者之一。根据李潇潇的观察,这一代华人导师通常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因为自己走过弯路,所以更加尊重学生,希望他们自由发展;而另一种则会将自己的上升之路复制到学生身上。

1905-1970)原名李湘舲,别名毓英、盛才。1905年9月4日生,湖南汝城县人,瑶族。1923年起,在郴县第七联合中学读书,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衡阳湖南政治讲习所学习后,被派到国民革命军左翼军总指挥部宣传大队当宣传员。不久以湖南省总工会工人运动指导员的身份,回汝城县开展工人运动,被选为汝城县总工会委员长兼工人纠察队队长。在大革命时期,曾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退出。同年9月于桂东参加秋收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一团营党代表。起义失败后,赴广州,先后在中共广东省、香港区委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到赣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国工农红军赣西独立团第二游击大队指导员、第一大队党代表,江西红军独立第三团一连党代表、团政治处宣传科科长。1930年春,任红六军第一纵队三支队政委、一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三纵队八支队政委。同年秋任红三军第一纵队(后改称红七师)政委,参加了吉安战役。1932年任红十三军第三十九师政委、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参与许多重要战役的组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兼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1952年任军委技术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9年起任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政委。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70年12月20日于广州逝世。(题像) [编辑本段]2.前中共辽宁省委书记 李涛(1913-2008) 满族。1913年7月生于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市于洪区秋家屯)。1922年至1936年先后就读于沈阳郎三家子村私塾、山海关田氏中学、沈阳兴权中学、北平东北中学和北平东北中山中学。在东北中山中学求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1935年冬,李涛同志作为北平东北中山中学学生会主席,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党领导的 “一二·九”学生运动,与国民党军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6年3月,北平学联组织南下宣传团时,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中山中学中队长。同年6月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北平队部一区队队长,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先后任牺盟会太原五区委秘书和运城中心区委秘书。11月任山西夏县县长兼晋南八县游击队总指挥。1939年,任牺盟总会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40年初,任牺盟会雁北办事处主任。同年4月,任晋察冀边区第五行政专署专员。1944年9月,任晋察冀边区冀晋地委城工部部长、敌工部部长。1945年9月,离开山西返回东北,奉命接管抚顺,任抚顺市委书记、市长、抚顺保安司令。1946年4月,中共辽东三地委、第三专员公署、第三军分区成立,任专署专员兼地委常委。1947年11月,任安东省省委委员、省政府秘书长。1949年5月任辽东省政府秘书长兼农林厅厅长。1950年2月任辽东省政府副主席。朝鲜战争爆发后,任机场修建委员会主任。1952年6月,任辽东省政府主席。1954年8月,中央决定成立辽宁省,先后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府副主席、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1958年10月起,任抚顺矿务局副局长、局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打成走资派、现行反革命,遭受迫害。1974年至1977年任抚顺市矿务局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78年1月任辽阳市委书记,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党委书记兼建厂指挥部总指挥,同年11月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从1981年11月起,先后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沈阳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辽宁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兼沈阳市委第一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常委。1985年4月,因年龄原因,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第1届全国人大代表。第7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8、12大代表,中纪委委员。 2008年2月16日1时50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5岁。 [编辑本段]3.TVBS总经理 台湾的节目主持人,现任TVBS有线电视台的总经理。早年曾任职中华电视台新闻部副理、福特六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关经理。曾主持“华视新闻广场”、中国广播公司的节目,近几年在TVBS主持“2100全民开讲”而声名大噪。 李涛现任妻子为曾任记者及主播的李艳秋,元配为电视演员张海伦(已故)。 [编辑本段]4.藏学教授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66年4月 出生地:四川通江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 [编辑本段]5.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9,6 学历学位:理学博士 学术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物理化学;催化化学;材料化学 教育经历: 1998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年,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今,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2-2004,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 2000-2002,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1998-2000,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编辑本段]6.衡水学院美术系副主任 李涛 男、1972年生、河北深州人,199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学位;1999年研修于北京画院,师从石齐、王培东先生,专攻花鸟画,擅长山水画。现为河北省美协会员(已具备加入中国美协会员条件,正在申报中),河北省"三三三"人才,衡水市政协委员,民革衡水中山书画院副院长、秘书长,衡水学院美术系副主任,讲师。 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展览获奖情况: 1、2007年,作品《水清春深颜色鲜》参加"中国当代实力派国画家厦门提名展" 2、2006年,作品《野阔微茫时有声》入选"200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3、2006年,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获"全国城市山水画展"优秀奖 4、2006年,作品《春暖池塘淡淡风》获"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5、2006年,作品《野塘无声春昼长》获"全国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优秀奖 6、2005年,作品《春满池塘花满枝》入选"全国首届写意画大展" 7、2005年,作品《绿满微风岸》入选"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 8、2003年,作品《疏林远水尽可游》入选"全国首届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 9、近年来有50余幅作品在国家及省级专业画刊画册中发表,并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美术馆、厦门美术馆等专业学术机构收藏。 [编辑本段]7.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班长。他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在同年级学生中首批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是理科生,但他十分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曾采访校长靳润成、物电学院教授易浦藤并撰写稿件。 作为班长,他对工作尽心尽力,其所在班级曾获校级“三个代表”示范支部终审展示第一名,并作为2006年我校唯一代表参加了天津市优秀支部的评比,获得了“天津市市级示范支部”、“天津市学校系统优秀支部标兵”等荣誉称号。 担任院学生会主席期间,他带领学生会成功组织筹划了“2005年学生技能大赛”。2006年4月底,他作为我校代表出席了五年一届的天津市学生代表大会,受到了市级领导的亲切接见。 该生学习成绩优异,本科期间的专业必修课总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均列年级第一名,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他连续三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生,并获04-05年国家一等奖学金、05-06年爱德奖学金;连续两年获校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获校2005年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生活中,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母亲面对癌症的乐观与坚强使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得淡定从容。平时,他忙于繁重的工作与学习,周末,又要奔波于十份家教之间。不仅如此,他还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同学。当班里同学经济上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将家教让给同学。他先后从奖学金中拿出1200元,资助其他困难同学。 在我校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他被授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成为我校03级本科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 [编辑本段]8.上海交通大学MBA教授 最高学历:博士 曾任职务:曾在制造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后创办企业,并取得骄人业绩。在国内某著名公司任中、高管理层。到欧洲进行访问学习工作,并接受系统的管理培训。先后在数家咨询公司任咨询师、首席咨询师。 现任职务: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BA教授,北京圣荣管理网专家讲师,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师资协会秘书长,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 目前,李涛博士在全国各地经常讲授的课程有:《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十二项突破》、《民营发展对策-家族企业管理与提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战略突破与企业的优势提升》、《打造企业全面执行力》、《管理沟通》、《现代职业人士的六项修炼》。 [编辑本段]9.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 女, 副教授, 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2002年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安医大卫管学院医疗保险系教师,主要从事法律基础、卫生法学、保险法学的教学工作,并在医疗事故处理法律法规方面有所研究,发表了有关论文4篇。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到各级医院开办法治宣传教育的讲座,在医务人员中普及法律常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编辑本段]1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男,汉族,民盟盟员。1960年11月生,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79年考入佳木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8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到齐齐哈尔医学院从事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1988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攻读药理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同年晋升讲师,199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2年9月晋升教授。1993年破格提拔任科技处副处长,主持科技处全面工作,1998年任科技处处长。2001年10月起任基础医学部主任。同时,担任民盟齐齐哈尔市市委副主委、民盟富拉尔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齐齐哈尔医学院基层委员会主委、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齐齐哈尔市政协常委、富拉尔基区人大代表。2004年被批准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抗炎免疫药理学在研课题。近三年共主持和参加国家、省、市级科研计划课题六项,现正主持在研课题两项,“金茵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项目,资助经费4万元;“探讨机能实验学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省“十五”教育科研项目。近五年发表论文6篇,参编著作及教材5部:1、《药理学实验教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 主审;2、《新药应用指南》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主审;3、《实用医药拉丁文及处方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 主编;4、《基础医学习题解答》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主编;5、《医学机能实验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主审。 [编辑本段]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病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涛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病因学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和高难度国际协作课题10余项,其中于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资助,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论著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李涛教授现任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西部地区精神疾病分子遗传学科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医学研究室主任,四川大学精神病学/医学遗传学博士生导师。她于1997年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1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颁发的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编辑本段]12.《中华时报》执行总编 生于七十年代,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现任《中华时报》执行总编。著有两本作品集:《再造中关村》、《中国国有企业的法制分析》。 [编辑本段]13.原山西省政协委员(作家) 笔名: 怒涛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14-1985 民族: 汉族 辽宁辽中人。中共党员。1936年入东北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参加战歌社,1938年组织派赴新疆哈密工作,后返延安任解放日报社副刊助理编辑,晋察冀《人民日报》编辑,1949年后历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组长,山西省文协组织科科长,山西省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秘书长,山西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文化周刊》主编,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山西省政协委员。193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歌《歌颂宪法草案》、《中苏友好万岁》、《真理,像太阳普照人类成长》、《正义的声音响彻在全世界》、《放风》、《我赶着马车进了城》等。 [编辑本段]14.汉中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汉中市医学会会员,知名肝胆外科专家,汉中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现主持科室工作。1990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分配至汉中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临床工作。1996年底晋升为外科主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工作,2001年11月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共撰写论文及心得20余篇。其中《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诊治体会》在《实用医技杂志》上发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体会》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胆道镜术后应用118例分析》在《陕西省医学杂志》上发表;《微波固化肝癌切除12例报告》在《现代医学杂志》上发表;《Wallstent支架治疗恶性胆管阻塞1例》和《结肠癌并十二抬肠梗阻两例与教训》被陕西省抗癌协会第一界学术年会会议录用并交流。曾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肝胆外科进修一年。 [编辑本段]15.中海优质成长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北京大学MBA,九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西南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交易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新时代证券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2005年加盟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6月起担任中海分红增利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编辑本段]16.天津商学院教授 学历:硕士 职称:教授 复旦大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工程管理。曾主讲:《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经济学》、《建筑经济与企管》、《企业管理学》等课程。 [编辑本段]17.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副教授,硕导,1968年9月13日出生于安徽省。1986年至1990年在华东化工学院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学习,1992年至1995年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1996年至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1990-1992年安徽省分析测试中心助理工程师。1995年至今在华东理工大学任职。2000年起为副教授,2001年为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3项。 近年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的研究工作,包括碳一化工中的反应工程、催化剂工程问题,有机化工、无机化工。 [编辑本段]18.白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女,1971年11月出生,36周岁,汉族,住白山市八道江区。1995年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政治系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白山市职教中心工作,任政治课教师、班主任。2000年5月入党。1999年9月负责高中部教学工作,2003年11月任教务处负责人。1997—1999年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后备干部培训班;1999—2001年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顺利结业;2001—2003年参加了吉林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2002年连续2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2004年9月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2006年被评为政治学科省级骨干教师。 [编辑本段]19.涡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男,汉族,1972年生,安徽太和县人,大学文化,现任涡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工作简历:1985年入伍,服役于上海武警消防总队;1989年3月转业到涡阳县建行工作,先后任行警、证券部主任;1993年3月任涡阳县宏业城市信用社经理兼典当拍卖行、珠宝行及安徽华安证券涡阳服务部经理;2000年10月任涡阳县建委副主任;2003年3月任涡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2006年8月任涡阳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 如果没猜错的话,李涛应该是提问人你的名字.

在2019年,中国一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在美国大学校园内自杀,可以非常的让人震惊,这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这样的事情了,不管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博士生或者是研究生因为一些原因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例子大有人在。

这一次事件中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的人是一个叫做陈慧祥的年轻博士,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早就有了心思的,因为其博士导师,李某他们一组研究的而关于计算机领域的一些东西要发表,但是陈慧祥却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论文的内容中,很多的理论数据完全不符合事实,逻辑也是非常的混乱的,存在很多的漏洞。

但是当陈慧祥将这个问题反映给导师的李某的时候,李某却不同意,还硬逼着陈慧祥同意发表,因为这位导师的逼迫和压榨,陈慧祥最终选择放弃,来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也放弃了,留下的之后满地的悲哀和不公。(下图为李涛)

根据ACM和IEEE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证明了导师李涛的作假违法行为,但是给予的处罚确实不轻不重,而且博士生导师李涛因为发表的大量的论文的关系,受中掌握着非常的多的资源,这也是很多的学生愿意选择李涛当做导师的原因。

当时给陈慧祥审阅论文的几人其中一大半是李涛的朋友,也就是说这个过程非常的明显,就是暗箱操作,甚至是可以说完全就是光明正大的欺。

但是这一位李涛现在还是有着不错的生活的,以前的事情都不了了之了,没有关注,也就淡忘了,但是我真的想质问一句,所有的错误真的可以消失吗,发下的错误真的可以补救吗,错了就是错了,那是历史,不是现在,只有尽力去补偿、遮掩,但是这样的事情,那位导师什么也没做,只是默哀了几秒。

中科院李魁岭发表的论文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朝鲜半岛。中韩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中国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当时朝鲜半岛可能会接触中国的饮茶,但无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忽略。下面从新罗统一、高丽、朝鲜、现当代四个时期来叙述韩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一、新罗统一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饮茶风俗普及,中国茶道——煎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学兴盛,茶具独立发展,茶书画初起,茶馆萌芽,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一)新罗饮茶之始 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为求佛法前往中国的僧人中,载入《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尔后回国传教的。他们在唐土时,当然会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高丽时代金富轼《三国史记�6�1新罗本纪》载:“茶自善德王有之。”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高丽时代普觉国师一然《三国遗事》中收录的金良鉴所撰《驾洛国记》记:“每岁时酿醪醴,设以饼、饭、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坠”。这是驾洛国金首露王的第十五代后裔新罗第三十代文武王即位那年(公元661),首露王庙合祀于新罗宗庙,祭祖时所遵行的礼仪,其中茶作祭祀之用。由此可知,新罗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二)新罗饮茶的发展 在宫廷,新罗大多数国王及王子与茶相依,茶为祭祀品中至要之物。三十五代景德王(公元741-765年在位)每年三月初三集百官于大殿归正门外,置茶会,并用茶赐臣民;在宗教界,与陆羽同时代的僧忠谈精于茶事,每年三月初三及九月初九在庆川的南山三花岭于野外备茶具向弥勒世尊供茶,忠谈曾煎茶献于景德王;仙界人物花郎饮茶以为练气之用,花郎有四仙人在镜浦台室外以石灶煮茶。曾在大唐为官的新罗学者崔致远有书函称其携中国茶及中药回归故里,每获新茶必为文言其喜悦之情,以茶供禅客或遗羽客,或自饮以止渴,或以之忘忧。崔致远自称为道家,但其思想倾向于儒家,被尊为“海东孔子”。 (三)新罗茶风的兴盛 《三国史记�6�1新罗本纪�6�1兴德王三年》载:“冬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于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命植于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于此盛焉。前于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已有茶。唯此时方得盛行。”新罗第四十二代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新罗使者金大廉,于唐土得茶籽,植于地理山。韩国饮茶始兴于九世纪初的兴德王时期,并且开始种茶,这时的饮茶风气主要在上层社会和僧侣及文士之间传播,民间也开始流行。 (四)新罗的饮茶法 新罗当时的饮茶方法是采用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茶经碾、罗成末,在茶釜中煎煮,用勺盛到茶碗中饮用。崔致远在唐时,曾作《谢新茶状》(见《全唐文》)其中有:“所宜烹绿乳于金鼎,泛香膏于玉瓯”,描写的便是煎茶法。崔致远为创建双溪寺的新罗国真鉴国师(公元755-850年)撰写的碑文中记:“复以汉茗为供,以薪爨石釜,为屑煮之曰:‘吾未识是味如何?惟濡腹尔!’守真忤俗,皆此之类也。”真鉴国师曾于公元804—830年在唐留学,“为屑煮之”乃将茶碾罗成末煎之,且用石釜煎茶。崔致远于唐僖宗时在唐,正是唐代煎茶法盛行之时,故回国后带回大唐的煎茶法。 新罗统一初期,开始引入中国的饮茶风俗,接受中国茶文化,是新罗茶文化萌芽时期,但那时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且用茶祭祀、礼佛。新罗统一后期,是新罗全面输入中国茶文化时期,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时期。饮茶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并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总之,新罗统一时期,新罗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二、高丽王朝时期 这个时期在中国,点茶茶道形成并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茶馆兴起,茶书画始兴,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二个高峰。 高丽王朝时期,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代。高丽的茶道——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 (一)王室及朝廷茶文化 每年两大节:燃灯会和八关会必行茶礼。燃灯会为二月二十五日,供释迦,八关会是敬神而设,对五岳神、名山大川神、龙王等在秋季之十一月十五日设祭。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向诸天神敬祷。 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均行茶礼,君王、臣民宴会有茶礼。朝廷的其他各种仪式中亦行茶礼。 (二)佛教茶文化 高丽以佛教为国教,佛教气氛隆盛,禅宗中兴,禅风大化。中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中国唐代怀海禅师制订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高丽的僧人遂效仿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建立韩国的佛教茶礼。如流传至今的“八正禅茶礼”,它以茶礼为中心,以茶艺为辅助形式。表演者席地而坐,讲究方位与朝向。 高丽王朝时期与新罗时期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真觉国师便欲参悟赵州“吃茶去”之旨,其《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煮茗香传石径风。才入白云山下路,已参庵内老师翁。” 著名诗人、学者、韩国茶道精神集大成者李奎报(1168-1241)也把参禅与饮茶联系在一起,其诗有:“草庵他日扣禅居,数卷玄书讨深旨。虽老犹堪手汲泉,一瓯即是参禅始。……”表现了禅茶一味的精神。 (三)儒道两家的茶文化 高丽末期,由于儒者赵浚、郑梦周和李崇仁等人的不懈努力,接受了朱文公家礼。在男子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祀礼中,均行茶礼。著名茶人、大学者郑梦周《石鼎煎茶》诗云:“报国无效老书生,吃茶成癖无世情;幽斋独卧风雪夜,爱听石鼎松风声。” 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道家茶礼,焚香、叩拜,然后献茶,其源出于宋。 (四)庶民日常用茶 高丽时代百姓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典礼中均用茶。 (五)饮茶方法 高丽时期,早期的饮茶方法承唐代的煎茶法;中后期,采用流行于两宋的点茶法。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宋朝使者徐兢一行访问了高丽,徐后来著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但图已佚失,惟文流传。其《茶俎》条记:“土产茶,味苦涩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其时以中国团饼茶为贵,茶具、饮法皆仿效中国制度。徽宗时,是中国点茶道的高峰时期,赵佶本人就是点茶高手,亲撰《大观茶论》。高丽接受中国点茶道当不会晚于北宋徽宗时。 李奎报在《谢人赠茶磨》诗中说:“琢石作弧轮,回旋烦一臂。……研出绿香尘,益感吾子意。”用石制的茶磨研出绿色的香茶粉。李仁老(1152-1220)《僧院茶磨》诗:“风轮不管蚁行迟,月斧初挥玉屑飞。法戏从来真自在,晴天雷吼雪霏霏”。唐代煎茶用茶末,碾即可;宋代点茶用茶粉,非磨不可。故知当时的高丽流行点茶法。 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兴盛之时,初期流行煎茶道,中晚期流行点茶道。茶具文化也极辉煌,并影响日本。高丽在吸收、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开始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就是代表。 总之,宋元时期,高丽在吸收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开始形成了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便是代表。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的最辉煌时期。

中科院李世强博士论文发表

电子所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四环四路19号,邮编:100080电话:或禹卫东:1969年10月生,研究员,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方向: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联系方式:电话 Emai/:吕晓德:1969年6月生,副研,毕业于西安交大。研究方向:雷达、天线及电 磁兼容。 联系方式:-6 张志敏:1971年生,研究员,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侧重于数字系统研究。 联系方式: E-mai/: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