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评论文章在军报发表

发布时间:

评论文章在军报发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

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

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时期,中央党校也作出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有关指示,二是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的形势再次精辟阐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

6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提出的种种责难,得到了当时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央和地方报刊也发表了许多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其中包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部队领导同志的文章,从而推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深入展开。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为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了总结。

扩展资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讨论遇到阻力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纷纷表态支持这一讨论。随之,这场讨论从思想理论界扩大到党政军及社会各界。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这场讨论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但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的形势再次精辟阐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

同月24日,《解放军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从理论上系统地回答了对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所提出的种种责难,得到了当时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中央和地方报刊也发表了许多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其中包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部队领导同志的文章,从而推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深入展开。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为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了总结。

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接踵而来,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年“大讨论”的精神,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暨引发讨论的“文章”发表的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应该是不能涉及部队番号等军事机密。

首先,我不是杨老师,只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你表述的我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发表军事文章和评论,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泄漏军事机密和数据,但可以发表猜测及自己的观念和观点、评论。其次发表文章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也就是能吸引读者的东西。最后是发表文章,最好是一些军事报刊和综合性的书刊,肯定是有报酬的,报酬是按文章的字数等计,至于特约作者之类的报酬又不相同。

解放军日报发表评论文章

1919年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井冈山精神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经过连续艰苦的战斗,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工农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表现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南泥湾精神1941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包围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抗日根据地出现了极端困难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八路军359旅开进南泥湾屯垦。经过艰苦奋斗,南泥湾成了陕北的“江南”。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中形成的。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产生的,是一种体现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的时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两个坚持”(坚持团结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继续创业精神。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按照党中央“屯垦戍边”的方针,开赴地处黑龙江省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开拓北大荒。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开发建设,北大荒人把渺无人烟的亘古荒原建成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北大荒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大荒精神正是在这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她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这个英雄群体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战争。2000年10月25日,江泽民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军指战员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也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求实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雷锋精神“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一名普通士兵,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而只是用自己极为平凡的言行,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国家、集体和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既在于它的无私和伟大,也在于它的平凡和一贯。64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1993年3月31日,江泽民主席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洪精神”是全国军民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战胜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1998年9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概括出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在五、六十年代极不寻常的时期,中国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中国已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并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主席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大会上,阐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精神。江泽民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月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贺电指出,希望航天工作者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2003年10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特区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互助精神。——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20年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巨人迅速崛起的特区“十大精神”。2000年11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时,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新时期的五种精神2001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在谈到“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时,他提出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这“五种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抗击“非典”精神2003年春天,全国人民在抗击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的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光彩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月10月15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中极具风险和挑战的领域。我国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表现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是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也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200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发贺电指出,希望航天工作者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紧紧瞄准人类探索宇宙活动的前沿,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境界。2003年10月20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天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扩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特区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互助精神。——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20年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支撑特区经济巨人迅速崛起的特区“十大精神”。2000年11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时,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新时期的五种精神2001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讲话,在谈到“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时,他提出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这“五种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优秀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繁衍兴盛,融会众多民族,并且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认为当代的革命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斗争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革命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革命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革命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探索精神是中华文明发展昌盛的强力推进器。中国历代的哲人智士都把探索未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的。这一探索指向宇宙法则和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以追求真理和追寻价值。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因而,这样的探索被赋予崇高的意义。故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不畏"路漫漫",而"上下求索",虽九死不悔。此外,这样的探索,不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包含了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索。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包罗宏富,邃密精深,流派纷呈,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引领风骚数千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累累硕果,更是风采卓异,璀灿多姿,是世界文明中的瑰宝。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所着《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本发明和创造,可能有半数以上来源于中国的古老文明。他列举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源于中国的发明。李约瑟博士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举世公认。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国势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束缚和压抑。新中国的建立为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天地,但是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民得以充份发挥智能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二十二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如同熔岩喷发,不可遏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和创新力。气节精神是天地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气者,乃正气、骨气;节者,为节义、节操。中国传统精神认为,人的生命包含着价值因素,是生命价值的载体。生命,只有承担了道义,才是可贵的。因此,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以气节操守为立身之本。王夫之提出:"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就是这种精神的凝聚。孟子万世传颂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气节操守精神的经典标尺。文天祥以生命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树立了气节精神的丰碑。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斗争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外抗强暴,内拒奸恶的利剑。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革精神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为着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促进国家的强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殚精竭虑,不畏艰难,不顾身家性命力促变法改革者。战国时期有商鞅变法。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力倡变革思想。他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西汉时有晁错之变法。北宋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又有张居正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更为世人所熟知。他们或是力主改革土地所有制,废止世袭特权,巩固封建统治;或是建言削蕃,加强中央集权;或是改革税制以缓解社会矛盾;或是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们的思想或主张在当时或是后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实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代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改革,更是一场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除旧布新的伟大创举。仅仅二十余年,中国面貌一新,走上富强之路。改革精神在神州大地从来没有这样深入人心并展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开放精神在中国经历了由重在政治交往的开放,到以有限地引入西学为目的开放,再到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的开放思想指向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对异族异域的融会。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一种政治交往。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汉唐以来,由于中国的强盛,统治者以中央王朝自居,因而其外交策略多有俯视世界的意味。例如,汉初陆贾提出将"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作为汉王朝的外交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也使得中国难以认识到向外国学习和与外国的经济交往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形成虽然对于沟通中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它对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则更是以宣示国威为其宗旨。直到近代,在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欺凌的压力之下,国人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伍。从而有冯桂芬提出"学西方,谋自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魏源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后有"中体西用"之倡和洋务运动之兴。中国旨在接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意识逐渐觉醒。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迟滞状态的紧迫性使以开放求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以求实精神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放精神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迁。

Return to the World Exhibition Thereafter, war restricted China''s attendance at World Exhibitions. It was not until the 1982 America Knoxville World Exhibition that China returned to the World Exhibition circuit. China sent delegations to the following World Exhibits: the 1982 America Knoxville World Exhibition, the 1984 New Orleans Rivers World Exhibition, the 1985 Tsukub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ld Exhibition, the 1986 Vancouver Transportation World Exhibition, the 1988 Brisbane Relaxation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0 Osaka World Gardening Exhibition, the 1992 Spain Seville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2 Genoa Ship and Ocean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3 Taejon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7 Quebec Follows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8 Portugal Lisbon World Exhibition, the 1999 China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hibition and the 2000 Germany Hannover World Exhibition. The charm and spirit of China again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e history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Exhibition reflected the ups and downs of China from decline to rejuvenation. However, modern Chinese believed that the universal exhibitions were too competitive, and not entirely without reason. This was almost true in an age of human prid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II, the humans reviewed their existence, hoping to set up new beliefs on the ruins of war. This is no longer an age of Human Pride, instead w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dest as we determine our place in the eternity of nature. People are calling for all races to share the power and intelligence of mankind to resolve the issues of existence. Humanity needs to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address the hole in the ozone layer,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desertification of l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Humanity must unite to remove the threats to human existence. While it started as an arrogant display of national wealth, the World Exhibition now looks to global unification, a common dream of all human beings. Thirty-five years ago, Martin Luther King Jnr, a great American, expressed his visionary faith in the future: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every valley shall be exalted, every hill and mountain shall be made low, the rough places will be made plain, and the crooked places will be made straight. With this faith we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With this faith we will be able to transform the jangling discords of our nation into a beautiful symphony of brotherhood." This is the dream of the World Exhibition.

杂志报刊都有专门的投稿途径,你找找看

在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报社,建议你先给自己军区报投稿,如果没有人带的话,一年发表一篇都危险,解放军报自然用稿在在1%以下,不是你写的不好,关键很难达到那个水平,专职人员太多,这年头自然用稿和自然不稿很少,加之时效性影响,建议写散文比写新闻可用率高,如果不是电子版的,编辑基本不用。编辑不当打字员,你又不是大家又不是他亲戚凭什么。现在的编辑文化水平高了,能力强了,自私自利的多了,为他人做嫁衣的绝迹了。

军事评论文章不能发表

肯定不能的,大多数这种有点名气的网站都是不能随便发表文章的

应该是不能涉及部队番号等军事机密。

国家允许并由国家官方认证的抖音号可以发布军事评论观点。军队媒体近两年纷纷入驻抖音平台,运营者不断探索军事类短视频在平台的传播规律,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大账号影响力与传播力。其中,2019年3月入驻的人民海军官方抖音账号采用内容垂直化的运营方式,在主页推出合集《海叔说舰》,每期视频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介绍一艘海军舰艇或其他武器装备的基本情况,在保证完播率的同时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差异化的题材选择与精致的后期包装让《海叔说舰》系列视频有了较好的关注度。截至2020年10月,该账号已持续推出22期系列短视频,共收获近7000万次的播放量,且因运营者善于耕耘评论区,目前受众互动率高,反馈较好。

微信上有很多讲军事新闻以及各种武器的公众号,我就有关注一些,只要不越线应该就是可以的。

军事评论文章不能发表吗

首先,我不是杨老师,只是一个军事爱好者,你表述的我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发表军事文章和评论,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泄漏军事机密和数据,但可以发表猜测及自己的观念和观点、评论。其次发表文章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也就是能吸引读者的东西。最后是发表文章,最好是一些军事报刊和综合性的书刊,肯定是有报酬的,报酬是按文章的字数等计,至于特约作者之类的报酬又不相同。

肯定不能的,大多数这种有点名气的网站都是不能随便发表文章的

应该是不能涉及部队番号等军事机密。

微信上有很多讲军事新闻以及各种武器的公众号,我就有关注一些,只要不越线应该就是可以的。

在解放军报发表论文

常生荣,1952年11月出生于靖远王家山井儿川(今白银市平川区)的一个农民家里。少年时代的他,与别的孩子也没有两样,除了玩耍,读书,也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在本地上完小学,他考入了靖远一中。新的环境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他如饥似渴地在书本中汲取营养。1969年,常生荣光荣地参军了。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吃苦耐劳,钻研业务,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政治、军事各门科目考核优秀,很快被破格提拔为干部。1971年以后,常生荣由于工作尽职尽责,表现突出,先后担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团党委秘书、连政治指导员、基建工程兵兵种机关党委秘书等职。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无论是写材料、做政治思想工作,他都注重调查研究,把各项事务做得井井有条,深得上级领导和同事们赞许。1982年,常生荣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部,先后担任副团职、团职、副师职干事。在任职期间,关心部队文化建设,经常为退职的老将军办实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1995年,他挂职下连队锻炼,担任南京军区某师代理副政治委员、师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他经常下连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严肃部队纪律、提倡廉政建设、改变干部工作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部队官兵的推崇。他先后在部队8次受嘉奖,3次立功。常生荣通过刻苦自学,完成了中文、经济管理、法律三个专业的本科学业,多年从事《资本论》研究,成果卓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聘请为特邀研究员。常生荣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有的论文在全军、全国产生一定影响,《论军队非政治化》一文曾被《求是》杂志评为优秀论文。2005年,常生荣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对台办公室主任,致力于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反对台湾独立、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同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近年来,常生荣先后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局局长,全国双拥办副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双拥局局长、国家国防工作办公室主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政委。常生荣热爱家乡,热爱母校,尊敬师长,曾为靖远一中征集到了夏湘平、李铎、李力生、费新我等名家的书法墨宝。他还积极参加白银市在京召开的同乡联谊会,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邮箱投解放军报社的通信地址是公开的:北京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社编辑部(100832) 100843《空军报》北京复兴路14号 。均为编辑部收(投稿一般最好不要指明具体人收,因为每天编辑部有人专门处理来稿并送到责任编辑手上,如果指定收件人反而容易因为当事人出差生病等原因耽误)。建议你先给自己军区报投稿,如果没有人带的话,一年发表一篇都危险,解放军报自然用稿在在1%以下,不是写的不好,关键很难达到那个水平,专职人员太多自然用稿很少。

写了一年的稿子,最好的方法是要研究报纸,投其所需。个人心得1438157008

吴杰明,1958年6月出生,潢川县城关镇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军队政治工作》杂志主编,少将军衔。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劳动。1976年12月应征入伍,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指导员、教导员、干事。1982年7月毕业于第二炮兵学院。1994年1月获国防大学军事学硕士学位, 2月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正团职教员、讲师、副师职教员、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0年4月任新疆军区步兵第六师副政治委员,2002年1月任国防大学军队政治工作教研室正师职副主任、副教授、教授。2004年6月获军事学博士学位后任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副主任(副军职)。在部队工作期间,曾多次执行军事训练、反恐演习、边境封控等重大任务,受到各级表彰。在院校工作期间,先后指导硕士生25名、博士生4名。主编教材和专著15部,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持国家、军队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多项课题获奖或进入军委总部决策和部队建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10多次受各级嘉奖,2次荣立三等功。2004年被推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和“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