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发表论文不能出现疫情吗

发布时间:

发表论文不能出现疫情吗

可以,但不建议。毕业论文周期较长且有明确期限的论文,不建议选择当下还在进行时。如果选择未来的变化发展尚不确定的问题作为题目,一旦定稿送审可能会存在问题发展出现了你论文预期之外的变化。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行。

新冠疫情的论文是可以写的,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需要引用最新的权威信息资料;2、需要充分考虑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3、需要了解新冠疫情处理及相关政策;4、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不能。一个是要上报,不能有敏感信息,有的期刊为了避免麻烦,会拒收相关论文,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一棒子打死总不会出错。另一个收相关论文。

疫情出现还在发表论文

关于疫情的议论文作文范文有哪些,我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夜深人静的午夜,或许那时你已沉沉的睡去,抱怀着对明天的期望走入那甜蜜的梦中。但在那一夜不熄灯的医院——空档走廊的尽头,在痛苦的患者身旁,跟那些致力于抗疫,投身于广大患者之中的医生护士们。

中国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沉淀了深厚的知识文化,财富珠宝。久经磨难而又都化险为夷,如此众多的灾祸无情的将它的烈火带向中华的儿女们,可是他们并没有倒下,他们坚持着。或许些许国家抵抗不住波涛汹涌的潮水,沉没在了大海之中,但中国不一样,即使它一时的倒下了,它也会竭尽全力的去站起来,它有这种精神,也有这种毅力,这使它始终屹立在这片凶险的“大海”中。

新型冠状病毒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很多人巴不得它彻底消失,也有人抱怨着它的出现,但这是必然的——在那未知而值得探索的未来中,这种危害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永远的生活在安逸之中,它们总得经历些大大小小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如此。有些人诅咒着它的存在,但有些人反而觉得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些可能会因为这次疫情而渐渐衰退,但是我相信中国不一样,它能挺过这次疫情,然后通过新型冠状病毒这个考验变得更加强大,在众多国家之中展现着他的雄雄威风。

为何我能如此肯定?因为我相信中国是一个最团结的群体,它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它有文化的积淀,长久的历史,但最为重要的它的团结,它的精神,它不屈的气质!中国人民的心永远是相连的,他们永远是最团结的,他们总能在危难的时机沉着的思考,共同的面对这些危机,没有人会退缩,他们都会勇敢的站出来,共同面对这次疫情,自古以来这么多的磨难,哪一次中国不是化险为夷?我相信着,这一次中国也能挺过去。

此次的疫情,最关键的人物就是那些医生护士们,他们致力于一线,彻夜不眠,积极乐观的为中国而奋斗,中国如此的富强,这样的人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一次次的磨难,便是这样的人将中国带向胜利,有着这样的英雄,中国又怎么会失败?

只要有这样的人,中国的未来只有成功!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当下,我们每个人最关注的就是疫情。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刷着手机,看着每天的疫情情况以及有关病毒的一些科普知识和如何防护的信息。同时,也不断有患者治愈、出院的好消息传来。医疗专家团队们也相继开启了对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

当疫情蔓延增长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恐慌和焦虑。“我会不会被感染?”成了每个人都很担忧的话题和心病。与此同时,官方媒体也在第一时间不断更新发布着“紧急扩散!某某车次,航班发现患者,急寻同行人!”的公告。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加急地进行各种研究。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最新消息,“速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来了”。

只要输入日期、车次和地区等信息,即可查询到对应行程是否与已披露的确诊患者同行,做到早预防、早隔离、早救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疫情硬仗中,我们切实体会到了我们国家在医疗科技,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硬核”攻关的实力,充实资源,保障到位,既全力救治患者,又构筑坚实堤坝,保护民众免受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在创纪录的短的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中国体制之有力和中国举措之有效,世所罕见,令人敬佩。

此时此刻,虽然我们正处在严峻复杂的疫情之中,正处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关头,但是我们不怕,我们万众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行。

新冠疫情的论文是可以写的,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需要引用最新的权威信息资料;2、需要充分考虑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3、需要了解新冠疫情处理及相关政策;4、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不好写。因感染人少,不好收集各种数据。

疫情的论文不能发表吗

不能。一个是要上报,不能有敏感信息,有的期刊为了避免麻烦,会拒收相关论文,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一棒子打死总不会出错。另一个收相关论文。

需要上报上级审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至2022年4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3832例(其中重症病例7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322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1692例,现有疑似病例2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826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32100人。

新冠疫情的论文是可以写的,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需要引用最新的权威信息资料;2、需要充分考虑新冠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影响;3、需要了解新冠疫情处理及相关政策;4、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论文真的不是你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除非你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否则在写论文的时候,以下选题,最好谨慎选择。 一、热门选题 某个热点话题出来了,可能大家为了推陈出新、蹭热度,会选择这类热门选题进行撰文,然而,这类主题其实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好发。 就说现在的疫情,很多杂志社都明确表示拒收,理由很简单,既然是热点,写的人就不止一个,大家都写,都想出新,结果反而是杂志社收了太多和疫情相关的论文了,自然不想再收更多,所以一开始关于疫情的论文可能还比较容易过稿,到了后面就越来越难了;再一个就是,关于疫情文章,收到后是需要上报把关的,看是否涉及敏感信息,比如疫情爆发原因、疫情责任,这些官方都没发布正式的说明文件,你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了?而上报送审很麻烦,耽误时间,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一律拒收相关文件,当然,杂志社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但这样总归不会错,更何况每天投稿的人那么多,杂志社也不缺几篇疫情的稿件。 二、自我感觉良好的选题 记得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关于绿色能源的,当时定好这个主题之后,我本人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选题真是好,绿色又环保,也是社会提倡的,结果导师一看,各种不满意:你这选题哪来的?谁教你的?你倒是说说怎么写……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总之就是各种diss,diss到让我怀疑人生,最后只能重写。 所以说,对于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最好还是乖乖听导师的话,毕竟你最终需要他们给你签字、把关,连他们对你的选题都毫无兴趣,你的毕业论文还怎么写?怎么过关? 三、比较敏感的选题 如果是自己独立撰写、准备投稿的选题,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少触及、甚至避免触及以下几个敏感信息:1.港澳台(没有任何杂志社会收)2.宗教题材(基本和港澳台一样,没有能收的) 3..敏感的历史事件(文革、辛亥革命等) 4.中外对比(即便说中国好、外国差的也尽量不要写,尤其本科生、硕士生,说真的,你能写的多有深度?说中国不好、外国好的,就更不能写了)5.领导人、政府、政策制度、党中央、党建、人大…… 6.国际贸易战(这种一般都是大佬级别的,什么科研院所的,专门研究中外经济关系的资深专家之类的,我等凡人还是不要轻易涉及了) 7.宣扬负面能量的(这不是扰乱社会治安么)以上这些主题,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了,去投稿的话,就要做好被退回修改甚至直接被拒收的心理准备,而且不要觉得无法理解:怎么就不能写了?我觉得自己写的挺好的,有理有据,到底为什么会被拒收呢?抱歉,事实就是如此,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些规则你只能遵守,因为质疑没用。 总之一句话,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立意很好,动笔之前多了解一下,避免最后写完了才被告知论文主题不行,进而要求重写,那就真的悲剧了。

论文出现什么情况不能发表

1、要注意论文的选题,题目内容要新颖吸引人。2、要保证论文内容结构合理和数据充足3、要注意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4、要注意论文的写作方式5、不能一稿多投,抄袭剽窃

1.1 与期刊主题不符合

投稿前,先看期刊接收论文的范围、类型。

比如有些杂志社已经明确注明不接受 Case report,你把Case report投到人家杂志,当然妥妥地拒稿啊。比如,有些杂志社明明是个肝病学的杂志,你把大脑的研究发给人家算咋回事啊?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在投稿前,拜托您先读读杂志的说明吧!收到与期刊主题不符合的论文,人家就是秒拒啊!

1.2 摘要不够吸引人

当接收到论文的时候,编辑第一眼看的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到哪里了,你的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在哪里」。当你没有清晰地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的时候,你的论文很可能就被Pass 了。

你想想,编辑每天收到多少投稿,尤其是影响因子稍高的杂志,哪有时间认真去找你的文章的亮点在哪里呢?

如果你的文章没有让编辑眼前一亮,或者「哇,这个研究看起来很有趣」,那么,你的论文可能就命运多舛了。

所以,笔者建议每位作者投稿之前都要认真书写摘要,准确、清晰地表达出你论文的核心内容,摘要的书写详见我们的往期文章:毕业论文摘要怎么写?

1.3 论文的贡献不够大

有些论文写得挺好,也挺有意思的。但是论文对这个领域的贡献却没有非常直白地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同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会常写:「这个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我们要做这个研究」,「我的这个研究和别人的都不一样,所以我要做这个研究」。

这样的写法只写了自己论文的创新性,而没有表明自己的创新性为什么在这个领域这么重要。而这个研究创新点的重要性,反而是编辑很看重的点。

笔者也相信每篇论文都有它的重要性。如果你不知道,你老板肯定知道,所以,请把它清晰直观地亮出来,好吗?

1.4 X 国的首次研究

如果一篇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它是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那么它本身就不可能使其他国家的读者感兴趣。

一些国际的期刊,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拒稿。

当然,不是说你非要进行跨国的研究,只是说有些文化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国家,不能推广到其他国家。

比如,你研究打麻将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因为麻将其实挺中国的,外国的读者可能觉得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打个比方哈,笔者已经很努力地在想例子了),因此国际期刊可能会拒稿。

如果你的论文确实聚焦于一个国家中特别相关的主题,那么将其与国际发展联系起来就很重要。否则,此类论文最好放在纯国家期刊上。

所以,在确定研究主题前,最好想清楚该主题是否适合国际类期刊。如果该研究已经结束,最好找出文章的其他创新点,否则,只有某个特定国家的首次此类研究这个创新点,很难发表在国际的期刊上。

1.5 文章本身缺陷

(1)研究设计有问题

比如缺少对照组,样本量太小,对样本的选择性太强……等等。

研究设计的问题,会使得作者无法得出可靠结论。

(2)预实验的投稿

预实验是正式试验的基础。预实验过后,通常会改进实验设计,加大样本量使得研究更具有可信性。直接把预实验结果投稿给期刊通常会被拒稿,因为预实验只能给正式试验提供相关的方向和参考,而不能算作科学严谨的研究。

文章本身的缺陷有时候确实非常难以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研究设计阶段多和导师讨论,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多看看文献的方法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方法科学严谨,尽可能地防止研究方法出问题。

1.6 文章格式问题

一般来说,杂志社不会因为文章格式问题拒稿,顶多是让你修改。

然而,如果你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又刚好文章格式出现了问题,比如参考文献格式不对,文章的字体、行距、行号等不对,缺少一些必要的声明等等。杂志社可能会认为你很不认真,本来还可以给点机会的,现在可能就直接给你拒稿了。

所以,请大家在投稿前好好阅读下杂志社的投稿说明,把格式调整好。

过了前面这么多关,终于可以进入同行评议了。然而,同行评议比编辑审核还要严格,来看看同行评议常见的拒稿理由吧。

2.1 语言问题

很多研究者的研究创新性很好,论文的结果也很好,但是英语水平真不敢恭维。很多审稿人对于英语水平还蛮看重的。

笔者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说,他审稿的时候,一旦发现有 3 个以上的语法错误,就不看了,直接打回去,英文改好了再来。

因此,对于非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投稿前最好找英语好的同学或者同事润色下,必要的时候可以找下润色公司润色。

2.2 论文写作问题

论文里面出现太多的术语,并且缺乏对术语的解释,让审稿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笔者导师之前审过一个论文,说里面的缩略词都没有标注出来,看得太艰难了,本来还想让人家改改的,后来看不下去了,还是直接拒稿了。

还有些投稿者的论文整体行文没有逻辑,文章内容很散而且表述很不清晰。

对于研究背景的描述不够清楚,对先前研究的局限性也没有明确地说明,更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哇,这个研究很有意义」、「哇,这个研究很新颖」的感觉。这样的论文就算之前编辑送审了,在同行评议的时候仍然会被拒稿。

所以,建议大家在投稿前梳理文章脉络,写完后让导师、实验室的同学帮忙看一看,看文章行文是否容易理解,逻辑是否清晰等。

2.3 研究细节不清晰

论文的研究必须包含必要的细节,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该实验,以及使读者信服。如果缺少一些研究的细节,杂志社更可能会选择拒稿,而不是要求作者修改。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书写方法部分的时候,尽可能涵盖重要研究细节,尤其是新技术,更需要详细地描述。同时,写完方法部分后,可以和类似的文献相比较,看看是否有重要信息的遗漏。

2.4 结论过于夸大

作者都希望自己的研究对于领域来说有重大意义。但是,夸大结论可能会被拒稿。

比如你发现肥胖和癌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你在下结论的时候不能说「肥胖导致了癌症」,这种明显夸大结论的行为在编辑和审稿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可能导致直接拒稿。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在论文中下结论的时候,做到恰如其分,严谨准确。

好了,以上就是资深杂志社编辑总结的六大送审前拒稿理由和四大送审后拒稿理由,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要踩这些坑。

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利利发文章,遇到 Kind 的审稿人,轻松过稿,Paper多多。

论文投稿被拒绝肯定是没有达到别人的标准,要么是品质问题,要么是同类型的太多。

不同级别不同用途的文章重复率要求是不同的,通常毕业论文都是30%左右,职称论文要看发表的期刊级别,级别越高的刊物对重复率检测越高越严格,比如核心期刊,核心期刊重复率要求多在10%-15%左右。

疫情论文不能发表

需要上报上级审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截至2022年4月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3832例(其中重症病例7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322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1692例,现有疑似病例2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826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32100人。

疫情快要过去关于新冠的论文能发出去。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现在关于疫情的论文还可以发出去,要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才能发出去,疫情敏感,对学科专业的影响大,言之有理就行。

论文真的不是你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除非你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否则在写论文的时候,以下选题,最好谨慎选择。 一、热门选题 某个热点话题出来了,可能大家为了推陈出新、蹭热度,会选择这类热门选题进行撰文,然而,这类主题其实并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好发。 就说现在的疫情,很多杂志社都明确表示拒收,理由很简单,既然是热点,写的人就不止一个,大家都写,都想出新,结果反而是杂志社收了太多和疫情相关的论文了,自然不想再收更多,所以一开始关于疫情的论文可能还比较容易过稿,到了后面就越来越难了;再一个就是,关于疫情文章,收到后是需要上报把关的,看是否涉及敏感信息,比如疫情爆发原因、疫情责任,这些官方都没发布正式的说明文件,你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了?而上报送审很麻烦,耽误时间,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一律拒收相关文件,当然,杂志社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但这样总归不会错,更何况每天投稿的人那么多,杂志社也不缺几篇疫情的稿件。 二、自我感觉良好的选题 记得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关于绿色能源的,当时定好这个主题之后,我本人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选题真是好,绿色又环保,也是社会提倡的,结果导师一看,各种不满意:你这选题哪来的?谁教你的?你倒是说说怎么写……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总之就是各种diss,diss到让我怀疑人生,最后只能重写。 所以说,对于论文,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最好还是乖乖听导师的话,毕竟你最终需要他们给你签字、把关,连他们对你的选题都毫无兴趣,你的毕业论文还怎么写?怎么过关? 三、比较敏感的选题 如果是自己独立撰写、准备投稿的选题,那么,就一定要注意少触及、甚至避免触及以下几个敏感信息:1.港澳台(没有任何杂志社会收)2.宗教题材(基本和港澳台一样,没有能收的) 3..敏感的历史事件(文革、辛亥革命等) 4.中外对比(即便说中国好、外国差的也尽量不要写,尤其本科生、硕士生,说真的,你能写的多有深度?说中国不好、外国好的,就更不能写了)5.领导人、政府、政策制度、党中央、党建、人大…… 6.国际贸易战(这种一般都是大佬级别的,什么科研院所的,专门研究中外经济关系的资深专家之类的,我等凡人还是不要轻易涉及了) 7.宣扬负面能量的(这不是扰乱社会治安么)以上这些主题,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了,去投稿的话,就要做好被退回修改甚至直接被拒收的心理准备,而且不要觉得无法理解:怎么就不能写了?我觉得自己写的挺好的,有理有据,到底为什么会被拒收呢?抱歉,事实就是如此,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些规则你只能遵守,因为质疑没用。 总之一句话,千万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立意很好,动笔之前多了解一下,避免最后写完了才被告知论文主题不行,进而要求重写,那就真的悲剧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