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资源网每天都提供免费的期刊账号,你可以看一下参考网站。我经常用的
Elsevier上的投稿绝大部分期刊不会给每个人都发邮件的,不像RSC的期刊,所以楼主不要担心。最好添真实的邮箱,或者楼主也可以以他们的名义注册真实的邮箱,系统好像只给通讯作者发邮件,所以其实你也不必担心什么。不要乱写。切记:通讯作者的邮箱地址不可乱填。Elsevier投稿状态如下,供参考:1. Submitted to Journal刚提交的状态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编辑手里了,证明投稿成功3.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3.1. 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责任编辑 Editor 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给一个编辑处理了。3.2.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也可能编辑会拒绝邀请,这就需要重新指定编辑3.3.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检查你的文章符不符合期刊投稿要求4.编辑接手处理后也会有2种状态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编辑没找审稿人就自己决定了,那根据一般经验,对学生来说估计会挂了 1)英文太差,编辑让修改。 2)内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们直接被接收。4.2. Reviewer(s) invited 找到审稿人了,就开始审稿5. Under review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审稿结束,等待编辑决定7. uating Recommendation评估审稿人的意见,随后你将收到编辑给你的decision8.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问题不大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又开始了一个循环。10. Accepted 恭喜了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签版权协议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对样稿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该清样已经过作者校对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15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以下简称 RSC) 由致力于化学科学的人员组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全球性团体。
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将所有盈余都重新投入到慈善活动中,比如化学国际交流、主办化学期刊、会议、科学研究、教育以及向公众传播化学科学知识。
2020年7月28日,宁波工程学院材化学院杨为佑博士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1]2022年11月,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希恩收到英国皇家化学会颁发的证书,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1. 关于作者署名 我们实验室从师兄开始,发的SCI基本上都是参与者有谁就挂谁的,基本不挂关系户。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况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给做好前期工作现在已经毕业读博士去的师兄,和我的这个课题的实际申请人L教授。漏掉师兄,很不应该,但是关于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L教授已经从我们学校调走已经一年多,早已和课题组没有太大的联系,关于他和我们这个课题的关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给位初次投稿的虫友们,写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确定好,尽量去问问老板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许你很反感增加关系户,但是你不应该漏掉每一个对文章有实际或者潜在贡献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板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细看,所以后来发现的时候也晚了,因此,我觉得,也许老板不会给你审稿,但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们还是能把握的,所以尽量投稿之前还是给老板看看,如果最后出现像我这样的问题就满郁闷了,因为越到后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满敏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的解决方法我在后面说。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板是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修改意见回来后,我在他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后面,他同意了(后来实验室也开始沿用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成为第二作者,而且也许同学写文章的时候你也有成为第二作者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不会因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对于出国或者是找一般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胜于无的事情(尽管很多老板现在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万事也都有个开头)。于是,在修改稿的时候把老板的名字换到了最后,其他人都往前进行了挪动,在response里面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最后一点问题也没有。 2. 关于图片质量 这个问题论坛上问的虫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图片质量到600dpi并且要TIF格式。其实可以通过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图软件导出这个图片,然后导出的时候选择TIF格式和600dpi,再选在LZW压缩,另外把尺寸改小一点(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够用了,太大的话一张图片几十兆) 3. 关于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见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会有著名。内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给审稿人的参考信息(例如详细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但是不在文章里面发表的(有的是为了保密又得是为了简洁)。当时我由于经验不足,把一个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当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传了过去,当然,审稿的时候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编辑在回复里面却让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一章节补上。这个时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原来自己摆了乌龙。唉,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没有办法,只有跟编辑写信问询,申请不写Supporting Information,并承认自己前期的错误,好在编辑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实际上这些信件是助编处理的)。 4. 关于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关于这一点经常看见有虫子在问。这个并不是ACS下面独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团下面也有这个要求。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后来去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知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实际上就是一张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图也可是是电镜,也肯以将文章里面的几个图合在一起编辑成新图)。ACS的TOC除了一张图以外还要有一段不超过60words的说明。也就是简要说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时候并不如何强调标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时候可以对初稿的TOC进行改动,不用对编辑说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图,还改了不少单词)。 5. 关于copyright 3,4,5这三条都是编辑在审稿意见回来之后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点。Copyright任何投稿都会遇到,也经常看到虫子问copyright的问题,无非是关于提交copyright的时间和里面的一些具体地方怎么填,还有就是如何给编辑。我在初稿的时候直接忽略掉的copyright,因为我看木虫上有人说copyright只是在接收后才有实际意义,那么也就是说晚点交copyright并不影响我正常的审稿。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copyright。Copyright的填写主要还是用pdf软件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这里亲笔写上和你文章作者顺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许你会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这样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当于作者的身份。例如:张三是教授,李四是硕士,那么这里就用软件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权填好以后扫描后传给编辑(我是扫描成图片然后把图片做成PDF传回的)。 6. 关于通讯作者邮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仅仅认为通讯作者邮箱就是一个邮箱而已,就是老板邮箱的代名词,没有认真的对待,但是恰恰通讯作者邮箱让我大涨了一番见识。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板的126邮箱。后来在投稿20天后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审稿意见回复(系统上突然从第二部飞到了第五步),当时真是十分惊讶。忙问老板,老板打开他又想一看,才发现早在10天以前编辑就发邮件给通讯作者邮箱说正在邀请审稿让我耐心等待了…郁闷…白担心会被编辑直接砍掉了。后来由于又要给编辑问询,又怕还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乎起了更换通讯作者邮箱的念头,老板也没有意见,于是在修改的时候直接在系统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讯作者邮箱换成了我注册的一个新邮箱(我设置的密码)。关于更换通讯作者邮箱,我犹豫了好久是否再给编辑问询信,后来想想怕把编辑惹毛(前面因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经问询一次了)就算了。庆幸的是,编辑啥也没说,顺利搞定。因此,建议各位初次投稿的虫子,特别是自己写文章自己投的虫子,通讯作者是老板的,没错,但是通讯作者邮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帮老板申请一个新的,专门对付这次投稿(当然,你有本事的话要到老板邮箱密码也行)。这样的话后期你就不会像我一样郁闷了,并且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快很多(试想一下,当一封重要邮件躺老板邮箱里面,老板又联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转给你会不会郁闷?)。因为,投稿过程中,编辑只会和通讯作者联系的。 7. 关于是“大修”还是“小修” 我发现很多虫子很关心这问题,仿佛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对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没有希望的。其实,能不能接收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而并不是“大修”还是“小修”。这些词并不像“如朕亲临”的金牌那么神奇。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个情况“修改后重投”,其实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这个状态的虫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应该振作起来,一举攻克最后一关。总的来说,论坛上就有小修不重视,不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而被拒稿的(审稿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也有被编辑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好后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刚投稿的虫子们多注意本质(怎么修改),少在乎现象(是大修还是小修)。 8. 关于英语的修改 看到很多虫子问英语不过关,怎么修改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经历。两个审稿人给我的审稿意中,英语评价都是Fair,说“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让我修改(实际只举出2个)。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审稿人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的偏见而已。为了认真修改,我找了师兄帮我改了一遍。找了老板,请他找他美国的同学帮忙再改。综合两者的意见最后敲定。最后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过的地方全部用红笔标出,并且在response中逐条列举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显示自己的确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认真修改。最后,很顺利,两个审稿人都没有就语言说什么。 9. 关于引用未出版的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也看过几次了。我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说说。我有篇重要文献还没有出版,俺引用了,后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后来想想不对,参考文献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国人的文章,名是简写的),没有页码卷数,没有标题,要别人怎么搜? 10. 关于二审到接收的等待时间 这一点,太多的虫子揪心了。几乎天天都有虫子问这个。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修改稿投出后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邮箱。一周后还没有消息,人就开始十分焦急,情绪低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说修改后当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类的帖子,认为这个时间就是定理,才会这么着急的。另外,我们也都有一个惯性思想就是审稿意见也就那么长时间(1,2个月,难道二审要1个月以上不成)。实际上,事实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接收的。因为,对于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虑出版的安排以及编辑手头的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我很感谢Thomas2000大哥当时对我安慰,他和我投一个期刊,是1个月大修变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个月,并且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复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还趁这段时间去外地玩了半个月,呵呵。 11. 关于增加作者 前面第1点说到了我没有把师兄和L教授列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增加(其实修改的时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机会),接收以后才发现了漏掉了师兄(但是还是没想起来L教授,汗)。这个情况相信也有虫子遇到过。这个时候我是先直接写信和期刊的主编联系(不是出版编辑部,尽管这个时候稿件已经转到出版编辑部准备排版了),叙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师兄的一些贡献(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最后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许我们弥补我们的疏忽”(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发过去后编辑很快同意了(加为二作)。但是我还是漏掉了L教授,这个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后来在校样的时候在尝试这一招就不管用了,编辑拒绝。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把作者什么的都决定好,省得后面一堆麻烦。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时候加,过了修改的话也行,但是要写尽快联系编辑,机会只有一次。对了,申请加作者的同时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哦~~ 12. 关于更换插图 我是接收了以后才发现期刊的彩印是免费的(汗),于是在接收后去信给编辑更换彩色示意图,并附上了图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写的一封邮件,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编辑很快同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考虑好,不要像我一样弄的焦头烂额不得安宁。 13. 关于校样 ACS的校样非常人性化,编辑帮我修改的很多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排版,并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标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三言两语回封信就可以了。 14.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 不要说俺迷信,哪怕没有金币,俺现在看着祝福文章顺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顶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觉得为别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会好受一些,也许人品也会提高一些,下次发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当时,也正是很多虫子在我修改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帮助,才使得我最后有信心有动力修改了文章并且顺利接收。多关心鼓励下别人,你也会得到一丝快乐,总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会降临在你头上,阿窗~~~ 总结: 其实讲了这么多没有谈什么投稿的经验,大多是教训,而且是拿个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能少走点弯路,能够在投稿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说的很乱,大家可挑感兴趣的看。 最后,祝投稿顺利
Elsevier上的投稿绝大部分期刊不会给每个人都发邮件的,不像RSC的期刊,所以楼主不要担心。最好添真实的邮箱,或者楼主也可以以他们的名义注册真实的邮箱,系统好像只给通讯作者发邮件,所以其实你也不必担心什么。不要乱写。切记:通讯作者的邮箱地址不可乱填。Elsevier投稿状态如下,供参考:1. Submitted to Journal刚提交的状态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编辑手里了,证明投稿成功3. With editor如果在投稿的时候没有要求选择编辑,就先到主编那,主编会分派给别的编辑。这当中就会有另两个状态:3.1. 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责任编辑 Editor assigned是把你的文章分给一个编辑处理了。3.2.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也可能编辑会拒绝邀请,这就需要重新指定编辑3.3.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检查你的文章符不符合期刊投稿要求4.编辑接手处理后也会有2种状态4.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编辑没找审稿人就自己决定了,那根据一般经验,对学生来说估计会挂了 1)英文太差,编辑让修改。 2)内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们直接被接收。4.2. Reviewer(s) invited 找到审稿人了,就开始审稿5. Under review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当然前面各步骤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编辑的处理情况。如果被邀请审稿人不想审,就会decline,编辑会重新邀请别的审稿人。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审稿人的意见已上传,审稿结束,等待编辑决定7. uating Recommendation评估审稿人的意见,随后你将收到编辑给你的decision8.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这个时候可以稍微庆祝一下了,问题不大了,因为有修改就有可能。具体怎么改就不多说了,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又开始了一个循环。10. Accepted 恭喜了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签版权协议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对样稿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该清样已经过作者校对14.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15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具体看一下这个吧:analytical methods,analyst等期刊投稿的要求!投稿指南——投什么稿与何时投稿文章的投稿应使用RSC的文件上传服务ReSourCe (rsc.org/resource )向编辑部投稿。关于每种期刊的具体说明、指南或策略,请参见相应期刊的主页,如rsc.org/dalton。如需要所有期刊的完整列表,请访问rsc.org/journals。最初向RSC投稿时,应采用一个ZIP文件或类似压缩文件,其中包括:最好是• 包括如下内容的单个PDF文件:o 文本(格式上是否采用模板均可)。o 图形(在文本中或文本后均可)。o 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 包括所有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的PDF文件。• 纯文本格式的晶体图CIF文件。• 任何“已付梓”或“已投稿”参考文献的PDF文件。• 列出可能审稿人的PDF文件(如适用)。• 包含有附信的PDF文件,包括对此稿件出版价值的说明。或者• 文本,以可接受的某种文件格式存储。• 图形,以可接受的某种文件格式单独存储。• 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以可接受的某种文件格式单独存储。• 任何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以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存储。• 纯文本格式的晶体图CIF文件。• 任何“已付梓”或“已投稿”参考文献的文本文件,以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存储。• 列出可能审稿人的文本文件(如适用),以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存储。• 附信,以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存储,其中包括对此稿件出版价值的说明。修改/接受对(i)需要修改或(ii)已接受且未作修改的稿件,要求提供包括如下内容的ZIP文件或类似压缩文件:要求• 文本,以可接受的某种文本文件格式存储。• 图形,以可接受的某种文件格式单独存储。• 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以可接受的某种文件格式单独存储。• 任何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以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存储。• 纯文本格式的经修改后的晶体图CIF文件。• 附信,采用所列的某种可接受文件格式。另外,如果可能,请提供• 包括如下内容的单个PDF文件:o 文本(格式上是否采用模板均可)。o 图形(在文本中或文本后均可)。o 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 包括所有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的PDF文件。校样改正当向编辑部发回校样改正稿时,请按如下要求提供一个ZIP文件或其它类似压缩文件。我们需要• 以可接受的某种文本格式列出的改正清单。• 任何改正后的图形,以可接受的某种图形文件格式单独存储。• 任何新增的或修改后的补充数据,以可接受的某种格式存储。我们不需要• 经校样改正后的修订版PDF文件。• 修改后的稿件。RSC能处理下面列出的常见文件格式。在电子文件主页(rsc.org/electronicfiles)的“可接受格式”部分对格式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说明。综合(文本与图形)• PDF文本• Microsoft Word• WordPerfect• Rich Text Format• TeX, LaTeX图形——通用• TIFF• EPS/Postscript• GIF/JPEG• 其他图形——结构• ChemDraw• ChemWindows• ISIS/Draw
1. 关于作者署名 我们实验室从师兄开始,发的SCI基本上都是参与者有谁就挂谁的,基本不挂关系户。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况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给做好前期工作现在已经毕业读博士去的师兄,和我的这个课题的实际申请人L教授。漏掉师兄,很不应该,但是关于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L教授已经从我们学校调走已经一年多,早已和课题组没有太大的联系,关于他和我们这个课题的关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给位初次投稿的虫友们,写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确定好,尽量去问问老板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许你很反感增加关系户,但是你不应该漏掉每一个对文章有实际或者潜在贡献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板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细看,所以后来发现的时候也晚了,因此,我觉得,也许老板不会给你审稿,但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们还是能把握的,所以尽量投稿之前还是给老板看看,如果最后出现像我这样的问题就满郁闷了,因为越到后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满敏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的解决方法我在后面说。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板是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修改意见回来后,我在他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后面,他同意了(后来实验室也开始沿用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成为第二作者,而且也许同学写文章的时候你也有成为第二作者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不会因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对于出国或者是找一般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胜于无的事情(尽管很多老板现在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万事也都有个开头)。于是,在修改稿的时候把老板的名字换到了最后,其他人都往前进行了挪动,在response里面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最后一点问题也没有。 2. 关于图片质量 这个问题论坛上问的虫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图片质量到600dpi并且要TIF格式。其实可以通过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图软件导出这个图片,然后导出的时候选择TIF格式和600dpi,再选在LZW压缩,另外把尺寸改小一点(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够用了,太大的话一张图片几十兆) 3. 关于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见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会有著名。内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给审稿人的参考信息(例如详细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但是不在文章里面发表的(有的是为了保密又得是为了简洁)。当时我由于经验不足,把一个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当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传了过去,当然,审稿的时候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编辑在回复里面却让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一章节补上。这个时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原来自己摆了乌龙。唉,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没有办法,只有跟编辑写信问询,申请不写Supporting Information,并承认自己前期的错误,好在编辑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实际上这些信件是助编处理的)。 4. 关于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关于这一点经常看见有虫子在问。这个并不是ACS下面独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团下面也有这个要求。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后来去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知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实际上就是一张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图也可是是电镜,也肯以将文章里面的几个图合在一起编辑成新图)。ACS的TOC除了一张图以外还要有一段不超过60words的说明。也就是简要说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时候并不如何强调标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时候可以对初稿的TOC进行改动,不用对编辑说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图,还改了不少单词)。 5. 关于copyright 3,4,5这三条都是编辑在审稿意见回来之后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点。Copyright任何投稿都会遇到,也经常看到虫子问copyright的问题,无非是关于提交copyright的时间和里面的一些具体地方怎么填,还有就是如何给编辑。我在初稿的时候直接忽略掉的copyright,因为我看木虫上有人说copyright只是在接收后才有实际意义,那么也就是说晚点交copyright并不影响我正常的审稿。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copyright。Copyright的填写主要还是用pdf软件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这里亲笔写上和你文章作者顺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许你会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这样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当于作者的身份。例如:张三是教授,李四是硕士,那么这里就用软件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权填好以后扫描后传给编辑(我是扫描成图片然后把图片做成PDF传回的)。 6. 关于通讯作者邮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仅仅认为通讯作者邮箱就是一个邮箱而已,就是老板邮箱的代名词,没有认真的对待,但是恰恰通讯作者邮箱让我大涨了一番见识。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板的126邮箱。后来在投稿20天后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审稿意见回复(系统上突然从第二部飞到了第五步),当时真是十分惊讶。忙问老板,老板打开他又想一看,才发现早在10天以前编辑就发邮件给通讯作者邮箱说正在邀请审稿让我耐心等待了…郁闷…白担心会被编辑直接砍掉了。后来由于又要给编辑问询,又怕还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乎起了更换通讯作者邮箱的念头,老板也没有意见,于是在修改的时候直接在系统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讯作者邮箱换成了我注册的一个新邮箱(我设置的密码)。关于更换通讯作者邮箱,我犹豫了好久是否再给编辑问询信,后来想想怕把编辑惹毛(前面因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经问询一次了)就算了。庆幸的是,编辑啥也没说,顺利搞定。因此,建议各位初次投稿的虫子,特别是自己写文章自己投的虫子,通讯作者是老板的,没错,但是通讯作者邮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帮老板申请一个新的,专门对付这次投稿(当然,你有本事的话要到老板邮箱密码也行)。这样的话后期你就不会像我一样郁闷了,并且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快很多(试想一下,当一封重要邮件躺老板邮箱里面,老板又联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转给你会不会郁闷?)。因为,投稿过程中,编辑只会和通讯作者联系的。 7. 关于是“大修”还是“小修” 我发现很多虫子很关心这问题,仿佛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对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没有希望的。其实,能不能接收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而并不是“大修”还是“小修”。这些词并不像“如朕亲临”的金牌那么神奇。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个情况“修改后重投”,其实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这个状态的虫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应该振作起来,一举攻克最后一关。总的来说,论坛上就有小修不重视,不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而被拒稿的(审稿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也有被编辑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好后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刚投稿的虫子们多注意本质(怎么修改),少在乎现象(是大修还是小修)。 8. 关于英语的修改 看到很多虫子问英语不过关,怎么修改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经历。两个审稿人给我的审稿意中,英语评价都是Fair,说“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让我修改(实际只举出2个)。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审稿人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的偏见而已。为了认真修改,我找了师兄帮我改了一遍。找了老板,请他找他美国的同学帮忙再改。综合两者的意见最后敲定。最后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过的地方全部用红笔标出,并且在response中逐条列举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显示自己的确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认真修改。最后,很顺利,两个审稿人都没有就语言说什么。 9. 关于引用未出版的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也看过几次了。我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说说。我有篇重要文献还没有出版,俺引用了,后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后来想想不对,参考文献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国人的文章,名是简写的),没有页码卷数,没有标题,要别人怎么搜? 10. 关于二审到接收的等待时间 这一点,太多的虫子揪心了。几乎天天都有虫子问这个。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修改稿投出后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邮箱。一周后还没有消息,人就开始十分焦急,情绪低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说修改后当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类的帖子,认为这个时间就是定理,才会这么着急的。另外,我们也都有一个惯性思想就是审稿意见也就那么长时间(1,2个月,难道二审要1个月以上不成)。实际上,事实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接收的。因为,对于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虑出版的安排以及编辑手头的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我很感谢Thomas2000大哥当时对我安慰,他和我投一个期刊,是1个月大修变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个月,并且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复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还趁这段时间去外地玩了半个月,呵呵。 11. 关于增加作者 前面第1点说到了我没有把师兄和L教授列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增加(其实修改的时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机会),接收以后才发现了漏掉了师兄(但是还是没想起来L教授,汗)。这个情况相信也有虫子遇到过。这个时候我是先直接写信和期刊的主编联系(不是出版编辑部,尽管这个时候稿件已经转到出版编辑部准备排版了),叙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师兄的一些贡献(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最后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许我们弥补我们的疏忽”(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发过去后编辑很快同意了(加为二作)。但是我还是漏掉了L教授,这个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后来在校样的时候在尝试这一招就不管用了,编辑拒绝。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把作者什么的都决定好,省得后面一堆麻烦。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时候加,过了修改的话也行,但是要写尽快联系编辑,机会只有一次。对了,申请加作者的同时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哦~~ 12. 关于更换插图 我是接收了以后才发现期刊的彩印是免费的(汗),于是在接收后去信给编辑更换彩色示意图,并附上了图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写的一封邮件,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编辑很快同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考虑好,不要像我一样弄的焦头烂额不得安宁。 13. 关于校样 ACS的校样非常人性化,编辑帮我修改的很多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排版,并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标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三言两语回封信就可以了。 14.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 不要说俺迷信,哪怕没有金币,俺现在看着祝福文章顺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顶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觉得为别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会好受一些,也许人品也会提高一些,下次发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当时,也正是很多虫子在我修改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帮助,才使得我最后有信心有动力修改了文章并且顺利接收。多关心鼓励下别人,你也会得到一丝快乐,总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会降临在你头上,阿窗~~~ 总结: 其实讲了这么多没有谈什么投稿的经验,大多是教训,而且是拿个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能少走点弯路,能够在投稿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说的很乱,大家可挑感兴趣的看。 最后,祝投稿顺利
英文杂志投稿系统可以同时登陆2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英文杂志投稿系统,关联ORCID账号,填写基本信息都是填写通讯作者的信息,包括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JournalHome,可进入杂志主页介绍,Instructions&Forms可查看杂志的格式要求,并需要根据要求修改稿件格式。
是的,一个杂志一个投稿账号
期刊投稿不能异地登录原因如下。1、不是在异地登录的原因,而是在新设备登录的原因。2、为了防止账号被盗,采取这样的安全措施,在新设备登录必须要进行原设备的本人认证。
一般来说一个杂志只有一个投稿账号,但是有时同一个出版社的下几个杂志有时也可用同一个投稿账号登陆进行投稿。
没关系。既然你已经投稿,失误了。那么你就要和对方收稿子的讲清楚,就可以了。不用担心,这只是一个小错误。下次不犯就可以了
需要。根据查询维普相关资料显示,在维普上发表期刊需要登陆第一作者的账号。维普网,建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商业运营,维普网已经成为全球著名的中文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网站陆续建立了与谷歌学术搜索频道、百度文库、百度百科的战略合作关系。
不是。1、ei期刊要求主要作者和通信作者有相互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主要是与通信作者进行投稿及投稿后的联系,这也是在投稿时需要注意的。2、因此ei投稿的账号密码并不是一样的。
期刊投稿不能异地登录原因如下。1、不是在异地登录的原因,而是在新设备登录的原因。2、为了防止账号被盗,采取这样的安全措施,在新设备登录必须要进行原设备的本人认证。
题主是否想询问“为什么山东化工线上投稿登不进去了”?网速不好。山东化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投稿登不进去网速不好。更换一台操作设备或者重新联网,或者用流量重新尝试一下。《山东化工》半月刊是由山东省化工研究院、山东省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72年创办以来,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期刊一等奖等。
查询有关资料可以知道,很抱歉,我作为AI语言模型无法确定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否能够登陆。如果您发现无法登陆,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并尝试清除浏览器缓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联系该杂志的官方客服进行咨询。如果您需要投稿,请根据该杂志的投稿要求进行分段,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确保字数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逻辑严密、数据准确等方面。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再试试,有时候网路故障;网上投稿很方便,也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投稿;也可以直接通过邮箱联系编辑部